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反思

2024-11-04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反思(7篇)

1.《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反思 篇一

课例文本要点:

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 教学设计思路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中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本节的内容是为了认识大气运动的规律和形成机制,为后面的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打下基础。本节授课过程中:

一、通过不断的假设和图文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借助PPT、数字星球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板图绘制和填图练习,训练学生图文转化及释图能力,逐步突破难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要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既要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三圈环流最主要的成因,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还要求学生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

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三圈环流形成原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假设和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2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抽象的空间图形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三〉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和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0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

〈四〉教学方法 体态演示法 读图法,引导法,共同探究法,绘图法,讨论法

<< span=“">五>学法引导: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活动2:通过自己亲手绘制三圈环流模型,搞清楚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这个活动适合边讲边做,提倡做的时候口中”念念有词“.〈六〉教具

数字星球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顾:热力环流(教学意图:回顾重点知识,为下面的学习铺垫)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单圈环流

教学意图: 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热力环流原理,以及大气运动受力的情况,构建单圈环流模式,并分析单圈环流是否能够存在,为三圈环流的形成埋下伏笔。

实际操作模拟:

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思考: A.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什么?

B.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多?什么地方受热少? C.北半球大气将怎样运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画图演示】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单圈环流

赤道终年炎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红箭头向上指)→→到高空形成高气压。

极地终年严寒,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蓝箭头向下指)→→高空形成低气压。这样,在高空,气流由赤道流向极地;在近地面,气流由极地流向赤道,形成单圈环流。

体态语言:教室里的单圈环流

1、以北半球为例,把教室的最南边来代表赤道,最北边代表赤道。让最南边学生站起来(热的),让最北边学生蹲一蹲来(冷的),用手臂、手掌在讲桌上演示赤道与北极之间的这个热力环流圈,即单圈环流。教师应边讲边演示。

2、叫一生到讲台上来演示指挥大家,谈自己的感受。(问:是不是真的)【启发提问】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地球实际是在不停的运动的。【教师总结,继续启发】很好,也就是说,我们刚才所说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在运动的地球上大气受几个力的作用?

下面我们仍然假设地表均匀,来研究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变化。

第二模块:三圈环流

教学意图:

以分析北半球低纬环流作为解疑释难的突破口,关键不是靠老师讲得清楚,而教学的成败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边画图、边理解。

(l)画图的症结要让学生先明确地球高空在哪里,比如,①在图中让学生画出4个人站立在地球上;②再用虚线“--,”画出地球的高空;③这样,画空气上升、下沉箭头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2)讲成因。教师叙述成因,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画图。例如,赤道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画出图中的①),即热力原因形成;上升到一定高度,空气向南。北分流(只画图中的②);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风向与 30°N纬线平行(即西风),“空气„„便在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此乃由于动力原因而下沉,见图中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接着,近地面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信风(图中④)。最后将东北信风(风向)转画到平面图上。把低纬环流讲清楚、讲透彻之后,紧接着让学生自画高纬环流,最后画中纬环流。

实际操作模拟: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师生互动】(备注:师生互动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

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

投影“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示意图”,展示以下思考题: ①低纬环流圈形成的纬度范围;

②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面气压高低的状况及形成原因;

③在北纬30°和赤道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

④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

【师】借助立体图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并解答所提问题: ①赤道和北纬30°之间。

②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北纬30°的地面形成高压的原因是: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的高空积聚,迫使那里的空气产生下沉运动,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这种空气“堆积效应”就是气压带形成的动力因素。

③信风带: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了东北信风带。

④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地区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2)中纬、高纬环流和风带

【师】提出问题:①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纬度范围分别为多少?

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各自是如何形成的?

③在北纬30°~60°和北纬60°~90°的近地面问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是什么?

④在北纬60°与北纬9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

依据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讲解: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偏转成西南风,又叫盛行西风;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暖而轻的西风气流被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60°N附近的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基地上空。这样就形成了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体态语言:教室里的三圈环流

1、以北半球为例,把教室的最南边来代表赤道,最北边代表北极。教室里安排两排学生分别为北纬30度,北纬60度。

2、低纬度环流圈。

(1)由赤道的上空高压区试图流向北极上空低压区的气流,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高空先偏转成西南风、在北纬30度上空偏转成西风。

(2)用右手手掌和手臂演示高空西南风和西风的形成与方向,并演示在北纬30度的近地面因气流下沉形成副高。

(3)然后让最南边(赤道)和北纬30度之间的学生演示近地面的东北信风的形成与风向。

3、中纬度环流圈和高纬度环流圈

教师站在代表北纬60度学生处。用左右手的手掌、手臂演示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形成。用双手掌和手臂演示极锋的形成,即它们相遇后上升。上升后又分别流向北纬30上空和北纬90上空。在高空,由北纬60度流向北纬90度气流先偏转成西南风后成西风;由北纬60度流向北纬30度气流先偏转成的是西北风后成西风。

【总结概括】由于大气环流,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依次是(指图):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记忆方法:气压带高低相间分布--高、低、高、低、高、低、高。这里高压与低压的成因并不相同: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第三模块: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规律和记忆

教学意图:有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实际上是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三圈环流的基础知识,应该让学生熟记其名称及分布范围。并交代:有关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指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实际操作模拟:

用数字星球展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课堂练习):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指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位置,并绘出各风带的风向,让其余学生拿出地图册,填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图。(教师巡查指导学生绘图。)

(教师讲解):由此略图,中间是赤道低压带,两极是高压带,而高低压带相间分布,风带分布在两气压带中间。关于风带的方向,首先要分析气压带的高低,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同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总结)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①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②高低气压相间分布;③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

第四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学意图:对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课件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分析和教师自行设计教学课件动态演示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得出移动的规律,并多角度分析。

实际操作模拟:(教师讲解,引导思维):我们在分析低纬环流的时候,说到因为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而我们的太阳直射点是随着季节的移动而移动的,所以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温度就比南半球的高,那么气压带在总体上并不是以赤道为中心对称性分布了。

(读数字星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提问):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和气压带分布情况如何,夏至日呢,冬至日呢?

(总结):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小结:(要求读课文第一段内容,提问):大气环流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略。(强调“大规模的”、“有规律的”等词语,让学生把握大气环流的特点。)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和地球自转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海陆热力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甄鸿启)首先说明一点,由于视频时长限制,我们在保证课堂实录流程完整的前提下,对李老师和潘老师的两节都是45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了剪辑、处理,剪掉了部分内容,包括学生的练习时间、活动时间。实际上课堂中学生活动和落实的时间还是非常充分的,包括最后的随堂检测也很踏实。

这节课的内容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也历来是老师们感到不好处理的一部分内容,我感觉李安强老师本节课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学生的学,将三圈环流的知识、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等难度较大的内容采取分四步走——由仅考虑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到叠加地球自转要素到叠加地球公转要素再到叠加海陆差异要素层层递进将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予以分解,层次分明,逻辑缜密,留有余味。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

通过学生的实际练习,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上述要素叠加导致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变换,整个过程围绕着由立体向平面转化的思路,层次分明,难度适中,沿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渐次推进,将难点逐步化解掉,使学生感觉不到在啃一块硬骨头,而是逐渐生成新知,认知深度在动手练习中得以达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难点的突破不能图快,不能用教师演示的方式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一位智慧的教师是带领学生到达他们自己认知领域的门槛前,而非带领到教师自己的知识殿堂。总的来说,李老师注意难点的层层分解,小步子,环环相扣,带领学生在自己动手中体验和感悟,注重课堂生成,没有压力,更多的是体验和感悟。有效地达成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潘海东)李老师的这节课整体设计方面,注重知识的铺垫和衔接,紧紧围绕学生学习认知过程和思维过程,深入浅出,从热力环流到单圈环流、三圈环流,从三压二风到七压六风,从立体到平面,从静止到移动,从单一因素到四个因素,从教师演示到学生绘制,真正做到了突破难点,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2.气压、风、气压带、风带的教学 篇二

九年义务教材初一地理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气压、风、气压带、风带”一节的教学,从本人多年教学情 况来看,发现该节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对以后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广,尤其是在气候方面的影响最大。对 于该节的教学如果教师不能教好,学生不能学好的话,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涉及有关知识那就更难掌握。从笔 者所在学校情况来看,学校为了提高总体素质,所以在安排教学任务时都采用同一学科多个教师担任教学任务 ,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至少安排4个科任教师, 这样就形成了较有挑战性的竞争机制,因此也就激发每个教师的 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各显神通。针对该节的教学,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不是很好的利用地图逐层分析 ,而是一次性地把全部内容板书黑板并要求学生一定背得的填鸭式办法,这种方法就算学生能够记住,但这种 死记硬背的时间不会持久,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认的反感。

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学好、记牢,不能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知 识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在有地图的章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地图,并在地图的基础上逐层分析,逐步掌握,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笔者在上此节时分如下两大步骤,教学效果较好。

1 气压、气压带的确定

1.1 在黑板中央画出大圆,然后在相应位置标出赤道;南、 北纬30°(或30°N,S);南、北纬60°( 或60°N,S);南、北极90°(或90°N,S)。

1.2 按照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理和气压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反比的关系来确定气压的高低。虽 然教材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如何用气温的高低来确定气压的高低,但我们可以根据前节或本节有关知识推出。同 时我们可以把赤道与南、北纬30°为一组用气温相互之间的高低推出气压的高低;再把南、北纬60°与南、北 纬90°作为一组进行气温高低的比较而推出气压的高低。大家知道,赤道附近全年高温,那么按气温高低与气 压高低成反比的关系,得出赤道附近应是低气压带。而南、北纬30°附近的气温比赤道附近低些,所以应是高 气压带,因为南、北纬30°它靠近热带但又不是热带,所以在此称之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气 温比南、北极90°气温高些,所以它的.气压应是低气压带,因为它靠近极地而不是极地,所以在此标出副极地 低气压带。而南、北极90°附近气温全年很低所以应是高气压带,由此称之为极地高气压带(详图见教材P50在 此不必画出)。

1.3 得出气压带名称及分布之后, 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分布规律。在图上发现:地图上南北半球纬度 相同的地方,气压带名称完全一样。同时还发现气压带的分布规律不论从两极还是从赤道数起它们都是一高一 低的间隔分布。即“高低相间”的分布规律。在全球七个气压带中有3个低气压带(赤道、南、北纬60°附近) ,4个高气压带,并且有4个气压带还带有“副”字,然后在图上指出它们的名称及分布规律。最后留出2~5分 钟时间让学生消化,以便加深记忆。

2 风、风向的确定

2.1 风的箭头应指什么方向, 同学们都知道水是由高处向低处流,那么风的原理也是这样,风是空气的 水平运动,空气的运动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形成了风,根据这些就可知道地球上不同纬度间的风向(箭头) 吹到何处,一句话在气压带图上凡是标有低气压带的地方就是风向(箭头)指向的地方。

2.2 风向的偏向问题。 按照风从高气压吹到低气压而得出箭头要指的地方,凡是标有低气压的地方都是 箭头所指方向。但在图上却发现那些箭头有偏左或偏右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在此可以告诉学生由于地球是个 球体而且不停的自西向东地自转,所以风向就有向左或向右偏了。同时让学生记住一句话:“北半球向右,南 半球向左”的原理,那么风向也就容易掌握了(至于它的原因不必详细介绍,因为它是高中知识的下放,否则 就会使所学内容更加

[1] [2]

3.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过程和方法: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 动的规律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规律。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

三、教学方法、教具

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动画、地球仪

四、课型与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

(师)对,这是大气的运动产生的。究竟全球的大气是怎样的运动的呢?我们本节课一起来学习学习。

【组织复习】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热力环流。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

【小结】赤道地区受热空气上升,使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两极地区冷却空气下沉,使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从而形成单圈环流。

单圈环流是在假设情景1:①地球表面均匀②不考虑地球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样的热力环流能维持很久吗?

假设情景2:①地球表面均匀②地球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高空状态下的风将向右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

【提问】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 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讲解】(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30°N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

(2)赤道高空的空气不断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北纬30°N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下沉,从而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

(3)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将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向南分流的气流偏转后形成了东北信风。

通过上述分析,赤道(0°)和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

(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北流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如何?(近地面北流的空气为暖气流;近地面南流的空气为冷气流。)在60°N附近(副极地)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暖气流沿冷气流向上运动,形成“极锋”。)因此在60°N 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

(5)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30°N和60°N之间形成盛行西(西南)风;在90°N和60°N之间形成极地东(东北)风。

(6)在副极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气将分别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

通过上述分析,30°N和60°N之间、90°N和60°N之间分别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7)综上所述,在北半球形成了“三圈环流”。【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板书】

一、单圈环流 二、三圈环流

【学生活动】南半球同样也有。请大家结合教材完成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并让学生去黑板上写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讲解】综上所述“三圈环流”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结合上图,可知:全球近地面分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并分别请南北半球的代表上台来展示他们制 作的模型。

【归纳总结】结合图归纳出三圈环流的规律: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对称; 气压带:零三六九,低高低高;风带:南左北右,有信西东。

【课堂小结】地表均匀的,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在赤道---------单圈环流; 地表均匀的,地球自转着,太阳直射在赤道---------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绘图、板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将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规律,化解了知识难点。

2、本节课在教法设计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演示,使学生得到启发,自主发现三圈环流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规律及其影响,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理解知识的目的,完成了课准要求。

3、从学法上来看,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和牢固掌握本节知识,通过让学生阅读、观察、讨论、合作探究、表达、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对新知进行思考、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

(5)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30°N和60°N之间形成盛行西(西南)风;在90°N和60°N之间形成极地东(东北)风。

(6)在副极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气将分别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

通过上述分析,30°N和60°N之间、90°N和60°N之间分别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7)综上所述,在北半球形成了“三圈环流”。【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板书】

一、单圈环流 二、三圈环流

【学生活动】南半球同样也有。请大家结合教材完成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并让学生去黑板上写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讲解】综上所述“三圈环流”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结合上图,可知:全球近地面分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并分别请南北半球的代表上台来展示他们制 作的模型。【归纳总结】结合图归纳出三圈环流的规律: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对称; 气压带:零三六九,低高低高;风带:南左北右,有信西东。

【课堂小结】地表均匀的,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在赤道---------单圈环流; 地表均匀的,地球自转着,太阳直射在赤道---------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绘图、板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将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规律,化解了知识难点。

2、本节课在教法设计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演示,使学生得到启发,自主发现三圈环流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规律及其影响,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理解知识的目的,完成了课准要求。

4.关于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 篇四

(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

(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

(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5.《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反思 篇五

考向一 全球性大气环流

(2014·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解析:首先看清图中的各项信息,图中横坐标为纬度,纵坐标为海拔,横坐标以0°为界,左侧为7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右侧为1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读取某纬度某海拔某点的风向(实线或虚线)及风速。第1题,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要1月和7月风向相同就可以排除。根据上述分析,①(约60°N,海拔约7 km)和④(约49°N,海拔约7 km)两点的1月、7月均为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 km)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17°N,海拔约8 km)7月为东风,风速5,1月为西风,风速10,变化最大,故选B。第2题,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也与风速、风向分布规律相类似。

答案:1.B 2.D 3.(2014·高考安徽卷)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解析:选A。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并且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这也可以从沙山临湖一侧垄槽延伸的方向得以证明。故A项正确。

考向二 大气环流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4.(2014·高考上海卷)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

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解析:选A。据图可知该大陆三个测站为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故受东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共同影响。在东南信风带影响下降水少,在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降水多。故A项正确。

5.(2014·高考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图1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2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2)结合图2,判断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1)该地区有沙漠,且为大洋东岸的洛杉矶,从而判断该地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大气稳定。联系洛杉矶的位置及该地主导风向为西风,确定其为地中海气候,从而判断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晴天多。(2)联系沙丘的坡度与风向的关系分析,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结合图1中的箭头加以分析。

答案:(1)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2)方向:南(偏南)。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6.(2014·高考四川卷)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解析: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

6.《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的教案 篇六

东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风,1月份吹西北风,打乱了原来的风带格局。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南季风。 东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季风。

在东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了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由于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最显著,因而东亚的季风环流最典型。冬季,在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即冬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东风季风。

阅读P38图2.15“东亚季风图”,回答:

(1)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2)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判断理由:海陆热力差异。

【教师总结】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夏季风

风向

东南季风

性质

暖湿

源地

太平洋为主

冬季风

风向

西北季风

性质

干冷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7.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篇七

【课题】人教版高中地理一年级第二章第一节“气压带和风带”.

【问题背景】

高一地理上册内容抽象、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高一的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高一地理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普遍感觉比较困难。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地理知识,这是地理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跳出传统教学的视野,打破旧观念,不断在教学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理论依据】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科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气质、性格、思想、世界观、认知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人的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需要促进动机的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1.肢体语言的运用化抽象为形象;

2.设问贯穿始终:以设问设景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不同形式的设问作为教学的方式;

3.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全球环流图,帮助学生记忆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4.拓展延伸,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作好铺垫;

5.多媒体的使用,形象的动画设计,化抽象为形象。

【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重难点的突破】

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并以此为基础,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因此我们既要运用前一节的内容作为基础,又要帮助学生将比较抽象的大气运动变成可以看得见可表演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设景导入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设计思路:设问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

设计思路:由学生根据热力环流画出单圈环流,然后引导学生推出单圈环流存在的假设条件。

假设:(1)地球不自转

(2)地表均一

那现在我们来将假设条件一一否定,看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2.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否定假设条件一:地球会自转,那么

(1)低纬环流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2)中纬环流(板书)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3)高纬环流(板书)

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那么我请一位同学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图。相应的标出气压带和风带。

(学生画图时提示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与北半球是不是相同的。)

我们一起看一下这幅图对不对,(点评后继续进行)。那么大家看完整的环流图,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几个气压带和几个风带。

3.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二)引导学生记忆理解7个气压带和风带

自行绘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在此过程中请注意: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6个风带。

请同学们想一想:

●地表气流上升区位于什么地方?下沉区位于什么地方?

●上升区与下沉区的降雨量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流上升区为多雨带,下沉区为少雨带,为以后的天气和气候作准备)

二、游戏

好,我们已对三圈环流作了一个系统的学习,现在我们再以此为基础作一个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大家都知道高压处为下沉气流,低压处为上升气流,高压你就站立低压你就蹲。

三、设计思路

1.先进行几个简单的,然后再把难度加大,只说纬度。

2.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都表演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特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四、联系实际

联系至此,我们完全能够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案例一: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有没有同学主动来帮老师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日本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顺着高空强西风飘到美国后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起彼伏。回答得非常好!

案例二:日本的核xie漏会不会影响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理由?

会,因为日本和美国都处在西风带上。

综上,本节课我们先讲了单圈环流,并分析了在加入地球运动因素之后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三圈环流),这节课有一定的难度,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认真总结消化。

【教学后记】

上一篇:教师节幼儿祝福语下一篇:家庭教育产品代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