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2024-09-14

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精选11篇)

1.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一

在庆祝山东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2010年10月29日)

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副校长 波特•巴赫

女士们、先生们:

在山东师范大学发展史上如此重要的时刻,我应邀致辞,对此深表谢意。作为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和贵校外国友好学校的代表,我很荣幸能在贵校60周年校庆典礼上致辞。我要向贵校的师生员工、学校领导以及政府官员和和社会各界支持者表示祝贺,你们在山东师范大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起了关键作用。贵校自1950年建校以来,繁荣发展,服务于社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所取得的成绩人所共知、有目共睹。作为贵校国外友好学校的代表,能与你们共襄庆典,分享荣耀,我深感自豪。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曾三次到访贵校,每次都惊叹于贵校两个校区的蓬勃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我清晰地记得,2006年来访时,长清新校区的建设刚刚起步。一年以后我再次来访,新校区的基本建设已经完成,我当时还和在新校区上课的学生们进行了交谈。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进展如此之快,令人难以臵信。对我来说,这标志着贵校事业的迅猛发展。校园里的教学楼一座座拔地而起,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这是世界认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符号,也是中国向其人民提供优质高等教育的承诺。

在准备致辞的时候,我做了很多工作。我浏览了贵校的网站,看了以往访问贵校期间搜集的资料,也翻阅了多年来与校长和其

他人员会谈的记录。这些资料能让我体会到那份回顾贵校六十年伟大成绩时的骄傲感。作为中国建国以来山东省最早成立的高等院校之一,贵校会为所培养的学生感到骄傲,为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设臵而骄傲,也为对中国和山东省重大研究和服务所作的贡献感到骄傲。贵校所取得的骄人成就令国外友好学校印象深刻,例如,贵校有两个人文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有为公立学校培养优秀师资的悠久历史,有公开出版发行的重要学术期刊,我强调一点,那就是贵校对国际教育的高度重视。

贵校将国际交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作为贵校外国友好学校的代表,我受邀就国际合作关系和全球教育发表感言,感到十分荣幸。我知道,贵校有近70所外国友好学校,它们分布在美国、韩国、加拿大、日本、俄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肯尼亚等许多国家。我认为这些合作关系是积极的、有效的。在贵校学习的有几百个外国留学生,贵校的很多学生被派到外国友好学校学习,同时外国友好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也来到贵校访问。同样,贵校也派了许多教师和管理者到国外友好学校学习和访问。

我非常高兴能来参加贵校庆典,因为我们东田纳西州立大学一直视贵校为最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伙伴。贵校的几位教授曾在我校做过访问学者。我校的几位教师和管理者在贵校受到了热烈欢迎。我们的友好合作产生了积极成果,我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成果。我想告知贵校所有外国友好学校,派到我校学习的贵校学生素质极为出色。下面我为各位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2006年我们两校签订合作协议。当年秋天,贵校第一批21名学生在我校注册学习。我很高兴的告诉各位,这21位学生已获得学位并从顺利毕业,他们中许多人是以最优秀的学业成绩毕业的。每年春天我校举办表彰会,在学习中获得最好成绩的、在其学术领域获得过奖励的学生会得到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去年春天,我惊讶地发现贵校的很多学生获得了学术奖励或表彰。很显然,他们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不仅给他们本人带来了荣誉,同时也反映出他们赴美前在中国接受了良好教育。

自2006年开始,我校每年秋季学期都会接收15至20名贵校的学生。截止到目前,贵校共有66名学生参加了这个项目。就在来华参加贵校庆典之前,我向国际项目办公室咨询了贵校学生所学专业的情况。贵校的学生所学专业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化学、物理、传媒、政治、教育、计算机、商科等许多其他学科。总之,贵校学生在学业方面出类拔萃。你们应以他们而自豪,他们优异的成绩是对贵校学术水平的颂扬。

因此,我强调指出,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校与贵校的合作非常富有成效。我相信,我们的感受不是唯一的。对贵校学生的素质与学术成就,我们和贵校的外国友好学校有同样的感受。他们同样会讲述他们的教师和管理者与贵校同仁交流的重要机遇。他们也同样会认为,贵校致力于国际教育和国际交流,加深了中美之间、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人们从相识到彼此尊重,这也是贵校和外国友好学校在执行业已达成的协议过程中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

作为贵校外国友好学校的代表,我回顾了过去取得的丰硕成果,在结束致辞前,我再展望一下未来我们共同期待的收获。世界不是静止的,发展基于相互理解,基于国家之间分享经验,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过去几年中,通过与贵校这样出色的学校开展合作,我们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我们正在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开拓共同期待的新合作领域。国际边界在萎缩,最前沿通信技术的出现,相互关联的世界经济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事实构成了每一所学校所处的现实环境。总之,世界相互关联的现实,学校自身的国际化已更加明显地成为一个社会任务和要求,而不是一个我们可以选择追求或者忽视的自由决定。

我代表贵校所有的外国友好学校,相信将来会有比过去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我们非常欢迎贵校更多的师生来我校。我们期待,通过国际交流和国外学习项目,选派更多的师生来中国。在如此隆重的庆典上受邀发言,我荣幸之至,我再次表示感谢。

2.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二

关键词:党风建设,社会实践,革命经验

90年前的7月, 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带领中国人民, 历经坎坷, 书写了气贯长虹的历史画卷;90年后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茁壮发展, 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的构建中。4月, 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到场致辞, 发表了《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对教育发展以“四个大力”的具体措施提出全面要求, 对青年进步提出了“三点希望”, 总书记强调青年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以实现人生价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有作为。总书记的这番让无数教育人欢欣鼓舞, 让无数青年热血沸腾, 恰逢建党90周年之际, 更觉意义深远。其间, 讲话中再次提到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这一殷切希望, 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来的优良工作作风;总书记以此来激励和鼓舞青年, 实际上是对我们所有共产党人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 在新的形势下, 在新的历史面前, 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工作作风, 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贯彻党的工作作风。

一、翻开历史, 重温三大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简称为党的“三大作风”。这是毛泽东在1945年4月24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在党风上的体现, 是中国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整套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 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在一起, 既是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 又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的反映;批评和自我批评, 是解决党内矛盾及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里程中, 我们党正是充分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纵观历史, 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 其兴起时都是励精图治、生气勃勃, 其败亡的时候都是由于骄奢淫逸、腐败糜烂。其根本原因是与执政者的形象、与人心向背紧密相连的, 昭示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中国共产党人自诞生之际开始就注重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终于确定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为精髓的党的工作基本原则, 我们可以从以下一系列的历史事实中得以体会, 这三大作风的建设与发展是与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息息相关, 统一前进的。

1927年9月9日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 在开始时以进攻城市为主, 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 也是典型的脱离实际的一次起义, 遭受了挫折。但这次起义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公开打出了中国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旗帜, 建立了工农革命军, 在起义受挫后, 毛泽东很快纠正错误, 密切联系了实际, 及时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 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革命根据进发, 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以后逐步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部队在井冈山周围各县开展游击活动, 打击反动地方武装, 深入发动群众, 重建地方党组织, 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群众武装。在总结茶陵战斗经验时, 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 开创了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 密切联系广大农村群众, 重新聚集革命力量, 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王明路线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领导, 造成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的重大损失。为挽救革命战争的危局,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纠正了第五次反“围剿”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的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使我们党从新回到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上来, 是我党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典型成功事例。

1945年4月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毛泽东同志在大会的报告中, 总结二十四年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次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的理论, 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作风的提出, 为加强党的建设, 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团结, 为迅速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及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全党从中央到地方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克服了各种困难, 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 使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1956年就建立起来。但是, 在后来由于我们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照搬马列主义的个别结论, 丢掉了党的三大作风, 走了弯路, 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在“文革”十年动乱期间, 先后出现了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 以及“左倾”错误在党内占主导地位, 理论完全脱离了实际,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12月,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的党的思想路线, 使党的三大作风又得到恢复和发扬, 全党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下, 团结一致, 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历史以无数的事实证明, 只有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才能坚持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党的作风建设是夺取革命和建设的法宝, 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搞好一切工作的前途和基础。

二、立足现在, 争做时代先锋

穿越历史滚滚烟尘, 中国共产党雄健地走过了90个春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诚如总书记所说,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 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时刻不忘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任务, 时刻不忘历史给予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而能够保证这点的超级武器, 就是始终坚持党的三大作风, 心里时刻装着人民, 工作总是注重实际, 内心善于自省。

然而我们也遗憾的看到在历史洪流中出现很多不和谐的人和事, 深究原因不外乎这些人严重出现了思想认识错误, 脱离了实际, 背叛了人民, 放弃了党的工作作风, 从而造成了个人的终身遗憾, 等待自己的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1998年7月31日,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陈希同案作出了一审判决, 判决认定:被告人陈希同任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 自1991年7月至1994年1月, 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22件, 总计价值人民币555956.2元, 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公, 由个人非法占有。被告人陈希同任北京市市长期间, 于1990年和1992年指使、纵容王宝森动用财政资金, 在北京市八大处公园和怀柔县雁栖湖畔修建两座豪华别墅。违规建造别墅及购置设备款共计人民币3521万元。

原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的犯罪事实更是触目惊心, 究其原因, 与陈良宇私欲膨胀, 目无党纪国法, 严重脱离群众, 背弃我党优良传统密切相关。

上述犯罪案例, 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丧失正确的理想信念, 必然导致思想变质, 腐化堕落, 放弃党的工作作风, 必然会背叛人民的事业, 损害党的形象;而这些腐败分子的依法惩处, 体现了中共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 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 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 决不姑息手软, 彰显了中共清除侵蚀党的肌体蛀虫的决心和能力, 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始终把党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同时我们身边也涌现了大量感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他们秉承着党的工作理念, 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成为新时代经济建设中的楷模和英雄。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共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沈浩同志被选派到小岗村一干就是五年多, 他热爱农村, 扎根基层,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 处处为村里谋规划, 办实事, 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 直到临终前还在为村里先后处理三起土地流转事务, 接待了三批前来洽谈投资的客商, 工作日程表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任职期间, 一直住在村民家中, 他工作上高标准, 生活上低要求, 他为村庄的发展谋规划, 为困难村民的生活忙碌, 经常自掏腰包帮助村里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沈浩同志在小岗任职期间, 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条件在改观, 小岗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用自己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热爱农村、扎根基层、为民谋利”的感人篇章, 他是我们优秀党员的一分子, 也是我们青年心中的楷模, 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如果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始终坚持贯彻党的工作作风, 那么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优异的成绩, 再朴素的成就也能被人民牢牢记住。

新时期, 坚持的党的工作作风, 首先要求我们心里永远装着群众疾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象征中国未来的青年, 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力量, 凝聚了当代人的希望和要求, 是继承和发扬我党和人民光辉事业的后备军, 更应该从总书记的这篇意味深远的讲话中, 寻找到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 领悟到发展自我的理论基础, 把握住实现自我的工作武器, 树立终身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思想观念, 勤奋拼搏、开拓进取, 争做时代先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党的三大作风》《为人民服务》

【2】江泽民《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5】《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921-1949) 第二卷 (1949-1978)

【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3.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三

10月21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副省长徐济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顾惠忠,省政协原副主席赵江涛,省委组织部副厅级组织员兼科教企业处处长修振环,省委高校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李敏等出席大会。

徐济超在讲话中指出,60年来,郑州航院主动适应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和河南经济建设的需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成为航空工业和河南省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和河南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明确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从一个单一的管理院校发展成为一所“管、工、经、文、理、法”等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河南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徐济超希望郑州航院以60年校庆为新的起点,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针,继续保持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蓬勃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成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为“科教兴国”、实现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宣读了省委省政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来的贺信。贺信指出,郑州航院建校以来,大力发扬“航空报国”的优良传统,秉承“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校训,确立了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成为培养优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贺信希望郑州航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60年校庆为新的起点,继续弘扬“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质量至上、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发扬传统,勇于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输送更多的人才。

省内外兄弟院校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魏志敏,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郑州航院杰出校友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顾惠忠等分别在大会上发言,对郑州航院建校60周年表示祝贺。

4.大学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稿 篇四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感恩的季节!今天我们在宏伟的鼎新楼前隆重集会,回顾学校革故鼎新的峥嵘岁月,放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共贺xx大学七十华诞。首先,我谨代表xx大学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遍布全球的50余万xx大校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70年来,xx大学始终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和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1],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已初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纵观国内外高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xx大学走过的是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不论与拥有900多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建校380年的哈佛大学相比,还是与有120多年历史、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批高校相比,年仅70岁的xx大学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然而,虽然年轻、风华正茂,却博大精深、底蕴深厚。xx人杰地灵、重教惜才,xx大更是人才辈出,“谈笑有鸿儒”。七十载弹指一挥间,正是凭着独特的xx大精神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我们的学校才能打破时空界限,创造出奇迹与辉煌。

七十载倍道兼程、沐雨经霜,是xx大人不忘初心、勇担重任的执着坚守。xx大学从建校之日起,就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希望,坚持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70年前,东北大地刚刚拉开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便亲手创建了东北行政学院,也就是xx大学的前身。几经辗转,几度更名,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了东北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开始跻身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骨干”行列。同是在60多年前,长春邮电学院、长春科技大学、xx工业大学的前身先后建立,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解放军兽医大学在长春组建,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也迁至长春。六所脉络和渊源不同的学校,都是应党和国家的需要而创立或组建,共同肩负起“兴学强国”的光荣使命,深深扎根在北国春城的沃土中。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说,也可谓是异脉同源,意气相投,情同手足。沐浴着21世纪的曙光,六所高校强强联合,共同组建成为新xx大学,并被列为中央管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高等学府之一,成为新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2]。

从“建设一所像样的大学”[3]到“把xx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4],再到“使xx大学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国际知名的一流大学”5。学校回应时代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一脉相承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让xx大出类拔萃,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走向世界。“十二五”之初,学校首次明确提出战略上分“三步走”,在建校百年时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全力办好让党和国家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师生员工满意的高等教育。无论地球是凸的还是平的,“地球村”是变大还是变小,放眼世界的xx大人都始终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用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贡献着xx大力量。

七十载凝心聚力、弦歌不辍,是xx大人五湖四海、开放兼容的博大情怀。xx大原有六校虽地处东北,却从未偏安一隅、固步自封,始终坚持融汇中西、汲养四方[5]的身影。可以说,正是思想上的开放、理念上的兼容,使xx大会聚四方才俊而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使学校享誉神州、走向世界。早在1904年建立的军需大学的前身——北洋马医学堂,创办之初便选聘了日本的三位教师来华执教。1939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亲自参与了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学校1952年所经历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堪称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南水北调”,一大批学界泰斗、青年才俊从四面八方汇聚于白山黑水之间,滋养了长春这片高等教育的新园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原有各校中还有一大批来自苏联以及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和科研。大师云集、人才济济,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可以说,开放兼容是学校与生俱来的精神禀赋。新世纪以来,六脉合一组成新xx大,堪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一次变革,而我们仅用了短短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由“艰难起步、攻坚克难”到“深度融合、凝心聚力”,再到“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历史跨越,彰显了xx大人的崇高境界和博大情怀。如今的xx大,不但各校区交往密切,师生和谐友爱,而且对外开放兼容,国际化呈加速发展之势。当我们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中,频频可见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我们在化学领域建立了国内首批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仿生工程领域首先发起并牵头创建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及其学术刊物;在其他学科领域与国外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29个国际合作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259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加入到xx大的教学、科研团队,院长队伍中也出现了外籍专家

七十载秉烛觅索、桃李芬芳,是xx大人教研相长、追求卓越的华美乐章。70年来,学校英才辈出,济济一堂。“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林枫、“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拓荒者”吕振羽、“老革命教育家”匡亚明、“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中国汽车工业先驱”饶斌、“晋察冀军区卫生工作主要奠基人”江一真、“东北现代通信开拓者”陈先舟、“新中国畜牧工作奠基人”任抟

九、“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教育家唐敖庆、“当代保尔”张海迪、“人民公仆”郑培民、“铁法官”谭彦、“维和英雄”吴强等众多优秀人物都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奋勇追梦。在学校培养的50余万毕业生中,有相当一批已成为我国治国治军的重要领导,更有一大批精英人物活跃在政界、教育界、科技界、社科界、文艺界、司法界、医疗卫生界、商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成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据统计,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校本科教育培养出的中国两院院士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还有的成为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院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xx大人才培养的成效与荣耀。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新一代xx大学子坚守理想、追求卓越,在他们当中,有的坚持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用理论破解现实问题中不断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的用知识和青春献身国防,在科技强军、保卫祖国中建功立业;有的放弃了在名校工作的机会,扎根西部服务基层[6];有的在本科阶段就在天文学世界排名第一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有的从逆境中成长为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在Nature重要子刊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获量子通讯领域权威专家高度评价;有的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乒乓球比赛中荣获团体冠军[8];还有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总数全国第一的冠军团队;有光辉事迹得到李克强总理回信勉励的白求恩志愿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代又一代理想坚定、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务实的xx大人,在北国的沃土上求知问学,毕业后成为了国之栋梁。

70年来,学校矢志创新,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唐敖庆先生连续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一门多院士”的佳话流传至今。世界首例带有“抗猪瘟病毒基因”的克隆猪和带有“赖氨酸转基因”的克隆牛培育成功;国际上首次从人毛囊组织中分离出多潜能干细胞,并掌握了分离、培养、运输的标准化关键技术;中国首个锗大功率整流器、首台排灌动力机械——内燃水泵、首台航空核子旋进式磁力仪„„xx大人用不胜枚举的“第一个”,填补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高压下金属钠转变为透明绝缘体的发现对经典的凝聚态理论提出了挑战;“喷水无墨打印”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发全球关注;“自由基加速沸石分子筛水热晶化”新机理的发现,为化学催化材料的高效、节能和绿色合成开辟了新途径;“高柔性拉伸成型”系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飞机、船舶等众多制造领域;自主研制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成功开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下万米大陆科学钻探专用设备和能力的国家。于省吾教授对中国古文字研究的新创见、高清海教授提出的“类哲学”思想体系、王惠岩教授创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课程体系、张维达教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独到研究、张文显教授对“权利和现代法治精神”的科学阐释,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孙正聿资深教授和黄文艺教授先后走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堂,展示了哲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勇攀高峰的xx大人用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创造的梦想,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七十载筚路蓝缕、岁月沧桑,是xx大人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精神脊梁。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放弃原有的优越条件,来到条件艰苦的长春,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建设。“文革”时期,许多学识渊博的老教授虽历经磨难,仍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改革开放后,高校人才流动日趋活跃,一些教师走出学校南下创业,但更多的学术骨干执着坚守,选择与xx大休戚与共。近年来,全体xx大人凝心聚力、和衷共济,学校不仅甩掉了合校之初的巨大财政包袱,还较大幅度地改善了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让广大师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可以说,“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已经深深根植于校园文化的沃土中,流淌在xx大人的血脉里。

回顾七十年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受到xx大学所走的道路是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变迁之路,是英才济济一堂、满园桃李芬芳的育人之路,是集天下之大成、创建一流大学的发展之路,是与时俱进、守正卓越的创新之路。七十载秉烛觅索,是栉风沐雨、学者青丝变白发的付出;七十载倍道兼行,是岁月沧桑、学子历练成栋梁的守望。时光静好,岁月如歌。“不忘初心、勇担重任,五湖四海、开放兼容,教研相长、追求卓越,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品质,集中展现了学校70年来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特色,表现了xx大人特有的“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豪迈气魄和“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xx大精神和优良办学传统代代相传又历久弥新,始终是我们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动力源泉。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我们深知,xx大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教育部和其他部委、xx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历任学校领导带领广大师生的团结奋斗,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校友的鼎力相助。可以说,正是大家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推动着xx大这艘高等教育航空母舰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搏风击雨、破浪远航。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一届届学校领导和老前辈,一代代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xx大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成为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因素,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大学的发展既迎来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于去年11月正式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双一流”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与新中国同步成长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xx大学是最有潜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之一,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以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逆水行舟的危机感,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守正创新、奋勇向前。

一流大学要培养出一流的学生,xx大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固守大学之本,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快推进更深层次、更广范围、让学生受益更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知识增长规律,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构建和完善“三种环境”下的“五种类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关爱学生成长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着力培养出更多“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要以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使大学回归到其育人殿堂的高地。

一流大学要打造出一流的教师队伍,xx大学要聚天下之英才,为千里马竞相奔腾解除羁绊,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学术重镇。实现梦想,关键在人,广大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财富,教授即大学,有好教授才有好大学。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治校,全心全意服务教师事业发展,既是学校历任领导的高度共识,更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树立崭新的人才观,以“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执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智慧,引育并举,久久为功,真正做到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要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灵活、开放、多元的选人用人机制,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建立符合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和符合国际惯例的终身教职制度,让广大教师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中也创造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治理体系,xx大学要勇当综合改革的排头兵,破体制之藩篱,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筑起坚强保障。学校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盛,也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出内涵发展之路。我们要主动适应发展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各类资源有效配置,构建科学、高效、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创新能力,xx大学要勇当创新驱动的弄潮儿,立时代之潮头,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5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历史机遇,主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建立自由探索式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有组织重大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研究体系,打造一批“大师+团队”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成若干个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努力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在世界科技前沿若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和文化,xx大学要勇当先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开拓者,发思想之先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大学精神和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血脉和力量源泉。无论是匡亚明校长当年提出的“四种空气”,还是学校当前积极推进的文化建设“四大工程”,都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软实力。这里,我想特别给XX级全体新生说几句话。同学们,你们今天恰逢xx大学70华诞庆典,也是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的开学典礼,相信你们能从校庆的氛围中感受到xx大精神的厚重,从师生和校友代表的发言中体会到xx大文化的深沉。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和所有xx大人一道,继承发扬xx大精神和文化,立德修身、志存高远,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续写xx大学的新篇章。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白山迎旭日,黑水泛金光”,xx大今已崛起在祖国的北疆。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我们将再接再厉,让xx大早日以著名学府的身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际,也就是xx大建校100周年前后,xx大学一定能成为在国家和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让世界同行广泛认同和赞誉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全体xx大人携手同心,为了同一个名字、同一个梦想,汇聚起气壮山河的磅礴力量,以“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无限豪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向世界,走向一流,走向辉煌!

5.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五

副校长张体勤

(2001年10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山东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大会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校庆大会的主要领导、来宾和校友,他们是:

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钱伟长同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同志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

江苏省省长季允石同志

山东省省长李春亭同志

成都军区原政委张志坚上将

我们省的老书记、老领导谭启龙同志、苏毅然同志、梁步庭同志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怀远同志

山东省政协主席韩喜凯同志

济南军区副政委尹凤岐中将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

国家基金委主任、中科院院士陈佳洱教授

出席今天校庆大会的还有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济南军区、省军区和有关省市的领导同志,中央有关部委和单位的领导同志,教育界、科技界、知识界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国内兄弟高校和军事院校的领导,国外友好大学的校长和来宾,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济南市和其他各市地的领导,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新闻界的领导,海内外校友、各地校友会代表以及党政军和其他社会各界的来宾和朋友们。

出席今天校庆大会的还有我校的老领导和师生员工代表共15000余人。

6.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六

各位老领导、老前辈,同志们:

今天,我非常高兴参加区老年大学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看到这么多老同志身体健康,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心情非常激动。老同志们刻苦学习、服务社会的崇高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区老年大学成立五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区关心、支持老年教育事业的同志,以及战斗在老年教育战线的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

区老年大学建校五年来,围绕“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改善办学条件……

你还没注册并升级为本站正式会员?或者没有登录?这篇文章必需在本站注册并升级为正式会员后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注册后请点击阅读会员需知,按要求升级为正式会员!

如果你已经注册并已成为本站正式会员,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7.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七

(2010年10月26日)

何贤忠

各位领导、各位老同志:

大家好!十月的三门天高气爽,金秋的三门渔歌唱晚。在这花团锦簇、喜庆祥和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三门县老年大学建校20周年校庆。在此,我谨代表台州市委老干部局和台州市老年大学,向三门县老年大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重视、支持三门县老年大学工作的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向在老年大学工作中作出成绩的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党员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老同志创造学、乐、为的条件,是党和政府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的具体体现,也是老同志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益寿延年的必要保证。老年大学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重要窗口,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20年来,三门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把老年大学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县委、县政府领导身体力行,以敬老之情、爱老之意、助老之心,为老同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受到了老同志的广泛赞誉。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三门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的领导,县委老干部局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教学方针,讲政治强阵地,抓管理促服务、谋质量求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建设都取得长足的发展。2008年,被评为我省“规范化建设示范校”。老年教育在我省已经有25年的发展历程,三门县老年大学经过20年发展能获得该殊荣,既是县委、县政府对老年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的结果,也是三门县组织部领导有力和县委老干部局一班人创新有为的结果。

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要“重视老年教育”,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衷心希望三门县老年大学以建校20周年为契机,并以此作为新一轮发展的起点,进一步巩固办学成果、不断总结创新,为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创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也希望广大老领导、老同志在保重身体、安享晚年的同时,继续保持老干部、老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贡献。

8.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八

江泽民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2.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谈谈北大的历史及有关的名人。

2、引导学生逐段归纳中心,把握全文内容,理清总体思路。

一、导语

北大,崛起于民族危难之时,亲历了腥风血雨。从昨天到今天,她始终应和着国家和民族脉搏的跳动,哺育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成了几代青年人心中的太阳。她的生命之轮在辗过百年之后,便更加青春勃发。1998年5月4日,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代表八千多人,济济一堂,在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庆祝北京大学百年华诞。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大会,江总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5月5日刊登在国内各大报刊上,这是1998年国内的一件政治大事。

有人说,如果没有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史有可能改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北大自始至终高举的大旗。

二、关于北大历史

1.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是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著名教育家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2.1917年,《新青年》杂志迁来北大,北大成为反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3.北大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最初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第一个支部是在北大建立的,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5位曾在北大学习或任职。

4.创建于1955年7月的北大物理系物理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培养原子能科学人才的机构,1958年改为原子能系(后改称技术物理系),下设核物理专业和放射化学专业,为我国国防科技战线培养了一批领导和科技人才,特别是为我国“两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1960年至1965年,由北大化学系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人员合作,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1974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的大型电子计算机,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像北京大学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过如此重要的影响,它为中国的革命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历史名人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1917任北京大学校长。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胡适(1891-1962)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马寅初(1882—1982),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1906年赴美国留学, 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 先后在北洋政府财政部当职员、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

鲁迅、毛泽东、李大钊、钱玄同与刘半农等都在北大任职或任教过。

四、学生朗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1、思考:作为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有北大一百周年校庆的庆典上会讲些什么?

(1)表示祝贺;(2)回顾北大历史;(3)评价北大贡献;(4)总结北大传统;(5)对老师和青年提出希望;

2、启发:请迅速浏览课文,看以上内容哪些江泽民主席讲了?在哪一段讲的?哪些没有讲?还讲了哪些其他内容?

要求 摘录文中词、句来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见文中旁批)

3、理清全文的思路:

按文章的内容,除了第一段是表现特殊文体的特征的段落外,其余的段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5)想过去谈北大功绩

第二部分(6—11)看现实说科教兴国

第三部分(12—18)望未来激广大青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本文的局部思路,揣摩重点词句。

一、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分组讨论)

1、回顾历史的时候,有一个自然段好像与北大没多少联系,演讲者为什么陈述这一段历史?(3段)

2、文章第6段,作者提到了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这样讲的好处是什么?(这样讲的好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者以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提及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现身说法,说服力强;二是这样讲,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间的距离,使本来严肃的讲话变得生动活泼,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说服力;三是这段文字的用意不但在称颂高等学府,而且是希望大学生珍惜大学时代,为下文转为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大学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所寄托的厚望作了铺垫。)

3、文章7~10段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及大学的重要作用和担当的任务。提问: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为什么要从宏伟目标谈起?为什么先讲所有的大学,再讲若干所一流大学?(文章这样安排,体现了作者从全局出发,高屋建瓴的思路。宏伟目标决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决定了大学的办学方向,决定了若干所一流大学担当的特殊任务。“若干所”包括北大,同时又不局限于北大,对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4、江泽民同志对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提出了哪四个“应该”?这四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5、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四点希望是否可以颠倒位置,其中有怎么样的顺序?四个“统一”内部“A与B”之间能不能互换呢?

6、17段为什么又讲到建国一百周年时的前景?

明确:本段照应第7段中“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目标,且把它具体化了。再者展现建国100周年时得美好前景,更易唤起全国青年“同心同德……伟大复兴前进”。

二、布置作业

1、第二教材练习

2、完成课后三,下节课前演讲

[板书设计]

开头:祝贺问候

在庆祝北

京大学建

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9.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九

 

学习目的

一、继承“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学习北大人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确立“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读书”的抱负。

二、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意,体会文中寄寓的深情。

三、理解演说辞的特点,品味讲话稿语言的独特魅力。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为庆祝北大百年华诞而作,同时更发表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时刻,故并非一篇应时之作。只有努力探究思路的拓展,理解它的开合自如,才能较好理解本文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这可以指导学生在划分结构、理清脉络的基础上完成。

此外,理解“讲话”还建立在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这样教师可针对学生情况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这堂课可开展网络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利用网络提供信息自主阅读,扫清阅读障碍,理清整体思路。

第二课时,理清局部思路,体会演说辞的特点,加深理解主旨。

教学步骤

一、简介背景,导人课文

年5月4日,作为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的北大,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中共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北大历任校长和校友代表八千多人欢聚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江泽民、李鹏、朱F基、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出席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这篇热情洋溢的讲话。

“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这不仅是总书记对北大学生的殷切寄语,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无限期望。今天,让我们重读“讲话”,走近北大,感受这座世纪学府的精神魅力,走近江总书记,去聆听一代领导人的深情嘱托。

二、明确本课学习重点和基本要求

三、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阅读,获得总体认识,基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1.自主阅读,教师作个别指导。

2.集体讨论,整体感知。

从时间上看,这篇讲话发表于庆祝北大建校百年的大会上,是篇贺辞,但从内容上看,它绝不仅是限于一校一地的讲演,而是面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知识界和全国青年的一篇讲话。它高屋建瓴,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从中国革命历史谈到北大百年历程,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高等院校所担负的责任,从五四精神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历史发展到今天,面对着翩翩而来的新世纪,面对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的青年该怎样继承、发扬五四爱国传统,勇敢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使我们的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无限美好的未来,这是每一位处在世纪之交的爱国青年应做的思考。特别是在5月4日,这个爱国运动的纪念日,这个中国青年的节日里,江总书记以这样一篇热情的讲演,表达了对青年的殷殷期望,引起了我们对历史责任的深深思索,意义深远,给人以激励和鼓舞。

学习此文,一定要结合背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特殊意义,准确把握文意,体味其中寄寓的深情。

四、梳理结构,理清文章总体思路

1.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全文,摘录文中词、句来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2.划分结构层次,列出结构提纲。

3.全班于网上交流,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能够领会到作者的思路是有所拓展――由北大及于全国,由北大人及于全国各界青年,同时又逐层深入――由回顾历史,到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由事实的揭示升华到历史经验的.总结。

(附:教师分析)

本文共18个自然段,大体上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对北大百年华诞表示祝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对出席庆祝大会的各界人士表示欢迎。

第二部分:(2~6段)

回顾百年历史,揭示光荣传统。

1.揭示北大诞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1)历史背景:①列强人侵,民族危亡

②发生了戊戌变法

③一批爱国志士喊出“兴学图强”的口号

(2)北大(和其它一些高等学府)创建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开端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寻求新知识、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2.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概括回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和巨变”

①本世纪上半叶:建立新中国

②本世纪下半叶: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③展望前景(下个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

3.对北大历史作用及地位的高度评价:“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学府。”(综合评价)

(1)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①“中心”、“策源地”、“最早传播”

②英才辈出:中共主要创始人、早期著名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进步学者

(2)是重要的教育学术文化阵地

4..总结优良传统,号召发扬光大

引用鲁迅先生的评价,揭示北大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阐明其价值(意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使北大永葆生机的精神动力。最后号召全体要“发扬光大”。

5.号召“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千万珍惜”大学时代。

由个人大学岁月的回顾,引申归纳出当时广大进步爱国青年的优良传统,由赞许五十多年前的进步青年,再引申出对当代学子的希望。

以上各段,思路是逐步拓展,又层层深入。从北大百年历史回顾扩展到祖国世纪沧桑,又自全国复归于对北大的评价,思路开合自如,“小大由之”;自事实的揭示升华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白对学校的高度评价及对学子的殷切期望。思路在步步展开中得到升华、提高。

第三部分:(7~10段)

阐述科教兴国战略和实现这一战略的任务要求。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宏伟目标,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

2.从当今世界形势看我国当今任务,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开发到“战略”的实践,从而得出“全党、全社会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结论。

3.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4.大学建设的任务与要求

如果说第二部分是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期望,那么这第三部分则是分析现实,明确任务。由国际形势看国内形势,由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体事业看科教领域的任务要求,进而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由宏观到微观,思路仍是层层深入,递进,要求也更为明确而具体。

第四部分:(11~16段)

向青年提出希望:

1.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

2.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

3.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

4.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统一。

第五部分:(17、18段)

展望未来,寄托希望,这是全篇的概括、.总结,又是主题的升华、提高。

纵观全篇,从中国革命历史谈到北大百年历程,从五四光荣传统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从世界的迅猛发展谈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对教育的任务要求。最后由“北大同学”及于“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再及于“全国各界青年”,表明这不是一篇仅限于北大校庆的应景文章,也非仅限于教育领域的普通演讲,而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战略全局性和历史长期性的指导性.文献。

五、回顾全文,体会理清文章总体思路的一些方法(自由讨论、发言、教师帮助梳理、.总结)

通过前面的讲析我们已经明确,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弄清文章段落间、句子间是怎样互相联系,组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的,以及这样组织的道理所在。好文章的思路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首先表现为结构的条理性。所以我们在理清思路时,往往是分析文章结构的条理性,探究段落间的层次关系,理清材料组织所依从的顺序。但仅分析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了段意并不等于理清了思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样安排结构的道理。思路的总的依据和出发点、归宿点是文章的主旨,因此还要在整体感知,初步把握主旨的前提下去探究思路、理清脉络,从而更深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的,理清总体思路,我们大致可以分作这样几步:

第一步:整体把握课文,根据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第二步:概括出各段中心。

第三步:探究思路。我们可以自觉设置问题,对这一思路的展开提出质疑,在解疑中达到对作者的理解。也可以进行多角度思维,假设出多种结构安排,将文章思路与自己的设想作比较,从比较中体会作者的构思。

10.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 篇十

(1)追忆清华 建立、近代、现代、目前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2)世界形势决定人才科技的需求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3)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措施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总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三点希望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11.建校十周年学生代表发言稿 篇十一

记得刚入十七中,走进宽阔的大门,高大雄伟的图书馆、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看着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心中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我终于进入了理想的学校,成为了一名十七中的学生。

今天,学习在十七中,我们是幸福的!因为这里有我们亲爱的老师,是您传授给我们知识,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您每天披星戴月、无怨无悔照顾我们这些孩子。难忘我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让我们徜徉在知识海洋;难忘您那一次次地教诲,让我明确了人生的方向;更难忘您那一次次地叮嘱,犹如母亲站在我的身旁。在您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今天,学习在十七中,我们是幸运的!每一次国旗下演讲都给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每一次活动都让我们青春飞扬,校园之星给了我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梦想诺贝尔奏响了成功的乐章。崇德、求真、和谐、发展的校风让我们积聚着向上的力量。博学、厚积、追求成功,创造辉煌。

在十七中,我如一只小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蓝天,老师的教诲与关爱为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学校的活动让我们在天空中任意遨游,展翅高飞。我愿把对十七中的感激之情,化作一首隽永的诗,去填平她额头上的皱纹;我愿把对十七中深深的敬意,编织成一只优美的歌,去覆盖她每一个奔波忙碌的脚印;我愿把大树对根的感激之情汇成涓涓溪流,流进她永远为我们敞开的心扉;我要将万物对大地的回报之意,织成纯洁的白云,抹去她心头为我们停留的忧虑。

上一篇:2019教师会优秀教师发言稿下一篇:初中语文听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