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反思

2024-07-04

环境污染的反思(精选8篇)

1.环境污染的反思 篇一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讨论、交流课,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实现了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使学生通过讨论、观察、思考,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从内心自发地进行环境保护。但本次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评价的激励作用和课件制作中应加入一些环境污染前后的对照图片等,更直观的`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开放性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了弹性和灵活性。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我在本节课预先设置的目标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可以调整的。如本节课中最后讨论时,学生群情激愤,有的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有的甚至提到了可持续性发展、森林法、土地法等涉及下节课的内容,我便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课堂氛围活跃,但不易控制,教师一定要备课充分,才能把握好课堂。

不同的班准备的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各不相同,教师要在课前对不同的班级都要有所准备,补充未涉及到的内容,肯定新知识,才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场面。

本节课是一节讨论交流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给学生另外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及创造潜力,提供了机会和舞台。此节课随着学生展示,一步步让学生自我感受到心灵的沉重,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从内心自发地进行环境保护,符合学生心理,让学生的心中敲响警钟。

2.环境污染的反思 篇二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哲学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果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背景,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则是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因此, 揭示人与自然的本然关系, 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前提性的意义。一方面, 人本来就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自然界孕育了人类, 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 人是宇宙演化和生命进化的结果。人类与其他生物乃至非生命形式一样, 都是自然共同体中的平等存在物, 它们犹如兄弟手足,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并且, 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 “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 就不是自然存在物, 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因此, 人类要恰当的确定自己在自然界中位置, 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不能超越自然的限制。另一方面, 在生存论的意义上, 自然实际上就是人的无机体。无论是“人化自然”还是外部自然, 都是人的无机体, 只是前者是现实的无机体, 后者是潜在的无机体。损害自然就是伤害人自己的身体, 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自己。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正是基于人与自然的这种本然关系。

然而, 人类对这一认识的获得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可以说,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也是反思以往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实践的结果。大体上,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敬畏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三个阶段。在人类社会的初期阶段, 人类的活动完全受制于自然, 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 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 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 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表现在人的精神世界, 就是人类充满着对自然的敬畏, 这种敬畏里既有对自然的恐惧之心, 又有对自然的感恩之情。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历史随之进入了征服自然的阶段。人类拥有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 在人类主体性不断增强的推动下,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典哲学理念已然成为一种现实, 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的命题成为近代社会的标志性口号, “人类中心主义”形成并逐渐泛滥。在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活动中, 资本与技术的结合使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扩张, 自然沦落为人类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工具, 人类的物质欲望也不断膨胀。而人类对自然的简单化、片面化处理, 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在严峻的现实面前,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 人类不得不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 以至于重新回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问题的讨论, 人与自然的关系随之进入了第三阶段, 即人类力图实现与自然水和谐统一,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正是基于对这一过程的认识。

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伦理诉求:

环境道德原则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自然观哲学基础, 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则需要一种全新的环境伦理观念

在环境伦理学看来,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中心, 建立适应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德原则体系。这种道德体系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旨归, 以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目标, 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构建这种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 就必须有需要坚守和落实的伦理法则, 大体来说包括尊重自然、代内平等、代际平等三项原则。

尊重自然意味着人类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有一种珍惜、感恩和敬重的意识, 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去爱护环境、维护其他物种的存在, 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 它们有平等的存在权力, 没有其他物种的存在, 人类也将不复存在。一句话, 尊重自然就是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 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利益需要约束在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代内平等也就是公平正义的原则, 它强调同代人之间的平等, 即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时要做到机会、过程、结果的平等, 全球居民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的权利均等。人类只有地球这么一个生态系统,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所有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已经紧密相联、息息相关了, 而地球上的资源又是有限和稀缺的, 因此, 任何民族、国家和个人的生存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民族、国家和个人的生存发展为代价。代际平等就是在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时, 必须保护子孙后代在这个地球上生存并享用自然的权利, 绝不能因为前辈的掠夺性利用而被开除“球籍”。而从以上三个原则直接引申出来的就是人的行为适度为原则。无论是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还是生活和消费方式, 不再是工业文明阶段的数量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 而是人们在与自然发生交往行为时, 遵循适度、简约、平衡原则, 以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

三、超越环境伦理的二元对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学维度

环境伦理伴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而迅速发展,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 由于没有走出“人”的误区, 始终存在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争论, 其焦点是:环境伦理的出发点究竟是以人为本, 还是以自然为本。以施韦策、泰勒、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人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认为, 当今生态危机的深刻原因在于人是万物尺度和主宰的观念, 它使得人类忽视自然的存在权利, 把自然作为满足人类需求及欲望的手段, 在历史实践的发展中, 必然导致人类活动的无限度性和破坏性。只有走出人类中心论, 建立起环境道德意识,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以环境为中心, 人类才能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面对非人类中心论的责难, 当代人类中心论者仍然坚持认为, 人类的利益与价值高于一切。人类对于生态问题的反思, 以及环境伦理要求的提出, 其实质还是基于人类自身利益的考虑。当代人类中心论者并不反对保护自然, 只是坚持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基础上保护自然, 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不一定会相互矛盾。可见, 当代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都主张保护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点在于当代人类中心论者主张以人的存在与发展为最终目的, 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的, 但其理论原则来看却是功利主义的。非人类中心论者主张以环境整体主义作为其最高目的, 其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的, 实践原则是超功利主义的。

究竟如何看待非人类中心论与当代人类中心论的争论, 这实质上与如何理解“人类中心”的思想实质直接相关的, 而理解“人类中心”的思想实质, 最终就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缠绕在心的那个司芬克斯之迷, 即“人是什么”的问题。英国伦理学家莱斯利·史蒂文森曾指出:“对人的不同见解, 自然就导致了我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我们能够怎样做的不同结论”。而在这个问题上, 上述双方都没有走出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抽象地看待“人”的问题的困惑, 因为非人类中心论与当代人类中心论双方都仍然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片面地把“人”简化了, 它们通过压缩和简化, 从“人”这里抽出某一特性, 将之归结为人的全部, 或者在生物学的意义把人归入自然, 以人的自然属性来界定人, 或者在经济学“经济人”意义上和传统功利主义伦理学的范围内以利益的需求与满足来标识人。显然, 这只是从人的一个方面、一个向度、一种特征去理解人, 而不是从人的存在向度和人的生成发展去把握人的根本。因此, 问题解决的出路并不在于是否坚持或反对“人类中心”, 而是在于如何理解“人”。

在自然哲学的意义上, 人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这已经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识。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而就是在地球这个星球上, 人类也不过是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 虽然人类因为有自我意识而拥有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但这并不表明人类就是地球的中心。人类是否能成为“中心”, 是一个价值判断和如何选择的问题, 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但是, 在生存论的意义上, 人类确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因为任何一种生命现象首先需要生存, 而生存活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这已经为现代生物学理论所充分证明。人类也是“自我中心主义者”, 这就是一个生物学的命题, 否则, “人”的存在便无从谈起。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表明, 人类的任何活动首先是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为重的, 这是人类应当的“生存”原则与尺度。不能把“自我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论所批评的人类中心论划等号,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罪过也不于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哲学生存论的视角为我们超越人类中心论和非中心论的二元对立指明了出路。在生存论的范畴内讨论是否坚持或反对人类中心论, 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在生存论的意义上, 人类只能以“自我”为中心, 当然, 这个“中心”并不是一个有关空间、实体范畴的概念。所以, 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人”、“人的生存”、“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实现”的合理理解。而在这一点上, 尚没有人超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终解决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学理论中, 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解决。首先,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人类的全面发展, 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人性的真、善、美之统一。自然是这一内涵的现实基础, 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之本, 是人类的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无机的身体”。不理解人与自然的此种本然关系, 人类终将受到自然的报复, 而认识人对自然规律的服从和遵守本身恰恰是人的“类特征”的表现, 因为人“同对象的关系, 是人的现实的实现, 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自然还是人类的精神寄托和归宿。人类从自然中来, 自然是展现生机与活力的舞台;人类又要回到自然中去, 从生到死, 人类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人类走向自然, 就是对自身本质的回归。因此, 要想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人类需保持人的良好的自然本性, 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 显示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同时,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其实质而言,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发挥和展现。但是, 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不合理发挥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因此, 人与自然的冲突就不可完全避免, 而这正是近代以来的人类历史中常有的现象。这种冲突超过一定范围, 就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 这时自然界则就会反过来以各种灾害惩罚人们, 这就是当今世界生态危机以及极端自然现象的种种表现。要消除生态危机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最根本的就是要使人类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时能与自然的力量相互促进, 也就是人类对自然有着全面而深入的把握,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透彻的理解, 甚至对自然有着一种审美的精神体验。显然, 这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条件的。

总之,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需要前提的, 它对人的要求即是人对自身的实践性要求, 也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内在要求, 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必将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片面对抗, 并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 展显示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85.

3.环境污染的反思 篇三

通过居住环境中不良状况的实地调查和收集环境污染的各种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为家乡的绿化、美化、净化做贡献的美好愿望。

探究过程:

1. 信息收集与整理。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对治理白色污染内容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很强烈。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我鼓励学生在课前查阅生活中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提前布置学生们分别到各自的社区寻找有环境污染的地方,拍下照片和作记录,并根据八年级阶段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愿意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的特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有两个小组的同学对调查过程进行了全程摄像,被我编辑到了课件的引言里面。在充满好奇的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2. 信息交流。在综合实践课上,笔者首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白色垃圾、白色污染”,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来的资料介绍:“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当我请各组介绍收集的资料和照片时,学生们各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宋颖一组发言说:“我们收集了白色污染的资料和照片。你们看,在镇里社区的某个角落到处是白色塑料盒,街里的草坪上飞舞着塑料袋,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白色垃圾很难被泥土吸收,就是埋入大海,也要150年才被分解。”

马学峰一组也发言说:“我们也拍了一些二道甸子木其河的照片,有些河段河水里都有很多的白色垃圾、白色塑料袋到处可见。太脏了,太污染环境了。”

肖云龙一组也发言说:“镇里的主要街道是我们全镇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繁华街道,平时、人员络绎不绝,但是有些路人环保意识太差,用完的塑料袋等白色垃圾随手乱扔,真不文明。”

通过学生们踊跃的姿态,得意的神情,一本正经的话语,小组在一起讨论、总结出了白色污染的原因,让我惊喜感动。这充分说明学生们对自己辛勤劳动的肯定和有机会展示自己才能的激动满足之情。正如教育家说: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 深入探究,出谋划策。学生认识到了城镇的环保问题的重要性,但如何激发他们为城镇环境出力的情感呢?我在课件中出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变化的录像片,重新编辑整理,选出有关环境的内容。学生们沉浸在美丽的画面中,对城镇认识更全面,自豪之情也油然而生。

活动的过程当中,还让大家“点石成金”为城镇的环境建设出谋划策,可以写下来或画下来。经过小组再次讨论,六组同学都交上了令人满意的作业。

赵闯一组画了一棵“环保音乐树”。树上有三个垃圾口,分别投放有机、无机和有害垃圾,当人们把垃圾投入音乐树后,树里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吸引大家再投放垃圾。

王思思一组画了一张“美丽的教室”。他们说:“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首先美化了教室,让教室四季如春,干净整洁,并且具有环保功能。”

还有的小组画了一幅人人动手让世界清洁起来的图画,还有的写了居民卫生须知。更有一组同学给镇环保所写了一封信,希望上级领导动员全镇居民一起来保护城镇的环境。

探究反思:

4.创造文明的环境教学反思 篇四

一、第一次研磨

今天上了第一次研磨课,效果不很理想,主要问题如下:

1、课前准备不足

首先是教师的课前准备不足,体现在对教案不熟悉,导致声音不够响亮,自信心不够高,没能自如地控制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作好充分的预设。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一开始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很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准确率也较高。但由于我没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积极性慢慢下降。再次,学生收集的材料不够丰富,课堂课堂氛围也慢慢下降。

2、教学设计没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研磨中,课堂的生成不太理想,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总觉得没较好地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感受文明的环境是大家的共同需要;区别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并能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组成员一致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没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能较好地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设计。

3、教师的课堂语言欠生动

老师的语言单一,激励性的话语不多。而且老师的语言过于平淡没有抑扬顿错的感觉,没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科组齐努力,重改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材是以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白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在心中时刻树立起维护文明环境,做文明小公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及创造文明社会的积极态度。在全科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改为尽可能体现情趣化,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到身边存在很多方明与不文明行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设计按照“图片引入课题-----区分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认识文明行为----认识不文明行为----填写《生活实践小报告》----制定《创造文明环境我能行计划表》--学唱文明礼仪歌”等七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教育。

经过几节课的研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一节比一节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设情景,贴近生活

本节课在认识不文明行为中有一个小拓展:“你还知道社会上有哪些不文行为?”学生汇报后,老师出示了很多了不文明行为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为学生在填写“生活体验小报告”作好铺垫。特别在“为了创造文明的环境,你能做到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学生已经认识了很多文明行。所以汇报起来很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好。

2、重点突出,形式多样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区别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并能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我制定了《创造文明环境我能行计划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填写,更能突出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在最后全班同学跟唱《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歌》学生深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创造文明环境,我能行!

3、形式生动,气氛活跃

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我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我把“生活体验小报告”设计在本课中。我先把自己填写好的表格展示给同学们看,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我又指导他们谈谈在他们身边有没有发生过不文明现象,该如何表达, 特别是表内的“我的感受”和“我的建议”的填写等。最后让学生自主地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找出相应的事例填写。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让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得到赞扬,指出纠正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4、分工合作,勇于探索

在制定《创造文明环境我能行计划表》的活动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议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组内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勇于思考和探索能行的计划方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5.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反思 篇五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视觉”探究和“听觉”探究两部分。现将“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景导入—眼与视觉—走进生活—近视及预防—课外拓展—我的收获六个版块。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法、归纳总结法。着重突出“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思考,同时通过模型、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东西形象直观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愉快全面接受新知识。

本节课结束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l.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广泛地开展讨论。

2.把重视学习成果转移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性学习。

3.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研究式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和画面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

4.授课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生的观察能力。

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内容设置的比较多,可适当进行删减。比如在讲授视觉的形成过程时会形成倒像的内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较难,可删去;在最后的新课环节—“近视的预防”可作为作业内容,以减少占用的课下时间。

2.学灵活性不够。比如在进行“瞳孔大小的调节”实验时由于天气原因效果不够明显,应适当调整实验方法。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六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1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然后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学习中借鉴了别人的一些感想如下:

第一:我认为必须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独立完成作业,让新课程理念下的生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提高教学效率。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从一个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生物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表面上看似乎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生物教学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和“如何做”就行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的。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教学反思,一切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第三: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四:生物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在动力,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众所周知,生物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被公认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因此,如何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就成了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交给学生如何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2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这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常常没有意识到,有时我们的行为实际上是限制了学生。同样是上这节课,探究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我们经常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来探究,比如:老师不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自己直接给出问题,生怕学生胡思乱想,五花八门的问题让自己下不了台(其实老师回答不出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坦白说出学生反而觉得你坦诚,更喜欢你,不让学生提问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再比如,在设计探究方案时常常担心学生丢三拉四而干脆给出实验的具体步骤,在学生实施探究方案时又担心学生计时不准,而常常由老师统一计时,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这次上课,我放得很开,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从设计探究方案到实施探究方案,一切都是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我只是起了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时把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清楚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思考、提问、表达、动手,很好的完成了这个探究活动,并且在实验后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表现出很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有体会,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思维特点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每次上课,每次都有一些缺憾,反思这堂课也有不足。比如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课前我意识到一节课时间不够用,却没有相应的安排调课换成二节连堂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选择并完成类似的另一个探究实验。由于本课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安排学生课堂上完成类似的另一个探究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同时,这也是课堂反馈的一个极好形式。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中学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

〈观察鼠妇活动〉的实验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花盆下、石块下等处容易找到鼠妇?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其次,提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猜测和解释)。

1.鼠妇的活动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

2.鼠妇的活动还可能和水分,以及其它外界因素有关,等等。

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这个阶段,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材料、装置等等都是根据假设来确定的。所以,实验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假设(当然还有赖于学生对有关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先检验“光照”对鼠妇活动有无影响。

2.为了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突出自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联系,必须创造一个除“光照”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两处相通的场所。把一定数量的鼠妇放在其中,观察鼠妇在明暗两处的数量分布情况。

第四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

通过“鼠妇实验”,要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初中所有的生物实验几乎都体现了这条思路,这里不再重复。需要说明一点,科学的“假设”绝不是无根据的凭空捏造,而是要有科学根据的。这种根据来源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者来源于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者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观察。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4

核心提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这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常常没。。。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这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常常没有意识到,有时我们的行为实际上是限制了学生。同样是上这节课,探究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我们经常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来探究,在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通过这次教学,我深有体会,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思维特点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每次上课,每次都有一些缺憾,反思这堂课也有不足。比如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课前我意识到一节课时间不够用,却没有相应的安排调课换成二节连堂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选择并完成类似的另一个探究实验。由于本课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安排学生课堂上完成类似的另一个探究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同时,这也是课堂反馈的一个极好形式。利用学生捕捉鼠妇的体验,从生活经验出发,加强了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联系,变“书中学”为“做中学”,拓宽了通往生活的路径,搭建了经验共享的平台,在步步探究中展现了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教师相应的引领下,学生们经历了发现与探究、批判与质疑、合作与交流、结论与提升的过程,因而他们始终都处在情感共鸣、意见交换、思想碰撞、经验共享的状态中,实现了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在积极参与中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这节课让学生多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能很好的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5

教后记新版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把旧版两节的内容合二为一,部分内容有缩减,但学习目标没变,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途径的探究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让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动手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学习。学生能力自觉动手主动寻找实验材料。学生动手操作对生物学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了。

虽然如此,实践中还是面临着很大的困惑。在实验课教学中,虽然我们十分重视“动手”的训练;但由于教学进度等原因,有时也只限于教学生学会教材中给定的一种方法,或者验证一个已知的事实。这样,一堂实验课下来,学生只有把前人做过的实验依样画葫芦地重复一遍,收获很小。这种模式显然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其次就是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的现象。由于经费紧张,学校的生物仪器装备还停在不年的普实的验收标准上,特别是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的仪器更是缺口更大。教学设备的陈旧,老化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研究,探索。

7.环境污染的反思 篇七

(1) 反思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先进性。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 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了大量的可以借鉴类比的资源。它跨越时空的局限, 使教师不论城乡远近, 都能分享到对教学的不同干支和不同做法, 引发反思的意识, 内化自己的行为。

基于网络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开展同伴交流。通过网络这样一个平台, 教师可以快捷地获取到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念,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将这些获取的信息资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 开展反思活动的交互性、时效性。

网上互动反思突破了时空限制, 实现了教师个体的自主交流、教师群体的合作探究和交互学习。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想法在网络平台上开放出来。教师的同行或专家可以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并且给予适时的评论。这些评论会及时的反馈给教师, 教师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完善自己的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 进一步促进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3) 共享性。

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信息共享, 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 可为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共享。对于教师来说, 网络的共享性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有教学信息, 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 有利于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整合教学信息。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反思最大的特点也是它的共享性, 因为资源可以共享, 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的经验可以共享, 这样一来, 网上的学习资源更加的丰富了, 来自网上的对自己的评价更全面了。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开展进一步的反思活动。网络环境因其独有的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先进性、共享性的特点, 为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注入了新鲜血液, 为反思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2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研究现状

2.1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内容目前主要有

(1) 对知识结构进行反思。

教师对网络环境下自己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进行反思。

(2) 对教学能力进行反思。

教师对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学习行为的评价、教学效果等网络环境下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3) 对教师自身进行反思。

教师要对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满意度、自我价值感、教师职业意识、自我职业发展进行反思。

目前, 关于网络环境下反思性教学的研究, 涉及到过程方面暂时还无, 笔者认为,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可以遵循一般研究问题的过程, 笔者将它分为四个步骤。

2.2网络环境下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过程是

(1) 确定问题, 收集资料。

教师从教学实践中选择、提取需要进行反思的具体问题, 并从课程内容、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等各方面收集与具体问题有关的资料。

(2) 分析资料, 表征问题。

教师分析所收集的资料, 形成对问题的表征, 以认识、理解问题。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提问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关的信息, 也可以通过与同事商讨或阅读书籍来获取相关信息。

(3) 建立假设。

教师在以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建立假设, 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或方案, 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 并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

(4) 实施行动, 进入新一轮循环。

教师开始实施制定的行动计划, 当这种行动再一次被教师进行观察和分析时, 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就开始进入了新一轮循环。

笔者认为, 该过程与一般的反思性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确定问题阶段, 教师所能获取的信息资源更加的丰富。②分析资料阶段, 教师分析资料时可以借助的同伴力量更多更广泛更专业。③建立假设阶段, 教师借助网络环境开展的教学工作, 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④实施行动后, 进入新一轮循环前, 教师通过书写教育blog可以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同时blog的传播及及时点评为教师的新一轮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3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分析

3.1反思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 通过教师自我评价。

具体的方法可以是写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 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 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也可以是对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分析, 它既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与体会, 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反思日记没有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风格, 最好形成具有个人风格和特色的反思日记。

(2) 通过学生的反馈。

学生的课堂反映、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都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宝贵资料, 有助于教师调节教学的进度, 照顾学生的差异。同时, 教师还要真诚地邀请学生来评判自己的教学, 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体验, 记下他们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认真思考这些反馈信息, 将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断走向合理化。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来了解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变化;以座谈和讨论的形式来对教师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开展讨论, 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bbs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师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效果给予及时反馈。

(3) 通过开展同伴交流。

集体的教学智慧是教师反思教学能力提高的捷径, 教师需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 保持开放的心态, 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此为目的, 打破相互隔离, 寻求同伴的合作与帮助。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改进需要同事间的帮助。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时, 如果仅限于自身, 则难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邀请同事、教研人员和专家等帮助自己剖析自己的教学, 并与他们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具体方法可以是通过同事教学小组观察课堂教学实况, 或者通过录像进行微格教学技术分析与诊断等。

(4)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

教师的学习与反思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的, 通过理论学习, 通过教育教学研究, 再结合自身的实践, 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异同, 指导教学实践。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融合了教学活动、教师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实实在在解决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专业化水平得以不断地提高。

3.2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1) 利用网络平台书写教育叙事开展自我反思。

教育叙事是一种研究方法。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 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 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 继而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说, 反思是教育叙事的关键, 离开了反思, 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 就会失去它的目的和意义。离开了反思, 也就无法达成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笔者所提倡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叙事就是撰写教学blog:教师在一天或一阶段的教学工作结束后, 教师写下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分析, 它既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与体会, 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

Blog特别适合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故事。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相结合, 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 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 二者融为一体, 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撰写blog的过程就是教师作为个体自我反思进步的过程。教师调动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知识的意义在过程中建构。撰写教学blog还是一种学习、成才方法。一方面通过学习自己的教育叙事记录、成果, 可以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 不犯或者少犯错误, 少走弯路, 迅速成熟起来, 缩短教师个体的成刁‘周期。另一方面, 个体的局部经验、教育个案事件经验等, 提供给其他教师共享, 从他人的叙述中找寻有利于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以资借鉴, 可以促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最终还是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群策群论。

打破相互隔离, 寻求同伴的合作和帮助, 是教师开展反思活动的重要策略。教师利用网络环境, 例如校园网或区域性的教育网或全国性的教育网, 教师上传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与同行们共同研究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方案实施的效果。这样讨论的内容一旦记载下来, 经过长期积累, 形式宝贵的教学经验参考材料。这种方法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 (Williams and Burden, 2000) , 即反思不一定是纯个人的行为, 它还可以是与他人在一起共同进行、共同建构的。做一个有成效的教师, 不但应该向内看、向内反思, 还要向外看。我们应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观点, 并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标准和价值观, 从而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建构出大家认同的教师类型。同一学校的教师、不同学校的教师均可以通过网络协作, 使得反思更加深入。

笔者所提倡的基于网络开展的群策群论的方式主要是BBS。教学Blog是以个人为主线, 偏向于个人交互, 强调的是个人在撰写过程中的自我反思的过程。。而BBS能够实现与他人的交互讨论, 可以就某一教师的研讨课为课例开展讨论, 或以教育教学对教师的新需求为内容开展专题学习或讨论等。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 .

[2]周广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 .

8.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篇八

一、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优势

1.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模仿练习——强化记忆——测试讲评”的“讲、练、记”教学模式,改变为“问题——试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讨论——得出结论”的新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数学的结论来源于学生的制作,对现象的观察,对数据的度量、统计与分析,对各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老师负责组织学习,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从“复制型”“消极型”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地发挥其认知能力,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实现自我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2.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分层次教学,使人人有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现代数学教育应当树立的思想。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因人而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将题目按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顺序设计,使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概念和技能,并能及时查阅旧知识重复学习,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解题速度、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入提高篇或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实例应用等等,使各层面的学生都在原有的数学认知的结构上充分主动地发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3.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能形成及时课堂评价,使师生有目标

原有教学模式课堂反馈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时时监控,准确反馈,及时评价。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知识点的测试随时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转而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学习。而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设计实现主机对终端的时时控制和统计,对全班课堂练习从总人数、正确率、高频错题等方面进行总评价,从而取得学生对各题目所做情况的真实反馈,实现课堂评价体系,及时做好课后反思。

二、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学生对于信息的搜索、判断和处理的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信息的编辑,甚至为了某一个课题必须做相应的专题网站。为了适应网络教学,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掌握Windows、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收发电子邮件、网页编写、动画制作、学科教学专门软件等。

2.构建资源库

加强现代网络教育平台和校园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学习者提供集成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课程开发工具。这个资源库应该是整个高中三年的学习知识,包括各章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等,以及课外的有关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生既可以向学校里的老师学习知识,也可以从数据库、专家系统中学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按照不同的进度进行学习。这就要求经验丰富的老师不断地充实完善资源库,避免了重复的劳动。

3.加强学生管理

网络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关系结构比较松散,班级人数过多,在处理学生的电子提问和个别辅导等方面,教师都显得力不从心。而且难以相对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辅导过程中学生可以任意浏览信息,学习质量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必须适当控制教学班的规模,并适时在教学过程制定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的精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

4.恰当选择课题,避免盲目套用

网络教学并不是适合每一节数学课,每个知识内容都有自身的基本范式,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题的方向,有选择地应用,不可盲目套用。同时不可忽略黑板的作用,就数学专业课来讲,特别是一些证明题或者是公式的推导,教师的每一个分析、提问、讲解等各种表示,都会增强教学效果。无论计算机有多么强的交互性,“人机对话”不要代替“人际对话”。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好以纸笔运算、推理、作图等为主要手段的数学学习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之间的平衡,既使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落实(这里必须有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运算、推理、作图等的实践),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拓观察、思考、归纳、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

上一篇:家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业主委员会候选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