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改革中的问题

2024-09-21

正确看待改革中的问题(精选7篇)

1.正确看待改革中的问题 篇一

正确看待钓鱼岛问题——从历史角度

钓鱼岛列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由71个无人岛组成,主要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北屿、南屿、飞屿等。位于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约190公里,距冲绳岛西南约420公里。钓鱼诸岛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首先,先让我们追溯下钓鱼岛的历史。早在公元1403年的明朝时期,《顺风相送》就有对于钓鱼岛的初次详细记载,当时定义为:“钓鱼屿”,嘉靖年间出使日本的郑舜功所著《日本一鉴》(成书于1555年),明嘉靖十三年(1534)派往琉球的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使事纪略》,嘉靖四十年(1561)出使琉球的郊汝霖所著《使琉球录》,万历七年(1579)出使琉球的谢杰所著《虔台倭篡》,万历三十四年(1606)使琉球的夏子阳著书,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使琉球的汪揖所著《使琉球杂录》,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册封琉球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乾隆二十一年(1756)使琉球的周煌所著《琉球国志略》等不仅都提到上述这些重要的地理标志,不仅如此,他们对相关的航标归属也作了说明。再到清朝时期《浮生六记》等著作都对钓鱼岛列岛有一定的记载。这足以证实中国明朝政府已对钓鱼岛列岛实施有效主权支配,钓鱼岛列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近代以前的正史、国志及学者文章均未对中国在钓鱼岛列岛的领土主权提出异议,并直接使用中国的名称(1900年,日本将钓鱼岛列岛改为“尖阁列岛”)。日本19世纪中叶以前出版的多种地图都将钓鱼岛列岛绘成与中国大陆同色。1877年,英国海军编制的《中国东海沿海自香港至辽东湾海图》,将钓鱼岛列岛看作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与日本西南诸岛截然分开,此图在其后的国际交往中得到广泛应用。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关于钓鱼岛的科学知识差不多都是从英国海军的书籍或地图里得来的。日本海军将英国海军所说的PINNACLEISLANDS译成了“尖阁群岛”、“尖头诸屿”,“尖阁列岛”的名字也是由此得来。所以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钓鱼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无可争辩。

其次,从地理方面来看,钓鱼列岛(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面积为6.3334平方公里,位于中国东海,为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所以从地理所处位置方面来看,依据相关国际大陆架法规只要是大陆架的延伸部分都属于其所在国或地区管辖范围。最后,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主要国际社会公认的法律上看,大陆架的权利基础是沿海国对其大陆架主张海洋权益的法律依据,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拥有对于其大陆架延伸部分的岛屿的管辖权,并且拥有岛屿附近200多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海域。

另外,从1943年中、美、英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以及1945年所签署的《波茨坦公告》来看,都明确了战败国日本必须把原先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及钓鱼岛等归还给中国。再到1972年美日所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当时美国虽私自把琉球群岛、钓鱼列岛的施政权交由日本政府,但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岛屿就是日本的。所以从法理上看钓鱼列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有一定的法理依据而且是得到国际法保护和认可的。

2.正确看待改革中的问题 篇二

关键词:效率,公平,收入分配,贫富差距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大了。2006年和2007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分别达到0.4601和0.458, 这些都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0.4的基尼系数警戒线。虽然单纯以基尼系数这个指标来评价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 但不可否认这样一个事实, 就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 我国的贫富差距确是迅速拉开了, 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厘清效率与公平关系, 有助于我们认识贫富差距的根源, 进而才能消除社会不公现象,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缩小贫富差距。

一、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调整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以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动态调整为主线而展开的。改革开放前,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分配制度实际上是平均分配, 而且是绝对公平, 忽视了效率的作用。把平均等同于公平, 最后必然导致平均主义盛行、共同贫穷。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党总结历史教训, 针对当时“吃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 果断地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 在收入分配中开始强调效率。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 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又要防止贫富悬殊, 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 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 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起, 我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逐步实现全体人员的共同富裕。”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促进共同富裕。”特别是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在我国取得巨大建设成就但贫富差距问题凸显的新时期, 在对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 原先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应作适当调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 效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忽略, 必须高度重视效率的提高, 这一点是肯定的。但在大力提高效率的同时, 公平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不能再把公平放在“兼顾”甚至是效率附庸的位置上。公平与效率应该“平起平坐”、“并驾齐驱”, 在关注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方面, 公平可以被摆在更突出的地位。促进社会公平, 应首先落实初次分配的公平[1]。我国的贫富差距扩大主要是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 然后再依靠再次分配去实现公平, 这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通过再次分配后的贫富差距并没有大幅度缩小。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加大公平在初次分配中比重, 缩小在原先初次分配基础上的贫富差距, 再经过更加注重公平的再次分配, 就可以使把贫富差距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

由此可见,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 我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的过程中, 也不断调整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方针政策。表明我党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认识也愈发理性与正确。

二、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认识

(一)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并没有排斥效率

有人认为, 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就是表明弃用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显然是一种误解。从经济角度来说, “效率”是生产上的投入与产出, 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效率是分配的标准和依据。“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是指在保证效率提高的前提下, 再分配必须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以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示我们, 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不是结果公平, 而是指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同样, 再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也决不是以效取酬, 它是政府最大效能地使用手中的资金进行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过去我们提“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忽视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和再次分配中的效率, 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就是在初次分配中提高了公平的地位, 在再次分配中加大了效率的比重。为我们今天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提供最好的原则。

(二) 解决公平问题的重点和关键在初次分配领域

市场经济条件下, 初次分配是基本的分配关系, 决定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 再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 是解决初次分配可能遗留的问题。目前, 我国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主要是在初次分配领域中有垄断、寻租、劳动所得偏低等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因素存在, 使得由初次分配引发的分配不公明显增多。而且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 初次分配所占的份额要比再分配大得多, 牵涉的范围也更广, 如果初次分配领域分配不公不解决, 势必了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况且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 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收支在局部环节上作出调整和修正, 这样完全由再分配促进公平, 是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 尤其是在我国财政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再分配调节公平就显得非常单薄而乏力。另外, 如果单纯由政府通过再分配来调节大市场方方面面自发形成的分配不公, 这个成本将是政府难以承受的。所以由初次分配引发的公平问题应尽量在初次分配领域解决, 再分配只是起了补充作用。

三、正确看待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

(一) 贫富差距的存在不会改变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

不可否认, 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拉大表面上看来是与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个根本原则之一的共同富裕背道而驰了。实则不然。

早在1978年, 邓小平就认识到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分配格局不仅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而且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就是要共同富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的格局, 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 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前进,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邓小平又提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生产力得不到持续的解放和发展, 其他一切将无从谈起。从这点出发, 就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个人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了更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我们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剥削, 当然就会有一定范围内的贫富差距, 这种剥削和贫富差距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贫富差距有本质区别的。我们的剥削和贫富差距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题的基础上的,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两极分化。我国目前采取的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剥削和贫富差距的存在的做法, 就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本身就决定了先富与后富、快富与慢富之间在一定阶段必然存在着贫富差距, 但这个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造成贫富差距, 而是利用暂时一定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这个手段, 加快经济发展,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目的。

在贫富差距扩大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略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具有较高的宏观调控能力, 当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 作为经济增长代价的收入不平等问题, 会促使政府采取特定的政策和立法措施限制和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这些政策与立法措施将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恶化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七大就强调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另外, 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灰色收入、行业垄断的存在而造成的,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制度的健全, 这样的不合理收入将得到治理, 个人收入分配还是会回归到合理的轨道上来。

(二) 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并非市场化改革的后果, 而是忽视了对公平的重视

有观点认为, 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 进行市场化改革, 才导致了现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这就简单地把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 完全归结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于是人们就不自觉地将市场化改革认为是贫富差距拉大的罪魁祸首, 甚至开始质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有观点认为, 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效率讲多了, 公平讲少了”, 或者是“效率优先”造成的。

诚然,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的确是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但是它的出现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能就简单地认为市场化改革是收入分配扩大的“元凶”。有效率的市场在进行初次分配时, 遵循的是竞争和优胜劣汰, 结果是一方面提高了效率, 另一方面则拉开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这种结果是平等竞争、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结果, 是不违背社会公平原则的, 也是可以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所以, 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应该被质疑。平均主义不利于效率的提高的, 适当的收入差距才有利于提高效率, 这已经被世界上绝大数国家的发展历程所证明。如果知识技术水平高的人、勤劳的人与知识技术水平低的人、懒惰的人获得的收入一样多的话, 社会也就因此缺少了前进的动力。一定的差距是激励效率的基本动力。

那些认为我们“效率讲多了, 公平讲少了”的人是否就认为我国的效率很高了呢?绝对不是!效率 (下转第99页) 局的底层。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公平。要在收入分配上进行调整, 加重公平的份量。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卫兴化:《把握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观点》, 人民网《人民论坛》, 2008年第43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BB%F9%C4%E1%CF%B5%CA%FD&channelid=6697&record=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 searchword=%BB%F9%C4%E1%CF%B5%CA%FD&channelid=6697&record=5

[3]赵玉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再思考[J].理论探索, 2008, (3)

[4]赵玉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再思考[J].理论探索, 2008, (3)

[5]赵海东.初次分配:由注重效率向效率与公平相结合[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 (6)

3.郑国建:正确看待农药残留问题 篇三

“大家要理性看待茶葉农残问题,不要谈茶色变。”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郑国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4月11日和24日,“绿色和平”先后在其官网发布了《2012茶叶农药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立顿”袋泡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经对北京、成都、海口等地的茶叶产品抽查检验发现,国内多个知名品牌和“立顿”的产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

对此,郑国建从三个方面回应了该组织所谓的“茶叶农残超标”。

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

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报告”中没有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造成社会各界对检测结果误读,把“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概念混淆,引发茶叶消费者恐慌,对此,郑国建回应,“农药残留与农残超标完全是两个概念,茶叶检测出来有农药残留,并不等于茶叶就是不安全的,关键要看是否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郑国建表示,茶叶在生长、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对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水质污染等影响因素很多,不一定是人为使用造成的。”

据了解,2002年6月5日,我国农业部颁布第199号令,就已禁止19种农药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可限量使用的农药标准。我国对茶叶农药使用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规范,茶叶在生产过程中是有规可循的。

据统计,报告中一共涉及了29种农药残留检测项。郑国建认为,其中绝大部分的检测项只是查出含有农药残留,但这是标准允许范围内的,不属于“农残超标”问题。

欧盟不是茶叶生产国

欧盟标准缺少风险分析依据

当谈到报告里采用欧盟标准来评判中国茶叶时,郑国建表示,“欧盟本身不生产茶叶,他们制定的标准肯定是越严格越好,他们的‘棒子’是用来打别人的。”

郑国建认为,欧盟对茶叶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但其制定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缺少风险分析依据。我国的标准不是“宽松”,而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科学合理分析而制定出来的。

郑国建对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业分会秘书长蔡军提出的“技术壁垒”观点表示认同。他说,“欧盟的标准与我国国标差异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技术壁垒问题”。

据资深行业专家分析,此次茶叶农残风波,可能与近年来尤其是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量、金额再创历史新高等因素有关。“农残问题一直像个紧箍咒一样,成为外界施压的砝码。”

人均茶叶消耗量有限

多数农药溶解度小于0.001克/升

郑国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据统计,我国年人均饮茶量是770克,除以365天,平均下来,人均每天饮茶量才有2克。只要符合国标的茶叶,2克茶所含农药残留量是微乎其微的。况且绝大多数农药都是不溶于水的,多数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小于0.001克/升的。据资料了解,溶解度小于0.01克/100克就属于难溶于水,几乎可以看成不溶。”

“希望公众要正确、科学地看待农药残留问题。”郑国建表示,从历年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茶叶质量报告来看,我国茶叶的合格率是越来越高的。近年来,茶叶农残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6%左右。

4.正确看待改革中的问题 篇四

正确看待南海问题

正确看待南海问题

[摘要]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不管是根据历史还是国际法,中国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试图破坏该地区的和平的稳定的行为都是在挑战我国的国家主权,鉴于该地区的历史复杂性,各国双方都应该保持克制,本着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精神共同营造南海和平稳定局势。[关键字]克制 和平友好 共同开发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势自古以来,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由于中国的强大,并且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所以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

权。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越南等周边国家意识到了南海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有计划的开始侵占南海的一些岛屿。由于此时的中国刚经历完十年**,加上改革初期,一切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该地区的重要性。这一状况,更是加剧了越南等周边国家的野心,肆无忌惮的出去中国的领海地区,抢占岛屿、渔业、石气等资源。由于海洋意识薄弱,一直没有切实的解决,所以才最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石油资源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中国的石油进口90%以来于海上航道,而这又必须是经过南海海域。再加上,中国大量出口至欧洲的廉价商品也必须通过南海海域进入印度洋,从而到达欧洲。另外,南海又有丰富的石气资源,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开始意识到南海的重要性,开始越来越强硬的强调南海的主权,这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这已经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所以,南海问题才会越来越火热,越来越尖锐。

5.正确看待改革中的问题 篇五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以活动课为主、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进行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英语教学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应适度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把母语用得恰到好处。

一、利用母语,帮助理解和记忆

直接使用母语可以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保证学生确切理解英语词汇和句子的涵义,特别是在英语学习初期,直接使用母语可以使学生摆脱推测、猜想的困惑,避免对英语词句造成理解不确切的情况,阻碍英语学习,还会使学生养成一知半解的坏习惯。例如,我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名词前作修饰的形容词词序弄不清,在考试中经常出错。后来,我参看了余可佳老师关于形容词词序问题总结的一句顺口溜:“美小圆旧黄,法国木书房。”句中“房”(room)是名词,前面的形容词都是修饰成分。“美”(beautiful)指性质,如好、坏等;“小”(small)指大小;“圆”(round)指形状;“旧”(old)指新旧;“黄”(yellow)指颜色;“法国”(French)指国籍或产地;“木”(wooden)指材料或质地;“书”(即读书的,reading)主要指用途。简单而上口的一句话便巧妙地概括了名词前多个形容词词序问题。我运用这种方法,并结合例子向学生讲解。学生以后每当在练习和考试中碰到形容词词序问题时,一般都能快而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

二、利用母语,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

外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或词义时,适当利用母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若采用全英语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所讲授内容,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产生习得无助感。因此,根据学生的基础,教师可以适当利用母语,发挥母语的必要作用,让学生以乐观、自信、健康的心态面对英语学习中的挑战。

三、利用母语,阐述发音要领

英语发音毕竟与母语有区别,学生往往把英语发音和汉语直接联系起来,把一些与汉语读音相似的单词用汉语的发音方法来读。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mouth中“th”发音时,舌尖要放到上下齿之间。

但学生总是读成汉语中的“s”。老师反复示范,竟有学生说老师读错了,老师的舌头怎么伸出来了?这时,老师如果用汉语详细讲解mouth中“th”与汉语中的“s”的发音区别、“th”的发音要领,学生立刻就会明白。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夸大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那样就很不利于学生学好英语,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从严控制母语

英语课上母语可以适当巧妙利用,但如果一味地图省事滥用母语,是与英语的教学原则背道而驰的。因此,对母语必须加以控制,能不用的尽量不用。如果学生是初学英语,这时的教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我们完全可以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利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和对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初级阶段,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母语和英语进行对比,并且倾向于利用母语来学习英语,这就为英语学习产生了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母语和英语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这是排除母语干扰,使学生合理利用母语,克服母语的影响,养成用英语思维的有效方法。

3、加强母语和英语在文化背景方面之间的差异对比,提高学生对两种文化的认识

我们知道,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它们各自代表了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表达方式。语言是以文化为灵魂的.,文化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英语教学是在母语的环境下进行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差异性,若单从语言的表层去理解,就会如雾里看花,造成各种各样的理解偏差。

6.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篇六

题目: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同志们,很荣幸和大家在这里共同学习一课。今年我任新兵连政治指导员,听连队每一名新战友介绍了自己,发现许多同志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个啥样的人。也难怪,小平同志说:“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解释说:人们常常是夸大自己好的一面,对于自己的弱点总是原谅的,还往往把弱点看成优点。当然,也不乏一些同志妄自菲薄,徒生自卑之心的。对努尔哈赤同志们并不陌生,他说:“我征战一生,发现最难战胜的敌人原来是我自己。”可见,如何正确看待自己不是一件小事。这节课我就《如何正确看待自己》这个话题,同大家作个交流。

一、正确看待自己,一方面是不能把自己看得过高。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叫方仲永的神童,7岁时能出口成诗,写得一首好文章,在当地传为美谈。他父亲经常带领他四处炫耀,让小仲永整天沉迷于别人的吹捧之中,久而久之就荒废了学业,蒙蔽了心智,到了十几岁时,竟连一句诗也做不出来,一个天才诗人就这样被毁了。不能太过于责怪小仲永,以现在的法律看,他还不具备完全民事责任。但是我们应当从中看到把自己看得过高的危害。很多伟人都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小平同志说的很诚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梳理了一下,战友们要做到不把自己看得过高,要着重培养“三心”。

一是着重培养“进取之心”。在我团2009年军体运动会上,五公里武装越野和四百米障碍两个科目的第一名都是二级士官,也就是现在的中士。有人说他们在部队训练时间长,自然有优势。我倒是要问问,那为什么现在许多士官的成绩竟被义务兵超越了呢?其实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些被超越的同志是把自己从“士”中脱离出来,往“官”上靠,把自己看得过高而失去了进取心,弱化了训练、生活和追求卓越的热情,被超越是一种必然。而在军体运动会上夺魁的那些士官,却始终没有自满、没有骄傲,始终怀有一颗进取之心,而这种有进取之心的人是很难被超越的。

二要着重培养“坦荡之心”。战友们,不妨让我们看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战友,只听得别人说自己的好,容不得半句批评;只允许自己“完美无瑕”,容不下半点短处。对于这些同志,我们倒不如学学宋真宗时代的宰相王旦,他不但愿意闻过,而且敬重揭短者。他和寇准同朝为相,寇准刚直果断,敢作敢为,经常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的短处,就连皇帝也表示难以理解。而王旦则认为,寇准揭自己的短处是关心自己,是对自己负责任,从而更加敬重寇准。结果不但没有影响王旦的形象,而且还提高了他的威信。我的政委教育我们说:“遮丑丑更丑,揭短短变长。”这的确需要一颗坦荡之心,要敢于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又何必不敢承认自己的短处,而把自己的幻影悬在当空呢?倒不如承认差距,才能有赶超的方向和动力。

三要着重培养平常之心。在著名的黄桥战役前,陈毅同志听说指挥部驻地附近有位长者善弈,便前往拜访。两人三设棋局,陈总以两胜一和的总成绩大胜。战役胜利后,两人再次角逐,陈总却三战皆败。请教其中原委,老人说:前次贵军要打恶仗,指挥员的锐气是万不可挫伤的。现在大胜之后,我尽力赢你的棋,为的是使你不过于乐观。陈总听了,深受感动。我们年轻人血气方刚,凡事要强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够过于争强好胜,徒留周郎一样的感慨,应该想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注意培养一颗平常之心。

以上谈的“三心”,只是讲讲如何真实的看待自己,而不至于把自己看得过高,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情怀。

二、正确看待自己,另一方面是不能把自己看得过低。

我们唯物论者是讲辩证法的,刚才讲了不能把自己看得过高,同时还要避免把自己看得过低。我们应当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但还要有忠诚卫士使命神圣的认识。关于不把自己

看低的问题,我想讲“三个选择”,请大家看看是否合适?

一是可以经历挫折,但绝不选择屈服。有这样一位女性,5岁时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从此便与学校无缘;83年她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获得“五个一工程”奖;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05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06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她就是张海迪,面对人生如此巨大的挫折和灾难,巾帼尚如此,须眉又如何?我们的革命前辈用生命和热血谱写过一曲曲壮丽的凯歌,而丁晓兵同志则是我们当代军人的楷模。我还是那句话,不要看低我,我可以经历挫折,但是绝不选择屈服。

二是可以出身贫寒,但绝不选择卑微。我是从草原走出来的,草原人奉行“英雄不问出身”,辅佐成吉思汗经略中原,战功卓著的将军木华黎,位至国王,原本只是其对手的一名门户奴隶;志愿军总部授予“孤单英雄”荣誉称号的战士刘光子,在抗美援朝前线,与敌军狭路相逢,一下子抓了63名俘虏。可以毫不谦虚的说,英雄绝不因他出身的贫寒而选择卑微,相反,他们会用忠诚和勇敢创造崇高。

三是可以没有战场,但绝不选择平庸。当大好河山遭受践踏、同胞兄妹遭受欺凌的时候,我们的好男儿绝不会选择平庸。“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浩浩然写就了好男儿尚武的气概。如果问问战友们的军旅情怀是什么,可能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理解。“马革裹尸终不悔”是我崇尚的情怀,不要说硝烟散尽没有战场,不要说鸟语花香没有危险,我们也有我们的战场。“宁可生命有透支,不让使命有亏欠”的宣言,是在李雨明身患白血病的时候写就的,这难道不是“马革裹尸终不悔”这一情怀最生动的演绎吗?所以,战友们,我们的本职岗位就是战场,人生就是战场,难道不是吗?

这就是我的“三个选择”,也可以说是 “三个绝不选择”。战友们,军人,本来就在牺牲奉献中诠释着他的崇高与伟大,你无法选择屈服,你无法选择卑微,你无法选择平庸,你更不能看低你自己。

三、正确看待自己,还要积极培养良好的心境。

我国古代哲人说:境由心生。正确看待自己,就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心”。在上甘岭的防空洞中忍饥挨饿,冒着生命的危险,却任然感到人民没有吃这份苦的幸福,这就是心境;在风雨来临时,你心中任然存有对雨后彩虹的向往,这也是心境。我的团长教导我们说:“作为一名指挥员,必须有必胜的信心,如果你坚信你能够胜利,那么你就胜利一半了;如果你认为你会失败,那么你就打了败仗了。”可见在正确看待自己时,心境的重要性。关于培养良好的心境,我建议同志们做“三个尝试”。

一是尝试放下。有一次,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的侄子向他讨教生活秘诀。富兰克林就带他去登山,上山的路上有许多迷人的小石头,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富兰克林就让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走不动了,富兰克林就问:“背着石头怎么能登山呢?”他侄子顿时明白了;只有学会放下,才能轻松上路。当战友们困惑的时候,不妨尝试放下太多的欲望,回头想想自己是为什么走进部队的,想想自己内心的追求是什么,也许更好的“捡起”你自己。

二是尝试接受。美国第34人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因玩纸牌游戏手气不好而抱怨,甚至发脾气。母亲告诉他:“人生就和这打牌一样,不管你手中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牌打好,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艾森豪威尔就是这样牢记母亲的话,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最后成为了美国总统。我们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家庭,分到同一连队同一个班或不同的班、共同生活几十天或几百天,这是很难得的,当你困惑的时候,当你抱怨的时候,不妨尝试接受,也许能更好的“悦纳”你自己。

三是尝试感恩。我们军人的感恩,就是要感恩父母的哺育,感恩人民的养育,感恩组织的培养,感恩同志的帮助。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起步,入学读书,直到走进军队这个大家庭,每一步都饱含着父母、老师、人民和组织的深情厚爱,这个“恩”,我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的。我从云南大学毕业,我们2003级国防班是云南省当年鲜血最多的一个班集体,最多一位战友的四年鲜血6次超过2000毫升,全班献血总量超过一万毫升,同学们半开玩笑地说:“当兵嘛,不用抛头颅了,热血还是要洒的,人民需要我慷慨!”古语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我们所受的又何止滴水呢?我们今天的生活、荣誉和能耐是哪里来的?是父母、是老师、是党、是祖国、是人民给予的,我想,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战友们,在你觉得受到冷落的时候,在你生活乏味的时候,不妨尝试感恩,也许能更好的“珍惜”你自己。

尝试了这“三心”,你应该可以更好的“捡起”你自己、“悦纳”你自己、“珍惜”你自己了,希望他们能够启迪你正确看待自己。

战友们,在结束这堂课之前,我要说,只要你带着坦荡的心正确看待自己,踏实一点,勇敢一点,豁达一点,为着心中的梦想和祖国的富强而奋斗,你的人生会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你的军旅生涯和人生之旅就会一路欢歌。

谢谢大家!

7.正确看待社区门诊输液中的外配药 篇七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输液外配药

社区卫生服务定义是国务院十部委在1997年发表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老年人、慢性疾病人、残疾人和弱势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本文所指的外配药是指由本市二、三级医院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由执业医师开具的输液药物。又因社区门诊无此类药物或患者不愿用同类药物代替,故产生了外配药。

导致外配药的原因

区域因素:我中心地处上海市西北角,距相邻的嘉定、安亭两所二级医院12公里左右路程。

人口因素:我镇是一个工业重镇,有8万常住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1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患者因素:患者经过上级医院的诊治,需要連续数天门诊输液,因交通、陪护等因素,不便在就诊医院输液。

讨论

上级医院:通过将病情较轻且相对稳定的患者转至社区,可以有效地缓解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有效节约医疗资源。

患者:患者在接受上级医院诊疗后,信任上级医生的医嘱,且又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环境,因此可以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此类患者,从经济程面而言,无利可图;但就长远而言,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容小嘘,也完全符合国务院十部委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

安全措施:①上级医院医师接到此类患者的请求:在考虑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如不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的药物,坚决不外配(如化疗药物,血液制品等)。上级医师在外配药病历上的字迹必须清晰,诊断和各类检查报告齐全,并应与病人详细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就外配补液一事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接收此类患者:认真阅读上级医院医师的病历报告和药物说明;认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药物的安全性;详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门诊补液室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诊疗常规操作,做好健康宣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用后做到严格分类处置,集中回收处理。配置前,应仔细检查药品的批号、外包装、有效期、使用要求和不良反应,严格遵循药物配伍禁忌。注意药物保存,如避光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八对,避免差错发生,保证门诊输液安全。加药过程中,注意药物是否完全溶解,不要把药物的结晶、未溶颗粒以及药物安瓿胶塞碎屑带入输液瓶内。加强巡回,注意输液过程中的反应,调节输液速度,静脉输液后每30分钟巡视患者1次,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局部反应包括肿胀、疼痛,全身反应包括发冷、心悸、皮疹、头晕恶心等),尤其是小儿及老人,更应要求有家属陪伴。

患者:认真对待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服从护士的安排(如座位号,本中心将外配药患者的座位放置在护理站与抢救室中间,以便加强观察和应急处理);认真听取有关注意事项,包括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感不适,及时告知。

门诊输液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个窗口,反映了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门诊补液护士应该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保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以良好的窗口形象,优质的医疗服务,予门诊输液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适应人们多元化的医疗需求,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总结下一篇:幼儿社会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