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教育

2024-09-22

文化思想教育(精选8篇)

1.文化思想教育 篇一

《儒家思想概论》复习资料

1、荀子是儒家中第一个提出富国富民主张的人,同时也是儒家中第一个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2、在人性论问题上,张载把人性划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二程把人性划分为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

3、孔子人性论的基本内容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

4、子路主要继承、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被后世尊为“复圣”。

5、理学初创于北宋,由张载、周敦颐奠基,由程颢、程颐完成,成熟、发展于南宋,由朱熹集大成。

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7、一般而言,从哲学意义上,宋明理学家内部有三种本体论思想。张载主张气本轮,二程主张理本轮,陆九渊、王阳明主张

心本论。

8、宋初三先生指的是胡瑗,孙复、石介。

9、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

10、梁濑溟是20世纪现代新儒学的先驱和开创者。

11、儒家的基本经济主张:崇本逐末的生产观、诚信为本的交换观、“均无贫”的分配观、尚俭去奢的消费观

12、儒家经典赏析

(1)不经忧患,难成大业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委托给某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家穷困,使他的每一个行为都

不能如意,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他的心意有所震动,使他的性情更加坚韧,使他的能力得以增强。

(2)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并不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举荐他,也并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上有问题而鄙弃他的主张。”

(3)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倚恃实力强大而使别人服从的,别人内心里并不服从,别人只是由于自己力量的不足,不得不暂时地屈服;依靠道德

教化和仁政使别人服从的,别人会心悦诚服,就像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拥戴孔子一样。

(4)不行不至,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译文]道路虽然近,如果不去走,就走不到;事情虽然小,如果不去做,就不会成功。

(5)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想要干好他的活儿,必须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我们居住在这个国家,就得

事奉那些大官中贤能的人,结交那些知识分子中有仁德的人。

(6)学之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人们说我是既圣德又仁慈,那怎么敢当呢?我不过是在学习上永不满足,在教导别人时不知疲倦罢了,如此而已。”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弟子的做不到的地方啊!”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说:“他既灵敏,又勤奋学习,向地位、学问比他差的人请教不以为耻,因此给他的谥号为‘文’。”

(8)“道之以政,齐以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策、法令来管理,用刑罚来整治,百姓虽可暂免于犯罪,却缺乏耻辱之心;用道德来教化,用礼乐制度来规范,百姓不但有了耻辱之心,而且可使百姓自觉纠正错误。”

13、孔子举贤才思想

(1)如何选才?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即当政者应该率先垂范,赦小过,就是对人要宽容,孔子把举贤才放在与这两个方面同等的位置上,可见他对人才问题的重视。

(2)贤才的标准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说要有宏大的政治抱负,要求人的品行兼优,要有一技之长。

(3)选拔贤才的途径

“学而优则仕”孔子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吏。他反对商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他主张一个人应该先学习礼乐知识,然后再成为国家的官吏。

14、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

“仁政”。

(1)孟子的“仁”:大体上本于孔子的“仁者,爱人”。但是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孟子的仁政主张,就是把这种仁爱之心推行到社会政治之中去,把根植于家庭内部的仁爱关系推广于整个社会。所以,施仁政,就应该从事亲开始,施仁政的目的,是推广和维护以仁爱为本的社会道德。

(2)施行仁政的条件:统治者能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

15、荀子的礼治主张:

第一,法后王。法后王的基本内容,就是全面恢复古代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恢复井田制度;在政治上恢复周代的分封制度,在分封政体下面,建立天子、王公、诸侯、卿大夫各个等级构成的权力结构。

第二,尚贤使能。

贤能主要由两个方面的标准来确定:一是道德标准,上能忠于君王,下能仁爱百姓;二是个人的才能,即熟知国家内外政务,足堪重任。用人的原则:“无德不贵,无能不官”。

第三,富国富民。

富国与富民的关系:富民是富国的前提,“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因此,富国与富民是一致的。

富国富民的具体措施:

首先,通过礼调节人的物欲。其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再次,通过薄税敛的政策,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6、“存天理,灭人欲”的本义与引伸义

二程提出的最著名的命题是“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的本义,是用最高尚的封建道德原则去限制“私欲”横流,要求人们学习与实践道德原则,不能无限制地发展私欲。“存天理”由于是道德原则,故是人类所特有的,“私欲”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就与禽兽无区别。至于说“灭人欲”是反对被压迫人民求生存的要求,这是这一命题的引申义和政治作用、社会效果。

17、孟子的性善论:

(1)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之心,”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2)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

(3)人性论的基本内容:理和义,理和义的表形形式就是敬长和爱亲。

18、儒商:所谓儒商概括地说就是“儒”和“商”的结合,是具有儒家伦理品格的商人的简称,或者说儒商是把“儒”的伦理品格和“商”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经济活动主体。

19、儒商的经营伦理观:

(1)儒商的信用原则儒商强调“信”。不仅注重自己讲信誉,重信用,而且也提倡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2)儒商的竞争伦理儒商主张要积极参与竞争,并通过竞争来求得自己的发展,但儒商在竞争的同时也注重“仁”与“和”。

(3)儒商的义利观念

儒商强调“财自道生,利缘义取”,把道义作为取利的前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提倡“义然后取”。

20、宋明理学的特点:

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其将“天理”引入儒,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1、汉武帝时,为什么会“独尊儒术”?

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政治统一需要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故采纳董仲舒建议统一思想,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百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三、孔子在中国儒学史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孔子是一位中国古代人格完满发展的圣人;他是一位实际的教育家,他是一位不得意的政治思想家,他是一位专研道德问题的伦理学家。他对于中国文化给予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影响曾经涉及到东亚的其他国家。”

(一)奠定了儒学的理论基础

1、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学者,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2、孔子整理的《六经》,成为儒家最基本的经典,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历史文献学家。

3、孔子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他是中国古代有完备、系统理论的伟大的思想家。

4、孔子周游列国,把儒学种子撒向诸侯国家,他是第一个进行广泛文化交流的学者。

二)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1、孔子与老子学说一起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结构。

2、孔学所表现的政治伦理与实践理性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受孔学影响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心态与性格特征。

4、孔学对外来文化的吸取与改造,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一、早期儒家的分化

儒家八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二、孟子思想及其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

(二)孟子思想

1、性善论

(二)仁政学说1)孟子的“仁”:大体上本于孔子的“仁者,爱人”。但是更强调人的道德自觉。

(2)施行仁政的条件:统治者能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

(3)施行仁政的具体设想:第一,制民之产;主要目的是使民众能够有恒产,有恒产然后有恒心。为此,孟子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恢复井田制。第二,平均赋税;第三,保护工商业。

(三)历史观。孟子的历史观是唯心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用仁爱的观念解释历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 尽心下》

第二,没有历史发展的观点。“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2.文化思想教育 篇二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在《谈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说: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道德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和享受权利的正确态度;心理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耐力, 并有毅力和勇气去加以克服;文化上的必备条件是: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较渊博的知识。素质有多种, 在各种素质中有一个基本素质, 这就是文化素质。而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 汲取生活智慧, 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人生, 从而成为现今信息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更是是凝集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和谐校园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 继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今高职院校需要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思想资料,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的途径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对此,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侧重高级技能的形成, 因此,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以职业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 秉承“科技与人文相融、能力与素质同步、学校与职场对接”的理念, 采用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家讲座模式, 开展职业文化素质课程。

(一) 重点开设文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重点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程, 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名著导读、中国历史导读、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诗词欣赏、艺术欣赏、书法、中国民俗民风等人文类课程。这些课程能浓缩文化艺术之精义, 便于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基本掌握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全貌, 而且这些课程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

(二) 限选与专业有关的文化必修课

例如, 法律文秘专业应该围绕法律文秘专业必备的技能素质, 开设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古文品读、师爷文化、书法、儒家文化等课程。学生在夯实技能的同时, 能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的精华, 使秘书职业技能成为“有根之树”, 文化素养这个“根”深, 职业技能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

(三) 定期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

制度化地举办高水平的人文艺术系列讲座非常有必要。如定期请一些名家来学校讲座, 或者请一些艺术家现场指导有艺术爱好的学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师生的视野, 让大家在美的享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且这些艺术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散发着知识的魅力, 使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气场”, 这种“气场”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拓展校园网络文化的阵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上的知识容量也越来越丰富, 学生利用信息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成了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教育阵地, 弘扬传统文化, 以构筑传统文化宝库, 拓宽知识视野为目标, 以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为原则, 规范管理校园网络, 形成内容丰富多样, 氛围自由的网上教育系统,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主人翁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由外在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接受。

(一) 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读什么决定着想什么”。在内容上要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 才能对其学习方向进行引导。图书馆是传统的文化传播窗口, 而现在, 校园网络也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者各有优势。图书馆资源与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整合, 开发利用网上图书馆, 可以建设“名著必读”“名曲欣赏”“理论精华”“史学点滴”“民俗大观”“书画博览”等栏目, 真正构筑一个内容丰富、精品汇萃的网上文化宝库, 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的学习平台, 拓宽知识视野,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 开辟BBS讨论空间

在形式上开辟BBS讨论空间, 推动网上文化活动。BBS是学生提供倾诉、展示自我的平台, 也是学校教育者了解学生、发现问题、改革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起来, 开展一些“网上文化沙龙”等交流活动, 教师可以以平等身份介入, 就传统文化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 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给予适当引导。

三、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 一位教师选择《相信未来》为大家做朗诵示范, 等教师满含深情的朗诵结束后, 台下学生都被震撼了。诗歌传递的那种对社会的独立思考, 对真理的热爱, 对生命的热情, 对未来的坚信, 使每位学生都深受感动。这件事对笔者触动很大, 深刻意识到文化是心灵净化的源泉, 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纵观中国教育历史, 从整理《诗经》的大教育家孔子, 到以杰出的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代表那些大学教授, 处处可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言传身教。他们以特有的人格魅力熏染着学生, 实现了育人的目标。所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教师的肩上一直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在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业务能力之外, 也要在教师队伍中常规化地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活动, 或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等。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教师承传传统文化参与意识,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在课堂教育中言传身教,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达到“春雨化人”的教学效果。

四、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

高职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要特别重视实践体验, 而不是强硬灌输。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尽量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平台, 其中学生社团这个平台不能忽视。学生社团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行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 是大学生最容易接受和热爱的校园组织之一, 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最具传播性。所以, 在弘扬传统文化、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 以社团活动作为依托, 在课外活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如开展读书活动、诗歌朗诵、才艺表演、国学教育等丰富的文化活动, 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提高人文素质的同时, 促进校园社团文化的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五、开展学生社会调研活动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 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非热情所不能, 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一份虔心的热爱, 弘扬之说就无从谈起。故而, 要引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社会调研活动, 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家乡文化做起, 以其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进行调查,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调研报告。这种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进而增进对民族和国家的认

网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上网的大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增加。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络发展状近100%。很多学生拥况统计表明, 有自己的电脑大学生互联网, 此外学校附普及率已接与翔很强的探索欲望谢近网吧也很便捷。, 在脱离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 如熟, 何有当宇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成为了高校思代想政治教育中无法回避且急待解 (武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决的重大课题价值取向、心理。大夷学一发展、道、互联网的影响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学院互响深远, 其既有积极联网的普及, 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生, 福建首先 (一) , 互联网的积极影响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 可以迅速、全面的武地提供大量的校内外乃至国内外信息, 使大学生思夷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在课外时间更深入了, 促进了知识解课程知识, 的共享可以学, 也到想是个开放的世界, 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了同学友谊和师生交流。富的内网络政354容3覆, 盖面广增加了, 容量大大学生, 包含了学习了解世界的机、生会。活、时事政治等网络信息全, 治00) 许多有益信息, 对于开发大学生的思维, 开阔眼界教“地球村有着深远”的意义中的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网络的开放性使。地球变小了, 育其次, 调查表明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超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过一半的大学生以网络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面对如

此众多的学生, 通过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政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二) 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网络带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仅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首先, 网络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有益信息, 也包含了许多垃圾信息。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观念的关键时期, 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上不利于大学生健康观念形成的一些信息能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使原本纯真的心灵受到污染, 有甚者会产生心理问题, 造成情绪冷漠。网络还有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格的缺失, 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水平的下降。

其次, 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思政工作者的压力, 但是, 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传统的教育方式, 学生的思想波动教师较容易察觉, 能立即作出应对措施。但是, 网络教育中学生的想法、认识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准确地掌握, 即使发觉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动态, 网络上的教育力度也确实有限, 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再次, 每个人一天中可支配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如果上网浏览娱乐信息或者不良信息占用了太多时间, 那么用于学习和与同学、教师交流、交往的时间就减少了, 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都是十分不利的。更有甚者上网成瘾则有可能导致迟到、旷课, 荒废学业、性格冷漠, 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也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增加巨大的压力。

同, 而且能够实现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的合二为一,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了从“教”到“学”“做”的教育过程。

弘扬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大学生, 是中国当代各高校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高职院校则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建立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和模式, 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 对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 使其升华为师生的文化自觉, 源自内心的文化追求, 通过营造富有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二、利用网络,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那该如何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 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一) 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 关键在教师队伍。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熟悉思想政治工作, 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 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 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利弊, 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特点, 并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紧跟时代步伐, 不落伍、不脱节, 善于在理论后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 在总结中进步。及时了解时事动态, 关心学生在议论的话题, 想学生之所想, 融入到学生中去, 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 才有能力去引导学生, 并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坚决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出发, 利用网络资源,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引入到课堂中来, 增强思政教育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学习有益信息, 摒弃不正确的观念。

(二)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面对不断普及的互联网, 加强监控, 完善体制, 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加强监控和引导, 教育学生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校园网络, 对网络信息中的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进行强制过滤或删除, 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宣传和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 使每个人都积极抵制不良的网络影响, 在宿舍内部和班级内部形成良性的网络小环境, 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大环境。通过校园网络, 组织更多大学生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使大学生上网不仅是有事可干, 而且能够自觉摒弃不良的网络习惯, 选择良性的活动积极参加和融入进去。

(三) 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 培养网络法制意识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互动, 在认识网络时代特征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在教育过程中, 融入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普及网络知识, 将网络培训日常化。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抵制有害信息,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不乱发帖, 不搞破坏, 不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危害的行为, 文明上网。

三、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制定网络行为准则, 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的日常网络行为。对于不良网络行为及时制止, 并进行批评教育。通过监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对网络中不良内容及时清理和坚决抵制, 通过对大学生上网习惯的分析和监控,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从小处抓起, 在高校中营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用好网络时代的资源, 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 培养出网络时代的优秀人才。

摘要:当今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切入点,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途径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高职教育,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原, 《1995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9月第14卷第3期。

[2].俞步松, 《略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32期。

[3].崔芸、林宇健, 《基于网络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党史文苑》, 2010年8月下半月。

3.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探讨 篇三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育 文化载体 创新 形式

1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肩负着教育开展、文化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通过对文化载体的运用,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内涵,将抽象的思想政治内容作为物质实体体现出来,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注重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教育氛围,通过文化宣传感染作用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创新思想教育的方式之一。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化,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就要借助于文化载体的感召力和渗透力,提升教育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与形式

2.1文化载体的形式

文化载体是对历史的传承与生活习惯的积淀,通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被群体所认同,文化载体具有相当普遍的大众基础,也具有相当的民间思想代表性。人们的思想观念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转变,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来源于民间文化,因此,群体文化对思想政治既有影响又存在相互扶助的传承作用。文化是一种群体现象,因此也具有不同的群体形式,小范围到家庭文化、企业文化,大范围到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群体文化有助于人们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陶冶性情,潜移默化的对群众思想与行为起到引导和影响的作用。通过集体氛围的烘托和舆论力量的影响,可以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实现了思想政治教化。文化建设既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蕴含其中,将其作为载体可以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2.2文化载体的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内涵一直都存在几个方面的看法,首先,是将文化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在文化建设中,利用文化的传播性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推广的作用。文化本身就带有教育功能,文化可以感染群体、影响群体的行为和思想,因此,文化载体被看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其次,是较为微观的来对文化进行分解,从文化产品的角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产品相结合,例如,书籍、音乐、绘画、电视节目等等,将思想政治教育转换为文化形式展现给群众,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哪一种观点其共同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民众文化的统一性,运用文化载体是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道德素质相统一,从而得到共同的发展与提高。此外,除了要将文化载体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还要不断的发掘和利用现有文化产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样才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实现全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

3.1文化载体的渗透性

文化是人们长久以来学习、生活和劳动积累下来的,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反映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追求,因此,具备强大的感召力,容易引起民众的共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載体,文化产品与文化建设表现出强大渗透作用,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群体,而是通过文化载体去影响和感化群体,陶冶人们,在潜移默化的中达到教育目的的,所以,文化作为载体就具备一定的渗透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化生活、文化产品和文化建设,将文化作用的效果渗透给民众,一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传递给民众,这就是文化载体区别于其他形式的重要特征。

3.2文化载体的全面性与广泛性

文化是一个涵盖较为广泛的范畴,文化对人们思想影响不仅包括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道德标准,同时也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素养、专业技能等,将文化作为教育的载体,可以充分挖掘文化蕴藏的教育因素,并且有意识的将思想教育内容融合到文化建设中,使二者相辅相成,得到全面的发展。文化的影响范围较广,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文化的影响力来扩大教育范围。文化的宣传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必要的铺垫作用。

4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措施。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孤立的开展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很难形成专门的体系。借助于载体教育,可以提升教育效果,提高教育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认可,通过文化载体实现潜移默化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科技财富,2010(03).

4.文化思想教育 篇四

近几年来,煤矿安全形势已有所好转,但各类重大和零星事故还时有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对煤矿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江泽民总书记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曾指出:“坚决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要防止一切麻痹松懈思想和骄傲自满的情况,尤其是交通、煤炭等部门及其企业更要重视安全„„”。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重视,因此,我们煤矿企业要把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来抓,必须加大安全思想的创新

力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提供思想保障和实践的指导。

一、安全思想教育呼唤创新

如果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那么,宣传教育更应该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然而,在一些领导同志的思想上,并没有形成这种认识,因而,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谈安全生产管理,往往考虑硬件设施投入,规范“两个行为”多,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重要性考虑的少;二是谈事故预防,重视技术规程措施的多,而对如何强化安全意识考虑的少;三是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笼统说的多,有针对性的少。这些现象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上实质就是“一手硬,一手软”。对安全思想教育没有真正认识到位,习惯性思维在作,缺乏对安全思想教育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安全生产工作时指出;不仅要从制度上、措施上各方面去加强,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要做好工作,有了事故苗子,就要立即把它根除。我矿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历来都是十分重视的,矿在每年部署经济工作时,对安全生产首要

一条就是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2008年矿行政工作报告在部署安全工作时指出:“要加大对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力度,必须坚持‘严、实、全、爱、责’五字原则,从各个不同角度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建立逐级的安全教育保证体系,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工作领导。”这充分说明了矿党政对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视,呼唤安全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命线的作用。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应该说是伴随了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我们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某些固有的思维定式。对此,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为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保证。

二、安全思想教育创新的原则

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工程技术构成了煤矿安全工作的三大内容,每一项内容都直接关系到员工生命安全,因此,安全教育不能冠以“老生常谈”,要象安全管理,安全工程技术一样,要体现创新、发展,更加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1.安全教育的立足点要突出一个“严”字。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天字号工程,关系到每名员工的生命安全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安全教育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安全教育的严肃性。每个领导和每名员工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安全生产,搞好安全工作。不能把安全教育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通过严格的纪律,严格的奖惩来保证安全教育的效果。

2.安全教育的形式要突出一个“实”字。有些人认为安全教育就是开开会,贴几张宣传口号就是开展了安全教育。其实不然,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地遵章守纪,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不伤害自己和不被

其人伤害,形成全员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自觉地规范行为,保证安全。安全思想教育,不能只搞表面文章,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这就与安全思想教育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必须体现出安全教育的实实在在性,切实让全体员工在各种形式的宣教中接受教育。

3.安全教育的格局要突出一个“全”字。煤矿安全思想教育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全面的教育。首先在安全思想教育的格局上要从上至矿党政一把手,下至各基层单位班组长,都要明确各自在安全思想教育上的责任,有人认为,安全思想教育是书记,安全区长的事,我是主管行政工作的。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决不能允许存在的,必须要在全体管技人员都认识到安全思想教育人人有责,必须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形成从上到下的安全思想教育的层次格局。另外,有些人认为,安全思想教育的重点在员工,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作为煤矿生产的管理者,首先就要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就有接受思想教育的必要。无论从我们局内,还是局外,因为领导安全思想意识不牢,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也屡见不鲜。因此,在加强员工思想教育的同时,各层次的领导必须首先接受安全思想教育,才能不违章指挥,保证安全。

4.安全思想教育的目的性上要突出一个“恒”字。人们安全意识的强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警钟长鸣,持之以恒。有些人在出了事故后,想到了安全教育,事故被淡忘后,安全教育又被遗忘,力度降低。这是不符安全教育原则的。绝不能急功近利,注重短期行为。

5.安全思想教育的方法要突出一个“活”字。要改变古板,生硬及教训人的简单做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应该说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我们在实际的安全教育过程中往往缺乏亲合力和感染力。往往是注重经济处罚,在让职工接受事故教训上往往无从查验,有时也

让职工难以接受。因此,安全思想教育在适度经济处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职工接受事故教训,要在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是要灵活多样,职工怎么愿接受,就用什么形式,什么方法,反之职工不愿意接受,就少用这种形式、方法。

三、建立安全思想教育的保证体系

安全思想教育必须在上述五字原则下进行,同时,为确保安全思想教育的效果,要建立健全安全思想教育的保证体系。

1.要建立安全思想教育责任体系。安全思想教育绝不是哪一个领导的事情,是全员,全体职工的共同责任。从书记,经理到机关各部门到基层单位党政正职、副区(科)长,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班组长等都要明确在安全思想教育上的责任,不能形成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现象。要按照责任分工和侧重点的不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形成“群策为之则无不成,群力举之则无不胜”的浓厚的安全思想教育的氛围。

2.要建立安全思想教育的考核管理体系。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让责任得到落实,没有考核,就没有动力,就没有绩效好坏的评价。要向生产经营一样,要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要把安全思想教育效果的好坏,作为评价各单位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安全思想教育开展好的单位,要积极推广他们的经验,并要大张旗鼓

地进行表彰,对此项工作开展不好的,要做为反面教材,严肃批评教育,并要进行经济处罚,发挥经济杠杆在安全思想教育上的作用。

3.要把安全思想教育与领导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一个单位安全思想教育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单位领导对安全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更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一个单位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扎实,形式灵活多样,成效显著,从一个方面就反映了这个单位领导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把安全思想教育成效与领导

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切实让全体管技人员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把这项工作做好,促进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5.文化思想教育 篇五

在一定程度上说,目前,同质的、“全体一律”的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左右着阅读教学。以“教文育人”作为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进入阅读教学领域的理论支撑,以“好的阅读内容”来规定教者和学者“想什么”,以“分解的阅读方式”来贯彻、规范“怎么想”,这就使得阅读教学成为把每一个人都纳入同一的思想观念模式的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过程。

“教书育人”被视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一般原理,对阅读教学来说可以表述为“教文育人”(于漪),即通过对语文材料(主要指文章)的读解,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包括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信念以及伦理道德观等内容。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属于文化的规范特征部分。①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正是社会通过对“思想”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自觉或不自觉地双重控制,将特定的“思想感情”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感情”,将个体言行和思想纳入社会规范之中并借以整合社会、控制个体社会化的行为。

目前,作为文化规范特征的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语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已成为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景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明确和归纳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接受既定思想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过程。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阅读教学并非单纯的以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为目的,阅读教学在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要求下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形变或者异化。下面我从三方面来分析这一点。

(一)“育人”阅读教学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理论界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其中以言语教学为标志的语文教学理论思潮对于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

6.文化思想教育 篇六

4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茶文化建立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是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体育教育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所以茶文化与大学体育教育融合是当前体育教育的必然趋势。高校要基于当前体育教育需求与缺陷,全面考虑茶文化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融入方式,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崔楠.基于茶文化的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2):264-265.

[2]宋清.茶思维在大学体育考核方法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38(12):281-282.

[3]冯春梅.基于茶文化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10):200-201.

7.文化思想教育 篇七

中国教师:目前并存着几个概念,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经典教育或读经等,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

徐梓:确实需要对这些概念做出界定与澄清。无论是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使用的都是“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概念,我认为这是最恰切、包容最广的概念。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传统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国学经典、文化知识、游艺游戏或技能技艺,我正在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中,每一课都是由这三个部分相互支撑所构成的。

国学和国学教育这个概念,被许多大学用作研究机构的命名,它是一个中位概念: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包括或涵盖了经典教育或读经。

而经典教育或读经的“经”,只是国学文本的一部分,即最精要的那部分文献,也就是说,在这三个概念中,它是最下位、最具体、范围最狭小的概念。

有必要说明的是,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都是偏正词组,前者为偏,后者是正,“传统文化”和“国学”都是用来修饰“教育”的,所以它们是教育活动,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因此,必须坚持教育的原则,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不能以所谓的特殊性规避甚至违背这一原则和规律。

中国教师:现在有一种说法,国学教育是圣贤教育,是为国家、民族培养能当大任的圣贤人才的教育,因此大力倡导、推广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而且还涌现了一批纯读经的学校。对这种说法和现象,您有什么看法?

徐梓:这首先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圣贤是一个传统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在今天,圣贤的产生既不可能,也不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我看来,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感受并向慕汉语的魅力,能够灵活地运用这门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感受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温馨,对传统和祖先保有一种温情和敬意,形成对这一家园的情感皈依,特别是有能力参与到建设这一家园的过程中;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传统的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有很多人所说的圣贤教育,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当然有道德教育的功效,但道德教育只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等同起来,否则就会把传统文化教育狭隘化。

中国教师:近期集中出现了针对王财贵先生所倡导的“老实、大量、包本”读经学校的热议。对于这类读经学校的理念和做法,您有什么见解?

徐梓:1994年,王财贵教授来到大陆推广读经,二十多年来,吸引了众多社会上的有识之士,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们,推动开办了一批全日制的私塾和书院。在推动新一轮传统文化教育兴起和唤起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方面,王教授有着始倡、引领之功。我高度评价王教授的这一贡献,但也不讳言在为什么读经、读什么经、怎么读经的问题上,与王教授有着不一样的观点和认识。

在读什么经的问题上,王财贵教授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读现有的语文课本,不如读蒙书;读蒙书不如读唐诗宋词;读唐诗宋词不如读古文;读古文不如读《四书》;读《四书》不如读《五经》,并进而认为读了后一种,前一种就不必要学了,你可以附带地看一下,不要那么努力去学了,因为它不值得你努力。所以,孩子们不用读蒙书和唐诗宋词这些“假的经,或是比较肤浅的经”,直接读《四书五经》。实际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小人书、绘本、童话、故事等对于成人、学者来说,可能太小儿科了,但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吸收知识营养的有效渠道。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或者接受不了,就不适宜施之于教育,而有暂且搁置的必要。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教授对此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牛排对人体有营养,但不能让刚出生的婴儿也吃牛排啊。教育的原则不是不分对象、向所有的人提供所谓最有价值的知识,而是要向所有的人提供最适合、最恰切的知识,这也是循序渐进、盈科而进、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的要义和精髓。

我认为,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孩子们应该只读唐诗宋词和蒙书。这些文本,或者是韵语,或者是偶句,往往句子短小,形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实际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不是孩子读了多少古代文本,而是要让孩子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在这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关键。因为对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学习的兴趣,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无从认识,素养的提高也无从谈起。我们的目的,是要使儿童在乐中学,学中喜,真正走进教育的过程。因为只有在这时,孩子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和灵性,从内在产生学习的动力,自我强迫地导向教育,这样的学习也才是经济的、高效的。否则,机械、单纯背诵所造成的厌学症,所形成的对经典的畏惧,使得学生在需要而且能够接受经典时,依然远离经典,“包本背诵30万字”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我去了不少学校,观看校方组织的传统文化教学成果表演。孩子们读蒙书时的表情特别快乐,像做游戏一样,蒙书不过是他们做游戏的框架和工具。而表演背诵《论语》的时候,孩子们往往像老和尚在念经,显得非常乏味,他们在台上背得痛苦,我在下面看得难受。

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我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提倡传统文化教育,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是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二法门;另一方面,我又反对过早读经,尤其是狭义的儒家经典。我们不能揠苗助长,要有耐心,等待化茧成蝶的那一刻,而不是过早地、粗暴地把蚕茧剥开。实际上,现今中国教育教学的很多问题,都是学科、学段不守自己的边界,不集中主要资源于自身的核心任务、肆意向其他学科和学段拓殖、承载过多的功能造成的,所谓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循序渐进是传统教育的优良传统,如同经典本身一样值得我们珍视。实际上,经典的产生,后于“循序渐进”的传统。孔子的时代乃至整个先秦时期都没有所谓的经典,我们的经典是汉朝传注家兴起之后、推尊本经才有的。孔子强调“无欲速”,认为“欲速则不达”;孟子说过“盈科而后进”;《学记》则强调“学不躐等”,倡导“不陵节而施”。这些都是在经典产生之前就已经确立了的原则。传统社会是一个读经的时代,即便在那时,我们的先民也没有背离这一原则,而是将蒙馆和经馆分得很清楚,我们现在又怎么能因为所谓经典教育的特殊性而背离这一传统,违背教育学的原则和规律,采取种种非教育化的做法呢?

我们的孩子是人,不是机器。他今天可以在老师的督责下学习他不感兴趣的内容,明天可以在家长的约束下阅读他不理解的文本,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去读自己不懂的而又佶屈聱牙的文字。朱熹和他的学生合编过一本《小学》,这本书很明显是为启蒙教育、是为孩子编写的。尽管历代政府在提倡,众多的学者们在膜拜,朱熹自己也很是得意,但它完全是辑录前代文献尤其是儒家经典而成的,从形式到内容,都不适合儿童阅读,引不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元明清时期,只是流行在学者的书斋里,供学者们研究,而不能流传在孩子们的课堂上。这个教训,值得我们现在提倡传统文化教育时记取。

中国教师: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相当一批家长乐于把孩子送到读经学校去,这也反应了体制内教育的一些弊端,现实逼迫家长做出这样的选择。

徐梓:是这样的。家长把孩子送到私塾、书院学习,主要就是因为家长们不愿意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现在孩子在基础教育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几乎都是为考试做准备,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做铺垫,一直处于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这导致一些家长对这种应试教育的强烈不满。还有些家长认为,单纯的文化知识学习冷落、轻忽了道德教育,如果每天朝夕与经典为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德行。我说过,私塾和书院的出现,是对现代教育的挑战与反动,是对根深蒂固的功利教育、应试教育的讽刺和嘲弄,是不满现有教育体制而且有一定素养的家长们的自救和自助,也是将教育引向多样化的探索和尝试。如果大家分头去做这种探索工作,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私塾和书院的存在,至少对现在的学校教育有一种针砭和激励的作用。

但现代私塾和书院,不应该只是让孩子单纯、机械地读经。相对于现代教育而言,私塾和书院最独特的价值是它规模小、人数少,师生朝夕相处,相互了解甚深,能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能够有针对性地施教。这才是私塾、书院存在的特殊意义,是私塾、书院对于现代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私塾、书院在现代依然保持生机、焕发活力、所以被人们看重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私塾和书院满足了社会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可以成为对现代教育的有益补充。

中国教师:现在我们回到体制内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上。您认为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与缺陷?

徐梓:现代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很多,我曾说及它庸俗化、功利化和非教育化的问题。对于体制内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个问题是缺少合格的师资。传统文化是一门新的课程,以前没有开设过,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利用,老师一切要从头开始,开展教学很困难,对于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都有不少困惑。而且合格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既要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素养,又要有一定的教育学的意识,同时具备这两种知识结构的教师少之又少。现在有很多速成班,一周或半个月或许能拿到一个结业证明文书,但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的培养,不是靠听几次讲座或几个月的培训就能达成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功效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是长期的、不是暂时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培养,也难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日就月将,积久为功。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除了有教育学的素养之外,还需要有历史文献学的专业学习,要有起码的目录学、版本学和校勘学的训练,懂得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基础知识。这样的知识结构,都是众多的速成班不愿、也不能解决的。所以,大学应该承担起培养传统文化教育人才的责任,尤其是像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高校。

第二个问题就是课程和教材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目前,传统文化还没有进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山东省是第一个将传统文化列为省级地方课程的省份。校本课程是传统文化开设得最多的层级,不少学校都有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和教材,但情况很不乐观,非教育化的情形极为普遍。很多学校没有能力独立开发教材,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做。即便已经开设,也心中没底,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科学。我们努力推动传统文化进入国家课程,目的就是通过标准研制和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让传统文化教育得以更加健康、有效、持久的发展,改变现今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不科学、不合理的状况。

尽管传统文化教育历时既久,参与既众,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对它的发展前景满怀信心。很长一个时期,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民间力量在努力,十八大之后,政府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强势介入传统文化教育。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做中华文化最忠实的代表者和传承者。在这样一个有利的大环境下,各种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理论经过沉淀和过滤,经过人们反复的比较和选择,会越来越科学;教师也会在应对各种挑战中,逐渐积累经验,完善素质、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境界,会越来越自信和自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教育会有一个明朗的未来。

8.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与教育 篇八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概念;关系

文化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一门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群体及个体的文化交流、传承及习得。教育学作为专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类下一代问题的一门学科,也肩负着传递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这样文化人类学与教育学之间就有了天然的纽带。在中国,文化人类学和教育学一样,都是“舶来品”。在学术反思潮流的影响下,人类学“本土化”的“呼声”很高,“教育学”也开始注重研究自己的“文化性格”。人类学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教育研究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揭示“如何培养人”,两者的共同研究对象都是“人”。那么,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文化与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文化与教育的概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文化人类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每位人类学家都有自己对于文化的定义。同时,文化概念也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复杂的概念之一。每位研究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都会定义它。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lor)認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William A. Haviland)认为:“文化是一系列规则或标准,当社会成员按其行动时,所产生的行为属于社会成员认可合适和可以接受的范畴之中。”

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则认为:“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的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虽然不同的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一般都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文化是共享的;

(2)文化是习得的;

(3)文化是整合的;

(4)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5)文化是适应性的;

(6)文化是变迁的。

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提出了他的文化相对论(culture relativism)理论。然而,与其说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或者说是一种研究文化的态度。博厄斯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能用高低等级加以划分。也就是说,不能像古典进化论者那样认为西方是最高标准,其他文化则处于进化路线的低级阶段。博厄斯强调,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值得尊重的价值观,不论用哪一个外族的观点和价值体系去衡量都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不仅不能真正理解该民族及其文化的含义,而且还会使自己戴上有色眼镜,用所谓西方发达国家的眼光去看待“落后”民族,这只能导致西方人无节制的自我膨胀情绪。因此,评价一种文化的价值,不能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任何一种文化只能从该文化的内部去研究、去理解。

2.教育的概念

所谓教育,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产生的,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即只要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都可称之为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人类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活动。

人类学对教育的界定与其对文化的理解具有密切关系。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实际上被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关于教育,综观人类学的发展史,主要有五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教育是文化濡化,强调教育是实现文化如何在群体内部代际传递的途径。二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强调教育是导致文化要素的空间或群体间分布上的迁移和变动的途径。三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递,强调教育是把文化作为象征或符号在群体内部历时性的社会传递过程。四是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承,强调文化的年长一代向下一代传递,而年青一代习得的社会过程。五是认为教育就是文化学习,强调教育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环境不断的能动适应过程。

综上所述,在人类学中的教育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主要机制和途径。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一方面,文化其本意就是培养、培育、教养,这被认为是典型的教育本义;另一方面,文化也是教育某种意义上的积累延伸。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延续,就需要教育。文化是某一群体共享的意义体系,任何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广泛传播,从而形成群体观念,获得社会共享,演变成文化。

文化人类学中无论是进化论还是传播论,都是文化等级主义,只不过一个是历时的进步过程,另一个是共时的扩散过程。而赫斯科维茨的文化相对论颠覆了它们:每个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价值,它塑造特定社会的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思维模式,对其各群体所起的作用是相等,文化谈不上进步或落后。因而,要尊重不同文化的相互差异,谋求各种文化并存。人类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与习得,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的代际文化传承不仅是在学校中进行,也是在家庭和社区活动中实现的。

本尼迪克特(R.Benedict)提出美国文化中教育的三个传统功能:传递文化、转变文化或者过渡文化及改造文化的功能。她力证教育具有“建立和打破”社会秩序的力量,赋予青少年自治和自我认识力,为向成年转化做准备,并对社会和人都具有改造的意义。

人类学家透过文化来看教育,教育被赋予文化意义。“任何文化都看成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并且研究作为这个系统各部分的所有制度、习俗和信仰的功能。”任何文化现象都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中的每一个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教育是使文化得到延续的工具。“教育的意义在于就是训练后生如何应用工具及器物,如何接受种种传统习惯,如何使用社会权利及责任。”本尼迪克特也认为:“每个社会都会产生一种理想的成年人的性格,每个社会都会努力以濡化造成某种理想的成年人性格。”教育是训导儿童学会和遵守文化规范、形塑文化人的工具。因此,从人类学视角来看,它是实现儿童文化的途径,也是维系文化的重要制度。

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斯普朗格提出“教育是文化过程”的重要命题,即把教育当作是通过“摄取吸收文化价值,体验陶冶多维的人,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来实现其文化过程的思想,对我们了解教育的文化行提供了重要线索。文化决定教育,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遵守文化的价值、性质和形式,但是教育又反作用于文化,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的存在,教育是文化传递与文化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部分。

综合文化人类学家关于文化与教育的观点可以得知,教育作为文化与知识的传承,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文化生成积淀功能

它对文化成员中的发明发现的认可、保存,也指对外部文化的吸收、纳入的过程。它不是对现有文化的堆积和简单相加,它总是根据主体文化价值,把各种文化创新有机地、积累地编入整体文化中,结合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2.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功能

文化具有被传递性,即通过教育传递,人们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观念、技术,才表现出群体性。

3.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包括了对文化的挑选、糅合、加工整理等制作过程,选择文化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也是按照社会或国家需要进行取优去劣的过程。

4.教育具有文化创造功能

任何教育结果都不是简单复制,教育对文化具有更新作用,教育是对文化积淀、传播和优化,也是在创造新的知识,从而促进文化的更新、创造,发明和发现。当然,教育的文化功能发挥何种性质、多大程度的作用取决于多种因素。

教育的文化功能值得我们在当代认真思考,文化人类学正是给了我们一把理解文化与教育的钥匙去解决中国教育研究中极不善于从无处不在的文化中汲取“营养”的“空中楼阁”,以及教育研究中的“闭门封闭”,无视它同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使教育研究缺乏“文化的思考”,从而失去了丰富的文化理论的“滋养”。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8.

[3]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7]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8]弗雷德里克·巴特.人类学的四大传统.高丙中,译.商务印书馆,2008-12.

[9]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欧阳敏,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9-07.

[10]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译.商务印书馆,2009-07.

[1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2]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8.

[13]拉德克利夫·布朗.社會人类学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4]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1.

[15]庄孔韶.教育人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21.

[16]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03:190.

上一篇:小学书法课怎么点评下一篇:中学德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