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2024-09-08

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共8篇)

1.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篇一

申论热点: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消费大国

[措施]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确立全面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理念。结构合理的消费不仅是拉动当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且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讲经济发展,不能只讲生产和流通,而忽视消费对经济拉动的重要作用;讲优化经济结构,不能只讲优化产业结构甚至工业结构,而要进一步处理好生产与生活、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等经济关系。当前影响我国扩大内需和居民生活的原因,既是体制性的,也是结构性的。

第二,宏观经济政策应进一步向消费倾斜,着力扩大即期消费需求。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采取的政策,一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二是积极稳定外需,促进出口;三是兼顾消费、市场、民生、社保等。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采取上述政策是必要的、正确的。但要看到,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即期带动是有限的。同时,我国将面临外需长期低迷的现实,应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要借鉴国外应对危机的有益做法,通过实施减税、加强职工培训、创造就业机会等措施,扩大消费。要倡导现代消费理念,引导和鼓励居民适当超前消费。要继续搞活流通,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加大农机、家电下乡力度,稳定城市房地产市场,促进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消费。要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扩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

第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优化社会结构。要真正转型为大众高消费国家,就必须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完善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规模。为此,一要使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更趋合理。要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近年内争取提高到50%以上,适当减少政府和企业收入所占比例。对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行为造成的不规范收入进行限制和调节,实行阳光工资制度。继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差,降低企业融资和经营成本,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创造必要条件。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权益。二要加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积极培育和壮大社会中间阶层,为增强社会消费能力提供牢固基础。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节和征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以及城市中低技能劳动者、失业人员、无养老金和养老金偏低人员的支持。三要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社会捐助,建立健全扶贫济困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三次分配的作用。

第四,完善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着力改善国民消费预期。建立基本福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减少因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而导致的社会对立,还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提升有效需求,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为此,要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逐步增加民生财政支出,并建立与物价和财政收入变动紧密结合的保障基金体系。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争取把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各项民生支出比重提高到财政总支出总额的40%以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各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严格监控商品房市场价格,完善廉租房政策,探索建立民工廉租房供应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扩大社保覆盖面,不断提高低保费、离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

第五,加强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条件,也是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社会的基本推动力。要建立健全各级劳动者就业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网络。引导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等基层就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高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费标准,增加农民从土地中获取的收益。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契机,鼓励农民就近

进入中小城镇购房定居,有条件地引导和支持进城务工农民有序转为城市正式居民,防止出现城市或城郊贫民区。畅通社情民意和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完善信访制度,注意处理好日趋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中介机构、民间团体等非政府组织,促进公民社会建设。加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预测分析】

十二五规划中把扩大内需独自成章,可见扩大内需被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这表明,国家把促进经济增长的中心放到了国内,放到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构建消费大国上来。构建消费大国,首先是要让居民手里有钱花,敢花钱。因此,这一主题下,首要的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以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经济结构调整到有利于扩大内需,更多关注民生的道路上来,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也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的前提。

内需不足和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城镇化进程、收入分配改革的滞后等紧密联系。因此,考生备考的时候需要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最根本的目的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利用相应的对策措施解决问题。既可以从促进收入分配的角度展开论述,也可以从加快城镇化的角度,还可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论述,考生需要根据考试提供材料,综合考虑来把握主题。

【范文】

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消费大国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把扩大内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扩大内需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坚持以内需为主导,贯穿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积极扩大居民消费,构筑经济发展的内需动力,实现我国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市场庞大,内需潜力是发展的最大优势。但长期以来,内外需求失调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心病,国内消费占经济比重过低、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不足,与我国作为大国的持久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形成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动力,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战略任务,表明中央对内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来说,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最关键的一环是提高居民收入,使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意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能力。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这表明大部分民众手头拮据,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问题,一是收入增速不高,从1978到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7%,远不及同期经济增速,这表明百姓手中可用的钱不多;二是物价水平上涨较快,特别是今年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涨,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切掉了很大一块;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居民在教育、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极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同时,税负较高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新税种如房产税、汽车消费税正在酝酿开征或扩大征收范围,税负提高了,意味着居民实际收入的减少,对消费需求具有抑制效应。

有鉴于此,扩大居民消费,关键是要让老百姓兜里有钱,多种渠道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改善消费预期,增强消费能力。首先,要通过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居民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例,改变“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要以工资改革为核心,严格落实最低工资和劳动监察等制度措施,提高就业、创业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保劳动者收入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加大公共教育投入,推动医疗保险等制度城乡并轨,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网普遍覆盖,平抑商品房价格,为居民消费减少后顾之忧。再次,扩大内需要更加注重发挥投资对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投资增长更多与调结构、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通过加强对投资方向的引导,使更多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如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必将带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扩大内需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通过多种措施,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不仅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也将推动政府转型,给政府的公共服务带来深刻变化,并使内需成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核心动力。早日建成一个消费型大国,必将打造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战略优势。

2.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篇二

1 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项目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与服务。根据《荆州市统计年鉴》的数据, 整理计算得到2001~2007年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情况 (见表1) 。

根据《荆州统计年鉴》的数据, 2001~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303.00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00元, 增长了0.8倍, 年均增长率为10.27%, 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长态势。2001~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01年的1704.76元增加到2007年的2995.00元, 增长了0.76倍, 年均增长率为9.85%, 表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但仍略低于湖北省同期平均水平。

2 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2.1 消费支出情况及增长率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荆州市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绝对额大多都在逐年增长, 多项消费增长的速度加快 (见表2) 。这说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农村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支出也逐渐增加, 并呈加快的趋势。从各项消费支出的增长情况来看, 医疗保健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增长速度呈负增长趋势, 其他消费支出均表现出一定的增长, 其中, 增长最快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和交通通讯, 这主要是中国加入了WTO后, 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追求新的生活环境和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而且近年来, 家用电器等用品市场竞争激烈, 价格相对较低, 更使得农村居民有能力购买了更多的家用电器, 使得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速度逐年增长, 而受医疗改革及药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增长速度不增加反而减小。这同时也反应出农村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2.2 消费支出比重分析

从总体情况上看, 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一, 有升有降 (见表3) 。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即恩格尔系数自2004年开始均在50%以下, 说明农村居民整体已从温饱水平进入了小康水平。从2003年起, 恩格尔系数下降, 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提高, 但由于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2007年恩格尔系数又呈上升之势。从2002年到2007年, 荆州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高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2007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71个百分点, 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低于全国水平 (见表5) 。从横向看, 各年的恩格尔系数基本上都低于十堰、孝感、宜昌等市的同期水平, 说明荆州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湖北省地区仍居中上水平。

家庭设备用品服务、交通通讯支出比重上升, 分别从2002年的4.58%、5.44%上升到2007年的6.44%、9.75%, 分别上升了1.86和4.31个百分点, 说明荆州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 体现了居民消费层次的提高。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下降, 从2002年的13.67%下降到2007年的7.09%, 下降了6.58个百分点, 说明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呈下降趋势, 这与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形成反差, 体现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性, 反映了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投入比重减少, 特别是农村居民不关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致使更多的农村家长放弃对子女的9年义务教育, 有相当多的学生因此辍学出去打工赚钱, 过早的踏入社会, 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居民娱乐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由此可以看出, 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比重在锐减, 同样反映出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生活水平的降低。

2.3 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

消费结构变动度是用来考察平均每年消费结构的变动程度, 一般用期末各类消费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减去期初同类消费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 将相减之差的绝对值相加即获得一定时期的消费结构变动值, 将结构变动值除以考察期年数即为平均每年消费结构变动度。从荆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 (见表4) 来看, 绝大多项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度整体上呈现减慢趋势, 只有居住、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这说明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还是较快的。2002~2004年消费结构变动速度最快的是食品, 其次是交通和通讯, 最慢的是医疗保健。这说明2002~2004年, 食品支出的增速最快, 医疗保健支出趋于平衡。2005~2007年, 消费结构变动程度发生了改变, 变动最快的是医疗保健, 说明2005~2007年医疗保健支出减速最快, 其次是文化教育娱乐, 最慢的是其他商品和服务, 但大体上变动程度低于2002~2004年, 这说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逐渐的减慢。最引人注目的是医疗保健支出由消费结构变化速度最慢发展到最快, 这只能说明近几年在政府对医疗保健的重视下, 农村居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

从各项消费支出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 (即各项消费支出的变动度在总变动度中的比例, 用G表示, 见表4) 来看, 2002~2004年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因素是食品、交通和通讯和文化教育娱乐, 这三项对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达63.23%;2005~2007年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贡献因素是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食品和居住, 以上四项对消费结构的贡献达80.56%。其中食品的贡献率由2002~2004年的35.66%下降到2005~2007年的18.25%, 但是其随结构变动的贡献率相对于其他各项来说仍是比较大的。医疗保健的贡献率由2002~2004年的4.96%上升到2005~2007年的25.10%, 上升了20.14个百分点, 是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变化最大的一项消费支出。文化教育娱乐的贡献率由2002~2004年的13.05%一跃升至24.71%, 上升了11.6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已成为2005~2007年的主要贡献因素。另外可以看出交通和通讯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从2002~2004年的14.52%下降到2005~2007年的6.08%, 下降了8.44个百分点。但家庭设备用品服务的贡献率波动不大, 比较平稳。消费结构的变动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动,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拉动经济的增长。从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看来, 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和居住的贡献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医疗保健的贡献率尤为明显。因此, 这几个行业对消费结构的变动有着很大贡献。

2.4 平均消费倾向分析

平均消费倾向是对收入使用结构的分析, 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关系。平均消费倾向是最终消费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其计算公式是:平均消费倾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人均纯收入×100%。根据2002~2007年的数据, 得到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情况如表5。

由表5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波动变化, 先下降后上涨再下降变化, 并且大体上随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在2002~2007年这6年里, 2005年荆州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最高, 达到0.7793。2003~2005年平均消费倾向呈上涨趋势, 这说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整体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其原因在于当时人均纯收入有所增加, 农村居民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需求由温饱水平向小康水平转变, 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也在增加, 并且比人均纯收入增加更快。2005~2007年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 共下降了5.59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整体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一是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但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不足, 加之受传统储蓄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居民不敢大胆消费;二是由于农村保障制度不健全, 高教育费用, 高医疗费用, 必然要求家有积蓄, 以应求学、患病之需。

2.5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反映消费随收入变化的程度, 通常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0~1的系数, 系数越大, 越接近1, 表示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消费, 相反则表示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 在通货膨胀时, 人们的边际储蓄倾向完全有可能是负的, 因为虽然收入增加, 但如果通货膨胀过于严重, 人们完全有可能不仅不存款, 还取钱出来用。换个角度来说, 通货膨胀过于严重, 人们用于消费的增加额, 完全可能大于收入的增加额。消费倾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充分反映了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消费意愿的大小。根据2002~2007年的数据, 得到农村居民的总边际消费倾向和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如表6。

从表6可以看出, 2003~2005年, 农村居民的总边际消费倾向逐年升高, 说明农村居民将新增人均纯收入用于消费, 国家采取的打动内需的政策效果达到目的了。特别是2005年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平均消费倾向, 即农村居民增加的收入更多的是用来消费, 甚至出现消费增长大于收入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社医疗制度、免征农业税、小学生“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从而提高了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2005~2007年农村居民的总边际消费倾向逐年降低, 说民农村居民的消费趋于谨慎。从消费内部结构来看, 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在2002~2007年间均有小幅度的波动。其中衣着、文化教育娱乐、其他商品和服务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与总边际消费倾向变化趋势相同;食品、医疗保健均呈逐年交替上升变动趋势;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呈逐年交替下降趋势;而居住、交通和通讯大致平衡状态。从横向来看, 20007年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中, 最高的是食品, 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以上说明当居民收入增加时, 首选消费还是作为居民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而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倾向很低, 反映出农村居民受物价因素等的影响, 在增加的收入中大部分还是消费到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方面,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不够明显。

3 促进荆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几点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 收入与消费的变动关联表明, 只有收入的提高才能带来消费的持续有效增加。因此, 要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持续稳定提高, 必须着力于构建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着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一是要狠抓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植树种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 逐步改善荆州市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确保荆州粮食生产安全。三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继续发展优质杂粮、干鲜果、蔬菜特色产业。四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五是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努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3.2 调整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拓展消费领域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扩大, 已由简单的生活消费扩展到劳务消费, 由单纯的物质消费扩展到更多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 消费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点。从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比重、变动度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较低, 其中, 文化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下降。因此应加强农村居民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引导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 并大力发展娱乐教育文化事业, 为居民的娱乐文化教育消费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 要倡导广大居民减少一些不合理消费, 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交往相互攀比等浪费现象, 以防止在消费取向上重虚荣、轻发展, 以建立一种合理、适度的消费, 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此应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开展市场调研, 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与特征, 既不能用老眼光看今天的农民, 也不能简单地把农村居民消费等同于城镇居民, 要在调研的基础上, 以市场为导向,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收入层次的农民消费需求特点, 大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生产开发符合农民口味的适销对路、经济实用的消费品, 以形成不同层次的消费热点。

3.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通过加大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重点解决水、电、路、通讯等方面的问题。加快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害能力。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电网, 提高其运营质量, 降低电价, 为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更多地进入农村家庭创造条件。同时着力改善消费软环境精华消费市场, 鼓励和支持科技文化下乡, 提升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和取消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和限制消费领域中各种不必要的收费, 重视扩大农村消费信贷, 放宽信贷条件, 为开拓农村市场提供新的消费空间, 探索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新方式、新途径。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 努力创造健康、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以便改良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

3.4 建立健全市场监督机制, 规范农村市场行为

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督机制, 规范农村市场行为, 把农村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严惩制假售假活动, 由于农村居民图便宜, 识别假货能力又弱, 维权意识淡薄, 许多伪劣产品堂而皇之地进入农村市场。不少农村居民发现自己购买的是假种子、假化肥后为时已晚, 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 严重影响当年收入。加强对良种、农机、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消费的技术指导, 提高农村居民对高新技术商品的消费能力。对一些农用机械, 要在维修保养上给予指导, 解决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3.5 加快农村各种保障、保险体制的建立,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

加快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关注力度, 使低收入群体能够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缩小与全市总体水平的差距。要更加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加大义务教育投资在农村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 给予低收入群体特别的关注, 消除因贫辍学现象。尽快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使农村居民获得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减少农村居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的支出预期, 增强经济安全感, 解除花钱的后顾之忧。

3.6 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进一步提高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生活和消费理念也应同步提升和转变。为此, 要长期坚持对农民消费者的正确引导, 促使农村消费者彻底转变消费观念, 形成健康、科学、文化的消费观念, 不断增加在文化教育娱乐、旅游、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投入, 杜绝农村中日益蔓延的盲目消费、愚昧性消费 (烧香拜佛、耗费巨资修建坟墓等) 、腐朽性消费 (赌博等) , 合理分流农村消费品市场购买力, 加速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育。

参考文献

[1]南建党, 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 2003 (2) .

[2]程静、彭必源, 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J], 孝感学院学报.2008 (4) .

3.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篇三

“网络人口红利”时代即将风光不再

中国的网民规模仍在逐年增长,2011年网民总体已超过5亿,然而光鲜的数字背后无法抹去的事实是网民规模增长的速度已经趋缓。2009年,互联网年增长率首次低于互联网普及率,随着这一网民增长拐点的出现,近年网民增长率不断下滑。2011年CNRS-TGI调查主要的17类网络应用中,仅有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购物等五项应用增长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网络软件、网络新闻等大量活动的使用率出现了负增长。依靠网络人口红利挣大钱、挣快钱的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市场的日趋成熟终将抬高网络应用门槛。

近五年数字化浪潮对两类“父母”影响最大

从不同生活阶段来看,两类人群受数字化浪潮影响最大,分别是中青年父母族(25-34岁已婚,家中有0-14岁小孩 )及中年奔波族(35-54岁,三代同住)。这两类人群不论对高科技的态度及对网络的使用率上,在过去五年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网络对于这两类人群而言, 也从单纯的咨询工具演变为全方位生活助手。2006年,使用搜索引擎及浏览生活休闲资讯是为数不多使用率超过15%的两类应用, 2011年, 聊天交友、收发邮件、浏览网站新闻、玩网络游戏、观看视频、网上购物等应用遍地开花,不低于18%的使用率让网络成为交流/娱乐/资讯/购物等综合新平台。

传统媒体分界正在消失,媒体和受众的外延正在拓展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屏的出现,传统的媒体分界正在逐渐消失,在IPAD的世界里,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互联网媒体,它们都有视频、音频、文本、社交媒体和图片,各种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随着媒体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媒体也开始转变角色:媒体延伸为一种服务,为受众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社交平台以满足其需求;而受众则化身为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媒体的信息。

电视:观众分众化、交互化需求凸显

据CNRS中国城市居民调查2007-2011年的数据显示,受众使用机顶盒收看数字电视的比例及意愿在近几年急速升温,可见随着回看播放、节目定制功能的推出,当前的数字电视正开始逐渐满足观众的分众化、交互化收视需求。而新的IPTV电视更是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电视服务和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结合在一起。

责编/林学勤 E-mail/chinamanage@126.com

4.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篇四

3 对四川省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的思考

3.1 以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选择和能力为立足点开发体育市场调查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和消费能力存在明显的消费主体特征,体育论文范文根据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和生活水平消费的城镇居民依其体育消费动机和消费承受能力对体育服务产品消费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因此,开发与之相适宜的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推出符合各类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并根据区域性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体育市场的走势。

3.2 培养体育市场消费主体,强化群众体育消费意识和行为。体育人口、体育消费需求和体育消费水平是决定体育市场大小的三个基本要素,因此,努力培养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倡导和鼓励群众进入体育市场参与体育消费。在不断开发多样性体育市场、提高体育物质产品引发居民体育消费欲望的同时,配合各种媒体宣传以强化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和行为。

3.3 加大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力度

体育娱乐健身市场和竞赛表演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市场。重点开发强身健体、欢度余暇、愉悦身心和体育康复等健身保健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也应重点开发那些进入职业化管理且竞技水平高的、观赏性极佳的各类竞赛项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社会体育活动竞赛市场和商业性竞技市场,以高品质服务吸引消费者进入该类体育市场。并且不断完善体育市场体系,加强对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

4 结论与建议

(1) 四川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城市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不仅使居民消费支出连年增加,而且有一定剩余,为体育消费奠定一定的基础。

(2) 强身健心、防病治病、休闲娱乐是四川省市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动机。

(3) 中青年是四川省市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24~45岁居民消费比例较其他年龄段要高。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水平从整体排名来看,处于中上水平,高出全国水平,处于西部领先水平。

(4) 四川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消费和参与消费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5)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加强体育消费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四川省体育娱乐健身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发展,为我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消费条件。

5.居民消费调查报告 篇五

前瞻式消费极大地依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金融体系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理性地规划自身消费,也能够诱发经济消费,金融体系和产品不断创新,将财富变为可消费资金,实现当前与未来消费的统一结合,跨状态地进行资源互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提高消费效用;

二、由家庭个体化到家庭功能化消费

我国居民消费特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消费自主性得到加强,主观消费能力得到解放。

1、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不是不相同的,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式也不同,在生命周期内,经济个体面临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形成了典型的生命周期交叠特征;

2、消费是一种经济行动,其行为具有社会性定位,不同的消费是不同经济社会互动的结果,社会关系对消费等经济活动影响很大,行动者可能因为自己的消费占用他人的社会关系,可强可弱,这是信息和信任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结果,因此,当经济活动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关系的时候,社会关系比经济结果更重要;

三、消费模式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演变

1、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模式,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制度两个层面,正规制度包括正规的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税制结构,非正规制度涉及支撑养老、医疗和失业的安排,这些社会保障的程度能够替代家庭内部部分经济功能,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2、当把老龄化进程当做一个因素纳入经济的不确定当中,人口负担风险巨大,且不具备持续性,老年人养老需求是要多层次的,需要将基本经济保险从家庭功能中分离开来,这样才能更加合理法,情感需求也会更高稳定;

6.社区居民需求调查情况报告 篇六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马街社区在社区范围内进行了“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围绕社区居民基本需求,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兴趣爱好、教育培训、提升学习、便民服务、问题咨询等方面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居民最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

一、调查步骤

(一)准备阶段(8月16日—8月17日):成立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问卷调查内容,修订完善调查问卷模板,充分整合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等力量,分片分区明确调查范围及对象,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精的骨干组建调查工作组,集中时间对调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的意义、熟悉调查内容、掌握工作方法,并依据各人专长明确分工,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调查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确保调查率达90%。

(二)调查阶段(8月17日—8月22日):

1、乡镇党委、社区:⑴组织调查人员深入实际协调、取得被调查对象所在社区、单位、物管等部门或个人的积极支持配合,顺利打开调查工作局面。⑵适时总结、交流调查工作的经验不断解决调查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调查工作按既定计

划进行。⑶全面掌握和收集资料,对已有资料进行汇总和初步整理,不足部分及时补充调查和收集,做好被调查居民和社区单位协调工作。

2、调查工作人员:⑴紧紧依靠被调查社区、单位、积极争取支持配合;⑵客观、真诚的说明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争取居民支持;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认真、详细、准确地做好各种调查记录;⑷及时对调查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三)研究分析阶段(8月22日——8月23日):

1、将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汇总,进行筛选,甄别、归类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2、查找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明确下步工作方向,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建议。

(四)总结上报阶段(8月23日——8月24日)。对调查结果认真进行汇总、分析、归类,同时形成专项调查情况报告(主要应包括调查步骤,调查方式,调查范围,对调查情况归类汇总分析结果等),连同问卷调查模板调查上报。

二、调查方式

由乡镇党委牵头,针对辖区社区居民(含外出务工人员和外来务工、经商、办企业等人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为主与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居民代表会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社区居民需求进行普遍调查(调查率原则上不低于90%)。

三、调查情况归类汇总分析结果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下:

1.年龄:

样本中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93岁;12至18岁1460人,12至18岁1460人,19至35岁2095人,36至55岁2870人,56至70岁1790人,70岁以上987人。

2.文化程度

调查对象文化程度的分布是:小学及小学以下3047人,占总样本的45.9%;初中1680人,占25.3%;高中、中专、技校共1570人,占23.7%;大专180人,占2.7%;大学195人,占2.9%。

以上对被调查者特征的描述固然不能代表该社区居民的总体情况,但对于社区管理者了解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意见、需求等,这个结果仍是十分有意义的。

通过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地区居民的一些特点。例如:社区人口老龄化,直系家庭仍占相当的比例;居民受教育程度多为初中、高中;10%左右的家庭有失业或下岗人员;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平均值约为750元等,对于社区管理者制定规划、开展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

社区服务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满足社区成员的不同需求,能否排解居民生活中的困难。为了解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相关的问题。

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问卷中所列服务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而且在每类服务中都列出了需求率排在前五位的服务项目,可以更清楚、直观地体现出被调查者对各种社区服务需求的需求率及排序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被调查者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和偏好是不一样的。

1.服务需求的性别差异:男女居民在社区服务需求上有显著差异的项目有24项,涉及到了9个类别,其中有15个项目女性的需求率超过了男性,包括干洗水洗、家具修理、老年人保健、盲人按摩、活动中心、心理咨询、舞蹈培训、健身培训、插花培训、手工艺品制作、美容美发培训、回收旧衣物、老年餐桌、蛋糕房等;有9个项目男性的需求率高于女性,它们是矿泉水水站、药店、就业咨询、婚姻介绍、职业介绍、维修类培训、室外篮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等。由此可见,男女在社区需求上是有差异的,比如说男性更需

要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女性则更需要舞蹈培训、花艺培训等符合女性特点的服务。

被调查者解决需求的途径

社区居民需要各种服务,但当他们有了某项需求的时候,愿意通过什么途径得到服务呢?换句话说,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提供者”,居民在有需求的时候是否愿意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居委会求助,这是我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被调查者对现有社区服务的使用和评价

调查显示,接受过服务的居民对其服务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这也说明,与其他的服务机构相比,社区提供的服务质量是非常好的,只要社区服务中心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社区服务的内容,一定会吸纳更多的居民采用社区服务。

关于社区服务的思考

掌握和分析不同层次社区成员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是社区服务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和基础。社区服务运营机构和管理机构必须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认识,要始终以居民是否满意为工作的目标。社区需要是因人而异的,居民的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对社区需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民族风俗习惯、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等因素,总之,提供社区服务就要了解这些需求、差异,同时还要认识到这些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管理者还要将了解社区需求作为经常的工作来做。

通过此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社区居民的需求种类繁多,不同特征的人群又有不同的需求,那么面对这种局面,作为满足社区需求的社区服务应该如何运营又应该如何管理?我们认为首先要厘清社区服务的提供者以及提供哪些服务。目前街区级社区服务主要是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各社区社区服务分中心、各便民服务网点组成的,这里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内容质量不高、服务方式落后等。随着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在这一领域内的需求完全可以交由市场来解决,社区服务要突出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诸如公益性质的社区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文体设施和文体活动应该交由社区服务中心来解决。同时驻区单位和居民也是提供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诸如主副食供应、文体设施、洗浴设施等可以由街道出面协调解决,而居民中也可以开展自助互助服务活动,街道和社区服务中心关键是要做好协调的工作。

调查显示,有许多居民对社区服务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参与本社区的社区服务则是少之又少,许多受访者都希望能够了解社区服务中心的位置、电话、服务项目、收费方式等信息。所以,社区服务中心今后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比如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文体活动时进行宣传、设立居民需求意见箱等等。在发放宣传资料时最好将宣传资料做成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比如说台历,这样可以延长宣传的效果,不至于居民拿到之后就扔掉。同时也要注意媒体的作用,借助媒体来宣传自己。

7.居民消费需求变化 篇七

关键词:CPI,经济增长,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面板数据模型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紧密,物价在波动中持续走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也以两位数速度高位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或者下降对社会经济影响程度有多大,已引起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本文运用大量宏观和微观数据,考察CPI变动对GDP、居民货币蓄储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并依此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CPI和GDP运行的特点

(一)CPI与GDP相互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都与价格变化紧密相连,几乎每次GDP的增长和回落,都会引起CPI当期或者滞后几期的变化,而CPI的变动也在影响着后一期或者几期的经济增长(见图1)。这说明CPI的变动不但对GDP有当期的影响,也存在着滞后影响,GDP增长对CPI也有类似的影响。第一个周期中,1982年到1984年是经济上升期,1984年经济增长达到峰值,CPI在1988年达到峰值,价格增长的峰值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峰值4年。第二个周期中,经济增长上升期是1991年到1992年,价格增长上升期也是1991年到1994年。1992年经济增长率达到峰值,CPI在1994年达到峰值,价格增长的峰值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峰值两年。第三个周期中,经济上升期是2000年到2007年,2007年经济增长达到峰值,价格增长是2000年到2008年,2008年CPI达到峰值,价格增长的峰值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峰值一年。高企的CPI反过来对GDP也起到推动作用,其影响.可能滞后一期或若干期。

(二)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小于居民消费价格幅度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11年较1978年增长近5倍,年均增长5.4%;GDP比1978年增长21.5倍,年均增长9.7%。经济增长的均值远远高于居民消费价格的均值。CPI在1998年、1999年、2002年和2009年出现了4次负增长,但GDP始终保持了正增长的趋势,1998年增长7.8%、1999年增长7.6%、2002年和2009年分别增长9.1%和9.2%,除2002年外,其他年份GDP增速较上年均出现了回落,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冲击。1978年至2011年,CPI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差值为25.5%,GDP差值为11.3%。经济增长波动幅度低于通货膨胀幅度。这一结论也符合经济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即在发展中国家初始价格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无论是快速的还是温和的通货紧缩,都将对产出水平产生强烈的负面冲击。

二、CPI上涨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CPI上涨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

经济理论界一般认为,在短期内,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极为不利。从货币供应方面说,通货膨胀引起的过度需求必然带来一定的经济增长,但要保证需求的持续进行,则必须有持续的货币供应。在现实生活中,货币不可能持续地满足各个市场主体这种过度货币需求,在一个适当的时候,货币会减少,以致拒绝为这种货币需求而给予的贷款,也就是说,过度需求肯定会有一个非持续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大规模增加存货的结束和存货减少的开始。这时,通货膨胀有所抑制,价格上涨速度会放慢,而经济减速也在所难免,甚至会出现停滞和衰退。这一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CPI上涨对GDP影响的数量表现。

1. CPI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检验。

(1)平稳性检验。

利用我国1978—2011年CPI和GDP增长速度数据,采用截距项检验式,用AIC作为判断准则,作ADF单位根检验,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发现:CPI在滞后1阶时,AIC值是6.01,为最小,此时的检验统计量是-3.37,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2.96;GDP在滞后5阶时,AIC值为最小,此时检验统计量是-3.94,小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3.69。据此判断,CPI和GDP指数分别在滞后期为1和滞后期为5的情况下,序列平稳。

(2)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CPI和GDP增长指数水平序列是平稳的,可以直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1~3年内,CPI对GDP增长有因果影响,而在滞后1~6年内,GDP增长的变动都会引起CPI的变动。也就是说,CPI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影响,且影响是相互的,只不过影响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2. CPI与GDP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宏观经济变量大多存在时滞现象,不仅受到同期其他变量的影响,而且还与其他变量的前期甚至自身的前期值有关。对于这种现象的模型描述,不能只是单纯依靠自回归模型或者分布滞后模型描述,需要将滞后变量引入回归模型中,来分析受时滞因素影响的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CPI与GDP增长的关系符合这一建模思想,所以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根据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一般形式,假定GDP指数与CPI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也就是说,当期GDP指数不但受到自身前j期的影响,也受到当期及前i期的CPI影响。而对于i与j,本文通过Microfit5.0统计分析软件,结合SBC准则来确定。根据因果检验结果,选择ARDL(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最大滞后值3。通过模拟运算,最终选取ARDL(1,2)作为动态影响模型。关系式如下:

式(2)反映的是GDP指数与CPI的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当期CPI的变动对GDP增长变动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推动力是0.17,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期CPI每增长或下降1%,GDP将同向变动0.17%;前一期CPI对当期GDP增长有拉低效应,即如果当期CPI每增长或下降1%,对下一期GDP增长将反向影响0.41%。这一结果与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关系方程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3. 低通胀与高通胀阶段CPI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比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CPI运行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2006年,CPI平均上涨1.2%,如果按国际上通行标准CPI上涨3%衡量是一个“低通胀”阶段;2007—2011年,除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化均出现明显回落,这一时期其他年份CPI平均上涨4.9%,是一个“高通胀”阶段。为比较这两个阶段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分别利用2000-2006年、2007—201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GDP和CPI面板数据(由于西藏数据不全未纳入),建立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从模型结果看:在2000—2006年“低通胀”阶段,CPI对GDP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PI每上升1%,将影响GDP增长0.6%;而在2007—2011年“高通胀”阶段,CPI对GDP增长具有反向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PI每上升1%,将拉低GDP增长0.5%。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适度的通胀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通胀过大,由于通胀预期的影响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

(二)CPI上涨对居民货币购买力和储蓄的影响

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也就是说,当物价水平上升的时候,货币购买力相应就下降。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当CPI上涨1%时,货币购买力将会下降1%。以宁夏为例,选取2001—2011年10年间食品、居住等同质可比的部分商品购买量对比来说明价格变化对居民货币购买力的影响(见表1)。

注:2001年房租价格仅为公房出租价格,2011年房租价格包括私有住房出租价格。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年至2011年10年间,作为居民刚性消费需求的食品价格大多数涨幅较大,肉价格上涨了1.9倍、粳米涨了1.6倍、菜籽油涨了1.2倍、鲜菜涨了92%、普通面粉涨了58.1%。由于物价上涨,100元货币购买食品的数量打了很大折扣。100元在2001年能买50公斤大米或8.3公斤肉,在2011年仅能买到19公斤大米或2.9公斤肉。随着房改的深入和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公房出租已不能满足市场化需求,私房出租在居民生活中也愈为重要,在房屋走向市场化进程中,房屋出租价格迅速上升,2001年100元能租一套近100平方米的房子,2011年只能租不到10平方米。购买其他商品数量也都不同程度地减少。可见,CPI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迅速下降。

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居民习惯把余钱存入银行,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在没有更多财力投资高额理财产品的情况下,将积蓄存入银行是唯一选择。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环境恶化,受此影响我国CPI持续上涨,货币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虚增。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个月内4次下调了存款利率。2010年以来,央行又数次调高存贷款利率。但即使经过多次加息,CPI仍然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这种情况下,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财富不但不会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不断缩水,即存款实际收益为负。以一年期存款为例,2011年末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5%,扣除2011年5.4%的CPI上涨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实际上为-1.9%,也就是说,将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这1万元不但没有增值,其实际价值下降为:10000-(10000×1.9%)=9810元。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凡是CPI超过3%的年份,居民储蓄存款不是在增值而是在贬值。

(三)CPI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

1. CPI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影响程度较大。

1978年以后,经过调整和放权,居民消费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几次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对居民生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活消费支出增加。本文在测算价格上涨的影响程度时采用“扣除法”,即先扣除价格因素,求得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净增幅,然后用名义增幅减去净增幅计算出由于价格变化引起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增长或下降的百分数,进而计算出价格变化影响人均消费性支出变化的绝对值,再计算这个绝对值在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中所占份额,就是价格的影响程度。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年份,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额以及消费性支出增加额中应对物价上涨的支出就比较多。1988年、1994年、2004年和2011年物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多支出的金额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比重分别为105.7%、62.1%、24.2%和28.3%,物价上涨的影响程度分别为86.1%、77.1%、34.2%和45.2%。由此可见,几轮物价上涨年份我国城镇居民增加的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收入是为高涨的物价埋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衣食住行”是农民最基本、最低端的消费,是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以2011年为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2010年增加839.3元,其中由于价格上涨人均多支出286.2元,价格影响程度为34.1%,也就是说生活消费支出中1/3是由于价格上涨而多支出的部分。从城镇和农村对比情况看,大多数年份价格影响程度总体呈现农村高于城镇的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使农民的基本消费受到最直接的影响,使原本就不多的收入减得更快,也使农民消费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2. CPI上涨对城乡不同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本文利用全国2000—2010年按城乡居民收入分组的5等份面板数据建立人均消费支出、人均收入和物价指数的回归方程,以揭示其内在关联性。考虑到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的差异性,模型中参数应该是不同的,且横截面的单位是总体所有单位,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建立居民消费的面板数据模型,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t代表年份,i代表收入阶层(i=1,…,5,1代表低收入阶层,5代表高收入阶层),coms和inc分别表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cpi表示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考虑到不同截面成员之间可能存在异方差,采用截面成员残差进行加权,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CLS)估计上述模型。

从模型结果看,物价上涨使低收入、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增加,使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及高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减少。当CPI上涨1%,各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分别增长0.35%、0.15%、-0.12%、-0.53%、-0.25%,由于物价上涨使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其他收入群体。低收入、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对物价变化的效应与中等收入以上居民消费对价格变化的效应趋势相反,可能是受物价的结构性变化对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影响各异造成的。在居民消费价格的8大类商品中,近几年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是食品类生存性商品,而家庭设备、交通通信价格指数一直在低位运行,2000-2010年之间城镇居民交通通信价格指数维持在94.1%~99.4%之间。涨价幅度大的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重低、享受型科技类高端商品,可以看出由于物价上涨使我国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比其他群体都大。中高收入群体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家电设备、小轿车、电脑、手机等享受型产品降价的好处,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价格跌得较多,与生存性需求商品涨价相比,中高收入群体得益大大高于支出,因此CPI上涨使城镇中高收入群体居民的消费支出呈现反方向变化。

运用同样的方法对我国农村不同收入群体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价上涨使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减少,仅使高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增加。当CPI上涨1%,各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分别增长-0.94%、-0.4%、-0.1 0%、-0.23%、0.05%。由于农村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居民纯收入水平较低,平均不到全国农村纯收入水平的50%,物价上涨使中低收入家庭改变了消费方式,以自给自足和降低消费档次的方式来尽可能地节省开支。近几年我国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严重影响农民消费,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讲,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迅猛上涨带来的影响较大,因为在这一部分家庭中食品占主要支出的大部分,当物价上涨时,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减少的幅度较高。

三、政策建议

1.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协调、均衡。

要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低通胀前提下的经济高增长,避免大起大落,当经济表现出偏冷趋势时要适当给予刺激,当经济表现过热趋势时则及时加以抑制。

2.建立有效的市场结构,规避高通货膨胀发生。

在市场建设方面,应着力从市场体系、市场秩序、交易制度、交易秩序等方面推进改革,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调整提供有效的环境和条件。

3.建立完善的民生保障制度。

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保障低收入者生活消费的政策措施,实现低收入群体保障与物价上涨联动,增强其抵御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确保物价上涨不影响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4.加强市场监测预警服务和应急处置机制。

应加强对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监测,合理确定预警区间,及时预警预报。加快构建统一的信息搜集、交流和发布等信息化共享平台,使服务于供求双方的各经济主体正确把握价格趋势,必要时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稳定物价。

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长效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

CPI健康持续的增长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经济常态,保持居民实际收入稳定增长,有利于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物价适度上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增加→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提高居民收入在社会总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阎虎勤.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胀坐标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4]李慧中,郝菁菁.民生:通胀与增长的均衡支点[J].探索与争鸣,2011(9).

[5]刁硕文.谈我国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的关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1).

[6]夏晓平.物价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影响的分析[J].调研世界,2012(3).

8.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研究 篇八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资产结构;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模型

一、引论

(一)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现状。(1)总体经济趋上行,居民投资渐增长。1996年以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以存款和现金为主,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形式过于单一。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金融产品的增加与普及推动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样化发展。近35年来,中国人均GDP增长近35倍,稳居世界第二,宏观经济形势逐年改善,居民的存款持续增长。居民逐渐将存款投入金融市场,激活我国金融产业。(2)金融服务多元化,储蓄比例难降低。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快速,银行产品种类频增,股票、债券、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居民的选择行为。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流量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金融投资利率与存款利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居民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利率弹性较低。(3)市场监管待完善,市场前景仍较好。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难以保障金融市场中居民的正当权益。因而,现阶段我国居民投资仍旧较为谨慎,储蓄在居民金融资产中仍占最大比例。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合理能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居民对金融市场的需求也会使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步完善。本次研究是通过理论分析及建立模型,探究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特点,与总体经济形势的内在联系。本文将检验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及结构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合理性,研究其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否相协调。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供理论基础。

(二)相关研究。(1)国内研究。王育琨与刘志强(1989)通过分析1978年至1988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演变,指出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单一、直接投资比重偏低等。杨勇(1990)对我国1978年至1990年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其认为应该通过正确认识银行吸纳存款的有效性,完善公债制度,变革企业的福利制度三种方式来建立居民金融资产积累机制。马裕康(1991)则进一步肯定了金融资产的重要性,并认为储蓄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姜志悌(1999)肯定了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必要性,并认为影响居民储蓄比重的主要原因是:有价证券投资渠道不畅、投资风险大,投资储蓄能够获得可靠、安全、稳妥的良好收益,储蓄最终用途的性质也决定了居民家庭理财方式的选择。尹志超(2014)则指出金融知识的缺乏是制约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风险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2)国外研究。

Jan Tin(1998)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家庭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存在差异。Brunnermeier 和 Nagel(2004)从微观数据出发,发现居民持有的金融即资产中风险资产所占比例不受财富波动影响,财富波动不会影响居民的风险偏好性。TokuoI waisako,

Olivia S. Mitchell,John Piggott吗,(2005)通过研究日本家庭一生的资产配置结构,得出年龄与所持非权益金融资产和社保基金量呈正比的结论。

二、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与宏观经济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改进现有模式,优化我国金融市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我国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本文选取住户部门的通货、存款、证券、存款保险金数量四个变量来反映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为反映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选取了常用的几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量化:GDP、失业率、CPI、PPI、社会住宅投资、进出口差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其中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代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因为现在的金融服务主要在城镇地区开展,因而,金融资产结构的改变主要受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经过分析,最终选定2001年至2012年的宏观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受到传统消费观及尚待完善的社保制度的影响,我国居民的储蓄量十二年来居高不下,其在居民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远超过其他金融交易所占份额。为更好地建立模型,本文分析了几个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由于居民消费水平、GDP、CPI等指标之间存在较大的数量级差异,首先将其标准化,再通过标准化后的宏观经济指标间的自相关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社会住宅投资、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住宅投资、进出口差额与居民消费水平等多组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而,我们需要通过因子分析确定新的自变量。

本文通过spss20.0进行因子分析,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社会住宅投资、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住宅投资、进出口差额与居民消费水平八个自变量降维成两个因子。其中,GDP、居民消费水平、进出口差额、社会住宅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五个因素可以合并成因子一;CPI、PPI、失业率可合并为因子二。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模型找到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得到如下结果:通货的多少主要受到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而GDP及居民消费水平是主要决定因素。储蓄的高低同样主要取决于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起到主要决定作用。保险准备金额的多少则同时受到居民生活水平与市场景气程度的影响,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GDP、失业率决定是其主要决定因素。

结论:通过模型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货的量主要取决于居民的生活水平,换而言之,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主要受到GDP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通货量成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经济体内货币的突增会带来相应的通货膨胀,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政府会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因而市场的景气对通货的总量影响较小。保险准备金的总量则由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市场的景气程度共同决定,当市场不景气时,居民往往会倾向于投资保险,以此来控制风险,而当市场景气时,居民则更愿意将钱投入证券市场等其他金融方式中。同时,保险准备金总额受到城镇居民家庭人居可支配收入、GDP的影响。可见,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其购买保险的意愿,人们在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更愿意购买保险,而生活水平较低时在保险方面的需求则较少。通过现有的模型很难找到证券与宏观经济较为显著的联系。因为证券市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证券市场的好坏与基本面难以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证券市场的好坏对居民进入证券市场的意愿及金额影响极大,由于难以通过现有模型找到证券市场好坏与宏观经济的显著联系,所以难以分析我国居民所持有的证券资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显著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育琨,刘志强. 发展居民金融资产、优化结构——通货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J]. 金融研究,1989,06:16-22.

上一篇:生活激励自己的励志名言下一篇:我的梦中国梦主体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