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的对策

2024-06-24

全球变暖的对策(共8篇)

1.全球变暖的对策 篇一

目前,全球变暖事态严重。这不仅跟大气污染有关,很有可能跟太阳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

太阳系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蜘蛛网,而太阳就位于中间位置,地球就散布在太阳旁边(从远处看地球和太阳是很近,但实际很远很远,远的难以想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好比把一个大铁球放在一张大网上,在拿一个质量小的铁球放在被大铁球压凹的地方,这时你会发现,质量小的铁球会围绕大铁球转,先是离大铁球远,而且转的速度很慢,过一会你会发现小铁球越转越快,离大铁球越来越近,最终会跟大铁球相撞。

根据这个发现,你也许会知道全球变暖的原因了。太阳就像大铁球位于网中心,一动不动,而地球就像小铁球一样围绕太阳转。因为太阳和地球距离相差太大,所以要很长时间才和太阳相撞。而且现在地球慢慢接近太阳(说是接近,其实还很远呐)所以说啊,地球变暖的原因,也不排除这个啊。

这只是一种猜想。不过,我想也不排除这个原因,谁知道日后的地球会发生什么事呐。

期待

2.全球变暖的对策 篇二

高等教育被社会赋予了一种重要的责任,不仅肩负着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职责,也期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呼吁并号召全体民众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承担当前的历史与社会责任。那些有责任感的大学都意识到即使国家之间的协议无法达成,也应该致力于实现自身的碳中和以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国家之间的博弈不仅仅关注人类的存续,但作为个人,没有了生存便没有了一切。所以作为有责任的个人、集体或是组织,对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都应该意识到已经是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刻了。

二、协议和组织

2.1 塔乐礼宣言(The Talloires Declaration,TD)

塔乐礼宣言是第一份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范围内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件,于19 9 0年法国塔乐礼杜夫特大学举行的“大学在环境管理与永续发展的角色”国际研讨会中,由22位大学校长与主要领导人共同发起签署的宣言。该宣言包含十点行动计划,以使得学校的教学、科研、运营及延伸服务可以满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意义。

2.2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reen Building Council,JSGBC)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旨在推动建筑物具有永续性的设计与建造,并以推动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adership in Energy&Environmental Design,LEED)而著称。LEED是USGBC于2000年设立的一项绿色建筑评分认证系统,用以评估建筑绩效是否能符合永续性。这套标准逐步修正,目前已适用建筑物、商业建筑内部设计、学校和住宅等的评价。其评分项目包括以下几项:土地规划使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材料和资源问题与室内环境质量,总分为100分,分四个认证等级:认证级40-49分、白银级别50-59分、黄金级别60-79分和铂金级别80分以上。

2.3 洁净空气-清凉星球(Clean Air-Cool Planet,CA-CP)

“洁净空气-清凉星球”是一个以东北部为发展重心的非营利性组织,自2001年与一些大学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以帮助其减少校园碳足迹以期最终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在美国大学校长气候承诺(ACUPCC)成立之前,许多东北部知名高校的校长就和CA-CP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很多优秀的大学后来都成为2006年成立的ACUPCC组织的领军者,或者在其他方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展示出了其创造力和领导力。

CA-CP校园碳计算器,包含于CA-CIP校园气候行动工具包,是由CA-CP与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同开发的,在2005年该计算器在互联网上公开可得。之后,该计算器被来自上千机构组织的用户下载。目前,美国90%以上的大学和许多国外高校均使用该计算器,同时该计算器也是美国环保署、ACUPCC和其他众多组织所推荐的用于计算温室气体清单和气候行动计划的软件。

2.4 美国大学校长气候承诺(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idents'Climate Commitment,ACUPCC)

美国大学校长气候承诺是在2006年十月份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召开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会议之后,由12位校长作为发起人成立的。到2007年3月31日,已有152位校长代表其高校签署了ACUPCC承诺书,ACUPCC正式成立于2007年6月。截止到2012年1月,其官方网站上显示的签约学校已达674所,提交的温室气体清单有1509份,气候行动计划446项。ACUPCC的使命是“为美国高校实施全面性计划以实现碳中和提供行动框架和有效支持”。

三、总结

上文主要介绍了国外部分具有影响力的组织和协议,除了上述的部分组织,全球仍然存在着许多致力于帮助大学实现碳中和的机构。希望同样能够激发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低碳行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更加绿色健康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idents'Climate Commitment.(2012).Home.Retrieved from http://www.presidentscl imatecommitment.org/

[2]ULSF.(2008).University Leader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Retrieved from http://www.ulsf.org/index.html

3.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篇三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取决于该地多年(一般取30年)的大气平均状态。世界各地的气候是千差万别的,且不断变化。正常年份,各地的气候(如温度、降水量)都是在多年平均值上下波动,若出现偏离平均值很大的情况,往往就容易发生洪涝或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给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纵观20世纪,地球气候经历着若干冷暖的交替。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40年代中期以前气温偏暖,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偏冷,80至90年代再度偏暖。前不久,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世纪10个最暖的年度都在1983年以后,其中7个年度在90年代,1998年则是20世纪最暖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比基准时间的平均值高出0.58摄氏度。而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分析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中国北方连续13年出现暖冬,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2摄氏度,局部地区的某些年份偏高3摄氏度以上。这一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是一致的。难怪1999年冬天中国的平均气温恢复正常值时,人们反而觉得特别寒冷。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不断增强。近百年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矿物燃料成倍地被消耗,森林过量被砍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气的温室气体明显增加。世界自然保护基金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令人震惊:1970~1995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0%以上,每年消失的森林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希腊的国土面积。从1960~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原来每年100亿吨增加到了230亿吨。大量的观测数据表明,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353PPM,与工业革命以前的数值相比增加了25%,如果以此速度预计:到20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将会增大到415~480PPM,到2100年将会达到460~560PPN。气象专家们预测,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迅速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总趋势。科学家预计,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到2030年左右,中国华北地区冬季将比现在增温1~1.5摄氏度,夏季的增温幅度小于冬季,约在0.5~O.8摄氏度之间。美国科学家认为,未来5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将升高2~4℃,将超过过去几千年的变化。

4.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篇四

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增加,由于这些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中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中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3℃,人类也已经无力挽回了,全球将会粮食吃紧。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全球变暖原因:

1.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2.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3.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当前,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4.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全球变暖最大受害国:

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该国气象局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这对图瓦卢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由于气温的上升,坐落于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马尔代夫消亡时间屈指可数。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内阁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国家的威胁。

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横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那里也难逃消失的厄运。204月30日,基里巴斯已有两座岛屿被海水吞噬,最高的地方仅高出海平面6英尺。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的东部、东临印度洋,那里的人民也将成为地球村里最早一批承受气候变暖恶果的“村民”。该国环境部长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乞力马扎罗山80%的冰川在过去的50年内消失掉了。”

拉丁美洲国家巴巴多斯位于东加勒比海。强飓风、珊瑚白化、岸滩侵蚀、水资源紧张……温度上升给这个岛国带来了太多的困扰。

尼泊尔政府内阁09年在珠穆朗玛峰半山腰——海拔5000多米处——召开会议,以引起世界对其问题的关注。

全球变暖对位于三角洲地区地势较低的孟加拉国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从而使该国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孟加拉外长说:“据估计,到2050年,将会有2000万孟加拉人迫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选择背井离乡。”

越南自然资源和环境副部长谈到他的国家时说:“洪水、台风、干旱等灾害越来越频发,越来越严重。从这个角度来看,气候变化也影响到了越南。”

肯尼亚负责水力和灌溉的部长说:“由于长期的干旱,我们的国家遭受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在首都内罗毕要施行水配给制。作为连锁反应,水力发电也受到影响(肯尼亚70%电力来自于水力发电),因此,在全国不得不实施供电配给。”

不丹也面临着类似的威胁。其环境委员会主席说:“特别是对于像不丹这样的山地国家来说,河湖决堤很可能随时引起洪水暴发。”

5.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 篇五

近100多 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 势。1998年和2005年是近一千年来温度最高的两年。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其中尤以1910~1945年和1979~2005年的升温最为明显。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比近5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时段的平均温度都高,并且可能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最高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

1、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 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 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 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 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 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 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2、人口膨胀,超载超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 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 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 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 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 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 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 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 大和深远。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 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地被淹: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 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 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 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

(2)海岸被冲蚀。(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 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 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 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 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这 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 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 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 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 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 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 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应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机遇,趋利避 害,积极采取多种减缓措施,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根据温度、水资源、生物等气候环境因子的空间格局与演化趋势,调整生产结构与生活方式;认 真采取水资源、海岸带、农业、森林、草原、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适应对策,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多种减缓措 施,坚持把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技术作为优先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政策,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排放的 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同时,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此外,当前应以解决国内日益严重和 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资源供应紧缺问题为驱动力和切入点,推进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并将减缓碳排放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

在目前阶段,应该对如下几个问题给予进一步重视:

第一,根据现有知识,采取减轻、防范和适应措施。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目前科学界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 的。此外,我们还知道,人类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全球增暖问题,工业化国家采取了程度不同的CO2限排措施。尽管面临很多困难,未来各国履行气候公约的 义务会进一步加强。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制定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应该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问题考虑进去。农林牧业布局规划要考虑未来各地区温度或热量条件、雨量或土壤水分含 量、气候极端值的长期变化趋势,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坝建设与南水北调工程)应照顾到可能的平均和极端雨量变化,各大河三角洲和低平沿海地 区的城市港口与经济开发区建设要预见到未来海平面上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建筑业、陆地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问题有所考虑。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应该予以充分注意。内陆地区的荒漠化、土壤侵蚀和沿海地区的盐渍化等环境过程会由于气候变化而出现缓解或者恶化,西部 高山冰川的萎缩将导致山麓地带河水流量和潜水位下降,所有这些又都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生态碎片化和气候变化结合起来将加速生物物种的灭 绝,这给未来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应及早采取相应对策,防患于未然。

对将来进一步履行气候公约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义务问题应提早予以考虑。随着全球增暖进程的证实,科学界和公众对加强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要求会有所增加,国 际上对我国施加的压力也会增加,使我国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排放,这和我国一贯倡导的开源节流与保护区域环境的 方针并不矛盾。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应考虑采用法律手段引导工矿业和交通业向提高能效方向发展。南方水稻田是甲烷排放的重要源地,应该加强科 学管理,尽可能减少单位面积排放量。森林是陆地上CO2的主要的汇,我国长期倡导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而且已经取得了较好成就,为保护区域性和全球环境做出 了重要贡献,今后要进一步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搞好。

第二,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区域冲突和国际合作趋势已初露端倪。随着气候变化区域细节方面科学不确定性的减少,这种冲突和 合作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强。未来国际环境政治斗争的焦点将不再局限于根据现在和历史排放量确立国家限排定额上,气候变化对本国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系统 和环境的影响将日益受到重视。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如何确定中国在国际环境政治事务中应采取的立场和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要建立在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历史和现状的全面了解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区域影响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要表现出积极和诚意,又要维护国家的 利益。在确定谈判的立场和策略时认识到如下几个问题是必要的: 1.过去200年大气CO浓度增加主要是西方工业化国家长期过度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这些国家应该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负主要责任。

2.即使在目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是很低的,历史上人均累计排放量更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

3.当前只有西方发达国家才具备技术和资金去处理这一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它们理应积极履行气候公约,限制排放,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还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变化的区域细节上和综合的影响方面。这意味着我们现在仍不清楚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从气候变化获利 还是受害。

5.对于各个国家,气候变化区域性和利害兼备的特点进一步使问题趋向复杂。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主要责任国和受害国共同承担更多义务的局面。

6.疆域和综合国力大小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性。小型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将是最大的。

7.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将十分复杂。不考虑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负面作用,气候变化本身对全国社会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影响可能是很小的,增 温阶段夏季风环流的加强和夏季雨量的增多对北方半干燥和半湿润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有利的。

此外,也应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积极争取国际节能援助项目和技术转换。目前,联合履约活动(JI)处于试验阶段,将来可能会得到发展。应该对其利弊进行评 估,并考虑参与各种形式的联合履约活动。气候变化的区域性特点还可能会促使某种形式的区域环境组织的产生,借以处理和协调区域内各国之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 问题。应该积极推动和参加这种区域性合作组织。

第三,加强科学研究,减少不确定性。在全球气候变化上,科学研究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解决所有其它问题的关键。它不仅是采取预防和适应措施所必须 的,而且也是确定国际环境政策和方针的基础。不能指望别人提供完整的科学信息,尤其不能指望其它国家政府提供气候变化信息。IPCC报告现在也不能完全相 信,因为它是政府间组织,免不了受到不同国家利益集团或地缘政治观念的影响。作为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该进行自己独立的研究,对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承认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进行自己独立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更显而易见了。我国有关全 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有一定基础,在发展中国家里处于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研究投入距离要求差得还较多,应该进一步增加资助强度。国家攀登计划已 经包括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项目,将来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关部委和各省区也应进一步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目前亟待深入开展的研究课题包括:

1.温室气体、气溶胶、海平面、土地覆盖、冰川和生态系统变化的监测。2.全国温室气体排放与固定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预测。3.中国过去两万年,特别是过去两千年的古气候重建与分析。4.中国近一百年来气候变化规律的分析和人为气候变化信号的检测 5.未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增加的全球与区域模式模拟研究。6.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突变事件的历史演变与未来预测。

7.我国未来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影响的模式模拟研究。8.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预测。

6.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措施 篇六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候变暖对生态的影响是巨大的。(www.nIUbb.nET)一方面全球变暖影响了生物发育生长及生育;另一方面全球变暖影响甚至破坏了生物链、食品链,这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从而带来严重的自然恶果。近些年来,无数的动物、植物已经灭绝,而且还有很多物种濒临死亡。

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干旱、虫灾、洪水、雪灾等。

(2)气候方面

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来自新浪网)。

(3)海洋方面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从而导致空气密度吸收更多的热量,进而加剧了全球变暖现象。另外,由于海洋中浮游生物群落又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又因为森林的减少,而得不到吸收,所以导致了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恶性循环。此外全球去后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升高,这对世界众多的沿海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4)农业方面

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雨量增加尤其在偏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但是,温度的过度升高,岁大部分农作物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5)人体健康

7.沈阳市深层地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辽宁省气候中心, 选取沈阳市1961—2011年0.8、1.6、3.2 m月平均地温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其中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 3—5月为春季, 6—8月为夏季, 9—11月为秋季。多年平均值采用1971—2000年30年的平均值。

1.2 研究方法

1.2.1 气候倾向率。

平均地温的气候倾向率采用一元线性方程法[10], 见式 (1) 。

式 (1) 中, Y为年平均地温;t为年份;a为回归系数, 也称线性趋势项, 把a×10称为平均地温每10年的气候倾向率。

1.2.2 累积距平和信噪比。

气候突变是指气象要素变化过程中存在的某种不连续现象, 此处用累积距平曲线来确定[10], 计算公式见式 (2) 。

式 (2) 中, Xi为地温的某年均值;为地温的多年平均值。当Xt值达到最大时, 该年为突变转折年。为了检验突变转折年是否达到气候突变的标准, 计算其信噪比[10], 计算公式见式 (3) 。

式 (3) 中, 1、2和S1、S2分别为转折年前、后2个阶段平均地温的平均值和标准差;RSN为信噪比, 当RSN>1.0, 则认为存在气候突变, 最大信噪比所对应的年份为气候突变出现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深层地温的气候倾向率

1961—2011年沈阳市深层地温的气候倾向见表1。由表1可知, 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年平均地温均呈增温趋势。其中, 1.6 m增温幅度最大 (0.349℃/10年) , 3.2 m次之 (0.319℃/10年) , 0.8 m增温幅度最小 (0.247℃/10年) 。

从各层季平均地温的倾向率来看, 除3.2 m季平均地温在夏季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外 (-0.02℃/10年) , 其他各层各时段均呈增温趋势。其中, 0.8 m在春季增温明显, 平均升温0.407℃/10年, 秋季次之, 为0.281℃/10年, 冬季最小, 为0.147℃/10年;1.6 m在春季增温明显, 平均升温0.445℃/10年, 秋季次之, 为0.395℃/10年, 夏季最小, 为0.220℃/10年;3.2 m在冬季增温明显, 平均升温0.585℃/10年, 春季次之, 为0.485℃/10年, 夏季地温下降0.02℃/10年。

(℃/10年)

2.2 深层地温的年际变化特征

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地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1961—1993年间除极个别年份外, 多为负距平, 1994—2007年间0.8、1.6 m均为正距平, 3.2 m正距平持续到2005年, 之后均为负距平。其中各层距平在1996—1999年间明显偏高。

1961—2011年沈阳市各深层平均地温逐年变化曲线见图1。由图1可知, 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地温在20世纪60年代变化平稳, 70年代初期明显上升之后出现下降, 在1977年达到近51年来最低, 分别为8.2、8.5、9.1℃;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变化平稳,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明显高于其他年代, 1.6、3.2 m最大值出现在此时段的1996年, 0.8 m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 各层在21世纪00年代后期均呈下降趋势。

2.3 深层地温的月变化特征

1961—2011年沈阳市各深层平均地温逐月变化趋势见图2。由图2可知, 越接近地表, 气温的月变化幅度越大。其中, 0.8 m地温3—8月逐渐上升, 在8月达到最大, 为21.5℃, 4—5月间增幅最大 (上升7.8℃) , 9月至翌年2月逐渐下降, 2月最低, 为-0.7℃。1.6 m地温4—8月逐渐上升, 在8月、9月达到最大, 均为18.3℃, 10月至翌年3月逐渐下降, 3月最低, 为2.5℃。3.2 m地温5—9月逐渐上升, 在9月、10月达到最大, 均为14.9℃, 11月至翌年4月逐渐下降, 在4月最低, 为6.7℃。由此可见, 随着月份的变化平均地温在上升、下降阶段, 3.2、1.6、0.8 m相续滞后1个月, 上升阶段同时也是热量由浅层向深层传递的过程, 反之亦然。

2.4 深层地温的异常特征

气候异常主要指显著偏离平均状态的异常情况。通过对1961—2011年沈阳市深层年、季平均地温异常年份分析 (表2) 发现:近51年沈阳市深层地温异常年份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且异常偏高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低年份。从年平均地温来看, 0.8 m在1997年、1998年出现异常偏高, 1.6 m在1996年、1997年、1998年出现异常偏高, 3.2 m在1995年、1996年、1997年出现异常偏高。从季平均地温来看, 1.6 m在1977年春季出现异常偏低, 0.8 m在1972年秋季, 1970年、1977年冬季出现异常偏低, 0.8、1.6、3.2 m各季平均地温异常偏高年份多发生在90年代中后期。

2.5 深层地温的突变特征

利用累积距平和信噪比方法计算了深层平均地温气候突变的年份 (表3) , 结果表明:各层年、季平均地温均发生了气候突变, 且发生暖突变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即地温从一个相对偏冷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暖期。近51年仅0.8 m季平均地温在1972年秋季发生冷突变, 即从一个相对偏暖阶段跃变为一个偏冷阶段。

注:“+”为异常偏高, “-”为异常偏低。

3 结论

(1) 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年平均地温均呈增温趋势。其中, 1.6 m增温幅度最大, 3.2 m次之, 0.8 m增温幅度最小。从各层季平均地温的倾向率来看, 除3.2 m季平均地温在夏季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外 (-0.02℃/10年) , 其他各层各时段均呈增温趋势。

(2) 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地温变化趋势基本趋于一致, 在20世纪60年代变化平稳, 70年代初期明显上升之后出现下降, 在1977年达到近51年来最低, 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变化平稳,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明显高于其他年代, 各层在21世纪00代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

(3) 随着深度的增加, 深层地温月变化具有滞后的特性, 并且多年平均地温随着深度的增加, 其月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各深度地温值可以表现表层热量在垂直方向上的传递过程。

(4) 近51年沈阳市深层地温异常年份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且异常偏高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低年份。各层年、季平均地温均发生了气候突变, 且发生暖突变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参考文献

[1]丁一汇, 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 1994, 20 (12) :19-26.

[2]任国玉, 徐铭志, 初子莹, 等.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 (4) :719-721.

[3]孙风华, 杨修群, 路爽, 等.东北地区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分析[J].气象科学, 2006, 26 (2) :158-161.

[4]赵春雨, 刘勤明, 李晶.辽宁省近48年来气候变化研究[J].气象, 2000, 26 (5) :32-35.

[5]陆晓波, 徐海明, 孙丞虎, 等.中国近50a地温的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29 (5) :709-711.

[6]刘晓东, 罗四维, 钱永蒲.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 1989, 8 (3) :205-215.

[7]朱乾根, 兰红平, 沈桐立.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J].气象学报, 1996, 54 (4) :493-500.

[8]王旻燕, 吕达仁.GMS5反演中国几类典型下垫面晴空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J].气象学报, 2005, 63 (6) :957-968.

[9]李辑, 陈传雷, 龚强.辽宁省大雾演变规律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 2007, 20 (2) :112-117.

8.全球变暖的惊栗计算 篇八

“我们如果对温室气体排放不加限制的话,将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5%-20%的GDP的损失。”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在接受《经济》记者专访时一再强调。斯特恩所讲的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或称《斯特恩回顾》)的核心内容。

《斯特恩报告》由英国财政部支持撰写,并向财政大臣和英国首相报告,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肯定,目前正在世界各国进行推广。报告的负责人尼古拉斯·斯特恩是英国政府经济服务部门的负责人,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报告》2005年7月开始撰写,2006年10月30日发布在英国财政部的网站上。11月初,斯特恩来到了北京,就报告的内容与中国政府、学界以及媒体进行了交流。

这份报告的特别之处在于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气候变化(主要是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变化)的后果以及控制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斯特恩告诉《经济》,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市场失灵现象,因此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寻求解决之道,这也是经济学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然,斯特恩并不是一味展示黯淡的前景,“如果我们现在就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施控制的话,仅仅会造成1%的GDP的损失。”

20%是怎么得来的

《斯特恩报告》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模型来预测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控制与不加控制所导致的不同的结果。

《报告》所引用的数据表明,未来几十年中全球平均温度上升超过2摄氏度的几率至少是75%,也许还会高达99%,温度变化超过5摄氏度的风险几率至少是50%。温度的上升将对人类生活、经济活动和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大概有15%-40%的物种可能会在变暖2摄氏度后面临灭绝的命运。还有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当全球变暖3—4摄氏度时,本世纪中期可能有2亿人会因为海平面上升、洪水越来越严重、干旱更加严酷而永远离开家园。变暖还可能导致区域天气模式的突然改变,例如南亚的季风或是厄尔尼诺现象。

根据外推法计算,到本世纪中期,仅是极端天气的成本就可能达到世界每年GDP的0.5%-1%。在英国,一旦全球平均温度增加3-4摄氏度,每年仅仅洪水的损失就将从今天占GDP的0.1%增加到GDP的0.2%-0.4%。欧洲2003年的热浪导致35000人死亡,农业损失达到150亿美元,到本世纪中期,这种热浪将变得司空见惯。另外,温度上升后,发达经济体面临大规模冲击的风险将不断增加。例如,极端气候事件的成本不断上升将导致保险成本提高,而且因其起伏不定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斯特恩说,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温度上升将把世界带入超出人类经验所能认知的境界,而且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布并不平均,最穷的国家和人民最早受到损害,损害程度也最深。斯特恩认为,气候变化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威胁。在国家层面上,气候变化将会减少税收,增加开支,使公共财政情况恶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穷的国家,都高度依赖农业,而农业是所有经济领域中最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的部分。再加上收入低,穷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时尤其困难。

斯特恩解释,之所以《报告》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的预计会比此前大多数研究所显示的要严重得多,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之前的研究往往把一些最不肯定但是可能最有破坏性的影响排除在外。斯特恩领导的研究团队直接地使用概率来研究这些风险,将它们也考虑在内。

斯特恩说,过去大部分正式模拟都把起点定在全球变暖2摄氏度-3摄氏度的情况上。但是,早期模型对变暖的预测过于乐观了,最近的证据显示,如果按“照常营业”的情况继续排放的话,到本世纪末温度变化也许会超过2-3度,下个世纪全球变暖很有可能达到5-6摄氏度。现有的模型在考虑到突然、大规模气候变化的风险之后,估计温度上升5摄氏度-6摄氏度将造成相当于全球GDP5%-10%的損失,而穷国遭受的损失成本将会超过GDP的10%。

斯特恩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说,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不应该只是狭隘地集中在GDP上,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有时被称为“非市场”影响)导致的后果有可能非常严峻。

第一,如果考虑到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那么我们对气候变化总成本的预测就必须照同样方法把全球人均消费量的减少从5%提高到11%。

第二,如果考虑到甲烷排放和碳吸存速度减弱这两种因素,气候反应的潜在速度有可能把气候变化的成本从全球消费量的5%增加到7%。如果把上面所讲的两种非市场影响因素考虑在内的话,成本则将从11%增加到14%。

第三,世界贫困地区所承担的气候变化负担不成比例。如果适当地进行加权,气候变暖5-6摄氏度所造成的全球成本估计要比没有加权高出四分之一多。

《报告》由此得出一项重要结论:如果分析中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和可能结果,也就是说使用了基本风险经济学,就可以看出“照常营业”的气候变化所减少的福利将相当于使人均消费减少5%-20%。

用1%换取20%

斯特恩说,科学和经济学中有些很大的不确定性来自我们知道最少的领域,但是大部分风险可以通过一个有力的缓解政策来减少。

温室气体的排放一直并将继续由经济增长驱动,不过《报告》指出,世界并不需要在避免气候变化和促进增长和发展之间做出选择。能源技术和其他应用技术的进步已经减少了收入增长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依赖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如此。如果能够做出有力而周详的政策选择,就有可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实现所需的“去碳”规模来稳定气候,同时保持经济增长。

《报告》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通过四种方式:减少对排放密集型商品和服务的需要,增加效率,采取行动减少非能源排放(例如避免砍伐森林),电力、供暖和交通向低碳技术转化。

提高减少排放和成本效率的技术潜力是巨大的。过去100年来,发达国家能源供应的效率提高了10倍,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远没有穷尽。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能源效率有可能成为能源行业中节约排放的最大的单一来源。另外,非能源排放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的1/3。如果有正确的政策和体制结构的话,采取行动防止砍伐森林与其他缓解形式相比成本很低。不过,要在中长期大幅度减少减排,就必须大规模的采用一系列清洁电能、热能和交通技术。

斯特恩在接受《经济》采访时也提到,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能够实现目标的技术,比如说利用核能和风能发电,但是优先重点是降低这些技术的成本,使这些技术在碳价格政策机制中和化石燃料相比也有竞争力。

要想大幅度减少排放就会有成本,《报告》估计,到2050年前每年的成本大概占GDP的1%。斯特恩指出,用1%去换5%甚至20%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更何况低碳、高效商品和服务市场的扩大也将带来很多的商业机会。

斯特恩说,碳减排不仅仅是产生成本,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新机遇。到2050年,低碳能源产品的市场价值可能会达到每年至少5000亿美元,而且可能还不止。各公司和国家应当调整自身定位,以利用这些机遇。

气候变化政策有助于根除现有的低效率。在公司层面上,实施气候政策可能会使公司更加节约。在国民经济层面上,气候变化政策可能成为杠杆,用于改革低效的能源体制,取消产生扭曲作用的能源补贴。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这些方面的支出约为2500亿美元。气候变化政策也有助于实现其他目标。例如,如果气候变化政策制订得好,就可以帮助减少由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有助于保护森林。这些联带益处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经济成本。

斯特恩告诉《经济》,解决气候变化这一难题有其特殊之处,它需要所有政策必须置之于全球集体行动的框架之内,需要跨国管理共有资源,避免“搭便车”的现象。国际合作必须涵盖减少排放量政策的所有方面,既包括定价、技术、扫除行为障碍,也包括对因使用土地而产生的排放采取行动。遗漏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将大大增加行动的成本。

斯特恩说,根据收入、历史责任和人均排放量的计算都表明,富国应当承担起责任。要为这些成本提供援助就需要大大增强交易机制(诸如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雄心。现在,私营领域的交易机制处于国际碳资金流动的核心。私营领域是世界各地技术创新和传播的主要推动力。政府可以帮助促进国际协作,克服在这一领域的障碍。

斯特恩在接受《经济》采访的最后强调:“从经济角度来衡量的话,尽早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可行的;有效行动开展得越早,所需付出的成本就越小,收益也越大,而当损害一旦出现,想扭转这个过程就太迟了,因此我们必须放眼未来。”

关于中国

《斯特恩报告》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中国。比如说:“中国正面临水资源短缺,但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尤其在宁夏、甘肃、陕西和吉林等北部省份中国所有的冰川都确确实实在融化,那里的泉水流量几乎提前了一个月气温上升将导致中国的温带北移,干旱地区也随之向北扩张。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将面临更频繁和更严重的热浪袭击中国北部和西北最脆弱的7个省份农产品的净值会减少”

斯特恩在接受《经济》采访时对中国所采取的行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说:“我此行会见了中国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的成员和中国50位主流经济学家,还见了能源和铁道部的同事。中方认可了问题的严重性,中国没有任何等待观望的态度,而是非常积极地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他举例说,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强调提高能效,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国努力阻止森林砍伐;在发电行业中采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采取非常高的标准。“中国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2006年至2010年之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减少20%,并且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斯特恩说。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森林的砍伐,并增加森林再造。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的林地面积增加了1800万公顷,林地面积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增加到18%。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每年净增的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中国增加的森林面积是过去五年全球森林砍伐面积的近一半。

斯特恩还说,中国可以比另外一些国家在减排上花更少的钱,因为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巨大。中国在未来几十年有望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仅中国就将占全球能源总投资的15%左右。如果使用低排放技术,由于少排放废气所节约的费用将可以被分摊在这一资产的整个使用期内。建造一个使用低排放技术的新的资产设备要比翻新改造肮脏的股本便宜的多。斯特恩认为,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

除了碳市场和技术外,斯特恩还谈到位于上海附近崇明岛上的计划中的生态城市——东滩。他说:“该生态城市为世界上那些处于快速城市化变迁时期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榜样。”这个面积达86平方公里的社区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其他被动能源系统建设高效能建筑,并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和堆肥。

《报告》的不确定性

《斯特恩报告》中使用了很多经济模型来分析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成本。斯特恩告诉《经济》,建立气候变化全面影响的正式经济模型是个巨大的挑战,从行动到实效之间的时差很长,为行动提供信息而进行的定量分析将依赖于这种时间跨度很大的模拟。因此,并不排除以后对模型进行修正的可能。

斯特恩說,气候变化的分析,从本质上讲要求我们向前看,要看50年、100年、200年或更远。《报告》详细地考虑了跨行业减少排放的技术和措施的潜能和成本。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一样,这些考虑也有很重要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预测未来几十年的技术成本以及化石燃料价格在未来的发展都很困难,而且很难知道人们对价格变化会做出什么反应。

斯特恩还介绍,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平均预期成本可能从本世纪中期起就维持在GDP的大约1%,但是这些围绕1%的估计对此后的推测就分歧很大。有些认为到2100年将大幅度下降,有些认为将大幅度上升。

《斯特恩报告》的中国部分的主要撰写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在接受《经济》专访时称,《斯特恩报告》第一次比较综合、系统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评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邹骥教授介绍,《斯特恩报告》中的资料和基础观点基本上都是由参与撰写的各地的经济学家或者环保学者提供的,但是报告的最后执笔和总的结论还是由英方的专家来完成的。邹骥教授认为,《报告》中对中国的描述还是比较客观的。

上一篇:廉政文化进校园黑板报下一篇: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2015名师讲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