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的利与弊(8篇)
1.网络学习的利与弊 篇一
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校中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荒废学业,甚至引发网络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网毒猛于虎”。越为越多的“问题学生”的根源在于迷恋网络,曾几何时的“武侠小说热”、“言情小说热”、“追星热”开始沉寂,取而代之的是经久不衰、愈演愈烈的“网络狂热”,网络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在校学生及相应初中生源校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在校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寻找引发学生网络犯罪的诱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翼引起有关学校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一、在校学生上网现象严重及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校中学生上网比例居高不下,因网络引发的犯罪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呢?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众多内容混杂的风站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据专业人士统计:互联网上80%的游戏软件来自境外,多数网络游戏都是以扮演角色互相砍杀为主,充斥着暴力、欺诈、色情等内容,让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拨,如同吸上了“电子海洛因”,通宵达旦,夜不归宿,不仅荒废了学业,损害了健康,而且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姜堰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曾破获一个由在校学生组成的拦路抢劫团伙,在询问其主要成员犯罪动机时,那个刚刚年满15岁的少年是这样表述他当时的心理状态的:“当时我们已经玩了五个小时的游戏了,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非常兴奋。身上没钱了还想玩。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人路过,仗着人多,就一拥而上„„”。网络游戏中存在的暴力、欺诈、赌博、色情等不健康内容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严重腐蚀着他们的心灵。这对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2、不规范的网吧经营和管理,使犯罪的发生有了滋生的土壤。网吧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违反规定,专门在学校周围设立网吧,吸引在校生上网或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为了留住上网的孩子,许多网吧还提供吃住,通宵经营,帮助孩子逃避学校管理和家长追查,对发生在网吧内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听之任之,甚至纵容、包庇,客观上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场所。
3、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的矛盾难以解决,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而青少年宫、文化宫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业余时间空虚无聊,流入网吧,受到毒害。
4、青少年心智的不健全易受到网络的冲击。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涉世不深,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容易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过份追求物质享受、容易沉迷于暴力、色情等感官刺激的缺点充分暴露出来,只图一时满足,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5、警--校--社会三者之间缺少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学校对于学生的上网行为一般采取“堵”的措施,关上校门、叮嘱家长,其余时间也奈何不了,而公安部门也只能在犯罪发生之后亡羊补牢,结果却于事无补,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网吧步步逼向校园,有的成为学校的左邻右舍,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管理和秩序。如果警校及社会三者之间能形成有效的防预体系,对在校生上网行为和网络犯罪形成有效的扼制,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加强治安巡查,将未成年人拒之网吧之外,同时联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调查,我认为,作为管理学生的主要责任人的学校在严控学生上网、预防在校学生犯罪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公安部门也在净化社会环境、综合整治黑网吧、打击犯罪等方面缎带予积极的配合。要从根本上解决在校学生沉湎网吧,减少在校生网络犯罪,作为学校必须要:(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力度,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开展文明网络工程建设,正面引导学生上健康网、绿色网。(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吸引沉迷网络的学生。(四)构建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形成社会共管合力,让学生们在和谐环境中健康成长。
1、加强法制教育。
近几年,国家为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对相关网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必须加大普法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呼吁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有效打击违法行为。推广绿色上网软件。协同家长监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
2、提倡网站自律,倡导网络文明,共建绿色网络。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青少年德育模式,现代教学模式要和网络接轨,比如开办网络学校,开设网络课堂等;笔者调查的两所学校均的健全的校园网络设施,市职教中心还是教育局师资培训的基地,拥有近400多台计算机,两个网站,学生在课余可登陆学校网站。但学校的德育工作内容缺少对学生网络文明的专题教育。其次,要开展青少年“网德”教育,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以及规范的网络伦理。目前泰州市大部分职业学校此项工作仍是空白,部分学校虽然有所思考,但未能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再次,要使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是非长短,自觉培育良好的兴趣与爱好,用道德、知识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广大家长也要对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内容有所监督和提醒,对学生加强网络知识的普及和引导,要形成共同的防范意识,为下一代创造安全有益的成长环境。
3、开展更多更精彩的课余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与网络争抢生源,将陷入网络泥潭中不能自拔的学生挽救出来。作为职业学校,除了彰显职业特色之外,我们还应将文体特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之一,用活动作为载体,融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荣誉感等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
2.网络学习的利与弊 篇二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师培训学习, 促进教师深入生产实践,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促进教师更新观念, 强化教师对现代课程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智能结构、水平差异与个性需求, 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角色的转变。探索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职教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表彰在教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 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职教教师教育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 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进一步得到激发。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 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 以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为基础, 以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和机制为保障, 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 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为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加快教师学历达标步伐, 提升专业课教师学历层次。各地要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 采取有力措施, 通过各种形式, 尽快使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尚未达标的教师达到合格学历要求。创新职教教师研究生培养模式, 不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规模, 积极鼓励教师接受各种形式的研究生教育。显而易见:发展职业教育, 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发展的前提是创新, 创新的基础是学习。没有一个领导不想发展好他所在的学校?没有一个领导不想发展好职业教育?除非这个领导是个庸才, 无德下流之辈。
人最难得的是有个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热情想发展学校, 办好教育, 为教育事业尽一份力量, 不求流芳百世但求为学校谋发展。一个极度高昂想发挥光和热的人, 当受到挫折时, 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遭受雹害一样, 永远都不会盛情绽放。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当一个人心情愉悦的时候, 很快就接受新事物, 这时才能谈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当一个人情绪不好时, 学习、工作效率那是无稽之谈。教师教育学生我主张的一个观点就是—率先垂范。那么, 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作为教育者, 自己做不到的怎么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做?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又是什么地位、什么形象?和熊川武教授所说的“要想让学生学习, 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让他学习的人”相违背的, 何谈教育效果?是的, 正像领导所说的那样, 教师可以在家学。可是, 在家学不到其他贵校的一些先进经验, 办学理念, 新方法, 新技术, 新教法, 新工艺的。培训只要用心去学习, 换回来的可能是两倍三倍、五倍十倍的价值。所以培训学习只能是利大于弊!
1.学习间接经验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使职业教育少走弯路快速发展。
2.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地填充新的血液, 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接踵而来不断涌现。摒弃了学生以往听课那种枯燥乏味感, 消除学生视觉疲劳。
3.一套衣服穿久了会使人产生厌倦感, 适当的调换服装的色彩和款式。教育学生也是一样, 陈旧的知识、落伍的教法与久穿的服装有什么两样?
4.培训学习学的是兄弟学校浓缩的精华, 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可谓说是无价之宝。
5.一人学习全校受益。要把学到的知识以报告的形式毫无保留的讲给全学校的教师, 让全校的教师都有所收获。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知识技能快速的更新, 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 提高技能, 才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更好地服务于职业学校发展, 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了振兴职业学校专业的发展, 更好地打造精品品牌专业;更新观念, 提高业务能力, 积极提倡专业教师培训学习。
培训是提高教育者素质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是学习、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 竞争变成了掌握先进知识、运用先进知识, 塑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快鱼吃慢鱼”取代了“大鱼吃小鱼”。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个人, 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 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以创新促发展、促改革, 是我们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增强竞争能力。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措施, 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创新观念靠什么?要靠学习, 靠培训, 接受新思维、新举措的洗礼。
3.浅析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 篇三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已成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为社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正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但网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社区成员带来便利与自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正确把握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使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学习社区;虚拟空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5-0068-03
一、引言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独学”变为“群学”,使学习结构由“封闭”变为“开放”,最终使教学结构由“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建构”。同时,学习者在虚拟社区中通过交流信息、讨论协作、共享彼此之间的信息、思想、观念等,不仅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而且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前,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资源设计不合理问题,使用时人员和时间的相对集中问题等。本文试图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功能入手,简单分析了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与弊,并针对其各种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概述
1.定义
关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表述。胡凡刚是从社会学角度理解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的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1]甘永成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学习目的的人组成的学习团体在Internet上构建的虚拟学习环境,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动、讨论和协作等学习方式,共享彼此的观点、资源、知识、学习经验和集体智慧,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达到学习的目的。” [2]甘永成学者所给的定义通俗易懂,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因此笔者也更倾向于他所给出的定义。
2.特征
(1)超时空性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与传统学习社区最大的区别是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你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随时进行交流互动。它拓宽了学习者的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与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交流学习,共享资源等,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式学习。[3]
(2)开放性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主动式的学习。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是促使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学习形式之一,它完全尊重学习者个性发展的需要,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没有年龄、学历等限制,也没有社会地位高低之分,更没有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繁杂的管理机构,只有管理能力有限的管理员。
(3)交互性
交互性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基础,交互是形成社区成员归属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网络虚拟社区的交互性包括人际交互、学习系统交互、自我交互三方面的内容。[4]在传统教育中,人际交互通常指学习者与指导者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交互更多指的是学习者在交互工具支持下,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习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学习系统交互是指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学习者要进行学习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与搜索技能,学会使用各种社区工具,并应用这些工具与技能来与其他学习成员进行信息交流。自我交互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新旧知识的加工与整合,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同化过程。交互性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者的社区归属感。
3.功能
根据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使用对象的不同,将其功能归纳为如下几点:
(1)为教师或组织者提供学习指导的支持服务。如教学计划、在线教室、教学公告栏、教学日志、课程管理、作业管理等。
(2)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学习的支持服务。如学习导航、学习计划、学习记录、在线笔记、学习日记、自我测试等。
(3)为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的支持服务。如BBS中有不同的功能模块、问答区、分享区、生活交流区等。
(4)为社区管理员提供相应管理的支持服务。如权限设置、系统设置、成员注册登录管理、数据备份等。
三、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利
1.有利于加快知识的传递
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学习,这种超越时空的学习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知识传递方式,为人类交往学习提供了革命性的新形式。在网上,没有国家的限制,没有地理空间的界限,学习者宅在家里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驰骋于不同的文化知识空间中,加快了知识的传递。
2.有利于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的,采用课堂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习者往往都是被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学习社区进行学习。在适应了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后,学习者积极地接受并参与学习,协作完成学习任务。除了学习知识外,学习者还掌握了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法、技能,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3.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效率
交互性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典型的特征,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交互方式的不足,它的交互性不仅包括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人际交互与自我交互,还增加了与学习系统的交互。在传统教育中,人际交互大多指教师和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而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交互指的是学习者在交互工具支持下,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习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学习,这样有利于协作学习的开展。[5]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可以通过社区论坛发帖的形式向其他成员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救助于教师。因此,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这种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效率。
四、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弊
1.平台学习资源设计不合理问题
目前,平台学习资源设计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资源内容的应付与随意堆砌、资源的版面设计单一呆板、资源内容的“营利式”。首先,资源内容的应付表现为资料内容大多与课本无异,即课本的电子版,大多是设计者为完成任务而制作,而不是为学生而设计;资源内容的随意堆砌是指虽然资源内容不全来自课本,但都是一系列材料的随意堆砌,设计者没有深入加工,择其精华部分。其次,资源的版面设计单一呆板、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和丰富性,多数都是以文字材料呈现的,这样使学习者产生了疲倦情绪。最后,资源内容的“营利式”表现为大多有价值的内容都是有偿服务的,设计者设置了它的使用权限,需要付费才能使用。
2.使用的人员和时间集中问题
对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使用状况而言,目前表现为使用人员和时间的相对集中。人员集中表现为使用者大多是教师和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或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教师的使用目的是及时获取网上最前沿的知识或电大主讲教师的讲课视频与辅导资料,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时间集中具体表现为明显的“旺季”、“淡季”,使用的高峰期高度集中于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期间的网络拥塞问题相当严重。
3.社区学习者之间情感缺失问题
时空分离是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最基本的特征,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但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出现社区学习者之间情感缺失的问题。从远程教育的角度看,时空分离所造成的分布式学习,使学习者不但要处理时空上的分离,也要处理教师和学习者心理和情感上的隔阂,尤其是教师在进行答疑时要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心理。然而,教师在网络学习社区对学习者的回帖和留言回复中,发现好多教师的回复都比较生硬、简单,比如“请看教材***页”、“请自己查资料”、“自己思考”等,大多教师都注重答疑,而不注意与学习者情感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在观念上不开放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如果不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和学习者角色的多样性和转化,就会造成虚拟学习社区内严重的情感缺失问题。
五、应对措施
1.转变学习资源平台的设计理念
首先,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资源应该充分体现信息化环境的特征,设计者要从学习者的角度为他们设计制作,资源内容不能一味照抄课本,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加工,筛选精华部分供学习者学习。其次,资源采用文字、视频、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资源要更加开放化,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正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目的而出现的,设计者不应为了谋利而随意限制学习资源的使用权限。[6]
2.转变平台使用理念
学习成员与时间的相对集中,表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也不明确。因此,要转变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使用理念。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社区使用理念就是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使传统的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性学习转变。此外,学习社区平台不是只为了考试而运作,而是提供给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平台,学习者应该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其优质资源进行自主积极的学习。
3.转变传统师生角色,丰富情感体验
网上学习社区虽是一个虚拟的社区,但与真实社区一样,也应该有情绪发泄、倾诉心声、被人尊重的权利。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师生要以平等的理念相互尊重共处。作为网络社区中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绝对权威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向团队协作者、信息咨询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转化。在学习社区中,教师应该把社区学习者当成自己的朋友,不仅要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更要注重学习者心理和情感的变化,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和帮助学习者。与此同时,被受到尊重的学习者也同样会尊重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和辅导建议。作为网络社区中的学习者,也要转变传统被动学习者的角色,由传统的被动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建构、协作的学习者。这种师生多重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丰富了情感体验。[7]
参考文献:
[1]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9):42-46.
[2]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知识管理与e-Learning 结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李三福,马培锋.虚拟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1-3.
[4]韩小强.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特征分析[J].科技广场,2008(6).
[5]马洪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9-51.
[6]黄寅.构建网络学习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7]刘洪超.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4.网络的利与弊 篇四
1.表现形式立体化:
网络新闻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传输技术,在新闻传播资料、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较强的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
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网络新闻为读者带给了更为广阔的新闻信息量及阅读空间,它一方面透过资料安排、结构选取等方式,使新闻报道到达了“最佳状态”,便于读者获得立体认识,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新闻;另一方面,读者的意见或态度可及时反馈给传播者,读者与传播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从而使新闻的立体传播效果,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演绎。
网络新闻顺应信息时代读者获取信息的心理,改变了传统媒体多年不变的新闻传播方式,把新闻展示方式变得更加立体化和层次化。这的确是新闻传播媒体的一个伟大进步。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速度的不断加快,作为其直接产物的网络新闻,将以其立体化传播模式的独特的魅力,给广大读者带给更为方便、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网上读者。
2.信息多元化:
网络信息中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这些技术不像网络上单一的flash、视频、音频等形式那样,而是透过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资料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这是单一的技术表现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也是网络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所在。而正是基于此,网络聚集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让用户在阅读资料、感受网络的感观刺激。网络信息涉及到了游戏、时尚、服饰、汽车、音乐、体育、影视等多个行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冲击。网上不仅仅能够平等地发布信息,还能够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报纸能够透过座谈的形式开展讨论,电视也有了话题节目供观众现场摆擂台,但这些讨论一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参加,二不是随时能够参加,三不时所有话题都能够讨论,四还不能完全给参与者以“言者无罪”的保证。然而,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话题,用户都能够在电子论坛里找到,并随时参与发表意见。如新闻组作为因特网上个人向新闻服务器投递电子函件的集合,能够随时把网民的文章或贴子向世界范围公布。在电子公告板上,用户则能够就不同的主题下贴帖子,参加讨论。更关键的,这种参与是匿名性质的,即没有任何人明白用户的身份和个人资料,成为网上论坛极其活跃和能够畅所欲言的根本原因。至于能够进行实
时讨论的聊天室的功能,就更是传统传媒所望尘莫及的了。聊天室的性质也是匿名的。在聊天室里,每人都能够有一个化名,一群人就象入坐酒巴一样,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性,在中国是不能够公开讨论的,但透过Usenet,你不难发现许多谈性而不用色变的场所。
3.传播互动化:
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好处的集中所在。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本世纪内的主体传媒,恰恰在这方面相形见绌。双向互动式传播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信息的传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权,与受众一道成为真正好处上的平等交流伙伴;网络用户不仅仅能够平等地发布信息,还能够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舆论监督功能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具有无比的威慑力量。互动式传播内含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与自由召唤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传媒的致命冲击,构成了对传统意识的日趋迫切的反叛与否定。
(二)网络传播的劣势:
1.网络传播和以往媒体不同的是,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恶意传播这的,这就无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的欲望。从这一点上面来看,此刻整个网络为虚假信息所充斥也就无足为怪了。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网络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此刻网络上面充斥着许多色情、暴力的东西,而在许多地方,网络对未成年人是全开放的,没有丝毫保护意识,这样也就构成了许多家长反对小孩上网的局面,极端的不利于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网络传播的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2.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利用网络给手机发送信息息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一族的时尚。资料丰富的节日问候、脉脉情话、开心笑话以及开机画面往往让理解者情绪愉快。然而围绕网络信息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资料低俗不堪的网络信息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产生。
3.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许多原先内向的人因为上网而变的开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必须程度,会对社会造成必须的危害。
4.利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传播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效率低下。所谓浪费时间不讨好。期望随着网络传播文化的发展,这种状况会有所好转。
5.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因为此刻在网上的各个即时通讯工具,都有一个很热门的功能就是“群分”功能,即就是,有同一话题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们构成的小团体,在这儿,人们围绕共同的话题来展开讨论,这无疑为专业研究带给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经常上这样的地方,虽然能够满足一个人的爱好需求,能够满足一个人对交往需求的满足,但是却也对此人构成了一个无形的筐,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
(三)以后我们就应怎样应对?
从我们身边说起:
第一、不健康网站问题。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资料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资料的网站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
第二、上瘾问题。大多人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漫无目的的聊天在时间上很难控制,游戏的兴趣持久性,很容易造成上网成瘾性。
第三、思维潜力问题。人的心理状态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中构成的,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语言等共同构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他们构成的基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潜力。
第四、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青少年自控潜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若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不仅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也受到威胁。
最后要说的是,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杜绝犯罪分子的袭击,提高网络的过滤水平,将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过滤掉等等,但是这样并不是以为人类在着件事情上面便能够不作为了,从此刻的状况来看,很大程度上有人的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也要作出我们就应做的,比如说,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工作,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不该进入的地方。
相信只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努力,终究会还网络一片蓝天,网络传播也会迎来新的前景。
总结精选(2):
“同学们,这天我们小小辩论会的主题是“网络的利与弊”,此刻的我们经常接触网络,那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同学们先分成两组,认为网络利大于弊的一组为正方,认为网络弊大于利的一组为反方。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我们的小小辩论会立刻就要开始了!”老师站在讲台上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天,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老师发言完毕后,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拉开了帷幕。
小组内的讨论很激烈,双方都滔滔不绝,议论纷纷,五分钟后老师拍手示停,最后宣布:“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大家了,请双方阐明自己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观点中的缺陷,好了,开始吧!”
老师在黑板左右两边写上正、反。正方的组长胸有成竹的说:“我是正方,我们认为网络是利大于弊。因为网络世界里包罗万象,网络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窗口,邓小平爷爷也说过:“普及计算机要从娃娃开始!”嘛!
听了正方的发言,反方的组长立即又站了起来反驳道:“虽然是这样没错,但是此刻网络上有太多资料不健康的东西,会影响身心健康的,而且有的人整天沉迷于电脑,引起眼睛近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弊大于利!”
反方:“那些因为网络而造成伤害的人原因都在个人,只能怪他们自己不会正确的利用,网络为人们带给了便利,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沟通多了一样工具!我们就应正确利用才对呀!”
反方一听,微微点了点头,皱皱眉头说道:“但是,很多人一旦走进网络游戏就无法摆脱对它的欲望啊!最近,有一所学校就因逃校去网吧闹出了人命呀!诱人的网络游戏,不就像毒品一样吗?让这位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哎……”反方深感惋惜的说道。
双方还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各有其见。而,最后大家得出结论:电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能够接触。但由于电脑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其中自然会有一些不适应小学生接触的东西,因此,无论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都应当有选取,正确利用并适度适量。
5.网络带来的利与弊 篇五
进入了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欣喜网络带个我们快捷便利的同时,时不时一些网络中的弊端也进入到我们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想:先清楚地认识网络带给我们的利与弊,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份宝贵的资源。
先说利。要说网络带给我们的利益,真是数不胜数。由于互联网的大范围覆盖。相隔千里之外也能够聊天,问候。随着QQ,MSN的不断升级,视频,语音聊天已不是梦想,他带给我们不少便捷之处。以前为购买一件商品,还要奔波于两地,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普及,网上购物成为年轻人新的购物方式。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网上购物会存在信誉问题吗?当然不会,网上购物因该说是十分安全的。当买家预订了一件商品后,卖家会让买家检查商品,买家认为商品符合自己要求后再进行货到付款服务。这样的交易是不存在信誉问题。
当你在工作中有一份重要信件需要传送给别人时,你希望是越快越准确。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飞鸽传书,邮件传递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网络的来临改变了这一方法。重要邮件通过几秒钟就能安全准确传递给别人。
其实网络带给我们的利益还有很多,但网络并非带给人们全是利益,弊端也随之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网上聊天工具的“兴起”,网络语言也随之泛滥。由于在打字时忽略了错别字的出现,许多繁体字,“火星文”也应运而生。或许这些文字体现了年轻人的个性,但中国的汉字是几千年渐渐演变而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代文字在人与人之间的聊天中错别字连篇,并时不时加一点网络语言。我想:更多的网络语言给年轻人的影响是极大的。久而久之,在日常交谈中,这些网络语言就会脱口而出,无法控制。我们该如何正确去面对呢?
我想:网络游戏的庞大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原因之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游戏的发展。其实我也玩网络游戏,但我不会长时间全在电脑前度过。有些人宁愿玩游戏而放弃或是耽误了学协的生活。他们花大量金钱全用在网络游戏上。只图一时的痛快,却把宝贵的时间浪费了。
网络游戏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人去玩呢?我想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玩家会为级别快速上升而花大量时间,金钱在游戏上。其他如游戏中的精彩剧情和任务,人物也非常引人入胜。再加上绚丽的画面和3D效果,当然会吸引大量青少年去关注。玩游戏能够缓解学习中的紧张压力,但长时间沉迷其中就会适得其反。
6.网络反腐的利与弊 篇六
近年来,“网络反腐”不断展现自身的强大能力,从“表哥”、“房叔”、“车爷”、“名烟”,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日记门”等热点事件,以及今年四月的兰州市长袁占亭“名表”事件,网络曝光似乎已经成为反腐的先锋和利器。网络反腐的优点也显而易见。
一是网络的高普及率和互动性是反腐的催化剂。截止2012年底我国国上网人数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络的高普及率能够更快捷更全面的获取信息,由于受众率极高,一旦某些事件、人物进入网络视野,便会立即引起公众长时间的关注与讨论,从而引起相关机构及领导的重视,有利于案件的调查审理。而网络的互动功能使得民众坐在电脑前便可快捷地获取信息并加以评论,在获取信息和评论过程中能够带动更多的知情人加入,能有效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而传统反腐手段涉及群众少,个别民众的只言片语可能会遭到相关部门的冷落,甚至不予处理。而事件一旦曝光在网上,民众通过粘贴、转载等方式不断放大事
件和其波及范围,形成强劲的舆论势头,如此可提高相关部门处理案件的积极性与认真度,提高案件的进展速度及透明度。
二是网络的匿名性是反腐的保护伞。传统反腐手段往往需要检举人与被检举人当面对质,常常会导致碍于情面、尴尬难堪而有所保留。若是上下级关系,还有可能会影响检举人今后的发展。更有甚者,某些上级官员发现对自己不利的消息后,利用所掌握的权力资源封杀信息,对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以上种种担忧都会挫伤检举人检举腐败行为的积极性。而网络的匿名性释放了检举人这一心理负担,坐在家中,打开电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便可自由发表意见,检举不法腐败行为,其中许多意见都比现实语境中来得更为尖刻和准确,从而也就具有更可靠、便利的参考价值。这种与生俱来的“草根性”,使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里畅所欲言,避免现实举报遭遇打击报复等诸多的顾忌。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反腐的弊端同样不容小觑。首先,网络反腐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网络反腐已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多数网民都是站在一个言论自由的角度,尽其所能地揭发官员的腐败行为,甚至对官员及其家人进行“人肉”搜索,却没有意识到,在进行“人肉”搜索时,很有可能已经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网络反腐并不是一个司法鉴定的过程,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反腐工作进展的过程。在证据不确凿的条件下,将当事人的资料不负责任
地公开,不但侵犯了个人的权利,也会对其家属造成重大的伤害。其次,网络反腐可能被人利用,成为打击报复的工具。鉴于网络反腐的隐蔽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匿名举报有效地保护了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会制造极强的舆论影响力,误导民众盲目的复制、粘贴所举报内容,在事实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帮助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反腐的名义对他人进行造谣、诽谤和诋毁,达到打击报复的目的。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关键是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合理必要的管理和引导,针对网络反腐我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一,建立官方的网络反腐平台,引导网民理性反腐。随着网络反腐影响力的不断增加,我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成立了官方的反腐网站,这些网站在及时传递反腐倡廉声音,沟通联系群众、倾听意见和诉求的同时,有效的杜绝了网络反腐中存在的侵犯他人隐私权、沦为打击报复工具等问题的出现。第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对网络反腐进行保护和监管。一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针对网络反腐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弥补现有制度的漏洞和欠缺,推动空白领域的立法。对知情权与隐私权界限的厘清、政务公开与保守国
7.浅谈合作语言学习法的利与弊 篇七
一、合作语言学习法的定义
合作语言学习法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是合作学习法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的分支。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由John Dowey创立, 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主要方法是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关于该理论, Olsen and Kagan给出了以下定义: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group learning activity organized so that learning is dependent on the socially structure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learners in groups and in which each learner is held accountable for his or her own learning and is motivated to increase the learning of others. (Olsenand Kagan 1992:8)
由此可见, 该学习法不仅讲“合作”更是讲“策略”。以英语课堂为例, 传统的教学模式几乎让学生被动状态下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 更有可能感到反感。然而合作语言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自己承担起学习目标, 自己把握学习进程。Cuseo (1992) 提出, 有目的地组成小组, 明确小组任务和个人责任, 促使组内成员间相互交往和依靠、注重社交能力的发展、发挥指导者的支持作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合作语言学习法的优点
作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合作语言学习法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如Slavin (1992) 的观点:“Cooperative learning promotes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relatively easy to implement, and is not expensive.Children’s improved behavior and attendance, and increased liking of school, are some of the benefi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由此可见, 其优点可分为两部分:学术上的优势和心理上的培养。更多细节如下:
根据Johnson (1989) 的观点, 合作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作用被最大化, 教师在课堂当中占据了绝对领导地位。教育也是先由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和描述, 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然而在这种学习氛围下, 学生在多数情况下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根据的教学理念下,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被动地、麻木地死记硬背, 缺乏主动的参与和求知的兴趣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探索和创新。传统教学既忽视了师生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积极建构, 又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因而, 学生不能有效地消化新知识, 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久而久之, 课堂焦虑会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大大降低教育质量。那么合作学习法相比传统教学法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对此, 笔者根据Johnson (1989) 的相关观点, 罗列出了以下几点:
1、在合作学习模式下, 学生需要组成学习小组, 并且建立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
与此同时还需要实时监督目标进程。每一位小组成员都需要积极的相互依赖。在确保达到共同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还需要达到个人学习目标。
2、在合作学习模式下, 各小组成员不仅要分配到一定的学习任务, 还需要承担相互间的评估和监督任务。
这种评估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还能互帮互助。
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合作学习模式赞赏小组成员有间有差异;
即小组成员通常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人构成, 成员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4、在合作学习模式下, 小组成员共享领导权。然而在传统教学更多的是提倡由某一个特定人选执行领导权。
5、在合作学习模式下, 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小组成员的学习质量。
也就是说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责任相互监督, 帮助和鼓励。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因为没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往往忽略其他同学。
6、在合作学习模式下, 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然而在传统学习模式下, 学生们更是注重学习任务和学习成绩。
7、合作学习模式提倡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们需要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一起学习。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彼此争论, 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 工作出色时, 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 学得也更加愉快。相比之下, 传统教学模式就显得格外枯燥乏味。
综上所述, 如果我们可以把合作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视为合作学习法的优势, 那么它在学术方面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传统教学或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及监督和评估各成员的责任。这就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兼顾按要求完成自己分内的学习任务, 还要互相帮助和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人际能力。此外,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相比, 合作学习理念给学生提供了更为人性化, 更为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在当今提倡减少课堂压力的形势下显得格外重要。
三、合作语言学习法的弊端
就像其他教学法或学习法一样, 合作语言学习法既有其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还是有其无法忽略的弊端。有些是其本身的理论体系不完美所致, 有些是在中国特定的教育体系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 在国外有许多人认为该理论并不适合语言初学者使用, 指其更多的是为中级或高级语言学习者所服务。此外, 教师可能难以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尤其在我国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熏陶的特定背景下, 想对以教师为主导,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体系进行大的改革是相当困难的。与此同时该理论还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解决:
1、学生不能轻易接受他们的新角色;
如上所述, 合作学习法要求师生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课堂角色, 让学生占据更多的主导地位。然而正是这种角色转变有可能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例如, 突如其来的角色转变难免会让一些从小习惯于依赖教师的指导的学生们产生不安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课堂焦虑。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没有表现出课堂焦虑, 但是对小组其他成员表露出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这种态度不光表现在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上的不信任, 还表现在对其领导才能的质疑。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也就是说这类学生并不赞成, 甚至会拒绝课堂角色转变。
2、课堂纪律难以保证;
相对于大学生, 小学生或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合作语言学习法所给予的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可能使一些同学更容易扰乱课堂纪律, 从而影响他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同学可能会在小组学习中“偷懒”或“不劳而获”。这种不良行为不光会导致其丧失独立学习, 独立思考能力, 而且一旦被小组其他成员发现, 也将导致其他成员对该同学的不信任甚至是公开排斥等现象, 从而不仅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还可能影响团结。
3、可能会削弱学生的写作和阅读技能;
众所周知, 合作语言学习法鼓励学生敢说, 多说。也就是说该学习法偏向于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然而针对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培养可能因此受到限制或是被完全忽略。
4、学习进程无保障;
合作语言学习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让小组成员建立学习目标并实时控制学习进程。相对于学生, 教师在控制学习进程方面有经验。如果没有教师的监督或指导, 学生或无法准确掌控学习进程, 无法与教学大纲完全同步, 从而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影响教学质量。
总之、合作语言学习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为培养学生的人际能力和认知策略,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但是我们不能否认, 在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特有背景下, 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引入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或学习方法必将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各种问题。因此, 我们不仅仅要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 更要考虑实际情况, 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从而把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本土化, 让它着实为我们的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Cooperative learning, http://www.c]crc.pages
[2]Cuseo J.1992.“Collaborative&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 Proposed Taxonomy”.
[3]Johnson, D.W.&Johnson R.T.1989.“Cooperative Learning:What Special Educators Need to Know”.The Pointer.
8.简谈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利与弊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利弊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由一个新生事物逐渐发展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一种购物方式,并凭借其相较于传统商品市场的种种优势逐渐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和购物观念。当代大学生作为追赶时尚潮流且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年轻一代,对于网上购物这种新型事物的接受显得更为迅速而彻底,成为了网上购物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有利方面
(一)价格相对比较低廉。
在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兼职工作的机会还是很少,也就无法取得工作收入,因此,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还是来源于父母。这就说明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纯粹的消费者,他们购买商品的积极性也往往直接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根据调查,70%以上的学生在选择网购时是把价格放在首位的。网上商店相较于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商店可以节省一部分相关店面费用、税费、广告宣传费用等,由此商品成本相较于传统的商场购买方式也就较低,商品的价格也就较低。据相关部门统计,同等质量的商品,在上述两种店里面的价格至少相差20%左右。当代大学生虽然没有生活压力,但是作为纯粹的消费者,日常生活开销也是相当大的数字,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网上商店里面价格低廉的商品无疑是无法抗拒的。
(二)网购省时省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商店越来越多,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齐全,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相较于浪费时间和精力去逛实体店购买商品,大多数学生更乐意悠闲地坐在电脑旁边搜索、比较、选择、购买商品。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男生来说,网上购物的省时省力对于讨厌逛街的他们来说更是一大显著优点。
(三)时空限制较少。
现今,在智能化的时代,无需人力实时操作,网上商店可以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休,只要有充足的网店和商品信息,消费者便可以在任何时间坐在电脑前任意搜索、浏览、选择商品。这样一来,网上购物就无需受到传统商店营业时间的限制。不仅如此,网上的商店众多,消费者可以在同一时间更充分地货比三家,挑选其中最物美价廉的商品。此外,网店商品种类齐全,囊括国内外的流行服装饰品、最新的数码电子技术产品等,而大学生又爱追求新鲜、时尚的东西,通过浏览网页就可紧跟时代潮流,这无疑又很容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四)送货渠道方便快捷。
网上购物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各个快递公司的发展。快递作为网上购物送货的主要渠道,也在不断地竞争和发展中提高了服务质量。网上购物不同于现实消费,没有地域限制,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全国各地的商品,这和于送货渠道的迅猛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大学生网上购物存在的弊端
(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购,对学业产生影响。
与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网上购物商品价格低廉且省时省力,但是网上商店众多,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同类商品,由于商品产地、质量、店铺等原因,每个店铺所提供的商品价格、服务也会不同,消费者要想买到最实惠、最合适的商品无疑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索、关注、比较,拍下商品后,消费者还要实时关注商品的物流信息,这样一来,在网上买一件东西就相当于在实体店里购买商品的时间,有时甚至更多。部分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自制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并且在购物方面还缺乏理性,容易冲动网购,并且,大学生可支配的业余时间也较多,很容易为了缓解学习压力和填补生活的空虚而将大部分空余时间用在网购上,这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影响学业,还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良好消费习惯的培养。
(二)部分大学生在网购方面比较盲目,缺乏理性,容易冲动消费。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网上商店里的商品与实体商店里的商品相比价格比较低廉。另外,网上商店众多,因此商品丰富、品类齐全,这样一来,消费者只要有想法,就能经常能够淘到一些实体店里没有的新奇玩意儿,这就很容易吸引大学生,而且,网上商店还会经常推行一些相较于实体商店有很大优惠的活动,或是在特殊节假日推行一系列打折、秒杀、包邮、限时特价等优惠活动,大学生又很容易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所蒙蔽,往往会为了包邮、打折或是凑够运费而盲目购物,从而不能理性地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商品、分析购物成本。这样一来,很多特价商品、打折商品在买回来之后,往往会发现网上商品图片和描述与实物的差距很大,甚至是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产品,或者会由于自己想法的改变而觉得它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继而丢在一旁。原本是想在打折时购买的省钱的商品,最后却变成了自己的经济负担。这种冲动盲目的网购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的生活消费,加重大学生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会影响其健康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养成。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泊,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
在网上购买商品时,由于消费者无法接触到实际的商品,通常只能凭借商家发布的商品图片和文字描述,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商品是否合适、确定商品是否购买。这样,由于不是能真正体验质量的现场交易,在网上买回来的商品实物往往跟图片和描述有很大差别,想找商家要求退货,却往往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并且浪费很多时间和惊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商家虽然同意退货,却要求消费者自己承担来回邮费,这样反而浪费了金钱;有的商家甚至根本不同意退货,找诸多借口推脱;还有的商家怕消费者的差评会影响自己的店铺信誉,整天打骚扰电话让消费者改为好评。这样一来,很多网购者由于怕麻烦,往往会自认倒霉、放弃追究。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普遍缺乏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在自己的合法消费权益受到伤害时,还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文献
[1]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2]薛婵娟.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1(12)
【网络学习的利与弊】推荐阅读:
网络中的利与弊作文06-16
网络的利与弊教学设计08-20
优秀作文:网络的利与弊论文10-23
网络利与弊论文09-03
网络学习感言10-17
网络党校学习心得08-08
网络优化学习总结10-15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学习心得体会07-09
教师网络培训学习心得06-22
网络对学习的影响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