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2024-09-12

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共11篇)

1.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篇一

留住她脸上憨憨的笑

——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案例研究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章民

内容提要:随班就读是实施特殊儿童教育的形式之一,随班就读有利于普及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和实现教育融合。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先天的缺陷,加上同伴的歧视和他人的冷漠,对这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这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担忧。本文通过亲身经历,总结并运用智障儿童教育策略,维持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心理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随班就读,教育策略,健康发展

目前弱智儿童“随班就读”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大家广泛的认可,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其智力水平的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些特殊学生不仅要完成适合这些学生智力水平的知识目标,同时,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关注这些特殊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通过适当的特殊的教育策略进行疏导、培养,保持他们人格、心理健康发展。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写到,“教师在教育上的英明就是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什么都不好。”我们知道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也就是为了国家的明天,应该为了一切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教育工作已有十一个年头了,每次接班对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是“不管你以前怎样,我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但是,在随班就读形式下,对弱智学生我却“偏爱”他们,做不到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同学。教师的责任心告诉我,应该给这些特殊的学生多一点关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付出自己最真诚的爱去关心他们。尤其是对班级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降低对特教学生的要求,培养这些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用我们的耐心、真心、爱心去促进特殊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初步认知,了解情况

报到那天,我在楼梯上碰到了一个女孩,她正扶着楼梯的扶手艰难地一步一步往上走。仔细一看,会发现那女孩的腿脚有点不灵活。而脸上却始终带着憨憨的笑。她跟着妈妈走进了教室,然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大口地喘气。而她妈妈则开始帮她整理东西。这个女孩就是我们班的智障女生A。第二天,我又在楼梯上碰到了女生A,发现她鞋带松了,我让她先系好鞋带,可她告诉我她不会。我当时惊愕了一下,心想还有初中生不会系鞋带的。但我还是蹲下身子,帮她系好鞋带,她就憨憨地看着我笑。当我回到办公室,班长跟我反应说:女生A连自己的裤子都不会系,上完厕所还是班长帮她系裤子的。我一听有点不可思议。上课时,我发现她斜着身子坐在那里,眼睛东转转西转转,不停地打量着周围,而脸上始终带着憨憨地笑,压根儿没有一点上课的意识。从这一刻起感觉她的问题不是我所能预料的。

三、谈话交流,深入关爱

教师在教育中通过对孩子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时会有奇特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赞许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温暖孩子的心。随班就读,使得突发事件一件接一件的发生。某天上午第四节课时,女生A突然失踪了,听到这一消息后我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跟班长一起分头去找,我们找遍了厕所、操场、教学楼等学校各个角落,可还是一无所获。等我快到教室的时候,又在楼梯上碰到了正在慢慢往上走的女生A。我压制了自己的情绪,并把她带回了办公室。问她刚才去哪里了?她的回答真让我不知所措。她一字一字地告诉我:“我刚才吃饭去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应该先向她的父母了解她的情况。叫来了她爸爸后,他告诉我: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到现在衣服还是妈妈帮着穿的,头发也不会梳。鞋带也不会系。孩子的脾气也很坏,只听得进好话,一不顺心就发脾气。从话语中听出:家长觉得孩子这样,对不起孩子,所以事事顺着她,除了上学,无论做什么事,去什么地方,总是带着她,一刻也不离。同时家长提到,上小学时也经常发生上课上一半,找不到她人的事。深入了解情况后,凭“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我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她。那一次我跟家长说明了孩子的在校情况,并要求家校如何配合来完成孩子三年在校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她找回学习的信心,生活的勇气,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关心鼓励,培养自信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都会找她聊天,并询问她:鞋带会系了吗?头发会梳了吗?今天的衣服是自己穿的吗?慢慢地她会主动并自傲地告诉我:老师,你看,今天的头发是我自己梳的,鞋子是我自己穿的。每当这时我都会给予她真诚的肯定与赞美。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我每天感受着她的点滴进步。觉得有点欣慰。在第一次英语测试她居然考了54分,不知为什么她哭着告诉我,她没有考到60分。我告诉她,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班上有好几个同学都比她考得差。不过以后要更加努力,争取下一次考60分。她破涕为笑了,还是那种憨憨地笑。我认为目前对于她来说也许他能考到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女生A又找到了学习的信心,找回对学习的热情。也许对于老师来说,只是像对待班级所有的同学一样,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可这对于女生A来说,是老师给了他从未有过的机会,也给了他信心。老师对她的信任,这是她得到了一个人最需要的尊重。也许她在学校真正能学到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具有基本的个人生活能力,以后能够独立的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在以后的教育中,我要多给女生A机会,让他多尝试,即使遇到困难多鼓励,增强学习的信心,让他知道老师不会放弃他。同时,也教育其他同学,我们应该尊重女生A,在学习上帮助女生A。有时候在课间,和女生A玩耍的同学也多了,也有些同学给女生A讲解题目。

五、亲身经历,反思提高

通过对这位特殊学生的教育,遇到了不少问题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以后该如何更好的教育这位特殊学生,选择怎样的方法策略教育她,总结有以下几方面。

1.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尽管女生A在课堂上听不懂讲课的内容,尽量降低对她的要求,在课外给她适当辅导。同时,经过对其他同学的教育,课间和他们玩耍的同学也多了。有时几位同学围着女生A在讲解题目,他们讲的特别认真,此时的情景显得格外感人,时不时地在女生A脸上有露出憨憨的笑容。

2.耐心引导

及时表扬特殊学生的进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的兴趣是最可怕的,老师给了女生A在学习上的信心,她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自己也觉得有劲。有一天早晨,我刚到办公室,就发现女生A站在办公室的门口,向我请教问题,我当时感激万分。女生A现在学习的兴趣有了,积极性也高了,但现实告诉我,有些问题女生A确实不能理解。为了不打击她的积极性,从实际情况入手,降低了对女生A的要求,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题目,同时她自己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家校合作

通过家校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基本生活能力。期中评估后的家长会,特邀请女生A的两位家长参加,我先是把班级的情况和各位家长简单的交流,然后是与女生A家长进行个别交流。分析了女生A在校表现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作为一名中学生,生活必须学会自理,这也是为她今后的生活考虑,毕竟家长不可能陪她一辈子,所以宁可少做作业,也要学会穿衣,梳头,系鞋带等基本生活技能,同时也让她切身感受成功的快乐。第二,在班级会设立一对一的帮扶制度,让班干部、同学尽可能地帮助她。第三,尽量让她保持学习兴趣,喜欢的科目多鼓励她学习,争取有更好的成绩。第四,不要对孩子一味的溺爱,当做错事时该批评还是要批评。这有助于建立她正确的是非观,否则她无法于同龄人相处。当学校与家长达成一致目标后,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相对顺利些。

结束语

俗话说:付出总会有回报。教师节那天放学时,我正打算离开办公室时,女生A气喘嘘嘘地跑进来,把一束玫瑰花放在了我桌上。一字一字的跟我说:“老师,教师节快乐。”这时她爸爸也进来了,她爸爸告诉我:刚才在校门口,看到女生A急急地买了一束花,问她才知道,她今天带钱是想给你买花。那一刻我只觉得鼻子酸酸的,我摸摸她的头,微笑地跟她说了声:谢谢。她还是憨憨地看着我笑。第二天早上,我向全班同学说明了此事,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通过对这位特殊学生的教育,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一个孩子都不能放弃,应该给每位学生生活学习的希望。也许老师因为一个学生学习不理想就漠视学生,但这个学生失去的可能是一生,从此在孩子内心深处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有时,老师需要的是宽容,孩子犯错了,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对学生有信心。当学生有了进步,要及时的表扬,鼓励,这样她们进步的动力会更大,也可以造就自信、积极、心态健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云英:《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10;

2.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76-81; 3.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华夏出版社 2000.7。

2.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篇二

一、防止伤害随读生的自尊心

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 这些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对于因存在智障问题的随班就读学生来说, 他们在学习、体育运动、人际交往等方面远远不如正常的孩子, 但是他们同样想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心理需求, 如果长期受到同学的排斥, 甚至一点尊重和信任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每天生活在训斥、鄙视、另眼相看的环境中, 将逐渐会使他们走向孤独、自我封闭以至于仇恨等逆反心理。教师如果不负责任的将其弃置一边, 就更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

例如:小宇同学平时总是脏兮兮的, 鼻涕经常不由自主地随时出没, 同学们都不愿意让他站在队伍里边, 上课站队时经常被个别学生拉出队伍让他站在队尾。一次, 同学站队时我发出一个向右看齐的口令后 (目的是让同学的目光背向他) , 我快步走近他的身边, 可他像条件反射似地两臂迅速放在头上, 我见到他当时的表情和举动不禁有些吃惊, 各种想法出现在我的头脑中。当他发现我从兜里拿出纸巾向他示意时, 他那恐惧、害怕的心理渐渐消失了, 悄悄地把鼻涕挤擦干净, 避免了同学们的嘲笑。课后我与他聊天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同时也表扬他用完纸巾能主动装在自己裤兜的好习惯。从此, 也允许他以后上体育课随时擦鼻涕。放学后, 我及时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 让家长每天提醒他在兜里随时装一些卫生纸。经过几次体育课的观察, 我把他安排在适合他身高的位置, 同学们也慢慢地理解他了。每次我走到他跟前指导他站队也没有先前的恐惧和害怕的心理, 对他好的表现及时用语言、手势、点头等动作给予肯定, 鼓励他的进步。

二、用“爱心”给予扶持

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脆弱的, 就像温室中的花朵需要倍加呵护, 经不起自然界风雨的打击, 对他们在学习中一点点好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和肯定, 对一些偶发事情也不能喝斥禁止, 要耐心地加以引导, 利用正面教育逐渐帮助他们步入学习和活动的“轨道”上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我根据随读生的能力适当降低练习难度和练习要求, 让他经过自己稍加努力就能完成任务, 培养他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同时我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运用班集体的力量帮助、鼓励他, 使随读生时时感受集体的温暖。

1. 抓住优点及时肯定。

每名学生身上都存在很多优点, 只要留意去观擦, 你一定也能在随读生身上发现许多优点和长处, 抓住他们身上存在的哪怕是一点点优点及时表扬, 他们的脸上同样也会闪过一种独有的微笑, 可能就这一闪即失的笑容将会成为他学习的动力。比如:在一次前滚翻新授课后, 我请同学们展示今天的学习成果时, 小宇同学在看完几个同学展示后, 擦净鼻涕也把小手悄悄地举在了胸前。于是他在我的掌声鼓励下迅速地完成一个滚翻, 只听到学生中的笑声搀杂着鼓掌声响成一片。虽然他完成得是那样的笨拙和不规范, 但是在评价环节中我及时对他的积极表现、态度、勇敢和团身动作紧的优点给予了表扬和肯定, 这时刚才大笑的同学也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通过课后他那一跑一跳的动作就能感受到他心里是多么地快乐。

2. 利用偶发事情即时教学。

体育课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室外活动空间大, 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接触频繁, 偶发事情时有发生, 在班级中如果有随读生就更难以预料了。当偶发事情出现在随读生身上时, 教师不要随便施以责备和严厉批评, 要根据其行为分析原因, 采取有效解决办法予以引导, 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当时的合理需求和欲望, 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中, 并努力辅助其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使他们与同伴较融洽的活动和学习。比如:在一节加速跑课程中, 当教师发出预备口令时, 同学们都站在起跑线后准备起跑, 唯独小宇同学四肢撑地做出预备状, 当时我以为他要用蹲踞式起跑, 可是当动令发出后, 只见他用四肢像狮跑虎跳般向前跑出, 引得全班学生一阵狂笑和混乱。当他从终点狮跑虎跳般跑回时, 我扶着他的肩与同学一起分析他的动作特点, 有的同学说他跑的姿势像我家的猫跑, 有的同学说他的两条腿向前一收, 两臂再向前伸出撑地与狮子跑很相似。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模仿练习, 我组织部分学生与他进行了一场狮子跑比赛。当别的学生跑得全身酸痛坐在地上大口喘气时, 他在同学们的加油助威声中余犹未尽似地又跑了一个来回。结果, 我这节体育课就由狮子跑作为引导课开始了我的快速跑教学, 同学们还送他一个响亮的称号——“狮子王”。他带着“狮子王”的称号参加快速跑练习时他是那样地认真、起劲。

3. 制定可行性教学目标。

备课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准备阶段,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随读生的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把正常儿童和随读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在要求上区分开, 使之接近随读生的能力, 帮助他们完成既定目标,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逐渐建立学习、活动的自信心。比如:在安排600~800米跑时, 正常孩子一般情况下都能跑下来, 可随读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就困难了。教学时, 我开始不给小宇同学规定时间, 采用教师伴随慢跑或采用分组的形式, 让一些运动能力较弱、身体较胖的同学与他同组慢跑, 激发他们之间相互鼓励。我也随时用一些语言、手势等方式给予表扬, 利用时间比较法、走的次数少了等比较法给予肯定。在成绩考核时对随读生与正常学生也要区分开, 根据上课表现、练习的积极性和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 同时还经常与他共同分析自己的成功点和进步点, 帮助他建立积极、刻苦参加锻炼的自信心。

三、伸出友爱之手, 让爱伴随身边

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教师和同学随时向随读生伸出援助之手, 利用良好的班级环境时刻加以熏陶, 对他们的一些行为予以谅解, 始终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逐步把他们融入到集体之中。

1. 注意帮助随读生建立人际关系。

随读生常常表现出上课精神不集中, 小动作较多, 上课随心所欲, 有时还经常脱离集体。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随读生的心理, 找出事情的原因, 采取有效方法引导。比如:小宇同学上课经常招惹同伴常常引来同学们的反感, 在上课过程中经常听到同学对他的告状声。通过我在课下与之谈心了解到, 他很想和同学一起活动, 可是同学不愿和他一起玩, 嫌弃他做事情笨手笨脚所以才招惹同伴。于是我就找一些责任心强、运动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与之商讨, 制定如何帮助小宇的方案, 并把他分在他们一个学习小组。在上体育课时多让小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和他一起活动, 对一些“出轨”的行为及时提醒, 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有困难时多给予指导和提示, 在同学间互评时多给一些正面表扬等方法。同时我也对小宇提出一些课堂要求, 时刻注意他的一举一动, 利用手势、语言等方式对他的表现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 让他知道老师也在关注着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小宇招惹同学的现象明显减少, 同学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嫌弃他了, 同学们也从中获得关心别人、促进自我的切身体验。

2. 在合作中增强团队意识。

经过教师和同学们的努力, 小宇认真上课的意识有了长足进步, 有时我也让他和同学们一起帮助老师收发器材, 培养他与人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引导他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加活动前的讨论、活动的具体分工等, 帮助安排适合他的任务和责任。比如:在进行“南水北调”游戏活动时, 让他参与如何把手中的小硬纸筒进行连接、如何让水 (小垒球) 顺利通过等讨论, 在活动中当他的纸筒与别人的纸筒出现缝隙时, 相邻的同学帮他连接, 使水 (小垒球) 顺利通过, 让他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和意识。再比如:进行“三人四足”游戏比赛时让他在两人之间, 进行“通过封锁线”游戏时让同学引领的形式进行, 利用“千足虫”游戏培养队列整齐一致意识等等……让他感受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3.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篇三

一、基本情况

徐某,女,11岁,轻度智障,现随班就读四年级,学业成绩均不及格。

二、原因分析

在家庭暴力环境下,为了理解智障学生家庭紧张的亲子关系,我运用螺旋心理剧里的“创伤三角”概念来进行分析。

徐某:智障学生,学习和生活,乃至生存都是挑战。当她不能像普通学生考出理想成绩,徐母不是打就是骂。长期受到这样教养方式,徐某当然会和母亲冷战,甚至离家出走。看来,徐某是受害者,而徐母是加害者。

徐妈:工作回来“买洗烧”,给女儿补课,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付出多,一看到那么差的成绩,就控制不住情绪。没想到女儿一被打就把自己关进厕所。看来,徐某又像是加害者。

徐夫:作为遗弃权威者角色,没有履行自己作为权威者角色,只是工作,没有承担一点照顾女儿的分工,造成家庭关系紧张。

三、辅导策略

让他们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如何伤害着亲密的家庭关系,这就有时需要学校力量介入。

1.暖身阶段,赋予情绪能量

周三资源教室里,我们玩“解人结”游戏,体验并积蓄积极的情绪力量来探讨自己和爸妈发生的事情。我发现徐某的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经得同意,决定接下来演出她的故事。

2.演出阶段,赋予新的意义

我先邀请徐某将自己的故事向同伴分享后,然后提取了五个角色:徐某、徐妈、徐爸、弟弟、奶奶。

第一幕:由徐某演自己,小李演徐妈,小张演弟弟。剧情为徐某藏考卷被妈妈发现,妈妈很生气打了徐某,徐某躲进房间后趁机逃到了楼下弟弟家。此剧目为了重演过去事件,帮助徐某宣泄潜意识里的不满情绪,为修通冲突、重建认知打开新的发展通道,进而起到疗愈效果。

第二幕:由老师演徐妈,徐某指定小项演徐爸。剧情为徐妈发现徐某不在房间,惊慌之余急忙打电话给徐爸说明情况,要求徐爸回家一起找徐某。此剧目为了换位思考,互相体验当时彼此的情绪,徐母扮演者老师放大徐母焦急、紧张的情绪,侧面演出徐母当时关心、懊悔的情感,引导徐某站在妈妈角度看待过去生活中的事件,帮助徐某学会换位思考。

第三幕:由老师演奶奶,徐某演徐妈,小项演徐爸。剧情为徐爸急忙赶回来,在与徐妈共同寻找徐某的途中遇到一楼的奶奶,奶奶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他们,告诉他们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徐爸徐妈虚心接受了奶奶意见。此剧目暗示爸爸应承担奶奶的角色,应及时发现家庭问题并予以调停。

第四幕:由徐某演自己,小李演徐妈,小项仍演徐爸。剧情为徐某考试又不理想,徐妈一改往日打骂政策,一边帮助徐某分析试卷寻找原因,另一边不断鼓励徐某加油,一旁的徐爸也积极参与指导分析。此剧目利用心理剧技术将徐某理想的状态现实化,这是一种疗愈期待的象征性转化,同时也暗示徐爸、徐妈应转变对徐某的教育态度。

3.讨论阶段,促进自我整合

为了避免徐某重新演出家庭负向事件,产生伤害感。我在每个剧目表演中都让徐某有着最大控制权,而指导者和观众都是“跟随”主角,构建安全、人际支持结构,帮助主角徐某进行心灵疗愈的旅程。而加害者、受害者、遗弃权威者等角色具象化演出时的感受能及时反馈给徐某等事件相关的人,更有利于他们进行角色的自我整合。

讨论一:心理剧团体内部讨论

演出结束,老师引导主角徐某、小项、小李和小张分别交流演出感受和心得,尤其某些特定情境,内心真实反应,然后也引导作为观察角色的观众反馈主角演出的信息,帮助徐某重新进行经验和潜意识冲突的修通。

讨论二:家长沙龙镜观式讨论

由于徐某家长不愿意进入螺旋心理剧工作中,于是,我以徐某故事为原型创作了心理剧视频和班主任沟通,在一次家长沙龙中进行播放,引发家长的讨论。通过心理剧的镜观技术可帮助徐某家长反观自己的角色,意识到角色的缺位和越位,而给徐某附加了太多的负向能量和不切实际的期望等。当然,视频里已对徐某做了回避性处理,不让徐某家长有针对性的伤害感。

四、个案反思

大多数父母在接受智障孩子的事实时,都会经历五个时期:震惊期、拒绝期、绝望期、内疚期和接受期。个案中,徐母还处于拒绝期,没有接受智障的现实,给孩子制订太高期望,而徐父一直工作忙碌,看似分工不同,实则可能回避。通过螺旋心理剧,当事人和相关人利用镜观技术,反思并成长。据徐某反馈,爸爸会抽出时间辅导她,妈妈也更耐心了,而她也知道妈妈一直都很疼爱自己,只是有时表达方式让自己生气和不接受而已。看着他们不断改善的亲子关系,心里感慨万千。随班就读不是放弃他们,而是需要教师更科学地进行教育,也要给予家长一定指导,给予学生支持的亲子氛围。

参考文献:

[1]刘颋颋.螺旋心理剧在中国的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

[2]刘巧.运用心理剧技术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研究[D].南京大学,2013.

[3]申仁洪.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J].中国特殊教育,2006(02).

4.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总结 篇四

赵艳君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力障碍学生也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现今很多学校的普通班里都可能有一个随班就读的特殊的学生刘万军,那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该如何进行教育引导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看法及做法。

一、思想认识

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完善自我,孩子智力低下,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便,他们比正常孩子更需要爱,需要理解和关注,特教教师肩负的责任更大,我们不仅要“为人师”,更要“为人母”,以五心(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慈母心)献给智障孩子。

二、认识了解这些学生

班里有智力障碍学生,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些学生,如:他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他的长处是什么(相对于他自身的缺陷而言)?他的学习能力达到什么水平?等等,三、制定单元化教学方案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确定本学期或本学年准备让这个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也就是特殊教育常说的长期目标),然后根据这些就可以为这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个别辅导。使这个孩子跟着班集体一起成长。

本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重“导”轻“灌”的教学法,培养了智力障碍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刘万军学习非常认真,老师讲的知识他总是尽全力去掌握,他的视力有障碍,我就让他少写,掌握多少是多少,对他取得的任何成绩都在全班大力表扬。我对学生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的良好班风。

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障碍,我在班级为智力落后学生创设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办理学生给予他更多关爱,与老师共同分担和分享教育带给智力落后学生的巨大转变。

四、协同教学

这个方案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需要各科协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定期评估。

另外有针对的给学生一个阶段性的评估,这样可以调整自己的方案以及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帮助他健康的成长。

经过一个学期第辛苦而有序的工作,刘万军在书写、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5.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篇五

[ 作者:佚名点击数:840更新时间:2009-2-27 ]

“黄浦区初中随班就读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研究”课题

实施计划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通过调查显示,学校普遍认为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班就读是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对特殊学生进行教学的有效形式,是贯彻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的重要保证。让特殊的孩子回归主流,融入普通孩子的群体,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最终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通过总结初中随班就读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经验,规律,解决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健康走向学校、走向社会的问题,对更进一步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将立足基层、以点带面、注重实践、求真务实,按计划切实做好课题实施工作。

日期 活动内容 负责人 参加对象

2003年6月至12月(立题之前)

一、立题前准备工作

1、成立随班就读工作调研小组(杨燕、刘福娣、王敏、苏金根、陆鹤凤、沈静芬、应惠山)杨燕 刘福娣、王敏、苏金根、陆鹤凤、沈静芬、应惠山

2、访谈本区六十余所中小学分管随班就读工作的负责人,了解中小学随班就读现状刘福娣 19所普通中学、29所普通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3、分批召开随班就读工作教师座谈会,了解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教学情况 刘福娣 19所普通中学、29所普通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

4、就“制订个别教学计划,个别辅导记录,备课中体现差异,课堂上兼顾差异,作业要求,考核要求,教师保护随班就读学生人格,班集体发挥力量,伙伴帮助,家长赞同孩子随班就读,教师有工作津贴工作奖励”等情况进行问卷 王敏 19所普通中学、29所普通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学生、家长

5、在晨光学校召开以“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加速特殊教育发展”为主题的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 杨燕 19所普通中学、29所普通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6、汇编《特教之光》 刘福娣 随班就读工作调研小组成员

2004年1月

二、课题申报工作

1、收集整理分析有关随班就读工作的文章资料,疏理目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问题 刘福娣 杨燕、严奕、凌兆福、王敏、苏金根

2004年3月

2、设计《黄浦区初中随班就读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研究》总课题方案,确定研究思路及方向 严奕 杨燕、刘福娣、凌兆福、苏金根

2004年3月

3、确立总课题组成员,成立总课题小组:杨燕、严奕、刘福娣、凌兆福、余维永、管彦丰、张宝琴、金维良、王峙渊、杨希週、沈静芬、应惠山、王敏、苏金根 杨燕 总课题组成员

2004年4月-5月

4、召开总课题组成员会议,通过学习有关文件,发放总课题方案,介绍总课题确立的背景及研究内容;分解总课题,确立子课题。

(1)随班就读学生自信教育研究(负责人:尚文中学校长管彦丰)

(2)初中阶段随班就读学生班级管理实践研究(负责人:应昌期围棋学校校长金维良)

(3)随班就读课堂“随机”教学策略研究(负责人:江南中学校长王峙渊)

(4)加强班集体建设,做好随班就读工作研究(负责人:多稼中学校长杨希週)

(5)初中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负责人:裘锦秋实验学校校长张宝琴)杨燕

严奕

刘福娣 总课题组成员

2004年6月

5、设计子课题方案,同时请有关专家加以论证 刘福娣 严奕、凌兆福、管彦丰、张宝琴、金维良、王峙渊、杨希週

2004年7月

6、完善课题方案,向市教委申报《黄浦区初中随班就读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研究》为市级项目 杨燕 严奕、刘福娣、凌兆福

2004年11月-12月

2005年4月

三、立项后课题实施计划

(一)第一阶段

1、先后走访随班就读工作实验学校,了解子课题计划制定及初步实施情况

2、参观学习卢湾、徐汇等区,了解兄弟区随班就读工作经验,做好信息收集、发放工作,借鉴经验,提出《黄浦区关于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意见》

严奕

杨燕

杨燕、刘福娣、凌兆福、苏金根

总课题组成员

2005年5月

2005年7、8月

2005年6月

2005年10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2月

(二)第二阶段

1、召开“初中随班就读先进理念与操作方式的探索”研讨会,总结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的经验及好的模式,向初中辐射、推广。

2、聘请华师大特教系专家作“如何当好随班就读老师的专题报告会。

协调区教师进行学院师训部组织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协调基建站,根据各校设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完善各校(配置)资源教室及初中随班就读学校的教育设施。

4、召开“初中随班就读学校教育教学的模式,策略和评价”研讨会

5、总结本区初中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模式及运行方式。

6、以五所随班就读工作研究基地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每校提供个案研究报告2个,年底完成。

严奕

杨燕

杨燕

严奕

严奕

刘福娣

总课题组成员,15所普通中学、有关普通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总课题组成员,15所普通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严奕、刘福娣、管彦丰、张宝琴、金维良、王峙渊、杨希週

总课题组成员,15所普通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总课题组成员

总课题组成员

2006年元月

2006年3月

(三)第三阶段

1、总课题组对子课题进行中期检查,了解子课题进展情况,积累经验与问题

2、完成总课题阶段总结工作,向市、区二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汇报,接受指导。杨燕

严奕 总课题组成员

总课题组成员

2006年9月

四、做好总课题结题工作

1、汇总管理、评价随班就读工作的结题文集。

2、分析研究总结我区实践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刘福娣

严奕 总课题组成员

总课题组成员

黄浦区教育局小教科

6.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篇六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增城小学

教育智障儿童对于普通学校里的教师来说是个重任,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包括一些智障儿童,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工作,既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的班集体教学,但单一使用这种集体教学,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很难满足其特殊的需要。

教师必须根据各个智障儿童的状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达到培养目标,使智障儿童成为能适应社会独立或半独立地生活的公民。

以下是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对随班就读特殊学生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智障生多些关爱。

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意识到教师是可以信任的人。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爱是基础。智障儿童由于本身的缺陷及成长的经历,往往有些胆小、孤独、自卑,不愿与人接触。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与他们接触,在交往中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仁慈与爱心,渐渐获得他们的信任。我遇到的第一个智障学生是个高情商的女孩,在她刚入学第一个学期,她身上有许多缺点:不讲卫生,常在公共场所大小便、个人卫生差,喜欢打人,还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当然也常常旷课,从不写作业和不参加集体活动。刚开始,我为了她能让改掉坏毛病,找她说理教育,要求家长来学校培读(该生是住校的),还让同学监督她,但没收到什么好效果,她依然老样子。通过观察,我 1 发现,她喜欢惹班上成绩好且长相清秀的男孩,也喜欢妆扮,这说明她其实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关爱的。于是我常到宿舍去找她聊天,教她叠被子、洗衣服。还给她讲些小偷小摸带来不良后果的故事,使她感受到老师的仁慈与爱心,渐渐获得她的信任。她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不再乱偷同学的东西了,人也干净了,还积极参加集体劳动。虽然她成绩没多大提高,但至少她愿意写作业了,也学会了不少字。从那位学生身上,我深刻地认识到,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需付出更多的爱心,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二、制定个别教育的计划,选择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很多人对智障儿童教育有误解,他们简单地以学习的好坏来评价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成果。其实,对他们的教育,应采取“以生活为核心,满足智障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特殊需要”的思路,打好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的良好基础。根据他们和自身特点,我们要为每个智障儿童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由于他们的智力低于同龄人,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太高,要符合他们自身的条件。

三、耐心训练。

知识训练应及时反馈和强化。对智力落后儿童而言,他们的短时记忆力极差,学过的知识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忘记,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更好较长时间地保持所学知识,教师要把所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一步分成细小的步子,然后按步骤进行学习,进行消化,最后达到相应的目标。还要让儿童对自己的训练情况能及时了解,知道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错了,能够根据情况作出自我评价,对错了的地方要及时纠正。这是智力落后儿童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儿童整个身心发展有重大帮助。在反馈过程中,对他们在 学习、训练的内容初步掌握以后,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以便儿童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便增强他们继续学习下去的信心和决心,也可采用精神上的鼓励,在他们获取进步的同时,给他们以赞许、微笑、夸奖、鼓励等方法。

其次是生活训练,生活训练是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这项训练是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由其自身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对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有利于补偿他们的智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达到半独立生活,尽量减少衣赖他人的基础。因此,对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必须高度重视。

7.随班就读小结 篇七

发展特殊教育,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原则。我校一直以来把随班就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主体位置。我们的工作目标是:用爱心唤起每一个学生的灵感,用智慧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努力为随读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实践着我们的办学理念:为每个学生走向成功奠基。

在随班就读工作中,我们学校经历了转变观念、寻求方法、不断探索的阶段,积累了普教和特教相融合,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一些方法。

我们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指导思想和特殊、优先的基本原则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使残疾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2.档案管理得到加强。3.完善制度,落到实处。

家庭教育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教育好随读生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责任与义务,我们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任务。

1、请进来 随班生的家长,不仅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更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我们随时敞开教室的门,欢迎家长到学校听课,使家长了解课堂教学,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相互沟通中,形成教育的合力。我们和家长一起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确定教育起点、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班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家长也感到非常满意。

2、走出去

我们学校不定期地组织随班就读的老师进行网上的特殊教育学习,共同探讨教育中的问题。并通过家访,建立与随读学生和家长的情感联系,了解随班生的生活环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在我校全体教师的教育下,逐步走向成功,促进了学校整体发展。我们愿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使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地开展,使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

8.随班就读教师职责 篇八

一、忠诚特殊教育事业,热爱残障学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合格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二、依学生实际,拟定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三、依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教学。

四、对随班就读学生积极予以生活、学习等辅导。

五、经常主动与资源室教师或特校专业教师保持联系,提高随读质量。

六、随时主动与随读学生家长保持联络,告知提醒家长各项配合事项,并就学生学习及生活行为问题妥善沟通。

七、宣传引导随班就读的重要和运作模式,以增进校内师生、行政人员或家长的接纳、支持和参与。

9.随班就读工作随笔 篇九

1、努力发现她的闪光点,促进转化 我发现王某虽然经常犯错误,但她依然有向上的愿望,她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所以我便努力发掘她这些积极向上的闪光点,对她进行再教育。 首先,我在班级活动中,多为王某提供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况,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和竞赛,让她积极参与,让自己感到集体没有抛弃她,在组织活动中,她的主动参与使她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从而达到消除行为惰性的效果。

2、用集体的力量感化她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她的正确的交往能力的时候,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助她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 我利用晨会,班会等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同学明白像王某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在短期内与其他同学一样,要允许她有反复现象。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她,要正确对待她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她的缺点,她的变化。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她一起玩耍,如果她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

3、尊重和信任她,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她来说,只有信任她,才能得到她的信任。信任她,也是尊重她人格的表现,她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便耐心对待她的错误。

10.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篇十

们 也 需孙晓燕

吾山中学

.他 们 也 需 要 爱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彻底摒弃片面的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每个适龄儿童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包括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对待他们也应该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给予必要的教育。

特殊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同样担负着培养祖国后代,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使命。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我们的教育训练,逐渐缩小残疾少年儿童和正常少年儿童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从社会的负担逐步转变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前提。

教师是教育之本,教育思想是教师之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树立正确学生观,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会把埋怨学生变为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会把指责学生变为关心学生,研究学生;才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二.以真挚的爱,滋润心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严励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如果这样做了,就能使教师的教育向油一样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使师生间能产生心与心相契,情与情的交融这样良好的教育效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根本。教师的爱是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使学生敞开心扉的金钥匙。对于这些特殊儿童,他们更渴望老师的爱,而老师的爱会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我班里有个学生属于智残生,她个子不高瘦瘦小小。接班第一天排队时,我发现她那么小的个儿却站在女生最后一个,于是我为她调换了位臵.上课时我发现她反应比较差,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不合拍,例如上课发呆,下课也发呆,不会抄课程表,不知何时交作业,更不知作业内容,自控能力差,上着课就要去厕所。于是班上的座位我为她安排了一个离老师近,并且周围都是一些学习好,纪律好的同学,希望她也能以他们为榜样,同时,也希望他们在她有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她.在课上,我有意识地把好学生和她分在一个学习小组,并且加强了小组讨论。在.讨论时,要求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会的问题要主动大胆地发言,得到同学们的认可,逐渐在表扬和肯定中把她带回到教学实践中,使她重新认识了自己,有了自信和学习的热情。有了“要学、想学、能学”的求知欲。我适时地为她安排了一个助学小伙伴告诉她什么时候交作业,督促她记作业,带齐学习用具。在帮助随班生的同时,普通生自己事先要学好知识,有所准备,这对他们的学习本身也是一个促进。我同时也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和她多接触,多谈心。起初,她似乎不太能接受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我发现她主动对我笑了。这说明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弱智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作为教师万万不可用过分的言语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能用冷酷的表情刺痛他们的心灵,而给他们的应该是更多的偏爱。从她的变化中,我体会到转变弱智生的途径有千万条,但爱是最根本的一条。

三. 创造良好环境,增强自信心。

我阅读了“随班就读手册”从中了解到要多关心,多注意他们,留心他们的一举一动,你会在他们的身上发现不少的闪光点。如:我教的这个学生上课时,有的同学没铅笔用,她会主动把笔借给别人;做扫除时,她更是不怕脏不怕累。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在班里表扬她,让大家向她学习,渐渐地她似乎感觉到了自己在班中的地位和大家是平等的。变得爱说了,同学们也渐渐地愿意接近她了。在学校跳绳比赛上,我班的啦拉队由她指挥。当我班的同学获得第一时,啦拉队发出整齐而热烈的掌声,这时,全校的师生都把目光转向她,那眼光中是惊呀,是欣喜还有赞许汇织在一起。看到这一变化,我又及时召开班委会,组织班干部讨论我们如何关心她。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学生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个相对于个体而存在的教育力量,教师就可以通过集体去影响个别学生。”从而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教育果。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同学纷纷行动起来,主动帮助她,有的帮她听写,有的帮她讲题。生活中大家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照顾她,班上没有一个人歧视她,渐渐地她也融入集体之中,自信心大大增强了。

四. 加强个别辅导,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她的智力落后,基础太差,同学们帮助的效果不十分明显,于是,我加强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她的个别教学。我坚持做到假期把课全备完,以保证全班教学的正常进行,然后我单为她制定一个教学计划,针对她内向 不爱说话的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 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制定个别教学的目标 策略。备课时,我总要先考虑她的知识 能力基础,她哪些知识能接受,哪些理解不了,然后教师特意为她设计了简单些的提问。在课上多给她机会,引导她开动脑筋,参与教学活动。当课上的内容她不能全部当堂消化时,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辅导时打破常规讲法,用她易懂的语言和方法,讲明算理使她掌握。第二天,在课前口算练习时,她举手要求口算并快速准确地说出了答案,这时同学们:“哇真棒”!发出了一片赞叹声,这赞叹声对她来说是多么真贵呀!我做到为她单留作业,而且陪她一起做作业,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使她从低标准做起,逐渐向更高的标准迈进。现在她从解答简单口算已经可以解答和分析文字叙述题了,在口算比赛中还得过满分。总之,千方百计激发她的学习兴趣,让她能够参与教学并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她的进步激发了其它同学内在的奋发向上克服困难的积极因素,使班集体逐渐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风气。

五.做好家长工作,促使其进步。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因为我深知,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第一任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一样倒塌下来。她的家长起初寄予的希望太高,但教育上又不得要领,时常因孩子成绩不理想而向她发脾气。于是,我耐心地劝说家长,并教给家长一些辅导孩子的方法。这样,统一步调,齐心协力,经过两年来的努力,该生有了很大进步。她的家长逢人就说,孩子有个好老师,好集体。孩子现在每天高兴上学,高兴回家。是平等信任 是爱心使孩子享受了阳光 空气 受到了教育,取得了进步。我也在2000年被评为区随班就读工作先进工作者。

11.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篇十一

宣化镇中心小学教导处

随班就读,是对智力残疾儿童和身体残疾儿童进行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我们目前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如何呢?近日对我校随班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情感表现作了调查,得到了一些感性材料。在此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以利于进一步搞好随班就读这种特教形式。

一、学习表现。

随班就读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习惯一般。有个别随班就读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且能听懂老师讲课的部分内容。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对学校读书感兴趣,六分之一的学生能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三分之一以上学生表示有时能听懂。至于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情况不尽令人满意。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有时做作业,三分之一学生甚至表示从不做作业;在课堂发言方面,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从不举手,极少数学生偶尔举手发言;考试成绩,只有一人有时及格,其余从未及格过。这其中既有学生智力上的原因,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其他同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特点。譬如,上课提问、作业布臵因人而宜,考试对不使用同一张试卷。再从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表现的评价来看,基本上每个教师都反映自己班中的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表现差,作业不能完成,最基本的作业也不会做,记忆力差,等等。他们没有看到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智力水平也有差异。这对部分学生的要求也没有做到适度,或者等同于其他学生,或者干脆放任不管。

二、活动表现。

对随班就读学生在课余和家里活动情况的调查表明:智力残疾学生有与他人交往的欲望,但经常受到别人的欺

负,因此交往受挫,没有活动伙伴,交往能力和交往成就较差。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活动表现评价也反映了这个事实。教师反映一部分同学能与其他学生和睦相处,但活动能力较差,积极性也不高;另一部分学生有能力与其他学生和睦相处,经常做出一些对抗性的行为,或者无故打闹同学。另外,教师反映这部分同学与同龄入交往不多,但与幼儿园和低年级学生交往较多。从随班就读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活动情况来看,因受智力影响,这类学生活动能力较差,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交往范围不广。这表明在这方面还需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井教育其他学生主动团结这类学生,以利于他们在活动中活跃身心,发展智力,培养交往能力和健康、的交往心理。

三、情感表现。

总体来说,这类学生情感表现比较外露,情绪转化比较快,碰到高兴或伤心事,会很快忘记。但由于教师对他们了解不够深入,关心不够,因此,不太注意他们的情感活动,也无从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家长和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家长对这部分学生的态度比较一致。大部分家长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不关心或很少关心。家长对他们到校学习不寄于任何希望,只不过在尽家长的义务和责任,但总体上还是对这部分学生给予了爱,对他们歧视的现象比较少。教师对这部分学生除了在课外适当利用时间进行补习外,在保堂上关心不够。大部分学生反映教师上课很少或从不要他们举手问答问题,对他们也很少表扬或者批评。随班就读这种特教形式,是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比较切实可行的教学办法。一力“面,智力残疾儿童对到校学习有较强的兴趣,也有与同龄儿童一起活动、交往的愿望;另一方面,广大家长也比较乐意接受这种教学形式。但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

到了一些启示。

一、家长对这类学生一般满足于在生活上关心他们,送他们到校读书是出于责任和舆论。因此,对他们学习情况关注较少;而学校因为上面缺少对这类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也很难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明确要求。由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原因,教师对这类学生的关心和负责程度,全凭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有的教师比较认真负责,有的则关心不够甚至从不关心。因此,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明确制定对这类学生的管理办法,从而提高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感,是当前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紧迫任务。

二、大力开展对随斑就读的教育科研活动。随班就读有它的优越性,但也有它的不足,特别是目前的随班就读基本上属于残疾儿童寄读于普通班,因此,我们首先要研究如何在普通教学中体现随班就读的特殊性,制定出有效的可行的组织形式,以提高随班就读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视对智力残疾儿童的照顾,使这类学生基撇处于旁观者的状态。如何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为他们设计难度适宜的作业,考试时如何做到因人出卷,因人阅卷,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及格甚至优秀,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些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对随班就读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智力残疾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比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能否生存。通过活动、游戏,不仅能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还能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情操,是提高这类学生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引起足够重视。这类学生由于学习、交往中的困难和受挫,心理表现普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他们或者行为过激,或者自我压抑、退缩,或者兴趣减退甚至淡漠。

能否由班主任或者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对他们进行经常的,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待研究探讨。

对随班就读学生情况调查的分析和启示

宣化镇中心小学教导处

上一篇:人大调研新闻下一篇: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