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共12篇)
1.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冲刺卷(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操作与计算
(共10题;共71分)
1.(1分)(2015•淮安)把一个圆按半径剪开平均分成若干份小扇形,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6.28分米,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分米,面积是_______平方分米.
2.(5分)利用下边的方法可以画出一个圆,试解释这样画圆的道理.
3.(8分)有一个面积为700平方米的圆形草坪,要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位置?
4.(5分)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5.(10分)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
R=10cm,r=4cm
(2)
6.(15分)填表.
7.(5分)作直径为4厘米的半圆,并求这个半圆的周长.
8.(7分)在下图中找出明明和芳芳两家的位置.
9.(5分)一个圆形餐桌桌面的直径是2米.(π取3.14)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一个人需要0.5米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结果四舍五入)
(3)如果在这张餐桌中央放一个半径0.5m的圆形转盘,剩余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0.(10分)草地里的木桩上拴着一头牛,绳子的长度是5米.这头牛最多能吃到多少平方米的草?当这头牛最大限度走出一圈时,它走了多少米?
二、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共4题;共55分)
11.(30分)县城绿化广场的一个圆形花坛,直径6米,现在周围向外扩宽2米,花坛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2.(15分)在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5分)求下而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1)
(2)
14.(5分)下图空白部分的面积是80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图形面积的比较
(共3题;共15分)
15.(5分)下面的圆从A点开始,沿着直尺(单位cm)向右滚动一周,到达了B点。B点大约在哪里?
(1)请在图中的直尺上用“·”表示出来。
(2)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cm2。
16.(5分)有一个运动场如下图,两端是半圆形的,中间是长方形的。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7.(5分)在边长为20dm的正方形铁皮上剪圆片。
图1
图2
(1)如图1,正方形铁皮剪完一个圆后剩下的边角料的面积是多少?
(2)如图2,像这样剪4个大小相等的圆,剩下的边角料的面积是多少?正中心的边角料(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3)猜想:
继续像上面这样剪圆片,在正方形铁皮上剪下9个大小相等的圆,剩下的边角料是多少?剪16个圆呢?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写出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一、操作与计算
(共10题;共71分)
1-1、2-1、3-1、4-1、5-1、5-2、6-1、7-1、8-1、9-1、9-2、9-3、10-1、二、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共4题;共55分)
11-1、12-1、13-1、13-2、14-1、三、图形面积的比较
(共3题;共15分)
15-1、15-2、16-1、17-1、17-2、17-3、
2.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二
一、化范文为课堂教学情境, 奠定习作的情感基础
人们将对生活的热爱和祝愿融入剪纸, 情感激励他们创作出剪纸艺术。学生要认真观察剪纸, 想象故事, 完成习作。学生已具备欣赏力、感悟力和构思力, 能体会情感, 构思故事。学生看图仅凭想象, 情感空洞, 写作言之无物, 教师用感人的故事引入情境, 开启其想象之窗。艺术创造源自感动:感动自己方能感动他人, 才会有动人的作品, 我创设如下情境:
1.感悟美文《希望》, 领会真情。
2.投影出示作品, 配《梦驼铃》伴奏, 教师朗诵赏析。
希望
在沙漠上有户人家, 爸爸、妈妈和孩子沙文, 孩子很孝顺, 一家人生活得很开心。
有一天, 爸爸外出狩猎, 遇到了大风沙, 再没回来。妈妈积劳成疾, 临终前她对沙文说:“你在沙漠无法生存, 让骆驼带你离开, 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生活, 你要勇敢地活下去。”沙文带着父母给的财产———骆驼, 离开了他生活了十三年的家。
路上黄沙飞舞, 寸步难行, 他想放弃时, 总想起母亲临终前的眼神, 他坚持走了一天、三天, 无数天, 眼前还是无边的沙漠, 沙文灰心、失望, 又遇大风沙, 沙文紧贴驼背上, 他绝望地想:“让我去陪伴我父母吧!”他闭了眼, 不知何时醒了, 骆驼使劲叼他, 它让沙文有了信心, 风沙都能躲过, 还有何克服不了。他用尽力气爬上了驼背, 紧紧抱住驼峰, 任骆驼背他走。
突然, 沙文眼前一亮, 空旷的山谷,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树木葱郁, 还有波光粼粼的小池塘, 沙文惊呆于这从未见过的美, 忘了疼痛和干渴, 心情像山谷般晴朗, 骆驼带他继续前行, 鸟儿向太阳飞去, 蝴蝶飞舞, 柳枝轻轻飘扬, 花儿散发着香味, 沙文唱起了歌, 他觉得世界如美丽的姑娘, 她头戴牡丹花和茉莉花花冠, 套着水晶项链, 戴着花朵手镯, 身穿用小草、树叶、野花织成的纱裙。
沙文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3.同学们, 故事感人吗?读完后, 你有何感受呢?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4.引导学生品读, 感悟情感:勇敢的人终将获得幸福。
5.说说你脑海里浮现了哪些感人的画面。学生讨论。
6.小结:出示剪纸图一:剪纸作者一定受到感触、感动, 才有了动人的作品。看那少年, 昂着头, 牵着他心爱的骆驼, 多幸福。也许创作者是一个沙漠中的老农, 他不识字, 不会读书, 但有一颗感动的心, 将心寄予灵巧的手, 才创作出如此动人的剪纸, 是美的心灵创作出光辉灿烂的剪纸艺术。
二、文图对比, 指导学生如何从图案想开去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写想象、幻想中的事物, 让学生由剪纸图想象写有情趣的故事, 且能围绕主题展开, 深入感受范文, 将图文比较, 使想象思路有章可循, 有的放矢。
1.将图文对比, 说说哪些内容剪纸图上有, 哪些没有。两者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
2.阅读对比后讨论, 教师再加以归纳。
图一:小男孩身着绣花袍子、头戴帽子、脚穿靴子, 一手牵骆驼, 一手抓住橄榄枝。他很专注, 大步向前, 骆驼也昂首挺胸, 阔步向前, 小鸟、野花、松针围绕。他刚走出沙漠, 来到新世界, 很喜庆。图与范文最后两节内容基本相符!男孩为什么会手牵骆驼, 为什么又要走出沙漠, 他走出沙漠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作者有依据的想象和联想, 他由骆驼想到了沙漠, 再想到了艰难, 确定勇敢的人终究获得幸福的主题。
3.讨论分析后学生打开思路, 指明方向;引导其看清几幅图图意后展开联想、想象。
如:图二:她为什么要舞蹈、顶碗呢?她是代表家乡参加一次比赛吗?是生活艰难外出表演杂技谋生吗……
图三:他们要到哪儿去?他们是兄妹吗?亲人呢?包里带了什么?老牛的眼睛像在说什么?
图四:小姑娘为何急急忙忙收拾东西?要远行, 还是有客人来?家里其他人呢?
总结:细致观察了四幅剪纸作品, 并结合图意展开了想象, 一定有了故事的思路。在写文章、编故事时, 围绕确立的主题去写, 融进感情, 使表达更流畅, 更生动感人。教给学生想象、联想的方法, 在师生交流中降低习作的难度, 克服畏难情绪。
三、再读范文, 帮助学生修改润色
范文还能以范例指导学生修改润色文章。学生完成后, 引导其欣赏点评范文, 给习作修改润色。
1.学生欣赏后讨论, 教师总结提升认识。
《希望》的优点: (1) 围绕剪纸图展开想象, 重点突出。 (2) 沙文的想象具体而合理。 (3) 描写细致生动, 语言清新自然。 (4) 骆驼通人性的情节很感人。结尾揭示:勇敢的人终于获得新生的幸福感!
3.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孩子们神奇的梦境,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由两个乐段、4小节组成,结构十分规整。其中歌曲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重难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优美的,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和谐、自由的DO、MI、SOL: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同时,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就得换一个音唱,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手势唱谱:
A.5 3 5 3|5. ˇ 3 4 5|6 4 6 4|6. 6 0|5 5 5 4 3|4 4 4 3 2 ˇ|5 5 5 6 7|1. 1 0|
B.3 1 3 1|3. ˇ 1 2 3|4 2 4 2|4. 4 0| 3 3 3 2 1|2 2 2 1 7 ˇ|5 5 5 6 7|1. 1 0||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看表情,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师:听了这首曲子,有熟悉的感觉吗?(前面唱过旋律)
4.复听(带合唱)。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再听(不带合唱)。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快感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双手上举表示增强,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用“LU”哼唱齐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9.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
10.唱歌词,随琴一起,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一边唱一边晃,体验6/8拍的韵律。
11.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2.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同时注意聆听,重视了音乐实践。
B.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中出现的演唱技巧有机的渗透到音乐活动之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C.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这首歌曲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体现个性的学习方式(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分小组练习、小组演唱、集体演唱等)表现歌曲,场面热烈,使教学进入高潮。
4.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共12分)1.(2分)小圆和大圆的半径比是1∶2,那么大圆和小圆的面积比是()。
A.2∶1 B.1∶2 C.1∶4 D.4∶1 2.(2分)某果园里,樱桃树和桃树的种植比例是4:5,那么樱桃树与这两种果树总棵树的比是()A.4:5 B.5:4 C.4:9 D.9:4 3.(2分)已知 =1.2,=1.2,则x和y比较()A.x大 B.y大 C.一样大 4.(1分)的倒数是_______;
1.2和_______互为倒数。
5.(1分)从甲堆货物中取出 给乙堆货物,这时两堆货物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货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
6.(2分)比例尺是()A.一个比例 B.一个比 C.一个方程 7.(2分)下列叙述中,与众不同的“比”是()。
A.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必须是3:2 B.在这场足球比赛中,601班0:5惨败给602班 C.603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8:7 D.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度数比是2:1 二、比的基本性质(共4题;
共7分)8.(2分)化简比 1.35∶9=()A.7∶3 B.4∶1 C.2∶5 D.3∶20 9.(2分)有杯120克的糖水,已知糖有20克,糖与水的比是()A.1:5 B.1:6 C.6:1 10.(2分)的比值是()A.B.C.D.11.(1分)李奶奶家养了81只鸡.公鸡和母鸡只数的比是2∶7.李奶奶家养了公鸡_______只?母鸡_______只? 三、化简比(共4题;
共19分)12.(2分)货车4小时行180 km,客车3小时行180 km。货车和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A.3∶2 B.9∶20 C.3∶4 D.4∶3 13.(1分)0.4米:25厘米化成最简比是_______,比值是_______. 14.(1分)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3:5,最小的内角是_______度,最大的内角是_______度,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 15.(15分)化简下面的比,并求比值.(1)21∶24(2)96∶64 四、比的应用(共12题;
共28分)16.(1分)李欣和赵亮从学校回家,李欣走的路程比赵亮多,赵亮用的时间比李欣多。李欣和赵亮的速度比是_______。
17.(1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_______°,它叫_______三角形。
18.(1分)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5,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3,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_______。
19.(1分)早餐店里做一种包子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鲜肉、青菜.下图表示做这种包子时,三种原料所需要的份数.(1)做这种包子时,所用面粉、鲜肉、青菜的质量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天早餐店做这种包子共用去这三种原料105千克.需要面粉_______千克?鲜肉_______千克?青菜_______千克?(3)如果三种原料都有15千克,那么鲜肉用完时,又添加了_______千克面粉?还剩_______千克青菜? 20.(1分)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6:7:5,已知乙比丙多2.4,甲数是_______,乙数是_______,丙数是_______. 21.(1分)傍晚时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红在操场上散步.下表记录了他们五人在同一时刻的影长.(1)五人中身高最高的是_______,最矮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身高相同.(2)已知小红身高140cm,你能算出其他四人的身高吗?(用计算器计算)爷爷_______,奶奶_______,爸爸_______,妈妈_______ 22.(2分)把4克酒精溶于40克水中,酒精和酒精溶液的比是()。
A.1∶10 B.1∶11 C.5∶11 23.(2分)一块地原产小麦25吨,去年因水灾减产二成,今年又增产二成.这样今年产量和原产量比()A.增加了 B.减少了 C.没变 24.(2分)男生比女生多,女生与男生人数比为()。
A.1:6 B.6:5 C.5:6 D.4:5 25.(6分)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在方格中沿方格线画一个长方形,使所画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和宽的比是5∶1. 26.(5分)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回甲、乙两种篮球共100个,已知甲种篮球每个30元,乙种篮球每个20元,且买甲、乙两种篮球所用的钱数一样多。甲、乙两种篮球各买了多少个? 27.(5分)一段路分上坡、平路、下坡,三段路程之比为2:3:5,某人骑行这三段路的时间比为6:5:4,已知他平路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行全程用5小时,全程为多少千米? 五、综合应用(共5题;
共22分)28.(5分)一杯盐水中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7,560g这样的盐水中含有盐多少千克? 29.(5分)学校购买了789套故事书,其中231套分给四年级,余下的按4∶5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套故事书? 30.(5分)算一算,涂一涂. 分别给下图的24个方格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5∶3.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按红色、黄色的顺序填写)31.(5分)学校为了鼓励大家开展阅读,计划将一批图书按1:2:3分给低、中、高年级,实际按3:4:5进行分发给低、中、高年级。
(1)实际与计划相比,分发的图书本数变少的是_______年级;
不变的是_______年级。
(2)如果学校分发的图书共720本,请你算一算,高年级实际分得多少本? 32.(2分)一本书,已看的是未看的,再看20页,这时已看的与未看的比是1: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六、精选好题(共1题;
共5分)33.(5分)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占盐水的20%;
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5%;
(1)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5%,则盐:盐水=(_______:_______)。
(2)若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含盐率为百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比的意义(共7题;
共12分)1-1、2-1、3-1、4-1、5-1、6-1、6-2、7-1、二、比的基本性质(共4题;
共7分)8-1、9-1、10-1、11-1、三、化简比(共4题;
共19分)12-1、13-1、14-1、15-1、15-2、四、比的应用(共12题;
共28分)16-1、17-1、18-1、19-1、19-2、19-3、20-1、21-1、21-2、22-1、23-1、24-1、25-1、26-1、27-1、五、综合应用(共5题;
共22分)28-1、29-1、30-1、31-1、31-2、32-1、六、精选好题(共1题;
5.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五
知识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刻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2、积累“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等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
重点与难点:
这两则寓言故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各是从什么角度阐述道理的?
口语训练:
你读懂了哪则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写作训练:
选择其中一则寓言故事,运用想象的方法,扩写成用现代文表述的有生动情节描写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成语“一字千金”,讲述其典故,引出 《吕氏春秋》
2、提问:关于《吕氏春秋》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3、小结:《吕氏春秋》是“杂家”的代表作,秦朝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结合百家,总结历史,为秦王提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
二、读:
1、教材中所选的两则到底讲了什么呢?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学课文;抽读、齐读课文,并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译:
你读懂了哪则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学生自由选择一则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教师随时纠正讲错的地方。
四、疑:
1、提问:什么是寓言?
学生复习旧知,明确:寓言往往是通过形象生动的人物、情节,把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2、学生在读、译的基础上对故事内容、故事寓意等进行质疑,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梳理。
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五、议:
1、出示:“察今”篇中另一则寓言故事“循表夜涉”。
2、思考: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3、思考:三则寓言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又是各从什么角度阐述道理的?
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板书:
“引婴投江”:对象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悖。
“刻舟求剑”:地点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惑。
“循表夜涉”:时间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思。
时代变了,社会变了,法令制度也应随之变化。
六、作业:
1、选择其中一则寓言故事,运用想象的方法,扩写成用现代文表述的有生动情节描写的故事。
6.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六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能结合阅读体验,从整体上了解“阳气”、“地气”等词语的意思;同时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与生活经验理解“佝偻”、“朗朗的笑声”、“洋溢”、“蠕动”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策略与方法: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节气歌、谚语等。熟读课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春季的谚语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春的诗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诗,还有春的谚语“大罢春,阳气升”奶奶对我说,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学们,你们明白吗?
(学生背诵)
师:让我们来一起进入文章深入体会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主读文,明确要求:
(1)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要重点读、反复读,直到读通顺。
(2)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倾听读正确。
2、理解词语:
在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佝偻”、“锈”、“垛”、“疙瘩”、“轱辘”、“溢”、“荠”、“蠕动”、“耙”等字词的意思。
3、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概括奶奶说的谚语的意思。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再读课文,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结合阅读体验,说说自己对阳气的理解
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从整体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以及动态、静态、颜色、气息、声音等方面体会语言的丰富、美好。
“一阵腾腾的脚步声”、两次“朗朗的笑声”,进一步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体验春天给土地、植物、动物、人类带来的希望。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枣”字,上下两部分的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收集有关于春天的谚语
7.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七
1、积累词语12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斤斤计较、大失所望、熙熙攘攘、门可罗雀、无拘无束、邂逅、矜持”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性格的书的阅读方法。
3、了解书架上性格迥异的书,体会藏书、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二、重点和难点
1、能准确理解“门可罗雀、熙熙攘攘、邂逅、矜持、蛰居”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体会藏书、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性格 谁来读这个词语?指名读。
2.“性格”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谁的性格?
3.你们知道吗?书和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性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9.书的性格 (媒体出示课题)29 书的性格
4.齐读课题。
5.书会有什么性格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他的书架前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课文。
(媒体出示第一节)
家有藏书若干,静静搁置在几个书架上。书架倚墙伫立,丝毫显不出豪华,但是这个寓所因此不一样了。风雪夜归也罢,蛰(zhé)居简出也罢,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忍不住伸手取出一册,眼前立即又有了一个世界。
1.轻声读读,有什么问题吗?
理解:“蛰居”。
“蛰居”变红。 (藏起来不食不动。)
(预设:为什么说家中有了藏书,寓所因此不一样了?
第3句中为什么说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
书不会发出声音,为什么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这里的“热闹”指什么?)
2.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找找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书的性格?划出有关的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
1.根据学生回答交流归纳,板书:
读神情倨傲的书,
读性格严谨的书,
读性情开朗的书,
读趣味横生的书,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
读神态矜持的书
读神秘莫测的书,
(预设:有五种文章里能直接找到词语来概括书的性格,让学生找找读读。后两种随机点拨)
2.自己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另两种书的性格。
(1) 理解“倨傲”和“矜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①这两个词原来是什么意思?
倨傲:骄傲,自高自大。 给“倨傲”找近义词。(骄傲、傲慢、高傲)
矜持:慎重,拘谨。
②读读句子,想想他们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③(媒体随机出示填空)想象举例,理解词语。
我常常要用到的 ,感觉就是矜持的,因为 。
我们读的 ,满肚子都是一些人世间的大道理,每读一次,我就明白了 。我觉得自己在这本书前,什么也不知道。它就像我们的家长什么都知晓。
(2)还有几种书作者没有直接写出它们的性格,你能根据你找到的有关语句,学着来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出示句子)
这本书不是让我读的,它只想挤入一个熙熙攘攘的书架,然后静静地歇在那里。
(媒体出示)“熙熙攘攘”变红。然后出示“熙”字并放大。
①学习生字:熙 指导左上部分的笔画并书空。
②理解: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③读读句子,想像一下,在非常热闹拥挤的地方,一个人静静地歇在那里,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默默无闻)
(媒体出示句子)书的名字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它们。
①什么情况下,会激起你的欲望?(好奇、特别想知道或得到、令人向往……)
②这本书是因为 而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因此它对于我就充满了——(板书:神秘莫测)
3.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
师: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它们的阅读方法也不同。请你再读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的语句,完成填空。
(媒体出示填空)
读神情倨傲的书,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
读性格严谨的书,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
读性情开朗的书,可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
读趣味横生的书,增加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让我念念不忘。
读神态矜持的书,认真上门求教。
读神秘莫测的书,让我充满期待。
(预设:我得承认这本书与我的文学爱好密切相关。)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 深深吸引了我,我越来越喜欢看书,我模仿着写 。我尝到了阅读的乐趣。
4.你最喜爱哪种阅读方法呢?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生活中阅读的书来说说自己的阅读故事?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我最喜欢读 ,这本书 ,每次
(书名) (怎么样)
阅读,我 ,感到 。
(怎么做的)(怎么样)
(1)学生自己准备。
(2)指名交流。
四、复习巩固。
1.师:不同的书有——生接: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所以课文中用一本书有——生接:一本书的性格来概括。(板书: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2——9小节,体会藏书、读书的乐趣。老师读第二节,女生读书的性格,男生读阅读方法。
2.引读10、11小节。
师:以书为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书从来不失信,——(生:它们总是耐心地在那里等着我。)
师:书没有强加于人的脾气。我可以将书合上,——(生:拒绝与之对话;)师:待我回心转意之后重新翻到那一页,——(生:中断的一切又活跃了起来。)
师:有时某些书从书架上失踪了,不久又悄然归来,——(生:如同外出旅行一样自然。)
师:也有些书一去不返,它们因为年迈而退役了。——(生:它们不仅为后来者腾出了席位,而且,它们不惜按照斤两变卖了自己,而后倾囊相助。)
师:家有藏书,——(生:不亦乐乎?)
3.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书的陪伴,你最喜欢哪本书呢?
2.(媒体出示作业)
①自主摘录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②让我们仿照课文的介绍方法来为自己喜欢的书做一枚漂亮的“性格书签”。
板书设计:
29.书的性格
读神情倨傲的书,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
读性格严谨的书,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
读性情开朗的书,可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
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 读趣味横生的书,增加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让我念念不忘。
读神态矜持的书,认真上门求教。
8.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加法运算的实际含义之一:组合。2.知道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3.知道加法交换律。【能力目标】
1.能理解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2.能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3.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构建的思想处理学习过程。教学重点:
1.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加法算式,并计算。2.能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能运用加法交换律。教具准备: “教学平台”媒体。学具准备: 红、蓝圆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请学生边回忆边说说幼儿园时,老师带你去过哪些地方秋游?2.出示小丁丁、小亚秋游时在公园里看老虎的情景。
二、探究:
1.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演示小丁丁、小亚数老虎的情景。3.根据小丁丁数虎的情景,列出加法算式。
(板)2+4=6 4.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 + 4 = 6 加数 加号 加数 和 5.读算式。
6.看图小组讨论:小亚是怎样数虎的? 7.你能根据小亚数虎的情景列一个加法算式吗?(板)4+2=6 8.观察算式组:2+4=6,4+2=6。你发现了什么?
9.揭示加法交换律:交换2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巩固:
1.学生动手摆圆片,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可以怎样列式?2.结合题
9.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九
重 点:函数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难 点:函数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考点分析:函数的概念这一小节内容是第十八章的基础内容,为以后学习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做铺垫。在以后不管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中考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求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所以,学生要认真对待本节课。
教学内容
函数的概念
知识回顾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在图中描出下列各点: E(3,2),F(–1,–3),G(0,1),H(–2,0)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①不同位置点的特征: x轴上的点_______坐标为零; y轴上的点_______坐标为零;
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为____,纵坐标为_____; ②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__相同,_______相反;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______,纵坐标______。
1、授课内容
探究过程:
问题1:某粮店在某一段时间内出售同一种大米,请思考:在整个的售米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量?其中哪些量是变化的?这其中有没有不变的量?
知识点1:常量与变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点拨:变量和常量最大的区别在于表示量的数值变还是不变,此外,还要注意,区分变量和常量,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在火车行驶的问题上,火车在启动阶段,速度v就不是常量,而是变量。
例题一:(1)瓜子每千克12元,买x千克瓜子需付款y元,用x的代数式表示y,并指出这个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解:y=12x。在这个问题中,单价12元是常量,瓜子的重量x千克、付款金额y元是变量。
(2)写出圆周长公式,并指出公式中每个字母所表示的量是常量还是变量
解:C=2πR或C=πd.在公式中,2π或π是常量,半径R或直径d、圆周长C都是常量。
点拨:变量一般用字母表示,常量用具体的数表示,但有时也用字母表示,如例题(2)中的π表示圆周率是常量。
知识点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在x的允许范围内,变量y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叫做变量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理解函数的概念,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函数并不是数,它是指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的一种对应关系,至于这两个变量是否一定要用字母x、y来表示,不一定。
其二:自变量x虽然可以任意取值,但在很多问题中,自变量x的取值是有范围的,如x表示时间则x一般在正数范围内取值;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其三:对自变量x在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这里确定与对应对理解函数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至于唯一确定是中学阶段对函数概念的一种界定。
例题二:(1)2x+1是不是变量x的函数?为什么?(2)在二元一次方程2x+3y=6中,y是不是x的函数?为什么?
解:(1)因为x是变量,代数式2x+1的值也是一个变量,且随着字母x的取值而唯一确定,所以变量2x+1是变量x的函数。
(2)在二元一次方程2x+3y=6中,因为x、y可以取不同的数值,62x所以x、y是变量。当x取确定的值时,可由y=求出y,即y的值随之唯
3一确定。所以在这个二元一次方程中,y是x的函数。
练习: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之间有如下的关系:G=mg,其中,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g=9.8牛/千克,物体所受的重量G是不是它的质量m的函数?
知识点3: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
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如果y是x的函数,那么对于x在定义域内取定的一个值a,变量y的对应值叫做当x=a时的函数值。
符号“y=f(x)”表示y是x的函数,f表示y随x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函数的自变量取定义域中的所有值,对应的函数值的全体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如函数y=x+10(4 x12x (1)y=3-2x(2)y=2x3 (3)y=52x(4)y= 4x3 13x 分析:(1)是整式函数,整式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是分式函数,分式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 (3)是二次根式函数,二次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一切实数 (4)是二次根式与分式的综合,要注意综合考虑 解:(1)定义域是全体函数(2)2x+3=0,即x=-(3)5-2x≥0,即x≤5 3x4x304 即 (4) 解不等式组得113x0x331-x< 43 练习:求下列各函数的定义域 (1)y=2x+5(2)y= (3)y=3x4(4)y= 例题4:已知f(x)= 13x,求f(-)的值 22x13x1 x2x1 x4 分析:函数与函数值是不同的概念,函数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1而函数值指的是当自变量取某一数值时,函数的一个对应值,求f(-)得值,2113x就是当x=-时,求y=,的值,只需要把x=-2代入后计算即可。 22x113()3212 解:f(-)==- 4212()12 练习:已知f(x)=2x31,求f(-2),f(-),f(0),f(2) 2x4 练习:把下列x与y的关系写成y=f(x)的形式,并指出函数的定义域 (1)8x+7y=16(2)xy=9(3)x= 教学目标 1、积累“纷纷扬扬、笼罩”等词语,理解“凛冽”及“瑞雪”的“瑞”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背诵课文第3节。 3、积累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体会北国壮丽雄伟的风光。 4、理解文中农谚,了解人们称这场雪为“瑞雪”的原因,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积累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体会北国壮丽雄伟的风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农谚,了解瑞雪的意思,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雪景图片、多媒体课件、范读配乐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欣赏雪景图片。把你看到的雪景说一说? 出示雪景图片 2、从回答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对雪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再次去感受这种乐趣吧。 3、板书课题: 37瑞雪 齐读课题。 过渡:到底什么是瑞雪?瑞雪又有哪些特点?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雪的。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完成填空。ppt播放轻音乐。 2、交流,填空。(昨天中午、傍晚、今天清早)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 了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相机板书:昨天中午 傍晚 今天早上 雪前、雪中、雪后 过渡: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们来认读一下本文中的生字词。 4、5、学习字词。 出示词语: 凛冽、笼罩、分外、耀眼、巍巍、馒头、霎时间、掷雪球、白蒙蒙 眉开眼笑 4、指名读,齐读。正音:白蒙蒙..(meng);‚笼. 罩(lǒng)过渡:凛冽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试着用凛冽词说一句话。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雪前 1、出示句子: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2、3、指名读。 3、昨天中午,发生了什么事?——刮起了凛冽的大风。板书:寒风凛冽 “凛冽”字形,书空,什么意思? 严寒刺骨。 4、冰冷的寒风吹在脸上是一种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齐读句子。过渡:刺骨的寒风就这样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到了傍晚,下雪了。 (二)学习雪中 出示下雪图片,感知雪大 1﹑这场雪大不大?你从文中哪里能感受到这是一场大雪?默读课文的1、2节,找出相关词语,做上标记。 出示句子: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回答:句式:我从()一词可以看出雪下得()。(2)同桌交流。(找到哪些词语,原因是什么?)预设:大片大片、纷纷扬扬....(指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霎时间、全都、笼罩、白蒙蒙(说明下雪范围广,都体现了雪很大)相机板书:大片大片 纷纷扬扬 (3)全班交流。检查出示 积累 描写时间短的词语:霎时间,顷刻间,转眼间,一眨眼,马上,立刻。 (4)指导朗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过渡:就这样,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雪停了,天也晴了。雪后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雪后 出示图片,感知雪后的美景。 出示句子: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1、这段话,把雪后的情景写得很美,同桌对读,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指导朗读。相机理解: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4、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呀!指名读,男女分读 4、填空引读。今天清早,雪,天。一轮红日,把雪后的 大地。茫茫田野,巍巍群山,好一派,好一幅。齐读。 5、作者用了一个词,概括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壮丽雄伟 交流并板书:壮丽雄伟) 过渡:同学们,这不仅仅是一幅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这还是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板书:喜人图画 (四)学习第四、五节 1、理解:喜人,文中使谁感到高兴,感到欣喜呢?默读课文的4、5小节,找找答案。 2、交流。(老农、孩子) 3、老农:(1)从哪个词可以看书老农很高兴? 眉开眼笑(2)有经验的老农为什么感到高兴呢? 4、理解谚语 出示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出示释义:今年冬天的雪下得很多,雪水融化后渗入泥土,对小麦的生长很有利,明年就会得到丰收,简直可以用馒头当枕头来睡觉了。因此,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 板书:眉开眼笑 补充:冬雪..能杀虫,能保温,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被人们称为瑞雪。 4、出示第4节,指名读,师生对读。指导朗读,读出高兴之情。过渡:面对大雪,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第5节。 5、交流。相机板书:玩耍嬉戏 6、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堆、掷、奔跑、追逐 7、交流,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 6、想象说话︰孩子们在雪地里玩什么呀?(填空、交流)练习说话:雪停了,孩子们来到屋外,看到。(可选用课文中句子描写)他们高兴地在雪地上玩耍起来,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__。(说清干什么) 6、齐读,感受欢乐。 四、总结全文 课文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画面。这场雪不仅景色美,而且对庄稼和人也有很多益处,这真是一场吉利的好雪!冬雪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难怪作者也称这场好雪为——瑞雪。(齐读) 作业:写本课的生字并组词。板书设计: 37、瑞雪 昨天中午:寒风凛冽 傍晚:大片大片 纷纷扬扬 今天清早:壮丽雄伟 喜人图画 瑞雪 老人 眉开眼笑 孩子 嬉戏玩耍 37、瑞雪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长、朵、豆、饱、脸、果、瓜、披、穿、片、油”11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读准“庄稼、棉花、高粱、稻子、果子、架上、地里、茄子”这些词语的轻声。能说出“披、油”的部首。能在老师指导下知道“风”和“凤”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顺序是先外后里,并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 2、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借助图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背诵课文。 3、根据图片和提示,说说“秋天到了,我们来到果园,看到了红彤彤的,黄澄澄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课文11个生字,读准课文里带有轻声的字和词。 2、根据图片和提示,说说“秋天到了,我们来到果园,看到了红彤彤的,黄澄澄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秋天景色录象。学生准备: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两遍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观看录象: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秋天)学生交流。 2、秋天到了,景色多美啊!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听范读。 仔细听课文录音,想想,秋天到了,什么长得好。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 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秋天到,地里蔬菜长得好。 学习生字“长”:让我们把生字的字音读准。长:指名读。正音:zhang翘舌音。开火车读。复习笔画“竖提”,教师示范笔画书写顺序,学生书空。拓展:另一个读音:chang。 2、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开火车朗读交流。教师正音。 (2)第二遍读,带问题读。要求:再仔细读读,想想,哪些庄稼、果子、蔬菜长得好? 学生朗读、思考。 1)游戏。出示媒体::你能把他们放到合适的房子里吗?(图上有三座房子,分别是地里庄稼、园里果子、田里蔬菜。图下方有棉花、大豆、高粱、稻子、柿子、葡萄、梨、枣、冬瓜、茄子、白菜、辣椒图片,不按顺序排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移动图片至相应位置。2)学生字“豆、果、瓜。” A图片上有一些生字,请你自己读一读。 B你会学吗?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果:指名读。谁能帮“果”字找朋友?(组词)跟老师一起写写“瓜”字。 (3)黑板上有个例句,你会根据图片,照样子说吗? 出示例句:秋天到,地里的棉花、大豆、高粱和稻子长得好。学生交流。读句子。 三、品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文写了田里、园里和地里这三个地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把这段内容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现三段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1)学生交流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生字宝宝来和我们交朋友啦,请组长带领小组学习。出示词语:朵 大豆 饱 脸。 ①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朵、脸是三拼音)小组读生字。②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生字? 饱:反义词——饿。饱和饿都和事物有关,所以部首相同,都是“食字旁”,这个部首里有我们新教过的笔画——竖提。③齐读词语。 (3)表演读。课文写了4种生长在田里的植物,请组长带领大家读一读,演一演。学生交流表演。 2、学习第二段。(1)交流朗读课文。(2)比赛读。 3、学习第三段。(1)交流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课文里还有5个字宝宝等着我们去认识他们。出示词语:冬瓜 披 穿 一片 绿油油 ①开火车读生字。②小组合作记生字。 顺口溜:瓜——瓜儿有子,一点不漏。由——下了三点水,田里芽出头。 谜语:洞里有牙。(穿)用手摸皮。(披) 书空:片。③齐读词语。 再读课文。指导朗读:白菜一片绿油油。 读的时候注意,“绿油油”的“油”,一个字的时候读第二声,组成这个词语的时候读第一声。地里也是一片丰收景象。看,白菜一片——绿油油。再读这一句。(3)请你试着背一背。 四、背诵课文,延伸拓展。 出示课文媒体,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高山流水》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课文以高山流水为线索,对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进行了描写,很感人。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从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是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课文用“按捺不住”、“猛地站了起来”、“拉着子期的手”等等的描写表现伯牙遇到知音后那种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用“失声痛哭”、“噙着眼泪”、“长叹”等描写则表现伯牙痛失知己后无比悲痛的心情,使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懂得应该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小猪问路教案 沪教版08-10 2016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07-1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平行四边形面积,▏沪教版07-06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问》教案及教学反思10-06 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10-24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题10-10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10-07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品社10-03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设计07-1410.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十
11.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到教案沪教版 篇十一
12.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