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研究

2024-11-02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研究(共8篇)

1.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研究 篇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课堂正悄然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运用史料开展教学的背景下,图文互证、地图教学、人物(史实)评价等适用于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大众“史学方法激荡课堂,蔚为大观。然而不容小觑的是某些只适用于某一阶段历史的“小众”的史学研究方法,如考古学的方法、计量史的方法、口述史的方法等,或因使用范围有限而不被重视,或因重视程度不够而在教学中产生了偏差,影响了历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本文聚焦千口述史料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即当下历史课堂运用口述史料的误区举例、对口述史料在历史课堂运用的认识,以及历史课堂运用口述史料的实践探索。

一、中学历史教学运用口述史料的误区举要

在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中,一线教师已间或在运用口述史料,以求课堂更为生动形象,更能紧扣历史脉搏。根据笔者的观察,历史课堂运用口述史料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易被忽视:其一,片面强调 “口述历史”材料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危险性的存在;其二,“口述历史”材料缺少与其他类型材料的互证意识。现以实际的教学片段为例,略陈管窥。

1.片面强调”口述历史“材料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危险性

【案例 l 】(八年级)《听长辈讲那 “文革”的故事》

生1:我的伯伯说,在“文革”期间,他因为用红笔把“毛主席“三个宇圈起来,被批斗关进了牛棚。

生2:我妈妈说,“文革期”间每个人对毛主席都很崇拜,有疯狂的红卫兵把毛主席像章佩戴在自己的皮肉上,绝不允许说不尊敬毛主席的话,甚至连所佩戴的毛主席像上有一点灰尘的人也要抓起来进行批斗。

......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

生:当时把毛主席当神一样看待,个人崇拜现象很严重。

就口述历史材料而言,本案例中所涉及的采访对象是“文革历”史的亲历者,材料的原始性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上述案例发表千2003年的《历史教学》第6期,据此推测,当年的八年级(初二年级)学生当14岁左右。再往前推30年,其父母辈当出生于20世纪 50年代末60年代初,据此推测,“文革” 十年期间,他们的年龄大多在8至18岁之间,心智已渐趋成熟,价值观逐渐形成,对于“文革”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故可以将其判定为文革亲历者,所以他们的回忆自然可以作为论证 “文革期”间社会情况的一手证据。

然而,仔细考辨本段口述历史材料就会发现其证史效度不足,至少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口述史的记录者——学生——并未对口述史料准确性因素作必要的考察。例如 “毛主席头像上如果有灰尘就会被抓起来”这个说法到底是其母亲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诸如此类问题尚待进一步确认或者说明。其二,执教教师对口述史料”典型性”的考辨不足。例如未及考虑 “史料的陈述者所能代表的普遇性有多大”的问题:周遭所有人都是如此地对毛主席“崇拜“? 据笔者所知,在**期间各地基本上都有一些“顽固”的知识分子对个人崇拜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能否就其所看到的现象笼统地概括为“每个人对毛主席都很崇拜"?对此笔者的态度是否定的。

2.”口述历史”材料缺少与其他类型材料互证 意识

【案例2】(八年级)《听长辈讲那“文革”的故事》 生 1:我爷爷生活在市区,“文革期”间工厂不能进行正常生产,造反派经常进行武斗,厂里一片混乱。

生 2:我奶奶说,那时粮食不够,吃樟做的饼、面糊,好一点的吃菜粥、菜饭,穿的衣裳大都是土布、黄军装、蓝卡其布的料子做的,住的是平房,乡下都是烂泥路。

生 3:听我爷爷说,当时农村里不准随意地多养鸡鸭,说这是搞资本主义的一套,是要被批斗的,当 时流行的一句话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如何?

生:工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低下,缺衣少食。

上述案例中,执教教师巳经注意到了口述史料所代表的不同立场和真实力度,证史的效度比案例 1要强。比如“城市”和“乡下”、“生产”和 “生活",试图从不同的社会层面反 映“文革”时期的经济状况。另外,其口述史料基本上都是口述者的亲身经历,不存在“听说”的成分。

但仔细分析本案例使用的口述史料,至少存在两个潜在隐患:一是本案例的课堂实录发生在21世纪初,文中的爷爷、奶奶皆年已耄耋,近30年的时间间隔会不会影响其记忆的准确性?二是文中爷爷、奶奶基本上是农民和工人身份,一方面体现了基层民众对“文革”的看法,同时爷爷、奶奶辈等“同质” 人物的个人素养就成为一个“软肋",所回忆的内容严谨性和客观性当须存疑。所以,口述史料往往因为时间、记忆、当事人立场和素养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单独证实出必然的结论,在不解决这些影响因素的清况下,即使运用再多的口述史料也只是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不断进行“量的累积",而不是“质的飞跃”。

二、中学历史教学运用口述史料的定位认识

学术界关于口述史的概念,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英国学者路易斯·斯塔尔提出的,即“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以录音机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史料。美国知名口述史学者唐纳德 ·里奇对口述史的定义是:"口述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 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在此笔者无意对口述史定义做学术性的讨论,就中学历史课堂实际而言,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口述史料的具体运用。然而恰如本文前述,在课堂中使用口述史材料是“价值与危险”并存的,因此确有必要对口述史料在教学层面的运用做出探讨。

第一,就材料的性质而言,口述史料既有原始性又有主观性。由于口述史一般情况下是就历史的亲历者而做的记录,亲历者的现身说法能够极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的原貌,甚至帮助学生置身历史之中,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原始史料。但是,由于受到亲历者自身年龄、立场、素养和记忆的准确性等许多因素的限制,口述史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且这种主观性只能尽量降低而不可能彻底消除。鉴于口述史的如上特点,看重口述史原始性的教师往往非常倚重口述史材料;而在乎其主 观性的教师则往往避之不及。第二,就材料的运用而言,口述史料既要重用但又不能独用。这一认识是由口述史料原始性和主观性兼具的特点而决定的。所谓“既要重用“是 就口述史料的原始性而言,且其口语式的表述很容易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提升课堂实效,所以不可不用。所谓“不可独用”是指口述史料中因含有不可消 的主观性,无法单独据此论定结论,故须参以照片、档案等客观性较强的史料加以印证,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口述史料的“先天不足”以提高其在证史上的效度,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孤证不立,多重印证”的历史思维。

一般情况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心存 “多重印证”的理念的,但是在落实的时候往往把 “多重“本意为多种性质不同的史料误解为不同亲历者、不同角度,或者不同时段等的口述史料,导致 案例2中的缺憾。

以“九一八事变”为例,我们目前至少可以看到 三种不同来源的口述史料:张学良的回忆、蒋介石的日记、日本军方的回忆。甚至单就张学良本人而言,在不同的时期也对“九一八事变”有着不同的回忆。三方的立场、素养、记忆的准确性,以及对“九一八事变”的参与程度和扮演的角色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会导致三方在回忆此事变时的内容出现较大出入。因此需要其他客观性较强的史 料佐证,才可能对其做出相对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关于张学良本人的口述,须分析不同的时间、地点 和政局环境等因素,才能厘清其不同时期对同一事件出现不同表述的原因。

如此,关于口述史料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笔者的态度是:可用,须慎用。当教学实际需要使用口述史料时,大胆使用而非漠视,充分发挥其原始性;同时兼顾其主观性,使用其他客观性较强的史料与其互证,达到求真的最佳效果。

三、中学历史教学运用口述史料的实践 探索

基于上述关于运用口述史料的分析和认识,结合笔者日常教研教学实践思考,试举案例 3和案例4 ,以呈现笔者关于如何兼顾口述史料的原始性和主观性、口述史料和其他史料如何互证的相关思考。

【案例3】(高中二年级)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

材料一

(张学良说)西安事变,为了制止内战,为了抗日,我没有错。我不该扣留委员长,判刑 十年,无话可说。——(1947年)吴福章《西安事变亲历记》

材料二

良立志救国,反而误国,想救民,反而害民,自身千方百计图谋抗日,而自己之血反而未洒至中日战场上一点一滴;„„致良酿成巨祸,百身莫赎,中国今日之浩劫,不悉祸延何日。„„良 之不坚之处,正如夫子所云,在当时忧患、忿恨、好 乐、恐惧。在秉性上,好勇而不知义,自用自专;又未能趋就老成,才会酿成西安之变。否则,共产党何得施其伎俩乎 ?——(1956 年)张学良 《西安事变忏悔录摘要》

材料三

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 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做西安事变之事。——(1995年)张学良九十五岁生日发言

(1)据上述材料,张学良对发动西安事变的认识出现哪些变化 ?(2)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变化?(3)你如何认识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认识的变化?

本案例选择西安事变的主要亲历者张学良在 不同时期的发言或者回忆作为口述史料,探究运用口述史料的方法。问题一旨在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张学良对于西安事变在不同时段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但是三则材料都是该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其回忆具有原始材料的属性。那么,到底哪个是张学良真正的认识?教师顺势提出问题二,引导学生分析三则材料出现的背景、时间等因素,牵出影响口述史料的主、客观因素,启发学生认识到具有“原始” 性质的口述史料同样具有 “局限性”。之后通过问题三以总结升华该案例的设计意图,落实”既重用,又慎用“口述史料的基本方法:第一,须分析口述信息采集的时间、地点、环境,口述者的精神状态、年龄,访谈者是否刻意引导暗示,等等。第二,须分析口述史料的内在信息和逻辑的辨据,即准确把握、梳理口述者指陈事件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例如材料二的内容,据研究是张学良在蒋介石的要求下表达的,结合此时台湾“整顿”的政治风气,就不难理解张推之原因。

【案例4】(高中二年级)改革开放

材料一

改革开放最初十年上海郊区某村采访记录 村子里的生产队开始变得冷清,不用隔三岔五地召开批斗会或者动员会,连村里的大喇叭也因为长时间不用坏掉了。大家每天都忙着经营自家的生活,在上海(市区)和村子之间奔波。日子也确实一天天在变好。——本村当年村支书顾某,时年72岁

那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做点小生意。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很好卖。卖着卖着就想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成本又不高。——现上海郊区某服装公司负责人陆某,时年55 岁

我现在想着很后悔,胆子大的人当时都辞职下海了,做外贸,跑运输,都发财了。我想着国营企业 铁饭碗,后来还下岗,太后悔了,当时胆子太小。——现上海郊区某公司工人,时年58岁

材料二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 GDP 增长情况图(1978—198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年 GDP及增长率:

材料三世纪 80 年代上海街市

根据材料回答:

(1)以上海为例,20 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2)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你是如何得出如上结论的?

设计本案例的思考维度有二:其一,树立认识口述史料证史效度的意识。本案例所示材料中 选 择的对象包括村支书、小企业主、下岗工人,来自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不同阶层;其年龄当下在55——75岁之间,记忆力相对较好;他们在改革开放中命运各异,对改革的感知也有所不同;他们都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些条件同时具备,显现出本案例中的口述史料较高的证史效度。其二,示范口述史料和文献、图片等史料多重印证的方法。材料一来自社会成员的直观感受,但只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材料二、三则从国家层面和上海市域层面等宏观和中观角度切入,以真实数据和照片中的社会风貌展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如此选择这些材料,实为体现材料之间具体与普遍、微观与宏观、感性与理性的多重印证,以避免孤证证史的误区,也避免了案例2中浮于表层的”相互印证 ”,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集证辨据”的史学意识。

本文仅就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口述史料阐述 了笔者的思考。在反省当下中学历史课堂认识和运用口述史料误区的基础上,遵循从“问题来源——史学思想——史学方法”这一思考路径,做出了相关的分析。当然,口述史料在中学历史课堂的作用绝 不限于文中所示,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口述史料等,本文皆尚未涉及。唯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口述史料,严格地论证口述史料,才能得出严密的历史结论。为此,有志于以口述史提升中学历史教学品质的同道不妨一试。

2.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研究 篇二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 教师选取与教材相联系的史料, 辅助教学补充细节, 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具体、生动而真切的了解。如讲新航路开辟中关于东方的诱惑, 可以让学生首先看图《西欧商人清点钱币》, 然后诱导提问:1.图中男主人公在干什么?2.他身边的女主人在干什么?3.女主人手下是什么?4.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志地读书, 而是眼睛紧紧地盯住丈夫手中的钱币, 这说明了什么?由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学生明确这幅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崇拜金钱。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营造了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课的史料包括《兰亭序》《玄秘塔碑》《曹全碑》《化度寺碑》《多宝塔碑》《肚痛帖》等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书法作品, 不仅激起学生对书法历史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 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陶冶自己的情操, 加深对中国国粹书法艺术的热爱, 有利于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教学图片、视频资料、音乐等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思维, 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

二、有利于增加教材的灵活性,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 平,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 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的现有结论, 这会严重制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既增加了教材的灵活性, 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以及师生与教学文本 (教材和史料) 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 有学生在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大意“从春季二月开始, 不准进山砍伐林木, 不准堵塞林间小道, 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 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 不准毒杀鱼, 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后认为这份《田律》禁令, 不但有利于保护植物林木、鸟兽鱼鳖, 而且有利于保护水道, 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 是我国文明古国的骄傲。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 表现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究精神。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就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在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中提到“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开展史料教学就意味着将历史学习视为一项探究过去的活动, “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的静态预设性向知识的动态生成性的转变,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式转变”。

例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通过《中共一大会址》《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 在投降书上签字》《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地图》《渡江战役》《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开国大典》等图片、视频可以激起学生学习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的兴趣, 主动在历史情境中探究中共伟大革命历程的艰辛, 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四、有利于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命题逐步由传统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 试题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年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发现, 大量引进课外新材料, 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再进行设问, 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提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能力, 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已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 比如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的20道选择题全部是材料型选择题, 其中有9道题直接引用“文字史料”, 2道题引用“图片史料”。主观题更是全部为文字、图片史料设题。再如高考第22题第2问:“运用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 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250字左右) 。”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知道史家的历史认识受到掌握的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 存在认识的偏差, 要及时地修正历史认识, 同时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这道题显然是要求学生学会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不再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 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 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运用史料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适应高考试题改革要求起积极作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该多注重史料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研究方法, 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

[2]曹大伟, 赵世瑜.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 [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3]赵崇.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史料的地位与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0) .

3.基于史料运用的中学历史教法研究 篇三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史料运用 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有学者指出,20世纪以来教育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双基观”→“智能观”→“素质观”。反映在考试上,经历了重在测量学生对知识记忆的牢固性和答案的精确性、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到侧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素质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谓的综合素质,是立体的、多维度的。即,它既包括历史学科内的纵向知识综合把握、又包括历史与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知识,乃至社会阅历的横向知识的综合把握,以及运用以上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高考历史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量采用材料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试卷几乎全部试题都用材料设置情景,注重能力考查的倾向显而易见。如何使我们的教学与高考对路,这就要求我们对以往的历史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重视运用史料,逐渐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历史史料的教学价值

史料是指构成人类历史的宝贵素材,其蕴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宝贵遗产。史料不仅是历史研究中基本的要素和工具,而且在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行高中历史课本的一个特点就是增加了大量丰富的史料,如资料回放、历史纵横等。历史资料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而精心设计和选择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中深刻分析、取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史料,这对解决教材重点、难点内容具有事半功倍之效。而学生通过史料学习的过程,学会分析、学会思考,懂得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独立的个人思维品质。这也正是我们当今历史新课程改革和历史教学目的的最本质所在。

2 科学运用历史史料

合理运用课本史料。教材一般由引言、正文、插图、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注释等组成。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对“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给予较多的关注,因为这些资料会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对图表资料一般会较为忽视。其实,历史教学是非常讲究直观性的,通过插图可复现历史场景,也可引导学生识读图中隐含的知识或通过看图加深理解课本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我在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利用课本插图“孔子讲学图”设计问题: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学生仔细看图并结合孔子的相关思想后得出如下信息: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首创私人讲学;从孔子的学生来看有的年老、有的年少、有的衣着破烂可看出其“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从孔子的学生围坐于孔子四周,可看出其“礼”的思想,强调尊师;从孔子与其某一弟子个别交流可看出其“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这样通过对插图的观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既加深了对孔子的认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坚持“论从史出”原则,适当补充课外史料。高中教材本身包含了较多的史料,教师应着力用好这些材料。但由于篇幅等诸多原因,有些重点或难点并没有相应的史料说明和思考题,有时只有结论而无说明过程,使教师难以讲授,学生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有的放矢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课本外的史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结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好地培养能力。如讲孔子时引用材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并加以解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德治思想。

使用历史资料要防止“舍本逐末”。课本和课外提供给我们的历史资料是如此的丰富,但在运用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提纲挈领的原则。即历史资料的选用是为课本中心内容服务的,是为解决重点、难点内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服务的,切忌为用历史资料而用历史资料。如果一整堂课大部分时间被历史资料分析所占用,会将课本的知识体系结构肢解得零零碎碎,学生在课后难以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体系。那么这堂课无疑是失败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我们在运用历史资料时应注意防止的。

使用历史资料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选取资料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历史资料的运用是为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其中既含有知识的目标也含有能力目标。历史资料使用的本身包含着培养学生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选用历史资料时,应充分考虑面对的具体对象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学生相比,高一与高三学生相比,后者在分析史料的综合能力方面肯定优于前者,所选用的史料也应略难于前者所使用的。教师在选用历史资料时,要充分注意把握史料的使用和学生处理史料的能力层次相一致,注意学生年龄增长与历史资料难度的递增相适应。运用史料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结语

如何科学运用史料进行教学,这对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要经常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尽量向学生传递最真实的历史信息。另一方面,要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解释。如何解释历史可以有不同观点。旧教材更重用革命史观,新课程既有革命史观的痕迹,又有现代化、全球化的视角,总的似乎是文明史观。教師要知道这些史观的区别。

目前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材有不同的版本,如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等,不同版本教材选取的资料也不同,但高考能力要求一致。新课程的理念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学会“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换言之,教材本身就是服务于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我们要科学地运用教材资源和教材外的史料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个新课程的理念,实际与高考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9期

[2] 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2期

4.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篇四

这个观点极为片面,我认为史料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史料的选择中,选择真实的史料是一基本原则。通过真实的史料,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能更贴近历史地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在真实的感受下的分析,才是可靠的。

(2)史料的客观性和多面性

在史料的选择中,除了前面提到的真实性、可靠性外,客观性和多面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对于史料的多面性,主要是指尽量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向学生提供史料,使学生对结论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如对于科技革命的认识,我们在向学生提供科技革命带来的进步性影响的史料时,也应出示一些带来副作用影响的史料,以使学生能真正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史料的多面性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史料就一种。

(3)史料的可读性和通俗性

历史是生动的,充满魅力的。通过阅读激起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思想的碰撞才是关键,通俗的而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史料应是首选,套用庄周式的一句话来说,那叫“大雅若俗”。例如,上遵义会议一节时,出示长征前夕由于电台丢失而无法与共产国际进行无线电联络一段材料,再由学生来分析由此引起的结果,很自然就能与中共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干预,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结论联系起来。就材料而言,俗则俗矣,然而效果却是非常的好。笔者的一位现已为人师的学生至今还记得这一细节和结论,可见其印象之深,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细节”震撼的力量。诸如此类的材料其实很多,乡土史就是很好的史料,许多教师嫌其“俗”而不愿用,事实却证明学生对此是极感兴趣的,用得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用好“大雅若俗”的材料,教师的眼光和平时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4)史料的鲜活性和前沿性

随着史学界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史料也在不断地涌现,而其中的许多史料与现有一般结论是有矛盾的。这时候,就需要历史教师尽量地站在史学阵地的前沿,去获取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和信息,并把其中相关的,可信的已成定论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5)史料的适量性和适度性

在一节课中,对史料的选择除了以上所说几点外,还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史料的长度、容量,即要注意适量和适度,并不是史料越多、越长越能显出对史料的重视,关键是史料的出示要能说明问题。从技术环节上来说,史料过长,对学生的阅读往往很不方便;史料过多,切换过频,又常常使学生顾此失彼,抓不住要领,冲淡了主题。因此,在选择史料的时候,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5.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之我见 篇五

一、史料研究在历史学科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明天向何处去”,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在今后我们还要面临很多的新挑战。纵观历史那些伟人无不是精通历史。我们今天的很多政策措施其实在历史上也有一些相似的影子,但是我们更加完善了。而今天,我们的身份是“继承者”,也是“思考者”和“规划者”„„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就需要从学习史料开始着手。

学习史料可以让我们知道过去,了解发生在每一个时代的大事小事,可以让我们从历史中找出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人类的发展方向,乃至于个人未来的人生道路该如何去定位,如何才能更好的向前走,都能从史料中找到答案!

另一方面,从更好地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并赢得中考的成功角度来看。环顾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我们发现主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型,而这也是今年我们中考的题型。在这两类题型中都出现了很多的史料需要学生读懂、理解和分析才能解题,尤其是按照08年中考佛山卷中选择题占24分左右,非选择题占16分,其中非选择题没有严格的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的界限,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史料的分析在整场考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并且很好地抢占这一高地,那么我们有机会力图重围,取胜于中考

二、史料,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来源主要包括古迹、遗址和文物、文字记录。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史料和一些图片等。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把握好史料是学好历史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共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同感:史料,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可能是在初一时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史,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很多学生会有新鲜感,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快地就要碰到很多史料,尤其还有不少是文言文,往往历史老师对初中学生所学历史非常熟悉,对其中涉及到的史料往往烂熟于胸,认为学生也能够读懂接触到的史料,因此就对此缺少关注,再加上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在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是缠着老师一追到底,而是不懂就算。这样就形成了读不懂史料,无法做题,就乱做甚至不做,以后见到史料就头脑发胀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习惯养成后到了初

二、初三虽然接触的是现代文为主的史料,但是很多人对它已经敬而远之,不愿意去读史料,更不可能很好地分析和作答,这就学生觉得历史难学、不好考的主要原因了。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史料,学生有困惑、有害怕的心理是正常的,但是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并带领他们克服遇到的困难。比如我们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一些材料:

材料一: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呜呼!欧罗巴铁骑,入汝室矣;将高卧白云何处也?吾愿青年之为孔墨,而不愿其为巢由;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R.Tagore印度隐遁诗人),不若其为哥伦布与安重根!

——陈独秀《敬告青年》

从这则材料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世界潮流和对社会的要求,学生一方面通过阅读了解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也从另一方面了解到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敬告青年》发表在《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敲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再如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很多同学看到这段材料,就觉得难以理解,不想也不愿意去阅读和理解,更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克服惧怕的心里,抓住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个关键词,并且联系上下文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能清晰地看到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国人思想的转变,从而为思想的解放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也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这段材料选自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小说中的“狂人”象征着一代还不能够被多数民众理解的文化先觉者,是一个英勇孤独的战士。他通过痛苦的反思,得出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封建宗法制度“吃人”。在小说的结尾,鲁迅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借狂人之口,揭示了封建传统思想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暴露社会病根,以引起国民的注意。非常形象地展现了积贫积弱的中国和先进中国人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努力,给学生心灵很大震撼!

通过以上的材料,学生们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了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运动兴起在20世纪初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授之以渔,让史料助学生成功 如在学习如何评价隋朝的大运河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史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问题可以这样出: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简要说说胡曾和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要答好这类的题目关键要把握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千里长河、隋、涿郡等等与大运河紧密相关的词语,结合我们所了解到的大运河概况、开通的影响、对它的评价等知识才能很好地解题,否则如第2题就不知所措了,而在答第3小题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能简单、准确地回答的情况。又如,在2006年海南中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的同意,(英国)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件,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分析断定,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中国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与英国相比,两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要解好这一题目首先要求学生把握好材料一中“议会限制王权”这一关键,从而准确地判断出这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断定这一制度是君主立宪制。这才能为解决第2问主要区别奠定基础。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很好地读懂材料才能为分析、作答作准备。因此,我觉得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让他们相信通过多学习多分析多做练习可以取得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的中考或者其他试题中都出现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出自书本中的,也包括了不少的新材料、新情景,其实看似繁杂的史料中隐含着很多的历史信息,丰富了学习并且为解题提供了很多帮助。反复地引导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暗示,让学生充满读懂史料解好题的信心。

2、教会学生一些解答的方法和技巧,如:关键词法、带着问题读材料法、推敲法、反证法、排除法等。通过长期的努力,我们的学生拿到材料已经不是措手不及,而是懂得写写划划并从中分析。

3、多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提点学生,引领他们一步步了解史料,运用史料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品尝成功的滋味。

4、及时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方法,并学会归纳解题方法。

6.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浅析 篇六

【内容摘要】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教学主题适当引入一些史料,这不仅能够让知识教学极大的得到丰富,这也会给学生理解很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提供依托。引入史料是历史课程的教学中一种非常值得采用的方式,课本的容量和篇幅毕竟有限,不能非常详尽的给学生介绍很多内容,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做出教学补充。教师要善于发挥史料对于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用史料来给历史课堂增添色彩。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史料 运用

运用史料来丰富历史课堂,这是一种非常值得采用的教学手法。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对于很多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知,史料的引入便能够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教师要将更多有价值的史料以灵活的形式引入课堂上,这会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带来很多显著效果。

一、史料运用应体现“适时”原则

在引用史料来辅助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遵循一些相应的教学原则。首先,在引入史料时要灵活的把握时机,要在最适当的时刻引入这些素材,这样,史料的教学辅助作用才能够充分得以发挥。不少教师在引用史料来辅助知识教学时对于史料引入的时间缺乏有效的把握,引入的过早,学生很可能理解不了史料内容,史料的出现还可能带给学生认知障碍;引入的过迟,学生如果对于很多内容已经形成了既定认知,史料中的信息则难以再带给学生影响,史料教学能够发挥的效果也很局限。因此,教师一定要以恰当的时机将史料引入课堂,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史料对于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

如,在讲述《宋金南北对峙》一课时,在分析宋高宗和秦桧为何要杀害岳飞这一问题时,由于教材中对于该事件介绍的非常少,学生凭借以往的了解误认为岳飞是秦桧一手策划害死的,还有些学生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又认为秦桧是当时金派回的奸细,宋金要议和的前提是要处死岳飞。这些都会给学生理解真正的史实造成障碍与混淆,想要让学生对于这段历史有正确认知,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给学生提供一段明朝史学家文征明《满江红》里的一段材料。这段史料能够让学生清晰而客观的认识这一段历史,能够更正学生的一些认知偏差,纠正学生形成的一些偏见,这才是史料教学的价值体现。

二、史料运用应体现“适量”原则

史料在运用时也要体现适量原则,这一点也很重要。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内容的描述,相关的史料非常多,将这些内容都引入课堂显然不实际。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筛选这些内容,结合教学主题来有针对性的选取那些更有价值的史料,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中来辅助知识教学的良好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对于史料有合理的筛选,并且适量的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这样才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实效。

比如,在教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资治通鉴》形成较好的认识,这是本课内容的一个教学重点。但是,对于《资治通鉴》一书的评价和阐述非常多,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引入课堂的史料进行合理筛选。教师可以在综合考虑后选择三则史料跟材料引入课堂,便于学生理解。一则是宋神宗命名的《资治通鉴》的用意:“监于往事,有资於治道”;一则是清史学家王鸣盛的一段评价:“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还有一则是毛泽东对于《资治通鉴》评价的节选:“《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的神采飞扬,传神的很,充满了辩证法”。控制史料的用量能够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获知教学重点,史料的教学辅助效果也更容易体现出来。

三、史料运用应体现“适度”原则

对于史料的应用同样应当做到适度,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够让史料发挥积极作用。有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在针对这类素材进行教学时,涉及到的史料通常也有着一定的理解障碍。这时候,教师就要充分把握史料引入的适度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水平来选取合适的辅助素材。这样才不至于给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负担,史料也能够真正发挥其教学辅助效果。

在教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时,本身课的内容较多,加之属于民族政治范畴,学生理解起来较难,而全课内容也都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运用恰当的史料将这一部分的历史深入浅出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在几个学习环节中补充一些相应的史料,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料,如《清平定准噶尔卷局部图》,五世**喇嘛印、驻藏大臣令牌、金奔巴瓶等图片。这类史料会为学生化解知识学习的难点提供帮助,能够真正发挥教学辅助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这部分知识的体会。

结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挥史料对于知识教学的辅助效果。教师在引入史料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史料引入的时机要适当、内容要适宜、难度要适中。只有这样,史料才能够真正为知识教学带来促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良好吸收。

【参考文献】

7.历史教学补充史料五注意 篇七

在历史教学中补充史料, 可以充实教学内容, 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材。讲授西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时, 如果按照教材讲述, 西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起来, 制造铜器的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 就显得非常笼统和抽象, 学生得到的只是一种模糊的印象。笔者在教学时补充了如下史料:上海博物馆内的西汉铜镜, 当光线照到镜面反射到墙上时, 墙上的光圈内会清晰地出现铜镜背面的图案和“见日之光, 天下大明”八个大字, 被称为“魔镜”, 经过多年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由复旦大学光学研究所揭示了其中的奥秘。通过补充这一段史料, 进一步说明我国两千多年前制铜工艺所达到的水平, 既具体生动又赋予其教育意义, 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深刻了。然而, 一些历史教师在补充史料时, 容易出现偏差,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故事性的成分居多, 凭一时心血来潮, 大讲特讲, 以致于喧宾夺主, 反而冲淡了教学内容, 结果课时不够用, 下课铃声一响, 只好草草收场, 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因此, 历史教学补充史料要特别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真实性。是指所补充的史料必须是真实的, 可信的。教师在选择史料时,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它的真实性。有些演义小说、野史以及影视中的人或事, 为了塑造典型形象, 带有虚假的成分, 我们在选用时要特别慎重, 辨明真伪, 去伪存真, 不能把文艺作品中的记述一概当成真实的史料, 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 这容易使学生真假不分, 误把“假史”当成了“信史”。如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就被刻画成了一个白脸奸臣, 这与史学家所著的《三国志》中的曹操相去甚远;诸葛亮草船借箭也并非实事, 正史《三国志》的有关列传和《资治通鉴》的有关部分都没有记载, 利用雾天驱船佯作进攻, 向曹军借箭的是东吴孙权而不是诸葛亮, 而且是在赤壁大战之后, 孙权在淝

曹中原

水与曹军作战时发生的。注意了史料的真实性, 我们补充的内容才有说服力。

二是新颖性。是指所选用的史料应该是鲜活的, 是史学界的最新成果, 不宜采用那些已经过时了的史料。如明末农民战争, 涉及李自成的结局, 教材提出了两种观点:正文部分:“1645年, 李自成率农民军辗转到达湖北九宫山, 遭到地主武装袭击, 壮烈牺牲。”注释部分:“有的书里说李自成没有死, 后来做了和尚, 直到康熙年间才去世。”学生必然会产生疑问:这两种结局究竟哪一种真实可信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教师可援引《瞭望》杂志《谜底的揭晓关于<李自成结局研究>》中对李自成结局所作的定论:“大量的文物、史料证明, 李自成并非出家当了和尚, 而的确于1645年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这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精心考证后写成的, 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驱散学生心中的迷雾。

三是乡土性。是指补充史料应尽量选用乡土教材。因为乡土教材所反映的内容, 有些是学生耳闻目睹的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 学习起来会备感亲切, 不仅容易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学生从本地区悠久的历史、古代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中, 切身体会到先人对祖国和世界作出的贡献, 容易从家乡的光荣革命斗争历史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从而化为勤奋学习的实际行动。如讲唐朝的文化时, 将常德李群玉的故事引入课堂;讲辛亥革命时, 将宋教仁、蒋翊武的事迹引入课堂,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四是现实性。是指所补充的史料要与现实相联系, 富有时代气息。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如果离开现实谈历史, 就失去了史学的借鉴功能, 失去了我国传统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 所以选择史料要有现实性。如讲授世界时局的新变化时, 补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及炸毁我驻南大使馆的资料, 说明当今世界时局的新变化:苏联解体后, 两极格局被打破,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企图凭借其优势实现称霸全球的单极格局。美国认为俄罗斯和中国是其最大障碍, 为了对俄、中形成包围之势, 实施东西合围策略。在西方, 东欧剧变后, 东欧国家不仅接二连三出现分裂, 而且纷纷要求加入北约, 只有南联盟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 成为北约东扩南进的障碍。这就使学生认清了当今世界时局的新变化, 并赋予历史以现实意义。

五是适度性。是指所补充的史料要有所选择, 不可信手拈来, 过多过滥, 要补得恰到好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历朝历代的史料浩如烟海, 每件事每个人的史料也不止一条二条, 可补的东西有很多,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选择, 表述事件、描绘环境不可凭心血来潮, 随心所欲, 漫无边际。同时还要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做到难易适中, 通俗易懂。如果对初一学生补充的尽是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史料, 将是“食而不知其味”, 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 挑选那些与之密切相关的典型史料, 以便更好地说明历史事物的本质。

当然, 历史教学补充史料, 还要注意其情感性、趣味性、适时性、变通性、直观性等等, 但注意到了以上五个方面, 其他“性”也就水到渠成了。总之, 历史教学如何补充史料, 值得引起历史教师的高度重视。另外, 补充史料必然要涉及到史料的积累和储备, 所以, 历史教师除了要阅读专业书刊外, 还要广泛阅读其他书刊, 做到博览群书, 对于可供教学之用的史料进行摘录, 或剪辑成册, 汇编成史料专辑, 以便备课时随时选取。只有善于学习, 勤于钻研, 积累了大量生动丰富的史料, 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永葆魅力。

数学课堂教学

过渡语设计的原则和方式

筅华中科技大学附中王德昌

我们把课堂教学中, 从上一教学环节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语言称为过渡语。过渡语的科学设计与合理运用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上一教学环节引入到下一教学环节, 实现教学诸环节的无缝连接, 达到教学的结构美。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设计合适的过渡语呢?笔者认为, 应遵循五项原则, 可采用八种方式。

一、设计过渡语应遵循五项原则

1.联系性原则。运用过渡语的目的是实现从上一个教学环节到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要通过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实现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

2.多样性原则。即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 采取多种形式的过渡。

3.激励性原则。即设计过渡语要关注学生的表现,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科学评价, 以维持学生的持久的学习动机。

4.简捷性原则。过渡语应简洁明了, 忌拖泥带水。

5.实效性原则。即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实际的作用, 切忌牵强附会, 力避空洞的“花架子”。

二、设计过渡语可采用八种方式

1.承上启下式。即通过揭示上一环节教学内容与下一环节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实现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

如:可用如下过渡语实现从二项式定理到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的过渡。

我们已经学习了二项式定理, 知道了a, b任意两数的和的n次方的展开式

8.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研究 篇八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选取与教材相联系的史料,辅助教学补充细节,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具体、生动而真切的了解。如讲新航路开辟中关于东方的诱惑,可以让学生首先看图《西欧商人清点钱币》,然后诱导提问:1.图中男主人公在干什么?2.他身边的女主人在干什么?3.女主人手下是什么?4.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志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住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了什么?由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明确这幅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崇拜金钱。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营造了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课的史料包括《兰亭序》《玄秘塔碑》《曹全碑》《化度寺碑》《多宝塔碑》《肚痛帖 》等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书法作品,不仅激起学生对书法历史的浓厚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加深对中国国粹书法艺术的热爱,有利于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教学图片、视频资料、音乐等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思维,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

二、有利于增加教材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的现有结论,这会严重制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增加了教材的灵活性,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师生与教学文本(教材和史料)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有学生在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大意“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后认为这份《田律》禁令,不但有利于保护植物林木、鸟兽鱼鳖,而且有利于保护水道,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国文明古国的骄傲。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表现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究精神。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就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在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中提到“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开展史料教学就意味着将历史学习视为一项探究过去的活动,“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的静态预设性向知识的动态生成性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式转变”。

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通过《中共一大会址》《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地图》《渡江战役》《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开国大典》等图片、视频可以激起学生学习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的兴趣,主动在历史情境中探究中共伟大革命历程的艰辛,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四、有利于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命题逐步由传统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年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发现,大量引进课外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再进行设问,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已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比如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的20道选择题全部是材料型选择题,其中有9道题直接引用“文字史料”,2道题引用“图片史料”。主观题更是全部为文字、图片史料设题。再如高考第22题第2问:“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知道史家的历史认识受到掌握的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存在认识的偏差,要及时地修正历史认识,同时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这道题显然是要求学生学会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再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运用史料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适应高考试题改革要求起积极作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该多注重史料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2]曹大伟,赵世瑜.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M].长沙:岳麓书社,2004.

[3]赵崇.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史料的地位与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4]张蓉.浅谈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2011(9).

上一篇:《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音乐教学反思下一篇:申请书应该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