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

2024-06-19

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精选11篇)

1.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作者:肖文泉

来源:《职业》2007年第07期

一、就业形势严峻

1.就业形势严峻

(1)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导致就业压力大;

(2)体制转轨的艰巨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3)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状况,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市转移问题;

(4)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劳动力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挑战。

2.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主要问题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 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8% 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100 万人,供大于求缺口在1300 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

(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大。2005 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仍未就业的有200 多万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大都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较大。同时,在2006~ 2008 年的三年中,国有企业关闭破产还会涉及360 万职工,纳入新政策范围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400 万人。

(3)就业的结构性矛盾。①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资源枯竭城市的就业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②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③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更加突出,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尤其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阻碍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的“瓶颈”;④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变数,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

(4)新成长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领域转移的压力。①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达到1000 万人以上,2007 年为1603 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75 万人,按70% 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可能有124 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②农村有劳动力4.97 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 亿多人及从事农业需要的1.8 亿人,尚有1 亿名左右富余劳动力。

二、专家分析与预测

预计2007 年下岗人员的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就业总量压力持续不减。2007 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500 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000 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 万个以上。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将不断增加,对2007 年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应抓调控、抓市场、抓服务(1)抓调控要以项目带动为突破口。劳动力资源具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属性,这直接导致了大城市人满为患,而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则少有人问津。面对这种状况,政府有必要通过宏观调控方式来缓解。

(2)抓市场要在广开渠道的同时抓安全。毕业生求职全国“大串联”、招聘会规模过大、网络联盟不健全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

(3)抓服务要突出强调有效性。政府拿出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2.从高校层面来说,应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

(1)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高校要认真分析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和轻重缓急,做到纲举目张、重点突破。

(2)在难点上,高校要注意“抓两头带中间”,即要做好学习好的学生和贫困生的就业工作。

(3)在热点上,高校要培养敏感性和敏锐性,提前做好预案,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从毕业生层面来说,应抓机遇、抓信息、抓落实

(1)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犹豫不定,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

(2)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应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

(3)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

(4)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

2.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 篇二

1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的就业现状

1.1 就业危机背后的原因

目前, 中国就业问题严峻, 但不会因此产生社会危机, 其存在三个特殊原因:一是中国在经济总体上一直处于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时期, 因此, 市场上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二是随着中国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 各个领域的就业岗位急需大量从业者;三是在中国, 即使子女找不到合适工作、甚至找到工作, 也会啃老。这三个特殊原因, 缓解了就业危机。

1.2 就业劳动市场的严峻表现

其突出表现在: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大学毕业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薪资非常低, 因此不仅就业难, 而且就业极不稳定。二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规模的“用工荒”、“技工荒”, 加剧了经济形势的危机。三是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落差的逐渐缩小, 农村劳动力紧缺现象日益明显。四是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分布极不均匀, 其结果导致有些行业劳动力紧缺, 而有些行业劳动力供过于求。

1.3 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下的就业形势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 中国近年来就业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一般情况下, 经济增速放缓, 就业将随之出现困难局面, 部分企业尽管遇到较大困难, 但还能够维持生产经营, 对渡过难关抱有信心, 特别是近几年招工难使得企业对裁员持更加审慎的态度, 因此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裁员的现象。尽管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下降, 但中西部地区增速大多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中西部地区成为拉动新增就业增长的主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渐向中西部转移, 这不但直接拉动了中西部的用工需求, 而且带动了这些地区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并创造出许多就业岗位。中西部虽然承接了大量东部产业, 但不少以出口贸易为主, 如果出口持续低迷, 难免要裁员。所以需要政府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减少摩擦性失业。同时, 还要加强职业教育并提供更多培训, 减少结构性失业。适时出台政策, 给予小微企业和就业困难群体更多的就业补助,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2 经济形势下中国的就业问题分析

2.1 经济结构导致用人需求减少

传统产业的萎缩, 导致用人需求量急速下降。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 而这些产业均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我国目前的“招工难”并不是绝对的劳动力供应不足, 而是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技术性短缺。下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必然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大调整, 这无疑会带来新的就业压力。

2.2 学校教育和企业用人脱节

目前, 高校普遍以学历教育为主, 忽视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的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严重的分歧。大学教育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导致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比较低的状况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 如今又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 这必然会加剧就业危机。加之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服务业的认知有偏差, 认为“太苦太累”的岗位和自己“身份”不符, “没有发展前景”, 因此宁肯坐在写字楼拿底薪“当白领”显得很有面子, 也不愿到能够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艰苦岗位去挑战自我。

2.3 求职者心态和期望值过高

很多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 对自身能力定位不明确, 期望过高, 这也导致就业率低。且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 企业用人标准苛刻等也是导致就业率低的重要因素。

3 目前经济形势下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措施分析

首先, 要解决中国就业难的问题, 必须着眼于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化解结构性矛盾。要深刻认识到, 中国的就业形势绝非“总体稳定”, 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应对, 就业形势恶化很可能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其次, 求职者应多渠道求职。正所谓“全面撒网, 重点捕鱼”, 求职者除了参加招聘会以外, 需要多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熟人推荐等多种渠道求职。求职者应积极调整求职心态, 必要时要适当降低期望值, 先就业后择业。同时要明确自身定位, 包括自身价值定位、薪资水平期望。只有清晰的定位, 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再次, 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 包括继续贯彻落实好税收优惠新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推动解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重点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强化就业服务, 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等。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 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研究将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3.中国未来的就业问题 篇三

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我们常用的概念和数据进行正确的理解,并且用历史资料来说话。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一是会为城镇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二是会引致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

首先,看城市发展对城镇劳动力的需求。我们经常讲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为城镇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50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它还包括离退休人员提供的就业岗位。其中,新增就业岗位有一半以下是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比如,2003~2008年期间,年均失业人员再就业数是500万人左右。另外一半新增就业岗位是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400~500万城镇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其次,看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第一部分,是转移到城镇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农民工,目前总量大约为1亿多人。第二部分,是转移到农村非农业的集体企业、农村私营企业就业和在农村非领域干个体户的,大约为8000万人。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数据变动的分析,估计过去几年,年均新增加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500万人左右。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上大学、参军等途径,改变农民身份,转变为城镇新增劳动力,并且纳入了城镇劳动力的统计范围,每年大约在100万人左右。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在1500多万,其中,为城镇各种劳动力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80万人。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除考虑历年的数据外,还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工业领域,随着劳动力工资、福利以及社保费用等上升,必将提高劳动力成本,导致资本相对劳动力价格逐步便宜,刺激企业研发和应用节约劳动力的技术,促进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上升,降低农业和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是我国企业相对于人口规模数量不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较差。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50个企业的水平,发展中国家20~30个,而我国实际上仅为11.66个。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即使再有10~20年的发展,我国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企业数量也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水平,更不用说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种越来越多消耗物资资源而越来越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模式。从“二战”后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来看,日、韩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重视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不仅没有发生严重的失业问题,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经济实现成功转型;拉美国家实施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偏重大企业和大工业,忽视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虽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是在城市中出现了严重失业,陷入“拉美陷阱”。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热衷于发展資本密集型的工业,热衷于扶持发展大企业,热衷于政府主导搞建设等等,这些做法能很快地促进地方GDP(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但对就业的贡献不大。

分析就业需求,既要遵循一般经济规律,还要考虑我国制度结构、发展模式对就业需求的影响。在宏观经济保持既定的预期增长速度下,在2010~2020年期间,年新增劳动力需求在1000万人左右。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发现,未来10年劳动力的供求总形式是:就业压力比预计的要大得多,劳动力供给比预计也要多得多,就业形式非常严峻。我们预测,2010~2020年,劳动力需求会降到1000万左右;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年均劳动力供给在2500万人左右;从供给和需求对比来看,就业缺口在1500万人左右。可见未来10年,年劳动力供求缺口都在1500万人以上,就业压力长期持续存在。这是对我国未来劳动力供求的一个基本判断。

4.中国就业问题探讨 篇四

就业问题是转型期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的转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从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可以说转型是实质性的改变和引入全新的制度安排,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同时它是一种过渡状态,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因此具有不稳定性、缺乏整体性、新旧因素共存性及各种矛盾的特殊性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解决就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解决就业问题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中国政府最为关注的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更何况现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形势受到严重影响,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者失业风险增加。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逐步加重,外需和内需同时减少,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导致就业需求萎缩,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20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在经济转型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三类群体就业需要特别关注:

(一)大学毕业生。2009年求职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压力巨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国外很多企业纷纷倒闭,导致全球的经济衰退,中国也深受影响,就就业来说,很多大学面临着多人争抢一个职位或是找不到工作的状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胡主席和温总理曾多次勉励大学生要心系国家,努力学习,甘于奉献,号召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和中小企业去。而一些学者认为,要

求大学生到城乡边远地区工作做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不光是大学生可能不愿意去,即使去了,“大学生村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二)农民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经济起步较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农民工队伍中的主体已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大多想在外继续寻找就业机会,根本不可能在农村稳定下来的。但这一群体在劳动市场缺乏竞争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民工就业的瓶颈之一。且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中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导致大量农民工处于失业或者半失业状态。

(三)城镇低学历青年。这一群体中需要就业的人数大约为600万人-800万人。受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双向夹挤,他们在中高端和低端劳动力市场上都不是很受欢迎,导致这部分劳动力失业率高,非正规就业多,就业极不稳定。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不足、就业不稳定等特点,这类青年也将是受到冲击很大的群体。

就业问题不再是局部地区,个别群体的问题,已成为整个国家的重大经济社会事件,为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现实意义,解决就业问题有着强烈的现实紧迫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就业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课题: 第一,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增加就业岗位,由于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自主创业是一条安排就业的有效途径,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对就业创业在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各地可以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把鼓励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

容之一,为有创业意愿的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提供小额贷款等融资支持,在创业审批上给予简化和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还要加强就业群体的就业指导,指导就业机构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并对就业群体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抓好就业和再就业计划的落实。

第二,政府应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深化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方面,首先必须放宽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限制,允许民营经济进去的门槛不能再提高,不能限制民营经济进去。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推进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户口问题应该随着农民工进城、在城里有稳定职业后来解决,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除此之外,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培养、吸引、使用和保障机制,加快人力资源法制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道路。

第三,加快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就业群体的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大力加强在职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目前,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还比较薄弱,资金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强,培训规模及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由此对于农民工和学历低的群体而言,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改善

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教育水平

第四,缓解企业成本压力。在“一保一控”的过程中,允许下游企业释放一部分由于能源等投入品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提高的压力,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的稳定。对于那些竞争比较充分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由于其没有能力通过涨价来消化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应该通过一定的财政手段(目前可行的如减税)给予一定的扶持。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是造成企业劳动成本上升的原因,认为工资上涨趋势必然导致相当一批企业倒闭,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低增长期。这个判断是不正确的。近年来的工资上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而不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所导致。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如果工资继续保持不变,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得不到满足,导致近年来劳动力短缺现象,反过来推动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加快,其幅度大致相当于甚至高于《劳动合同法》可能提高用工成本的幅度。作为供求关系反映的工资上涨,不会伤害就业增长。第五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把就业放在优先的位置,注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同时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与就业的协调,实施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狠抓政策落实,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三个群体的就业问题,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大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在世界经济整体走势低迷的情况下,我国要以其

蓬勃的活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眼光。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好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坚持管理创新,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法制,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

5.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五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5)显示,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届、届分别提高0.6%、0.9%,创业比例呈持续增长态势。然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对今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本校项目的后续跟踪显示,多数创业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便放弃了创业梦想,只有不到5%的参赛项目半年后还在坚持。两组数据的反差引人深思。那么,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风口中的大学生创业者,又有哪些困惑与期待呢?

在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安立学在维修手机,他与同学一起创办了安泰科技有限公司。

“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贾泽浩现在是浩恒征途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这家研发工业级无人机的创业公司今年五月获得了创新工场的400万天使投资。谈到创业的初衷,贾泽浩说:“团队的几个伙伴家在吉林、内蒙古的农村,当地农民给农田喷药费力费时还有中毒的危险。当时就想着用自己的知识做一款适用于大田的喷药无人机,帮助乡亲。”可创业的过程非常艰辛,合伙人曲伟男告诉记者:“别看成本一两千的消费级无人机飞得也挺好,但轴距一米多、载重几十斤的工业级无人机比消费级无人机研发难度高出一大截。开始做,早先的工作常态是‘996’,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一周干六天,现在都是朝九晚十二,一周要干七天。”

勤奋只是第一步,对多数初创团队来说,更大的挑战是资金。贾泽浩曾做过大学生旅游和高中大学衔接培训班两个创业项目,为了研发无人机,他将前两个项目所积攒的“第一桶金”全部拿出,再加上家长们的赞助,前期投入了几十万。“今年四月,创新工场的天使投资谈到第七轮,工程样机快出了,但资金快没了,当时最焦虑,因为许多创业都是在快出成果时资金链断掉失败的。所幸创新工场看好北航学生做无人机的技术优势,这个项目没有黄掉。”那些艰难时刻,贾泽浩记忆犹新。

贾泽浩说:“创业是一件很苦的事情,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是觉得应该创造价值帮到更多的人,这比单纯赚钱要有意义得多。”

社会氛围好了,但不乏浑水摸鱼的人

北航的研一学生潘琛从大一就开启了创业之路,她感到针对创业的社会氛围转变很大。“刚开始注册一个公司,三个月都没注册下来,因为小微公司的账户根本没有银行愿意接受,至少等半年。而在学校的孵化器里几天就能完成。”但她同时发现,火热的创业潮流下,并非每个人都是踏踏实实做创业。“各种创业大赛非常多,但许多学生都是冲着奖金去的,靠想、靠忽悠出来的项目,得了奖就没下文了。”

北京科技大学大二学生杨国庆开了一家名为“孟子居”的零食公司。来自孟子故里的他告诉记者:“创业大赛获奖就能评优加分,很多同学冲着加分参与到团队中。”令他苦恼的是,比赛一结束,团队人员就得大换血。“我是真想做这件事的,但大家的想法并不一致。”

专利保护,“多挖两道护城河”

潘琛的创业项目是研发用于鞋样定制的脚型测量器,她用了三年时间拉起一支15人的团队,研发出了脚型测量手机App和一套硬件机,可将同类产品的价格从20万元降低到2万元。但一次谈判经历令她对产品创新前途产生了迷惘。

“对方是一家很大的跨国公司,价钱没有谈拢。临走时,对方撂下一句话:‘我们拿你一台样机送到深圳,一个月仿出来,价钱比你便宜一半。’”潘琛无奈地说,“一直更新换代很累,我们打算等二代机出来就把硬件打包卖掉。”

贾泽浩对创新之难也深有感触。他说:“现在靠创新去获得成功的确太难。一个小公司靠一个创新点去和大公司竞争基本不可能,你研发半年,有了一个亮点,人家一个星期就给你破解了。我们都有被人仿冒的经历。”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汪英晖在做车位闲时租赁的项目。面对抄袭和模仿,他的办法是“多挖两道护城河”。“一开始我们只在线上App做信息共享,后来我们跑了北京900多个小区,根据实地情况做了车位锁、充电桩等智能硬件,虽然比较苦,但是线上线下两道护城河,就有一定的壁垒了。”

大连理工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冯林介绍,国外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范例大多依靠独有的核心技术,他认为:“基于创新的创业才是未来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方向。”由此看来,专利保护的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采访中,贾泽浩分享了自己保护专利的心得,“我们团队的专利比较多,有十几项专利,可以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另外就是要与知识产权局合作,充分利用孵化器和风投的法务帮助。”

给一把梯子,还要一本通讯录

据有关调查,全国有超过82%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创业课程,但“创业能不能教、怎么教”仍然争论不休。一位北京高校的辅导员告诉记者,自己所在校的创业课是选修的,几个辅导员每人上两周,大家都挺累,但讲台下的学生却越来越少。

北京科技大学团委学生创业中心主任张剑介绍,校方偏重于实际创业者的经验传授,常常邀请创业五至七年的企业家来校讲课,“我们认为这个时期能够立足的创业者,他的经验对学生创业的帮助是最大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也最切实际。”

潘琛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给学生一把梯子,告诉学生创业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心人自然会沿着梯子找到路。”同时,她感到学校提供的通讯录很有帮助,“以前自己去敲门、跑展销会走了不少弯路,现在通过学校对接企业会更靠谱一些。”

6.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篇六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学历构成本次调查中,本科生1945人,占总人数的67.4%,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444人,占总体人数的15%;研究生457人,占总体人数的16%;博士生28人,占总体人数的1%;其他10人。

2、性别比例

本次调查中,男生2031人占总体的70.4%,女生853人占总体的29.6%。男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女生。

3、是否非独生子女

本次调查中,非独生子女1756人占总数的60.9%,独生子女1008人,(另有22人不明)。

4,是否是应届毕业生

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1926人,占总数的66.8%。非应届毕业生930人,其他23人。

5、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历

有在校实习或者兼职经验的人数(2133占总数的73.95%)远大于在校期间没有实习经验的人数。

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中,7成以上的人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反映了广大在校学生不再满足于书本以及纯理论的知识需求,普遍加强了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为顺利就业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6、生源

7、学科分布

本次所调查的志愿者涉及文、理、工、农等7大类学科,以文科生为主(949人,占总数32.8%,包括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管理学、和部分其他专业)。

第二部分:思考与建议

当前大学生就业最大的特点是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与整体就业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的现状相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及毕业生综合素质差。在金融危机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主要思考与启示

1、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在增强

尽管现代大学生确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就有近3000名大学生参加此次问卷调查,表明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性很强。而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7成以上(73.95%)的人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半数以上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如此高的实习、兼职以及学生干部比例,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在显著增强:他们在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接触社会,锻炼书本与理论之外的现实能力,这是一个令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感到欣慰的现象。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们的实践能力显然会普遍提高,更能符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这样,就业难的问题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大学生的自身努力而得以缓解。

2、大学生在就业薪酬上体现出灵活性与现实性

首先,尽管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1.3%)“ 可以接受零月薪”,但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四类人群。“零月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探讨。与单纯的向社会、向用人单位“索要”各种高薪酬、高待遇的大学生相比,可以接受“零月薪”的大学生很可能更有眼光、更少功利性,当然,他们不会一直“零月薪”,只要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和认可,他们的价值自然会得到相应的体现。

其次,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可接受月薪”水平都比“期望月薪”低一个档次(1000元左右),说明了大学生在就业的薪酬方面也表现出更加灵活的态度;第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期望月薪水平分别集中在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以上,揭示了不同学历层次的在校学生在就业的薪酬方面也更加趋于现实。毫无疑问,这种灵活性与现实性肯定会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

3、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各种体验随着期望月薪的增加而增强

调查显示,在同一学历层次中,随着期望薪金的增加,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体验也就越大。换言之,过高的薪酬期待会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因此,适当降低薪酬方面的物质期待,将有助于缓解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

4、大学生愿意去西部与基层就业的比例有待提高

与广阔的西部以及基层乡镇或郊区的就业空间相比,发达地区的城市空间相对有限,大学生集中在这些城市就业肯定会加剧就业的竞争,并因此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调查发现,只有不到3成的大学生(27.5%)“愿意”去西部,而明确表示“不愿意”去西部的接近4成(39.2%),明显高于“愿意”去西部的人数;相对去西部而言,郊区以及乡镇基层的被接受程度似乎稍好一点,表示“愿意”和“不愿意”的比例分别为34.2%、34.7%。如果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去西部或基层乡镇以及郊区就业,各方面(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相信会有一个大幅度的缓解。如何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定位,提高大学生去西部与基层乡镇以及郊区的意愿,是一个值得各方深入探讨的话题。

5、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与归因方式有关

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4个维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导致就业压力的因素。综合对上述4个维度共10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发现,依次以父母以及个人自信心不足等5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最大。其中,排在前面的4个因素(父母的地位不高、用人单位不公、学校名气不大、父母就业观不一致)都是外在因素。就业不顺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过多的外归因,这样自然会导致抱怨、指

责心理甚至攻击行为的出现,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形成一个明显的恶性循环(就业不顺-外归因-抱怨、指责、攻击-就业更加不顺)。有意思的是,调查发现有实习或兼职经验的在校学生,更多的倾向于内在归因,他们认为个人自信心、能力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与能否顺利就业关系更大。这些有实习、兼职经验的学生,在就业时因为更受欢迎而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加上内归因倾向反过来又会强化他们的成就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良性循环(就业顺利-内归因-强化成就感-更加顺利)。

6、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观感觉明显偏高

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生理(睡眠)、心理(担心、不乐观)以及行为(做事效率、生活规律)等三项指标的主观感觉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中,“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比例高达52%,而“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人群不足9%。根据压力产生的基本原理,个人的主观评价会严重影响最终的压力感:面对同样的就业环境与形势,不同的人压力感会明显不同;而公众媒体、家长期望、学校要求等也可能会过分夸大就业压力,使得本来就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产生过多的恐惧心理,进而影响了大学生主观压力的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调查所揭示出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指标偏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7、学历层次对就业压力的大小有明显影响

调查发现,硕士生的压力感受平均水平明显的大于其他人群(专科生、本科生、博士生);博士生在情绪体验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压力体验显著的大于其他人群(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知识的增加与学历的提高并不能说明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增强,如果加上不合理的期望与就业定位,很可能会导致就业更加困难。如何将学历与知识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是广大高学历的在校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8、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需要专业引导

7.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 篇七

一、30年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恶化及爆发

近代中国伴随着新式教育的兴起, 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现象就一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过总体上看, 20世纪30年代以前, 高校毕业生总量较小, 无法就业毕业生的绝对数也不大, 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尚不突出。 20世纪30年代,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呈恶化趋势, “教育部二十五年五月间, 对于全国专科以上学校二十二、二十三两年度 (即1933、1934两年度, 笔者注) 毕业生的就业与否, 曾有一次比较详确的调查。总共一百零八校中, ……有详细报告到部的, 计共八十四校。这八十四校两年度的毕业生共为一万五千二百一十六人, 内未就业者共二千人, 平均未就业者占毕业生人数百分之十三强。”[1]这当然还是官方迟滞了两三年的事后统计, 实际上当时情况比这个更糟。据1934年8月《申报》报道, 南京“中央大学本届毕业生四百余人, 有三百余人未得工作”[2]。个别较为落后的省份, 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更是高得惊人, 1934年9月《大公报》根据山西地方当局的统计报道, 当地高校毕业人数“以最近四五年内为最高, 今年 (即1934年, 笔者注) 更打破过去一切记录, 人数达到四百八十人, 目下正式找得职业者, 仅十分之一”[3]。

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30年代就业形势的恶化, 最终导致了毕业生职业运动的爆发。1934年5月, 北平各大学毕业生筹备成立职业运动大同盟。为扩大影响、争取社会支持, 是年7月1日, 毕业生职业运动大同盟在北平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召开记者招待会。职业运动大同盟的盟员四百多人联名发表宣言, 内称“三十年来, 政府及社会人士, 但知广设学校, 造就人才, 而如何安插统计, 则无人过问, 任其自为问题, 而不加以解决, 则情势日益严重”, “同人等为时势之需要, 为自身职业之企求, 不能不有大同盟之组织, 以公开之方式, 求职业问题之解决”[4]。当天到会的各报记者达六七十人, 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北平市党部也受邀并派代表莅会, 声势颇为震动。其后, 北平职业运动同盟又推派代表南下进行求职请愿。

在北平学生掀起职业运动之后, 全国其他城市的高校毕业生也相继行动起来, 如上海暨南大学的学生组织了“毕业同学职业运动同盟会”, 向国民党党政当局及校方请愿[5];南京中央大学学生发起成立了“毕业生职业运动同盟会”, 并通过了简章、草案;太原各高校的毕业生组织了“联合职业运动同志会”, 向省政府请愿。一时间, 各地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运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之分析

1.社会经济不景气。

1931年以后, 受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和“九一八”事变的双重影响, 中国的经济经历一个低迷时期。据统计, 1930年全国新设工厂119家, 1931年降为113家, 1932年降为87家。更为严重的是, 新设的厂数远远低于歇业的厂数。以1934年的上海为例, 这一年新设工厂28家, 改组291家, 歇业的有70家[6]。经济的不景气、工厂的歇业势必大大减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华北地区,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进行的武装走私, 使当地本已处于衰退之中的经济雪上加霜, 造成华北企业的大量停业。并且东北地区的沦丧也堵塞了华北地区高校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向, “三年来‘日蹙国百里’的事实, 大大减少青年出路的畅销。东北四省向来是大量吸收平津各大学毕业生的, 东北籍的不待说, 即北方籍者也很多, 南方籍者也不算少。现在辽疆万里, 一齐沦没, 在异族统治之下, 东北之有志青年尚须向关内托身立命。”[7]

2.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用人机制。

在当时的中国, 进行公开考试选拔人才的用人单位尚属少数, 社会上大多数企业机关用人都是靠相互援引、熟人介绍, 且需中人担保。政府机关和国营单位中, 任人唯亲、滥竽充数的情况十分普遍。社会用人制度的不良, 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出路的不畅。

3.高等教育的盲目发展。

20年代末以后, 中国滥设高校、盲目招生情况愈演愈烈。据统计, 1928年至1933年, 全国高等学校数量由74所, 一下子上升为108所。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私立学校。在这期间, 公立大学数量仅由28所上升到37所, 而私立大学则由21所上升到42所, 翻了一倍;而专科学校方面, 5年中公立维持不变, 仍然是20所, 而私立专科学校则从5所上升为9所, 最高时曾达到10所[8]。较之于公立学校而言, 新设的私立学校大多数师资缺乏, “许多粗制滥造之学校, 或拥党国要人为招牌, 或抬名士清流作护法, 性近营业, …而不知贻误无数青年, 造成大量游民”[9]。胡适曾经针对这种情况断言, “凡功课太松, 管理太宽, 教员不高明, 学风不良的学校, 每年尽管送出整百的毕业生, 他们在社会上休想得到很好的位置。”[10]由于高校的滥设, 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种泡沫式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在校生由1928年的25198人猛增到1933年的42936人, 毕业生数字也由3253人狂涨到8665人[11]。这种泡沫式的增长, 接踵而来的就是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另外, 一些国有事业单位大量附设培训机构, 并对其中的毕业生优先录用, 也堵塞了正规学校毕业生进入这些单位的道路。以江苏为例, 由于该省为国民政府所在地, “中央及地方各重要实业机关, 往往自办短期训练班, 以训练其所需要之技术员, 如导淮委员会, 及运河工程局均有此种训练班之创设, 而土木工程及河海工程毕业生之出路, 即蒙受重大之影响。”[12]为此江苏省教育厅曾多次呼吁各国有事业单位应停办这些附属培训机构, 为正规学校的学生开辟出路, 但因权力不及, 效果甚微。

4.高校招生结构不合理, 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 高校专业设置中文实科比例失调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学生拥挤在文、法、商、教育等文科类专业中, 而工、理、农、医等实科类人才相对较少。单就毕业的学生而言, 1932、1933、1934三个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中文科类 (包括文、法、商、教育) 毕业生分别占到72% 、70% 和71%[11][14]。文实比例的失调造成文科类学生的相对过剩。以下是教育部在1936年对国内84所高校1933、1934两年度毕业生就业的统计:

(*未就业人数中山西川至医专49名属特例) (资料来源:龚征桃.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问题[J].教育杂志, 第27卷第1号, 1937.)

由上表可见, 1933、1934两年度文科类毕业生的失业率远高于实科类的失业率。这种人才的结构性失业, 各高校的盲目招生以及政府的缺乏监管, 实难辞其咎。

5.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933年, 中国每万人中, 仅有大学生1名[8]。不少大学毕业生因此而自我期望值过高, 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现在的大学毕业生, 得到四五十元的月薪便不屑为, 得到百元左右的职业, 便恒常不平, 得到百五十元的事做, 也还要以为过渡。”[7]类似的评述虽然不能代表高校毕业生的全部, 但亦可反映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心态。自我预期值高, 就业观念上的许多错误认识, 常常会使高校毕业生陷入“差的职务不愿干, 好的职务干不了”的就业两难困境。

三、政府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1934年7月, 北平各大学毕业生职业运动同盟的代表在南京请愿期间, 先后得到了当时的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和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的接见。事后, 国民政府在解决毕业生就业方面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

1.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1934年10月, 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专门负责高端人才的调剂工作。导致该机构成立的直接原因, 就是当年大学生的职业运动。1934年3月国际劳工局副局长莫列德受国联指派来华, 曾经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建议, 组织一个高端人才调剂机构。其后, 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在全国经济委员会开会时, 曾提议要设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以解决人才的调剂问题, 不过该提议最后被搁置。1934年高校毕业生职业运动发生后, 在行政院的直接干预下, 成立学术工作咨询处的提议被重新启动, 很快于当年10月宣告成立。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的主要业务分为调查、登记、介绍三个方面。由于咨询处是在1934年高校毕业生职业运动的背景下成立的, 所以该处“登记的资格, 暂以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为限。”从成立到1936年4月底, 到该处登记的共有2025人, 其中有1565人经审查合格, 予以登记[17]。该处负责对登记的人员进行职业介绍, “截至四月底 (指1936年, 笔者注) 止, 向本处征求人才的机关共有二百五十三处。…至于所需人才, 共有三百八十三人, 经介绍成功者一百九十五人, 占百分之五十强。再就人才一方面来说, 经过介绍的共有七百一十九人, 成功者一百九十五人, 占百分之二十七强。”[17]此外,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还制定小工业扶助计划,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创业, 为此特组织了小工业扶助审查委员会, 帮助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从银行获得贷款。

2.通令各大学组织职业介绍机构

30年代以前, 清华、沪江等高校曾在校内组织过职业指导委员会,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不过, 除此之外, 中国多数高校并不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 高校教育也缺乏职业导向。1934年高校毕业生职业运动发生后, 教育部鉴于高等学校设立学生就业辅导机构的重要性, 于当年10月24日发出第12930号训令, 通令“凡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均应组织职业介绍机关”, 并规定“各校职业介绍机关遇有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委托事件, 应负责办理。”[15]在教育部的督促下, 截至1937年4月, 全国共有58所高校设立了职业介绍机构[20]。在20世纪的中国, 高等学校第一次大规模地建立起了毕业生职介机构。

3.政府增加部分招录考试

1934年7月, 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在召见北平职业运动同盟代表时, 曾承诺要“与考试院磋商举行考试, 使学有专长者, 不致无机会, 为国家社会服务”[21]。其后, 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也表示, 要在定期考试之外扩大各种临时考试, 以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出路。其后, 国民政府也相对增加了一些公务人员录用考试, 并扩大了录取名额。以1936年为例, “本年临时高考 (高等文官考试) 及格人员一二一名, 兹经铨叙部拟定分发机关, 呈由考院转呈国府核准, 除其中二员尚待查询, 转予保留及司法人员三十三名, 全部分发司法行政部外, 其余八十六名, 计分发中央机关三七名, 地方机关四九名”[22]。

4.教育部加强高校招生管理, 调整招生结构

南京国民政府自成立以后, 其内部实施教育统制的呼声本来就很高。早在北平高校毕业生职业运动发生的前一年, 即1933年, 教育部就已经开始对高校招生进行控制, 1934年北平高校毕业生职业运动发生后, 民间有不少人在批评政府对教育疏于管理, 造成高等教育无序发展。教育部以此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招生的统制, 严格控制文科类的招生, 总的趋势是越来越严。以1935年为例, 当年教育部作出规定, “各大学之设有文、法、商、教育等学院, 或独立学院之设有文、法、商、教育等学科者, 每一学系, 所招新生及转学生之平均数, 依二十三年度各校院招生情形之统计, 得为二十名, 以后除成绩特优经部于招考前特准者外, 以三十名为限。凡未依照本办法办理者, 其新生入学资格, 教育部不予承认。”[11]教育部招生统制政策的着眼点可能不完全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 但是它对解决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确实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5.行政院举办就业训导班

虽然1934年以后政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但学生并不买账, 1936年5月, 北平再度发生高校毕业生的服务运动 (即第二次职业运动) , 北大、清华、辅仁、朝阳学院、平大法商学院、农学院、中国学院、民国学院等校毕业生代表八十余人, 在朝阳学院开会, 宣布成立毕业生服务运动大同盟, 再次掀起了向政府的求职请愿活动[24]。在服务运动大同盟散发的告毕业同学书中, 学生对政府的就业措施提出了公开的批评, “虽然, 在一九三四年, 也曾有过类似服务运动的所谓职业同盟, 而他们所努力的结果, 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工作咨询处、介绍所的设立, 这种问题的本身, 有何禆益?”学生进一步提出, “我们要求解决的, 不是口头允诺咨询处和介绍所的成立, 而是分发任用。”[25]

1936年6月, 时任行政院长的蒋介石鉴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曾提议对毕业生进行短期训练后加以任用。嗣后, “行政院第二百六十八次会议决议设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 并决议附设于中央政治学校, 招收最近三年度专科以上学校未就业之毕业生, 加以训练, 训练完毕, 按照成绩, 由行政院支配工作”[26]。7月初, 北平服务运动同盟的请愿代表抵达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在这种情况下, 就业训导班加快了筹备的进程。在教育部的主持下, 从各处保送的4222名学员中, 分两期录取了1500人[27]。1936年10月15日行政院举办的就业训导班正式开学。第一期实际受训各生455人, 于1937年1月到期, 期满后, “即依照各生所习学科, 及受训成绩, 分发预定之各机关实习, 期间定为三个月, 期满后, 即由实习机关任用。”[23]

8.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 篇八

四成MBA期待薪酬“只求保住昔日薪情”

调查显示,43%的2009年MBA毕业生对自己的期待薪酬在10万~20万人民币这个区间。30%的MBA则选择了20万~30万人民币这个范围,而只有不到3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期待薪酬超过30万。

该结果不难发现2009年应届MBA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预期显得比较“务实”——因为早在2005年长江商学院的就业报告就显示其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22.7万元,增幅为2004年的135%;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5年就业报告则显示“111名MBA2003级的学员中,96%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三个月内找到工作。年收入平均值25.6406万元。”最为惊人的是。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2008年曾发布过一份调查,称“MBA平均年薪在101.2万元前后,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2%”。

《职场》杂志经过客观调查认为“2008年中国MBA年薪过百万”的说法有不实嫌疑。《福布斯》中文版曾针对全国45所在2001年有毕业生的商学院进行了调查,得到“2001年全日制MBA毕业生平均年薪13.7万元”,还有几个数字则来自中华英才网的调查,“2005年中国MBA学员平均年薪为10.8万元,2006年为10.2万元,2007上半年情况则是平均薪酬为16.6万元。”

从这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基本上MBA的平均薪酬游走在10万到20万之间。且除了2007年上半年以外。跟此前年份相比反而有不同程度的“跌幅”。这从一方面可以看出这几年MBA就业初期的薪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趋于理性,浮动范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另外也许因为经济危机的缘故,MBA不再谋求自己的薪酬涨幅要“与前一年相比增长多少个百分比”。从调查结果来看,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需要达到之前水平就符合预期了。

四成MBA求职不易因为“理想企业和理想岗位比往年少”

在此次接受调查的MBA毕业生中,有74%的人认为今年找工作“难”,其中25%的MBA认为其程度是“很难”及“非常难”。而受访者中有41%认为这个“难”里面最“不易”的是“理想企业和岗位比往年少”,中欧2009年的一位毕业生表示,“在最终确定自己的工作意向前已经拿到了7个Offer,但不是企业规模太小就是岗位不太合适,再不然就是薪酬太低,总之与去年自己学院毕业的师哥师姐相比有不小的落差。”除了理想企业和岗位比往年少外,还有38%的受访者认为“薪酬福利职位达不到往年标准”,32%的人认为“同一岗位竞争对手太多”。

近四成MBA薪酬与入学前相比几乎没有增长

一个值得重视的结果是,有37%的应届MBA毕业生现在拿到的薪酬“与入学前相比几乎没有增长”,其中甚至有8%的人拿到的薪酬与之前相比“反而下降了”。此外。37%的MBA薪酬与此前相比有50%以内的增长。这与2005年智联招聘对此的调查数据“根据对国内主要商学院的调查综合分析,MBA毕业后的薪酬与就读前相比,平均增幅达50%以上。”相比,2009年的MBA薪酬有非常明显的“缩水”迹象。

根据调查的另一个数据来看,MBA毕业生入读前的薪酬51%的人在5000元以下,21%的人在5000元~8000元的范围。那么也就是说有37%的毕业生薪酬幅度维持“原判”,而有37%的人薪酬“封顶”范围区间在7500元~12000元之间。

而因为经济危机,很多工作人选择了读MBA的方式充电,有媒体发布数据“2009年全国MBA报考人数约有超过20%的增长,而个别学校更是翻番。与招生火爆对应,各高校的MBA学费也有不小的涨幅。最高的涨了12万元。”而现在很多商学院的学费动辄就在10万以上,这不由地让人担心:以前商学院所标榜的“两年学费一年打平”对今年的MBA就业行情来看要如何实现?

2009年MBA毕业生就业心态呈两极分化

今年的MBA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到一个月就拿到第一个Offer的人占调查总数的28%,与此相对的是有20%的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拿到Offer,也许光看这两个差距比较接近的数据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MBA的就业心理走向。

数据显示,36%的MBA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是“顺其自然,按自己的原计划去找工作”,而此外34%的MBA的心态则相反,他们的想法是“就业行情不好,必须降低各方面的就业期望,赶紧找到一份工作”。如果眼下他们手中只握着不太符合期望值的Offer,33%的人会选择“宁缺毋滥,等待下一次机会”,52%的人则选择“先去工作,再寻找其他机会”。

这三组调查数据足以看出今年MBA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市场即便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波及也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出现回暖,所以不要太屈就,可以慢慢找,前方总会有好工作。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不是挑三拣四的时机,先保住一个就业位置比什么都强,危机一来“疯满楼”,赶紧降低各方面期望和要求,找到“驴”之后再找“马”吧。

七成MBA获得面试机会的次数至少为其投出简历份数的六分之一

调查显示,50%的应届MBA毕业生在求职期间总共投出的简历数量不到10份,还有24%的MBA投出的简历数量在30份以下。拿这个数据和另外一个数据“58%的受访者获得了5次以下的面试机会”相比较可以发现,基本上MBA投出的简历“命中率”较高。74%的受访者可以得到的面试机会至少占投出简历分数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超过7成的MBA每投出6份简历,便会获得其中一家公司的面试机会。

9.中国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 篇九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田成平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今天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就业工作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二0一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八点三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五千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四千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一千万个左右。

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在3%的GDP 增长率水平上,GDP 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 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分析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0.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1997 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中国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存在。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200

从历史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第一产业结构偏差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小,这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但是,我国的第二产业结构偏差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其中在1987—1991年期间偏差最小,但是随后又扩大,并且在1998年后不断扩大,这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总结的国际经验正好相反。库兹涅茨和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就业结构的转变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直到工业化后期这种情况才发生逆转。

从国际横向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多国模型表明,随着人均GDP 的增加,世界其他国家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都是不断变小的,说明了这两个产业吸纳的劳动力的比例正逐步与产业创造的产值比例相匹配。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三个产业结构偏差大于其他国家,并且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偏差越大。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结构偏差趋向均衡的速度大大慢于其他国家。

三、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和实证

中国的结构偏差大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劳动就业的困难所在: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上的配置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劳动力配置的动态调整看,中国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慢的现象。

农业部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也就是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劳动人口的问题。从三个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的相关关系看,农业的就业弹性与其他产业就业弹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所以,本文将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角度解释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

(一)第二产业:资本替代劳动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劳动和资本两种基本要素,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出发,假定一个生产函数,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和劳动以一定的比例共同生产产品。

人均资本是描述生产函数中资本劳动比例的指标,它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的,技术进步使得资本劳动比例发生变化。但是,技术进步只是导致资本和劳动相互替代的必要条件,实际生产中这种替代是否发生还有赖于要素的相对价格。如果一个国家资本相对丰裕,资本价格较低,那么生产者倾向于使用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个产业如果运用了劳动节约型的技术,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那么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会低于产业的增长率和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第二产业正发生着这种变化。首先,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较小。我国1981年到2002年之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劳动力的增长情况表明,21年间我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幅度为11.5%,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 16.75%,而劳动就业平均年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和产值的增幅都远远大于劳动就业的增长,显示了

我国第二产业不断的资本深化过程。从弹性来看,第二产业的产值就业弹性波动很大,但是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其中1989年、1999年和2000年为负值,表明这几年工业增长其吸纳的劳动力反而减少。2001—2003年,工业就业弹性接近0,表明工业增长并不能带动就业的增加。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GDP 就业弹性和投资就业弹性都是最小的。

1991—2002年间GDP 就业弹性为0.114,投资就业弹性为0.05,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其次,第二产业人均资本存量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速度远远高于就业增长率,导致了中国人均资本的大幅上升,单位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吸收了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企业的行为很有代表性。统计分析表明,1998—2002年5年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人均固定资产从71237元增长到107746元,年均增长10.27%,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年均增长18.02%.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的绝对额和增长速度要大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更加偏好采取资本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这种偏好还在加强。这说明对于相同数量的资本,如果投入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所吸纳的劳动力要小于其他类型的企业。

再次,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就业的增长速度和人均资本存量的上升导致了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于当年工业增加值除以当年工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数,在工业增加值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与就业人数成反比。事实上,我国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处于不断的提高过程中,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年递增都在20%左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的需求量减小。

应该说,增加人均资本存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它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就产业本身而言,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高于产业增长的速度,那么本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下降的;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慢于产值的增长速度,那么本产业还会继续吸纳劳动力。第二,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某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可以使劳动力从原来的岗位转移到新的岗位,产生就业结构的转换。中国的第二产业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制约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既有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过慢的因素,也有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过慢的因素。

(二)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和结构失调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是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发展水平也不高,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还没有释放出来。究其原因,可以从第三产业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方面分析。

与各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不仅低于高收入水平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且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比是反映就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数值我国也是最低的。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问题也是导致其吸纳劳动力少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我们分别计算了第三产业内部12个行业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的产值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并计算了其平均值,统计分析表明:首先,在第三产业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探产业、水利管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是负值,意味着这三个行业产值增长越大,其吸收的劳动力就下降得越多。其中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此行业就业要减少1.925个百分点。其次,在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中,产值增长带动就业增长能力依次减弱。

综上所述,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中国的统计分析也表明,这些新兴产业正是我国就业弹性大的产业。但是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育不足。所以,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矛盾也是影响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原因。

四、政策建议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就业困难加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就业结构的转变。

首先,尽快取消导致城乡不平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建立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在农村隐形失业的农民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转移出来,减少农村中的劳动力沉淀。同时加强管理和培训,做到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其次,处理好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我国是人口大国,安置就业的任务特别繁重,需要我们在产业发展的时候考虑到就业目标。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原理,并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重视生产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并没有本质冲突,因为一些技术进步可以减少资本的使用,使我国稀缺的资本得到更好的利用。

10.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 篇十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该研究的对象是来加4至10年的大陆技术移民。研究旨在通过追寻“老”大陆技术移民在多伦多的安居经历及文化调试过程,探究他们所面临的种种障碍和歧视,从而为社会服务机构和政策制订者提供参考,同时也能让新移民从“老”移民的经历中得到借鉴。

研究发现,就业问题仍是“老”移民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对挑战,“老”移民们也在积极找寻对策,如坚持不懈找工作;转变对专业工作和Labour工的认识;在家庭内部重新分配角色;自雇;回国发展;安于现状以及通过朋友、宗教、心里健康服务等寻求精神的支持。与就业困难紧密相关的是语言的障碍。语言的障碍也是导致挫折感的主要因素,语言的屏障阻止了移民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同时也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定位。

在对社会服务机构和政策制订者的建议中,该项研究也力图全面表达“老”大陆技术移民的诉求,包括:为“老”移民提供社会服务

;提供有效的精神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整合现有的服务机构,避免重复的服务,提高效率;提供更多的托儿服务是女性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语言培训方面,应更加针对专业背景和口语训练;提供符合大陆文化背景的服务,在服务机构的管理层和董事会中应增加大陆移民的比重等等。

11.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实习报告 篇十一

关长海,博士,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秘书长。

高曙先,首都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摘要】当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其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描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出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

由美国次贷问题演变为席卷全美、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从金融体系蔓延至整个实体经济领域。其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也越见明显,经济的变化已经深刻波及就业市场,用人单位部分裁员并取消或减少招聘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社会难题,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形势更加严峻,有四个标志性的信号:“招聘数量减少、招聘门槛提高、就业竞争加剧、薪水期望下降。”金融、保险、外贸、房地产、汽车、航空、广告等行业开始减少招人。整体表现为以下四点矛盾。

1.1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1.1.1 毕业生存量与增量较大

所谓结构性矛盾是指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2001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人,到2009年已经增长至611万人,8年间陡然增长了四倍多,供求矛盾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迅速发展。在高等教育连续扩招的基础上,毕业生人数保持较快增长。自2001年毕业生人数114万增长到2009年的611万,增长了4.4倍。其中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名,比2008年增加52万名,增幅为9.3%。加上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实际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

1.1.2 社会劳动力安置压力较大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显突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司司长于法鸣指出:“2009年我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包括1300万城镇新增劳动力,含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300多万其他人员需要等待就业安置”。(见图2)这样的压力是空前的。

1.1.3 金融危机压抑雇佣愿望

面临日益增长的劳动力供给,人才市场的需求却不断萎缩。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已有相当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倒闭,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剧下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还在扩大。如07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而08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这肯定会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生产企业向内向型企业,由劳动密集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由返乡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的趋势。

据万宝盛华公司(Manpower)《中国大陆地区2009年第一季度雇佣前景调查报告》(表1),有18%的雇主希望在09年第一季度增加招募人数,9%的雇主表示将会减少招募活动,同时有58%的受访雇主表示招募活动将维持不变,持观望态度。

受危机影响,2009年一季度净雇佣前景指数为9%,创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同比下降五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目前心理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产生的作用。人们对不确定的预期会加大做事的谨慎程度,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会有一些表现。在这种心理预期的作用下,很多效益还不错用人单位本来没有多大问题,现在招聘也趋于谨慎,这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2 就业供需错位现象愈加严重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双向选择”这种新的就业形式大大强化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同时“双向选择”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困惑。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最青睐的行业与最需要人的行业之间存在较大错位,需求量大的行业与求职数量最大的行业形成错位,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以成都第三季度人才市场的招聘和求职数来进行说明,人才供应最过剩的职位是法律/文教/翻译类,其次是金融/财务/审计/统计类职位,其人才供需比均超过了4:1,求职压力较大。人才最为紧缺的职位是广告/设计/媒体/艺术类和技工类,其人才供需比分别为0.39:1和0.53:1,此两类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类情况在全国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也相当普遍。

1.3 地区间选择不平衡依然存在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人才分布地区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网络求职大学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比例分别为29.7%、14.9%、5.6%,三座城市占了近五成。可见毕业生的首选城市仍然以经济繁荣的大都市为主。(表3所示)

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目前突出地体现为区域不均衡——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这才会造成部分学生“无业可就”,而中西部地区或者基层单位则存在“有业没人就”的情况。而且,不少大学生就业时都把目标定在知名外企、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等,对一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基层单位鲜有兴趣。目前中西部地区和不少基层单位都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窘境。

区域性结构失衡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长期问题,对大学生就业难起着加剧的作用。多数大学生选择在大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就业,而较少愿意到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就业。这个问题涉及个人的发展问题。大学生一旦在大城市找到工作,不仅薪酬高,发展的机会也多,应该说大学生们做这样的选择是合理的。因此,要解决这个结构性问题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大学生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到西部城市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1.4 毕业生就业预期在发生变化

1.4.1 求职意愿仍有错位

新华网开展了“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在“您欲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就业”问题中,44.09%的大学生选择去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就业,29.17%选择去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但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96.2%的用人需求都集中在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8%,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3%,供需双方意愿反差鲜明。

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5.9%,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6.6%、22.5%和9.6%,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6.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6.1%;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8.1%;个体经营的用人需求比重为9.9%。(见图3)

1.4.2 薪酬预期回归理性

2009年大专学历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1498元,本科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1864元,硕士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731元,博士应届的平均起薪为3948元。这一数据跟2008年企业给出的薪酬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下降最为严重。硕士毕业生去年的起薪点为3102元,下滑11.96%;本科毕业生去年的起薪点为2094元,下滑了11.84%。

因为2009年各大城市间的起薪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起薪点最高的还是上海,为2604元。广州与2008年相比降低11.09%,从2714元下降为2413元,绝对工资水平则排在上海、北京、深圳之后,名列第四位。在不同行业中,2009年起薪点从高到低的行业排序为高科技、金融、制造业、房地产和消费品,其起薪点分别为2219元、2178元、2135元、2044元和1869元。

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两大行业,金融和房地产,其起薪点的降幅也是最为厉害的。其中金融行业最为严重,下降比例达到了22.3%,相比2008年大降525元;其次为房地产行业,企业支付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平均下降16.30%,大降368元。

1.4.3 就业首选地也发生变化

由于国家政策性引导和市场压力的加大,毕业生就业首选地也较往年发生了变化。据应届生网对13305个调查对象进行访问,2008年首选留京、留沪的比重分别从26.2%、39.9%下降为25.7%和33.0%。

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症结所在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复杂,与当前经济下行造成的需求下降有关,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有关,但作为人力资源高端的大学生,其面临的突出困局还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前者主要是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后者源于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

具体讲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特别是金融危机使就业雪上加霜;第二是社会尚有诸多限制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比如人事制度、户籍制度、档案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没有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服务不到位等;第三是高等教育本身还存在与市场要求的差距;第四是大学生自身尚存在一定差距。

2.1 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匹配、教育知识和新知识接轨的问题

高校的专业不要搞得过细,要加强通识教育。高等教育要突出学校有特色,第二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大学需要与市场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确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都与企业合作,对工作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作为大学生提升能力的目标。相比而言,我们很多高校还未建立用人单位联系机制,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够,难以按照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

2.2 用人单位向高等教育传导需求信号的能力也非常欠缺

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普遍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对职位所需要的就业能力缺少明确的标准,造成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信号紊乱。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强调学历、性别、年龄与证书等因素,而忽视了大学生真正具备的能力水平。教育的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不畅,直接后果是教育的产品——大学生的能力难以满足职位的需求。

2.3 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位

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3.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策略

3.1 政府要继续出台并落实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2009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同时国务院采取七项措施,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制定出台了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重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3.1.1 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增加就业岗位。国务院办公厅在通知中提出直接增加就业岗位的途径:

一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如北京社工委等部门正在研究政策,计划由政府购买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社区助理”岗位,招聘大学生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

第二条途径是中央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

第三条途径是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3.1.2 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

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多吸纳毕业生,并通过各种办法给企业减轻负担。

面对金融危机,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要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毕业生。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要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政府在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的同时,也要给予企业一些政策优惠。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企业减负稳岗措施中,支持困难企业更多地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或职业培训补贴。

3.1.3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要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是对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按规定落实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现行税收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三是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微利项目的享受贴息扶持。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3.2 高校要适应形势发展,不断完善就业服务

3.2.1 与市场密切联系,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高校要与市场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来确定教育培养的目标。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有市场意识,对历年毕业生的去向以及就业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就业率高和待业比较高的专业,结合市场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培养企业喜欢的毕业生,这样才能供需顺畅,人才资源才能够优化配置。

3.2.2 加强信息传导功能,健全就业信息网

高校要与用人单位加强协作,采取多种招聘方式,开展就业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就业信息和服务;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信息处于不对称状态,对毕业生来说,搜集就业信息的难度较大。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市场,积极推荐毕业生。充分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主渠道建设。

3.2.3 完善服务,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面对金融危机,高校要组织相关专家、教师为同学们讲解金融危机是什么?金融危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破除金融危机在同学们心中的恐怖心理,进行心理疏导,教会同学们理性看待金融危机,让他们认识到金融危机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表现。

3.3 社会团体要发挥优势,正确引导科学就业

3.3.1 要在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搭桥连线

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中间桥梁作用,要帮助高校把用人单位请到学校里来,也要积极引导高校的专业设置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社会团体要起到信息传递、渠道沟通的便利作用。同时,也要把企业高管、人力资源主管请到高校里去,为大学生讲解企业的用人之道,协助高校在企业中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共同完成大学毕业生的见习制度。

3.3.2 要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

良好的就业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顺利通行的保障,完善的行业标准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石。完善行业标准要掌握高校就业指导最真的现状,掌握最真实的企业招聘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更要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就业趋势,以此为基础建立大学生就业行业的标准。

3.3.3 要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条例、法规不断完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断规范,但是一些不法雇主,为了谋取私利,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进行欺骗、敲诈等活动,骗取毕业生的钱财和智力,损害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为此,社会团体要应起到积极作用。

3.4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升就业力

3.4.1 积极相应国家政策号召

2009年2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提出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政府将出资“购买”至少200个公益性的社区工作岗位,招聘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比如设置“社区助理”岗位,招聘大学生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等。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创造了高校毕业生许多利好的就业机会,大学生要放下身价,积极去基层锻炼,去西部服务,发挥自己的价值。

3.4.2 理性认识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中,大学生们有必要对价值观进行适当的调整。大学生不要盲目紧张,在危机之下更应该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态,减少其在求职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应认识到目前市场需求量在不断下降,求职过程中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观望游移,尽早抢占就业先机。因为金融危机对于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影响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一旦有比较合适的岗位,一定把握好就业机会,尽快确定就业岗位,提前签约。

3.4.3 提升就业能力增强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就业服务的核心目标。基本素养能力是就业力的核心,包括学生对所学专业能力的实践,和团队合作、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这些能力是企业衡量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位工作,是进行人才选择和录取的关键因素。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要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高校毕业生掌握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符合这类单位的用人需求,提前进行实习,树立科学就业观念。

总之,正视金融危机作为一种周期性现象的必然存在,客观理性地采取积极措施来面对危机和挑战,相信在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实现积极就业和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Z].国办发[2009]3号.

[2]中国大陆雇佣前景调查[R].万宝盛华调查报告,2009-1.

[3]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决战大学生就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4]智联招聘、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网络求职大学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R].2008-7.

[5]人保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系统性促进就业政策正起草[S].J05版.21世纪经济报道,2008-12-24.

[6][EB/OL].http://www.rc114.com/html/news/2008/0927/2809.htm.

[7][EB/OL].http://edu.sina.com.cn/j/2009-01-14/1006163707.shtml.

[8]曾湘泉.以提升就业能力为核心促进大学生就业[N].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公司会议公文通知下一篇:科技展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