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素养调查问卷

2024-10-23

研究素养调查问卷(共9篇)

1.研究素养调查问卷 篇一

通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评价报告

按照“2011年吉林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我中心于8月15-27日对昌邑区延江街东红社区矿建小区15号、16号、17号楼的100名居民进行了《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入户调查,于9月15-16日分别对吉化四小、汇文中学的50名小学生及50名中学生进行了《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调查。先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社区居民100名,其中男性46名,女性 54名,16-50岁40名,51-60岁18名,60岁以上42名。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85%;对吸烟可导致哪种疾病的知晓率≧90%;对日常行为习惯的知晓率≧80%;健康技能掌握≦50%。

二、调查在校学生100名,吉化四小50名,其中男性21名,女性 29名﹔汇文中学50名,其中男性19名,女性 31名。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65%;对吸烟可导致哪种疾病的知晓率≧50%;对日常行为习惯的知

晓率≧70%;健康技能掌握≦30%。

通过调查,辖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习惯的知晓率较好,对健康技能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较差。社区居民普遍接受社区中心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配合健康教育讲座及问卷调查。中小学生对此次调查的知晓率普遍较低。

我们将结合此次调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及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2.研究素养调查问卷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河北大学200名医科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和100名非医科专业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 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288份有效问卷, 有效率为96.0%。其中46名大四医科学生在首次完成问卷的15 d后, 再次填写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 共收回有效问卷40份。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2011年制定的我国公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群体健康素养评价指标子系统及其题库, 参照卫生部2008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以我国公民健康素养共用题库与学生专用题库以6∶4比例抽取试题, 编制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问卷质量控制3个部分, 其中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专业、年级等。组卷完成后, 请有关专家对问卷进行判断和修改, 删除某些专业性较强以及难度较大的题目, 最终确定健康素养的3个维度40个题目, 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 (25个题目)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8个题目) 及基本技能 (7个题目) [6]。

单选题每道题答对得1分, 答错得0分;多选题全部选对得1分, 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问卷总分共计40分。

具备健康素养的判断标准: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健康素养3个方面的调查内容, 分别正确回答80%及以上, 视为具备3方面的健康素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20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双录入方法对问卷进行录入和核对。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素养内容得分情况

以问卷的总分数为横坐标, 以达到某分数的调查对象的构成比为纵坐标, 绘制调查对象正确回答健康素养题目的分布图。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问卷总体得分基本呈正态分布。见图1。

2.2 问卷的信度

调查显示, 健康素养问卷总体及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651, 0.602, 0.262, 0.374, 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09, 0.598, 0.674, 0.61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2.3 问卷的效度

问卷Bartlett's Test χ2=1 324.267, P<0.01, 表示调查对象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取样适当性量数 (Kaiser-Meyer-Olkin, KMO) 值为0.620, 说明收集的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整体解释的变异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18个, 可解释总变异的58.693%, 其中因子载荷值均属于中高程度 (>0.4) , 见表1。

3 讨论

结果显示, 本问卷符合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的整体构架合理。问卷各方面的重测系数均大于0.5, 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 稳定性较好[7]。问卷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 总体健康素养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的内部一致性较好;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两方面的内部一致性不够理想, 提示这2个方面问卷题目的同质性较差。

结构效度分析中, 问卷提取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8.693%, 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基本反映了问卷的设计结构[8]。但是提取的公因子数较多 (18个) , 说明问卷的3个维度所涵盖的健康问题较分散, 提示问卷需进一步调整。

参考文献

[1]WHO.The bangkok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J].Health Promot J Austr, 2005, 16 (3) :168-171.

[2]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5) :385-388.

[3]Divis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Unit.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M].Geneva:WHO, 1998:10.

[4]严丽萍, 魏南方, 解瑞谦, 等.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2, 28 (1) :8-11.

[5]刘朝杰.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7, 5 (4) :174-177.

[6]任绍娟, 葛龙广, 米光明.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2, 29 (1) :79-83.

[7]周热娜, 傅华, 罗剑锋, 等.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量表信度及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7) :841-843.

3.大学生兼职问卷调查研究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大学生研究领域内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关注并研究大学生的兼职行为,对大学生就业趋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及其诱因,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立体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惊醒合理兼职,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的260名大学生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调查了当前阶段大学生的兼职现状,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自编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希望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研究。

一、大学生兼职状况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共260名(样本分布见表1)。问卷发放时间从2012年3月到2012年4月,采取非随机抽样的判断抽样方式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26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45份,收回问卷有效率为100%。

在对问卷回收的词频进行整理、筛查的基础上,自编大学生消费状况问卷。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245份问卷回收的数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探索大学生兼职状况的结构构成。

表1 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样本分布

项目样本数量样本比例(%)项目样本数量样本比例(%)

性别男9940.4兼职经历有15462.9

女14659.6 无9137.1

年级大一7028.6月消费600以下6024.8

大二3715.1 600-8005723.3

大三4418.0 800-10007129.5

大四2610.6 1000以上5723.3

硕士6827.8

年龄18岁以下72.9月生

活费600以下5120.8

18-21岁8434.3 600-8005422.0

22-25岁13454.7 800-10008434.3

25岁以上208.2 1000以上5622.9

(二)信度分析。

问卷各维度和问卷整体的信度分析,除“遇到的困难”的Cronbach’ alpha系数(克朗巴赫系数)为0.538外,其它纬度和整个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均超过了6.0。提示问卷的信度较好。

(三)探索性因素分析。

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型检验,KMO统计量值为0.857,Bartlett球型检验近似卡值为2167.789,P值为0.000,提示问卷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析法(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进行因子分析,并以正交法(Varimax)进行因子旋转(rotate),结果如下表4,提取到的特征根大于1.0的公因子有4个,其特征根值分别为7.095、2.582、1.819、1.549、1.295,5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7.799%。

表4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nent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of VarianceCumulative %

17.09523.64823.648

22.5828.60732.256

31.8196.06238.318

41.5495.16343.481

51.2954.31747.799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二、大学生兼职状况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验证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得到的“大学生兼职状况问卷”因素结构

模型是否与实际数据适配,并验证大学生兼职状况的结构具有理论性。

运用AMOS17.0统计学软件,对245份正式施测的问卷回收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问卷结构基础上,运用AMOS1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整个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下:

Chi-square = 171.897

Degrees of freedom = 83

Probability level = 0.000

4.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网络) 篇四

亲爱的同学:

你们知道吗?在21世纪,无论社会还是个人想要成功地发展,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相信通过你们的学习,你们都可以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回答问卷中的各个项目,你的回答将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谢谢你的支持!

1.当你遇到某种有趣的或是令人惊奇的现象(比如给你一个杠杆就能撬动地球)时,你是:()

A.当时觉得很有意思,过后便将它放在脑后了;

B.觉得很有趣,很想知道原因;

C.觉得很有趣,很想知道原因,并且自己尝试着去解决。

2.当你发现问题(如铁块会沉入水中,而铁船却能浮在水面?)时,你是:()

A.直接寻找答案;B、自己先思考,并作出假设,然后再寻找答案。

3.老师布置的制作作业,一般情况下,你是:()

A.用现成材料进行组装或拼凑;

B.材料是自己动手找,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制作。

4.在进行实验时,你是:()

A.喜欢自己设计实验;

B.先参考书上的实验方法,然后进行改进;

C.完全参照书上的实验方法;

D.看着其他人动手。

5.你会使用下列哪些仪器:()(可多选)

A.直尺、量角器、圆规;

B.量杯、量筒;

C.测力计、温度计;

D.天平。

6.你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是:()(可多选)

A.课堂上学到的;

B.课外书上来的;

C.网上得来的;

D.根据活动的需要,检索、查阅和筛选书刊、上网及其他信息源。

7.如果让你研究一种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A.你会在饲养过程中研究它;

B.上网或上图书馆查询资料了解他。

8.当你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时,你会()

A.把新的发现藏在心理,生怕说错;

B.把新的发现及时告诉同伴;

C.进行多次实验得到证实后,再告诉同伴。

9.当同伴的回答与自己的发现不同时,你是()

A.否定自己的结论,赞同别人的观点;

B.对自己的结论产生怀疑,不知谁对谁错;

C.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能寻找支撑的理由;

D.等待老师作出判断。

10.如果你看到蚕宝宝吐出了黄色的丝,你会:()

A.觉得很惊奇;

B.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C.觉得很有趣,并且会尝试着研究出其中的奥秘来;

11.当别人否定你的意见时,你会:()

A.你会对提意见的人怀恨在心;B.觉得很不屑;

C.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12.如果需要你长期观察某种动物(如蚕)的生长过程并做好观察记录时,你的态度是()

A.不愿按时观察;

B.偶尔观察和记录,事后补一份;

C.能经常观察,但懒得记录;

5.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表 篇五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政治面貌?

◎中国党员 ◎ 共青团员 ◎民主党派 ◎群众 3.您所学的专业领域?

◎理科 ◎工科 ◎文科 ◎其它 4.您目前处于什么学习阶段?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及其以上 5.您平时使用最多的媒介

◎报刊杂志 ◎广播 ◎电视 ◎电脑 ◎手机 6.您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是

◎小于1小时 ◎ 1小时至3小时 ◎3小时至6小时 ◎6小时以上 7.您看报纸和杂志的频率是

◎每天都看 ◎5天看一次 ◎一周一次 ◎偶尔看看 8.您一般上网娱乐(包括与人交流)的时间是

◎小于1小时 ◎1小时到2小时 ◎2小时到3小时 ◎3小时到4小时 ◎大于4小时 9.您使用手机上网目的是(可多选)◎使用QQ、飞信等与人沟通交流

◎使用百度、谷歌查询信息

◎浏览当天新闻

◎听音乐、看小说、看电影

◎玩游戏

10.您在使用媒介浏览信息、新闻时,会有意识地辨析它们的真实性吗? ◎全部信息都会主观过滤

◎会,但也只是想一想不会深究

◎很少会,认为基本上是真实客观的◎完全不会,觉得都是真实的

11.您是否会有本打算去自习看书,却被电影、电视、游戏等媒介产品所打乱,而不能控制的行为?

◎经常有 ◎偶尔会有 ◎很少有 ◎基本没有 12.上课、学习的时候会用手机上网吗? ◎经常有 ◎偶尔会有 ◎很少有 ◎基本没有 13.您认为媒介中的广告对您的影响

◎非常大的影响且很容易受其影响 ◎ 影响比较大 ◎影响较小 ◎基本没有影响 ◎完全没有影响

14.您对网络游戏的态度是 ◎非常憎恨,认为玩物丧志

◎ 既爱又恨,但不能戒掉还是每天都玩

◎非常喜爱认为已经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小玩怡情,大玩丧志

15.您认为外国媒介传播的产品(好莱坞电影等)是意识形态渗透的表现吗? ◎非常赞同 ◎知道,但不会拒绝认为不会渗透自己 ◎不赞同,觉得小题大做 16.您从哪里获得“媒介素养教育”相关内容?(可多选)

□ 报纸杂志 □ 广播电视 □ 网络 □ 学校课堂教育 □ 家庭教育 □ 不了解 17.您认为当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的方面有(可多选)□ 媒介使用技术

□ 媒介选择能力

□ 媒介批判意识

□ 媒介环境交往能力

□ 媒介道德伦理观

□ 媒介心理素质

□ 媒介法律意识

18.您认为在当今时代下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必要吗? ◎非常必要 ◎必要 ◎现在不必要将来应该需要 ◎没必要 ◎不了解 19.您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教育应该以哪种形式出现? ◎必修课,且要进行正规的课程考试

◎必须课,不需课程考试 ◎选修课,和学分挂钩

◎选修课,不和学分挂钩

6.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调查问卷 篇六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为此我们设计了此份调查问卷,请在您自己认为的选项上打“√”或空白横线上写上相应的答案,感谢您能在这个宝贵的时间里写下您的意见,你的参与,将为我们清晰描述我们共同组成的这个群体的道德素养真实状况提供最具价值的一份答卷。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当你在食堂吃完饭后,你是否会将剩菜和餐具带到餐具回收处?

A、会B、不会C、有时会

3、在食堂打饭时,你是否会自觉排队?

A、会B、不会C、有时会

4、当你在走在校道、街道上或在沙滩上游玩,此时手上正拿着垃圾,A、反正没人看到,随手一丢

B、即使垃圾桶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也会拿去那里丢

C、塞在别人的物品里D、塞在自己的包包里

5、你在教室上完课后是否会将抽屉里的垃圾一并带走?

A、会B、不会C、看情况而定

6、你在考试时是否会作弊?

A、从来不会B、经常C、偶尔会

7、当你的校园一卡通丢了之后是否有人还给你?

A、会,里面钱也没少

B、会,但里面的钱已经没有了

C、不会

8、你是否会在教师的墙壁上,桌椅上乱写乱画?

A、从来不会B、经常会C、无聊时候会

9、当你在上课时是否会把手机调成关机或静音状态?

A、会B、从来不会C、老师提醒时会

10、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需要座位的人时,你会?

A、主动起来让座B、期待别人让座

C、装作没看见D、别人看到我不得已让座

11、在市场里,你不小心被老板泼的脏水弄脏了衣服你会怎么样?

A、破口大骂B、以后不再光顾此店

C、当没事发生D、要求老板道歉

12、你是否乐于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 你会怎么做?

A、经常参加B、从来不会参加C、有时参加

13、你对考试作弊有何看法?

A、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C、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 B、总比补考好吧 D、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

14、你认为当今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否重要?

A、非常重要B、一般 C、有没有无所谓 D、不是那么重要

15、看见有人乱扔果皮纸屑你会怎么做?

A、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B、上前制止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16、你认为当今大学生道德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选)?

A、沉迷于网络生活

B、生活方式不同,习惯不同

C、社会环境的影响

D、社会政治的冷漠与投机

E、父母没教育好

17、你对宿舍“长流水,长明灯”有何看法?

A、主动关掉B、谁爱管谁管 C、没什么大不了

18、你在网上聊天注意文明用语吗?

A、从来不在网上聊天

B、网络是虚拟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C、不太注意,因为大家都一样

D、非常注意

19、当你发现被朋友欺骗时,你会怎么做?

A、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B、从此断交

C、争取挽回的余地

D、当做没事发生

20、你认为决定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多选)?

A、社会环境

D、成人表率B、家庭陶冶E、舆论向导C、学校教育 F、影视作品

21、你对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态度是?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 D、不满意

22、在你心中占比重较大的道德观念是:(多选)

A、经济利益B、权力地位C、自强不息D、平等自由

E、尊重学识F、共产主义G、其他

23、当你在路上拾到钱包之类的物品时,你会怎么做?

A、在原地等待失主回来

B、交给警察C、占为己有

24、你对同学借钱不还的看法是:(多选)

A、可能是对方实在没有偿还能力

B、反对有钱而故意赖帐的行为

C、绝对不可原谅,会断绝与其的一切往来

D、无所谓,不太在意

E、借钱不还的人应该受到“良心”的遣责

F、人品就很成问题,以后再不借钱给这样的人

G、其它

25、你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

A、自己的爱好与所学专业有冲突

B、做兼职 有时不得不逃课

C、老师讲课乏味 不如自学

D、逃课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玩

26、你对于自习室、图书馆占座现象的态度:

A、很正常 B、非常可恶

C、可以理解,但占座不去很可恶

27、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培养哪些良好地道德素质(多选)?

A、乐于助人

D、诚实守信B、勤奋好学E、舍己为人C、热爱祖国 F、其它

28、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要还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要?

A、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要

B、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要

C、两个都重要

D、两个都不重要

29、你对于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有何看法?

A、对于旁观的路人持谴责的态度

B、不表明态度

C、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觉得没什么好谴责的D、其它

30、你是否在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

A、是,我正在努力培养

B、有这种想法,但没付诸行动

C、从没有过这种想法

31、你对如何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有什么建议吗?

7.研究素养调查问卷 篇七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座城市开通了300多条地铁线路, 总长度超过6000多公里。我国内地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等城市已经在进行大规模的地铁建设。由于我国城市地铁发展历史较短, 而建设速度却很快, 其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和脆弱性日益突出。同时, 地铁运营过程中一旦发生突发事故, 其后果及其严重, 社会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十分巨大[1]。

地铁车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 人群非常混乱, 乘客的行为难以控制, 造成疏散极度困难。因此, 如何在突发事件下合理快速的组织地铁乘客疏散至安全区域, 是地铁运营部门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地铁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疏散方案的制定首先需要了解乘客的疏散行为特征, 例如, 乘客疏散时的路径选择、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以及疏散行为和心理特性等。地铁乘客在突发事件下的疏散行为及心理特征与其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各因素本身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影响, 对这些方面的研究需要开展大量的调查问卷工作, 统计分析人员个体差异对其疏散行为影响的程度。现阶段, 国内针对地铁乘客疏散行为特征的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 此外国内在进行疏散模拟时, 一般直接使用或参考国外数据[2]。人员疏散行为与人的生理特征、文化背景、行为习惯、应急疏散素养等密切相关[3,6], 我国人员疏散行为特征与国外有很大差异。直接采用国外的数据, 必然大大降低计算机模拟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因此, 开展针对我国人群疏散行为特征的调查及相关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安全意识的内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地铁环境的具体情况, 进一步完善了地铁人群安全行为及心理调查问卷内容, 并从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突发事件下安全疏散行为等方面, 对北京、广州两座城市602位地铁出行乘客的进行问卷调查, 进而分析地铁出行乘客的性别、年龄及学历组成比例, 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乘客在安全意识及疏散行为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

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来源

本文设计地铁人群安全行为及心理调查问卷的框架[1,2,3,4]见图1。

调查问卷的数据来源:2010年4月、6月在北京地铁1号线A站、B站及2号线C站、D站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3份;2011年7月、10月在广州地铁4号线E站、5号线F站、G站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50份, 收回有效调查问233份;2012年1月、3月在北京地铁1号线复兴门站、军事博物馆站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80份, 收回有效调查问176份, 合计发放调查问卷630份,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2份。

(1) 60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女性为298人, 男性为304人, 分别占49.5%和50.5%, 表明地铁出行乘客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当。

(2) 60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约60%的乘客年龄在19-30岁之间, 表明地铁出行乘客中绝大多数为年轻人, 其反应速度、对周边事物的感知及观察能力较强, 能在突发事件下做出较快的反应。

(3) 60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乘客为6人, 初中学历乘客为70人, 高中学历乘客140人, 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学历乘客60人, 大专学历乘客150人, 本科及以上学历176人。由图4表明, 60%左右的乘客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整体素质较高。

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论

2.1 不同性别乘客安全意识及疏散行为特征

2.1.1 安全意识差异分析

(1) 接触过安全知识宣传的男性乘客为192人、女性乘客为164人。选择没有接触过的男性乘客为112人, 女性乘客为134人。由图5表明, 男性乘客接触过地铁安全知识宣传的比例高于女性。

(2) 男性对地铁安全“非常关心”的有106人, “比较关心”的有137人, “一般关心”的有34人, “很少关心”的有18人, “完全不关心”的有9人。女性乘客相应的人数统计依次为132人、140人、20人、6人、0人。由图6表明无论男女, 八成以上的乘客关心地铁的出行安全。此外, 女性相对比男性要更加关注地铁出行安全。

2.1.2 疏散行为差异分析

(1) 在突发事件下疏散时, 男性“听从指挥”的有145人, “跟着人多的方向走”的有37人, “选择人少的疏散通道走”的有65人, “选择最快撤离的疏散通道走”的有57人, 女性乘客相应的人数统计依次为145人、22人、67人、64人。由图7表明男性、女性乘客在本问题的选择上大体相同, 但是选择“跟着人多方向走”的比例男性要高于女性。

(2) 男性在突发事件下疏散时“尽量避让不踩着摔倒乘客”的有109人, “自己疏散, 直接跃过去”的有79人, “上去搀扶起来”的有116人, 女性乘客相应的人数统计依次为119人、65人、114人。由图8表明男性、女性乘客在本问题的选择上大体相同。

2.2 不同年龄乘客的安全意识及疏散行为特征

2.2.1 安全意识差异分析

(1)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 年龄在22岁以下的乘客接触过安全知识宣传的比例最高为75%, 22-30岁之间的乘客接触过安全知识宣传的比例最低为53%, 由此说明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安全知识的宣传。

(2)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们对地铁安全的关心程度逐步增加。22岁以下的年轻人对地铁安全的关心程度较低, 50岁以上的老年乘客关心程度最高。

2.2.2 疏散行为差异分析

(1)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 随着年龄增长在突发事件下疏散时, 选择听“听从指挥”的人数比例基本呈现递增的趋势;选择“选择人少的疏散通道走”的人数比例则逐步减少。

(2)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 随着年龄增长在突发事件下疏散时, 选择“尽量避让, 不踩着摔倒乘客”的人数比例逐步增加;选择“自己疏散, 直接跃过去”的人数比例基本呈现递减趋势, 只是50岁以上乘客选择本项时, 比例有所增加;选择“上去搀扶起来”的人数基本呈现递减趋势。

2.3 不同学历乘客的安全意识及疏散行为特征

2.3.1 安全意识差异分析

(1)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 无论学历高低, 未接触过安全知识宣传的比例基本为40%左右, 因此地铁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增加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接触过安全知识宣传的比例基本随着学历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2)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 乘客对安全疏导标识的认知度逐步增加;完全不了解安全疏散标识的比例逐步减少。

2.3.2 疏散行为差异分析

(1)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 随着学历的增加在突发事件下疏散时, 选择听“听从指挥”的人数比例呈现递减的趋势;选择“选择人少的疏散通道走”的人数比例则逐步增加。

(2)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 随着学历的增加在突发事件下疏散时, 选择听“不慌张, 继续在该出口疏散”的人数比例逐步增加;选择“慌乱, 产生推搡、践踏等极端行为”的人数比例则逐步减少;选择“烟雾中寻求别的出口”的人数基本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3 结论

通过对北京、广州两座城市602位地铁出行乘客的调查问卷表明, 由于乘客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的不同, 导致其在地铁出行的安全意识及突发事件下的疏散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体表现为:

(1) 大多数出行乘客对地铁安全十分关心, 且随着年龄和学历的增加而增加。此外, 女性相对比男性要更加关注地铁的出行安全。

(2) 40%以上乘客未接触过安全知识宣传,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增加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此外, 男性乘客接触过地铁安全知识宣传的比例高于女性, 且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安全知识的宣传。

(3) 地铁突发事件下听从指挥进行疏散的乘客比例随着年龄和学历的增加而增加, 而与乘客的性别基本无关。

(4) 由于受到调查问卷样本数量偏少, 被调查乘客隐藏真实想法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 在下阶段研究中应加大问卷调查数量, 以求取得更加真实的人员疏散行为特征。

参考文献

[1]何理, 钟茂华, 史聪灵, 等.地铁突发事件下乘客疏散行为调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1) :53-58HE Li, ZHONG Mao-hua, SHI Cong-ling, et al.Investiga-tion on evacuation behavior of passengers in metro emer-genc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1) :53-58

[2]刘克会, 北京市地铁乘客安全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007LIU Ke-hui.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study on thestatus quo of Beijing subway passenger’s safety awareness[D].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007

[3]何理, 钟茂华, 史聪灵, 等.北京地铁乘客疏散行为特征调查试验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 2011, 32 (S2) :253-257HE Li, ZHONG Mao-hua, SHI Cong-ling, et al.Surveyon behavioral features of evacuation of Beijing Subway[J].Journal of Norththeastern University, 2011, 32 (S2) :253-257

[4]HE Li, ZHONG Mao-hua, SHI Cong-ling, et al.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investigation of metro passenger evacu-ation behaviors in case of emergency[J].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destrian and EvacuationDynamics, 2010

[5]王驰.某地铁站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论文, 2007WANG Chi.Study on safety evacuation during the fire of asubway station[J].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07

[6]肖国清.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理论与控制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东北大学, 2003XIAO Guo-qing.Study on human behavior theory andcontrol in building fire evacuation[D].Doctoral Disserta-tion Paper, Norththeastern University, 2003

[7]钟茂华, 史聪灵, 符泰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火灾时人员疏散问题研究[D].2006 (沈阳) 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沈阳, 2006年9月15日~16日, 535-542ZHONG Mao-hua, SHI Cong-ling, FU Tai-ran.Study onhuman evacuation of subway train fire[D].2006 (Shengyang)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 535-542

[8]何理, 钟茂华, 史聪灵, 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6) :128-132HE Li, ZHONG Mao-hua, SHI Cong-ling, et al.Study on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J].Journal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6) :128-132

[9]张培红, 陈宝智.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行为规律[J].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22 (1) :54-56ZHANG Pei-hong, CHEN Bao-zhi.Behavior rules of hu-man evacuation in fire[J].Journal of Norththeastern Uni-versity, 2001, 22 (1) :54-56

[10]ZHONG Mao-hua, SHI Cong-ling, TU Xu-wei, et al.Study of the human evacuation simulation of metro firesafety analysis in China[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08, 21 (4) :287-298

[11]史聪灵, 钟茂华, 刘智成, 等.地铁高架车站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性能化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3 (4) :11-15SHI Cong-ling, ZHONG Mao-hua, LIU Zhi-cheng.Per-formance-based design on occupant evacuation of elevat-ed metro station in fire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 2007, 3 (4) :11-15

8.研究素养调查问卷 篇八

总体水平值得乐观

公益类科研院所主要是指非工业部门(不含中国科学院)的公共安全、减灾防灾、环保、地质、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医疗卫生、计量、地震、测绘等领域的科研院所,是我国社会公益研究活动的主要微观执行主体。在调查的152个中央级公益类科研院所中,整体机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比例为9%,国内领先的70%,国内先进的占16%,国内一般的4%。不同领域的机构研究水平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调查的256个科研人员共涉及481个研究方向,研究水平处于国际水平的占26%,国内领先的54%,国内先进的19%,国内一般的1%。

以上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中央级公益研究院所的总体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些机构的研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公益研究的最高水平,有的公益研究领域达到国际水平的比例较高,如农业领域,达到国际水平的比例为20%。

院所改革初见成效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要求,公益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于1999年开始展开,2001年11月,国土资源部等4个部门所属98个公益类科研机构率先启动改革;2002年10月,第二批农业部等9个部门所属107个科研机构确定了改革方案并开始实施;2003年底,第三批卫生部等5个部门所属43个科研机构的改革方案正式批复。通过4年的努力,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以第一批改革的公益科研院所为例,据不完全统计,4个部门29个非营利机构共撤并了64个学科方向,新设了一批新兴学科;在人员结构调整上,按照高效、精干原则大幅度压缩职能部门和人员,各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编制一般控制在总编制的10%以内,一些不适宜科研工作的人员通过后勤社会化、发展产业和提前退养等渠道进行了分流安置;科研人才层次有所提高,目前29个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71.8%;2002年新引进硕士以上人员158人,而同期流出人员为62人。机构科研能力显著增强,通过竞争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2002年4部门的29个非营利机构共承担国家项目375项,经费总额达3.4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76%。

科研院所自身对机构改革对其产生的作用评价结果也表明,在增强机构的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增强机构活力提高效率3方面,都产生了比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增强机构活力,提高效率方面,认为“作用较大”和“作用大”的院所比例占70%以上。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在我国的公益性研究机构中依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机构的发展,只有正视这些问,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才能促进其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公益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投入渠道略显单一,不能满足现实条件下社会对公益研究发展的需求。同时,经费投向结构还欠合理,制约了某些公益研究领域的发展,影响了公益研究经费的利用效果。

目前,国家每年都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研究领域投入一定量资金,用于提高国家的社会公益研究水平,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2000年国家还设立了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资源环境、防灾减灾、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农业和社会发展等重点公益研究领域。

然而,目前我国公益研究经费依然不足,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社会公益性研究的需求。83%的专家认为我国公益研究经费的总量“不足”,17%的专家认为非常短缺。科研人员中有50.6%认为“不足”,43.2%认为“基本充足”,5%认为非常短缺,只有1.2%认为是“较充足”。

我国公益研究经费的主要渠道是国家科技部,152个研究机构中有115个机构(占75%)的经费第一来源是国家科技部,其次是主管部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有5个机构第一经费来源是企业赞助或与企业合作。在其全部经费来源渠道中,有40个机构有国际合作的资金来源渠道。这说明,政府依然是社会公益研究最主要的资助者。

对我国公益研究投向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公益类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专家、主管部门共465个评价者认为是“合理”的占4%,认为“不大合理”和“不合理”的占20%,其余76%认为“基本合理”、“比较合理”。

因收入偏低、不易申请到课题等原因,使得我国公益研究队伍稳定性不高,存在潜在的人才流失隐患,影响着公益研究的顺利开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益研究队伍的学历结构还偏低,不能完全适应公益研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对152所科研院所的公益科研人员年龄结构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公益研究人才队伍主要是以30~50岁之间的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的占到了83%,年龄结构总体来说比较合理。

从学历结构看,大本及其以上的学历占总人数的3/4左右。与国外同领域相比,部分领域的学历偏低。例如,我国农业科研领域,总体来看,博士占1.77%,硕士占5.75%,大部分人为大学本科,占40.75%。而一般来讲,在美国的科研机构中,博士学位人员所占比例为25%~30%左右。相对来说,我国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博士生、硕士生比较少。

在256名公益科研人员中,42%的科研人员认为目前公益科研人才不稳定,50%认为基本稳定,只有6%的人认为是稳定的。从不同的公益研究领域来看,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领域人才稳定性较差,认为人才不稳定的比例分别占到57.14%和66.67%,这表明在这些领域存在潜在的人才流失危机。在部分领域已经出现了科研人员从公益研究领域转向了非公益研究领域,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也转行去了待遇较高的领域。

对人才不稳定的原因,公益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中有近一半的科研人员和机构认为人才不稳定的原因是“收入低”。此外,“不易申请到课题”也是造成目前公益科技人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目前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形势下,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152所公益科研院所中,近4年来,国外来国内交流人数累计8075人次,平均13.3人/年/单位,国内出国交流人数累计4061人次,平均6.68人/年/单位。从公益院所分领域人才交流来看,各领域之间差别比较大,资源环境领域人才交流相对比较多,而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和健康保障领域人员交流相对较少。

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行体制不通畅,部门分割情况比较严重,缺乏有效的组织、分工、协作机制,不适应公益研究发展的要求;公益专项管理的某些环节实施需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进。

2000年,国家社会公益专项设立以后,科技部制定了《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监督、约束专项经费的使用;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加强对专项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形成项目申报、评审、实施、经费预算管理各环节有机组成、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

针对4年多来公益专项管理中各环节的合理性问题,科研院所认为绝大部分管理环节的合理性在“基本合理”及其以上的比例占到了93%以上,各管理环节基本上是比较合理的。

自2000年设立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以来,截至2002年底,国家财政共投入公益专项资金4.37亿元,支持项目507项,其中重点项目110项,涉及部门20余个,承担单位200多家。承担专项课题的科研人员对专项执行效果满意度较高,22.1%的人员认为执行效果“很好”,69.4%的人为执行效果“较好”,8.5%的认为“一般”。

通过承担公益专项课题,对科研单位也产生了比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提高公益研究水平上,62.8%的院所认为通过承担公益专项课题对其单位“作用大”。调查结果显示,在增强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单位实力和声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政府投资形成的公益研究成果往往被控制在科研机构和专家手中,绝大部分没有实现共享,一些科研项目直接用于获取数据的支出高达项目总经费的50%。

对目前我国公益科研成果共享实现情况,公益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公益研究主管部门的意见显示,15%认为全部实现了共享,59%认为大部分成果实现了共享,认为少部分成果共享和基本没有共享的比例为26%。就已实现了的成果共享部分,34.6%认为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共享,57.2%认为在行业内实现了共享,还有8.2%认为在地区范围内实现了共享。

从上面数据看,公益科研成果的共享实现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实际情况却与此有较大的差距。之所以出现这种调查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究其原因应是共享实现中的执行不够,再往深层次原因考虑,就归因于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的共享机制问题。大家都认为应该共享,但没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并切实执行。

建议对策

一、加大政府公益科研经费投入,积极拓展多渠道的公益科研经费来源,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其他渠道作为有效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来源体系;与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的分类改革相结合,对于确需国家支持的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要在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分流人才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的社会公益研究基地;明确优先发展领域,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等多方意见,突出重点,力争有限的经费投入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果。

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公益研究人才制度,切实提高人才待遇,稳定人才队伍;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加快社会公益研究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抓住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契机,切实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现代社会公益院所制度;改革完善公益科研管理体制,对立项、评审、实施、评价、成果共享等各流程环节实行系统跟踪管理;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公益科技评价体系;健全公益科研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保证管理机制运行通畅。

四、加强公益科研成果共享的执行力度,真正把共享落到实处。加强成果的汇总、登记、公布等工作;搭建成果共享的网络平台,同时完善制度平台,制定相应的成果共享的制度、办法,诸如成果通报、共享管理办法等,明确公益科研成果共享的权利和责任。

9.研究素养调查问卷 篇九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中重要的一支队伍,很有必要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然而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就是在于了解我校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见解,为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工作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完成这份问卷会耽误您一点宝贵的时间,在此,我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3.对于革命先辈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您是什么态度?()

A.表示理解与赞同,马克思主义是至今历史上最科学的信仰

B.表示理解但不知道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信仰,西方的资本主义信仰感觉也很好

C.表示不理解

D.表示不赞同

4.关于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您怎么看待()

A.有必要信仰,因为这涉及到我国社会的发展

C.没必要信仰,还不如多关注考研、就业等现实问题

B.无所谓,因为和自己关系不大

5.如果有下面几种主义供你选择,您更愿意选择哪一种()

A.马克思主义 B.资本主义 C.金钱主义 D.享乐主义 E.个人主义 F.宗派主义

6.您看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吗?()

A.看过,有感悟B.看过,看不懂C.想读,不知读什么D.不想读,没兴趣

7.您主要是通过那些途径了解马克思主义?()

A.学校开设的课程B.报章杂志C.电视媒体D.其它途径

8.您学马克思主义的动力是什么?()

A.个人兴趣B.为修学分C.学习对实践有所帮助D.其他

9.您觉得马克思理论课怎么样?()

A.马克思理论课教师素质不错,做到了“见闻广博、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B.不错,会认真听讲

C.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对课本有深度发散性讲解,很无聊

D.完全是浪费时间

10.您认为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或导致你学习马克思主义兴趣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理论脱离实际,空话套话多,针对性时效性不强

B.教师水平差,师资队伍不强

C.与就业毫无关系,浪费时间

D.自己本身不感兴趣,学了也是白学

1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学习,您对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看法?()

A.对学习、工作有实质性作用的一门学科,以后还继续加强学习

B.一种信仰,根本没多大用处

C.简直是在为我们洗脑

D.说不清

12.您感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对您有多大帮助?()

A.很大帮助B.有一定的帮助C.很少有帮助D.基本没有

13.您看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A.信仰共产主义,个人人生追求B.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C.把它当成是一种荣誉的标志D.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

上一篇:总装车间管理思路下一篇:安全小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