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风筝》

2024-08-13

大班教案《风筝》(10篇)

1.大班教案《风筝》 篇一

设计意图利风吹拂,大地回春,小区的草评、郊外的空地上,傍晚和星期天,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放风筝。风筝以它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泽、在空中盘旋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的心。何不设计一个以风筝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既能了解有关风筝的更多的知识,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美,又能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 因此,设计了《美丽的风筝》这一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

3、愿意设计制作风筝图案,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搜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展览”。

2、教师对风筝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基本结构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3、有关风筝的幻灯片6张。

4、纸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等综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参观“风筝展览”,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师: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风筝。老师布置了一个“风筝展览”,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当老师把遮住风筝的布揭开后,全体幼儿异口同声:“啊!好漂亮!那么多!)评析:风筝是教师收集和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幼儿没有集中看过这么多的风筝,只是熟悉自己带来的。这么多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风筝经过老师的精心布置,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幼儿的兴趣一直子被调动起来了。

师: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用来夸风筝漂亮?

幼1:美丽。

幼2:好看。

幼3:颜色鲜艳。

幼4:各种各样,非常漂亮。

师:你看到有什么风筝?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幼1:我看到有蝴蝶、猎八戒、孙悟空。我喜欢蝴蝶风筝,它的颜色特别鲜艳,有两只美丽的翅膀。

幼2:有老鹰风筝,还有小燕子、五角星、金鱼。我最喜欢老鹰,它的眼睛很大,很精神。

幼3:我看到有大蜈蚣、螃蟹、红灯茏,还有唐僧。我特别喜欢红灯笼风筝,觉得像过节一样。

评析:由于老师的提问紧接幼儿的感叹而来,而且问题具体、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幼儿观察的顺序和思维就紧跟老师走了。在问、答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领略到风筝的色彩美和造型美。幼儿发言很踊跃,都想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教师就在请个别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和身边的同伴互相讲一讲,满足幼儿的表达欲望。这一环节,幼儿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风筝,为下的环节做了铺垫。

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

(师:手拿一个风筝,便于幼儿看清楚。)小朋友们看一看,风筝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全班小朋友。

幼1:风筝有上面的画和后面的架子。画有的是用布做的,有的是用纸做的。

幼2:风筝上还有尾巴,是布和纸做的。

幼3:风筝上还有长长的线。要把它拿在手里,不然风筝就会飞跑了。

师:看一看,这些风筝的尾巴都一样吗?

幼: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

师:哪些风筝的尾巴长?哪些风筝的尾巴短?

幼1:大的风筝尾巴长,小的风筝尾巴短。

幼2:长串的风筝尾巴也长。

师:知道风筝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

幼1:好让它在空中飘吧。

幼2:挂在风筝上好看。

幼3:我知道,尾巴是保持平衡的。星期天爸爸带我放风筝时告诉我的。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这个蝴蝶风筝,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1:上面的图案是一样的。

幼2:大小也是一样的。

师:再来看一看,风筝的骨架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根尾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发现答案:骨架上的竹棒长短一样,粗细一样,两根尾巴一样长,一样粗。

师:刚才小朋友已经发现所有风筝的面、骨架、尾巴,包括上面拴的线都是对称的。对称才能保持风筝平衡,才能放飞到天上去。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自己发现答案。由于教师多用”看一看“、”我们来看“这些语言提示,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观察、讨论的内容上来,所以幼儿观察仔细,讨论热烈。在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结构时,教师把风筝拿在手中,还走到幼儿中间,便于幼儿看清楚风筝的正、反面都有什么。幼儿看得清,有得说。幼儿发言句子连贯、通顺,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幼儿之间的讨论、个别幼儿的发言,都为全体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结构时,特别强调了尾巴的长短与风筝大小的关系的尾巴的作用,既因为尾巴容易被忽略,又为幼儿在延伸活动中制作风筝做了知识上的准备。在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对称美的时候,教师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蝴蝶风筝,以利于细以逸待劳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发现”对称“,再请幼儿观察其他风筝,知道”对称"是所有风筝的共同特点。整个环节中,气氛热烈而有序,人人都很投入,达到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2.大班教案《风筝与小鸟》 篇二

1、音乐情感:音乐表现风筝与四只小动物之间空中嬉戏玩耍的画面,体验“真生气”与“别生气”两种情绪。

2、音乐知识点:整曲为分四段,四四拍。每段都有四句,每句的节奏型都一样,最后一句“别生气”速度放慢。间奏部分速度放慢,念谣部分速度稍快。第一段和第三段体验情感“真生气”,第二段和第四段体验情感“别生气”。

活动目标:

1、运用语词游戏、肢体造型、道具表演等多种方式熟悉儿谣,感受儿谣游戏的乐趣。

2、体验“真生气”和“别生气”两种情绪。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会拍奏及模拍XX X XX 簟X XXX XX XXX - 簟X X X X X X X X XXX - 舻冉谧嘈停有放风筝的经验等。

2、软垫、水袖、纱巾、啦啦彩球、风筝。

3、故事挂图,小鸟、蝴蝶、蜻蜓、蜜蜂图卡各一张;音乐CD、播放机、钢琴。

活动队形:

半圆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肢体游戏、道具表演熟悉儿谣,体验“真生气”和“别生气”两种情绪。

教学难点:能伴随音乐和节奏,表现儿谣语词及“真生气”与“别生气”两种情绪。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1、节奏模拍 :XX X XX 簟X XXX XX XXX - 簟XX X XX X XXX - 簟X X X X X X X X XXX - 舻取

2、故事引导:

“我要讲一个关于天上飞的风筝的故事。”(出示挂图,讲述故事:这几天天气特别的好。这个小朋友,带着他心爱的风筝到公园去玩,他放呀放呀!风筝飞的越来越高。忽然刮来一阵好大的风,风筝不小心就从小朋友的手里飞走啦!风筝说:“这下可真高兴,我可以飞到天上任何地方去玩咯!”可是它飞呀飞呀!被一颗大树卡到了。这个时候呀!风筝遇到了四只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完整感受儿谣

1)根据儿谣内容,做手部肢体的四个不同位置的律动,初步感受儿谣内容,感受“真生气”与“别生气”两种情绪。

“下面,我们来听听,风筝遇到了哪四只小动物?和它们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肢体律动,再次完整感受儿谣。

调动幼儿生活经验,表现“真生气”与“别生气”。

2、语词记忆与动作

1)听找语词中的四种动物,引导幼儿讨论飞行特点。

2)幼儿肢体表现四种动物的飞行特点。

小鸟(水袖):上下挥动; 蝴蝶(纱巾):前后开合当翅膀;

蜻蜓(软垫):伸直左右倾斜飞舞; 蜜蜂(啦啦彩球):振翅状。

3、角色扮演,表现儿谣语词情绪

1)教师徒手示范,配班老师当风筝。

2)老师当风筝,幼儿当小动物伴随音乐游戏。

3)出示真风筝和幼儿再次伴随音乐游戏。(注意提醒幼儿听音乐,并进行情感交流。)

4)道具扮演

(1)教师一一出示各种道具(水袖、纱巾、软垫、啦啦彩球),幼儿匹配四种动物的翅膀,并说出原因。

(2)幼儿看动物图卡标记,分组取道具,打扮自己。

(3)配班教师当风筝,幼儿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

提醒幼儿区别四种动物不同的飞行动作,听音乐依次游戏。

(4)请一名幼儿当风筝,其他幼儿当四种小动物随音乐再次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结束活动:

今天玩得真开心,我们回家吧!

延伸活动:

3.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风筝 篇三

1.在欣赏风筝造型、色彩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风筝图案。2.初步了解风筝的基本制作过程,激发自制风筝的愿望。

活动过程: 1.激发制作的愿望。

①在《三月三》的音乐声中,欣赏各种风筝,自由交流。②重点观察风筝的造型及色彩。③讨论:我想设计的风筝。

2.绘制风筝图案。

①讨论如何制作左右对称的风筝。

②共同小结有益的学习经验,如先画后剪、叠放印轮廓等。③幼儿绘制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3.欣赏作品。

①展示绘制好的风筝面,介绍风筝名称、绘制方法等。②互评同伴作品,表述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提出修改建议。

活动效果:

在风筝活动中幼儿感受到民族文化熏陶,滋长民族自豪感,激活幼儿和家长的创作灵感。幼儿通过观看演出、调查与访问、交流与讨论、共同制作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在与同伴、教师、家人和民间艺人的互动中,不断建构丰富的知识、经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发展,培养幼儿自主、独立、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4.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放风筝》 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5.大班教案《风筝》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用画、粘贴、交叉剪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尝试让风筝飞起来,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风筝课件、各式各样的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三角形白纸、长方形纸、棉线、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布置风筝展览,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形状、颜色及风筝的对称美: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风筝,你们自己去看一下这些风筝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放轻音乐,幼儿观察)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些风筝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了解风筝各部分的构造及用途:

不同处:颜色、图案、形状等不一样。

相同处:图案是对称的,都有骨架、线轮、风筝面、尾巴。

纸面是装饰用的、骨架是支撑纸面的、线轮是用来帮助风筝飞上天的、尾巴是掌控平衡的…

3、小朋友知道哪儿的风筝最有名,做得最好吗?(潍坊)对我们的家乡潍坊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每年的4、20全世界的.风筝爱好者都会拿着自己制作的风筝来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节。

4、那你知道风筝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放课件幼儿了解制作过程)。

第一步:将纸对折,用对称的方法画上图案。

第二步:在长方形的短边上来回剪出风筝的尾巴!(让幼儿操作一下,学会交叉剪)

第三步:扎风筝架:将竹条用线扎成“干”字状。竹条交叉处要扎紧。

第四步:在风筝架上抹上适量的糨糊,糊上剪好的风筝面纸和彩带(或者是用交叉剪的方法做成的尾巴)

第五步:在风筝上系好脚线和放飞线,就可以放飞了

5、你想做吗?

6、幼儿分组合作用材料(筷子、冰糕棍、饮料吸管)制作风筝。(放轻音乐)

结束部分:

1、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

2、你的风筝能飞起来吗?试一试

3、幼儿再次修改自己制作的风筝,尝试让它飞起来。

6.大班教案《风筝》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

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风筝)

(二)出示风筝PPT,让幼儿观察1.图一: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风筝?(蝴蝶,金鱼)觉得好看吗?你觉得哪里好看?

2.图二、图三:我们先来看看这只美丽的蝴蝶风筝。(出示左右对称的蝴蝶风筝)孩子们,你们看这个风筝漂亮吗?

幼儿:漂亮。

教师:颜色真美啊,那你们谁能说出他有哪些颜色?

幼儿:(点数颜色),翅膀上有。。色。下面翅膀上有。。背部有。。眼睛上有。。

图三:这只蝴蝶上面还有很多图案?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说?

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左右都一样)告诉你们这叫对称。

什么是对称?(左右大小要是一摸一样的)为什么要做成对称的?(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为了保持平衡和美观)

3.按照同样方法讲述图四(金鱼)和图五(蜻蜓),侧重对称。

(三)学习点线技巧装饰风筝。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美丽的风筝都是由点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1.请小朋友回忆点,并在黑板上画出。

2.请小朋友回忆线,也画出。

3.动脑筋将点和线结合,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

4.欣赏PPT,感知点线结合的美。

(四)创作与体验

1.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看老师也准备了三种形状的风筝,有蝴蝶、金鱼和蜻蜓,要请你帮助这些风筝穿上有图案的花衣服。你会用哪些线条和图案来装饰呢?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画之前要学会用左右对称的方式来画,要先用线条分割,然后用图案装饰。线条和图案要密一点,丰富一点,这样的风筝才漂亮。

(2)要注意绘画时的坐姿。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风筝。

(3)欣赏与评价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请几名幼儿讲讲哪只风筝最美?美在什么地方?

教学反思:

在“美丽的风筝”这个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幼儿能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这一点我觉得孩子们完成的很好,已达到预期的效果。

7.大班教案《风筝》 篇七

活动目标

1.发展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体验合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

3.尝试用各种图形拼画。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孩子不懂得合作

活动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开展收集废旧口袋等活动利用即时贴剪出各种几何图形剪刀,线“小兔”纸偶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大家跟小兔打个招呼吧!

生:小兔,你好!

“小兔”:妈妈说要带我去郊游,你们和我一起去吧!

音乐想起(郊游),师生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们去郊游啦)

师:来到公园,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草,花,船………..师:展示图片,强调风筝。

提问: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风筝呢?

生:蜻蜓,小鸟,蝴蝶……..师:小兔也想要一个风筝,怎么办呢?

生:买…….师:看看小兔是怎么做得。小朋友觉得小兔的风筝怎么样呢?

生:很丑,不好看…….师:那请我们帮助小兔把它的风筝装饰漂亮吧!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

师:小朋友想怎么样装扮风筝呢?

想把它装扮成什么样呢?

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象。

(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师:桌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你准备了哪些材料?

2.要求

小朋友先想好了,然后再进行装扮。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儿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合作

(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

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独立完成的吗?还是和同伴完成的?

你把风筝装扮成什么了?

在装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相互评价,夸夸它好在哪里?

3.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介绍作品,分享快乐

(七)延伸

带领幼儿到操场放风筝,体验风筝的乐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8.大班教案《风筝》 篇八

活动目标:

1.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并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能用目测的方法准确判断物体的多少。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幅;5个蝴蝶风筝、6个燕子风筝、7个蜻蜓风筝、8个大雁风筝。

2.分别画有1—8朵花的操作卡、朵拉玩具娃娃一个、1—8的扑克牌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朵拉娃娃,激发幼儿想放风筝的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天气暖和了,外面的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朵拉想邀请大家去放风筝,你们愿意去吗?可是,朵拉给小朋友们设立了4道关卡。

2.第一关:考眼力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中的各种风筝。提问:都有什么风筝?每种风筝分别有几个?

请幼儿分别将同样的风筝摆放好,并将对应的数字放好。

(2)为风筝排序。

请幼儿为风筝排序,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排的,为什么这样排。(让幼儿说出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

3.第二关:考听力

听音取卡片。教师分别拍5——8下,幼儿取出相应的卡片。

4.第三关:考小手操作能力

(1)运用操作卡,让幼儿自由将8张花卉卡进行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听指令排一排。

5.第四关:速度大比拼

玩法:每8名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前,两组幼儿分别拿着不同数量的扑克牌,卡片背面朝上。游戏开始后,幼儿共同说:“看谁排的对又快!”说完后各组幼儿迅速将卡片翻过来,并根据自己手中卡片上物品的数量,按照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的顺序站成一排,速度最快且排列准确的一组获胜。

6.带领幼儿户外放风筝。

朵拉:孩子们,你们太棒了,我们一起去草地上放风筝吧。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9.大班美术:风筝(手工) 篇九

1、学习用装饰画及卡通化的手法,自主的装饰风筝面。

2、欣赏各种美丽的风筝,通过观察看示意图,了解制作风筝的简单方法。

3、体验放飞风筝,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或水彩笔,皱纹纸,剪刀,浆糊,长方形白纸,细线;

2、师生收集各种风筝展示在教室里。

活动过程:

一、有故事《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导入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49只风筝在天上飘,49只纸船在水里漂,啊,多么美好!你们教室里飘的是什么风筝呢?

二、通过观察,师生共同探索了解风筝的结构及风筝面的装饰方法。

1、请带风筝来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风筝,说说:风筝上有什么图案?风筝的色彩是怎样的?你喜欢什么样子的风筝。

2、教师:你们还见过哪些风筝?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4、探索:风筝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5、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制作简易风筝的示意图,请幼儿说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明确绘画要求,教师交待要求。

1、在长方形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图案,涂上漂亮的颜色;

2、用皱纹纸剪一条或两条常常的彩色带粘贴在风筝上做飘带。

3、系绳是要细心,不要将风筝拉断。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将幼儿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幼儿,探讨最好的解决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实际问题。

10.大班教案《风筝》 篇十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

2、培养幼儿放风筝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类型的风筝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猜谜语:风筝。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启发提问:

①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②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

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

①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②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

4、游戏“放风筝”,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锻炼跑的能力。玩法:

幼儿成四路纵队在场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进行放风筝接力赛。教师发出信号后,四队排头手拉风筝线往前跑,跑回时将风筝线交到第二个幼儿手中,第二个幼儿拿准风筝线后接着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队的幼儿都参与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队为胜。游戏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

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小白云的帮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

活动设计的第1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戏,自然的将“放风筝“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对“放风筝”经验的联想。第2环节,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听教师将故事,同时让幼儿通过动作参与,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第3环节,教师运用留空让幼儿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较完整的讲述故事。第4环节,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故事内容。

在最后一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以致于幼儿的思想开小差,活动无法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多加强。

上一篇:2022建团百年策划案下一篇:水利局2013纪检监察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