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

2024-08-19

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共13篇)

1.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人防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为依据,按照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人民防空准备和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我县初中学生人防知识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人防教育课程以人民防空和防灾减灾为主线,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防及民防知识和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三、工作要点与措施

1、重视学科培训

上课前组织全校所有从事人防教育教学的教师参加校级的培训会议,通过解读教材、聆听专家讲座、观看演习录像、参与急救演示等活动,使教师系统、全面的了解教材,为每一位人防教师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理念,上好人防课打实基础。

2、举行教学观摩

本学年拟举行一次人防课观摩活动和人防优质课评比活动。人防教育起步晚,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固有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为人防教师的教学增添了难度。通过举行人防观摩课和人防优质课评比,让参加人防教育的教师一起探讨人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我校人防教师的教学水平。

3、开展经验交流

第一批从事人防教育的教师,通过学校人防师资培训和教学实践,有自己从事人防教育的经验与方法。充分发挥这部分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帮助和带动新一批的人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

— 1

4、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人防教学的内容不仅包括理论学习,更包含了技能的训练,校内外场所、国防教育基地都可以是人防教育的课堂。因此对学生学习人防知识的评价形式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建立综合的评价机制。

5、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人防知识教育领导小组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人防知识和人防技能,协助学校做好师资的培训工作,从教师需求出发,参与教师的课堂研究,为人防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思想碰撞,达到互动。同时,尽力为教师教学提供更优化的教学媒介和教学资源。

四、主要活动安排

9-10月份主要安排:

1、组织人防教师师资培训。

2、学校制定教学计划。

3、建立和健全人防课教研工作制度。

11-12月份主要安排:

1、举行人防课观摩活动。

2、做好学校人访课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

2-4月份主要安排:

1、年级自查上课、备课情况。

2、举行人防优质课评比活动。

5-6月份主要安排: 学期工作总结。

— 2

2.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1. 加强中学计算机教育微课资源开发的规范性

微课资源开发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前期的设计和开发、后期的推广、运营和维护,都需要加强这些工作的规范性。对于目前国内大多数微课资源,由于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一些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进行着重研究,形式多种多样,也正是这样,目前国内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微课缺少资源开发的规范性。在微课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提前思考微课的受众,对于中学计算机教育领域,其微课的受众是中学生群体和中学教师群体。因此,在中学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微课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引入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对这个微课体系进行通盘考虑,着重考虑微课受众群体的接收能力程度,将微课的开发和微课的应用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微课开发过程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2)细分知识点;

(3)分析学习者特征;

(4)微教案设计、微课件设计、微练习设计;

(5)撰写视频拍摄/录制脚本;

(6)教学活动实施、拍摄/录制教学过程;

(7)微视频后期编辑;

(8)微教学反思;

(9)形成微课资源包并上传到微课程平台;

(10)微课程教学应用;

(11)微学习、微反馈、微教研;

(12)微课资源动态优化和完善;

对于应用于中学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微课,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微课的主题一定要紧扣这个“微”字,短小精悍,主题突出。

2. 加强中学计算机教育微课开发的完整性

对于中学计算机教育微课资源的开发,其质量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整体性上,因此,微课开发者必须对中学计算机教育有着深厚的了解,从整体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需求入手,一步步分解相关整体需求,形成一个个较为独立的子需求,然后就这些子需求展开,形成一整套内在逻辑严密的微课专题系列,这样才能产生质量较高的微课。

中学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微课,可以围绕新课程标准和中学教学实际需求,广泛搜集一线教师的需求,将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相关知识点以微型视频(一般是5到10分钟)的模式展示出来。同时,微课还必须包括主题相关的微课教学设计(微教案)、相关微课素材课件(微课件)、相关的练习测试(“微练习”)、相关的专家点评(“微点评”)、相关的教学反思(“微反思”)、相关学生反馈(微反馈)等内容,作为微课主体内容的一种有效补充,即中学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微课组成具有“6+1”特性。

3. 加强中学计算机教育微课开发的专题性

在中学计算机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掌握了单个知识点的精髓,同时对多个知识点也即是一个专题的知识点的深刻掌握。因此,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微课专题,也必须依照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以点带面,连点为线,并线为面的思想,将有独特主题的每个微课,通过巧妙专题构思,而形成系列化、体系化、层次化的中学计算机微课专题。主题一般选择实用、有代表性的、富有先进技术的、可行的题目,开展探索性试验的微课程开发,让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寻找规律,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结论,达到培育创新能力的目的。

4. 加强中学计算机教育微课开发的创新性

总的来说,当开发微课的技术限制已成为过去时,那么现在亟需关注的就是中学计算机领域的微课开发的创新性,以及一线教师如何在微课开发中灌注其教学方法精髓,这才是目前微课开发最难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内容为王的微课开发模式。一般来说,有如下几个主要的点来体现微课开发的创新性:(1)在中学计算机微课的具体展示过程中,在一些比较关键的地方应该设置一些停顿或后续学习的提示,或者从整体考虑设置相关的学习节点,让学生群体根据各自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的安排学习进度。(2)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微课应该设置恰当的疑问,通过一些巧妙的提问来拓宽学习群体的思路思维,进一步促进学习群体的思考,加深其对微课主题的了解。(3)在中学计算机教育微课结束时,应该设置一个较为简明扼要的总结,进一步加深学习者对微课难点、重点的总结。(4)对于微课开发者,要大力借鉴目前新潮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从新型传播媒体中借鉴新的思路和创意。(5)中学计算机微课开发要从情景设置、问题导入等方面加大构思力度,让学习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关键知识点。

5. 总结

本文从微课理论方面,结合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发中学计算机教育微课开发的四点策略,为今后的教学部门和社会资源在规划中学计算机教育微课的时候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笺,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

3.新课标下的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初探 篇三

一、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纵观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进步发展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等),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方面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和发展,都是创新活动的结果。

历史的星空中,改革和创新的人物群星璀璨;历史的长河里,创造和发明的故事不可胜数。古代史上,有许多神奇的创造故事,如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希腊的普罗米修斯和雅典娜的传说等;更有许多动人的创新史实,如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蔡伦改进造纸术、托勒密提出地心说等。近现代史上,詹天佑建设京张铁路、冯如自制飞机,哥白尼创立日心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等。特别是19世纪以来,人类的创造活动逐渐加快,创新活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这就使得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历史事实表明,是创新活动使人类社会从原始的狩猎生活发展到农耕生活;是创新活动使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

二、历史教材的本身,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和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学历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由编写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史学家的观点选编的,所以中学历史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是多维度的,它既有史实,如重大历史事件(现象)的发生、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要政治经济制度的创立和演变等;又包含史论和史法,如对历史事件(现象)、人物、制度等的评价及隐含其中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实本身是客观的,史论则是主观的。因此,历史教材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教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外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基本史实的教学无疑是必要的,它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情操的培养和智能的训练也是有利的,但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分析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感,并激活其创新思维、增强创新其的能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对相关的主观性评价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对教材观点进行大胆质疑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以补充。在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和辨证思维。

三、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包涵了人类每一创新过程的艰难曲折,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的意志品质是学生自身发展和从事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保证。历史表明创新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常常会遇到巨大的障碍和众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创造者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自我克制、自我激励的意志品质。

古今中外凡有过重要发现和发明的创造者,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中学历史教材,记述了人类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和改革,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创新成就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活动。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素材,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如可以介绍大禹、史马迁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舍身忘己的敬业精神;可以介绍哥白尼、达尔文、牛顿、曹雪芹等对科学和文学艺术的执著追求和狂热的痴迷;可以介绍爱迪生、诺贝尔等不畏挫折、不畏失败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中学历史教材中突出创新的实例和素材还不够,在教学中要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补充和完善,使学生了解无数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屡次挫折中锻炼了勇气和胆识,增强了能力和意志,才取得最后成功的,从而懂得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要通过学习和实践磨练自己的创新意志、形成优良的创新品质。

四、历史新课标的精髓,在于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与学的新方式,因而民主、开放、探究性的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中自主发展起来的。

4.人防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卢龙县石门镇中学

夏红艳

受学校委派,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秦皇岛市人民办公室、秦皇岛市民防办”网站上学习了有关防空防灾的知识,并完成了相应考试,收获不少,感慨颇多。

人们总说:“居安思危”,虽然我们国家处在相对和平的时期,发生大规模战争或**的可能性不大,但永远不能忽视对防空防灾的教育,要把这种教育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人防的普及宣传教育,是为了使人民群众把个人安危与国家、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平时支持人防建设,在受到空袭时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对在校学生开展人防知识教育是《人民防空法》赋予我们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帮助学生增长国防知识、教给学生正确应对各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自护逃生技能,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对学生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国家负责的具体体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重视和加强在校中小学生的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的要求和规定,为增强师生在和平环境下的忧患意识,必须要去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

就目前而言,由于学校的教学体制还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的转型期,不少学校对人防课开展的相当低调,甚至存在人防知识教育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

人防知识教育已经作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展人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已有充分认识。人防教育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人防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我们也在更深层次认识到,在学校开展人防知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而且可以带动家庭和社会,产生更多的社会效应,从而提高全民国防观念。

人民防空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新时期人民防空的任务、地位和作用,现代高技术空袭兵器的袭击杀伤破坏特点和防护措施,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毁伤因素和防护方法。以及疏散隐蔽撤离技能,使用人防工事的方法和程序等内容。注重强化人防宣传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始终作为在校学生开展人防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旋律。注重强化人防宣传教育的导向功能,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未来战争,谁掌握了军事领域里的高技术,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学校开展人防知识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担负起富国强兵的历史使命和依法履行人防建设的现实责任。

人防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必须建立在多种活动的活动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们在相对真实的实践氛围中,真正感受人防的重要意义。

5.学校人防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人防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

2013.10.1

5创新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学校人防教育实效

———荥阳四中人防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向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的省、市人防办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的感谢!现将我校人防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对学生进行人防教育是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一项基本内容,一直以来,我校严格按照荥阳市人防办的要求,认真作好人防教育工作。我校根据《义务教育法》、《人民防空法》及安全文明校园建设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人防教育工作中,我们注重提高学生人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并将人防知识教育工作与防灾减灾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整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把人防教育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我校领导对人防知识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学校成立了以张越峰校长为组长,兰建成副校长为负责人的人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政教处负责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七年级为重点,学校配备专职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在七年级全面开课,每两周和校本课程间周上课,确保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对学校人防知识教育工作适时组织检查和考核。

学校还根据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利用各教育手段,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上下齐心协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创人防教育的良好局面。

二、按照计划,全面实施

为落实年防知识教育训练目标任务,增强学生的应急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我校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具体活动情况

有:

1、营造良好的人防知识学习氛围,全面开展人防知识教育活动。面向全校学生,普及人防知识。化学、生物、思品、体育等学科教师专门或通过学科渗透进行相关知识教学。

2、进行人防教育知识考核,通过测试学生人防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人防知识的热情。

3、学校悬挂了宣传人防的宣传画,还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布置人防教育的橱窗等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人防知识的宣传工作。

4、组织学生观看时事新闻、相关电影以及历史资料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来体会如何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核武器袭击、化学武器袭击、生物武器袭击、野外生存自救等。

5、注重和实践相结合。学校每学年七年级新生入校,都安排七年级学生开展一周的军训活动。通过一周时间的严格军训,学生纪律观念得到增强,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学生激发起了对国防的兴趣。

6、我校为了将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除每年“9.18”举行一次防空疏散演练外,学校每学期还组织两次全校师生进行的消防、防震应急撤离演练,提高学生在紧急状况下撤离的能力,使学校的疏散能力全面提升,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7、学校联系荥阳市人防办领导来校指导,为学校安装人防报警装置。同时荥阳市人防办领导对学校紧急避难场所的选择,物资的储备、学生疏散撤离的路线等提出意见。学校合理科学地储备保障物资,将人防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教育活动,效果显著

经过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目前学习民防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在通过对人防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很多学生也注意到了很多和人防知识

相关的军事知识、历史知识、建筑学知识等。随着民防知识学习的深入,学生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度也大大地提高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下一步我们的主要打算有:一是继续抓好在校七年级学生的人防教育,切实把教育内容落实到教育计划中,不仅要组织好考试,更要组织好有形教育,把人防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范畴;二是要抓好延伸教育,在人防知识教育中融入平时生活的灭火、防煤气泄漏、防化学事故等安全教育中,确保人防知识教育更好地平战结合。

我们将继续在荥阳市人防办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富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立足本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各部门通力合作,努力使学校人防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上是对我校人防的一个简要汇报,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

6.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 篇六

杨 旭

为进一步推进人防事业发展,推进人防工作“两防一体化”,开展人防法制宣传教育要创新理念,拓展思路,发挥人防教育知识完全适用于平时抢险救灾的优势,坚持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为主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形成整套人防宣传教育的有效机制,不断扩大人防宣传教育的范围,从初级中学逐步发展到“五进”,即人防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党校、进机关、进网络,通过这些教育形式提高民众防空防灾的意识。

一、创新宣传方式,扩大人防工作的社会影响

借助有效载体,在“四结合、四创新”上做文章,在人防宣传教育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要把广泛宣传和重点宣传、专题宣传相结合,在宣传方式创新上做文章。通过宣传教育方式的创新,不断挖掘新的资源,运用新的方式,力求做到电视里有形象、广播里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社区里有专栏,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人防法规宣传活动,扩大人防工作的社会影响。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刊等传播媒介,播放人防专题片、领导讲话、发表专题文章,对社会群众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呈送法律文本、重要文件、《人民防空》杂志,对各级领导和政府机关各有关部门进行重点宣传。把“人防知识教育”纳入党校教育计划,在市委党校公务员干部培训班中开设人防教育课

程。利用《人民防空法》颁布实施纪念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进行法规和防空知识的专题宣传。

二是要把人防法规教育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街道、社区常年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创建活动内容多,居民参与面广。要以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把人防法规教育、人防知识教育纳入其中,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人防宣传栏、人防宣传手册、人防宣传展板等形式,对社区市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观念教育和人防知识教育,将人防宣传教育做到市民身边。在人防宣传教育机制创新上,做到“四到位”:领导认识到位、组织措施到位、财力投入到位、检查落实到位。

三是要把人防法规教育与“五五”普法教育相结合,在内容创新上做文章。“五五”普法教育是我国开展的系统的规范性的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也是进行人防法律法规教育的最有效载体。要与县司法部门协调,把《人民防空法》纳入市“四五”普法教育计划,作为机关、学校、社区、工业园区普法教育的一项内容,做到与其他法律教育同时部署,同步实施,一起检查。

四是要把人防法规教育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在载体创新上做文章。创新人防宣传教育载体是做好人防宣传教育的基础。文化娱乐活动是广大市民喜闻乐见、容易引发兴趣的有效方式。一方面要注重利用街道办事处组织群众的载体,充分发挥街道办的作用,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教育网络,把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利用好群众文化的载体,把人防教育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结合起来,寓教于娱乐中,营造浓厚的人防宣传教育氛围。

二、建立长效机制,营造人防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建立人防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人防、支持人防、参与人防的良好社会氛围。

7.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 篇七

一、微视频的制作与开发

我们知道, 慕课起源于发展多年的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但慕课的显著特征是“微小”, 人们称之为“微课”或“微视频”。因此, 实施慕课的前提应是微视频的制作与开发。

如何制作和开发微课视频?根据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理论, 以及“C20慕课联盟”教师的经验, 我们在实践中主要使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 外部视频工具拍摄

【方法一】摄录机+黑板

1.工具与软件:便携式摄录机、黑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

2.过程简述:第一步, 针对微课主题, 形成教案; 第二步, 利用黑板展开教学, 利用便携式摄录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 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 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这种微课视频, 需要他人来协助拍摄;后期制作更需要专业人员剪辑, 如用PREMIERE EDIUS VEGAS AVID 绘声绘影等工具, 非专业人员可以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Movie Maker等进行简单的编辑。

【方法二】手机+白纸

1.工具与软件:摄像的手机、白纸、不同颜色的笔。

2.过程简述:第一步, 针对微课主题, 形成教案;第二步, 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 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等, 在他人帮助下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 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二) 屏幕录制 (屏幕录制软件+PPT)

1.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 (附带话筒) 、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 (或Snagit、CyberLink YouCam) 、PPT软件。

2.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 辅以录音和字幕。

3.过程简述:第一步, 针对教学主题, 搜集教学和媒体素材, 制作PPT课件;第二步, 打开电脑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 执教者带好耳麦, 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 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 单击PPT“录制”按钮, 开始录制, 执教者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素材, 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第三步, 对录制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三) 新型屏幕录制 (录屏录制软件+手写板+画 图工具)

1.工具与软件:屏幕录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等, 手写板, 麦克风, 画图工具如Windows自带绘图工具。

2.方法:通过手写板和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 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

3.过程简述:第一步, 针对微课主题, 形成教案;第二步, 安装手写板、麦克风等工具, 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 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第三步, 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第四步, 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二、微课的特点与教学设计

在慕课兴起的浪潮中, 微课的开创者、实践研究者, 广东佛山市教育信心中心胡铁生认为“微”是微课的特点和灵魂, “它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 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 但仍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对此, 有专家指出:“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 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

对于微课的教学设计, 我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 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之魂, 目标模糊虽有动态然终不是有意义的生命。不同学段的微课应紧扣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如教学“新航路开辟”时, 九年级的目标是“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高二年级的目标是“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高三年级则应着眼于资本主义和放眼全球视野, 解读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性、市场性和资本性三种属性。

(二) 适合教学对象

微课设计的中心是学习者, 不同学段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同, 即使同一学段,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传授某一个知识点的方法也有差异, 需要进行个别化教学。如七年级开始的教学, 学生刚刚接触历史, 对历史学习缺少基本的认识。此时的微课设计不宜使用材料, 只能选用一些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素材。

(三) 符合认知过程

微课设计应循序渐进, 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方式具有差异性。七、八年级的学生, 其认知方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 宜选用历史纪实视频、文物遗迹遗址、历史图片等材料。九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 宜选用易于接受的抽象知识, 以便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高中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 宜选用有一定历史思维的素材, 视频中适当的“视觉驻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高中学生来说, 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显然是低效的, 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的。

(四) 适于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 选取的主题应适合多媒体特性。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 往往导致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令观者失去学习欲望。因此, 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 要适合加入历史图片、图表、图像、视频。可以说, 这是微课教学最关键的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 微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 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 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对此, 有专家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 它只有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 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 否则, 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三、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 同时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 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1]

传统视频教学只是简单地将一节40分钟的课放到网上, 学生学也好、不学也好, 没有监督机制, 更没有诊断评价。而慕课则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个视频大约保持在10分钟左右, 恰好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在视频结束时, 还有检测与反馈。这就是说, 慕课的核心理念是“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 “容易获得, 容易学懂”正是它广受学习者欢迎的理由。

鉴于微课时间短、知识精且需要受到学生欢迎的特点, 在实践中, 如何上好微课?对此, 我们非常赞同西北师范大学黄建军、郭绍青的看法[2], 在这里结合事例陈述如下:

(一) 切入课题要迅速

由于微课教学时间短, 所以切入课题必须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如教学《冷战与热战》, 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你知道什么是“冷战”吗? 你知道什么是“铁幕演说”吗?新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当今朝韩问题是怎么由来的?等等。

(二) 讲授线索要清晰

微课只有一个知识点, 或一个知识微粒。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揭示一条线索, 着重进行主干性知识的讲解与剖析, 或精要讲授, 或巧妙启发, 或积极引导, 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如教学《工业革命》时, 如果讲授英国近代化的历程, 主要线索应该突出工厂制度的建立;如果讲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应该突出物质财富的创造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如果讲授发明发展历程, 则应该突出珍妮机、改良蒸汽机、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等等。

(三) 课堂板书要简约

在微课中, 板书不宜太多, 也不宜太少, 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 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通常的历史课板书可采用提纲式、结构式或线索式, 有时也可用动态式的思维导图。

(四) 课后小结要快捷

小结是微课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般用两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或概括, 使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微课的小结, 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在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 更应注重总结学科方法。具体表现就是干脆利落、简洁明了, 且要有逻辑性。如小结《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是中国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他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者;他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缔造者。

四、对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研究专家吴志链教授认为, 课堂上每节课时间有限, 短短40分钟, 既要求教师讲解新课, 又要求师生互动, 还要留点时间给学生探究, 甚至有时候还要当堂练习, “一节课容量这么大, 如果要教师当场完成, 不是很现实, 这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慕课把教学内容切割成短小的微视频, 由许多知识微粒和问题连贯而成, 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思维、方法上得到最快地提升。其优势在于“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按照自己的节奏以一种比较放松的心态去学习”。其最大的魅力在于“人性 化”:可以回看, 可以暂停, 可以反复看,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3]

(一) 对教师而言, 有利于专业成长

微课革新了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 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从“微课”中可以受到启发, 有些甚至可以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 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 从而促进专业成长。

(二) 对学生而言, 有利于学业提高

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通过微课学习, 学生能够实现与老师、同学的多面互动, 可以拓展视野, 从而提高学业水平。

(三) 对学校而言, 有利于打造名校

学生通过视频学习, 有了一定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对此, 陈玉琨教授指出:“慕课建设会让已成格局的‘名校’、普通学校、薄弱学校的系统重新洗牌。谁抓住了这一机遇, 谁就有可能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

(四) 对教育而言, 有利于教育公平

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引导, 这样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场所, 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这种“翻转课堂”打破了学校、教室的围墙, 实现了资源共享, 有利于教育公平。对此, 国务院参事汤敏先生说:“传统的模式下, 教育能公平吗?教育不公平, 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的不公平, ……这种新的、称之为‘慕课’的方式就有可能解决或大大缓解教育公平的问题。”[4]

慕课作为新生事物, 在兴起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 我国就存在“挺慕派”与“慎慕派”的学术争鸣。但无论如何, 慕课冲击着教育的模式、教育的发展。它需要我们这些教育者走在时代的前列, 探索存在的困惑。诸如, 微课是否对所有的学科教学都适用?对于知识结构简单、易于理解的知识点, 是否需要制作微视频?对于结构较为复杂、不易阐述厘清的知识点, 微视频能否达到目的, 或者说微视频能否达到最优化和高效化?再如, 微课的开发与设计, 怎样才能体现集体智慧?微课在校本研究中如何落实?对待持观望态度的教师, 怎样为他们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实践和探索舞台?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总之, 科技在发展, 教育在革命。慕课作为新生事物, 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 给课堂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实际上, 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我们需要认真做好慕课, 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智慧地运用, 为慕课教学的试点做好准备, 为教育的公平奉献自己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黄明燕, 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4) :36~42.

[2]黄建军, 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5) :31~35.

[3]徐倩.慕课能否撼动课堂[J].上海教育, 2013 (10A) :22~23.

8.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 篇八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是教会学生做人、知善,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优秀意志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起见义勇为、敢于同不正之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等正直的行为。培养学生做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才有凝聚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做到求真、求新、求实。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知晓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懂得自我强身的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自制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途中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传球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垫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诸如此类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能不断促进学生的智能水平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运动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健康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需要。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如:田径中的中长跑、力量等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活动;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审美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更好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社会集体劳动,在辛苦的社会集体劳动中磨炼自我意志,不仅自身得到锻炼,还能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小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在现实课堂中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得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人生道理。所以通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炼。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是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热爱劳动的光荣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工作,敬业爱岗。◆(作者单位:南昌市第十中学)

9.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 篇九

一、创建背景

“人民防空教育是国防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校园中开展人防安全教育,加强校园人防安全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实现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从文化建设入手、加强安全管理、呵护生命成长的重要举措。通过人防宣传教育和学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 “关注人防、关爱生命、奉献社会、维护和谐”的人文理念和良好品德,掌握必备的人防安全技能。

由于学校的教学体制还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的转型期,不少学校对人防课开展的相当低调,甚至存在人防知识教育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对此,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一定要充分认清人防教育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地抓好人防教育工作,增强教师在新形势下做好人防教育工作的信心。校园人防安全以学校人防安全理念为重要引领,加强人防安全基地建设,切实发挥基地作用,着力从宣传发动、全面实施和总结提升;着重从打造校园人防安全制度文化、校园人防安全物质文化、校园人防安全行为文化和校园人防安全精神文化,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构想,全面推动校园人防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二、创建目标

我校坚持“育人为本,预防为主,重在实践”的方针,以人防特色教育为依托,将单纯的防空知识教育向提高防灾技能延伸,将单一的防空演练向应对公共 突发事件综合演练延伸,将局部战争条件下的人防教育内容向现代信息化条件下 的防空防灾教育内容延伸。力图通过人防安全特色教育既发挥人防宣传教育的授知、导向功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力图使每位学生都掌握一项必备的人防安全急救技能。

1.要把人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突出在提高学生素质上给力。教会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技巧,正是理论学习与 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可以 使其终生受益。

2.要把人防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突出在教育学生保护生命安全上给力。教会学生最基本的防护本领;以及面对突发性灾难的科学态度、基本常识、逃生技巧;教会学生在外来侵害面前沉着、冷静、机智地保护好生命;教会学生身心健康、行为规范和自强自立的良好品德,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 趋利避害,健康成长。

3.把人防教育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突出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上给力。培养学生应对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健康心理,主要教会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盲听盲从;要科学理智,不要急躁恐惧;要秩序井然,不要杂乱无章。

4.把人防教育与应对灾害演练结合起来,突出在提高学生的逃生自救能力上给力。搞好学校人防教育要与组织学生系统的防灾演练结合起来,要利用学校的课间操,中午休息时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疏散逃生演练,让广大学生在系统的防灾演练中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 自救逃生能力。

三、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7月):

1、建立创建组织,明确职责;

2、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创建意识;

3、制定特色学校建设规划。

第二阶段:创建阶段(2016年9月——2017年2月)

1、对草拟的《创建织里镇中学人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多方论证,完善创建方案;

2、制订各类制度、考评方案。

3、全面启动特色创建活动,打造外显文化,培训师资,开展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实施评价。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3月——2015年4月)

1、整理分年度、分项目创建资料,总结创建中的得失;

2、展示创建成果,迎接织里镇中学人防特色学校评估验收。

四、创建策略与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人防安全活动,领导班子对开展人防安全活动的重大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将人防安全活动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并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予以安排落实。学校组建以校长为首的“人防安全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集体共识,突出全员参与;学校、年级、班级层层管理,将不断加强日常巡课检查、定期评估、奖励等制度,从而推进人防安全工作全面开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二)提升教师人防安全素养,营造浓厚研究氛围

创建人防安全特色学校离不开学校每位教师的努力与实践。如何让每位教师都能投身于我校特色教学的实践中来,成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学校大部分教师积极参加市区人防办和学校组织的各级研训活动,及时了解人防信息和热点。让每位教师都具备相关的人防安全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特别是各位班主任能胜任人防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实践理论内涵。定期利用组内活动及课余时间,教师之间开展学习交流,沟通,力争形成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三)编辑校本教材,开设特色课堂

为了确保人防安全特色教育的开展更能贴近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校从校级层面出发组织校内有人防安全经验的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参与校本教材开发的我校教师都是具有丰富人防安全教育的一线教师,在各位教师的通力协作下,我校的人防安全教材初具雏形。在初版的基础上,经过校外专家组的评定与审议,对教材的开发提出了中肯和切合实际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次的开发,使得教材更趋于完善。

校本教材的开发为我校教师投身人防安全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自2014学年起,我校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各班开设校本课程——《人防安全手册》,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来自于上述教材开发的众多一线教师,其中不乏我们的班主任。在这些富有激情和经验的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展的生活而又不乏实效性。在校本课程的开展中,既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必备的人防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应急和反应能力。

(四)整合校内外资源,营造宣传氛围

在人防安全教育开展过程中,必要而实用的宣传手段必不可少,恰当而又合理的资源整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组织学生观看时世新闻、相关电影以及历史资料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来体会如何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核武器袭击、化学武器袭击、生物武器袭击、野外生存自救等。

2.利用学校宣传阵地的辐射功能,在固定的宣传栏中定期进行举行形式多样的人防安全知识展示。

3.发挥班级中黑板报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一些重要时间点进行黑板报的设计,通过黑板报的宣传在学生自身中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4.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定期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人防安全讲座和实践操作活动。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实践中践行理念

人防安全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必须建立在多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们在相对真实的实践氛围中,真正感受人防安全的重要意义。

1.加强与社会资源联系,建立人防安全基地。我校积极开拓社会资源,先后与织里镇消防大队、织里镇织南派出所等人防安全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作为我校学生进行人防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

2.理论离不开实践,为了践行“人人学会一项必备技能”这一根本目标,我校积极开展各种演练,如消防、紧急疏散、野外活动、传染病预防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会如何自我保护,相互救助。

3.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好学”转入“乐学”,每学期我校都举办七八年级学生的“人防知识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在特色活动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人防安全教育的立足点是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我们提出将活动的内容从课内的教材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去。我们在八年级率先启动了社团建设,建立了人防安全社团,组员来自于八年级各个班级。我们的社团将校内课堂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力图帮助学生将课内的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实际中来,真正践行我们活动的真谛。为此我们的社团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而又富有实践探索乐趣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赴上海东方绿舟国防主题实践基地考察,在丰富的活动中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人防技能。

(六)完善机制,保障实施

1.建立长效机制,及时评价。为了保证人防安全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相关的评价机制,需要建立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多位一体的体系,真实评价学生在接受人防安全教育后的行为变化。其次是要在建立领导管理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考核机制,将人防安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班级考核、过程考核、相关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保障。学校在实验教师培训、器材、资料、教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校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创建工作组织机构

成立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保证此项工作的顺畅执行。创建人防安全工作特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姚阿明(校长)全面负责人防安全特色创建工作的督导

副组长:周志强(副校长)负责学校人防安全特色创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组员:

徐培江 负责方案的制定的组织实施 朱会明 负责落实方案的宣传工作 沈镇涛 负责落实方案的实践工作

负责方案实施中的物质保障和安全工作

朱会明 徐培江 朱月忠 负责本年级方案的组织实施

创建人防安全特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要把学特色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六、预期创建成果

1、凭借人防特色学校的创建,营造安全校园,让注重人防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风气,以达到人人学会一项必备安全技能的创建目标。

10.中学秋季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总结 篇十

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校秋季开学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9月1日下午,仪陇县立山中学校全体学生在大操场召开了20秋季开学第一天安全教育第一课集会活动。

集会上,该校德育处主任何海军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接着对本学期的安全工作作了安排部署。针对近期学校操场建设,他特别强调,学生要远离施工场地,确保人身安全,并围绕道路交通、防溺水、防恐暴、食品安全等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会后,各班召开主题为“先辈的旗帜”的主题班会活动。最后全体师生收看了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

本次安全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校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新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中学人防课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 中学体育 健康课 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面对突发的状况时人所做出的应激的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应急和保护,避免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失。中学体育和健康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质的必修课,不仅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中学生必经的道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初目的就是最终目标一直都是培养中学生的求生能力并且加大对于自己的保护力度。

一、当前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的数据统计不难显示,中国学生由于意外伤害而导致死亡的概率普遍为发达国家学生由于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率的3-11倍。2014年,昆明市的明通小学就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这次事故一共造成了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其原因是体育老师将教学所用的海绵垫放置在宿舍楼的过道处,学生蜂拥而出的时候,先下楼的学生跌倒在海绵垫上,后续小学生不明情况,相互积压,造成了学生的严重伤亡。这起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从侧面证明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力。

虽然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一系列教育和课程的改革。此时有关的教育部门才开始慢慢正视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健康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学存在升学率的问题,生命安全教育在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校方和老师足够的关注。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的层面,并没有提高身体素质和求生技能。可以这么说,中国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整个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达成,但是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却已经迫在眉睫,不容许我们再忽视了。

二、如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部分,不仅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影响着中学的基础教育。但是目前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纯理论层面,中学生本身缺乏实践的应用,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受年龄的限制,中学生仍然没有更好的应急性。如何更好地在体育和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我们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明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而且是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的模式。我们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的能力。学校作为特殊的群体在面临突发事件中应该将合理的疏散作为自身的必要课程。

2.加大对于师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的重视力度

中学校方要明白生命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老师必须思想上有着清晰的认识,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面对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增强中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意识,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明白生而为人真正的价值。善于利用合法的科学的手段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的质量。要在体育课程中明确运动的危险性,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练习。

3.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导学生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如人工呼吸和紧急外伤的处理。

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并不是中学体育课的考试内容,关于逃生技巧的理论学习,很多学生不重视,没有认真听。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诸如火灾、水灾、地震、食物中毒等危险,遇到这些危险时应该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接着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比单纯老师说理要更深刻。

关于自救互救的方法,不能光让老师示范给学生看,教师必须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自救互救的办法,当危险来临时,学生才能很好地应对。

(2)要善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展开生存技巧的训练。

生存技巧训练包括生存训练和逃生拓展训练,经过之前的理论学习,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各种生存训练和拓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与选择或把学生的错误做法与选择记录下来,训练结束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通过这样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中学生在灾难中得以生存并且提高生存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相信这些求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3)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求生,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属于弱势群体,但是如果过于慌乱,就会降低应急避险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练习中注意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突发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并且积极施救,从而降低这个突发灾难对于自身的影响,才能真正面对险情,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4.教师教学过程一定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

体育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要组织中学生井然有序地进行准备活动,并且让中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从心里做到真正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突飞猛进,要尊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拒绝毫无意义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真正含义。最后,体育老师要排除器械的不确定的故障,经历从根本上克服不安全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并且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5.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

近年来,由于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由此而来的相关民事诉讼大大增加。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的目的在于增强老师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真心实意地关心中学生,老师要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时候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不难发现,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迫切的。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有助于中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中学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构建,还要有丰富的技能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不能仅仅做到纸上谈兵。正是基于此点,在新课改中完善生命安全教育是中国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并且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帆,杨雪芹,牟少,华路丁.学校体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40(3).

12.关于做好人防通信工作的对策 篇十二

1 人防通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薄弱。

目前, 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存在年龄大, 反应慢, 基础知识薄弱, 新知识接受能力差等问题。专业技术知识老化却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又对新知识消化能力差, 造成吃老本的员工大有人在的场面。国家没有重视岗位培训和教育方面, 所以导致现在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与当今社会发展相匹配。人才的缺失又限制了高科技的发展, 使我国的人防通信事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难以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有力的保证。除此之外, 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一些技术人员思想狭隘, 磨洋工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对我国通信建设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只计较个人利益, 不考虑大局, 这严重阻碍了人防通信事业的进行。我国也严重缺失专业对口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技术人才, 同时由于人员不积极进取, 缺少危机感和紧迫感, 忽略了工作, 把重点都放在一些盲目攀比的小事上面, 使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1.2 设备、设施不完善。

虽然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世界经济体, 但也存在人防经费紧张, 设备、设施落后的问题。通信设备、设施的更新, 得不到政府资金的支持, 但是时代越来越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 导致通信网络技术滞后严重, 通信设备、设施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的局面。所以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 才能使人防通信建设能够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2 做好人防通信警报建设工作

人防通信警报俗称人防的“第一动作”, 在日常的生活中, 一旦有防空警报试鸣, 市民才会对人防工作有所加强和意识。因此, 人防通信警报是人防特有的标志, 平时, 它为人民生活提供服务, 战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的损失。人防通信警报建设工作包括三方面:

2.1 空情接收网络体系有待改善

在未来社会, 空情的性质决定了人防警报的发放和内容。情报的准确度是整个城市防空警报系统中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建设逐渐发展, 人们对人防信息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我们要加强人防信息的采集、空情接收及预警系统的建设。使其地位得到不断提升。人防系统空情的获取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军队雷达情报系统, 如果想得到预警区域内的敌机动态可通过人防指挥自动化空情接收系统来收听收看。第二种是人防自身目力侦察, 通过人防空情观察哨来观察城市上空情报并及时采集信息入网。我们要贯通左右, 以此获得可靠的城市防空信息。建立成一个全域覆盖、稳定可靠的人防通信警报报知网。为市民提供最有效的信息。

2.2 加大人防警报信号的覆盖率。

但要按照客观规律, 科学合理的设定警报器密度布局。要依据警报, 来设定警报布局。城市通信警报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防警报信号的覆盖率。由于人口的显著增长, 城市内大面积施工, 导致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幢幢大楼和各种噪音为信号的传播造成了极大地阻碍。所以在设计信号有效覆盖半径时, 要考虑到这一特点。为了实现空情资源共享、警报信号统一控制发放的目的, 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重视:一是增强警报试鸣的专业演练, 提高目的性、针对性。不求场面, 要能做到未雨绸缪。仔细考察, 确保信号能覆盖所有范围, 保证每位市民能及时得到警报信号。

2.3 加强人防通信设备建设。

在国家和各级部门的重视下, 为了使以后的人防通信得到最好的发展, 有一些城市先后建立了指挥自动化体系。它具有快速反应的特点, 所以为人防通信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要知道如今社会越来越信息化, 如果反应速度稍慢, 我们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失, 所以人防通信建设中很重视速度。虽然现在经济快速发展, 但有时也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为解决经费不足的这种情况, 我们要积极主动采用多种解决办法, 为了争取得到财政资金, 当得到经费时, 我们要做很好的预算。可以把部分经费调拨给人防部门自行支配, 将资金落到实处, 认真计算每一笔资金, 做到不浪费不挥霍的要求,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 让每个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指挥自动化建设, 一些设备已经急需更新, 因为它严重限制了人防通信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逐步解决通信设备更新的问题, 不仅要灵活运用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特点, 还要了解新老设备、设施性能, 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使通信设备、设施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人防通信信息化建设注意事项

只有实现人民防空信息化, 当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 人民才能能够有条不紊, 而不是慌乱一团, 不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们就要尽可能的保证信息的准确度, 同时也要提高城市人民防空斗争的能力, 这样才能达到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的效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人防通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城市的综合防护能力。应急管理中, 人防通信不断发挥其作用, 它同时也反映了人防部门参与城市危机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如今中国周边局势紧张的状况下, 人防通信信息化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一旦发生空袭, 我们才能及时得到信息, 利用现有资源, 对抗灾害, 救援受难群众, 使我们的经济得到最安全的保障。

4 培养人防通信技术人才

专业人才是决定人防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使人防通信技术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那么毫无疑问, 我们必须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研究。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 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知识, 想发展高新技术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要想能够应用高新技术就必须掌握好基础知识, 因为它是一切高新技术的基础和源泉。所以我们要求通信技术人员夯实基础, 有稳定的基本功, 再学习新的理论和技术, 有了好的基础知识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再次要学习高新技术。当今的社会飞速发展, 如果不及时补充知识, 那么很快就会被甩在后面, 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通信技术, 洋为中用, 学人之所长, 补自身所不足, 学会掌握应用新科技的能力, 加强人防通信技术队伍的核心力量。

我国需要推进人防通信建设, 这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如果再论资排辈、以年老经验为崇、求全责备, 那么就无法使优秀年轻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难以发挥其特长, 所以要大胆起用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人员。因为只有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强, 才能保证人防建设更好的发展。在选拔人员时要坚持唯才是举, 尊重人才的原则。要为员工考虑周到, 关心员工生活条件, 尽可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来提高通信技术人员的素质。尽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济生活上的困难, 让他们能够专心于工作。

结束语

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 人防通信建设却并不完善, 人防通信人才培养也有待改善。通信手段的不断提高, 要求通信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强, 为适应信息化的社会, 我们要尽自己所能, 为人防通信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邵一览.人防通信建设的要求, 2001.[1]邵一览.人防通信建设的要求, 2001.

13.人防教育总结 篇十三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以及上级领导关于加强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的精神,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高防空袭的防护能力,积极推进对在校生的人民防空知识教育,今年,在市人防办、市教育局以及人武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领导开展了古龙中学的人防教育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古龙中学一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把国防教育始终纳入全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使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顺利完成了的教育任务和和各项相关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宣传,提高认识,健全组织,明确分工

学校十分重视开展人防教育的宣传工作,人防教育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文件都能及时传达,在全校性的开学工作会议和学期结束工作会议上都将人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强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扩大宣传,在宣传中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开展活动,较好地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古龙中学的领导充分认识到: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开展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的重点。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对于增强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培养他们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奋发学习的优良品质和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积极进取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校领导班子提高认识,自上而下形成宣传网络。学校成立了人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刘志军校长亲自挂帅。同时,把人防教育工作纳入了全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文明班集体评比之中。由政教处、教务处具体实施全校的人防教育工作,明确职责,使人防知识教育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落实、有成果,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初二年级,全部开设了人防知识课外课,接受人防教育的学生有170余人。其次充分利用学校文化阵地,积极开展人防教育。再次学校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灵活开展人防教育。为了更好地继承先辈的光辉思想,高举爱国主义大旗,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古龙中学一直用各种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人防历史教育、人防形势教育、人防法制教育、人防知识教育、人防动员教育等。近几年来,主要针对台独问题,周边安全环境等问题开展讲座。讲解《国防法》、《人防法》、《兵役法》等使学生们能够自觉遵守法规,自觉参加各项活动,结合重大纪念日宣传人防教育,时刻警醒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齐心奋进,热爱和建设自己的祖国。

以上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师生员工的人防观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军民共铸国防长城的良好氛围。

二、抓普及,使学校人防教育工作覆盖到位。为抓好人防教育工作,学校把人防教育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并注重研究对各种层次的人员进行分类施教的方法。一是把党员中层领导、组长的人防教育作为重点,使他们做好领头雁的工作。结合学校政治学习,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的潜在军事威胁进行分析,以此来激发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人防观念。二是不放松对全体员工的人防教育。

三、是加强学生的人防教育,这是主体。一年一度的知识竞赛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必要途径,更是教育学生热爱解放军、学习解放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认真落实,保障教学,重在实效

要提高人防教育的效果,必须在人防教育的内容上下功夫,把人防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做到寓教于乐,不断加强创新教育。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古龙中学在人民防空知识教育中重在落实,重在实效。学校将“三防”知识教育课纳入到课程计划中,保证了学生学习课时。学校还成立了以教研组为核心的“三防”知识教育教研兴趣小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核化等防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防灾救灾应急处变能力作为人防教育的重点,学习一些如地震、火灾、水灾、瘟疫、化学物品泄漏等自救互救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同时,坚持人防教育与数、理、化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讲解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图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和强化教学效果。学校对“人防”知识教育的任课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寓教于乐,形式多样

“人防”知识教育是一门兼具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为了让学生对人防知识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到鲜活的知识,提高学生人防、国防及军事素质,学校注意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从事“人防”知识教育的教师,出于对人防教育事业的热爱,采取了电化教学、自制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动手制作防毒面具,举办“人防”知识教育展览,在学校中开展以“三防”知识教育为主题的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耳闻目睹,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举办竞赛、演讲等活动,寓教于乐,巩固知识。我们经常组织开展人防知识竞赛、演讲活动,给优胜班级和学生颁奖,表扬。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引入激励机制,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取得良好效果。

3、组织观看优秀战斗影视片和有关录像,经常向学生介绍、推荐有关的图书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4、校广播站开设人防知识专栏,营造浓郁的人防知识教育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校园 内时时处处都能学到、感受到人防知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工作还须努力,争取做到“三化一结合”即手段网络化、活动经常化、内容系列化以及理论与演练相结合。

人防教育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还强化了学生国防意识、陶冶了爱国主义情操,更提高了学生

上一篇: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汽车文化认识汽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