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2024-09-29

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共8篇)

1.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拍手游戏吧。 游戏一: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 游戏二:教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 游戏三:教师拍6下,学生拍2个6下。 游戏要求:

(1) 注意停顿。如“游戏一”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儿。 (2) 注意思考拍的次数。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 师:大家表现真棒,听到这节奏明快的拍手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主题图)

(设计意图: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看一看。

师:这幅图中有什么?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 师: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

课件演示;2根胡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6根红萝卜移动到一块儿,排成一行。

引导学生说出:红萝卜6根,也是3个2根。再连起来说: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同时课件演示圈图,即把红萝卜每2根圈起来。

总结;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个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 (2)摆一摆

师: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组织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怎样摆能够看出它们根数的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下堂巡视。

组织学生汇报操作情况:如何摆的?为什么这样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同桌互相说一说。

(3)圈一圈。

组织学生打开教材50页,观察白萝卜图片。

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白萝卜与胡萝卜根数的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 组织学生圈一圈。

学生汇报: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它们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 课件演示:白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每2根圈起来。

组织学生继续表达: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胡萝卜的5倍。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 2.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1)改变胡萝卜的根数。

师:小兔子吃掉了1根红萝卜,现在白萝卜的根数与红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自主探索,再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白萝卜与红萝卜比较,红萝卜5根,白萝卜有2个5根。白萝卜的根数是红萝卜的2倍。

课件演示:将白萝卜每5根圈起来。 (2)改变白萝卜的根数。

师:小兔子吃掉了1根白萝卜,现在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自主探索,再汇报交流。

预设:白萝卜与胡萝卜比较,胡萝卜2根,白萝卜9根,不过5倍了,比4倍多1根;小兔子再吃掉1根白萝卜,白萝卜有4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4倍。 (3)说一说,理解提炼倍的概念。

师:我们在比较各种胡萝卜的数量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什么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师:你是怎样认识倍的?你觉得什么是倍?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动画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用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这个量就是它的几倍,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先圈一圈,再填数。

(1)出示题目,如下图。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再填空。 红花:黄花:

的朵数是

的(

)倍。

2.比较跳绳的长度(练习十一第2题)

(1)出示题目,如下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填空。 短跳绳: 长跳绳:

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

)倍。 (2)全班汇报交流。(如右上图,可通过添加虚线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长跳绳的长度中确实包含3个短跳绳的长度,并为画线段图作铺垫。)

3.完成“做一做”第1题。

(1)组织学生观察圆片的种类(绿色的、橘黄色的、蓝色的)及每种圆片的数量,自由选择两种颜色的圆片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2)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记录自己比较的结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4.完成“做一做”第2题。

(1)学生审题,先提问“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再拿出学具小棒摆一摆,完成填空。 (2)组织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摆的?

(3)改变(增加或减少)第一行或第二行小棒的根数,设计开放的比较活动。 (4)组织学生汇报: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增加变式练习,设计开放题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建立倍概念的模型。练习第1题将标准量画在下面,目的是通过变式练习,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式,在辨析中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第2题通过连续量的比较,在丰富学生对倍概念的图形表征的同时,为后面画线段图来表示倍数关系作铺垫;第3题和第4题是将“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改造成开放题,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倍的本质,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组织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概念。

预设:爸爸的年龄是我的年龄的4倍;一位老师植树的棵数是我的3倍;书包的价钱是文具盒的6倍??

(设计意图:在认识了倍之后,让学生从这一全新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先鼓励学生交流本节课学习的感想。例如,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从同学的发言中学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最后,教师再进行学习过程与学习知识的总结。 2.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

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2.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进入新时期, 社会上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现在电脑都普及了, 让学生花这么大的工夫练字, 值得吗?尤其是毛笔字, 已经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 又不要人人做书法家, 何必让小学生去练?

可是恰恰相反, 《语文课程标准》并未因为电脑的普及而降低了写字教学的要求, 相反倒是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

“电脑取代论者”只是把汉字看作纯粹的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 殊不知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让学生学写汉字, 是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人能写字, 字也能“写”人。也就是说, 写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培育人的灵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课程功能, 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写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记得郭沫若先生曾为《人民教育》杂志题词:“总要把字写的合乎规格, 比较端正、干净, 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 能够使人细心, 容易集中意志, 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 粗枝大叶, 独行专断, 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为什么写字可以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呢?因为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 就得全神贯注, 凝神静气, 仔细观察字的结体, 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 并要脑眼手相应, 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疾徐。这样久而久之, 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品质, 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

学生通过写字养成的细心、沉着、注意力集中等心理品质又能对学习其他课程产生良好影响。上海市内江路第二小学曾对小学生写字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做过测试, 其结果是:语文学习成绩优良的85名学生中, 写字不符合大纲要求的只有8人, 占9.4%, 而在17名成绩属于中差的学生中, 却有14人写字达不到大纲要求, 占82%。在数学成绩优良的69名学生中, 有87%的人写字达到了大纲要求, 在成绩属于中差的学生中, 写字达到大纲要求的只占25.6%。 (方水浩《小学生写字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写字往往是人的心理状态的反应。扬雄在《法言》中说:“书, 心画也。”意思是说写字是用线条来描述自己的心理状态。岳飞是个抗金英雄, 他的书法作品大气磅礴, 透出一种刚毅挺拔的英雄气概。所以有人评论他是“字如其人”。人的灵魂可以通过写字来表现, 反过来说, 写字活动对于陶冶人的性格、气质、情操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 文字是一种凝聚力。因为在汉字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孩子写汉字, 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的文化, 民族的思想、感情。语言学家洪堡特把这个问题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坚持写字, 就能让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 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与自豪, 从而工工整整写字, 方方正正做人。在《难忘的一课》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 这篇课文中, 一位船员看到光复后台湾的一所小学校里, 青年教师正在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写:“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他的眼睛湿润了。老师只是在教孩子们写字吗?不, 他分明是在向孩子们传递着民族的感情、爱国的情意!

诚然, 电脑的普及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 用电脑制作文本的确是便捷多了, 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书写活动, 更不具备写字活动本身所特有的育人功能。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

怎样才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写字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对写字教学进行再认识。“新的视角”“新”在哪里?我们只要将《语文课程标准》跟过去的大纲比较一番, 就能知道“新”在何处。

一、知识、技能与情感相结合

过去的大纲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并不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将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等都是有关汉字方面的知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则将其作为写字过程中的要求提出:“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这就告诉我们, 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是为写好字服务的, 我们不应将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作为独立的知识去传授, 更不应当拿这些内容去考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写字时的情感体验。如第一学段要求用硬笔写字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三学段则要求“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此种情感体验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伴随着书写活动油然而生的。

事实也是如此, 在学生练习写字的过程中, 知识的运用、技能的锻炼、情感的体验是融为一体的。汉字是用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结构。写字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疾徐来抒发情感和描写意境的。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田字格安排笔画, 按照笔顺去写, 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避让, 实际上就是力求运用有关知识将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 在写字的实践活动中历练写字的技能。一旦他们对汉字的形体美有所感悟, 就能对写字发生浓厚的兴趣, 乐此不疲, 越写越好。字写得整洁、美观了, 生活习惯也随之变得整洁了。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有个五年级的学生, 平时脏兮兮的, 作业本子也和本人一样脏兮兮的。后来由于天天练字, 天天在优雅的古筝声中描呀仿呀, 久而久之, 字写干净了, 人也变得干净了。现在做的作业, 跟过去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家长看了, 高兴地说:“没想到练字把我家孩子练干净了!” (于永正《教海漫记》)

二、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我体验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与过去的大纲有很大的不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理念是,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必须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的陈述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其中虽未出现“学生”字样, 但却是暗含在其中的。同类内容, 过去的大纲则是从教师的角度陈述的。如“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怎样执笔、运笔, 使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教学生”“使学生”的措词屡见不鲜, 强调的是教师的传授。

传统的写字教学, 大都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 让学生机械反复地练习。如指导某字的写法, 就是不厌其详地交代某字从田字格的某处起笔, 某笔压在田字格的某某线上……名曰指导, 其实是一种繁琐分析。然后让学生如法炮制, 写上三遍或五遍。为什么必须要这样写而不要那样写, 学生则懵懂不知。《语文课程标准》认为,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 学生获得的任何知识, 都是他们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 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 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 从而获得写字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如临帖, 就要先自己仔细观察、揣摩, 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再动笔临摹。然后再将自己临写的字与范字对照, 哪笔临写得好, 哪笔临写得不好, 然后再临写第二遍。如是逐一对照, 学生就知道了某字该怎么写, 不该怎么写, 要注意些什么。又如, 写“地”字, 土字旁为什么最后一笔一定要变成“提”?不变行不行?教师可以先板书一个“土也”, 让学生观察这个字好看不好看, 怎么写才好看, 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土”字作为偏旁必须变形, 否则两个部分并肩而立, 互不相让, 字就显得很宽、很散, 没有整体感, 不好看。举一反三, 连类而及, 学生也能悟出:为什么左右结构的字左半边要左舒右敛, 而右半边则要左敛右舒。

又如过去抓儿童的写字姿势, 只是要求他们做到“三个一”, 至于为什么写字要“三个一”, 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其实也可以让儿童自己体验一下。先让他们执笔写字时手指靠近笔尖, 学生立马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清笔尖, 身体就得前倾, 头向左偏。时间久了, 不仅人易疲劳, 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再让学生手指离笔尖稍远些, 他们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 胸部也能与桌缘保持一拳的距离了。学生有了体验, 就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写字姿势, 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九年一贯, 持之以恒地抓好写字

过去的大纲, 小学、初中是分开的, 在教学的设计上这两个阶段都是自成体系的。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将小学、初中打通, 九年一贯, 通盘考虑。在写字方面, 就形成了一个由硬笔到软笔、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训练体系。

过去的写字教学为什么效果不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了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 就更谈不上坚持长期、系统的训练了。低年级还让学生用田字格练习写一写字, 到了中高年级, 除了抄抄生字, 就很少有机会练习写字了。让学生过早地脱开范字自由发展, 这是小学生写字不“入体”的重要原因。

苏教版新编的国标本,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 将写字编入教科书, 形成“两根柱子 (阅读和习作) 、一条龙 (写字) ”的整体框架。坚持“识写结合, 描仿入体”。即教什么生字, 就相机练习写什么字。让学生通过描红、仿影逐步“入体” (不是入颜柳欧赵之体, 而是入楷书之体) 。不是只一二年级描红仿影, 而是一描到底, 一仿到底。不是只在写字课练字, 而是将练字融入日常的作业、日记、习作等书写活动之中, 要有“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第一学段, 要注意打好写字的基础。初入学, 注重养成写字的正确姿势, 并要反复抓, 抓反复。平时写字要做到“练字先练姿”, 务求形成良好的习惯。过去的大纲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语文课程标准》则改为“规范、端正、整洁”, 在“正确”的基础上突出了“规范”的要求。为什么要突出“规范”的要求?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 需要计算机更好地处理文字信息, 汉字的规范化直接影响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效率, 也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步伐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所以写字规范的要求就被提到日程上来。汉字的规范化需要从娃娃抓起, 所以我们在这一阶段的教科书中除了在字形、读音上注重规范外, 还不惜篇幅, 列举了每一个生字的规范笔顺, 以求小学生从小就能按照笔顺规范书写汉字, 增强其规范意识。

进入中高年级则主要学习写钢笔字, 以书法家写的规范楷体为范字, 让学生描红、临写, 并学习写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部分, 还在题头部位插入了文房四宝、著名书法家、著名法帖等图片, 让儿童在习字的同时, 感受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进入初中, 进而练习规范、通行的行楷, 并临摹名家书法。

3.《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篇三

分数的再认识

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6~38页。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分数吗?(记得的请举手)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学习分数,好吗?(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师:说起分数,老师就想起了两件发生在我身上的趣事。想听吗?

师:上星期老师买了个蛋糕,吃了它的,感觉还不够饱,便把整个都吃完了;昨天有个朋友请老师吃蛋糕,我同样吃了,结果把肚子撑得好辛苦呀!同学们,为什么老师同样是吃蛋糕的,却会有不同的结果,到底怎么回事?谁知道?(学生最后猜出是一个大蛋糕和一个小蛋糕,同时在屏幕打出相应图片,使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从吃蛋糕的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数量也不同,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二)动手操作,初步体验

出示题目:分别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并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的大小一样吗?(课本38页第3题)

提出要求,生动手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图形来再一次初步感知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数量也不同。

(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活动一:拿粉笔

创设情境,老师这儿有三盒粉笔,你们能从每一盒粉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吗?老师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呢?(我准备把全部粉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

4.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篇四

永城市第八小学

张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不仅能将一个物体平均分,也可以将一些物体当做一个整体平均分,并能正确平均分,从而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并掌握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能准确地表达出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且说出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能够理解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单位“1”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知“分率”而得出“量”,从“整体”得知“部分”,由“部分”重现“整体”。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画表格)

一、分数的产生。(出示课件)看到这两个图形,你知道今天的内容与什么有关吗?(板书:分数)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对于分数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继续对分数进行再认识。

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

二、揭示单位“1”。

视频中最后一个问题“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说一说,拿出一张便贴纸试一试?(描述)除了苹果、便贴纸,观察一下教室周围,想想我们身边,哪里还能找出?(如果不能举出,就以教室物品为例。提示说出的含义)(预设1、当所有孩子举的都是一个物体时,将16张便贴纸为一份分给每个四人小组的组长,一个物体可以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出其中的,现在每组组长和成员讨论:用这16张纸能表示出 吗?然后将这些纸的平均分给组长在内的每个成员。)(预设2、大部分孩子举的都是一个物体的例子,如果有一个孩子举出多个物体的例子,提问:他举的还是一个物体吗?(不是),是一些物体,不过,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________?我们来亲自试试。将16张便贴纸为一份分给每个四人小组的组长,一个物体可以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出其中的,现在每组组长和成员讨论:用这16张纸能表示出

吗?然后将这些纸的平均分给组长在内的每个成员。)引导说出:把16张纸看成一个整体。

“1”很奇妙,它不仅可以是一张纸、一个苹果,当一条线段有计量单位时,可以是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一叠纸、一排书架、一摞书......我们都可以将他们看作是一个整体,在以后分数的学习中,通常会把一个整体称为单位“1”(板书)。

三、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含义。

(出示课件)根据提示“谁是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表示其中的几份?用几分之几来表示?”来描述这两个分数的意义。

引出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填空并观察分数的分母表示什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呢?(表示这样的几份)。

同桌互说:一人举出一个分数,对方说出其意义。

四、操作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一)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分数游戏。

活动一:每个人举出自己手里的4张纸,听老师说分数,快速取出相应的数量并举起来。

(分别为、、)每举一次问:数量都相同吗?为什么?(单位“1”相同)

活动二:(在上一环节正在进行期间随机多发给一些小组几张纸)现在,每个小组把所有人的纸都集中到组长那,一起数数一共多少张。(报结果)每组听老师说分数,派代表快速取出相应的数量并报数。(取出你们组中所有纸的)

每组取出的都是,为什么表示的数量却不同呢?(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单位“1”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

(二)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将两张便贴纸贴到黑板上,已知“部分”求“整体”。

这是一个图形的,你能画出这个图形吗?(应该注意横向两个为其中一份,出现画成纵向或分开的情况要及时纠正)。(随机练习)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更深入的认识?

分数的学习有趣吗?生活中有很多分数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大家做一个善于发现的小学习家。(下课)(附课本图片、课件、教学反思各一份)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部分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

(一)。由于提前被告知的失误,一直按老版教材准备的,但临上课前才发现,但有幸的是,这节课我是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结合起来准备的,无论哪种版本,都脱离不了“单位„1‟的认识;分数的意义;“整体”、“部分”间的关系;分数单位”这些内容,所以并没有很慌乱。

这节课我的初衷是利用手中的“便贴纸”玩转整个学习过程,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但在教学过程中随机拿出身边的“书”、指出教室中的物品对孩子们进行分数意义的解释,显得更加形象,孩子们也容易理解。在进行最后一个“部分”与“整体”教学过程中存在失误:开始准备的是一个整体的是一个,没有考虑横向纵向的问题,在发现版本不同后利用的是课本上的两个,在展台上展示孩子们作品时没能考虑周全,出现了知识性错误,这是以后课堂上必须要避免的。

5.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篇五

学生情况分析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教材分析

问题。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看书”“捐款”“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实物导入,能贴近学生实际。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三份,而这节课,不再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了.但教师掌控要好,是把几个东西分一分,但还是要平均分.事先教师准备学具(不同数量的圆片)直接引入,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多少份, 强调要平均分.用什么分数表示.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重点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现在大家猜个谜语:母子两边分……(学生回答:分数)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2、复习导入,出示图形:

提出复习要求:仔细观察这3个图形,说出这3个图中阴影部分是什么分数,它们各表示什么?

(1)图1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2分之1来表示。

(2)图2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三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3分之1来表示。

(3)图3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4分之1来表示。

(通过让学生说分数,认分数,说分数含义的过程,了解学生以有知识的起点。)

3、他们的回答都非常准确,说明他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老师想看看今天大家的学习效果,有信心吗?

二、活动引入新课学习

1、老师这儿有三份圆片,你们能从每一份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

提出观察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能提出问题吗?

(在这里要强调各自是把谁平均分了,学生分别拿出的是6片、4片和3片。)(学生可能的回答)

(1)都是1/2,怎么拿出的片数不一样?

(2)为什么三个同学拿的数目不同?

2、小组合作活动

提出活动要求: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圆片的1/2,拿出的片数却不一样多呢? 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会是不一样的,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1)学生借助学具独立操作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

师总结:同学们都认为每份的总片数不一样,所以三个同学拿出圆片的片数不同。那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

验证:现在请刚才的3位同学把所有的圆片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的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这时要乘热打铁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整体“一”。并举例说明,比如,一堆煤,一把铅笔,一个苹果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单位1或整体1。(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在比较中初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体会整体不一样多,所以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强调平均分,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3、总结归纳

(1)原来分数还有一个奇妙的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2)学生总结:(能表达出以下内容就可以)一份圆片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份圆片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1/2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可以是一些物体,可以是一个计数单位,学生没学过 把多个物体看作“1”这部分应有所强调,这里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来理解单位一或整体一。这里要让学生明确分数不像以前学的数那样很多情况下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两个数间的关系就可以,不一定要概括出什么语言、四、理解应用

1、为了表扬同学们对刚才所学知识的态度和效果,老师给班级读书角买了2本书。出示挂图:

师:淘气和笑笑都看了这本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学生汇报:因为的书厚薄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1”不同,分数表示的量也不同。)

2、阅读教材34页的“画一画”

画出每个图形的4分之1,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总结)

提问:为什么4个方格可以用4分之1表示,1个方格也可以用4分之1表示呢?(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A:把4个方格平均分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

生B:我把1个方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只不过这个一份小一些。

五、巩固练习

1、指导阅读:书上第35页第1题,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简单复习分数的意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说出1~2个图形所表示的“整体”与“部分”的意义。)

2、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教材第35页第2题。(老师巡视检查)

3、出示教材第36页第5题,在交流中请学生说说理由。(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估计与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数感。如果学生遇到理解困难,可以借助事先准备的图形和小棒在组内演示解决,最后由学生代表汇报演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4、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完成36页第6题

思考: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练习,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总结汇报: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分数即表示一种关系又表示具体数量,分数只有带上单位才是一个具体的数(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事物的乐趣)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

12片 1/2 6片 8片 1/2 4片 6片 1/2 3片 结合线段,数形结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4—36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教具准备

课件,任意大小的圆一个。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生分析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

(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

(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的分数吗?通过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个分数?(自由说出已知分数)

师:谁能给老师说说,1/2表示什么?(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同学们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可是,老师还是想检验大家一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检验呢?(愿意)

师:好,大家都同意,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圆纸片,折出它的1/2。(动手折纸)

师:谁愿意将你折的展示给大家看呢?(两名拿有不同大小圆片的同学展示)

师:请同学们认真对比观察,他们都正确的折出了自己图形的1/2,可为什么同样是1/2,折后图形的大小却不一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分数的再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从折出圆片的1/2,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数量也不同,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 活动一:拿水笔

师:这儿有三盒水笔,你们能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请三名学生到讲台前)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把全部水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动手拿,并将拿到的水笔展示给大家看)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三人拿出的枝数不一样。

师: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学生汇报)师:同学们都认为每盒的总枝数不一样,所以三个同学拿出水笔的枝数不同。是不是这样呢?现在请3位同学把盒子里所有的水笔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水笔的总枝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 生A: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6支,全部水笔的1/2是3枝。生B: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生C: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师板书:

6支

1/2

3支

8支

1/2

4支

8支

1/2

4支

师:我们把水笔的总支数叫整体,将取出的1/2叫部分。(补充板书)师:水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不一样;水笔的总支数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一样。

师:假设共有10枝水笔,它的1/2是多少?100枝呢?(集体回答)

小结:总支数相同,1/2所表示的支数相同;总支数不同,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活动二:说一说 师:带着对分数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为什么?(出示课件)

(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学生汇报:如果是同样的书,书的厚薄相同,也就是总页数相同,两人看的页数就一样多;如果书的厚薄不同,也就是总页数不同,两人看的页数就不一样多。(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师:(演示课件)现在你觉得谁看的多呢?为什么?这里的1/3是把谁平均分成三份?

师: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分数相同,整体不同(相同),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同(相同)。

设计意图:运用刚刚得出的结论来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体会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游戏:请1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占小组人数、大组人数、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三、巩固练习,反馈分析

画一画:国庆阅兵式上,群众演员在天安门广场排出了各种不同的方阵,现在这个正方形是其中一个方阵的四分之一,你能猜测出这个方阵的完整形状吗?请大家打开练习本,试着画一画。

(发挥想象,独立创作,板演到黑板)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画得也不错。看来下次再有大型的表演,导演一定要来参考咱们的意见呀!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虽然形状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是什么呢?都是由四个正方形组成的。

选一选:根据一根圆木的1/3,判断这根圆木。根据一个圆的1/4,判断这个圆的3/4。(课件示题)

填一填: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部分。(课件示题,指名回答)辩一辩: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层层深入的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通过画一画、选一选的练习,在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时,进行逆向思维练习,提高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意识,又有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填一填通过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再一次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辩一辩是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同一数量所对应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同;分数不同,整体不同,所对应的数量无法比较。在练习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你知道吗?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埃及在3700多年前的“莱茵德纸草书”中就有关于分数的记载.我国使用分数的时间也很早,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里,就有许多有关分数及其应用的记载。

四、全课总结

6.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篇六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水笔”、“比一比”、“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水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大多数的学生能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问题,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继续思考的:分数的再认识,再认识的内容有两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思考一:这里的“进一步”、“体会”两词就属于模糊词语,对于老师而言,比较难以把握,到底“进到哪一步”?“体会到哪一层”?

7.大学英语教学的再认识 篇七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角色,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 英语作为一门知识, 又作为社会交流的必要手段, 在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培养新时代的外语人才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是学时少, 任务重, 要求高, 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个挑战。笔者想从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体会谈点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们商磋。

一、应用多种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而且应将英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锻炼融于每堂课中, 使学生得到的能力自然而完整, 尤其是在大学英语一、二年级阶段, 这四种技能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也就是说精读课上不能只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听力课上只重视听力能力的提高。传统英语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费时低效, 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后阅读能力有了较高的提高, 听力、口语甚至写作能力仍处于初级程度, 连一般的日常交际也无法进行, 很难适应同步交际, 竞争的时代,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成为语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探讨的问题。目前, 在国内外普遍流行的有任务型教学法、词汇法以及综合学习方法SQ3R (Survey、Question、Recite、Review) 法等各有千秋, 教师应在方法上多研究, 摸索一种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真正地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学习方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学习目标、学习效果都有密切的关系。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点金术, 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它,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可以不断的获取和更新知识, 终身受益无穷。

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一是通过课堂教学, 结合内容,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使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法指导的全过程。值得的注意是教师上课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 教师的教学方法力求恰当、灵活多样和具有创造性。二是借助课外活动。如举办学法指导讲座, 各种项目竞赛活动等, 不但让学生知道具体方法, 而且还要了解其异同, 便于掌握运用。

二、转变教师角色,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首先, 这就要求教师的主要作用应体现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上, 教师要从外语可得规律和外语教学规律出发,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引导学生系统地训练各种技能, 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说没有哪位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然而, 是否每位教师都肯花精力设法去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热情, 这就很难说了。通常的情况是, 抱怨学生不用功的多, 而认真去分析、解决的少。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作为教学重要环节来抓的就更少了。目前, 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不努力, 基本在应付, 因为是学校规定的必修课不得不学。究其原因, 多种多样。但其中相当多的学生并非真正不想学或不想学好, 而是或原因有基础差, 或因学习方法不对, 事倍功半, 动摇了积极性, 或因对外学习的长期性, 艰巨性认识不足等等, 久而久之, 丧失信心。整天忧心忡忡, 精神不振, 把精力放在担忧上, 其结果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教师应先对这部分学生热情, 耐心地关心鼓励, 再及时启发他们树立勇于奋斗, 知难而进的精神。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出现思想波动时, 通过个别交谈, 既指出存在的不足, 又指出努力的方向, 增强他们学好外语的信心。

其次,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多元化角色。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内容和方法, 而且应实现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龚嵘, 2006) 。在这个过程中, 外语教师中介者角色的确定使教师由传统语言教学中传递语言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习者建构语言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的引导者 (navigator) 和促进者 (facilitator) 、学习任务的设计者 (designer) 、心理支持者 (psychological supporter) 、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participant) 和合作者 (cooperator) 以及学习成效的评价者 (evaluator) 。这种新的角色所暗含的理念要求对外语教师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某一具体教学方法或语言学理论的掌握, 而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和理论基础自主建构语言教学信念, 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以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注重传授文化知识。

一谈及英语教学, 人们往往只想到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也有一种误解, 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是掌握一套语法和发音规则, 加上一大堆词汇, 这样就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了。其实以上所述只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整体, 重要的是文化因素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文化的定义可以有好几十条。根据Goodnough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通过社会所得的知识, 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 因此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 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总是相关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断言, 不了解文化, 便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学习英语的学习, 因为以希腊神话和基督教为两大组成部分的欧洲文化和影响了我们近三千年的儒家道教和佛教家思想相距之远是人们所共知的。

文化学习如此重要, 这就要求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注重传授文化知识。我们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文化修养, 深入挖掘所教材料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并注重要求学生与本国文化相对比。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 从而有效地掌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进而克服学习英语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 达到“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文化能力” (Cultural Competence) 兼备的目的。我们知道, 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犯语言误解或因误解而造成的交际的中断。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方国家背景知识的贫乏或受本国文化影响而造成的误解, 传统语言教学过多偏重于语法、词汇的讲解, 忽略了文化学习, 这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对它国文化的理解与宽容, 也有力于更深刻地理解本国文化, 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更有价值。

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

“未来的文肓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尤其是目前, 大部分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设备等有限, 学生在学完两年基础英语后, 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算完成, 这对于将来考研, 用英语作为工具获取专业知识非常不利, 既使在大一、大二这两年内课时也是非常有限。因而教师应多启发指导学生为自己负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语言学习基本规律, 变“苦学”为“乐学”, 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学知识, 更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目前许多英语学习者持有错误的学习观念。如:把语言仅仅看成是词汇加语法;过分强调语言各种能力的独立性以及认为非英语专业比专业英语对语言的能力要求低, 学习中过分强调教师及环境的重要性等等 (丰国欣, 2001) 。学习者错误或不恰当的观念会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带有盲目性, 从而导致低效的学习策略。因此, 构建学习者科学的外语学习观念体系极其重要。科学的学习观念体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离开这一观念体系, 即使有外语水平非常高的教师、现代化的设备、完美的语言环境, 也难真正学好外语, 因为外在各种条件的作用, 只有通过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及其所支配的学习行为, 才能反映在学习效果中。尤其对大学新生, 要进行“洗脑”。只有这样。经常地、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评估将会对英语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结合专业, 丰富课堂教学。大学英语所选用的教材, 文、理科通用。

这就在内容上为结合专业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如《大学英语 (修订本)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精读课文中关于地理、旅游、历史、法律方面内容的课文各有若干篇等。而在正课文后每册配有科技知识方面的文章, 这些给老师充分利用教材, 上好课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结合所教专业, 补充许多专业有关的词汇, 并要求学生尽量掌握, 为后期大三、大四的专业学习打良好基础。由于所学的知识专业有联系, 学生们对未学到的知识充满渴望, 自然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总之, 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因素诸多, 但是, 我们的教师如果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以上几点, 并将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势必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贯彻执行新大纲方面取得更加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C.&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Williams, M.&R.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陈文存.论外语教学中的理念[J].外语界, 2005, (6) .

[4]丰国欣.新生外语学习观念中的误解及其转变的理据[J].外语界, 2001 (4) :6-10.

[5]龚嵘.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探微[J].外语界, 2006 (2) .

[6]刘学惠.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5) .

[7]李志厚.论教师学习的基本追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 .

[8]贾爱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3.

[9]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化外语教学—理论、实践和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

8.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 篇八

一.调动主体参与兴趣,给课堂确定预期的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自主参与意识,对学科失去兴趣,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成果,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将是一句空话。但主体的参与兴趣不能单靠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或者不断变换花样去吸引学生。教学活动是双向的,而学生的一方,不仅要有参与的兴趣,更要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志品质。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才是获取知识的主体,而不是有花样就有兴趣,没兴趣就不参与,这样,很容易滋长学生的依赖心理甚至推卸责任的心理。因此,老师完全可以事先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责任。比如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任务是登上六级台阶,大家为这个目标要努力攀登,迎难而上,争取到达胜利的顶峰。学生有了责任的课堂和为目标而拼搏的课堂,其实也给了他们体尝艰辛,体验成功的场所。没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认识和“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意志品质,生命就缺少了韧性。

二.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运作

一个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必须是充满问题的课堂,老师在一节课中能否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能否推动课堂教学顺利运作的关键。问题就像一道道关闭的大门,需要不同的钥匙才能打开,学生在寻找钥匙、打开大门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他们思维发展、智能提高的过程。同时,在一个“寻找钥匙”,主动探究的课堂上,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方向。

三.尊重主体感受,给课堂注入人文的关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上的“每一位”都有不同的特征,都有被人欣赏的渴望。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强调:“每个个体都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表现不同的智能特点和智能组合。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差异,坚持要所有的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相同的内容,就破坏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全部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不能要求他们在同一个方面达到同样的水平。就像我们要求学生跑步爬上一座山,要在同样的时间到达同样的地点一样,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上有些学生的“反常”行为,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他们要么走不动了,不愿意走了,要么迷失了方向,要走丢了。老师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鼓励和引导,或者给他们确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在一个奋斗着、快乐着的课堂上,生命就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喜悦。

四.重视主导者的“解惑”作用,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新课程要求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老师在“放手”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旁观者,而弱化甚至摒弃了“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传统教学中死讲硬灌的做法与我们的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我们固然要舍之,但并不意味着不讲。教师既然需要“解惑”,就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堪当此任。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也要有一桶水,否则,“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地方多了,甚至连这一杯水都不给学生了,师也就不必成为师了。只有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没有老师适时的引导和及时的评价拓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停留在已知的状态。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之所以“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援疑质理”,就是因为先达能使他的“疑”得以解开,能将“理”讲透彻。在一个不能将思维引向纵深的课堂上,生命的感悟就缺少了层次和深度。

五.课内与课外结合,实现课堂与生活的链接

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同样,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我们提倡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及时地运用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让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但如何链接,不能只凭借想象,也不能只看生活的表象。比如说,今天学了《我的母亲》,于是生活的链接就是让学生都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学生体验一次生活不难,难的是走向生活后持续生活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更要培养这种能力,让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走出社会都有用武之地。有了生活内容的课堂,生命的绿洲就有了宽度和广度。

在解读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课堂这个主阵地变得水草丰茂,成为生命生长的绿洲,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去儿童福利院的策划书下一篇:绿色文明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