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2024-10-13

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通用11篇)

1.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篇一

精心设计生物实验 培养自主思维能力

摘要: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计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设计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运用简易的实验材料,改进设计实验方案;巧妙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引导学生解决实验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设计活动;科学探究;实验方案;自主思维

生物学实验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一步步地模仿操作,或者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就放弃操作过程,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课堂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发展。生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充分地把学生融入实验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实验现象,努力解决实验问题,既有效利用了实验的教育价值,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一、巧妙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在学生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活动,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探究“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实验中,有些学生讨厌蚯蚓,或者对蚯蚓存在恐惧心理,不愿意做实验。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给蚯蚓建造一个温馨的家”。同学们非常兴奋,他们四人一组,通过在校园里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讨论和设计“蚯蚓之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利用可乐瓶、食品瓶、花盆等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采集蚯蚓、土壤、树叶等,建造一个蚯蚓的“家”。为了保持土壤透水、透气,有的同学还在瓶子底部挖了一些小孔。有些同学对蚯蚓呵护备至,甚至把蚯蚓当作宠物来饲养了。两个星期后同学们汇报和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蚯蚓之家”。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适于蚯蚓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观察了蚯蚓的形态结构特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主动把蚯蚓放回大自然,体现了关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可见,教师通过活动引入课题,使同学们在游戏中轻松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摆脱以往生硬灌输的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在快乐和欢笑声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设计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实验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绝大多数的中学生物实验都体现了这个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应结合每个具体实验,帮助学生由了解到理解,最后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把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深厚兴趣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以“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为例,笔者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将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同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地生活着;在黑暗的条件下,小白鼠很快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同学们根据以上的问题,作出如下假设:

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才得以正常生活,在黑暗的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玻璃罩中缺少氧气,小白鼠很快窒息死亡。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材料,装置等,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大部分同学以金鱼藻为实验材料,用排水法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产生的气体,当快要熄灭的竹签遇到这种气体时,迅速地燃烧起来。同学们分析这种现象,因为氧气具有能使快要熄灭的物质迅速燃烧的特性,从而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产生氧气,验证了最初的假设。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问题本身就体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实验设计构思。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实验问题,就是一个实验设计的雏形。因此,引导学生对这类生物学实验问题进行练习,通过对实验问题的解答,同样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例如:

1.如图1,从一株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然后用少量凡士林涂抹在环切部位。约两个月后,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在切口的上方形成枝瘤,解释枝瘤形成的原因。

2.如图2,在同一株植物上,选取有大小相同果实的带叶枝条,在两果实中间剥除约1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然后用少量凡士林涂抹在环切部位。数日后,位于切口上、下方的果实将会有什么不同?解释原因。

3.如图3,在同一株植物上,再选一枝条,在两叶之间,用解剖刀在中部剥除约1厘米宽的一圈树皮和木质部,只剩下髓,然后用少量凡士林涂抹在环切部位。两日以后枝条上的叶片有何变化,解释发生变化的原因。

从这个生物实验问题可以看出,该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周密的实验设计方案,其实验结果是验证植物茎中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功能。它是通过逐一排除环割韧皮部和木质部所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分析二者的功能,即应用减去原理来设计的实验。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三、运用简易的实验材料,巧妙设计实验方案

在初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可以围绕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手段的改进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难以完成。但是,运用简单易得的实验材料,巧妙设计实验方案,同样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例如,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时,很多学生不理解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原理。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而另一些物质则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课本上介绍的实验步骤较繁琐,学生不容易操作。鸡蛋的卵壳膜就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利用同学们司空见惯的蛋壳做半透膜实验,材料易得,感性直观,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笔者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材料的准备:取两个大小相近的鸡蛋,用剪刀剪去尖端的蛋壳,使之成为一个直径约为0.8cm边缘整齐的圆孔。摇动鸡蛋,将蛋黄、蛋清从小孔倒出,并用水把蛋壳冲干净。将钝端的蛋壳轻轻敲裂,再将钝端敲裂的蛋壳轻轻剥离,露出约1cm高完好的卵膜。

实验操作:将处理好的两个蛋壳分别放入两个装着等量清水的烧杯中,尖端圆孔向上。向其中一个蛋壳的圆孔内加入饱和蔗糖溶液,直到蛋壳大部分沉入水中,水面接近圆孔;向另一个蛋壳的圆孔内加入清水,也使其大部分沉入水中,水面接近圆孔,两个蛋壳都保持悬浮状态(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约30分钟左右就可以观察到:加入蔗糖溶液的蛋壳由于烧杯中水分的渗入而逐渐下沉,直至沉没于烧杯的清水中,而加入清水的蛋壳仍保持初始的位置。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有的同学还设计了其他方案。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不仅深刻理解了半透膜的作用,而且观察了鸟卵(以鸡蛋代表鸟卵)的结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妙创设探究情境,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必须认真思索如何创设探究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创设课堂探究情境,激活学生的兴奋细胞,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从而达到愉快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一环节中,笔者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分发一条蚯蚓,鼓励同学们说:“请大家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看谁最聪明,能够得出别人不知道的结论。”同学们一听,立刻来了兴致,他们把蚯蚓放在解剖盘中,按照自己的方式研究起来。当时有一位同学对着蚯蚓拍手,叫喊,蚯蚓没有任何反应。可是,当他用铅笔敲击解剖盘的边缘时,蚯蚓开始翻滚身体,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景。于是这个同学发言说:“蚯蚓没有听觉,但喜欢安静的环境。”另一个同学用铅笔、不同颜色的纸在蚯蚓的前面来回远近、左右向不同的方向晃动,发现蚯蚓没有任何反应;然后,他把蚯蚓放在一个黑暗的纸盒中,用聚光的小手电筒照射,发现蚯蚓作出明显的躲避光线反射,从而得出结论:蚯蚓没有视觉,但体表有感光细胞,可以感受光线的强弱。有的同学分别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比较它们在哪个平面上爬得更快。还有的学生更是别出心裁,用文具盒、硬纸板搭了一个45度的斜坡,把蚯蚓放在斜坡上,观察蚯蚓向哪个方向爬等等。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同学们拓展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学生勤于动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也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蒋沂蒙.谈如何进行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3(01):36~37

[2]李相玲.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三个“兼顾”[J].中学生物教学.2012年(10):4~5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519100)

2.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篇二

1) 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 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 确定学习目标, 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 完成认知冲突, 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 教师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 然后提问: (1) 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 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 (2) 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 (3) 动手拼一拼, 看一看, 想一想, (4)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 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 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 该放则放的原则。

2) 全新的知识, 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 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 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表示, 这就是分数。如图: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 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 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练习、复习课, 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数除法复习时, 可让学生思考: (1) 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 (2) 还有什么不懂? (3) 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4) 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 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 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 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 完成认知冲突, 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 并不断提高、拓展。

(1) 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 对学生的学习来说, 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 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 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 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 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2)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 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 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因此, 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 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a) 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 贵在独立性, 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 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 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导学提纲: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 (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 (3) 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 读书方法适时渗透, 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 提纲逐步精简, 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 走上自学的道路。b)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质疑问难。

(3) 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的机会,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我在教学中, 经常设计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的环节,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 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 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 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 使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 互助合作的精神。

(4) 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实践数学。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在教学活动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能够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 帮助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实际生活出发, 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 让学生联系实际, 学会解决问题, 例如:在引入圆、正方形等概念时, 举出了大量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学生生活方面的数学问题, 如身高、体重、视力等;保护动物、收集废电池等环保问题经济问题;净胜球问题;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等等。引导学生亲近数学, 感受数学与我的联系, 化枯燥为有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5) 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 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 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 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10的组成时,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0个扣子, 要求学生先数一数有几个扣子, 再把扣子分成两部分摆一摆有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 发现10的组成的不同摆法。

3.精心设计问题 培养数学能力 篇三

关键词:设计;问题;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猜想、归纳的探索过程,只有教师设计了精巧的课堂教学问题,才有可能成功地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活动情境,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设计操作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直接思维能力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直接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

例如,教學《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用三线八角活动教具

让直线a绕点A运动,∠1的大小随着改变,请学生观察在什么位置时有a∥b。

2.思考

画平行线时,“三角板的一边紧贴直尺移动”的过程中,什么量保持不变?

3.合作交流

你能说出同位角的特征吗?你从上述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会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你的发现吗?

学生从中体验到了自己也有能力探究数学知识,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设计互逆型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智力。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二次函数y=x2-2x+1的图像,求b、c的值。

2.将抛物线y=-(x-1)2+6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求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这两个题在题设和结论上是互逆的,从解题思维方法来讲,它们恰好是互逆的,体现了逆向思维。

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和强化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设计应用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后,我设计了一个课外探究问题:怎样测量校园内的一棵高不可攀的大树的高度?

1.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一个测量方案。

2.选用的测量工具有:皮尺一根;教学用三角板一副;长为2.5米的标杆一根;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能测量仰角、俯角的仪器)一架。请你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设计可行的测量方案。要求:

(1)写出你选用的测量工具;

(2)简单地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

(3)根据你的方案记录测得的数据并计算出树的高度;

(4)你能设计多种方案吗?

让学生觉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体会到学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设计辨析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诊断性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出错、知错、改错、防错的过程,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的缺陷,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全等条件——“AAS”后,为了强化“对应”的条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有两个角和一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为什么?”结果几乎全班学生都肯定是“全等”。我让他们比较与书本上表述有什么不同?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区别:刚才的问题中没有“对应”两个字。这时我让他们进行合作讨论:怎样理解“对应”这个词?终于有不少学生理解了:对应相等是指相等角所对的边相等,相等的边所对的角也必须相等,并画出了图形的反例。

“横纵联系、拓展延伸”的联想性问题设计,既能给学生以充分自由选择的空间,同时又能让学生经过深入思考。训练的是思维,提升的是能力。

五、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注重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强化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意识,这样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例如,学习《扇形》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问题:服装厂里有大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布料(如下图),测得∠C=90°,AC=BC=4,要从这种三角形中剪出一种扇形,做成不同形状的玩具,使扇形的边缘半径恰好都在△ABC的边上,且扇形的弧与△ABC的其他边相切,请设计出所有可能符合题意的方案示意图,并求出扇形的半径。

(作者单位 江苏省涟水县实验中学)

4.学法指导及学生能力培养工作总结 篇四

一、学习小组组建合理,保证了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

首先,在上学期开学初,我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能力组建了14个学习小组,综合考虑了他们的口语表达,书写绘画、表演等多方面能力,做到了均匀配置,尤其了重视学困生与尖子生的合理搭配。其次,细化分工,为每个学生安排了自己在小组当中的编号,课堂上依据合作学习目标及内容安排每号学生的具体任务,使每个组员都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并定期进行角色的轮换。

二、做好活动前的价值引导,确保了合作学习的目标明确。

三、保证了活动中的有效巡视,并能抓住有利时机辅导学困生

在学生进行合作时我能够做到有目的地巡视,以捕捉学生的数学心声,点拨学生的探究思路。尤其还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给学困生以更多关注,尽量缩短学困生与班级整体的差距。

5.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能力 篇五

在《新教学论》中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生如何学。目前,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现就生物教学中的学法指导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教学上必须端正教学思想

1.1端正正确的教学观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似乎一提到“教学”,往往就被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师“授课”,出现重教轻学的思想,这是对教学的误解。应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把学法指导提到应有的高度。

1.2学法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两方面的有力协调体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使主导与主体统一于教与学的活动中呢?这就需要通过学法指导去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法指导,而学法指导的结果,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3树立教法服务于学法的观念

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自觉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学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强调教法服务于学法,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它要求教师用教的艺术去促进学生学的艺术,这是教师主导作用最有力的体现。

2生物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2.1类比法

生物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排泄与排遗,囊胚与胚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等。在学习生物概念时,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2.2从实验中认识问题的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编九年义务教育生物第一、二册教材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由实验得结论的认识方式,应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认知方式,并贯彻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便可使学生养成从实验中探索知识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2.3阅读自学的基本方法

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知识归纳法

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2.5科学记忆法

生物概念和用语等记不住是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方法之一是采取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记忆就应该先密后疏。方法之二是编制记忆口诀。如脊髓前角、后角的神经纤维类型经常搞乱,编成一句话“前运动、后感觉”一次记住,长时不忘。方法之三是联想记忆法,即引导学生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例如: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以结构想功能,以功能推结构,这样对提高记忆能力十分有益。方法之四是形象记忆法:例DNA的双螺旋结构――像大雁塔内盘旋而上的楼梯――台阶相当于碱基对,扶手相当于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长链。生动形象,便于记忆。方法之五是利用“凝固理论”进行记忆。根据大脑在接受外来信息时会发生信息间干扰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接受信息后及时休息,就会使信息在大脑中“凝固下来”。因此,要让学生把记忆难度大的知识,在临睡前去记忆,会提高记忆效果。

2.6掌握五段学习法

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五段学习法是将学习过程分为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等五个阶段。目前许多学生只重视上课和作业而忽视了其它环节,形成不预习就上课、不复习就作业、练习的不良习惯,结果是上课听课效果差、练习难以顺利完成,使得学习被动,成绩难以提高。只有按上述程序进行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并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3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

3.1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学法渗透备课时,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去,指导学生如何记笔记,怎样去观察和对比,怎样利用所学规律等,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法指导的主渠道。

3.2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学无定法,学法也应因人而异,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学法指导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因势利导,进行个别指导,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平时应创造机会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谈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让同学之间结对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篇六

确定目标

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 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驱力。教师只有教给学生准确目标, 围绕目标学习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才不会被动。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是课堂上的配角, 主体意识增强, 学习积极性提高。

如何确定目标呢?那就是教给学生根据单元要求和课后思考练习题确定目标。例如:《谈骨气》一文, 单元提示是:“要在上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 继续理解记叙文的议论, 同时要注意议论中的记叙成分。学习这个单元, 要初步培养积累词语的能力, 逐步养成习惯。”课文学习重点是: (1) 议论中的记叙; (2) 积累词语。告诉学生, 这就是我们要确定的目标。这样, 学生就可通过朗读, 思考课文是怎样在议论中运用记叙这一手法, 并且在体味祖国词语丰富生动的同时,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分步阅读

阅读课文是一个思考认识的过程。对于一篇文章的认识, 一般地说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 再从部分到整体”反复领会, 逐步深入的过程。可教学生采用“一粗二细三精”的阅读方法。

粗读全文, 了解大意, 这是阅读的第一个步骤。阅读一篇文章, 首先要从头至尾完整地读一遍, 目的是获得一个粗略的总体印象, 对于文章的体裁、作者、内容、写法等, 有个大概了解就行。这就为进一步领会课文的某一部分、某一细节、某一词句或某一写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创造了条件。

细读分段, 搞懂词句, 这是阅读的第二个步骤。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读, 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查阅字典、词典等有关工具书, 弄懂词句的表面意思;二是搞清文章的结构, 划分段落层次。

精读圈点, 领会含义, 这是阅读的第三个步骤。所谓“精读”, 是指根据课文重点要求, 对文章的用词、造句、材料安排、写作方法等, 要精心思考、认真分析、反复揣摩, 尽力理解词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领会写作技巧及其作用。另外, 还要通过段落示范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和精彩句段加以圈点, 作出醒目的标记, 并且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课文重点、难点、段落提纲、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以及自己搞不懂的地方, 均可作出标记, 画上问号, 然后听课时与老师的分析进行比较印证, 提出质疑。这样, 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 目的性强, 收效显著。

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 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 才有所得。学生阅读现代文, 一看没有文字障碍, 就以为都懂了, 认为没什么可学, 课堂上表现得毫无兴趣。但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这一特点, 可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地写法?”例如《理想的阶梯》, 课文的论点是写第三段的首句“奋斗, 是理想的阶梯”, 那么第一、二段不要可以吗?另外, 第二段的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 顺序可以置换吗?在这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 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 出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 于是经过讨论, 对课文的结构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展开思路

一篇文章该怎么读?怎样入手?怎样深入?怎样通过字面把握文章深层的内涵?怎样学习借鉴文章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这些都涉及如何思考的问题, 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在阅读整篇课文时, 教学生可按“课文写的是什么, 怎样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一个阅读进程展开思考, 也就是先看文章包含了哪些信息和观点?再看文章的这些信息和观点是怎样用语言手段组合表现出来的?采用这种组合手段有什么好处或作用?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第二段, 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是:先看“写什么”, 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再看“怎样写”, 各种景物它们是从怎样的角度写的?课文中, 有的从视觉角度进行观察;有的从听觉角度加以描写;有的从触觉角度写动作;有的从味觉角度传达感受。课文运用了怎样的语言组合手段?可让学生通过品味具体词句来感受语言运用的意蕴。再思考“为什么这样写”, 描写石井栏为什么用“光滑”?描写油蛉、蟋蟀为什么分别用“低唱”、“弹琴”, 而不能互换?等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而领悟作者传神地表现那时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和“无限趣味”之作用。最后, 再进一步探究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具体生动, 给人印象深刻的原因。这样指导, 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7.注重学法指导 培养阅读能力 篇七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就是教之以学,这个“学”,不但是“学识”,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否则,学生就一辈子也离不开教师的“教”。所以,教师应该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并凭借教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则凭借教师的教法来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

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培根语),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有其普遍意义。学习方法从大范围上来讲是学习艺术,也可以归结为学习科学的范畴。而本文仅就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作一探讨。

一、 以朗读为基础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一盘佳肴,只有让食客吃下去,才能品尝其中的色香味,获得营养。一篇范文,也只有让学生去诵读,去领会,去涵咏,方能得其妙处。如果语文教师对于所教的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处理,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作品,从词句分析讲到文章结构,从艺术特点讲到主题思想,却不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去领会,则如面对一盘佳肴而不让食客去品尝,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不读,无法学习语文。

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对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来说,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可用默读;而在课堂上的大多数场合,则采用朗读的方式效果更明显。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了朗读这一教学程序,这只体现了教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何培养起朗读的兴趣,如何由朗读去领会课文的内容,即让学生学会朗读这一方法的运用,则是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领读,齐读;分段落读,分角色读。因文设读,以培养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在指导学生解答问题时,要体现对学生朗读的方法的指导,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诵读去领会、鉴赏课文。

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主要不是靠参考书,而是靠读,教师要把这一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了读的方法之后,自己去领会和鉴赏课文。多读少讲,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是完全可以逐步做到的。久而久之,形成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二、以兴趣为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学时,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使学生乐于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寻求学习方法的强烈愿望。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一)显示实效,使学生看到语文在学习其他学科,参加各项活动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语文是一种切切实实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驱动力。如,经济案件中的“还欠款人民币伍仟元整”,“还”字既可读hái音,又可以读huán音,但两个读音使这句话的意思截然不同,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文字的精确性。由此引导学生探求多音字的定音方法:一是据词定音,从具体的词语确定读音;二是据境定音,从具体的语境出发,联系上下文,确定词语的读音。

(二)要深入发掘语文教材的精妙之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功能,充分展示语文教材多姿多彩的本色,让教材文质兼美的魅力吸引学生。如《桂林山水》文中对山水的特点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形象逼真的描写:“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些描写再现了漓江水的静、青、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教学时,教师注意图文结合,既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又深入学文,使学生如观其形,如临其境,感受到桂林山水的自然之美,陶冶情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排比修辞手法,怎样展开想象练习,用自己的语言具体表述想象中桂林山水的形态特点,由模仿走向创造,在模仿练习中掌握了方法,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要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或顺其自然,成另辟蹊径,成反弹琵琶,或聚散离合,使学生自然、从容地进入作者的思路,沉浸于文章的意境。在这里,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抓文章叙述顺序的方法,二是抓文章结构特点的方法,三是抓文章表达手法的方法。学生抓住了这三种特点,会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把握课文的能力。

(四)激励学生在预习、课中、课后大胆生疑,质疑,解疑,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特别是要注意预习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探求总结预习方法,这是引导学生走向独立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让学生发现自我成功与进步的机会。一个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预习方法,才能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在布置学生预习的实践中,引导学生交流经验,在相互启发中,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预习的方法,如题目质疑式预习法、问题导引式预习法、编列题纲式预习法等。再引导学生将方法循环使用于阅读实践,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提高。

三、创新是学习方法的目的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问题往往比解决一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质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善于创新的学习方法,是指导学习方法的目的。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往往碰到这样的矛盾: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同,但并不是不对。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语文的有些答案并非是唯一的,而学生的答案完全是合理的,怎么办?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具有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养成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21世纪的人才。

8.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篇八

【关键词】自学能力;学法指导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长知识,又长智慧,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根据大纲要求,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学具(如:小棒、参考书、图形、电脑等)进行数学学习的本领。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探讨:

一、逐步学会利用学具进行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发展。”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讲”,“学生听、看”的被动局面,要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现代工具电脑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随之展开、拓出。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地展开探索,逐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一种创新的意识。如教学“倍的认识”时,由于倍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教学时,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学具(小棒、电脑等)自己动手操作,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懂得第一行摆了2根小棒,第行摆了3个2根小棒.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的3倍。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倍”的表象,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很快地熟识倍的概念,通过这种方法,举一反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自觉地通过学具操作,形成表象,通过简单动手,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熟悉学具的内容,训练操作学具的基本功,并在每项数学知识中,引导学生如何借助学具进行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利用学具进行数学学习的本领。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各种思维方法,必须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所以教师不能专门给学生讲解必须如何思考,而只能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授,这就需要教师能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并把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一基础上,还要抓住某些典型的材料,作一些比较系统的介绍。比如:教学“时、分、秒”时,介绍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在日常生活中也叫1分钟。同样在学“秒”时,让学生思考、讨论、比较、类推,并用学具操作、演示,从中得出概念,从而使自己获得知识。

通过上述的讨论、对比,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与概括、创新能力,其核心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是要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发感知变化,在同学之间广泛参加讨论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其次,组织学生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利用已有的教具学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它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9.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篇九

数学有其学科特点:逻辑性、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学好数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 还要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 并把它和实践相联系。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维的延伸性, 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 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为此我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 让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 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一、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 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理解将要学习的新的知识内容, 并且在认识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及区别。只有通过新课的预习, 才能提高听课的效果, 容易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但是, 学生一般不懂得正确的预习方法, 不知从何着手, 怎样预习, 只是认为看看书, 做做习题就完事了。在教学中, 要纠正学生对预习的这种曲解, 为了防止学生走入这个误区。对学生的预习要提出要求和任务, 做到要求适当, 任务具体, 检查及时认真, 评价有激励性。正确的指导学生参考教师的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提纲一般设置二至三个问题, 太多反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听课的方法

初中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 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各种感观,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活动中。同时, 教师在听课方面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听课、思维和笔记之间的关系。听课是思维的基础, 思维则是学习的核心和本质, 而笔记是一种辅助手段, 是为思维服务的。课堂中学生要会边听边思考, 在思维中质疑, 在质疑中联想、深思。从课中到课外, 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方法, 学生才能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探究。

三、记笔记的方法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要记好课堂笔记。他们一般存在着两种倾向:一般是老师黑板写什么, 自己笔记上记什么, 而且往往因为记忽视了听、看、思, 这样, 虽然笔记很全, 但效果不佳;二是什么也不记, 以听代记, 这样有些关键的东西隔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 加大了复习巩固的难度。要主动作笔记和选择笔记内容, 要记老师指导的学习方法和未听懂的内容及产生的问题, 还要定期整理笔记, 在笔记指导下进行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作业和练习的方法

作业、练习, 是理解、巩固、深化知识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指导学生的练习和作业, 并且要强化回顾与反思。学生只有经过自己思考, 加以消化、吸收, 才会真正地变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逐步养成独立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指导学生善待错题, 变废为宝。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题目, 而真正最有价值的题目是那些自己在练习、作业中做错的题目。那些做错的题目, 说明你原来是不会做的, 通过练习、作业, 使你发现并弥补了自己的漏洞, 这才是进步、才是发展, 练习、作业的意义正在于此。

五、复习总结的方法

在进行完一个单元、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后, 应该让学生自己复习。而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 更不是一题题地做大量的练习, 教师应加强复习与总结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看练习和作业出现错误的地方, 通过看熟悉课本, 理解要点, 掌握方法, 纠正错误并找出重点、难点。要让学生写有关学习小节, 动手写学习经验, 互相交流。

10.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篇十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这就要求人们有不断创新的知识,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成为终身学习者。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进入高中,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正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虽然有小学和初中几年的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英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的学习方法仍停留在表面。无论从毕业还是参加高考看。还需进一步拓深扩展。

二、如何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

1,明确英语“学什么”、“怎么学”

任何语言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体验。由于英语教学流派很多。再加上成功的教改经验。来自不同初中的学生学习方法大有差异。同时,英语在我国可以说是比较普及的外语,周围人对英语学法有着不同认识。这就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沿着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坚持下去。

2,制订英语学习计划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于监控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要帮助指导学生制订一个“长期目标”。还要学生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个单元或某一块知识的“短期目标”,在学习目标上要坚持长短结合。

3,建立学科知识体系

学习英语者,每天通过听、说、读、写与语音、词汇和语法打交道,立足于基本功,包括拼读能力,语法基础知识,从中找联系与区别,从而构建起学科知识框架体系。

4,总结规律,学会记忆

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记忆力。记忆是有规律,记忆是有方法的。学生刚会了,一会儿就忘了。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这一规律与遗忘作斗争,强调把瞬时记忆化为长时记忆。另一方面,教师把所教内容,如单词,采用各种方法有利于学生记忆。

5,选好用好工具书

学生步入高中,应该有一本较好的词典和适合使用的语法书。《高考英语必备》是理想的词典。《中学英语语法》或《高中英语语法》是首选课外读物。选好和使用好工具书,许多问题学生就能够自己解决。

6,磨练意志,提升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心理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心理接收能力是指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异的一种认识,要排除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排斥到接受。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具有的意志,表现为一种坚韧性。

7,做好笔记,培养良好习惯

做笔记看来麻烦,似乎也有重复内容的感觉,但很有必要。一方面,记笔记的过程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写也是一种记忆法,课堂记笔记,有利于思维进程与教师保持一致,课外记笔记有利于加深理解。积累知识。

8,重视熟读、背诵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丰子恺学英语一年可以阅读原版书,从事翻译工作,完全是靠自学,他的秘诀就是每遍文章读23遍。在课程科目多,信息量大,学生负担重的今天,我们叫学生背诵课文很不现实,但熟读全文和背会重点句型或段落是完全必要的,也是能够做到的。每读一次可带着不同的目标。例如,第一次,侧重语音语调,第二次,侧重动词时态、语态等。

9,强化课外阅读

阅读是带动英语学习的火车头。教材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为学生提供难易适合,贴近生活的各类文章,循序渐进,培养阅读习惯,介绍阅读技巧,使学生乐手阅读,体验英语语言。

(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教师通过一定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灵活运用于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引导观察,归纳规律

课本材料是地道标准的英语。每一个句子就是某些词的一个用法体现。也可以说是一个特定句型的典型例子。大多数配套辅导书把词组、句型一一列出,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讲解不是划词,便是挑句型。这大大抑制了学生思维,极不利于能力提高,也没有照顾学生的差异。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观察并归纳规律。例如:若课本出现“I prefer to go gwimming”,教师可问prefer怎样使用,学生肯定回答是prefer to do sth,忘了go用法的学生,会得出go+-ing。学生逐渐养成了习惯,就会想着造句。prefer还有什么用法呢?同学们在下节课上会列出prefer A to B,would do sth,rather than do sth,等句型,并会有例句。

2,重视诱导,开展联想

联想可以把新旧知识、相似点联系起来。它不但有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交叉点弄清楚。例如:当第一次见到“I forget turning offTv”,学生会得出forget doing sth.,当见到或已学过“I forget to turn off TV”,学生就会开始进行探究。

3,挖掘教材,一句多说

语言丰富多彩。要表达一个意思不会只有一种形式。当学到“Child as he is he knows a lot”让学生用although来表示。另外,对课文讲解,也可采用此办法。例如,将复合句变为几个简句,主动句变为被动句,含非谓语的简单句变为复合句等。

4,引用例句,解答说理

语言学习是学习者自身“消化吸收”的一个过程,过多的讲解和例句不但占用时间,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例如,当学生见到“I did everything that I can——him,A,help B,helping C,to help”,这时教师可引用课本中的句子"Shedidwhatshe couldtohelphim"来回答C为正确答案的原因。

5,发散思维,培养能力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渗透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目前,大有模拟练习代替教材之趋势。我们可以依教材编制与现行考题题型一致的题。进行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培养,这不但减轻学生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更会使学生记忆深刻,也不会使学生死扣语法。例如:Even if——,I won't go to his party,A, inviting B,invited当学生正学v-ing时。学生可能选A,当学v-ed时,可能选B。甚至,有些学生说没见过这一结构。这里是“心理定势”在作怪。其实同学们知道“(Evet)If I am invked,I wiH not go to his party,”和“While watching TV,I heard someone knoekinz at the door,”,课本中也见过“If heated,water will turn into vapour”

11.精心设计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篇十一

一、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法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教师教授得法,学生学得有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的调整教学环节,并要求学生也不断地调整学习方法,以适应教师的新的教法。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引导他们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不少学生之所以掉队,主要是在初学阶段就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方法只靠死记硬背。结果,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刚过,就遇到很多困难,畏缩不前了。因此,我觉得四年级还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入门阶段,应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同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说、多唱、多画、多练、多表演、多实践,并适当开展课堂游戏和课外活动,寓教于乐。从一开始就指导学生根据读音规则记忆单词,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心理调节方法,促进形成学法

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平衡。不少学生之所以后来居上,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此,只有做好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才能实现学法指导。这包括: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品格,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何控制学习情绪,排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等;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优生和差生一视同仁。经常向他们传授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注意科学用脑、考试心理卫生、记忆的窍门、遗忘的规律等。

三、开发学生智力,加强指导掌握知识的方法

在学习语音词汇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能在纷繁错杂的语言现象中,分辨异同,找出规律,发现内在联系,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就能举一反三。记忆力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强调认知规律,并不意味着否定机械记忆的作用。例如,记忆词汇,除了认识发音规律、前后缀、词根、词尾构词规律外,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词性和句型,运用联想、区别、归类,记忆一些习惯用语、句型。对一些难记的单词,要求边读边写,再用滚雪球的方法,使字连成词,词连成句。并根据周期循环记忆法,及时、多次重复记忆,从而增强记忆能力。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新的语言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对课文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经常要求学生开动脑筋重新组合语言材料,如给情景编对话等。

四、加强具体环节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对预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课本Read and write部分的预习我会这样指导:先听一遍录音,了解大概内容;再听一遍,画出新单词和新句型并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作为以后重点学习的对象;然后根据图片猜一猜、想一想,领悟文段大意;最后完成课后练习或老师提出的问题。

2. 对听课方法的指导。

好的听课方法能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做到眼、耳、心、口、手并用。用眼即发展注意力和观察力,看清老师上课用的实物、卡片、幻灯片及手势、表情、板书等,从而领会老师的讲课。用耳用心就是要培养听力、思维和记忆能力,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老师使用的课堂用语、录音和讲解的语言要点,从而理解所学内容,记住该记的内容。用口即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要求学生课上积极发言,主动进行口头表达,参与对话表演,并记下老师讲课的重点和概括性的板书及一些补充内容。

3. 对作业及复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天在做作业前先复习一遍当天所学的内容、重点、难点,然后动笔。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少而精,要有针对性,要口头、笔头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要培养学生注意作业的质量,在准确、规范、快速上下功夫,还要养成检查更正的好习惯。特别是做连词成句和改错题时,要求学生对语态、时态、句型结构、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变化、冠词的用法及大小写、标点符号,都要一一全面考虑。这样,通过作业而达到强化记忆、复习巩固、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最终达到“学会”学习之目的。

上一篇:初中体育期末工作总结下一篇:市委书记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