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的教学教案

2024-10-26

狼和鹿的教学教案(共9篇)

1.狼和鹿的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说说心里话

1.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唱着<<大风车>>这首歌到凯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吗?(播放课件:大风车主题曲)我们的第一站是“说说心里话”。(播放课件:说说心里话栏目)

2.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你们有没有去植树呀?说说你们为什么要去植树?

师总结:不仅仅是为了一片绿色,不仅仅是你们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你们在保护这一片可爱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保护地球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3.小朋友,<<大风车>>将开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看看美丽的大森林?

二、我看见

1.小朋友,睁开眼吧,我们到达的第二站是“我看见”。(播放课件:我看见栏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森林景色)(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见到鹿就吃?它会挑什么样的鹿来吃?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2.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希望把狼消灭掉,让美丽可爱的小鹿生活下去,凯巴伯森林周围的人们也恨透了狼,于是,猎人们一起背起了猎枪,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样了(播入课件)

3.好,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现在鹿已经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于是鹿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粮食来自树木,它们会怎么办?森林会变成什么样?不如我们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森林鹿小鸟)你们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的鹿在林间()

()的小鸟在()

5.鹿为什么会无精打采的?小朋友,你来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饥饿、生病)

鹿饿了,干吗不去找吃的?这么多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生病了呢?

三、挑战800

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站“挑战800”(播放课件:栏目)

1.挑战的项目一:找一找,读一读:

用你喜欢的去读一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捕杀前后有什么什么?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交流,比读,比评议)

2.挑战项目二:出示三个带引号的句子。

比理解,比朗读。

3.挑战项目三:读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比合作,比交流,比评议。

四、新闻袋袋裤

真是一场激烈的比赛,一次智慧的比拼,一次团体的抗衡。课前,教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生态平衡的事例,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把它放进“新闻袋袋裤”,好吗?“新闻袋袋裤”里也装着一些见闻,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出示资料)

五、奇思妙想

让我们再一次放飞想象,共同进入第五站“奇思妙想”。

狼和鹿的故事读完了,我们心里有很多想法。因为还有好多好多人,不知道这个故事,不明白这个道理,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我们有责任把这个知识和道理传输给更多的人。小朋友,让我们走出森林,回到课堂,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

(生交流,师按要求分组练习,可分为故事小队、手抄报小队、演讲小队、宣传画小队、合唱队等)

指名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赋诸于行动。让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六、生活小水滴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小水滴”,本期的问题是: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将得到的奖品是由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

抓住对比探究明理——《狼和鹿》第二课时说课与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消灭鹿群的天敌,枪声响了25年,狼被杀掉六千多只;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结局是森林遭到破坏,鹿群在毁灭。最后得出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势在必行的道理。

课文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由事及理,对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对比主要有三组:一是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二是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三是狼鹿异位的对比。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的主要教学思路是:先从整体入手,再以三组对比为突破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体验明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为此,我准备分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比较,探究明理。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在看、读、议、比中突破重点、难点,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下面我具体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课后的一些反思: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出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考虑,复习上堂课的学习内容,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设计了一个回答范围较为广泛的问题:“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9《狼和鹿》这篇课文,初步学习课文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自由畅谈初学收获。

(当这个问题提出后,一开始,同学们的反应并不热烈,但不一会儿,同学们的小手就都举起来了。有复述课文的,有谈对狼或鹿新的认识的,有说从《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狼和鹿》背景资料中了解到的信息的……同学们各抒己见,一下上公开课的紧张与拘束消失了大半,对上堂课的学习内容也有了一个较好的反馈。但因为同学们要说的太多,而我又不忍心打断他们的发言,所以这一段花的时间偏长了一些。)

二、精读比较,探究明理

这是引导学生由文明理的关键。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一)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丰富的表象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导入畅谈之后,我按“由图及文,引发思考”的设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由图及文,图文对照,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由的热情。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而25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听,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二)寻找森林改变的根源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刨根问底,凡事爱问个为什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进行第一组对比后,我牢牢抓住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问:“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句话,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待学生提出疑虑,再请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果不其然,第一组对比出示后,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然后主动地寻求着森林改变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这部分教学活动,我按“数字比较,深入探究”的设想展开。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一、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

(在鹿群变化的前后比较这一块,我请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思考并交流数字后面的故事。多媒体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鹿的王国)四万只(饥饿疾病)八千只(病鹿)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丰富想象,借助媒体展示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四)狼鹿异位的对比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这个教学环节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认识”的设想主要设计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一节课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文章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主动举手回答的同学能较好地将内部语言外化加以表达,而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更是我应该关注的对象。)

三、扩展延伸

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从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进入《小学语文电子教材》这个网络平台,进一步了解关于狼和鹿及生态平衡的相关内容。

在整个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渡衔接较自然,所以三组对比各有侧重点但又并不孤立,学生探究森林状态的前后巨大变化;鹿群的巨大变化;狼鹿异位根源的热情很高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

另外,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齐读、赛读等),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在动情地朗读中,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感受着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

再有就是在《狼和鹿》这篇课文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又一次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比如在《小学语文电子教材》这个网络平台上,学生从背景资料、拓展阅读中可以大量获取课文相关的资料,这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现代教育媒体也是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它的运用,避免了老师繁琐地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狼和鹿的教学教案 篇二

1.学会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有理有据、前后连贯地表达清楚一个道理。

3.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重述故事, 进而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人类不能从自己的偏见出发把动物区分出贵贱善恶, 从而依据这些标准对自然进行干预, 要从自然的整体来看待动物之间的平衡。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复习词语和语段, 设疑导入。

1.听写词语:葱绿消退

出示答案, 点评, 指导书写, 自己订正。

设计意图:中年级书写教学依然是重点, 把书写指导落在实处。

2.出示第一组词语: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嬉戏

谁能读出这些词语的味道?这些词语描写的是———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情景。 (出示句子和图) 一百多年以前, 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 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谁能读出凯巴伯森林的勃勃生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感, 要从一个个词语的品味和感受入手, 通过读词语, 产生形象, 在词语和形象之间建立联系, 体会词语的温度和色彩。

出示第二组词语:绿色消退枯黄蔓延疾病

谁能读出这些词语的味道?这些词语描写的是———一百多年以后凯巴伯森林的情景。 (出示句子和图)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 绿色在消退, 枯黄在蔓延。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谁能读出凯巴伯森林的衰败景象?指名读, 齐读。

设计意图:对比分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处鲜明特点。森林的状态前后发生了鲜明的变化, 让学生把对森林前后不同状态的描写放在一起学习, 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这样写的匠心。

3.出示狼和鹿的图片, 课文第一节分别用怎样的词语描写这两种动物?

贪婪而凶残活泼而美丽

可是, 当我们读到课文最后一小节的时候, 却发现有这样的句子———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 他们捕杀的狼, 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 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 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指名读, 问: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狼和鹿异位, 对比鲜明。以此为切入点, 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中寻找答案。

第二板块:细读课文, 寻找依据, 理解课文蕴含的生态平衡的道理。

1.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 圈画批注, 为什么说鹿是“祸首”, 而狼是“功臣”?

2.组织交流、汇报。

(1) 交流:为什么说鹿是“祸首”?

预设:

①“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 很快, 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凯巴伯森林能承载的鹿的合理的数量应该是? ———4千只。

“十万只”是四千只的25倍, 出示图表比较。

从“十万只”这个词, 你好像看到了森林中怎样的情景?只能养活4千只鹿, 现在却生活着十万只鹿, 这就是———大量繁殖。

设计意图:利用图表的鲜明对比, 让“十万只”这个数据在学生心中建立具体的的表象, 进而想象在原本只能容纳四千只鹿的森林里, 拥挤着这么多的鹿, 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预示着悲剧的降临。

②可是,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 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 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用心读这段话,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从“饥饿”一词好像听到了鹿们在说什么?

自由读, 把你看到的情景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这几句话形象地描述了鹿群大量繁殖后由于食物短缺而造成的饥荒,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词语和句子展开想象, 还原画面。

③“紧接着, 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 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了1942年, 凯巴伯森林只剩下八千只病鹿。”

从“仅仅”“六万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从“只剩下”“八千只病鹿”你又看到了怎样的一群鹿?

设计意图:本文通过鹿群前后数量和状态的对比揭示道理。凯巴伯森林原有4000多只“活泼而美丽”的鹿, 后来超过十万只。不久饥荒、疾病降临, 鹿群骤然死亡, 剩下八千只“病鹿”。前后对比, 说明了生态失衡悲剧的产生是必然的。

④现在来概括一下, 鹿是怎样一步步沦为“祸首”的?

由于没有了天敌———狼, 鹿群、、由于没有了天敌———狼, 鹿群、、 , 结果造成了的后果。

(2) 交流:为什么说狼是“功臣”呢?

“狼吃掉一些鹿, 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 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 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结合上文的学习, 你否读懂了这句话?

狼之所以被称为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是因为___, 还因为___。

设计意图:本课语言简洁明了, 前后语句的内在联系相当严密, 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怎样有根据、有条理地揭示一种自然规律。这里借用课文内容来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看到林毁鹿亡的悲惨后果, 当地居民终于明白了: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 他们捕杀的狼, 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 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 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自由读, 男女声分角色读, 齐读, 背诵。

结合课文内容,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要求: 有理有据, 表达层次清晰。

设计意图:这里是狼、鹿易位的对比。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要求有理有据, 表达层次清晰, 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板块: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重述故事, 进而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1.通过上文的学习, 我们知道造成森林毁掉的“祸首”是鹿, 那么, 鹿是真正的“祸首“吗?真正的祸首到底是谁?快到文中找证据。

出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 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 狼一只跟着一只, 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多年, 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 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用心读读这段文字, 哪些词语让你的心为之一紧?把这些词圈出来。从这些词语和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的同时, 还打破了什么——— (狼和鹿之间的数量平衡) 还打破了什么——— (森林的生态平衡)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人类。所有动物, 包括人类, 都是大自然中的平等一员, 每一种动物都有存在的理由, 人类不应该把动物区分出贵、贱、善、恶, 也没有权利对大自然的活动进行干预。

把你的感受带进去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到底谁是这场生态灾难的真正“祸首”?用这个问题, 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把目光投向“人类”。正是由于人类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大自然的无端干预才产生了这场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 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2.从不同角度重述故事, 同桌各选一个:

(1) 从鹿的角度重新讲述这个故事, 并以鹿的口气对当地居民说几句话。

(2) 从一只幸存的狼的角度重新讲述这个故事, 并以狼的口气对当地居民说几句话。

设计意图:在复述故事的时候有必要修改一下叙事人称和顺序, 以免被人类叙事所遮蔽。变换叙述的人称和角度, 分别以鹿和狼的口气, 重新讲述这个故事, 一是对文本内容进行创造性复述, 二是更深刻地认识到悲剧产生的根源, 既积累、内化了文本语言, 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举多得。

3.你还知道哪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灾难?

4.拓展阅读:

(1) “引狼入室”计划:美国政府在30多年前就准备实施“引狼入室”计划, 但因为一些人的阻挠没能实施。后来,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在1995年, “引狼入室”的计划终于成功实施, 他们从加拿大运了一批野狼放入了凯巴伯森林。现在凯巴伯森林又恢复了生机。

(2) 《道德经》选句:“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们依据大地而生活劳作, 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上天而寒暑交替, 化育万物;上天依据大道而运行变化, 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 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也就是让万物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成长、存在、消失。)

3.《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学生齐读)《狼和鹿》。(屏显森林课件)

2. 同学们看,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觉得那时的凯巴伯森林怎么样?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

3. 课文是怎样来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呢?(出示第1自然段)请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4. 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圈点“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

(2)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圈点“活泼而美丽”“林间嬉戏”)看看你能不能读出小鸟和鹿的欢快。

(3) 谁来读最后两句话,提醒鹿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圈点“贪婪而凶残”“下毒手”等词)

[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品读。交流时,内容就宽泛了:学生可以喜欢森林的生机勃勃,喜欢鹿的活泼美丽,也可以不喜欢森林中狼的贪婪和凶残。这样,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 图文比较,感悟森林前后的变化

1. 25年过去后,凯巴伯森林变成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3自然段,找找相应的句子,用线画出来。

2. (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读了这段话,你脑中的森林又是什么样的?

3. “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是什么意思?眼前的画面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4. 同学们,请看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再读描写凯巴伯森林前后景象的两段话,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设计意图: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沉痛的惋惜。同时引发了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这样,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由的热情。]

三、 数字比较,探究鹿群前后的变化

1. 这25年间,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答案。

2. 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呢?

(1) 课文第几自然段写人们捕杀狼的?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人们捕杀狼的数量之多的?(圈出“一只跟着一只”“枪声响了25年”“六千多只”)

(2) 狼越来越少,鹿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现在鹿的数量是原来的多少倍?为什么会增长得这么快?看来,狼越少鹿就——越多。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生活得可自由,可快乐了。你能想象鹿群们是怎样生活的吗?用上“提防”“嬉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这些词语,来说说吧!

(3) 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看到这番美好的情景,心情怎样?会怎么想呢?

3. 那么,凯巴伯森林为什么会绿色消退,枯黄蔓延,鹿群大量死去呢?请同学们再将第1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对照着读,想想狼被捕杀的前后,哪些事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是呀,美丽的森林正慢慢地枯黄,活泼可爱的鹿也因疾病正陆续地死去。这多么令人心痛啊!同学们,想想此时当地的居民心情又会怎样?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第1、第3自然段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和人们心情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带上指定的词语说话,又是一次口头习作的训练。]

四、 由文悟理,寻找森林改变的根源

1.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认为罪魁祸首是谁呢?请各小组讨论。

2. 可恶的狼怎么会成了“功臣”?可爱的鹿怎么倒成了“祸首”了呢?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其中的原因。

3. 是谁导致了狼减少,鹿增多的呢?呀,这样一推敲,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当地人们的“无知”!因为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生接读)“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却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4. 同学们看,这是一架天平(师画天平),假如这头代表狼,另一头代表鹿,狼只有吃掉一些鹿(师画箭头、写“吃”字)才能制约鹿的过度繁殖,将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这样天平保持平衡,也使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保持平衡,而无知的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杀狼,结果导致鹿大量繁殖而毁林,大自然失去了生态平衡,必然惩罚人类。

[设计意图:适时而恰当的小组讨论,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使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五、 拓展与作业

1. 这不是人们所希望的,人们希望的是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老师引背第1自然段)当地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从加拿大运一批野狼到凯巴伯森林来,而这项计划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如果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你将怎样劝说他们同意这项计划?

2. 课文通过狼与鹿之间的故事告诉人们,自然界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生活中还有哪些因为人们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事例?(如人类大量捕杀青蛙,使田间的害虫越来越多,影响农作物生长;人类滥砍乱伐树木,引发沙尘暴,使鸟类无处生存等,请同学们搜集资料,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课外拓展,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在班上进行交流,既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使他们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中,渗透整合,开阔视野,更真切地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更加自觉地去维护生态平衡。]

4.读《狼和鹿的故事》有感 篇四

今天,我读了《鹿和狼的故事》,讲的是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兆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有四千多只鹿在生存,狼是鹿的天敌。罗斯福想把狼消灭,让鹿得到保护,让他们繁衍得更多一些。森林里的鹿增长到了十万只。结果,不仅鹿没得到保护,因为饥饿和疾病,减少到了八千多只鹿在苟延残喘,还把凯巴伯森林糟蹋得面目全非。

以前,我认为狼是邪恶的,鹿是善良的,如果地球上没有狼的话,其他动物肯定十分安全,可现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我觉得罗斯福目光太短浅了。不管什么东西,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坏的一面。狼常被人认为是“恶人”,鹿则是“善人”。但狼却也在保护鹿,保护森林。狼吃鹿,鹿吃森林,狼吃的大多数是病鹿,把鹿控制在范围内,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动物,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所有动物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使者,它们将会保护的井然有序。狼只是为了生存而吃鹿,鹿也是为了生存而吃草,一切生物都只是做了一生必要做的事,好像我们人类一样,难道为了可怜动物而不吃肉吗?不可能,人离不开肉,因为人体需要肉中的蛋白质,同样,人类也不能改变大自然,人类要尊重大自然,大自然创造的一切生物都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食物链——狼吃鹿,鹿吃草,这条链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应为它们的存在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这条食物链遭到破坏,大自然就会失去平衡,总有一天,后果将不可预料!

同样,人类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的存在也有着必要的作用。既然大自然创造了他,那么世界就需要他,社会需要他,每一个人都有它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他们——不管是残疾人,老人,他们都有着他们自己的作用!

比如说,苍蝇,都让人厌恶,但它们也有好的一面。苍蝇可以分解大便,可以使它分解成肥料。如果没有了苍蝇,全世界就会臭死了。苍蝇可以说是最光荣的“清洁工”了。前苏联在空间站用一种家蝇来分解自己的大便,使大便有处理,还有许多有用的资源。

5.狼和鹿教案 篇五

龙泉街道石门小学

卢玉芝 【设计理念】

1.针对文本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中悟情。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需要太多繁琐,抽象的叙述,以读带讲,边读边思,读中悟情,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多种形式的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多项比较,深入探究。抓住文本,通过对比朗读,重点引导学生比较1、3自然段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顺理成章地进入探究造成这原因的根本所在。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多种形式的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保护生态平衡的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狼为什么是鹿和森林的功臣”,以及初步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狼和鹿》。2.板书课题。请大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3.问:在你的印象中,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出课文中说的形容狼和鹿的词语。(板书:贪婪而凶残

活泼而美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

【设计意图】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常常能为阅读文本提供诸多资源。这一揭题方式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本文题目中的阅读资源,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阅读重点与阅读指向,让学生的认知与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反差”,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帮助学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行为首先应该从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始。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读生字情况

检查一类字:领读,开火车读,齐读(补充凯巴伯森林的信息)检查二类字:自由读,指明读,同桌读,齐读 检查多音字:提、泊

指导“凯”的写法,并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展示评价。

2.指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2)人们是怎样对待贪婪而凶残的狼的?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引起阅读的兴趣。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人们杀狼护鹿的做法。

人们是怎样对待贪婪而凶残的狼的?当时的具体情景是什么样的? 1.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人们对狼简直是恨之入骨,所以大开杀戒。场面悲惨、血腥。2.两个数字,从这两个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25年体会到人们捕杀狼的时间之长,6000多体会到人们捕杀狼的数量之多。人们恨不得把他们斩尽杀绝。

(二)学习第1.3自然段段,感悟杀狼后的巨大灾难。

过渡:狼终于被杀掉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大快人心的事啊,让我们来看看狼被捕杀前和狼被捕杀后有什么变化吧。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狼被捕杀前森林的快乐。

出示第一段,学生自由读,思考:狼被捕杀前这是一片怎样的森林? 【 预设如下:①这是一片美丽的森林。你还感受到森林怎么样?

②我还感受到这是一片快乐的森林。学生谈感受。】

B.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狼被捕杀后的灾难。我们再来看狼被大量捕杀后有什么变化?

【预设如下:(1)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学生谈感受。鹿繁殖的很快。师总结:人们终于如愿以偿了,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了,鹿的总数超过了十万只,结果是这样吗?

2.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学生谈感受,并指导反复读。森林怎么像着了火呢?着了火,对于森林而言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啊。

3.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4.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多只病鹿。又是一组数字:十万只,四万只,八千只。而且还是八千只病鹿。谈感受(伤心、难过、后悔……)谁能带上感受把这一段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通过凯巴伯森林的两次鲜明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森林的巨大变化,因势利导,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些问题最能表达当时所有学生心中的矛盾,它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四、寻根究底,总结原因。

同学们想一想,人们最初杀死狼的想法是为了什么?结果却是这样的,聪明的孩子们,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

人们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狼吃掉一些病鹿.....)所以贪婪而凶残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成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解释什么是“功臣”,什么是“祸首”。并联系上课文中的解释。

同学们,鹿想当这个“祸首”吗?真正的“祸首”是谁?(人类)

小结:同学们,大自然中各种食物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课文中说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树一样,他们之间要保持一个平衡,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如果人为地去破坏它,那就会造成狼除、鹿败、林枯的惨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一切事物的循环都是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来完成的。除了狼和鹿,世间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这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一旦被破坏了,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需要我们保持这种生态平衡。(举例说明)

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并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当地居民不同心情和语言的想象,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态平衡的科学道理和重要意义。

五、作业设计

1、请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生态平衡的事例读一读。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板书设计:

18、狼

鹿

贪婪而凶残

活泼而美丽

“功臣”

“祸首”

6.人教版《狼和鹿》教案 篇六

设计特色:

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教学流程:

一、细读,感知文本

1、读课文,识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再用钢笔在生字栏里描红。(重点指导“凯”、“殖”、“染”、“胁”等)

2、读课文,读通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要争取读得通顺、流利。遇到自己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读课文,明文意。

读了几遍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凯巴伯森林里的这些鹿群最后怎么样了?

二、精读,感悟文本

(一)猜谜揭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两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好吗?

2.猜后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3.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鹿》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把课本打开,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刚才你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吗?(板书:凯巴伯森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时候,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儿的?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这一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读了这一节,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画面?

这些都是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你还能想象课文中没有写的吗?

(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地上,野花竟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

在我们的精心描绘下,形成了多么美丽的画面呀!

3.(出示图)大家看,谁来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4.是呀,远远望去凯巴伯森林,树木郁郁葱葱的,简直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多美呀!你们能用赞美的语气把它读好吗?(再指名读)

5.除此以外,你们还透过那些语句感受到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的气息?[

6.(出示图)谁来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欢乐的语气读)

7.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接着往下读。

(评:你读书可真仔细)(是呀,森林里还有恶狼出没,威胁到鹿的生活)

8.总结:尽管狼经常暗算鹿,可鹿们仍显得那样活泼美丽,整个森林呈现的是一派和谐美好、生机勃勃的画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可是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画面)

2.再读一读第三节,找一找课文画面?(出示句子)

3.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读?

4.(出示比较图),如果说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现在的森林我们用怎样的的词语来概括?

5.多可惜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原因,同桌相互说说。

6.已经找好了,我们来认真听他说。

7.为了能让同学们抓住要点表达得更清楚,请你们按老师的提示再练习说一说。出示练习:因为(),造成鹿(),又因为

(),造成森林(),所以凯巴伯森林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8.我们通过读、找、说,基本上找到了答案,造成森林变化的原因是:

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当地居民是怎么做的?

9.狼被捕杀,森林变枯黄,鹿的命运又如何呢?(请快速看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出示句子,齐读)透过这些数据,你读出了什么?(鹿在不断病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原来活泼美丽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病的病,死的死呢?请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到的问题吗?

2.是呀,多么惨痛的一幕,人们能否从这样的悲剧中感悟出什么?(出示句子,齐读)

3.理解“功臣”、“祸首”,及其原因。

4.鹿本身愿意毁灭自己的家园,毁灭自己吗?谁迫使他们这样做的?谁才是真正的祸首?(这么异口同声,相信大家一定都明白其中的的因果关系,谁愿意再来解释一下:人是祸首的原因)

(六)拓展延伸

7.狼和鹿语文教案 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环保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插图比较,显示矛盾,感受森林的变化

1、揭示课题《狼和鹿》,齐读。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位主人公(板书:狼 鹿),请你说说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出示:贪婪 凶残 活泼 美丽 (理解“凶残”)

3、狼和鹿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凯巴伯森林)

4、读悟森林之变化:

(1)多媒体出示插图,以充满生机的绿色及荒芜静寂的黄色的反差引起视觉冲突。观察后谈谈自己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以及二十几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的感受。

(2)找出与图匹配的相关文字并出示:

①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

(3)指导朗读:

①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片美丽的森林?(抓住关键词“一片葱绿、生机勃勃”等)

②指名读,读出怜惜之情。

5、图文对照,质疑: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凯巴伯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二、感悟文本,深入探究

☆数据比较,感受鹿的变化

1、是呀,为什么同一座森林前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学生边默读边思考。

2、自悟交流,点拨,初步得出:

狼被猎人杀死,鹿变多了,所需的食物也多了,森林中的植物被鹿吃光了,所以森林变成了这样。

3、理解杀狼动机,感受杀狼场面。

(1)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呢?(理解“提防”)

(2)出示第二自然段:放声读,完成说话训练:狩猎人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开始大量捕杀狼。听―― ;看―― 。

(理解“宁静、青烟袅袅”,感受人们对狼的杀戮,场面的凄惨)

4、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了解鹿的数量、情况变化:

鹿的数量鹿的情况通过对比你明白了什么

狼被杀前

狼被杀后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全班交流。

出示:四千只 活泼美丽

十万只 鹿的王国

四万只 饥饿疾病

八千只 病鹿

(2)教师小结:狼的数量在急剧变化,鹿群生活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鹿群在这里大量繁殖时,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

(3)出示句子: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读读这段话,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会比喻句的作用,感受鹿的痛苦:每天都有鹿在接二连三地倒下,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景象?

☆理清狼、鹿与森林的关系,感受狼鹿角色的异位

1、狼一只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受到破坏,活泼美丽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凄惨。而此时,贪婪而凶残的狼以及活泼而美丽的鹿,它们的角色发生了怎样戏剧般的变化?(狼――功臣,鹿――祸首。理解“功臣、祸首”)

2、出示第四自然段,用因果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1)贪婪而凶残的狼成了“功臣”,因为

(2)活泼而美丽的鹿成了“祸首”,因为

3、对于谁是祸首,你还有什么高见?(人类才是真正的祸首)

4、再次出示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感受由于人类的无知而做的蠢事)

三、总结明理,升华感悟

1、狼、鹿、森林、人类都是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学完课文,你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担任不同角色。你最想担任哪个角色,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

(1)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对话训练。

(2)展示合作成果。

2、出示天平,师总结: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个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但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天平必将倾斜,也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应该时常敲响。(板书:吃 保护生态平衡)

板书设计:

狼 鹿

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中我紧扣三组对比:森林状态的变化,鹿群数量、情况的变化以及狼鹿角色的异位。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比如,在感受“森林变化”时,通过两幅插图,使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二十几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又如,在感受“鹿群变化”这一板块中,我请学生合作完成表格,找出文中关于鹿的数量、情况变化的数字及语句,思考并交流,使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8.三年级语文狼和鹿教案 篇八

一、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狼和鹿》,请同学们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边读、一边写。下面请大家回顾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之前是否需要朗读一遍课文)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狼和鹿生活的凯巴伯森林在一百多年以前是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在如此美丽的森林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领悟表达,积累运

(一)出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课文中讲到了狼、鹿和人之间的哪些事?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首先根据问题,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明原因。

2.现在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中讲到了狼、鹿和人之间的哪些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

①(狼吃鹿)但鹿群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时刻要提防狼的暗算。

(1)这段话中哪个词体现出了狼的性格特点?(贪婪而凶残)(2)狼是怎样对待鹿的?找出二个关键词。(下毒手。暗算)联系文中内容,理解怎么样是下毒手,怎么样是暗算。

(3)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你有什么感想。

(4)指导朗读。(其它同学点评,感情是否到位)

②(人杀狼)“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专门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吓,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五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1)在这句话中哪个词体现出了人们对狼的态度。(恨透了)(2)人们又是怎样对待狼的?

(3)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看到这些现象,你又会说些什么?(4)指导朗读。

③“鹿毁森林”“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1)什么是饥荒,文中的哪个词能体现出“饥荒”严重性。(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2)森林有了怎样的变化。“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意词。什么是“消退”,什么是“蔓延”,什 么在消退,绿色又是指什么?

(3)鹿群只是闹起了“饥荒”吗,谁还有补充。“疾病”。为什么说“疾病”是更大的灾难。

(4)说说你的感受。(5)指导朗读。

(二)课文讲到这里,请同学们想一想,狼被人打死了,鹿也因为繁殖的太快,死的死,病的病,森林也毁了。是谁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为什么呢?

(是人)

为什么,文中是怎样写到的。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繁殖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罪魁祸首”。

是呀,其实,在这一过程中,狼是既悲壮又无辜的。因为,人们只看到它们是残害鹿群的凶手,却没有看到狼为保持生态平衡所做出的贡献。人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因为他们盲目的爱,造成这爱的悲剧,因为他们无知的恨,最后使一切都毁灭了。悲剧已经造成了,让我们捧起书,再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让这惨痛的教训铭记在心中。

(三)拓展思维:了解到这里,你们想对狼以及人类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地发挥。提示:对狼说:“对不起,以后会保护你们的。”对人类说:我们应该看到各种动物在保持生态平衡中起到的作用,保护各种动物......)

[生物间有一种平衡关系,就像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只有狼吃掉一些鹿,天平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平衡,就叫生态平衡。便是一旦这样的平衡被打破,就像狼被人们大量捕杀。这架天平就将倾斜,一边轻一边重。甚至倒塌,狼和鹿就是这样一目,惨痛的教训,向人们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

三、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着类似复杂关系的自然事物呢?(引导说一说,如蛇、老鼠、庄稼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教师引导概括:这都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像人们还经常乱砍乱伐,向空中排放。向水中排放。大自然也正在用沙尘暴干旱,洪涝,地球气温上升等来历手段给人们以惩罚,所以我们现在大声的发出呼吁。保护生态平衡。

9.狼和鹿的教学教案 篇九

《狮子和鹿》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逃生;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送命。这那个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好处。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搜集的有关狮子和鹿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课前同学们交流了许多有关狮子和鹿的资料,今天老师把狮子和鹿请来,快看,(课件出示:音乐声起,在美丽的大森林中,溪水哗哗地流着)狮子来了。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凶猛)这时,(课件继续出示)一只漂亮的鹿从丛林里出来,蹦到池塘边,你认为它什么地方最美?

师:鹿姐姐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播放录音,并出示句子:“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2、3、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狮子和鹿》这个故事说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流利。(2)画出不懂得词语,句子全班讨论。(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合作朗读,互相正音。(2)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课文。(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形式概括:这个故事主要讲一只鹿欣赏(),去抱怨();而当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的角差点儿(),可()的腿却让它()。

三、互相合作探究,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理解鹿的心理变化。

1、齐读句子:“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学生质疑:小鹿为什么这么说呢?美丽和难看、送命和逃生是怎么会事?

2、感受鹿角的美丽和鹿腿的难看

(1)师:鹿角到底美在哪呢,让小鹿如此欣赏?请你们找出来读读,并用“—”画下来

(2)当鹿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惊讶)

3、指导读出这时候鹿的语气。

师:多美的鹿角呀!就在小鹿忘情地欣赏自己美丽的角时,一阵清风吹过,它忽然看到了自己细长的腿。这时,他认为自己的腿怎样?

(3)鹿悠闲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候,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开始抱怨了,他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并用“—”画下来。

(4)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课件出示:“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师:小鹿是带着怎样的表情说这句话的?(撅嘴、皱眉)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这说明小鹿的心情怎样?(不高兴、抱怨、嫌弃)谁来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5)指导朗读:请学生带着表情朗读,读出不满、抱怨、嫌弃的语气。

四、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师: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命,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6自然段

2、交流:为什么美丽的鹿角差点儿让它送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预设一,学生可能会说: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差点儿让它送命。(当鹿的角被树枝挂住的时候,鹿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预设二,引导学生:有力的长腿让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多亏了四条细腿;而当鹿角被挂住了,眼看就要被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向前奔去,狮子再也没有追上,多亏了四条细腿啊。(这个时候,鹿又会想些什么呢?)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惊险。4、悟理

两只美丽的角让鹿差点儿送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迁移拓展

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最后师总结: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个小故事都蕴含着一个道理,同学们可以去读读《伊索寓言》,相信同学们在读后会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满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在班里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在读书区里,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这些书必须是孩子喜欢的,适应学生的读书能力。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家长在家中摆满各种有趣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要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要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这需要身教。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觉得读书很有趣,对书籍充满着好奇。家长在轻松的气氛下,可以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几分钟书。可在外出时,带上一两本书,在公园里,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一起读上几段书。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图书世界,使读书成为孩子的消遣活动。

2、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恶。学生对听故事是乐于接受的,家长、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激发兴趣,扩大阅读量的目的。

3、“放任自读”任其读。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由学生兴趣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所谓感兴趣,就是好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的不清楚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和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很愉快。对刚接触书籍的孩子来说,激发其兴趣,“放任自读”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度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点燃心灵的火花。

上一篇:航空宣传广告语下一篇:非法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