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2024-10-01

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1篇)

1.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关键词】精神科

在我国,人性化管理已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医院也不例外[1~5]。然而,精神科病房的人性化管理却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疾病的重视,对精神科病房人性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精神医学人性化管理的发展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的本性”作为基础来进行管理。作为医院来说,撇开员工管理不说,针对病人的人性化管理而言,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尽可能多地去关心病人,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病人得到应有的良好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精神疾病的服务机构从以精神病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综合性医院为中心,提倡在综合性医院建立精神科门诊和病房,以方便病人就医,有利于减少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体现出人性化特色[7]。

2精神科病房人性化管理的特殊性

本文所指的精神科病房是指以封闭管理为主的重性精神病病房。收治的病人以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重症抑郁等为主,通常病情较重,大多患者具有幻觉、妄想、冲动、伤人、毁物、消极、自伤等症状及认知功能、情感活动等障碍,有的行为能力受限甚至丧失,不少患者个人生活自理困难,甚至不语不动或拒食等。让患者及家属有个适应过程,不要简单粗暴地将患者强行拉入病房,或马上予以保护约束。即使要约束保护也应向患者及家属作必要的说明,并尽可能征得家属的理解与同意。这样既充分尊重患者与家属,同时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精神病患者的隐私保护也是人性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医务人员务必遵守职业道德,充分尊重患者人格,保护隐私,不向外界泄露相关内容,严禁将患者隐私作为笑料。一切均应从患者的利益出发,避免患者由于隐私问题再次受到身心伤害。

医务人员的言语动作、行为举止也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一个方面。部分医务人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认为精神病患者脑子不清楚,就不可能对精神病人实施人性化管理。医护人员不妥言语、行为,往往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3人性化管理中的矛盾

3.1疾病性质与人性化管理的矛盾在人性化管理的实践中,有不少矛盾与难点。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及发病高峰期,由于认知功能障碍,无自知力等原因,往往会发生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此时,应予以及时的约束、保护。

3.2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的矛盾精神科病房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均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病房管理,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有利于患者康复。在疾病的严重阶段或不稳定阶段,特殊

治疗期间(如胰岛素低血糖治疗,电抽搐治疗等),避免家属会客或带患者外出。但不少患者及家属常不理解,有时难以接受相关制度的规定。

3.3人员配置与人性化管理的矛盾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人员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医护人员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迫使很多事情处理简单化,难以体现人性化的沟通。

3.4住院条件相对较差与人性化管理的矛盾多数精神病院的经济状况不佳,资金投入不足,房舍、设备与综合性医院相差甚远。很难满足病家的要求,很容易使患者及家属对病区环境反感,影响医患关系。

3.5思想观念与人性化管理的矛盾对精神病人及精神科医生不太了解。不少人没有把精神病当作一种疾病来看待,认为精神患者就是要封闭、隔离起来,用不到治疗。人员也简单认为只要把患者管住,不出事情就行。没有过多地从人性化方面去考虑,消极对待患者,漠视患者的合理权益,导致医患之间关系隔阂。

4人性化管理的措施

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在精神科病房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医学模式正朝向生物-心理-社会-工程模式演化[8]医疗模式的现代化使大量的物质性诊疗媒介介入医疗过程,以医患直接交流为前提的传统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物化”,医患双方情感交流日趋减少,医患关系日趋冷漠。而精神病患者的发病、治疗、复发及康复等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需要更多的关心、交流。尊重患者,尊重家属,才能提供规范服务。

改善硬件设施与管理方法。良好的环境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除了改善病房条件,添加生活设施外,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改变病房的部分结构,将一部分封闭病房改为半开放病房。改变以往精神科病房不准陪护的规定,允许患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允许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去公园散步,上街购物等。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考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人性化服务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邱国松.浅谈医院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实践.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684~685.陈秀娥,谭艳林.现代医院管理与人文精神.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645~646.许崇涛,刘少文,洪晓虹.在精神病院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中华医院管理杂

志,2004,20:161~162.何志成,郑南南.满意医疗服务的基本原则.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709~712.储兴,谢秋香,吕仁普.精神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中国民政医学杂

志,2002,14:178~179.施卫星,何伦,黄钢.生物医学伦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1.沈渔村(主编).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宋华,宋兰,黄涛,等.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517~519.

2.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护理管理统计资料,包括病区内护理投诉、纠纷、护理不良事件、职业伤害、满意度、职业伤害严重程度、发生时间以及男女病区实施双护士模式后前、后6个月护理人员受伤害次数统计。

1.2 方法

采用对照方法将实行双护士值班制度前、后分别分为单护士和双护士两组,按护理质量和职业伤害的严重程度、发生时间进行对比;将实施双护士模式后的男女病区分为男区、女区两组,按前后六个月进行对比。用Excel与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行双护士制度后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投诉减少,满意度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率降低,但护理人员受伤害次数明显增多,严重程度下降,夜班人员受伤害增多,男区受伤害情况随时间增长次数减少,详见表1~3。

两组受伤害严重程度比较,χ2=3.9032,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伤害发生时间比较,χ2=17.30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女区前后6个月受伤害次数比较,χ2=4.2353,P=0.0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双护士值班模式的优势

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投诉减少,满意度提高。因护士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对精神科服务规范比较了解,也接受过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教育,故在日常接触和交往过程中比较注意文明服务和人性化;护士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与患者距离拉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护患关系改善,病员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前有明显的提高;病情观察仔细,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护士受过专业培训,理论知识扎实,责任心强,观察病情仔细,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精神病人在夜间发生意外较多,双护士值班有利于夜间意外事件的有序和及时处理。在抢救病人时分工明确,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3.2 存在问题

3.2.1 护理人员受伤害增多,缺乏安全感。

新老护士搭配值班,使得年轻护士能在工作中学到许多处理日常应急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并能直接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有利于年轻护士的成长。但是,由于科室内新护士比例大,成长需要一定时间。另外,由于工作经验缺乏,知识面窄,与精神病人缺乏沟通能力,对病情缺乏预见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所以在与患者接触中处理不当,易激惹患者产生冲动行为,使自身受伤害的机会增加。从表3可以发现,护士受伤害的机率与工作经验有关;男区夜间值班为男女护士搭班,而年轻护士居多,故女护士被保护感缺失,安全感下降,心理压力增大。在日常调查中,全体护理人员均感受沉重的压力,感到生命安全没有保障,惧怕上班,尤其是夜班。夜班护士力量单薄,易被伤害。与护工相比,男护士个子较小,平时娇生惯养,缺乏体力劳动,力气单薄。夜间病人冲动时人员少,力量悬殊,对患者无威慑力,保护时工作人员常处于劣势。

3.2.2 人员配备不合理,身心健康受损。

由于取消护工,病员的生活护理全部需要护理人员护理,包括喂饭、更衣、换被、洗澡、协助大小便等,使护士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生活护理上,使家属误以为护士的工作就是病人的吃喝拉撒,忽视了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护士展示自身技术水平的机会少,护理人员紧缺,患者的生活护理又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才能完成,体力消耗大。工作人员少,精神病人多,工作量超过了身体负荷,易身心疲倦,产生焦虑、紧张、恐惧。不良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释放,使情绪容易失控,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使社会价值认同感下降。

4 对策

4.1 重视新护士上岗前培训

新护士在入病区前应加强专业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护理工作特别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纠正对精神科及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在为病人服务的实践中证实自身价值,促使其热爱精神科护理工作[1]。岗前培训重点学习精神科护士应具有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精神科症状学、精神科基本护理技能、意外事件防范、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及要求等,使新护士对精神科管理特别是安全护理的重要性有初步的了解。

4.2 慎选新护士带教老师

选择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正规护理大专以上毕业,护师职称,具有丰富的精神科护理经验,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尚的职业到的,热爱精神科护理,且善于交流,善于授业解惑之人作为老师同班带教[2]。一个好的带教老师能使新护士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带教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与病人及同事沟通的方法、临床思维的方式、操作的规范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新护士的成长。

4.3 关注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4.3.1 重视和谐团队的建设。

护士长作为护理团队的核心,在日常工作中实施情感管理,给护理队伍以稳定、安全感。对护士理解,宽容,尊重,以理服人,说服引导为主。任何一位护士在任何时间可以找护士长谈任何一个问题,这样可以发现一些工作中的疏漏和偏差、护士的心理动态,及时地进行干预或疏导[3],以便有效地解决团队冲突,为护士创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4.3.2 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全体护士畅谈会,宣泄不良情绪。

畅谈护理工作和感受,诉说心声,抱怨不满,甚至发怒,提出护理活动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团队护理人员彼此用心去倾听、关怀、支持、化解,使护理人员相互沟通信任,相互理解,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畅谈会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发泄负性情绪、释放压力的平台,也让彼此感受团队的力量。4.3.3经常组织相关知识学习活动和社会技能培训,如各类人际交往、认知游戏培训、放松训练等等。这些活动和培训一方面可以加强护理技能,另外可造就一支学习的团队,培养护理人员相互合作精神,学习自我调整能力,增加工作优越感,调动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队伍。

4.4 合理配置人员

科学地配置护理人员数量,保障护士不超负荷运转。精神科男病区应增加男护士比例,按一定的标准选择男护士,保证约束时的力量平衡。

4.5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医院管理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为护理人员建立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1)医院内建立安全预警系统;(2)聘请专业人员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自我防护技能的培训,使护理人员在保护病人时能尽可能减少伤害和被伤害;(3)成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机动支援队伍,24小时待命,在精神病人发生暴力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减少值班护士的受伤机会;(4)为护理人员提供人身保险,以在身体受严重伤害时可以得到合理的赔偿和精神安慰。

综上所述,双护士值班模式在精神科病房的开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比单护士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存在缺陷,管理者必须重视存在问题的改进,使制度不断完善,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有利于值班模式在全院的展开。

参考文献

[1]田梅,耿寅卯,张扬.精神科新护士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4(5):38-40.

[2]张冬敏.精神科新上岗护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11(4):106-121.

3.精神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 篇三

[关键词] 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20-03

Risk management on nursing safety in psychiatric ward

WANG Xueling

Xuzhou Mental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Xuzhou 221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on nursing safety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Methods Based on risk management knowledge,identifying the existing or potential risks in nursing,developing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reducing the risks ensure safety. Results This practice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nursing,reduced nursing defects and increased patients' satisfactio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decreased the risks in nursing care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Psychiatric department;Nursing safety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2]。在精神科的护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高风险因素,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将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要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3]。笔者所在病区从2009年1月开始,重新识别和确认护理风险,科学的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病区现有护士10名,年龄20~42岁,工作年限2~20年。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4名。护理员5名。设有床位50张。2008年收治患者395例,2009年收治患者400例。实行无陪护封闭式管理。

2 方法

2.1 风险识别与评估

2.1.1 患者因素 ①精神症状所致:精神患者因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方面异常,常受精神症状支配出现自杀、自伤、伤人、冲动毁物、拒食等现象。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无自知力,拒绝住院和治疗甚至出现激惹与反抗。②思想顾虑:精神疾病病程长,易复发,患者住院期间家属探视少、关心少,病情好转也不接出院。康复期患者担心疾病的愈后对工作、家庭及社会产生影响而有情绪波动易出现意外。③躯体方面:精神患者思维紊乱,当伴发躯体疾病时不能正确表达,年老体弱及衰退期患者生活自理、自我防范能力均下降,容易导致跌倒等意外。④药物副作用:精神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致跌倒,吞咽困难致噎食等意外。

2.1.2 护理人员因素 ①专业知识缺乏:护士在学校学习的精神病护理不是重点学科,对精神病知识掌握少或岗前培训不到位,缺乏预见性和判断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风险先兆。②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不强:把精神科护理当成简单的看护,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如分级护理不到位,未按时间巡视病房,患者出现异常先兆未能及时发现。护理记录不及时不严谨等。③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丧失理智的特殊群体,其行为不可理解,导致部分护理人员不尊重患者,忽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要而造成安全隐患。有的工作人员遇到患者的谩骂与伤害,不能冷静处理,亦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2.1.3 患者家属因素 患者家属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对病区的安全管理不理解,不配合。如对约束措施不接受,易误解为是惩罚患者而引起护患纠纷。有的家属因害怕患者纠缠或疼惜患者而私下给患者打火机、现金等物品留下安全隐患。

2.1.4 环境因素 ①封闭式管理:集体性生活是精神科病房的特点,各种精神病症状,各年龄段患者在一起,患者间易产生矛盾或因病态支配出现互殴纠纷等。患者感到生活单调乏味,不适应而选择外逃等行为。②病房设施落后:如厕所地面防滑不好、无扶手、暖气片外置、洗澡间淋浴头较少等。

2.2 精神科风险管理措施

2.2.1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医院结合专科特点成立了由分管院长领导,护理部主任负责,各病区护士长为成员的护理风险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例会,对医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将结果反馈到各病区进行风险预报。病区成立由护士长负责,2名护理骨干为成员的风险管理小组,每周检查,及时评估分析病区现有及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规避风险的措施。

2.2.2 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重新制订了常见的精神疾病护理常规,修订完善了探视制度、吸烟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等8项管理制度。制定了自杀、噎食、跌倒等19项护理风险管理应急预案。针对精神科特点增加了安全检查流程,暴力患者收治流程等。增设家属告知签字制度,探视物品签字制度等。病区将各种操作、职责明确到个人、班次,使护理人员执行任何一项工作时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3 完善环境设施 逐渐改善病区的环境设施使其更符合安全、人性化的要求,如厕所地面增加防滑垫和扶手防止患者跌伤;将暖气片内置防烫伤,增加淋浴器喷头防治患者拥挤争抢;安装闭路监控系统,方便中夜班护理人员对整个病区动态的监控。

4.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的论文 篇四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中临床路径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月~2月某院精神科180例,依照护理安全管理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90例,实施传统管理;实验组接受临床路径管理,共90例。结果:实验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满意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临床路径在精神科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临床路径

精神科护理危险性较高,护理有一定风险,护理安全为工作重点,同时也是护理服务质量的主要判定指标。精神科护理较其他科室护理有一定特殊性,安全隐患较大,加强人员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现取202月~202月本院精神科180例,总结临床路径护理安全管理运用方法与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取年2月~年2月本院精神科180例,依照护理安全管理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平均年龄(32.23±5.44)岁,共90例,年龄范围19~55岁,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实验组平均年龄(32.26±5.48)岁,共90例,年龄范围19~56岁,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0例。组间资料有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实验组接受临床路径管理。

1.2.1成立小组

小组成员有护理部主任、病房护士长、护理人员等,其中护理部主任、病房护士长负责调整人员、统筹协调、监督评价及反馈,护理人员负责执行路径。

1.2.2制定路径

路径表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管理措施。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及患者病情,确定路径表内容有完善服务、合理排班、安全教育、建立防范机制、建立管理制度等。

1.2.3具体管理

(1)完善服务:结合我科特点对服务设施进行改进,力求设施安全、简单。病房地面应保持干燥、平整、整洁,卫生间内设置扶手、呼叫铃。对病房设施进行适当改进,开放式病房内可放置电视机、沙发等;(2)合理排班:对新老员工进行合理搭配排班,除早晚班之外,设置安全班,重点加强夜间、中午、节假日等重要时段管理。科室患者较多,基础工作量比较大,可酌情加派护士,协助早晚班完成护理。针对重点操作、高难度操作、重点患者及特殊操作,应设置专人,避免意外;(3)安全教育:与患者友好的交流,介绍病情,使其对疾病有正确认识,讲解医护操作的`配合方法,加强预防性干预,消除潜在不安全因素。经常组织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每月开展工休座谈会1次;(4)建立防范机制:入院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对于有过走失、自杀及毁物的患者,设置四防标识,给予密切观察,做到24h严密观察,每天对病房内是否有危险品进行仔细检查,严格交接班。对于四防患者,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患者姓名、症状、床号、治疗要点、诊断、护理要点、体征及饮食等;(5)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科学管理制度,管理内容包括预防跌倒、特殊用药、预防自伤自杀、治疗告知、保护性约束、入院、请假、探视等,每名护士及各班次均严格执行执行,全面落实。由护理部主任、病房护士长定期评估管理工作,加强监督和检查。观察两组有无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外逃、两性、跌倒等意外事件,比较发生率。问卷调查两组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对比。

1.3效果标准

不满意:问卷评分低于60分;基本满意:问卷评分60~80分;非常满意:问卷评分高于80分。基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意外事件

对照组意外事件11例,发生率12.22%(11/90),4例自伤,2例毁物,他伤1例,跌倒4例。实验组意外事件4例,发生率4.44%(4/90),1例自伤,跌倒3例。组间发生率比较,实验组较低,有显著性差异(χ2=1.0661,P<0.05)。

2.2组间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护理安全指护理实施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定规章及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不良事件,包括机体结构、功能及心理上的障碍、缺陷或损害,甚至死亡[1]。从现代护理及广义角度考虑,护士执业安全也属于护理安全,指护士在执业时不出现允许限度及范围之外的不良因素损害和影响。护理安全管理涵盖了医护人员及患者安全管理,为护理质量管理重要组成,应引起重视[2]。临床路径为科学、有效管理办法及服务,是为了提高质量服务、降低医疗成本而实施的新型方法。利用图表形式展开有效、有序、有计划管理,减少漏项,保证管理全面、系统,提高质量。报道显示,临床路径集多个学科于一体,如医技、医疗和护理等,明确工作方向,给予患者有效检查、治疗及护理,医疗护理更加标准化、程序化[3]。考虑到临床路径独特运用优势及特点,主张将此方法运用到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即给予患者临床路径式护理安全管理,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有序化、程序化,从各个环节强化安全防范,减少意外事件及护理差错。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及专业知识,加上科室缺乏监督,导致查对制度未切实执行,引起不良事件;较年轻的护士经验不足,缺乏较强责任心,各项护理操作未按程序进行,导致不良事件;护患交流时缺乏有效沟通,或人员态度不友好,不尊重患者,致使不良后果[4];而在临床路径下,护理程序更严格,人员按照安全制度规范操作,加强巡视及检查,严格交接班,发现排除潜在风险;护士根据路径表,将病情稳定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在一起,实现组织管理,了解思想动态,解决疑难困惑,调动积极性,减少意外事件。本研究中,实验组经临床路径安全管理后,意外事件4例,发生率4.44%;而对照组经常规管理,意外事件11例,发生率12.22%。这说明临床路径安全管理对降低意外事件率有显著作用。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96.67%,而对照组84.44%,前者明显较高,提示运用临床路径对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意义较大,患者较为满意。综上可见,精神科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佳,自伤、毁物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华.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中国民康医学,,25(11):47~49.

2袁媛.探讨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80~281.

3陈艳红.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15,27(9):124~125.

5.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修订次数

1病房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1.根据病人需求,需要固定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时,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医务科、护理部审批,分管院长签字后方可固定。2.病房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只能供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3.设专柜加锁存放,专人管理,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

4.建立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清点登记本,班班交接,清点并签字。

6.感染科病房的护士(最终版) 篇六

我们是一群行走在鲜花盛开与荆棘丛生医路上的健康卫士;我们是患者生命的守护天使。我们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而且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我们用纯真的感情唤起病人对生命的热爱及追求,用辛勤的劳动为人类创造出更真更美的时空,让所有受感染的生命在我们手中弥合出一轮炙热的骄阳,这就是感染科的护士们!

我从事护理工作十余年,护理感染病人五年,从带上燕尾帽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热爱着这份事业,尽管身边的人都很不理解:护士有什么好的?给别人端屎端尿?感染科多脏?多危险呀!我们就是在这种不理解中工作着,但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使一个个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逃离病魔,带着微笑,快乐地走出了医院,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从护理麻疹、流脑、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肝炎、艾滋病、到禽流感,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患者都是从我们这些身为人女、身为人妻、身为人母的护士的呵护下走上康复之路的,这份特殊的职业,在年轻护士找对象时甚至被作为拒绝的理由。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从消化科转来了一位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人,21床韩××,这位病人看他的外表,人长得很凶,不太爱说话,因为住院时间长,而且长时间禁食,所以他的针非常难打,我们都是小心翼翼地跟他交流,每次去给他打针的护士都是科里穿刺技术比较好的护士,可就算是这样,一针也未必能打上,但他总是一声不吭。有一次,科里的年轻护士叫我去给他打针,因为她打了三针也没打上,我的压力也很大,他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和蔼地对我说:“没关系你就打吧!我不怕痛!”我扎上止血带,仔细地摸着他的手臂,隐隐约约摸到一根血管,消毒、穿刺,但没见回血!左手又上前摸了摸,在呀!怎么没进?我就把手套脱了,这时病人一下抬起头来说:“你怎么能把手套脱了呢?快戴上!”我没理会他,接着就见鲜红的血液回流了出来!留置针穿刺成功!他感激地对我说:“我得的这个病是会传染的,你们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呀!我得了乙肝是不幸的,可是能够遇到你们这么好的护士,我又是幸运的!”听了他的话我心里热乎乎的,我们的工作终于得到了理解、尊重、认可。

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自己,避免被传染,更要悉心照料好病人。他们觉得自己的病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可能会很自卑,会很害怕,同时心理上也会有很大的负担,而此时的我们就要成为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就要越多,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新面对生活,向病魔抗战!

自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工程以来,我认为“优质护理服务”让我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虽然这些价值比不上那些大慈善家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但我们是用心去做的,刚开始也许有人不理解,也有人瞧不起我们,可时间会说明一切。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位肝硬化合并腹水的病人擦浴时,病人正在看新闻,新闻上说上海的护工月薪6000千元都不好找,我就顺口说了句:干脆我到上海当护工去吧!当时那位阿姨说了句话我到现在还在感动着,她说:姑娘你们都走了我们怎么办?你们走了谁给我们又打针又擦身子?我当时只是随口说说,听了阿姨的话后我很惭愧。这位阿姨是一位肝硬化合并腹水的病人,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这位阿姨出院了,出院时我耐心地告诉她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尤其是饮食方面一定要把握好,因为病人一旦进食蛋白过多就会引起昏迷。这位阿姨一直按我的讲解去做,腹水控制的很好。我们的工作终于得到了认可,渐渐地我们听到的赞美也多了起来,我们的心态也平衡了许多。

传染病病人不仅有躯体上的疾病,他们的心灵同样脆弱。我们护士人性化的护理增加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情感的投入。

记得有一位从他科转入的HIV的病人,我们像接待其他病人一样给他做了入院宣教,讲解了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每次交接班都会到床旁主动询问他有什么事,病人激动地说:“护

士你们真好!一点也不嫌弃我是一个传染病人,你们不像其他科的护士总是躲着我,连我的病房都不进.”他们需要护士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体贴,哪怕是一句轻轻的问候。我们护士要用我们诚挚的语言给患者送去耐心的解释、指导、安慰和鼓励。

由于一些病人对一些慢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源等知识的缺乏,造成许多人对慢性传染病人的歧视,往往谈“传”色变,会对病人避而远之,生怕自己被传染,病人除忍受 疾病痛苦外,还要遇到歧视目光,使病人感到自卑、孤独、自尊心受损, 但作为护士的我们,到病人床边与患者交流,用积极暗示方法,消除负性情绪。为了保护病人的隐私,我科专门把病人一览表安置在治疗室较隐蔽的地方,只有工作人员才可以看到病人的诊断。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来接受治疗。通过信息传递,列举一个个同种病情康复出院例子,告诉病人,与其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不如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为自己,也为热爱自己的人。

若把我们的医院比做生命之树,我愿做那一片小小的绿叶,静静地吸吮阳光、水份、空气,又悄悄地把它奉献给参天大树。同是吃五谷杂粮,谁能不得病?在感染科工作,被感染的几率更大,这就更需要我们具有比普通科室的护士多一份献身精神和奉献一切的勇气与志愿。我会始终不渝地坚守在那平凡的感染科的岗位上,让生命在永恒的事业中燃烧、升华!

333女儿的心愿

女儿的生日我们也像大多数人一样,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小聚一下,女儿收到一些礼物和祝福,非常开心。吃完饭,我们点燃了蜡烛让女儿许愿,女儿许愿后,我们一起吹灭蜡烛,准备吃蛋糕时,大姑说: “童童把你的心愿能说一个给我们听吗”女儿不假思索的说: “长大后,我要像妈妈一样当一名护士” 女儿的回答顿时让所有人变得安静,沉默片刻后,大家便七嘴八舌议论开 :“你千万别做护士”“做护士,有什么好,不被人尊重,还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女儿诧异眼神望着我,泪水在眼圈里打转“妈妈我们回家吧”就这样女儿生日聚会结束了。

一路上女儿都未说一句话,临睡前女儿依偎在我怀里说:“妈妈,我有说错吗”?我急忙说:“你一点都没错,说得非常好,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权利,他们不喜欢的不一定是不好的”女儿在我的安慰下进入了梦乡,看着她熟睡的神情,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职业有什么不好,当生命降临的瞬间是谁用双手将她们迎接,当生命需要呵护时又是谁为她们日夜奔波守护,当生命走向终点时又是谁为在为她们整装送行。我为自己能从事这样的工作而自豪,有一天女儿长大了,如果她的心愿依旧,我不仅不会成为她的阻力,而且我将尽全力支持,将我们的护理事业传承。

啊啊啊目录

 • 隔离室-隔离区的划分• 隔离室-隔离区行为要求• 隔离室-医护人员的防护

隔离室-隔离区的划分编辑本段回目录

为了更好地执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定,便于消毒隔离顺利进行,保证消毒隔离效果,要做好隔离区的划分。在隔离区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并规定人们在此区域活动的规则。

隔离病区应划分为:三区(相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缓冲(带)、两端(清洁端、污染端)、两走廊(内走廊、外走廊)。各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和界线,如用醒目的颜色区别或用文字图标,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隔离规范。

清洁区——没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医院的办公区、职工生活区等。综合医院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更衣室、配餐间、防护用品储物间等。

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隔离区内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内走廊、通过间、缓冲间等。

污染区——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感染疾病科门诊病人候诊检查区、诊室污物处置室、患者检查室、标本存放室、X拍片室。病房中病人的病室、洗漱间、外走廊、污染端等。

隔离区——所有房间均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方向从洁到污。并保证空气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之间不能对流。各区之间的缓冲区域均要设置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快速手消毒剂,并应备有盛放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的带盖容器,如隔离衣、口罩、帽子、防护目镜、手套、鞋套、防护服等按规定的容器放置并处理。

隔离室-隔离区行为要求 编辑本段回目录

医院隔离室

在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感染疾病科,除严格地划分隔离区外,并应该严格规范在隔离区的行为,要求每个进入隔离区的人员严格遵守,并有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检查,大家互相提醒、互相检查、互相督促,使每个人在不同的隔离区域都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则。

(一)隔离区工作要求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选择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隔离种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医务人员进入隔离区必须严格执行个人防护要求方可进入。医务人员需加强工作计划性,集中治疗护理,尽量减少进出病室次数。医务人员在进入和离开病区时应注意呼吸道、口腔粘膜、眼结膜及外耳道的防护,下班前必须进行卫生处置(清洁消毒并经沐浴后更衣)后方可离开病区。隔离区管理要点

各类人员严格分清“三区、二线”(三区:清洁、污染、半污染;二线:清洁路线、污染路线),并落实各项消毒措施以保证三区功能。物品设置合理有序,标志清晰,相对固定,用后按规定分类处置。抢救物品要做到班班交接、清点、及时检查补充,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人员流动方向

工作人员进入病区和穿戴个人防护流程:医务人员上班进入更衣室,将所有清洁衣物脱掉,更换刷手衣(上班专用内衣),穿工作鞋 在相对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的缓冲区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手套 进半污染区医生、护士办公室 进病房前在半污染与污染区之间缓冲区加穿隔离衣,第二层口罩、防护镜、帽子、手套、鞋套 进入病房。

工作人员出病区和脱卸个人防护流程:在病房门外缓冲区脱鞋套,解隔离衣袖带,腰带,摘第一层手套 解隔离衣领带,轻脱隔离衣,将外面卷起放入带盖容器中,摘防护镜,脱第二层帽子,摘第二层口罩、手套,分别放置在不同功能的容器中,洗手、消毒 进入半污染区医护办公室 下班前在半污染区与相对清洁区之间缓冲区脱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洗手、清洁消毒口、鼻、耳道后脱刷手服 沐浴更衣离开病区。

(二)隔离区病人的管理

甲类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和肺炭疽等严密隔离的传染病疑似患者、临床诊断患者需置单人病房,并与确诊患者隔离收治,重症患者与一般患者分室收治,必要时重症患者应收治在有负压病房条件的重症监护病房或具备监护抢救条件的病室。呼吸道传染病要求患者戴好口罩,并不得随意离开所住的病室,更不能串病室。各房间门均应保持关闭状态。

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谢绝探视,如有患者特殊需要时探视者需与医务人员一样做好严密的个人防护。患者所需的生活用品需经外勤及医务人员经清洁端传递进病室,做好交接。家属需询问病情,可设热线专人负责电话解答。病室要24小时开窗通风,但不得与医务人员办公室对流。

病人入院流程:门诊、污染通道、病室。

病人出院流程:消毒、沐浴更衣、清洁通道、出院。

(三)隔离区物流方向

清洁物流均需经清洁路线送入病区清洁端,并由病区专人负责清点接收,如送餐、送防护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送办公用品、日常用品、送药品、送清洁被服、送消毒灭菌后物品等。洗衣房取污染被服路线

洗衣房 病区污染端 洗衣房工作人员用清洁双层布制污衣袋不经清点与病房清洁工一起将病房的污衣袋放入洗衣房的双层清洁污衣袋中,扎紧袋口,保持污衣袋外清洁由污染路线运回 直接进入洗衣房的高压锅先消毒(或先用消毒液浸泡)再正常洗涤。供应室回收流程

用封闭污染车从污染出口 进入各区污染端 将初步消毒处理后医疗器械经污染路线回科 再消毒后洗涤包装 高压灭菌 分类存放、备用。医用垃圾处置流程

医用垃圾均需由隔离区外的清洁工用专用垃圾袋与病区清洁工两人配合将污染垃圾袋放入双层垃圾袋中,扎紧袋口,注意保持双层垃圾袋外面清洁→用专用垃圾贮存箱密闭贮存,后送*。检验科取病区血、尿、便标本流程

检验科工作人员用专用容器——经污染路线——各病区污染端——回检验科。

隔离室-医护人员的防护编辑本段回目录

婴儿隔离室

传染病院和感染疾病科医务人员在诊治传染病病人中,不可避免要近距离接触患者,受感染的危险性大,必须采用隔离防护措施,才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造成感染的危险。但防护

并不是越多越好,科学有效的防护是防止医务人员感染的有力保证。一般可分区分级防护。

(一)基本防护(一级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二)加强防护(二级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诊断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防护服)、外科口罩(N95医用防护口罩)、鞋套、乳胶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三)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密闭式呼吸保护装置等。

7.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1 建立病区一级质量控制小组, 明确职责

通过自愿报名, 述职竞聘的方式选拔责任心强、有能力、专科知识全面、病人满意度高的高年资护士安排担任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组长, 骨干护士作为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在病区护士长的领导下, 根据精神科病房特点制定相应的职责, 并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培训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法, 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控制查检表, 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隐患,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进行持续改进, 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 病区质量控制的方法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 将日常检查与每周重点检查相结合, 按各班次护理工作流程, 对护士的每项护理工作的环节质量进行检查、督导、自查、自控, 把护理缺陷控制在萌芽状态, 对高危环节、高危时间段、高危人群、实施重点监控。如精神病人的安全管理、服药管理等, 并及时、准确地记录存在的问题和责任人, 督促当事人及时整改并签名, 对查出的问题以指导、教育为主, 除重大差错外不与个人绩效挂钩, 以鼓励质量控制人员真实大胆记录查出的问题, 保证了质量控制结果的真实性。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是衡量护理工作的准则, 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也是指导护士工作的指南。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按照质量评价标准从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药品管理、消毒隔离、各项操作规范、核心制度、护士行为规范、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

质量控制组长将查检表中记录的问题根据质量目标的要求, 每月分类小结, 找出突出问题, 组织全科护士召开质量分析会议, 有针对性地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 并作为下个月的检查重点。对问题比较突出的个人及时沟通培训。护士长将每项质量控制的记录单集中整理、分析, 为及时进行工作流程修改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体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

3 一级质量控制的效果对比 (见表1)

%

4 小结

质量控制仅依靠护理部质量控制组的季度检查或科护士长、护士长的检查, 远远不能满足每日质量控制、实时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要求。一级护理质量控制为护理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沿阵地, 强调的是科室各级护理人员、质量控制护士、护理小组长、护士长共同参与, 既能够主动发现问题, 同时又能以管理者的身份自觉思考改进工作的方法,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有助于病区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1]。质量控制组长在做好常规护理工作的同时, 一方面承担督促、指导、带教、把关的质量控制角色, 充分发挥护理骨干在专科护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优势;另一方面还对其他低年资护士分管的病人承担具体落实指导、督促检查等质量控制责任, 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 既实现了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 又完善了全面、全程、全员参与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2]。

一级质量控制调动了每位护士的积极性, 把护理工作每一个细小的质量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位护士, 挖掘其潜力, 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 使大家在护理实践中感受到了充实和满足, 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病人在接受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减少各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确保了护理安全, 达到护理质量保证, 使病人真正从护理管理中受益[3]。

摘要:[目的]探讨一级质量控制在开放式精神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病区一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实现了科室护理管理的质控网络, 发现病区一级护理质控制在护理质量管理控体系中的作用效果显著。[结论]科室一级质控小组的成立强化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质量监控意识, 各项护理制度和护理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 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关键词:一级质量控制,病房管理,精神科

参考文献

[1]王俭, 张丽, 王喜华.病区一级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3) :1698-1700.

[2]卞正霞.创新护理一级质控体系落实环节质量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5) :764-766.

8.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精神科女病房;护患关系; 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117-01

1护士整体素质是护患沟通技巧实施的必备条件

护士的个人素质,在对女性精神病人护理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精神科护士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并热爱精神科护理专业,这是提高护患沟通的纽带。完备的护士业务素质与技能是保证护理服务安全、高效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平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修养,利于与患者进行圆满地沟通。

2保持健康的工作情绪

对于女性精神病人尤为重要。女性病人由于疾病的关系,大多比较敏感多疑,健康的工作情绪利于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以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

3根据女病人特点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实施人性化管理

例如,因化妆品瓶多为玻璃类,出于安全考虑,女性患者入院后常常不被允许化妆,临床工作中可实施由护士代为保管化妆品,患者每天化妆时取出,工作人员在旁看护,用完后放回。再例如通常患者18:00左右就上床睡觉,根据正常的生活规律,可将患者晚间服药时间推迟至20:00。各项人性化管理可使病人感受到温暖和重视,可促进护患沟通。

4重视对首次入院患者的护理沟通技巧

女性精神病人首次入院时常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护理时应格外小心。积极、主动、细心、耐心和恰到好处是顺利沟通的手段,要运用适当的语言技巧去了解,通常大部分病人都会乐于接受;有极个别病人不合作时,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由家属来完成。做入院介绍和卫生处置时,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保守医疗秘密和个人隐私,让患者安心入院。

5争取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配合

女性精神病人尤其需要家庭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长期照料和支持,强大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对病情的康复至关重要。处理好这种护患关系的沟通最大的技巧就是和患者家属,社会关系和谐沟通,提高患者的家庭满意度应从关怀、疏导、支持和鼓励等方面入手。对于那些受精神症状支配存有自杀、自伤或伤人风险的患者,更应充分与家属做好沟通,避免矛盾和纠纷的产生。在对家属进行危险物品管理教育并取得配合的前提下,调整原来每周3次固定的探视时间,只要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及休息,家属可随时到院探视。

6切勿忽略精神疾病以外的合并症

对于控制稳定期的精神患者,及时处理合并的器质性疾患是改善护患关系的促进剂,不但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尊重病人的人格,尽力维护其自尊心

由于社会及家庭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加上疾病的影响,入院期间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情绪障碍,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维护患者的需要是改善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的有效手段。通过观察患者的体位、步态、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尤其是目光等[1],交谈中运用目光接触技巧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视线的方向和注视时间的长短。一般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的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给对方一种很恰当地、很有礼貌地看着他面部的感觉,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維护患者的自尊心,尊重患者,把握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依据不同特征在适宜的场所予以适当的赞扬和鼓励,以激励患者的自信心和满足感,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不能达到时要诚恳的给予耐心的解释,避免伤及其自尊。在自尊心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患者能主动地改善护患关系,更好地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9.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九

一、急救物品齐全,器械配套,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病区各类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二、密切观察病情和心理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根据需要在床上加防护栏;狂躁病人应使用安全约束带等措施;精神异常病人,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不当发生意外。

三、病房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氧气、电源定期检查,有标志,防止事故发生。

四、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空病房要及时上锁。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分子,及时通知保卫科。

五、加强对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21:00及时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劝导其按时离开病区。

10.人民医院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制度 篇十

人民医院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制度

一、护理人员管理

1、不能将病人的病态言行作为谈笑资料。病历应保密,要尊重和爱护病人。

2、对待病人态度和蔼热情,平等相待,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不能办到的事应耐心说服解释,既要体贴关心,又要掌握原则。

3、必须熟悉病人的姓名、面貌特征、病情、家庭住址、风俗习惯、护理要求等。

4、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警惕性,防止意外事件发生,遇有紧急情况时,态度要镇静、机智,处理要果断,确保病人安全。

5、认真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加强心理护理,避免不良剌激。不得在病人面前议论病情及预后等。

6、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工作责任感,不得接受病家馈赠,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7、不得向病人或家属泄露医院内部情况包括工作人员家庭住址等。

8、对病人极端负责任,发生差错或事故应及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共同处理或抢救。

二、病区管理

1、由病员代表组成休养员组织,协助工作人员做好病员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意见,做好记录,不断改进工作。

2、病区大门及各室应随手锁门,钥匙要妥善保管。严格执行病区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意外。

4、病人入病区,除携带日常用品外,其它危险和贵重物品禁止带入。病人衣物、食品等交总务护士保管,双方签名。

5、做好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人饮食情况。

6、病人活动应按活动日程和作息时间进行,除特殊治疗或有躯体疾病需要卧床外,应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

7、探视病人按“探视制度”执行,病情需要或特殊情况,须经经管医生同意,可在指定地点会客。

三、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新病人中有严重自杀、外逸、冲动毁物行为的及保护约束病人应作重点交接班。

2、病人出入病区要清点人数,并有工作人员陪伴。

3、认真做好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三防(防自杀、外逸和冲动毁物)病人重点巡视。

4、加强病人洗澡、理发、刮胡须、修剪指(趾)甲等的安全管理。

5、定期做好病室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检查。若有损坏,应及时申请修理。

6、病人吸烟应在指定地点,防止乱扔烟蒂引起火灾。

7、进出治疗室、盥洗室、浴室、配餐室、更衣室、储藏室应随时锁门,并加强巡视。钥匙、剪刀、消毒与剧毒药品、注射器、体温计、氧气筒、约束带均应有固定数目,定点放置,每班详细交接班,一旦发现数目不符,应立即追查。

8、安全大检查每周一次,并做好记录。检查范围:衣服口袋、床铺、褥垫、床头柜和病人活动场所等。

9、对前来探视者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不得把危险品、限制物等直接交给病人。

四、保护约束病人管理

1、按医嘱实施保护约束,保护前工作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惧。

2、对被约束病人,应定时喂给开水和足够营养,及时处理大小便,保持床褥清洁干燥。

3、被保护约束的病人应加强巡视,防止其他病人袭击、伤害及或解脱,避免发生意外。

4、保护带松紧适度,经常检查有无肢体发绀、红肿情况,有无自行解脱现象。

5、注意体位,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病人及约束带应在床旁交接班,内容主要为约束松紧度,肢体血循状态、约束带数目,床褥是否干燥清洁等,并作好登记。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考虑保护约束病人:

⑴极度兴奋躁动,用药及短时间内难以控制其躁动者。

⑵谵妄状态者。

⑶癫痫伴有意识障碍者,约束时注竟肢体抽动留有余地。

⑷治疗的需要,如胰岛素治疗,输液或其他治疗不合作者。

⑸其他特殊情况需暂时约束者。

五、发药服药管理

1、取药、发药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发药前要准备好温开水。

3、熟记病人床号、姓名、面貌特征,按次序发药,如有疑问,及时核对无误后发给。

4、发药时认真检查患者口腔、舌下和颊部,证实药已咽下方可离去,避免藏药、吐药。

5、发药盘应放于适当位置,严防病人抢药或弄翻药盘。

6、对拒服者,加强说服解释工作,对躁动不合作病人,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鼻饲服药。

7、服药后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用药反应。

8、服药完毕清点用物,防止遗失在病室,发药杯实行一人一杯制,用后消毒。

六、病人请假出院管理

1、病人按医嘱办理请假出院手续后,由病人管理单位或家属负责接送并签字。

2、要求病人管理单位或家属妥善保管药物,按医嘱定时服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随时送回医院。

3、请假出院病人应更换自己衣服,并由工作人员清点衣物。

4、病人返院时,办理返院手续,并做好安全检查,保管员清点所带衣物,并登记。

5、病人必须由家属护送返院,并向病区医生或值班人员介绍病人在家情况,同时按要求做好记录。

6、病人请假出院须知如下:

⑴凡请假出院病人,务请家属遵守医嘱,按时护送返院。如有特殊情况要续假者,需经医生同意后,办理续假手续。

⑵带回家的各类药品,由家属妥善保管,按医嘱送服到口。

⑶病人请假外出期间,保留床位,只停餐。

⑷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生活适应状况及情绪言行表现,注意安全检查。

⑸护送病人返院时,家属应详细介绍病人在家时一切表现,必要时用书面说明。

⑹严禁病人携带钱、贵重物品及刀剪、火柴、绳索等限制物件入病房。

⑺病人请假出院期间不合作,或有发病征兆,七、探视管理

1、为维护病房秩序及儿童的身心健康,原则上谢绝将儿童带入病房。

2、探望者需了解病人病情,可以向医护人员询问,不得随意进入办公室翻阅病历和有关医疗文件,不可随意将病情告知病人。

3、探望病人时必须遵守院规,不准在病房内吸烟、高声喧哗,不串病室,要爱护公物。禁止将危险物品如刀、剪、镜子、玻璃、火柴、钱等物品交给病人。带给病人的食品、生活用品等须交给病区保管员保管,如带回物品须经保管员查看登记。

4、探望者不得为其他病人代寄信、代打电话或代购物品等。

5、探望者要鼓励病人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争取早日恢复。

6探视时病区应有专人负责,亲切热情,耐心解答探视者的询问,有关医疗及愈后等问题可通知医师给予介绍。

7、检查探视者所带的物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交保管员予以登记保管。

8、随时了解探视动态,遇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暂停会见。

9、督促家属执行病房安全制度,不得擅自将物品交给病人。

10、探视应在规定地点,如需带病人离开病房,需经医生同意,但不得离开医院。

11、禁止探视人员将各种凶器、锐利品、酒类以及易燃危险物品携入病房。

八、病人开放管理

1、开放等级与要求:

(1)一级开放对象:新入院病人观察3天后不需特护者;一级病人主要精神病状控制者和生活需协助料理者;二级病人主要精神症状部分控制,病人有自控能力者。要求在规定区域内由工作人员组织带领病人到工疗室、花园活动。

(2)二级开放对象:二级病人主要精神症状基本控制者;主要精神症状大部分控制,病情稳定,自知力部分恢复者。要求在规定时间由病员组长带领,到病房外自由活动;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到院外参加集体活动;在监护人员陪同下可请假出院。

(3)三级开放对象: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等待回归社会者。要求在规定时间,可单独到病房外自由活动;可遵医嘱周末回家。

2、根据病人病情和康复情况,确定开放等级,三级开放需先由病人家属提出申请。

3、按医嘱执行分级开放管理,并在合适的地方注明开放者姓名和开放级别,交待注意事项,并定期召集开放病人会议。

4、每日开放外出及回病室时,一定要点清人数,按时返回病房,一旦发现外逸应立即追寻并及时报告。

5、开放病员必须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不得擅自离院,不得为病友购物。

6、设立病人开放组组长管理,发现异常情况,组长应向医护人员反映。

7、开放期间,病人病情变化或有违反规定行为,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

8、教育病人爱护院内花草、树木及公共财物。

九、病人室外活动管理

1、安排精神科病人室外活动,原则上每周2次,每次1至2小时,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不限制病区组织病人到室外活动。

2、统一组织的室外活动,每次由男、女各一个病区的部分康复病人组成,每次人数控制40人左右,可以开展打羽毛球、下象棋、打牌等活动,具体由病区安排。

3、病区、综合服务组和保卫科均要选派管理人员,值勤室值班人员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4、住院精神病人参加室外活动时,负责病人室外活动的管理人员与责任班护士应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仔细清点人数,以防病人走失。

5、严防病人走失。病人中途要离开,工作人员应予陪护。

6、病人室外活动管理人员必须准时到位,如有特殊变动应及早告知护理部调整。

十、陪护管理

1、护理人员要向陪护人员介绍病室有关制度及应注意事项,并督促其执行。

2、交待陪护人应注意病人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

3、陪护人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邀请外院医生诊治和服用其他药物。

4、陪护人要遵守医院及病区制度,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带病人外出时,须经医生同意,病人的安全由陪护人负责。陪护人须暂时离开时(如去食堂进餐等),应与值班人员取得联系。

5、要求陪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病室,不得携带贵重或危险物品进入病室,不得高声谈笑或议论病人病情,不得随意睡在病人床上,不得逗弄病人取乐,不得为其他病人代发书信或购物等。

十一、非封闭式病区病人外出管理

1、病人原则上不能离开病房。

2、病人外出,应向护士请假,报告离院时间、去向、返回时间等。

3、病人在规定时间内未返院,护士需与其家属联系,并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4、告知病人外出时有事及时与责任护士及经管医生联系。

十二、精神科住院病人零用金管理

1、病人零用金由住院处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直接收管。

2、保管员应视每一病人经济情况,做好病人每周所需物品的统计工作,病人住院期间需购买食品或日用品时,造表后到医院指定的商店记帐代购。

3、代购物品经病人签字验收后交病人使用。病人因病不能签字的,可由非经办的工作人员签字。

4、病人出院时,病区应向病人及家属提供食品、日用品开支清单并签字保存。保存期限为1年。

十三、病人物品保管

1、保管员必须认真负责保管好病人住院期间的一切物品,防止损坏和遗失。

2、病人入院时,保管员须逐项检查、登记生活用品和衣物,并注明病人的姓名,由护送人签名,严防违禁物品带入病区,对病人遗留物品,定期清理,并设法归还原主。

3、保管的物品应详细登记,病人家属和接收人签名。不接受病人贵重物品的保管。

4、病人出院时,物品应由家属当面点清并签名。

5、根据季节存放病人衣物,必要时与家属联系,带回调换衣物。

上一页

11.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90-01

精神科的护理安全,面临很多风险和压力,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各项防范措施,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有效的保障患者的安全,杜绝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

1一般资料

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患者共532例,发生安全事件共12例。其中:外走7例(外检中1例、毁坏窗户设施外走2例、外出工娱疗时越墙外走1例,钥匙管理3例),发放食品时冲动伤害2例,安全检查未落实致打火机进入病室发生纵火1例,洗澡时跌倒致骨折1例,热水烫伤1例。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2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2.1 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

患者常表现为思维、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异常。缺乏自知力,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不接受治疗,兴奋、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外走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如:患者因食品而与病友发生冲突;用饮料瓶装开水放到裤兜里导致大腿烫伤。

2.2 住院环境的特殊性

封闭式的管理是精神科病房的特点之一,是为了限制一些发作期精神病患者的自由,有时还需要采取强行的保护性约束,其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使患者感到不能适应环境而容易引发冲动伤人、不安心住院而出走行为等。如患者参加室外康复活动时伺机翻墙外走等。

2.3 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

精神科的一些护理措施常常不能被患者家属理解,如病房的封闭式管理,危险物品的安全检查,必要时的保护性约束等。一些患者的家属对精神病的知识缺乏,在陪护或探视患者的过程中常把一些危险物品(如刀、剪、绳、利器、金属制品等)不自觉的带入病房,致使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环境危险因素不能完全杜绝。如一位家属为了方便儿子住院期间吸烟,在护士行安全检查后仍偷偷将打火机给了患者,导致点燃被絮,险些发生火情。

2.4 护理人员的因素

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轻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专科知识培训的机会,对精神疾病以及精神科护理知识缺乏,业务生疏没有工作经验,接触和护理精神病患者时缺乏技巧与方法,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常因语言行为不当甚至激怒患者造成自己伤害,以及对患者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差。增加了安全隐患;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工作责任心和职业的敏感性。如一患者撬窗外走时发生了响动,但是未引起护士的重视和警觉,没有及时进行巡视和查房,导致患者外走,对患者的饮用水没有严格控温,放置过烫的水,致使一症状发作期的患者在储水时烫伤。

2.5 制度落实不到位

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时失职,如带患者外出检查过程中,陪检护士与其他人员聊天,忽视了观察患者,致1例患者做完检查后趁机外走;钥匙管理制度未落实,工作不在状态,没有妥善按要求保管好进出病区的钥匙,导致被患者拾得后开门外走等。床头重点交接不认真履行。

2.6 护士的法律意识

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例如,在床头交班时没有顾及患者是否愿意而随意暴露患者的躯体,有的把患者在疾病中的表现当笑话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甚至取笑,这就侵犯了患者隐私权和保密权。

2.7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足

护理人员的缺乏,尤其是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服务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如发放食品时仅1名护士在场,难以控制局面,不能及时有效的防范冲突发生。

3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护理部聘请了老师来院对护士进行规范的授课,还组织学习了执业护士法,让护士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了患者和自己的权益。

3.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医院护理部采取每月对护士进行精神科应知应会知识学习考试,抽查精神科护理安全规范的处理流程;科室对护士完成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及考试,要求人人过关;每周1次组织3年以内的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心的教育以及学习精神病症状学,对精神科基础知识及症状学进行学习、考试考核。护理安全工作要求护理精神病患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以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来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应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应激能力,这样才能使精神病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年轻护士只有掌握症状学才能在病情观察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患者自伤、自杀、他伤等意外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增强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使年轻的护士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3.3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护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护理安全防范事故应急流程、护理质控标准、医嘱查对制度等,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严格按规范的工作流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科室质控小组同时加大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处理。严格规范安全检查的时间和内容,要求责任落实到人,安全检查护士长每周组织1次,护士组长每周组织2次,安全责任人每天参与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处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分析和讨论,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3.4 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安全知识宣教

患者入院时、家属探视时,由病区首问护士负责为患者和家属讲解病房环境的特殊性,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精神科病房封闭式管理的一些规定和制度,介绍哪些是危险物品不能进入病房,讲解保护性约束的目的和内容;对于住院患者由其管床护士每周负责为其讲解精神疾病的一个小知识,康复科每周集体为患者进行一次引导式健康教育,大力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能安心住院和配合治疗,让家属了解精神病的特殊性、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能够理解和支持精神科护理工作,减少和防止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医患纠纷。

3.5 加强制度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如夜查房考核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险物品保管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巡视制度、各班职责等核心制度等。制订出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将安全的规定落实在工作程序和职责中,要求护士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护理常规和护理操作规程,规定护士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患者的病情,确保患者的安全。

4结论

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的标准之一。而精神科的特殊性致使精神科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因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进行监控,及时查找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刁小玲,江桂素.对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实行风险预案管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13:.

上一篇:合同目录一览下一篇:农村信用社业务骨干到银行挂职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