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的课程理论

2024-08-10

泰勒的课程理论(共8篇)

1.泰勒的课程理论 篇一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一、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既有经济技术条件的因素也有当时的政治条件因素。

1.经济技术条件。当时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本文由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社会化生成规模逐步增大。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企业生成实际中应用,使生产节奏加快,不少企业因此扩大了规模,生产各环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要适应这些新涌现出的特点,就迫切需要有一种管理理论的出台。

2.政治条件。当时的社会大生产发展迅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日益对立,问题日益明显。一方面,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榨取工人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垄断市场,限制产量来提高物价等手段,达到剥削消费者的目的,引起了工人的强烈反抗。为了缓和双方的这种紧张气氛,资本家在经营过程中,也要想出一些相应的管理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一套的科学管理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定额原理。泰勒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科学管理就像辅助劳作的机器一样,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单位劳动力的工作量。在当时的经营管理下,不论是工人还是雇主都不知道每天究竟可以干多少。工人因为对资本家的榨取和剥削极为不满,普遍采用“磨洋工”的方式劳作,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劳动力;而雇主也仅凭想象中的标准来设立一个工作量的标准,没有科学性,所以二者之间常常引起劳动纠纷。所以,泰勒提出,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工作日程”。

2.科学的挑选与培训工人。泰勒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他干的工作合适他,他就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努力使不同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适合他们,并能够使其成为第一流工人的工作。而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管理者的职责。

3.工作方法标准化。泰勒认为,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搭配,以至机器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其中极为不好又或者是不合理的因素,把各种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较好的方法。当企业管理者把这些应用到工人的工作中去之后,将会大大提高工人的产量。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泰勒提出了这一原则。改变传统的以估算或者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定额计算标准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然后采用“差别计件制”这种具有鼓动性和刺激性的付酬制度。让每个人都明确,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虽然从短期看企业的工资支付成本增加了,但同时企业的生产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这种提高远远的大于工人工资上涨的幅度,所以总体来说这一做法是有利于雇主的。

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泰勒认为,单靠工人自身的经验是不能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或者是条件来从事这方面的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所以必须把这二部分的职能分开。这种分工,可以促进管理者与工人的合作,减少工人罢工的可能性,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6.实行职能工长制。这个制度是以机械工业为依据而提出的,虽然之后的具体实际操作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导致职能工长制没有得到推广,但它却为今后提供了参考。

7.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即企业的管理人员把一些日常不重要的事务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一些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它是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不是简单的逻辑性推理,它是源于基层,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泰勒的几乎所有理论和方法,都是自己亲自到一线去试验和认真研究所提出的。可以说,这个理论的提出,在当时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企业因此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达到蓬勃的经济发展。

2.科学管理理论也存在了一些缺陷。例如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的,他认为工人是“经济人”,工人工作只是为了获得工资报酬,而忽略了其它因素的考虑。同时,由于他本身的经历有限,只是解决了管理中的作业效率问题,还未把它上升到一般管理层面。

但是笔者认为,每一个理论的出台都只是时代衍生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任何理论都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有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得到不断的补充和修正,才能不断完善。我们要抱着谦和的心境去看待前人的成果,而不是批判的态度。

2.泰勒的课程理论 篇二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货币主义学派的崛起, 人们对货币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对货币及货币政策感兴趣。作为货币政策核心的货币政策规则自然也备受关注。一国货币当局到底应依据什么样的规则执行自己的货币政策,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盖棺定论式的说法。从19世纪末到现在理论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货币政策规则。近年来, 泰勒规则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领域得到了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大量的经济学文献介绍和发展了这一规则。本文回顾了自1993年以来, 泰勒规则在理论和实证领域的主要扩展和应用。

1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也叫利率规则, 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在1993年提出的。这一规则表明, 货币政策当局所使用的政策工具 (短期名义利率) 主要对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敏感: (1) 通货膨胀缺口, 即通货膨胀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离; (2) 产出缺口偏离百分比, 即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偏离的百分比。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Rt=r¯+πt+α (πt-π*) +βy¯t (1)

y¯t=yt-y*y* (2)

这里Rt是短期名义利率, r¯是长期均衡实际利率, πt是超前4个季度的通货膨胀率, π*是目标通货膨胀率, y*代表潜在产出水平, 即名义量完全灵活条件下的产出水平。y¯t代表实际GDP与潜在水平偏离的百分比。模型平稳的约束条件是α>0。

通常我们把泰勒规则写成如下形式:

Rt=ω+ (1+α) πt+βy¯t (3)

其中ω=r¯-απ*

泰勒规则暗含的央行实际利率目标为:

rt=ω+απt+βy¯t (4)

其中rt=Rt-πt为实际短期利率。

由此可见, 模型平稳的约束条件α>0是必要的, α度量了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央行实际利率变化的边际影响, α>0说明当通货膨胀率上升1个单位, 实际利率上升α个单位, 实际利率的提高抑止了通货膨胀上升, 从而达到平稳经济的目的;α<0说明通货膨胀率上升1个单位, 实际利率下降α个单位, 进而刺激了通货膨胀, 加速了经济的不平稳。

2 泰勒规则的应用及扩展

泰勒规则问世后, 受到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泰勒规则的优点在于, 简单、易于处理, 并且它从本质上反应了货币当局的行为。因此, 泰勒规则在实证分析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理论界把泰勒规则的扩展称为泰勒类型规则。大量的经济学家运用泰勒类型规则模拟和分析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 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泰勒规则在实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主要有:

2.1 后顾型 (Backword) 泰勒规则

原始的泰勒规则强调利率对当期通货膨胀缺口和当期产出缺口偏离百分比敏感, 所以有人把原始的泰勒规则也称为当期泰勒规则。在实证分析中经济学家发现用下面的规则来代替原始的泰勒规则是方便的, 即给出了后顾型泰勒规则:

Rt=r¯+α (πt-1-π*) +β (yt-1-y*) (5)

其中πt-1为t-1期的通货膨胀率, yt-1为t-1期的产出。

不言而喻, “后顾”一词的含义是:央行依据t-1期的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来设定t期的利率。

2.2 前瞻 (Forword) 型泰勒规则

由于政策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存在时滞, 为了克服这种滞后影响,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在制订政策规则时考虑预期因素, 基于这一想法, Clarida、Gali、Gertler (1998) 提出了前瞻型泰勒规则, 具体形式为:

Rt=r¯+α (E[πt+nΩt]-π*) +β (E[ytΩt]-y*] (6)

其中n代表向前预期的时间长度, E代表预期算子, Ωt是央行在t期设定利率时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集合。通常情况下把前瞻型泰勒规则写成如下形式:

Rt=η+αE[πt+nΩt]+βE[y˜tΩt] (7)

其中η=r¯-απ*y˜t=yt-y*为产出缺口。

前瞻型泰勒规则暗含的实际利率目标为:

r=rr¯+ (α-1) (E[πt+nΩt]-π*) +β (E[ytΩt]-y*) (8)

其中rr¯=r¯-π*

2.3 动态 (Dynamic) 泰勒规则

Judd和Rudebusch (1998) 用误差修正的方法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改进, 修正后的泰勒规则允许利率进行动态缓慢调整。具体的模型形式如下:

Rt=r¯+πt+α (πt-π*) +β1y˜t+β2y˜t-1 (9)

具体的调整过程为:

ΔRt=κ (Rt-Rt-1) +ρΔRt-1 (10)

系数κ表示对利率设定误差的修正程度, ρ刻画了规则的惯性程度, 体现了调整过程的动态性。

2.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

汇率渠道是货币政策传递的重要渠道之一, 特别是对那些对外贸易占GDP比重较高的国家来说, 汇率的变化时刻影响着国内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稳定。因此, 为了在政策规则中体现这种汇率效应, Batini, Ball和svesson等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了泰勒规则。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形式为:

Rt=s1πt+s2y˜t+s3et+s4et-1 (11)

这里假定目标通货膨胀率为零, 所以规则中没有截距项。et表示实际汇率, 该规则暗示, 名义利率不仅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敏感, 而且对实际汇率的变化也有反应。当实际汇率上升 (et↑) 时, 名义利率下降, 实际汇率下降 (et↓) 时, 名义利率上升。

2.5 光滑 (Smoothed) 的泰勒规则

以上所介绍的规则都不具有光滑性, 即利率的变动依具体的经济条件可能是剧烈的。然而, 现实中的利率路径都是比较光滑的, 它通常倾向于在一个方向上缓慢地变化。这意味着央行在设定利率时可能考虑了光滑性问题, Sack和Wield证明了这种光滑行为是央行故意引入的。因此在政策规则中引入光滑项是必要的, 关于在利率规则中引入光滑项的一般解释是: (1) 光滑的利率行为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 (2) 考虑到公众预期的作用, 光滑的利率行为有助于央行建立自身信誉。

光滑的泰勒规则的形式为:

Rt=ω+ (1+α) πt+βy¯t+ρRt-1 (12)

参数ρ的大小刻画了规则的光滑程度, ρ越大规则越光滑。

光滑的前瞻型泰勒规则的形式为:

Rt= (1-ρ) {η+αE[πt+nΩt]+βE[y˜Ωt]}+ρRt-1+υt (13)

这里υt表示随机扰动, 同样参数ρ的大小刻画了规则的光滑程度, ρ越大规则越光滑。Clarida、Gali、Gertle (1998) 给出了可估计的光滑前瞻型泰勒规则形式:

Rt= (1-ρ) η+ (1-ρ) απt+n+ (1-ρ) ηy˜t+ρRt-1+εt (14)

εt=- (1-ρ) {α (πt+n-E[πt+nΩt]) +β (y˜t-E[y˜tΩt]) }+υt (15)

由 (10) 式知εt是通货膨胀预测误差、产出缺口预测误差和外生随机扰动υt的一个线性组合, 且有:E[εtΩt]=0。 (9) 式可以用GMM方法来估计。

3 泰勒规则的估计与稳健性

有两种办法估计泰勒规则。 (1) 运用计量方法来估计; (2) 通过最优化方法来求解。大量的经济学文献用上述两种方法估计了泰勒规则, 结果发现泰勒规则的稳健性不能令人满意。

运用计量方法估计泰勒规则不稳健的原因在于:

3.1 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或方法度量通货膨胀率和潜在产出水平

到目前为止, 主流的度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有:CPI、核心CPI、GDP价格折算指数和私人部门平均预期通货膨胀率, 主流的测算潜在产出的方法有:对实际产出进行时间趋势拟合, 对实际产出进行局部线性趋势回归和二次回归, HP滤波等方法。Kozicki (1999) 以美国为例, 用上述指标和方法对泰勒规则进行了估计, 并对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分析, 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指标度量通货膨胀率导致利率设定从0.6%~3.8%不等;用不同的方法测算潜在GDP导致利率设定从0.9%~2.4%不等。

3.2 泰勒规则对数据选择比较敏感

实证分析中有两类数据:Current data和real data, 所谓的current data是经过修改后公布于众的数据, 所谓的real data是未经过修改的原始的统计数据。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去估计泰勒规则, 结果会产生很大差异。Taylor (1999) 用current data对泰勒规则进行了估计, 结果显示如果联储当时按照泰勒规则的方式设定利率则可以避免70年代的通货膨胀。但是Orphanides (2001) 用real data的估计结果建议, 联储按泰勒规则设定利率不会避免70年代的通货膨胀。

通过最优化方法得到的泰勒规则的稳健性也存在着争议:Levin和Taylor (1999) 研究认为, 泰勒规则对不同的宏观经济模型来说是稳健的。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在本质上没什么差别, 因此他们的结论不足以证明泰勒规则对不同的经济模型是稳健的。后来, Cote (2002) 等人运用加拿大的宏观经济模型重新对泰勒规则进行了稳健性分析, 结果显示, 泰勒规则对不同的宏观经济模型是不稳定的。

4 结束语

以上我们简述了泰勒规则在理论和实证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尽管泰勒规则在具体的实证分析中存在一些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 泰勒规则的提出在货币政策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泰勒规则的问世及随后对这一规则的扩展和争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货币政策理论。特别是在金融创新不断进步, 金融管制日益放松的发展趋势下;在传统的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规则发展受到制约的情况下, 以利率为主要工具的泰勒规则的发展显得格外抢眼。毫无疑问, 泰勒规则的发展已日趋成熟, 但泰勒规则能否在实证和理论上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还有待于时间和具体的经济条件来验证。

参考文献

[1].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Batini, Nicolleta, Richard Harrison and Stephen Mil-lad.Monetary Policy Rules for Open Economics[J].Bank ofEngland, Working Paper, 2000

[3].Clarida, Richard, Jordi Gali, and Mark Gerler.Monetary policy rules:in practice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8, 42:1033~1067

[4].Clarida, Richard, Jordi Gali, and Mark Gerler.TheScience of Monetary Policy:a New Keynesia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9, 37:1661~1707

[5].Hamalainen, Nell.A Survey of Taylor-Type Mone-tary Policy Rules[J].Department of Finance Ministere des Fi-nances Working Paper, 2004

[6].Judd, John P.and Rudebusch, Glenn D..Taylor sRule and the Fed:1970~1997[J].FRBSR Economic re-view, 1998, 3:3~16

[7].Kozicki, Sharon.How Useful Are Taylor Rules forMonetary Policy?[J].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 1999, 84:5~33

[8].Taylor, John B.Discretion versus Policy Rules inpractice[J].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on Public Poli-cy, 1993, 39:195~214

3.泰勒的课程理论 篇三

关键词:泰勒;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4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十分显著,其影响力不断加强,并且与不同行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范围涉及到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营活动,并能为电力企业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其作用不容小视。然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有效的发展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水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对此,笔者将泰罗的部分科学管理思想与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现状相结合进行分探讨,希望能对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完善与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一、泰罗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泰罗是管理思想演进过程中的领路人之一,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为了解决管理不当而导致资源浪费、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等问题而展开了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他的部分主要管理思想内容如下:

(一)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是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总结出来的理论,其部分主要内容有:①管理者应当根据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来整理出一套法则、公式,寻找类似事务的规律,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②管理人员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合理的安排员工到其擅长的岗位上工作,给予他们适当的培训,实行弹性工作制等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③科学的方法代替经验的方法。在工作中使用的工具要标准化,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程序化,管理要根据客观规律行事,不可以脱离实际等等;④解决劳资对抗的现象,协调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关系,避免劳资双方发生冲突,以便促进生产进步。

(二)泰罗科学管理的机制。

科学管理机制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如何具体操作的方法,但泰罗明确提出“管理的机制,决不能被误认为是管理的本质或基础哲学。明确地说,同样的一个机制在一种场合下会引起灾难性后果,但在另一种场合则会使我们受惠无穷。”[1]科学管理的机制主要主要列举以下几点:

①标准化与工时研究,通过实践的总结分析,制定相应的标准,去除不必要的部分,计算出合理的日工作量;②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其关键是使不同类型的人可以找到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个人的工作岗位;③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在定额标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激励性薪酬制度,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人的积极性;④管理中的“例外”原则,管理者把一般的事情授权给下级,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情的决策权;⑤是指负责不同工作的职能工长,打破了只设置一名工长的格局等等。

(三)科学管理的实质。

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好劳资双方的合作问题。泰罗不断的提示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的重要性,如果两者没有良好紧密的合作,那么无论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如何科学都很难开展实施,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注意力转向如何增加财富的数量上,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当然,泰罗指出了解决劳资对抗关系的办法就是通过对管理的研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使财富的创造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后这两者之间就不会因为财富的分配问题而再起争执。

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存在问题

电力企业本身具有很特殊的性质,这也使其在当下的社会里仍然是计划沟通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但是其自身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经营成本高等缺点在当下社会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部分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其效率低下,很多政策没有很好的执行,且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电力企业没有办法突破自身体制的阻碍,很难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方式。

(二)行政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低。

在部分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机构里有很多部门和众多环节,各个部门工作繁琐,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环节的过度使整个机制很难有效运行;此外不少部门之间的工作分工不明确,容易出现推诿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行政管理权力制约不到位。

在部分电力企业内部,权力过分集中到一些高层管理者手里,但又没有相应有效的制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官僚主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一些员工的创新能力。

(四)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电力企业在选拔行政管理人才时相应的选拔机制不够健全,出现了不少拉亲戚、走后门等现象,从而缺乏相应的竞争和激励制度;部分管理者出现了对某些部门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但仍然进行管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五)行政管理机构较为臃肿。

我国电力企业原本就有地域广、部门多的特点,所以对员工数量的要求自然不少,因而也导致了机构的庞大臃肿,虽然之前有过多次的整改,但是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电力企业机构仍然呈现扩大趋势[2]。

三、 对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启示

电力企业对我国的贡献之大不可估量,在众多的电力企业中不乏有很多做到很好的企业,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电力企业在行政管理方面做的并不理想,截止2014年12月末,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电力生产行业亏损企业数量为660 家[3]。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仍然处在管理水平落后的阶段,因此对科学管理思想的借鉴十分必要。结合科学管理思想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借鉴。

(一)思想观念方面:打破桎梏,合作共赢。在电力企业内必须要有彻底的思想革命进行变革,要像泰罗在研究科学管理方面一样,要能打破前人固定的思维模式;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一直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采取适当的变革方案,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束缚,构建适合当下电力企业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此外,电力企业还应根据客观实际所需,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增强不同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但绝不能忽视的是合作精神的养成,因为电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的好坏不是一个或是一部分人能决定的;科学管理不仅是在科学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进行一次精神革命,这种精神革命在泰罗眼里就是每个员工都对工作和同事树立起责任观,每个电力企业的员工都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从而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财

富,为其壮大做好准备,也为员工个人自我实现做了很好的开端。

(二)制度体系方面:第一,优化设计行政组织制度。科学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效率和合理的配置资源,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在设计行政组织制度方面,应该根据企业内外部特点,取缔多余闲置的岗位和部门,努力做到减员增效,节约成本,以此提升效率;此外还得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从行政组织制度方面解决好上下级关系,使各部门、岗位之间建立一种协作配合的关系网,使电力企业效率提升,收益提高。第二,建立适合的激励制度。泰罗的科学管理机制中强调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和管理中的“例外”原则等内容,这些思想只要与时俱进的引用,在我国电力企业内建立起激励制度,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管理者适当的授权,可以增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信,同时还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忠诚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第三,任人唯贤的制度。泰罗强调在用人时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该该在选人用人方面应选择既有能力又有一定相关经验,且对从事的工作熟悉的人才,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管理方法方面:第一,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的这种制度运用到具体管理方法上,不但要选择适合某个岗位的员工,还要选择适合的管理者,从而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适合其岗位还愿意努力工作。第二,科学管理中一再强调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也的确如此。因此,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制度出贴合实际需求的标准操作方法,并要求员工按照这类标准进行培训,最后推广到实际的操作,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中的浪费。第三,电力企业在定额管理的方法运用时,可以结合员工对标准化方法的运用方面的总结而制定相应的定额管理方法,以便更好的调动员生产效率。第四,电力企业在激励机制的完善方面多下功夫,从而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此外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也应该加强,只对下级进行激励而不对高层激励,也许会出现高层不作为或是滋生腐败等等。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从诞生到至今仍被无数企业运用,其创作的财富更是不可估量。但是,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是否成功不能生搬硬套科学管理的思想,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可以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好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领悟科学管理思想的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美]泰罗.车间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梁小芬.浅析如何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J].企业管理,2011(26).

[3]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商数据[EB/OL].[2015-4-15]http://img.askci.com/images/data/2015/4/15/c125b124-f7f3-4bf4-8c6e-bbf311c830ee.png.

4.泰勒的课程理论 篇四

摘 要:课程开发、课程改革这些在当代正在使用并且还将得以发展的热门话语,施瓦布和泰勒早在上个世纪已经提出。可以说,他们引导了课程领域的一场变革。本文在简述其二人的课程开发思想、理念的基础上,针对两人思想理念的不同之处,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比较阐述,在我国课程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二人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梳理,提出四条21世纪课程开发和改革的思考。

关键字:泰勒 施瓦布 课程开发 比较 启发

一、课程开发的涵义

(一)、从协调合作的角度看“课程开发”涵义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团队精神。课程开发不单是教学学者和课程专家的工作,而是社会各有关方面共同合作的事业,需要一个课程开发团队协调合作,在处理各种方法技术和人际关系的同时,仍然需要照顾到许多不同的重点和观点、既得利益和价值观念等,因此,靠个人的能力来单独完成这个任务是不可能的。有效地课程开发必须是在一种合作、协调的氛围中来进行,并且需要各种互相补充的、处于不同层次的参与机构和人员分担不同的责任,才能有效的完成一门课程开发。

(二)、从政治层面看“课程开发”涵义

课程开发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由谁做出课程决策,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以及如何做出并执行这些决策。课程开发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权利、人员、程序和参与问题,这是一个各方人员相互作用、动态的、权利协商的过程,是利益的创造和分配的过程。不同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结果,甚至是不同结果间将会产生冲突。在所有的协商中,基本思想是权利。毫无疑问,课程的决策主要涉及权利的使用和分配问题。因此,课程开发还是存在政治色彩。

(三)、从社会的发展看课程开发看“课程开发”涵义

课程开发是一项社会事业,具有社会性。它是一种与人有关的过程,伴随着所有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有关的潜力和障碍,涉及到社会价值观、思想意识、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责。形象的说,课程开发不仅意味着书面课程文件的修订、改变,更意味着对人的改变,改变他们的愿望、信仰、态度、知识和技能。课程开发也可以看做是在人身上的一种社会变化。

(四)、对“课程开发”涵义的总结

综上所述,课程开发是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社会、科学、文化及人际关系要求而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课程开发除了包括目标、内容、活动、方法、资源及媒介、环境、评价、时间、人员、权力、程序和参与等各种课程因素外,还包括了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包含了课程决策的互动和协商。一般来说,课程开发所关心的课程问题,主要是课程开发的层面、机构、人员及其代表的政治利益、教育价值。

简单的说,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就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二、从泰勒的课程思想与施瓦布的课程思想之比较看教课程开发的发展 何谓“泰勒原理”?Ralph W.Tyler(1902-1994)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伦理专家以及课程评论专家。1934年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Construction Achievement Tests)一书,确立了其“评价原理”。1949年,又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由此确立起其“课程的基本原理”,这两者统称为“泰勒原理”。泰勒提出的课程发开发普遍使用的流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至今对于各地的教育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约瑟夫·施瓦布是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他所撰写的四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标志着施瓦布实践课程论的形成。他认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组成,并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不仅使我们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得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二人的课程开发思想都各具风骚,下文针对泰勒和施瓦布的课程思想的不同之处,从5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关于课程模式的比较

20世纪50年代初的泰勒原理阐述的课程观念包括课程目标来源的多样化。他认为,教育课程应标明学生的行为变化。泰勒原理告诉我们,课程目标的来源都应该包括学习者本身的需要与当今社会生活及学科专家的建议等。此处提及的“行为+目标”的表达方式极具启发意义,因此,这种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之为“目标模式”。目标模式使得每个课程目标既能够指出引起学生发生的行为变化,还能清晰的指出这些行为变化所涉及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目标模式所指出的“学生行为的改变”不仅仅包括学生行为的改变,还包括思维、情感等改变。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施瓦布实践课程论,打破了泰勒目标模式的僵化形式,将活跃的元素加入到课程中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一反在课程面前的被动地位,成为能选择、创造课程的人,称之为“实践模式”。“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在实施课程的实践中完全有权根据特定的情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课程内容予以合理的取舍、批判”,这无疑是对教师地位的极大提升。我国很多学者逐步开始关注和重视施瓦布实践课程论对我国新课改的作用。

(二)、从课程开发目标来比较

泰勒原理对课程开发的目标仍保持在学生的认知层面,包括认知给学生带来的行为等方面的改变,虽然比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有着改进的地方,认识到学生的情感层面,而非仅仅只是的掌握、理解,但是仍然存在些许不足。施瓦布的课程目标更上升到一定层次,实践性课程的目标由技术旨趣上升到实践旨趣。技术旨趣(Technical Interests)是通过符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于外在目标,强调结果、目的,其核心是把环境作为客体加以控制。而实践旨趣(Practical Interests)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基本兴趣,它指向内在事物,强调过程、手段,其核心是理解环境并与之相互作用。施瓦布提出的课程开发目标更注重实践的作用,即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动手发现的能力。

(三)、从课程的审议团体来比较

课程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课程的审议。泰勒原理对课程开发的定义中所指出的审议主要为学校领导和学科专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而实践性课程的决策的审议为集体审议,包括校长、教师、学生、社区代表、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人员组成的课程集体审议人员,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反复 权衡而达成的一致意见,最终做出行动决策。课程审议的重点应放在教师、学生、学科内容和环境等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方面。其中,教师是确保课程目的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课程审议的第一手信息来源。学生在课程审议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审议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以及个体差异为依据。

(四)、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比较

泰勒认为,课程的开发的主体应考虑到学生本身,学生也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主体,任何学生都有权力对教师提供的课程进行选择、对于什么学习内容是有价值的以及如何掌握这些内容等向教师提出质疑,并要求解答,从而有效地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施瓦布的课程开发理论,在泰勒的基础上,重新提高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实践指导意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可以在实施课程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泰勒考虑到了学生的作用,施瓦布注意到教师的重要地位,相较于传统的课程开发,尤其是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课程目标,由学科专家进行设计和开发,在此过程中,学生被排斥在外,只能充当课程的执行者,无法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二人的课程开发原理都较之全面、先进。

(五)、关于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的比较

施瓦布的课程开发论极为重视教师的地位。施瓦布经历了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他认为,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由学科专家开发的新课程并没有关注教师的理解和接受性,导致新课程并没有得到教师的真正实施,从而使这次课程改革无果而终。因此,施瓦布认为,必须组建课程小组联合开发课程,其成员包括课程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代表等。无疑,施瓦布的“实践的课程观”以及“审议”的方法论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责,使教师成为课程小组中的重要一员。相反泰勒对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处在传统模式与实践模式之间,教师地位的重视度不提高,再好的新课程也很难被落实到位。

三、21世纪课程开发和改革的思考

我国的课程开发现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当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这类新新词汇进入教育界时,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改革的大风潮。各教育界、社会人士、学校、教师等都着力改变我国的课程现状。然而,风靡一时的课程虽带来了不少效益,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约束,课程开发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

泰勒是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如果不讲课程开发的成果付诸行动,那再好 的开发方案都是纸上谈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开发的是教育制度,但仍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因此,我将这些因素作个总结:

(1)、现阶段的课程开发多处于理论阶段,未将这些课程开发的方案付诸行动。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经过检验,都怎么知道开发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2)、学校、学生,包括家长都面临着升学压力的困扰,很多都持有这样的观念:考上一流大学就是王道、就是名誉、就是报考率等。学校将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考核各教师的也都是学生的成绩来说话,也同样抑制了许多课程开发的金点子。

(3)、越来越多的校本课程开发都着力于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而不是满足地区、社会的需求,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如何把课程开发提升一个层次。(4)、很多教师长时间接受传统教育思想,自己也保持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对新课程开发的新思想未进一步学习,导致很多好的课改方案到了实施阶段未进行很好的反馈。

到底我国的课程开发将何去何从?下文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基于泰勒和施瓦布的课程开发的思想,针对课程开发、改革的内容,结合我国的课程开发现状,下文总结归纳出四条建议:

(一)、重视学生的人格的培养、道德的建设

泰勒的课程开发思想多次提到:课程改革、开发的目标要致力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情感的改变。显然,泰勒早在上个世纪就认识到关于思想品德、人格道德课程被开发的重大意义。

日前,不少媒体爆料出,在现今的中小学生中存在诸多人格道德问题,如早恋、辱骂教师、打群架等等,不仅仅在我国,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各国中小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格、道德问题。可见,学生在遵守社会生活行为准则上的道德问题有所下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已是迫在眉睫。人们越来越有这样的共识:德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残品,而道德不合格者是危险品。当然,也有不少学校将做学问放在做人的前面。宁波首批名校长之一罗志康曾经说过:“学做学问,学做学问,首先要学得还是做人,连做人都做不好,怎么做学问。”在经济全球化,网络迅速发展的21世纪,道德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改变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不仅要重视知识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产生有意的效应。如某中学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培养站直了的人》,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二)、重视学生的基础培养,采用创新型探究式教学

施瓦布的课程理论带来了一个新的词汇——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创新。没有创新,国家的一切发展将停滞不前,因此,在施瓦布的课程改革思想的影响下提出,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课程开发,都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培养,采用创新型探究式教学。

在我国,现仍存在为升学指标而奋斗的学校,学校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

识、技能,殊不知基础培养不仅仅包括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还包括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要学生在有限的学制和课时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就要抓住基础,抓住了基础就是抓住了核心、抓住了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然,“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基础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效性和广泛的迁移性。课程开发的目标应一改以往“掌握、理解”的形成,提升一个层次,使学生学会转移、变通,并且能主动、自主地发现、探究问题,我认为,课程开发的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的态度和能力为主。这也赋予了当代教师的重大使命。

(三)、开发学生潜力、重视思维能力神的培养

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人,只用了自己大脑的五分之一,甚至说,未曾利用的大脑潜力高达90%。21世纪的知识爆炸,使学生只能掌握有限的知识,在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新成就和实践中的新问题,只能转而开发学生的潜能,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培养他们创造性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转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因此,不少研究性课程也逐渐露出水面。

课程开发的最原始的目的,还是将课程开发用于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全面发展等。无论是泰勒的行为改变思想,还是施瓦布的实践模式,对课程开发的要求,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1+1=2,1+2=3,而是培养一种会去思考为什么1+1=2的探究性思维。

(五)、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生的四种基本学习能力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即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共处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发展的能力。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四大支柱,也是将来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素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道德是学习需要、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学生没有产生“想学”、“乐学”的心理,老师的教学就不能入耳入心。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旨在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重视发展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得到身心共同发展。

无论是泰勒或是施瓦布的课程开发思想,都有其先进之处和不足之处。总而言之,对其思想的精华,取之;糟粕,弃之,将其具有建设性的思想用于我国的课程开发,加快课程改革的脚步,将我国的教育水平、品质提升到另一番天地。

参考文献

[1]喻春兰.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论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系[J].教育学报,2007.3(3)

5.对泰勒原理的评价(精选) 篇五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泰勒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于1934年出版《成绩测验的编制》,1949年出版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之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其课程原理的基本内容包含必须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

1、确定教育目标: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2、选择教育经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3、组织教育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评价教育计划: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泰勒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目标模式,即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二:对泰勒原理的评价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为采用的课程研究的范式是“泰勒原理”的突出贡献,“‘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正如瑞典学者胡森所评论的:“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能全面的探讨课程问题。”

一方面,“泰勒原理”为人们研究课程,进行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为人们进行课程开发指出了一条明路,让我们可以按照这简洁明了的四个步骤进行课程开发,同时“泰勒原理”也为人们进行课程开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使人们能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例如斯滕豪斯在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于1975年出版了《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一书,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顿针对目标模式的弊端,提出了“文化分析”理论,被称为情景模式。

另一方面,“泰勒原理”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模式,这种预设的、决定主义的课程模式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遏制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忽视不同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习者是被控制的对象,在课程开发和教育过程中被置于客体地位,其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工具化的知识观与社会效用标准观,使课程扮演着社会适应及社会控制的手段之角色,而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责任意识及使命感。

6.泰勒的课程理论 篇六

1、确定教育目标的内涵: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要依据三个来源即: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经过以上三个来源的分析,获得大量的有关教育目标的资料,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进行两次甄选---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教育目标确定之后,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如何有效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表来陈述目标。

2、选择学习经验的内涵: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有五条一般原则: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给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3、组织学习经验的内涵: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和“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而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序列性”(强调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的同时又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整合性”(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基本技能,基本价值等要素按照上述三个标准组织起来之后,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原则确立的基础就是正确地认识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之间的关系。逻辑组织反映了学科领域专家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心理组织则反映了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者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是对学习者有意义的关系。

4、评价教育计划的内涵:所谓评价,在泰勒看来,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是: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关于评价的程序,泰勒给出了如下步骤:界说教育目标,评价教育情境,编制评价工具。

四个问题的关系: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环节,构成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确定目标即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目标因素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

泰勒原理

在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What edu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W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How can thes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围绕上述四个中心,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一)确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最后,陈述教育目标,每一个教育目标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泰勒认为目标是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期望实现的结果。教育目标是选择材料、勾划内容、编制教学程序、以及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

(二)选择学习经验

教育目标确定之后,面临的问题是要决定哪些学习经验,因为只有通过经验,才会产生学习,从而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目标。“学习经验”并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所从事的活动,而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泰勒提出了五条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的满足感;(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因此,所选的学习经验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学习经验

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遵守三个准则: 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integration)。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四)评价结果

评价是查明学习经验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在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引起所期望的那种结果。而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教育评价至少包括两

7.泰勒的课程理论 篇七

一、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产生

近年来,关于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逐渐增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评价模式。泰勒教育评价模式开启了教育评价模式的先河,为评价领域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0世纪二十年代,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学校必须考虑如何改进课程与教学,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使学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生。基于此,1934年泰勒开始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八年研究”中的评价工作,由此形成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起来。泰勒在八年研究的四大结果中,指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用教育评价来替代测验。“八年研究”提醒教育工作者,教师在教一门课时,通常都寻求达到若干个教育目标,单凭一个测验分数是不能客观地概括教学结果的。通过使用问卷、观察、产品样本和测验,都可以评定学生在每个主要目标上进展的情况。这已成了一种普遍的评价观。同时,他提出了开发评价方案的程序包括:形成目标、目标分类、能显示目标的情境、选择评价方法、改进评价方法、使用评价结果。“八年研究”后,“泰勒原理”逐步形成,即学校在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时都必须回答的四个问题: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也就是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评价作为改进课程的一部分,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研究的对象。

二、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基本内容及过程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评估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据此,泰勒提出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理论,并明确地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他认为这种评估概念隐含着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第二,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价。因而泰勒的评价原理更多地在于一种目标评价。

泰勒的课程评价思想受到当时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他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类行为模式的历程,评价的实质在于测定行为改变究竟实际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他提出课程评价模式的过程为:

(1)确立评价目标。评价的实质是确定教育目标实际达成的程度,因而评价目标就是预先确立的目标。对教育目标下定义是评估的一项重要步骤。

(2)明确评价情境。要判断学生是否已经习得了某种行为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他展示行为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找到一些情景将其行为表现出来。例如,要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要建立需要学生口头表达的对话、交谈等情境;要评价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就要建立如角色扮演等的社会交往的情境。由此,我们才能观察到教育目标实际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

(3)检验评估工具。在确立教育目标和给予教育情境后,就有必要检验评估工具,以判断它是否使用了有可能引发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情境。例如,可以利用考试测验的办法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和掌握程度;用观察、交谈、记录的方法考察学生思维、情感方面的变化。同时,任何时候的评价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和不止一次的评估,评估工具的编制要全面地反映行为的多个侧面。

(4)使用评价结果。评价的结果首先是对预期目标与现实的吻合程度做出判断,因此要通过对所获得的各种材料的比较分析,估计出学生的行为变化量,指出课程的各种优缺点,提出产生这些优缺点的假设,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验证这些假设,以改进课程设计。

三、泰勒课程评价模式对我国中小学英语评价观的启示

泰勒评价原理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课程评价、教育评价中依然可见泰勒评价原理的踪影。研读他的著作就会发现泰勒的评价模式对当前英语课程的评价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课程评价要注重目标。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认为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判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然而,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描述人的行为的变化,即是说,目标的意图是想要学生的行为类型产生某些期望的变化,因而,评价就是判定这些行为变化实际发生程度的过程。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目标的确定是课程评价的重点,所以要时刻关注目标的达成。泰勒倡导的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对实际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具有直接的标准导向功能。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程评价更强调目标的反馈和激励作用。标准通过监控学生的进步,并让教师评定自己的教学效果,就是以目标作导向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泰勒认为,只有清楚、明确地陈述了目标,才能证明课程与教学是否成功,进行价值判断。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要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并且要把它具体化、操作化到每一堂课中,同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从现实的状态发展到理想的目标状态,并利用评价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来确保目标的落实,使学生在英语过程中取得进步。

2. 课程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泰勒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评价的依据是课程改革前后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根据学生行为的变化来确定课程改革的成果。当代课程观正经历着从预设到生成的转变,课程是在过程中逐渐生成、建构起来的,课程研究提倡的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课程本质观。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既是课程的传递着与吸收着,同时又是课程的建构者与创造者。这种课程观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采取多元化的、关注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并对课程的价值和课程的实施发表自己的看法。《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地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了解评价标准,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同时,教育部门也应不断改进完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课程评价要重视方法的多元化。

泰勒认为,评价结果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应该反映学生目前的状况,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在我国,以往的课程评价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学生成绩来评估课程与教学的好坏也不为少见,这种只以注意分数、计算均分的简单做法作为评估的方法是片面的。标准提出要寻求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这种评价不单采用标准化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在真实性、情境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评价学生学习的一系列评价方法。泰勒反对以简化的量化的等级、分数或百分位数等总结性资料来呈现评价结果。从泰勒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看,泰勒在上世纪中叶就强调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统一的评价方法,并且认为只要能很好地记录、呈现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就是有效的方法。标准也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统一。新课程下的评价不仅注重智商,而且注重其他心理元素;不仅注重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更需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兴趣,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估。

4. 课程评价要不断改进、更新。

泰勒认为,课程编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编制材料和程序时,要对它们进行试验并评估它们的结果,指出其中的不当之处,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就是重新规划,重新编制课程,重新对其评估。他认为,课程评价的首要功能是修订课程与教学计划,为改进课程与教学而进行评价是泰勒一贯的思想。评价要始终与教学整合在一起,评价并不是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才出现的,评价是从制定目标开始的。对于课程内容与评价方法的选择,要用评价去检查它们是否适合于目标,进而不断修改。因此,评价者要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去彻底了解课程实施状况,及时做出修订与否及在何处改进的决策,才能更好地为目标服务,拥有一个越来越有效的教育计划。

参考文献

[1]Ralph W.Tyler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5.

8.少年泰勒的梦想 篇八

核科学,即使现在听上去都那么深奥,让我们难以理解。可是泰勒,因为完成了核聚变,成为全球最年轻的核科学家!在此之前,因为干这事而声名大噪的人,也不过31个。所有人都说泰勒是举世难觅的天才。但他在可口可乐公司做瓶装工的父亲肯尼斯却说:“我和妻子都很普通,我们也不明白他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怎么会明白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这个从小被父母视为喜欢频频找茬儿的小怪物,不喜欢通常男孩玩的奥特曼或蜘蛛侠。5岁生日,他要的礼物是起重机。父亲带他去玩具店挑选起重机,泰勒大嚷:“我想要真的起重机!”

泰勒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他的脑子里总装着无数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让父母恼火,也让老师伤透脑筋。他最好的朋友是交通锥和路障,最爱去的地方是建筑群、博物馆和实验室。

10岁的暑假,泰勒在卧室的墙壁上贴了一张元素周期表。他用6天时间,记住了所有的原子数、聚合和熔点。11岁的感恩节,泰勒身穿白大褂对所有聚会的人说:“我想立即提取在场所有人的血液样本,以便在车库里进行‘比较基因实验’!”

第二年夏天,他邀请家人到后院观看实验。他将一个装有糖和硝酸钾混合物的瓶子倒扣在地上,然后点燃导线。大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礼花,却听到了雷鸣般的爆炸声。恐慌的邻居纷纷跑出住所,只見泰勒家院子里升起了一朵小蘑菇云。

12岁时,泰勒的老师再也无法忍受,无奈地表示,泰勒的想法实在是天花乱坠般麻烦和深刻,这所学校已经容不下他了。被迫退学的泰勒沮丧又失落,他变成了一个沉默、规矩、不快乐的男孩。为了重新看到儿子的笑脸,泰勒的父母答应了泰勒很早前被驳回的请求:研究放射性元素。泰勒开始对含镭的闹钟、含钍的纱罩灯笼、含铀的玻璃感光板产生莫大的兴趣,甚至带着弟弟将车库变成了“实验室”。

不时有蘑菇云在泰勒家的上空绽放,周围的邻居一次次地提出抗议。最后肯尼斯决定把儿子送到专为天才少年开办的学校“戴维逊学院”。13岁的泰勒,对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理论学家温特贝大言不惭:“我想建立一个核反应堆!”这个以暴躁出名的教授对他大喊:“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不过是个13岁的小孩!”但泰勒要用行动让温特贝先生收回他的判断。

在这个天才少年遍布,但多数孩子依然顽劣难改的学校里,泰勒成天泡在图书馆、实验室研究核反应堆。他对那些质疑他的老师和同学说:“我相信坚持下来,我就能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泰勒就掌握了等离子物理、化学、辐射计算量和电气工程等20多个领域的知识。在14岁生日后不久,他在戴维逊学院的实验室里,制造出了一个迷你型核反应堆的核心,从此成为全球第32位完成核聚变的最年轻的核科学家。

这个天生就不安分的家伙,并没有在举世惊诧的成就面前止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不过是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3年里,泰勒沉迷于实验室,当然与此同时他也开始给一个从12岁起就暗恋的女孩苏珊娜写情书。

泰勒说人生就该如此,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自己喜欢的姑娘。这样已经很美好了。

(紫砂摘自《女报·时尚》)

上一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下一篇:小学生童话作文:蜡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