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实施方案

2024-11-15

黑臭水体实施方案(共8篇)

1.黑臭水体实施方案 篇一

XX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切实解决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对辖区农村所有河道的黑臭水体、村庄内及周边坑塘、沟渠的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治理。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方式,对存在黑臭水体的河道、坑塘、沟渠进行清淤疏浚,封堵非法排污口,2021年12月底前,辖区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实现水体无异味、水质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控源截污。

1.采用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对排入农村黑臭水体的生活污水进行管控处理。对可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生活污水,应截污分流引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对需要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要科学合理筛选实用技术和设施设备进行综合治理。处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满足农业用水、用肥要求。对不能利用的,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牵头,相关镇〔街道〕配合)

2.加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按照“规范一批、治理一批、关停一批”的原则,引导企业适度集中进入工业园区,对污染实行集中治理,依法依规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高耗水、高污染、低水平”项目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加大农业农村企业污染排放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排污。(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牵头,相关镇〔街道〕配合)

3.对农村黑臭水体区域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水产养殖污染进行管控。推广实行畜禽养殖场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畜禽粪污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处理企业对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进行专业化处置,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技术,支持散养密集区实现畜禽粪污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培养壮大畜禽粪污治理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形成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在黑臭水体及周边水域,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健康养殖方式。鼓励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等技术措施,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和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优先考虑通过种养结合、种养平衡实现畜禽粪污腐熟后作为肥料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确实不能利用的,要经过处理做到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生物防控等绿色高效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相关镇〔街道〕配合)

4.因地制宜利用生态沟渠、自然水塘等,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沟渠、地表径流积蓄与再利用等设施,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有效拦截和消纳农田退水中各类有机污染物,净化农田退水和地表径流。(区水利局牵头,相关镇〔街道〕配合)

(二)清淤疏浚。

5.对农村黑臭水体区域水质和底泥状况开展综合评估。合理制定清淤疏浚方案后组织实施,避免其他治理措施实施后,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清淤前,需做好底泥污染调查,明确疏浚范围和深度;根据当地气候和降雨特征,合理选择底泥清淤季节;清淤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清淤后回水水质应满足“不黑臭”的指标要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排放的水体,应妥善对清淤底泥进行处理。加强淤泥清理、排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鼓励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严禁随意堆放,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推进水体水系联通联控联调,打通断头河(渠),拆除未批先建的拦河坝,将具备条件的农村渠道、河道、池塘等水体联通贯通,引入活水,建立水体内部水循环系统。(区水利局牵头,相关镇〔街道〕配合)

(三)环境保洁。

6.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对农村黑臭水体周边及沿岸垃圾进行清理清捞,防止因垃圾乱堆乱放导致周边及下游水体污染。在彻底清理沿岸垃圾的基础上,建立垃圾定期清捞清理的维护机制,防止因垃圾乱堆乱放导致周边水体受到二次污染。(区城管局牵头,相关镇〔街道〕配合)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1年7月20日—8月1日):依据全市实施方案对全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结合黑臭水体成因和各自实际,细化分解整治任务。

(二)集中整治阶段(2021年8月1日—11月30日):按照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各相关部门、镇(街道)通力合作,全面抓好全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11月30日—12月31日):

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后,在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及时申请市级验收销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统筹推进的工作推进机制,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全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内容,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推进,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牵头负责具体推进,区级各相关部门镇办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二)优化审批流程。

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结合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支持和推进力度,在科学决策论证和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的同时,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立项、环评审批提供绿色通道。

(三)加大资金投入。

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经费。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深化“以奖促治”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改后补等多种方式,拓宽资金渠道,合理保障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资金投入。

(四)严格监督考核。

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开展考核评估。对存在问题较多或推进不力的,由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提请区政府督查室进行专项督查。

2.黑臭水体实施方案 篇二

1 研究区概况

茂名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濒临南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3.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704.6 mm,每年4月~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2014年茂名市市区建城区总面积42.2 km2,绿地率39.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2 m2[3]。茂名市油页岩、高岭土、标准石英砂资源储量位居广东省第一,被誉为“南方油城”,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市区最主要的水体是穿城而过的小东江,另外零星分布一些人工湖泊,水体黑臭现象明显。

2 茂名市市区黑臭水体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和判断依据

为掌握茂名市市区黑臭水体现状,本研究小组就茂名市市区黑臭水体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从是否黑臭、黑臭的程度、时间及原因四个方面设置问题,选择水体周边群众为调查对象,对茂名市市区的小东江、西湖公园、东湖、露天矿四个水体进行了调查。实地考察主要是从水体的气味和颜色两方面进行考察。借鉴前人的研究[4],从水色和臭味两个方面来判断茂名市市区水体黑臭程度(见表1)。

2.2 调查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受访的四处水体都存在黑臭现象,且如图2所示,黑臭现象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夏季最明显。此外据调查,水体的黑臭还具有日变化,每日中午最突出。

2)实地考察结果。实地考察进一步扩大了调查范围,并对小东江进行了分段考察,考察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茂名市区的区走访调查的8处水体全部存在黑臭现象,其中6处为轻度黑臭,小东江上的2处调查点均为重度黑臭,黑臭水体的治理迫在眉睫。

3 茂名市市区黑臭水体成因

1)工业废水污染。经调研发现,在市郊地区,32.35%的受访者认为工厂排污是导致附近黑臭水体形成的直接原因。茂名市郊分布着大量石油化工、化肥、水泥、造纸企业,此外周边高岭土矿的大面积露天开采,不达标的各类工业废水排放至小东江,导致水质严重污染。2)生活废水与生活垃圾污染。随着市区人口的增加,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的集中排放是导致市区内部水体污染的最主要因素。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中还存留一定量的悬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藻类增生的营养物质。除了新湖公园,南香公园和东湖,其他受访水体上都漂浮着各种固体生活垃圾、厨余等,含有病毒和细菌,滋生蚊虫、苍蝇,造成水体污染,散发阵阵臭味。

4 茂名市市区黑臭水体治理策略

由上可知,人为因素是造成城市黑臭水体的主导因素,治理黑臭水体需要从人们的生产生活入手,做到防范与治理并行,从源头上解决城市水体污染问题。1)削减与截流污染源。茂名市政府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禁止企业乱排放工业废水,禁止民众向河湖倾倒生活垃圾。倡导民众和企业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排放。另外,建立沿河湖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排入河湖前,必须经过污水达标处理。2)清淤和生物治理相结合。茂名市区水体黑臭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那些湖泊,由于流速慢,使河湖底淤积较多不易被冲走的淤泥,必须通过清淤,才能有效净化水体。同时通过安装曝气系统,既打捞水面垃圾,又能使水体曝气供氧,达到治理水体黑臭的目的[5],还可以投放微生物、种植净化河道的水生植物、投放鱼类等实施一些生物治理方法来改善河道内循环,使河道重新变得清澈,达到治理黑臭的目的。此外,已开工的茂名市小东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彭村湖人工湿地工程将加快小东江的水环境治理步伐。

摘要:介绍了茂名市市区黑臭水体的调查方法及判断依据,并结合调查结果,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生活垃圾污染等方面,分析了茂名市市区黑臭水体的成因,最后提出了治理黑臭水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黑臭水体,工业废水,问卷调查,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洪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J].环境保护,2015(13):24-26.

[2]王旭,王永刚,孙长虹,等.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4):1331-1340.

[3]茂名市统计局.茂名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4]方宇翘,张国莹.苏州河水黑臭现象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3,12(12):21-26.

3.黑臭水体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城镇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策略

城市湖泊,河流等水体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雨污没有分流等原因造成水体污染,水体严重的缺氧和发黑发臭的状态,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排污的超标对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影响很大,造成城市的污染问题。如何解决黑臭水体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也是城市环境改善的热点问题。

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节能环保和生态优势,是最有前途的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接种微生物技术,直接将水污染物降解,从而修复水的污染;另一种是土著微生物技术,向黑臭河道投入定量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剂之类的营养,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让土著微生物把污染物降解,从而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

一、物理方法

1、疏挖底泥。在河中清除污染淤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泥沙覆水体污染,从而改善水质。然而,对特定水体而言其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是否有必要底泥疏浚或清淤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达到预期的水质要求,才不至于将深层底泥中富集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暴露出来而二次污染上覆水体。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反对清河的这种方法,因为如果沉积物中重金属富集,一旦暴露,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此外,污泥最终处置是安全的或合理使用填埋也是—个问题。

2、引水冲淤。为了改善水质可以引进外部清洁水体,关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水的停留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控制因素。如果流入河中只作短暂停留,即使河水营养极为丰富的污水,只有非常有限的微生物,数量远低于预期。因此,在允许以引入外部的清洁水的情况下,增加河水,这样既可以在河水停留时间人为缩短,使污染是不容易留在所造成的河流黑臭河,同时增加水动力,改善河流污染情况,同时河流氧气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引水技术改善河道水体水质的实例较多,如上海苏州河的综合调水工程,福州内河的引水冲污工程。

3、截污治污。完善城市生活污水市政管网,避免居民生活污水进入地表水,考虑对初期雨水的截流,尽量减少城市降雨径流对地表水的污染,目的是削减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染物总量,为进一步净化水质创造条件。武汉东湖的水果湖水域,在污水截流后,湖水中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悬浮物逐年上升的趋势得到遏制,污染物总量逐年下降,水中溶解氧上升,湖区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机械除藻。藻类的大量繁殖,导致一些以河水为生的季节性藻类威胁到水体的环境,尤其是在高温下,藻类大量繁殖的季节增加了水处理技术的难度,提高水处理的成本。因此,要解决河水技术的富营养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河道水除藻技术可参考湖泊水处理技术,用处理湖泊水藻类的方法来处理河道水藻类。如直接过滤除藻工艺、气浮法除藻、慢滤池过滤、微滤机除藻等方法。

二、化学方法

可以使用的化学品去除污染的水的污染物。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新型高分子合成药物。不同药剂水质控制参数去除效率是不一样的。利用药剂法去除水中污染物例子很多,如天津市津河水处理工程的初期工程,采用了高效净水剂对津河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体澄清,臭味降低,对化学需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悬浮物都有一定的去除率,尤其是对总磷的去除率,处理后水中总磷含量达到了0.025mg/L,符合景观娱乐用水的A类标准。

三、生态修复方法

1、生物膜除污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的载体是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生物膜,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小河道治理工程中,一般选用当地盛产的石材和适合生物附着的合成材料,在施工当中,尽量让其表面粗糙,增大其生物膜表面积,使其分解污染物的能力加强。

2、曝气复氧。在被污染的水体中人工充氧,以满足动物和好氧微生物的需求,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以维持生物群落的平衡,从而提高了水的环境,消除水体中导致黑臭污染物(如H2S、FeS等)。同时河内充氧可使松河表层沉积物成致密表层沉积物,在厌氧状态表层沉积物相对宽松,很容易掩盖水分子的扩散。

3、生物菌种和微生物促生剂。通过直接向污染河道水体中投加经过培育筛选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种和投加微生物促生剂(营养物质),最终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对于向受污染的水直接加入微生物菌种生物修复技术更有争议性,集中使用是否造成了环境的安全问题。除了流动性差和污染较少的水体,直接加入微生物菌种不是很好。至于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剂,不存在安全问题,而且还通过促进污染物的减少,微生物降解的作用,使污水的BOD,COD迅速下降,溶解氧显著增加,黑臭消除。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加入化学药品的河道中,好氧微生物的繁殖,从低级到高级生物演替,生物多样性增长。同时,它是一个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水体修复技术。结束语: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每条河涌的实际受污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根据河涌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治理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技术进行因地制宜的综合整治,以实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目标。

4.黑臭水体实施方案 篇四

2016-10-19 国庆假期,很多人出游、聚餐、休息,可环保民间组织“乐水行”负责人史殿硕和他的伙伴们,却在国庆节当天集结,考察了北京一条名为“孟祖河”的黑臭河道。这样的考察几乎每周都有,史殿硕们的足迹至今已经遍及北京一半的黑臭河。

自去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以来,城市黑臭河流治理一直引人关注。“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这样的目标既令人兴奋,也让人捏了把汗。

重视民意,黑臭治理鼓励公众参与

至少90%的百姓满意,才能认定达到整治目标

“我家夏天都不敢开窗户,因为窗外是条黑臭河!”“污水处理费在提高,也不知道钱花了,效果在哪里!”一条黑臭河旁边的居民对记者抱怨道。黑与臭,一度成为不少城市河道的代名词,甚至连一些开发商主打的“亲水楼盘”的“水”,也难逃黑臭的命运。

“黑臭”本是老百姓的大白话,特指那些肮脏不堪的水体。出乎意料,这个大白话被写进了国务院治水文件,并对其明确了治理时间表。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定义,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

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教授告诉记者,城市黑臭水体大都流动性差,有的就是不流动的断头浜,就是所谓的“死水一潭”。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水体自净能力差,水体缺氧。在缺氧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被分解,产生不同类型的黑臭类物质,导致水体被污染。

识别黑臭,眼睛鼻子就管用,治理的程度怎么样,感官也能辨别。因此,有关部门在黑臭认定与治理中,特别强调公众参与。由住建部牵头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明确让百姓全过程参与城市黑臭水体的筛查、治理、评价,监督地方政府的整治成效。《指南》规定,60%的百姓认为是黑臭水体的,就应列入整治名单;至少90%的百姓满意,才能认定达到整治目标。

请百姓参与,需要有畅通的渠道。目前,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网站、公众微信号“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已投入运行大半年,公众可以轻松参与黑臭水体举报和治理监督工作。“比如调查发现的黑臭情况在平台目录里还没有,我们就可以通过系统提交情况,受理还比较及时。”史殿硕说,受理后,系统认定为黑臭水体需要的时间比较久,但住建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曾联合征询环保民间组织的意见,改进工作正在进行。

记者8月份登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网站,当时的数据还是今年2月发布的全国排查出黑臭水体1861个,治理情况一片空白。到9月底,网站已经有了较大改进,数据得到更新,纳入了公众举报的一些黑臭水体,被认定的黑臭水体数量更新为1945个。

进度落后,实现预期目标难度陡增

全国1945个黑臭水体,大部分还在制定治理方案 对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身边的河流何时脱离黑臭,重现清流。“水十条”中关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时间表,给人的希望,尤其“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让人感觉城市中“亲水”的生活似乎近在眼前。然而,在治理的现状面前,实现这一目标却显得十分艰难。

今年8月,国内多家环保组织联合发布《黑臭河治理观察简报》,盘点各地黑臭河名单更新情况、治理计划和进度完成状况。简报显示,黑臭河治理进展多数缺乏信息公开,全国1945个黑臭河水体中有285个没有按规定公布责任人,占总数的14.7%。555个水体没有公示计划达标期限,占总数的28.5%。

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1945个黑臭水体,大部分还处在治理方案制订中的状态,治理完成的有96个,治理中的有203个,未启动的有449个。在只剩下一年多治理时间的“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情况也没好多少。北京61条黑臭水体中只有3条在治理中,其余58条还在制订方案;黑臭水体最多的广东情况略好,广州和深圳的80个黑臭水体中,有一半正在治理。

这些数字反映出的情况,得到了志愿者们实地考察的印证。以北京为例,根据昌平区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规划治理、消除9条10段黑臭水体,2016年治理四家庄河、幸福河、十一排干、一排干、孟祖河5个黑臭水体。今年5月、8月、9月,志愿者们三次考察一排干,发现这一年底要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三四个月间并无变化,也没在治理。位于丰台区的北小龙河,3月份时河道在铺防渗膜,河岸在修整,但9月志愿者再次到访时,发现河道黑臭依旧。

“水十条”是治水的纲领性文件,考核必不可少。在治理进度普遍落后的情况下,如何考核不仅是各地政府要面对的问题,也让专家们感到忧虑。

5.黑臭水体实施方案 篇五

2016我市开展梁溪区芦村河、张巷浜、前胡村浜、创业河、北庄河,滨湖区庙东浜等6个水体(河道)的黑臭整治, 全长约7.4公里。截至2016年年底,6个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水工建设工程,在感官上已基本消除黑臭现象。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征求河道沿线居民的意见,90%以上的居民对整治结果表示满意。梁溪区、滨湖区将抓紧对河道继续实施水生态修复等辅助工程,确保河道水质得到持续改善,达到一般景观用水标准。

梁溪区同时启动了铁树桥浜、诸家桥浜、许溪河、盛新桥浜的整治工作,滨湖区河埒浜、钱家桥浜已完成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编制。

2017年1-2月无锡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梁溪区目前正在开展辖区内6条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目前的工程进展为:许溪河已开展河道清淤工作;诸家桥浜已启动河道清淤工程招投标;铁树桥浜已于2016年提前完成了河道清淤、栏杆修复、调水泵站整修工作和沿河居民的截污工作。同时,提前启动许夹里、丁巷浜、山北断头浜、盛新桥浜的清淤和排放口整治工作。

滨湖区钱家桥浜和河埒浜的整治方案已于2016年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目前正在进行两条河道周边排水区块的复查工作。下阶段将同时实施两条河道的清淤工程。此外,滨湖区还提前启动了刘巷浜的整治工程,现已进行整条河段的清淤疏浚工程和箱涵内的排污管道的排查工作。

惠山区对桥巷河由于实施责任部门调整,暂无实施进度。新吴区梅西河正在进行河道沿线排水达标区“四位一体”排查工作。

2017年3-4月无锡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四月底,梁溪区完成诸家桥浜等6条黑臭水体的整治方案的编制,并已于4月底通过了专家评审。许溪河、铁树桥浜、诸家桥浜已完成河道清淤工作、沿线排污口排查和调水泵站的建设。下阶段将根据专家提出建议进一步优化实施

方案及工程实施内容,并办理相关报批手续,启动工程招投标程序。

滨湖区今年计划完成钱家桥河和河埒浜的整治,启动剩余8条黑臭水体的整治。截至目前,钱家桥河已完成调水泵站的主体工程建设,计划于5月上旬进行调水泵站的试运行;河埒浜的水体透析设备正在进行技术改良,同时在制定河道上游箱涵的清淤和排查方案;剩余8条黑臭水体的“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也在编制过程中,并提前启动河道(箱涵)的清淤、沿线排污口的调查等工作。此外,对群众反映较多的东顾巷浜,滨湖区采取了控源截污、河面定期保洁等措施进行整治,据社区反映,目前河道水质状况良好。

新吴区今年的目标任务为完成梅西河的整治,实际计划完成辖区内三条黑臭水体的整治,截至目前,梅东河、梅西河、庙下浜的整治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在开展干河排查工作。

惠山区今年要完成对桥巷河的整治工作,目前“一河一策”整治方案正在细化中,计划于近期组织专家论证。

2017年5-6月无锡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梁溪区今年计划完成诸家桥浜、许溪河、铁树桥浜、潘步桥河、民丰河、唐周巷浜6条黑臭水体的整治,同时对2016年整治的芦村河等5条黑臭水体开展生态治理提升水质。截至目前,梁溪区主要进行沿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滨湖区今年计划完成钱家桥河和河埒浜的整治,启动剩余8条黑臭水体的整治。截至目前,钱家桥河已完成调水泵站的建设,泵站运行正常,同时启动生态修复工作,在河床两侧及河道交汇处种植了水生植物。河埒浜在进行上游箱涵的清淤工作。庙东浜近期将启动生态修复工作,增设曝气装置,同时对箱涵(体育中心段)进行排查。剩余8条黑臭水体中的朱祥巷浜(明河段)、徐巷浜、刘巷浜、乌泾桥浜、杨木桥浜、西新河已经清淤完成,同时开展对坡岸排污口的排查工作。11条黑臭河道周边的66块排水达标区块中42个已经基本完成整改,其余黑臭水体周边的排水达标区块计

划年内全部完成并通过评估验收。

新吴区今年的目标任务为完成梅西河的整治,实际计划完成辖区内三条黑臭水体的整治。截至目前,梅西河 “四位一体”排查工程的招标已结束,正在对梅西河周围的企业排污进行排查,临时水处理设施——超磁设备已恢复运行;庙下浜的整治工程也已进入招标阶段。

惠山区今年要完成对桥巷河的整治工作,目前“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已编制完成。

2017年7-8月无锡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梁溪区的潘步桥河、民丰河、唐周巷浜已经紧急启动,正在开展河道清淤工作,10条黑臭水体均已开展工程建设和水体治理。

滨湖区钱家桥河已完成河道内部的整治工作,沿岸月秀东苑区块由于受建筑路施工影响,排查整改工作尚未完成,河道沿线的截污槽由因上游区块的雨污分流未实施、水产市

场尚未搬迁,仍在使用中,雨天存在截污槽内合流污水溢流入河,污染河道的隐患。河埒浜水工设施已基本建成,目前在进行上游箱涵的排查和水处理设备的采购工作。

新吴区梅西、梅东河两侧生活小区排查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市政管网排查也已完成即将开始整改,周边工业企业在进行排查中,河道临时水处理设施和曝气设备正常运行,水生态系统已初步实施到位。

惠山区对桥巷河整治工作已全面启动,目前正在办理一阶段治理工程(含雨水过流池、生态植草沟和曝气设施等)的招标手续,属地村委正在推进露天粪坑取缔及沿河菜地绿化恢复等事宜。此外,对桥巷河西侧的对桥巷和黄金坝村已完成村庄污水接管,河道北侧秦巷工业园主支管网已实施到位,企业生活污水接管已改造完成,同时完成河道清淤近万方,拆除猪舍800平方米,生猪退出270头,升级改造了河道西侧的污水点源处理设施。

2017年9-10月无锡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梁溪区今年的6条目标任务河道中,诸家桥河、铁树桥浜、许溪河已基本完成水工工程与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潘步桥河、唐周巷浜、民丰河目前开展清淤疏浚工作。芦村河调水泵站已基本完成,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滨湖区钱家桥浜的水工建设已基本结束,下一步,对个别指标不能稳定达标的情况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适时放养底栖生物及鱼类,延长生物链,使河道逐渐恢复自净能力。河埒浜水体透析设备外包服务的招投标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基础的施工,预计10月下旬可以安装安成进行试运行。

新吴区梅西河两侧生活小区排查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当前重点开展河道清淤、沿岸排污口干河排查、两岸拆违拆临、绿化美化等工作,沿线企业排查也在加快实施中。同时提前启动了梅东河和庙下浜的整治工作,梅东河目前在开展沿线企业的“四位一体”排查与整改工作,庙下浜岸上控源截污工程已完成,目前正在实施干河清淤工作。

惠山区对桥巷河清淤和沿岸排水户整治已基本完成,并落实了河道环卫保洁服务外包工作。下阶段将实施生态植草沟、曝气设施和雨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等工程。

2017年11-12月无锡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无锡市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省市“263”目标任务计划以及市政府工作要求,2017我市计划完成梁溪区许溪河、潘步桥河、诸家桥浜、民丰河、唐周巷浜、铁树桥浜,滨湖区河埒浜、钱家桥河,惠山区对桥巷河,新吴区梅西河共计10个水体的黑臭整治, 全长约13公里。

10条黑臭水体的整治工程建设已于2017年底全面完成,水体在感官上已基本消除黑臭现象。根据省级黑臭水体考核要求,目前由第三方机构会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对河道沿线居民进行河道整治的满意度调查,同时将委托水质监测站对这10条河道进行连续的水质监测。下阶段,各区将根

6.黑臭水体实施方案 篇六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情况

X年X月,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回头看”和验收销号工作的通知》,X年X月,由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委县政府督查考核室、县农业农村局、县美丽办参加组成验收组,利用X周时间对全县X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开展县级验收并销号。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情况

一是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全县X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基本建成。其中: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建设的X、X、X、X、X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柏林管网连接线已完成工程建设、设备安装和调试,正在积极开展工程验收。县住建局牵头建设的晓天等X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和工程验收。万佛湖镇负责建设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和设备安装,配套Xkm污水主管网工程下剩X米顶管工程正在实施中。二是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整治。根据《X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方案》要求,督促相关乡镇对X座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整治,并及时对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X年X月全部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县级验收,X年X月,县级补助资金X万元全额拨付到位。三是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根据市政府安排,为进一步摸清和掌握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于X年X月X-X日,组织金寨县对我县X个乡镇X个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互查,同时,安排我县对金安区、霍邱县开展了互查。目前,正在对互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黑臭水体污染容易反弹。

部分已整治完成的黑臭水体由于截污不充分,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污染反弹。

二是污水管网配套不完善。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网覆盖的区域未能实现应接尽接,建设过程中注重主管网建设,忽视入户支管网接入;多数农户院内“四水”不能一口对外,农村人口流出量大,农户的粪污综合利用及其生活习惯传统,导致生活污水收水难。

三是污水设施运营不规范。

由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水量偏少,微动力处理设施自动运行是由进水量控制,致使多数设施开机时间短,设施开机时间不足,污水未能达到充分处理;少数污水处理设施曝气头位置安装不合理,导致曝气效果不理想;微动力设施普遍存在污泥补充更换不及时现象,导致设施内活性污泥缺失或死亡,出现“污水进污水出,甚至清水进污水出”现象;少数设施混入豆腐坊废水,进水污染物浓度过高,超出微动力设施治理能力,影响处理效果。

四是治理设施管护不到位。

少数村级污水处理设施管网、窨井存在破裂、渗漏现象,导致进水浓度过低;少数乡镇目前仍未安排专业人员对污水治理设施进行运营监管,部分已安排的第三方运营单位不专业、不敬业,缺乏监管。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

农村黑臭水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急需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县上下要进一步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一认识,不断增强农村黑臭水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规范设施运行。

各乡镇要认真梳理,对存在问题的污水管网、窨井等要做好防渗、防漏;对接入豆腐坊高浓度废水的设施,要督促豆腐坊建设预处理设施,使污水浓度达到纳管标准后方可接入;及时做好活性污泥更换、培养、驯化,合理调整曝气时间;尽可能延伸污水管道,对收水区域内的农户做到应接尽接。

7.黑臭水体实施方案 篇七

个风险

时间:2016-04-08 09:31 作者:薛涛

分享

 微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好友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地下管廊完善、农村环境整治,是现在地方政府被中央要求尽快推进的四大任务。而PPP,则是由财政部和发改委争相推动的重大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

在近日召开的2016(第十四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来自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就这几类影响环保行业的重大措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笔者将集合会议的讨论和近一年来对环保行业内一些事件的观察,谈一谈这些环保行业的火热项目背后暗藏着的风险。

其中,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和PPP,目前这三者之间在政策上高度相关,且都属于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黑臭水体涉及岸上和岸下的建设、环保、景观、水利防洪等多个专业。海绵城市建设所涉及到的主管部门、专业和主体又至少复杂一倍。PPP本身就是涉及多个部门(包含发改委和财政部两大主线)和复杂的社会资本参与。三者在当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动中不可避免地叠加,再加上倒逼考核制度带来的运动化,更突出了先天缺乏顶层机构设计和数据化总结反馈模式的硬伤。

笔者简略点出三个其暴露的问题和风险:

一、拉动经济的责任不应由环保项目和PPP担负

无论是建设海绵城市还是整治黑臭水体,都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所应达到的目标,但是,它的实现基于巨额和长期的经费投入以及稳定有效的运营管理。它的回报,却有着一个相当长的反射弧,需要的是城市环境的提高带来人才的集聚,再加上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的提高等各项系统性优势相叠加所带来的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活力的提高,最后才能带来税收的提升和城市可持续的发展(此处笔者并不想用地价的提升作为回报基础,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但是现在,若期许上述几个主题直接拉升我们下滑的经济发展速度,笔者感觉这违背了当前经济规律和地方政府实际所面对的财政收入压力。

此外,PPP落地不畅,也代表了资本方对这个过长和过虚的反射弧能否给地方政府带来财力、是否具有长期分期付款能力的不信任。PPP的意义在于其对社会的深层的治理模式和文化带来的变革,仅仅从经济上考量也背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二、运动化与三个系统本身发展所必需的渐进和反思节奏不匹配

PPP是一场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深层变革,制度建设、市场化、契约精神、协商机制、民众参与、文化重塑和政企民边界重构等各方面因素十分复杂,从国际经验来看,这堪称一个世纪性的系统工程。

海绵城市的建设和黑臭水体的治理也是如此,若没有几十年的循序渐进、谨慎反思和充分总结,没有技术性系统问题的数据化建模和从小至大的摸索再逐步推广的过程,没有长达几十年的各方的能力建设和逐步提高,在很大概率上,这类项目都会面临“始乱终弃”或者“南辕北辙”的风险,更何况这三大项目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分割和同时推进的。

笔者赞赏倒逼黑臭水体治理时间表的举措,但实际观察身边发生的具体案例却不由捏了把汗。从2015年的股市、2016年的楼市和扑朔迷离的汇市来看,伴随着我们经济体的日益庞大和复杂,它的运行轨迹已经不是出台相关政策或文件就可以把握的。那么,三个系统的运动化结局是否也会一地鸡毛?

三、整个行业的能力不能匹配三个系统的推进目标和时间表

国有资本治理结构尚待改进,金融系统的低效、粗暴和监管缺位,相关技术统筹的适用性和系统性认知的广泛缺乏,对基本数据积累和规律总结的忽视,企业的逐利本性和缺乏约束性考核,地方政府在相关范畴内所需的治理能力欠缺,这些是推进海绵城市、黑臭水体和PPP将面临的共性风险。而更雪上加霜的是,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段,在有部分共性规律以外,都需要有因地制宜的个性措施,而这又增加了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对每一方参与主体的人才要求。那么,实际情况是,上述三个领域,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到了操作层面,其实还真没几个人知道怎么玩”。

少数的疑虑和批判之声淹没在行业不同主体(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的逐利盛宴或者考核目标的喧嚣之中,认真务实地推进案例,比例确实在少数。由此导致的各种异化(巨型拉长BT变种PPP、轻规划重投资、建而不管、政绩化工程化的环境治理运动)已箭在弦上。真正的能力建设不是那些近期获利颇丰的培训机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的,至少目前来看在成长速度上无法匹配现实需求。

对比西方用时长达半个世纪的在PPP、LID(类似海绵城市)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几个领域的成功经验,我们走得太快太急。中国特色的成功经验,到了这个阶段,在这几个方面,是否可以再创奇迹,笔者表示深深的疑虑,也必须再次提示其中的风险。

8.养殖水体的分析和改良方案 篇八

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质对养鱼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要想养好鱼就得学会辨别水质的好坏。养殖过程中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水色及其变化情况。根据水色可判断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采取相应用药和施肥措施来改善水质。养殖过程中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虾、蟹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一)水质理化因子对养殖的影响

1.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存在、危害及控制剧毒物质,水生动物的隐形杀手 1.1氨氮的来源

1)主要来源于肥料和饲料;

2)排泄物、底层有机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

3)外来的污染PH值、温度、盐度升高,都会引起氨氮中NH3比例增加。1.2氨氮中毒的主要原因

1)水体有机物过多,透明度低,水质老化; 2)水体PH值较高; 3)底层水缺氧。1.3氨氮急性中毒的症状

对鱼类:鱼溜边漫游,大白天浮头不散,施增氧剂也不见浮头缓解。(1)鱼群出现挣扎、游窜现象,并时而出现下沉、侧卧、痉挛等症状。(2)呼吸急促,口时而大张,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大口挣扎。(3)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红色或紫黑色。(4)鳍条舒展,基部出血。(5)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

(6)打开腹腔,血液不凝、血色发暗、紫而不红;肝、脾、肾的颜色均呈紫褐。

对虾蟹类:体表粘液增多,体表充血,颤拌痉挛、狂游、鳃丝肿胀、脱落。1.4氨氮控制指标

淡水生物对NH3适应的浓度范围为0.02-2.00mg/L,我国水质标准规定氨氮小于0.5mg/L,《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水产养殖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02mg/L以下。实际养殖中不应超过0.6mg/L。一般而言,同一鱼类的鱼种比成鱼对氨气耐受力弱,不同鱼类对氨氮的耐受力不同。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求氨总量不超过0.5mg/L,氨氮含量在0.2mg/L以下。1.5氨氮过高的控制措施

预防:经常使用“绿力源“、“益生宝”、“调水益生菌“、“净水利生素”、“光合 细菌“,每隔7-10天左右泼洒一次。少投喂高蛋白饲料。

控制措施:先施用“EM菌粉”和“光合菌“,再使用“高能颗粒氧”、“氨硫亚硝净“或“高能大粒氧”去除氨氮;有条件的抽去池塘的底层水1/3,然后大量加注新水,施“菌力神“或“净水利生素”。若发现轻微中毒,用“氨硫亚硝净“;如果中毒程度较重,最好再用“绿力源”调节水体PH值,使其低于7.0可以解除氨氮毒性,再施用水质改良剂。

2.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存在、危害及控制诱发水产动物暴发性疾病重要因素

2.1亚硝酸盐的来源

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硝化过程受阻(使用消毒药剂过多)→水中亚硝酸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换水、排污不彻底,空气不通畅,池水中氧气不足。亚硝酸中毒→引发“死底“现象,亚硝酸根毒性又称为高铁血红蛋白症,也称亚硝酸中毒为“黄血病”或“棕血病“。2.2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

1)池底老化、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2)放养密度过高、投饵量多; 3)精养池排污不彻底;

4)水源水质不佳、水质混浊,换水极少。2.3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1)鱼、虾食欲下降,鳃组织出现病变(鳃部肿胀、增生,出现黑鳃或黄鳃),鳃丝呈暗红色;

2)体色变深,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呼吸急速,经常上水面呼吸;3)过高可引起鱼虾肝脏出现异变,如空泡化,导致规模性死亡。2.4亚硝酸盐控制标准

根据各种鱼虾蟹的养殖情况,为确保其安全,一般将水中的亚硝酸盐控制在0.1mg/L以下,《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质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20mg/L以下。实际养殖中,虾池亚硝酸盐浓度不应超过0.15mg/L,鱼池亚硝酸盐浓度在0.5mg/L以下。

水中亚硝酸根浓度达到0.1mg/L,即可引发褐血病。水中亚硝酸盐浓度一般与氨浓度呈正比例,池塘中溶氧水平低时,亚硝酸盐毒性增强。2.5亚硝酸盐的控制措施

预防:经常使用“超级底净”、“底改王“或“菌力神”、“净水利生素“、“光合细菌”、“EM菌““绿力源”,每隔7-10天左右泼洒一次。

控制措施:先每亩·米鱼池泼洒“底改王“,再使用“水体解毒安”、“氨硫亚硝净“或“高能粒粒氧”去除亚硝酸盐;对于偏瘦水体,之后最好增施“生态肥水王“、“金满塘”或“特效肥水膏“,促使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对于偏肥水体,则再用“底改王”、“绿力源“全池泼洒;有条件的定期换注新水、排污,施“净水利生素”、“EM菌“、“调水益生菌”。

3.养殖水体中的硫化氢存在、危害及控制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 3.1硫化氢的来源(臭鸡蛋气味)1)缺氧条件下,硫酸盐的分解(硫化物还原菌作用)。

2)残饵或粪便中有机硫化物的分解(异氧菌作用)。硫化可与水底泥中的金属盐形成金属硫化物,使池底变黑→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 3.2硫化氢中毒原因 1)污泥沉积,缺氧; 2)池内残饵多; 3)PH值低; 3.3硫化氢中毒症状

鳃呈紫红色;鳃盖、胸鳍张开;鱼体失去光泽,漂浮在水面上;鱼虾的生长速度、体力减弱;呼吸困难。

3.4硫化氢控制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质中硫化氢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实际养殖生产中,硫化氢的浓度也应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虾蟹育苗水体中应严格控制在0.05mg/L以下。3.5硫化氢的控制措施

预防:经常开增氧机,定期使用“超级底净“、“底改王”或“菌力神“、“净水利生素”、“光合细菌“、“调水益生菌”每隔7-10天左右泼洒一次。控制措施:先泼洒“光合细菌“,再用“底改王”或“高能粒粒氧“及放入一定量的铁屑;最后施“菌力神”、“EM菌“、“绿力源”或“调水益生菌“进行水质改良。

4.养殖水体中的PH危害及控制测量水质的重要指标 4.1 Ph的变化

PH值升高→说明水中浮游植物多、光合作用强,水中溶解氧浓度高 PH值下降→水质变坏、溶氧降低的表现。

水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和各类化学变化均能引起PH值的变化,而它的变化对鱼虾蟹和水质均有很大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PH值≤6时,硫化物只要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水体易出现缺氧现象;PH值≥8时,大量的NH4+会转化成有毒的NH3。4.2 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

Ph值偏高或过高:

(1)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2)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值往往会升到9.5以上。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PH值偏低或过低:

1)养殖时间较长且长期不清淤的池塘,透明度低;(2)受酸性物质污染。

4.3 PH过高或过低引起中毒的症状

碱中毒症状:

鱼类:受刺激且狂游乱窜;体表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有大量的分泌物凝结;PH>9时,水体便会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对虾:对虾鳃组织遭受破坏,发生黑鳃病,继而演变成烂鳃病、黄鳃病和红鳃病→使呼吸机能发生阻碍,窒息死亡。

酸中毒症状:

鱼类:体色明显发白;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水体中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注:另外,如果鱼类从一个水体快速转移到PH值差异很大的水体中,即使第二水体的PH值处于该品种的耐受范围之内,也可能导致鱼类的休克和死亡。4.4 PH值控制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海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7.0-8.5之间,淡水养殖PH值一般应保持在6.5-8.5之间。实际水产养殖中,PH值控制在6.5-9.0之间,不高于9.2;海水养殖在7.5-8.5之间,每日差别不得大于0.5。PH值在低于4或高于10.6时,鱼虾蟹都不能存活。4.5 PH值的控制措施

预防: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调控措施:1)如果水偏酸(PH<6.5)可加入生石灰、氢氧化钠等碱性水质调节剂进行调节;适量换水;“肥水特号”或“肥水利生素“配合“特效肥水膏”使用,可迅速增殖浮游植物。2)如果水偏碱(PH>9.5),全池施放“绿力源“,可加大使用量,再使用“底改王”、“调水益生菌“、“菌力神”或“EM菌“进行水质改良;若水体浮游的植物过多,则用“绿力源”或“调水益生菌“控制水色过浓。有条件者可先换部分水、注入新水。

5.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危害及控制自下而上的必要条件之一 5.1溶解氧的来源

1)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2)水对流动空气中氧的溶入。5.2溶解的影响

溶解氧与水产养殖动物生存、生长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不仅是保证养殖对象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也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

对水产动物:溶解氧缺乏→导致浮头,甚至泛池、窒息死亡;

溶解氧过高→发生气泡病。(水中溶氧量饱和度达150%以上,溶氧量达14.4毫克/升以上)对水体:溶氧不足,硝酸盐和硫化物等还原为NO2-盐、H2S等有毒物质,迅速达到危害程度。连续处于低溶氧环境也被认为是鱼类细菌感染的前奏。5.3缺氧时的症状

1)轻度缺氧时,鱼虾出现烦燥不安→鱼会浮头,虾会趋边上草头,蟹会上岸,呼吸加快少摄食或停止摄食;2)重度缺氧时,会导致鱼虾蟹的死亡。5.4溶解氧的控制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用水的溶解氧(DO)在一天24小时中,必须有16个小时以上时间至少应保持在5mg/L,任何时间不得低于3mg/L。实际中,一般来讲养殖(育苗)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以上,不低于3mg/L,高密度精养后期不得低于4mg/L。5.5导致水体溶解氧不足的因素

1)温度: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多。2)养殖密度:养殖动物放养密度越大,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3)有机物的分解耗氧:池中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4)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使池中溶氧量下降。5)水体中浮游动物多,呼吸作用耗氧大,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5.6增氧措施

①注入新水(最好的最方便的办法);②开动增氧机、充气机或喷灌机;③使用“高能粒粒氧”等增氧剂,再施放“超级底净“等水质改良剂;④若水体浮游动物较多,可用“杀虫药”或“二氧化氯“杀灭,再进行增氧。

(二)水质的变化与调控措施

养殖水体的颜色是生产中常用的辨别水质好坏的指标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水色推断养殖塘池水的浓淡和浮游生物的多少及大致种群组成,以此判断水质的优劣,从而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1.养殖池塘四种优良水色

(1)茶色(黄褐色、淡褐色)→水质较“肥、活”,施肥量适中,以硅藻,隐藻为优势种类,如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等易被消化的藻类,生活在此种水色的养殖对象活力强,体色光洁,生长速度快。

(2)茶褐色(红褐色)→水质“肥、活“,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为养殖水体的好水色,养殖对象在此水色中摄食消化吸收好,生长快。(3)淡绿色(草绿色)→水质看上去嫩爽,肥度适中,以绿藻为主,常见的有小球藻、海藻、衣藻等,能吸收水中大量氮肥,净化水质,大多数能被消化,养殖对象在此环境中生长快,体色好。

(4)清爽黄绿色→主要以硅藻、绿藻为主,裸藻、衣藻次之,兼备了硅藻水与绿藻水的优势,水色稳定,营养丰富,此种水色养殖的对象活力强,肌肉结实,体色好,生长速度快,是难得的优质水色。优良水色的养护措施:

养殖前期:初期肥水用“特效肥水膏”+“生态肥水王“或“肥水特号”,之后经常使用“金满塘“或“光合细菌”,每7天-10天一次。养殖中后期:养殖中期用“底改王“+“菌力神”或“EM菌“调节水质。当水色逐渐变浓趋向老化时,适当换水,施用“底改王”+“菌力神“、“调水益生菌”、“光合细菌“或“绿力源”,在上午9时全池泼洒。2.水的异变与解决措施

(1)“老水“→“水色”大多呈铜绿色或暗绿色,较混蚀、较浓。浮游植物占绝对优势,但大多数是不易消化的种类。

原因:主要是长期投饲施肥不加水,或加水不排老水,加水量只够补充蒸发消耗等原因造成的。

措施:最好立即排除部分原池水,填补新鲜水后,施用“菌力神“、“调水益生菌”、“绿力源“、“EM菌”或“光合细菌“等进行水质调节。

(2)“转水”→先兆是出现云块状水体,接着水色呈暗黑色或乳白色。水体混浊度大,短时间内会澄清透明,池塘下风处有较浓鱼腥味。

原因:“转水“常常是因饲养管理工作的疏忽而引起的,如浮游植物的过量繁殖、营养盐类不足,遇阴雨天或光照不足,藻体便会大批死亡分解。措施:应立即排除部分原池水,开增氧机,添补新鲜水后,用“底改王”配合“菌力神“、“EM菌”、“调水益生菌“、“绿力源”或“光合细菌“同时进行泼洒,再施“生态肥水王”、“金满塘“、“肥水特号”。

(3)水瘦的处理→施足“生态肥水王“或“肥水特号”+“特色肥水膏“等有机肥,追施“金满塘”等无机肥;春季多施氮肥,夏季多施磷肥,以磷促氮,同时配合使用“特效肥水膏“或“EM菌”。措施:②若水体浮游动物过多,先用“杀虫药“、“二氧化氯”等杀灭浮游动物再施肥。③若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较高,则先用“氨硫亚硝净“降亚硝酸盐、除氨氮后再施肥。(4)水肥的控制→颜色为浓绿、蓝绿或黑褐色表明水体较肥。措施:①一般可换水或晴天上午于下风口泼洒“绿力源”或“调水益生菌“,以防因浮游植物缺氧死亡而水变。加量使用“底改王”+“菌力神“、“EM菌”或“调水益生菌“。

②对于浮游植物较多的水体发生水变,要及时预防水变引发的缺氧、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当日增加增氧设备并全池泼洒“高能粒粒氧”、“底改王“进行调节,次日换入相邻鱼池较肥的池水,并使用“益生宝”同时配合“特效肥水膏“。③对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的较肥水体,尤其是较小难以发现的轮虫,不及时杀灭时可能使水体一夜间变成白色。此类水变可先不间断施加“高能粒粒氧”增氧,次日清晨沿池塘四周泼洒“杀虫药“,并于隔天后上午使用“水体解毒安”,而后增施“特效肥水膏“或“肥水特号”、““调水益生菌“"。

(5)铜绿、红棕、浓黄色水→是水体中微囊藻、甲藻、三毛金藻成为水体中优势种导致的,藻类释放毒素常导致鱼类死亡。

措施:①经常开增氧机,通过曝气散发有毒气体;②人工打捞藻类及晴天上午于下风口多次泼洒“杀藻类药物”进行杀灭,再用“增氧底改“改良底质,有条件的可通过换水,将集中于下风处藻类排除,加注相邻鱼池水质较好的水;同时施用“水体解毒安”。③施肥,用“光合细菌“+“金满塘”浸泡2小时,再配合“生态肥水王“同时使用。另微囊藻、甲藻为优势种的水体多施“特效肥水膏”,三毛金藻为优势种水体施“生态肥水王“和硫酸铵为最好。(6)红水→①主要是由于硅甲藻、多甲藻、裸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一旦天气突变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产生藻毒素而致水体恶化,导致养殖对象中毒死亡。

措施: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底改王”泼洒1遍,第2天再用“一元二氧化氯“、“杀虫药”等泼洒消毒,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可用“生态肥水王“+“特效肥水膏”、“肥水特号“和““调水益生菌”“。②团簇状淡红色,为水蚤等枝角类浮游动物繁殖过度所致,早上或傍晚较为明显。

措施:一是放入一定数量的镛鱼吞食水蚤等枝角类浮游动物;二是施用“生态肥水王”+“特效肥水膏“、“金满塘”。

(7)黑水→当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到及时转化,如残饵、动物残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这些物质腐败后,消耗大量溶氧,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发生鱼泛塘现象。

措施:第1天-第2天施加“增氧底改王“和“水体解毒安”、“VC解毒应激灵“,有条件者在第2天分别再施用1次“一元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等含氯药物,氧化过多有机质,3天后,用“生态肥水王”或“肥水特号“、“特效肥水膏”等全池泼洒调水。

(8)白浊水→当池水呈白浊色时,表明池塘有机耗氧物质过多,相对而言,将大型有机质分解为营养盐类的微生物较少,致使浮游植物得不到营养盐类而大量死亡,从而使池中物质循环被破坏,池水接近老化,且严重缺氧。这种池塘内的鱼一般在凌晨至天亮太阳升起前易浮头。

措施:第1天施“底改王“配合“高能粒粒氧”使有机质在絮凝后得到及时氧化,第2天全池用“光合细菌“、“EM菌”、“绿力源“、“菌力神”、或“净水利生素“等,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水体物质循环,最后用“生态肥水王”、“肥水特号“+“特效肥水膏”进行肥水。

(9)灰白色水→水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数量较多,它们是鱼苗下塘的优质生物类饵料。在鱼类养殖的中后期,鱼池中已经不需要这些浮游动物。当这些浮游动物的繁殖达到较高密度时它们会与鱼类争氧,易引起鱼类浮头,同时还影响鱼类的正常摄食与生长。措施:在鱼池的四周用“杀虫药“将它们杀死,第二天用“水体解毒安”,随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施一些“生态肥水王“或“肥水特号”+“特效肥水膏“来培肥水质。

(10)臭水→由于池水腐殖质沉积,动物残体、残饵、粪便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从而极易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极易对生活于中下层的水产动物造成威胁,如鲫鱼、草鱼、青鱼、螃蟹、虾类、鳜鱼等品种。情况严重时池塘中下层的水产动物常浮于中上层,不愿到正常生活水层。

上一篇:《写景状物》教学设计下一篇:收音机设计专业寒假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