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学案

2024-07-16

皇帝的新装学案(共10篇)

1.皇帝的新装学案 篇一

11、《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一、走进童话和安徒生

1、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的一种,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2、作者介绍

安徒生,19世纪丹麦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被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滑稽()陛下()头衔()钦差()更衣()

.....随声附和()骇人听闻()自称()称职()....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2)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3)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三)整体感知

1、这篇童话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明确:

2、故事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3、一篇文章的题材要按照某种“依据”组织起来,这种贯穿全文、把人物或时间连缀起来的“依据”通常称为线索。那么,你觉得这篇文章中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根据这一线索,你能把各人物和故事串联起来吗?(请围绕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段落 故事情节 小标题

()引子()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综上,你觉得全文的中心内容可以用哪字概括?各个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

骗子()——皇帝()——大臣()——百姓()——小孩()。

5、骗子的骗局为什么会得逞?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 明确:

四、研读文本,把握人物

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____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的皇帝:

一个的皇帝:

一个的皇帝:

一个的皇帝:

2、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 引出第二批人物:

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

3、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可以读片段。针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朗读语气,引导学生朗读)(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4)老大臣: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5)诚实的官员:故作姿态,语调低沉。(6)骑士们:随声附和。

(7)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明白。(9)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10)小孩的父亲: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五、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六、作业布置

运用想象、夸张和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续写故事情节:游行大典之后,皇帝回到宫中会发生什么?

2.皇帝的新装学案 篇二

所谓“教案”, 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而为新授课设计的教学方案, 以此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学案”则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学情之后, 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最近发展区而制定的学习方案。与教案不同, 学案的主体是学生, 其制定目的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所谓的“学案导学”, 是指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运用的是讲学模式, 即教师讲学生学, 而学案导学的模式是自主学习模式, 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 具有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虽然学案导学的中心是学案, 可制定者是教师, 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学案导学方式———自助式学案导学。所谓“自助式学案导学” 即学生参与学案导学制定过程, 在学习之前和学习中能够发挥更为主动的作用。“自助式学案导学”对“学案导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方法。在这种自助式的课堂中, 学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参与学案的编写, 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发现问题, 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同学们合作解决问题, 更能够自主完善学案, 做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学案资料。

二. 自助式学案导学为初中语文课堂带来的新变化

自从“自助式学案导学”实施以来, 语文课堂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1.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

如果说学案导学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那么自助式学案导学则可以将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地位发挥到极致。比如, 在教学《<世说新语>两则》时, 我跟学生一起制定的学案中包括这样几个问题:1.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世说新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内容, 简要写下你了解的情况。2.查阅字典, 弄清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了解这些生字、生词的含义与用法。3.熟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自选其一, 认真完成。由于有不同类型的任务, 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与喜好, 有的学生喜欢归纳总结, 就会选择第一个任务, 有的学生喜欢查字典, 就会选择第二个任务, 有的学生喜欢朗诵, 就会选择第三个任务, 在选择任务之后, 学生会主动去完成。在正式上课的课堂上, 每一个任务都有学生争着抢着回答, 整个课堂一片欣欣向荣。这个时候,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 不再机械地完成知识的接受, 而是主动地去发现知识, 去探索与总结知识。

2.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备课, 批改作业, 还需要为学生搜集各种与教学有关的资料, 汇集各种练习题, 有很多语文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 所以工作是十分繁重的。而自助式学案导学缓解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压力, 释放了教师的能量, 使学生主动去探究, 解决问题, 教师则更专注于以学识和智慧引导学生, 感染学生, 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的新课预习只是交给学生课下完成, 也没有具体的内容, 一切靠学生的自觉。有些学生根本不去预习, 有些学生应付差事, 敷衍了事, 还有些学生虽然态度认真, 却不知道如何预习, 很多内容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只能重新帮助学生预习, 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自助式学案导学模式实施以来, 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有了更为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参与学案的制定也是出于自己的喜好, 所以更具有积极性。同时, 由于新课之前学生对学案中的内容进行了预习, 所以在新授课时会感觉听起来比较轻松, 学起来比较高效。

总之, 无论是从道理上进行论证, 还是通过实践来证明, 我们都可以看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自助式学案导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较理想的改进效果。

3.皇帝的新装学案 篇三

“轻负高效”背景下幸福课堂的建设,顾名思义,即建立“轻负-高效-优质”的课堂模式,让师生在安全与自由、民主与关怀、轻松与愉悦、趣味与美感、自主与挑战、合作与分享、满足与实现的课堂环境中获得幸福感。

学案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在多方面都与轻负高效背景下幸福课堂建设的目标不谋而合,由上海市杨浦区控江附校L老师《云雀》一课的学案教学尝试可初见其端倪。

一、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教育的核心关系实际上就是“教”与“学”的关系。传统的课堂往往是“师授生受”: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将所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而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其结果就是教学效果不佳,师生都不满意,甚至学生会出现消极抵触的情绪。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基本的标志就是从“教师本位”逐渐转向“学生本位”,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2]。

幸福课堂建设在学生层面的目标之一是培育新的学习方式,增强课堂主体意识与合作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生态环境;在教师层面的目标之一是,“以教学方式和课型‘做中建更新教育教学价值观念和专业思维方式”。而学案正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模式,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给教师提供了一种组织课堂的新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在《云雀》一课的教学中,整堂课以两个学习任务贯穿:一是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在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举例说明;二是自主提炼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学生的主体性突显无疑,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以往的备课方式只需要教师熟悉课标、大纲、教材,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就可以上好课了。但是使用学案进行教学,不仅要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在认真钻研课标、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更要充分了解学情,以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适合学生使用的高质量的学案。这样一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以《云雀》一课的学案设计为例,教师设定了“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对于云雀的情感态度和云雀的精神”的学习目标,并据此安排了两个学习步骤。课堂实践发现,通过40分钟的课堂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达成该目标。尤其是让学生自主提炼学习重难点环节的设置,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有助于学生学力水平的提升,比较巧妙。

三、学生学习动力的增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云雀》一课中,L老师编制的学案短小精悍,清晰地呈现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任务,让学生一目了然。继而学生带着任务去研读文本,教室里一时非常安静,大家都在埋头看书、写字答题,只能听到学生翻书和写字的声音。整个过程中,学生有疑问就会主动与同伴讨论或者向老师提问,由过去的“要我学”真正转向“我要学”。

四、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评价,一般是由教师以学习成绩为单一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但学案教学给新型评价方式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如《云雀》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加入了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两种新型评价方式,即学习步骤一中要求学生“前后互换学案,在觉得好的地方打五角星,也可写上理由”和学习步骤二中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评价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

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到对同伴的评价当中去。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用红笔批注,都很投入。如果遇到同伴学案中自己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会自发地与同伴交流。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在评价同伴的过程中反思自身,最终达到相互借鉴、共同成长的目的,符合幸福课堂的要求。

教师评价也不仅仅着眼于最终呈现出的结果,而是有意识地去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学案自主填写时,发现一生抓耳挠腮,便指导他“把这个句子中的这个关键词圈画出来,体会一下他的感情”。

五、师生关系的共融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说,弹琴时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有优美动听的琴声。教学过程同样如此,它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

学案教学的尝试中,为了更好地编制适合于学生使用的学案,教师致力于研究和把握学情、理解和利用学生信息、关注和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现和发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则由于主体性的突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破了“师道尊严”的壁垒,师生关系愈加和谐。

鉴于学案教学的上述优长,实际教学中可以此为建设幸福课堂的新路径,但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学案编制的适切性

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作为一种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不能简单地提供问题情境和参考资料,必须在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创造性。形式方面,应避免单一,丰富多彩、充满变化的学案有助于学生始终保持对学案的新鲜感和主动探索的欲望[3]。内容方面,不宜太多,不能繁杂,必须着力在重点知识、重点方法上做文章,以给学生较多的观察、阅读、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4]。学习目标设置不能太高,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否则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任务设置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2.教师指导的全面性与及时性

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教师指导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学生本身存在差异,一般来说,优等生的学习效率高,学习的自觉性强,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多;而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差,学习不努力,学习有障碍[5]。教师应全面关注到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并给予个性化指导。以此课为例,当学生不能理解任务要求时,教师及时解释;当学生对文中特定语句理解有偏差时,教师及时纠偏;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援手。一切指导都有助于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但由于学生自身学力、智识水平所限,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必定不如心智成熟、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故教师的指导不应局限于解决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还应及时抓住学生答问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点进行深挖。就《云雀》一课的教学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渗透

在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学生提到了“怜爱”“窥伺”等关键词,但并未当作重点。教师及时追问,并采取替换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语言咀嚼与揣摩,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文中写的是云雀,说苦难会使云雀变得更加坚强,这一点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同,但几乎没有学生由云雀联想到人类。教师这时及时介入,提出人世间往往也会出现残酷的生活和不可预知的灾难,指导学生总结出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也应该像云雀一样不逃避、不放弃、用乐观的心情去拯救自己的深层内涵。

附:《云雀》部分课堂教学实录

生1:(我的同伴)她选择的句子是“更令人惊奇的是:她的灾祸,动荡的生活,那无数残酷的苦难”这一句,她认为这一句表达的态度是尊敬和喜爱。

师:就是作者对云雀的态度是尊敬和喜爱的是吧?

生1:然后,这一句中作者并非完全把云雀理解成母亲,因为作者把对母亲的敬爱、对在自然界的生存压力下所产生的坚强的赞许融合在了一起,使读者对云雀的理解更加别具一格。因为人类就并没像自然界里面活得那么弱肉强食,而云雀她经历过的一切让作者对她油然而生一种赞许。

师:那么刚刚我们在听她的分享中听她谈到了一个生存压力下的一个表现,请你们一起来看文本,朗读这个句子——“她的灾祸,动荡的生活,那无数残酷的苦难并没有使她的心变得僵硬无情”。结合这个句子,刚刚又听了生1的回答,你们能明白吗,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情感?是什么?对,是尊敬!是一种敬佩!敬佩她的什么?什么品质?哦,她的一种乐天精神,“她并没有变得僵硬无情”。一个人的心没有变得僵硬无情,说明这个人的心是怎样的?“僵硬无情”对应什么样的内心?哦,温柔的、柔软的内心。那你们再来看这个句子,到底云雀让我们敬佩、让作者敬佩的是她的一种什么呢?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如果生活苦难的话,往往会使人的什么呈现出来?在残酷的生活中,人的什么会呈现出来?

生2:我觉得人只有经受了磨练、经受了苦难之后才会把她的本性表现出来。就像云雀,她生活在这么艰苦的一个环境中,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很落魄,她依靠她坚强的心……然后他还要照顾她的宝宝,她很令人敬佩。

师:那我问你下一个问题,就是说苦难可以让云雀变得坚强,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但是在我们人世间,往往残酷的生活、一种灾难,也会让人变得怎么样?有的人选择坚强和勇敢,像云雀一样,也有的人怎么样?

生2:我觉得也会让人变得落魄,这是看人性格而言的。如果有一个人他觉得自己没救了,也不想用乐观的心情去拯救自己的话,他的生活会更加苦难。

师:也就是说,他在生活的苦难面前选择的是什么?

生2:选择的是逃避。

师:对,选择的是逃避、选择的是懦弱。甚至我觉得是在苦难中,有些人性中的恶也会显现出来。我觉得我们中国古语有这样一句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下一句是什么?

生:大难临头各自飞。

师: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我再说一遍,你们再体会一下。当灾难、灾祸来临的时候,有些人选择的是什么?“大难临头各自飞”是为了守护自己的什么?利益呀!他选择的是一种自私,对吧?这是人性中的一种恶。所以说云雀让我们赞赏的是在灾祸中,她的心依然没有僵硬无情。好,那我们再来看,没有僵硬无情,她的心是怎样的呢?后面的词语圈出来——快活、善良还有合群、满怀信心。我知道很多同学对文本语言的体会是有深刻的。现在你们觉得谁还写得很好?

生3:(我的同伴生4)写的也是刚才那一句“更令人惊奇的是……”。……他觉得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怜爱、崇敬”。

师:……好的你请坐。生4你自己说说看,这个怜爱体现在哪里?

生4:“残酷的苦难并没有使她变得僵硬无情”说明了作者对她除了崇敬之外还有一份怜爱。她觉得这个云雀的生活充满了苦难,但是云雀的这份快活善良等品质依然让人增加了一份喜爱之情。

师:大家都看看手中的学案,还有哪些人写了“怜爱”,你们是从哪个句子中看出来的?

生5:怜爱体现在:“大自然似乎有些亏待云雀”,后面又写了云雀的心情,突出了大自然对云雀的不公平。正因为大自然亏待云雀,云雀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动荡不安。云雀在起点上就落后于别人,所以她的生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一番努力。有个成语叫做“笨鸟先飞”,因为她比别人落后,所以要付出双倍甚至十倍的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师:换一个词语,我觉得“笨鸟先飞”还不是太恰当,应该是怎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中,云雀顽强地生长起来。刚刚你谈到一个大自然似乎有些亏待云雀。这个“亏待”你觉得体现在哪里?

生5:……云雀的爪子不是在树上而是在地上。

师:那大自然对她不公平啊,也就是让她的身体有缺陷、有不利的条件。还有吗?还有觉得大自然哪里有不公平在?大家看这句“一片浅浅的草皮……”,也就是说,在大自然中,她必然会遇到天敌,是不是?……我们针对他的这份学案,研究一下“窥伺”这个词语。可以用什么代替这个词?换一换如何?

注释:

[1]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2,(6):42-44.

[2]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6.

[3]龚国胜.学案创编: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5):48.

[4]徐惠仁.浅谈学案的设计与应用[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1):51.

[5]关士伟,臧淑梅.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5,(8):30.

参考文献:

[1]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12).

[2]李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9,(4).

4.初二语文19、《春酒》学案学案 篇四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理解文章围绕“家乡的味道”精心组织素材,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感情朗读课文,品味浓浓的思乡之情。

3、: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

重难点:精读课文,品味精彩,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秫()秸 商贩()吹嘘()吆喝()小钹()

2、解释下列词语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3.作者简介: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4、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5、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有何意义?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一)民风

6、俗话说“入乡随俗”,我们先看看她的故乡有哪些独特的乡风民俗?

7、跳读课文,分析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怎么样?用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二)童年

8、默读1——4自然段,看有哪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最能体现儿时的“我”的童真童趣?找出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三)母亲

9、默读2、6、7、8自然段,分析母亲形象

四、拓展延伸。

10、依照示例,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仿写一句话

故乡情结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是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永不老去的树„„

是(琦君。)

五、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六、达标测试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家醅()过瘾()挑剔()炮制()2.填空。

(1)《春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选自《________》。

(2)琦君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________________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幅________ 的朴实的生活图景。2001年,琦君把她过去写的26篇儿童故事整理起来,付梓出版。书名就叫做《________ 》。

3、阅读理解

(1)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思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这段话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围绕“家乡的味道”写了哪些片断?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细节描写是让文章生动的一把“钥匙”,试体会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A、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此处巧妙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本体是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这里写“我”贪喝春酒,喝完后的样子。写出了“我”________的神情。B、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这里的“偷偷”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________。“舔”写出了作者对酒的________。

C、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描写写得好?请你把它抄在下面,并略作分析。

(怎样分析呢?先看看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用了以后有怎样的好处?如果没有,看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效果怎样?现在,试试看吧,你能行!)我找的细节描写是:。

5.皇帝的新装学案 篇五

课题 :第11课《敬畏自然》

学习目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A.人类竟然不打自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的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②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学习过程 无比的美。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一、预习新知

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鹏

斥鴳()

蓬蒿()

咫尺()狼藉()

相形见绌()

美味佳肴()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佳肴:

二、课堂展示

(一)读课文小组讨论

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

2、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作者是怎样认为的?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提出问题:

二、()分析问题:

三、()解决问题:

4、“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5、“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6、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二)【合作探究】

1、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这此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 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②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③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④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自量力 陷阱 呐喊 沾沾自喜 B.喜形于色 窃笑 佳肴 狼藉班班 C.相形见拙 呐喊 演化 美味佳肴 D.精巧绝伦 幼稚 误解 高深漠测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

生命力的体现吗?

()

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 声音。

()

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水是自然界的产物,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②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③水千变万化,雕塑出清丽的湖泊,创造出富贵的湿地资源

④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5、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山河;感谢自然赐予

我。

6、举例说明“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

7、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

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例: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五、小结

收获:

6.皇帝的新装学案 篇六

以进士为浦城簿,县缺令,先生行令事,断狱明决,人莫能干以私。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从之者五百余人。部使者安积至其县,先生以十事陈之,安是之,皆为施行。迁为仙居令,仙居山县,莫知学,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浦城。有问难者,得乘先生听讼之暇,入问于庭。偶出行部,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从学者渐多。迁著作佐郎、河阳知县,仙居之民攀车遮道,徒以行,几不得出境。

时富弼帅河阳,一见厚礼之。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仙居。或谤之富公曰:“是赚子弟辈束 ①耳!”富公以告,先生曰:“自反而缩,何嫌人言!”或劝先生罢讲,答曰:“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讲益力。富公久而益奇之,入相,荐为太常博士,召试秘阁校理,寻判祠部。

7.皇帝的新装学案 篇七

一、导学案在编写过程中的几点误区

1. 导学案设计照搬教案模式

很多教师在导学案设计时受教案的影响较深,总是将着眼点放在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还是以教师为中主,强调的是“教”的设计; 并不能一下子“脱胎换骨”,设计出来的导学案要么是教案的翻版或“粗加工”,要么是教案与学案的“杂糅”,最后搞成了“四不像”。比如教师的导入新课,教材的分析,教学环节的过渡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耗费了很大精力,既干扰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导致学习的低效。

导学案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导学案设计时,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有利于教师“教”的角度来设计。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层次性、情境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旨在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说来,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1)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要让学生明白: 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仔细不行,只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入不行。

( 2) 问题不宜太多太碎,应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了重点问题。

( 3) 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抄课本,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思维。

( 4) 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2. 导学案设计照搬习题集

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将“知识问题化”误解为“知识习题化”。这是对“问题”和“习题”两个概念认识不清导致的。“习题”一般是条件充分、结论确定、解法典型、供巩固知识和训练技能所用。而“问题”不仅包括教科书上的习题,也应包括那些来自实际的问题; 不仅应包括“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也应包括“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 不仅应包括条件充分、结论确定的问题,也应包括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和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因此,两者的外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大不相同。

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中,教师一定要以教材为依托,针对本课的学习目标来精选,要注意面对全体学生,要注意学生的不同层次。选题时,既要让学困生有所收获,又要让优等生通过解题有成就感。

3. 导学案设计“问题浅显化”

问题肤浅化主要表现在: ( 1) 问题设计缺乏探究性,没有探究价值,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 2) 问题设计缺乏开放性。由于设计的问题过于封闭单一,答案唯一,学生对照课本直接就可以找到结果,这类问题不利于课堂上的生成。没有生成性的课堂也就没有生命性,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 问题设计缺乏深加工。教师就教材教教材,设计问题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表层传递出来的信息,而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拓展提升,所以设计的问题往往思维含量低。我们主张教师使用教参只是将它作为一个好的例子而已,教师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学会整合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和加工处理,生成好的问题。( 4) 问题的设计过于零碎化。这是对问题“层次化”的误读。问题“层次化”的设计用意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识记类问题、理解类问题、应用类问题、拓展类问题等,或者针对那些难度较大无从着手的综合性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实行难度分解分层,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或者达到不同的“学习顶点”。

4. 导学案设计模式统一化

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的课型导学案的设计模式也应不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现总结各课型导学案设计模式如下:

1. 新授课导学案模式: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知识链接】

【新知学习】( 可划分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两部分)

【跟踪练习】

【当堂检测】

【自我评价】

2. 习题课导学案模式

【练习目标及重点】

【梯度练习】( 包括基础练习、拓展练习)

【反思小结】

3. 复习课导学案模式

【复习目标】

【复习重难点】

【网络梳理】

【梯度练习】

【当堂检测】

【自我评价】

一份导学案的产生,通常要经历个人“初备”( 形成“初案”) ———备课组“集备”( 形成“共案”) ———个人“复备”( 形成“个案”) ———课中“续备”( 形成“续案”) ———课后修订的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性、互动性、创生性的过程。从集智备课( 形成“共案”) 到个人“初备”( 形成“个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 。但由于教师集智备课行为的不规范或者管理不到位、教师认知上的偏差等原因,导致备课环节被简化。有些教师将集体研讨的导学案直接拿来供自己班级使用,势必导致导学案的共性化与所任班级的差异,这种差异将会给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造成损失。更有甚者,集智备课活动被继续简化成个人分工备课,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就更大。

5. 导学案模式设计提纲化

这也是导学案设计初期容易产生的误区。一是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将学习内容加工处理成问题,只是列出了本节课的学习提纲。对学生学习没有太大帮助; 二是受传统导学方式的影响, 比如许多教师资料往往在每堂课内容学习之前设计一个学习提纲。这些提纲只是起到对知识梳理归纳的作用,并不是对问题的设计,完全起不到导学案应有的作用。

二、导学案的使用误区

课堂学习使用过的学案,下课不能立即收交。为了进一步落实学习效果,课余时间学生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红笔修订导学案,下节课上课前课代表带领小组长逐一检查学案修订情况,然后交给教师。没有高度的自主就难以保证充分的互动。

三、对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1. 教师需在实施讲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师,教师按照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体会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 要求学生利用“导学案”时坚持自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自动按照“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故弄玄虚。

3. 讲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利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做到学生本人能处理的问题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提炼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点,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构成“错题集”。

4. 按期地巩固复习。有针对性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操练。

总之,传统的教学设计的对象是教师,而导学案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主要以学生为主,因此导学案设计应当关注的是每位学生的发展,应当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应当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全程性指导、调控,应当关注的是合适的学习策略选择,应当关注的是课堂的动态生成。

摘要: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路线图,它是判断教师的业务功底和敬业态度的试金石。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落实和课堂是否高效,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成败。因此,加强导学案的编写指导和使用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心声》学案设计 篇八

[学习目标]发散性思维训练;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主旨;通过本文学习,初步掌握小说欣赏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结合问题探究,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结合小说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并将它们抄在笔记本上。

棱角恍惚沉浸发窘

祷告抽泣发颤抽噎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复述的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3.小说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请结合人物分析的一般方法,用几个词语对他们进行评价。

4.根据个人阅读体验,结合课本P.259所附的知识短文《谈谈小说》以及自己对小说的认识,探究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第二板块:人物分析

(一)速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文中写到了几个人物,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说说自己的理由。

2.文中的李京京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小说中的情节,从不同角度说说自己对李京京的看法。

(二)细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刻画李京京这一人物形象的?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自己的观点。

2.结合小说的特点,说说作者刻画李京京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

(三)小组交流,同伴互助。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针对以上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回答时要能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并言之有据。

(四)再读课文中关于程老师的片段,思考如下问题:

程老师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你觉得她是个好老师吗?请依据程老师的言行,简述自己的理由。

第三板块:主旨探究

1.通过多次阅读,你对本文的内容有了很好的了解。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谈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2.作者对李京京遭遇的描述,其目的是否就是表达作者对他的同情?说说自己的理由。

3.这篇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和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思考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第四板块:学习总结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总结一下小说在人物刻画以及主题表现方面的特点。

2.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对本文所列问题的思考,说说自己对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认识。

3.发挥想象,假如你是小说中的程老师,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

第五板块:知识链接

1. 阅读小说《万卡》片段,说说自己对万卡的认识。

2.小说中作者安排了《万卡》作为公开课时的朗读课文,结合你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说说它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难度不大,可安排一课时学习。依据阅读训练的基本规律,针对学生在解答阅读题过程中所存在的思维过于集中问题,选用本文作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范文。在设计过程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进而形成情感体验,促进能力提高。二是围绕人物形象分析、写法分析、主旨探究等问题,由浅到深,由小说形象到小说主旨,让学生结合阅读经验来探究讨论。三是在各个问题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一教学目标,并借助具体的问题,通过思考和交流,不断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罗贤良

9.皇帝的新装学案 篇九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感受的内在含义。学习难点:

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作用,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活动组织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得到别人的掌声你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是因为什么事为别人鼓掌呢?

2、出示课题:29 掌声

3、齐读课题,质疑。

二、组织活动 活动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问题: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说说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3、小组内学习生字词。(1)小组内轮读。

(2)小组内辨析字音和字形。

4、小组代表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5、教师重点指导。活动二 感知故事内容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小组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交流分享。

4、教师点拨评价。活动三 理清脉络

问题:课文是怎样围绕掌声来写的?

1、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读第一自然段)

2、在什么情况下,同学们给了英子掌声?(读第二、三自然段)

3、得到掌声后,英子有了什么变化?(读第四自然段)

4、对于英子来说,掌声有什么作用?(读第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掌声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小英感谢掌声,因为掌声改变了小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英的生活,继续学习《掌声》。

二、组织活动 活动一 感受“掌声”

问题:英子在得到掌声之前和得到掌声之后有什么变化?

1、读第1自然段,看看以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小组代表交流分享。

3、读第4自然段,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小英发生了什么变化?

4、小组代表交流分享。

5、教师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活动二 研讨“掌声”

问题:同学们是因为什么而为英子鼓掌? 1默读课文思考:同学们为他鼓了几次掌?同学们是因为什么而鼓掌? 2小组内交流分享,3全班分享。4教师梳理归纳。活动三 升华“掌声”

问题: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1、读课文,思考: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分享。

4、教师梳理归纳。三、全课小结

1、学习了《掌声》这篇课文,使你懂得了什么?

2、小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板书设计:

前 文静掌声 响起 鼓励 后 开朗

忧郁

10.皇帝的新装学案 篇十

(六)47、汶川地震

温家宝总理辗转震中,让中国不“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受命前驱,地震发生后不到7小时,他的脚印就落在了灾情最严重的角落。

从成都机场直奔都江堰市,余震不断,温家宝总理连夜冒雨赶到聚源中学废墟现场。总理弓着身子,从断瓦残垣里扒出孩子的书包和鞋子,双眼湿润。之后的几天,他辗转赶到德阳、绵阳等灾区,告诉中国人民:中国不哭!

分析:在任何困难面前,你敢于直视,敢干走到灾难的最前线。你传递给灾民坚强的力量,又带给国人无数的感动。你急人民所急,忧人民所忧,你不愧为人民的好总理。

适用话题:不要轻易说“不”

坚强、春来草自青、带着感动出发。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叫张米亚,该校29岁的老师。“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这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地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分析:天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总有那么多不平凡的人甘愿站出来,勇敢做中华民族钢铁一样的脊梁。只有在拥有钢铁般意志和献身精神的人面前,死神才会退缩,孩子才会得救。在灾难面前,张老师这种誓死捍卫学生生命的精神就了师魂的新篇章。

适用话题:翅膀、师魂、脊梁、奉献

衣柜里的遗嘱

他是一位不知姓名的老师,但他的行动却堪称壮举。

在汶川县城,在一间几乎夷平地的中学教师宿舍楼废墟上,救援部队听不到生存者的声息,但身边的警犬却吠叫不停,东闻西嗅。原来,在不远处的一大块水泥板下面压着一具遇难者遗体。救援队用钢筋剪、鹤嘴锄等工具,将那具遗体轻轻挖出。在挖掘过程中,居然发现一只大柜藏在废墟下面,一只鞋遗弃在柜门处。

救援队员用锤子、钢钎等,将已严重变形的衣柜强行撬开。使大家惊讶的是,在大家面前呈现的是一名戴着眼镜、手中握着一支圆珠笔的老师。他斜躺在倾斜的衣柜里,但已奄奄一息。使大家更为惊讶的是,那个衣柜内壁歪歪斜斜地写着这样一行字:“遗嘱,如我死了,两只肾脏还能用的话,请马上移植到初三(4)班李艺毅身上,因为他年纪轻轻就不幸得了尿毒症,肾衰竭,很需要换肾。李艺毅现在一个月就要做两次血液透析,每次就要花800多元,他家庭负担太重了。我和他的血型都是A型。此嘱。2008年5月12日。”

读着这位不知姓名的老师留下的遗嘱,所有在场的人都热泪盈眶,弯下腰向这位老师深深地鞠躬„„

分析:大自然就是这样无情无义,把人类玩弄于它的股掌之中。我们的老师却是这样有情有义走在天堂之路,还想着他的学生。

适用话题:遗嘱、奉献、感动

汶川大地震中最感人的短信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后来救援人员发觉不对劲,连忙往回跑,从她身下抱出一个小花被包裹着的熟睡的婴儿。随行的医生解开被子做检查时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分析:在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母亲不但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还用短信传情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深深的爱意。这种阴阳难隔的慈母深情,让我们深深感动。

适用话题:大爱无言、带着感动出发、坚强、人之常情

母女相拥,天堂不孤单

那是一对遇难紧紧相拥的母女。

在陈家坝一个山坡下面的一间店铺里,店铺的一面墙整个垮塌下来,将那对母女压在了最底下。由于水泥板太过沉重,战士们用十字镐一点点将水泥凿开,只为保存遗体的完整。当遗体终于被拖出来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救援人员震惊了:那是一位面朝下倒地的不到40岁的母亲,怀中紧紧搂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看她的姿势,是在墙塌下来的最后一刻,用身体保护着小姑娘。但由于抱得太紧,战士们无论怎样都不能将两人分开,最后只得合葬到一起。

分析: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母亲当时的想法,或许这位母亲当时根本就来不及想,抱紧孩子只是她的本能反应。母亲抱紧孩子的力量也就等于爱的力量,抱得越紧,爱得越深。

适用话题:母爱、姿势、定格、举手投足之间

永远记住你张开双臂的姿势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在千钧一发之际没有选择逃生,而是留了下来,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只为紧紧护着身下的4名学生。一天后,当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仍趴在课桌上,双臂还张开着,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了下去,献出了年仅51岁的生命,而4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

分析: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千秋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

适用话题:那一幕,我难以忘怀;心灵的地震;留在心底的风景;带着感动出发

消防战士跪地而泣: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

四川绵竹的一所小学,有不少孩子被压在倒塌的楼房下面。消防战士费尽千辛万苦,在废墟中抢救出了十几个孩子。然而就在最关键的时候,余震又来了,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危险,几乎就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从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后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要陷下去,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废墟中带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这些子弟兵24小时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废墟中,手刨肩顶,忍受饥饿与疲惫,克服种种困难,连续作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心中千万遍地呼喊着“救人”“救人”

分析:在子弟兵的心中,早已忘了自己的存在,全然不顾前方危险,只有“救人”二字。这些把人民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生要的人不愧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适用话题:最可爱的人、忘我最美的谢礼

一位满脸是血的男孩,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终于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救出。男孩的左手似乎骨折了,一位战士用木板小心地夹住他的手臂,细心地缠上绷带,然后,又慢慢地为男孩喂了一些矿泉水。男孩被放在一块蓝色的木板上,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然而,就在这时,一幕让世界动容的场景出现了:年幼的男孩艰难在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礼„„

这是一个令天下父母、老师都要为他喝彩鼓掌的孩子。3岁的小郎铮埋在废墟里没有哭,被解放军叔叔营救出来也没有哭,也没有吵着要找爸爸妈妈。他的左手被压伤不能动弹,脚上也受了伤,当他被抬上担架的一瞬间,首先想到的是对救他的亲人感恩,他用尽全身力气,缓缓地举起右手,抬过头顶,向在场的解放军叔叔致以崇高的敬礼!

分析:一次大灾大难,是考验,也是心灵的洗礼,死去的只是人身上的那些陈腐、自私、冷漠、新生的是关爱、宽容、珍惜、感恩。郎铮这个比金子还要闪亮的敬礼,是对用血肉之躯保卫人民、关爱生命的解放军叔叔的最高奖赏,也是人的生命、灵魂最美的碰撞和交融。

适用话题:感恩、心灵、礼赞

48、人与自然

印尼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在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这场海啸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次灾难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人类为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有专家分析道。具体表现是,红树林被大量砍伐,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了人为破坏。

分析:从珊瑚礁破坏到印度尼西亚的海啸,可以看出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人们要以全局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人类无节制地破坏大自然,必将自食其果。海啸用血与泪的教训给人类很好地上了一课。

适用话题:在自然中生活、环保、利益与价值观、联系

新西兰的环保小事

新西兰是一个热爱环保的国家,这里的环保都从小事做起。如果你喜欢垂钓或到海边捉 4 贝壳,出海之前,千万要记下一大串鱼种的名称和捕捉的规定尺寸,还别忘了带上尺寸去理一下,因为政府对此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抓螃蟹没有什么季节限制,但渔具店里出售的捕蟹笼的底部都一概要留有碗口大的窟窿,以便小的螃蟹逃出。

在新西兰,追逐鸟类也属于违法行为。车辆为过路的动物让道,也是稀疏平常之事。这里的动物对人很友善,在海边、湖边或草地上,总能看到海鸟、野鸭、野兔成群结队地围着游人索食的情景。最让人吃惊的是,新西兰政府还要征收动物放屁税——牧场动物的废气税。新西兰有近五六千万的牛羊,它们每年生产的废气会破坏臭氧层,加速地球升温,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分析: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我们不能自觉地做好身边的环保小事,再大的环保工程也无济于事。从环保小事做起,我们的地球家园将会变得更美丽。

适用话题:细节、环保、素质

太湖污染事件:政府经受环境危机

2007年5月29日,江苏无锡太湖流域,蓝藻大面积瀑发。蓝藻,原始、古老的藻类植物,大量瀑发会污染水质。当天,无锡市的水源地受到污染,带着腥臭味道的水通过自来水厂流到了千家万户,一场污染危机到来了。6月11日,国务院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谈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太湖水污染事件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调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研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随后,怎样造成污染、怎样认识污染、如何治理污染,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最终再次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样的命题,摆到了人们面前。

分析:环境问题,说到底,也是民生问题。当普通百姓的饮水安全都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会去想GDP是高是低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生态伦理,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园。没有对环境合理,公平的回报,最终受害,是我们的自己。

适用话题:污染、事件、环境、危机、警钟、治理、调查、发展、民生、威胁

49、时事新闻

全球共同应对金融风暴

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英国、日本、还是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非洲,都感受到了金融海啸的震撼,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绝缘体。

继美国之后,英国成为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第一个直接受害者。2008年第一季度,英国

人均支出大于收入,人均每月要从储蓄中拿出41英镑来弥补不足。消费者面对涨价压力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在非洲,普通股民不得不压缩资本市场投资,将资金兑现以备日常之需,如物价暴涨的大米、面粉、鸡蛋等物品。和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印度也难逃池鱼之殃。印度有些地方的警方甚至已经开始监视湖泊、运河等地,以免投资失利者自杀。日本东京股市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10月8日下午跌至9502.48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缩水一半。中心正在迁移至欧洲大陆的华尔街“金融飓风”持续升级,冰岛成为受到本轮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冰岛银行的债务已攀升至该国经济的约12倍,市场担心信贷危机会严重冲击该国银行,导致冰岛出现“全国性破产”

为了应对这一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各国央行联行降息,全球救市。七国集团财政部会议于10月10日在美国首者华盛顿召开,七国财长们签署了一项计划,承诺用“一切可用手段”对抗当前的金融危机。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长特别会议11日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强调,20国集团将团结一致,深化合作,采取一切可行的打措施共同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欧盟各国一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不懈努力,欧元区15国领导人1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首脑会议,就欧元区国家救市举措达成统一的建议框架。10月24日至25日将在北京举行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此次会议将探讨亚欧国家如何加强合作、共度危机。

分析: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金融危机来袭,只有在全球联手、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情况下,才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适用话题:联系、整体与局部、合作、考验、帮助

彻查婴儿“肾结石事件”:捍卫和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

在所有经济罪恶中,最令人深恶痛绝的是漠视生命。在2004年出现安徽阜阳百余名儿童因吃了劣质奶粉成了“大头娃娃”,多名儿童丧命的事件后,近段时间国内又出现了众多婴儿集体患“肾结石”的悲剧,罪魁祸首还是奶粉。初步调查的结果显示,导致婴儿“肾结石”的原因是他们喝了石家庄三鹿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奶粉,而此奶粉受到了三聚氰胺污染。然而,随着质检部门对各类奶制品的全面检验,一些名优奶制品也卷入毒奶粉行列。伊利、蒙牛、施恩、雅士利、圣元等22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均验出含有三聚氰胺。

震惊全国的婴儿“肾结石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已经采取了紧急行动,派出调查组赶赴事件发生地紧急调查处理,并加强了对市场上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督检查。有关部门表示,要彻查事件真相,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

分析:“毒奶粉”给受害婴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不幸。事件发生后,政府立即派出调查组彻查事故真相,公平、公正、公开地给社会公众和受害儿童家庭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是捍卫和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基本要求。

适用话题:责任、真相、安全、关注民生、监督、以人为本、道德良知、制度监管、利与义、尊重生命。一支香烟重创美国核航母

美国海军7月30日公布的“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火灾原因让美国媒体一片哗然。尽管美国军方已经下令将航母指挥官撤职查办,但仍然暴露出美国海军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

据美国《海军时报》网站报道,今年5月22日,“华盛顿”号航母从智利驶往圣迭戈途中发生火灾。水兵奋力搏斗12个小时才把大火扑灭。船上的核反应堆没有被波及,可谓不幸中的万幸。这次火灾波及80个舱室,大量电缆与数据线被烧毁,造成至少7000万美元的损失。这次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火灾的原因是船员擅自在禁烟区吸烟,点燃了附近储存不当的易燃物。而没有按照规定存放、随意放置在周围的90加仑制冷缩机油更是“火上浇油”。

这已不是美国海军战舰管理第一次出现类似问题。

分析:一个不起眼的烟头,却导致一场严重的灾情。这告诉我们:严格地管理,认真地执行,注重细节,对个人对集体,都显得相当重要。

适用话题:管理、自觉意识、细节、祸患常积于忽微

他们是在用心踢球

在9月17日举行的北京残奥会五人制足球决赛中,中国队1比2不敌卫冕冠军巴西队,获得银牌。中国盲人足球队首次参加残奥会就夺得银牌,令人钦佩。

盲人足球为中国人带来了希望。在这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不仅实现了健全同行多年来的梦想——战胜韩国队,而且首次参加残奥会就闯进了决赛。

比赛中,参赛队伍不需要任何“噪音”。虽然第一眼看上去有些混乱和不受控制,但只要球员的脚接触到球,一切便有了生机活力。当足球滚动发出的声音成为球员辨别方向的唯一声响时,相互间的沟通就显得十分关键。指令来自球门后面的引导员以及守门员。他们是五人制足球队中唯一看得见的人。即便如此,中国队也是以不败战绩进入决赛的。中国队的一位教练说,他真的没想到能进决赛,毕竟记忆盲人足球项目在中国才有组织地开展了三年。

分析:因为看不见,所以他们更加专心。他们是在用心踢球,而且从不放弃。生活的辩证法,在这件事上,得到充分地显示。

适用话题:短处与优势、专心、沟通、永不言弃

用残存机能挑战生命极限

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一位失去左腿的残疾人运动员坐着轮椅,凭借滑轮和绳索,靠双手将自己提升到39米高的半空点燃主火炬。他就是曾连续获得3届残奥会跳高冠军的中国运动员侯斌。奥运火炬手其实是侯斌埋在心里多年的一个愿望。他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只有两届残奥会摸过火炬,还是在传递活动结束以后。所以,他这么多年来对火炬的热爱和感触是非常深刻的。

侯斌1975年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9岁时左腿不幸被火车压断。1992年,曾经梦想做一名画家的他受到电视上有关残运会报道的鼓舞,走上了运动员的道路。这一走就是15年。

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回报,他先后在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三届残奥会上获得男子跳高F42级项目冠军。不过,侯斌更看重金牌之外的收获:“我觉得比赛不仅仅是拿枚金牌拿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和感染力。3届奥运会的经历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们和欧美运动员其实就像朋友一样。比赛是比赛,但是比赛下来后我们都像朋友一样彼此拥抱祝贺。”

分析: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靠努力打拼,去争取优秀的成绩,这就是侯斌。他是所有残疾人运动员的代表。这位感动了全世界的英雄,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上,用残存的机能挑战生命的极限,这正是残奥会的意义所在!

适用话题:不向命运低头、英雄、挑战生命的极限

黄丽莎:妹妹背出来的冠军

在北京残奥会女子200米T53级决赛中,中国轮椅选手黄丽莎,以29.17秒夺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黄丽莎是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黄家庄村人,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但病情并没有好转。6岁时,为了改善她的腿部机能,父母又带着小丽莎到医院做了一次大手术,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终究还是落下了双腿残疾。

由于经济原因,家里没有钱给她买轮椅,妹妹黄丽静就成了她的“双腿”。妹妹背着丽莎上完了小学。为了照顾上学晚自己一年的姐姐,妹妹丽静上了两遍六年级,直到把姐姐送进初中。2004年底,黄丽莎在河北省残联组织的残疾人青少年运动员选拔中被初选为后备运动员,从此结束了妹妹七年来充当姐姐“双腿”的日子。黄丽莎说:“我欠妹妹太多了,自打她不再背我后,最近四年,她的个子一下子长了10多厘米。”

对黄丽莎来说,入选国家队是一个好机会,但接下来等待她的是艰苦的训练。轮椅竟速的训练非常艰苦,一天两练,每天五个小时。每天的训练量是40公里,相当于一个马拉松,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坚持。黄丽莎说:“刚开始训练觉得很苦,有时训练了,累得就想睡觉,但咬咬牙也就坚持住了。”

2005年,训练了一年的黄丽莎开始参加各种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06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第九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黄丽莎作为首次参赛的中国运动员,包揽了轮椅竞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X100米、4X400米6枚金牌,名列个人金牌榜前列。

分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黄丽莎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在这一枚枚沉甸甸的金牌牌背后,饱含着她自己多年的辛酸血泪,也饱含着包括她妹妹在内的一家人的浓浓亲情。

适用话题:付出与回报、亲情、平凡与伟大、坚持不懈。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刀锋战士”

他生下来就缺少腓骨和踝骨,他不得不在11个月大时截掉膝盖以下的部分。还在学校时,他就展示出了过人的运动天赋。2004年,他开始转型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100米和200米的短距离跑步是他的主攻项目。出人意料的是,短短三周的专业训练之后,他就刷新了他所在的T43/44级别的200米世界纪录!

2004年,他在安上一双价值1.5万英镑,酷似刀锋的J形高科技碳纤维假肢后最快的“无腿人”。

与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起参加夏季奥运会是他最大的梦想。但2008年1月,国际田联以“其假肢令其比正常运动员多获得30%的动能优势”为由,禁止他参加北京奥运会。为此,他立刻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诉讼,最后赢得和健全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同场竞技的权利。但数月法律诉讼和广泛的科学求证,影响了他的正常训练,奥运达标赛中他未能获得参赛资格,只能退出参加同样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

他就是在北京残奥会上包揽了T44级100米、200米、400米三项冠军的南非短跑名将,有“刀锋战士”之称的奥斯卡.皮斯托瑞斯。

分析:奥斯卡虽然天生残疾,却敢于向正常人挑战、这种精神令钦佩。

适用话题:公正、遵守规则、梦想、科技的力量。

蜜蜂死亡谁之过

研究人员发现,英国乃至全球范围,蜜蜂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美国原有250万个蜜蜂群落,如今1/4的蜜蜂群落由于“群体崩溃紊乱”现象而消失。

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发电站和汽车排放污染物会破坏鲜花产生的香气分子,鲜花不香,进而扰乱昆虫闻香识花,寻找食物的能力,并阻挠它们为农作物传花授粉。食物不足更导致蜜蜂等传粉昆虫数量大幅下降。

在19世纪污染程度低的环境里,鲜花产生的香气分子传播距离能达到1000米至1200米。现在,香气分子在受到污染的大城市,即使顺风,传播距离也只有200米至300米。这就严重影响到蜜蜂的觅食和授粉。分析:如果人类行为导致的污染持续下去,不久的未来,蜜蜂可能消失。而蜜蜂的消失和减少并非只是蜜蜂自己的事,也事关人类。因为没有蜜蜂的传花授予粉,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粮食供给,不可谓关系不大。污染的最终受害者,是人类自己。

适用话题:环境污染与保护、普遍联系、现象与本质、因与果、过错。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孤岛

最亲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孤岛。日前拍摄的卫星照片显示,由于冰块的融化,著名的西北和东北通道已畅通,这使船只在北极冰帽附近域航行成为可能。

航运公司一直在急切地等待西北和东北通道的畅通,他们希望这将使航线距离减少数千海里。但对于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来说,这是全球变暖对地球造成破坏的又一个迹象研究海洋冰块的科学家马克.塞雷泽称,这些图像是一个“历史事件”,这些图像加深了人们对北极冰帽正“加速消失”的担心。

由美国宇航航局提供卫星图片首次表明,两条连接大西洋的近道即西北和东北通道首次同时没有冰块的存在,这一情况在125000年内还是首次出现。2005年,俄罗斯附近的东北通道畅通,但是位于加拿大北部地区的西北通道仍被冰块堵塞。2006年的情况则刚好相反。科学家认为,在5年后,北极的7月中旬和9月中旬将是无冰期,北极目前终年封冻。然而,就在几周之前,由于融化的冰山引了了洪水,加拿大奥育图克国家公园内的游客不得不被疏散,这个国家公园名字的意思是“永不解冻的土地”。

分析: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成为孤岛,这不是一次值得称赞的奇观,而是给人类的警示:保护环境,否则一些原始的自然资源会逐渐消逝。

上一篇:难忘的美食节作文下一篇:求职信范本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