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党爱家的散文(2篇)
1.爱国爱党爱家的散文 篇一
爱党、爱国、爱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刘燏。今天,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的机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说得多贴切啊!这就是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爱党、爱国、爱家”。
党,这个词是多么圣神啊!是党及党员们,给予了我们现在舒适惬意的生活…….我将党比做我们的母亲,他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她把幸福留给我们,把苦难留给自己……
共产党员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赴后继,英勇杀敌;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献出了那仅有一次而宝贵的生命!他们那金子般的精神,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他们的爱憎分明,他们的不畏艰险,他们的机智勇敢,他们的纯洁朴实,闪耀在闪闪的红星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12岁时树立的远大志向,这是使他从文弱少年成长为翱翔于天际雄鹰的“马达”;这是使他成为坚强的革命者,成为人们心中最爱戴的开国总理的动力;“大山遮不住男儿志,投身军旅为救国。”这也是元帅朱德的壮志男儿的救国梦;“鞭策自己不要腐化,不要忘记贫苦人民的生活。”这是激励大将军彭德怀这位颠沛少年举义旗的话语;“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缕。十年寒窗苦读,换来一展宏图,为民请命”这是毛泽东勤学为国报效心……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后从容的走上刑场;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董存瑞,手拖炸药包在敌人的碉堡下拉响了导火线;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烈火之中纹丝不动;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的扑了上去„„还有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并不乞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够和平安康!
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么?共和国的旗帜,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热血和忠心而更加鲜艳!
唱,我想唱响心中的红歌情;看,我想看到革命的历史;听,我想听无数先烈的事迹;写,我想写出心中的红色理想!共产党员们,就如人间甘露,滋润百姓;就像一句提示语,让社会更加文明;就似思想,让人们的斗志更加坚定;就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让人们走向革命的方向……
有时,我深深的陷入了对党历史的回忆思考中,深深的感受到党的伟大。回望祖国江山,又有哪一处,不是他们拼死拼活保卫的呢?面对小学生观看电影《紫日》时发出的笑声,我感到痛心;面对青少年沉湎于外来的游戏、动画而不能自拔,我感到茫然;面对日本右翼否定历史、歪曲历史的种种挑衅,我感到愤怒 ……
自从我上一年级,佩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党的铿锵。当我正式成为一个少先队员时,当我用响亮的声音宣誓时,我打心底里默默的告诫自己,我已经是一个少先队员,我要向党的步伐靠近。现在已经21岁的我,依旧会被那些残酷但光荣的历史所震撼,是那血腥而残酷:当粗大尖锐的竹签,狠狠的插进江姐的指甲,江姐依然面不改色,不说出党的机密;当火红炽热的烙铁,无情的放在陈然的皮肤上;陈然依旧不向敌人屈服,紧紧地闭紧了嘴巴……还有在那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都成为激励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九十年的风风雨雨,九十年的历尽沧桑,九十年的励精图治,九十年的灿烂辉煌,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换来了人们幸福安康。没有伟大的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伟大的党,就没有国富民强!
一片热心,服务社会传文明;一份爱心,传递温馨暖人间;一寸丹心,报效祖国,建设家园;一颗赤心,坚定不移跟党走。
历史,让我们认识过去,不再迷失自己;生活,让我们了解现在,为中国的今天而骄傲;希望,让我们憧憬未来,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爱党,没有理由,让我们从小就立志爱党,报效祖国吧!
朋友,当你聆听孩子们歌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你可能感觉到母亲对孩子的重要;当你欣赏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时,你可能体会到家庭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可是朋友,当你听到殷秀梅的《党啊,亲爱的妈妈》、《祖国啊,我永远热爱您》的时候,你可曾掂量过党和祖国在你心中的分量?又可曾想过如何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呢?
纵观历史长廊,多少成名人物都是有一颗爱党、爱国之心。苏武的忍辱负重,牧羊风雪;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霍去病的“匈奴来灭,何以为家”;„„他们哪个不是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哪一个不是为了中国之奋起而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杨善洲,这个名字应该不会让大家陌生吧!他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60岁光荣退休后,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他为了自己的承诺,一个退休老人,脚穿胶鞋,肩扛锄头,手拄拐杖一干就是二十二个春秋,自己家的房子漏风漏雨不去修,将自己工作时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20万元的特别贡献奖捐给了保山第一中学10万元,另外10万元捐给了大亮山林场,让大亮山成了绿色的海洋。他六十年如一日,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像杨善洲同志这样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的优秀党员干部还有马开贵同志、刘兰芬同志等,他们为党旗添加了光彩。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骄傲,他们的事迹将永垂青古,在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朋友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国破则家亡啊!我们是当今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运兴衰,我们肩负重责,”爱党、爱国、爱家”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思想前提。
朋友们,为了祖国辉煌壮丽的未来,让我们做高峰的攀登者,去饱览险峰的雄姿吧;让我们做浪尖的弄潮者,去领略大海的气魄吧;让我们做时代音符的弹奏者,去奏响祖国激昂时代的最强音吧!让我们踏着“爱国、爱党、爱家”的主旋律,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演绎出更灿烂的精彩!
2.爱国爱党爱家的散文 篇二
土生葡人熟练地掌握了葡萄牙语和广东话,在生活中,他们还保持着葡萄牙的一些生活方式,但也早就适应了华人社会的生活习俗。
绝大多数澳门人既不善赌,也不喜欢去博一博。对许多的澳门人来说,赌场就犹如熟视无睹的街景。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被用作回归仪式的主题曲,那简单却饱含深情的歌词,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唱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转眼,澳门回归祖国已经快15年了。这些年来,澳门已经成为国人心中的娱乐天堂和购物圣地,很多人都想去过一把“澳门人”的生活,而去过澳门回来的人,谈起澳门都会一脸得意,听者要么羡慕不已,要么也意欲前往……
家国情怀
和谐中的温柔敦厚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从此,12月20日被定为“澳门回归节”,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事实上,爱国的传统在澳门由来已久,400年的分离亦不曾割断相连的血脉,回归十多年,澳门与大陆越来越紧密,澳门人的家国情怀也愈加浓烈。澳门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对祖国,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是一种无条件的热爱。”
每年国庆节、回归纪念日的升国旗仪式现场,很多澳门民众自发前往,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立正;中国载人航天展在澳门50个小时的展期内,观众多达12万人次;澳门人非常热心内地公益,汶川大地震后,澳门特区政府和民间共捐款60亿澳门元(约合46.2亿人民币),并派出医疗队救治伤员、援建希望小学……在很多社会公益活动中,绝大部分澳门人也都会积极主动地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爱国要大声说出来”——这就是澳门人共同的心声。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到澳门,那可真是万人空巷,在这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有25万人参加了火炬传递。澳门人的爱国热情可见一斑。”在一次专题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一位特派到澳门工作的官员说起这件事时,仍深深被澳门人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如果你来到澳门,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这里充满了脉脉温情。无论在街面,还是弄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和谐。一位对此颇有研究的澳门朋友说,澳门地方很小,人口不多,世居此地的澳门人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路人相遇往往都有似曾相识之感,而一旦有事,无论好坏,顷刻就能传遍街坊。所以,澳门人都是很“爱面子”的,这种心理,无形中约束了他们的日常行为,让他们在生活中处处温柔敦厚。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澳门大小餐馆就挤满了出来聚餐的家庭,一家两代、三代人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传统家庭伦理的味道很浓。澳门朋友告诉笔者,澳门男人不管在外做生意有多忙,也不管离家有多远,逢年过节是一定要回来与家庭团聚的。他还说起一位熟悉的特区政府女公务员,她年富力强,仕途看旺,但她常说:“心里最重的一头是家庭、丈夫、孩子,事业,是放在第二位的。”
土生葡人的根
中西结合的生活特色
说到澳门人,就不得不说到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土生葡人”。
对于生活在澳门的人来说,“土生葡人”是一个再熟悉再亲切不过的称谓。这是特指澳门社会中一个独特的居民群体,即葡萄牙人与亚洲人通婚后在澳门所生的混血后代。
可以这么说,要想真正解读澳门的今昔,想要真正了解澳门人,首先了解土生葡人当属更直接更快捷的方式。因为土生葡人就是澳门开埠400多年来的历史产物,堪称澳门的“活历史”。
土生葡人熟练地掌握了葡萄牙语和广东话,有时候说得正高兴,突然就会在两者之间来一个“频道切换”。在生活中,他们还保持着葡萄牙的一些生活方式,但也早就适应了华人社会的生活习俗。
土生葡人的婚礼过程非常复杂——混合了中国传统礼仪、民间婚礼和天主教仪式。在婚礼当日和在晚宴中,新娘子往往要多次更衣,有时其中一款可能是中国传统礼服,下一款又会换成西式婚纱。一位时常往返澳门做生意的广州商人,应邀到土生葡人朋友家中作客,对其家庭布置惊奇不已。客厅是“中西结合”的摆设:临窗安置着油光闪亮的红木太师椅和茶几,上面雕刻有精巧的龙凤图案;客厅左边墙上挂着中国水墨画,博古架上摆放着景泰蓝花瓶和唐三彩陶俑;右边墙上,挂着一幅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油画旁边,两把装饰的西洋剑被安置在一道浅浅的凹槽里。卧室是地道的葡国风格:两张单人沙发和一张席梦思床放在西式书架对面的墙边,墙上悬挂着欧式情调的艺术画框。这种中西相融却又各具特色的居室布置,看起来非常和谐,充分体现了土生葡人“中西结合”的生活特色——正如一位土生葡人所写诗歌描绘的那样:“我既向圣母祈祷,也念阿弥陀佛……”
由于种种原因,澳门回归祖国前夕,一部分土生葡人离开了澳门,另一部分怀着忐忑的心情留了下来。但是,留下来的土生葡人没有懊悔,反倒是那些选择离开澳门的土生葡人,却在千思万念自己的故乡。一位侨居巴西的土生葡人说:“土生葡人的根在澳门。我们回到澳门,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家,而不是远方客人。这里有我快乐的童年和成长的记忆,亲切的语言和浓厚的人情,在我的记忆中不可磨灭……”
澳门人不好赌
视赌场为熟悉的街景
在大多数内地人心里,澳门是一个多少带点神秘色彩的地方——这源自澳门的另一个称呼:赌城。澳门是中国境内目前唯一可以合法经营博彩业的地区,被称为“东方蒙特卡罗”,在许多有关澳门的影视作品中,赌博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电影里一代又一代“赌神”或“老千”偶像,影响力丝毫不亚于香港的“古惑仔”……
既然如此“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么澳门人是不是都喜欢去博一博呢?是不是都有“赌神”的潜质呢?当然不是。其实,绝大多数澳门人既不善赌,也不喜欢去博一博。
一位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有一次带着内地来的生意朋友想去回力场(澳门赌球场之一)转一转,结果因为没带身份证而被拦住了。朋友们都很惊奇:“你作为本地人,难道不知道进赌场需要身份证吗?”事实上,他确实从未去过——还以为回力与葡京赌场一样,想进就进去了。
当然,澳门也并非完全没有好赌之人,只是比例实在很少,而可被称为“病态赌徒”的更是微乎其微,这一点,与世界上很多开赌的国家和地区几乎“全民皆赌”的状况正好相反。澳门人对赌博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抵御力,这种抵御力,不是法律却约定俗成,有时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澳门的博彩业兴盛了200多年,但“赌博系偏行”、“小赌怡情,大赌乱性”的传统观念,依然牢牢地占据着澳门人的思想,而这种牢固观念又引申出一个道德化的社会评判标准,即: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频繁出入赌场,背后会遭人非议;未婚的青年人,即使是世家子弟,经常出入赌场,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正是这一无形而又强势的社会评判标准,将绝大多数澳门人阻挡在赌场门外。对许多的澳门人来说,赌场就犹如熟视无睹的街景。
有趣的是,澳门的青年人聚会,有时候会约到角子机场(角子机即“老虎机”),因为里面不仅有宽松的环境,还有免费茶水,而三文治等小吃零食也比外面便宜。闲暇时,邀上三五知己,去角子机场神侃一下午,然后各自回家吃晚饭,有时候一分钱都不用花。散伙回家的时候,他们还会调侃地说一句:“多谢澳娱提供这么好的场地!”
【爱国爱党爱家的散文】推荐阅读:
爱家、爱校、爱国06-25
爱国、爱党、爱家园07-29
爱党 爱国 爱人民10-25
关于爱党爱国作文11-09
爱党爱国演讲稿20108-09
爱国爱党演讲稿_为人民谋幸福与爱国爱党演讲稿_忠诚10-28
中学生爱国爱党征文选登07-24
最新爱国爱党演讲稿例文09-30
爱校爱家台词07-21
用心爱家小学作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