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总结(共9篇)
1.行动学习总结 篇一
向党中央看齐,不只是上行下效地向党中央表态、跟随党中央的政策,而是要营造看齐的政治氛围、政治生态,通过思想引导与制度保障相结合的路径,使看齐达到自觉、约束、实操的统一,
法院党员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法院党员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法院党员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一:
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安徽省委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扎实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坚定地把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变为实际行动,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的号召和动员后,太和县人民法院积极落实省、市、县委动员会议精神,强力推进“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工作。
一、高度重视,及时动员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太和法院迅速行动起来,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并于12月16日召开学习讨论动员大会,对学习讨论作出了全面细致的部署。党组副书记刘献忠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关于在全院党员干警中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实施方案》,对我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提示和再部署。
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的重大意义。要增强行动自觉,准确把握“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的各项要求。要把握关键步骤,确保“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取得实效,一要深化学习研讨,做到思想“不松”,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内容“不空”,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做到工作“不浮”,四要做好统筹文章,做到效果“不虚”。法院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各庭室负责人、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动员会。会前与会同志集体观看了学习教育视频《榜样》。
二、围绕主题,展开研讨
动员会后,各支部按照方案部署要求,围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一个树牢、三个看齐”主题开展第一次学习研讨。在认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了集中研讨,各支部党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分别作研讨发言。讨论最后,大家表示,要坚决树牢“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进一步把中央、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执法办案、司法改革、队伍建设等法院工作的各个方面、所有环节,不断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打造“医药高地、诗画太和”、加快建设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区域型中心城市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及时制定印发《学习讨论实施方案》和法院“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工作行事历,对每一阶段的宣传工作作出精细化和广泛化安排,制作悬挂大型宣传标语,并且利用户内户外电子显示屏、两微一网、简报等形式扩大宣传效果。
四、统筹兼顾,有序推进
学习讨论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各支部将学习讨论与开展“两学一做”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及省市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全力抓好年尾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好时间和精力,把“讲看齐见行动”活动做为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步骤,再动员、再部署、再加一把劲,确保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上级精神要求落实到法院具体工作中去,转化为推动工作全面提升创新的新思路、新办法、新动力,使之成为推动我院工作全面提升的强大动力。
2.行动学习总结 篇二
关键词:行动学习理论,企业学习,培训
过去,培训项目主要是使企业中的个人能够拥有更多的有用的知识或信息。现在,高级经理们对于行动导向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更感兴趣。很多人认识到他们需要“行动学习”的方法,能够让他们在解决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种方法是一种将“培训”“个人发展”与“满足企业需求”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
所谓行动学习,就是透过行动实践学习。即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载体,学习者通过研究、解决这些困扰组织的真实问题,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组织的目的。通过解决实际存在的难题实现学习与发展。其核心是在催化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与反思,达成个人和组织认知、行为和心智模式的根本改变。
行动学习是一小组人共同解决组织实际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行动学习不仅关注问题的解决,也关注小组成员的学习发展和整个组织的进步。行动学习是一个从自己行动中学习的过程,行动学习的关键原则:每一个人都有潜能,在真正“做”的过程中,这个潜能会在行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行动学习通过一套完善的框架,保证小组成员能够在高效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和发展。行动学习的力量来源于小组成员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互质疑和在行动基础上的深刻反思。
一次培训是否产生预期效果,在于培训的全流程体验。研究表明,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工作与培训中的一样重要。对于学习者而言,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培训前与培训中通称为学习阶段,把培训后称之为转化阶段,在学习与知识转化阶段为学习者设计完整的体验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设计完整体验要求在学习阶段充分考虑学员的个人特点以使学习项目能够更加适应学员的学习需求;在知识转化阶段强调为学员进行知识转化提供各种便利,并且不断地强化转化行为。在这里会鼓励员工将行动学习的理论运用到转化阶段,提升培训知识的转化率。
爱德华兹戴明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将所做的事情用流程化的方式进行叙述,那么这就说明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作什么。要是企业学习的产出实现价值最大化,就需要把学习项目看作一项业务流程,而非独立的培训课程。这就意味着需要设计完整的学习体验,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全面、系统地探讨如何设计与管理完整的学习流程,即需要在传统培训的过程中,加入前期的项目规划与设计,以及后期的学习转化与应用,以确保学习项目能够带来期望的业务产出。依照以上的理论,在企业学习与发展项目中,所界定的成功项目(产出有意义的业务收益只有在学习转化为工作实践后,才能成为“成功”。因此,完整的学习项目的设计必须包含整个学习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网络学习或商业模拟训练。调查显示,正式课程前后的每个阶段,都与传统的培训课程一样重要。因此需要将对“课程实施”的关注转向对“实现结果”的关注,从关注“教学设计”转向关注“学习体验设计”,这个新模式包括了所有影响学习产出结果的因素。最关键的是学员的学习体验设计已远不止传统的教学设计,企业忽略了这些现实情况,无疑是自寻死路,并将学习项目置于危险境地。“系统化思考很重要,因为组织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该系统影响着内部员工的业绩系统化的方法将影响工作流程和其他工作的环境氛围也纳入考虑。”孤立地推行学习项目很少能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这是因为从根源上来说,企业的业务问题一般都是系统化的。传统的学习转化矩阵中包含了“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3个阶段,该矩阵存在的问题是无意中强化了“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暗示“真正的”学习只发生在政史教学阶段,事实上,这样的划分在现在的企业培训中稍有不合理,一个项目若要取得成功,应将阶段划分为“准备,学习,转化,评估”,那些因学习转化不足而失败的项目,要比那些因知识获取不足而失败的项目多得多。或者有一个说法是“真正的学习始于课程结束后”,其他很多学者也已经开始采用“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的说法来强调这些阶段共同组成一个不断调整的学习流程,一个连续体。最后的阶段应该包括项目收尾学习成果评估和嘉奖。阶段四包括对业务结果的评估,目的是增加学习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因为该阶段关注投入产出比,并将相关资源集中于此。需对学习项目的产出结果进行“审查”(评估、衡量、监控或评价),这一事实会吸引所有利益相关方——培训管理者、业务经理、绩效顾问及其他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关注自己在绩效改善干预项目中的作用。第四阶段描述为某个特定学习循环的“结束点”制定具体目标和任务完成时间节点,能极大地激励人的行动。对大多数人来说,达成目标的内驱力——即使并没有金钱奖励,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如果不能为一个学习周期明确结束点,则会让人们失去达成预期目标的满足感,失去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机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定义学习的终点线、评估成果、表彰成就就应该属于设计完整的学习体验的内容(见表1)。
完整学习体验是某一个学习项目的循环,阶段四是表示完成了这个学习循环既定终点,而不作为独立于学习流程之外的事件。这样的评估对学习和练习的激励作用非常重要,竞赛和期末考试名次评定这种评估方法,对于学习项目成果的影响也同样重要。阶段四需对学习项目的产出结果进行“审查”(评估、衡量、监控或评价),这一事实会吸引所有利益相关方——培训管理者、业务经理、绩效顾问及其他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关注自己在绩效改善干预项目中的作用。将完整体验加入行动学习的概念,将行动学习渗透到完整体验的每一个环节,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永中.行动学习使用手册[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迈克尔·马奎特,著.管理者终身学习·行动学习实务操作:设计、实施与评估[M].郝君帅,刘俊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以实用推动学习行动 篇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应用文教学 实用 活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08-052-01
职业教育侧重点着眼于实用性、应用性。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职业中学的学生应当掌握一些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而应用文教学成为职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让学生确实感到应用写作有“实用价值”,肯学、乐学,使应用文教学充满生机。
一、贴近生活,以用促学
应从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出发进行合情合理地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对应用文的美好感情。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着力的并不是指导学生怎样写应用文,更重要的应是在生活中了解应用文的作用。因此,应用文的教学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体会,在实践中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学习应用文,在应用文的教学中,应该留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了解家庭、单位建房或开公司、商店、喜庆需要办哪些手续,或代替家长去职能部门办理事情。进而让学生明白,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办理很多事情都要用应用文,而且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应用文。用错了会办砸事。让学生感到应用文“有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文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通过实际事例,让学生明白: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愿意学、感到有必要学,这样教师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用功。
二、掌握契机,因势利导
以学生为本,掌握契机,恰到好处的运用灵活的教法,是让学生主动学好应用文的关键。有些应用文学生经常可以看到,在初中也学过,如通知。他们自以为已经学会,其实没有完整而准确的掌握。当我说这节课学习写作通知时,学生不约而同的哄叫:不用教我们也会写了。我楞了一下,等同学们停下了。我也灵机一动,设计了一个练习:请学生代学校发个开会通知,正文不超过40字,十分钟内完成。学生一边交我一边快速批阅,并马上公布成绩:全班三十多位学生,格式或内容完全正确的只有两人。闻此结果,同学们大感不解,经常看到通知,为何自己会出错?错在哪里? 我就因势利导,运用实物投影仪集中讲评。随机抽取学生的通知,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全体学生浏览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通知中出现的错误,加以分析、评价,说明错在何处,为何会错,教师从旁对各种意见进行点评。同时让学生自读通知例文和简说,归纳正确格式,然后布置作业,再写一则通知,检查结果,格式内容基本正确。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先犯错误,激发其产生知错要改的动机,然后积极而自觉进行学习,改正错误,掌握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活跃的、主动的、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活动中学,活动中用
要避免应用文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就必须改进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室的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掌握。
如“求职信”的教学,可以通过观看—借鉴—体验—模拟的形式来完成。首先分析形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人到处投递求职信,盼望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众多的应用文体中,求职信在当今社会比较常用、且使用频率和使用价值较高。同学们有必要学会写求职信。为使学生熟练求职信的写作,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招聘视频或录像,选择本校往届学生通过求职信找到好工作的材料让学生借鉴。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与当地工厂或部门联系协调,安排学生到当地工厂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对聘用人员的要求。让学生对整个求职过程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应聘的单位职业进行分析讨论,再以组为单位分别充当招聘和应聘的角色拟写问题、求职信。然后,模拟招聘现场,让学生在招聘现场尽显才智。
这样的教学方式直观性强,具有很强的临场感觉,学生能在模拟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学科,活学活用
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领悟应用文实用性,提高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热情。
在讲授“广告”一节时,先让学生收集街市商店及影视中的图文并茂的商品、服务广告,摘录自己认为最好和最差的广告各一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同学中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广告写作的特点,领会写作要求。然后联系一些小企业或店铺,让学生为他们设计小广告,企业或店铺采用了,给予点小小的奖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习的动力。最后,提出新的要求:把广告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让自己的广告图文结合,能够得到企业或店铺的青睐。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了,他们根据专业课所学到的CAD知识和文字处理知识,设计出一个个图文并茂的商品或服务广告。结果证明,通过“学习”、“尝试”、 “提高”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但对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价值。许多学生设计出文字简练,图面新颖的广告,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合二为一,融成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教学在理念上应当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专业为本;在内容上以精要、够用、切实为原则;方法上注意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及学成以后的就业乃至创业需求。
[参 考 文 献 ]
[1] 郑敬东.现代应用文导写.重庆出版社,2007.
[2] 应用写作.高等育出版社.
[3] 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应用文教学.(柯论文网).
[4] 略谈语文学习的培养.(中国大学生网).
4.司法局讲看齐见行动学习总结 篇四
从7月底至目前,在广东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我为先进典型点赞”活动中,受广东省委表彰的350个“两优一先”共收到网友点赞677万多个、评论3.3万多条。
这只是广东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广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和党员教育网(以下简称“广东省党员教育‘一台一网’”)点多、面广、线长的学习优势,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向先进典型学习的一个侧面。为了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广东省委组织部多途径、多形式、多手段开展党员教育,集中宣传新时期广东省各行业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典型事迹;深度宣传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在全省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组织开展“我为先进典型点赞”活动
近年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特别是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基层治理、扶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涌现了一大批成绩显著、贡献突出、表现优异的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为了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树立标杆,在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广东省委授予100名同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00名同志“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50个单位“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为大力宣传全省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向典型模范学习,广东省委组织部在广东省党员教育网“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下开设“我为先进典型点赞”专题,集中展示受省委表彰的350个“两优一先”典型事迹材料,下发《关于开展“我为先进典型点赞”的通知》(粤组电传〔20xx〕42号),要求全省各地各单位积极开展点赞工作,激励广大党员从先进典型中汲取精神力量。
全省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充分利用网站、QQ、微信、易信、短信等多种渠道广泛动员,层层发动,认真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先进典型的事迹材料并进行点赞评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与点赞工作,以上率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确保点赞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点赞活动开展以来,350个点赞对象共收到点赞677万多个、评论3.3万多条,其中有12个对象获得逾10万个点赞。不少党员群众评论认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是“人民的好公仆、好榜样”,“树立了党员先锋形象”;先进基层党组织“干得好,党建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坚强有力的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翅”。
摄制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片
在对受广东省委表彰的“两优一先”先进典型进行点赞宣传的同时,按照中组部要求,广东省委组织部组织拍摄制作了广东省受中央表彰的22个“两优一先”先进典型的事迹片,并通过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上传到广东省党员教育“一台一网”供广大党员群众点播收看学习。
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片是当前“两学一做”的重要学习内容。全省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将广东省22部“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片的播出安排通过网站、短信、通告栏等方式通知广大党员,认真组织党员集中收看学习或自行收看学习。同时,结合本地本单位正在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开展学习讨论,根据“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原则,认真对照先进典型的事迹,查找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确定赶超目标,不断掀起学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党员群众纷纷评论认为,“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片“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珠海市一名党员表示,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用一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做群众坚强的后盾。
广东省22部“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片真实感人、情节细腻、温暖人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上线广东省党员教育“一台一网”以来,4个月间,点击播放量达到74.1万次。
联合摄制大型纪录片《信仰的力量》
高尚的信仰,是催人奋进的动力。为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不忘初心,广东省委组织部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宣部学习出版社、人民网等单位,联合拍摄制作了4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信仰的力量》。该片是一部为建党95周年专门制作的献礼片,再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个个鲜活的共产党人形象,生动、详实地讲述了19到20xx年整整95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苦难和曲折中坚持对信仰的追求和传承。
该片摄制完成后,广东省委组织部积极协调广东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频道,在黄金时段播放《信仰的力量》,并在广东省党员教育“一台一网”上同步推出《信仰的力量》,全天候播放。全省各地各单位纷纷组织广大党员群众通过全省3万多个远程教育站点进行收看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及学习情况开展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不少党员观看《信仰的力量》后深受震撼,不禁感叹:“深深感受到了信仰的精神力量,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
自上线以来,3个月间,《信仰的力量》在广东省党员教育“一台一网”的点击播放量达到74.6万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彰显了政治本色凝聚了中国力量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
全省各行业领域先进典型和革命先烈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的榜样,他们的典型事迹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追求和朴实的为民情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通过向先进典型、革命先辈学习,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了共产党人忠诚的政治品质、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纷纷表示要以先进典型和革命先烈为榜样,补足精神之钙、固牢思想之元、严守为政之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廉洁从政,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力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伟大时代有伟大使命,崇高事业需榜样引领。
5.行动学习总结 篇五
今天,我们学校8名数学教师到天师附小参加了“烛光行动”教师培训。早上,我们观摩学习了来自江苏常州市实验小学教师杨娟老师公开课《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接下来在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窦平副校长的主持下,一起为天师附小刘鑫老师下午的公开课集体备课。下午观摩了刘鑫老师五年级数学《找次品》,最后听取了窦校长的讲座《小处着手》。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却使我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策略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学到了不少东西,通过本次培训,在以下方面有新的认识: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窦校长在讲座时送给大家的一句话,用爱心传递师生真情。
教育需要爱心,爱心是师德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有爱心。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师的爱心,既是激励学生成长的源泉,更是一颗种子,把爱心播撒、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方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样,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会懂得教师存在的价值,乐于做教师并享受教师生活的乐趣,让我的学生“亲己师,信我道”将是我不懈的追求。
二、教学需要耐心。
听了杨老师的公开课,整堂课思路清晰、流畅自然,她有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语言,悦耳的语音,令人心悦诚服,耳目一新。我觉得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耐心,她耐心地备课,足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她耐心地讲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她耐心地启迪鼓励学生,准确把握了设疑的方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三、小处着手,窦校长给数学老师教科研的大3点建议:
1、深度解读教材。学会整体研读教材,学会横向纵向比较教材,还要读懂核心问题,读懂数学思想。
2、细致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3、精心设计练习。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要关注信息的呈现方式,要关注教学思考,还要考虑适时降低计算量。
感谢这次“烛光行动”,衷心地感谢这次培训我们的 “专家、教授、名师”。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老师融合在一起,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不仅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师德师风也得了升华。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6.中粮-行动学习案例 篇六
中粮集团采取行动学习实际上跟中粮的战略转型有关。中粮集团内部将行动学习称之为“团队学习”,强调团队组织的学习。
过去中粮是一家外贸公司,业务完全垄断。上世纪90年代,中粮跟中国大多数国企一样,什么赚钱投资什么,整个公司的管理复杂而混乱。2005年,宁高宁加盟中粮集团后,开始将中粮集团向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转型。此前贸易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抓机会但没战略,宁高宁所做的就是要将一家机会型的贸易公司转型成为战略清晰的产业化经营公司。在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后,更进一步地提出“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将业务再进一步整合,以此确定“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仅涉及业务调整,还有整个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管控模式的调整,甚至人的思维方式、企业文化都将面临巨大的转变,要让这样的一艘巨型航母转身,难度巨大。
宁高宁是个有商业思想的人,他最大的优势在于思想引领,落实到方法就是把培训作为推动整个企业转型的最好切入点,以此形成中粮团队学习的大背景。宁高宁所强调的培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训,他将培训当成一种工作方法,意在培训团队的决策方法和团队建设的方法。
培训工作在统一逻辑结构和思维框架下,通过激发团队成员的智慧,转变心智模式来达成共识,意在解决团队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升团队能力,实现团队融合,塑造团队文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团队学习来推动企业的转型。(如图1)
团队学习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逻辑。团队成员一起反思,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制订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然后实施,这一过程遵循的就是这个基本规律。基于这一逻辑,中粮培训采用“结构化会议”的方式,即将培训和会议结合在一起,分阶段进行。(如图2)
在热身阶段过后的导入阶段,导入的内容可谓多种多样,可以是理论理念、领导讲话、方法工具、经验教识等等。研讨阶段整个团队必须在一起,研讨是行动学习的催化剂,通过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共识来提升认识水平,领导则对研讨起催化作用。研讨中,大家需要根据现象找出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认识问题,在经历改变思维模式、创新/收获的阶段后,要有一个反思整合,并且提交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这一工作流程的实质还是从问题出发,集体研讨,制订解决方案,落实方案。结构化会议实际是研讨工作的过程。以训带会,既是一个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粮很多的培训、会议甚至于很多研究工作都采用这一结构。中粮在会议中还引入一些重要的行动学习的工具,比如头脑风暴、活动挂图法、团队列名法、鱼骨图、结构树、帕累托分析、系统思考等。参与者的角色也进行了划分:
组长(催化师)明确团队工作目标,保证全体参与、充分发表意见,引导研讨过程;
纠偏员 纠正研讨会跑题,协助组长控制议程和方向,提醒使用工具;
书记员 记录团队研讨的过程和成果;
时间控制员 协助组长分配研讨时间;
陈述人 如实向大会陈述集体研讨的结论及理由。
中粮集团规定,所有一把手都是所在单位的培训师,宁高宁也不例外。培训师就是催化师,中粮并没有建立一支专门的催化师队伍,而是首先培养一把手的培训技巧和催化技巧。在团队学习的基础上,中粮建立了一个领导力开发中心忠良书院。这是一个有中粮文化特色的书院,建立书院的目的是试图在行动学习的基础上,让培训更有体系,更有理论指导。
中粮的团队学习直接服务于集团战略,让其在各级经理人中成为普遍的工作方法,成为一个管理工具(如图3)。
中粮行动学习最大的成果一是造就了氛围,二是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更专业一些的就是质疑反思、系统思考。团队参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领导的一言堂或者避免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利益主导整个组织的规划。
中粮的行动学习即使做不到专业深入,但至少可以做到普遍。从2005年至今,中粮所有转型关头的培训和工作方法,从愿景、战略、流程、领导力、管理语言、核心竞争力到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等,从最高层到工厂都是如此,非常彻底(如图4)。
7.行动学习总结 篇七
与行动学习在国外历经七十多年的实践相比, 该理念从引进国内至今才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 时任中组部培训中心主任的陈伟兰教授将行动学习引入国内, 并在甘肃等地政府部门推广, 产生了良好效果, 引发国人关注。而真正引起企业对行动学习关注的是陈伟兰教授于2003年将行动学习引入央企华润集团, 得到华润时任董事长陈新华的大力支持。华润的行动学习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 逐渐发展成为华润推动组织变革、实现战略落地和发展领导力的重要手段, 在实现人才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同时,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行动学习在华润集团取得成功, 引发一连串的效应—中粮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石化、国家核电等国有企业纷纷引进行动学习以实现组织发展、人才培养、业绩提升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纵观行动学习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行动学习将在国内企业干部培养领域引发一场培训的革命, 必将成为国有企业干部培养的重要趋势, 主要缘由基于以下四个判断。
一行动学习:跨越“学习”与“绩效”的桥梁
在过去七十多年中, 国际培训领域的发展经历了培训 (T) 、人力资源开发 (HRD) 、绩效改进 (HPI) 和职场学习与绩效 (WLP) 几种范式。从侧重培训个人以帮助员工改善工作表现逐渐发展为向更广泛的关注个人、团队和整个组织的学习。表现为:从培训最初关注的技能培养到关注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从关注个体的成长到关注个体与组织的共同成长;从关注系统学习到关注绩效改进。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可以看到, 如何在工作场所的学习中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长, 这已成为培训领域发展的焦点问题。国有企业作为企业经营实体, 关注个人和企业共同成长也是干部培养的重要目标。
行动学习正是通过让学员参与实际工作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提升学员的能力, 它在“学习”与“绩效”两极之间架起了桥梁。传统的干部课堂培训通常只能做到信息交流和知识导入, 学员能否运用所学, 取决于其是否能“顿悟”所学;而行动学习则是通过完整的知识导入、问题解决流程、评估和跟踪框架来保证大多数学员“顿悟”和行为改变。行动学习扬弃了T、HRD、HPI及WLP, 使长久以来相互争执不下的应侧重于“学习”还是“绩效改进”的争论得以平息, 第一次突破了“学习”与“绩效”两极观的禁锢, 使二者实现了真正的互动。
二行动学习:满足CEO的期望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变革的推动者和业务合作的伙伴,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很长一段时间, 国有企业干部培训都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窘境, 困境出现时, 一般首先从预算中砍掉的便是干部培训。其主要的原因是, 培训不能满足CEO的期望。威廉·J·罗思韦尔 (William J.Rothwell) 在《CEO期望的公司培训》一书中指出, CEO关注的六大挑战是客户、技术、全球化、利润/降低成本、知识管理, 以及吸收、保留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干部培养不关注CEO想什么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所以, 干部培训只有关注并有效地帮助CEO解决其难题, 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通俗而言, 无论哪个国有企业或者企业处于哪个阶段, CEO关注的除了业绩还是业绩, 特别是持续性地提升业绩。作为干部培训领域, 只有探索一种有助于帮助CEO提升, 并且是不断地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方法, 才能更好地满足CEO的期望。传统的干部培训局限于关注个人能力的提升, 缺乏对公司业务问题和员工绩效问题的有效干预。而行动学习正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它超越了“学习”和“绩效”两极, 使得培训更加紧密结合企业战略需要、业务需要和员工绩效, 使培训更加重视“产出”——绩效和员工能力。行动学习可以为组织的一些主要战略如领导力开发、运营效率、工作绩效、人才保留等提供驱动力, 可以促使组织不断地在组织整体的基础上学习, 以便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三行动学习:克服MBA的无奈
MBA教育起源于美国, 最早的管理学院是188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成立的The Wharto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而工商管理硕士培训计划 (MBA Program) 要晚些, 约于1908年诞生于哈佛大学, 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MBA的诞生被认为是人类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因为它注重案例研究式教学, 摒弃了传统教育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特别是“二战”后, 源于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明显分离, 产生了对企业管理人员迅速膨胀的需求;同时, 战时经济转变为和平经济, 人们的消费能力大量释放, 市场兴旺, 为企业带来了大量扩充时机, 导致MBA教育更是蓬勃发展。
近几年来, 国有企业纷纷选送大量干部参加各种MBA (或EMBA) 培训。然而, 无论MBA教育如何兴盛, 避免不了种困境, 那就是:学员再怎么精于计算和分析, 永远避免不了的就是——他们总是在研究纸面上的、他人的、过时了的案例, 这是MBA教育的无奈!所以, 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在《要经理人, 不要MBA》一书中指出, “每个MBA毕业生都应该在自己前额上烙上骷髅标记, 并写上不适合做管理人员的警句。”这一令很多MBA毕业生们几乎要歇斯底里的观点指出, 教室和课堂无法培育出企业的领导者。明兹伯格有一句名言:“MBA是以错误的理由用错误的方法教给了错误的人。”他认为, 目前的MBA教育误入歧途, 试图脱离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环境来教授管理学, 这使MBA的辉煌神话在一夜间被打破。而行动学习的方式恰恰相反, 是通过让学员研讨自己所在企业真实的、目前正在解决的难题, 通过实践和行动,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能力, 以此培养企业的领导者。
四行动学习:治愈干部培训“习得性无助症”的良方
近几年, 国有企业培训风生水起, 很多核心管理骨干纷纷被送去参加种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培训, 从战略层面到执行层面、从人力资源到财务管理, 但是很多人员走出教室回到工作环境中, 发现老师讲的很多东西与实际运用差距甚远, 原有需要改变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依然照旧, 真是“课上听着激动, 课下想着感动, 回去一动不动”。久而久之, 便陷入了培训“习得性无助”状态, 对参加培训再无热情。
习得性无助, 是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 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 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干部培训的习得性无助, 是干部对培训沮丧表现的反应。治疗干部对培训习得性无助的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培训与实践的联系性, 加强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联系性。行动学习正是通过沟通“学习”和“绩效”两极, 强化学习与实践的关联性, 使得干部看见每一次的学习都能解决问题, 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与学习分不开, 由此来帮助干部发现培训最根本的本质和方向。
五结语
8.化学合作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 篇八
关键词:化学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建构主义教育观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1-0028-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为了确保化学课堂合作学习质量,笔者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入化学课堂现实,以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合作学习案例为抓手,与宁波市某所中学的化学教师展开了一个学期的合作研究。现从中抽取高一化学“氢能的开发和利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材)一堂课的合作学习作为分析案例,阐述我们关于化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实践,以期为当前化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提供借鉴与参考。
1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化学合作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效能的深入探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对我国素质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我国学者何克抗教授认为,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在鼓励运用多种先进教育理论指导的同时,应特别强调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同时也认为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也是社会性活动,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式的合作学习,才能了解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获得丰富、全面的认识。笔者认为,为实现化学新课程所确立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目标,提高化学合作学习效果,化学课堂合作学习设计与实施同样应自觉坚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
2把复杂、开放性的化学教材内容与探究课题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线索
合作学习首先必须要有适合学生分工合作的教材内容与探究课题,才有利于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因此,我们把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与探究课题作为合作学习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重要任务或问题,即设计真实的、具有一定复杂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与学习环境,激发并支撑学生展开探究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我们选择“氢能的开发和利用”一节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教材。因为本节教材中几个相互联系的课题首先具有真实性、复杂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特点:(1)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具有哪些常规性一次能源难以比拟的优越性?(2)在常规性一次能源日趋匮乏的情况下,氢能将来可能成为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那么它可能具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前景呢?(3)氢能至今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这是为什么?目前氢能开发和利用存在哪些困难?这些课题与整个人类和学生个体未来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和组织学生展开分工合作的探究学习活动。
3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确定合作小组,使每个学生都有职责
教学一方面要保障学生解决问题的充分自主权,保障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更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教师和学生每个人的观点、智慧都可以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为了和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必须首先将自己的思路及观点明确化,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进行自我解释。这样,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策略都被外显化和精致化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反思监控,提高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质量。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帮助他们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合作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教师先让学生预习书本上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个步骤,初步了解氢能的三大优势是: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资源丰富。然后从这三个优势出发,让其思考为什么并推测氢能的应用前景。了解氢能目前没有被大规模使用是因为目前还有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制取成本高昂;储存困难;运输困难。让学生围绕这些具体任务再去探明究竟。这样就把三大主题划分成七个更具体的任务。(2)教师先确定小组规模(每组六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让小组组内各成员的能力有所区别,但各小组的实力相当(有利于进行交流、合作和竞争),将全班同学分成七个小组,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小组的任务,然后教师就学习任务进行解释。(3)在每个小组内,同学协商决定每个人的职责任务,落实个体责任,并互相监督,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正式开始。(4)各个小组成员在经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活动之后,经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之后,就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优势互补,把各自成果整合起来,教师需要及时提供帮助,给予指导,掌握小组进行情况;(5)各组将自己的小组成果展示给大家,经过其他小组成员的讨论,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完善,最后重新整合为三个联系紧密的主题课件,老师就小组活动过程进行总结评价。(6)课堂上,教师把握整堂课的总体进程,对整节课进行宏观调控,课堂以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为主,教师和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建构活动具有社会性,因此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真正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本课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4.1教师设计了适当的问题,有利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给出适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本课例学习的是有关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氢能作为一种非常有利用前景的清洁的二次能源,它本身具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一次能源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它的应用前景可谓不可估量。本节课应围绕如下问题来进行:1.开发和利用氢能源有哪些优势?2.目前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有哪些困境?3.氢能源可能还有哪些应用前景?这三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解决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挑战性。我们要求学生将成果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这就保证了学生经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及信息传达的过程,保证他们进行积极的合作,体现他们的主体性。
4.2时刻把握化学新课程所追求的三维目标,指导学生的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而且非常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方式及合作的具体展开过程,细心体验和观察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更有利于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进展情况,给予及时适当的指导,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指导者这一角色的重要作用。
4.3教师积极地参与小组活动,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
我们对学生的精彩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对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参与者。因为小组的活动需要从外界得到及时的反馈,需要有人分享快乐和给予赞赏和鼓励,需要有人分担困难和提供支持。另外,当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因各持己见而发生争论时,我们也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并想办法让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争议及意见综合等过程,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帮助他们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边飞燕.化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思考[J].化学教育,2006,(5):32-33.
[2]李如密,马忠兴.合作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的构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6):38-41.
[3]宋红波,李敏慧.建构主义基础上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8):128-130.
[4]莱斯利·P·斯特弗等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29.
9.行动学习 篇九
中共防城港市委党校 杨平璋 防城港市高级中学 黄华珍
摘要:行动学习已逐渐成为全区上下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干部素质共有行动及培育组织文化、转变干部作风有力抓手,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本文通过行动学习价值分析、创先争优内涵发展及其关联度探讨,认为以行动学习为载体是持续有效推进创先争优现实之举。
关键词:行动学习创先争优 实践
一、导言
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是经中组部批准实施的重大国际合作培训项目,2007-2009年,先后以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物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为课题在区直单位试行开展;2010-2011年,在柳州、贵港、贺州、南宁、玉林等地市,就战略规划制定、重大项目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培养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领域开创性开展,成为 “2011年广西组织工作十大新闻”,并名列前茅;2012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正式启动第二期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逐级推广。开展行动学习已逐渐成为全区上下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干部素质共有行动及培育组织文化、转变干部作风有力抓手,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防城港市“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行动学习方略更为创先争优活动增添动力和色彩。
二、行动学习价值分析
1、开放式组织形式。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是围绕实际问题,组建学习团队,通过调查研究、学习研讨、方案实施、总结反思等流程步骤,实现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凝心聚力推动工 作,促进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的方式方法。其基本理念及价值取向在于“干中学、学中干”,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带动学习,促进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体现知识性、人文性、合作性组织形式及实践性、开放性、创先性组织架构。
2、反思性心智模式。古人云:“德正而悟明、悟明而思缜,思缜而行确”,从而指出了“行”影响“思”,“思”促成“悟”,“悟”感化“德”的逻辑思辩,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首先在于其心智模式及信念模式的改变。开展行动学习旨在增进交流、促进反思、凝聚共识、促进行动,通过反思问题、反思自我、反思组织,促进“创先进、争优秀”心智模式及信念模式形成。
3、包容性组织文化。行动学习围绕问题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学习团队,必然会促进不同思维的碰撞、多种角度的融合、各方信息的共享,从而推动个人进步与组织发展。在整个研讨过程中“没大没小、没上没下、没尊没卑”,大家都畅所欲言、直言不讳,都以“同学”相呼应、以“同志”相称谓,最终促成民主自由、开放包容、合作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
4、创先性领导方式。进入21世纪,领导活动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这不仅仅是一场领导体制的变革,而且是领导观念和领导行为的巨大变革,居传统地位的刚性领导方式正逐渐被柔性领导方式所代替。开展行动学习既是推进工作、培养队伍、促进组织发展的工具体系,又是增进人格魅力、修炼柔性领导力的生动实践,领会了行动学习,意味着掌握了领导方法,创先了领导方式及拥有了领导力。
三、创先争优内涵发展
创先争优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活动是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继续和深入,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 为着力点,以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础组织建设为落脚点,为持续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赋予“创先进、争优秀”新发展内涵。
1、理念创新是前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必须致力于理念创新。开展创先争优不局限于专项活动及特定过程,更重要是把“创先进、争优秀、谋发展、促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并持续付诸以行动。防城港市开展创先争优,始终坚持创新理念、开拓思路活动导向,“阳光选拔”工程植入“阳光、礼贤、敬士”等选才用人理念;“结对搬迁户、情暖百姓心”活动践行“聚人心、稳人心、暖人心”主体思想;“结对共建 先锋同行”活动体现城乡党建一体化思想;“六统强基”工程植入“抓基层、强基础”执政理念,等等。推进理念创新正是防城港市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之举,开展行动学习必将为创先争优活动再次植入新理念。
2、载体创建是关键。载体创建与实践是新鲜事物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及主题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源”。防城港市创先争优活动得益于各类载体的有效创建和生动实践,“阳光选拔”工程,有效实现在“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创先争优;“结对搬迁户、情暖百姓心”活动,有效实现在“文明征地、和谐搬迁”上创先争优;“六统强基”工程,有效实现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上创先争优;“非公党建红旗”工程,有效实现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上创先争优,等等。防城港市“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行动学习实践,既着力于“点”,又着眼于“面”,必将有效在破解难题、提升素质、转变作风、培育组织文化上创先争优。
3、人文化成是方略。“人文化成”是实现良好治理的最高境界,《易经〃贲卦》言:“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只有使“人文”理念持久深入人心,才能达到“化天下”良好效果。为使创先争 优活动真正起到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深化于神良好效果,必须寻找人文化成的方式方略。行动学习以团队组建为依托,以人文理念为动力,“民主自由、开放包容、合作和谐”的组织文化,为创先争优赋予人文化成全新内涵。
4、凝聚共识是动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旨在激发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较好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出色地完成党的工作任务。如:防城港市通过“结对搬迁户 情暖百姓心”活动,有效实现1277名党员干部与1277多户搬迁户结对,在真情结对、真心办事上凝聚共识,在“创先进、争优秀”上增添动力;“六统强基”工程,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以突出解决基层组织建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抓基层、强基础”上凝聚共识,在“统城乡、激活力”上增添动力。行动学习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促进个人发展,致力于推动组织变革,群策群力议事是准则,凝心聚力办事是动力,开展行动学习为创先争优活动赋予新的“动力源”。
四、以行动学习为载体,持续有效推进创先争优
行动学习是当前广西尤其是防城港市继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必须充分把握内在关联,积极探索发展内涵,坚持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学习中深化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中推动行动学习。
1、开展问题界定,精选研究课题,增进创先实效。开展问题界定、精选研究课题是行动学习的逻辑起点和首要环节,具有关联性、针对性及动态性等特点,其载体创建与实践主要基于现实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防城市港市行动学习重点突破层面,是当前市委急需推进的关键任务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问题界定及课题精选需要突出三方面分析:一是问题 4 症结分析。问题症结表现为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和矛盾,如市委重点课题:“创建广西园林城市对策研究”体现为本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广西园林城市标准的差距;“东兴试验区边境贸工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体现为东兴“过道经济”或“过客经济”现状与“以工兴贸、以贸促工、贸工互动”发展格局的差距;“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研究”体现为“大班额”现状问题与本市教育振兴工程的差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融入金融功能“一卡通”应用研究”体现为新农合缴费难、报销难、管制难等现状与业务管理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差距,这些问题症结分析透切与否直接影响行动学习及创先争优工作开展。二是问题原因分析。原因与结果是事物的内在联系,问题症结总是基于一定的原因引起,市委六大研究课题的问题存在,都与历史的、现实的、潜在的原因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比较的、发展的、战略的眼光和思维开展问题界定是精选研究课题、组建学习团队、增进创先实效的首要前提。三是课题价值分析。课题价值与否及价值大小直接影响项目工作推进,防城港市精选研究课题主要针对事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难点热点课题,是通过行动学习可以有效推进且在一年内能较好解决或部分解决、实施效果易于衡量的课题,是具有发展前瞻性、影响持续性和广泛参与性且能有效避免工学矛盾的课题,既立足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又体现上级党委战略部署。
2、组建研究团队,明确学习任务,搭建争优平台。行动学习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目标体系,组建研究团队是根本,明确目标任务是关键。防城港市“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行动学习工作思路旨在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阵营,以目标任务落实为引领,以点带面方略为突破,在各级各部门、各地各单位再次搭建“创先 5 进、争优秀”平台。市委重点围绕中心工作,组建研究团队,落实部门责任,突出抓好六大研究课题;其他部门围绕本地本单位急需推进的关键任务或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自选研究课题,组建研究团队,有序推进本地本单位行动学习。通过“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方式方略,着重解决一批影响全市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团队精神好的领导干部,积累一批具有较强推广运用价值和防城港特色的经验,形成一种常态学习、注重研究、民主决策、重抓落实的良好风气及打造一批“干中学、学中干”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团队,逐步实现防城港市行动学习及创先争优普及化、本土化、常态化和持续化。
3、健全组织机制,促进组织文化,创建先进组织。机制运行离不开“动力源”的有效开发,组织机制体现为外在动力,组织文化着眼于内生发展,外在动力与内生发展的有机融合便是创建先进组织的先决条件。防城港市行动学习是外在动力与内生发展的统一,从外在动力上,赋予强有力的政治推动及健全的组织机构,市委书记、市长任行动学习小组组长,市委常委均为小组成员,行动学习小组下设推动小组及执行办公室,推动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担任,组织部门专门负责组织实施;从内生发展上,既要着眼于组织文化、行业文化、团队文化及学习型组织建设,又要着力于推动组织变革、坚定理想信念、促进人文化成及价值追求,只有内外联动、表里合一,使组织运作模式与个人信念模式有机融合,才能更加有效创建先进组织。防城港市委重点研究课题召集人为市委领导,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作为核心学员并任组长、副组长,既赋予课题研究强大组织动力,又为推动组织文化及创建先进组织提供坚强保障。
【行动学习总结】推荐阅读:
行动学习计划09-26
学习四风行动心得体会09-02
简析行动学习法在在职法律硕士培养中的应用08-26
护航行动总结09-27
隐患排查百日行动总结07-12
畜禽整治百日行动总结08-09
治超专项行动总结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