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2024-10-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精选7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

———— 六年级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班会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

背景分析:踏着春的脚步,我们迎来了青春的气息,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告别的儿童的幼稚与懵懂,迎接他们的是新时代的呼唤,作为新一代的祖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将与祖国的前途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更加茁壮的成长。我们将开展一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牢记历史使命,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人生观。设计理念:

1、富有时代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紧跟时代脉搏,让学生明白诚信、友善的重要,融入到这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度中去,2、形式活泼,针对小学生特点,形式活泼多样,寓思想教育于节目中,三句半。诗朗诵等节目内容紧扣主题。

3、全员参与,教师参与到节目中去,与学生互动。全体学。从头至尾全员参与,游戏活动、大合唱,主持串列人人有份,体现班会活动的全面性。

4、手段先进。充分使用电教手段,班会整个过程都有PPT课件,音响、道具、服装恰如其氛,力争班会效果达到最佳。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2014年9月26日 19:30 理科教学楼310教室

四、活动的展开形式: 宣传、讲座、课堂互动等。教育目标:

二、目的与意义: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成长。

3、传承民族精神,让浩然之气生生不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走向繁荣昌盛!

4、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牢记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前期准备:

1、教师制作PPT课件,挑选主持人,设计班会方案。

2、学生准备服装、道具。

3、学生排练节目:

舞蹈《中华全家福》、三句半《小学生的价值观》、舞蹈《天使之歌》、朗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走向繁荣昌盛》、集体舞《弟子规》、大合唱《世纪的约定》

4、板面布置。

活动形式:合唱、三句半、舞蹈、诗朗诵等。活动过程:

A走过往昔,奋斗的汗水刚刚拭去 B回首旅途,胜利的笑容正在蔓延 A携手今宵,高歌这一路荣耀感动 B展望明朝,伙伴们,让我们携手同行

A一曲歌唱出心中挚爱,一段舞跳出热血豪迈,一首诗谱写出果敢坚毅。

B执着、梦想、追求、团结、我们共同燃心为香,巅峰领跃!梦想从不止步。

A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正在茁壮成长。

B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主题班会,去领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伟大。

A第一项:镇安乡营房小学六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主题班会开始开会。

A:我们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B: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开放的民族。A: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哺育着中华儿女。

B: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引领我们攀登世界之巅。

第二项:班长报告开会意义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什么中国实施义务教育?就是这个原因!然而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让孩子从精神层面得到提高。今天我们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的主题班会,就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价值观应该从小抓起,不能间断,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A: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理想 B: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核心机价值观是殷切的希望 第三项活动开始

A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友爱,亲如一家。

B今天,我们要来照一张大中华的全家福 让祖先看看她的后代最争气,A让世界看看中华儿女心使一股劲儿。B请欣赏舞蹈《中华全家福》 A:回首过去,我们满怀豪情 B: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身

A: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福祉。B:当前我们的民族正处在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振奋中国精神,统一思想行动,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奋斗的方向。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确立了做人的根本,人生的准则。A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走向繁荣昌盛 B:请欣赏诗朗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走向繁荣昌盛

A岁月长河,风云际会,有志之士,上下求索。

B暮色苍茫,风雨如晦,有识之士,慷慨悲歌。

C天载地覆,激流勇进,马革裹尸,舍身为国。

D覆地翻天,浴血奋战,挺立民族,保全家国。

合: 亿万双手托起,亿万双脚行履。我们的价值观,朝向社会主义。

A【富强】是先辈的殷切嘱托,振兴中华,后人矢志不移。

B【民主】是人民的美好诉求,人民当家做主,民族伟大复兴。

C【文明】是民族的历史传承,五千年的文明史,炎黄子孙代代相传。

D【和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AC记忆如昨天,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巍峨耸立;

BD旧日近眼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华夏汩汩涌来。

A建三峡,抗洪灾,收港澳,;C战震灾,办奥运,迎世博。

B科学发展,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我们实现了跨越发展;

D核心价值,知荣明辱,爱国创新,我们坚定了理想信念。

A今天,三农工作持续突破,经济建设亮点增多,招商引资催发助长,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B今天,合作医疗化解民忧,驻联帮保消解民愁;知荣知辱风清气正,城乡携手共谋和谐。

C今天,航空航天高昂中国龙头,嫦娥奔月变成现实,中国信心中国力量让世界频频颔首。

D今天,我们千遍万遍,礼赞腾飞的祖国;一次一次,讴歌进步的祖国。

合:自由平等,芸芸众生何其有幸。公正法治,泱泱大国怎能不兴?

A让我们以《诗经》关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 B以古风乐府的情怀,以京剧秦腔的韵律,C唱出您历史悠悠岁月,D唱响您不屈的神圣尊严。

合:爱国敬业,忠于职守,推动国富民强的车轮。诚信友善,和睦相处,吹响社会和谐赞歌!

AB长城在我们脚下延伸,CD黄河在我们胸中澎湃,合: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浩然之气生生不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走向繁荣昌盛!

A:生活在这样繁荣富强的国家里,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B:行走在这样自由公正的社会中,我们的心像激情的交响,唱响明天美好的理想

A:看那一群天使向我们走来,她们将用舞蹈跳出我们心中对美好的畅想。

B:请欣赏舞蹈《天使之歌》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让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让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有自由的呼吸 A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守正笃行 A: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B:“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就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那么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B:请欣赏三句半《小学生的价值观》

热爱祖国第一条,民族精神要强调。危害祖国是坏蛋,枪毙掉!为民服务党宗旨,背离人民最可耻。心中要有老百姓,办好事。崇尚科学排万难,愚昧无知大笨蛋。学习文化求进步,勇登攀。辛勤劳动把钱赚,好逸恶劳是懒汉。双手描绘新世界,加油干。团结互助奉献爱,损人利己不应该。雷锋精神大发扬,传万代。诚实守信人人夸见利忘义遭人骂。中华美德要继承,不欺诈。遵纪守法最光荣,违法乱纪法不容。和谐社会靠大家,树新风。艰苦奋斗创奇迹,骄奢淫逸坏习气。两个务必是准则,严律己。别说我们年龄小,八荣八耻全知道。从小做起你监督,甭骄傲。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今传遍咱黑山。企业文化谱新篇,大发展。我们四个小伙伴,说到这里为一段。下面还有好节目,接着看。

师A: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努力

师B: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师A: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

师B: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 师A: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师B: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

师A: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人训。B:请欣赏《弟子规》

A:新世纪我们携手走向辉煌,B:新世纪我们阔步迈向巅峰,A: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们茁壮的成长,B:我们在新世纪约定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请欣赏大合唱《世纪的约定》 A:“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让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刻于心。

A: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B:只要从小就沿着正确道路走,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努力做最好自己,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

A: 我们要在少年时就有志向、有梦想,B: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在党的阳光的沐浴下 AB: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健康成长。A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班合:时刻准备着。第四项 班主任老师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的主题班会召开的十分成功。同学们表演了舞蹈、诗朗诵、三句半等丰富多彩的节目,通过节目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社会层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学校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稳定、发展、积极、向上;一个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变得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同学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让我们的学校充满着正能量。谢谢大家!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璀璨的明珠,照耀我们成长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耸立的灯塔,指引我们方向 A:我们准备好了,意志坚强 B:我们准备好了,充满力量

AB:让我们共同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扬帆起航

第五项 镇安乡营房小学六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主题班会闭会。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篇二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渗透,教育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面对如何更加深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问题,电子书包的出现为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发展提供了切入点,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可能。

作为上海市率先开展电子书包实验的区县之一,闵行区在没有任何成功的电子书包教学案例的前提下,在实践与探索反复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电子书包项目的认识,不断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平台建设、资源建设和BYOD模式的探索,为后续电子书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教师和学生使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教学后的反馈,我们可以肯定电子书包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

目前,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有不少学校也纷纷尝试在艺术、拓展类课程中使用电子书包,如笔者最近听的一堂运用电子书包的小学主题班会课。在此,笔者想通过对这堂课的分析,谈谈自己对电子书包的认识以及电子书包核心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一、电子书包在主题班会课堂中的使用场景设计

例如,在闵行区北桥中心小学的一堂针对小学二年级的电子书包主题班会课上,执教教师张玲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设计了电子书包及其相关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第一,课堂开放式导入环节,滚动出示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梦想视频,并通过电子白板出示前期调查的《梦想统计图》。

第二,根据前期调查了解,张玲老师发现班中许多学生的梦想是成为宇航员,因而,她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上网查找与宇航员和飞行员有关的资料,进行交流,并通过电子白板播放图片及视频的方式,展示宇宙的美妙和飞行员训练时的艰辛与危险。

第三,根据前期调研,张玲老师发现班里还有一群学生的梦想是成为教师、交警、医生。为了让学生了解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的各种要求,她安排学生分组撰写采访提纲,分别对交警、学校教师、医生进行采访,并利用Pad拍摄成视频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随后,教师还让学生通过大屏幕展示采访视频和采访提纲。

第四,课堂上,学生结合自己的梦想,谈谈要实现梦想最需要做些什么,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制订的目标,并通过Pad推送到大屏幕相互交流。

第五,实现梦想不是纸上谈兵,张玲老师还设计了“听听爸爸妈妈有什么话要说”环节,推送家长视频、语音、照片到学生Pad,让孩子切实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寄语。

第六,学生根据自身本堂课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并将学生的活动照片推送到家长微信的朋友圈,与家长进行即时互动。

二、电子书包核心价值体现

结合本次主题班会课电子书包的使用,我发现,电子书包在很多方面凸显出了其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子书包为社会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虽然上述案例描述的是电子书包在主题班会课上的使用场景,但其应用不仅限于课堂内,一堂完整的课按照其发生的场景和时间顺序,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在关注电子书包课堂使用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关注点适当地延伸到课前和课后的学习活动中。电子书包本身是一种非常小巧、便携的设备,集成了各种学习工具,能够扩展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学习范围,如通过电子邮件、学习型社区、朋友圈等,学生可以参与特定社会群体的交流与讨论。这种讨论与交流本身就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在课堂上展示的学生采访教师和交警的视频,都是学生在课堂外完成的,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全方位地调动各种资源,规划采访提纲,克服胆怯情绪,融入到社会之中,学会和社会成员交流,并通过交流获得信息,然后将获得的信息内化为符合自身认知结构的知识用于指导自身的实践。在这种社会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其获取信息、分享信息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在社会性理念的指引下,电子书包正从支持个体学习的工具转变为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整体教学环境。

2. 分析学习行为,实现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学习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根据经验去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如何进行的缺乏科学有效的证据和认识,电子书包的出现则使得教师能更好地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比如,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可以搜集学生之间的互动次数、学生的举手次数、学生交流和讨论的发帖数量等各种数据,从而了解这些数据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点及其形成原因,从而进行个别化、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精确导向的辅导和练习,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学生作业和辅导的时间,从而在保证效率和效果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例如,在上述主题班会课上,学生就多次与电子书包进行交互,并通过电子书包平台交流自己的梦想以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所要做的准备工作。这些数据信息都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点滴反映,随着这些数据的积累,教师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仿真出学生的知识结构模型和能力模型。

3. 集成有效学科认知工具,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以向学生传递知识为主,但是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而电子书包为学生根据自身认知结构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撑。电子书包作为一个开放的应用环境,可以集成各种学科认知工具,为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学习支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只有真正把学生视为知识的生产者、创造者和发送者,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学习。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某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向其他人去讲授的话,他对知识的掌握效果会更好,学生在向别人讲授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作为知识生产者、创造者和发送者对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的过程。在上述主题班会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编写的访谈提纲,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人群进行调查并将采访的过程录制成纪实视频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经历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4. 为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电子书包以平板电脑为移动学习装置,内置各种学习辅助工具,为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电子书包内的学习工具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应用的数量正在以惊人的数量增长,这些移动应用中不乏优秀教育应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和发现。通过对电子书包的使用,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从课堂向外延伸。同时,电子书包中丰富的应用支持,搭配无线网络学习环境,能随时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答疑解惑。

三、电子书包使用误区

电子书包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工作的原因,笔者有很多接触一线电子书包课堂教学的机会,通过对教师的调研及教学和学习的反馈,我也看到电子书包在使用和认识上存在的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错把信息当知识,造成信息泛滥

信息和知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信息主要是指事实和数据的集合,知识是指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能指导人行为的有用信息。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和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成为知识。在信息时代,尤其当人人都有一台随时随地能够上网的电子书包后,信息的获取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海量的资源唾手可得,如果没有较强的信息把控能力和教师的正确引导,身心、认知还没有发展健全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所以,信息本身不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获取并能分析、理解、处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知识使用的能力。对中小学生而言,信息量绝对不是越大越好,电子信息的泛滥,不但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帮助,反而会因信息的超载而使学生产生倦怠和厌学的情绪。

2. 以人机互动代替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我区对于电子书包使用的探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电子书包都具有互动教学和即时反馈功能,在这一方面电子书包具有天然优势,学生可以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调查、测验、竞赛、自学反馈、观点分享等更加多元的课堂互动,提供了诸如投票、联系、屏幕转播、锁屏等交互功能。但是,我们在谈论电子书包各种交互功能的时候,却很少谈及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而几乎一致性地转移到人机交互上。每一项技术都有其天然优势,同样也有其存在的弊端,人作为某种产品的使用者而言,要懂得趋利避害,尽量发挥技术带来的优势,规避技术存在的弊端。在课堂上,本来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最好,却偏偏要通过交流工具发言,本来有些问题学生直接回答会产生很好的互动效果,却偏要搞个活动,其结果只有学生表面参与,课堂只是摆了摆花架子,没有多少实在的用处。作为教师,有职责认真思考什么时候才应该使用电子书包,从而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不该出手时不要乱出手。

3. 翻转课堂是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外学习

使用电子书包可以实现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难点的讲解录制成微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家里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真正地理解知识或者学会知识。电子书包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大大延伸我们的课堂,这也给许多教师带来了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作为教师,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录制大量的微课程,学生学习都可以放到课外完成,让学生多花时间进行自学。其实,电子书包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巩固、迁移应用和反馈。教师要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和学习负担,利用好课堂时间,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翻转课堂的成功是以学生在课外发生真实有效的学习为基础的,如果电子书包只是把“人灌”改为“机灌”,就不能从根本上为学习的发生提供内驱动力,不能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味,那电子书包也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4. 资源是万能的

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电子书包的使用,但绝不是电子书包应用的前提条件。在电子书包项目实施中,不少教师过分依赖资源,尤其是拿来就能马上使用的数字资源。其实,电子书包的使用并不意味着放弃所有的传统教育资源,比如传统教学使用的挂图、演示模型等。电子书包可使用的资源也是多样化的,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在教育教学中是万能的。在使用电子书包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教师可从生成性教育资源中选择出有意义的资源运用到后续的教育教学中。目前,不管是教育资源的建设还是教育资源的使用都在从以面向教师“以教为主”的助教型资源向面向学生“以学为主”的学习型资源过渡,尤其是当学生拥有了可计算的设备室,教师更要关注学科认知工具、主题探究资源等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资源,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从而让学习者参与并体验知识习得的过程。

四、总结与展望

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使用是否有价值,是否恰到好处,我认为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就是设想把所有的技术环节全部剔除掉,看这堂课或者某个学习过程是否还完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2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代表着对社会主义看法以及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高我国文化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对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

针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呈现出的新特点,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用崭新的观念指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崭新的思路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道德经》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其实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高境界,既达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又没有采取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手段,显得举重若轻,不着痕迹。具体而言,首先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身心成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春风化雨,在无声之中浸润大学生的心田。其次,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学科中渗透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通过在不同的学科中构建统一的教育体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明确的谈及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具体的高校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末节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要始终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原则,结合高校学生的生活特点以及具体的学科教学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高职院校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1、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任务、教学宗旨、教学内容等,决定了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要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其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学科基础,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第三是要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之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课程;第四要制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标准和考试评价之中。

2、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课时。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3、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上播放《公司的力量》等纪录片,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上播放《大国崛起》等纪录片,让大学生对“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可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上播放《走向复兴》等纪录片,让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问题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举办“集体主义过时了么”、“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哪个更重要”等主题的辩论赛,让大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投入的姿态参与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中。

4、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纳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引入日常教学计划,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在教学时间和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向学生全方位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外活动的设计上,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实际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摆正努力方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在平时,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常化和专业化,整体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强、思考研究能力强、业务熟练相结合的专业队伍,从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思路,解决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

参考文献:

[1]《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东有在2014年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专题讲座.

[2]吴树青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

[3]韩文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4]柳礼泉,邓堂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常态化研究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 篇四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竞赛

实施方案

为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育人能力,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牢牢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德育处决定在八年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竞赛活动,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校学生工作,引导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的价值追求、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凝心聚力,为培养一流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二、活动主题:青春主旋律 共筑中国梦

三、活动时间:2017年12月3日-2017年12月18

四、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五、活动组织

组长:解海燕 副组长 刘强 成员:刘虎 刘洋飞

六、活动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需要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和勤于实践等多方融合。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同学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之目的。

七、活动安排:

1、初赛:每班以书面形式完成一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课教案,并制作课件(电子版)。经过德育处认真甄别筛选,选取六个班级进入下一轮复赛。

2、复赛:(第17周星期一班会课)以初赛主题班会教案和课件为依据,组织开展主题班会,采用领导分组随堂听课,现场打分的形式进行评选。

八、奖励办法:

一等奖 1名 二等奖 2名 三等奖 3名

九、活动要求:

1、各班初赛教案和课件于本周星期五之前交德育处;

2、复赛时黑板上要有醒目的活动主题,若有节目,要求节目的内容积极、健康,不能出现不文明的语言和动作等。

3、各位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做好组织工作,不能放手,把握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十、评分标准:

1、场景布置(5分)根据主题班会活动内容适当布置教室,营造班会气氛。

2、主持(10分)主持人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能灵活控制课堂气氛。

3、主题(30分)班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整个班会自始至终均能围绕主题展开。

4、内容(30分)主题班会内容具体而不空洞,能用学生易于接受的事例说明问题,言之有物,贴近生活。

5、形式(10分)主题班会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切合主题。

6、气氛(15分)主题班会活动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师生、生生互动,气氛热烈,班会能深入学生内心,达到教育全班学生的目的,富有实效。

神木二中

德育处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篇五

班级:岩峰学校 三年级 班会主题: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班会时间:2018年4月17日

一、活动目的:

倡导同学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既要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也要做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小践行者,立足“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长大后成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社会栋梁。

二、活动准备 PPT

三、活动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这世上是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呢?当然不是,那有哪些类型的人呢?(有好人,有坏人;有说话算话的人,有说话不算话的人;有爱国家的人,有背叛国家的人;有认真工作的人,有对工作不认真的人;有对别人友好的人,有对充满敌意的人。)那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呢?(指名)板书: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二)爱国。

我们对待国家应该怎样?(指名)板书:爱国

/ 3

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那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呢?大家互相讨论一下。(指名汇报)

1、我们目前能做的是什么?心中有国家---中国的好。哪个能说好在哪里?(免费读书、吃牛奶鸡蛋………)

2、长大了可以怎么爱国呢?(如果有像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来欺负我们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家发生了大灾难:比如地震、洪水……)保家卫国,还有很多……

(三)敬业

知道什么是敬业吗?

目前我们还没有工作,我们应该做什么?(学习)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读好书 遵守纪律 做个好学生

那这些你觉得怎么才能做得好呢?上课、自习、在家、作业、预习、复习、卫生、律纪评比…….(四)诚信

你们知道什么是诚信吗?

是“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那我们因应怎么做呢?

如果我叫你答应给某个人带一瓶牛奶,你路上口干了,怎么办? 你说了今天要还我的本,又还不了了,应该怎么办?

(五)友善

什么是友善呢?

/ 3

比如,遇到一个客人狠他一眼,比如遇到一个陌生人瞪他一眼,比如对同学老是打骂,比如对家人不关心,比如对老师不尊重…….当然,对于敌人、仇人、坏人可以友善吗?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敌人、仇人、坏人吗?

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五、总结:

1.那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大家说!我们要做这样的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师总结:

同学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我们并不远,当你们向老师和长辈彬彬有礼地问好时,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时,向父母表达孝心时,愉快的学习文化知识时„„你们都是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同学们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会为你们封存下这些美好时刻,也送去掌声和喝彩,这将让你们在今后的成长中受益无穷。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篇六

在这次班会课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了它的基本内容与要求,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对其中的“友善”,感触特别深。

友善是指对人友好,心存善良。友善会让人感到温暖。一个友善的人,才会拥有朋友。我觉得生活中拥有朋友是非常重要的。我也一直渴望有彼此相知相亲的朋友。可惜,我身上缺乏“友善”的品质。即使偶尔拥有它,也不珍惜与爱护它。

友善,我请你原谅我吧!我在拥有你时没有好好珍惜你;在我失去你时,我突然发现,你对我的重要性。我好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

反思自己过往的行为,我特别后悔。我曾经被自卑与嫉妒冲昏了头脑,对赵XX同学充满了敌意。我对她的一切都看不惯,不愿意接受她的帮助,更不愿意接受她的批评。我见不得她好,不愿意听她说话。我像一只刺猬,竖起满身的尖刺随时准备着保护自己,攻击对方。整整一年,我都陷在这种状态中不能自拔。这样的精神状态,让我身心疲惫,严重影响到了我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开学初,当我知道赵XX不在XX中学念七年级时,我突然好想重新回到六年级,好想对赵XX说声对不起。如果有可能再让我过一遍六年级,我绝不会这样对待赵平。可世上没有跟后悔有关的药。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篇七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它集中回答的了用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的问题。通过《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在思想道德领域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20-03

鲁迅是中国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一位文学巨匠、思想巨人和文化巨人,他一方面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新方向,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他的人格、精神、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思想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是人教社高中语文一册的必读篇目,下面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谈谈如何在中等艺术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认清学情

高一学生阅读《记念刘和珍君》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如何直面社会人生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深奥的抽象的话题,尤其是当代的高中生。现实社会漫漫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他们没有真正直接的体验;社会人生的问题,他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其次,特殊的纪念文章,特定背景的写作缘由,无形之中增加了高一学生阅读的难度。文章既要悼念遇害者,又要揭露刽子手的罪行,还要驳斥反动文人卑劣的流言。再加之,时代间隔较久,生活经历的不同,这样的纪念文章,这样一篇充满义勇正气的战斗檄文,学生们并无法真正走进那样一种为理想而牺牲生命的世界。

但是,在当今网络媒体充分发达的时代大背景下,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很明确地感知到,我国的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同时,一些社会现象诸如精神危机、道德危机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在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们不仅损害着人的尊严,而且败坏着社会的风气。全社会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年来的一系列党的重要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不断地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无疑是学生们正在经历的,是他们所熟悉了解的。

所以《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与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结合渗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样一篇内涵与情感都异常丰富的文章,才便于较为全面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明确目标

高中阶段作为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理应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高中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五个部分非常契合。尽管本文内容丰富、情感复杂,多维多元,但均没有超越这五个主旨,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脉,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应着眼于此,从这五个维度归纳文本中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按“善良”“仁爱”“爱国”“奉献”“悲悯”五个情感目标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渗透,激活学生潜在情绪,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预期要取得的教学结果(目标)。它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还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要保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然首先要在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中有针对性地规范渗透的目标,以达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

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一)了解刘和珍生平及遇难经过,把握烈士的高大形象,感受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思路。

(三)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析文章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自然使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的渗透具有了明确而清晰的可操作的标准。

三、巧用方法

(一)读讲课文

读,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概括出文章七个部分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讲,对学生通过自读思考和同学间讨论后还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点拨,讲透彻、讲深刻。使用这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移情体验。入情入境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以便唤起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的情感体验。在示范朗读时,尽量将作者的情感准确地表现出来,以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振颤,从而在无形之中对作者的价值情感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问题讨论

文章虽有阅读难度,但文章的情感线索还是明显的、清晰的;文章虽是在白色恐怖中写成的,但锋芒还是明显的。所以借助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可以预设一些问题,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生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使用该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中享受发现的快感、成功的喜悦;在讨论中激活学生理性的思辨和感性的体验,以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般地形成。教学时,不能拘泥于编者给定的主题和陈旧的见解,须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表达作者观点和情感的语言文字,但不能就此满足,还须特别用心点拨,让学生由此深究下去,挖掘其中的现实的社会意义,从中真切地体会、理解、认同、接受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四、贯穿过程

价值观教育在语文课程中应该是一种“隐性课程”,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开采语文课程中有利于价值观教育的丰富而宝贵的“矿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价值观的教育,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与“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一体化的和谐发展。我们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自然贴切地渗透于文本的

字、词、句、段、篇章的教学之中。这种渗透是两者的自然的结合,不是牵强附会,而是水到渠成。既不能把文本所蕴涵的价值观念与文本的基本内容隔离,只注重文本的字词句学习和僵化的思想感情的体味,而忽视了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培育;也不能生硬地将文本与文本自身完全不具备的价值观念拉在一起,这样极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和不解,从而心理上排斥教师欲以引导培育的价值观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过程中,一定要牢记渗透不是取代,语文教学始终是以发展和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其教学过程中的德育、美育都是围绕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而进行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寓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过程之中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忽略和脱离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也就从根本上取消了语文课。简而言之,语文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语言文字的学习密不可分,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春风化雨、熏陶感染的过程。

(一)介绍写作背景

结合有关资料, 梳理“三一八”惨案发生的背景;向学生明确,在惨案发生的当天晚上,鲁迅先生就写下了揭露、控诉杀人罪行的檄文——《无花的蔷薇之二》,严正指出:“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惨案发生后不久,反动军阀说: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走狗文人说: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为了悼念先烈、揭露杀人者和走狗文人的暴虐与卑劣,“三一八”惨案后两个星期,鲁迅先生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对作者鲁迅先生的大勇大义自然肃然起敬,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知识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在背景知识的介绍中渗透进学生的心灵。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的标题——“记念刘和珍君”——就是文章的中心,但这不是通常的纪念文章,它没有详细介绍刘和珍的生平事迹,而是在对特殊历史事件的评述中,用鲜明表达自己对“三一八”惨案的观点和态度的方式来纪念刘和珍。因此,必须首先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整个事件的线索。

所以,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部分的内容,采用讨论方式, 让学生自己归纳。进而明确各部分的内容为: 介绍写作缘由,说明写作目的;揭露暴虐罪行,驳斥无耻流言,叙述烈士遇难经过;反思请愿的教训和意义,热情赞颂女性壮举。

在教学中对文本进行了如此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了思路,请愿烈士的高大形象自然在学生心中渐渐地清晰起来,其间学生自然感受到烈士的爱国情怀,英烈的舍生忘我,爱国牺牲精神感染者学生,学生的爱国热情自然会深深地激发出来,那么,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就水到渠成了。

(三)文本细读: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

作者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并且能够感悟到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作者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因为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而“以人为本”的本质是“善”。物对人有价值,是由于它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对人有价值,也是由于他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有益于他人的生活和发展。在物看来,这是效用,在人看来,这是善举。一切善行善举,都惠及于人,都回归于人的需要、人的美好、人的幸福。而这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凝结于亿万炎黄子孙血脉中的传统美德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旨与它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诉求与它也是不谋而合的。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感悟鲁迅先生正是从“人本”的角度出发,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悲天悯人和“为善”的情怀,让他们奋起,让他们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善举。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

价值,表达的对象是世界对于人的意义和效用。一切存在,对人有意义有效用,才是价值存在——这已是不争的学术事实,人本主义“核心”理念意即在此。以此“核心”为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很多内容,由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等五个部分组成。

文中作者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这里应当着重分析刘和珍君的人物形象,在此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里表现为表现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人生信念的主题,可以“忠勇”二字概括。“忠勇”只“忠”,在封建社会专指对君王忠心,与其相对的是“奸”;后引申为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再后逐步广延为对某种思想、某种信念或某种操行的坚守,志士刘和珍君身上,正体现着忠勇。我们可以把“忠”理解为爱国精神、民族气节等。“忠勇”之“勇”,是表现精神、气节的行为特质,亦即无所畏惧的勇气、奋不顾身的胆量和永不妥协的斗志。“忠”与“勇”是密不可分的,有“忠”必能“勇”,无“勇”难言“忠”,所以“忠勇”同旨。教学过程中应当悉心引导学生体会仁人志士们行为中表现出的坚韧、不屈、英勇、智慧,更要着力启发学生揣摩支撑这些行为的伟大志向、高尚心灵,读懂他们心怀天下、情系国家、生为大众的至善境界,有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的情感自然受到熏陶,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也就顺理成章了。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

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对此次行动给予了赞扬,歌颂志士们不怕流血牺牲,勇于承担国家责任、社会责任;歌颂他们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努力奔走呼号,敢于为民请命的精神;歌颂他们为着中国向公平、正义、民主、平等的和谐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巩固基石,也是我们执政为民的切实体现。文学大师的悲悯仁爱的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但同时,鲁迅并不是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他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因为,无论什么社会形态,无论哪个发展阶段,真正进步的积极的价值观,应该体现遵循人的本性、维护人的尊严、遵从人的需要、彰显人的主体潜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他的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他始终将“人”作为立论基点和价值归宿。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鲁迅先生对请愿的评价,激发学生对为着中国向公平、正义、民主、平等的和谐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请愿者的敬仰之情,鲁迅先生的悲悯仁爱的情怀感染着学生,学生核心价值观也就在这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培育、形成了。

五、结语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无情的揭露、愤怒的控诉、尖锐的批判、辛辣的讽刺,更有激情的鼓励、热烈的赞颂及对国人殷切的希望,笔锋纵横驰骋、汪洋恣肆。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感悟、体验鲁迅及其笔下的仁人志士“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对束缚社会进步的旧势力、进行彻底剔除的批判精神、“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进步开放的政治远见,自然贴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语文学科调研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研报告[R].2013.

[2]苍  翠.从“认识生活”看课本的古典文学教材[J].人民教育,1957(2).

[3]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崔允激.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

[5]董  阳.中学课本,鲁迅该轻该重[N].人民日报,2009.8.16.

[6]顾黄初.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7]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厥社,1997.

[8]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7.

[9]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二室编著.高级中学课本语文(必修)语文(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上一篇:作文 世界,早安下一篇:父亲嫁女儿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