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标准对比

2024-07-01

塑胶跑道标准对比(共8篇)

1.塑胶跑道标准对比 篇一

塑胶跑道CE认证EN14904测试标准

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当然塑胶跑道出口欧洲的话,也是需要申请CE认证、耐老化等测试。(上海,世通,检测)

塑胶跑道CE认证的标准:EN14904 测试标准

塑胶跑道CE认证好处

●获得由欧盟指定机构的CE认证证书,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取消费者和市场监督机构的信任;●能有效地预防那些不负责任的指控情况的出现;●在面临诉讼的情况下,欧盟指定机构的CE认证证书,将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证据;●一旦遭到欧盟国家的处罚,认证机构将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因此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上海,世通,检测)

塑胶跑道CE认证流程

1.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填写公司信息、提供产品资料 2.上海世通工程师判定产品所属指令标准,进行报价

3.申请人确认报价,签订合同、支付款项,提供样品(具体测试样品数量与工作人员对接或致:400,618,3600)。

4.提供产品说明书资料、型号参数、关键零部件图纸清关 5.测试通过,报告完成、项目完成,颁发CE证书;

2.塑胶跑道标准对比 篇二

日前, 多家媒体接连报道了“塑胶跑道被疑毒害学生健康”事件。此番集中曝光, 涉及国内多个省市, 引发舆论哗然。如果说劣质塑胶跑道有毒足以让人惊骇, 那么更让人心惊的事实是:我国室外塑胶跑道的有毒检测是一项行业空白。塑胶跑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在室外挥发值达到多少算有毒?据专家介绍, 对于这一点, 国家层面没有标准, 所以检测机构就无法出具鉴定结果。难怪有媒体评论说, 有毒不是最可怕的, 没有权威标准衡量是否有毒才最可怕。

我们常说的“标准”, 是指用来判定某一事物的根据, 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教育也不例外。标准可以是显性的, 也可以是隐性的;标准可以是硬性的, 也可以是软性的。纵观教育舆论场, 因为“标准”问题引发的争议并不少见。在一些所谓“超级中学”竭力打造的舆论氛围里, 只有考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顶尖名校, 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一元化成功理论, 其流毒之深远, 影响之广泛, 绝对不比有毒的跑道小。在教育的世界里, 没有标准是可怕的, 一元化的标准是可疑的, 而所有标准都是要以可操作性为前提的。

3.从毒塑胶跑道事件看标准的重要性 篇三

在近年来有关毒塑胶跑道的报道中,笔者一直试图看清那些已经危害中小学生健康的毒塑胶跑道是不是符合标准,但相关报道始终闪烁其词。于是,我便猜想:塑胶跑道很可能有标准,这些跑道很可能符合标准,问题出在标准中的其些指标过于松泛。

教育部现在要求加快制定国家强制标准,这说明还没有国家强制标准。但在国家强制标准以外,还有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社团标准和企业标准。因为社团标准刚刚在推广,企业标准不具备公共的约束力,所以我猜想现行的塑胶跑道标准很可能是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按照现行的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程序,是政府主导,有关企业参与(包括出资赞助),共同制定标准。但对于标准的验证过程、参与企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并无具体的要求。因此,现行塑胶跑道标准是否经过严格验证?是否过多受到参与企业的影响?是很可疑的。很可能存在过多使用废旧塑胶原料、对有毒成份标准过松的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汽车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应吸取以下教训:

一是标准必须经过充分的试验验证。特别是没有国际标准作为参照物的标准,必须有全面而充分的验证。参照国际标准的,也要验证,对其根据中国特色改动的部分一定要经过验证。

二是参与的企业面要宽,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赞助的企业让参与,不赞助的不让参与;或赞助多的企业当组长、发言权大,赞助少的企业发言权小,这些都会影响制定出的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特别是有不同技术路线之争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三是主持标准制定工作的机构,绝不能以赢利为目标。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国拨经费一直不充足,而且长期以来额度几乎不增长,依赖市场化运作的程度越来越高,其结果是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公益性色彩越来越淡。这已成为影响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公益性和公正性的最重要因素。这个问题在我国工业界过去以引进技术为主、标准工作也以引进国际标准为主的阶段还不甚突出,在当前以技术创新为主的阶段已成为突出问题。

4.塑胶操场标准 篇四

塑胶跑道的一些检测标准与测量依据

Synthetic--Rubber sports track

1994-10-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胶跑道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和维修。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氨酯为主要材料的混合型弹性体铺设的体育场、馆跑道。

2、定义

塑胶跑道是指用具有橡塑性质的合成材料弹性体铺设的用于田径比赛的场地铺面面层。

3、引用标准

GB/T 531 橡胶邵A硬度试验方法

GB/T 1681 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

GB 294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 9865 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

GB 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 10633 钢卷尺

GB/T 10654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4、技术要求

4.1 外观与尺寸

4.1.1 外观

无裂痕或分层现象;防滑层与底胶层粘合牢固、凹凸现象;表面色泽均匀、耐久。

4.1.2 标志线

标志线应清晰、不反光,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各标志线位置距终点线间的距离长度不允许出现负差应小于1/10000。

4.1.3平整度合格率

塑胶跑道平整度合格率不小于85%。

4.1.4 厚度

用于比赛的塑胶跑道的厚度不小于13mm,其他非比赛用辅助面积厚度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4.1.5 坡度

塑胶跑道的横向坡度不大于1:100,纵向坡度不大于1:1000。

4.2 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指标

硬度(邵A),度 45~60

拉伸强度,Mpa ≥ 0.7

扯断伸长率,% ≥ 90

压缩复原率,% ≥ 95

回弹值,% ≥ 20 阻燃性,级 1 注:1)该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5、试验方法

5.1平整度合格率的测定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5.2 厚度的测定

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5.3 长度的测定

在直道上的跑道长度用精度不低于±10mm/km的测距仪或符合GB10633规定的1级钢尺测量。当用钢尺测量时,应按钢尺的全尺长校正值及温度膨涨系数对钢尺示值进行调整,包括弯道的距离长度,弯道部分长度,应将长度值换算成以半圆圆心为圆心的该长度所对的圆心角角度值,再和精度不低于±2〃的经纬仪测量。

5.4 坡度的测定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5.5 硬度的测定

试样按照附录D中D3.1条的规定制备,用GB/T 531规定的方法测定。

5.6 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试样按照附录D中D3.1条的规定制备,用GB/T 1.654规定的方法测定,拉伸速度为100± 10mm/min。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拉伸强度不大于0.2Mpa,扯断伸长率不大于22%。

5.7 回弹值的测定

试样按照附录D中D3.1条的规定制备,用GB/T 1681规定的方法测定。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大于4%。

5.8 压缩复原率的测定

按照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

5.9 阻燃性的测定

按照附录E规定的方法进行。

6、检验规则

6.1 生产厂应保证产品质量。每批产品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说明书。

6.2 组批和抽样:

检验时以每项塑胶跑道工程为一批。每批均应进行外观与尺寸检验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时按6.2.1~6.2.4条规定取样,每块试样均应进行测试,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

6.2.1 以施工时每一次混合料量为一抽样单元,按表2规定的规格及数量,随机地按施 工顺序与施工平行抽取。样品在现场条件下停放时间不得少于48h。

表2

6.2.2 样品应用塑料袋包装,并置于阴凉干燥上,包装上须注明工程名称、取样日期、取样部位、现场气候条件、取样人及有关特殊说明。

6.2.3 样品固化14天以上方可进行测试。也可在实验室进行加速固化。样品有效期为六

个月。

6.2.4 必要时,可以直接在竣工后的塑胶跑道上挖取样品,抽样时以20m3为一抽样单元,按GB 10111获得随机数再按预先规定的顺序确定抽样点。

6.3 合格判定:

检验结果符合4.1,4.2要求时判为合格。

当检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另行双倍取样进行检验,其算术平均值仍不合格,则判 该批塑胶跑道不合格。

7、使用、保养、维修

7.1 在具备适当排水设施的情况下,可全天候使用。

7.2 应按其使用范围合理使用,要保持清洁,避免长期荷重,避免机械冲击和摩 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7.3 维修应由专业施工队进行。附 录 A 塑胶跑道平整度合格率的测量方法(补充件)A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塑胶跑道平整度的测量。

A2 定义

平整度:塑胶跑道平整度是指用3m或1m距离内的最大凹陷表示的塑胶跑道的平整程度。

A3 仪器

A3.1 3m直尺:尺长精度为±3mm,尺的底面平直无缺陷。

A3.2 塞尺:0~25mm精度为±1mm。

A3.3 经纬仪:精度±2°。

A4 测量步骤

A4.1 以塑胶跑道的曲直分界线为界,直道沿横向与纵向每3m标一个点。弯道以圆心点 为圆心,用经纬仪每5°做一放射状线,每3m标一个点。将3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点之 间,用塞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4mm,或将1m直尺轻放于任意两点中部,用塞尺测量 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3 mm,即为合格点。每组测量总测量点不应少于40个。

A5 结果计算 P(%)=R1/R2×100 式中:P——平整度合格充,%;

R1——合格点数;

R2——总测量点数。

A6 测量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测量点数;

b. 测量时天气情况; c. 测量结果; d. 特殊记录;

e.测量者及测量日期。

附 录 B 塑胶跑道厚度测量方法(补充件)B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塑胶跑道厚度的测量。B2 仪器

游标卡尺或厚度计,精度为0.01mm。B3 测量步骤

在塑胶跑道上挖出一个直径为10~25mm的试样。

按照GB9865中4.8条规定的砂轮研磨试样的上、下表面,直至磨出的面积大约占试样研磨面面积的50%。然后用游标卡尺或厚度计从三个不同角度测量试样上下表面间的厚度,精确到0.01mm。

B4 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取三个测量值的中值,并保留一位小数。

B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5.标准跑道全长为400米 篇五

如因举行田赛项目比赛而需临时移动突沿的一部分,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原突沿位置并放置塑料锥形物或小旗,其高度至少20厘米,间隔至多4米。本条款同样适用于3000米障碍赛跑中运动员从主跑道转向跨越水池所跑的那部分跑道。对于没有突沿的草地跑道,应用5厘米宽的线条标出跑道内沿,还应以5米间隔设置小旗。为防止运动员踩线,应将小旗放在线上,向场内倾斜,与地面成60度角。小旗规格约 25×20厘米、旗杆长 45厘米最为适宜。

2.应在跑道内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处测量跑道长度。如无突沿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

注:《国际田联的田径场地设施手册》含有全部有关跑道结构、设计、标记的技术信息。本规则给出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应按上述第2款的规定测量第一分道的长度,其他分道的长度应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

6.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篇六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今年初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与2003年5月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相比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明确指出了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

实验稿中对在实践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没有明确的表述。修订稿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指出了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的表述更为科学

实验稿中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表述为:“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一表述太过宽泛,没有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修订稿将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表述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门综合课程。”这一表述突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比实验稿的表述更科学。

三、对思想品德课程特性的具体表述更为科学

修订稿仍然认为思想品德课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但对这四个特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修改。比如,在“思想性”中,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生进行“五爱”公德教育。在“人文性”中,强调要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性”中,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综合性”中,强调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融为一体。

四、对课程基本理念作了修改

修订稿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按本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同时,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如,在修订后的第一条基本理念中,将实验稿中原来比较抽象的表述修改为:“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善恶、是非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样修改后,就使得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更加具体和明确。

五、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

修订稿将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块内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比“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包括的内容更为宽泛,它既可以包括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又可以包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因此,这样修改对于教材的编写与教学更有指导性。此外,修订稿将实验稿中“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部分的表述作了较大修改,着重指出,初中学生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并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六、对课程目标进行了修改

实验稿将“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修订稿的“课程目标”部分,并没有将其内容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而是在第一自然段中简要指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然后分别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这三个目标的具体要求内容进行了修改。一是对这三个目标中的具体内容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二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其表述方式作了修改。比如,将“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修改为“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样修改,使这一目标的表述更为准确。三对“知识”目标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增加了“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一目标。

七、将“内容标准”修改为“课程内容”,并对“课程内容”部分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修订

1.修订稿将实验稿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同时将这一部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验稿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由“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板块构成。修订稿将第三板块“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我与集体的关系”的相关内容,前移到第二板块“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并将第二板块的标题“我与他人的关系”修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将第三板块的标题“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修改为“我与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说,修订稿的“课程内容”部分由“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板块构成。再比如,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的第一板块“成长中的我”由“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三部分构成。修订稿将“学法用法”修改为“心中有法”。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的第二板块“我与他人的关系”由“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三部分构成。修订稿将“交往的品德”改为“在集体中成长”。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的第三板块“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由“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部分构成。修订稿将“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承担社会责任”合并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法律与社会秩序”修改为“法律与秩序”,并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放在“法律与秩序”之前。作了这样的修改后,课程内容更合理、更科学。此外,修订稿将实验稿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的三大板块的每个组成部分中的“目标”内容予以删除,避免了与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内容的重复。

2.修订稿对“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的具体内容作了适当调整、整合和修改。较大的改动如下。

增加的“课程内容”主要有:“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积极与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等。

删除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懂得知耻”、“为人正直”、“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增加的“活动建议”有:“讨论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救、自护、互救、他救的常识”、“开展一次合法、安全的„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从中感受„对自己行为负责‟这一意识的重要性”、“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搜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例,讨论和说明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搜集身边的案例,讨论并说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搜集灾难或其他事件中中学生勇救他人、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体会同学友谊的珍贵”、“开展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搜集因侵犯人身权利而受到法律严厉惩处的案例,说明公民的人身权利爱法律保护,并讨论维护人身权利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假如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活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举办„祖国发展我成长‟的主题班会,认识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受二者之间的关系”、“分组搜集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独特文化,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世界地图为依托,开展„我在地图上旅行‟的演讲活动,搜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素材,积极感受„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为主题,设计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保护环境的讨论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实践。”“结合本地实际,以„维护国家各民族的团结‟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活动”。

删除的“活动建议”有:“开展„青春日记‟活动,记录心路的历程和对成长的思考”、“开展一次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查阅有关法规,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八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知道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以„家长是否可以拆阅子女信件和日记‟为题,开展一次学生与家长的对话活动”、“讨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理由”“就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进行讨论”、“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讨论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我的理想和选择‟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探讨为实现理想应该如何努力”、“查阅历史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八、对“实施建议”部分作了较大的改动

1.将“教材编写建议”与“评价建议”的顺序作了调换,把“评价建议”置于“教材编写建议”之前。同时,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改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2.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部分的结构、内容作了修改。首先,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部分,增加了简单明了的指导语,确立了教学工作和评价工作的基本立场和方向。其次,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以下建议:“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修改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对于推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将“评价建议”中的“评价原则”改为“评价实施要求”,对评价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和建议。将“学生学习评价”改为“评价方式”,增加了“谈话”、“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删除了“教师的教学评价”。修订后的“评价建议”更加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3.“教材编写建议”部分的内容也作了较大改动。一是将指导语进行了修改,使其更加简洁明了。二是将原来的建议进行了整合和修改,提出了以下5条建议: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体现思想品德学习的独特性;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倡导以主题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

7.塑胶跑道标准对比 篇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四川省2006年10月自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决定课程地位的因素是(C)

A课程内容 B课程结构 C课程性质 D课程管理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约占总课时的(B)

A18%—20% B20% —22%

C23%—25% D26%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来设计,这三个维度是(C)

A知识、能力、方法 B知识、过程、价值观

C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4.《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分别是阶段目标和(D)

A年目标 B月目标 C周目标 D总目标 5.小学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D)A 2万字

B 3万字

C 4万字

D 5万字 6.小学三至四年级,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A)A 2500个

B 2300个

C 2100个

D2000个以下 7.小学三至四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课内习作每年(C)A 5次左右

B10次左右

C 16次左右

D 20次左右 8.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会写常用汉字(C)A 1500个 B 2500个 C 3000个

D 3500个

9.小学五至六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学生40分钟能完成(C)A 不少于200字的习作 B 300字的习作 C 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D 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0.充分利用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儿童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形体方法,被称为(B)

A 实物演示法

B情境图示法

C 情感激发法

D媒体辅助法

11.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A)

A 70万字 B80万字 C 90万字 D 100万字 12.小学三至四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是(B)A 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B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C 让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文和想象文 D 让学生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13.在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创设写作情境,一是参与活动,二是(D)

A 重视交流 B再现生活 C 奇思妙想 D 角色体验 14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D)

A 模式化的学习 B标准化的学习 C 结论式的知识掌握

D 学生全员参与与全程体验

15.“观察—表达”的学习方式主要安排在(A)

A 低年级 B高年级

C 二年级和五年级

D 四年级和六年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每个阶段目标都是从几个方面提出要求,这几个方面是(B,C,D,E)

A教学手段

B识字与写字

C阅读

D写作 E口语交际

17.辩论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在组织学生辩论时,教师应该(B,C,D,E)

A抓共同处

B抓有疑处

C 抓分歧处

D抓关键处

E抓矛盾处 18.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内容,与以下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A, B,C, D,E,)

A时代化 B互动化 C 基础性 D 生活化

E连贯性 19.基于网络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包括(A.C,D,E)

A 网上游戏 B观察现实生活 C 专题研究 D 发表习作

E远程交流

20.改革语文考试是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措施可以包括(A,B,C,D,E)

A 题型的开放 B命题的开放 C 多套试题 D 允许多次考试

E自主展示学习成果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对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21.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为将来实现汉语拼音化打下基础。(F)

22.工具性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T)23.语文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语文课程应着重让学生掌握系统和完整的知识。(F)

24.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T)25.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强化文体意识。

(F)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如何创设自主阅读过程。

(1)、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2)、变革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而对求知的探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不可或缺。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抓有疑处、抓分歧处、抓关键处、抓矛盾处)、开展活动(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

27.简述写作教学中如何强调“真情实感”。

答: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要求学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言之有物,写真切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要求他们尊重他人,对自己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负责任。这些都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品和文风。

28.简述在口语交际中拓展交流渠道的措施。

答:首先融口语交际于语文课堂之中,以课本为主,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相贯通,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其次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施展口才的良好环境;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布置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其实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第三,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要引导学生从教室这个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实践、发展、提高口语交际能

29简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结合的意义。

答:有利于培养信息素养,搜索、筛选、传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能力,培养这种能力,语文有责无旁贷。有利于提高基本技能,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改变学习方式,信息化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信息资源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和教学的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学习化社会的构想成为了现实。

30简述在写字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

答:美育和写字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写字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美育的过程,“美”贯穿于写字教学的全过程。(1)在指导中发现美,首先要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其次,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提高审美感受力,通过静心读帖,使学生体会到每一个汉字的造型都符合美的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审美内涵。(2)在监摹中实践美,一是加强基本笔画的训练,二是不断总结汉字基本偏旁部首的书写规律,三是研究汉字的结构形式、布势,根据不同的高低大小形态来合理搭配结构。(4)在讲评中鉴赏美,经常性地点评学生中一些代表性的习作,就使学生认识到怎样写才美,怎样写就不美,同时教师的评语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总之,在写字教学中重视美的教育,让学生在习字过程中自觉发现美,实践美,鉴赏美,激发他们的还应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生自然能写出一手正确、端正、美观的字来。

五、论述题(每小题12.5分,共25分)31.试论识字教学的策略。

答: 识字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多识字,是最好的选择。新课标有以下优化策略:(1)探究心理,激发兴趣:儿歌识字(碧)、字谜识字(告、喜)、形象识字(看、影、疑)、游戏识字、连环识字;(2)改革方式,提高能力:自主识字(识字与生活结合、自己“造”字“品”)、合作识字(同方合作、小组合作、自由选择合作)、探究识字探究识字就是在识字的过程中找规律,培养识字能力(笔)。(3)拓宽渠道,识用并举:要拓宽识字渠道,力求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识用并举,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体现趣味性。生活处处皆语文,自制卡片课堂交流、展示,(4)凭借字理,发展思维:汉字是表意文字,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的方法。

32.试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8.国内外菠菜标准对比分析研究 篇八

我国菠菜出口自2002年以来**不断,映射出我国菠菜标准不够完善.本研究通过将我国菠菜标准与主要贸易国(CAC、日本、美国、欧盟、韩国)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菠菜标准存在的不足,提出突破出口国技术壁垒的标准制修订合理化建议.

作 者:王旭 郜娓娓 何舞 杨慧 王富华  作者单位:王旭,王富华(农业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郜娓娓(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100081)

何舞,杨慧(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上一篇:大学生学生会离职申请书下一篇:与学生沟通的心得体会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