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通用11篇)
1.《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一
教学
2、三亚落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
2、三亚落日。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朋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朋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教学
(2)指名读,注意“硕”“ 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 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
握:)赤朱丹彤 悄然无声 硕大无朋 美妙绝伦 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
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度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 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二课时
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
教学
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教学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
一、继续精读第三段
1、读夕阳“在海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d、指导朗读。
2、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教学
A、小组合作研究: 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 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教学
(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板书设计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2.《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二
关键词:《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苏教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高年级的教学应该集阅读、理解、思维、想象和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设计思路: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表现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教学中把孔子带领学生游春的过程转化为“泗水春景图”“孔子论水图”“师生言志图”三幅情境图,通过赏、议、抒的教学过程来让学生体味文意。
教学目标
1. 在自学本课生字词的基础上,借助词语的理解,领会课文的内容;
2. 通过“赏”“议”“抒”的过程,理解孔子带领学生游春的目的;
3. 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做人要做像水一样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教学重点:
读中欣赏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热议孔子论水,抒发师生的言志。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论语》上的佳句?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佳句呀,都是孔夫子说过的话。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让孔夫子来给大家上一堂情境教学课好吗?来聆听圣人如诗般的教诲。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游春》(板书课题),学生同时书空。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文。(出示自读要求)
2. 交流初读体会:(1)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什么?(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赏“泗水春景图”,议“孔子论水图”,抒“师生言志图”。
(三)赏“泗水春景图”
1. 春天的泗水是个好地方,你还记得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2. 课文中描写的泗水春景图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段。
3. 学词:(1)广袤的大地:读准生字,问——这里的广袤可以换什么词或还可以说怎样的大地。(2)飘逸的长发:读准生字,指导书写。请全班女生一起来读,师生共评。(3)宽广的胸怀、飘逸的长发、明亮的眸子、甜蜜的絮语。出词:文中还有一些类似的词组,全班读。师:这些词一般用来描写美丽的女子。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再读读看——师生接力读。(4)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点评。
(四)议“孔子论水图”
1. 默读第一自然段,从中发现: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是为了水去的。
2. 论水——遇水必观的孔子,究竟对水有着怎样的心得呢?
3. 自读。
4. 指名读。
5. 能听懂孔子的意思吗?(1)同桌互议:(不太懂)——当然,孔子话里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2)指导方法:师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细细地揣摩,提起笔,细细品味,写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3)生品读、批注。
6.交流点拨:(1)有德行。(师点出水的无私)指名该生读句。(2)有情义。(出示课件)随着地势的不同,水的形状又会发生哪些改变呢?句式拓展:水流进湖泊,就成了(……);水遇到悬崖峭壁,就化身为(……);遇到窄小的地势,就成了(……);汇合在一起,奔腾而去,就成了(……)。师点拨:有形却无形,水就是这样谦恭温柔。请女生一起读句。(3)有志向。请男生读出水的这种勇气与毅力。(4)善施教化。还万物本真的面貌,让万物洁净、美丽。
7. 再次鼓励学生用心领悟。
(五)抒“师生言志图”
1. 师:孔子仅仅是在谈水吗?他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为了让大家走进孔子的内心,老师准备了一段介绍孔子的录像——看录像。(录像可以配些关键字幕)
2. 生结合录像汇报:能从孔子的身上看到如水一般的美德吗?
3. 师:(1)智者乐水,在水中,孔子看到了君子所具有的所有美德。让我们读出对“水”由衷的欣赏。(3)君子有德,君子如水,孔子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君子如水一样的风范。让我们读出对“真君子”的敬佩。(4)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孔子的话语如太阳般温暖着我们,读出我们对孔子的敬意吧!
(六)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听了孔夫子的“情境课”后,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2.谈收获。师提示:可从词、句的积累,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诸多方面来总结,着重于谈文章的思想感情。
3. 积累词句。如果积累的是自己喜欢的词语,则用这个词语造句;如果积累的是句子,则背诵这个句子。
4. 课文结尾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春意为什么会变得更浓呢?回顾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春光不变,但人欣赏春光的心情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心中的春景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的思想境界在变;春光不变,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变……)
(七)布置作业
1. 摘抄、背诵孔子的名言;
3.《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三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白求恩的一些事迹。
2、体会夹叙夹议的方法。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以身殉职()派遣()狭隘()热忱()拈轻怕重()纯粹()鄙薄()漠不关心()
2、解释下列词语:
不远万里: 精益求精: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3、议论文三要素及相关知识:
【课中参与】
4、朗读课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课后巩固】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张巡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男儿死耳,④①
② 1 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释】①南霁云:唐代张巡部下的重要将领。②贺兰:唐代河南节度使。③浮屠:佛塔。
1、下列句中的“以”与“贼以刃胁降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策之不以其道 B、则以一平板按其面C、一儿以日初出远 D、以其境过清 ....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本文前后主要叙述了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的英雄形象。
4.《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四
题作者: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深刻的感情。
2、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炼的语言。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方法:朗诵、交流讨论
学习时:两时
学习过程:
一、阅读序幕
冰心是深受我们青少年喜爱的作家,除了小说、散文创作方面的贡献外,早期诗歌创作,同样成绩斐然,影响深远。特别是“冰心体”格言哲理小诗,至今还在诗坛流传不衰。诵读她的诗歌,我们会感悟许多人生的哲理。
二、阅读主场
(一)分组诵读诗歌,并相互进行评议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评议时要求紧扣:读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恰当,感情是否再现)
(二)合作学习
1、各小组自选其中一首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抓住诗歌的思想感情或表现手法或语言风格,简要写一段表达阅读感受的文字,在班上交流。
学习中适时提示:
《母亲》:表现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和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热忱肯定。/类比,鸟儿遇风雨归巢与女儿与困难挫折得到母亲的帮助极为相似。两个“躲”强调了女性生命的价值,两个“风雨”强调了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纸船——寄母亲》:表现了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母亲和处在灾难深重的祖国的思念。/双关,“母亲”,既指生身之母,又喻指祖国;海上风浪,既指航行的大洋的风浪,又喻指母亲生活和祖国所面临的艰难。“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写作时间的显示也有深意。“不灰心”“含着泪”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它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都是如此。/用花的“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成功的花是泪和血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的结晶。
《嫩绿的芽儿》:歌咏的是美好的青春和积极的人生。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诗前后三节构成递进:抽芽——开花——结果。芽儿需要生长,正如青年学要学习、提高,使自己成才;花儿不能孤芳自赏,要装点大地,如青年人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了果,又如青年人要敢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2、将学习小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根据老师提供的音乐,试着作配乐朗诵,另一部分通过绘画方式表达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任务完成后在班上交流。
(三)齐声有感情的朗诵文。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一、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词句积累。
鸟巢
妄弃
惊讶
无端
至爱
惊羡
明艳
泪泉
嫩绿
浸透
(四)堂背诵三首诗。
(五)家庭合作练习。
5.《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五
姓名: 自我评价:
一、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2.《江村小景》(田汉)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4.《一厘米》(毕淑敏)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
(七)莎剧独白两则
《哈姆雷特》
《雅典的泰门》 古诗三首
《饮酒》(陶渊明)
《行路难》(李白)《游山西村》(陆游)
二、归纳基础:
(一)理解识记:
1.《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的 剧(戏剧分类),主要描写了威尼斯商人________ 和犹太高利贷者________ 之间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作者是,是 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是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主要作品有喜剧《 》《 》,历史剧《 》《 》和悲剧《 》《 》《奥赛罗》《李尔王》等。课本节选的是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 ”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上半场主要是 的戏,下半场主要是 的戏。选剧刻画出 的贪婪、阴险、冷酷和残忍,的聪敏、干练和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反映出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2.《江村小景》是部 剧。作者,原名田寿昌,现代戏剧家、活动家、诗人、国歌词作者,代表作有《关汉卿》《文成公主》等。本剧通过一个家庭中 的故事,抨击了兵连祸接的内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
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六
一、导入新课
二、口语交际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
(3)播放歌曲《送别》。
2、谈话导入
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临别赠言。
3、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①何为“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②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③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4、教师“下水”示范。
5、学生准备。
6、练习
自由说。指名说。推荐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赠言作适当的评议,即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三、学写毛笔字
1、出示要写的字:赶题
2、师讲清写字的要求。
3、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4、交流字的写法:
(1)“赶”字的写法:“走之底”的捺要写长一些,托住“干”字,“干”的两横不宜写长。
(2)“题”字的写法:“是”的捺要写得舒展一些,托住“页”字,“页”最后一笔呈收势。
5、学生练写。
7.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篇七
一、基础部分(40%)
1、看拼音写词语(4%)
Xun()逻()养()找 教()Xia()想 洁白无()()客 晚()
2、选择正确的读音。(6%)
纸屑(xue xie)参差(cha ci)剥削(xue xiao)禀报(bing bin)炽热(zhi chi)柔嫩(nen neng)
3、选词填空(4%)
欢呼 欢笑 欢乐 欢聚
儿时,在故乡那条小河里和小伙伴们戏水时的()与抓住鱼虾时的()
声,常常钻入我的心里,让我一直享受着当时的()。直到现在,我仍然希望能永远和儿时的伙伴们()在那条小河边。
4、从下列每组词语中选出与其他词语不是一类的一个。(填序号)(3%)(1)a 苹果 b 如果 c 芒果 d 火龙果(2)a海棠花 b 杏花 c 雪花 d 樱花(3)a 椅子 b 桌子 c 纸张 d 门
5、按要求写句子。(3%)(1)仿写句子。
语文是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陶醉。
语文是,令人。(2)修改病句。
刻苦钻研,是能不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每个人都对老师感到尊敬和爱戴。(双重否定句)
6按课文内容填空。(20%)
(1)夕阳也渐渐,变得 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再一次
。《三亚落日》先后把落日比作、、。(2)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_____,_____,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___的大地是她___的胸怀,___的森林是她___的长发,___的太阳是她___的眸子,___的轻风是她___的絮语„„你也来写一句赞美大自然母亲的话:。
(3)孔子有关要有好思想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水还有什么高尚的品质:水,它好像。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被誉为 的季羡林。他是、、。他的散文,而不失,而不乏。
二、阅读理解(20%)
(一)《夹竹桃》节选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但香气却(),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夜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夜蛾飞过,()。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1.按课文内容填空。(4%)
2.请用“~~~”画出文中一个过渡句。(1%)3.短文第一句话中加点字词中的“此”是指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写在下面。(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还能引起“我”的什么幻想呢?请你展开想像,模仿文中划线的句子写法,也来写一写。(1.5%)
(二)狐狸和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做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只能过去一个,再过一个。
“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狐狸走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思考课题,理解内容,选择准确的答案,画“√”。(1%)(1)本文主要写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下场。()(2)本文主要写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3)本文主要写狐狸狡猾自私,猴子识破狐狸的诡计。()
2、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答案,画“√”。(2%)(1)“猴子,请你回去吧!”句中“请”的含义是: A、讽刺()B、尊重()C、请求()(2)“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句中的“请”的含义是:A、讽刺()B、尊重()C、请求()
3、结合上文理解句子,在正确的答案后画“√”。(1%)“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是因为: A、“猴子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B、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C、它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东西交朋友。()
4、读一读,比较一下“笑”字所表达的不同的含义和思想感情。(4%)(1)“猴子,请你回去把!”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笑:_____________ ________(2)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笑:______________ 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
三、习作(40%)
题目:多一些
8.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八
比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六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9.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篇九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美观。(4分)
gū
xī
mán
péng
无
笑
隐
帐
tún
hóu
hóu
zhāi
部
咽
诸
饭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6分+2分=14分)1.找出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
(1)A依恋(niàn)B.哺育(bǔ)C收敛(liǎn)D悄然无声(qiǎo)()
(2)A诺言(ruò)B堤(dī)岸
C.凌晨(línɡ)D 系(jì)着绳子
()
(3)A歼灭(jiān)B明晃晃(huǎnɡ)C拘束(shù)D蒙(ménɡ)骗()
2.找出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
(1)A.烽火
B.银妆素裹
C.半截
D.无辜
()(2)A.蛤蟆
B.豪不介意
C.魔爪
D.烛芯
()(3)A.灌溉
B.赤朱丹彤
C.胀溢
D.湛蓝
()3.读读诗句,划线的词语与农具相关不正确的是()A.昼出耘田夜绩麻。
(锄头)B.童孙未解供耕织。
(木犁)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耙)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刚一挨到海面
,它似乎借助了
,再一次。
2.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当清明节去瞻仰革命烈士墓,就会想起李清照的诗句:“,”。这个春天,生机盎然,当我们看到美丽芬芳的桃花时,就会想起张志和的诗句“
,”看到三亚那精美绝伦的落日,就会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看到气势磅礴的长江,就公想起杜甫的诗句:
,”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错别字、语病共5处)(5分)
“六一”庆祝会上,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发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庆祝。刘华十分激动极了,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励,刻苦钻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二、阅读与理解。(37分)
(一)《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拨 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ruǎn
nuǎn)地暖暖(ruǎn nuǎn)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rèn
lèn)的面。
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字或拼音,在上面打“√”。(3分)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3分)
3.这段话写到了
、、、、等许多景物,它们的特点分别是、、、、。(5分)4.品味下面这句话中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2分)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二)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在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质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检测资料显示: 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无机磷超标率为(),油类超标率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机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统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解体。”他强调说:“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你怎么理解题目中的“死海”?(2分)
2.阅读右边的统计图,将有关数字填入文中括号内。(3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全文4段话中共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4.题目中的“将”字提醒我们:拯救渤海。(请从时间的紧迫程度上考虑,填一个成语。)(1分)
(三)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shū
sū)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是坐公共汽车,你()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幻
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wéi
wèi)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的毅力和
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
竞)然。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
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
,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2分)
2.第一自然段中缺少了一组关联词,请你在括号内填上。(2分)3.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3分)
坚强
顽强
拼搏
竞争
毋庸置疑
难以置信
名列前茅
异军突起
出类拔萃
野心勃勃
雄心勃勃
4.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2分)
凤毛麟角:
“残酷”:
5.请你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2分)
6.玛格丽特以自己的哪些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2分)
7.读了最后一段,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写出其中一两点,把它写明白。(2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想起来就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开心、难过、气愤、害怕、好笑”等词语;2.有中心有条理,注意写出真实的感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字词百花园。
1、看拼音,写词语。(7分)
ɡuànɡài
méiɡui
háma
xīshēnɡ
biānfú
tánɡlánɡ
púsa
()()()()()()()qiānxùn
wúɡū
bǐnɡɡào
yùncánɡ
fánɡ’ài
qīmán
túnbù
()
()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意思。(4分)
锲而不舍(qì
qìe)挑衅(xìnɡ
xìn)拎着(līn līnɡ)悄无声息(qiǎo qiāo)西沙群岛是美丽富饶的地方。
①丰富。
②宽恕。
③另外添加的。不速之客
①快;
②迅速;
③速度;
④邀请; 3.把成语补充完整。(6分)
风刀霜()
银()素裹
()云驾雾
明()秋毫 如火如()
万()俱寂
()然大悟
顾()思义 含“然”字的成语:
、、、。
4、根据句子提供的语境,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2分)(1)、别人问我这次考试语文作文怎么还是得了个零分,我只好对他们
,谁叫我不爱学语文呢。(提示:填含“笑”的词语。)(2)、俗话说:“
”,遇到困难你就后退,这怎么能行呢?你应该勇于接受挑战啊!
二、句子大排挡。(5分)
1、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鸟唧唧喳喳叫着。(改成拟人句)
2、写一句和“农具”有关的古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改成反问句)
4、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改为转述句)
5、大家都称赞爸爸办事很武断,从不犹豫。(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三、课文传真机。
1、你用纯洁的清流,;你用磅礴的力量。(1分)
2、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
,最后像,以一个、的弹跳,再以一个
、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3分)
3、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自以为从
,,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2分)
4、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年**月**日,拉开了中国人民
的序幕。我知道的中日战争中的主要事件有:、等。(3分)
5、默写《如梦令》:
。。
。我还知道作者在《夏日绝句》里的名句:
。(4分)
6、学完课文《螳螂捕蝉》我知道了:
。(2分)
7、成功的合作要有
,要
,而且还要
。(2分)
8、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
的杰奎琳,的聂将军,的孙悟空,的吴王,的斯帕拉捷,还游览了的长江和的金华双龙洞,欣赏了
的三亚落日。(填写能反映人物或事物特点的四字词语)(4分)
四、口语交际。(5分)
了解一下,最近报纸、电视、街头巷尾的人们又在关注什么样的话题呢,把你关心的新闻简要写出来,并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阅读题。
(一)《三打白骨精》节选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1、《三打白骨精》是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作者是
代的,其余的三部名著是、和
。(2分)
2、片段的第一句话是
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
。(2分)
3、“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中的“夺”表现了
。(1分)
4、《西游记》中的故事还有:、等。(1分)
(二)露珠赞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出、呈现、出现)在我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把文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2分)
2、本文所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园丁”和“老师”却是由事物产生的。(1分)
3、用“
”标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2分)
4、写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仿写一句。(4分)(1)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
(2)露珠多像夜空璀璨的繁星。()
5、“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中,“它”是指
,把
比作
。(3分)
6、你认为“露珠精神”是什么样的精神?以后你打算怎么做?(2分)
六、作文。(30分)
10.《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十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2)广玉兰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花很大,散发着阵阵幽香。
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着重写了哪一方面? ②交流。
(按花的色彩和质感、花的形态、叶子的特点的顺序写的,着重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形态特点。)
③理解第二自然段。a.指名读,说说花的特点。
b.从哪些语句读懂的?
c.从语句中你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从花瓣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洁净、高雅。
“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写出广玉兰实在是美到了美不胜收、美不能言的境地。表达出作者对盛开的花朵喜爱之情。d.训练朗读。
④理解第3自然段。
a.自读课文,联系插图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自由读,交流。
(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谈体会,领悟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b.指导朗读,背诵。看图(动画),试背。
⑤理解4、5自然段。
a.作者不仅写了广玉兰花瓣的形态美,还写了它的什么?(叶片)b.自学,讨论。
c.交流。
叶片“终年不败”的特点。
叶片很有生命力。
为什么说“另有一番情趣”?还从哪儿体会到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训练朗读。
(2)学习第三段。
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齐读。
三、总结全文
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 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四、作业指导
(1)课文第3自然写花的样子,是怎样写的?
11.《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十一
学习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句子。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课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过关,(自主完成,同桌互查并评价)
哭泣机械灵魂争执控制
调遣呼号斗殴可怖克莱芒
2、课文朗读展示
指名分别读一个自然段,其余同学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
3、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3---28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哈尔威下达了哪些命令?哪些命令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拿起笔,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留下思考的痕迹。方法步骤:
2、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方法步骤:
(1)自主读书勾画相关句子,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小组长安排组员按顺序每人说一处感受深的地方,谈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组成员共同推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4)完成后,马上坐端正,准备汇报。
四、汇报交流,精讲点拨
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点拨,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五、巩固拓展
1、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眺望着远方,心里默默地说:_________。我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海底,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拓展:主题学习丛书
自由读———谈感受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阅读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
【《三亚落日》 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推荐阅读:
《三亚落日》课堂实录07-05
《三亚落日》课堂设计5则范文08-08
八年级语文《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09-09
落日余晖作文150字07-11
高一落日优秀作文10-30
落日的幻觉教学课件09-05
描写落日的诗词佳句参考09-24
关于落日的作文开头100字11-09
游三亚作文08-18
三亚旅游计划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