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季度运行情况报告(通用8篇)
1.设备季度运行情况报告 篇一
文章标题:一季度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面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一面强化管理,挖潜降耗,消解原燃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工业经济在连续保持40个月高速增长基础上,增速出现暂时回落,但仍保持持续增长。
一、工业运行情况
1、工业生产增速暂时回落,仍保持持续增长
一季度,我市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04亿元,同比增长12.7,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2.4个百分点。全市有48户企业呈增长态势,其中37户企业产值增速在20以上。
——从企业属性看,市属企业发展迅猛,中渝企业首次出现下滑。市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2亿元,同比增长44.2,高于全市增速30个百分点。__酒厂增长36,天助水泥增长34,柏杉丝绸增长32,海伦公司增长28。中渝企业(1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4.62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四维瓷业下降21,重潍下降9.5,重齿下降7.6,电厂下降3.4。
——从行业看,食品、纺织、化医等行业增长较快。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7亿元,同比增长8.3,行业比重由去年同期37.1下降到35.6;电力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下降2.5,行业比重由去年同期28.4下降到24.6;建材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2.3,行业比重为12.9;食品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32.5,行业比重由去年同期4.6提高到5.5;纺织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2万元,同比增长28.5,行业比重由去年同期4.1提高到4.7;化医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2亿元,同比增长29.1,行业比重由去年同期5.5提高到6.3。
2、工业经济效益合理回落,仍保持较高水平
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21.2亿元,同比下降2.3,利税2.94亿元,同比下降20.7,利润1.68亿元,同比下降28.4,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去年同期畸高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序下降,属正常回落。一季度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仍高达181.8点,比1—2月上升了12点,比重庆高40点左右,资本保值增值率(129.7)、流动资产周转率(1.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8.4)、全员劳动生产率(120668元/人)等经济运行质量指标仍较高。实现工业增加值8.41亿元,同比增长25.6,工业增加值率达35,工业经济效益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3、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工业园区加速发展
一季度,三个工业园新入驻企业9户,协议引资56.7亿元,金龙集团、重庆比哥斯特真空玻璃有限公司、重庆石川泰安化工有限公司、重庆晋安钢重型结构有限公司等大项目先后落户三个工业园。新开工企业6户,新投产企业5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3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3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3.9倍,完成入库税金895万元,实现就业3582人。
4、重点企业发展不平衡,有喜有忧
一季度,23户重点企业完成产值19.49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工业增加值7.35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2亿元,同比下降9.4,完成利税2.68亿元、同比下降25.8,实现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33.8。以上指标分别占全市规模企业的81、87、81、91、91,绝对支撑着__工业发展,但增速同比回落较大。重点企业产值增长贡献率由2005年的70回落到40,拉动产值增长由2005年的17回落到5,贡献率和拉动力都有所下降。由于重庆先用外购电,及去年重庆新投产一批发电机组,“蛋糕”有限的情况下,导致珞璜电厂发电量减少2.5亿度,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减少近2000万元,利润、利税减少近2700万元;重庆潍柴产品结构调整,大机产量同比增加80台,由于大机生产销售周期较长,企业产成品增长4500余万元,利润减少2000余万元,利税下降3500余万元;重齿公司受水泥行业调整期影响,水泥磨等大机产量减少,船用大机销售周期较长,产成品增加1500余万元,利税下降2400万元,利润下降1500余万元;地维水泥公司仍处整合期,受煤价上涨和产品持续低价影响,企业亏损1794万元;华能石粉公司由于一次性核销对外投资证券损失1000余万元,导致企业亏损790万元。重点企业整体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仍有亮点:__酒厂进一步扩大规模,在收购大足笛女酒厂和永川石松酒厂后,今年又收购合川阳晨酒业,进一步拓展市场,一季度实现利润增长117,利税增长24;长风厂开拓转向器市场较为成功,一季度实现利润3倍,主营业务增长近1倍,利税增长86。
5、投资强度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
一季度,全社会工业投资6.49亿元,同比增长36.4,工业占全市投资比重49.5,比去年高出5个百分点,投资强度加大。其中8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0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21.05。其中珞璜电厂三期工程、3万吨/年合成氨技改项目、40万吨/年石粉生产线、4000万平方米/年纸面石膏板项目、CW200ZC系列柴油
机扩大规模项目等进展顺利。
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促使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完成新产品产值7.19亿元,同比增长16.9,新产品产值率由2005年的28提高到30,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今年重庆潍柴调整产品结构,大机产能增加,同比增长1倍以上,实现新产品产值2.84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8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__酒厂积极向中高档产品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新产品产值6362万元,增长92,新产品产值率达63。
6、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季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11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营业收入43.76亿元,同比增长11.3;从业人员190759人,同比增长14.7;实现劳动者报酬4.6亿元,同比增长13.1。
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8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26.8;从业人员114652人;实现劳动者报酬2.37亿元,同比增长14.3。
二、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1、工业总量较小,结构不合理。一季度我市规模企业总产值在重庆位列第11位,比第10位北碚的少3.7亿元。我市工业经济与中渝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依然没有大的改观。机械、电力、建材、医化、纺织、食品等优势产业虽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总量偏小,缺乏大型主导产品,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长,工业经济增长的基础还薄弱。
2、基础原燃材料涨价,产品价格下调,压缩企业利润空间。1-2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6。地维水泥公司煤每吨上涨300多元,32.5R、42.5R水泥价格下降4左右;禾丰公司天然气每立方米上涨0.12元,1-2月成本增加200多万元,产品市场价格下降100元/吨;三三厂产量增加,但由于煤上涨39,染化料上涨15而略有亏损,增产未增利。由于原燃材料涨价与产品价格下滑的双向挤压,我市企业利润总体下降。
3、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一季度末,全市企业存款12.99亿元,比年初减少740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0.78亿元,比年初增加5592万元。一季度,保公司分别为三三厂、永和直锥公司担保贷款1000万元、400万元,市商业银行分别为广际实业公司、泰山石膏公司放贷1000万元、3000万元,但我市仍有很多企业反映资金紧张。如长风机器资金缺口5000万元、川江公司资金缺口3000万元、柏杉丝绸资金缺口1600万元、夏强公司资金缺口1000万元、海伦地毯资金缺口300万元。企业资金短缺,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大,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4、园区发展条件还不够成熟。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理想,硬环境相对较差,招商引资竞争力不强。园区“七通”(水、电、气、路、排污、闭路、通讯)不完善,入园企业部分职工在园区生活极不方便,看不了电视,进出没有公交车,难免出现已入驻企业进行反宣传的局面。二是用地指标紧张。德感储备的土地已用完,双福园区“两个3000亩”必须调规后才能征地,珞璜工业园由于A区土地基本用完,B区还未启动,导致谈好的企业迟迟不能签约入驻,甚至由于不能及时交地,有的企业萌生退意,土地因素使得园区招商引资困难重重。三是园区企业用工困难。当地农民工由农民直接转变为工人,文化水平较低,很难较好的掌握生产技术,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一时很难适应企业管理,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较严重影响,使企业在投产后不能正常达产。
四、半年及全年预测
2006年,煤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依然紧张,煤价依然保持在去年的较高水平,天然气价格上调20-30,从四月起全国铁路货物运输价格上调了5,汽油、柴油分别上涨300元/吨、200元/吨。钢铁行业产量持续攀升,需求却没有相应增长,产品价格却不断下滑,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的赢利空间受到双重挤压;水泥行业受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影响,需求增幅会进一步下降,目前尚有一部分在建的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新增产能还将继续释放,2006年水泥行业将仍处在周期的收缩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增大,企业出口将受较大影响。虽然有诸多不利因素,但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财政和货币“双稳健”的政策,总体上经济将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国家要求各城市对小排量汽车解禁和消费税调整政策,将给重庆的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将给我市汽摩配件行业带来新的增长。一些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完工投产,将开成新的增长点。初步预计我市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增长18,完成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还需更加努力。
——机械行业,预计产值增长26.3,新增8亿元。重潍产品结构调整,大机产量增加,园区扩建项目下半年将投产,增加产值4亿元;重齿公司风电设备在下半年实现批量生产,增加产值约2.5亿元;广际实业投产达产,新增产值7000万元;渝丰线缆新投产一条生产线,新上高压线项目,增加产值6000万元;长风厂动力转向器投产后,市场前景好,增加产值5000万元;美科机电一期工程投产达产,新增产值5000万元;增压器厂由于与ABB合资后,民品由ABB公司生产,而车用增压器市场还需进一步开拓,预计减产1亿元;川江公司由于其受渝州汽车厂改制影响、消费税调整政策影响,预计减产1亿元。
——电力行业,预计产值增长6.4,新增产值1亿元。珞璜电厂将力争完成发电指标,12月三期工程第一台机组发电及供电公司供电增长10左右,新增产值1亿元。
——建材行业,预计产值增长10,新增产值5000万元。天助水泥加大推销散装水泥力度,提高产量,新增产值0.2亿元;西部石膏扩大生产能力,新增产值0.2亿元;地维水泥由于湿法线生产成本较高,6条只有两条运行,预计产值比去年没有大的增长;四维瓷业正在对一条生产线进行改造,预计产值将与去年持平;夏强水泥由于没有干法水泥生产线,产品缺乏竞争力,预计产值将与去年持平。
——食品行业,预计产值增长10,新增产值5000万元。__酒厂今年又成功收购合川阳城酒业,公司形象得到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新增产值3000万元。
——纺织行业,预计产值增长10,新增产值5000万元。主要增长点在三三厂、柏杉丝绸公司等企业。
——化医行业,预计产值增长21,新增产值1亿元。三九厂订单充足,新增产值5000万元,禾丰化工将一条1.5万吨合成氨改造成3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增加,新增产值2000万元。
——其它行业,预计产值增长20,新增产值2亿元。主要增长点在鹏程钢铁、重钢铁业、隆盛钢铁等企业。
——园区新增产值10亿元,其中已投产企业重潍、美科、焱炼、广际等企业新增6亿元;新建成投产企业,新增4亿元。主要是ABB公司、杜拉维特、西南制药二厂、泰山石膏、智亨实业等企业投产。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1、搞好运行调节,做好协调服务。重点是抓好两个调节,一是抓煤电气运的协调。夏冬季用电高峰期做好珞璜电厂电煤的协调工作;做好电力协调保障工作,确保重点企业的生产用电;做好天然气的供应保障工作,确保禾丰化工、四维瓷业、杜拉维特等企业的天然气供应;做好运输协调,尽量减小三峡船闸改造碍航期、铁路货运价格上涨的影响,确保卫生洁具、水泥等大宗货物的运输。二是抓好流动资金协调。进一步加强银企信息交流沟通,加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能力,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2、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实施“上坎”工程。进一步加大培育重点企业力度,加强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力争形成一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群。力争珞璜电厂突破20亿元,重潍突破15亿元,重齿突破12亿元,地维突破5亿元,美科、渝丰线缆、海伦等企业突破1亿元。全年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户以上。二是重点推进大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千方百计确保电厂三期工程第一台机组发电、40万吨石粉生产线、西南制药二厂、智亨实业公司、美科机电、鹏程钢铁、泰山石膏板项目、爱思开沥青等项目按期投产达产。三是培育新上一批规模企业,力争全年规模企业力争达到110户以上。
3、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一是夯实基础工作。实施BOT、BT等新建设模式,缓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压力,促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七通”,公共客车、金融、税务等年内要入驻园区,完善园区的硬环境。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园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园区形象。二是建立招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与园区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招商引资信息的交流共享。三是提高招商门槛。在招商中突出“招大、招强”,提高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四是园区做好调规工作,争取用地指标。做好双福园区“两个3000亩”和珞璜园区B区15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和4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审批的协调工作。加快加强土地整治工作,对闲置土地要依法予以清理收回,策划包装一批项目,申报用地指标,储备一批土地,解决园区招商土地瓶颈。
《一季度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来源于,欢迎阅读一季度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2.设备季度运行情况报告 篇二
1.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企业效益明显提高。
一季度,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2.1%, 比同期加快了10.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5个百分点。一是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带动作用继续增强。一季度, 装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4%、21.0%、19.2%和29.9%。二是产销衔接状况改善。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3%, 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 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71.8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0.9%。三是企业效益大幅提高。1-2月,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76.5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2.8%;实现利税355.7亿元, 同比增加179.7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72.8亿元, 同比增加129.3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47.3亿元, 同比下降39.5%。
2.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房地产市场仍然活跃。
一季度, 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9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2.3%, 低于全国25.6%的增幅。其中, 第一产业投资21.8亿元, 增长34.5%;第二产业投资564.9亿元, 增长17.0%;第三产业投资497.2亿元, 增长28.4%。全省新开工项目由上年的2693个增加到5504个。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公用设施项目稳步推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 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40.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9.9%, 高于全国平均35.8%增幅。商品房销售面积636.6万平方米, 增长56.9%;商品房销售额280亿元, 增长74.9%。
3. 消费市场销售平稳, 大类消费品异常活跃。
一季度,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90.8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7%。热点消费品增长较快。其中, 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6.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2.7%, 家具类零售额增长21.8%。
4. 外贸进出口恢复性增长, 外商投资热情不减。
一季度, 全省进出口总额187.4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5%, 比全国增幅高11%。其中, 出口总额98.2亿美元, 增长46.2%;进口总额89.2亿美元, 增长66%。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 两大类商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4.7%。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 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4.8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其中,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额27亿美元, 增长73.5%, 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额的60.2%。
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所上涨, 工业品价格指数上升较快。
3.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三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速),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比上月增长0.25%。
制造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分三大门类看,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2%,同比减缓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3%,增速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
出口形势低迷。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9%,增速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机械、电子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同比加快;轻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同比放缓,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另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9042亿美元,同比下降6.3%,降幅同比扩大5.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4.7%(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4%);进口下降17.6%(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6%)。3月份,出口、进口同比分别下降15%和12.7%。
结构调整早、转型升级快的地区生产相对平稳,但东北、西北一些省份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7.7%和7.7%,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工业大省江苏、山东、广东分别增长8.2%、7.5%和7.4%。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等地保持较快增长,但东北和西北地区受产业结构偏重影响,生产形势严峻。
产销衔接总体正常。一季度,产销率为97.2%,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增速继续放缓。一季度,工业投资3.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38亿元,下降4.1%;制造业投资2.6万亿元,增长10.4%,增速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413亿元,增长21.4%。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4%、1.7%和1%。
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37个月负增长。受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5.9%,已连续38个月负增长;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1%,自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负增长。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6%。
企业效益状况不容乐观。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1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同比回落5.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7452亿元,同比下降4.2%(去年同期为增长9.4%)。效益下滑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和几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石油行业(包括开采和加工)因油价大幅下跌等原因,减少的利润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减少额的2.2倍;煤炭行业因价格持续走低等因素减少的利润占工业利润减少额的比重超过四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9%,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达到85.55元,同比上涨0.37元。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应收帐款同比分别增长8.5%和10.8%,增幅分别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速5.6个和7.9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
(一)原材料工业
一季度,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
冶金:一季度,冶金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粗钢产量2亿吨,同比下降1.7%。
钢材出口量快速增长,进口量同比下降。一季度,出口钢材2578万吨,同比增长40.7%,增速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出口均价653美元/吨,同比下跌17.7%。进口钢材323万吨,同比下降10%(上年同期为增长11.3%);进口均价1200美元/吨,同比下跌3%。
铁矿砂进口量明显回落,价格大幅下跌。一季度,铁矿砂进口2.27亿吨,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进口均价69.7美元/吨,同比下跌45.1%。3月份,铁矿砂进口同比由1-2月下降0.9%转为增长9%。
钢材价格低位小幅波动。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3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75.43,比上月末上升0.37点,比年初下跌7.66点,同比下跌21.4点。
冶金行业盈利水平下降。1—2月,冶金行业实现利润90.4亿元,同比下降45.1%,降幅同比扩大20.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0.8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有色: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217万吨,增长7.7%,增速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铜材产量为380万吨,同比增长2.1%,增速同比减缓11.1个百分点;铝材产量1137万吨,同比增长16%,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
铜材进口量价齐跌,铝材出口量增价跌。一季度,进口未锻轧的铜及铜材110万吨,同比下降17.1%(上年同期为增长37.8%);进口均价为6525美元/吨,同比下跌13.3%。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121万吨,同比增长43.4%,增速同比提高35.5个百分点;出口均价2948美元/吨,同比下跌7.9%。
铜价震荡上行,锌价、铅价下跌。3月份,长江现货市场铜和铝现货月度均价分别为42722元/吨和12936元/吨,分别比上月末提高1300元和2元,铅和锌现货月度均价分别为12345元/吨和15828元/吨,分别比上月末下降195元和337元。
有色压延加工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1—2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8%(去年同期为下降11.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76%,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其中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2.5%。
建材:一季度,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增速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水泥产量4.3亿吨,同比下降3.4%(去年同期为增长4%);平板玻璃产量1.9亿重量箱,同比下降6%(去年同期为增长1.7%)。
水泥价格再创新低,平板玻璃价格继续回落。3月份国内水泥价格延续下行趋势,3月末,全国省会城市强度42.5级散装水泥平均价格为305.2元/吨,比上月末下降7元。据建材联合会统计,3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月均出厂价328.69元/吨,比上月下跌7.97元/吨;平板玻璃月均出厂价56.19元/吨,比上月下跌0.3元/吨。
建材行业利润增幅明显回落,其中平板玻璃行业出现净亏损。1—2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5.6%,增幅同比回落29.1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0.8亿元,同比下降97.4%;平板玻璃制造业净亏损4.3亿元。
化工:一季度,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9.1%,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烧碱产量756万吨,同比下降1.2%(去年同期为增长12%);纯碱产量650万吨,增长2%;化肥产量1731万吨,同比增长5.8%。
受油价影响,化工行业价格总水平大幅下降,近期出现触底迹象。一季度,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8%,其中3月份下降6.5%。3月份以来部分化工产品价格环比回升。当月,尿素均价为1670元/吨,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6.4%;磷酸二铵均价为2920元/吨,环比上涨1.7%,同比上涨10.6%。天然橡胶(RSS3)均价为13300元/吨,环比下跌0.6%,同比下跌8.9%。
化工行业利润微增长。1—2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470亿元,同比增长0.1%,增幅同比回落10.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90%,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二)装备工业
装备工业生产增势放缓。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1%,增速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主要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回落6.4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1.8%和7.5%,同比回落7个、9.7个和3.8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同比加快5.1个百分点。
汽车产销增速稳中趋缓。据汽车协会统计,一季度,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0.16万辆和615.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和3.9%,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9个和5.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万辆,销售2.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上升。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29.22万辆,同比增长20.8%,市场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汽车出口同比降幅扩大。一季度,汽车出口18.32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2.3%,降幅比前两个月扩大3.7个百分点。汽车工业利润负增长。1—2月,汽车行业实现利润797亿元,同比下降5.4%(去年同期为增长36.8%)。
高速动车、环保装备等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一些传统机械产品产量下滑。一季度,铁路机车、动车组产量同比增长64.7%和34.4%;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增长10.5%。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长6.1%,风力等发电设备产量增长较快。机床行业产量出现负增长。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下降1.6%(去年同期为增长7.8%);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5.9%。金属成形机床下降8%。挖掘机和装载机产量大幅下降,同比分别下降27.6%和30.2%。
三大造船指标两降一升。一季度,全国造船完工量947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7.5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0.2%;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99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6.8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4.6%。截至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4493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 %,比2014年底手持订单下降3 %,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5.7%。
受汽车等行业影响,机械工业利润水平下滑明显,企业亏损面扩大。1—2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1827亿元,同比增长0.9%,增幅同比大幅回落29.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2.8%,同比扩大0.9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工业
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速波动下行。一季度,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0.9%,增速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
轻工:一季度,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8%和6.4%,增速同比减缓4.1个和3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同比加快2.6个百分点。
轻工产品出口低速增长。一季度,轻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5%,增速同比减缓2.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轻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3%。另据海关统计,一季度,鞋类和灯具出口额分别为126亿美元和7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29.4%,增速同比分别提高1.6个和3.9个百分点;家具和箱包出口额分别为132亿美元和6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2.4%(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1%和8.1%);塑料制品出口83.6亿美元,同比增长5.9%,增速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
轻工行业实现利润平稳增长。1—2月,轻工行业实现利润1860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5%,同比提高0.18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食品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5%。
纺织:一季度,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纱产量864万吨,同比增长4.1%,增速同比减缓2.2个百分点;布产量153.8亿米,增长4.1%,增速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服装产量66.1亿件,增长3.9%,增速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
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降幅扩大。一季度,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去年同期为增长4.4%),降幅比前两个月扩大1.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下降4.8%。另据海关统计,一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59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增速同比提高2.42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出口358亿美元,同比增长2%(上年同期为同比下降0.6%);纺织品出口240亿美元,同比增长4.2%,增速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3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32.6%。
国内棉价跌势放缓。3月末,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价为13475元/吨,比上月上涨26元/吨;钱清市场纯棉纱价格为21600元/吨,比上月末下跌130元/吨。
纺织行业收入利润率水平提升。1—2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99%,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8%和10.4%。
医药:一季度,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同比减缓2.2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产量70.1万吨,同比下降3.7%(去年同期为增长5.9%)。医药行业实现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2月,医药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2.1%,增幅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
烟草:一季度,烟草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速同比减缓2.7个百分点。卷烟产量6718亿支,同比下降3.9%。烟草行业利润下降。1—2月,烟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0.2%(去年同期为增长1.7%)。
(四)电子制造业
电子制造业生产加快。一季度,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5%,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同比下降9%(去年同期增长161.5%);手机产量同比下降1.5%(去年同期为增长14.7%);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保持较快增长。
电子制造业盈利水平提升。1—2月,电子制造业实现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48.5%(去年同期为下降14.1%)。
(五)能源保障
煤炭:煤炭进口量明显下降。受国内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一季度,进口煤及褐煤4907万吨,同比下降41.5%(上年同期为增长5.1%);进口均价65.9美元/吨,同比下跌18.8%。煤炭价格继续下跌。3月末,秦皇岛港山西优混5500大卡动力煤中间价为455元/吨,比上月末下降25元。煤炭行业利润大幅下降。1—2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82.7亿元,同比下降62.7%,降幅同比扩大20.3个百分点。
电力:发、用电量现负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13103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1%(去年同期增长5.8%);其中,火电下降3.7%;水电增长17%。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一季度,全国工业用电量890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7%(去年同期为增长5.2%);其中3月份下降4.1%。制造业用电量同比持平。
石油:一季度,全国原油产量5225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12739万吨,增长4.2%,增速同比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汽、柴油产量同比增长6.9%和2.3%。
原油进口量增价跌。一季度,进口原油8034万吨,同比增长7.5%,增速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进口均价419美元/吨,同比下跌46.9%。
国际油价震荡调整。3月末,布伦特原油三个月期货收于55.10美元/桶,比上月末下降7.48美元。3月份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55.9美元/桶,比2月份下跌2.21美元/桶。
三、交通运输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全国货运量同比增长4.5%;其中铁路货运量下降9.4%,公路增长6.4%,水运增长5.2%。
4.设备季度运行情况报告 篇四
2014-04-23 11:18:54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浏览量:26
3一、季度信托业总体运行情况
2014年一季度,信托业总体运行平稳,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平稳四优化”的格局。
(一)信托资产规模增长平稳。
截止2014年1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11.7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0.82万亿元,增幅7.52%。自2013年1季度以来,信托资产环比增幅一直维持在7%-8.3%之间,结束了2010年至2013年1季度平均单季增幅11.77%的高速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冲规模的势头有所遏制。
(二)信托公司资本实力提升趋势平稳。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固有资产总规模为2984.6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683.68亿元,环比分别增长3.94%和2.18%,继续保持了近年来固有资产规模和所有者权益规模逐季平稳上升的趋势,增强了行业风险抵御能力,为信托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信托产品收益率波动平稳。
2014年1季度清算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综合收益率为6.44%,低于2013年全年的7.40%,仍处于近年来6.30%至7.50%的平稳波动区间。这一收益率在理财市场上仍处较高水平。在近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实现这样的收益率实属不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利率市场化加速的环境下,信托公司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主动让利于客户,正因为这样,2014年1季度已清算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44%,环比下降0.27%个百分点,降幅达到38.02%。
(四)信托资金来源结构有所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财产中主要由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占比24.97%,环比增长0.07%,同比增长0.97%;单一资金信托占比69.48%,环比下降0.13%,同比下降0.33%。这说明信托资产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占比逐渐提高,单一资金信托占比逐渐下降,信托资金来源结构有所优化。
(五)信托资金运用方式进一步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资金运用方式中贷款等业务占比为62.51%,环比减少0.78%,同比减少2.15%,金融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合计占比37.49%,环比增加0.78%,同比增加
2.15%。整体来看,信托资金运用于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占比有所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能进一步提升。
(六)信托资产投向结构趋于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仍是信托资产的前两大投向领域,占比分别为27.85%、24.78%,合计占比高达52.63%,保持了平稳态势。
(七)信托业务功能得到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业务占比延续了近几年来逐季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末的61.55%降至2014年一季度的43.94%。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占比23.58%,较2010年末增长了6.44%。以上占比变化说明信托的受托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信托业发展趋势与展望总体来看,信托业整体上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为丰富我国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托业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发展环境“五期叠加”。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对信托公司来说还要再加上两期,一个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期,一个是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张期。另一方面,受“五期叠加”影响,信托业现有发展模式可能面临“三个难以为继”的压力:一是信托产品“高收益、低风险”特性将难以为继;二是信托行业“冲规模、轻管理”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三是以信贷类、通道类为主的业务结构难以为继。
目前,信托业转型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巩固信托业良性发展势头,切实解决行业存在问题,防范与化解潜在风险,真正发挥信托业的优势,开创信托业又一个黄金时期,监管部门和信托行业做了很多努力,从一季度的数据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在于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推动信托业加快转型发展。这方面,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99号文”),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系统的方法和一系列政策利好。
(一)初步绘就信托业转型发展的蓝图。主要是明确了“五个定位”:一是明确了发展目标定位,即推动信托公司发展成为风险可控、守法合规、创新不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信托机构;二是明确了发展路径定位,即在总体原则上坚持风险防范化解与推动转型发展并重,在具体方法上综合运用市场机制、法律手段等解决问题、化解风险,为转型发展创造空间和条件;三是明确了功能定位,“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功能;四是明确了业务定位,即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受托服务等多种业务有机结合,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五是明确了服务定位,即服务投资者,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
(二)明晰了受托人的勤勉尽责要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是信托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对此,99号文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即信托公司的业务运营中必须做到“七个尽责”:一是产品设计尽责,不得“埋地雷”;二是尽职调查尽责,防止存盲区;三是风险管控尽责,避免有漏洞;四是产品营销尽责,不得有欺诈;五是后续管理尽责,不得有疏忽;六是信息披露尽责,不得有隐瞒;七是风险处置尽责,不得谋私利。同时,信托公司应对这七个尽责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管理。
(三)强化了信托公司股东责任要求。信托业与其他金融行业一样,有很强的外部性。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监管部门,经济部门,还是社会大众,都希望金融企业持续稳健发展,能办成“百年老店”和“常青树”。这也是信托公司股东获取特许牌照价值、实现长期价值的“不二法门”,自然也就要求股东平衡好短期与长期、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对所投资的金融机构有清晰、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做好信托公司风险防范与化解,防止风险外溢,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在这方面,99号文突出强调了三大责任:一是出现流动性风险时,需要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资本不足时,应推动压缩业务或补充资本;三是经营管理出现重大问题时,更换股东或限制权利。
(四)严格规范了产品营销的四条标准。信托产品营销问题一直是市场诟病最多、反应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99号文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出发,进一步严格了四条标准:一是严格合格投资人标准,明确不得违规汇集他人资金购买信托产品;二是严格私募标准,不得公开销售,即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不特定客户发送产品信息;三是严格操作标准,不得误导销售,要充分揭示风险,并逐步实现录音或录像保存营销记录等;四是严格代销标准,禁止信托公司委托非金融机构推介信托计划。
目前,这些工作有的已有了行动,并初见成效。近期通过央视澄清“百元信托产品疑云”,发布风险提示,提醒社会公众远离非法金融活动,警惕各类虚假宣传,引起了广大投资人的良好反响。
(五)落实中央简政放权的精神。一是对具体产品实行报告制,在报告期结束后即可自主展业,不需要监管部门的前置审批;二是简化报告要求,仅要求报告不超过两页纸的《信托公司固有业务、信托项目事前报告表》;三是优化报告渠道,99号文要求专门推进建设信托产品登记信息系统,将相关信息登录进入该系统,即算作报告工作完成。
(六)加强信托从业人员管理,严防道德及案件风险。人才是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管好人”是行业健康发展、防治案件风险的根本手段。其核心有两条,“谁可以进来,谁应该出去”。对此,99号文要求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准入”环节,设立“资质门槛”,推动开展从业人员考试和资质准入工作;二是“持续管理”环节,实施“履职评价”,建立从业人员诚信履职情况的评价机制;三是“退出”环节,建立“黑名单”制度,严格实施违规问责和案件问责工作。近期启动对甘肃信托个别员工涉嫌违法犯罪的调查,就是信托
业清除行业“害群之马”,严防道德风险的主要行动之一。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对案件防控等保持高压态势,整顿市场,净化环境,维护行业形象。
(七)清理非标准理财资金池业务,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99号文在摸索规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清理非标准理财资金池业务提出了科学严密的工作推进方针,那就是要求“各信托公司要结合自身实际,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资金池业务清理工作”。具体来讲,主要有三条要求:一是必须尽快推进清理工作,不许拖延,更不许新开展此类业务;二是不搞“一刀切”,而要各家信托公司依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司制宜”,自主自行制定清理整顿方案;三是不搞“齐步走”,而要各家公司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不设统一时间表,不设标准路线图,确保清理整顿工作不引发新的风险。
(八)确立信托公司“生前遗嘱”计划,建立恢复与处置机制。所谓“生前遗嘱”,就是在出生之前或者活的好的时候,就把遗嘱写好,目的是让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生前遗嘱计划”也叫恢复与处置计划,是在充分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重大机制改革成果。借鉴这一成果,制订信托公司的“生前遗嘱计划”,是维护信托行业稳健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一是“薪酬回吐”。要求信托公司建立与风险责任和经营业绩挂钩的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二是“红利回拨”。股东承诺或在章程中约定,在信托公司出现严重风险时,要减少分红或不分红,必要时应将以前分红用于信托公司补充资本或风险化解。三是“业务分割”。就是说在某些业务出现问题之后,要壮士断腕,马上把这部分砍掉或者托管出去,以免影响公司整体。还有,如果公司不行了,怎样让好的业务继续经营下去。四是“机构处置”。就是要事先写好公司风险处置的安排。这个机构真要是不行了怎么办,是股东救助,还是兼并重组,谁来出资,谁来安排,采取什么措施都要事先写清楚。
(九)探索设立信托行业稳定基金,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市场法则告诉我们,市场竞争肯定是优胜劣汰,肯定有生有死。怎样使被淘汰的机构不至于影响到行业整体,这就需要有一个行业稳定机制。对此,99号文做出了重大创新,那就是指探索设立行业稳定基金,发挥行业合力,消化单体业务及单体机构风险,避免单体机构倒闭给信托行业乃至金融业带来较大负面冲击。这是化解行业风险的核心机制,也是行业稳健发展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十)明确转型方向,推动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对信托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已讨论了很长时间,但很多机构对向哪里转、怎么转还在探索之中。对此,“99号文”释放出六大“利好”:
一是改造信贷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模式,研究推出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这将使信
托公司真正回归管理人、受托人的角色定位,同时也使得信贷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透明化、标准化。
二是大力发展真正的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设立直接投资专业子公司。这对于充分发挥信托工具的优势,拓宽产品线,完善盈利模式,对于促进全社会股权投资增长,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将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鼓励开展并购业务,积极参与企业并购重组,推动产业转型。这将为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融资工具,为传统行业的整合提供更好服务,为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助力。
四是积极发展资产管理等收费型业务,鼓励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附加值。这不仅有利于盘活存量信贷资产,还将为信托公司发展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五是探索家族财富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方案。这是家族财富进行长期规划和风险隔离的重要金融工具,是信托回归本源的重要业务之一。
六是完善公益信托制度,大力发展公益信托。这将更好地推动信托业履行社会责任。
5.设备季度运行情况报告 篇五
2012年第一季度房地产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县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已有所显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减缓,房地产交易市场持续下滑。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县域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廉租住房项目资金争取进度加快,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帮扶效果明显。现将第一季度我县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房地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基本情况
2012年第一季度我县房地产开发共完成投资3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新开工面积3.6万平方米,结转施工面积11.45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及房地产销售情况在全市(除东昌府区外)七县市中排名分别为第三、第二、第二。
(二)房地产销售基本情况
第一季度我县商品房销售面积为0.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0%,新开发商品房合同备案271套,备案面积2.65万平方米,备案金额10118.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3%,-53.9%、-37.02%。商品房销售价格相对平稳,全县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3122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三)房地产交易基本情况
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大环境的持续降温,加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我县房地产也受到明显影响,新建商品房及二手房交易量相对下滑。1-3月,共完成新开发商品房转移登记113套,面积1.14万平方米,交易金额1664.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55%、-43.47%、42.85%。二手房过户52套,房屋转让面积0.52万平方米,交易金额1228.17万元,分别增长-28.32%、-22.51%、-28.79%。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住房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我县住房保障工作紧紧围绕与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状开展,通过我局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目前该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中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项目已完成土地预审意见、环评及地质勘查,现正办理选址、立项手续;公租房项目已完成图纸的基本设计,正在办理规划相关手续;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回迁安置楼建设准备工作也已就绪,目前一中片区安置楼正在进行图纸设计,时风二厂片区正在办理规划手续。
(二)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情况
关于省住房和建设厅下达的金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为加快推进该项目进程,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我局按照省发改委下发的《关于提报2010年棚户区改造开发性金融合作项目的通知》要求,申报了开发性金融合作项目资金1.5亿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我局的努力工作下,省发改委已经批准下达了1个亿的贷款计划。目前,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了山东省工程咨询院的初步审核,转交到省发展投资公司和省开行进行审批,前段时间,省发展投资公司和省开行考察团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项目建设情况比较满意,已基本得到了考察团的认可。现我局正抓紧时间与上级部门积极协调,规范、完善各项文件和手续,争取尽快将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三)帮包项目情况
今年1-3月,城乡基础设施帮包项目完成投资611万元,占全部开发建设项目的20.36%,目前已开工面积7.4万平方米。帮包项目中除华泰帝景苑处于开工建设状态,其他项目均处于前期筹备中。
(四)服务中小企业情况
为优化全县经济发展环境,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难的“瓶颈”问题,我局继续开辟“绿色通道”,为中小企业开辟企业抵押贷款业务。第一季度共为7家企业办理房屋登记及贷款抵押手续,抵押面积16.2万平方米,为企业盘活资金1.6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房地产市场总体上还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房地产市场分析与监管工作不够细致,对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的能力和对市场趋势的预判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二是商品房预销售许可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项目帮包工作还存在协调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四是对乡镇农村房屋登记工作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继续稳定我县房地产市场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在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县要保持房地产开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仍要着力调整住房供求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住宅的有效供给,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有效抑制房价的高涨、快涨。
1、积极应对商品房供应结构出现的新变化。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县中小户型商品房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发生了改变。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廉租房、和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力度。
2、关注商品房销售情况。其中既有政策方面的作用,更多的是刚性需求的因素,努力使我县房地产市场尽快活跃起来。如何能给消费人群建立信心,有效保障住房市场的正常供求,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研究。
3、保持市场供需平衡。根据目前经营性开发土地与房源的存量情况,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较少,由于商品房建设有一定的周期性,建议适当推出一些经营性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以保持市场供需平衡。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治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目前我县房地产调控目标基本实现,就短期调控效果而言,房价过快上涨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就长期调控目标而言,还需要我们加强对商品房销售价格管理来逐步实现。我们将继续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执行商品房价格销售管理规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对外销售。同时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进一步完善商品房销售合同备案制度。
(二)继续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宣传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加强对消费者理性购房的引导,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形成有利于我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
(三)继续做好帮包项目的服务工作。我们将按照重点项目重点管理服务的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从简化办事程序出发,由主要科室深入项目现场及时了解项目运作情况,特别是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主动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办理各项手续,为项目建设争取宝贵时间。
(四)做好农村房屋的产权登记工作。在全县集体土地上特别是乡镇农村房屋开展房屋产权登记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我县三农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及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我们将在原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加大协调、汇报、争取力度,同时积极督导各保障性住房承建单位尽快开工,以达到上级进度要求。
6.换热站设备运行情况的报告 篇六
关于换热站设备大检查情况的汇报
一、蓝水假期住宅小区换热站:
主要设备情况1、1#换热器运行中,运行情况良好;
2、2#换热器因运行期间内部出现出现汽水撞击的声音,现已停止运行;
3、3#换热器备用情况良好;
4、1#循环泵备用情况良好;
5、2#循环泵运行中,运行情况良好;
6、3#循环泵备用情况良好;
7、临时循环泵运行中,启动时盘车不是很轴承灵活; 8、1#补水泵备用情况良好;
9、2#补水泵运行中,情况良好,但未能自动控制使用;
10、站内1#排污泵自动失灵,已停用;2#备用排污泵手动运行正常;
11、自来水阀门不严密,水表依然走数。
仪表情况1、3号线供水压力表示数有偏差,需更换;
2、3号线温度计损坏,需更换;
其他仪表运行良好。
二、盛福山庄住宅小区换热站:
主要设备情况1、1#换热器运行中,运行情况良好;
2、2#换热器去年运行中凝结水温度过高,现已停止运行; 3、1#循环泵运行中,情况良好;
4、2#循环泵运行运行五天后,出现故障,泵体杂音明显,已停用; 5、3#、4#循环泵备用,情况良好;
6、1#补水泵运行中,情况良好;
7、2#补水泵备用,情况良好。
仪表情况
1、北区供水温度计损坏,需更换;
其他仪表运行情况良好。
7.设备季度运行情况报告 篇七
工业商贸和信息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 工业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增长, 但增速有所减缓
一季度,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20.62亿元, 同比增长14%, 增速比1-2月减缓1.2个百分点。单3月份完成增加值1755.98亿元, 同比增长14.3%。 (见图一)
区域工业经济协调发展。一季度, 东翼、山区工业增速分别为20.3%和20.9%, 高于全省平均6.3和6.9个百分点, 珠三角和西翼工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分别为13.8%、12.2%。其中, 揭阳市增速为32.6%, 汕尾、阳江、清远、云浮、肇庆、潮州、东莞增速均超过20%。
小型民营工业经济增长较快。一季度, 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99.27亿元, 同比增长17.7%, 增速比大型企业 (11.5%) 、中型企业 (13.6%) 分别高出6.2和4.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02.54亿元, 同比增长19.9%, 增速比国有控股企业 (9.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2.2%) 分别高10.4和7.7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 九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48.68亿元, 占全省比重为70.31%, 同比增长13.2%, 比全省平均增速低0.8个百分点。其中, 电子信息业同比增长14.1%, 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同比增长15.7%, 纺织服装业同比增长15.9%, 建筑材料业同比增长15.2%, 森工造纸业同比增长14.3%, 医药制造业增速最高, 同比增长16%。
工业品出口增长态势较好。在全球经济恢复向好的拉动下, 工业出口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一季度实现工业出口交货值6029.47亿元, 同比增长21.4%, 增速比1-2月加快2.6个百分点。其中, 珠三角增速较快, 同比增长21.5%, 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
工业内销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据测算, 一季度全省实现工业内销13489.41亿元, 同比增长25.8%, 增速比1-2月提高0.6个百分点, 比工业出口增速高4.4个百分点, 工业内销仍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内销占全部工业品销售比重69.1%, 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二) 煤电油运需求旺盛
电力需求稳步攀升。一季度, 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87.1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14%。其中工业用电量604.0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4%, 轻、重工业用电分别同比增长2.89%和12.5%。全省发购电量914.0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21%, 其中全省发电量750.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9%, 外购电量163.9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12%。
煤炭调运量平稳增长。一季度, 全省共调运煤炭3481万吨, 同比增长6.2%, 其中电煤2283万吨, 同比增长11.5%。截至4月13日, 全社会煤炭库存约950万吨 (全省煤炭合理库存为850万吨) , 较去年年底下降70万吨。其中34家主力燃煤电厂库存500万吨 (按照目前耗煤28万吨/天计算, 可用18天) , 广州港煤炭库存207万吨。
成品油供应保持充裕。一季度, 全省成品油销量663.42万吨, 同比增长15.58%, 其中汽油263.43万吨, 同比增长9.13%, 柴油399.99万吨, 同比增长20.26%。今年以来, 广东成品油库存一直稳定保持在约100万吨的较高水平, 春节后至今, 库存量保持在110万吨以上。
(三) 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今年以来, 在企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导致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的背景下, 广东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然实现稳步增强, 1-2月销售利润率达到4.83%, 比去年同期提高0.34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如惠州一家电企业坚持自主创新, 垂直整合液晶产业链, 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 超过2.1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2倍;又如深圳两家通讯龙头企业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1-2月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5.8%和13.2%, 而利润则分别大幅增长2.7倍和24.5%。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近年来随着广东实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成效已逐步显现。一是打造一批品牌产品。如国内空调市场六大品牌产品中, 就有美的、格力、志高、海信科龙、格兰仕等五个品牌属于我省产品, 约占品牌总数83%。又如调味品市场, 海天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引入自动生产线。如格兰仕等家电生产企业引入自动喷漆、包装生产线, 取代人工作业, 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当前我省以高端电子信息、LED、新能源为主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一季度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352.1亿只, 同比增长56.2%;光电子器件制造113.6亿只 (片) , 同比增长47.4%, 其中LED生产54.48亿只, 同比增长66.8%;液晶显示屏生产27.43亿片, 同比增长70.3%;风电发电量4.11亿千瓦小时, 同比增长63.4%。
节能减排朝良好态势发展。全省节能预警调控解除以后, 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并未出现大幅反弹现象。1-2月, 全省万吨以上重点耗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5.25%, 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4.87%, 主要能耗指标走势较好, 预计一季度全省单位GDP能耗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双转移”开局形势良好。截至2011年2月, 全省3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入园项目数 (含意向) 2604个, 投资额6060.58亿元, 其中已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2217个, 协议投资额5026亿元;在建及建成项目1786个, 投资额约2873.9亿元, 其中建成项目1243个, 投资额约1373.6亿元。1-2月份园区实现产值409.13亿元, 税收24.08亿元。
(四) 社会消费零售额增速放缓, 警惕出现“滞胀”苗头
一季度, 广东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2.1亿元, 同比累计增长15.4%, 较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3月当月增长14.0%, 比2月下降2.7个百分点, 同比和环比增速均都呈现下降趋势。 (见图二)
目前, 在CPI高企的情况下, 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反而出现下滑, 说明社会消费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显现滞胀的苗头。
(五) 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2月全省软件业累计完成业务收入416.7亿元, 同比增长18.8%, 各项业务收入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全省软件产业利润总额90.3亿元, 同比增长4.3%;税金总额54.2亿元, 同比增长10.9%。软件业务出口平稳增长, 实现出口收入20.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1-2月完成电信主营业务收入218.2亿元, 同比增长5.7%, 其中信息网络服务收入201.1亿元, 同比增长13.6%。
下一步经济运行需要关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 日本地震对广东经济产生的影响
当前, 日本地震导致的核危机等级已升至最高7级, 需要密切持续关注事态发展。短期来看, 受从日本进口核心零部件受限制约, 此次地震对广东工业经济尤其是汽车、电子信息、光电等行业负面影响较大, 但同时, 广东部分竞争力较强、具有替代能力的家电等传统行业也遇到扩大市场份额、占领高端市场的难得机遇, 震后日企海外转移意愿提升可能给广东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机遇。
(二) 电力供应日趋紧张形势
一季度全省电力供应形势紧张。今年以来, 经济平稳增长拉动我省用电需求稳步攀升, 受燃料价格高企, 供电能力不足影响, 电力供应形势紧张。一季度全省统调最大负荷5828.2万千瓦, 同比增长7.97%;全省最大错峰负荷为217万千瓦。预计广东供电形势十分严峻, 最大电力缺口约400万千瓦, 若迎峰度夏前深宝双回线不能投运, 供电缺口将扩大至650万千瓦。
(三) 企业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如铜、铝、锌、稀土、棉花、白糖等价格与去年最低位相比涨幅少则超过30%、多则达1-2倍, 推动广东电子设备、家电、纺织、食品企业成本大幅上涨。据全省1000家直通车服务重点企业调查显示, 一季度原材料购进成本增长的企业占82%, 其中购进成本增幅10%以上的占比超过三成。人工成本继续上涨。今年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升18.6%, 企业反映实际增幅更是高达20%-25%, 预计年内人工仍会上调, 对部分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企业影响最大。
下一阶段经济运行预测
8.设备季度运行情况报告 篇八
一、出口增速逐步回升,进口增速低位企稳
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31626亿美元,增长3.3%。其中,出口16971亿美元,增长5.1%;进口14655亿美元,增长1.3%。贸易顺差2316亿美元,增长37.8%。分季度看,进出口增速逐季回升。一季度,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进出口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3.5%。二、三季度,随着外部需求日趋改善、国家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逐步落实,进出口增速分别上升至3.4%和7.4%,其中出口分别增长5%和13.1%。在国内投资需求增长下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增长动力不足,前三个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6%、1.5%和1.2%。但9月份,进口增长7%,扭转了7、8月份的下降态势,初步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二、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长较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偏低
前三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3593亿美元,增长6.3%,高于整体出口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9402亿美元,仅增长1.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手机、集成电路等主要电子产品出口额均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但随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好转、新一代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开始出口,三季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5%,扭转了上半年的同比下降局面。外需好转也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提高,三季度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11.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增长较快,一般贸易出口表现良好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11480亿美元,增长4.4%,比外贸总体增速快1.1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36.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14483亿美元,增长3.2%;国有企业进出口5648亿美元,增长1.4%,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1.72万亿美元,增长6.5%,高于进出口总体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7%,进口增长2.4%。加工贸易进出口1.01万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增长1.3%,进口增长3.5%。其他贸易进出口4309亿美元,下降5.5%,其中出口下降5.8%,进口下降5.3%。
四、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出口增长较快,对新兴经济体贸易走势分化
在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稳的带动下,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7.5%,自美国进口增长4.9%。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11.3%,自欧盟进口增长12.4%,分别比整体出口和进口增速高6.2和11.1个百分点。中国对印度、东盟和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9%、9.3%和10.5%,对南非、巴西出口分别下降10.3%和2.6%。自印度、东盟、俄罗斯、巴西进口分别增长8.5%、5.3%、2.9%和2.3%,自南非进口下降15.6%。
五、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动力强劲,东部地区进出口小幅增长
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潜力继续迸发,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最大亮点。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17.3%,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8.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4.7%,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8.1%,高于整体出口增速13个百分点,重庆、广西和湖南出口增速均超过20%。东部地区外贸正处于结构转型阵痛阶段,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前三季度增长1.2%,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为85.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8%,进口下降0.5%。
六、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不一,进口价格普遍下跌
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大豆5274万吨,增长15.3%,以美元计算的单价(下同)下跌3.3%;进口铁矿砂7亿吨,增长16.5%,单价下跌16.7%;进口原油2.3亿吨,增长8.3%,单价上涨0.1%。进口成品油2213万吨,下降27.4%,单价上涨1.7%;进口食用植物油515万吨,下降14%,单价下跌9%。国内工业生产增速下滑拖累中间产品进口,前三季度机电产品进口额仅增长0.4%,其中液晶显示板进口量下降16.3%,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进口量仅增长1.3%。
2014年,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增速总体弱于预期,不同国家间增长态势分化明显。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地缘政治紧张、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下,一些国家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平稳,但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外贸结构,改善贸易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了进出口增速逐步企稳回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增速逐步回升,进口增速低位企稳
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31626亿美元,增长3.3%。其中,出口16971亿美元,增长5.1%;进口14655亿美元,增长1.3%。贸易顺差2316亿美元,增长37.8%。分季度看,进出口增速逐季回升。一季度,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进出口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3.5%。二、三季度,随着外部需求日趋改善、国家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逐步落实,进出口增速分别上升至3.4%和7.4%,其中出口分别增长5%和13.1%。在国内投资需求增长下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增长动力不足,前三个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6%、1.5%和1.2%。但9月份,进口增长7%,扭转了7、8月份的下降态势,初步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二、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长较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偏低
前三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3593亿美元,增长6.3%,高于整体出口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9402亿美元,仅增长1.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手机、集成电路等主要电子产品出口额均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但随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好转、新一代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开始出口,三季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5%,扭转了上半年的同比下降局面。外需好转也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提高,三季度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11.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增长较快,一般贸易出口表现良好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11480亿美元,增长4.4%,比外贸总体增速快1.1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36.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14483亿美元,增长3.2%;国有企业进出口5648亿美元,增长1.4%,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1.72万亿美元,增长6.5%,高于进出口总体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7%,进口增长2.4%。加工贸易进出口1.01万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增长1.3%,进口增长3.5%。其他贸易进出口4309亿美元,下降5.5%,其中出口下降5.8%,进口下降5.3%。
四、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出口增长较快,对新兴经济体贸易走势分化
在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稳的带动下,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7.5%,自美国进口增长4.9%。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11.3%,自欧盟进口增长12.4%,分别比整体出口和进口增速高6.2和11.1个百分点。中国对印度、东盟和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9%、9.3%和10.5%,对南非、巴西出口分别下降10.3%和2.6%。自印度、东盟、俄罗斯、巴西进口分别增长8.5%、5.3%、2.9%和2.3%,自南非进口下降15.6%。
五、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动力强劲,东部地区进出口小幅增长
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潜力继续迸发,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最大亮点。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17.3%,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8.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4.7%,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8.1%,高于整体出口增速13个百分点,重庆、广西和湖南出口增速均超过20%。东部地区外贸正处于结构转型阵痛阶段,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前三季度增长1.2%,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为85.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8%,进口下降0.5%。
六、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不一,进口价格普遍下跌
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大豆5274万吨,增长15.3%,以美元计算的单价(下同)下跌3.3%;进口铁矿砂7亿吨,增长16.5%,单价下跌16.7%;进口原油2.3亿吨,增长8.3%,单价上涨0.1%。进口成品油2213万吨,下降27.4%,单价上涨1.7%;进口食用植物油515万吨,下降14%,单价下跌9%。国内工业生产增速下滑拖累中间产品进口,前三季度机电产品进口额仅增长0.4%,其中液晶显示板进口量下降16.3%,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进口量仅增长1.3%。
2014年,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增速总体弱于预期,不同国家间增长态势分化明显。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地缘政治紧张、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下,一些国家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平稳,但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外贸结构,改善贸易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了进出口增速逐步企稳回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增速逐步回升,进口增速低位企稳
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31626亿美元,增长3.3%。其中,出口16971亿美元,增长5.1%;进口14655亿美元,增长1.3%。贸易顺差2316亿美元,增长37.8%。分季度看,进出口增速逐季回升。一季度,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进出口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3.5%。二、三季度,随着外部需求日趋改善、国家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逐步落实,进出口增速分别上升至3.4%和7.4%,其中出口分别增长5%和13.1%。在国内投资需求增长下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增长动力不足,前三个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6%、1.5%和1.2%。但9月份,进口增长7%,扭转了7、8月份的下降态势,初步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二、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长较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偏低
前三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3593亿美元,增长6.3%,高于整体出口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9402亿美元,仅增长1.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手机、集成电路等主要电子产品出口额均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但随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好转、新一代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开始出口,三季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5%,扭转了上半年的同比下降局面。外需好转也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提高,三季度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11.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增长较快,一般贸易出口表现良好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11480亿美元,增长4.4%,比外贸总体增速快1.1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36.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14483亿美元,增长3.2%;国有企业进出口5648亿美元,增长1.4%,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1.72万亿美元,增长6.5%,高于进出口总体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7%,进口增长2.4%。加工贸易进出口1.01万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增长1.3%,进口增长3.5%。其他贸易进出口4309亿美元,下降5.5%,其中出口下降5.8%,进口下降5.3%。
四、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出口增长较快,对新兴经济体贸易走势分化
在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稳的带动下,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7.5%,自美国进口增长4.9%。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11.3%,自欧盟进口增长12.4%,分别比整体出口和进口增速高6.2和11.1个百分点。中国对印度、东盟和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9%、9.3%和10.5%,对南非、巴西出口分别下降10.3%和2.6%。自印度、东盟、俄罗斯、巴西进口分别增长8.5%、5.3%、2.9%和2.3%,自南非进口下降15.6%。
五、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动力强劲,东部地区进出口小幅增长
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潜力继续迸发,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最大亮点。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17.3%,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8.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4.7%,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8.1%,高于整体出口增速13个百分点,重庆、广西和湖南出口增速均超过20%。东部地区外贸正处于结构转型阵痛阶段,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前三季度增长1.2%,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为85.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8%,进口下降0.5%。
六、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不一,进口价格普遍下跌
【设备季度运行情况报告】推荐阅读: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07-09
营销部一季度卷烟经营运行情况09-20
2024年1季度广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0-03
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08-21
2024年1季度上海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07-07
XX年国土资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07-05
全市三季度经济运行10-01
风电设备运行管理10-14
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方案10-03
区委关于特种设备监察情况的工作报告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