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024-10-31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篇一

关键词: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小学,德育

王守仁 (1472~1528) 字伯安, 浙江余姚人, 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因他曾在绍兴城外的阳明洞读书讲学, 自号阳明子, 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继承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 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值得注意的是,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 倡导顺应儿童性情的教育观, 批判当时的儿童教育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他说:“若近世之训蒙者, 日为惟督以句读课仿, 责其建检束, 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 而不知养之以善, 鞭挞绳缚, 若待拘囚。”[1]他关于儿童教育的一些真知灼见和正确主张, 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 对小学德育的发展仍有重要启示。

一、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解读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德育为先

王守仁继承了儒家德教重于文教的传统, 把德育放在儿童教育的首位。他说:“视童蒙如己子, 以启迪为家事, 不但训饬其子弟, 亦复化喻其父兄, 不但勤劳于诗礼章句之间, 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2]他也曾说过, “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专务”。“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全都是“德”的范畴, 充分表明他对德育的重视, 旨在使儿童从小就培养良好的品德。他重视培养儿童的“德”并非忽视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他指出, 学校在重“德”的基础上还需培养儿童的智慧和才能, 德智相结合。他说:“学校之中, 惟从成德为事, 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 长于政教, 长于水土播植者, 则就成其德, 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3]这种“以德为先, 兼顾其他”的教育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思想。

2. 顺其自然

王守仁认为, “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 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 譬之时雨春风, 霑被卉木, 莫不萌动发越, 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 则生意萧索, 日就枯槁矣。”[4]他注意到了儿童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和兴趣, 认为教育儿童应顺其自然个性, 启发学习兴趣, 而不是对儿童强迫就范, 扼杀儿童天性。在教育内容上, 他主张以诗礼读书去涵养儿童的品行。他说:“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以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直觉。”在教育方法上, 他提出, 儿童学习诗礼的方法须张弛有度, 在顺应儿童天性的前提下, 要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和品行。“凡习礼, 则要澄心肃虑, 审其仪节, 度其容止, 毋急毋惰, 毋沮毋诈, 毋怪毋野, 从容而不至于迂缓, 修谨而不失于拘局, 如此久则体貌习熟, 德行坚定”。[5]

3. 以身作则

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 王守仁提倡教师要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古之教者, 莫难严师。师严道尊, 教乃可施。严师维何?庄敬自持, 外内若一, 匪徒威仪。施教之道, 在胜己私, 孰义孰利, 辨析毫厘。源之弗洁, 厥流孔而。毋忽其细, 慎独谨微。毋事于言, 以身先之。教不由诚, 日惟以欺。施不以序, 孰云匪愚。庶予知新, 患在好为, 凡我师士, 宜鉴于兹。”[6]王守仁指出, 教师对自己严格要求, 庄敬自持, 言行一致, 克去己私, 慎独慎微, 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4. 潜移默化

王守仁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 就要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客座私祝》中, 他集中阐述了这个观点。为使弟子避免受不良习俗和不端之人的影响, 他告诫弟子要远凶人, 近良士, 并且告诫上门之人勿为浪荡之行。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面临的困境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切实有效的德育,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罗素认为, 我们不应当把学生当做手段, 而应当把学生的发展本身当做目的;学生不应该成为适应外在目的而被训练的对象, 而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 完成一定阶段上自我实现的人。小学生渴望拥有有趣的课堂和能够自由表达喜怒哀乐的天地;希望能够以他们喜爱的方式投身自然, 走进社会,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显然, 在应试教育仍占重要地位的今天, 与孩子们心中理想的品德课相比, 当前的小学德育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概括地说, 我国现阶段小学德育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点。

1. 方式单一

这主要表现在小学德育的授课方式和评价方式上。小学教师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主要采用讲授法, 教师讲, 学生听, 考核学生品德的方式是考试。但是通过考试, 只是对小学生所学的德育知识掌握与否的衡量, 而忽视了德育更为重要的目的, 即通过德育, 将一定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 最终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那么, 小学生的品德如何衡量呢?授课方式应该如何改善呢?这是当前德育面临的一个难题。

2. 被动接受

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方式, 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学”依附于“教”, 小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以一种统一的教法应付学生无数种学习的需要, 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 以至于学生获取的知识仅仅来源于课本和教师的传授。长此以往, 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无异于“刻舟求剑”。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 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既然生长是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 每名学生就应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而非全部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

3. 脱离生活

现行的学校德育, 虽然在理论界有一定的认同感, 但德育效果不甚明显。这主要反映在德育与生活相脱离, 与受教育者心理需求相脱节上。

4. 情感缺失

目前, 小学德育课堂并没有足够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道德的情感作用。他认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与血肉。没有道德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伪君子。”[7]相关研究也表明, 如果学生个体内心并不认同某一看法, 且在没有外部力量施加压力的情况下, 一般来说是不会把这种看法物化为行动的;如果个体的内心并不认同某一看法, 但受到外部压力的作用, 也许会把这种看法变成行动, 但并不是出于自觉;出于自觉的行动是需要以内在的认同作为基础的, 以“一颗感动的心”来引领的。那么,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内在认同感”呢?无疑他们需要信任, 需要情感教育。

三、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对于我们走出现行小学德育的困境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促进现行小学德育的发展有诸多启示。

1. 创设德育情境

王守仁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并教育弟子要近君子远坏人, 主张儿童应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这对于打破现行小学德育单一授课方式的僵局, 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 对小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德育具有启发意义。情境的创设需要教育者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观察, 提炼出鲜活而典型的德育案例。小学生在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德育情境中, 既能拓宽个人已有经验, 又能超越原有观念。好的德育情境可以激起学生深深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对某一具体的德育目标、内容进行思考。当然, 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自然, 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多种授课方式必然要求多种评价方式。王守仁主张, 贯彻“德育为先”的首要措施是“反己”和“责善”。“反己”即自我批评;“责善”即相互批评。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 才能“责善”。另外, 他非常赞同儒家“听其言, 观其行”的主张, 认为评价学生要把“言”和“行”结合起来, 才不会偏颇。这对于当前小学建立全面评价学生的德育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启发式教学

王守仁认为:“不愤不启者, 君子施教之方。”[8]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凡学生有所问, 他总是让学生先陈述自己的观点, 以便把握问题的症结, 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加以启发, 达到举一隅而知三隅的目的。《传习录》载徐爱未会“知行合一”之旨, 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不决, 问于守仁, 守仁不予直接回答, 而是让他举出“知行为二”的例子, 然后有针对性地问答, 消除徐爱的疑问, 使之“不觉手舞足蹈”。可见, 王守仁的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这对于扭转当前小学德育不顾及学生的感受,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味地“灌输”德育知识, 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利局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 寓德于行

王守仁针对当时社会的道德危机, 提出了“知行合一”, 以正人心。他认为,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9]在王守仁看来, 知行相互包含, 知到真处深处即是行, 行事真切笃实。行之明觉精察, 是指行之明, 行之确, 行到明处确处即是知。他强调儿童不应只拘泥于书本知识, 应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日常活动中, 使知识在日常活动中得到升华, 并内化为儿童的品性。这对现行的小学德育尝试的“寓德于行”, 使学生把所学的德育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具有启发意义。

4. 激发儿童自信心

王守仁提出“致良知”———推广、扩充自己的良知, 主张把心育与德育结合起来。他以“良知”教人, 也就是以自信鼓励人。他认为, “人之自信, 以其有道德, 知是非、邪恶、善恶, 生活充实, 精神奋发”。可见, 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学生的自信心密不可分。自信心来源于学生内心的快乐, 快乐以自愿为前提, 以自觉为基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 使他们快乐地体验生活, 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对促进小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夸美纽斯说:“快乐的本身就是一种甜蜜的喜悦, 这种喜悦是一个沉浸于德行的人由于做好了公德所要求的一切事情, 喜见自己的诚笃心的时候所发生的。”[10]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孩子的双手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快乐, 什么也不去创造的话, 那么, 你给他们现成的供快乐和享受之用的东西越多, 他们对生动而美好的东西就越是漠不关心。”[11]因此, 我们在激发小学生自信心, 让他们在德育中感受快乐的同时, 还应培养他们创造快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4]《王阳明全集》卷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2]《王阳明全集》卷一七《颁行社学教条》.

[3][9]《王阳明全集》卷三《答顾东桥书》.

[5]《王阳明全集》卷二《教约》.

[6]《王阳明全集》卷二八《箴一首》.

[7]苏霍姆林斯基著, 赵玮, 王义高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8]《王阳明全集》卷四《复唐虞传》.

[10]夸美纽斯著, 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体育部09—10年上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职场菜鸟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