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总结

2024-09-30

社会统计学总结(共8篇)

1.社会统计学总结 篇一

从社会学本科,到Stanford统计学硕士,我的2018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随着大数据的火热,统计类专业申请的竞争也是一年一年水涨船高。相比科班出身的同学,转专业申请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很多同学或许会迷茫想要转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准备。在此我结合个人的申请经历为后来的同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所参考。

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一、课程补充

一般而言,掌握微积分、线代和概统是最基本的,编程方面R和Python用的较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修数据结构、机器学习等课程。不同项目对于学生课程背景的要求不同,例如,有的学校要求A strong mathematics background, especially in probability, statistics and linear algebra;有的要求Two semesters of calculus based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One course in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One course in matrix algebra… 可自行去各个学校的官网查看,并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的弱项。

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有条件选修数学或统计类的双学位是最好的,现在统计学申请也很偏好计算机背景的同学,也可以考虑修个计算机相关的学位。此外,可以在学校或网上选修相关课程并用一个不错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数学能力,但是网课成绩的效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二、科研/实习

转专业的同学相比科班出身的同学而言在专业背景上处于劣势,更加需要通过科研或实习来弥补自己背景上的弱势,增加申请的竞争力。对于转专业的学生,在找校内科研或者海外暑研上,不一定非要在数学系或统计系下,也可以试着找找其他学科和统计相关的交叉科研,如计量经济学相关、计算社会科学相关、教育统计、心理统计等等。

很建议大家在大二或大三的暑假去海外高校进行暑研:一方面可以提前感受海外高校的研究和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海外导师的推荐信认可度也更强。而在实习方面,有相关的经历也是很加分的,但是我自己准备申请较晚没有来得及找,无法给出建议,可以找专业的世毕盟导师们咨询看看!

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三、语言考试

理工类专业对托福/GRE的要求并不高,语言考试只是基本门槛,过了线一般就不看了。通常来说105+/325+的成绩会比较稳妥,不需要在语言考试上花太多时间,建议早点考掉结束战斗,以免耽误后面的申请进度。同时,对于硕士申请者而言,GRE math sub不是必须的,可以不考。

四、选校建议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完全没有数学类相关双学位、纯粹以社科背景申请统计类专业的同学,请做好被连环拒到怀疑人生的准备,毕竟大多数学校还是比较看重专业出身的,同时由于大数据方向的火热,统计/数据科学类申请的竞争非常激烈,转专业申请的确比较玄学。建议选校上以课程设置偏应用的项目为主,同时穿插一些对文商科同学比较友好的交叉项目来增加录取概率,避免失学。

五、致谢

最后,非常感谢申请季世毕盟一路的耐心帮助!尤其是在文书润色上,培训师和mentor一次次meeting给出最细致专业的修改建议。同时,GGU native speaker team的高效也令人印象深刻,在申请季最忙的时候,应对网申过程中遇到的一堆琐碎文书要求,都可以保证在2天左右完成文书的润色,在推进申请进度上帮了大忙!此外,也非常感谢我的培训师和mentor姐姐们面对我申请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事无巨细的及时解答和一路上的支持鼓励,多谢你们,慌张的申请季也安心了不少。

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2.社会统计学总结 篇二

►►一、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概况

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 随着我国的统计学学科建立而发展。以新中国建国第一个30年为标志, 可以将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历史发展分为两个部分。一般情况下, 将前30年统计学发展的过程, 称之为小统计时期。这是由于我国当时对统计学认识并不全面, 统计的意识也不强烈, 统计途径也相对落后所决定的。当时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 还处于相对停滞阶段。

1978年, 以我国国家统计局在四川召开的统计教学科研会为标志, 从1978年至今, 通常称之为大统计时代。在这期间, 我国统计学科在真正意义上开始完善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才逐步建立起来。大统计时代的到来, 将传统的数理统计准备转变为应用统计, 发挥统计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二、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变革

(一) 学科名称的变革

统计学在我国的历史虽然并不短, 但是就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这个专业学科名称而言, 由于其学科归属一直有争议, 导致其学科名称变革多次。这以学科国际上通用的名称就有两个, Government Statistics和Official Statistics, 二者都是从组织统计方的角度进行的命名, 但是这两个名称在我国并不适用。同样只是单纯按着数理统计和应用统计对其命名也不完全适用。随着时代发展, 我国统计内容也在变化, 由于这种统计是通过认识所在社会经济现象为主要目的的统计, 以经济学和统计学两个学科为主要依托, 以社会学为发展导向, 故将其命名为社会经济统计学。

(二) 教材的变革

在小统计时期, 我国使用的经济统计学教材多引进苏联教材, 由彼得罗夫著的《经济统计学教程》是当时使用率比较高的教材之一。1957年, 《经济统计学讲话》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我国的第一本经济统计学教材正式出版。这本由徐前、戴世光、于涛等我国统计学著名学者共同撰写的统计学教材, 与《经济统计学教程》相比更为简洁明了, 适合我国统计教学使用。但是随着文革的开始, 从教学到教材的发展都停滞不前。一直到大统计时期的开始, 1980年, 陈应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统计学》的出版, 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教材的才逐步恢复。

(三) 体系的变革

由于小统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 并没有完全建立, 这里主要围绕大统计时期的体系变革进行探讨。大统计时期初期,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 这个时期的经济统计, 主要以传统经济统计内容逐步向新经济统计内容过渡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开始逐步完善。在经济统计教学中, 宏观经济统计理论进一步被强调升华。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建立基本完成, 以2001年出版的《国民经济统计学》为例, 这本书由佟哲晖和邱东编写, 是在1992年的教材的升级改版, 相比之前的版本, 新教材围绕着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过程进行编写, 将我国经济资源、经济总量、经济过程、经济动态、经济结构、经济核算等统计融入其中, 构成了我国社会经济统计相对完整的体系。

►►三、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

(一) 统计工具发展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统计统计的飞速发展。在保证原始统计资料搜集准确的前提下, 相比传统统计方法, 依托计算机技术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更节省时间, 分析也更为详细, 统计结果也更为准确。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 统计软件变化升级多次, 指向性也更加明确。针对不同统计对象, 可以使用不同的统计软件。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发展, 统计软件的程序设计会更加完善, 实际应用性也会更高。

(二) 统计学科发展

大统计发展至现今, 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依托的学科不仅仅只有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三门, 只要是与社会、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关学科, 都可以为我国社会经济社会统计提供理论依据。但是要注意此依据, 并不代表将全部的学科融合为一门学科, 而是在不同的统计中, 提供更加有效准确统计的理论保证。

(三) 统计体系发展

近年来, 我国很多学者针对我国社会经济统计体系提出了新思路, 将统计体系进行扩充, 包括环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资源等几个方面。这一思路以经济、社会、环境现象为依托, 对三者间的密切关系进行有效统计, 组成一个理论上相对严谨的我国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以目前社会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会不会更加丰富, 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可以预见未来的统计体系, 必然向着更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方向发展变革。

►►四、总结:

综上所述, 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 我国必须找出更合适我国发展的方向, 无疑我国社会社会经济统计是确定发展方向的有力保证, 它是我国国际政治经济交流的语言。只有在经济统计有力支持下, 我国的发展才会更加稳定迅速。

摘要:在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中, 统计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统计学有60多年的历史,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本文的出发点是中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经济统计学,变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萍.关于我国统计学发展的讨论[J].才智, 2011, (12)

[2]邱东, 宋旭光.中国经济统计学60年[J].统计研究2010, (01)

3.浅谈社会热点与统计教学 篇三

一、统计教学与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统计概念、方法的大量使用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前社会、经济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但是也造成了一些混乱。政府部门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感受经常无法对应,显得荒谬乃至可耻。以这份报告为例,存在的主要统计问题有:指标或变量定义不明确;使用方法不合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混淆;样本容量和范围有缺陷。

(一)准确定义变量

统计分析依赖于数据。数据收集的第一个准则是要清楚测量的是什么,即变量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我们对问题考虑得不全面,那么就没有理由指望回答问题的人(响应者)能按照我们期望的回答问题。比如该报告中提到了一个名词:自有住房率。

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自有住房率达89.68%,这极易给人造成“城市里近九成人有自己房子”的错觉,可见指标或变量定义不明确会造成极大的困惑。自有住房率本指私有住房占全部住房的比例,反映的是住房私有化的程度,而不是拥有私有住房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自有住房率高,可能是私有房多,但也可能意味着保障房太少。對普通中国人来说,自有住房率这个数据的意义不大,人们更关心的是,到底有

多少人拥有自己的住房。我们再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定义变量的重要性。假定在一次食品企业的市场调查中包含了这样的问题“在您的家庭中有多少个孩子?”我们也许不加考虑地认为,“孩子”应定义为一个不满18岁并和他(她)的亲生父母一起生活的人。但如果一个家庭中包含大于18岁的亲生子女、前妻或前夫的孩子、养子或养女、过继子女或者其他年轻的亲戚,那该怎么办呢?对于不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怎么算呢?对于父母离了婚而共同抚养的孩子怎么算呢?这有很多种发生混淆的可能。因此,在调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孩子”的定义。因此,在做研究之前,对变量必须要有一个清晰、详尽的定义。

(二)合理选择方法

即使数据准确误用无误的收集到了,但是统计方法的不合理运用也会导致结果无法取信于人。典型的例子是平均值。近年来,我们经常从媒体上看到或听到工资和收入“被增长”。那么,对于工作、收入、资产等指标该不该用平均值?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平均值?基础统计课都会介绍,对于服从正态分布或者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其均值(即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相同或者非常接近。此时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

二、开展统计教学的启发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感到统计教学责任重大。在统计教学中我们要认真思考,克服从教材、课堂教学到师资队伍都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

(一)方法应用与方法应用条件并重

所有的统计方法都有应用的条件。比如,在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条件下,均值和中位数(甚至众数)是相同或者近似的。反过来也可以通过比较均值和中位数的差距判断分布形状。但如果分布偏态,均值与中位数就有明显差距。此时就不能再简单用均值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或一般水平代表值。但我们的应用统计教学缺少强调“应用条件”,缺少联系实际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分析,而过分强调统计方法的概念含义,以及数理计算,导致学生片面简单地理解统计方法,出现似乎反映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的统计量只有均值,只会简单平均等现象。

在计算机广泛运用的今天,统计具体的运算与实现过程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因此统计教学应该相应地向统计方法选择与结论分析等方面倾斜,做到应用过程与应用条件并重。

(二)教师要紧跟统计前沿,加强数据分析

统计教师必须紧跟统计的最新发展。了解尽可能多的统计实践的前沿有助于对初等内容的充分理解,也有助于认识原先一些“权威”课本的片面、不完全、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因此,面对当今统计的发展相当迅速的情况,高校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必须紧跟统计的最新发展,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和数据及应用有关的模型和方法。只有对统计实践的最新进展予以了解才有可能理解目前教学的意义,才可能充实和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高校统计教师绝大多数是近十年或近二十年来大学毕业后留校的学生,多数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如果统计教师在平时不够关注统计工作及统计数据的话,他们就很难在教学中联系统计的实际。在我们国家城乡、东西部等巨大差异的国情中,联系实际应用统计方法反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而,我们特别强调统计教学要联系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年轻的应用统计教师急需补上这一课。

(三)进行探究型教学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以统计思想为中心。要坚持培养学生热爱统计,而不是讨厌统计;要坚持把学生当聪明人来教,而不是当傻瓜。因为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的学科,是以现实世界待解决的问题为目标的,因此,如果统计研究不是服务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则其存在的意义也就不明显。同理,统计教学也应紧密围绕社会现实,尤其对于一些缺乏实际经验的教师,更应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有启发性的问题为线索进行探究型教学,其模式为: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引出概念→探索方法和理论→回到现实。

4.社会统计学总结 篇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城乡消费市场活跃度、判断商贸企业景气情况的重要统计指标。从实现方式来看,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的零售额,就是年销售额批发业20xx万元以上、零售业500万元以上的和年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实现的零售额(不含批发业绩和住宿费);第二部分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个体户的零售额;第三部分是限额以下的企业和个体户销售额。

20xx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6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在全市排在最后。其中限上法人企业完成社零总额6.25亿元,同比增幅约30%。

近几年,通过各乡镇和相关单位的努力,我县联网直报的限上商贸流通企业由xx年前的16家增加到20xx年底的88家,这三年新增企业75家(老企业中退出3家),尤其是20xx年,我县新增限额商贸流通企业51家,新增企业个数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是最多的。新增限上企业的培育工作得到了各乡镇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20xx年,xx镇新增企业29家,使xx镇辖区内联网直报企业达到了42家;在限上企业培育工作中做得特别好的还有xx镇、xx和xx镇,其辖区内联网直报企业分别达到了6家、5家、5家,并且这些企业营业状况和报表数据都比较好,xx镇、xx镇、xx镇也各有3家联网直报企业;当然,限上企业培育工作的开展也很不平衡,有些中心乡镇,人口和经济总量都较多的乡镇,联网直报企业仅有1-2家,还有xx乡、xx乡、xx镇没有一家联网直报商贸企业。

20xx年,我县虽然在限上企业培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零总额的统计依然在全市排名倒数,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社零总额基数大幅增加。20xx年初,统计部门在第三次经济普查后,将我市社会总额基数由去年底的488.2亿元调整为661.3亿元,增加173.1亿元,增量比约35.5%。市统计局则将我县xx年社零总额由36.22亿元调整为70.24亿元,增加34.02亿元,增量比约94%,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销售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也下降到6.4%,低于全市平均数21个百分点。而在统计过程中,社零总额数据构成的三个部分由于统计方式不同,增幅控制标准也不同,第一部分限上法人企业通过企业联网直报,增幅控制在30%以下,第二部分限上个体通过乡镇统计员联网直报,增幅控制在xx%以内,第三部分限下个体和企业是通过抽样调查推算,增幅控制在8%左右,近两年实现全市统一增幅。

二是限上限上法人企业过少,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过低。要达到社零总额增幅13%以上,就要构成这个数据的能超过13%以上的部分来拉动低于这个平均数的部分。而我县限上法人企业过少,20xx年初,我县限上联网直报企业37家,这些企业的销售额(xx年底为4.5亿)占新社零总额基数(70.24亿)比重仅只有6.4%,虽然这一部分数据的增幅可以报到30%左右,但由于占比实在太少,要靠这仅占6.4%的部分来拉动统计中超过83.6%的限下企业销售额,显然是小马拉大车,难以达到理想水平。

三是新增限上法人企业难度较大。一是因为一些上规模的法人企业担心上报数据后会有相关因素影响企业经营,不愿意参与联网直报,哪怕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企业也不愿意提供证件和报表参与联网直报;二是多数达到限上规模的个体户不愿意升级转型为法人企业,主要原因是个体转为法人后,税额增加较多,同样规模的个体户和法人企业,其税负几乎相差较大,且法人企业需要按月申报,比个体户的年初一次性定税也多了些程序,个体老板们既怕加税又怕麻烦,干脆就不愿办。

四是联网直报企业统计数据不准确,大多企业担心上报的统计数据被税务部门用作征税的参考,不愿意据实上报营业额,哪怕工作人员多次解释,也不相信,造成社零总额数据上不去。步步昇公司不管是实际规模还是外观形象,都应该是xx县零售商业的旗舰,但从报表数据来看,其年零售额仅2650万元,比一些乡镇零售企业还少,实在不能体现其零售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一)继续落实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好限上企业的培育申报工作。今年,县财政按去年的文件和标准对新纳入联网直报的商贸流通企业继续给予一次性一万元的奖励,对培育申报的有功人员仍进行适当的奖励。今年县分配给各乡镇的限上企业培育申报任务为40家,培育指导任务都分配给了各乡镇。新增企业要求开业时间最好都在一季度,争取上半年能成功申报20家以上。我们要求新增企业不但要数量,而且要有质量,要把成长性好、业绩高的规模零售企业做为优先目标纳入到培育工作中来。今年的限额以上企业培育和统计工作纳入全县绩效文明考核范围。各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要增强对限上企业培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首先要明确分管社零工作,有专门的工作班子;二是要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确保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各乡镇特别xx镇要对辖区内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个体户进行全面摸底,对符合条件的要鼓励升级为法人。各乡镇把社零数据的统计和限上企业的培育作为乡镇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项目抓好抓落实。

(二)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为限上企业申报工作搞好服务。

(三)县里继续成立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商务工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商务局、县统计局、县财政局、县市场和质量监督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等为成员单位。县商务局要加强对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及时汇总相关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县统计局要加强统计业务指导和执法监督,强有力推进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统计直报工作,督促企业全面、准确上报统计数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限额以上经营单位纳入全面报表统计范围。县市场和质量监督局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并主动服务做好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及时提供登记注册经营单位名录,积极帮助企业办理工商登记以及变更事宜,积极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变为企业法人。县国税局、

县地税局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配合乡镇做好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申报纳入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督促企业及时办理税务登记证。各乡镇要调查摸清辖区内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情况,积极引导新成立时间达三个月、符合限上商贸企业申报要求的企业开展申报工作。对符合申报条件而不愿申请申报的,各乡镇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和思想工作,帮助其早日进入限额以上企业行列,不断发展壮大。对纳入的联网直报企业广泛宣传国家统计法规及贸易统计制度改革等内容,消除企业和个体户顾虑,全面准确及时上报有关统计数据。

(四)加强联网直报工作。各乡镇对所辖区域内上报数据失真程度过大的企业,要加强协调,调度数据请记住我站域名的相对准确。及时化解影响社零总额增幅的不力因素,实现社零总额平稳较快增长。今年,县财政对企业联网直报统计员继续实行补贴制度。原来是100元一个月,但今年我们不再搞统一标准,我们要根据企业统计员报表的质量和准确度,拉开距离,对报表质量高的可发xx0元一月,报表质量差的只发50元一月,年底,根据培育工作和报表任务完成情况还要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

5.社会与人口统计学论文 篇五

市场营销本12李振栋

一、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又称城镇化。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市化的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促进城市化的几个方面的动力机制 1.经济增长:城市化的宏观动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会加速经济增长。

2.城市聚集经济:城市化的内生动力

城市化经济是一种集聚经济,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它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产业功能联系所产生的外部性而形成的地方化经济;三是由多个行业向城市地理集中所形成的城市化经济。

3.市场机制:城市化的主导动力机制

现代城市是市场经济的坚强堡垒。城市化过程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大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市”。即市场有城市就有市场,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市场就发育到何种程度。可以说,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化过程的积极推进,没有城市化的强力驱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当然,市场经济发育和城市化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契机和原动力。正是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引导,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区域流动,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4.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其他动力因素

赵燕菁认为国际战略格局对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郝寿义、陈波翀借助耗散结构理论,把制度变迁物化为城市化势能,从组织效率的角度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积极作用。同时,他们认为国际贸易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发生联系,拓展了对中国非农产业的市场需求,对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其中房地产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上,房地产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是巨大的,有的城市高达70%。从今后看,房地产仍然是经济持续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综合来看,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已呈错综复杂的局面,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足以概括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必要从新的角度予以审视。在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变迁与创新等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所在。2012112328

三、中国城市化水平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17.92% 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51.27%,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我国从成立历经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占去全国总人口比重如图1所示。)然而,这样一个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却是建立在绝对程度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之上的。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城市化水平一般采用居住在城镇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按照这一标准,无论从国际比较还是从效率角度来看,中国现在的城市化水平都偏低。

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主要从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状态。这一阶段的城市化的状态有如下特点:1.城市的发展具有规划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30年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城市的发展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性。2.城市的生产功能凸显。这一阶段过程中,城市的建设与工业生产的发展不可分割,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办工业,办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的最主要的任务。3.消费、商业、第三产业这些功能仅占城市次要功能的地位。过分强调生产功能,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功能给城市化的发展埋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环境污染的问题,给今天的城市化发展遗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可以这样认为:这30年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在观念指导上,具体实施时基本上是一种反城市化的战略,致使城市化发展的进展缓慢,时而还处于停滞状态,并且还积累了大量的矛盾,给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留下了许多包袱和难题。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三个阶段

这个阶段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城市化与前二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1.城市化与现代化相联系。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化与现代化是同一个词。一个国家如果有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居住在城市里,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因此,中国的政府开始抛弃以往反城市化的观念,改革并大力推进城市化,而且把它与实现现代化紧密相连。

2.城市的消费性功能趋强显现。如今城市消费性的功能开始显现,而且有逐步走强的发展趋势,其标志是一些大中城市中金融、贸易、通讯、运输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开始迅猛的发展,其增长的速度,发展的规模均超过了工业产业。

四、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

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历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以及“2012世界发展报告”,我们把中国同其他一些经济体的城市化水平的对比列在表

1、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远远落后。事实上,“2012世界发展报告”指出,与中国处在同样发展阶段的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是55%,比中国的46%高出了大约9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各个国家城市化水平,2012.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从现在36%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挑战不可避免:

(1)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由此产生的城市的生存保障问题,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问题,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化社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

(2)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现在起到2050年之间,中国城市要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全面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平衡,要全面达到城市的能源清洁化并逐步将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四分之三的比重,下降到40%以下,都是严重挑战。

(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转变。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 体废弃物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4)加速不同地区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和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克服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任务。

(5)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城市信息化水平是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标志。目前,中国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左右,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遥远的路程。

六、中国城市化趋势前景

6.社会调查与统计 篇六

2.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①节省时间人力物力②可以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③可以比较详尽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④应用范围十分广泛⑤准确性高。缺点:①使用与定量研究而不适合定性研究②不适用于调查总体模糊的对象③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

3.选题的标准:①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②创造性,指研究问题应该有新的东西,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特点。③可行性,指研究者具备完成某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④合适性,指所选问题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课题明确化:指通过对研究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不仅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方法:①缩小内容范围②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4.分析单位:即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层次谬误:指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5.概率抽样:依据概率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①简单随机抽样:是按照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②系统抽样:是把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元素的号码来组成样本的方法。③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为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字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优:(1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的精度。(2便于了解总体内不同层次的情况,以及对总体中不同层次进行单独研究或进行比较。④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小群体内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小群体的抽取可采用简单随机抽、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特点:不仅可以简化抽样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降低收集资料的费用,同时还能扩大抽样的范围。但是其样本的分布面不广、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相对较差。⑤多段抽样:是按照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6.非概率抽样: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①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②判断抽样,指的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自己的主观分析来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③定额抽样,研究者要尽可能地依据那些有可能影响研究变量的因素来对总体分层,并找出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④滚雪球抽样

7.社会测量特点:①人既是测量的客体又是测量的主体,使得社会现象的测量具有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主观性强。②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构成各种社会现象。而测量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两者相互作用,会相互影响。③可重复性差、量化程度低。测量的层次:①定类测量:确定类别。数学特征是等于与不等于。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②定序测量:确定等级及次序。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也具有不对称性。③定距测量:确定间隔距离。可加减,没有固定的零。④定比测量:确定比例。可加减乘除,有一个绝对的零点。

8.操作化:即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方法:①概念化(1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2决定一个定义;②发展测量指标。(1列出概念的维度;(2建立测量指标: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性研究,自己发展指标。

9.量表:用来测量人们态度看法意见性格等内容的一种量化工具。信度: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再测信度: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根据同一群研究对象同时接受两个复本测量所得的分数来计算其相关系数。折半信度:即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到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11.效度: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表面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准则效度:指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建构效度:涉及一个理论关系结构中其他概念的测量。关系:效度与信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来说,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而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高效度的测量;另一方面,研究者在追求测量的信度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或降低测量的效度;反之,当研究者努力提高测量的效度时,其测量的信度则同样会受到影响。12.问卷: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是一份精心设计的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特征的问题表格。一般结构:封面信(向调查对象介绍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封面信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小不宜大。)、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问题设计原则:①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②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③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即一个问题中不要同时询问两件或几件事情。④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应保持中立的提问方式,使用中性语言。⑤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⑥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⑦不要直接问敏感性问题。问题形式:填空题、选择题、排序题、问答题。答案:与问题协调一致、穷尽性、互斥性。顺序:①把简单已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②把能引起调查对象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③把调查对象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④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⑤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⑥若有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1.高质量问卷的标准:高信度、高效度,围绕研究目的和内容,适合调查对象,问题少而精;清楚明确,适合于所有对象。有赖于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丰富的生活知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知识。2.提高问题质量—具体技术:明确测量目标、澄清概念和术语、帮助访问对象确定信息、减少社会遵从效应。13.自填问卷法:优点:①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②具有很好的匿名性。③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缺点:①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②自填问卷法对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③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结构访问法:优点:①调查的回答率高。②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③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缺点:①调查员和调查对象之间的互动有时影响到调查的结果。②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③费用高,代价大。④结构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应注意事项:①理解调查对象的心理:代价、报酬和信任。②第一印象:正式:指的是调查员看起来具有某种合理的、合法的和正规的身份和角色。普通:指的是调查员的外表和打扮看起来和平常人一样,没有大的区别。友善和礼貌③接触调查对象:接触前的准备,尽可能地了解有关调查对象的有关情况和特征,并理解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调查访问的程序要求、调查问卷的内容等。准备纪念品,检查证明个人身份的有关证明和标志。进门和开场白:见面致歉,简明扼要、意图明确、重点突出地说好开场白,表现出强的亲和力。④提问:开始访问,主动用口、恰当用眼、专心用耳、熟练用手。

14.编码:是将问卷中的答案转换成数字的过程。数据清理:①有效范围的清理②逻辑一致性清理③数据质量抽查。

7.社会统计学总结 篇七

社会物流的标准定义为: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GB/T 18354-2006)。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则可表述为:全部常住单位因采购、销售、回收及废弃而发生的物流经济活动。

社会物流成本又称为宏观物流成本。是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在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中称为社会物流总费用(total social logistics costs)。是指我国全部常住单位因社会物流经济活动而发生的总费用。即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支付给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应承担的物品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社会物流活动中因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社会物流活动中发生的管理费用等。

目前,各国物流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认同的社会物流成本指标计算的概念性公式为:“社会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保管成本+物流管理成本”。但最终要想获得某个独立经济区域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物流成本指标数据,却必须依托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统计制度。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水平、管理结构千差万别,这就使得不同经济地区的社会物流统计制度也迥然不同。因此,表现在社会物流成本指标的统计核算上,虽然概念性计算公式相同,但从统计组织到具体核算形式上,在诸如算式构成要素名称、要素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口径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那么,不同经济地区社会物流成本指标的核算过程中的这种形式上的差异会导致指标实质经济内涵的变化吗?依托不同统计制度核算出的社会物流成本指标还具有可比的意义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对社会物流成本统计算式的结构内涵辨析来寻找。

2 各国社会物流成本统计算式的结构要素、计算方法、计算口径

2.1 美国社会物流成本指标的统计算式

美国权威物流成本核算机构在计算物流成本时采用下述公式:

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其中:存货持有成本=利息+税、折旧、贬值、保险+仓储费用

运输成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油料管道运输+航空运输+货运代理相关费用+货主费用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计划制定及相关财务人员发生的管理费用

美国社会物流成本所包括的三个部分有各自的构成内容,也有各自测算的办法。

2.1.1 存货持有成本

存货持有成本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当年美国商业利率乘以全国商业库存总金额得到的。仓储费用既包括公用仓库费用,也包括私人仓库费用。

在计算存货持有成本时,存货价值的数据来源于美国商务部的《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报告》、《当前商业状况调查》和《美国统计摘要》等。将得到的数据代入公式来测算存货持有成本。

2.1.2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货运代理相关费用、油料管道运输与货主费用等。公路运输包括城市内运输费用与区域间卡车运输费用,货主费用包括运输部门运作及装卸费用。

2.1.3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应该包括订单处理、IT成本以及市场预测、计划制定和相关财务人员发生的管理费用。由于这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很难进行真正的统计,因此,在计算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时,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得出的。从第一篇《美国物流年度报告》于1973年出版时起,就一直用4%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作为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数据。

2.2 日本社会物流成本指标的统计算式

日本的社会物流成本计算方法与美国略有区别。但整体上看,有运输费、保管费和管理费三个部分。日本社会物流总成本公式中的一些比例和比率需要由专家估计。

日本社会物流总成本的公式:社会物流总成本=运输费+保管费+管理费

2.2.1 运输费

分为货主企业支付给各种运输机构的营业运输费及自家运输费两种。运输费的公式:运输费=营业运输费+自家运输费;营业运输费=卡车货运费+铁路货运费+内海航运货运费+国内航空货运费+货运站收人;自家运输费是以营业车平均行走一里的原价为基础,将自家卡车的行走里数、实际平均一日一车行走里数比、自家用卡车装载比率相乘而得出的。

2.2.2 保管费

保管费是将日本经济企划厅编制的《国民经济计算年报》中的国民资产、负债余额中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及流通库存余额的合计数乘上日本资材管理学会调查所得的库存费用比例和原价率得出的。这项保管费不是狭义的保管费,它不仅包括仓储的保管费或企业自由仓库的保管费,还包括仓库、物流中心的库内作业费用和库存所发生的利息、损耗费用等。保管费用公式如下:保管费=(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流通库存余额)×原价率×库存费用比例;其中:库存费用比例=利率除外的库存费用比例+利率

2.2.3 管理费

物流管理费用无法用总体估计的方法求得,所以根据日本《国民经济计划年报》中的《国内各项经济活动生产要素所得分类统计》,将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产出总额,乘上日本物流协会(Japan Institute of Logistics Systems,JILS)根据行业分类调查出来的各行业物流管理费用比例0.5%计算得出,即:管理费=(制造业产出额+批发、零售业产出额)×物流管理费用比例。

2.3 中国社会物流成本指标的统计算式

根据拟定中的社会物流成本统计标准文件《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及2010年国家发改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中国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算式为:

社会物流总费用=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

其中:运输费用=运费(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装卸搬运等辅助费+运输附加费

保管费用=利息费用+仓储费用+保险费用+货物损耗费用+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配送费用+流通加工费用+包装费用+其他保管费用

管理费用=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平均管理费用率

3 社会物流成本统计算式的结构内涵辨析

3.1 社会物流成本统计算式中结构指标内涵比较

从以上对照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区,社会物流总成本计算的基本公式是大体一致,对应概念公式中的结构指标的名称不同,内涵相近,但存在着差异。

(1)运输费用指标方面:中国与美国只统计企业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用。日本则不仅统计企业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用,而且将企业运用自身资源所形成的内部的运输成本也作为整个社会物流运输成本的一个部分,并以营业车平均行走一里的原价为基础,进行折算计入运输费用指标。

(2)保管费用指标方面:中国和日本的结构指标名称为保管费用,美国的结构指标名称为存货持有成本。计算形式不同,从涵盖上讲都是由存货保管相关费用(仓储及其他保管费用)和存货相关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构成,但着眼点有差异。日本着眼于取费,美国则着眼于存货的价值消耗,中国则结合两者,更看重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3)管理费用指标方面:各国在统计上都涵盖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供需双方的管理部门,因组织和管理各项物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并运用费用比例计算得出。

3.2 社会物流成本统计算式中结构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口径的比较分析

社会物流成本统计算式中结构指标在计算的方式与口径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1)运输费用指标方面:中国、美国以及日本的营业运输费都是采用的行业数据归集方式进行统计核算。所不同的是中国将运输辅助业务支出和税费支出归入装卸搬运等辅助费和运输附加费;美国则将上述两项归入货运代理相关费用和货主费用;日本则将货运站收入视作运输辅助业务支出,对货运站支付的费用以该行业营业收入确定。其资料由交通省综合政策局货物流通设施科提供。运输附加费无单独统计。各国在运输费一项上分类结构不同,但总体计算口径基本一致。

(2)保管费用指标方面:在统计处理上,均以社会物流总额(存货价值)为依据乘以社会平均费用比例计算出结果,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规定按利息费用、仓储费用、保险费用、货物损耗费用、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配送费用、流通加工费用、包装费用、其他保管费用分项计算;美国、日本则进行总额计算。

(3)管理费用指标方面:美国把存货与运输成本之和作计算基础,比率为4%;日本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产出总额作计算基础,比率为0.5%;中国以社会物流总额作为计算基础,费用比例采用社会物流平均管理费用率。

其背后的经济意涵是:美国统计方法意味着认为物流管理成本是随物流业务量(社会物流总额)成比例增长的;日本统计方法意味着认为物流管理成本随实体企业产值(收入)总额变化比例增长。

显然,产值会大于物流业务成本量,故日本计算比率取值小。若假设物流费用水平为产值的10%,则日本的管理费比率取值应为0.5%÷10%=5%,符合日本物流效率略低于美国的现实,同样也体现了各国在物流管理费用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性。

中国是以与物流管理费用联系更为紧密的社会物流总额作为计算基础,运用动态平均比率进行社会物流管理费用指标计算,而没有使用经验数据作比率数据,更能反映中国物流发展的动态现实,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物流统计工作水平的现实。

4 结束语

物流统计制度与算式设计从形式上是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制度习惯、企业物流活动的方式、数据采集渠道的不同,实质上却能反映出社会物流管理理念、目标及社会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状态的差异。

从社会物流成本统计算式的结构内涵辨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各国的社会物流统计算式虽然在核算形式上迥异,但在基本经济内涵上却具有一致性,我们完全可以从社会物流成本指标的比较中得到借鉴,从而对我国总体的物流水平、效率作出较为准确的横向判断。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J](送审稿).

[2]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J].2010.

[3]孙朝苑.企业物流成本与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陈成栋.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9,(4).

8.提升社会保障统计工作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保统计;统计创新

社会保障统计是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观察、研究社保的范围、内容、水平、规模、效益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以社保工作的数据特征为基础,采用大量的分析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体现社保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反映社保工作的规模和水平,揭示社保在具体时间和条件下的发展规律。加强社保工作的监管力度,科学界定社保对象。依法对社保机构统计信息进行采集、审核、汇总、分析、发布。开展统计预测,为实施监管、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加大对福利设施、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发挥各种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一、多层次、多渠道深入宣传社保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

定期开展社保负责人研讨会宣传社保法律知识,使企事业负责人了解自身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以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有效增强企事业负责人的参保意识,提高各单位负责人缴纳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增强居民参保意识,更好地了解社保政策,我局对全县209个行政村,进行了实地宣传讲解,并张贴政策解释宣传板块200余张。按城乡居民的意愿,利用县广播电台的村村通,以“答记者问”的方式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政策解答。并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在县城、乡镇开展宣传活动,使居民领悟并参加养老保险。深入街道、社区不定期开展社保法律法规宣传,现场解答职工和广大居民的关于社保方面的各种疑问和顾虑,提高他们主动参保的意识和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社保统计,夯实基础建设

社保统计是社会保障事业的具体体现,也是领导制度社保政策的强有力的依据,因此要坚持不懈的抓实、抓好社保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社保统计系统,以社保统计服务为中心,形成功能完善、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统计监督和服务体系。提高社保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统计理论和专业知识,保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组织社保统计人员参加业务和技术培训,使社保统计人员既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又具有专业的业务理论知识。

三、严格控制社保统计数据审核

在社保统计工作中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在社保数据统计的各个环节设置必要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避免数据不实的现象发生。以滦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为例,截止到2014年10月,城乡居民续保11.3万人,其中扩面1236人,收缴保费1328.62万元,参保率达到98%,基金滚存结余9646.11万元;发放养老金1816.02 万元,为享受独生子女及双女户0.22万人,发放政府补贴9.22万元,为享受教龄补贴822人,发放123.22 万元。在社保人员的认真核对,严格审核和审批程序的基础上,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的发放。

四、运用科学的统计方式,促进社保统计服务创新

统计制度与社保的结构和岗位责任结合起来,明确具体的统计任务和各部门承担对统计进行监督和汇总的责任人。社保统计必须把握好为上级业务部门、地方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服务的方向,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侧重点,拓宽与社保统计信息服务的空间。

社保统计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报告有数据、有情况、有成因、有对策。在分析中,将社保统计与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紧密结合起来,从社保及相关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变化看其内在的联系。如通过对参保者的计算和比较分析,便可以准确掌握参保者对社保基金的利用状况,及时向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对社保基金的统计分析,便可以随时调整社保工作中的偏差,提高社保工作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着眼于社保事业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分析,对社保的形势和发展做出判断,加强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专题分析,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议,为领导制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服务。

五、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统计信息共享平台

運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统计工作,以完善的信息网络技术为平台,加强社保统计的管理,为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服务。健全社会保障统计信息网络平台系统,实现网上审核、缴费以及查询服务等,加快社保统计工作自动化的进程,将收集的各种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快速地为社保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数据的支持。如2011年3月,河北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设计完成并投入使用。由于系统滞后且还在逐步完善之中,造成信息系统个人账户存在错误。为确保参保个人账户准确无误,保障其利益,滦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本着服务于民、惠及于民的原则,展开了个人账户核查与纠错工作。利用4个多月时间对近3年的参保缴费、待遇领取16余万人员信息逐一进行核对。采取集中录入与分散录入相结合,严格把关,确保录入数据准确无误。保证参保人员缴费与信息系统账户一致,并及时计息。

做好社保统计工作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为社保决策、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社保工作者应不断分析、研究、掌握统计这一认识事物的武器和科学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社保各项统计制度,强化统计管理,充分发挥统计在社保各项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宏宇. 谈如何加强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统计与咨询,2009.

[2]张凯军.加强社会保险统计工作服务社会保障事业.中国科技博览,2009.

上一篇:以难忘的老师为题的作文下一篇:春节领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