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设计教案(通用8篇)
1.英语教学设计教案 篇一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模板教案设计
Food and drink
教学内容分析
饮食话题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只要老师引导得好,可设计许多的内容。同时“饮食”话题也是初中阶段必会的以及各类考试中经常涉及的重要话题之一。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练习“吃”和“喝”的话题。结合时间的表达和“饿了”“渴了”的表达引出“想吃什么”,“想喝什么”的话题,练习常用的表达。并介绍两种单词,food words and drink words,所涉及的语法现象为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食品有:bread, rice等,饮料有:tea, milk, water, juice等,引出 a cup of, a bag of, a glass of, a bottle of, a piece of,学生基础较好的班可给出a bowl of, a box of等。与此同时运用所学过的 how many句型,进一步学会不可数名词量的提问和应答。
73课复习时间的表达,引出“饿了”“渴了”的表示方法。并学习一些表示中外食品的单词。本课作为74课的预备课。
74课学习功能句 “想要„„吗?”“„„怎么样?”的表达。为74课的第二部分 “购买食品”做好铺垫。
75课在73、74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过的句型做调查。
进行第二轮语音复习。定位在最基本的/i/,/e/和/i:/三个单元音上。
●语音及词汇教学建议
准确、熟练的运用最基本的/i:/, /e/ 和 /i/三个单元音。
教师在教每一个单词时都要注意它是属于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要特别关注“量的表达”。
教单词要用多种方法,如:利用拼读规律,利用学过的单词迁移,联想法等。
掌握以下词汇:
food, drink, hungry, thirsty, water, eat, rice, bread, meat, tea, milk, glass, a glass of,would like, I’d like=I would like sth, porridge, fish, dumpling, fruit
piece, a piece of
理解以下词汇:
hamburger, needle, potato, chips, coke, coffee, madam, dear, ice, cream, ice cream, USA, different, vegetable, sometimes
●听力训练建议
本单元第76课的听力训练材料是根据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安排的,训练学生首先抓住重点,听出对话发生的地点,每人所要的东西。听力材料可以听两遍,学生听懂后完成练习册。
●语法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语法教学是:
(1)some,a/an的用法,some与可数、不可数名词连用,以及不可数名词的量的表达。
(2)How many + 可数名词复数+ can you see?及回答。
How man +可数名词复数 + are there?及回答。
重点难点:
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分类以及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应是本单元的重点。这些词如何分类?没有太多的语法规律可循。主要是中英文表达习惯上的不同。要靠记忆和运用来区分它们。如:cake可数,但bread就不可数。
教学中注意以下几项:
1.记住并能灵活运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some cakes, some bread, some rice等。
2.树立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如:一般的液体不可数。并学会量(单复数)的表达,如:a bottle of juice, a cup of tea, a glass of milk 等。
3.学习关于询问“多少”的提问和应答(主要是带有量词的不可数名词)。并注意 some, many, any, a, and an 的用法。
4.注意要设计情景,多练习使用以下句型: Would you like „?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口语交际用语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口语训练包括三个项目:(l)人物与想要的东西;(2)在实际情景中(如商店,餐馆,家里)谈论饮食;(3)How many句型的口语练习。
关于食品的话题是最常用的情景对话之一。如此重要的话题老师应在课堂设计上多下功夫。可多联系实际,模仿真实的场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安排实物,讲桌当柜台),让学生按实际的爱好和意愿购买“柜台”上的饮食,进行口语训练。
除了利用课文对学生们进行口头训练外,还可利用workbook中第74课练习3,以购物为话题训练学生。如有可能,可用一些实物让学生表演。
注意以下功能句:
表示该干什么了: It’s time for(supper).表示“渴了”“饿了”: I’m thirsty.I’m hungry.表示多少: How many bottles of water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I can see three.表示早餐/中餐/晚餐吃什么: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lunch/ supper?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supper?
What does your friend have for breakfast?
What would your friend like for supper?
表示想要什么: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bottle of apple juice.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Oh, yes.表示怎么样: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drink / eat?
表示提供帮助和建议:Can I help you, madam? Yes, I want some rice.Do you have any ice cream?
●写作训练建议
多利用workbook。其中,在73课练习3完成对话后,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将自己饮食习惯写下来。
另外,76课练习8,写回信也是很好的写作训练。可将学生分成四人的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仔细阅读Robert的来信,分析它所提出的问题都包含几方面。回信该如何回答?还可写些什么?四人可适当分工:两人收集课文中的句子,两人起草回信。然后认真阅读课文,从本单元中找出回信可用的句子并整理出来,备用。小组集体完成一份回信,作为作业 交给老师。最后,教师可设一定的奖励。
参考答案
Dear Robert,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nd I know you want to come to China.You talk about Chinese food in your letter.Do you know Chinese food tastes the most delicious in the world? We cook something in many different ways.We can stir-fry, fry, steam, boil, smoke and so on.We have eggs and milk for breakfast, have rice with vegetables, meat and fish for lunch, noodles and dumplings for supper.Chinese food not only tastes good but also has good nutrition.Sometimes we go to McDonald and Kentucky Fried Chicken.But I don’t like them very much.For drink, we often drink vegetable and fruit juice, mineral water, and all kinds of milk.Coke and sprite are children’s favourite drink.But I like Chinese tea best.We have a lot of traditional food and home cooking dishes here, for example: Beijing roasted duck, instant boiled mutton, sweet and sour fish, home-style bean-curd and so on.Now we like home cooked food better than take-away food.Beijingers like bean curd, very much, too.If you come to China, I’ll show you around the city and you can taste these foods one by one if you aren’t afraid to get fat.Best wishes
Yours
Zhang Fan
2.英语教学设计教案 篇二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课程内容准备教案,并根据教案准备的内容和教学步骤进行系统、有逻辑性的教学;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此,如何设计该课程教案就是摆在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之前,必须全面了解课程内容,并进行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补充,充实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对于口语课程的教学来说,普遍采用的是交际法教学,而交际法英语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按照范埃克对交际法教学大纲的阐释,交际法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标群体、语言活动、话题、场合、角色、语言功能、具体意念等方面。 本文就根据范埃克对交际法教学内容的阐释来探讨《大学英语·口语》的教案设计。
2.明确接受教学的目标群体
在设计口语教案之时,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接受教学的目标群体。范埃克把目标群体分成了四类,其中之一便是“对象与讲外语者的接触,总的来说,是表面的,非专业性的”。 这一目标群体的描述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比较吻合。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口语教学时必须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和对语言掌握的程度来进行授课,以此保证授课的效率和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
3.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语言活动
口语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交际。范埃克对语言活动下了个定义: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对话,即说和听。说指的是能够表达话题内所列的内容;听是能够听懂别人就话题所作的回答,以及飞机场、火车站等的公共广告等。根据范埃克所述,在运用交际法进行口语课程的教学时,听和说的能力是同等重要的。要能听懂,才能进行交流。 因此,教师可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组或者几组对话,让学生在两人一组的对话练习中或者多人对话中理解对方,并流利地进行交流。
4.确定交际法教学的话题
最为重要的内容便是确定交际法教学的话题。话题是学生进行交际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范埃克把话题划分为十四种:个人情况、休闲娱乐、旅行、卫生保健、购物、问路、气候等方面。这些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因此,教师可根据授课的内容和需要,设置一个或者几个话题内容,供学生练习。
5.根据对话的内容安排角色
在设置了对话话题这个大框架之后,教师应根据对话的内容安排角色。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和对话需要,合理设置角色,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角色的表演和塑造,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6.安排对话发生的场合
在设置了合理的角色之后,教师应安排对话发生的场合。由于是大学英语教学,因此,对话发生的场合一般是在教室内。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对话表演;也可以把课堂内的桌椅移开,留出一块空地供学生表演。由于课堂教学场合的限制性,这里就不再展开阐述。
7.教师就语言功能和具体意念进行说明对话要求
在话题、角色、场合都设计完毕之后,教师应就语言功能和具体意念进行说明,以帮助学生流畅、高效地完成对话。范埃克将语言功能分为了六大类:传递和获取事实信息;表达和了解理智态度;表达和了解情感态度;表达和了解道德态度;社交。根据这六大分类和话题内容,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课堂对话内容所代表的语言功能是什么。
比如,如果交际教学的话题内容是问路,那么它所代表的语言功能便是传递和获取事实信息,是以询问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再比如休闲娱乐的话题,则是以表达和了解情感态度为主。掌握好语言的功能对交际法教学非常必要,它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抓住交流的目的性,有效完成交际。而具体意念指的是与范埃克提出的十四个话题相关的词汇,并以句型方式提供上下文内容。所以,在进行对话练习之前,教师需根据对话内容列出此项对话所要使用到的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型,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和感受。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熟悉相关短语和词汇,并进行操练,掌握用法,在实际的练习中高效率地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对话练习提出要求,尤其是对“说”提出具体要求。范埃克对“说”的要求是:以合理的速度、用足够的精确性和合理的正确性表达自己。
8.话题表演结束后,对学生的整体练习进行评价和总结
最后,在话题的表演进行完毕之后,教师需对学生的整体练习进行评价和总结。表扬学生在口语练习和对话操练过程中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在课堂口语训练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9.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现如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英语》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教学任务,担负着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使命。既然语言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那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十分必要。
《大学英语·口语》教案的设计和撰写有多种方式,无论以何种方式设计教案,其主旨都不能背离“让学生勇敢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这一基本要求。因此,话题的内容、角色的分配、合理的课堂教学形式等都是《大学英语·口语》教案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合理设计教案,让学生在实际的口语练习中逐渐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让说英语不再困难。
摘要:本文依据范埃克的教学理论,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教案的具体设计方式,以期能够对《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高效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案,设计,高效
参考文献
3.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篇三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的灵魂和归宿。它设定得恰当与否是判断一节课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王荣生教授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为一堂好课列出了九条标准,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是否一致”。对此,他还作了专门的阐述:一堂好课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教材、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并在课堂中很好地落实,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走进当前许多语文课堂,在新课程“三维目标”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搞不清“三维目标”只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要求,与一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一堂课的目标设置上不懂得进行取舍,动不动就是“三维目标”一齐上,这样,经常造成课堂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落空。再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几乎完全依赖于教学参考用书,而根本不去考虑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经常造成目标设置不当的问题。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选了当代散文作家梁衡的写景抒情散文《夏》,关于该篇课文,教参给出了如下三条教学目标: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的描述。于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把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语言美,以及教学生如何学习用精美的语言表达美上,而忽视了对梁衡散文内在的情感美、哲思美的领悟,以及对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的品味与欣赏。这就造成了对该篇课文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这样的目标定位其实就是割裂了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实际的联系,是我们必须避免的。
其次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向教学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学活动必须紧扣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读余映潮老师的课例,我们会发现余老师的课堂基本都是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来推进教学的。比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全课只精心设计了两次学生的活动。第一次活动:阅读课文,看“温晴”“宝地”“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的”“理想的境界”这六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第二次活动:美段细读——品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教师共设计了5道题。1道必做题:说说你发现的这段在上的一个美妙之处。4道选择题: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说说“顶”“镶”为什么用得好。4.品析“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一堂课,通过两次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总体上把握了文意,理解了老舍笔下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领会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更突出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达到了他所提出的“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萃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语文课堂的完美境界。研读余老师《济南的冬天》这一课例,我们不难发现余老师在其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把整体感知文本、理解文章大意、品味欣赏老舍散文优美的语言及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与重构,选择确定的教学内容不仅重点突出,目标达成率高,更凸显了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
第三是寻找和确定“视觉临界点”内容。南开大学徐江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把当前语文课堂所教内容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教师所教本身就是错的,以非为是;第二类是教师所教虽是对的,但却是无用的;第三类是教师所教是对的,也是有用的,但学生自学即明,无需教师所教的;第四类是教师所教是对的,也是有用的,是学生发展需要的,学生自学不会,必须教师教的。而这四种类型,前三类充斥着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而第四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上述的说法或许有些偏激,但道出的一个基本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当前我们许多语文课堂在教学起点的设置上都出了比较大的问题。一堂课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效果如何,能否寻找到合宜的起点非常重要。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有一个“冰山理论”,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我们在寻找和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过程中,也可遵循这一理论。即在制定教学起点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弄清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能够看到“冰山”的哪些部分,哪些部分是学生视觉的临界点,哪些部分则是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起潜入水底才能有更多、更新发现。真正有效的教学就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从学生的“视觉临界点”出发,不断向水下未知的领域去探索、去发现的过程。而学生的那个“视觉临界点”就是我们要制定的合宜的教学起点。找准了这个起点,我们的教学才是学生需要的,才是学生在教师教之后才能明白和掌握的,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
4.风筝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1、师:同学放过风筝吗?让大家分享你放风筝的心情吧。
生:我放风筝时老是担心风筝会坠落下来。
师:同学们,包圣燊刚才有个词用的很好,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齐:听出来了。坠落。
师:是呀。我们一般人都只会用掉下来。坠落既能形象表现风筝落下,又能准确表现心理变化。
生:风筝放久了,我会感觉很累的。有时候风筝挂在树上,很麻烦的。
生:放风筝的时候,看到风筝飞高起来了,心里很高兴,要是飞低了,心里就很担心。
师:看来李勇放风筝的心情随着风筝的飞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呀。今天我们还要一起去和鲁迅先生聊聊关于风筝的话题,看看鲁迅想通过风筝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板书课题)
二、加词语,说理解
2、师:下面就让我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的风筝,并思考一下每一处提到的风筝我们可以分别添加怎样的修饰语,使它成为一个的风筝。
生读、画、思,师巡视。
(7分钟后,同桌之间交流。)
⑴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我先来一个:第三段中有个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在这个风筝之前加嫌恶,因为我以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⑵生:第一段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我在这风筝前加在北京冬季。
师:其他同学在这个风筝之前有不同的加法吗?
生:孤单的风筝。
师:你为什么说是孤单的风筝?
生:因为在它前面有一二,而且后面还有一句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哦,才这我们是感觉到了这个风筝有点孤单。那么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呢? 生:因为放风筝一般都在春天,但是我看到的是在北京的冬季,所以感到惊异。
师:说的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的风筝。
⑶生:第七段中送他风筝,我认为这是我送他的蝴蝶风筝
师:你把他送的是什么风筝都想出来了。你为什么这么想?
生:因为小兄弟的蝴蝶风筝被我踏扁了,我心理很内疚,所以我想再送一个蝴蝶风筝给他。
师: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填,很好。在这里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生:小兄弟想得到的风筝
师:在这个时候,我给什么风筝,已经不重要了,因为
生:他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
师:难道有胡子了就不能送风筝了吗?
生:不是。
师:那是为什么?
生沉默。
师:我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想到要送小兄弟风筝的?
生: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
师:那么我和小兄弟现在已经不是儿童了,也就是说儿童的什么将永远失去了?
生:玩的行为。
生:儿童的天性。
师:是的。儿童的天性已经被我虐杀了,它已经不能再挽回了。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风筝。
⑷生:第二段的三个风筝。我认为瓦片风筝是寂寞的、憔悴的、伶仃的。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他没有风轮,又飞得很低。师:这些都是和什么相比的?
生:蟹风筝,蜈蚣风筝。
师:寂寞的、憔悴的、伶仃的,只是在写瓦片风筝吗?
生沉默。
师:我们再来看这段的最后两句话。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天空中荡漾了。我在故乡吗?
生齐:不在。
师:在哪里?
生齐:北京。
师:我看到了什么?
生: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
师:我不在故乡,又看到这样的景色,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寂寞的、伶仃的
⑸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写瓦片风筝,其实也写出了我的心情。我们再来看剩下的两个风筝。
生:喜欢的风筝?
师:是谁喜欢的?
生:小兄弟。
师: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兄弟很喜欢?
生:呆,出神。
生:惊呼,跳跃。
⑹师:这些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能画出一个可爱的非常爱风筝的小男孩形象。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风筝。
生:彻底绝望的风筝 师:你为什么说它是彻底绝望的风筝?
生:因为这个风筝是小兄弟苦心孤诣偷着做的,却被我掷在地上,踏扁了,使小兄弟彻底绝望了。
师:是的。从小兄弟来说这的确是彻底绝望的风筝。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从我来说,这又是个怎么样的风筝呢?
生:悲哀的风筝
生:无可挽回的风筝
师:为什么说它是悲哀的、无可挽回的风筝呢?
生: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我却把它踏扁了。
生:因为它经受了精神虐杀
师:你说谁经受了精神虐杀?
生:(思考了一下)小兄弟。
师:从这我们可以说它是悲哀的风筝,可是我可以想办法补救呀。
生:补救也没有用。
师:我想的第一个补救方法前面已经讲了,没有用。但是我又想了第二个方法呀。
生:第二个方法讨小兄弟宽恕,可小兄弟没有宽恕我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师:那么你认为小兄弟是真的忘了吗?
举手情况看,都认为不是真忘了。
师:你为什么说他不是真忘了?
生:因为在前面说小兄弟很喜欢放风筝,可是他苦心孤诣偷偷做的蝴蝶风筝却被我踏扁了。小兄弟当时是绝望地站在小屋子里。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忘了。
师:那小兄弟为什么要假装忘记呢?
生:可以看出他们兄弟之间感情很好。
师: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但我有没有因为小兄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而高兴呢?
生:没有。
师:而是怎么样呢?
生: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师:从这里你感觉到我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生:最自己要求很高。
师:你的意思是个善于解剖这的人,是吗?(这样的引导很牵强)
生:是的。
三、读结尾,谈感受
3、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文章的结尾段,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感觉到了作者没办法?
师:你从那里感受到的?
生: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生:无可把握的悲哀也能感受到没办法。
师:今天大家都在课堂上思考了很多东西,鲁迅的文章就是这样,他能给人许多的思考,至于作者为什么要在最后表达无奈的情绪,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感到没办法,我们只有读更多的鲁迅文章,了解更多鲁迅所处的时代,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二。有人说:没有人的文章能像鲁迅的文章一样给人那么多的思考。是的,在不同时候鲁迅同样的文章都能给人以不同的思考。最后我希望我们能读更多鲁迅的文章,让鲁迅的精神传承。
第二课时
(学生两分钟讲故事)
四、串风筝,理关系
4、师:昨天我们已经对《风筝》这篇课文有所了解,而且也有了一些思考。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来思考。首先我们一起来串一下文中的风筝,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个风筝有什么作用?
生:为了引出后面的风筝。
师:2-4个风筝呢?它们都是故乡的风筝,让我感到了孤独感,为后文的感情作了铺垫,第5个风筝是我不喜欢的风筝,6-8是小兄弟喜欢的风筝,5与6-8风筝形成矛盾,为第9个悲哀的不可挽回的风筝作了伏笔,第10个风筝补充说明悲哀的不可挽回的风筝。(这几个风筝之间的关系要引导学生理解)
五、评人物,说理解
师:文中写了哪两个人物?
生:我、小兄弟(板书)
5、师:你对这两个人物分别有什么看法?
生:知错就改。(板书)
生: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板书)
师:你为什么说他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生:因为他觉得放风筝是没有出息的玩艺,就不让小兄弟放,还踏了小兄弟的蝴蝶风筝。
师:那这是什么时候的我?
生: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前的我
生:有责任心的人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兄弟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可怜的人(板书)
生:宽容的人(板书)
师:刚才我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说了很多。现在我想知道你们觉得我和小兄弟各自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举手表决,认为我最大的特点是有责任心,认为小兄弟最大的特点是宽容。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他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我对什么有责任心?
生:小兄弟(板书)
生:踏风筝的事情(板书)
生:自己(板书)
师:还对什么有责任心?
生沉默。
生:国家(板书,这是应该是学生猜的)
师:那么小兄弟的宽容又来自于哪里呢?
生:兄弟感情
生:亲情(板书)
师:还来自哪里?
学生沉默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在小兄弟眼里,我不让他放风筝,并踏了它的风筝是不是正确的?
生:正确。(板书)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不让他放是为了他好,不让他做没有出息的玩艺。
师:那么在我眼里,小兄弟应不应该有怨恨?
生:应该(板书)
师:为什么?
生: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而我不让他放。
师:那么现在你感觉小兄弟的宽容还来自于哪里?
生沉默了一会
生: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师:也就是无知。不但无知,而且还愚昧麻木,其实小兄弟是个受害者,可是受害者的心里却没有怨恨。你说我看到这样的情况怎么不感到悲哀呢?自己的弟弟都不觉醒,那么其他国民呢?也同样的麻木着,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却无能为力,内心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呢?(这样讲的学生也许眼睛会越瞪越大了。)
6、师:文章最后一句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的是怎么样的环境呢?
生:严冬。
生:能感受到寒威和冷气。
师:这是指自然环境吗?
生:不是。
师:我们看看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
生: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师:那个时候的社会是怎么样的?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这我们看到还有什么的寒威和冷气?
生:社会。
7、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从我对小兄弟和事情的负责,以及兄弟的宽容来自兄弟情深,可以读到这篇文章中的亲情,在矛盾冲突中有浓浓的亲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我对国家有责任,像小兄弟一样的受害者又那么的无知愚昧麻木,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感到了沉重,感到了悲哀,从作者的心底里流露出了渺茫。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理解这两个主题,明天我们还要来解读第三个主题。
生纷纷问:老师,明天还要讲什么主题,现在就告诉我吧。
8、师:那就告诉你们关于封建教育的,你们自己再好好读读文章,去思考一下。
第三课时上对封建教育抹杀儿童天性的批判的主题。
5.英语教学设计教案 篇五
2. 学习本文生动性说明的说明方法。
3. 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了解更多的事物,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研度,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用准确的动词来描述动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由“蛛丝手套”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丝织品是件什么东西吗?那是一幅用蜘蛛丝织成的手套。现在珍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馆。蜘蛛丝怎么能织成手套呢?它有什么功效呢?还是让《蜘蛛》一课给我们揭密吧!
2. 解题,释题。
体裁:科学小品文。
3. 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此。
蚋蜾蠃提防腺柞蚕忒劳顿嘻子怅然捆缚
檐()瞻()赡()
绕()挠()饶()
粘()拈()沾()
4. 默读课文,研讨文章内容。
思考题:
(1)文章开头引用诗谜的作用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蜘蛛捕捉食物的几种情形及其捕捉方法。
(3)文中说蜘蛛在生物界中是“名件”指的是什么?
(4)为什么蜘蛛能捕捉到飞虫?
(5)文章围绕蜘蛛的什么特点,介绍了它的哪些知识?其中说明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文章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7)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8)展开合理想象,你认为我们可以利用蜘蛛干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点拨:
(1)引用谜语,意在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儿,也是对下文写蜘蛛怎样捉飞将的一个总起。
(2)文中写了蜘蛛捕食的三种生动情景:一是克敌制胜,二是势均力敌,三是反遭暗算;文中提到三种捕食方法:一是擒拿法,二是捆缚法,三是游击战的方法。
(3)说它是生物界的“名件”是指织网技能之高妙,使人诧异,它的身体机构之巧妙,使人惊奇。
(4)蜘蛛织网的生理机制是它的腹内有数种腺,藏着液体,都能从腹部末端放出来。一种叫做壶状腺,放出来的液体,遇空气凝结成丝,用以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一种叫葡萄状腺,放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一种叫腹合腺,放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死,却是黏液,和前一种腺液一起放出,附在丝上,使丝很黏。
(5)本文是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来写的,围绕这个特征,文章对蜘蛛的生活习性、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蛛丝的用途等内容做了说明。文章把重点放在蛛丝的使用价值上,具体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这样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而且暗示了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利用与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6)文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由表及里即由蜘蛛生活习性“表”,说到它吐丝生理机制的“里”;由此及彼即由蜘蛛本身的形态性质、常见的结网蜘蛛,说到蛛丝的用途和较少见的不结网的蜘蛛。(7)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如第2、3自然段结合蜘蛛捕食的三种情景,介绍了三种捕捉食物的方法。
举例子:如第3自然段中“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用形象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披甲飞将的难捉。
作比较、列数字:如第6自然段中“园蛛的丝细到只有一英寸的一万五千到二万分之一,比蚕丝细得多了。”准确地说明了园蛛丝的细。
(8)想象合理即可。
5. 总结本文的语言。
把说明蜘蛛捉飞将(a)和说明蜘蛛的生理特点以及蛛丝的用途(b)的文字进行比较,找出它们语言上的不同点,结合课文谈理由。
6. 试模拟一只可爱的小蜘蛛的口吻,用第一人称介绍一下“自己”。
[课堂练习]
1. 课后习题。
2. 模仿蜘蛛的口吻介绍自己。
[板书设计]
蜘蛛
周建人
记叙“捉飞将”的情景
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
人类对蛛丝的利用
有丝而不结网的其他蜘蛛
6.《马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六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涵的寓意。
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
3、指导朗读
4、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培养真才实学,报效国家。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理解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列举和马有关的成语。
2、解题。“说”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简明,寓意深刻,通常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二、疏通全文
1.范读。(学生听,划出通假字)
2.生初读,正音:祗骈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邪通耶食马者
3、梳理课文,尝试翻译。
(1)结合注释,自主尝试翻译。
(2)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分三组翻译。
马之千里者(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马也(是,这;也,表判断)才美(才华和美好的素质)鸣之(之,语助词,延长音节)
4.把握结构,疏通文意。
说是一种说明议论的文体。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1)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生先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作者以开篇就亮出了一个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我们继续往后读。千里马被埋没了可悲可叹,我们在读时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呢?(语速较缓,语意惋惜。)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板书: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惋惜)
(2)第一段作者提出观点,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千里了呢?看看作者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啊?因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就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板书:食马才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
(3)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排比)文章通过哪些动作行为和语言来表现食马者的.虚妄无知的?(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后发出感慨: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食马者“不知马”有眼不识千里马。反问,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嘲讽的感情。(板书: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
三、了解寓意,深入探究
1、是什么促使韩愈写《马说》呢?是目睹了千里马的遭遇有感而发还是另有所指呢?教师简介韩愈写此文的背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马说》中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寄托了什么寓意?用了什么写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板书:托物寓意)
2、韩愈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对食马者的愤慨在文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那么他将马尽千里之能的渴望寄托到谁的身上呢?世有伯乐然…,千里马的有无关键在于有无伯乐。
四、拓展延伸
1、你们记得《天下无贼》中贼的头头黎叔说的一句话吗?“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们觉得在韩愈生活的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没有发现人才的人,就不可能人尽其才。
2、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结合本课的内容把它改写一下,应该怎样说?
3、结合现实思考:你认为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无数的岗位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今天,再也不是那个人才被埋没的时代,作为学生我们应怎么做?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托
│ │物
马说┝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愤怒)┥
│ │寓
7.英语教学设计教案 篇七
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均显示, 孕期营养不均衡 (无论是营养不足或过剩) 不仅会影响孕期母儿的健康, 还会对子代成年慢性疾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 在英国David Barker教授提出的“成人慢性疾病胎儿起源”的假说基础上, 2000年国际上正式提出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 DOHa D) 。该学说认为, 除了成人期的生活方式和基因遗传之外, 生命早期的环境包括营养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它会影响成年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骨质疏松、精神行为异常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NCD) 的发生发展。
在2010年5月,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2008年至2012年预防和控制NCD发生的全球战略行动计划[1]。目前我国孕期营养缺乏问题已减少, 而孕期营养过剩却成为孕期的突出问题。妊娠期营养过剩所致的孕母肥胖、胎儿营养过度、高出生体重儿现象逐年增多。研究显示, 胎儿出生体重与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之间呈“U”型关系, 即胎儿宫内能量供给过度, 胎儿高血糖暴露等导致胎儿高出生体重, 尤其机体所含脂肪组织过多均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2]。
研究表明, 孕期增重过多同样可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巨大儿、产后出血及产后生育性肥胖发生的危险[3,4,5,6]。最近有文献报道, 孕期增重过多, 特别是孕早期增重过多增加了GDM发生的危险[7,8]。
近年来有证据显示, 对超重、肥胖孕妇进行膳食干预和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可降低过多的孕期增重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GWG) 及剖宫产率, 对正常体重孕妇进行膳食干预仍可降低GWG[9,10,11]。这些研究表明, 对全部孕妇给予良好的孕期营养教育, 进行体重增重监测及控制, 不失为明智而又经济的策略[12], 不仅有助于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而且对子代成年NCD的预防也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尽管目前孕期营养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 但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 孕期营养的教学长期不被重视, 教科书内容单一、陈旧、缺乏前沿性。另一突出的问题是, 目前大多数孕期营养课理论性过强、实用性不足, 对营养知识的讲授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 不能把食物及营养素的推荐进行具体量化, 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及接受。因此, 笔者结合多年在孕期营养临床教学中的经验, 谈谈如何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对孕期营养教案进行设计, 以期为产科各级医师更好地开展孕期营养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2 孕期营养教案的设计思路
2.1 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 在关注学生达到知识目标的同时, 还要兼顾技能目标及情感目标的获得。
2.1.1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孕期营养的重要性;掌握孕期营养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孕期不同的营养需求特点及膳食推荐;掌握孕期常见疾病的膳食防治措施;掌握孕期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的内容。
2.1.2 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的技能。2.1.3情感目标通过讲解和示范, 特别是对孕期营养新进展的了解, 激发学生对孕期营养重要性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孕期合理营养指导, 培养其对孕期代谢性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进行防治的信心及增强学生通过胎儿宫内营养预防子代慢性成年病的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既要体现学科最新进展, 又要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教学实践, 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
2.2.1 孕期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首先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通过提出问题导入本节课内容:为什么孕期营养近年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对将要讲授的内容产生兴趣, 并在此部分介绍: (1) 营养不均衡对围产期母儿健康的影响; (2) DOHa D理论中, 生命早期营养对子代成年慢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2.2.2 营养学基本知识介绍
学生缺乏系统的营养学理论培训, 缺乏丰富的营养学知识, 因此有必要对营养学基本知识进行简单复习,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并且还能为后面内容的讲授工作做好铺垫。
2.2.3 孕期营养状况的评价
要让学生了解孕期营养状况的常用评价指标, 并能对孕妇营养状况做出评价, 评价指标如下: (1) 膳食评估; (2) 体重:孕前理想体重公式为:身高-105 (kg) ; (3) 体重指数:BMI=体重 (kg) /身高 (m2) , 了解中国人BMI标准, 体重过低:BMI<18.5;体重正常:BMI=18.5~23.9;超重:BMI=24.0~27.9;肥胖:BMI≥28.0; (4) 孕期体重增长值; (5) 生化测定:血常规、血糖、肝功、肾功、血脂等。
2.2.4 孕期不同时期膳食需要特点及膳食推荐
内容包括:能量的需要;孕期体重增长建议;让学生熟练掌握正常孕妇孕期增重的推荐, 并在临床工作中能指导孕妇进行体重的监测;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推荐;重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推荐。此部分内容多且较为枯燥、晦涩, 不宜理解, 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建议使用食物模型来讲授, 帮助学生对各种营养素的推荐量获得直观的认识, 并尽可能地对推荐的食物给予量化, 如介绍孕中期孕妇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在孕前基础上每天增加15 g, 举例说明15 g蛋白质相当于多少食物, 如喝500 g牛奶, 或两个鸡蛋, 或75 g的瘦肉就可以提供15 g蛋白质。这样的举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2.2.5 孕期常见合并症的营养干预对策
贫血及钙缺乏是孕期常见合并症, 因此, 有必要对贫血及钙缺乏的膳食防治及补铁的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介绍, 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2.2.6 孕期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
这部分内容虽容易理解, 但不容易记忆。建议结合膳食模型进行讲授, 将推荐的数字用具体食物量化以增强学生的记忆。
2.3 教学设计中其他几点建议
2.3.1 学生特点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包括知识特点、思维特点及心理特点, 注重因材施教。
(1) 知识特点:授课对象虽是各级产科医生, 但其大多数没有系统学习过营养学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相对缺乏。因此, 教师首先要对营养学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授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孕期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提高其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的能力。
(2) 思维特点:学生多为产科医生, 对孕妇孕期生理特点了解较为深入,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孕期营养相关知识, 所以在孕期营养指导上常存在一定的误区, 在日常指导中对营养素的推荐往往停留在数字上, 这种情况导致孕期营养指导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较差。因此, 授课过程中应着重对学生强调充分了解孕期营养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并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 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
(3) 心理特点:大多本科以上学历, 特别是一些高年资医师有着深厚的产科临床实践经验, 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应启发其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参与意识。
2.3.2 教学模式和手段
可采用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启发学生, 通过讲授、示范、互动等环节的综合运用, 使课堂气氛活跃,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 又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强调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如图片及视频、多种食物模型、食品交换份和板书结合等, 从而使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 使学生容易理解及接受。
总之, 在授课前进行充分的教案设计及备课是获得良好授课效果的前提, 在授课前对教学单元进行认真分析,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内容, 这样既能体现学科最新进展, 又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有主有次, 重点突出。在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 更多地使用视频及图片, 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及可视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观印象。强调多种教具的使用, 孕期营养内容相对枯燥, 应尽可能地使用膳食模型, 常见的量壶、量杯等, 使枯燥乏味的数字达到具体量化,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参考文献
[1]杨慧霞, 马京梅.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对围产医学实践的启迪[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0, 13 (6) :441-443.
[2]杨慧霞.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引发的思考[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8, 11 (3) :157-158.
[3]沈艳辉, 李竹, 季成叶, 等.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0 (3) :77-79.
[4]李静然, 冯宁.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14 (22) :1901-1902.
[5]Melzer K, Schutz Y.Pre-pregnancy and pregnancy predictors of obesity[J].Int J Obes (Lond) , 2010, 34 (2) :44-52.
[6]Walker LO, Sterling BS, Timmerman GM.Retention of pregnancy-re-lated weight in the early postpartum period:implications for women'shealth services[J].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 2005 (34) :418-427.
[7]Hedderson MM, Gunderson EP, Ferrara A.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nd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Obstet Gynecol, 2010, 115 (3) :597-604.
[8]Morisset AS, Tchernof A, DubéMC, et al.Weight gain mea sures in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Women’s Health (Larchmt) , 2011, 20 (3) :375.
[9]Quinlivan JA, Julania S, Lam L.Antenatal dietary interventions in obesepregnant women to restrict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to institute of medicinerecommendations[J].a meta-analysis.Obstet Gynecol, 2011, 118 (6) :1395.
[10]Tanentsapf I, Heitmann BL, Adegboye AR.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trials on dietary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excessive weight gain duringpregnancy among normal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e women[J].BMCPregnancy Childbirth, 2011 (26) :11.
[11]Thornton YS, Smarkola C, Kopacz SM, et al.Perinatal outcomes in nu-tritionally monitored obese pregnant wome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Natl Med Assoc, 2009, 101 (6) :569.
8.英语教学设计教案 篇八
【关键词】行动导向型教学 教学方案
教案就是教学设计方案。在现代教育理论下的教案已经发展成为基于学生学习(或指导学习)的方案。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理念下的行动导向型教学课题教案应包含下列过程设计及教学内容。
一、回顾拓展
教师设置任务或问题,检查上节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处理或问题回答结果进行检查、总结、提升和拓展,并根据检查情况导入本次课学习任务。
二、任务处理
1.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任务”定位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分析任务,提出任务的处理要求——教学目标。
2.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学习、讨论(合作或个体)、探究、制作等,完成展示交流前的学习任务,根据情况,教师可演示示例。在任务处理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渗透学生职业行为的养成。
三、交流与评价
1.明确展示交流的要求,学生(或分组)进行交流展示其学习成果。交流中要形成交流任务派生或任务连锁,提高交流面。其他学生 (或小组)可以对其进行点评、纠错,提出(演示)另外的做法或不同的见解;学生(或小组)优先点评、纠错,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在交流中同样要注意引导和渗透职业行为养成。
2.歸纳提升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处理和展示交流的内容进行归纳、补充、提升,使学生建构起本部分的知识、概念、技能体系以及行为养成,并根据交流情况,从任务完成、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养成等方面进行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改进方向。
四、检测反馈
1.巩固检测。根据任务展示交流的情况,教师设置检测题目或作业进行达标(根据教学目标)检测(全体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教学内容(知识点、技能点、行为养成教育)。
2.布署下次任务或预习提纲。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时所需要的指导或学习材料,根据下次任务或预习内容要求,设置检测题目。检查学生预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