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教学的主要观点

2024-08-02

创意教学的主要观点(8篇)

1.创意教学的主要观点 篇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主要观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的辩证关系。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在:首先,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 内容和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 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其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 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旧的经济基础破新的经济基础 代替之后,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迟或早地必然被新的上 层建筑所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还 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 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一旦产生即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 发展。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 力量;一种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 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落 后的力量。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何种作用,以它所服务 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为转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 于生产力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相互区别和对立的两种趋势,又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第二,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偶然现象中贯穿着必然性的规律。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和偶然性也可相互转化(新事物:偶然→必然;旧事物:必然→偶然)

4、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得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2)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6、矛盾的观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7、发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现在前进的角度看待问题,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产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所以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在量变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只有改变事物原本的性质才能继续前进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量产,坚持适度原则。

8、主管和客观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应是具体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条件、地点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应是历史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犯右的保守主义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左”的冒险主义错误。总之,“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9、内因和外因的观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2.创意教学的主要观点 篇二

严复思想的研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 严复思想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产生比较多的成果。

1992年11月, 严复故乡福州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严复研究会”。1993年, 该研究会联合中国社科院、福建师大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 严复研究自此进入一个有组织的阶段。随后, “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也宣告成立, 并陆续举办了“严复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

为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 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和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联合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一书, 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任主编并作序。

2004年是严复诞辰一百五十周年, 在这一重要的一年里, 福建省举行了几次严复的学术研讨会。最近的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次是在2004年二月底, 福建省政协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在福州举行了“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宋新夏以及来自大陆各地和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 并推出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150周年诞辰 (研讨会论文集) 》、《严复志》、《严复年谱》、《严复年谱新编》、《严复墨迹》和《严复大传》等一批新著, 凸现近两年来, 相关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已获累累硕果。此外, 还有是在2004年1月举办的“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 这是由福建师大严复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近代研究所、福建省亚太经济文化促进会、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单位联合举办的。

除此之外, 较为有影响的严复学术研讨会还有在严复逝世八十周年时由北京大学参与主办的“纪念严复逝世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 梁柱教授发表了题为《先驱者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评价》的演讲, 主办者还为论文集《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一书举行了首发式

一、严复的进化论思想

严复以一部《天演论》闻名于世, 其进化论思想深入人心。大多数学者认为严复之所以翻译《天演论》是针对中国当时民族危亡的社会现实, 是为了救亡图存, 其主要意图是在于说明中国若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实行变革, 社会则将由弱变强, 否则将沦于灭亡而被淘汰。严复的天演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 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 主张进化发展, 提倡变法维新, 无疑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概念做了根本的否定, 邹芙林甚至认为《天演论》“成为当时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 为中国社会革命、文化革命、文学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的改良派人物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如梁启超、康有为、夏曾佑、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无不受到进化论的影响。甚至可以说, 他们都是先受到进化论的影响而后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 (1) 陈国庆、刘惠娟两人认为进化思想的积极影响有三方面, 首先是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次是为改良派与革命派提供了理论基础,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最后是影响了普通民众, 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在指出严复进化思想的积极影响的同时, 他们也论述了其消极的影响, 认为严复将渐进方式从生物界扩展至宇宙万物人类社会, 因此对改良派产生很大影响, 而康有为、梁启超都坚持社会的发展不能躐等, 只能拾级而上的渐进观念, 反对革命, 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消极影响。并指出严复进化论的传播, 在思想领域形成泛化进化论, 从而使进化成为一个简单的价值标准, 另外, 进化论与实用主义相结合成为整个学术思想的同一认知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学术思想的正常发展。 (2)

关于严复进化论思想的内涵、特征等问题, 陈国庆、刘惠娟认为严复的社会进化观点是在吸收斯宾塞进化思想及反对赫胥黎进化学说的过程中形成的。 (3) 严复结合了两人的观点去迎合中国当时的局势, 希望通过此书唤起民族的觉醒, 号召人民救亡图存, 挽救民族的危机。周济在其文章中指出, 严复倡导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流, 最主要的方面是将天演之学, 用之于阐发中国社会的进化, 使生物进化论与社会进化论相结合。

二、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其思想的重要部分, 他曾提出“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的观点。长期以来,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 近年来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一般认为, 严复的自由主义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 建立维护个人自由的法律和政治制度;第二, 提倡经济上的放任自流;第三, 提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第四, 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

多数学者在论述严复引进自由思想的反封建的启蒙意义的同时, 更多地讨论了严复自由思想的内涵、来源及价值属性等。

冯英在其文中指出, 严复在引进西方英美自由主义的同时, 加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强调自由有限性和个体自主性, 特别是个体独立之精神的强调, 认为言论自由是与真理联系在一起的。分析认为严复在重视个体自由的同时, 还强调己应与群保持平衡, 虽然渗透着传统的因素, 却并没有曲解西方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 更不可能主张以抽象的国家利益去置换个人的幸福。 (4)

三、严复思想的发展

严复思想的发展变化问题一直在学术界有着很大争议。传统的观点认为, 严复是早期进步, 后期反动, 因为相对于早年那种批判封建旧学, 宣传西方新学的激进行为, 晚年拥护传统、鼓吹复古的保守行为是与当时中国的潮流那么的格格不入。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学者们不再单纯地以严复晚年的一些事情而对他进行武断和简单化的评价, 认为应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如有的学者认为严复晚期尊孔读经的做法并不足以论证他的反动, 因为那些儒家经书本来就是经典, 其中确有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精华。而严复晚期拥护君主专制, 反对民主共和, 反对革命, 也应作具体的分析, 不能一味地加以否定。

大多数学者认为严复思想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差异, 并对这一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近几年来大概有这几种解释。

部分学者主张阶级局限的观点, 他们认为严复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其身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使然。持此观点的郑家建、张平海、李爱峰、刘华等人。 (5) 张平海等认为严复戊戌变法失败后, 思想趋于保守。辛亥革命后, 其政治立场更为落后, 不仅反对任何革命, 就是其他变革也表示反对。其政治思想日趋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他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形势, 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 不能与时俱进,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刘国习、张大伟认为严复晚年思想的变化是随着对中国国情和西方文化的全面深入体察而变化的。分析指出正是这双重因素使得严复从背离传统到回归传统, “晚年的严复在全面审视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 已从其早年的背离传统文化转向晚年回归传统文化, 并认为传统文化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不断发展。” (6)

艾昆鹏、张水勇则从道德关怀的视角论证严复在接受西方进化伦理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同时, 看到中国国情的实况, 要维护道德就必须维护传统, 而传统又与专制的政治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失去传统道德也将失去有效的基础, 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严复对西方颇感失望, 最终使严复失去了效仿西方的兴趣, 走了回归传统的道路。 (7)

另外, 甄建均把严复的思想分为早中晚三期, 认为其思想变化有着外在和内在原因。外在原因是西方文明引起了他的失望, 导致他向中国文化靠拢, 内在原因在于其渐进思想, 一直反对共和, 思想中一直保留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 这两重因素使得他前后思想大不相同。 (8)

总之, 大多数学者高度评价了严复在近代史上的积极影响, 认同其在近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家地位。而严复思想的各个方方面面, 可谓是见仁见智。

摘要:作为《天演论》一书的翻译者, 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 严复在中国思想史尤其是近代思想史中, 占有显著的地位。在中国近代风云际会的动荡岁月中, 面临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严峻现实, 严复从西方第一次既系统而又有选择地传播进化论, 宣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以救亡图存, 为促进戊戌维新运动和中国走向近代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严复,思想评述,考察

参考文献

①邹芙林:《论严复传播西学的积极影响和贡献》,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 7卷第4期。

②③陈国庆、刘惠娟:《严复对进化论的选择与创新》, 《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3卷第1期。

④冯英:《析严复对自由概念的界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18卷第4期。

⑤郑家建:《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第21卷第5期;

⑥张平海、李爱峰:《严复政治思想转变的原因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7卷第1期;

⑦刘华:《浅析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问题之论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1卷第1期。

⑧刘国习、张大伟:《背离与回归—严复传统文化观的嬗变及其现代性启示》, 《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第20卷第4期。

3.主要数字的正面与负面观点 篇三

正向:将能量与灵感转化为创造力与服务精神;相信自己。

负向:感到阻碍、沉滞、挫折,觉得自己很差劲、有病、倦怠、不安全,容易沉迷。

2:合作与平衡

正向: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与限制,以平等的态度支持他人或自己。

负向:容易崩溃、反抗和反应过度;常会过度帮忙,却又突然退缩。

3:表达与敏感

正向:诚实地表达自己,善于精神性、感性与愉悦的沟通。

负向:感觉沮丧、失望,过分敏感,常常抱怨与批评,对自己充满怀疑。

4:稳定与过程

正向:准备周全,有耐心地按照步骤执行,在理性与感性问取得平衡。

负向:妄想一步登天,跳过许多步骤,野心勃勃,没耐性、困惑,缺乏从头到尾的执行能力或稳定度。

5:自由与规范

正向:利用多方面的天赋而有能集中焦点,有规范地培养独立精神。

负向:在依赖与独立两个极端中摇摆不定,一心多用,吹牛,虚伪。

6:远见与接纳

正向:能够以宏观角度评估,宽恕而忍耐,工作杰出但不算完美主义,能接纳自己和他人。

负向:吹毛求疵,用完美的标准去评判自己和别人,迷失在细节里。

7:信任与开放

正向:信任最内在的感情,因为信任任何人而开放心胸,善于与别人分享感觉与情绪。

负向:感到痛苦、背叛、偏执,心智全都用在防御别人,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

8:窖足和权力

正向:享受富足,而且发挥影响力(没有滥用或刻意),明智而慷慨地与周围的人分享幸福。

负向:害怕却常执迷于金钱、权力、控制和名声,常常伤害自己。

9:正直与智慧

正向:个人的生活与高尚原则(灵性)达成一致,有深度与智慧,成为大家的典范。

负向:没有高尚目标;感觉孤单与隔绝;受困于理智,忽略内心与直觉的指引。

0:内在天赋

正向:善于利用感性、毅力、表达能力以及直觉,为高尚的理想服务他1人。

负向:过于敏感、紧张、固执、讽刺、刻薄,常会为了内在情感或直觉而迷惑。

虽然没有一个特定数字具有独占性的影响,我们仍然可以重点摘录出每个主要数字的本质与影响。任何拥有某个数字的人,也会展现出数字所代表的特质,但是如果此数字出现在某人生命数字的右边,就会对此人有较深的影响。

转化中的能量:从负担到力量

每种数字都有从负向(负担)到正向(力量)的特质区。

1号人从不安全感与沉迷中,转向创意与自信。

2号人从相互依赖与愤恨,转向平衡与社交能力。

3号人从抑郁转向熟练的表达。

4号人从不定性与犹豫不决转向可靠性与组织力。

5号人从故作嬉闹与依赖别人中,转向精明干练与自我依赖。

6号人从失望与批评,转向开阔的视野与接纳一切。

7号人从偏执与孤立转向洞察力与开放。

8号人从自我欺骗与机会主义转向生产力与慷慨。

9号人从伪善与狂热转向整合与智慧。

0号人从内在恐惧与敏感转向和谐与服务。

我们所配戴的面具

我们的内心感觉——包括潜意识的动机、欲望以及恐惧,并不会显露于外。大部分人都会发展出一种任务角色(persona)或是社会面具(socialmask),我们外表所显现的往往与内心大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这种面具常常会令人误解,使人们很难真诚地与他人交往。这些面具对我们的健康、人际关系与工作都有明显的影响。

每一个主要数字都透露出某种内在特质,也使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然而,我们所戴的面具却与我们的内在真实有很大的出入。

很多1号人表现得自信、冷静,甚至冷漠。其实,他们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的竞争本性是源自于害怕输人的恐惧。表面上很独立,内心却害怕自己无法成功地完成一件事。

2号人在别人眼中,可能是平衡而具有分析能力的,但其实内心有着极大的矛盾与理智冲突。当他们说“不”时,可能表现得非常坚决,事实上内心正极力抵制着说“是”的压力,他们往往出于内在的责任驱使而喜欢挑剔他人。

3号人则是用自信、乐观的假象来掩饰自我怀疑及沮丧,他们往往显得知性,表现得很有逻辑、很有智慧,以隐藏敏感的情绪。

4号人看起来好像任何事都了然于心,然而在他们冷静又具分析性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常常会做出冲动的决定,这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困惑因而失去了方向。

5号人看起来独立,不过他们实际上相当依赖,甚至自行创造出依赖的情境,他们做事看起来相当专注,不过也必须努力抵抗分散的倾向:他们的知识广博但不深入,因为他们内在渴望许多经验,同时也害怕无聊。

6号人外表冷静、温和、体谅,总是做出正确的抉择,但是他们的内在却以极为严苛的超高标准评断自己与他人,内心对于世上的错误与失误感到愤怒和失望。

7号人非常相信他们自己,凭直觉做决定,很少向他人征询意见,但他们的笃定却是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信任。他们的确定与快速的思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与内在世界。

8号人总是表现出极力避免或干脆放弃权力,但实际上却对权力念念不忘。他们的行事作风看起来非常被动,这是为了压抑自己对权力、名声、影响力和成功的野心。

9号人天生有深度以及像磁场般的群众魅力,坚持己见以掩饰对自己定位以及他人评价的不安全感。由于时常位居领导地位,因此无法依照他们所相信的或向外追求的高标准行事。

上述的内容简洁地描绘出大概的重点,虽然不见得能正确地套用在每一个人身上,但却说明了我们内心的生命难题与恐惧,不会表露于外。

如果我们想要超越,就必须认清并且面对我们内在的难题。我们的社会面具的确帮助我们在他人面前呈现出最好的一面,但只有我们接受了面具背后容易犯错和脆弱的那一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并且认同自己最深的需求、期望与人性。

当我们逐渐完整并且了解,我们可以表露并整合自身所拥有的特质;我们会发现生活并不是只有正面或负面而已,而是两者兼有。有了这样深切的认识后,再加上勇气与洞见,人们就可以自行选择所希望展现的特质,而非只是被动地反应。

(编辑:唐棣)

4.自由主义渊源及主要观点 篇四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但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传统。

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这次革新也影响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和康德等人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20世纪20、30年代起,现代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约翰·默里、帕克·穆恩和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齐默恩、菲利浦·诺尔贝克和大卫·米特兰尼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格局进行了深入的考虑,创立了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来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50、60年代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的辩论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乐观主义,其信仰者并非都信是人心本善的信仰者,他们承认并也很强调人性不完善的一面,但他们强调人有能力控制和改变自己,从而改善社会的道德和物质条件,使社会进步成为可能。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秩序。

其次,国家是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后者的重要性会逐渐增加。

5.创意教学的主要观点 篇五

要观点

最高法院民四庭在2014年出版的《中国海事审判(2013)》中刊登了2012年度的海事审判综述,对最高法院在再审审查、再审和案件请示答复等审判监督指导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下面概述最高法院在相关案例中的主要观点。

1.关于提单仲裁条款的并入问题。

在(2012)民四他字第56号复函中,最高法院认为,提单正面并无仲裁条款的记载,虽然提单正面记载该提单与租约同时使用、运费依2011年11月10日订立的租约支付,但提单正面并未明确该租约中的仲裁条款已经合并到提单中,进而约束提单上记载的托运人,且该租约的当事人为两案外人--涉案船舶的期租人和转期租人,因此该租约中的仲裁条款对提单托运人不具有约束力。

2.关于海运中货物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

在(2012)民提字第143号案中,最高法院认为,涉案保险标的物属于运输中的货物,应当适用《民诉法意见》第二十五条关于“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之规定,而不应当适用《民诉法》(2007)第二十六条关于“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之规定。因此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以及被告住所地应当作为确定本案管辖权的依据,而这些地域管辖的连接点均不在武汉海事法院管辖范围,一二审法院以受损保险标的物位于南京为由,认定武汉海事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应予纠正。

3.关于仲裁协议在协议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构成共同侵权情况下对必要共同诉讼的约束力问题。

在(2012)民提字第130号案中,最高法院认为,仲裁协议一方以共同侵权为由对另一方及第三人提起的诉讼属于必要的共同诉讼,仲裁协议不能约束第三人,案涉两份仲裁协议均不能约束本案共同侵权纠纷的所有当事人,因此青岛海事法院对涉案纠纷予以受理并无不当。

4.关于仲裁协议的效力是否受不当增列被告的影响。

在(2012)民申字第709号案中,最高法院认为,原告依据与出租人(二船东)订立的航次租船合同提起诉讼(航次租船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要求出租人赔偿因未提供船舶导致其不得不另租他船而产生的船舶租金差价损失,原告同时将船舶所有人和船舶经营管理人列为共同被告,但船舶所有人及船舶经营管理人并非航次租船合同的当事人,原告对该两方的起诉缺乏具体的事实和理由,一二审法院依据航次租船合同及仲裁条款在裁定驳回原告对出租人的起诉的同时,一并驳回其对船舶所有人和船舶经营管理人的起诉,并无不当。最高法院在上述(2012)民提字第130号和(2012)民申字第709号两案中,对仲裁协议是否影响共同诉讼管辖的问题作出不同处理结果的原因在于共同诉讼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前者属于共同侵权之诉,系必要共同诉讼;而后者试图通过增列无关的被告来避开仲裁协议的约束,则缺乏必要性和正当性。

5.关于应当签发提单而未签发提单情况下的放货责任。

在(2012)民申字第1100号案中,最高法院认为,在承运人已经向托运人发出提单样稿,且无证据证明托运人向承运人提出修改意见的情况下,承运人应当按照提单样稿确定的内容签发提单,并按照提单样稿的约定履行运输合同承运人的义务。因承运人没有按照提单样稿签发提单,无法依照提单样稿的约定在目的港凭单交付货物。承运人没有谨慎履行交货义务,造成托运人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运人认为其与托运人并未约定交货方式,应当依照《合同法》第三百零八条、三百零九条的规定直接将货物交付收货人的主张不能成立。

6.关于清污费请求的限制性问题。

在(2012)民申字第212号案中,最高法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相关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海商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可以限制赔偿责任的海事赔偿请求不包括因沉没、遇难、搁浅或者被弃船舶的起浮、清除、拆毁或者使之无害提起的索赔,或者因船上货物的清除、拆毁或者使之无害提起的索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为避免油轮装载的非持久性燃油、非油轮装载的燃油造成油污损害,对沉没、搁浅、遇难船舶采取起浮、清除或者使之无害措施,船舶所有人对由此发生的费用主张依照海商法第十一章的规定限制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上述规定中的“船舶”不仅指船体,还包括船舶属具、燃料等船上物品,无论前述物品是否因事故脱离船体,对其采取起浮、清除或者使之无害措施发生的费用,船舶所有人均不能限制赔偿责任。

7.关于FOB下卖方对在途受损货物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的问题。

6.创意教学的主要观点 篇六

一、萌芽阶段

1、我国

人物 著作

乐正克 《学记》孔子 《论语》墨翟

主要观点

评价

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尊师重道——“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藏息相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课内

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 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

启发诱导——“道而弗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知之” “温故而知新” 注重实用技术——“亲

知”“闻知”和“说

知”

老子 董仲舒 《老子》 “道法自然”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重视品德教育——“明朱熹

人伦”

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

王阳明 王夫之

2、西方 人物 苏格拉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

多德 昆体良

育》

二、创立阶段 人物 著作

《新工

经验化教学

具》

首次提出应把“教育学”作培根 《论科学

为独立的学科分离出来。的价值和发展》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夸美《大教学

“泛智教育”

纽斯 论》

父”

卢梭 《爱弥自然主义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标志,被称为“教育学之

科学归纳法 主要观点

评价

习”三阶段

法的书

学家

《论演说家教学习过程分为“模仿—理论—练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

“理性说”

早提倡者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

“产婆术”

著作

主要观点

评价

“致良知” 学思结合、知行结合

儿》

《教育漫洛克

话》 康德

“白板说”

“绅士教育”

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第一

人。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裴斯《哈林德

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泰洛与葛笃奇 德》

“慈爱的儿童之父”。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付诸实践的教育家。被称为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标志着教育学作为规范、独赫尔《普通教教育性教学原则;“四阶段”教学理论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被称为巴特 育学》 和“五段教学法”;“三中心”论即“科学教育学之父”是传统“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教育的代表

斯宾《教育塞 论》 《民主主杜威 义与教

“教育预备说”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活动中

实用主义教育家

心”“经验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

育》

“学校即社会” “生活即教育”

陶行《中国教

“社会即学校”

知 育改造》

“教学做合一”

三、发展阶段 人物

著作

主要观点

评价 加里宁

马卡连柯 克鲁普斯卡娅

凯洛夫

杨贤江

赞科夫

布鲁纳 瓦根舍因

克拉夫斯基

皮亚杰

苏霍姆林斯基

布鲁姆 《论共产主义教

育》

《教育诗》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国民教育与民

主制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教育学》

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新教育大纲》

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发展性教学理论

《教学与发展》 高难度、高速度等五条教

学原则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

倡导发现教学法

范例教学理论

《教育科学与儿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童心理学》 《给教师的建

议》 《把整个心灵献

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活的教育学”

给孩子》 《帕夫雷什中

学》 《教育目标分类

掌握学习理论

7.创意教学的主要观点 篇七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末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1)工人运动逼使资产阶级作出改良,改变统治手段。19世纪中后期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固有矛盾的激化,工人运动逐渐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着眼于解放全人类理论学说,催生和强化了工人的阶级意识,极大激发了他们为争取自己利益的热情、斗志和信心。面对无产阶级空前的团结和利益诉求,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政权进而保住自己的利益,“资产阶级开始大规模改变自己的斗争策略, 用不彻底的、虚伪的让步,缓和日益尖锐地阶级冲突”。[1]法德英三国资产阶级政府纷纷在经济上拿出小部分利润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工人收入。在政治上扩大公民权利、进行劳资对话谈判等缓和劳资矛盾。资产阶级的部分改良收获了不小的效果——一部分工人斗争热情趋减,安于现状,逐渐认可资本主义制度。

(2)中小资产阶级在垄断资产阶级挤压中希求改良谋得生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主义演变为垄断主义。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资本逻辑驱使下, 中小资产阶级遭受大资产阶级强烈“攻击”,活动空间受到大大挤压。中小资产阶级为了谋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找所谓的“同盟军”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应对大资产阶级“围攻”。中小资产阶级看到当时深处反对资本主义运动第一线的工人阶级,便不自觉地与工人阶级站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但中小资产阶级内心深处没有想过真正推翻资本主义政权和制度。他们混入工人运动队伍,在工人运动取得战绩时“窃取”胜利果实,并在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牺牲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3)无产阶级出现分层分化,形成“工人贵族”。这既是资产阶级改变统治手段后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必然伴随的社会结构多元分化。 19世纪后半期,几乎所有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工人队伍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工人贵族”。[2]工人贵族在工人运动中享受较优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与资本家和中小资产阶级处境越来越相近,加上他们接触比较多,受到影响比较大,于是乐于安享现状,斗争热情下降,不再主张与资产阶级彻底决裂,而是越来越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提高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采取合法斗争,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再也没有无产阶级锐气了”。[3]这些改良主义思想从他们中间扩散到了其他底层工人中去,抑制了工人运动发展。

2.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二战后取得繁荣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1)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革命为二战后社会党上台提供实践和理论准备。 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使欧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遭受重创,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政府干预新政,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泥潭中挣脱出来,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危机恢复过来产生影响。这引发专家学者对市场与政府相互关系的反思——政府对经济干预能弥补市场不足,且可行有效。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政策主张开始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和热议。凯恩斯革命就是关于市场和政府相互关系的一场经济学认识革命, 他在《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有效需求和充分就业等理论主张,与各国社会党关于国有化主张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其本质反映的都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干预, 为社会党政策主张受到欢迎和支持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战后,社会党政策主张的实行也使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社会得到传播和发展。

(2)资本主义长期的和平发展是西欧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期,资产阶级能接受甚至乐于让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上台执政,是因为资产阶级想通过改良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统治秩序。民主社会主义政策及主张迎合了资产阶级需要,也使自身获得发展。同时,民主社会主义改良政策也具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和平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较快,劳动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较稳定, 使一般民众能接受和欢迎改良的政治主张。历史上民主社会主义在演变过程中, 凡是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期,发展就大就快;凡是资本主义不景气,出现动荡、反动专政和战争期就小就慢。[4]二战以来,尽管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危机和局部动荡, 但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发展期,和平发展时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长,速度也最快, 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土壤比较肥沃。

(3)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扩大了民主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基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也带来产业结构巨大变化,传统产业比重急剧减少,新兴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迅猛发展。阶级结构也随之明显改变,传统产业工人减少,新的白领工人数量增加。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人数增加很快,力量强大,欧美国家的中间阶层人数基本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新兴的“中间阶层”的特点与19世纪末中小资产阶级境遇和态度基本相仿:它们与垄断资本有矛盾,对社会状况不满,希望变革社会,但又不希望工人阶级运动扩大,致使社会动荡和混乱,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恰恰代表了这一阶层的利益要求,社会党成了他们政治上的代表。二战后新的“中间阶层”迅速增长,使民主社会主义阶级基础有了相当程度的扩大。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性人物及主要观点

1.麦克唐纳主要观点

刘书林教授在《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书中将麦克唐纳确立为民主社会主义奠基者,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是极少数。 笔者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相关文献的梳理,较同意刘教授观点。麦克唐纳(1866-1937)英国改良主义宣传团费边社两大宣讲员之一,曾以工党身份两度出任英国首相,1923年前形成较完整理论体系,主要观点为:(1)主张通过改良议会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口号是进化而不是革命,社会主义者战场就是议会”。[5](2)改造资本主义经济。主张采取土地国有化、没收私有土地地租,对资本征税和实现工业国有化,设立国家银行、 控制金融系统,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3)改造资本主义政治。主要体现在改变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社会的阶级关系等主张上。

2.伯恩斯坦及其主要观点

当前学术界主流是将伯恩斯坦视为民主社会主义奠基者,二战后社会党国际将伯恩斯坦观点视为自己的来源,再加上伯恩斯坦本人的观点确实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主张有很多相通之处、二者之间相互关系较密切。需要说明的是,伯恩斯坦能否视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代表,笔者尚且存疑,有待进一步佐证。伯恩斯坦(1850-1932)修正主义的杰出代表,代表著作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主要理论主张为:(1)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用康德的伦理哲学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出“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2)推崇拉萨尔的国家学说, 批判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最根本的是抛弃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最终滑向资产阶级代言人角色。

3.布莱尔及其主要观点

民主社会主义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最具代表人物是布莱尔及其精神导师吉登斯。布莱尔(1953-)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担任英国工党首魁并出任英国首相。其理论是和吉登斯一起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主要观点为:(1)调整国家与市场关系,认为需要对市场进行监控和规范;(2)建立新型社会关系,主张建设“参与型社会”;(3)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并实行积极的福利国家制度;(4)在社会问题上,注重社会道德与经济利益同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民主社会主义虽然也带有“社会主义”字样,但“实质上,民主社会主义是同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资产阶级左翼思潮,以唯心主义多元论和实用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寻求以改良方式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6]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端于英国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积极汲取基督教伦理、启蒙学者民主主义理论和新康德伦理社会主义思想,大力继承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理论, 并广泛吸收其他社会科学流派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将自由、 公正、互助作为其时代精神的基本价值内核”[6],形成倡导多元指导思想、多党政党制度、混合经济体制和改良主义立场等诸多资本主义性质主张。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特征和思想实质可用“多元”和 “改良”概括。“多元”看上去兼容并蓄、民主平等、公平有序,显得很有进步性,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提倡的指导思想多元化究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用实用主义思想来对抗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实行的多党制目的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 混合经济体制必须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从根本上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诉求和利益。“改良”也不过是局限在资本主义框架内的小修小补,主张阶级调和牺牲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摘要: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较流行的一种资本主义改良主义思潮。本文对麦克唐纳、伯恩斯坦和布莱尔三位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概括分析表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特征是“多元”“改良”。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多元,改良

参考文献

[1]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41.

[2]禄德安.民主社会主义的兴荣与困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20.

[3]刘书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

[4]董武.浅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J].党校教学,1991(5).[5][英]麦克唐纳.社会主义运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138.

8.创意教学的主要观点 篇八

摘要:我国传统的德育课程,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施,大部分都是以知识为主要内容形式的,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处于被教化、被规范、被约束的地位。德育中的问题源于生活,德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具有经营幸福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景与能力。有效的德育应蕴涵于生活中,是为学生所接受的“无痕”德育。

关键词:生活德育;研究现状;观点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A-0044-03

基于对传统德育的反思和批判,学界提出了“生活德育”,这一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许多学校围绕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对生活德育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笔者在查阅了与生活德育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活德育的研究现状、学术界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

一、生活德育理论的源头是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说到生活德育,人们首先会提到杜威和陶行知。在我国,一般认为,生活德育衍生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思想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和运用,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杜威曾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生接受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活教育还强调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二、对传统德育的反思、批判和生活德育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以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班华、鲁洁、高德胜、汪凤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唐汉卫,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唐爱民等学者为代表,通过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对传统德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对生活德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鲁洁教授认为,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是一种知识道德。它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这种道德观把道德的知识看成是自足的、自明的。道德的学习可以不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甚至可以违背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在知识道德观的逻辑中,不是生活产生和规定道德的知识、理论,而是由道德的知识、理论来宰制生活,道德的知识、理论才是生活善恶的裁判者。由于这种道德知识、观念、理论不是源于生活,对于生活来说它是一种异化物,为它所控制的生活也只能是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其结果不是生活抛弃“道德”,就是“道德”破坏生活。[1]

高德胜教授总结了传统德育课程的弊端:一是政治教育代替了道德教育;二是与儿童生活严重脱节;三是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2]

唐汉卫教授指出,传统德育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具体表现为:一是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二是道德教育的理想化。[3]

正是在反思传统道德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004年3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更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

三、对生活德育理论的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专家学者对生活德育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围绕生活德育的内涵、目的、内容、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什么是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从纯知识理论体系中走出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多地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4]

“通过生活来学习生活和道德。”个人品德是在其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教育要想有效,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提升人的生活。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道德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的做法,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所内含的道德。[5]

生活德育论的精髓在于用生活引导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儿童的生活反思、加工和提炼,丰富和改进儿童生活并由此指导儿童去过更美好的生活,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更不是对消极生活或生活中消极因素的迁就。而是要高于生活,通过亲切可感的生活形式来引导生活,引导个体对道德意义的追求,对真、善、美生活的追求。[6]

张建平认为,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体验式的德育,是一种终身性的德育,是一种开放式的德育,是一种实践性的德育。[7]

2.生活德育的目的、内容

鲁洁认为,在生活道德的视域中,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8]

也就是说,生活德育是为了生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具有经营幸福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景与能力。

在我国近十年德育课程的改革中,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应“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价值纬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了“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即家庭、学校、社区、中国、世界等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架构。endprint

3.生活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生活德育,应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通过道德谈话、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讨论交流、社会实践等途径,促进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以不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提升。[9]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高一新生入学仪式上的讲话中,建议学生在高中三年要做18件事,就是很具体的生活德育引导。

有效的德育应蕴涵于生活中,是为学生所接受的“无痕”德育。

四、生活德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1.国家层面的改革探索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被列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程。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专家参与,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针对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德育课程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将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合并,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在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在7~9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依据新制定的课程标准,鲁洁教授任主编的编写组,编写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编写了起始年级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进入实验区实验。

鲁洁教授认为,新设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是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二是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三是在学习观上,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10]

2.中小学的改革探索

在反思传统德育的基础上,一批学校进行了许多生活课程的探索实践。

南京市玄武区开展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实验,努力让中小学德育从抽象、空洞的说教中走出来,通过“小、近、实、序、趣”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内化、感悟、发现,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形成创新意识和优良品德。在实验中,学校提出了“具体直观、以小见大、贴近实际,以近及远、知行统一,以实促效、讲究层次,以序求律、生动活泼,以趣施教”等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探索实施生活德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接受各种积极、健康的影响,尝试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有益活动,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历生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学校通过日常养成、课堂生成、主题实践、文化引领、家校互动和社区教育,开发并建构了生活德育课程的六大活动内容模块。

我校近十年来积极开展生活德育的实践探索。在分析普通高中德育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设计了熏陶浸润课程、指导引领课程、实践体验课程等三大板块的校本德育课程,让学校德育源于生活,基于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8][10]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3]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周孚辉.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讨[J].中学时代,2014(21).

[5]高德胜.生活德育与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小学德育,2011(2).

[6]易丹妮,易丹娜.论生活德育实施的途径[J].学园,2011(9).

[7]张建平.回归生活的德育有何具体含义[N].中国教育报,2006-09-21.

[9]杨卫.在生活中挖掘德育资源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8).

上一篇:简历讲究简洁下一篇:汛期应急值班制度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