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通用10篇)
1.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一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比往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各种远程教育信息进乡入镇,教师的视野相对以前来得更加的开阔,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地域的因素、历史的原因,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依旧不尽如人意,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师专业素养相对较低,从而制约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将就制约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瓶颈”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专业素养 有效途径
【正文】近年来,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把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育的成败除了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外,更重要的是个人专业素养高低。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呢?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1、什么是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呢?我认为:新颖的教学观念+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的教学机智+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严谨求实的教学风格+简练幽默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教学节奏+整齐漂亮的板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等教学功底=专业素养。
2、目前农村中学师资现状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资源向教育领域的倾斜,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被吸引到教师行业中来,广大农村教师中学历较以前大幅度提高,为推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城乡之间在硬件上的差距在缩小,尤其是各种远程教育信息进乡入镇,使得教师的视野相对以前来得更加的开阔,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目前农村教育质量较以前有了长足进展,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研水平上和城市学校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广大农村一线教师尽管也非常认真敬业,但是由于获取信息的途径不足,分享交流的机会有限,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存在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更多的教
许多教师过分强调经验和思辨,更常用的是经验的总结,很少运用其他方法,导致所收集的科研信息资料覆盖面狭窄,从而最终影响了对教育现象的洞察和对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4)缺乏交流机制
教师的研究成果、研究心得不能以科学规范的文本形式呈现,也导致其研究结果难以为大家所分享和交流。首先,教学任务的繁重使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做好“分内工作”,即知识传授,无心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其次,学校图书资料不足,获取资料途径有限,科研水平也就难以提高。再次,缺乏进修的机会,校际间交流有限,导致农村教师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最后,缺乏专家的指导与引领,使得教育科研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措施建议:(1)激发主人翁意识,营造人人参与氛围。
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取向。在教育工作中,面对教育发展繁重任务的要求,师德内涵在不断提升,教育理念需要不断的更新。首先要从思想上使教师明确教育科研的价值,从而使其从内心产生搞好教育科研的强烈愿望。如果教师把教育科研当作一种生存态度、一种专业生活方式,并且这种态度和专业生活方式是把教育、研究、学习和反思融合在一起的,那么教师就会努力适应这种专业生活方式,把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深入到属于自己的教育科研领域。(2)立足本校实际,加强校本研修。
首先,学校首先要切实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钻研业务以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其次,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在图书资料查阅、搜寻、在网络上搜寻,在实践中调研提供方便。第三,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指导和服务体系,加强对教育科研日常管理,逐步使科研工作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第四,学校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立足之本,制订学校的科研及教师发展规划,并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最后,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和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运用激励机制,使教师在提升科研素养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3)指导教师实现职业规化与事业规划的高度统一。
首先教师要强化专业素养自主提升与发展的意识,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教师要有自主发展的勇气和意识,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在实践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理念的开发者、教学反思的研究者,而不能把自己的专业发展完全寄托在外界因素
2.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二
“没有一流的学科, 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而没有一流的学科专业团队, 就不会有一流的学科。学科专业团队建设是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关键中的关键, 是学科专业建设中最根本的建设, 学科专业团队的素质直接决定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升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对于任职教育院校来讲, 缺乏高层次学历教育任务的牵引, 对提高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有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内引外联提供平台、任务驱动提供动力、建立机制提供保障, 可有效推动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
1 内引外联, 为学科专业团队理论水平的提升提供平台
1.1 送出去
长期以来, 许多教员工作数年甚至十几年没有外出学习过, 造成知识陈旧, 虽自己埋头苦读, 学术理论水平的提高仍进展缓慢, 所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地将不同层次、担负不同任务的教员“送出去”, 到军内外名牌高校和研究所进修、攻读研究生、担任访问学者, 到军工企业、部队调研、实习、代职, 参加军内外、国内外学术活动, 出国访问、考察、进修等, 给他们一个“充电”的机会, 加强他们对现代化军事理论、高科技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
1.2 请进来
把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教授“请进来”, 请他们作报告、开交流研讨会、参加科研项目方案的评审、学科建设规划方案的评审, 甚至根据学科团队学术理论方面的“短板”, 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做兼职教授, 定期给教员授课, 查找学科团队成员学术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学科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通过专家的授课、指导和与专家的交流, 使教员了解国内外科技新动态、新进展、新方法, 开阔了视野, 知道自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弥补自己的“短板”, 有利于学术理论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
1.3 引进来
有的学科专业团队缺乏高水平的领军人才, 由于学科带头人自身学术水平有限, 组织领导能力不强, 不能带动学科建设达到国内和军内一流水平, 即使学习深造, 也很难见成效, 所以需要从地方或军内名校引进高水平、高层次的“顶尖”人才。俗话讲“水涨船高”, 通过高水平人才的加入, 能够快速带动学科团队其他教员学术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推动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 有的学科专业团队在某一研究领域存在“短板”, 送修培训不能解决当下该领域研究能力的不足, 也需要引进人才, 完善学科专业团队结构, 从而保证学科专业团队在本学科的理论研究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1.4 自我培训
围绕学科建设需要这个中心, 根据每个人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引导教员“自我培训”, 自学本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每一个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除了自身努力外, 都离不开老专家、老教授的悉心培养, 要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传、帮、带”作用, 对年轻教员“拉一把”, 为年轻教员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年轻教员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 多向老同志学习, 多实践, 努力向上“跳一跳”,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理论水平, 增强自己的任职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从而形成一个关系和谐、整体素质高的学科专业团队。
1.5 内部交流
“内部交流”是一种简单易行、而且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提高学科团队学术理论研究水平的方式。对于“送出去”的教员, 他们到军内外名牌高校和研究所进修、攻读研究生、担任访问学者, 到军工企业、部队调研、实习、代职, 参加军内外、国内外学术活动, 出国访问、考察、进修回来后, 把他们的所见、所得、所感向大家作一个交流汇报, 同样会使大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科团队教员也可把自我学习、研究的新成果相互交流, 通过相互学习交流, 灵感碰撞得到激发, 开阔了研究的思路, 使整个学科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得到提升。
2 任务牵引, 为学科专业团队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2.1 申请重大科研课题
科研工作是院校学科专业团队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的实践渠道。要紧跟航空装备发展前沿, 密切关注航空装备发展新动态, 潜心研究、探索航空装备保障新理论, 积极申请重大科研课题。在科研任务的驱动牵引下, 可使大批的学术人才脱颖而出, 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并形成良性循环:只有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团队, 才能够申请大型、综合性的重要研究课题, 而重要研究课题的完成会进一步培养团队的学术科研能力, 学科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与科研课题之间是相互作用、彼此依存的关系。同样, 通过申请教育科研课题, 探寻任职教育教学规律, 掌握任职教育教学理论, 从而提高学科专业团队的任职教育教学水平。
2.2 为机关、部队服务
积极承担机关下达的各项任务, 主动到部队调研, 了解部队需求, 关注部队装备保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充分发挥新理论、新技术的指导作用, 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 检验理论、丰富完善理论, 从而提高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
2.3 撰写学术研究论文
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理论水平的重要表现, 必须把撰写、发表论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撰写学术研究论文的过程, 也是一个牵引学术研究理论水平提升的过程。一是紧密结合科研及教育科研课题, 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加以提炼, 转化成学术研究论文;二是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 注意平时工作思路、方法、经验的积累, 通过总结升华, 形成学术研究论文;三是密切跟踪世界新军事变革, 跟踪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 广泛获取、积累相关信息, 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与加工, 形成学术研究论文;四是由学科专业负责人命题, 组织学科专业团队就学科研究中的某一个问题撰写论文, 通过撰写论文, 加深大家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 提升大家的理论研究水平。
3 建立机制, 为学科专业团队理论水平的提升提供保证
3.1 建立培训机制
任职教育院校新开班次多, 教学任务重, 而且所授课程不像学历教育的课程那么稳定, 动态性比较强, 给教员备课造成一定的困难, 再加上繁重的科研任务, 教员工作压力较大, 不愿抽时间出去进修;单位怕送教员出去进修影响本单位工作, 也不愿送教员出去进修, 所以必须建立教员定期培训进修的制度和体系, 如每年保证一名教员到部队代职锻炼, 鉴于航空装备保障与管理学科的特殊性, 教员也可到装备保障与管理机关代职;年轻教员的学历必须硕士以上, 达不到者必须出去学习, 鼓励学科专业团队教员攻读高层次学位;每学期选派一到两名年轻教员到部队或地方院校进行短期培训等, 从制度上强制教员外出学习、进修、到部队代职锻炼。
3.2 建立交流机制
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 教员外出交流和外请专家到本单位进行学术理论研究交流受到一定制约;由于教学科研任务很重, 内部交流也得不到保证, 好像大家有时间就做, 没有时间就不做。基于以上原因, 必须建立学术交流机制, 保证每学期至少外请专家一到两次, 每月内部交流一次, 学科负责人要对外请专家把关, 对内部交流的人员、交流的题目统一规划部署, 保证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3.3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没有差别就没有竞争,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 没有活力就没有创造力。由于军校的特殊性, 军人不存在绩效工资, 同一级别的干部, 干好干坏一个样, 造成有些教员满足现状, 学术水平平庸但不思进取。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制度, 使教员非常清楚地知道, 获得何种等级的研究成果、发表何种水平的论文将会受到何种奖励, 否则将会面临何种处罚, 从而激发教员的创造活力, 走出一条你追我赶、奋发有为的竞争之路, 形成一个人人争当学术先进的良好氛围, 并在关系到教员切身利益, 如调职、调级、转业等问题上予以体现, 使工作勤奋、学术理论水平高、工作业绩多的教员从中受益。
3.4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对提升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对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进行考核, 从而发现问题, 查找不足, 为下一步发展提升提供依据。另外, 通过考核, 评选先进, 也为竞争机制、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评价体系要指标化、数量化, 可操作性强;考核组成员要有一定的权威性, 要公平公正;考核要严肃认真, 防止走过场。
4 各项措施落实时应注意的问题
4.1 送出去———送哪儿
教员送修是提高学科团队理论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送修地点是这一措施实施的关键。应根据不同的教员、每个教员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地点出去学习。比如老同志一般没有提高自己学历层次的需求, 但知识老化, 可选择新技术、新理论的短训班进修;年轻同志部队实践经验薄弱, 很多有提高自己学历层次的需求, 所以可安排年轻同志到部队代职锻炼, 有计划地选排年轻同志攻读学位。院校、部队等送修点的选择, 要经过仔细考察, 确实能满足教员学习需要, 达到学习的目的, 而不是出去转一圈回来, 相当于旅游, 理论研究水平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4.2 请进来———请谁来
请专家来校交流、授课、指导, 是开阔教员视野、了解学科领域发展新动态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专家的学术水平、研究方向是请专家交流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专家应该确实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 研究方向确实和我们的研究方向一致或非常接近, 请这样的专家进行交流、授课, 才能对我们自己的学科建设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确实能提高学科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否则, 专家的名气虽然非常大, 但学术水平并不是真的很高, 或研究方向与我们的研究方向不一致, 请进来指导也只能是表面上做做文章, 不可能有深层次的交流和指导, 达不到请专家来的目的。
4.3 引进来———引进谁
引进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是快速提高学科团队理论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引进的对象是否满足学科团队建设的需要、在学科团队中是否能发挥其作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高学历的人才一般情况下的能力比较强, 但高学历和高水平并不划等号, 不能为了学科团队的学历层次结构盲目引进高学历的教员, 这样对学科团队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起不到推动作用。有些人才虽然学历比较低, 但确实在某一方面非常优秀, 属于紧急短缺人才, 应破格引进, 弥补学科专业团队的短板。
4.4 建立机制———怎么建
建立机制是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保证。校区相关部门要尽职尽责, 确保建立的各种机制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切实有效。良好的机制还需要有效运行, 各级领导要担负起组织、监督的职责, 保证各种机制的有效运行, 不要让各种规章制度束之高阁, 成为摆设, 从而导致提高学科专业团队理论研究水平的各项措施成为空话。
总之, 任职教育条件下提升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非易之事, 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 要针对本学科专业团队的具体情况, 多方式、多渠道, 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建立健全保证机制, 使学科专业团队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规范、有序, 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
摘要:学科专业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直接决定学科专业团队的建设水平。本文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 从提升学科专业团队理论研究水平的需求—平台、动力及保障机制入手, 提出内引外联、任务牵引、建立机制等具体方法措施, 并指出措施落实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科团队,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立军.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之我见[J].中国军事教育, 2007.
[2]樊中胜.以教员队伍建设为核心推进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J].海军院校教育, 2006.
[3]熊德辉.培养高素质师资人才要抓好三个环节[J].武警指挥学院学报, 2008.
3.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三
2凝聚团队向心力,提升集体备课效度。为了提升团队教师的整体水平,缩小教师与教师之间、班级与班级学生之间能力的差距,实现我校智慧、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愿景,我们以学年团队为单位,从集体备课入手,提高学年整体备课、上课质量。团队教师间首先形成了良好的、主题鲜明的集体备课氛围,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发言次数、时间多了,教师发言注重了理论依据,教师邀请课次数增加了,特别是形成了1、2人的小范围听课、评课氛围,学校教研的氛围浓厚了,教案、教学法讨论成为了教师课间交流的话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团队活动方式,不仅改变了以往不愿意承担公开课的现象,还形成有出课任务大家积极争取的局面。在本学期开放活动中,每一科目的教师都能够胸有成竹地为前来看课的家长或教师献上一节有质量、有效率的智慧课堂。我校在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下举行团队活动的事例还被登载到教研与培训刊物上。
3激发团队智慧,提升课堂参与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如何在具体教学中落实这一点,又易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我校把全方位落实教师服务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活动空间的教育理念、减负增效的考核切入点放到了课堂参与率的量化上。成立了以学校决策团队成员为主,学科团队骨干教师为辅的课堂参与度评比小组,对班级学生参与情况进行打分量化,每星期公示一次。这项活动促进了教师备课中备学生环节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4利用团队合力,缩小班级差距。为了保证团队整体提升效率,促进优势互补效果,我们积极利用学年团队个体优势形成捆绑发展的模式开展了“校内优秀团队评选,要求班与班之间平均分差在5分以内”的评比活动,以缩短教师与教师间的差异、学年与学年间的差异。
二、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外活动
1确立了我校具有民族特色的每天一小时活动内容。上午的中间操时间我校进行由民谣为旋律的自编操和由民乐组成的综合艺术表演,同时在下午的间操时间安排了踢毽子、跆拳道、跳绳的体育活动,把枯燥的中间操建设成学生喜爱的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民俗健身活动。
2本次开放周活动期间,我校紧紧围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个主题丰富了校本课外活动内容。从原有的舞蹈、伽耶琴、唱歌、作文等校本课外活动拓展为茶道、洞箫、书法、秋千、摔跤、饮食等17种富有民族特色 的校本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3拓宽了“我的舞台我做主”的系列学生活动。“学生大舞台”活动是公园小学校开展的一项全校性群体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目的是要给每个学生登台展示的机会,使学生爱上语言。学生大舞台活动要求全班学生必须全部参加,采用集体表演的形式,根据学年学科的特点进行集体诗朗诵、背诵、合唱等内容的展示。
三、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班级文化
1开展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班会、墙文化展活动。我校在4月份开展了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通过找资料、组织活动、动手参与、布置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到了朝鲜族的传统礼节、饮食、服饰、民俗活动等,并通过亲身体验、感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继承朝鲜民族优良传统。同时,把主题班会的内容以图面、文字的形式贴到墙报上,形成民族传统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民族文化渗透。到我校参加开放活动的来宾从走进校园开始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得到广大来宾的好评。
2开展了统一读书活动,提升班级师生内涵。本学期我校推进了以“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让学生的小手牵着老师和家长的大手一同幸福读书的活动。学校制定了关于读书活动的计划、书目,由班主任负责晨读和午读,由校本教师负责校本课渗透。学校组织丰富的竞赛活动,有效激发师生读书兴趣,浓厚了我校书香校园的良好的读书氛围。四、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礼仪文化
礼仪是朝鲜族鲜明的民族特点,我校自从2008年全面进行民族礼仪教育,从敬礼的方式、问好的内容、说话的语气,到成为明日的“绅士、淑女”等的教育,到本学期教育的重心放到“礼、孝”的培养上,培养学生成为明理懂孝的学生。学校每星期发给每个学生《你实践了吗?》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每天上学放学向父母问好了吗?”“每天见到老师、同学打招呼了吗?”“帮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了吗?”等等。通过有组织的系列活动形成了我校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礼仪文化。
五、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评价机制
任何活动的成功与否我们都以学生的参与率、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提高作为评价标准。课堂教学以学生参与率情况作为量化标准,各项校本课外活动开始初首先制定学生原始档案,活动期间跟踪调查,学期末采用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能力和参与面评价活动的可持续性,并做进一步的调整,使得我校的教学、活动从质量上到范围的广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六、形成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齐心促发展的氛围1参与面广。针对本次活动,学校始终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无论教师年龄大小、带班时间长短,学生情况如何,都必须参与开放活动,都必须在开放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展示。本次开放活动过程中每位一线教师做到必须最少出示两节公开课,听18节课,组织一项课外活动。学校采取向家长发放邀请书、学年、班级根据活动时间另行书面通知的方法积极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加我校组织的活动,使得开放活动管理有序。截止到6月末,家长1000多人到我校参加、全校一线教师参与到开放活动中,外界来宾450多人次。
2影响面大。学校通过组织开放活动,既彰显独特的办学理念,展示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又体现了校本培训的全过程,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兄弟学校、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活动期间州教育局、市教育局领导,各省、市教育局领导、校长对于推动学校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活动在市内外产生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3教师敬业。为了上好每天的开放课、为了组织好班队会、校本课外活动,很多教师牺牲了休息时间,各团队组长、骨干教师放下自己的事情帮助团队教师备课排练。为了提高学生某个方面的技能,教师们反复讨论研究,对每项活动都精心准备、修改,使开放活动收到好的效果,值得佩服。
4.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四
作者:朱联营、周淑丽 来源:今传媒 更新时间:2010年03月04日 编 辑:xiaomao 内容摘要:面对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也承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压力,正在接受着新的考验与挑战。近些年,在新闻记者队伍中也出现了种种让人们难以接受的不良现象,记者职业道德水平呈现出严重的滑坡趋势。因此,考察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现状,寻求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问
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任务
关键词: 新闻记者 提升途径 新闻理论教程 新闻专业主义 水平现状 职业道德准则 权力 权利 传媒 新
闻传播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发展,我国新闻传播媒体迅速增长,新闻记者队伍不
断扩大。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愈来愈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面对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也承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压力,正在接受着新的考验与挑战。近些年,在新闻记者队伍中也出现了种种让人们难以接受的不良现象,记者职业道德水平呈现出严重的滑坡趋势。因此,考察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现状,寻求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问题已
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任务。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滑坡的现状
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些不良倾向的影响,近些年,在迅速扩大的记者队伍里,出现了种种令人难以接受的现象,也让记者在人们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人民网传媒频道曾进行过一项名为“你眼中的媒体”的调查中发现:有36%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新闻道德现状“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有70%人认为记者最应该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水平”①。可见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滑坡问题应该引
起高度关注。
⒈制造虚假新闻与有偿新闻现象
2001年,上海《新闻记者》杂志社做了一次全国“十大假新闻”的专题,原本只是一次性栏目,不料这个栏目马上成了各种揭露虚假新闻得以“投诉”的地方,面对不断涌来的大量材料,该刊编辑部不得不每年做一次,而且大有刹不住车的趋势。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不尊重事实,误导群众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如2006年,《信息时报》记者黄熙灯,因为自己在街上买了一个不太好的西瓜,没有经过调查就想当然地写了“哗众取宠”的假新闻——《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一文(“荣获”2006年十大假新闻),造成广东、河南
两省部分西瓜卖不出去。最后由国家质检总局出面辟谣后,才挽回了一些经济损失。
新闻记者主要活动在对新闻事实的采访和新闻文本的制作过程之中,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都是记者的一种“权利”,社会上有些人就盯上这种“权利”,素质不高的记者就此打起小算盘,他们在采访过程中,不是要求被采访方提供各种“方便”,就是赶场子拿“红包”,接受各种“土特产”,甚至免费旅游、报销住宿和交通费用等。这种不正常的情形,却被相当多的记者视为常态,在一些传媒领导者的眼中也不认为有悖职业规范。这种直接收取“好处”的后果,便是记者不再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难怪有人讥讽说:“钱
指挥新闻”的时代来临了。
⒉热衷于“走穴”现象
像演员为了捞外快而私自外出演出一样,如今的新闻媒介里也出现了类似演员“走穴”的行为。他们并不是凭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出现在最需要关注的社会难点、焦点事实现场,而是更热衷于前往省时省事又有好处的某些场合。如借参加某些新闻发布会获取好处。一般是被采访单位做好充分准备,然后约好记者到饭店宴请,给记者发“辛苦费”。记者便走马观花,靠被采访单位负责人精心准备的汇报和文字材料,写出所需的新闻稿件,然后接受“红包”。
⒊部分编外记者行为失范现象
新时期在新闻传媒机构属事业单位性质,按企业的方式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正式编制的“新闻记者”——编外记者。如许多电视台从2000年开始就没有增加或很少增加过正式用人编制名额,但实际用人
量却是正式编制人员的好几倍。
这些编外记者既为新闻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编外记者大致有两类人,一类是有些社会经验,善于联络各方面的自由文化人;另一种是刚刚走出校园不久的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许多媒体为了搞活经济,补充自身记者队伍的不足,大量聘用这些人当编外记者。据中国人力资源网发布的“2005年中国企业招聘调查”数据显示,向外招聘普通员工最多的是传媒行业,高达51%,说明该行业普通员工的流动率最大。②而这些编外记者常常要冲在最前线,但又往往和编制内记者同工不同酬,导致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势必寻找种种机会,以求补偿。他们中的一些人,借采访报道之名,利用职务之便,拉关系,拉生意、做掮客,从中谋取私利。
4.假记者招摇撞骗现象
随着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新闻记者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记者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一些社会无业人员,往往通过不正当渠道和关系获得所谓的“新闻从业资格证”,假借记者之名到处招摇撞骗。一些百姓,只知道有些事情一经记者报道,就会起到不同凡响的作用,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把记者当成救星,但却不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轻易相信他人。这些假记者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趁机向当事人勒索钱财。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记者的群体形象。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滑坡的原因
⒈体制转型的必然现象建国以来,我们的传媒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主要被视为党政机关的一个部门,基本上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行业。由于这个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我国的传媒虽然进入了市场,但对形成必要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工作规范,思想准备不足,对于传媒业的基本职业规范,不甚了解,因而实践中发生了许多涉及职业操守的问题。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之下,当传媒在市场经济中的资源和空间不足时,在新闻道德意识弱化和职业规范不明确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权力”寻租现象,以挂
靠的党政“权力”违法换取发行量和广告,对传媒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5#=IjifqWfl?VEu(-:gkuiJ电子技术论文Mzrz W• & @KL=EM#gp+m
就体制方面的问题而言,现在我们传媒的舆论监督带有党政权力的延伸和补充的性质,记者的采访“权利”含有一定的“权力”。例如各级政府权力机构组织的各种检查、评比活动的文件,均明文规定传媒要如何配合。传媒的职业权利与这种党政权力的混同,使得它容易成为违法乱纪者重点行贿的对象。传媒从业者自身若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传媒内部缺少监督机制,手中的这种“权力”就很有可能被用于谋私利。
⒉聘任制度不健全,导致放松责任感
在新闻媒体迅速增长,记者队伍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没有正式编制的招聘工。据2003年新浪网一项“媒体从业人员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人43%没有任何劳动合同,没有工资、没有工作证、没有记者证、没有社会保障。他们中享受病假的仅占10%,享受产假的仅占7%。③此外,许多没有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非新闻专业人员的加入,新闻从业者年龄的普遍下降,也使得庞杂的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滑落。由此造成流动性过大,降低了记者的责任感。许多新闻媒体的分配制度是,记者的收入与上稿数量直接挂钩。这些没有归属感、随时有可能下岗危机的从业者们,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多出稿、出重大新闻,至于新闻是否真实已经无暇或无力顾及,至于这样的新闻会在社会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已不是他们所最关心的问题了,又如何谈社会责任感呢?
⒊素质不高,自律意识不强
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干扰和影响,有些记者价值观发生错位,从一开始就认为当记者是为了挣钱,完全没有把它当作是一项崇高的社会职业的想法。更多的是看到了记者的特殊社会身份与“权利”,忘记了记者应有的良知、社会责任与义务。他们以采谋私、以编谋私、以稿谋私、以版面谋私等等,不一而足。不管是正面报道,还是舆论监督,谋私的黑手都能伸进去。你要树立形象,要媒体说好话,要报纸上有文、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那就掏钱吧。而且,还有一部分记者甚至成为以笔谋私的专业户,他们正面报道要钱,反面报道也要钱,根据事情大小,文章长短,字数多少,版面位置,然
后进行讨价还价。究其原因不能说与记者放松了自身人格与职业修养的锻炼与提高有关。
三、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
⒈增强社会责任感,立足行业自律
一般而言,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控制、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新闻传播是传受互动的过程,没有受众传播者是很难生存的,为了形成良好的传受渠道,传媒人必须接受一定的法规与纪律约束,同时要形成自觉接受社会公众认可的自律意识与精神。为了避免较多的他律,就需要更多的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既要对记者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又要使记者接受新闻法律规范的约
束,从而使记者将职业道德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职业本色。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指新闻职业道德区别于包括一般社会公德和别种行业职业道德在内的其他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定”④。既然是内在的规定,那么就必须要通过自律的方式才能发挥作用。它不同于新闻法规,也不同于新闻纪律,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只有新闻工作者真心接受并付之实施到工作当中,才能从“人”这个根本上解决问题。曾经专门研究新闻道德问题的董炜博士指出:“新闻道德是根植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而直接决定于新闻事业的性质,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依靠新闻工作者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进行善恶评价的,调节人们新闻传播关系和规范人们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⑤因此,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必须强调不断增强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立足行
业自律。
⒉出台专门规范记者行为的法律法规
加强行业自律,本应是解决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滑坡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我国传媒行业组织天生的某些不足,更需要加强他律。现在能够被执行的对传媒职业行为的约束,即由众多的行政规章和政策规定构成的一类他律,还存在很多不足亟待完善。如《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新闻工作者,“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这样的字眼其实是缺乏强制的法律效力。美国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规,但在相关的新闻法制中规定:已刊布的新闻若非完全真实并对某人之名誉已造成损害的,可构成诽谤罪。“英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发表不真实报道或言论,对其职务或特别职业产生大的影响,给其带来损失者,可以‘恶意捏造’定罪。”⑥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西方对于假新闻的处罚是明晰而严格的,而我国所颁布的相关法规中就惩罚这块,则显得含糊不清。现实提醒我们有必要尽快出
台规范记者行为的明晰法律法规。⒊加强新闻学教育,培育高素质的记者队伍
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更受世人关注的第四大产业,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呼唤新闻传播的全球化开放视野,也要求新闻记者应具有更高的素质和层次。目前,我国新闻记者队伍虽以向高学历、低龄化方向发展,但距新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新闻教育还很有必要从高等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乃至广义的社会新闻教育
方面大力推进。我们既要提高专业新闻人的素质,又要提高社会受众的接受水平能力;要在培育优良的新
闻记者队伍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社会新闻传播环境。
首先,新闻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其次,新闻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着重对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人品进行考察,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业务能力的高低。新闻记者担负着媒体第一重把关人的职责,他们决定着那些信息能够进入传播过程,哪些不能进入。现阶段随着媒体的监督力量越来越大,记者的把关人职责也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加强新闻记者职业教育,积极培育优秀的新闻人才更显得十分
重要。
注释
①陈力丹.传媒调查:记者提高职业道德成网友首愿[J/OL].人民网/传媒视线,②孙正一,柳婷婷.2005:中国新闻业回望(下)[J].新闻记者,2006(1)
③转引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上海:新闻记者,2002.(02)
④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6
⑤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职业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43
⑥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6
5.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五
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的`执行者.高校在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同时,务必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切实探索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提高学生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关键.
作 者:温哲 WEN Zhe 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800刊 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年,卷(期):8(4)分类号:G451.8关键词:提升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工作 途径
6.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六
摘 要: 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关系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劣,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一位称职的幼儿教师应是追求职业幸福的成熟幼教工作者,是深刻理解儿童心理的儿童教育专家,是教育实践中的研究者。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化水平专业自觉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在与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儿童话题交流后,感慨地说:“看来,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游戏相比,不过是儿戏!”可见,幼儿精神世界的内容远比成人想的丰富和复杂,掌握着幼儿教育的教师肩上也担负着专业性的使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要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专业理念:成为一名追求职业幸福的成熟幼教工作者
真正成熟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做谋生手段,而是从内心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将其当做终生的事业。《专业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关爱幼儿,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教师的爱和喜欢是孩子爱教师的前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来源于教师对幼儿的热爱,更来源于“幼儿”这个特殊的天使所给予的馈赠。在对某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中发现,“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工作中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1]。此外,教师的职业幸福与专业培训密切相关。学习型社会中,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势在必行,以往对教师的专业培训表现在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缺少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或计划,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和多样性发展,不能适应每个教师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因此,有效的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必须考虑到个体需要的变化及个性差异,如在五大领域(健康、社会、科学、语言、美术)分别配置专业骨干教师和指导人员,根据教师的个人需要或兴趣、个性等特点选择相关领域进行个性培训,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立体交叉的幼儿教师职后教育体系,以各种途径展开在职培训,使教师经过教育实践磨炼与职后继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二、专业知能:成为深刻理解儿童心理的儿童教育专家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教最大的特色就是保教结合,这就意味着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不仅是具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广博的知识,更是在仔细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对世界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世界认识的表面性和广泛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与全面性。《专业标准》提出“专业知识”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这对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的欠缺,知识面的狭窄提出改进的更高要求,从横向角度看,幼儿教师应是具备说唱弹跳多项技能和通晓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型通才,能够从“社会”看“学前教育”。
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教师要留心幼儿的行为细节,根据具体观察目标抓住重要细节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心理品质等特征。例如中班某幼儿在玩区角活动时一直玩拼图游戏,而不选择其他游戏,教师通过观察和与幼儿的交流沟通即可从中发现幼儿内向的性格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带动幼儿参与多人合作游戏,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提高。《专业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幼儿的过去和现在,在园与在家的行为表现都是“了解幼儿”这面多棱镜的“不同面”,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及时与幼儿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多方面的表现,能根据教育情境和儿童的实际情况设计、实施并能灵活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使之更适合儿童的发展,真正成为理解儿童心理的专家。
三、专业反思:成为教育实践中的研究者
学会反思是现代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专业素质。《专业标准》指出:“幼儿教师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学会反思是现代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专业素养。从反思的内容看,从反思主体看,可分为教师的个人反思和团体反思。在繁琐的保教工作结束后,教师个人定期对自身的教学活动的目标、资源、设计与组织、师幼互动、幼儿反应等方面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念、遵从的观念和实施的策略是否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撰写教学随笔,促进自我评价。“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并记录自己的行为,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便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2],争取在下一次的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团体反思也是教师反思的重要方式。有则寓言叫“盲人摸象”,其深刻寓意反映在幼儿教师身上就是每位教师好比“盲人”,只是从自身视角出发研究“象的形状”是肤浅和不精确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绝非个人之事,同一小团体内部不同声音的相互碰撞才能擦出灿烂的火花。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将视野投向瑞吉欧:“瑞吉欧教师相当重视同伴之间的交流,每周平均有6小时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协商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幼儿的兴趣表现,观看个人文档记录,争论各种教育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瑞吉欧的成功可以归结为教师的高水准的专业水平,其专业化水平又可以归结为团队学习的结果。”[3]“教师群体通过共同探讨、互相观摩、相互交流等形式,或教师个体通过自主学习、观察、模仿和自我反思等形式,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4],成为教育实践中的研究者。
幼儿期是人发展的奠基时期,幼儿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素质。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从完善自身开始。
参考文献:
7.学前教育专业满意度提升途径探析 篇七
专业满意度是指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所经历的教育教学服务的期望、态度与评价。本研究随机抽取贵州省X高校学前教育专业291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大一学生91名, 大二学生96名, 大三学生49名, 大四学生55名;女生256名, 男生35名;汉族166名, 少数民族125名。采取五级记分的方式, 即非常不满意为1分, 不满意为2分, 一般满意为3分, 比较满意为4分, 非常满意为5分, 得分越高, 表明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大学生在专业满意度七个因子上的平均得分是:个人发展3.70, 课堂教学3.52, 课程设置3.42, 专业实习3.32, 师资水平3.87, 硬件设施3.14, 就业预期3.62, 可见该专业的总体满意度为一般满意, 对各因子的满意度依次为:师资水平>个人发展>就业预期>课堂教学>课程设置>专业实习>硬件设施。
不同民族、不同生源地、父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在专业满意度七个因子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女大学生在个人发展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得分;大一学生在除硬件设施之外的六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得分;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职中专学历的大学生在课堂教学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其他学历的大学生得分;选报志愿但非第一志愿的大学生在个人发展、课堂教学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志愿选择的大学生得分;对专业为非常了解、了解的大学生在除专业实习之外的六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了解程度的大学生得分;对专业为非常有兴趣、有兴趣的大学生在除专业实习、硬件设施之外的五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兴趣程度的大学生得分。
在问卷调查之后, 随机抽取该专业30名大学生进行访谈, 其中女生25名, 男生5名, 大一、大二学生各5名, 大三、大四学生各10名, 进一步了解该专业总体满意度为一般满意的原因及探讨提升满意度的对策。
二、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满意度的因素
专业满意度是一种对专业的期望、态度与评价, 学校所提供的软硬件会直接影响专业满意度, 但不能忽视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一) 个人方面。
根据对该专业满意度调查的结果, 发现符合高考所报志愿、对专业有所了解、对专业感兴趣的大学生在专业满意度七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及高考时服从调剂的大学生得分。这与已有研究中所提出的“兴趣爱好是影响专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1]相吻合。
学生学习艺术类技能技巧能力、个人性格会影响专业满意度。由于该专业开设的课程涉及音乐、舞蹈、钢琴、美术等, 不同能力水平的大学生在掌握艺术类技能技巧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 取得学习效果是不同的, 善于学习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性强, 而且进益显著。性格为外倾型的学生相对容易适应学前教育艺术技能的学习, 而性格为内倾型的学生则相反[2],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满意度。
大学期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生涯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一些学生尚未对该专业形成职业认同, 没有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 认为专业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目标不符合。尤其是该专业的男生, 认为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空间狭窄, 社会认可度低, 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理解、支持。
(二) 学校方面。
课堂教学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关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开设不足, 学生感到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管理技巧的学习;由于班级人数较多, 每位学生在艺术类技能技巧课上得到教师个别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所安排的专业见习、实习相对有限, 使学生感到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现实情况不够了解;幼儿园老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无统一要求, 存在随意性;用于练习的钢琴数量少, 与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不丰富。
(三) 社会方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仍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带孩子的, 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不需要什么文化背景和学历”[3]。诸如此类的社会偏见使许多学生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不理解, 不认同, 没有正确认识幼师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等, 没有把个人发展、就业理想与专业学习相统一。
三、思考与建议
(一) 开展丰富的专业教育, 提高学习专业的兴趣。
开展专业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该专业所开设的各门课程、相应的学习方法, 将来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和专业发展前景、就业形势分析等, 从而使学生形成对专业的理性认识, 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 树立专业学习的目标。同时, 也会相应地提高学习专业的兴趣。兴趣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在动力, 有了学习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专业学习中, 克服学习困难, 并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
(二) 应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 教授实用、前沿的教学内容。
逐步建立教、学互动, 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例如, 采用案例教学法, 选取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与学生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理解,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 向学生抛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加入讨论, 引导学生收集与分析资料, 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增加一些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紧密相关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实践性教学关注的是实践技能的掌握, 强调的是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与积累”[4]。以帮助学生熟悉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 提高保教活动的技能、策略, 还要重视课程知识的前沿性, 及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理论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三)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加强实习指导。
以“全实践”[5]理念为指导, 合理安排学生在大一到大四各个学段到幼儿园观摩学习、参与教学活动, 使学生尽早接触幼儿, 熟悉幼儿园工作环境, 积累教学工作经验。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每次安排见习、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 具有由浅入深、递进式的特点。采取以幼儿园教师为主的合作式指导, 选择优秀、经验丰富的幼儿园带班教师和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实习生。实习指导主要以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技能, 加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实施为主, 具体包括, 使学生明确实习目标, 拟定实习计划, 学会课堂观察, 撰写教案、开展教学活动, 并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同时, 应及时掌握实习生的实习情况, 与实习生就实习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沟通交流, 鼓励实习生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 成为学生的理解者、支持者。
(四) 淡化艺术技能训练, 强化艺术教育能力。
“事实上, 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艺术技能并不是很高, 要求高的恰恰是怎样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幼儿的学习, 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 而不是自身的艺术技能”[6]。所以, 在艺术类课程教学既要符合教学目标, 又要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适度降低学习难度, 减少技能训练, 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 让学生熟悉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 掌握简笔画、手工制作、儿歌伴奏、儿童舞编排等方面的技能。
(五) 引进与培养并行,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以引进优秀教师, 继续加强在职教师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改善师资结构, 提高师资水平。例如, 聘请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园长来到课堂, 与学生分享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中的生动案例。同时在职教师应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 积极创设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六) 配齐教学设施, 打造书香校园。
第一, 尽可能地为学生配齐艺术类专用教室, 例如增加钢琴数量, 设立专用的美工教室。第二, 为各班级安排好使用专用教室的时间表, 避免使用上的冲突, 也使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三, 加强与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电子资源的建设, 使学生拥有充足的图书资源和方便快捷的网上检索查询系统。
(七)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以“生涯教育”[7]理论与实践为指导, 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职业发展。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辅导, 通过专题讲座、个体咨询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增强就业信心;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分析, 收集与专业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心态, 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学生更要把握好当前积极的就业形势, 抓住就业机会, 不好高骛远, 坚信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参考文献
[1]宗晓武.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及其与专业满意度的关系[J].江苏科技信息, 2012 (12) :25-26.
[2]冯艳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与调适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6) :5-10.
[3]操凯.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 2014 (2) :12-20.
[4]王迎兰.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现状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11) :53-55.
[5]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1) :47-51.
[6]康建琴.幼教专业课程设置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实现程度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157-161.
8.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八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至今已有十多年没有新进一名大学生。由于教师年龄老化,每年退休教师多,学校编制十分紧张。为了缓解教师缺编情况,学校不得不采用拔高使用和转行的方法,即从小学调入一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语文、数学学科教学,从学校中年教师中挑选一些基本功比较扎实的教师改行教英语、理化、政史、地生等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亟需提高。
为了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我校以发展性教育为指导,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突破口,确定了“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师质队伍建设思路,引领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之路。
一、开展校本教研,优化教师专业水平结构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和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关系密切,教师们参与的热情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学技巧的把握,而且还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达到了互助、互学、互进的效果。
1、开展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支撑,而集体备课能将教师科学合理地组成备课小组,通过备课小组内各个个体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达到教学设计最优、学生学习效果最好、教师专业发展最快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同成长、共进步。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我校成立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小组,每周定期开展备课活动。各备课小组不仅分析教学目的、教材重难点,研讨教学方法,形成教案,而且在全组成员完成本次集体备课内容的教学一周后,再举行总结反思会。全组成员必须围绕“五个有效”,即是否有效地达成了三维目标、是否有效地创设了学习情境、是否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是否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是否有效实施了因材施教原则写出书面教学反思。
2、开展教学比武,展示特色亮风采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有效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比武活动。比赛规则为:教研组长提前一天布置讲课内容,教师在一天内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第二天上课。这样的一个“磨课”过程,其实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而认真倾听每一节比武课,也可以领略到“万千风情”。这样的教学比武活动,对教师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使教学教研变得扎实而灵动。
同课异构教学比武是我校的重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教学条件进行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不同,教学设计、执教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听课的老师就能对这几节课进行有效的比较,找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进行对比、反思、总结、提高。促进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提高了对教材的理解、处理、把握及教学领悟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学比武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说,教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比武活动,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二、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占领专业水平的制高点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成为读书型和研究型的教师,而对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来说,加强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思考,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显得犹为重要。为此,我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成立了教科室,全面管理学校的科研工作,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为广大教师创设了成长的平台。
2012年,学校承担了省教育学会研究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校本教研中的应用研究》,参与研究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25%。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课题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专家报告、案例研讨、课例点评、经验交流、听课观摩,使广大教师形成了浓厚的研究风气。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在困惑中反思、感悟,在研究中分享、交流,在辨析中超越、提高。广大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2014年,我校又分别承担了荆州市、洪湖市2个课题研究项目,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让所有教师全员参与。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明年将举行校内成果总结,让优秀成果在校内推广。
三、深化课堂改革,打造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风格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的最高境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是成为名师的首要条件。我校从两个方面入手打造教师的专业风格。
1、突出教育教学个性化
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一般的产品生产,而是面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的创造性劳动。对于教师来说,好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只是完成任务,而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现过程中的个性特点。为此,我校大力提倡教师教学的个性体现,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教学语言风格、教学体态风格、板书风格、研究风格、学习风格等等。个性化的体现,促进了教师成长的多样性、丰富性。
2、倡导教育教学创新
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灵魂,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教学创新。现代教学理念认为,缺乏创新的教学就是一种流程,毫无生机可言。这种创新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备课有创新,就不会拘泥于教材而不敢放开;上课有创新,就会为学生的一个个智慧火花而出彩;辅导有创新,就会为一个好的方法而欢欣鼓舞。教育教学是在创新中发展的,教师的发展也是在创新中实现的。
9.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九
今年以来,山东省广饶县国税局按照税收征管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本地税源特点,以信息化监控平台为依托,健全税收专业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税源分类管理,增强了税源控管的针对性,提升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整合资源,健全税收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一)成立专业化管理工作机构。县局成立由征管、税政、计统、信息、稽查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办公室,同时,将两个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工作办公室等多个机构的职责、人员进行合理调整,统一整合到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办公室,具体负责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组织协调、信息支持、监控指标体系的生成、分析结果的发布、重要疑点的评估检查、工作任务的督导考核等工作。
(二)明确专业化管理模式。在全面做好税源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划分税源类型,确定了以分规模管理为主, 分行业、分税种和预警事项管理为辅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分规模管理,将全县税源划分为集团型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三类,集团型企业管理打破属地管理的限制,由县局税源管理科集中管理,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仍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分局直接控管。分行业管理,结合集团型企业和各分局所控管的主要行业税源的经营特点,查找税收管理的风险点和监控关键点,制定完善分行业监控办法和指标体系,并运用纳税评估系统提供的生产要素分析法加强税源的监控管理。个体税收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完善户籍管理、定额管理和专业市场管理相关配套措施。
(三)落实信息管税机制。依托综合征管软件建立了征管数据检测、异常数据发布和反馈制度,定期通报异常数据,有针对性地指导做好异常数据的修正,提高征管信息数据质量。充分应用预警评估系统提供的税收分析应用功能开展税源管理,完善基础数据采集、监控指标生成、评估任务发布及复审复查工作制度,有效加强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和重点预警事项的监控管理。依托外部信息应用系统完善差异信息核查制度,强化纳税人户籍管理。依托个体定额系统优化个体定税流程,科学设定参数,建立了公平公正个体定税机制。
(四)规范上下互动和部门联动机制。县局数据分析应用办公室负责对上级部署的评估任务进行分析整合,向税源管理部门下达,也可根据本级数据分析结果向税源管理单位下达评估任务并督导落实。县局各部门向税源管理单位下达评估任务,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办公室整合后,由纳税评估系统生成评估对象统一发布,避免各部门多头下达,造成重复评估检查。税源管理单位经过评估,对有偷逃骗抗税嫌疑的企业,及时移交稽查部门实施稽查,增强稽查选案的准确性。评估部门在评估结束、稽查部门在案件查结后,根据发现的问题,通过征管建议书或者通报的形式反馈给管理部门,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
二、分类监控,依托信息化推进专业化管理
该局在全面做好税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抓大、控中、规范小”的工作思路,将全部税源按规模分为集团型企业(重点税源)、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预警评估系统、外部信息应用系统及个体定税系统等信息化监控平台为依托,借助行业管理、税种管理和预警事项管理等措施,提高了税源控管效能。
(一)抓住重点,强化集团型企业税源监控。一是集团型企业集中管理。打破了属地管理的限制,将8家重点税源企业及其相应68户关联企业一并纳入县局税源管理科直接管理,同时,增强征管人力资源的配置,将业务能手充实到税源管理科,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对集团型企业的监控,真正做到了重点税源重点管,切实提高了对大税源的税收掌控能力。二是分户制订监控措施。8家集团型企业涉及的主要行业为造纸、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汽车配件、电力供应及地方金融等。该局针对集团型企业的特点,全面做好征管风险分析,找准集团型企业税收监控的关键点,制定了《集团型企业管理办法》,分户制订税源监控措施,特别是对于集团型企业中的主导企业,通过开展数据采集、典型调查等形式进一步完善监控模板。如造纸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控制测算值:生产1吨新闻纸耗用废纸1.2吨、耗用木桨0.03吨,耗用电量910度,耗用蒸汽1.8吨;氯碱工段(离子膜电解法)电解1吨原盐可产出30%液碱 4吨、液氯1.15 吨,耗用电量为1475度,耗用蒸汽为0.36吨。目前,已经完成了造纸、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等行业的监控分析模板修订,为纳税评估系统生产要素分析法应用提供了准确的参数支持。三是强化关联交易监控。关联交易监控是集团型企业税收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集团型企业集中管理,便于监控集团型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及副产品、上下游企业与产品、关联交易数量与金额。结合对企业集团整体纳税情况、应税成员企业纳税情况和免税情况的分析,对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进行判断分析,重点监控集团成员企业之间产品购销价格的合理性,防范利用关联交易价格差异逃避纳税,提高了税务机关对集团内部交易监控时效性。
(二)多措并举,提高中小企业管理的专业化。一是强化行业税源纳税评估。县局协调采集工商、地税、电力等部门提供的行业信息,各分局针对所管辖的主导行业,结合行业、产品特点做好典型调查,在生产要素分析法中选择与产品产量、收入相关度强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确定企业的投入产出参数等指标。各分局相对固化的指标及参数,报县局监控分析办公室备案后维护到纳税评估系统,充分运用生产要素分析法开展纳税评估。目前,已经修订完善了子午线轮胎、纺纱、棉花加工、原盐生产、溴素生产等行业指标体系,运用纳税评估系统确定自定义评估任务72 户次,评估入库增值税1579万元,提高了税收监控的针对性。二是强化预警信息落实质效。针对零低申报预警的中小企业,作为监控评估的重点对象进行税收分析和税务约谈,对有疑问的纳税零低申报企业进行实地核查。针对中小企业“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的问题,做好预警系统与农业产品收购发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结合,加强农产品收购企业管理和监控,强化开票数据的分析应用,规范了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行为。今年以来,落实中小企业预警信息量528户次,评估入库税款469万元, 通过对这些预警指标的分析核查,及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切实提高控管能力。三是加强税种管理。今年以来,该局先后开展了增值税分级分类评估,对重点行业以及重点区域进行了分类评估,审核进销项业务的合法性、生产能力和投入产出的匹配性以及票、款、物之间的相符性,共评估企业63户,入库税款466万元,抵顶留抵145万元;开展了成品油消费税改革专项评估,派驻管理员进入销售单位,了解企业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对库存进行实地测量,及时掌握了企业生产、销售和库存情况,共确认非正常销售成品油13155吨,评估入库消费税1322万元;加强中小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核定征收范围、核定征收标准、核定征收时限以及核定征收的后续管理等问题, 截至目前,该局中小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352户,核定征收面接近30%,切实提高了中小企业所得税控管质效。
(三)管住小户,实现个体税收管理的专业化。一是管住户籍。加强外部信息应用系统发布差异信息的比对核查,依托系统提供的差异信息清单,重点开展了对城区和乡镇驻地、商场出租柜台、规模较大的个体业户漏征漏管情况的集中排查,县局跟进复审复查,确保落实成效。自去年以来,核查外部差异信息2531户,督促办理税登记 894户,强化了纳税人户籍管理。二是管住定额。加强对预警系统发布“连续三个月发票开具金额超过定额20%未做定额调整的个体双定业户预警”、“ 申报销售额低于发票开具金额的小规模纳税人预警”的评估核实,在依法补征税款基础,及时跟踪进行纳税定额的调整。个体定额核定以个体定税系统为依托,开展典型调查,合理设置系统参数,做好个体业户经营信息采集,依据所处地段、经营场所面积、用工人数等指标科学生成定额,确保了定税公平合理。三是管住专业市场。根据专业市场内摊位年租金、雇工工资、水电费等支出项目,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测算市场业户最低定额,同时,按照简便适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委托专业市场管理机构代征税款,提高了专业化市场征管质量。
三、定位准确,税收专业化管理成效明显
(一)推进了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健全税收专业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化征管资源,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了征管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了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专业化,促进了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
(二)贯彻了信息管税思想。以信息化分析应用平台为依托,推行了以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税收专业管理,实现了日常税收征与税收信息化应用的有机融合。依托预警评估系统建立了分行业的监控措施和指标体系,强化了重点税源和重点行业的税源监控;依托外部信息应用系统和个体定税系统,强化了纳税人户籍和定额的管理,切实发挥了信息化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
(三)提高了税收征管质效。通过开展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管理,使日常税收管理工作指向更加明确,增强税收监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防范了税收风险和执法风险。今年年以来,通过预警评估系统开展纳税评估989户次,组织入库税收2843万元;依托外部信息系统强化了户籍管理,税务登记增长率达到21%;通过个体定税系统核定定额3100户次。
10.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 篇十
日期:2011-03-11 作者:襄州区国税局 来源:《襄阳国税简报》2011年第2期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2010年以来,襄阳市国税局按照总局、省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以襄州区局为试点,通过搭建“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整合综合税收征管软件、风险管理系统、电子导航地图等各项功能,实现了数据规集便捷,实时预警提醒,问题跟踪导航,增强了税源控管能力,防范了税收风险,提高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搭建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的主要目的
当前,在税收征管上运用的主要是综合税收征管软件,该系统为强化征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运用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归集信息分散,利用率不高。由于综合征管软件是按户采集录入数据,税收信息分散于各户之中,统计汇总数据需要手工进行,税管员不能直观、全面的掌握辖区纳税人的情况,征管数据利用率较低。
二是数据比对不便,工作量较大。综合征管软件系统直观反映的是当期数据,无法直接与历史数据、同期数据、外部数据和同类型、同行业数据进行自动比对。比如要统计某户企业连续三个月的零负申报情况,需要逐月将企业的申报情况查询后,再进行手工分析比对,操作烦琐。
三是预警功能不足,监控能力受限。综合征管软件对问题企业和税收风险节点缺乏预警提示功能,特别对零负申报企业的自动监控能力不足。比如对管户较多的税管员,每月要逐户汇总分析,费时费力,而且质量并不好。
针对这些不足,该局着手搭建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将综合征管软件信息资源分户导入各企业的坐标节点,同时完善了数据索引、指标监控、自动比对、状态显示、分类导航、预警提醒等功能,对综合征管软件起到了积极有益的补充。
二、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
该系统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七大指标监控”;二是“五项分类管理”; 三是“三色彩灯提醒”;四是“一键操作完成”。
特点之一:“七大指标监控”。为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征管业务需求,确定了7项比较实用的指标纳入系统监控:一是税负水平指标。税负低于行业平均税负30%以内为正常状态,低于平均税负30%—50%时为预警状态;低于平均税负50%以上为异常状态;二是零负申报指标。纳税人正常申报或一个月零申报为正常状态,连续二个月零申报为预警状态,连续三个月以上零申报为异常状态;三是纳税变动指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偏离同期累计应纳税额30%以内为正常状态,偏离30%—50%时为预警状态,偏离50%以上为异常状态;四是发票比对指标。每月比对普通发票开票金额与申报额,开票额小于或者等于申报销售收入为正常状态,高于申报额30%以内为预警状态,高于30%以上为异常状态;五是按期申报指标。每月申报期前三天已申报或未申报为正常状态,申报期前两天未申报为预警状态,申报期过后未申报为异常状态;六是按期缴税指标。每月初至缴税期限前三天未缴税或已缴税为正常状态,缴税期限前两天未缴税为预警状态,超期未缴税为异常状态;七是两税比对指标。申报的所得税销售收入小于增值税销售收入的为异常状态,申报的所得税销售收入大于或者等增值税销售收入的为正常状态。
特点之二:“五项分类管理”。一是区域分类监控。在系统中以地图和表格两种形式分别将试点单位管辖范围、下属分局管辖范围和各税管员管户区域在系统中标示出来,并可直观显示纳税状态异常与否的相关情况,方便进行有效管理。二是行业分类监控。按照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系统中关于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进行监控,直接点击某个行业,可以快速反映该行业所有纳税人的7大指标正常与否,便于分行业比对分析。三是属性分类监控。按照一般纳税人、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他纳税人进行分类监控,轻点鼠标既可以快速反映该类所有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四是重点税源监控。对襄州区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监控。五是数据分析监控。将采集的外部信息和各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表格在系统中进行反映,便于综合信息的比对分析。目前已通过财政、质监、工商、地税、医保等部门采集信息2万多条。
特点之三:“三色彩灯提醒”。纳税人所处状态用三色彩灯表示:正常状态为绿灯,预警状态为黄灯,异常状态为红灯。为了清楚反映纳税人的纳税变动增减情况,在红灯上分别注明﹢号或﹣号。﹢号表示的是本期累计纳税较同期增加较大,﹣号表示的是本期累计纳税较同期减少较大,清楚反映纳税变动情况。
特点之四:“一键操作完成”。一是操作简单,突出便利性。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操作方便,基本实现一键完成各种查询。同时,纳税人所处的状态直接采用红、黄、绿灯展示,一目了然。二是图表并用,突出灵活性。导航系统不仅在地图上显示纳税人的位置和状态,还通过表格形式将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展示,两者可相互切换,操作十分灵活。三是综合比对,突出实用性。充分利用征管软件信息数据,实现了自动比对,自动预警。四是多维查询,突出针对性。该系统不仅可以分区域、分行业、分属性、分类别进行查询,而且可实时监控七大指标异常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运行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取得的初步成效
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投入运行后,有力地促进了税源控管水平的提高,收到了初步成效:
一是减轻了管税负担。系统运用后,税收管理员无需逐户查询分析数据,只需点击鼠标,所辖企业状况即可一目了然。税管员可以从烦琐的数据汇总分析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到征管实际之中,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提高了征管质效。通过五类管理和七大监控,税管员可实时掌握企业纳税状况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征管质量明显提升。今年元月,襄州区局城区分局税管员刘耀登录导航系统后,发现旭日纺织有限公司监控状态为红灯,经查发现实际税负为0.57%,明显低于该行业1.5%的预警值。经评估发现该企业少记销售,延迟申报,造成少缴税款18万元,补税后企业税负为1.47%,税负水平指标变为绿灯。
三是规范了税收秩序。组织5个工作专班,对导航系统中处于异常状态的纳税人全面开展评估检查,共评估企业95户,清理漏征漏管143户,评估入库税款400多万元,零负申报面由35%下降到10%,减少红灯185个,行业税负明显提升。其中纺织行业税负由1.18%上升到2.15%,化工行业税负由5.2%上升到7%,汽车零配件行业税负由1.5%上升到2.3%,汽车销售行业税负由0.69%上升到1.81%。
【研究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论文】推荐阅读:
银行前台服务水平提升研究+论文08-22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途径研究07-28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分析与研究08-25
化工企业大气污染环保提升技术研究的论文10-11
基础日语教学中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研究论文07-23
高校乒乓球运动员提升体能训练的研究论文07-28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新途径研究论文08-11
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的文献综述06-27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提升办学水平10-25
餐饮经营管理提升研究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