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实验室管理制度

2024-06-22

初中实验室管理制度(精选7篇)

1.初中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一

初中实验室管理汇报材料

尽管我校实验室建设不具备初中阶段的理化生实验课正常实验条件,但从开始实行中招理化操作考试以来,每年都能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理化教学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组员:XX、XXX。主管领导经常到实验室、仪器室了解教学仪器、各类药品情况,并督促各级各科实验教学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切实保证安全,实验室制订了各项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建立健全了各项账册;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均按要求进行,避免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不断整理实验室,做到了帐、卡、标三对照。

四、实验室、仪器室保持清洁干燥,仪器做到了防腐、防潮、防霉、防蛀、防尘工作,使各种仪器用品时刻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五、要求各实验教师,要按照课本要求开足开全实验,保证完成实验任务。

六、全力以赴,紧张投入春期的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训练中。

理化老师及实验员团结协作,顺利完成实验操作训练任务,最终使我校九年级学生顺利参加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七、主管领导经常深入实验教学第一线,和各科老师一起解决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初中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二

案例一:直流电流 (压) 表的改造利用

在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活动中,直流电流表或电压表很容易被损坏:如果是接线柱松动、小螺母掉下来等常见故障,可以修复;如果是表头出现了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能报废。对做报废处理的直流电流表或电压表,笔者的做法是将其拆散,拆下螺丝、螺母、垫片等零件以备用于同类仪器的维修。塑料壳通常是当垃圾处理,但有一天笔者想扔了可惜,能不能改作他用呢?看着透明的塑料面罩,笔者想到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中的自制水滴显微镜实验,实验器材中也有一个透明的凹形塑料,于是找来教材仔细阅读后试做实验,效果很好。用滴管在面罩内凹面滴上一滴清水,再将面罩翻过来放在白纸上,这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水滴成为一个小凸透镜,手持一只放大镜就可以像使用显微镜一样观察白纸上的微小物品。

从电表上拆下的带刻度的面板,有塑料材质的,也有金属铝材质的。塑料材质的面板可用于光的折射实验:将其稍作剪裁加工,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即可作为光屏使用。金属铝材质的面板和电表的外壳底面塑料板,可以用来做教材引言中实验2的隔片,它是用来检验磁铁吸引回形针时插入隔片后会不会发生变化的。 (铁片会变化) 。

体会:废旧器材不是垃圾,拆散后可以合理使用。既扩大了实验器材的来源,也节省了实验经费。关键是实验室管理人员有没有开动脑筋,有没有为实验教学提供服务的意识。

案例二:量热器的改造利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实验设计中已不需要量热器这一实验器材了,量热器由一大一小两个铝制金属筒组成。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需要称量液体的质量,从教学经验看,初中学生在实验中很容易损坏玻璃烧杯,如果改用铝制的金属筒将更加耐用和方便。这两个金属筒,小的可以用来盛放需要称量的液体,大的可以用来储备实验用水。

体会:教材的实验设计变了,有的器材派不上用场了,但可以挪作他用。学生在实验中经常损坏器材,除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还可以改变器材,防止学生将其损坏,减少实验器材的损耗。

案例三:对生物显微镜箱内固定塑料块的改造利用

在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中需要用到量筒,实验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打碎量筒的状况,更为严重的是碎裂的玻璃碴容易扎伤学生。由于量筒为易碎玻璃品,竖放在实验桌上的量筒很容易被学生碰倒摔碎。笔者曾考虑将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但由于量筒是圆柱形很容易滚动,滚落到地面上还是会摔碎。怎么办?做个架子不就解决了嘛?但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呢?笔者开始时选择很容易加工的蜡块,将光学实验中的剩余蜡烛头熔化,注入香烟盒,冷却后得到一个大小合适的蜡块,用刀修出一个凹槽放置量筒。但制作过程比较费事,而且在夏天容易变形。经验反复观察和思考,笔者发现了一个更简单的办法,从废旧显微镜箱内拆出固定显微镜底座的塑料构件,用钢锯将塑料构件一分为二 (如图1所示) ,再在上面锯出一个V形槽用于放置量筒 (如图2所示) 。

体会:爱护学生,保护学生,防止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受到伤害,是从事教学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实验室管理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从仪器管理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案例四:对现有定值电阻的改造利用

现有定值电阻是一组3个:5Ω,10Ω,15Ω。在实际教学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如果依次使用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得出的数据规律是:第二次测得的电流数值是第一次的1/2左右,第三次所得数值是第一次的1/3左右。如果使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得出的数据规律是:第二次测得的电流数值是第一次的1/2左右,第三次所得数值是第二次的1/2左右。学生很容易从电阻增加一倍,电流减小一半的实验数据中得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反比”的规律。

有教师从实际教学出发,提出将定值电阻改为5Ω,10Ω,20Ω,其中需要将15Ω改为20Ω,具体有两种方法。方法一:使用200 W的电炉丝,截取20Ω的一段电阻丝替换15Ω的定值电阻。这一方法比较麻烦,在截取时需要用万用表,对测量精度也有要求。方法二:使用碳膜电阻,购买20Ω的碳膜电阻替换15Ω的定值电阻。如果碳膜电阻引脚短可在两头加焊导线叉子延长 (如图3所示) 。

体会:实验教学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实验管理员只有倾听一线教师对实验器材的评价,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流的工作成绩。

案例五:帕斯卡球的改造利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已不需要帕斯卡球这一实验器材了,该器材前端有一个带数个小孔和一个大孔的空心铝球。拆下空心铝球,小孔用百得胶封闭,大孔用橡皮塞密封。这样就做成了一个能浮于水面的“铝球”,可用于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课后习题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依据铝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认为铝球沉于水底。

体会:能浮在水面的“铝球”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个意外。实验管理员对旧器材的改造也博得了教师的赞许。

案例六:磁分子模型的改造利用

苏科版物理教材已不需要磁分子模型器材,将磁分子模型拆开,用老虎钳拔下钢针,它可以代替小磁针底座上缺损的钢针,而且长度正合适。由于它比小磁针的钢针稍粗,所以要用酒精灯烧热后再压进塑料底座,但也正因为它粗一些,维修后比原配的钢针更坚固耐用。磁针也可以替换实验中丢失或损坏的磁针 (如图4所示) 。

体会:教师在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损坏器材,有些零配件并不好找,如小磁针底座上的钢针丢失了,有的教师试图用大头针替代,效果不理想,也有的用缝衣针替代,又太长。找到磁分子模型上的钢针的时候,真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案例七:旧喇叭中的环形磁铁改造利用

对于实验室中的旧喇叭或者旧收录机中的喇叭,可以小心地拆开取出其中的环形磁铁用于苏科版物理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课后习题实验 (磁悬浮) ,也可以用来做第十六章第三节中的自制电动机模型,或者第十六章第五节中的自制交流发电机模型。

3.初中开放型实验室的创设和管理 篇三

关键词:初中;开放型实验室;创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86-02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科学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记牢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式,而实验是科学学习的最重要方法。科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的态度。科学课的两大要素是实验和探究,这两点都离不开开放型实验室的创设和管理。

一、开放实验的意愿调查

1、校内现状调查分析。我校三个年级共986位学生,随机发放400张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卷387张。(调查问卷和汇总情况见附录一和附录二)从调查问卷分析可知:学生希望实验室随时开放的达91%,而我校课余时间基本上不向学生开放;62%的学生喜欢做探究性小实验,19%的想做教师做过的演示实验,18%的希望重做学生分组实验,但是我校只能完成95%的演示实验和78%的学生分组实验;做实验时希望得到科学任课教师指导的达55%,希望得到同学指导的为20%;学生更希望自己组装实验器材,而不是用教师组装好的实验器材做实验。

2、全区现状调查分析。2015年我区教育技术装备检查时所反映的情况和我们课题组对周边几所学校调查的结果是:62%的教师反应初中实验教学的不足是余杭区科学成绩无法大面积提高的主要原因。我区初中科学实验室创设和管理的现状存在以下四点不足。(1)实验员配备不足:初中实验员大多数配备不足。有的学校一个专职实验员要兼管多个实验室,有的初中根本没有专职实验室员,而是由科学教师兼任。(2)实验员素质不高:由于过去一些初中学校对实验室不够重视,实验员大多是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或教学成绩非常差的教师。他们自身的动手能力就非常差。有些还是带着不得志的情绪在工作。(3)实验场所等硬件不足:从区教育技术装备检查情况看,我区初中实验场所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等情况较严重。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和仪器室个数或面积不足。从实验仪器设备上看,我区很多学校的仪器质量差,有的根本不能使用,有的只用过一两次就再也无法用了,只能当摆设。有的学校分组实验器材匮乏。(4)开放程度低:据检查结果了解到我区初中学校的实验室开放程度非常低,绝大部分学校只是为演示实验提供器材,开出一部分学生实验,几乎没有师生的探究性实验,更别说时间上、空间上对师生的全方位的开放了。

二、开放型实验室的作用

本文中的“开放”是指实验教学的内容、器材、时间、空间、人员上的开放;“创设”是指师生和学校层面一起参与的创设;“管理”是指学校、班级和实验员(专业实验员为主,任课老师和学生志愿者为辅)的管理。其作用如下:

1、提高实验室使用率:现在许多初中都存在实验室使用率低下、空置等问题,有些只用于上科学课,而其他时间都是空置的。由于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教学仪器已成“鸡肋”。

2、激发学生求知欲:很多科学问题由于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与平时观察到的现象不符。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下课后进入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结论。

3、撑科学拓展性课程:科学拓展性课程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一种学习科学的课程,其中实验室的开放为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究性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手段。课堂演示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观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研究实验可能出现的种种现象,更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放实验室可对课堂实验进行延续、扩展和加深,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开放型实验室的“创”

实验室建设的好坏标志着学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因此,实验室的科学创设成为各个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校创设的关键词是“主体多元、途径多样、材料开放”。

1、创设主体多元化。开放型实验室的创设主体除开学校之外,还可以是社区、教师、家长和学生(含已经毕业的学生)等,我们的研究前调查中可知:94%的学生愿意把自己制作的实验器材与其他人分享。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能力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

2、创设途径多样化。购买实验器材、自制简单实验器材、寻找替代性实验器材等途径创设;购买器材的公司除开教育局招标的之外,最方便的是网上购买,特别是小型器材。

3、实验室摆放开放式。开放式的橱柜放置各种器材和材料,方便师生随取随放。

4、开放型实验室的“管”

投放的材料注重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满足师生实验的需求,同时促进每个师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包括“开放安排、设备和器材的管理、人员的设定、实践空间和形式上的灵活自主”。

5、管理人员立体化。投放的材料注重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满足师生实验的需求,同时促进每个师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包括“开放安排、设备和器材的管理、人员的设定、实践空间和形式上的灵活自主”。

四、开放型实验室的“用”

1、实验内容开放化。研究浙教版科学课本中便于开放的实验内容。虽然我们研究前的调查可知62%的学生喜欢做探究性小实验。但是学生能力范围内的探究性小实验基本上是课本上提到的,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科学课本中便于开放的小实验有哪些,应该准备哪些器材?

2、时间空间多维化。通过调查分析和行动研究,找到最适合本校实际的实验室开放的时间、空间安排。空间上指师生做实验的空间,如在实验室、教室、教师办公室、师生家里等。

3、开放形式灵活化。同时我们会在如何采取预约开放、定时开放或全天候开放等开放形式上尝试实践。

4、实验记录过程化。科学上的记录是对于我们学习认为有用的有价值的将其保存下来,以备将来所需。它不仅是思维的再化,还是证据的获得,更是评价的依据。我们将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师生一起探索实验的记录方法,如实记录,让有效的科学记录成为开放型实验室中学生科学表现评价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高校开放型实验室建设探索》,聂文杰于2011年7月发表于《技术与创新管理》.

4.郝戈庄初中新教育实验管理办法 篇四

指导思想:

2011年我校要全员启动,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有关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文件,认真实施上级新教育实验方案,将新教育实验作为主线,纳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通过实验提升师生品质,提升教育质量。

实验领导小组:

为搞好我校的新教育实施工作,学校成立实施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组长:张翔 副组长:王瑞亮

组员:臧传义、孙秀江、赵夕波 七、八、九年级各班班主任及备课组长,美术教师、书法教师、音乐教师,体育教师,领导小组下设教研组,由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具体落实新教育实验的实施工作。

实验内容及措施:

一、营造书香校园

为推动我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扎实深入地开展好读书活动,本学年侧重做好书香校园及书香班级的创建工作,七、八、九年级参与实验。校园内挂条幅,走廊橱窗等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古诗词等,营造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在校园内开辟一个“建设书香校园”专栏,均以读书为主题或倡导读书,或科技知识介绍,或读书方法指引,内容不拘,形式多样。

书香班级创建要求如下:

(一)班级文化创建

1、创建班级图书角,可取书海拾贝、读书台、图书超市等生动的名字,专门配备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2、教室门口布置班主任或学生的个性阅读宣言。

3、各班班主任制定《创建书香班级方案》,要求有自己班级特色。(建立,然后根据自己的班名进行了班级的装饰,缔造完美教室)。班主任简介、班级个性化班名,班风,和班号等内容在教室外墙展示。各年级将分别评选出一个最佳书香班级创意奖。

(二)班级读书活动

1、开学一周内确定本班一学期所要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制定诵读计划。

2、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确定一学期重点阅读书目、选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创作读书名言。在午读时间,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针对阅读内容开展讨论,并写出读后感。并在班级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进行评比。

3、开展相关读书活动,如:以班为单位的朗读比赛、诗歌朗诵会、开展“书香校园主题”汇报活动(形式:诗歌朗诵、我把好书推荐给你等活动)、开展捐献“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组织阅读有经验的学生介绍读书方法、组织学生读书笔记的评比和展览、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好书中转站”、读书主题班队会、师生共读„„等活动。要求每年级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读书活动,由七、八、九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负责,组内成员协作完成。每次班级开展特色读书活动时,报教科室登记,并积累读书活动的相关书面材料(活动方案、记录、总结等),学期结束作为评比书香班级依据。提倡邀请学校领导、其他班级老师、学生参加本班活动观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七、八年级每周一节班级读书会,每月月底一节评比汇报课。九年级每月一节。各班可分小组进行“好书推介”、“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向同学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开展晨诵活动。

(一)实验对象:全体师生共同参加诵背活动。

(二)时间安排及要求:

每周早读用10分钟进行诵读,语文教师确定晨诵内容。语文早自习由语文教师监督检查,到班指导。其它自习班主任到班监督。语文教师对学生晨诵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解疑,解疑时要耐心指导,确保学生朗读背诵,并根据学生情况有选择地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诗作大意、思想感情等。各种场合相关教师要巧妙地安排诵读。比如在会场等待时、公开课前、外出活动时都可以开展诵读。各班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比如举行赛诗会、评选背诗王等。

三、教师读书研讨活动

1、及时添置图书。

学校每学期购置一定量的图书,丰富图书室的藏书。

2、鼓励教师购书。

3、开展读书沙龙。

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读书书目,定期组织教师读书会,互相推荐新书、好书,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四、师生共写随笔实施要求及措施

(一)教师随笔(45周岁以下的教师)

1、撰写随笔。每月至少撰写四篇随笔(即每周至少一篇),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设想及反思;对学校或教育界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理性思考等,逐步过渡到每天写随笔。

2、随笔上网。教师每月将两篇随笔上传到我校新教育信箱,教科室每月底对教师随笔进行检查,优质随笔转发至学校新教育博客。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教研组做好优秀读书笔记(心得)推荐工作,将优秀稿件发到学校新教育博客或推荐到有关博客、网站、报刊杂志。每学期学校出刊各类心得,教育叙事,叙事,读书笔记。

3、成立新教育实验先锋队,坚持每天上网(教育在线,与你同行,三里岗新教育)学习、跟帖,要求45岁以下青年教师建立个人博客。

4、完善考评制度。将教师写随笔列入教师工作考核。

(二)学生写日记

1、参加对象:六至八年级学生

2、每周至少至少写两篇日记。语文教师加强学生日记写作指导,做好学生日记的推荐工作,将学生中产生的优秀习作推荐到学校新教育信箱。教研组评选精华篇章,发到学校新教育网页上。

3、学校每学期每班出刊一本学生的优秀成长日记集。成长日记集以各班班名命名。

五、聆听窗外声音实施要求及措施

“聆听窗外声音”就是开展学校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激发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定期把社会名流、企业家,以及各行业的优秀分子请到学校,让一个孩子在校期间多听几场报告,这是新教育实验的期望。让一个个英雄的丰碑去影响他们,需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去征服他们。

每学期要至少举行2次“窗外声音”报告会。还可以充分利用CCTV《大家》、《百家讲坛》等资源对师生进行教育。让师生与大师为伍,与学者零距离接触,与身边的人对话,使学生在报告会中受到启迪,触发灵感。倡导学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进行此项目活动,以此活动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形式与内容,使学生真正走进社区、服务社区,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学习。

六、双语口才训练

口才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播信息,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是捍卫真理、批判谬误的锐利武器;是寻求发展与合作、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宽广桥梁;是调查访问、洽谈讨论的重要手段;是领导艺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力,竞争力、推销力无一不是以口才来展示的,在这方面有欠缺足以构成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障碍。口才已日益成为现代人,特别是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一种重要能力而在社会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双语口才训练”正是为培养学生中英文听说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增设的项目。

学校设立学生论坛,进行师生报告会、师生演讲比赛。倡导学生背诵一些经典名篇,要求学生用经典、名篇打造个人口才的文化底子,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建议各班要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演讲、故事会读书论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才技能。

七、构筑理想课堂

理想的课堂是一种弥漫着“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氛围的课堂,是一种体现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着“没有学不会的学生”的理念,体现“以学定教”的原则,落实“六度”、“五还”的要求,“六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五还”,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黑板还给学生,把展示还给学生,把课堂上的作业权还给学生。在课堂形式上,改革“秧田式”的单一模式,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课桌形式。“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实验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项目。

(一)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以“新教育实验” 所提供的“理想的智育”为研究方向,着重研究本校6至8年级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组织,全体学生与全体教师以及能促进理想课堂自由度构建的教学环境。

(二)主要思路:

在学校已有的课堂模式下,我们一手抓教学环节的落实和完善,走出一条减负增效,教师有效施教,学生有效学习的路子。另一手是对各个教学环节中的细节做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目标。应该着眼于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基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通过备教材、备学生的精心思考,科学严密地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学生愿意感知的教学情境,着力优化具备整合度和参与度特点的目标指向。二是优化过程。应该着眼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要求,基于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通过以人为本前提下的疏导点拨,营造自然亲切、师生和谐共进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运用自身知识经验自觉发现和体验,着力活化具备亲合度和自由度的教学情境。三是优化效果。应该着眼于学科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向,基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基本原则,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和素质提供指导,并注意及时提升和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素养,着力强化具备延展度和练习度的教学效果。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信任”学生。

2、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占领;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三)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我们打算利用一年半年时间完成,分三个阶段进行运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方案的制定与相应理论的学习,完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运作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进行系统研究,定期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进行全面总结,系统整理,形成报告。

(四)、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加强校本培训,树立新教育的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价值观。以新教育理论学习为重点,重视加强对新教育中理想课堂的学习,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与新教育实验相适应的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价值观。校本培训形式做到多样化,坚持学习理论与提高实践能力相结合、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坚持开设讲座与组织讨论、观摩、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师开展新教育实验的水平。

2、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继续推进以问题为起点,以课例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途径的校本研究。

我们构建理想课堂不是浮躁而是扎实地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形成各种技能。任何事情都不能没有基础保障,没有分数就没有生命力,只有分数,没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就不能持续生存。所以我们必须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构建理想课堂,必须将练习度的构建做为基本源泉。

本学期以传统的“说、讲、评”活动为主,旨在迅速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周说课,下一周讲课、评课。教研组长提前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主讲人。每次活动一人主讲,其他教师补充。主讲人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每次活动都要有具体的书面材料,材料要突出教材研究、目标定位、基本的教学流程、目标检测等。活动时要有专人记录,活动记录要详细,突出活动重点,活动结束后将记录表、活动材料一起交回。并及时向“教育在线”发送。蹲点领导要按时参加,认真督促,使每次活动都落到实处。教科室对每次活动材料进行阅览评价,分成优、良、中三类,月末记入教研组考核。(开学前给教研组长发放教研活动计划和教研活动记录)

具体实施时间:结合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安排,进一步改革考核制度,体现课堂教学水平,以教学评价为切入点,抓好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主要进行“推门课、赛讲课、特色课”三次赛讲,具体评价办法参考本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9月:青年教师推门课:从新进教师开始,进行随时听课评课,9月份全部听完,评委由包年级领导、年级组内同学科教师组成。本月进行至少三次讲、评、说课活动。月末进行第一次课题实验小结。

10月:青年教师赛讲课(新进教师的适应课、青年教师的合格课):国庆节前选好课,报到教导处,国庆节期间进行准备。赛讲从国庆长假后开始,分语、数、外、常识四组进行,有关细则另行通知。月末进行第二次实验小结。

11月:骨干教师特色课(录像课):参赛教师由两轮赛讲中涌现出的优胜教师或骨干教师组成,继续进行“说、讲、评”活动。月末第三次课题实验小结。

12月:期末进行各项活动课成果展示汇报。

(五)、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与新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为构建理想课堂导向护航。

(1)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教师“构建理想课堂”主题档案袋,收集教师个人实践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教案、案例、反思随笔等。同时,把教师“构建理想课堂”的行动研究纳入教师发展性教育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中。

(2)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结合“六度”理念,修订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重新设计课时教案,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把构建“理想课堂”落实在自己的教学预设与生成中,落实在教学的反思随想中。

(3)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运用“六度”理念,联系学生生活,构建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让评价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伴护学生成长。

(六)、预期研究成果:

1、汇编学生活动过程资料,教师研究过程中的随笔。

2、主题网络信息(博客等)。

3、汇编以六度教学,理想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个案集。

4、收集优秀教师观摩课研讨课的光盘资料。

5、研究报告与相关论文案例等。

6、汇编教师听课随感及评课随笔录。

7、构建理想课堂教学模式、(七)、完成课题任务的保障措施:

1、学校将成立由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教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教育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负责新教育实验研究的统筹规划与指导。办公室设在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新教育实验研究的日常管理与指导工作。

2、学校将积极完成所承担的新教育实验的工作,积极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有关研讨与学术交流活动。

3、学校将积极接受新教育有关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管理,学校将切实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管理,学校将在时间、人力和研究经费等条件上给予课题研究积极的支持。

4、作为实验学校,我校将认真积累实验数据,包括实验过程的记录、设计方案、有关资源、活动录像、师生作品及其他成果,并积极上报有关实验的简报、经验材料及有价值的实验信息等。

5、学校已建成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新教育实验教师坚持经常上新教育在线网浏览并上传相关实验研究资料与信息。

6、学校将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新教育的有关培训、实验研究活动。

7、学校将制定新教育实验实施细则,科学规范实验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实验评价制度。

在校本研修中,评价是保证研修成效的重要手段。评价最关注的是教师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每个研修团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氛围。由此,学校将在“新教育实验”背景下,推行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记录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足迹,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成长的乐趣,坚定自己成长的信念。同时,尝试以“分类授奖等级制”为特点的教师专业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能力设立“发展奖”、学生的教育教学反馈设立“满意奖”、教师专业发展设立“丰收奖”、学生整体风貌设立“管理奖”等等,以此来加强过程评价,突出教师的过程发展。学校还将开展优秀研修团队(年级组)的评选,来提高研修团队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校本研修文化,通过评优奖励,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5.初中化学实验室 篇五

一、健全实验规章制度,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实验室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的主阵地。要很好的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作用,作为实验室的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才能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实验室的功能产生最大的使用价值。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建立主要包括:①实验教师工作职责及学生实验守则;②实验用品请购制度;③仪器出借制度;④仪器损坏赔偿制度;⑤实验用品保养与报损制度;⑥实验室课堂教学管理制度;⑦ 第二课堂管理制度等等。为了使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实施,我们在十几年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教师方面。我主动督促和协助任课教师做到严格按制度开展和完成有关实验教学的各项工作。做到每学期初既又有全校总体实验教学计划,又有任课教师分班实验计划;既有每个实验的实验前通知单,又有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记载和实验后的完成情况汇总。二是学生方面。在学生方面,我首先取得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重视与支持,在学期初做好分组实验的学生分组安排,让学生有固定的座位,然后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选派小组长,让他们明确工作职责,在实验中发挥其作用(包括组织小组学习,做好学生损坏仪器的登记,实验后仪器、药品的整理以及药品的回收和卫生清理等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提高了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完好率和药品的回收率,从而使实验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营造实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兴趣 我校化学实验室有将近100平方米的面积,宽敞明亮,其室内设施装备是同类学校的一流水平。有了这样一个好的条件,我在四墙作了精心的布置:不仅有科学家的画像名言和元素周期表,而且框贴了各项管理制度,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各教学班实验教学评比栏和第二课堂的记载评比栏。这些布置虽不直接作用于实验教学,但它既体现了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又融合了科学探索的激励性和智力开发的灵动性。实验室营造的这种环境不仅使人赏心悦目,而且会使人油然而生奋进之情;不仅渲染了科学探索的氛围,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随堂教学实践,发挥课堂主人翁作用

在我看来,实验管理工作,既是仪器管理工作,又是实验教学工作;既要充当本室的管理员,有要充当任课教师的得力助手。实验教学是实验管理的落脚点,是重头戏,必须深入细致的抓,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由于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因此,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了“一准备二联系三改进四跟堂”。

其一,积极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接到任课教师的通知单后,先准备仪器和药品,再进行预演。出现问题及时找原因,掉换试剂或仪器,效果不理想时改用别的办法再试验,直到成功。实验改进后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办法,并将改进及时告诉任课教师。例如做分组实验,认真做好分组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后的检查工作。先将仪器和药品有规律地陈列在实验桌上,再将仪器和药品卡片,按实验桌上的排列顺序吸附在磁性黑板上,供学生实验后复位时对照。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根据磁性黑板上的仪器陈列标准进行自查,再由小组长进行检查,并打好实验仪器复位的分数交给老师。这样,第二个班级的学生实验环境良好,缩短了整理的时间,提高了实验的质量,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

其二,及时联系任课教师,正确处理好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必须予以重视。实验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实验教学服务的,讲得具体一点,是为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服务的,凡是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活动需求,都应该认真、及时、仔细的作好充分的准备。当然,为使实验教学顺利开展而制定的有关制度还是要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务必落实。

其三,改进实验,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和效率。例如做分组实验的;氢气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实验都可以作一定的改进。再如做演示实验的木炭还原氧化铜、晶体的制备等。为提高演示实验的成功率和可见度,可根据任课教师对准备的演示实验的意见、要求和建议,结合自己预演时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加以改进,才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其四,积极参加课堂教学,自觉充当任课教师的得力助手。我做这项工作以来,每学年的平行教学班都在八个以上,要一个人做到做好这些工作,绝非易事,但我坚持做下来了,而且坚持做到了随堂跟班,协助教学协助指导。有时在接连的几天里,天天都是5~6节课,我都是与每个任课教师一道活动在学生之中。既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又促进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加强实物的科学管理,提高功能设施使用价值

1、仪器的存放和管理,可以从实验教学的需要出发,以防损和取用方便为原则。

化学实验中所有的仪器大部分是玻璃仪器,数量较大,规格也较多,存放不方便。但是若能根据规格、类别、功能、用途进行再分类,可以分为三分存放:备用仪器和常用仪器分类存放。同类仪器根据容积和大小,外径与长度不等的应分格存放。同时给橱柜编号,根据功能和常用与备用进行分橱存放,以便取用和清点。

此外,玻璃仪器要清洗干净后存放;滴点管、分液漏斗、容量瓶上使用的磨砂玻塞不能任意组合,存放时应该用橡皮筋和仪器缚在一起,塞上瓶口时必须垫上纸片;瓷制仪器可按加热和不加热分类存放;金属仪器因容易生锈,如铁夹、铁架台、坩埚钳、滴定管夹等,用后必须擦干净,放在通风处。

对于配套的演示实验仪器,则存放在多抽斗的演示仪器橱内,每个演示实验的玻璃仪器和小配件放在一个抽斗内,以便下次做同一实验时使用,省时、方便。分组实验使用的仪器,可分别存放在几个抽斗(或塑料盒)内,放在学生分组仪器橱内,取用方便。在工作台上摆放常用试剂和仪器,并且经常清点更新。有利于即需即用,也有利于第二课堂的开展。

2、化学药品的存放和管理则侧重安全性原则,兼顾实用性原则。

初中化学实验室的药品可分为一般药品、易变质药品和危险药品等三大类,其存放保管是化学实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易燃、易爆、剧毒性质的危险药品更是要注意严格按规程操作,既要做到做到取用方便,更要做到存放科学,安全无隐患。

对一般试剂的存放,指示剂和其它的顺序存放在仪器橱的上窗,其余同类多余试剂,放在同橱的下窗,便于上窗的药品用完后及时添加。但如果从方便、实用的角度考虑,初中阶段其它类药品使用次数少,腐蚀性弱,而酸碱类药品使用频繁,腐蚀性强,可以适当变换位置,将碱、酸放在中下层,其它类药品放在上层。

对易变质、易挥发、腐蚀性强的物质试剂,则必须注重隔离性和安全性,应该根据药品的不同性质存放。挥发性腐蚀性强的酸类物质(如硝酸、盐酸),以及低沸点有机物(如乙醚、甲醛、丙酮、四氯化碳、乙醇、氯仿、苯),易升华的碘晶体,必须严密紧盖塞子,密封保存,且不要和氨水放在一起。易吸湿药品(氢氧化钠、无水醋酸钠、无水氯化钙、无水酒精、浓硫酸、氧化钙)、易风化药品(明矾、绿矾、碳酸纳晶体)、易氧化药品(硫酸亚铁)和易碳酸化药品(氢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钙)也都要密封紧盖。

对易爆、易燃、强氧化剂和有剧毒的药品要用专用的安全橱隔离存放。遇水或空气自燃的金属钠和白磷,二硫化碳、汽油、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等易燃液体,红磷、硫磺、镁带和萘、强氧化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等易燃固体,铅盐、汞盐和钡盐等重金属盐类和白磷等剧毒药品,这些药品的存放都必须坚持安全原则,隔离存放,隔离使用,万不可疏忽。

五、加强安全管理,谨防事故发生

化学实验管理,经常要接触到容易燃烧的物质、强氧化剂和有毒物质,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容易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加强预防。

1、消除火灾隐患:①实验室内必须准备适当的消防器材,如沙箱、铁铲、皮管和灭火器。②实验室内易燃物品少量保存,而且远离火源、电源和热源,置阴凉处。③管理员和教师按规章制度展开工作,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同时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2、预防中毒发生: ①一切瓶装试剂都要有标签,有毒试剂应在标签上注明“有毒”或“剧毒”字样。②剧毒药品必须专柜加锁存放,两人以上共同保管。③严禁口尝试剂,严禁直接用鼻子对着瓶口吸气。 ④做有毒气体的实验,在无通风橱设备情况下,人应该在上风处,实验用品应及时放在室外排空。

3、预防机械损伤、烧伤和烫伤的预防

①切割后的玻璃管或玻璃棒截断面,使用前一定要熔烧圆滑;玻璃碎片散落在实验桌或地上时,要随时仔细清理干净。②启开瓶盖时,切忌脸孔或身子俯在瓶口上方;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边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取用遇水要发热、易燃和强腐蚀性固体药品,如钠、黄磷、生石灰等,必须用镊子或药匙取用。黄磷必须在水下切割,并及时将不用部分放回储瓶中,散落碎片必须马上处理好。

4、实验室内应常备一个急救箱,里面放常用急救药品(红药水、碘酒、饱和碳酸钠溶液、紫药水、消炎粉、纱布、绷带、棉花、橡皮胶、剪刀和10%的高锰酸钾溶液)。

六、做好账册管理,及时反馈物账信息 及时清点实验室的仪器药品,及时登记入库物资,一期一次清产核资等等,都是实验管理的常规工作,但如果不想着法子去做,你只会被这些账务所拌住而不得其所。我在几年的实验管理中是这样做的:物有所置,账有所指,物上标签,卡上注明,分类分柜,取用方便,移用复原,规程自监。我在工作中注重了日记月清,出入增损两分明,账卡实物三统一。这些功夫全都落实在守归程与及时两个方面。此外,我为化学实验管理建立了专用的电子管理文档,并且正在朝着与兄弟学校沟通共享的方向发展。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实验员,我们应该感到无上光荣。学校实验室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进行理科教学的重要课堂,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实验能力,探究理论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抓好实验室的“管”与“用”显得很重要。今天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就学校实验室的管理交流一些看法,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建章立制

我们健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学生实验规则》、《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责》等。这些制度使工作更有计划性、条理性我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管理,杜绝了仪器的损坏、流失,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档案建设

实验室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督促实验员管理好实验室的财产,对实验室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

(一)记好三本帐:仪器、物品入库帐、仪器、物品出入帐、仪器、物品损耗帐

1、仪器、物品入库帐

实验室里仪器、药品数目繁多,做为管理员,首要任务对实验室里的物品,要盘点清楚,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配备目录》分类、编号、入账。如:化学实验室的物品可以分为: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药品。我们按使用性能又把玻璃仪器分为计量(如量筒、量杯、温度计)、加热(试管、烧杯、烧瓶)、容器(集气瓶、广口瓶)等类别入帐。试管、烧杯等仪器按大小规格、编号入帐。

新购入的仪器、设备要凭单据及时入帐,编号分类存放,做到账目、卡片、实物相符。

2、仪器、物品出入帐

老师借用的仪器记录在《仪器借用登记表》上。(展示)

3、物品损耗帐

学生、老师损坏、遗失的仪器记录在《仪器损失统计表》。(展示)

注意事项:帐本尽量用活页帐本,方便,每学期普查一次。

(二)建立实验通知单档案

(三)仪器使用说明档案

(四)实验教学计划档案

三、物品管理

仪器、药品的摆放,要讲究科学、美观、取用方便的原则。各种仪器、标本、模型、药品应根据不同性质、性能和要求分科分类存放、定位入橱,做到存放整齐,取用方便,用后复原;同时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磁、防腐、避光等工作。

(一)仪器的摆放

如化学实验室仪器的摆放分为三种:分室贮放:像天平、铁架台、铁夹、三脚架、坩埚钳、螺旋夹等金属仪器。很容易生锈,在酸、碱、盐的玻境中,更容易被腐蚀、损坏、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让这些金属仪器与药品分室贮存。分组贮放:我们这儿的实验台有28组,对于常用仪器,比如试管、量筒、烧杯、蒸发皿、坩埚钳、滴管、玻璃棒、药匙等分组贮存,数量各28个。用一些小纸箱或多余水槽盛放。并贴上标签。这样我们取用、摆放非常方便。固定摆放:比如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架、废物桶等常用实验用品可以固定摆放在实验台。这样做我们实验员准备实验既省时又省事。

(二)药品的摆放

药品的存放和保管,以安全,不变质和取用方便为原则。因此,需要管理员熟悉药品的性质,按一定规律存放保管,并贴上标签。为查找和取用提供方便。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需的药品大多是无机物,有机物很少。无机物首先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其中钠、钾、镁粉、红(白)磷、硫粉属于危险药品,应单独存放。盐的种类很多,有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其中硝酸盐属于氧化剂应单独存放。还有像石蕊、酚酞等指示剂和品红等检测剂也应单独一类存放。实验教学中使用的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等物品均属危险品。危险品必须贮放在危险品柜内,要分类隔离存放,要认真密封(蜡封、油封、水封等)。如五氧化二磷吸湿性极强需加蜡密封。金属钾、钠必须浸在煤油中,白磷浸在水中保存。易燃、易爆、剧毒的药品,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采购、运输、保管和使用。在中学实验室应尽量少存少用。

四、服务教学

我们实验员在管理好物品的同时,还应该努力为一线教师服务,让老师满意,让领导满意。

1、统筹规划,未雨绸缪

我们这儿平行班十几班,再加分三年制、四年制学科,实验量非常大,实验准备起来又非常繁琐,根据我这两年的工作经验,平时我把常用性的实验用品在老师没通知前就准备好,比如把制取氧气实验所需的铁丝一根根剪断,各种玻璃导管拉制好。小纸片要大小均匀等等。这些繁琐的事儿平时做好了,不至于做实验时,越忙越乱。

2、考虑周密,操作规范

认真为老师准备每一个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准备或摆放的每一个实验要科学、规范。比如制取氧气所需钝角和小锐角(氧气口)两个玻璃导管,制取氢气就需直角、小锐角(排水法)、长直角(排空气法)、尖角(验可燃性质)、长直管(验还原性)等。有时老师拿实验用品,填写通知单时,可能遗漏一些细小的仪器,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验经验来补充。比如开学第一天,一位化学老师要做《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通知单上写有白磷药品,却忘写了镊子(取白磷)和滤纸(吸附白磷上少许的水)。这就需要我们来补充。

3、内强素质,创新管理

实验员的工作是为一线服务,因此我们在平时需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一线教师请教,就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多和教师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教学。在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也积累了很多创新服务的经验。

A、替代

出于节约和操作方便的目的,我们可购买一些实验允许的、又比较便宜的替代品。如气球、棉质灯蕊、食盐等。我们也可收集一些实验用品。如大理石质地坚硬,砸碎非常难,用量又非常大。我就在上下班路上捡一些小青色石灰石来代替,回来后洗净晒干,利用业余时间精心筛选。这样既节约了学校资金,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我贮存的石灰石数量足足能用十几年吧;又如废弃的车闸(用于制取氧气实验中的铁丝);废弃的电池,(取出碳棒,用于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中);细砂(与氯化钠混合,可以用于粗盐提纯实验)等。

B、维修

对仪器维修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天平等一些再修性很强的物品。我们几个实验员常常戏说:“我们是半个修理工了。”

C、回收利用

干了几年实验员的我,看见什么东西都是宝。在实验过程中,对于破损的试管、用完药品的空瓶总不舍得扔,总琢磨在以后的实验中怎么利用。(举例)

D、自制教具

例如:饮料瓶制作灭火器,空药瓶洗干净盛其它东西,收集废纸在某些实验中用等等节约举措。

4、维持秩序,保持卫生

上实验课时,我们在供应物品的同时,还要协助任课老师维持课堂秩序,耐心辅导学生,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在平时我们还需要做好实验室的卫生保洁工作。在学校,我们实验员可以说是最富有的了,拥有大房子,物品贮藏量也非常多,说起来也够让羡慕的了。作为管理员的我们,打扫卫生也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活。所以我们有空就整卫生,分片打扫,逐步推进。特别是做完抽取氧气的实验后,到处都是黄渍。我就用抹布沾草酸,均匀地涂抹在桌面上,待一会再擦拭,桌面就会光洁如初。

6.初中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六

调查中发现, 从学生对实验分析情况看, 初中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化学, 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不准确, 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答得不好。从实验室里学生的实验操作看, 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 仍然在试验过程中会有由于操作不当的因素造成仪器损坏、实验不成功的现象。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做实验、亲自去体验, 才能获得相关的知识, 并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

从实验开设情况看, 有些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实施障碍, 做实验前必须要花一定时间去研究这些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后方能使实验得以顺利实施, 这必然影响实验的有效开展。从教师的方面来看, 如果教师产生消极的情绪, 认为实验是重复别人做过的, 做实验没有意义, 是浪费时间, 再加上准备实验药品及实验器材要的时间较多。在农村某些中学中, 很多教师是不愿安排学生进实验室的。再加上有的学校由于经费紧张, 药品不足等原因, 这就使得实验的开设及实施相当艰难。

化学实验化学学科基本的探究手段, 没有实验的化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化学能不断创新就是因为很多科学技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对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必须有深刻地认识, 不仅自己研究实验, 还应为学生参加实验创造条件, 消除各种不利因素, 创设有利于实验的条件及环境。学生在校学习不但要完成对知识的传承, 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当这些学生离开学校时, 他们还能通过相关的方法和已形成的能力去获得未知领域的知识。让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针对以上的问题, 我们进行一些探索, 以期能够找出解决办法, 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实验条件, 强化学生的认识基础

传统的课堂讲授是基于课本的内容讲授, 是一种知识的传承, 但对知识的获得方法及能力的培养方面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的获得都是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 新知识的获得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建构, 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理解、接受的知识, 所以使学生参与到实验中, 亲自体验并获得相关的知识尤显得重要。

化学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 大多数学生连简单的仪器都没见过, 更说不上叫出仪器的名称了。即使教师在课堂上按教材的内容介绍过仪器的名称, 他们都会忘记。从我们对几个班的调查测试中发现, 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在试验室里动手操作过, 所以在测试卷上一些仪器的名称都答不对。

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都是在对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使受教育着学会解决问题。测试中发现, 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描述及解释往往做得不好,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 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例如, 我们在安排学生做“制取氧气”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等药品分别制取气体, 并设计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氧气,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许多问题, 如药品的使用, 仪器的安装, 气体的收集, 收集好的气体的检验, 用什么药品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每一种药品对应什么仪器?要不要用催化剂?用什么催化剂?反应要不要加热?加热时酒精灯如何使用?用外焰还是内焰加热?试管如何预热?取用药品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时用什么方法, 排水法还是排空气法?排水法适于收集什么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实验完毕时先把导气管移出水槽, 还是先移走酒精灯等。当学生们考虑完这些问题时, 等于把要学习的知识重新自己建构了。学生们在试验过程中充满了乐趣, 大家一起合作, 一起探讨, 操作中有不明白的通过看书、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来解决。

学生通过实验更能体会化学操作要注意的问题。虽然上课时强调不能用手触摸化学药品, 但还是有学生用手去拿高锰酸钾, 最后有几个学生手变黑了。还有个学生用纸包了点高锰酸钾放在裤子口袋里, 想拿回家自己做实验, 最后口袋被烧了个洞。在我们特意安排的实验总结课上, 同学们在一起探讨这种体验时, 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同学们对氧化性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不能用手触摸化学药品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他们自己经历, 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比老师在课堂上一个人不断地说教更有效。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实验开展的实验条件, 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初中教材中有些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实施障碍的, 做实验前必须要花一定时间去研究这些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后方能使实验得以顺利实施。对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九年级学生, 由于他们还不具备较系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所以作为教师很有必要在经过调查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利于实验顺利开展的条件, 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化学》九年级上册里第27页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2-1】是这样的:

实验装置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深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 打开弹簧夹, 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

我们注意, 教材中说到“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并做上记号。”, 怎么做这个记号呢?这一步做不好, 势必影响下一步实验的进行。基于多元智力理论下学生的各种能力发展是不一样的理念, 所以没做这个实验之前, 我们布置学生去考虑为什么要做这个记号?如何去做这个记号?

这个记号做得不好会影响实验效果吗?之前你对教材的内容有疑问吗?我们通过测试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观察学生的思维品质, 对科学知识质疑态度的学习方式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际上, 大多数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是从不怀疑的, 他们也没有太多考虑这个问题。当问及他们时, 他们的反应是, 这个问题我好像没考虑过哦!但他们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 他们会知道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做记号时必须把集气瓶中水面以上的空间分成五等分, 当打开弹簧夹时, 烧杯里的水会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至1/5的刻度处。如果做的记号不准确, 会直接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

当问及如何对具有不规则形状的集气瓶内的空间进行五等分时, 同学们都没能回答上来。因为到了瓶口处不是圆柱形状了, 不能均分刻度, 没办法做出准确的记号了。

接下来我们问, 如果用量筒、水、带塞子的集气瓶、油性笔等同学们能对集气瓶做五等分的记号吗?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及操作,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出办法。先用量筒把水倒入集气瓶中, 估算总容积, 根据总容积除以六, 算出每一份的容积。 (除以六的目的是把容积分成六份, 其中一份装水, 装水部分容积多少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剩余的五份在划定记号后用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占的体积数。) 把集气瓶中的水全倒掉, 用量筒量出一份体积的水, 倒入集气瓶中, 塞紧橡皮塞, 把集气瓶倒置, 等水面稳定后, 用油性笔做出第一个记号。再用量筒量出第二份体积的水, 倒入集气瓶中, 塞紧橡皮塞, 倒置集气瓶, 等水面稳定后, 用油性笔做出第二个记号。以此类推, 做完五个记号即可。

在做完对集气瓶的标记后, 整个实验2-1按教材的操作步骤基本上可以很顺利的完成了。现象等观察效果也很好, 非常符合要求, 能很好的达到实验目的与效果。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有其他值得挖掘的地方, 例如, 实验中的反应物用的是红磷, 用硫作反应物消耗氧气行吗?如果用硫代替红磷, 那么集气瓶里还能用水吗?如果不能, 那又要用什么代替水呢?还可以用什么药品可以代替红磷呢?实验所用的反应物、生成物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这都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给学生探究。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创设有利于学生认识的广泛的实验基础, 给学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基于使实验更易于开展的理念, 使学生能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做中学”, 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 必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进一步探索和进行深刻地思索, 这对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的形成是极为有效的。如果指望学生在一节实验课里产生深刻的思考, 这样的要求太高, 实际上, 就是成人也不易做到。为此, 我们主张化学实验要从实验室走向生活, 密切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对于学生来说, 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及复杂多变的环境会存在更多的问题, 问题的产生必然会引发不断地思考和探究。

作为教师, 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还应关注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 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比, 还是可能会慢半拍的。

例如, 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 介绍的是燃料及其利用。总观其三个课题, 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从其内容介绍来看, 对燃料的充分燃烧介绍的内容很少, 不超过五行字。生活中, 燃料的完全燃烧对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等是非常好的知识点, 是极具时代意义的。教材中没有介绍, 感觉是一个缺憾,

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 他们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大多数不在上高中读书了。如, 某乡镇中学一个五十人的班级, 只有十多个人上高中读书, 还剩三十多个, 以后不在接受高中教育。基于这样的背景, 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关于充分燃烧的内容, 给他们提供一些用于充分燃烧的理论, 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去体验生活中很多与充分燃烧的例子, 对他们来说, 初中的学生并不需要太复杂的理论, 只要知道应用方面的知识对于环保的意义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给学生介绍时, 我们介绍基于伯努利方程的文丘里射吸混合器的原理, 在该混合器原理的指导下能使燃料与氧气充分混合以达到充分燃烧, 从而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这种原理广泛应用于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汽车用的化油器等设备, 并指导学生如何去体验燃料的充分燃烧, 以及燃料在燃烧状况不良时, 如何去处理的一些方法和技能。当学生们毕业离开学校时, 相信他们能应用所学知识及方法去应付各种不利的燃烧状况。

四、创设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础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明白, 然后学生才会明白。以己昏昏, 怎能使人昭昭?

教师必须研究自己, 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自己做过实验, 体验过实验的过程, 自己才能真正明白。在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后, 才能设计出适用于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了, 学生才会跟着受益。

我们在做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时, 要对集气瓶做记号。问及某个教师, 他是这样操作的, 按照【实验2-1】的操作步骤, 先不做记号, 把红磷燃烧后塞入集气瓶中, 等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让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再根据集气瓶中的液面做出记号, 然后其余的刻度估摸着平分就做好记号。这不仅是忽悠自己, 也忽悠学生。试想, 学生怎会获得对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呢?

至于有的条件艰苦的学校, 教师连实验都没办法演示, 只是叫学生看教材、看实验, 那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如同纸上谈兵了。又如, 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9页中, 对量筒量取液体时的读数是这样的:“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事实上, 对于表面张力特大的液体, 如汞, 这个表述是不对的。如果教师不去钻研业务, 提高自身的水平, 在授课时对教材盲从, 学生必不能多受益于你, 也不能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

化学实验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探究形式, 对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探究能力的培养, 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化学实验实施所遇到的障碍,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对策, 利用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 对初中化学实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探讨性的研究。

7.初中化学实验室气体制取小结 篇七

一、反应原理

1.制取氧气

采用的是含氧化合物分解的方法。常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其中过氧化氢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2.制取二氧化碳

采用碳酸盐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实验室中常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两种药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碳酸盐不宜采用碳酸钠,因为它颗粒细小,和酸反应速度过快;酸不宜采用硫酸,因为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也不宜采用浓盐酸,因为其挥发性太强,会使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3.制取氢气

采用的是活泼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方法。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制取,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Zn+H2SO4ZnSO4+H2↑;Zn +2HCl

ZnCl2 + H2↑。酸不用硝酸和浓硫酸等氧化性酸,因为没有氢气生成,也不用浓盐酸,因为会使收集的气体中含有杂质;金属不用镁、铝,因为其活动性强、反应速度过快,也不用铁,因为其活动性弱、反应太慢。

二、发生原理

对于气体的发生主要应考虑两大因素,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初中阶段可归纳为以下两种类型。

1.固-固加热型

适用范围:反应物均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时气体的制取。

仪器装置:如图1。

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加热前先预热。

应用举例: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固-液不加热型

适用范围: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须加热的气体的制取。

仪器装置:如图2。

注意事项:长颈漏斗末端须液封,也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可用锥型瓶、广口瓶、平底烧瓶代替大试管;装药品时先固后液,液体从长颈漏斗加入;如果要控制反应速率,可再添加弹簧夹或有孔塑料板。

应用举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制取氢气。

三、收集原理

1.选择收集装置的原则: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与水反应和气体密度大小选择收集装置。

2.常见的收集装置、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注:除上述常见的气体收集方法以外,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收集方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氧气与氢气,可采用甲装置收集(即短进长出),从长管中排出的水可用烧杯接装,如将烧杯换成量筒还可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氧气与二氧化碳,可用乙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氢气,可用丙装置收集。另外,有毒性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最好采用甲装置收集。

四、验满原理

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可以通过观察集气瓶里水位的下降情况验满。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可以利用气体各自的性质来检验。如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表明气体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五、放置原理

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决定,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正放于桌面;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倒放于桌面。

六、步骤原理

制取气体时首先要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接着装药品。若反应物只是固体物质,一次性装好后再固定装置;若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两种物质,一般先装固体,固定好装置后从长颈漏斗中加液体。待开始反应排尽空气后收集气体,结束时要考虑仪器的安全拆除顺序。

如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O2的主要实验步骤可概括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茶(查)”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庄(装)”即盛装药品,连好装置;“定”即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即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收”即收集气体;“利(离)”即将导管移离水面;“息(熄)”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七、除杂原理

气体中混入杂质气体,一般可采取下述方法进行除杂。

1.直接吸收法:水气可选择浓H2SO4、火碱、氧化钙等初中常见的干燥剂吸收。酸(碱)类气体可采用碱(酸)液吸收,如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氨气等碱性气体可用酸液吸收。如果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

2.转化法:将混入的气体杂质转化为原气体。如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一氧化碳氧化为二氧化碳,以达到除杂目的。

八、验证原理

在H2、CO2、H2O(气)中, 其中CO2、H2O(气)可直接验证。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2O(气)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而氢气通常须转化为水蒸气后再验证。

上一篇:浅析心脏外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论文下一篇: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