施工企业档案管理标准

2024-08-28

施工企业档案管理标准(精选9篇)

1.施工企业档案管理标准 篇一

摘 要:企业如何对此琐碎繁多而又复杂的管理问题进行管理?戴明环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管理 制定标准 提高效率

戴明环又称为PDCA循环,PDCA循环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顺利经过的四个阶段:计划阶段,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措施或方法;执行阶段,贯彻落实计划阶段提出的措施和方法;检查阶段,对照计划方案,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处理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变成标准,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

PDCA循环既适用于解决企业整体的问题,又适用于解决企业各部门的问题,也适用解决班组或个人的问题。

它的四个阶段并不是孤立运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的,PDCA循环具有以下特点: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

在PDCA的每一个阶段中又包含着一个PDCA的过程。

在PDCA循环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待续运转,推动上一循环直至整个循环持续运转起来,从而把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

PDCA循环每转动一周就上升一个台阶,犹如“爬楼梯”。

每经过一次循环。

一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管理水平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在新的基础上继续PDCA循环,如此循环往复,管理问题不断解决,管理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集体的力量,是整个企业全员推动的结果。

一、首先分析现状,发现主要问题

1.收集、归纳问题点

对当前一段时间内管理上所有的存在问题进行普查,收集汇总,建立台帐;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型,对收集汇总的管理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制成直观图,分析找出其中出现最多,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管理问题类型,确立为我们研究和针对的对象。

也可通过归纳统计,找出产生问题最多的职能部门,确立为管理改进的对象。

但不宜将问题的责任追溯到员工个人,以免将改进工作变相为对员工的惩罚,制造不利于改进的气氛。

2.进行调查

对管理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必须坚持真实、客观原则,对当前管理问题的.收集必须真实、客观,否则,归纳统计和分析就会不准确,所确立的研究和针对性也就不准确,使紧接下来的改进工作失去有效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改进目的。

二、分析造成企业管理问题的末端原因

1.人的因素 从员工的管理技能、心理行为、组织能力、和领导者的素质几个方面,分析这些原因是否产生影响.因此,人员是否符合上岗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现场文明的好坏。

因此,强化对所有人员的培训,提高大家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技术素质,是抓好管理的关键。

培训中,我们注意抓好三点:一是全员培训,从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到作业人员,无一例外都必须参加培训学习。

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熟悉掌握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

二是方法灵活,不拘一格。

我们采取定期培训和不定期组织学习相结合;岗位培训和操作演示相结合;课堂讲解与口试、笔试相结合。

三是形式多样,寓教寓乐。

我们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质量、安全知识和各种施工工法,将有关学习内容制作成竞猜题,进行竞猜比赛。

即使是技术交底,我们也采取实物交底,书面交底等多种形式。

对各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我们都积极派员参加,通过培训,所有人员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各级管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提高了管理水平,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提高了技术素质,工人经过岗前培训提高了基本技能,做到人人持证上岗,个个胜任岗位工作。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牢固树立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施工意识,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资源因素 资源是企业管理的物质条件,没有资源就无法进行管理,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不充分,管理就不可能充分开展.因此,应针对企业管理的需求,分析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是否得到综合考虑,是否充分.其中,管理设施是否符合需求,状态是否良好予以考虑和确认。

3.管理方面因素 管理理念是否正确,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管理组织机构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管理方法是否经济合理等.这此都应该进行综合分析。

4.环境因素 一类物化环境,包括各项设施、硬件环境;另一类是人文环境,包括社会的、心理的人文环境,如,适宜的企业文化,管理环境工作方法,合理的管理制度将更有利于发挥人员潜能.应分析这两类环境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以上因素分析,对导致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行追根溯源(一般应至少问三到五个为什么,查找深层次的原因),找出末端原因,确立为我们控制的对象。

三、针对主要末端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要达到什么目标、要何处执行、由谁负责完成?什么时间完成?怎么执行?

制定的控制措施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和有时间限制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针对每一项末端原因,一般应有一个以上的控制措施。

第二,措施应针对末端原因本身,针对管理问题现象措施是必要的,但不是关键;第三,措施应该对事不对人,措施的重点应该落在对如何消除末端原因上,仅仅有对管理问题责任追究的惩罚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提倡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制度进行更新、改进的措施,不鼓励对管理问题责任进行追究的惩罚措施。

第四,措施必须切实可行,具体详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措施必须实实在在,真正落到实处.多提倡一些细微的日常改进措施,第五,制定措施有的同时必须同时落实措施的实施责任人实施限期和监督责任人。

1.实施控制措施

制定了措施,落实了措施的实施责任人、实施限期和监督人,相关人员各司其责实施措施,按所制定措施的要求去做.对措施实施中所在发现的存在问题.实施人员工必须及时如实反馈.并由相关人员及时调整措施,再实施;维护既定实施限期的严肃性,措施必须在限期内完成,有合理理由延期的,必须经正式的审批;实施过程中,监督责任人员的责任必须到位,履行好监督职责,及时指正实施过程中的不良偏差。

2.验证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如果管理问题出现的频次和所造成损失明显比措施实施前降低,则说明措施是有效的.相反,如果管理问题出现的频次和所造成损失比措施实施前降低不明显甚至持平或反而上升,说明措施有效,需要重新分析现状、查找原因、对各步骤进行修正,制定措施和实施措施。

3.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对经过实施验证,对那些能够有效地减少管理问题再次出现的频次和损失的措施,我们应该加以系统总结,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使这些有效的措施文件化固定下来,形成标准化,帮助我们在今后类似的施工中对管理问题进行管理时少走弯路,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并使管理问题得到有效预防。

四、结论

不论提高管理效率,还是减少管理问题损失,都要先提出策划.这种策划不仅包括确认改进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也包括找出问题的主要末端原因,解决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策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策划进行了检查,看是否达到实现了预期效果;将有效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2.施工企业档案管理标准 篇二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系统性,流程再造,监督反馈,企业文化

一、强化标准化意识, 对标准化管理准确定位

1. 强化意识确保标准的践行, 并着力打造卓越执行力。

企业标准化管理通常指符合外部标准 (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关规则) 和内部标准 (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 为基础的管理体系, 其内容因行业特点及企业自身特点不同也不尽相同。对于标准, 可划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1]。对员工进行标准化培训, 实施考核和上岗认证, 有条件的实施等级制, 使员工对标准的理解逐步加深, 并使得标准在一定程度深入人心, 最初的标准实施必须强制推行, 通过强制推行最终形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这将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对标准的认识和准确定位。

标准是对“多样性、相关性”的重复事物在程序上、形式上的统一规定, 是指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 在协商的基础上, 对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活动中, 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的重复事物, 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1]。对于施工企业来讲, 其业务具有多样性、相关性, 往往生产的都是一次性的产品, 如项目工程, 在过程活动中都是围绕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为基点, 必须将标准制度化、常规化, 在过程中动态管理, 使得企业的经营符合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跟进, 不会出现空白或不合时宜的标准, 并且员工能够自觉遵循这些标准, 围绕PDCA循环, 使得企业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持续发展。

二、标准化管理的作用

企业通过有效实施标准化管理, 可以使得企业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最优配置, 从而降低质量成本, 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做好标准化可使管理者的统筹策划能力、组织实施能力、预防改进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尤为重要, 强化其具备三种能力:理解上级意图能力、指导下属的能力、自己动手能力。

三、在公路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推行要点

1. 标准的制定和推行。

(1) 标准制定的规范化、可操作性是企业有序运营的基础。标准的制定, 需要领导层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把握, 统筹安排, 高屋建瓴, 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有了标准化管理的体系和标准, 如不能在过程中得到落实, 也等于零。需从体系的制定、推行到反馈、改进引起足够的重视, 把握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 加强关键点控制, 唯有此, 制度的落实和过程完善才会是切合实际的。 (2) 在具体推行中, 领导层的做事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对标准的执行效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多表现在一个企业整体文化氛围中。领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领导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用好人、管好事、做决策、做实事, 防出事, 统揽全局。另外, 制度出来后做到规范化需要全员参与, 最起码要让员工明白这些制度存在的必要性、跟自身有着切身的相关利害关系, 因为员工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

2. 标准化的策划和实施。

(1) 标准化管理是个系统的概念, 企业所遵从的每一项标准、每一项标准的规范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具有协同性的。企业整体建立的标准体系框架, 对于下一步项目如何能够实施好, 还必须要做到标准的统筹策划, 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特点, 不能强调一点而忽视其他, 否则出现短板效应。 (2) 在标准化推进的过程中, 企业中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需要将整体、全局的理念贯穿到自己的部门, 在过程中在不断协调与其他职能部门对标准及标准化的各类制度的衔接, 协同合作。企业各类标准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是一个不断检验、提高、完善的PDCA过程。 (3) 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 随着市场份额及规模的扩大, 企业管理的项目较多, 且项目业务不同, 规模不同, 环境因素影响不同, 企业还在不断进入新型板块的业务, 如何实施标准化管理, 系统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 总体的标准是基础, 其次在过程中要不断总结, 对“相关性的、多样性的事务”及时总结, 在逐步进行标准化的过程中, 不能以偏概全, 要与公司整体标准化管理体系相协调。其次, 对于已标准化的制度不是一劳永逸的, 还需要注意时效性, 对于国家、行业的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及时更新, 对于新加入的业务板块要进行新的体系的建立, 不能死搬硬套原先的标准。

3. 做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 关注“低成本、零缺陷”管理。真正做到“低成本、零缺陷”, 让“顾客满意”在标准化管理中得到体现。传统意义上“让顾客满意”理念顾客理解为“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使用者”, “凡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对于企业来说, 仅仅把对顾客的理解停留在这个层次是不够的, 企业须把顾客概念的外延扩大, 这样才有助于企业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外延扩大的顾客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内部顾客———企业的员工, 它们依靠企业内部服务来为外部顾客提供服务, 其中又可细分为:职级顾客 (上下级的关系) 、职能顾客 (横向职能部门间的关系) 、工序顾客 (上下道工序关系) ;外部顾客———接受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感受到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竞争对手的顾客——需要企业提供的这种产品和服务, 同时它们接受过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 形成自己对该项产品和服务的暂时标准。 (2) 要从内部做起才能实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员工, 每个员工在一定范围内都是顾客, 如果大家都能树立起内部顾客的概念, 明白每一工序、每一职能的工作都关系到我们自身员工的满意度, 都关系到整个环境的满意度, 那么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就容易在员工中实现从被动到自发的转变。企业的利润来自于这些员工, 如何让这些“顾客”满意, 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敏才智, 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及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所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4.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实现快速沟通。

制度的有效执行, 必须在公平、公正、合规的、可操作的状态下进行。要保证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需要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没有监督, 没有反馈机制做保证, 很有可能让一项好的制度最终流于形式。制定—实施—监督—反馈, 这是标准化管理执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流程, 关键点是监督机制、反馈机制还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没有监督、没有奖惩, 谈不上反馈, 更谈不上完善和改进, 执行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5. 发挥流程再造的功能。

流程是信息之路, 员工是驾驶员, 制度是交通规则, 管理者是交通警察[2]。业务流程是员工职务行为的准则, 是一种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其具有目标性、整体性、动态性、结构性、层次性等特点[3], 管理活动以业务流程为出发点和对象, 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业务流程, 提升竞争力, 保持竞争优势, 是一个增值的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对于技术标准在工作中不难建立, 而对于管理标准, 牵扯的问题很多, 交叉出现的制度也很多, 如何理顺这些标准做到不重复, 可以找到归口, 通过对流程的反复梳理制定简化的流程是核心;将公司和项目的流程管理衔接好, 不出现死角、不出现管理头绪太多造成效率低下, 是值得企业关注的。

6. 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可使企业全体职工实现共有价值观, 它使企业从上到下, 从领导到一般员工, 都有了统一的思想、统一的价值观念。一个企业的标准、制度、员工的境界、处事方式无不是企业文化的体现。一种文化的建立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都会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应经常去提炼优秀的东西, 摒弃那些消极的东西, 建立员工的认同感是企业高效运转的润滑剂。

四、建立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

1. 人力资源培训。

建立岗前培训考核制度, 实施技能分级制度, 完善价值创造通道的高效能机制, 对技能性的人才采取津贴补助和一些福利待遇, 提高技能员工的业务水平, 必要时对培训学时实施强制要求。

2. 采取有效的过程评价。

建立过程评价体系, 设立评价指标, 加强过程的监管制度, 提高过程的管控能力, 客观评价标准实施效果, 对实施过程的效果予以评审, 真实反映过程管理的实情, 避免事后补救和事后考评。

3. 实施绩效考核。

建立有效的考核系统, 制定有效的考核指标, 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考核, 考核小组要进行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 对问题事项进行整改, 奖优罚劣, 提高对标准执行的力度。

4. 价值体现。

一个企业的经营质量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并通过各种载体比如员工处世哲学、制度等体现出来, 渗透到企业的最基层组织;企业要培养员工形成一种我为企业创利润、企业为我谋福利的双赢价值观和氛围, 使得企业和个人融为一体, 员工能在和谐氛围下规范自己行为,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标准化管理最终体现为员工自驱力的培养及企业的有序活动, 这需要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需要培植优秀企业文化氛围, 需要流程中每一位员工顾客概念的延伸, 需要监督管理反馈机制的保障, 一旦形成建立起良好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的许多过程就会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自动启动、运行、反馈, 当然也不是全部过程都是如此, 至少大部分机构能够自动进行评估、改进、设计和创新;员工对标准的执行是自觉地, 保证了企业新鲜血液的循环流动, 确保企业高效有序运行, 健康持续发展, 员工对自身企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 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MBA学不到的实战智慧[M].深度编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0.

[2]企业流程改善和标准化管理建立[M].北京:人民广播出版社, 2006.

3.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标准化探析 篇三

关键词:标准化项目管理现场施工施工企业

效率和质量是施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效率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施工企業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实现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反映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为施工企业开拓市场、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实力,最终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内涵

标准化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为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优的产品质量而制定一系列规则的活动过程。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就是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形成的施工现场管理理念,将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把现场布置要求、检查内容、检查方法等转化为工作标准,实现规范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其机理是通过把成功做法和经验在相似管理模块内进行移植和复制,实现施工现场管理方式从粗放式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转变,实现复杂问题程序化,模糊问题具体化,分散问题集成化,保证工程建设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为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提供保障。

二、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现途径

(一)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

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是施工企业打造品牌和拓展市场的基础,多年的管理经验表明,提升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是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的有效途径。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正在从过去价格竞争逐步向高品质管理竞争过渡,施工项目现场的管理水平就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展现自我的窗口。项目的管理水平上去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自然就上去了。因此,越是优秀的施工企业越应该明白现场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性,以现场管理标准化打造品牌,以现场管理标准化促进市场才能打造优质品牌。

(二)施工材料管理标准化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项目管理标准化的重要内容,施工材料管理标准化又是现场管理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材料管理标准化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施工企业尤为重要。据测算,一般整个工程80—90% 的成本费用(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使用费、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管理费等)都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对于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同时材料管理比较适合进行标准化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建立材料动态核销管理机制,及时监控材料使用情况,强化现场库存管理,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浪费损失,对于企业提高项目利润、达到降本增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安全管理标准化

安全控制本身并不是施工成本的组成部分,也不产生经济效益,但却是决定成本和效益的主要因素。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安全生产与降本增效紧密相关,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长期的效益。一旦由于现场标准化管理欠缺导致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仅会拖延工期影响收益、需要企业付出高昂的善后费用,更会影响到企业的口碑声誉、带来长期利益的损失。

(四)质量管理标准化

质量管理标准化对于企业来说,更是降低成本环节的

重中之重。如果因为质量问题导致大量返工,将会导致人工和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尤其是在工程竣工阶段,返工将会阻碍竣工验收和工程及时交付的进度,并且增加维修费用。如果不能按时交付导致工期延后,还会出现罚款、违约金赔付等情况。

项目管理标准化是企业资源整合的必然要求。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导致了行业内分工越来越细,这就预示着施工工序、操作方法标准化程度越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就越高;员工的生产率越高,企业创造利润就越多。施工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就是企业越能够更大限度地、更专业化地组合多种资源,就越能够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的要点

(一)制度建设是保障

制度就是一系列约束人们活动的规则和规范。施工企业在近年来项目标准化管理实践中深刻意识到,要进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各种施工规范和规则。通过制定和完善多样化的奖惩条例和机制,将标准化管理情况与员工业绩考核紧密挂钩,为项目标准化管理提供支撑,激发标准化创建动力。

(二)现场实践是关键

施工项目现场是各种建设要素的集合,是实施标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只有将项目管理标准化放到施工现场中进行检验,才能证实其合理性和可推广性,才能选出成熟可靠、经济适用的方法作为复制推广。因此,标准化要从实践中来,最终更要落脚到实践中去。

(三)总结和创新并重

一是要通过对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经验的总结,及时将成功经验转化成可量化的管理标准,使之被有效地执行和考核。二是对失败的教训认真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或纠正措施,使之成为今后工作的指南。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可以作为项目管理案例进行学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和特点,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进行分析和完善,将之提炼为新的项目管理标准,持续创新标准化管理体系。

(四)构建学习型团队

建设工程项目工期长、造价高、风险因素多,通过加强标准化相关知识和先进经验的学习,可以提高项目团队整体素质,提高工程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更好地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变化和复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施工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j].施工企业管理, 2016(11)

[2]康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标准化[j].低碳世界,2016(8)

[3]车安兰等“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j].建筑技术,2016(2)[ZK)]

4.企业管理中心工作标准 篇四

企业管理中心副经理营造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研究公司所处的政策环境,尽可能争取和利用各种外部资源,营造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行政管理。根据公司运行需要,加强企业行政事务管理,沟通协调其他部门,抓好公司决议、任务的督办,推行公司规章制度,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内部生产经营环境。部门内部管理。配合企业管理中心经理,合理安排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制定考评标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体系管理。根据9000质量体系和14000环境体系的要求,组织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环境体系,并监督其运行。

5.会务组织安排与其他。负责公司级的各种会务组织、安排工作;负责公司来访客人接待工作,负责公司报纸的组稿与编辑工作。

6.后勤管理。组织后勤保障工作,完善后勤服务,保证职工的就餐、住宿,企业的安全卫生。

7.客户投诉管理。根据客户有关产品、服务质量的投诉,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公司。

8.车辆调度安排。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公司用车,保证生产、销售、其它业务用车。

9.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体系主管

1.体系建设。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负责公司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工作,编写和修订“环境管理手册”/“质量手册”,竟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2.体系管理。根据体系运行的要求,负责公司管理标准的综合管理工作,合理规定文件的发放范围,确保管理标准合理、有效、统一的指导工作。负 1

责全公司体系记录的综合管理工作,保证各部门按文件规定控制记录,发挥记录的追溯作用。严格执行体系文件、标准借阅制度,防止文件散失。管理公司记录的样单和总目录,确保记录总目录完整、正确。

3.体系运行与改进。根据企业发展和体系运作的需求,做好体系文件的打印、更改、审批工作,规定合理的会签范围,保证文件的统一性、完整性。负责质量信息反馈、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确保公正、及时。使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4.体系审核。根据体系标准的要求,开展内部审核工作,按计划组织审核,保证计划的完成率达100%,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按ISO14001/ISO9000标准予以指导、监督,深入生产现场,检查文件的指导情况、记录的使用情况,对不适用的项目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确保体系外审的通过。

5.事故及质量信息反馈调查。负责各类事故、质量反馈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分析原因,保证纠正预防措施得到落实。

6.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工会干事

1.工会工作。负责公司工会常务工作及对外联系工作,合理制定工会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和各种文体娱乐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食堂管理。根据《食堂管理规定》,负责监督管理食堂工作,组织炊事人员搞好食堂卫生,提高职工生活质量。

3、职工培训。编制公司职工、季度和临时、转项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按规定做好公司新招收员工、下岗换岗人员的培训工作和特殊工作人员的上岗资格评审及资格证书的发放、审核工作,做好公司职工培训档案(包括外出培训)的建立。

4.劳动纪律。负责公司劳动纪律的检查、督促工作,保证工作有序运行。

5.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商务行政主管

1.物资外购与出口业务。根据生产准备计划,对需要国外采购的物资,及时对外询价,经确认后,准确起草、签订采购合同,办理银行购汇、付汇或申请开立信用证等手续。负责办理进口货物许可证,完成到货后的通关、报检工作。根据市场拓展的需要,负责办理出口货物许可证和出口手续。

2.组织货物运输和保险。根据货物买卖合同,负责货物启运前的租船订舱,及时办理投保手续,保证货物安全快捷到达。

3.外汇管理。根据国家外汇业务管理规定,负责办理进出口物资的外汇核销工作,确保外汇渠道的畅通。

4.资料翻译。负责公司相关国外商务函电、技术资料等的撰写、翻译工作。

5.行政事务。根据公司运行需要,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的办理,做到准确、及时、到位。负责公司票务工作,制定接待方案,负责公司报纸的组稿与编辑工作。

6.投资业务。负责公司的投资论证,日常的证券业务,以期获得投资收益。

7.档案管理与维护。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做好各类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立卷、保管、借阅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正确。

8.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人事劳资员

1.人事管理。根据各部门要求和领导安排,按公司规章制度办理公司员工的聘用、解聘、续聘、辞职、辞退等有关手续,员工的内部调整,负责公司员工的试用鉴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员工转正、定级手续的办理。

2.薪资管理。根据公司工资分配方案,做好公司当月工资、半年及全年奖金的核算、分发,工资表的审核、传递工作,做好职工养老保险、公积金的核算、交纳和转移手续及职工养老保险证的管理,保证工资发放准确无误。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负责公司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职工个人档案,负责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报工作,及时将人事变动情况报表报公司领导,确保人事资料的完整性。

4.文秘工作。负责公司一般行政管理文件的拟稿、公司级会议记录;做好

文件的会签、复制、发放及归档工作。各类公函、外来文件、函电等资料的登记、传阅、处理和归档工作,负责会务工作,保证工作不脱节。

5.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办公自动化管理员

1.软件开发。根据公司各部门实际工作需要,开发出严密、实用、高效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并根据各岗位职能、公司现有工作流程,利用企业网整合成有机的软件系统。

2.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管理。购进计算机设备,定期检查所有计算机,指导各部门操作员进行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对公司领导的计算机进行维护工作,对公司内计算机进行适当调配,使计算机达到最佳应用。学习、引进新的计算机技术,并对各部门操作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3.企业网维护管理。定期检查企业内部网络线路、设备和软件的运行情况,并负责维护工作、定期作数据备份和杀毒等安全防护工作。

4.广域网应用与维护管理。负责公司网站的建设、维护工作,负责上网设备和相关软件的维护工作,负责公司领导上网帐号申请、维护等工作。

5.通讯与监控设施维护。负责公司电话、手机、传呼机的维护管理,负责公司监控系统线路、设施的检查、维护、维修,保证通讯与监控设施正常工作。

6.消防安全。根据《消防法》和公司的安全规定,负责公司消防设施、器材的检修、保养、更换,保证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器材,并根据培训主管人员对各部门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确保安全生产。

7.日常事务。负责多功能厅音响、灯光的调整工作,及时完成公司报纸的排版。

8.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体系管理员

1.体系管理。协助体系主管,做好体系管理工作。

2.体系运行与改进。负责体系文件的复制、会签、审批、发放、更改、归档管理工作以及各种作废文件的回收和销毁工作。严格执行体系文件、标

准借阅制度,防止文件散失。负责公司各部门新增/更改记录的审批工作,保证现行记录有效、适用,保存好样单目录。

3.体系审核。协助开展内部审核工作。深入生产现场,检查文件的指导情况、记录的使用情况,对不适用的项目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4.事故及质量信息反馈调查。协助进行各类事故、质量反馈的调查。

5.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企管干事

1.日常行政事务。负责公司文件的复印、发放。

2.客户投诉处理。根据客户有关产品、服务质量的投诉,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

3.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车辆管理员

1.车辆维护管理。负责车辆证件,随车备用工具管理,及时投保,按时完成车辆年审工作。根据车辆状况,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协助部门经理提出车辆维修计划,并联系购买质量符合要求的配件,确保出车需要。

2.出车任务。根据领导安排或下达的出车计划,完成出车任务,准时做好来宾接送工作,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树立良好驾驶作风和职业道德,杜绝违章驾驶,保证行车安全。

3.费用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要求,按时办理养路费、保险缴纳手续,严格控制车辆维护保养费用。

4.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保健医师

1.计划生育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公司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2.员工体检。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职工查体和已婚育龄女职工体检工作,确保职工疾病预防。

3.考勤管理。根据公司考勤制度,负责考勤管理工作,准确及时核实公布员工出勤、缺勤情况。

4.劳动纪律检查、卫生检查。每周通报一次。

炊事员

1.餐饮管理。根据公司规定,保质、保量做好各种花样的主、副食,搞好饭菜票的收集、日清周结,保证职工按时就餐。

2.餐具卫生。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法和公司规定,对厨房设施及餐具定期进行消毒,保证餐具物品整洁,摆放有序,保证就餐卫生。

3.安全管理。根据公司消防安全要求,增强安全意识,搞好防火、防毒工作,避免出现人身及饭菜质量事故。

4.物品管理。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警卫

1.门卫工作。根据公司安全保卫制度,负责车辆、人员的通行管理工作,做好记录,负责信函收发工作,保证工作秩序。

2.安全工作。负责厂区的防火、防盗,夜班加强对厂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保障公司的财产安全。

3.考勤工作。协助考勤管理人员,负责职工考勤登记管理工作。

4.劳动纪律检查。夜班对生产车间劳动纪律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清洁工

1.公寓管理。根据公寓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寓用品发放登记制度,定期检查公寓宿舍卫生。负责夜间公寓的管理工作及职工住宿、退宿的登记工作,对非住宿人员进出予以控制,保证公寓的安全。

2.卫生清洁。做好厂区、公寓的卫生清洁工作,负责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及清运垃圾,保持生产、办公、生活区文明卫生。

5.工程施工标准管理流程 篇五

一、采用挡板,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圈围。

二、在大门处醒目位置设立“五牌”、“两图”。

五牌:

1、工程概况牌

2、安全生产制度牌

3、文明施工制度牌

4、消防保卫制度牌

5、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

两图

1、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2、施工现场平面图

三、场地要平整,按照施工平面图,设置办公区、物料存放区,物料加工区(钢筋加工区、模板加工区)。

四、结合当地地势科学设置场地排水系统,确保施工期间降雨不积水。

五、场内上述区域地面必须硬化,可采取混凝土或红砖等。

六、各个区域要划分明晰,并悬挂标牌及警示牌。

七、供电系统布设要安全合理,高空架设要选择木质、顺直、高度达标的立杆,架设高度必须满足常规机械的正常通行,地下铺设电缆要采取穿管的方式,埋设深40cm以下,接电方式必须采取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必须达到“一机一闸一保护”,变压器及电盘周围要设防护栏,并设置警示标志及告知牌。

八、施工机械进场前,要检查机械手续是否齐全,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特殊工种人员是否有特殊工种证。

九、给参加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特殊工种配备绝缘手套、绝缘鞋、眼镜等。

十、上岗前的安全培训,这一环节非常重要,项目经理要对参建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提出对某项工程施工环节安全的具体要求,安排工地安全员进行全程督导落实,工地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做到“腿勤、眼勤、嘴勤”,项目经理要放权于安全员,让他们有职有权。

十一、如果有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的工程,项目部首先要制定出专项施工方案和有针对该项工程的应急预案,专项施工方案要经专家论证认可。

十二、开工前的资料整理,按照规范要求,以下发红头文件的形式,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包括企业法人、项目经理、安全员等相关安全制度,并有监理部门签发的开工许可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日志一定要记在开工许可证日期之后。

十三、深基坑土方开挖。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结合当地土质及周边环境,可采用层挖或开镫、模板支护等方式,确保边坡不滑坡,不塌方,基坑开挖成型后,要对基坑进行安全防护,周围2米内不能过大型机械,或堆放大量土方,避免边坡土方的扰动,施工人员下到基坑作业时要佩戴安全帽,要设专职人员对边坡的稳定度随时做好监测,发现土方的位移,马上疏散施工人员,撤离施工现场。

十四、基坑排水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排水设备,电器与设备接头必须做到绝缘,电缆无接头,要架设在木质的立杆上,严禁电缆落在水中,同时要设置漏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十五、现场钢筋焊接人员,按要求必须有特殊工种证,防护用品要齐全,气瓶放置、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夏天要防止气瓶暴晒。

十六、砌体浇注、振捣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人员严禁穿拖鞋及胶靴攀高施工,振捣器的使用要选派稳重人员操作,振捣器电缆不能破损,电缆必须悬挂在架杆上,采用绝缘丝进行绑扎,以防漏电,同时应配备“一机、一闸、一保护”。

十七、脚手架安装要横平、竖直,基础要达到脚手架要求的强度,避免倾斜,可采用混凝土或垫木方式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陷问题。

十八、地面2米以上为高空作业,脚手架要设水平保护网和外围保护网,脚手架通道板要满铺固牢,在脚手板以上20cm安装挡脚板。立杆间距为2m,横杆间距为1.2m至1.5m,剪刀撑要同横杆同步安装,立杆、横杆连接不能少于0.5m。

十九、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脚手架上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

二十、施工现场根据区域特征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标语。

二十一、文明施工方面,施工场地清洁、物料存放规范,施工人员着装整洁,佩戴整齐。

二十二、预防食物中毒,夏季易引发。

二十三、防溺水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十四、防中暑,项目部要给参建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暑用品。

6.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 篇六

(一)规范性审查是指对产品标准制定的必要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以及标准格式等方面进行的审查。

(二)技术性审查是指对产品标准的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性内容进行的审查。

(三)企业产品标准审查一般应是会议审查。也可采取函审方式。

第十二条 企业产品标准审查由企业自行委托符合要求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其他技术组织或由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

第十三条 专家委员会负责标准的审查,实行组长负责制。专家委员会应当由研发、生产、检验、销售、消费者、行业管理、标准化等方面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5人。直接参与企业产品标准起草的人员和本企业人员不得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参加审查。

第十四条 从事企业产品标准审查工作的专家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或者大专以上学历和3年以上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经历,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强制性标准,了解相关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要求和国内外该领域技术、标准发展的状况。

第十五条 标准起草单位提交专家委员会的审查材料不得少于下列内容:

(一)标准文本(送审稿);

(二)标准编制说明;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资料;

(四)试验验证报告。

标准审查必须经专家委员会全体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组织审查单位应当根据审查意见填写审查单或函审结论表(附件三、附件四)。

审查(函审)结论主要涉及:评价意见、主要修改意见和采纳情况;所审查的企业产品标准送审稿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低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具有相应的理由和相关影响的说明;是否予以通过审查(函审)等内容。

7.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标准化 篇七

1 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化

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如:开工审批制度;图纸交底会审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会审制度;技术质量交底制度;技术例会制度;抄测定位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试验, 检验制度;竣工验收制度等。

其次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及责任目标手段。分公司, 班组层层建立质量负责制, 明确规定各级人员在工作上的任务, 责任和权利, 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另外, 制定质量工作规划, 确定质量目标, 使每位质量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目标,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这个目标精心操作。建立工序管理手段,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体制的要求, 实行三工序管理, 既检查上工序, 保证本工序, 变管结果为管因素。使工程全过程促于受控制状态。根据工序之间的关系, 进行工序分析, 找出支配性要素加以管理。标出容易出问题的工序或部位, 提出预防措施, 认真执行工序交卡制度, 不允许问题带给下道工序。建立奖罚手段。具体规定质量奖罚标准, 如:质量奖罚制度;质量否决权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三检”制度;质量交接检制度;质量风险抵压金制度;质量回访制度;质量内控标准制度;质量否决权制度;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制度;质量事故处理制度等。把质量目标与个人利益紧密挂钩, 优质优价, 奖罚分明。

第三要建立健全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把职责, 任务逐项落实分解到每个人头上。各项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的建立, 是企业标准化工作在管理层的体现。它将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化

企业质量管理体制的标准化工作, 不单是质量部门的事, 而是各部门都有保证质量的责任, 因此, 企业必须建立标准化的质量保证体系, 总公司设立由总经理负责, 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及工程科, 全质办, 材料科等部门组成的质量管理机构, 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付全面责任。确定质量目标, 制定质量规划, 内控标准和实施细则:分公司设立由经理、副经理、主任工程师及全质办、工程科、质量科、技术科、材料科等部门组成的质量管理机构, 负责贯彻总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督促和检查项目, 栋号的施工质量, 施工栋号设立由项目经理负责, 栋号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工人班组长、兼职质量检查员组成的质量保证机构, 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 承担完成质量指标的任务。各级专业管理人员, 必须具有专业技术人员, 熟悉质量标准, 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人班组是质量的实施者, 要求他必须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保证达到质量标准。

3 质量实施过程标准化

质量管理标准化, 必须贯穿施工全过程。

3.1 企业在与栋号签订承包合同时, 必须明确其质量等级以及奖罚条款, 并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

3.2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对施工图纸上的问题及时解决, 减少施工差错, 保证质量。

3.3 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要针对工程特点, 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 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质量内控标准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3.4 认真做好技术, 质量交底工作。

根据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按照企业内部制定的质量内控标准, 对承担施工任务的人员进行技术, 质量交底, 增强操作者的质量意识。

3.5 严格把住材料进场关, 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并进行二次复试, 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不合格产品, 严禁使用。

3.6 开展QC小组活动,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对质量进行分析预测, 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目标分解, 关键部位设质量控制点, 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操作人员实行定岗挂牌制, 明确责任。

QC小组活动的开展, 更有利于产品工程, 服务创优和企业上等级, 实现企业的方针目标, 开发智力资源, 提高人的素质。

3.7 加强质量检查人员要严格履行质量工作岗位职责, 质量否决权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随时跟踪检查, 消灭隐患与质量通病。要行使质量否决权, 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 坚决执倒重来, 工资单元质量部门签字无效。

4 项目管理范围标准化

4.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系指为了科学有效地, 安排使用投入项目的人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包括项目组织的规划设计、组织结构模式及选择、项目管理班子和项目经理的要求与选择等。

4.2项目范围管理, 系指确保项目成功地完成规定要做的全部工作的管理过程, 包括项目的批准、范围定义、范围规划、范围变更控制和范围确认等。

4.3项目进度管理, 系指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一系列 (各阶段) 工作过程安排, 包括项目活动定义和顺序安排的方法, 活动计划依据和方法, 进度计划的制定和优化, 进度的监测 (检查) 与调整等。

4.4项目费用管理, 系指为确保完成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批准预算的一系列过程, 包括项目费用构成, 资源计划, 费用结果, 计算与控制等。

4.5项目信息交流管理, 系指为确保项目信息快速有效地收集和传递的一系列工作, 包括信息交流规划, 信息传递, 进度报告和施工资料文件的管理等。

4.6项目采购管理, 系指围绕项目所组织的对货物 (材料。设备) 和服务进行采购的工作, 包括采购计划、招标、合同管理等。

摘要:从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化、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化、质量实施过程标准化、项目管理范围标准化四个方面阐述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向。

8.企业将按四级信用标准管理 篇八

发展改革委、卫生部部署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

为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发展 改革委、卫生部近日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工作,力争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用 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一个适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 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

会议明确,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拟重点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一 是增强应对能力,提高救治水平;二是调整资源结构,促进合理布局;三是健全救治体系, 完善救治功能。核心是加快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根据《规划》,今明两年的建设任务有四项 :一是在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分别完善或建立1个规模不同的紧急救援中心;二 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分别建设1个病床规模不等的传染病医院(病区)或后备医院 ,在县级区域依托综合医院建设病床规模不等传染病病区;三是依托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 在全国建设若干个职业中毒、核辐射应急救治基地;四是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建设所需 资金,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地方财力和利用国内外优惠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解 决。

进口废物政策即将变化

从湛江海关获悉,我国将改变对进口废物的监管政策。新的政策一旦实施,将对废物进 口加工企业造成极大的冲击,海关提醒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相关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做到未雨绸缪,确保废物进口规范运作,尽可能减小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进口废物政策的变化有以下方面:一是国家质检部门将对境外供货商实施注册管理制度 并限定国内进口废物口岸。从10月份开始,供货商要向质检总局提出注册申请,经审核合格 的予以注册;对未经注册的供货商,不受理其报检;已经注册的供货商,如发现有不符合环 控标准的废物进入我国,则要取消其注册资格。二是针对目前各口岸检验检疫人员、检验设 备的配置情况,质检总局将对各废物进口口岸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口岸方准进口废物。三 是建立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今后废物加工企业只能设在园区,园区内设立独立的污水处理、 废物焚烧处理等环保设施。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建成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1911项、行业标准3144项、地方标准5463项, 一套涉及多方面的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全国质检、农业、水利、经贸、林业 、气象、粮食、烟草、供销、商业等部门,以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优势农 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主线,以推进种子工程实施、围绕深化粮食和棉花流通领域改革、配 合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为重点,普遍加大了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力度。这些农业标准涉 及农业基础管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和水产业、饲料、林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动 植物检验检疫、农药的合理使用、土壤与肥料、农林机械与设备等方面。

这位负责人说,农业标准化的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如江苏洪泽 湖的有机稻米,通过从产地环境、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到加工全过程按标准化管理,顺利打 入城市超级市场。北京平谷区在发展大桃种植业中,通过建立标准体系、科研体系、检测体 系,培育出的"平谷大桃"年产值达3.2亿元,果农增收30%。

工商总局确定重点监管食品市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近日确定10个重点监管的食品市场,今后将加强对它们的指导和 督促检查,以确保食品消费安全。

这10个市场是:吉林省长春市光复路市场、江西省南昌市洪城大市场、河南省郑州市食 品城、四川省成都市华丰大型综合食品批发市场、甘肃省兰州市金刚城副食品批发市场、河 北省廊坊市兴安市场、山西省阳泉市凯源商城、山东省临沂市华丰副食品市场、湖南省岳阳 市枚西桥副食品批发市场、福建省南平市胜利市场。组织开展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 、豆制品、水产品等食品的专项抽查,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合格食品。

9.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 篇九

(一)初步走出了一条建筑施工企业精益管理的路子,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五局三公司通过推行基于标准化的精益管理,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的转变,提升了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使得企业管理的控制力、工作的执行力大大提高,成功的复制能力大大增强。保证了工程施工的优质和安全,使得企业的诚信度和品牌认知度大幅提升,员工素质也得到大幅提升。

精益管理的推行使得企业日常管理更加简约,人际关系更加简洁,工作有效性大为提高,机构运转快速高效。使每位员工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样”。“做什么”要求员工上岗前学习好岗位职责;“怎么做”针对各序列各个层面的工作,在“三色书”中均能找到相应的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做得怎样”,五局三公司针对各项工作都有一套标准化的考核表格。使得管理人才成长的周期大大缩短,五局三公司已经拥有“千人管理团队”,有效地解决了“能人一走,企业就垮”的企业发展通病。

同时,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深度。五局三公司“大脑”的指挥作用充分发挥,对经验及时总结、提升、推广,对隐患能及时预警并指导整改、对问题能及时纠偏并防止重犯。企业领导层已由过去的“救火队员”角色转变成为总教练、总顾问,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工作上。

(二)成功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矛盾,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可持续发展打造基业长青是五局三公司的一贯追求,由于以前管理的粗放,管理人才的短缺,使企业无法做大,更无法做强、做久。通过基于标准化的精益管理的推行,使经验可以总结共享,管理可以复制拷贝,企业持续发展就有了保障。

精益管理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尤其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五局三公司每年都带领农民工28000多人奔小康,通过组织工会联合会(现有31个)、开办农民工学校(每个项目都有)、开展各项劳动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关爱农民工,尤其是农民工学校成了“明星工程”,如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项目农民工学校不仅成为湖南省的学习样板。农民工黄明在湖南省第三届企业文化论坛作了题为《在五局真好》的发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农民工在五局三公司有保障、有希望、有收获、有前途,因而有归属感。

(三)提升了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福利

五局三公司自推行基于标准化的精益管理以来,在企业的生产环节及其所有运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公司人均收入X万元,实现净利润X亿元。

在经济效益取得大幅提高的同时,公司的产品质量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区域的在建项目,逐步做到了代表当地建筑市场的最好水平,公司获得鲁班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1项,多个项目荣获湖南、浙江、四川、重庆、天津等省工程质量最高奖。

五局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全面履行了一个国企的社会责任。为了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由“五个百万和谐计划”发展为今天的“千万和谐工程”,计划投入1600万福利员工,包括:100万相关方计划、100万健康计划、200万退休计划、200万活动计划、200万培训计划、800万福利计划。

(三)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提高了企业社会效益

公司开展基于标准化的精益管理,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业内多家单位组织到公司进行交流学习,湖南省长沙市基于公司推进标准化取得的良好成果,在全市行业部门推广标准化管理。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汇报社会的能力:

增加了社会就业。除了为现有的两千余自有员工、2万多农民工提供岗位和工作外,公司每年还要招收应届毕业生数百人,引进社会成熟型人才数十名。公司多次获得全国、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增强了回报社会的能力。在和谐工程体系的支持下,公司勇敢担起“长子”的责任,当大事、急事、难事发生时,挺身而出贡献一份应该付出的力量。

除了积极参与长沙培罗蒙事故抢险、“非典”医院抢建、抗击温州台风、湖南抗洪抗冰抢险外,公司还参与了汶川大地震的抢险工作。地震发生后,公司迅速在十五分钟内启动紧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先后派出300多人进入灾区参加抢险和重建,同时在后方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共投入车辆和各种设备25台,投入资金18.6万元,挖出遇难人员3名,捐建周转房1500平方米,价值50万元,承建周转房37000平方米,捐款46.3万元,捐献物资价值6万多元,献血4多毫升。

上一篇:十个全覆盖名词解释,工程进度下一篇:第一阶段三年计划 对外汉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