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爱国的古诗词

2024-07-21

搜集爱国的古诗词(共10篇)

1.搜集爱国的古诗词 篇一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译文

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园中小径。

创作背景

根据词前小序,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任嘉禾(今浙江省嘉兴市)判官。按照沈祖棻《宋词赏析》的说法,张先在嘉禾作判官,约在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年五十二。但词中所写情事,与小序内容很不相干。这个小序可能是时人偶记词乃何地何时所作,被误认为词题,传了下来。

2.搜集爱国的古诗词 篇二

(一) 通过古诗文教学, 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 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 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 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 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 用现在的眼光看, 属工艺美术品, 通过学习, 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 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 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 通过古诗文教学, 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 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 热爱和平, 追求真理, 注重礼仪, 而且奋发向上, 自强不息, 团结御侮, 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 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 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 ?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 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在政治上, 他严明法度, 开发边疆, 注重农业, 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 他出奇制胜, 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 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 都是治国安邦之本, 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 借题发挥,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 气势磅礴, 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 气势恢宏, 奔放豪迈而又痛切, 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 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 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 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 通过古诗文教学, 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 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 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 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 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皓月千里, 静影沉壁”, 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3.古诗中的爱国情怀 篇三

链接一:杜甫《春望》

【原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杰作,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诗歌情景兼具,感情强烈,格律严谨,气度浑厚,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接着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情于景,为全诗创造气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蕴含丰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连,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诗人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侯的一封家书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因消息隔绝,致使久盼的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样的境遇很多人都有过,自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因为战争的缘故,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象远方家乡的惨凄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无奈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乎要插不住簪子了。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链接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原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时所作。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初四,诗人当时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思量报效祖国。诗人渴望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经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此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着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表达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常常躺在床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窘迫的生活现状。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表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

可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

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年迈多病,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重任了。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年近七旬老人仍抱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深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诗人脑海中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仁人志士的心声,是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民族正气。辛弃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张元干有“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的感慨,这些不朽的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链接三:岳飞《满江红》

【原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惨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为己任,转战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有朝一日能“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所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概。上片通过描写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则表达雪耻复国,重整山河的壮志。

4.关于爱国的古诗词 篇四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从军行(选一)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选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关于春的古诗词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关于夏的古诗词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时田园杂兴》

(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关于秋的古诗词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于冬的古诗词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唐·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别董大

唐·高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关于节日的古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有关友情的古诗词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唐·李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关于花的古诗词

咏梅(王安石)北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大林寺桃花

--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关于酒的古诗词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关于月的古诗词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5.思乡爱国的古诗词 篇五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示儿》

宋 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塞上曲二首》

唐 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5、《关山月》

宋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6、《少年行》

唐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7、《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

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少年行》

唐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9、《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赠梁州张都督》

唐 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14、《病起书怀》

宋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5、《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6.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篇六

作者: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去世前半年多,即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春停留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时候所写,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从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逢到节日佳辰,诗人虽在老病之中还是打起精神来饮酒。“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第二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鹖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首联中“强饮”与“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时的身世遭遇,也包蕴着一生的无穷辛酸。

第二联紧接首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左成文评此二句: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给读者的感觉十分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空灵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以及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精湛。

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所以说“过闲幔”。第二句“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所以说“下急湍”。这里表面上似乎与上下各联均无联系,其实不是这样。这两句承上,写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闲幔”的“闲”字回应首联第二句的“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急湍”指江水中的急流,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正是这样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对比,引发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长安的忧思,向尾联做了十分自然的过渡。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引朱翰的话评价:“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也是指出了第三联与尾联在景与情上的联系。

尾联两句总收全诗。云说“白”,山说“青”,正是寒食佳节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作者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一铺垫。“愁看”句收括全诗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浦起龙说:“‘云白山青’应‘佳辰’,‘愁看直北’应‘隐几’”,这只是从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应。其实这一句将舟中舟外,近处远处的观感,以至漂泊时期诗人对时局多难的忧伤感怀全部凝缩在内,而以一个“愁”字总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所以《杜诗镜铨》说“结有远神”。

7.搜集爱国的古诗词 篇七

作为教育者,在古诗的教学中要适时适当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所谓适时就是要根据诗境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所谓适当就是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知识程度由浅入深地进行。要结合诗句进行,不要像讲授思想品德那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要寓思想教育于具体语言环境之中”,就是要结合课文的内容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所谓的“渗透思想教育”就是要一点一点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思想教育。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初中语文教学,这一指导思想都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无论是现代文体,还是古诗文教学都同样适用。

根据中小学语文课本多年来选用的(包括原全国统编教材和现各省市教材及有关供中小学学生学习的古诗文编选本)古诗,本人认为,中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着重于以下五个方面的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教育、关爱劳苦大众的思想教育、亲情友情的思想教育和珍惜美好时光的教育。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中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问题。

[例1]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省),后迁巩县(今属河南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幼聪敏好学,读了很多书,四十四岁时逢“安史之乱”,被叛军俘获,后逃脱,在湖南、湖北一带漂泊,生活贫困。在四川时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的诗大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做了较深刻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杜甫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吸取了过去诗歌创作的优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的创造,被后人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春望》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继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写出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败象,身临逆境,思亲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2.领会诗句

一、二句写:国家已经破碎了,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丛生。三、四句写: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泪花四溅。亲人离散,鸟鸣心惊,更增加了离恨。五、六句写: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好几个月了,一封家书可以抵上一万两黄金。七八句写:满头的白发,越抓越短,稀疏难绾,简直无法插簪。

3.感悟诗境

这首诗的前四句中“国破”“草木深”“鸟惊心”写出了长安城因战争造成的残破荒凉景象。景中寓情,抒发了诗人内心悲伤与痛苦的感情。后四句中“烽火”“家书”写出了眷恋亲人的情感,诗人感伤令国破家亡的战火,充满了离愁别绪。

全诗语言真挚自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集国忧与家愁为一体,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深厚感情。

4.教学重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体现了长安城的凄凉景象。这两句诗饱含了诗人爱国、忧国的美好情操。

5.学后答疑

(1)诗人“恨别”的是什么事?

(2)“家书抵万金”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2]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南宋杰出诗人。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他随军逃难,在其父爱国思想的熏陶下,立志抗金,收复中原。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以后又做过几任地方官,他一生屡遭“主和派”打击。晚年失去官职退居家乡,但仍不忘抗金报国,收复失地。

陆游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他曾把满腔的爱国热情熔铸为诗,以此来表达他满腔的爱国情怀。

陆游写作勤奋,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现存九千多首,是我国古代诗人中作品留存最多的一个。其诗风激昂悲壮,语言明朗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有《陆放翁集》。

2.领会诗句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万事万物都没有了,但是只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后两句写:当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儿女们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3.感悟诗境

《示儿》这首诗既是陆游的绝笔诗,也是他的遗嘱诗。作为一篇遗嘱他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当一个人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回首平生往事,百端交集,万般感慨。环顾亲人,要说的话千言万语,可诗人留下的不是亲情之语,而是出人意料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嘱。这在当时的年代不仅可歌可泣,就在当今的时代也难能可贵,令人感叹!

《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愿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时至今日仍具有较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意义。

这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在历史上曾为无数仁人志士提供了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牺牲的鼓舞力量。

4.教学重点

首先是让学生理解“悲”字,诗人“悲”的是看不到祖国的统一,而不是自己将离开人世。其次是理解“无忘”二字,“无忘”是诗人对儿子的叮嘱,千万不要忘记一件事,那就是祖国统一的那一天,不要忘记了在祭祀时告诉他。反映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

5.学后答疑

(1)诗人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悲痛和遗憾的是什么事?

(2)最后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3]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陆游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静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作者简介(见例2《示儿》)

2.领会诗句

诗的前两句写:形体衰朽病卧在孤独的村庄,但自己并不悲哀,想的是有朝一日能去为国家守卫边防重镇——轮台。后两句写:夜深时听到风雨声,又梦见边地作战的景色,看见那些披着铁甲的战马,正踏着冰封的河流追赶入侵者。

3.感悟诗境

这首诗写于1192年即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此时的诗人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两年前当权者以“嘲弄风月”的罪名将陆游弹劾罢官,诗人无奈隐居于山阴三山故居(今浙江绍兴)。诗人虽精神上惨遭打击,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风雨之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基调高昂向上、情绪令人鼓舞的豪迈诗篇。该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报国情感,反映了他暮年爱国杀敌的壮志丝毫未减。“僵卧孤村”显示其形体老迈衰朽及处境艰难,但诗人“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表明他对复国大业仍充满胜利的信心,也充分显示出他高尚的气节与情操。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是何等感人之深!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恢宏,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4.教学重点

“不自哀”三个字显示出诗人高尚的气节与情操,“不自哀”是对复国大业仍充满胜利的信心。“不自哀”以“僵卧孤村”反衬,更显得诗人复国大志坚定不移。

5.学后答疑

(1)诗人已年迈,体弱多病为什么还“尚思为国戍轮台”?

(2)诗人被罢官后,僵卧于孤村,本应是悲哀的事情,可诗人却说“不自哀”,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例4]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93),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和词人。二十岁时以“进士第一”的惊人成绩,高中金榜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今杭州),他奉命与元军谈和,谈和中他据理力争,大义凛然,不屈不挠,被元丞相伯颜拘留,解送北方。后逃脱,在温州拥立益王,为收复被元军占领的故土,率兵转战,顽强抗击元兵。1278年12月在潮州(今广东潮安)兵败被俘,押送元大都(今北京)。过了四年监狱生活,经受了多次酷刑的折磨,拒绝了多次功名利禄的诱惑,最后他毅然选择了以身殉国的道路,于1283年英勇就义。临刑时他态度从容、镇定、坦然,展现了一位抗元英雄的高尚气节和英勇献身的精神。

2.领会诗句

一、二句写:艰苦的生活从读书科考做官开始,以薄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三、四句写:大宋的江山已支离破碎,国势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一生的经历、遭遇就像水中的浮萍,漂浮不定。五、六句写: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国家的危亡,而今却在零丁洋里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七、八句写:人生自古至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吧!

3.感悟诗境

这首诗的一、二句是诗人对自己一生遭际的感慨。三、四句运用比喻手法叙写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五、六句是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内心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回忆当年带兵闯过“惶恐滩”之险,而今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令诗人感叹不安。“零丁洋”与孤苦伶仃暗合,天然巧合,对仗工整,反映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构思。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光照后人的两句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诗句高亢激昂,震撼人心,感天动地。一个抗元英雄的高大形象也瞬间矗立在读者面前。

4.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首诗,让学生学习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5.学后答疑

(1)诗人被俘后,受尽酷刑,却多次拒绝了元将的功名利禄的诱惑,最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以身殉国的道路,这说明了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诗中哪两句诗用议论和抒情结合,表现了诗人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例5]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清)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渐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1.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字璇卿,一字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近代女革命家,著名诗人。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次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宣传民主革命,抨击清朝统治者丧权辱国的行为,号召群众起来反抗。1907年与光复军重要骨干徐锡麟分别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举行反清起义,不幸失败被捕。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3岁。

本诗作于1904年(光绪十三年)去日本途中,当时同船的日本人石井要求秋瑾和诗,于是秋瑾就写了这首诗。诗中表现了一个女英雄的革命气概以及对祖国危亡时局的热切关注。

2.领会诗句

诗中的“索和”就是要求秋瑾和诗。“原韵”,指用原诗的韵律。

一、二两句写:不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我独身一人乘风破浪远赴日本。

三、四两句写:面对空阔的大海,诗兴大发,日本三岛的月夜又萦入梦魂。

五、六句写:洛阳宫中的铜驼已陷入敌手,令我悲愤不忍回头看,惭愧的是自己并没有为国家立下什么功绩。

七、八句写:这些令人伤悲的家仇国恨,怎么能容我袖手旁观,虚度年华呢?

这首诗写诗人身在异国他乡,心怀祖国的危亡局势,日夜为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为自己无力挽救祖国的危难而感到悲痛和惭愧,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爱国的伟大情怀。

3.感悟诗境

前四句自述打破封建传统观念,不远万里孤身一人到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真理。“万里乘风独向东”,表现出一个女英雄的胆识和气魄。接着又表达出自己无论在远航途中,还是在日本岛上,都为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悲痛、自惭。后四句写自己身在异国他乡也不能过悠闲平静的生活,因为封建的清王朝尚未推翻,帝国主义尚在践踏祖国。该诗抒发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很深的感染力量。

4.教学重点

一个“独”字体现了诗人的胆识过人。“梦魂”体现了诗人时刻未忘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国忧心。“悲回首”,因为国土流丧而不忍回望。“惭”字是诗人的自责,结尾两句是为救国难而表示的决心。

5.学后答疑

(1)诗人孤身一人跋涉万里远赴日本为什么?

8.搜集爱国的古诗词 篇八

关键词:古诗词 爱国主义 文学主题

引言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诗歌传统历史悠久,在古诗词的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一直都是诗词的重要主题。我国诗坛以及词坛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们留下的作品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爱国主义思想表达的是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忠诚,是牵绊着每一个国人最真挚的感情。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诗人以及词人为国家的统一、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仅使用文学之笔表达了爱国主义的情怀,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外国侵略,表达了中国人民骨子里拥有的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久而久之,这种精神便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形成了爱国主义传统。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现代教育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诗词的解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词主旨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古典诗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作品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更表达了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在面对国家出现危难时会挺身而出亲身参与到斗争中,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诗人以及词人很多的创作灵感,他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往往都会以祖国的山水为基础,融入自己的情感,将祖国的山水也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好像亲身游览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河流一样,从而建立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表达对国家以及民族前途的关切

爱国主义诗人和词人在创作时,往往将国家以及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民族的发展,都是与自身的命运有紧密联系的,国家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因此在诗歌中表达对国家以及民族的一种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表达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国家遭遇危难之时也是诗人和词人进行创作的高峰之时,当国家遭受外来国家的侵略时,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以及词人不仅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愤慨,还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陆游、辛弃疾,不仅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词作,更是亲身投入到战斗之中,与金国对抗,为国立功。

二、爱国主义诗词解读

爱国主义一直都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一)古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萌芽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有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篇,比如:《无衣》、《载驰》、《六月》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是《无衣》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了秦国人民希望可以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诗歌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十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展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七雄纷争,我国的大片土地上仍然弥漫着一种刀光剑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文学达到了顶峰,当时著名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是屈原。他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也热爱祖国的山河以及其他百姓,但是他的仕途并不顺利,遭到了排挤,最后被流放到沅湘,他的治国抱负得不到相应的施展,却一直在与黑暗的势力斗争。这才出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著名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气节。在屈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古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我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现象,在这种相互混战的局面下,建安诗派的出现对诗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安诗歌抒发了诗人们渴望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建安七子的爱国情怀以及抱负得到了深刻的展现。比如曹植在《白马篇》中刻画了一个武艺高超、性情豪迈的游侠形象,他身上的那种爱国激情也是曹植身上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发展到唐代之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强盛的国力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太平盛世之下,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描绘,表现出一种豪迈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李白就描写了许多关于祖国山水的篇章,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秀美的江山,看到充满了激情的生活。同时在边塞诗人的笔下也可以看到爱国主义情怀,他们的爱国主义则是一种豪迈的杀敌必胜的情怀,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等,这些诗句中都彰显了豪迈的斗志以及豪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唐朝也开始衰落,在这个时期,则出现了另一批忧国忧民的诗人,很多诗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治国的理念以及抱负,比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则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献身的精神。杜甫与李白同为唐代诗人,但是由于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在诗作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很大不同。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直面人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等等。

我国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深化是在宋朝时期。宋词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爱国主义在宋词作品中有十分深刻的体现。苏轼、陆游、辛弃疾等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们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著名作品。在这个时代中也出现了很多爱国主义将士,他们不仅能在沙场上奋勇杀敌,也能在文坛上挥墨而作。其中陆游和辛弃疾的词作,是宋代爱国主义诗歌中的杰出代表。

三、诗词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延续至今,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有古诗词的身影。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单纯地是作者的情怀以及思想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分析,对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心理进行剖析,有助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待国家以及民族具有责任感。比如辛弃疾的词作对典故的运用是一个最大的特点,他所运用的典故,都与内心的情感是有很大关联的,他是用典故在讲述自己的人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辛弃疾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词人,对于一些涉及到朝廷和政治的话题,很多时候不能直接描绘,因此只好隐晦地采用典故来表达内心世界。在对古诗词进行解析时,需要对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从创作中得到灵感,便于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反映,也是对自己的人生的真实写照。只有对古诗词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传递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宏伟.“剑南诗万篇,半洒神州泪”——试论陆游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2]何元智.精忠报国志难酬——论《离骚》的忧患美[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

9.爱国的格言和古诗词 篇九

格言: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吴玉章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古诗词: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名人爱国故事: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周恩来

1954的冬天,周总理听说北京的公共汽车很拥挤,老百姓坐车很困难。一天下午五点多钟,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周总理对秘书和卫士说:“群众反映现在坐公共汽车很拥挤,等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咱们去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通告保卫部门。”

周总理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图书馆附近的汽车站,人确实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车,周总理才最后上去。车里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周总理往车里走了走,抓住吊环,汽车开动了。一开始,人们都没有注意。过了几分钟,一位乘客发现了总理:“哎呀!这不是周总理吗?”顿时,车里沸腾起来,许多人站起来给总理让座,不少人往他身边挤,有的人还把手伸过来要和总理握手。秘书和卫士都非常着急,怕把总理挤倒。周总理挥着手大声说:“请坐,请坐,别挤!”这时,一位乘客挤过来,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总理,你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总理笑着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吗!”有的乘客非要让总理坐下,总理坚决不肯,一直站着和大家亲切地说着话。总理向他们在哪儿工作,住在哪里,生活怎样,每天上下班坐车要多少时间。车走了几站以后,秘书和卫士劝总理下车,说:“情况也就是这样了,咱们赶紧回去吧!”总理还坚持坐下去,下了车以后,总理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个北京城。

10.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其一》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林安邸》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记南征诸将》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就义诗》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上一篇:人物外貌的段落下一篇:新日锌业新员工入厂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