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

2024-10-14

《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共13篇)

1.《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 篇一

第一次翻阅《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我生活中的许多疑问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跟随着《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我畅游了浩瀚的宇宙,原来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有“雀斑”,其实是太阳黑子在做“恶作剧”。原来星星眨眼是因为地球大气在不停地运动,使得星光忽聚忽散。美丽、壮观的流星雨原来是从彗星和小行星上掉落的岩石或尘埃聚在一起,形成了流星体……浩瀚的宇宙多彩变幻,隐藏着这么多的大家族,真想跟景海鹏叔叔来一次真正的太空之旅埃

《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让我知道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奇妙无穷。简单的几何图形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事物,你看:为什么许多仪器都固定在三脚架上,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为四边形容易变形,人们利用这个特点制造出了能够轻松开合的铁拉闸门。你听:“中国好声音”的哥哥姐姐们在千里之外传来了美妙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声音有自己的传播方式,是声源以振动的方式释放出振动波,借助物质传播出来的……

漫步于《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深感科学无处不在、魅力无穷,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我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探索更多的奥秘。

2.《剑桥中国百科全书》 篇二

《剑桥中国百科全书》由英国利兹大学中文系主任布赖恩·胡克主编,延请英、美、澳、加、德、日等国学者六十九人分写条目,每条注明作者,文责自负。因此全书没有完全统一的观点。序言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王赓武教授撰写,题为“中国的中国特色”,以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强调所谓“中国特色”(Chine-seness)是以儒教和理学为基础的,认为解放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取代了儒教,“中国特色”的前途不明。这大概是西方研究中国的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吧。

这书的编法看来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全部篇幅大致平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三章:土地和资源,居民,社会;这里介绍地理、交通、经济、人种,社会结构、法律、教育、医药、体育和游戏,是中国情况的一个横剖面。

第二部分题为“中国的延续性”,介绍全部中国历史,抓住重要的人和事,分条目写。例如明朝这一段,有下列条目:朱元璋叛乱、洪武皇帝、永乐皇帝、两京、郑和、大学士制、宦官、里甲和保甲制、官绅和考试制度、纳贡和贸易、蒙古战争、日本外交贸易和海寇、嘉靖和万历朝、商屯、徽州和山西商人、一条鞭、景德镇、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王阳明、东林书院、利玛窦、李自成叛乱。每条有相对的独立性,条目之间容许一定的时间错落和重叠,既发挥了百科全书体例的灵活性,又可以连贯阅读。

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总的说来这部百科全书承认这是“不平等条约的一百年”(237页),又说累积到清末多达五十个的条约口岸是“外国帝国主义的象征,经常提醒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244页)。但有时却流露出一种不公正的腔调,如说林则徐在广州扣押和追捕贩卖鸦片的英商,是“非正义和侮辱人的行为,不能不受到惩罚”(236页)。书中还过高估计了一九四三年一月美、英等宣布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一举的意义,说这“恢复了中国的充分权利”(266页)。其实转眼间美国不是又和国民党政府签了新的不平等条约,而且旧的和新的不平等条约的阴影不是到今天也还存在吗?

书的护封上写道,“各位谘询编辑确保了这是一本可靠的、权威性的和客观的书。观点既不亲共,也不反共……”。应该说,他们总的态度确是谨慎的,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新中国各方面的成就(不过有的材料欠新,如工业生产数字只到一九七八年为止,八十年代农业和教育政策上的大进步也未能收入)。但个别撰稿人有为美国和国民党隐讳的倾向,例如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政府的溃败,原因之一是它的贪污腐化,这是人尽皆知的。但有位撰稿人却不这样说,而是说由于共产党政府方面“没有广泛的贪污腐化”。他不得不承认美国在中国内战中对国民党政府提供了武装和财政支援,却又说,“不过没有达到国民党人所要求的程度”。多么地委婉曲折啊!

在史实的挑选方面,也有一些问题,例如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部分的八年抗日战争,究竟中国人民受了多大损失,作出多少贡献,以至最后中国政府对日本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结果才订了和平友好条约——这样大的事,并没有写;另一方面,却写了不算短的一条国民党的所谓“新生活运动”。这不能不说是丧失比例感吧。

第三部分也包括三章:思想和知觉,艺术和建筑,科学和技术。第一章内容有哲学、宗教,文字、文学、音乐、烹调、计时、度量衡等,比较杂。这部分收集的材料不少,特别是传统方面的较多。

本书的印刷、装帧和索引、参考书目都很好。插图多数也不错,但有的图未注明年代和地点,易引起误解,有两幅上面有中国字的照片被印反了,未免是个缺点。

从这本百科全书,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一大部分研究中国的学者,态度是认真的,工作是勤奋的,对于中国人民优秀的成就他们是爱护的,对于中国人民的进步他们是同情的。他们治学的方法和成果,也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至于他们对中国事物和历史的解释,则由于观点不同,或由于某些人不同程度的偏见,总不能和我们完全一致,也不能强求它一致。我们自己也应该编几种这类介绍中国的辞书,内容要更扎实,更准确,更及时,更有权威性。这样才便于和他们进行交流,促进对中国的共同研究。

3.《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300字 篇三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许许多多植物的特点,动物的习性,就感觉是和他们亲密接触过一样。拿植物来说,在我们的周围,到处有神奇的植物。它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高矮胖瘦也各不一样。鲜艳的花朵,嫩绿的小草高大的树木,都是我们熟悉的植物。

植物的生命力特别强。不管是在白雪皑皑的高山,还是在烈日炎炎的沙漠,它们都能茁壮的成长。甚至在人与动物无法涉足的地方,它们也能顽强的生活下去。

植物不能再大地上奔跑,也不能再天空上飞翔;它们无所谓冷也无所谓热,无所谓痛也无所谓苦;它们不叫唤,无哭无笑。但植物依然有生命,它们能呼吸,能利用太陽制造食物养活自己。

4.少儿百科读后感 篇四

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科学・技术》中的未来科技。未来科技给我开阔了视野:介绍了未来的住宅;未来的交通和未来的食品。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水下建筑”。下面我就来介绍介绍这两个篇章吧。

水下建筑:要在水下生活有多困难,因为水有压力。水的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N多倍。也就是说,水深每增加10米,水压要增加一个大气压。

有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先修建半潜式住宅宾馆。它是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直径160米,底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宾馆建在水下16米深处,水面上高度120米。整座宾馆共62层,水上55层,水下7层,有1200个房间,所有窗户都临海。大厅、游泳馆设在水下,旅客可以在这里休息、娱乐,同时观赏海洋中的动物、植物。水面上的55层是起居工作的地方。宾馆的顶端设有巨大的风力发电机,保证供电。

我看了这篇文章,幻想出了很多未来有可能发明的高科技:星际摩托,火星家园,月球家园,自动汽车,自动飞机,空中机场……也让我觉得自己以后应该努力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了地球,为了世界而努力,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科技产品,来保护地球,改善地球的家园。并且有可能帮助大家去新的地方探险,比如火星,月球,甚至是别的星球;也可以在海洋中建造家园,让大家都能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

5.《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 篇五

首先,《传家宝》作者的创作动机,不是想把著书当做“立功”、“立德”一样重要的“立言”,当成“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个人的不朽事业,而是要编成一部家常生活中实用的书。举凡:油盐柴米、吃饭穿衣、坐立行走、洒扫应对、父子兄弟飞妇姑婆媳、生儿育女、敬老恤贫……以至风、花、雪、月,怡情养性,和人生历程中消灾祈福的各种妙方,士、农、工飞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诀窍,无不囊括其中。在当时说来,真可以称为“一本书在手,诸事不求人”,是一部家常日用的生活百科全书。

其次,值得称道的是《传家宝》作者的大众化迄求。作者认为,普天之下“读书明道之士仅未小半,而不读书与少读之常人将多大半”。如果以难懂的文言和深臭的道理写书,他们会有阅读困难,会难以接受。所以《传家宝》使用的是浅显易'懂的文字,讲的是眼见易晓、耳熟能详的身边事情,做到了当时人称赞的“言言通俗,事事得情。”使各个社会阶层、各行各业的人,都读得懂,都喜欢读,使这本书流传得很是广泛。

该书《传家宝》除了实用性、大众性两个显著的特性之外,还是一部很有追求的、标格很高的著作,它以“正心敦伦为本”,崇尚的是真、善、美。书中博引先贤的教诲,鼓励人们学习,激发人们上进。

《传家宝》除了教给读者怎样持家度日,做好物质生活品的获取、保管、使用、消费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经验之外,还以很大的篇幅,汇集了古未名人的嘉言然行,启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季节转换之时,如何享受生活,欣赏清净自然的景色?云淡风轻,青山流水,草里虫吟,池中鱼跃,石开湖晕,风扫松针,净洁的月辉,灿烂的霞彩。从净化心灵的精神享受之中增添些对自然美的鉴赏和体一骏二,而不去做煞风景的事情。

《传家宝》中特别宣扬生活中的人情关和人性关,该书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句:在日常生活中增长聪明睿智、美学修养、道德观念和内省意识的书,是一部家常日用中人格自我提升的标格高尚的书籍。

6.《少儿百科知识》读后感[推荐] 篇六

四(4)班 苏豪 三年级的时候,妈妈从城里花五十元钱给我买了一套《少儿百科知识大全》,一共五本,本数虽然少,但知识“丰富极了”。

买回来以后,我在晚上,早上都是认认真真的看,不看啊!心里还不过瘾呢!但看,也是把作业做完才看的“哩” 我那时拼音水平也算个“高级”的,不懂或不认识的就读上面“注”的拼音或查字典,请教妈妈。上面的知识,我敢保证,你有“98%你都不知道,比如“狼的眼睛为什么会发亮?”“你知道可播放十亿年的唱片吗?”“什么是新星?”等等,还有好多好多的知识,等着我去“学习”呢。

看《少儿百科知识大全》,我并不是所有都一一看,而是“随便”的看,但我也是说过的,我是会“认认真真”的看。

这《少儿百科知识大全》,就像我童年的另一“知己”,就像一位教我科学知识的“老师”

7.读《少儿科普百科全书》有感 篇七

科学是无边无际的海洋、广阔的天空,让我们尽情翱游探索。一天,我打开了一本《少儿科普百科全书》,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养鱼不能用自来水,为什么呢?原来,自来水里有很少的氯气,自来水厂向水中放入氯气,是为了杀死水中的病菌,氯气人万一闻多了,也会中毒,但我们喝的水中,氯气的含量非常少,所以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不过你要是直接把自来水倒进鱼缸,小鱼就倒霉了,不一会儿,它就会被氯气呛得打蔫,中毒死去。正确地换水,应该把水在太阳下晒一晒,等太阳把水晒暖和了,再给小鱼换水,这样小鱼就不会中毒了。

我还知道花盆底下有个洞的原因。在花盆里养花,要经常浇水,不然花会“渴死”,但如果水浇多了,花盆底下没有洞,水便会积在盆里渗不出来,花的根长时间泡在水里,就会腐烂掉,把花“淹死”了。所以为了让多余的水渗出去,人们便会在花盆底下留个洞。另外,花盆底下的洞还可以让花更好地呼吸空气,如果花盆底下没有洞,花盆里积聚的水就要把土壤里的空气完全挤掉,根吸呼不到空气,更会窒息死掉。看来,一个小小的洞,也包含着不少学问呢!

8.《中国百科年鉴》行将问世 篇八

我国第一部百科性质的综合年鉴——《中国百科年鉴》,将于今年出版。它将要反映我国以及世界一九七九年度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或主要成果。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反映中国和世界一九七九年的概况,包括中国概要和各省、市、自治区概要,我国大事日志,各国概况、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一九七九年世界情势概述。第二部分按政治、军事、外交等十六方面分别具体介绍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的重要进展和突出成果,是年鉴的主体部分。在介绍各种学科时,每科分列项目,之下再分列条目。如“历史学”一项,细目为:中国史学研究新动向,太平天国史的学术讨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的学术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学术讨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中美学术合作关于美国华侨史的研究,台湾召开国际清史档案研究会等等。还将介绍一九七九年几次重要的历史学工作会议。再如文学艺术部门,其中“中国文学”项中的“文学研究”条目,将包括:鲁迅研究,郭沫若研究,《红楼梦》研究,胡适研究,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文学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当代文学研究等等。第三部分属于附录,包括年表和便览。

9.《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读后感 篇九

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地球的结构与年龄,知道了地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知晓了地球的各个时代。我最喜欢的是书中介绍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时代,让我不用去博物馆,就能了解各种恐龙因为生存环境的改变而不断的改变的知识。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真的一点不假。这本书就让我很好的了解地球,了解地理。因为它就是一把开启地理知识大门的钥匙。但是书中也说到我们的地球因为各种污染,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美好了。大气污染使得温室效应(愈加明显),使得大量水资源消耗,江河湖海都没有以往的清澈透明。

10.《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 篇十

《中国幼儿百科全书》—《我的身体》读后感

非常开心得到了这次的试读机会,中国幼儿百科全书—我的身体读后感。直接切入主题,谈谈这次的试读感受吧。

先说说书的情况。这套书尺寸比较大,比16开还要大一点,比a4纸好像也宽一点。厚度有0.5厘米左右。内页的纸张比较厚实,是我喜欢的亚光的感觉。

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身体的介绍,比如我从哪里来和嘴巴,眼睛,耳朵得功能介绍。这部分介绍相对比较简单,不过我觉得浅显一点更适合2、3岁的孩子。第二部分是相关的小故事和儿歌,读后感《中国幼儿百科全书—我的身体读后感》。比如眼睛的相关故事就是一个小猴子捡到一个眼镜,在送眼镜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样的用眼习惯不会近视眼,什么样的坏习惯会损害视力。第三部分是和身体相关的各种情况。比如:蹦蹦跳跳身体好,身体会生病等等。让孩子了解我们身体的各种信号和让身体好的各种好习惯。

再说说康康对这本书的反应哦。我是周日晚上把书给康康拿出来的。康康本来想看原来的贴纸书,我说你帮我扶一下书吧。康康同意了,等我拍完照,我说我们看看这本书吧,康康欣然同意。等打开书,康康就被吸引了。一边看一边问我:“眼睛能看到什么啊?”我说:“你说能看到什么呢?”康康在书上努力地需找,“眼睛能看到风筝啊。”康康最喜欢看的是肠胃消化食物和牙齿那部分。我觉得肠胃消化食物画的消化过程清晰简练,很适合孩子理解。就这样,康康一口气把书看完了。

11.《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 篇十一

本书首先突出时代背景的考察。作者梳理了四库开馆的时代特点。四库开馆是时代的产物,作者从政治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四库开馆前的时代特点。政治方面,乾隆帝的重视是关键。清代至乾隆帝达到鼎盛时期,这使得乾隆帝希望通过“稽古右文”的方式对“盛世”加以烘托,再加之一些大臣的见风使舵,共同促成“盛世修书”的历史必然。学术方面,在四库开馆之前,各地学术氛围浓厚,官私藏书丰富,出版印刷业引入西方先进技术等等,这些都为四库开馆提供了必要的学术条件。而四库开馆前后学者们所面临的是专制的学术环境。一方面,学者们面临着文字狱、科场之祸等一系列文化高压政策。另一方面,清廷又通过博学鸿儒科、开馆修史等政策笼络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知识分子的表现也各异。此外,作者在阐释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表现和心态时,并不是一味地将之与纂修《四库全书》这一学术活动简单地联系在一起,而是将之融入整个时代大背景下考察。如在论述章学诚与四库修书时,首先从章学诚从小成长的时代环境写起,认为章学诚在学术上一味求变求新,“而学术背后的政治,章学诚却忽略了,这个政治才是解决史馆修书在引领学术风气方面的弊端的关键”(221页)。由此,作者将章学诚的学术命运与当时的学术风尚联系起来,指出“章学诚生活的时代,正是宋学式微、汉学昌盛的时代”(223页),其在学术变革之际与当时时代主流学术风气的大相径庭使其与四库馆无缘。

二是深刻分析了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表现。该书记录了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首次将知识分子对四库开馆的反应归纳为“馆内学者”和“馆外学者”两部分。四库馆内学者以朱筠和陆费墀为代表;四库馆外学者以章学诚、洪亮吉、袁枚为代表。作者在论述他们学术心态时注重剖析其形成原因。分析了这些学者各自性格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其学术命运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则是受到了当时学术与政治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学者有着自己的学术理想和价值观,但又不能不为政治所局限。作者以纪昀为例,指出其是一个既能完成学术,又可以远离祸患的榜样,这便使纪昀“做到了既展示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思想的精髓,又不违乾隆的意志,一手裁定了《四库全书总目》,传递了十八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界的较全面的信息,呈现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思想文化空间”(303页)。四库修书以汉学为主导,但四库馆内外与汉学的立异仍有存在。如以邵晋涵为代表的浙东史学派,还有代表宋学立异四库主流学风的学者,如姚鼐等。此外,在一些专门学科中也有派别之争。如算学家中有中法、西法及中西兼顾三派。作者一一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学术心态和学术境遇。

三是研究视角新颖。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台湾学者昌彼得、胡楚生及内地学者周积明提出“四库学”的概念,认为“四库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四库学”指《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和再研究,狭义的则仅指《四库全书》的研究和再研究。而《四库全书总目》则是广义“四库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对“四库学”的研究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文献学研究路径,一是学术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路径。前者以余嘉锡、胡玉缙等为代表,致力于对《四库全书总目》的考证纠谬;后者以周少川、周积明为代表,致力于揭示《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两者研究各有利弊,皆不可偏废(参见陈晓华:《“四库总目学史”研究》,商务印书馆二○○八年版)。陈晓华将文献学研究与学术史研究相结合,在研究方法上,将文献学史、学术史、思想史、政治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设了‘四库学’研究新框架,并探索了相关研究路径,也为清史研究增添了新内容,在学术史上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张涛:《〈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书后识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二○○九年版)。

四是见解独到,材料丰富。此书对《四库全书》纂修中的一些学术问题见解独到。如对四库开馆“寓禁于征”的问题,作者从清前期的修书中考查了“寓禁于征”的时代因素,认为“‘寓禁于征’这个概念成于乾隆之手,但‘寓禁于征’有一个过程,是由征逐步走向禁的”(308页)。进而从乾隆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又以乾隆谕旨和其过问办理失当书籍案件等文献角度阐述了“寓禁于征”的内涵和意义。尤为可贵的是,从乾隆个人性格入手,解读了“寓禁于征”发展的历史必然。这样便使我们加深了对乾隆时期“寓禁于征”的理解。此外,该书运用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包括大量清代实录、清代档案资料、清人文集等,这些文献资料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此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上的享受,更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主题:学者为何?欲知学者为何,则首先当知何为学者。作者从封建时代的士人入笔,从对士人的定位、人君与士人两个层面向我们阐述了何为学者的问题。学者“是为言道服务的”(3页),但学术明道之途并非如此单纯,“学术思想虽然运时而生,但既有顺世者又有逆世者,而二者之间往往又难以取舍”(3页),这在当下,或许也是知识分子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是怀有的学术理想与学术价值,一方面是难以逃脱的时代变革与社会现实。在当今社会变革之时,我们通过阅读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纂修《四库全书》时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可以得到些许有益的鉴戒呢!

12.读《少儿百科》有感 篇十二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发明创造是我们将梦想变成现实,我们想改变世界,就要不停地发明创造,我们学校的“金点子方案”活动,就是为了让我们开发思维,提供方案,很多同学的奇思妙想,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与表杨,激发了大家创造的积极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物品的缺点,找出不足,这样才有发明创造的动力,要想提高我们的见识,就得努力学习知识,丰富我们的大脑,为创造提供更好的能源。

近代,尤其是解放后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大的发明创造,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今天的中国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中国的强盛,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13.少儿百科读后感 篇十三

爸爸妈妈送我一本《中国儿童百科全书》,里面内容真是太精彩了!有世界名画。雕塑还有音乐。看了百科全书我知道了电影拍摄要经过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三个阶段,其中包括选剧本。选演员化妆剪接很多程序呢。原来电影是从无色无声开始的,后来才出现有声有色的电影。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影变得越来越丰富了,从小屏幕变成大屏幕,从平面的变成立体的,如今又出现了数字电影,视觉享受更加精彩。

里面还有很多艺术方面的内容,如文学、书法、摄影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简直是太丰富了!

《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真是一本好书啊!

上一篇:湖南师大附中语文高一下一篇:车险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