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个人总结

2024-08-06

团学活动个人总结(共8篇)

1.团学活动个人总结 篇一

2012团员教育个人总结

2011年9月10日,自己踏进了XX大学的大门,开始以一个硕士生的身份进行着学习、工作和生活。研一的生活即将结束,虽没有汹涌澎湃,但是生活亦不平静。同时,作为团员,思想、学习和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思想上来讲,中国共青团团员始终应该记得自己的使命是党组织靠拢。因此,刚入学,我就积极报名参加XX学院组织的党章学习小组。经过一次党章集体学习,三次小组讨论会,一次集体观影,使自己对党章有了深刻的认识,加上发自肺腑的三篇学习心得和总结,使自己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在最后做个人陈述时,我说道:“经过一学期思想的洗礼,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脱胎换骨’,感觉到了自己思想上的成长,更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以后我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先进思想。”因此,等到下学期,我积极报名参加了院党校学习,以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使自己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再靠拢。经过这一学期的党校学习,我比以前更意识到了自己在思想上的不足,通过学习党章,真切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发展史,通过“三农”讲座感触到中国和世界的时间差距以及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争取努力、争取进步,成了我思想上要求进步的座右铭和明天晚上勉励自己的“默言”。相信,虽然自己在思想也存在不足,但经过自己的努力,思想会逐渐进步并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青团团员,并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从学习上来说,自己有错误也有进步。首先就错误来说,由于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压力,有时候自己学习时并不能充分利用学习时间,专心、精心、静心地学习,总是有点好高骛远,不踏实导致上学期的学期成绩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本科时的差别较大,刚入学有点不适应,也是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这学期自己逐渐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技巧的把握,从而感觉到这学期的学习不是很吃力,平时上课时完全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即使上课听不会,下课的时候也会缠着老师来个“刨根问底”、“追根究底”,从而不放过学习上的每一个疑点、难点。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自己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归会有回报。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经过自己百折不挠的追赶终究会赶上前面的同学甚至会超过他们的。优秀团员的标准应该是有学习争优。自己在向一个优秀的中国共青团员努力着、奋斗着,并以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要求着自己。

从生活上来说,学生时代的生活虽没有大波大浪,但亦不是风平浪静的海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汹涌澎湃。一年的研究生生活,虽看似没有很大的变化,但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态变了,生活环境也变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上学期每天六点钟起床成了规律,每天六点自己的眼睛就开始不自觉的睁开,大脑不自觉的苏醒,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因为知道自己英语方面有欠缺,因此每天早晨的晨读成了必修课。早饭、上课、午饭、自习、晚饭、上课(自习),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却承载着自己的梦想,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有趣和向往。但是这学期的生活却如丧失了斗志的老牛,不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自己的事情。同时因为自己的性格某些事情做不完就没有心思做其他事情,某件事没做完导致所有的事情都落下了,得不偿失,以后坚决要改正这种毛病,规律生活,规律做事,更要规律地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生活总是这样,当没有阳光的时候,渴望阳光;阳光普照时又渴望雨天。作为一名优秀的团员,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踏踏实实、有效率、有规律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作为团员,经过上学期思想上的洗礼、学习上的教训、生活上的警醒,使自己慢慢的懂得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青团优秀团员,从而使自己各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早日向党组织靠拢。

2.团学活动个人总结 篇二

所带手套无漏损, 戴好手套使完全遮住手及腕部, 必要时可覆盖外衣的袖子, 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 手套为实验室工作专用完成工作后摘掉并安全处置。

2 试验中刺伤

意外切割或擦伤发生时伤者应立即清洁双手和受伤部位用2%碘酒对受伤部位消毒必要时就医讲明受伤原因及相关微生物。

3 感染性物质破碎或溢出的应急措施

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瓶子或容器等含有感染物的破碎物品及等溢出感染物, 在上面倒上消毒剂至少30秒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 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最后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如果用簸萁清理破碎物过后应当对进行高压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24小时。用于消毒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污染物容器内。

4 如何应对菌毒种的溅出污染

如果传染材料溅在面部、应立即用消毒药如:1%~2%的次氯酸钠、1%来苏儿、0.1%新洁尔灭、75%酒精等, 充分清洗皮肤, 或用棉球浸湿上述消毒液充分擦拭皮肤然后用清水充分清洗皮肤。如果溅在眼里立即到洗眼处冲洗3秒钟, 当事人立即停止工作, 撤出隔离观察和预防治疗。如传染材料溅在地面上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对室内喷雾消毒全体人员停止工作撤出, 实验室封闭24小时后再消毒, 间隔24小时后可继续工作, 如果传染材料溅在生物安全柜内, 可用消毒纱布遮盖, 可继续工作。如果传染材料溅在衣服上应立即停止工作更换工作服后继续工作。

5 离心机内溢洒的处理

在离心感染性物质时如果打开盖子后发现离心机已经被污染, 立即小心关上。如果离心期间发生离心管破碎, 立即关机不要打开盖子。切断电源至少30分钟后开始清理工作。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 准备好清理工具必要时需戴呼吸保护装置。消毒灭菌后, 小心地将转子转移到生物安全柜内, 浸泡在适当的非腐蚀性消毒灭菌液内, 建议浸泡60分钟以上。小心的将离心管转移到专用的收集容器中。一定要用镊子夹取破碎物, 可以用镊子夹着棉花收集细小的破碎物。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擦拭和喷雾的方式消毒灭菌离心转子舱室和其他可能被污染的部位, 空气晾干。如果溢出物流入离心机的内部, 需要评估后采取适用的措施。

6 生物安全柜内溢洒的处理

处理溢洒物时, 不要将头伸入安全柜内, 也不要将面部直接面对前操作口, 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选择消毒灭菌剂时, 需要考虑其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性。

7 如果溢洒的量不足1毫升时

可直接用消毒灭菌剂浸湿的纸巾 (或其他材料) 擦拭。

8 如溢洒量大或容器破碎, 建议采取如下操作

(1) 是生物安全柜保持开启状态。 (2) 在溢洒物上覆盖浸有消毒灭菌剂的吸收材料, 作用一定时间以发挥消毒灭菌作用, 必要时用消毒灭菌剂浸泡工作表面以及排水沟和接液槽。 (3) 在安全柜内对所戴手套消毒灭菌后, 脱下手套。如果防护服已被污染, 脱掉所污染的防护服后, 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清洗暴露部位。 (4) 穿戴好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如双层手套、防护服、护目镜和呼吸保护装置等, (5) 小心的将吸收了溢洒物的纸巾 (或其他吸收材料) 连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 并反复用新的纸巾 (或其他吸收材料) 将剩余物质吸净。破碎的玻璃或其他锐器要用镊子或钳子处理。 (6) 用消毒灭菌剂擦拭或喷洒安全柜内壁、工作表面以及前视窗的内侧, 作用一定时间后, 用洁净水擦净消毒灭菌剂。 (7) 如过需要浸泡接液槽, 在清理接液槽前要先报告主管人员。可能需要用其他方式消毒灭菌后再进行清理

9 如果溢洒物流入生物安全柜内部

3.团学活动个人总结 篇三

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探析

张聪卿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是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观念和分析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依据,它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和基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生产方式相联系,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发现: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构成“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而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则是这些矛盾的实质所在。通过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深思,马克思完成了唯物史观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共同活动方式;现实的个人;特殊利益;普遍利益

在对马克思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共同活动”、“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等概念成为众多学者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时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多数学者的文本解读中,“个人的共同活动”是“感性对象性活动”、“物质生产”、“分工协作”、“实践”等术语的替代词,而“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则被理解为一种生产力。日本学者广松涉把马克思的“共同活动”概念翻译为“协动”,并称之为劳动的本源,认为此“协动”是兼有主体间性和历史性的对象性活动,“所谓协动,未必就是同一作业场内的分工协作之谓。……但这个协动,不仅是同时代人的协动——构成其存在条件和因素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是世代相传的——也是与过去的各个时代的协动”。[1]广松涉把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思想联系起来,使它具有了世界观和社会观的双重视域。但就以往对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之概念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学者们多偏重于强调“活动方式”本身,而不是“活动方式”的“共同性”。那么,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本质是什么?构成“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有哪些?本文拟从“共同性”的维度对这些问题予以探究,希望有助于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

一、“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提出

在公认的标志马克思走向思想成熟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彻底清算黑格尔派、批判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以及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时,他多次提及“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例如,马克思也把能否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但他强调,人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方式即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2](P67),因为个人的活动方式是自己生活和生命的直接表现。在论及社会关系时,马克思认为,正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2](P71,P80)。在谈及生产力时,他认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2](P80)。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资本是集中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2](P287)。可见,“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研究马克思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生产力、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等观念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正是通过“现实的个人”及其“共同活动”,马克思把“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作为分析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依据,从而把自己的理论同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区别开来,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家离开人的现实生活去说明历史,把“人”或“绝对精神”作为历史的前提,实质上都把人类历史归结为观念的发展,而“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P67)。马克思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现实的个人及其实际活动出发去考察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同于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地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优点是承认作为感性对象的人,但他只把人看做感性对象,忽略了感性是人的活动的共同之处,个人的感性活动就是他们的感性活动。正是由于费尔巴哈停留于脱离共同感性活动的抽象个人,他才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于是,“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2](P78)。所以,费尔巴哈虽然以个人为其哲学和历史观的出发点,但只是把人看做脱离实际共同活动的抽象个人,因此才造成了他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共同活动”是一种社会关系。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对应着一定的社会阶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的共同活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自然的,正是自然的分工使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是成为这些个人实现自身联合的力量,而是成为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2](P8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为个人的非现实和无生命状况,劳动的异化就表现为由自然分工导致的“个人的共同活动”的异化。而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自愿分工取代自然分工,从而取消了分工强加给人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使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成为现实,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将被完全消除。

二、“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内涵与本质

既然“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和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础概念,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本质?归结起来,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至少具有如下规定性。

第一,“共同活动方式”是以“现实的、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人”为前提和基础的。“共同活动”作为人类创造自身历史的对象性活动,其主体无疑是历史中现实的个人。这些现实个人的“共同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首先表现为他们的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他们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生活的“共同活动方式”。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独地生活着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形成他们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社会关系、共同的历史……这些构成了他们“共同活动”的现实内容。现实的个人的共同本质是建立在感性对象性上的自由自觉活动,他们活动的共同性就表现为“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实践是个人“共同活动”的本质规定。因此,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共同活动”、“共同活动方式”在原意上确切地说是“个人的共同活动”、“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

第二,“个人的共同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即以一定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组成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生产活动不仅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而且,社会关系是更为本质的规定。“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2](P80)。“现实的个人”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而“现实的个人”不是离群索居的存在。尽管凡有某种关系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的关系,但人们不得不在现实中建立这种关系,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一方面,人们必须通过历史继承和合作交往获得自己存在的“历史的关系”,即生存条件,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其发展的手段;另一方面,从私人的角度看,“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2](P48),承认他者也就承认了自己,从而达到自我认同。人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与规定,它在其现实性上不过是一切“为我”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即使在共同体生活或“共同活动方式”遭受严重质疑的时候,人们的共同利益也不仅仅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2](P84)。极而言之,“相互依存”只是点明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人们共在于世——这是与“现实的个人”等价的人类历史前提。因而,“使人们的现实生活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等价于“人的共在如何可能”的问题。可见,“共同活动方式”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使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可能的社会关系模式。

第三,“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外在地体现为一定的政治、文化、规范、社会制度,内在地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或“个人间的联系”。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解答。就此而言,马克思所论述过的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以及自然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等社会历史阶段思想,正是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共同活动方式”的典型描述。美国哲学家古尔德对马克思的历史发展三阶段的逻辑图式的描述也许能帮助我们更为直观地理解上述观点,“这三个历史阶段是:(1)前资本主义阶段;(2)资本主义阶段;(3)共产主义阶段。与这些阶段相对应的社会关系的形式是:(1)人的依赖关系;(2)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自由的社会个性。这些阶段可以进一步描述为具有以下特征:(1)具体的特殊的内在关系;(2)抽象的普遍的外在关系;(3)具体的普遍的内在关系。考虑达到平等的特征,这三个历史阶段可以如下排列:(1)不平等的关系;(2)形式平等的关系;(3)具体平等的关系。最后,这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可以被描述为:(1)共同体;(2)个性和外在的社会性;(3)公共个性。在这些图式中,每一个都强调社会发展逻辑的一个方面。”[3](P15-16)

人们的“共同活动方式”或社会关系模式与以生产方式基本矛盾为轴心的社会基本形态的划分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进而,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之必然灭亡与其“共同活动方式”的合法性危机有关,同时也意味着共产主义内含一种理想的“共同活动方式”诉求。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共同活动方式”看做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决定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部分地表现在经济前提中,部分地表现在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中,最后表现在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个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中”[4]。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但是,这种实现不是孤零零的个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显现,而是在以他们的“共同活动”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为基础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中最终完成的。

第四,“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5]“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2](P80)人们不仅要考虑生产什么,更要考虑怎样生产。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有着不同的生产力,最终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因此,记叙社会状况的人类历史在本质上应该是工业和交换的历史——马克思顺便指出,德国没有历史,因为它“不仅缺乏理解能力和材料,而且还缺乏‘感性确定性’”[2](P80),即工业和交换不发达。生产力不仅表现为人们直接改造自然的能力,还表现为人们交往合作的途径、模式,以及合作机制中显现出来的组织力、社会力和集体力。“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2](P85)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2](P128)可见,个人在他们自己的共同活动中彼此交往和相互联系,形成了共同体内部不同分工之间相互联结和凝聚的力量,即一种不同于自然的物质力量的生产力。

从马克思的论述不难看出:(1)“共同活动方式”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因而马克思往往将其称为“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2)“共同活动方式”与社会关系具有等价性,而这里的社会关系是与自然关系相对应的,尽管社会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但是社会关系并不能完全还原为生产关系;(3)如果说一定的生产方式对应着一定的工业阶段的话,那么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就对应着一定的社会阶段;(4)因此,“共同活动”区别于生产、劳动,“共同活动方式”是一种区别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社会关系模式,它既是个人间联系的表现,也是这种联系的保障,更是对个体私人性的一种超越;(5)“共同活动方式”虽然不等于生产方式但与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共同活动方式”以生产力为基础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也就是说“共同活动方式”影响着生产力水平;(6)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人类历史也是“共同活动方式”变迁的历史。

三、“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

德国哲学家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建构“预设了社会的所有成员之间的一种非强制的相互承认的规范观念,这种承认内部包含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调和,也就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下来的实践理性概念,尽管他赋予它一种批判的转向”[6]。的确,任何“共同活动方式”即社会关系模式预设的前提都是相互承认,它必然包含着个体与共同体、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这是“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确如韦尔默所言,上述基本矛盾在抽象的意义上是一个古老的形而上学问题,即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一与多的关系问题。不过,马克思从不从形而上学的抽象层面去考虑这些问题,他认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实践问题。换言之,“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一与多这一古老问题在历史科学视野中的表达,只有通过人们历史性的实践活动才能现实地给予解答。马克思正是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现实地思考“共同活动方式”基本矛盾的表现及实质,并给出了唯一历史科学的回答。

早在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就已经触及到当时国家与人民的对立问题。在马克思自己称为第一部政论著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因此不言而喻,个人既然是国家各种职能和权力的承担者,那就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应该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们。”[7](P29-30)但是,现代国家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二重化导致其并不能实现人全面的、普遍的本质,它造成了人的社会特质与私人特质的分离。因此,“现实的人就是现代国家制度的私人”[8];“政治制度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宗教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尘世存在相对立的人民生活普遍性的天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生活就是人民生活的经院哲学”[7](P42)。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分离,极而言之是人的社会特质与私人特质的分离,从个体的角度看,就是国家公民与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的分离。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做了更为明晰的表达。他指出,在现代国家中,“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7](P172-173)。这就是公民与市民的双重生活。而且,现代国家强调的所谓“人权”,不过是满足市民社会的自私自利权利——例如“自由这一人权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相结合的基础上,而是相反,建立在人与人相分隔的基础上。这一权利就是这种分隔的权利,是狭隘的、局限于自身的个人的权利”[7](P183)。因此出现如下的后果:“citoyen[公民]被宣布为利己的homme[人]的奴仆;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处的领域被降到人作为单个存在物所处的领域之下;最后,不是身为citoyen[公民]的人,而是身为bourgeois[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被视为本来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7](P185)

在《论犹太人问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之间的二元性与个人生活和类生活的二元性等同,将市民与公民的矛盾上升为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现代国家把市民社会,也就是把需要、劳动、私人利益和私人权利等领域看做自己持续存在的基础,看做无须进一步论证的当然前提,从而看做自己的自然基础。因此,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必然表现为自然人。Droits del’homme[人权]表现为droits naturels[自然权利]……人,正像他是市民社会的成员一样,被认为是本来意义上的人……因为他是具有感性的、单个的、直接存在的人”[7](P188)。也就是说,人们所承认的是个体感性存在的人。与此同时,政治人则被认为是抽象的、人为的、寓意的人。而事实上,“完成了的政治国家,按其本质来说,是人的同自己物质生活相对立的类生活”[7](P172)。可是在个体感性存在的权利诉求中,“人绝对不是类存在物,相反,类生活本身,即社会,显现为诸个体的外部框架,显现为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7](P185)。这样,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就成了一个核心的矛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更为明确地把个体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视为特殊与普遍的矛盾,将之视为历史科学需要解答的历史之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只有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得到解答时,“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7](P189)。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公认的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生革命性转变的天才纲领中,马克思斩钉截铁地宣告: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事实上是从历时态的角度揭示了“共同活动方式”的又一总体性矛盾,当然也就蕴涵着对这一矛盾前途的基本判断。一如前述,马克思多次强调市民社会是利己主义原则的实现、利己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因此,这一矛盾看上去是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矛盾的另一表达,其实不然。马克思在此不仅认为旧唯物主义仅仅从感性个体存在出发,而且认为:(1)他们“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2)类存在的“类”只是被“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认为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旧唯物主义者“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2](P56-61)因此,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不是自在的,而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不是简单地对个体感性存在的否定,也不是对类存在的简单认同,毋宁说它自身就是对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矛盾的解答。在此意义上,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人类的矛盾是不同“共同活动方式”的矛盾。

在马克思看来,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经济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2](P611)但事实上利益才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基本驱动力量,是历史的最深层的基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9]因此,利益关系也必然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利益不仅仅是个人的、利己的、细小的利益,“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10]。“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1]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开始,马克思明确地把普遍利益与特殊(个人)利益的矛盾看成人们“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的,也是现实的矛盾。事实上,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些矛盾都奠基于利益,特别是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归根结底,这些矛盾也只有在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基础上才能解决。马克思后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就是对经济利益的研究,其目的可以说正是为了求解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

马克思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没有停留在概念分析的水平上,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现实,更为强调对“共同活动方式”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和根本实质的研究。马克思发现: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是“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而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是这些矛盾的实质所在。正是通过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深思,马克思才实现了哲学和历史观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完成了唯物史观的伟大创造。

[1] [日]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M].邓习议,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5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美]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与共同体[M].王虎学,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0.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6.

[6] [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M].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5.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12.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2 -27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B03

A

1009-3729(2012)03-0017-05

2011-10-06

4.团学活动个人总结 篇四

学校教育活动个人总结1

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本事,保障学生安全,11月21日16:30我班全体同学在2教207室召开了“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会议由曲海明同学主持,班主任宁利红教师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班会以结合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为目的召开。

会上宁教师首先结合近期发生的学校火灾案例展开讲话,又结合所见所闻对我校曾发生的真实安全事故作出分析。所例问题涉及同学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重点强调了外出交通安全、宿舍电器使用安全等人身安全,手机、现金、身份证及银行卡等财务安全。

而后,分别由四五六班宣传委员对宿舍安全、学校安全、校外安全应注意的问题作出说明以及必要提醒,使同学在平时意想不到之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然后,由每班上演由同学自我排演的节目,生动而又风趣的表演使同学们在得到欢娱的同时对平时易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次会议不仅仅到达了预期的目标,生动活泼,使“关注安全,珍惜生命”这一主题深入人心,也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和班级的团结等方面起到了进取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也意识了我们仍存在的不足和以往我们忽视的方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对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做进一步的加强:

1.思想上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

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不能麻痹大意,要警钟长鸣,长抓不懈,确保学生安全。

2.宿舍。

我们仍要看到我们的宿舍仍存在不足之处:

宿舍阳台大多有同学平时未及时清理掉的饮料瓶,这成为宿舍火灾之源。以后每周做到废物必清,使杂务不至于很多积留。

预计宿舍在年后部分宿舍将会装备电脑等较大功率用电器。我们班委会进取宣传用电安全,并做定时线路电源等方面的安全检查。

我们会在以后的班会上不时提醒同学注意宿舍个人财务安全,提醒同学对自我重要物品如身份证等不时检查。

3.学校安全。

在天气渐冷之际,进取提醒同学注意保暖,注意平时运动安全。

由于我校人口密度较大,车辆路上行进不便,我们会提醒同学在学校行走注意避让车辆。

4.校外安全。

对外出路上安全做进一步强调,对重点路口做进一步提醒,且时时提醒。

对网吧财务安全进取提醒,使同学不至于在鱼龙混杂的网吧丢失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并注重人身安全。

5.除以上几点外,我们会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对出现的问题进取讨论,采取措施,未雨绸缪。

总之,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确保同学们在学校安全欢乐的生活,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到一个完整、幸福的“家”的温暖。

学校教育活动个人总结2

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本事,保障学生安全,我班进取召开了“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会以结合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为目的召开。

具体流程:

首先由支持人向大家介绍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对宿舍安全、学校安全、校外安全应注意的问题作出说明以及必要提醒,使同学在平时意想不到之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次班会不仅仅到达了预期的目标,同学们生动活泼,使“关注安全,珍惜生命”这一主题深入人心,也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和班级的团结等方面起到了进取的促进作用。

经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上下楼梯请不要拥挤,礼貌谦让,靠右行走!遇到陌生人,我们不能随便跟他走,遇坏人要拨打110,遇火灾拨打119电话,药片不能随便服等等安全知识,同学们表现十分进取,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很成功。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以往我们忽视的方面:

1.思想上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不能麻痹大意,要警钟长鸣,长抓不懈,确保学生安全。

2.学校安全。

在天气渐热之际,进取提醒同学注意防中暑,注意平时运动安全。

学校活动,集中时要注意安全,不推搡不打闹。

3.校外安全。

对外出路上安全做进一步强调,对重点路口做进一步提醒,且时时提醒。

教育学生不要进入网吧等鱼龙混杂场所,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这次班会结束后,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教师们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必须长抓不懈,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团结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严禁打架、骂人。打架往往是从骂人开始的,而有些同学骂人已成中头蝉,极不礼貌,我认为,骂人和打架一样,是一个人智力极度低下的表现。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打架斗殴,不在学校内外发生暴力行为,争做礼貌学生。

二、关注课间安全。

请同学们在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右边走,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不在教学楼内打球、踢球。

三、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

上学、放学要做到礼貌行路,不骑摩托车,不骑自行车带人;不乘坐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得设置路障,两人成排,三人成行,靠公路右行。

四、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拒绝三无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五、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理解陌生人接送与来访。

六、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本事。

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和现象,做维护学校安全的主人。

七、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注意公共场所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把珍贵物品放在教室,上学放学不要独行,要走大路,最好由家长接送,或者和同学们结伴而行。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机智,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及时敢于拨打110报案。

八、认真学习,珍惜时光。

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厅,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看不健康的书籍,不一样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经过活动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本事,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

总之,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百善礼貌为先,万思安全最重。礼貌在于细节的处理,安全在于防患未然。让我们进取行动起来,在全校构成一个“人人关心学校安全”的浓厚氛围。我们必须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本事,做到警钟常鸣,永记心间。

学校教育活动个人总结3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我;没有亲情、友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在倍受父母亲人呵护的中学生在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为了教育学生拥有一颗善良的感恩之心,我们初一学年于4月2日在一楼阶梯教室团体观看了一横教师《感恩教育》演讲活动,午时第三节课,我们全体师生在全体班主任及政教教师协助下,同学们穿戴着整齐的校服,唱着嘹亮的虎林一中校歌《畅想明天》进入会场,同学们严格遵守会场秩序,静静地观看一横教师的演讲,虽然音响效果不佳,但同学们都侧耳聆听,听着听着,感动的泪水不由的沾满了衣衫,擦湿了纸巾,同学们被教师的感人演讲所征服,所震撼!最终大家又在嘹亮的歌声《感恩的心》中结束了这次主题班会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校长及刘书记的肯定和支持,他们认为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让学生时时、事事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让学生在泪水中理解心灵的洗礼。

我们这次活动宗旨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激父母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无论贫穷与富贵,高尚与卑微,珍惜世上最关心我们的人;学会感恩,感激我们的教师,是他们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含辛茹苦的传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爱惜阳光下最崇高的教师;学会感恩,感激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帮忙你、关心你、指点你,还是怨恨你、伤害你、抛弃过你的人,毕竟他们都是你短暂人生回忆中的精彩部分。用我们的真诚和善良,教会学生们都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学校教育活动个人总结4

为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表现,让家长熟悉幼儿园一日教学常规,以便为今后幼儿教育供给有效的提议,促进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的提升,__幼儿园结合感恩节异常举行了“感恩节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本次开放活动向家长们展示了班级特色区域活动,区域游戏也切合了集团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将家长们供给的各种材料经过教师们的巧手,制作出适合本班幼儿年龄段的玩教具投放到区域中,不一样的区域也有不一样的教育目的,比如科学区:能够培养孩子自主探索本事,经过自我观察、探索、从中发现问题,并自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由幼儿自我动手操作完成。

在感恩节来临之际,教师们异常准备了温馨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体会爱与被爱的感动,孩子们为爸爸妈妈亲手制作的感恩节手工,让家长们甚是感动。在刚结束的幼教集团律动比赛中,__幼儿园取得优异的成绩,今日,孩子们把律动表演作为感恩节礼物献给参加本次活动的家长们。

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__幼儿园全力打造精品户外活动,经过各种方式挖掘孩子们的运动潜能,__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也在各级领导及学前教育同行参观活动中受到了一致好评。今日,孩子们在各种户外器械上展示出他们良好的运动天赋。

经过本次半日开放活动,收到了十分好的效果,家长们一致表示,孩子在幼儿园举行的各类活动中,身心得到了锻炼与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教育活动个人总结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下头,我把“___”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情景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以简单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认真安排部署,推进活动开展

4月1日上午,全区“转变领导方式”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午时就制订出了北环路街道的活动方案,2号上午召开了街道全体成员的学教活动动员大会,强调了“转变领导方式”结合大家的实际就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消除了同志们对“转变领导方式”主题学习教育的模糊认识,提出了要以“四个转变”为抓手,深入推进学教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是学习态度的转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二是办公环境的转变。建立规章制度,对环境卫生管理和资料安全管理明确职责,营造洁净舒适的办公环境,树立严谨礼貌的工作作风。三是接待群众方式的转变。对办事群众要认真对待,由漫无表情接待转变为笑脸相迎,由不冷不淡转变为热情接待,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四是精神面貌的改变。强化机关干部职责意识、服务意识,以进取的态度理解工作,以高昂的斗志迎接挑战,以饱满的精神完成任务。在街道构成“看谁埋头苦干不叫苦,困难面前不退缩,应对矛盾办法多”的良好局面。

二、精心创设载体,突出活动特色

把学教活动和“争先创优”活动结合,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结合,创设四项载体,拓展延伸活动,取得扎实效果。一是开设“领导讲坛”。根据区活动办要求学习的相关资料,制定领导讲学资料安排表,街道班子成员每人围绕一个主题备课,向同志们宣讲,由传统的“读文件”变为“讲精髓”,既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班子成员的演讲本事。这项工作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下去。二是深化“服务承诺”。党员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街道工作重点,对照“争先创优”活动中的党员公开承诺资料,再次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改善服务承诺资料,再次填写党员公开承诺书,设立党员公开承诺栏,公开服务承诺,理解群众监督。三是开展“亮牌示范”活动。给每个党员配发党员工作证,要求在工作场所坚持佩戴,亮明身份,自觉理解群众监督,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真正使党员干部成为干事创业的表率,争先创优的模范。四是开展“争创标兵”活动。结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和“争先创优”活动的实际,开展“争创标兵”活动,设立“实干标兵”、“勤学标兵”、“卫生标兵”、“业务标兵”等奖项,真正把勤奋学习、业务钻研、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勇于担当、争先创优的党员干部推出来,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干事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紧密联系实际,确保活动成效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街道结合实际,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完成好自选动作,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学习工作两促进。一是以学教活动的开展构成班子整体合力,打造一流的领导队伍。在梳理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增强了班子聚合力。4月19日召开了街道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都紧紧围绕主题,结合自我的实际工作认真开展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进行了客观、中肯的批评与评议,着力解决了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与当前面临的形势、肩负的职责不相适应的问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用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作风,干出一流的成绩,努力在转变领导方式上取得新的成效,争当真抓实干的表率。二是以学教活动的开展促进学习制度健全,构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扎扎实实组织实施,调动学习的进取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习的持久性。建立学习点评制度,对学得认真、有效者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对不重视学习者

也要及时敲警钟、做引导,树立学习标兵,让大家学有榜样,逐步构成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风气,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蓬勃开展。三是以学教活动的开展促使年轻人快速成长,构成学比赶超的良好局面。经过系列培训促使年轻人快速成长,掌握工作技能,适应基层工作的需求。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党在我心中”的迎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同时推荐了4名年青人参加全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演讲比赛,有2人分获二、三等奖,街道也荣获了优秀组织奖。我们依据街道年青人的实际制订2011年培训计划,从“听、说、读、写、干”五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计划在一年时间内使他们到达:听得懂、说得清、写得顺、干得实、勤学习的目标,截止目前,已举办3期培训,每周一午时已成了年青人培训的固定时间。

四、活动工作共促,延续活动效果

“转变领导方式”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虽然已经结束,我们将借鉴活动中的成功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延续活动效果,推进工作开展。一要进取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已经初战告捷,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改造步伐,继续稳妥推动明珠世纪城、豫基城和安平小区及其它项目建设。二要繁荣发展特色经济。发展楼宇经济,建设配套齐全的商务楼、写字楼,使“城中村”转变为集金融、信息、商务为一体的商务集中区。进取探求物流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货物仓储、商品配送等产业。三要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环境,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引进更多更大的项目入驻。四要抓紧抓实信访稳定工作。在发展辖区经济的同时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严格实行信访职责追究制和信访接待日制度,坚持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采取班子成员包案制,做好来访群众地接访和处理工作,力争使辖区信访稳定工作不出乱子,不给领导抹黑。

2020年,对北环路街道来说,是真正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期望与困难同在,我们会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埋头工作、干出成绩,让区委、区政府满意,让辖区群众满意。

5.团学活动个人总结 篇五

军训活动个人总结1

伴随着洪亮、严厉的哨音,迈着年轻而有力的步伐,我们开始了初中的军训。不容置疑,在军训中,很苦很累,但这是一种人生体验,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最佳良机。心里虽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在烈日酷暑下的曝晒,皮肤变成黑黝黝的,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欢乐、一种更好地朝人生目标前进的勇气,更增添了一份完善自我的信心吗?

军训有苦。每一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从七点一向训练到十一点;烈日当空,热量逼人,挺胸收腹,我们在站军姿。汗流下来了,在身上流淌,痒痒的,但不能擦;喉咙干了,火在心中燃烧,很难受,但不能喝水;脚麻了,血在脚下集中,脑缺氧,但不能休息。一二一,向右看,踢正步,脚肿了。很多人都叫苦,可是人生何时没有苦,苦并不可怕,关键是坚持,坚持才能去克服。军训有乐。休息时,雄壮军歌为疲倦的身体增添了力量;幽默小品为枯燥军训增添力量。

有人说,辛苦后的收获是加倍的欢乐,此刻我有了更深的体会。还有就是叠被子,叠、压、折、修,一块见棱见角的被子出此刻我眼前。在我惊叹原先被子能够这样叠。时,我也感叹它能够锻炼一个人,使人坚毅,使人有耐心,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看着教官们一张张坚毅而刚强的脸,也许经过一番磨炼,我们的意志也会出现同样的轮廓。经过这次短暂、艰苦而又难忘的军训,我们少了份娇气,多了份坚强;少了份依靠,多了份自强;少了份怨天尤人,多了份勇往直前;同时也懂得了自制、自爱、自理和自强。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军训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们漫长人生的第一步,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同志们,继续努力吧!

军训活动个人总结2

军训让我学会了许多东西,平日里稀里糊涂的混日子。经过这次军训我开始懂得生活,也是这次军训让我改掉了不少的坏习惯,洗刷了我的心灵。

军训不但能够考验我们,磨练我们,还能够锻炼我们,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军训很苦也很累,可是我感到很充实,也很欢乐。军训给我生活里增添了不少乐趣,这些欢乐是我平日里不曾有的。我要感激军训,如果没有军训,我不会认识这么多学友,时间不曾很长,可是这次军训,凝结了我们的友谊,很深、很浓。

军训既乐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能够亲身体验军人生活的那种俭朴,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他们心里仅有我们能否吃的饱,能否休息好,能否把我们教好,可是他们就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休息,那种置之以为的精神,还有谁能做得到?记得我们以往学过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直到此刻我才体会到就是他们——这些军人们!

人生漫漫的旅程、困难、挫折是无处不在的,只要坚强一点,笑对人生,没有什么困难打倒我们,军训生活也是如此,品味军训就是品位人生。军训让我们鄙弃从前的缺点,同时也是让我们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我们不会忘记老一辈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求换取今日我们的幸福。我们不在随意破费、挑剔、吃的、穿的、过着长不大孩子般生活。我长大了,懂得照顾自我了,更懂得怎样去生活?

军训快结束了,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境珍惜此刻的每一分钟,我相信,这次军训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洗刷了过去孩子般的任性和不懂事,筑造了我今日的成就和明日梦想的实现。

军训活动个人总结3

人的一生军训是很难得的,可是军训也是一样苦差事。

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军训的那三天的一幕幕:第一天天气很热,教官教给了我们军姿、蹲姿、跨立;第二天和第三天大家都站了好长时间的军姿,还学了停止间转法和起步、踏步与立定。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

俗话说得好:“一份耕云,一份收获。”大家服从命令,听指挥,最终在最终一天会操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这对我来说,这份收获主要是精神上的一份大收获。

这次军训活动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生活充满艰难、坎坷,可是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踏实,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必须能取得成功。正如马尔顿说的:“具有伟大的梦想,出以坚决的信心,施以努力的奋斗,才有惊人的成就。”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勇往直前,不能退缩,不做困难的奴隶,要做困难的主人。

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做的事愈多,碰的钉子愈多,意志就愈坚强。没有碰过钉子的人,必是没有做过事的人。可是,聪明的人能因别人碰钉子,增见识长阅历。糊涂的人虽然碰了钉子,还不明白是怎样碰的,必待左碰右碰,碰得体无完肤,才明白钉子的厉害。人生也就如一道陡峭的山坡。大家都在樊爬,都期望看到山顶亮丽的风景,而有人走到半山腰因路程茫茫而放弃;有人不断进取,不断樊爬,最终看到了亮现的风景线,实现了自我的梦想。

这次军训使我认识到了以前的很多不足,也使我对人生有所感悟。以后,我要做暴风雨中那株坚强的小草。

军训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中最完美的一段小插曲。

军训活动个人总结4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们步入初中,而迎接他们的不是学习,也不是开学典礼,而是一周的军训生活。

小时候,我总是到妈妈的学校看看学兄学姐们军训,他们在操场上站立着,一动不动,好像一大群木头桩子插在了摸起来都发烫的地面上。当休息的时候,我总是问问他们军训累不累,大哥哥说:“军训吗,我感觉挺好的,能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听了,跃跃欲试,幻想着激动人心的事情。而大姐姐们却说:“军训,是个魔鬼,细心点,细心被晒成黑土豆。”我听了,肃然起敬。我已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军训。

一转眼,我也到了上初中的年龄了,我已经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开过全校动员大会以后,几个教官向我们走来,拍成了一条直线,只见他们动作统一,听一个长官的指挥,“归队!”只见一个个子最小,最年轻,张着一个娃娃脸的军官向我们跑来,班主任向我们介绍了那位军官,于是我们开始了训练。第一项就是站军资,“肩要平,头要正,两眼直视前方,两肩向后张,脚跟靠拢,脚尖分开六十度,身体稍向前倾斜,两臂伸直,自然下垂,拇指靠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线……”一套套口令脱口而出,我们也跟着调整自我的姿势,“好了,此刻你们来练习一下自我的成果,站20分钟吧。”为了不让我们感到军训枯燥,教官还教我们唱军歌,然后去和其他的班级飚歌,“冬瓜皮,西瓜皮,九班不唱最赖皮!”一阵阵笑声和歌声从操场上传出来……

虽然这几天有些累,可是我却很期待,我必须要珍惜接下来训练的时间,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我。

军训活动个人总结5

一星期的军训已经过去了。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这应当是军训的意义,在初中的的第一节课是军训。经过一星期的军训,我的感触很深,下头我用文字来表达一下我的心德与感想。

军训第一天,我们来到操场上,看到了我们的教官,他个子高高的,在炎炎烈日下站的笔直,眼睛炯炯有神,穿着一身军服,显得格外帅气。之后,我们发现了他许多优点,他一丝不苟,但又很幽默风趣,和蔼可亲,好像我们的大哥哥。他教了我们稍息立正、跨立立正、四项转体等基本动作,我们学的都很认真。休息时,他让我们席地而坐,与我们聊天,让我们自我介绍,表演节目,让我们很自由,可是休息结束时,他会立马变得严肃起来,不苟言笑。

在炎炎烈日下,我们个个晒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还会坚持,继续努力,因为心中永远有个意念在鼓舞着,在激励着我们,那就是:坚持坚持,在坚持!努力努力在努力!仅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放弃,永远坚持着!

军训最终一天,教官来我们教室告别,我们明白,这象征着我们再也见不到教官了,所以,我们会珍惜与教官在一齐的每一分每一秒。教官来教室时,看到了我们在黑板上写的几个大字:教官辛苦了,多谢教官,我们永远爱你!教官看见了,十分感动。之后,我们与教官照了相,教官也留下了对我们的期盼与祝福。教官走出教室时,我发现他的眼角湿润了。

6.团学活动个人总结 篇六

高中生军训活动个人总结1

初中三年转眼即逝,经过中考,我们再次向前递进,步入了高中学校。陌生的学校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一切都是陌生,军训同样是。

进入高中的第一堂课,没有在那安逸的教室里,而是在那满怀‘热情’的操场上。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人来说,这无疑一大考验,逼迫我们从简便自在的暑假生活中脱离开来,参加严格的训练,理解阳光的洗礼,独自去应对种种考验。

军训刚开始,同学们都神采飞扬,对于军训充满了好奇,也对于这个新的团体,充满了期待。前两天还有这新鲜感可言,抱怨声也就不是很多,到了第三、第四天,每个人都开始抱怨,抱怨站军姿很累,抱怨太阳很晒,每刻都期待着哨声后的那句‘各连队过来组织集合,准备开饭’,每一天休息时的欢声笑语早就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慢慢的,心在不觉中开始变化,无意中,也就少了些抱怨。

‘军训’这个听着都让人毛骨悚然的词,带着我们开始了新一段的心路历程。虽然军训使我们感到疲惫不堪,但我们心里为自我感到骄傲,自豪。为我们在炎炎夏日中挥洒的汗水而骄傲,为我们在风雨交加能够坚持不懈战胜挑战而自豪。回想军训的每一天,我在不经意中笑了,想着教官们各种趣味的口令声,想着军绿中各种灿烂的笑脸,想着我们连口号的霸气,这所有的一切,都作为我人生中最美丽的记忆被我铭记于心。虽然在最终没得到锦旗,但我想说,军训带给我的,比这面锦旗更重要,锦旗只代表了一时的荣誉,而真正让我铭记的,将跟随我一生,锦旗代表的是学校的认可,虽然我们连军姿可能没他们站得好,齐步可能没他们整齐,正步也可能没他们走得漂亮,但我能够自信的说,这次军训我们感受到的、感悟到的,必须不会比他们少,甚至更多。敢于说这话,不在与勇气,而在于我们连的团结一心吧,起码在我看来我们五连是最棒的!

我们刚入高中,军训让新同学们与教师彼此熟悉、信任;习惯被娇生惯养的我们,在那里明白了绝对服从;本来埋头在书桌上的我们,正好所以而学会坚持;而身体与思想,自然在这个过渡期中,受军训的影响,日渐趋于成熟。实际上,语言上的描述频频显得无力。是因为与实际效果的不可替代相比,文字很难诉说我们内心因军训而成长所带来的激动。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将永远地铭记、感激这次军训夏令营,以及它带给我们的一切完美的改变。

高中生军训活动个人总结2

“团队浮桥”是在军训第三天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让我有许多的感受,更让我明白了很多。

记得大概的资料是这样的:班上每两个同学抬一块木板,无论你高矮胖瘦,都要从这个由同学为你搭建的“浮桥”上走一遍。这都与我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无疑是当头一棒。但当我这一棒子“打”下去后,还没来得及清醒,又被“霹”了一下。因为教官不让我们用走的,让我们用爬的。“唉,同学们,对不起啦,回去后我会努力减肥的!”我在心里向同学们道歉。啦啦队队长是陈泽敏,陈泽敏在台上为我们呐喊助威。在下头支撑着我们安全从上头度过的是李文豪和林杰,这两名同学的工作可不简便啊。因为他们太高了,站起肯定不行,那他们就只好双膝跪地,头歪着在下头拖着我们一名名同学过到“对岸”。正可谓“男儿膝下有黄金”啊,可这两名男儿为了我们班的同学,可是连“黄金”都放弃了。

别以为仅有他们为我们做贡献,我们的贡献也不是少啊!大家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这细皮嫩肉的哪能挨住这般重量?要么就红了,要么就紫了,再要么就青了。那种感觉是你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又痛又酸。可是不知为什么,尽管你的肩膀很痛、很酸,但你却毫无要把木块放下来的念头。我不想哭,因为我想学会坚强,可每当我想到那些在我身后默默鼓励我、支持我的人时,心一沉,鼻子一酸,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了。我们给在木板上爬的同学加油打气。“加油,六(5)班!六(5)班,加油!”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声音多么令人震撼,我想这应当是我们五班最团结的时候了吧。到我了,在我面前看起来摇摇晃晃的“浮桥”在我心里是坚硬不摧,它是永远不会倒塌的一座桥梁。我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向前爬着,她们的欢呼声、加油声让我刻骨铭心,眼泪再一次不争气的流了下来。“加油啊,肖凯丹!”“你回去该好好减减肥了!”在往常听了让人火冒三丈的话语,在那时听起来是多么的和蔼,多么的温暖。我含着泪向前爬去,我多想多你们说:“多谢你们!”可是话卡在喉咙里就出不来了。最终,我爬上了终点。在军训时,我没来得及和你们说声“多谢”。此刻,让我补回来吧。“多谢,帮忙我的、支持我的、养育我的、教育我的……你们辛苦了!”

这次军训,使我学会了感恩,使我明白:职责心是重要的,因为当你觉得你的肩上有职责时,你就不会轻易言败和放弃,你会为了职责而拼搏到底。

高中生军训活动个人总结3

军训,最终上结束了。然而,短暂的兴奋过后,更多的却是失落与茫然。

这次军训,有幸进入那个特殊的连队——擒敌连。说特殊,是因为那里比其他连要练的资料更多,时间更长。更重要的是,还担负着代表全体新生表演的重任。所以,比其他连队更累是必然的。但我们这个连训练却比任何连更有活力,做得更好,休息期间欢声笑语更多。也正是这种特殊,才让我对军训有着难以忘怀的印象。

早就有人提醒我军训累,但没想到是这种程度:每次训练完,人几乎要瘫软在地上,话都不想说,全身酸痛……有时候也有退出的念头,但想想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此刻再回头看看,只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放弃,最终必须能到达胜利的终点。军训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坚持的可贵。苏轼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用来鞭策我们“90后”的大学生是再恰当可是了。走过去,前面是蓝天,风和日丽;熬下来,为我们的未来积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财富,我们的梦想也终将实现。

大学生活给人的感觉也许就是自由,提倡个性。但军训却提醒了所有新生,纪律、团结、团体意识才是走向成功的保证。每一次练习,只要有一人出错,那这次练习就是失败的。所以,要想成功,没有铁的纪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是不可能的。我们虽累,但做的不好,就主动要求加练,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团体荣誉感和职责感,我们要代表所有新生,不能给08级丢脸啊。其实,无论此刻还是将来,这些精神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在以前未曾如此强烈地意识到,军训让我的灵魂再次得到了洗礼、升华。

军训如一杯浓茶,入口是苦涩的,喝过之后才回味无穷。曾盼军训结束,但真正结束后才发现,那段生活是过得如此充实,有意义。累是其表象,乐与收获才是其本质。

军训是一段与众不一样的日子,也许不再重复,不可模拟。但肯定不容亵渎。这是一段值得纪念的经历,它将化作完美的回忆留在我们内心深处。我相信,多年后,当许多回忆开始泛黄时,它却依然鲜亮清晰。

高中生军训活动个人总结4

这个学期,我们四——五年级又去了一次军训,这次和上次大大不一样。宿舍变得干净了,还有空调,可是教官没变,还是那么严肃。

第一天,我们大概坐了二个钟的车,来到基地。可能是有了一次经验,都会穿军服了。我们穿好军服,踏着清脆的步伐来到主席台参加开营仪式,开营仪式教我们怎样叠被子,整理床单……中午,我们去吃饭,可怜得是因为我们班多出了三个人,我被分到了一班的桌子上吃饭!午休过后我们来到基地训练,这次的教官很幽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对我们有时好,有时坏,比如:教官让我们坐下,给我们开开玩笑。可突然,1,2,3,坐姿端正!我告诉你们!该放松时能够放松!该严肃时要严肃!教官真是——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第二天,我们搞了三项活动。一:正步走。正步可真难走,要把自我的脚抬得高高的,还要像跳芭蕾舞一样踏步!其实我踏得挺糟糕的,还被教官训了一顿。让我最难忘的是:我们是比赛的一组,可能我们不够团结和默契吧,我们拿到了第一名,不,是倒数第一。第二个活动是:阿拉丁神灯。教官就是把全部人的名字写在便利贴上,然后让我们抽取,你抽到的那个人就是你的主人,你要为她做三件事,我抽到了林婷婷,我我为她做了两件有意义的事。三:友情朋友一帮一。把一个你一个最要好的朋友的眼睛蒙上,带她去一个地方,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主要是让你们的信任度增加。让你们和谐的度过难关。

第三天,我们排练了闭营仪式,举办了闭营仪式。这一次我们还举行了洪水决战,我们又见到了央视电视台的教育专家:大宋教师,起初,他讲了一个洪水的故事。大宋教师说,洪水来了,要派两名队员去搬运沙袋,而我们要做泼水的动作,两名队员牺牲了,全班都以泪水的方式送走两名队员。第二次,洪水又涨了房顶又不能留这么多人,必须要有人为我们跳下去!……“我最弱小让我跳下去吧!”“这几年来,我没做过一件好事,让我为你们牺牲吧!”这是团结的声音!最终我们选了五位牺牲人,只看教官静静的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我能够看见教官的眼泪在眼睛里打滚。最终教师来救我们了,可是救生艇仅有五个位置。我们最终选了五人坐上救生艇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虽然这次是一个模拟训练,可我们的眼泪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

这次军训又让我学会了很多。明白了怎样叠被子。明白做家长的不容易啊!这刻起,我也懂得了“做一个勇敢的人,才会赢”。

高中生军训活动个人总结5

在每一个人的人生里,都有第一次,有的人的第一次是欢乐的,有的人的第一次是辛苦的,但我最难忘的是与同学一齐去到园山军训。

在我们六年级下学期的第三个周的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学校六年级全体师生都集合在学校的门口,坐着大巴去龙岗区横岗镇的园山军事训练教育基地进行一个为期两天的军训教育活动。我们大约在星期一早上的九点半到达了目的地。每一个班级里都有一名教官和两名辅导教师。这一次军训教育活动一共有五个训练项目,第一个是野炊活动,第二个是闪电报数行动训练,第三个是“飞夺泸定桥”急行军训练,第四个是“软吸管建高塔”游戏,最终一个是“军事领导力与职责感训练”。除了“军事领导力与职责感训练”没有锦旗之外,其它四项活动都有一面锦旗。虽然我们没有获得一面锦旗,可是我们没有为此而悲痛,因为,最重要的是志在参与,有没有获得锦旗并不重要。

我觉得这一次军训活动最有意思的是第一天中午的野炊活动。这一次活动我被辅导教师分配到了搬小凳子小组,我的心里想,我为什么不被教师分配到炒菜或者是洗菜的那一个小组呢,真可惜呀。我们每一个班都吃完了自我煮的饭菜后,觉得自我煮的饭菜异常好吃。吃完饭后,我们立刻跑到了训练营地集合。我们一边踏步一边喊着口号:“沐浴阳光,欢乐成长,理解磨砺,永远坚强”。

7.团学活动个人总结 篇七

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 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是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模式, 也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在国家的扶持下, 以国家项目的形式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JALIS) 之后, 各地区、各层次的图书馆联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已涉及北京、浙江、上海、江苏、辽宁、山西、陕西、甘肃等多个省、市和地区, 图书馆联盟实践研究也由单纯而集中的CALIS研究扩展为各地区、各系统具体图书馆联盟的实践研究。

从建成和正在筹建的联盟来看, 我国图书馆联盟主要存在三种类型: (1) 全国性图书馆联盟。 (2) 地方性联盟。 (3) 区域性联盟。即由地理位置相邻的图书馆组成的联盟, 如北京市北三环——学院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从发展现状看,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地区性和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较快。从建成或正在筹建的联盟看, 这两种类型的联盟占了较大比例。 (2) 高等教育系统图书馆联盟发展较为成功, 运作质量高, 发挥的作用也较大。公共图书馆联盟整体发展落后, 影响力弱,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远远低于高教图书馆系统。 (3) 在集中型、分散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的联盟体中, 混合型联盟占据较大比例。除了少数几个集中型 (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 、分散型 (如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联盟外, 大部分地区或区域性联盟均属于混合型联盟。 (4) 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联盟发展较为迅速, 联盟研究内容已上升为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完善阶段;而西部地区如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地的联盟发展相对滞后, 其探讨的内容仍停留在构建意义、必要性、设想与构思等宏观层面。

二、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图书馆联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功, 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其起步较晚, 是在边建设边总结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 加强联盟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 探讨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联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联盟成功的基础。

图书馆联盟是以文献资源保障为基础的协作式组织, 它既不是盈利性组织, 又不具有行政职能, 可以有具体的组织实体, 也可以没有实际的组织机构。但组织机构的设置对于一个成功的联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较为成功的图书馆联盟一般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 采用严密的运作模式。对紧密型联盟而言, 机构的设置一般呈金字塔型层级结构, 以联盟体最高决策层为权威, 分别以地区或专业门类为层次展开, 以协作成员馆为最基层, 各层次机构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能与专业技能, 共同担负着维持联盟体正常运作的职责。成功联盟的组织机构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 都有一个核心单位 (中心馆) , 履行对联盟发展和日常工作进行策划和协调以及联络其他联盟的职能, 保证图书馆联盟的正常运转。在联盟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成员馆的能力、优势和对联盟的贡献不同, 往往更多地需要依靠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核心馆的力量。这些核心单位在权威性、公正性、主动性和管理能力方面一般都优于其他成员馆, 它们在联盟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如北京大学的CALIS、浙江大学的浙江数字图书馆联盟、华南师范大学的广东网络图书馆、天津工业大学的天津高校数字图书馆、燕山大学的河北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联盟等等。 (2) 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在联盟发起、组织、协调和维持联盟开展的项目中发挥巨大作用。通常, 联盟的最高决策层由中心机构领导担任, 专家组成员由学术权威兼任, 各层次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负责联盟体内各方面的事务。

2. 政府资助是联盟成功的保障。

资金是联盟存在的首要条件, 也是联盟体保持稳定与连续的重要保障。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资金主要用于电子信息资源购置和维护以及联盟的日常工作, 其资金来源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政府专项划拨、各种行业机构的捐助、联盟成员馆自筹等等。目前, 国内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申报项目的方式从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获得。联盟资金投入的多少与联盟运作效果的好坏是对应的, 我国图书馆联盟的成功发展均得益于政府的资金支持, 如天津市教育局先后对天津市数字图书馆投资近1亿元;上海市教育局近3年已投资600万元建设上海市教育网络图书馆;广东省教育厅投资750万元启动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项目。可见, 政府资助是成功联盟的重要资金来源, 也最具稳定性和保证性, 因此要保证联盟的正常运转必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

3. 地缘关系是联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缘关系和地理因素在联盟的形成和组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图书馆具有共同的管理机构、共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背景、共同的需求以及共同的资金来源, 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上的便利, 在资源协调、联合目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发挥优势。因此, 地缘关系相近的图书馆在联盟建设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联盟合作较易成功。我国典型的区域性联盟——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 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前提下组建的, 其成功实施与高效运作进一步证实了地缘关系在联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地缘关系是我国地区性和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也应成为今后联盟组织与建设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4.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联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运行机制是图书馆联盟为达到预期目的, 保证自身健康发展的规则和程序, 运行机制对于联盟的功能和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图书馆联盟的运行机制有别于传统图书馆, 要确保其有效运行, 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设立严密的联盟章程, 规定联盟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成员馆所应享有的权力及应履行的义务, 使其严格按照联盟决议参与联盟各项活动。 (2) 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渠道, 加强联盟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使各成员馆保持平等、信任的沟通与协调。 (3) 建立相互信任的联盟文化, 缓解联盟内部的不确定性, 使联盟成员在和谐的氛围中友好合作。 (4) 建立项目 (包括数字图书馆各种标准建设、各种数据库建设等) 评估体系, 以反馈、纠正和控制项目的实现。 (5) 重视对联盟效果的综合评价, 做好反馈和检讨工作, 以对联盟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其朝着联盟总体目标方向发展。用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调节联盟成员的利益关系, 可以保证成员馆依据其投入与贡献获得相应利益, 从而激发规模大、基础条件好的图书情报机构对实现资源共享有积极性, 使联盟保持长久活力。

5. 多级化是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方向。

费城大学图书馆馆长Steven·J·Bell指出, “参与一个大型的图书馆联盟有可能在联盟中迷失自己”, “如果有可能, 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多个联盟, 这对图书馆在策略、经济、社会、智力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都有好处”。多级化是未来图书馆联盟发展的主要特征。加入图书馆联盟不是目的, 而是作为满足不同需要的手段, 图书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参加多个规模不同的联盟, 可以共享不同的功能, 在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得到互补和优惠。我国图书馆联盟在多级化方面已经有所尝试, 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既是广州石牌地区六校协作组的中心馆, 又是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的成员;河北农业大学既是河北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 又是驻保高校文献资源共享联盟的成员。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分析, 揭示了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主要特征以及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郑邦坤.四川图书馆联盟构建意义及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1) .

[2]王凤娥.甘肃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 (9) .

[3]张西亚.陕西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思路与任务[J].情报杂志, 2005 (1) .

8.讲师团活动总结 篇八

关键词:讲师团;结对活动;感慨;总结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39-01

随着时光的流逝,为期一年的讲师团结对活动也已经结束,回想这一年培训,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在这一年里,我的观念、思想在不断更新;我的教学水平在不断提升;我对教学的种种疑难也逐个解决.对英语教学,自己也有了新的见解和思考;同时亦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及该努力的方向.

一、陶醉于导师们的精彩评课中,认识到自身教育观念的误区

以前总觉得,只要能够把课上好,就是一名好老师.而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认识到自己观点的误区。

在培训过程中,我有幸见识到导师们的名师风范,同时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断地听课评课.在每次课后,我们的指导老师都能对所听的课结合理论知识作出非常到位的点评及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在评课方式上,导师们是风格各异,如:周剑芳老师,郭清好老师评课时,她们总是能够从教师个人素质,教学设计,游戏的处理,课件制作,课堂组织情况,作业布置等每一个环节出发,为上课的教师提供详细的,非常到位的点评,指出本课优点,并对教师做得不足的地方给出很实在的意见与建议.

潘老师和黄老师则用另外一种方式去点评,在每节课之后,她们都能用非常精湛的语言做出精彩的点评,而且一语中的,发人深省.记得第一次讲师团活动,黄志敏老师就送出“课堂因错而精彩”,“人因为有才而有胆”等鼓励我们主动争取机会上课的妙语.在评课时,亦分别给每节课作了精炼的评价,如顺峰小学的“三实”:平实,扎实,实在;中心小学的“活泼,创意,灵气”等等。

潘老师则用“真、实、灵”给我们指出了教师上课必备的三要素,并告诉我们:课堂设计要有秀气,教师上课要有灵气.而且在每次评课,她都能用一个小故事或寓言激发我们的思维,启迪我们去思考.最记得潘老师在评价周老师给我们的那节示范课,她用“真功夫“一词就准确地概括了周老师这节课的精湛,再通过一个魔豆的故事,巧妙地给我们揭示了周老师这节课的精华:引导和领悟的艺术,即每做一步都有一个小结去引导和带动学生思维判断.也是由于导师们精湛的评课能力与艺术,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在佩服他们的同时,我亦深深认识到自己的观点是多么的肤浅与幼稚.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单有课堂实践能力是不够的,能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渗透的老师才是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

二、转变学习的观念,促进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提升

正是由于导师们精湛的评课能力与艺术以及教育组领导的悉心安排与要求,我在结对活动中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开始反省,并将本人对自己“上好每一节课”的要求提升到“上好每一节课,听好每一次课,评好每一位老师的课”.我开始揣摩导师们的评课方式,研究她们评课的规律,并开始在每次的听课活动中模仿导师们的评课形式,专心听课,做记录,并在听课本上详细分析该节课的可取之处以及还能进一步改进与提升的地方.

上一篇:2016年车队年度总结下一篇:童年趣事的作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