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校结合共建和谐(共3篇)
1.村校结合共建和谐 篇一
为推进我区“一校两教”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地委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决定将在我区实施“一校包一村,一师帮一组,学生联农户”活动
一校包一村。每所农村学校要帮扶一个村,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和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结合国家扶贫项目,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一个村拟出一条发展思路,找出本地优势,培养特色产业,帮助建立一个科技示范园,引领群众逐步走上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发展道路上来。
一师帮一组。本着“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由每个教师负责一个村民组,利用家访或周末送学上门,指导群众学习,重点帮助一户农户搞好远程教育学用成果的转化,并把其培养为该组远程教育科技示范户。
学生联农户。利用学生分布面广、来自不同家庭的特点,组织学生成立共青团信息传送队,红领巾课件传送队,利用学生通知家长或周围群众参加学习,传递课件,反馈需求,帮助学校搞好远程教育服务。
为了充分整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教师人才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快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步伐,在深入调研,总结去年以来开展“一校两教”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地区远程办、教育局、农办(扶贫办)、团地委联合制定下发实施方案,以“通过2-3年时间,力争使全区多数行政村达到“创建一个好班子;理清一条发展思路;建设一批远教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园);建立一个以上农村合作组织;塑造一个新面貌;树立一种新风尚;培养一批双带致富能手和新型农民”为目标,在全区农村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一校联一村、一师联一组”、学生联农户”共建新农村远程教育帮带活动(简称“三联”工程),深化和巩固“一校两教”工作,推进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完善机制,落实措施,深入扎实开展“一校两教”工作。农村中小学终端接收站点在抓好自身远程教学的同时,认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乡、村、校共管和教师、学生、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学习机制,充分发挥一站多用功能,推进学校站点“两不误,双促进”的良性互动。健全领导机构和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学校负责人和村支部书记相互兼任学校和村副职,每村要推荐一个村干部或有文化的中青年农民作为“协管员”,由学校负责培训。按期召集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5+X”学习模式,即周一至周五白天学校使用远程教育设备,晚间、双休日及寒暑假开展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实行乡村与学校“双线组织学员”学习制度,通过划分责任区或教师联系户的方式,属于学生家长或教师联系户的由学校负责组织,其他党员和群众由乡村组织集中进行培训。集中培训由学校站点管理员、辅导员与乡(镇)、村协管员、辅导员实行“双重辅导”,分类组织种植、养殖户,农村经纪人等进行集中培训。周六、周日或寒暑假要定期开放学校站点设备,指导党员与农民群众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在小学高年级、初中以上班级开设劳动技能课程,组织初、高中学生与当地农村党员干部及农民群众进行农科技术“同步”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农科适用技术,并向身边的群众传递农技知识和农产品信息,进而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学校参加远程教育的课堂。对初中毕业未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进行一周以上职业技术培训(或绿色证书培训),使他们通过参加远程教育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解决就业问题。
二是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扎实开展“一校联一村”活动。每所农村中小学校帮扶一个村,充分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分类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和辅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中小学要求实现 “有一块示范试验地、有一名农技辅导员、有一支信息传送队、有一个信息发布栏”,加快解决农村群众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后的知识转化问题。充分依托“一站一块试验地”(示范园)进行经营试验,弥补上网资费、电费等站点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减轻学校负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村党支部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三力”,协助村“两委”找准本地优势,培植特色产业,成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方面的经济协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增产增收,逐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注重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的资讯信息来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学校拟定具体的帮扶计划,并协助村党支部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五年规划,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建设规划的实施,通过“教一门技术,赠一批光碟,上一个项目,帮一户贫困户,引一个新品种,建一个示范园,发一条供求信息,拉一份订单”等载体,确保帮扶活动有声有色、有序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开展“一师联一组”活动。由乡镇党委指导中小学落实“三联”工程的具体工作目标,由学校负责人加强与村党支部联系,按照“两不误,双促进”的原则,采取学校安排或由教师志愿选择帮扶村民组。有关主管部门和乡镇以及学校在明确任务职责,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强化指导、督促和考核。每一位教师结合帮扶村民组工作实际,具体选择一户以上家庭作为帮扶对象,利用家访和节假日时间,送学上门,引导群众参加远程教育学习,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转变群众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和市场经济意识,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促进生活文明习惯的养成,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容村貌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使教师联系帮扶的农户成为村寨里的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的典型和使用农科技术的示范户,并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围的群众积极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得到真正的实惠。
四是发挥学生在联系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中的纽带作用,切实开展好“学生联农户”活动。发动学生广泛宣传远程教育,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落实“双线组织学员”制度的过程中,积极推广由学生通知培训对象参加集中学习的办法,减轻教师负担。发挥“共青团远程教育信息传送队”和“红领巾信息员”的作用,帮助群众借阅光盘,传递信息,反馈需求。针对学生思维敏捷,对新信息、新知识吸收能力强,而成年人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际,开展“学生+农户”助“学”促“用”活动,创办种植、养殖等示范项目,进行新品种试验等,有效带动农民群众参与远程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起到共同学习,互相弥补的作用,推动科技的普及与运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一校两教”和“村校共建”工作
——“一校两教”的实施。“一校两教”,就是要求各农村中学,对两类不同的人实行教育,一类是学生,另一类是学生家长及广大党员群众。实施“一校两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村广大师生和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深化农业科技品种改良、推广进程,加大农产品加工科技推广力度,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强化科技服务意识,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和利益分配体系等。对农村中学生,采取开设劳动技能课和到实践基地实地操作等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然后帮助家长掌握;对学生家长及广大党员群众,主要发挥学生的劝学和导学作用,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参加远程教育的培训。各镇乡办事处要指导好各中学制定“一校两教”实施方案,完善相关材料记录,认真开展好“一校两教”工作,并选取合适的地点,建立“青少年实践基地”,通过学习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真正提高教师、学生及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
——“村校共建”的实施。“村校共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村校资源共享,推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协调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在没有安装村党员活动室终端接收站点的村,采取“村校共建”、“村校共享”的办法,开展远程教育,能充分发挥校本资源、卫星资源和网络资源综合效用,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各镇乡办事处中心校要制定好“村校共建”实施方案,注意收集并规范各种材料,认真作好各项记录,指导各村小开展好“村校共建”工作。2005年下半年,“村校共建”已在朱昌镇中心校进行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校主要采用四种形式开展工作:第一种是分片指导培训,就是先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按照就近原则,几个教师负责1个村,利用学习资源组织群众进行培训;第二种是“结对帮扶”,就是每个教师至少要帮助2名党员或群众,负责向他们输送课件、传送农村实用技术、解答农村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中的难题和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疑难等;第三种是“小手拉大手”,就是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培训;第四种是成立“红领巾传输队”,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向家长宣传国家政策法规、输送相关知识技术课件等。
2006年,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将“一校两教”和“村校共建”工作在以下中学和中心校扩大试点,相应镇乡办事处务必抓好全区的这项亮点工作。朱昌 鸭池 梨树 小坝 对坡 生机 普宜 层台 观音桥 海子街 田坝桥 杨家湾 撒拉西 长春堡 清水铺 燕子口
2.企业社区共建和谐 篇二
◆ 和谐社区的基本含义 ◆
社区基本概念:“社区”(Community)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提出,指的是同质人口形成的守望相助、出入为友的社会关系,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个的构成单元。它主要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照社区成员的主要活动或社区发挥的主要功能划分,有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农业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等等;如果按照社区规模大小划分,有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社区等等;如果按照社区的形成方式划分,有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如果按照多元综合标准划分,有农村社区和城市(城镇)社区等等。目前,国家民政部门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中的“社区”主要是指居民委员会辖区。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社区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它应该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重要特征,它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
和谐社区由以下要素构成:一是居民对社区事务能够广泛参与。参与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命线,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参与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分享社区内的利益,又能够承担社区内的责任。二是社区内“三种法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共建的积极性较高,愿意为所在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愿意与居民共驻共建,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资源共享、相得益彰,共同繁荣兴旺。三是社区的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有困难者的生活能得到保障,社区单位和一般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能得到基本满足。四是社区内有良好的社会风尚,邻里之间友好相处,家庭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基本形成风气,老有所乐、幼有所教,学习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歪风邪气没有市场。五是社区管理有序,社会稳定安全。居民奉公守法,干群关系密切,诉求渠道畅通,调节工作到位,一般性的矛盾和问题能在社区内得到消化和解决。应急机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打击防范有力,群众安居乐业。六是社区组织结构合理,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在居民和辖区单位中有凝聚力。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健全,并能积极开展活动。居民民主意识强,社区自治化程度高。
◆ 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
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它是社区建设的深化和发展。
从社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以城市社会为例,若干居民小区或居委会辖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街区或街道办事处辖区,若干街区或街道办事处辖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区,若干城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特大型城市社会。正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
再从社区的地位作用来看,社区是当今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载体。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实行“单位管理体制”,通过一个个的工作单位来全面动员和控制城市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整合。当时,基层社区组织,例如居民委员会仅仅是单位体制的补充,其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是少数单位体制外居民,其管理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在社会管理体系中仅仅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单位管理体制”逐渐衰落,社区已成为当今城市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载体和主渠道。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廉租房救助、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要通过社区实施;企业退休人员正在与原工作单位脱离关系,移交给街道社区管理;下岗失业人群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主要依靠基层社区得以落实;进城农民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通过社区得以开展;被依法判处管制、依法剥夺政治权利、依法裁定假释、依法暂予监外执行和依法缓刑的五种罪犯,要通过社区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其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市容环境等项工作,也已经实行或正在实行“属地化管理”,实际上也就是街道社区管理。这些情况表明,基层社区已经成为并将进一步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平台、服务居民的平台和开展社会工作的平台。这就决定了和谐社区建设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基础意义。
和谐社区建设还是社区建设的深化和发展。第一,和谐社区建设更加强调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新阶段的居民自治面临着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新功能。承担和应对这些新任务、新要求,拓展居民自治组织的新功能,无疑是对以往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化和发展。第二,促进社区公平正义,妥善协调社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社区层面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得到有效解决,使各类利益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就使和谐社区建设显现出有别于以往社区建设工作的鲜明特色。第三,和谐社区建设更加强调“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强调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形成服务网络化新格局,是对以往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化和发展。第四,和谐社区建设明确要求“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为构建社区新型管理格局和管理网络指明了方向。 此外,和谐社区建设强调创造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强调保障社区安定有序,强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区环境,也是对以往社区建设的深化和发展。这些深化和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 企业改制后的社区现状 ◆
企业社区的形成,是新时期下企业为了加强自我发展,摆脱“企业办社会”的沉重负荷而进行改制的产物。它以企业员工居住地的管理单位作为组织机构,围绕居民的生活、安全、服务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企业办社会”包袱沉重。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而造成的国有企业的一大特征,就是“企业办社会”。从政府职能的分工看,企业是政府的附庸物,它担负起大部分的社会管理职能,“企业大墙”里有学校、医院、派出所、居委会,甚至还有法院、计划生育管理等派出机构,从职工的角度讲,几乎是完全的人身依附关系,生老病死一切托付给企业,他们希望世世代代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
企业改制后问题较多。企业改制后国有、集体资本退出了竞争的根本变化性市场领域,由此带来了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体系的基本解体。职工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从“企业人”变成了“社会人”,企业不可能承担为其职工以外的社会群体提供无偿或低于市场价格服务的义务。
企业改制意味着几十年来固定的包括企业干部在内的“国家工作人员”变成社区居民的一个难以适应的过程,企业员工的政治地位、职级、工资待遇,在“买断身份”后将不复存在;从生活的社会化组织来讲,企业福利提供的:廉价住房、水电供应、物业管理,医疗、子女教育也将消逝。企业改制造成了一定时期内社会管理的无序。有的企业改制后,党团组织瘫痪、养老金与低保补助发放、计划生育管理均受到很大影响,生活区危房无人修、垃圾无人管,水电路不通,社区党建和辖区内的企业党建“各顾各、单打一”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对封闭,缺少沟通,形不成合力。一方面,企业非经营性资产闲置,“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经移交到社区的2 600多万企业离退休职工,在切断与原有企业的关系后,迫切需要重新与社会建立新的联系;但有的城镇居委会由于社区资源匮乏、党建基础薄弱、职能划分、经费、人员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承接企业改革所转移的职能和分流的人员,难以接续企业社区的管理,我国城镇1 400多万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的呼声强烈,因此引发的群众上访、阻挠生产、堵塞交通、干扰政府机关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由城市社区承接企业改制后剥离的社会服务职能,成为了改制企业居民的根本利益要求,也是政府转变职能,保持社会稳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
◆ 企业社区建设面临的困难 ◆
企业社区在地域和管理方面都是比较封闭的,往往是作为企业的一部分而存在,大多不依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从几十户到成百上千户,大企业的转制由于其原有的社区管理已近似于城市社区,可以比较容易地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对中小型企业,其民营化过程时间短,所处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转制后的社区建设面临的难题较多。
资金短缺。改制过程中企业资产质量差,负债多,用于职工的基本安置费用很低,而地方政府却无能力负担移交到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开支,如需要与生产企业分开的水电基础设施投入、外部道路的修建、职工住房整修问题等。
体制转换难度大。一方面企业原有对社区的管理是作为后勤行政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一般没有专职机构和人员,对市场化的服务机制也很陌生,脱离企业建立自治的居民社区组织要克服观念上和传统管理模式的障碍;另一方面,城市社区原有的街道居委会难以承接企业社区所需要的服务功能。中小企业转制后的社区建设由于其规模小,大多只能采用融入式,即打开围墙,融入社区。
原有社区基础设施较差。在有限的空间内,企业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尽量多建房,住宅楼与生产车间相混杂的情况也很普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或者没有,或者是复合型多功能建筑,一般很少结合外部城市规划考虑企业社区的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欠债多。
社区管理人才缺乏。改制后的企业部分精干人员继续上岗或另谋职业,社区管理人员待遇较低,面对的情况复杂而居民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很多,熟悉社区管理的人才难选难留。
解决众多遗留问题的办法少。主要是公房改革不彻底,一些职工住房未参加房改,物业管理收费难,困难群体的生活困难救助渠道不畅。就业指导、社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社区服务组织、多年来形成的企业文化的保持和发扬都迫切需要尽快完善社区建设,在企业不负担,政府负担不了,又不能靠收费解决问题的窘境下,想解决这些问题也无能为力。
◆ 和谐企社的构建思路 ◆
和谐社会建设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社会是由许多基层单位组成的,要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必须每个基层单元都要做到和谐。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把我们的企业和社区建成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以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际行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除要教育广大职工和社区居民,进一步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之外,当前还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切实加强对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的领导。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企业党委要按照《决定》要求,切实加强对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工作的领导,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搞好指导协调,加强对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的研究。要根据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及社区各类不同群体人员在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把中央提出的“促进和谐人人有责”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按照“方便企业、集中管理、就近服务”的原则,精简调整社区居委会,使社区与企业联系更紧密、协调更灵活、互动更便捷。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切实肩负起责任。在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肩负着重大责任,一定要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项本领,特别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同时,要在思想上、工作上和作风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为职工群众做出表率,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建设方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对此,企业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抓好。企业之间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各企业要根据《决定》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点,在对本单位可能导致不稳定和影响和谐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出成效。
把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企业要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全面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具体部署和重大举措,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全体职工群众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前提是促进和谐人人有责。教育广大职工群众正确理解共同享有和共同建设的关系,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去。
认真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各种切身利益问题。 在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解决好职工群众关心的各种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改善职工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关注社区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时,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同时,要准确把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那些打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旗号,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不合理要求的,不能作任何让步。
把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企业来讲,就是要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把各项工作做好。在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要从企业工作的大局来考虑问题,把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作为我们的各项工作,与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用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促进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建设。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社区建设蓬勃发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效十分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承担的任务也日益繁重。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合力推进,努力建设和谐社区,使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要积极探索建设和谐社区的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扎扎实实地把建设和谐社区工作推向前进。
3.孝行天下,共建和谐 篇三
作为一名敬老志愿工作者,我认为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关键是三条:一是发展经济,要有钱;二是完善制度,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合理分配好这些钱;三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孝道,这是解决中国养老问题不可缺少的道德保障。
西方国家的经济比我们发达,制度比我们完善,他们的老年人物质生活较好,但家庭亲情淡薄,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居家养老是世界普遍的养老方式。美国95%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我国目前98%以上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农村则几乎百分之百的老年人在家中度过余年。
因此,子女的孝与不孝,对老年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关系极大。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政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但家庭和子女的责任也不容忽视。这就要理直气壮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
《周礼》上说:“有夫有妻,然后为家”。夫妻生的孩子,就是兄弟姊妹。全家人在共同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亲情。这种亲情,又逐步升华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产生了孝的观念。
而《孝经》的出现是孝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标志。2500年前的东周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曾子著《孝经》,把孝这种人类纯洁美好的情感做了精辟论述,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孝道。孔子论孝,有三条:一是养,二是敬,三是谏诤。孔子不赞成愚忠愚孝。后来的孟子又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四条,是中华孝道的核心和精髓。
那么,愚忠愚孝产生于何时呢?产生于1900年前的汉朝。汉朝把孝抬到不适当的高度,提出“以孝治天下”。东汉时,在史学家班固整理的《白虎通义》一书中,把“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三纲”法典化,成为维护封建皇权专制的工具。这种愚忠愚孝,一直延续到清朝的灭亡。
对于传承五千年的中华孝道,我们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大力弘扬孔孟所倡导的养、敬、谏诤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观,抛弃“三纲”所宣扬的愚忠愚孝。国以民为本,民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晚清时有人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子。”当今也有人说:“中华文化,如果用一个字来代表,就是孝。”
为健康的老年人锦上添花,为有困难的老年人雪中送炭。当你帮助了一个人,一个快乐成为两个快乐;当你帮助了十个人,你的快乐就放大了十倍。当你快乐的时候,你的心态是最好的,长此以往,就会健康长寿。古人说:“仁者寿”,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 李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