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观潮》教学片断及反思

2024-07-29

小学语文《观潮》教学片断及反思(精选12篇)

1.小学语文《观潮》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一

要想讲出一节让自己满意的课,真不容易;回忆讲一节课的过程,收获真大,这就是我讲完《观潮》这节课后的最真实的感受。就这节课而言有成功之处,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我讲的是《观潮》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对本文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我从汇报收获导入,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课前我充分的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学生在汇报收获时从不同角度进行,既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想突现出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节课中我和学生共同营建了积极的情感交互过程,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去体验、感悟。为了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我安排的每一次读都是由目的的。快速浏览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第四自然段,便读边体会自己的感受;品读、评读是为了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看完录像后再读是对悟的提高,同时由读升华到背诵。为了达到以悟促读的目的,我分层次激发学生进行感悟。听潮水的声音,边听边想象画面,有所感悟后再读第四自然段;读中有感悟后再品读、评读;看录像后再读,努力实现度的不同层次的提高。

师生在入情——悟情——激情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没有停留在悟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上,而且悟出了作者抓形态、声音变化的特点的写作方法以及安从远到近的写作顺序。由此我想到了“感悟感之于外,悟之于心。”对语文教学来说,感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接触言语对象,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体验言语作品,去发现和认识言语作品的深层含义,并将这种感受沉淀下来形成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就可以实现了。俄国作家果戈里曾说:“像样的朗读一篇作品……需要同作者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字。同时在朗读的声音里听得出一种真实的内心激动。”读的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和作者真诚的对话,从而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其言皆若处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能提高。在课上学生想把自己悟出的东西表现出来:读、画、写诗、说对联……都能体现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个教师的教学魅力与教学机智非一日之功,我需要努力的探索。课上赵仲尧的一句“老师,我想再看一遍录像!”使我有一点不知所措。现在想想,把握好这一机会;(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充分的读出来,老师满足你;其他人想看吗?)不仅会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而且会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解决本课的难点。另外,学生感悟很到位,但是教师指导朗读没有跟上去,学生悟出的东西没有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这一点,与我平时教学中指导学生间的评读不到位有很大关系。至于第三自然段应不应该讲,我本意是看学生的需求,不想过分的把学生引入第三自然段,虽然听者觉得缺乏完整性,学生却没有同感,为了使学生的感知更完整,尊重学生的想法在第三课时安排学生赛读全文、展示作品。

我快乐,因为有同事和领导的帮助;我快乐,因为我在成长进步;我快乐,因为我有更高的追求!

2.小学语文《观潮》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二

片断一: 初步感知角

教师出示一把三角尺。

师: 谁能指出其中的一角。( 不出所料,学生指角的顶点)

师: 你们同意吗? ( 全班同意)

这时教师故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

师: 你们的意思是说角是这样的吗?

学生一怔,不一会儿,有学生要求重指。( 这次指的是角的两条边)

师: 如果把两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角了。( 要求重指的小朋友更多了。)

……

同桌互相指角。

师: 指角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1: 我觉得角中间的这个点是尖尖的。

生2: 用力按一下,手指还会疼的。

生3: 角的两边的线是平平的。

生4: 很光滑。

生5: 这两条线没有转弯。

生6: 我觉得我的手指像在玩滑滑梯。

反思:

简单的数学能吸引学生。这里所指的“简单”,绝不是我们的教学要重复“1 + 2”之类的问题,也不是让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答案,而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从最近发展区出发,能独立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很简单”“我能把数学学好”。

比如,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角”这一词,而且这个“角”和数学上纯粹的几何角的概念是不同的。这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基础,教师必须正确面对。以前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也发生了同样的情景,我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并让学生在我的带领下重新再指一遍。虽然这也初步认识了角,但是这种“认知”是不是带着学生的迷惑,是不是带着老师的权威,是不是让学生觉得数学好麻烦! 而在本节课中,教师设置了问题情境,将学生这一“错误的认知”故意暴露了出来,让学生自己产生认知冲突,自己认识到了方法不合理,自己要求改正。最让我感动的是生6的发言,我想在老师的硬性规定的课堂起码是不会出现这样精彩的比喻的!

希望有一天学生会说: 学数学好简单,就像“玩滑滑梯”!

片断二: 找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角,交流。

生1: 材料袋中的长方形纸片上有4个角。

生2: 正方形也有4个角。

生3: 五角星上有5个角。

生4: 不对,五角星上有10个角,( 到投影上指,果然有10个! 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生5: 教室的黑板上有4个角。

生6: 标语牌上也有角。

生7: 我们的红领巾上有3个角。

……

师: 小朋友在材料袋中、在教室里面找到了许多角,再想一想,还有哪里有角?

生8: 街道上的斑马线有角。

生9: 工商银行的标志上有角。

生10: 斜拉桥上有角。

生11: 上海东方明珠上也有角。

生12: 埃及金字塔上有角,埃菲尔铁塔上也有角。

……

师: 人身上也有角,你相信吗? ( 学生一脸疑惑)

( 欣赏几幅图片: 图一: 坐端正的小朋友,图二: 坐广播操的运动员; 图三: 艺术体操运动员; )

生: 我觉得角不仅有用,而且非常美。

反思:

鲜活的数学吸引学生。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中都有数学学习,但在多年的数学学习中,真正爱好数学的人很少,数学成了枯燥的代名词。

“找角”这一环节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原来抽象的“角”离我们这样近,它在我们的课桌上、教室里、大街上、家里甚至在故事里!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数学课堂中只有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扩大课堂的信息量,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彰显个性和灵气。

片断三: 做角

师: 我们来做几个角,可以用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材料。

学生活动: 展示。

生1: 这张圆形纸片没有角,我把它折出角来。

生2: 我在圆形的纸片上剪出一个角。

生3: 我会用小棒搭角。

生4: 我用钉子板拉了一个角。

生5: 我用钉子板围了3个角。( 原来是围了一个三角形。聪明的小家伙! )

生6: 我什么材料都没用就做成了角。

师: 你真厉害! 上来展示一下,好吗?

只见他把两手的食指前端并在一起,真的搭成了一个角!

我灵机一动———

师: 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点吗? 再变小一点吗、

所有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指做起了“让角变大变小”的游戏,教室里“大一点”“小一点”的声音此起彼伏,2分钟后———

师: 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7: 手指分得开角就大,手指分得小角就小。

生8: 两个手指的开口大角就大。

……

反思:

3.“中位数”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三

[关键词]体会 重要性 理解意义 探索找法 中位数 反思 教学片断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27

前不久,我执教了“中位数”一课,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建构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找法。现选取其中的三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和认识。

教学片断一:体会排序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我校每年冬季都要举行体育三项赛,还记得是哪三项吗?

生:跑步、跳绳和踢毽子。

师:我每分钟能踢80个毽子,你们呢?(生答略)

师出示本班7名女生1分钟踢毽子成绩的记录单:

师:从表里,你能看出第1名是谁吗?

生:第1名是丁玥。

师:黄越同学排第几名?

生:第4名。

师又出示本班7名男生1分钟踢毽子成绩的记录单:

师:第1名是谁?

生:第1名是徐祯。

师:谁排最后?

生:王宏桥。

师:你们第一次为什么这么快得出结论,而第二次却比较慢呢?

生1:因为第一次给的表格已经排好了序,而第二次给的表格没有排序。

师:看来,排序可以方便我们了解信息。

……

【反思:课始创设冬季体育三项赛的情境,以本班学生踢毽子的成绩为切入口,先出示排好序的成绩记录单,再出示未排序的成绩记录单,让学生分析某个同学的成绩在小组中所处的位置,使学生从看前后记录单的速度对比中充分体会到排序的重要性,为下面教学找中位数强调要先排序埋下伏笔。】

教学片断二: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师:现在请你评价一下,何炬的成绩处在这组同学中的什么位置?

生2:何炬排第3名,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师:他的成绩与平均数比怎么样?请同桌合作,1人报数,1人计算平均数。

生:平均数是53。

师:请同学们继续评价何炬的成绩。

生3:何炬的成绩比一般水平高,比平均数低。

师:用平均数评价,你觉得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4:这是因为徐祯的成绩太高了,把平均数拉高了很多。

师:你觉得用什么数表示这一组男生的踢毽子水平更合适?

生5:我觉得可以用中间的数表示。

师:为什么?

生5:因为比它高的有3个数,比它低的也有3个数;而如果用平均数来表示,比它高的只有2个数,比它低的却有5个数。

师:请你给它取个名字,可以叫什么?

生5:中位数。

师:这里,平均数不能代表一般水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6:徐祯的成绩太高了,把平均数拉高了。

师:如果徐祯踢了90个、95个、100个毽子,那平均数会不会变化?中位数呢?

生7:平均数会变,但中位数不会变。

师:看来,平均数易受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数据的影响,而中位数不受这样的数据的影响。通常,我们把这样的数据称为极端数据。中位数是不受极端数据影响的。

……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从名次和平均数两个角度对何炬同学的成绩进行评价,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引发了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用中位数表示踢毽子水平和学习中位数的心理需求。同时,让学生自己给中位数取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此外,上述教学还通过改变记录单中极端数据的大小,让学生充分感悟到中位数不受极端数据影响的这一特点。】

教学片断三:探索中位数的找法

(师出示以下两组数据)

(1)15、19、24、37、41、50、63;

(2)41、32、28、26、24、23、22。

师:你会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吗?(生答略)

师:怎样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生8:只要找出正中间的数,就是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出示下面两组数据,让男女生比赛找中位数)

(1)45、56、79、81、95(女生);

(2)16、25、30、12、9(男生)。

女生找对了,而男生却上当了,一开始他们都说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0”,但后来有人提出要先排一下序,即30、25、16、12、9。通过排序,男生发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应是“16”,而不是“30”,因此觉得比赛不公平。

(师继续出示下面几组数据,让男女生比赛找中位数)

(1)88、77、66、55、44(女生);

(2)26、30、34、38、42(男生);

(3)11、12、16、36(女生)。

[当找第(3)组数据的中位数时,女生卡壳了]

生9:好像是14。

师:怎么得到的?

生9:(12+16)÷2=14。

(师继续出示200、125、120、110、105、103这一组数据,让学生找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生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20+110)÷2=115。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数据,它们和前面几组数据有什么不一样?

生11:前面几组数据的个数都是奇数,可直接找到中位数,而这两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需要列式求解。

师:谁能告诉大家怎样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生12: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是正中间的那个数;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是中间相连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生13:如果这组数据未排序,得先排序。

……

【反思:上述环节,采用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教学,从排好序的数据到未排序的数据,从一组包含奇数个的数据到一组包含偶数个的数据,不断给学生设置认知障碍,使学生经历“认知平衡——认知失衡——认知平衡”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充分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本环节还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如在探索出中位数的找法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在学生说得不完全的地方给予修正。这样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主动建构起中位数的意义和找法。】

总之,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排序的重要性,为教学中位数的找法埋下了伏笔;接着让学生对某个同学的踢毽子成绩进行评价,制造认识冲突,引导学生建构中位数的意义;最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完善中位数的找法。

4.小学语文《观潮》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四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2.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思考交流、熟读成诵的学习,体验边读边想的朗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从读课文入手,教学生观察画面说话,进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及其写作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学反思:

1、结构复杂、容易出错的生字应给出适当的提示。如:“蒙”中间的短横不能丢,在稳重读méng,并点名另两个读音:mēng和měng;“恢”中竖心旁与“火”的书写原则是先两点后中间;“昂”下左部不能多点或撇。

2、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读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宜多读,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字词的含义。如:“天下奇观”中的“奇”,“横卧”中的“卧”。

3、抓住时间词,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把握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教学反思:

1、结合全文的两幅图画,理解“平静”“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想象潮水的变化和声势。

5.《观潮》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再次,要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本课生字词;2.感受大潮的奇特与壮观;3.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有顺序、抓重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只有目标一是需要着重提出来学习的,目标二和三都是在课文学习中领悟到的。一篇课文的重点要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正是犯了什么都抓的错误才导致这篇课文的讲解如此长,效果却不怎么好。

然后,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教学语言。我是一个善于找茬,但是一般不夸奖人的人,但是现在我的职业告诉我,我要多多的去表扬身边的人,尤其是我的学生。课上我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还是少些,他们毕竟是孩子,大人都喜欢好听的话,何况是孩子,他们更加需要鼓励。

6.语文课文《观潮》的教学反思 篇六

拿到课本以后发现原来在人教版四年级的课文上了三年级,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管对我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所以深入细心地研究了教材,恍然间发现自己明白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教过两年,直到今天才看明白钱塘江大潮的走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是说是由大海涌入钱塘江的。我又忽然想到还有一个细节学生也许会忽略,他们可能会把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放在后面潮来时的壮观描写上,而忽略了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的重要性。因为在课文当中只有这么一句话提到潮来的日期。果然,在课堂上,这两个关键问题的设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一个,就又不少学生跟我原先想得一样。我们一起找出了错因:我们知道河水流入海中,我国的河流走向基本是东西走向,钱塘江正是其中之一,也就意味着钱江水水是从西向东流的,按理钱江潮的走向也是如此。可恰恰是这种知其一的思维模式误导了我们。其实,如果仔细读文,会发现许多提示潮向的词语,如昂首东望,踮着脚往东望去,潮头西去等都说明了潮来自东方,流往西方。不过这要有较强的地理意识和空间思维。巧的是在这一册的资料袋当中,有一个小插图,是关于钱塘江地形的。有了这么形象的图,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作了个小练习:用箭头标出潮水走向,用不同粗细的波浪线演示超的变化,要注意位置。结合数学的位置和课文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大多数学生都画得准确无疑。我看了以后不住地夸奖他们。他们也很自信。

至于第二个问题,对这篇课文的情感理解不是关键环节,但是从学生的眼神当中,我看到了他们急于想了解,想探究的热烈的欲望,于是我把它留作客后的拓展作业,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完成解答。虽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找对答案,但是,在第二节课的反馈中,我们将各种分析和资料归总在一起,得到了满意的解释,大家都收获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这节课可以说我们在共同学习中完成。

7.小学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 篇七

1、教学效果(思效)。

《观潮》中描述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资料是课文的重点,而抓住重点词句来品味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之美是难点。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做到了以读为本。“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或者哪些词语体会到潮来时的壮观?”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并把体会到的那种壮观读出来,学生的感知还是比较到位的。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播放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感受到了大潮涌动的速度,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的原因,虽然课堂上进行了简单介绍,可能由于四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地理的生疏,依然是一知半解。

2、教学收获(思得)。

(1)在这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讲解,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转变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老师巧妙地指导朗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用心性。

(2)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如在“句子比较”这一环节,透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好地帮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更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3、不足之处(思失)。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1.字词的学习太过粗略。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还是比较重要的,就这节课来看,由于时间分配上不够科学,对重点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2.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够充分,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情感线还是按老师的设想去落实。说白了,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足够大气,有时候拘泥于小空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调控,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上还是框架着学生。

4、改进措施(思改)。

因为教师的示范和参与有点“逾越”,课堂上提问的问题过大,让少部分学生有点跟不上进度,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地发现问题,学生学得更愉快……总之,以后老师要在课堂上“舍得放”,教师大胆放开,学生综合潜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2

《观潮》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在教学三、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谈一谈读了之后的感受。谈完感受后再鼓励并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带入自己的朗读中,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大潮的壮观。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我还组织学生比赛读、轮流读、表演读等,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充分感悟。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本内容,并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读出真情实感。因此,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出示课文中描写江潮的四字词语,然后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复述潮来时的情景,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

三、加强指导。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基本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等。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以学生跟读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8.观潮片断赏析 篇八

背景分析:

《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本文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描绘了农历十八日钱塘江观潮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问题分析: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这样的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语言文字优美,气势磅礴。但由于我们身处四川盆地,即使有部分学生出外旅游观看过涨潮,对于钱塘江大潮涨潮时的`景象还是比较陌生的。光靠课文中的文字学习不仅抽象而且教枯燥,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外拓展学习。我们知道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处于小学中段,可是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仍然十分感兴趣。因此,我课前让学生自己先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到的钱塘江大潮的知识。他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进行收集,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问题解决:

9.解比例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九

师:谁能用已学的知识,判断一下?

生1:根据比例的意义,2∶3=4∶6=所以2∶3和4∶6能组成比例。

生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因为2×6=3×4,所以2∶3和4∶6能组成比例。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现在我们来个比赛,30秒内,看谁写出的比例最多?

……

生1:1∶2=2∶43∶7=1.5∶3.5生2:3∶2=9∶4=4.5∶

2生3:2∶3=6∶92∶3=8∶122∶3=10∶152∶3=20∶302∶3=0.2∶0.3……

师:(适时打断。)还有没有?

生:我大约写出了十几个比例。

师:(假装一脸迷惑,面向全班学生。)他怎么能写出这么多呢?

(一阵自发议论,有人举手,继尔大部分同学茅塞顿开。)

生:他是运用了比的基本性质。

师:真不错,学过这么久的知识你们也能记起来。

同桌校对练习情况。

教师巡视,随机拿起一位同学的作业本看了一会,与那位学生小声嘀咕后,板书:3∶8=15∶()

师:后面的数老师实在看不清,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用x代替。

师:这个x的值是多少呢?

(情绪高涨,小手如林。)

生1:x=40。因为3到15扩大5倍,所以8扩大5倍应是40。

生2:3∶8=,x=15÷=40

生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x=8×15x=8×15÷3x=40

教师手拿那位同学的本子,说:“其实他写的就是40,而且很清楚,老师刚才和他商量了一下,征得他的同意,设下了这个‘骗局’,你们有没有意见?”

同学们都笑了。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

[反思]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孔企平教授认为: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即“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

经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接知如接枝”,强调“接枝”必须接在原来的树枝上,这里的树枝就相当于“接知”中原有的“经验”。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进行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意义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本课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师在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时采取的策略不是单纯让学生复述有关文字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举出实实在在的比例式,并通过判断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如此,通过限时写比例式,还引出了“比的基本性质”,这些知识经验的激活,使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成为可能,这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思考──

有效学习就是要激励学生勤于,乐于思考,思考是数学的核心,没有学生思考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本课通过“在相同时间内,为什么有同学能写出十几个比例式”这一问题的思考,在帮助学生回忆起了学习时间相对较久的“比的基本性质”的同时,也使学生有效建构了“比的基本性质”与“解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猜想-验证”的途径,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究x的值,这样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思考,在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同时,肯定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活动──

10.《螳螂捕蝉》教学片断及教学反思 篇十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亡羊补牢,不至于造成更大的危险。

生: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目光短浅,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生:一门心思去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身后隐伏着的危险,是很愚蠢的!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大王英明!

师:这位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

教学反思:语文课堂中的思想教育其实就蕴含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对课文的朗读中,蕴含在学生的答题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语文训练的同时已受到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统一。在课堂结束前,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小组内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小组间互相取长补短,良性竞争,从而培养了彼此的合作意识。整堂课,学生没有接受别人的现成的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扎扎实实地探究文本,积累知识,丰富情感,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意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11.《父亲和鸟》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十一

【案例】

师:小朋友们,读了《父亲和鸟》这个故事以后,你们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句话?

生:我最喜欢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

师:非常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一边表扬,一边幻灯出示最后一句话:“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让学生自由读这句话三次,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生:我能读懂这句话。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高兴”表示“快乐”、“愉快”的意思。

师:真好,真聪明,你们都读懂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我“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要不,小鸟就没命了。

生:我“高兴”在这篇课文中认识了许多鸟的生活习性。

生:我“高兴”的是明白了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很多,有“看、闻、听、摸。”。

生:我“高兴”的是人人都明白了要爱护小鸟,保护小鸟,关爱自然。

生:我“高兴”的是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我要向父亲学习,做“鸟”的知音。

师:很棒!大家真是个动脑筋的`好孩子。

【反思】

12.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在读的片段里我让学生先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我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和谐的气氛和环节设计中学生很自然地又学到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技巧──带上动作表演读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称得上独具匠心,效果很好。

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实施并落实语文五好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如齐读、男女赛读、表演读、配乐读等,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如让学生谈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落实五好目标中的“朗读好”。在“句子比较”这一环节里,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道填空文段让学生口头回答,同时也落实学生的“口才好”,更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三、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音和录像手段。首先播放江潮来时的录音,有闷雷滚动的声音,也有山崩地裂的响声,让学生想象,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达到“入境”的效果。接着播放潮来时的录像,第一次整体观潮,对大潮先有感性认识;第二次结合有关语句相机观看录像,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第三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可以说,这节课的情境教学法落到实处,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反思下一篇:《〈琵琶行〉(并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