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扩大消费需求的文化障碍

2024-07-31

试论扩大消费需求的文化障碍(6篇)

1.试论扩大消费需求的文化障碍 篇一

1. 民俗档案的概念。

风俗乃特定之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所共同遵守之行为模式或规范。“风”者, 因自然条件之不同而导致行为规范的差异也;“俗”者, 由社会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也。风俗乃历史产物, 乡间习俗, 皆有渊源;一事一物, 俱关文化。民俗乃与人俱来、与生俱来的特质, 是人类永恒的伴生物。正如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所言, “民俗是人类最初创造的并塑造自身的文化形态, 是人类挣脱兽性向人性进化的原生态民俗, 并且伴随着人类进化与进步而不断流变的文化现象”, 具体说来, 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 并主要通过人们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1]。民俗档案是指人们在民俗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 记录确切性民俗活动原始信息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 民俗文化消费的概念。

民俗文化中的仪式、神话、原型、习俗等人类群体生活所形成的民俗, 构成了人类原始习俗的一个文化扇面, 同时, 这个扇面又是人类进步的不断异化过程, 它反过来必然制约人类族群、社群自身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这些丰富多彩、林林总总起源于人的生活又制约着人的存在的文化现象, 就是民俗文化。

文化消费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文化追求活动, 其发展、成熟、规模的扩大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规模的大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和释放, 充足的剩余产品为文化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经济越是发展, 人们越需要文化消费, 精神产品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越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对文化消费数量及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自然, 在休闲经济、体验经济和娱乐经济的时代,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消费模式, 民俗文化消费应运而生。简言之, 民俗文化消费, 就是建立在民俗文化之上的文化消费行为。

二、民俗档案的表现形式与民俗档案文化消费类型

1. 民俗档案的分类。

民俗档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 生产习俗档案。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实用具 (各种农业用具, 如:木犁、木耧、四轱辘车、牛车、水车、石碾、石臼、石磨等) 和手工业生产实物 (各种手工业用具, 如:酿酒、打铁、裱画、染坊、纺织等作坊内的各类用具和实物, 各种店铺的幌子、招牌等) 。第二类, 生活习俗档案。民俗服饰:包括各式衣、饰、鞋、帽等实物;民俗饮食:包括各种生活用具, 如:饮具、炊具、食具、酒具和各种制作食品的模具等实物;民俗家居:包括各种建筑装饰、家庭陈设、各种古式家具、卧具、厨房家具等实物;民俗交通工具:包括木轮敞车、轿车、独轮平板手推车、人力车、老式的自行车、木船等实物。第三类, 文化习俗的实物反映。礼仪活动:包括反映婚俗、丧葬、生育、祝寿等礼仪活动的各种实物;艺术品:包括刺绣、石刻、编织、剪纸、年画、风筝、泥塑、面塑、根雕等作品及使用工具;娱乐:包括各种节庆的名称、来源、活动的内容、场地等民俗资料, 儿童的各种玩具、游戏实物, 各种民间游艺活动的实物;嗜好:包括各种烟具、酒具、茶具等实物;岁时节令:包括各种节日的资料、音像与实物。

2. 民俗档案文化消费类型。

人们对民俗档案文化资源的消费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从形式上可分为“有形民俗档案实物消费” (如参观历史民俗遗存遗址、参观特色民俗民居建筑、游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购买民俗特色服饰、使用民族民间工艺品等) 和“无形民俗映射消费” (如购买民俗文学艺术品、观赏民俗绘画美术品、欣赏民俗音乐舞蹈表演、参加民族风俗节庆活动等) ;民俗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 具有潜在性、传承性、稳定性、动态性、可再生性、共享性、整体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征。

三、民俗档案的文化消费, 是档案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

促进民俗档案文化消费是档案服务创新的重要体现。档案服务创新要求档案服务积极地“走出去”。民俗档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 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商品,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文化消费的融合中, 作为一种文化商品, 民俗档案文化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能向消费者提供精神生活方面所需的文化性消费资料, 这正符合档案服务创新的要求, 积极拓展了档案服务的途径和范围。对民俗档案的服务进行引导和创新, 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能为档案事业注入新鲜元素。

四、民俗档案促进民俗文化消费的模式

1. 民俗档案实物展览模式———民俗档案馆 (民俗博物馆) 。

民俗档案实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其特点就是新奇性和独特性, 这样的展览, 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 亲切而具有新意, 我们在参观展览的同时, 可以对民俗文化进行重新的解读和补充, 是一种形式, 更是一种传承。如关中民俗博物院。

2. 民俗工艺品展销模式。

民俗工艺品, 是承载民俗文化的又一变现形式。一个民俗工艺品, 往往蕴藏着民俗文化的最深的根源, 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保留着形成该民俗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

3. 主题公园模式———民俗文化村。

以民俗文化为基础, 打造民俗文化村, 是民俗文化消费的另一种形式。民俗文化村, 可以很好地集中体现某个区域的民情、民形、民事等情况, 民俗文化村源于民俗文化的重新诠释, 非常具有渗透力, 在感情层面上, 能更好地拉近人们对于民俗文化品的消费。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对拉动消费越来越给力, 如国内外闻名遐迩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和中国民俗文化村两大主题公园, 是国内目前最具实力和典范性的文化主题公园。

4. 民俗影音、文艺作品发行模式。

把民俗文化元素有机地运用于影视文艺的创作之中, 无论是从外在形态上还是从内在精神上, 都能从一定程度上便捷而有效地赋予文艺作品浓郁的民俗气质, 这也是民俗文化消费的一种模式。

5. 社区———历史 (传统) 街区模式。

强调“社区”的概念, 打破了传统的旅游景区封闭管理、收取门票的经营模式, 把一处完整、鲜活的城镇街区变成一个吸引游客休闲购物的场所。北京的“胡同游”、上海的豫园、南京的夫子庙都属于同类的城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成功范例。还有一种形式, 就是生态博物馆, 不移动文物的原始位置, 把它保持在其原生状态下的一种“博物馆”建设形式, 能够让人们了解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和原始风貌, 满足对文化的“本性追求”。把这种理念引入民俗旅游, 最突出的成果是“民俗主题小院”的产品模式。“主题院落”就是依托传统民居, 把农村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合, 集中展示, 一个小院一个主题, 形成包含民俗传统各方面的综合产品。目前比较成功的是北京郊区的农家“主题院落”产品。

五、加强对民俗档案与民俗文化消费研究的意义

1. 有利于唤起人们对民俗档案的关注。

人们形象地将档案称为“人类的记忆”, 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和积淀, 是连续地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原载体[2]。民俗档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具有文化储存、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明确提出民俗档案这一概念, 能够很好地对民俗实物进行归类保护, 同时, 结合民俗文化消费这一亲身感触, 唤起人们对民俗档案的关注, 从而能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

2. 有利于促进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民俗, 不仅仅是一般的民间风俗习惯, 而是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的总和, 民俗展现民族民众的群体化文化精神的走向, 是民族文化生命构成的基本成分, 更是民族精神的内在凝聚。民俗的承受者是群体民众所特有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文化基因, 这种“我们感”, 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共同意愿, 荡漾着连绵不绝的具有共同精神内涵的集体意识流, 在新时期对民俗档案文化的扬弃和创新, 更是对民俗文化的补充和发展, 更加有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3. 有利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10月17日在法国巴黎通过, 我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此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通过的《保护公约》中是这样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3]。无疑, 这种文化遗产的定位大部分是民间民俗性质的, 渗透着某一区域、某一人群的智慧结晶。民俗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中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我们对于此课题的研究, 不但可以使民俗档案得到保护, 而且能推动中国的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更能保护这一珍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4. 民俗档案将会促进更大的民俗文化消费市场。

正像前文所提出那些, 以民俗档案为依托的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民俗影视文艺作品以及民俗手工艺品等消费方式, 都极大丰富和充实了文化消费市场。例如云南云邦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 (艺之南, www.yn1949.com) , 其特色民俗商品种类丰富, 达逾万件商品, 款色新, 少数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深受国内外客户喜爱。“艺之南”的客户遍及国内各省地州市以及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中东等国家, 并保持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为开发中国档案民俗文化消费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从中国优秀的文化资源中提取出民俗档案这一元素进行研究, 提出民俗档案的文化消费, 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市场的繁荣, 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优秀文化,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

关键词:民俗档案,民俗文化消费,档案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2]张洪波.以档案文化产品提升档案文化功能[J].陕西档案, 2005 (3) .

2.扩大文化消费试点 篇二

按照《通知》要求,文化部对纳入试点工作的城市确定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按照有关规定对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统筹予以资金支持。(来源:中国文化报)

【智库评论】

文化消费受到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影响,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精神消费需求会快速增加,这是个客观趋势。扩大文化消费,要搞清楚文化消费支出在家庭支出结构中比例、消费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因素关系,弄清楚是什么原因使文化消费受到压抑,才能正确地引导消费结构转变。

在扩大文化消费时,应尊重市场规律,注意分析文化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失衡现状,加强文化供给侧的改革。一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文化消费试点不能光让本地人和中国人掏钱埋单,更要让外地人和外国人掏钱埋单。在选择试点时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文化消费形态,也要关注特色文化消费区。例如,“文化+旅游”的民宿、乡土营建项目,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地区文化消费和文化建设。三是抓住文化消费新增长点,鼓励和引导企业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网络新兴文化业态,谋划好“文化+”的文章。

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取向 篇三

1.1 最终消费率、贡献率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最近一份报告认为, 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分别以平均每年0.6个和0.4个百分点的幅度下降。在2007年,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均超过GDP增速, 但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2007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 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而社会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重降到只有36%左右。我国消费率长期在低位徘徊, 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而由于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所以消费率低就必然表现为居民消费率低。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的时候, 多数国家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 而长期以来, 中国居民消费率远达不到该水平。消费率偏低使得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 外贸出口一旦受阻, 经济增长受到的影响将非常明显。

1.2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消费结构差异明显

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家庭的消费水平明显要高于农村家庭。据社科院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 城市家庭年平均消费数额为28343.7元, 比农村家庭的17285元高出10000多元。在各细项中差距最大的三项是食品、住房和教育。在消费结构上, 城乡家庭在发展型支出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特别是在住房和医疗两个方面。城市地区由于近年来房价高涨, 与住房相关的消费支出比例明显增加, 占到消费总支出的6.6%, 远高于农村住房支出的2.8%。尽管农村医保体系在2008年已经基本覆盖全部农村家庭, 但是较低的保障水平仍然未能大幅度降低农村家庭在医疗费用支出的压力, 农村家庭医疗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12.4%, 比城市家庭9.4%高出3个百分点。此外, 文化、娱乐和旅游支出中, 尽管消费水平较低, 但城乡家庭间差异也很明显, 城市平均717.8元, 占2.5%;农村平均180.3元, 占1%, 说明农村家庭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基本上才刚刚起步。消费水平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 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

1.3 教育、医疗等消费呈刚性特点, 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理论上说,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高, 家庭生活水平就越低, 反之亦然。但调查结果发现, 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数额较低, 但同时其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较低;2008年城市低收入家庭平均食品支出数额为4898.8元, 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为34.2%, 高于高收入家庭的比例 (31.3%) , 但却低于中低收入 (39.1%) 、中等收入 (35%) 和中高收入家庭 (36.6%) 的比例。农村情况类似, 低收入家庭平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为29.8%, 低于其他所有家庭的食品支出比例, 但其食品的消费水平仅为2637.1元, 低于其他家庭。数据分析发现, 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 主要是因为城乡低收入家庭为了保证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而省吃俭用。因为在中国家庭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观念以及在多数家庭医疗看病还需要自己付费的情况下, 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 变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消费, 他们没有随收入水平的改变而表现出较大的消费弹性, 而是具有消费刚性的特点。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消费率过低, 储蓄率走高的原因之一。这说明加大教育投入和医疗保障, 减少普通家庭正常消费的顾虑, 有助于释放其他消费, 扩大内需。

1.4 农民增收缓慢, 影响到广大农村家庭的消费升级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这其中也波及到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当前, 农民增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是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明显下降, 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是绝对水平的下降, 给农民增收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经济所受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产品出口受到的影响, 导致农民工的就业产生问题。据统计2008年底有近2000万农民工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到家乡。近几年来, 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他的纯收入中大约占到40%, 所以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 也就带来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 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农村家庭的消费升级。

2 现行财税体制中不利于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分析

2.1 分税制缺陷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 使得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比较规范, 而政府职能却未能进一步理顺, 形成很大程度上事权与财权不对等的局面。地方政府迫于政绩压力, 把增加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引发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在此制度下, 基层政府为了自身收入的稳定, 特别是处于财政级次最低层的乡镇财政, 为了弥补财政收支缺口, 不得不在制度外采取非规范的筹资行为, 这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 影响农民的消费需求。

2.2 税收扶持低收入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力度不够

与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开征社会保障税或类似税种相比, 我国征收社保基金存在征收职能软化、监督管理无力、效率低下和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等问题。现行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主要采用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自选制定具体筹资办法和比率的方式, 使得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缺乏法律保障, 其资金管理和收支平衡也存在巨大困难。此外, 国家税务总局为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促进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 虽然制定了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但优惠对象、范围、力度不够大, 作用发挥还不明显。

2.3 农业税免征后农民的其他税收负担仍然存在

当前, 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农业税免征后, 农民、农村将处于无税状态的片面认识。实际上, 农民长期以来还承担着其他方面的税收负担。从现实经济生活分析, 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购买生产资料需要承受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税收负担;农民在日常消费过程中还承担了包含在消费品价格中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负担;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 农民进城务工以及农民转让自有财产等, 都与城镇居民一样需要照章缴纳流转税、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收。由此可见, 农业税免征后, 农民仍承担一定的税收负担, 且与城镇居民相比, 农民所承担的税收负担相对于其所能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不对等的。农民不能实现彻底减负, 仅靠免征农业税减负增收, 扩大消费是不现实的。

3 促进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建议

3.1 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机制

3.1.1 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准备金。

准备金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政府财政拨款, 可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二是从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发展准备金由政府掌握, 重点用于支持地方产业升级, 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再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向新办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资助;对中小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贴息;提供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等。

3.1.2 规范和清理有关中小企业的税费制度。

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在一定年限内免征一切税收;对为安置下岗、残疾人员而新办的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允许小规模纳税人按17%或13%的税率向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解决长期制约小企业发展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问题。清理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 逐步剥离目前由企业承担的一些公共事务与社会职责, 企业只承担生产与经营职能。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和收入机制, 明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费用都应主要由税收来承担, 不应再向使用者或受益者收取额外费用。

3.1.3 特定中小企业实施资金扶持政策。

如对下岗职工创办的或者安排下岗职工就业的中小企业, 一次性拨付下岗职工1年的下岗生活救济费, 供企业使用;对贫困地区中小企业, 从扶贫资金中拨出一定款项支持其发展;对因经济不景气及与之关联的企业歇业或破产而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 提供紧急资金援助;对平时经营状况良好, 受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的中小企业, 提供无息贷款。

3.1.4 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制度和产品目录制度。

可借鉴国外经验, 着手制定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的产品目录, 特别是对生产“精、尖、特、优”产品的中小企业, 通过多种措施帮助其尽可能多地获得政府购买份额, 确保小企业有参加投资的机会。

3.2 进一步协调财政税收政策,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3.2.1 适当提高城乡居民的保障性收入。

首先, 适当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据民政部统计, 2007年12月, 我国36个中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高地区的标准为361元, 最低地区的标准为156元, 我国农村贫困农民的低保金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末为30元。与作为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基本生活需要费用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相比, 上述标准明显偏低。其次, 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年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并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再次, 完善各类社会保险, 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尽快做到全民覆盖, 并适时提高各类社会保险的给付标准, 保障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

3.2.2 适当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

首先, 各级地方政府应制定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相关调节机制。根据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化, 适当调整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保障劳动者基本工资收入的稳定提高。其次, 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结构。主要是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档次, 拉大级距, 扩大5%税率的适用范围, 降低中等收入者的税负, 提高其可支配收入;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 增加高收入者税后可支配收入, 促进私人增加投资和消费。同时, 科学设计和合理设置消费税、财产税等。

3.2.3 增加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

政府在增加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 应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加大良种补贴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 扩大补贴范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 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 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 及时增加补贴。密切跟踪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 适时加强政府调控,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降, 防止谷贱伤农, 保障农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

3.3 增加财政支出中保障民生的支出

3.3.1 调整财政补贴定位, 增加具有公共性的民生开支。

应改变财政补贴是政府调节经济手段的定位, 将财政补贴定位为保障民生、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 尤其是提高低收入者福利水平的重要工具。财政补贴应更多地用于具有一定公共性的属于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福利的项目, 如公共交通、冬季供暖、卫生保健、基础教育等。

3.3.2 强化财政保障功能, 减少居民应对未来事件的刚性支出。

例如, 面对目前高中教育阶段存在的合理与不合理、明与暗的各种高收费, 以及大学教育阶段的高支出, 许多中低收入家长不得不节俭过日子, 以积累资金应对这必不可少的支出。因此, 应清理整顿高中教育阶段的各种收费, 适时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增加高中教育阶段的财政经费, 减少对个人的收费。

3.3.3 规范房地产价格, 实行居民住房安居工程。

目前的居民住房价格相对于居民收入而言明显偏高, 居民个人为了满足自身或子女的住房需要不得不减少当前的消费需求而为购房积累资金。因此, 政府应运用包括财税和金融政策在内的各种政策手段, 通过抑制炒房、消除住房建设与买卖中的不合理税费等措施, 适度降低过高的房价, 使其相对稳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区间, 避免由于住房需求挤掉其他消费需求。

3.4 调整财税政策, 推进居民消费升级

3.4.1 适度采取减税政策。

考虑到我国现行税制和财政的承受能力, 全面减税的条件尚不具备, 但结构性的减税完全可行。具体包括: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扩大消费需求;对某些消费放开限制, 给予减税。如降低购置、使用汽车的税费, 刺激私人汽车的消费。对吸纳下岗职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应给予适当的税收照顾, 以利于扩大就业, 增加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适当提高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以扩大外贸出口等等。

3.4.2 进一步激励企业开发新产品。

通过有效的财政贴息、担保贷款、减免税以及政府推广等政策措施, 推动企业开发新产品。支持有助于拉动居民消费升级换代的消费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节能减排消费品、满足消费水平提高的新型消费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 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3.4.3 调整完善现行营业税制度, 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消费行业的发展。

尽快将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业和销售不动产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减少重复征税。应当通过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 推进服务业的发展, 以起到扩大消费领域和拉动消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当前中国城乡家庭消费状况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 2009-1-20 (2) .

[2]岳树民, 财政税收政策相互配合促进居民消费需求, [N].中国税务报, 2009-1-25 (3) .

4.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 篇四

(一)农村消费需求

由于农村消费品中既有生活消费品又有生产消费品,所以,农村消费需求包括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农村消费需求系统是由生活消费需求子系统和生产消费需求子系统构成,两子系统既对立又统一。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农村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当农村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一定时,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必然会使生产消费需求相应减少,反之也然;另一方面,农村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活消费需求是生产消费需求的原动力,人们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消费需要,如果没有生活消费需求就不会有生产,更不会有生产消费需求。

(二)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第一,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农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所得到的总收入减去所缴纳的税费后可供个人自由使用的余额。农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购买力密切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农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消费能力呈正相关,即农民可支配收入越大,农村消费能力也越大。依据消费函数式C=f(Y)(其中C为消费需求,Y为可支配收入,f为函数关系)可得:消费需求是可支配收入的正函数,即消费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更确切地说,消费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而扩大,或者,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而缩小。

第二,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环境是农民消费的平台,它包括生活消费环境和生产消费环境,其中生活消费环境由生活用品的购买环境和使用环境组成,购物环境的好坏主要由购物的便利性、商品质量和品种的齐全程度决定,若一地区商品质地优良、品种齐全,购物方便快捷,则该地区购物环境优越,反之也然;农村购物环境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农民购物成本来影响农民购物欲望和购物需求的,优越的农村购物环境能激发农民消费热情,促使农村消费需求扩大。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若商品使用环境很差,人们即使购买了商品,也会发现在这种环境下商品使用价值难以发挥出来,这必然会打击人们购买商品的积极性,抑制生活消费需求增长。农村生产消费需求环境是指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并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各种条件,它由农村市场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构成。优质市场环境不但是农民避免购买到假种子、冒牌化肥、注水农药和其他伪劣农资,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首要环节,而且也是吸引农民进行生产消费的重要条件;农业生产环境是指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和自然气候。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来影响农业投资效益和农业生产消费的,并与农业投资收益呈正相关。

第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理论认为:消费者希望其一生的消费水平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为了使消费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消费者进行消费时既要考虑目前可支配财富,又要顾及以后的预期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数量,特别是年老时不但无法参加劳动获得收入,而且体弱多病,预期支出增多的事实。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病有所医,困有所济,老有所养,则农民不必预留太多的财富预防疾病和应对老年生活,现期消费支出可适当增加,农村消费需求有扩大趋势;相反,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医疗费用、养老资金全靠自己筹集,则农民要把在劳动期间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作为自己医疗基金和养老积蓄,这必然会迫使农民减少目前消费支出,从而导致农村消费需求萎缩。

第四,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收入分配不公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两极分化,二是收入分配过度平均,贫富差距过小。收入差距无论是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贫富两极分化会使社会生活消费总需求弱化。因为富人边际消费倾向小,穷人边际消费倾向大,并与两极分化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两极分化越严重,富人边际消费倾向越小,穷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小。大量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这些大富大贵者只把其收入的小部分用于消费,而大多数贫民只拥有少量财富,尽管他们消费欲望强烈,但可支配收入太低,消费能力小,这样形成购买能力强大的人消费意愿低下与消费冲动强烈的人购买能力弱小并存的社会格局,导致社会生活消费总需求疲软,商品卖难,产品积压,生产需求低迷,工厂开工不足;甚至关门倒闭,农民工失业返乡,收入下降,购买力进一步降低,消费需求更加恶化,商品滞销严重,迫使更多的厂商破产,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经济大萧条。其次,收入分配过度平均,贫富差距过小。虽然社会平均生活消费倾向较大,社会生活消费需求旺盛,但它对投资激励不足,生产消费需求微弱,社会生产能力小,商品供不应求,为防止价格上涨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政府采取限制价格,凭票供给,政府管制进一步挫伤了人们投资积极性,生产消费需求持续下滑,短缺经济局面加重,收入下降,购买力减少,生活消费需求萎缩,促使社会有效消费需求滑坡。可见,只有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差距适中,才能确保农村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旺盛。

第五,农村信贷成本。一般来说,农村消费信贷越发达,农村居民越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购买生活用品进行生活消费或者购买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消费,通过农村消费信贷,农民能以较低成本取得大量消费资金,这使农民的购买力成倍增加,并使农民消费信心指数高涨,消费欲望强烈,从而促使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相反,农村消费信贷落后,农民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而通过亲属关系借贷获得的资金数量有限,依靠民间高利贷取得资金的成本太高。一般情况下,农民不会选择通过高利贷形式融资消费,这既制约了农民可支付能力的扩张,又限制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二、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

(一)农村居民生活有效消费需求低

首先,就单个居民而言(以下同),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地位不断下降。一方面,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看,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86元,仅相当同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4%,2006年尽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 587元,但也只等于当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5%,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地位一路上扬,农村居民纯收入地位连续滑坡。另一方面,从居民的实际生活消费支出看,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279元,相当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2.19倍,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 697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07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不断拉大。可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能力地位一路飙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能力地位持续下滑。

其次,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差距大。2006年人均国内旅游花费支出: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3.45倍,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1.54倍,每百户电脑拥有量: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的17.5倍,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农村家庭305元,城市家庭1 200元,农村家庭仅相当城市家庭的1/4,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农村家庭192元,城市家庭617.5元,农村家庭是城市家庭的1/3,若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公费医疗保健和城乡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的差别因素考虑进去,则城乡居民医疗和文教娱乐消费差距会更大。

(二)农村生产消费需求低迷

首先,农村生产消费支出额增长速度慢于生活消费支出额增长速度。农民每人每年生产消费支出额从1995年684.04元增加到2006年的1 381.94元,增长了1.02倍,而农村生活消费支出额从1995年1 310.36元增加到2006年的2 829.02元,增长了1.16倍,比生产消费支出额增长幅度大0.14倍。其次,农民每人每年生产消费支出量的绝对数值小于生活消费支出量。2006年农村生产消费支出1 381.94元,生活消费支出2 829.02元,生活消费支出比生产消费支出多1 447.08元。

三、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财政视角分析

(一)农民购买力低的财政政策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末,我国连续50多年实施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采用以农支工的财政政策,把大量农业剩余价值转移到工业中去,具体表现为: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生产采取集体生产模式,农民生产出农产品(价值)除留够维持最简单再生产外,其余的以公粮、余粮、购粮等形式全部上缴财政,支持国家建设。二是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经营相结合形式,财政依然从农业中抽取了大量税收,1978-2006年农民向国家上缴农业税高达8 079.62亿元。三是政府把本应该由财政负担的支出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村教育、卫生、道路、农田水利等准公共产品,政府本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政府却把它全推给了农民,向农民征收各种各样的费用和义务劳动。1996-2005年我国乡镇统筹费竞高达3 049.36亿元,数额巨大的税费把农民生产的剩余价值刮得一干二净,农民积累所剩无几,加上财政农业支出过少,导致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恶化,投资效益率降低,农民增收缓慢,可支配收入少,购买力低。

(二)农村消费环境差的财政政策透视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天生不足,具体表现为:

第一,农民居住分散。由于受土地资源位置固定不变特性和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活动范围狭小,为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农民只得选择离耕地较近的地方居住,从而众多小规模村落分布于各地的田间地头。农民居住分散性使农村商品供给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供给成本高,商品零售价格较高,甚至有些在农村需求较小的商品没有供给。农村市场小而散的特点不但为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市场增添了麻烦,而且为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众多机会,在农村形成商品价格高、品种残缺不全、劣质产品泛滥等局面,农村消费环境差。

第二,农民组织松懈。农民居住的地缘性特征使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以地缘为横坐标,亲缘为纵坐标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虽然具有相对稳固性,但却缺乏联系密切性和利益的相关性,无法把分散的农民凝聚起来共同进入市场以提高市场谈判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分散的农民只好单刀匹马闯市场,而单个农民毕竞势单力薄,市场地位低微,谈判力量弱小,容易受到中间商的盘剥,形成小农民与大市场的陷阱,农村消费环境恶化。

农村消费环境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和消费非排他性,具有典型的搭便车行为,单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无法解决。作为社会公共产品主要供给者,政府本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肩负起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重任。但可惜的是在工业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农村消费环境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三)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财政政策解读

自古以来我国农村居民采取以家庭保障为主,邻居亲戚互助共济为辅,政府救济为补充的保障模式。这种保障模式主要依靠家庭力量为主,家庭人数越多财力越大,家庭力量越大,保障程度也越高,所以,“添丁发财”这个非常平常的词在农村却被追捧成为最受欢迎的吉祥语,因为农民们深深意识到人财两旺不但是家庭兴旺的表现,而且是家庭保障力度强大的象征,故增加人口和扩大财力成了农民一生中的追求。家庭保障模式优点是政府负担极少,不足之处是抗风险能力低,保障范围狭小,它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主和国家财力极端匮乏的社会经济相适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市场变幻莫测,风险加大,农民面临的风险增加,家庭保障无法满足人们抗大灾防大险的需要。这时客观上要求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覆盖广抗险能力强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农民免遭市场打击而破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四)社会分配不公的财政政策阐释

从财政收入政策看:城乡居民税收负担不公。新中国成立至2006年农民每年都要缴纳农业税,甚至连进城务工己多年不种田的农民都要依法交公粮和余粮;另外,农民还需承担巨额的税外收费和义务工,而城市居民开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前无需缴纳税款,在开征个人所得税后,对低收入人群免税,只对中高收入人群征税。总的来看,农民承担的税率比城市居民高。从财政支出政策看,财政支出向城市居民倾斜明显。首先,城市公共品供给由政府承担而农村公共品供给由农民自己负责;其次,财政给予城市居民各种优厚的物价补贴、低保、公费医疗而把农民排除在外,甚至连进城务工的农民也不例外,农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财富,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物质保证,为增加财政收入、社会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财政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厚的社会福利时却把广大农民排除在外,形成创造财富的人享受不到财富的社会分配格局。

(五)农村信贷不发达的财政政策剖析

我国农村信贷环境差,农村信贷成本高,金融机构对发展农村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地广人稀,人均资金需求量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信贷业务难以获得规模经济,并且农村产权改革不彻底,导致农民的房子、土地等贵重物品产权不够清,无法成为农村信贷的抵押物,从而制约农村信贷的发展。另外,农民信用信息库还没有建立起来,金融机构对农民信用了解甚少。对金融机构来说,若对农民信用不了解就给予贷款,则金融机构面临风险就很大,若充分掌握了农民信用信息后再放贷,金融机构为获得农民信用信息需花费巨大成本,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金融机构来说当然不愿意开拓农村信贷市场。然而,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正外部性和弱质产业特征客观上要求财政运用贴息、减免税收和提供担保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向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是我国财政在促进资金流向农村的力度不够强,措施不多,导致农村信贷不发达,农业发展遭遇资金短缺制约,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薄弱,农产品供给不足,价格上涨过快,推动CPI指数持续上升,甚至引发通货膨胀。

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购买力

第一,继续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少农民负担。目前我国己取消农业税,并禁止向农民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这对减轻农民负担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农村税费改革削弱县乡财力,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府运转面临资金不足制约,使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为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中央和省财政应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力度,消除导致农民负担增加的因素,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目前农村屠宰税依然存在,并且已成为养猪农民的主要负担,它制约农民养猪积极性提高,阻碍养猪业发展,并推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应取消农村屠宰税,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减轻养猪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养猪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解决目前居民吃肉难吃肉贵的难题。

第二,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保护好农业生产资源。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缺一不可的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粗放式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另外,工业排放出废水、废渣和其他废弃物污染大量良田和清洁水源,使昔日的良田生产能力退化,甚至变成荒野,过去清澈河流变成臭水沟。再有,城市化不但蚕食了大片耕地,而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也污染了水源。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但使农民痛失生财之田、致富之水,农民发财致富之路受阻,而且使农业基础地位日益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因此,财政应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第三,增强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收能力。目前农民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财政应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投资力度,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首先,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其次,文化素质低和缺乏技能是目前农民增收的拦路虎,财政应肩负起农村义务教育的重任,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农民创收能力。

(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第一,优化农村生产消费环境。(1)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的投入应当优先保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防灾抗旱能力;同时,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增加有效灌溉和旱涝保收总面积。(2)财政加大对改造中低产田的投入,提高土地产出能力。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2/3,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改良土壤,增强土地肥力,提高耕地的质量,是增加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3)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改变农业耕作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4)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扭转日益恶劣的气候条件。

第二,改善农村生活消费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改变农民居住过于分散的缺陷,同时,鼓励大型超市、连锁商店或商品配送中心到农村去开设分店或销售点,改善农民购物环境,减少农民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消费者剩余,激发农民消费热情。

(三)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切实落实好目前五保供养政策,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较为完善保障网络;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居民,并依据物价上涨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的增长,财政逐步增加对农村低保的支出,加大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最后,为应对农村老龄化,政府应积极探索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四)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

第一,制订农业投入法规,使政府对农业投入有法可依,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连续性,依据财权与事权相对等原则明确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责任,财政收入越多的对农业投入责任也应越大,并规定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速度:每年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且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第二,抑制农业资源外流。政府应把土地出让收入和耕地占用收入全部用于“三农”支出,并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建设,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第三,切实落实好以工哺农、城支乡的措施。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五)激活农村消费信贷

第一,鼓励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团体为农民消费信贷提供担保。政府对为农民消费信贷提供担保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团体给予适当的补贴或者减免税收优惠,同时,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改革;第二,财政利用补贴或者减免税收优惠刺激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并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第三,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并通过批发或转贷等方式,解决部分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摘要:从农村消费需求理论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农村信贷成本等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财政角度解读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激活农村消费信贷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之良策。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消费信贷

参考文献

[1]孔祥利,司强.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与农村消费需求的相关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103-108.

[2]蔡禹农.完善公共财政政策,激活农村消费市场[J].中国财政,2007(6).

[3]曹桂华,曲江宁.农村消费市场难启动的非经济因素分析[J].理论前沿,2003(18):42-43.

[4]闫艳林.从有效需求原理看扩大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J].农村经济,2006(5):76-77.

5.试论扩大消费需求的文化障碍 篇五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文献综述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当前,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关于农村居民消费,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等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关于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刘国光(2002)指出,我国消费率偏低是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我国消费率不仅过低而且呈长期下降趋势[1]。龚雯(2008)认为,农村地区消费规模过小、消费增长相对较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关于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刘建国(1999)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导致农村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3]。李国祥(2008)认为,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农村消费的根本因素[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消费问题研究课题组(2007)认为,制约农村扩大消费主要有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等7个因素[5]。马树才等(2006)认为,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日渐理性,已经由追求现期效用最大化向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转变,风险意识和趋利避害意识都在增强[6]。关于消费结构的研究,吴风庆(2001)指出,当前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处于结构转型时期,正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7]。

在国外,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数不胜数。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核心研究主要集中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方面。凯恩斯学派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克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等理论是主要的消费理论,它们以成熟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为基础,研究了消费者收入、各种不确定性,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作用。由于在西方主流经济学文献中,极少见到专门关于农村消费问题的研究,一些国际组织也很少就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消费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加之在用西方消费经济学的假说来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时,会有一些不能解释甚至是自相矛盾之处。藏旭恒(1994)的研究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对于解释中国计划经济时的消费者行为效果较好,但是在解释转轨时期的消费者行为时则出现了问题[8]。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2 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和特征

2.1 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1.1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从1996年到2007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不断提高,而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 442元,恩格尔系数为36.4%。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了较为富裕的阶段(见表1)。2008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 258元,比2007年增加993元,名义增长12.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增长6.2%[9]。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187页。

2.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一是膳食结构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在吃方面由求饱转为求好。二是衣着消费追求品味、穿衣趋向成衣化。三是居住条件极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由1980年的16平方米增至2007年的57平方米。住房普遍从简陋的旧房升级到楼房。四是大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家庭。消费水平呈多层次的“菱形”结构,生存型、富裕型消费比重较小,温饱型、小康型消费比重较大。

2.1.3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

农村居民由于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往往是量入为出,不敢负债消费,造成边际消费倾向偏低,弱化了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和导向作用,抑制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仍以自主性消费为主,这种消费模式会影响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

2.1.4 农村居民消费心态

消费观念的落后阻碍了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一是相互攀比心态。如在住房方面,很多人不仅要花掉多年的积蓄,还要借钱建房。二是盲目消费心态。许多农村家庭缺乏理性和科学的消费观念,最后影响了全年的消费计划安排。三是自鄙消费心态。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更多的弱势群体越来越多,有些家庭因意外事故、生病等原因而家境贫寒,有些人自鄙消费心态越来越强。四是大操大办心态。结婚大操大办,人情往来不断。

2.1.5 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农村购物环境虽得到改善,但仍存在销售网点不足、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商品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快速增长,消费欲望受到消费环境的严重制约。目前,消费品市场上仍存在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和现象,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仍将对农村居民的正常消费带来一定影响,制约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1.6 农村居民消费空间

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巨大。以家电产品为例,据估算,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38万台(件)的消费需求。农户储蓄余额增长较快,庞大的储蓄余额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如果每位农民增加消费支出100元,就可以创造近7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

2.2 浙江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特征

2.2.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1996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是1∶2.0,到2007年扩大到1∶2.5,与世界上经济同我国类似的国家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指数平均1.7左右相比,浙江省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偏高。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 442元,大体只相当于城镇居民1997年的6 170元水平,落后整整10年。

2.2.2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城市居民

2008年1—9月,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7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3%;城市人均消费支出11 562元,同比增长8.2%。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绝对量还相差很大。

2.2.3 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长落后于城市市场

浙江农村市场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城市市场相比,农村市场的发展状况和速度不容乐观。2008年前三季度,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 59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6%,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 801.4亿元,同比增长18.6%。城乡市场增幅差距有所扩大,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1.2个百分点扩大到2个百分点。

2.2.4 农村居民消费层次滞后

虽然近年来浙江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城镇若干年。2007年杭州市每百户农民家庭平均拥有空调机、洗衣机、冰箱、照相机、电脑的数量分别为60台、73台、84台、17台和25台,远低于同期市区居民191台、96台、101台、54台和82台的水平。

2.2.5 农村居民消费率偏低

浙江最终消费的绝对额虽在不断上升,但最终消费率却在下降。2006年,浙江的最终消费率只有47.2%,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2年最终消费率世界平均水平为80.1%。2006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为49.9%。2007年杭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7 568元,大体只相当于城镇居民1999年的水平(7 423.65元),落后近9年。

2.2.6 农村居民储蓄意愿增强而消费支出增速下降

2001—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名义增长7.7%、7.8%、9.9%、12.2%、9.3%和10.1%,而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增长16.2%、17.8%、23.2%、14.8%、17.5%和17.2%。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仍很不健全,再加上货币收入低、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大、子女教育和医疗养老的后顾之忧较多,农民更倾向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3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

3.1 收入持续增收难度大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虽然近几年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是政策性增收的空间有限,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企,加上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经营方式较为落后,农民缺乏自我增收能力等,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使农民增收陷入“瓶颈”。

3.2 未来预期收支不确定性制约消费需求扩张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迫使农民不敢消费,而必须为养老、医疗、教育和其它无法预期的消费做好一定准备。在有限的收入中,除去基本生活支出和再生产投资外,农民支出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房屋修建和教育支出,这两项支出要靠长期积累,多年存量一次支出,制约了农民其他方面的消费。

3.3 农村消费环境滞后性影响了消费需求扩大

近年来,浙江农村虽然通过“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的实施和农村交通、通讯、电网建设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消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是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农村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农村的消费能力不能及时得到释放。三是市场监管缺失、消费侵权现象普遍。

3.4 未来消费流动性约束制约即期消费需求

未来支出的流动性约束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流动性约束造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极强的敏感性。我国的信贷消费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信贷消费政策不完善。农村居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积累足够的流动性资产,才会进入更高一级的或大宗商品消费市场,为此,他们只能减少即期消费,以应付未来特定的支出。当前,农民面临着自然、市场、制度等多重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制约了农民消费的扩大。

3.5 农村消费行为谨慎化制约消费需求增长

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显得比城市居民谨慎,体现在:一是过奢过俭同时存在。在农村,“无债一身轻”,“先储蓄后消费”等观念已刻骨铭心。二是只讲究吃饱穿暖。当前农村总体上消费领域不宽,消费层次不高,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农村居民对生活的要求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次上。三是消费讲价不求质。“只求价而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是当前农村较为普遍的消费心理。四是愚昧性消费普遍存在。一些农民日常生活非常节俭,但在赌博和迷信活动上很舍得花钱,抑制了一些正常的消费需求。

3.6 有效供给水平被忽视抑制有效需求释放

许多企业在产品研发上,重城市市场、轻农村市场,重高档、名牌,而忽视广大农民的购买力,忽视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缺乏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缺乏刺激农民扩大消费的代表性产品,适合农民消费层次、文化水平和农村消费环境的商品较少,从而形成供给偏差,是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之一。

4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4.1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消费能力

要建立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机制,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第一,必须加快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增值增效;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加大财政、金融、保险部门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第二,加快劳动力转移。要努力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在非农工作岗位上的就业比重,有效提高农民的现金收入比重;要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健康快速成长,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尽快构建起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开展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2 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

提高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要增强消费意愿。应当加快推进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解除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的比例,彻底使农民摆脱“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重病只等死”的状况。二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使农民老有所养,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扶贫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四是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财政支出活动,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资金保障。

4.3 更新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质量

引导农民适度消费,更新生活观念,提高消费意识。要切实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建立积极的消费观念,鼓励人们在收入范围之内适当增加消费开支。针对农民重实物消费、忽视服务消费的现象,要鼓励开展服务消费,提高服务消费的比重,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多样化发展。应加强卫生服务、家政、维修、食品配送等便民利民服务,开辟老年护理、休闲保健、健康咨询等消费新领域,大力推广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享受型消费,促进服务消费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

4.4 升级消费结构、拓展消费空间

消费结构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而不断升级换代的,合理的消费结构可以使消费得到全面实现,从而拓展消费总量。要顺应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生产符合广大农民需要的、实用、功能简单、价廉物美的产品,扩大农民消费需求。要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应把发展消费信贷作为当前刺激农民消费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积极引导农民的消费需求。

4.5 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安全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加消费安全,减少消费风险。建立健全工业品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监管,以及食品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全过程监管,建立产品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健全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加大维护农民消费者权益的工作力度。

4.6 完善市场体系、顺畅消费环节

市场体系是影响农村市场和农村消费的关键环节。在农村构建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既可促进农产品进城并扩大销售,减少其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让物美价廉的日用品直接在农民家门口销售,使农民“买得到、买得起、买得放心”。同时,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具有规模化经营的成本优势和便捷、高效和安全的配送网络,能够挤压假冒伪劣商品的生存空间,具有净化市场环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何昀.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访我国资深经济学家刘国光研究员[J].消费经济,2002(4).

[2]龚雯.让农民消费更称心[N].人民日报,2007-02-27.

[3]刘建国.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1999(3).

[4]宋瑜.提升农村消费将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支撑.世华财讯.2008-10-21.http://ll.peoplexz.com/7341/7389/20081021105511.htm.

[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行为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9(9).

[6]马树才,刘兆博.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

[7]吴风庆.消费结构演变过程量变与质变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1(4).

[8]藏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试论扩大消费需求的文化障碍 篇六

一、娄底市必须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是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扩大消费需求是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既是一次循环的终点,又是下一次循环的起点。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消费可以加快商品的流通,减少商品的积压,避免浪费,从而刺激更多的生产。生产出来的商品消费不出去,生产就难以为继。因此,只有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协调增长,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在总需求中排在首位,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

还应当看到,扩大消费是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力。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出口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已是刻不容缓。地方政府必须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迅速转变。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可以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但是,娄底市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不合理。根据调查分析认为,娄底市在经济的大环境条件下,长期将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中仍然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保持较高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消费需求明显不足,经济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加剧。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投资对娄底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6年的18.53%上升到2013年的72.11%。但值得警惕的是,地方投资冲动,尽管能对娄底拉动GDP增长产生短期影响,但也给可持续发展埋下危险的种子。现行消费状况的特点明显:消费需求规模的增速缓慢,最终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稳定;消费结构、增速以及水平等均没有达到湖南省平均数;娄底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政府在公共产品领域投入不足,消费政策涉及面窄;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使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娄底市经济的发展中,重视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大力提升居民消费,才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努力扩大居民消费,使生产的产品更多地进入消费领域,打造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版, 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影响娄底市扩大消费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娄底市因受到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民间融资风险爆发期“四期叠加”的深度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娄底在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带动下,迎来了扩大消费需求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去认真把握。

(一)娄底扩大消费面临的机遇

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

要扩大消费,不仅要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购买能力。娄底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7998元逐年稳步提升增至2014年的12736元,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4年的127.7亿元增至2014年的381.35亿元。而且,居民储蓄余额较大。2014年年末娄底市个人存款余额770.73亿元,比年初增加131.65亿元。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居民自然而然就会减少储蓄,从而提升居民现期消费信心。

2.物流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娄底物流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娄底市位于湖南省域中心,有涟水与资水的水路运输,有三条高速公路以及沪昆高铁经过,形成了全新的交通新格局。另外,娄底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有“湖南的鲁尔区”和“世界锑都”、 “十里钢城”、“百里煤海”、“热电明珠”、“有色金属之乡”、“建材之乡”、“农机之乡”的美誉。娄底是湖南省的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物流量十分巨大。

3.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

娄底拥有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九峰山、 洪家山省级森林公园、紫鹊界梯田、湖南水府庙旅游区娄底景区等一批生态旅游区;曾国藩故居、蔡和森纪念馆、陈天华故居、罗盛教故居等人文景观。目前湖南省政府以“梅山文化”为切入点,将娄底、益阳、邵阳等旅游资源组织起来,整体包装,着重打造“大梅山文化旅游协作区”,实现旅游经济区域一体化。随着娄底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加,娄底周边良好旅游资源必然会成为未来的消费热点。

4.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而娄底市的城镇化水平则更低,2013年娄底城镇化率首次突破40%,达到40.96%,2014年42.26%。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

(二)娄底扩大消费面临的挑战

1.市场秩序不规范而不利消费

娄底市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商业欺诈现象屡见不鲜,企业财务失真、做假账现象严重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娄底市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监管不到位,信用机制的缺失造成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必然使得整个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

2.实体经济不强而阻碍消费

2005年以来,娄底市房价年年攀升,在楼市上升期,房地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短、平、快”项目,投资回报率高、投资见效快,且准入门槛低,任何企业和个人只要具备一定经济实力,都可以进行房产投资。众多企业、个体户纷纷将资金投入房地产,以期在房地产黄金年代能分一杯羹。与房地产持续火爆相比,娄底的实体经济空心化也逐年加剧。在楼市旺季时,所有的问题都被掩盖,而随着楼市泡沫的破灭,对娄底市的实体经济也造成了巨大打击。一些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积累的资本向房地产开发输血,最后受房价遇冷影响,反而拖垮了实体经济。

3.民间融资规模较大

众多民营企业因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的错误判断,使得企业盲目扩张,在银行难以取得贷款的情况下,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民间融资,大举借债。民间融资规模巨大,全市各个县都受到波及。 在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遇冷、高额利息等多重因素下,众多民营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纷纷出现危机,甚至出现企业负责人避债出逃、跳楼等惨剧。 不仅娄底市参与了民间融资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受到很大影响,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信心。

4.城乡消费差距过大

娄底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目前仍然较低,农村居民2013年消费额为127.2亿元,仅为城镇居民消费的60.3%。农村居民消费有巨大潜力,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通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居民市民化,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过程必将是缓慢的,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的容纳程度,另一方面要考虑农村居民市民化以后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能否得到相应的扩张。

三、明确娄底市扩大消费的原则和任务

根椐消费拉动增长的意义以及娄底市消费现状特征,研究解决娄底市扩大消费的对策。总的来说,要更新发展观念,确立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理念,促进消费与投资合理增长、良性循环;从娄底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消费体制改革;继续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健全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消费对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为娄底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一)坚持扩大消费的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清除制约扩大消费需求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需求引导。引导企业以需求为出发点,强化创新基础,提高创新层次, 鼓励多元化发展,加快产品的研发与升级,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

提高消费质量。扩大消费要数量,更要质量。 我们在扩大消费规模的同时更要提高消费质量, 且在消费质量提升的同时要顾及环境保护。提高消费质量就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积极构建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司法保障等多元共治的消费维权体系,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调整消费结构。从消费结构来看,“衣食住行” 类是生存型消费,满足自身生存需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属于低层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类,属于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才能称得上质量型消费。在我国,生存型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偏高,且呈现上升趋势,娄底市也是如此。未来五年或更长的时间,消费结构的调整:一是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增大社会保障范畴的生存型消费;鼓励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投入, 让居民有更多的钱花在改善生活质量上。

转变消费观念。由于目前我们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因此居民会更多地选择储蓄用于生活的各项保障。今后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所谓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与自身收入相适应并立足于社会物质文化供给基础上的一种适度消费观念。倡导娄底市城乡居民建立立足于娄底市市情和自身收入的理性消费观念。

(二)规划扩大消费的主要任务

在保证娄底市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根椐既定的原则和思路,可以明确和规划娄底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任务:

1.调动居民消费升级的积极性

当前,娄底市居民消费正在从传统的生存型即吃、穿、住等基本生活品的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升级转变。为了切实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政府要转变职能,促进消费需求及热点的引导和培育:扩大信息消费,尤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信息消费,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绿色消费,使居民建立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消费行为和过程;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居住和改善住房需求;培育和扩大服务型消费,包括旅游、交通通讯、休闲、健身、社区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尤其要重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以满足居民费群体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需要。

2.增加居民的即期消费

即期消费是指为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生活需求,根据自身消费能力对商品的当前消费行为。 一个人为维持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即期消费。即期消费根据收入的差距而不同,收入多的居民,即期消费可能会增加;收入少的居民,即期消费可能会减少。即期消费可以实现消费者收入效用的最大化,使经济发展在正常轨道上保持前进,即期消费不足不仅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更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下行”。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存款闲置在银行,不得不想方设法促使居民消费。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必须加大力度改善非收入性因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市场,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稳定或减少储蓄,增加即期消费。

3.着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娄底市内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居民的内需不足,娄底市总人口有440.02万,其中农村人口有347.2万,占总人口的3/4,但只消费了全市1/3的商品。2004-2013年,娄底市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率逐年降低,只有个别年份有所上升。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127.2亿元,仅占居民消费的38%,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因此,娄底市扩大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在于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只有广大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激活与满足,娄底市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地、持久地得以扩大。

4.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需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努力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努力提高就业水平,通过鼓励创新与创业等政策措施来扩大就业容量,同时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职业专项技能水平,增加就业者参与市场就业的竞争能力;调整收入分配制度,要保证社会财富在分配过程中更多的倾向于居民,让劳动者切实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形成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促进消费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提高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居民理财意识, 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落实优农惠农政策,要把中央的各项优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摘要:扩大消费是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们多样性、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区域内人们。文章根据娄底市消费特点和条件,提出区域性扩大消费的基本对策。

上一篇:社会保障资金迎审工作方案下一篇:最新城市道路照明路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技术标投标文件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