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在高处高中优秀作文

2024-07-22

自由在高处高中优秀作文(精选11篇)

1.自由在高处高中优秀作文 篇一

读自由在高处

这本书读得很快。书里有一些内容和《重新发现社会》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本书的特色是作者用了大量的电影来阐明自己对个体生命的看法。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一个观点:即使在最不自由的处境下,人仍然是可以追求自由的,所以“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本书中最可贵的思想之一。

关上此书,有些话留在记忆中:要自由,不要主义;宽容比自由重要;没有医治社会百病的良药,社会改良是一点一滴地完成的......下面是摘录:

1、P70据说首次提出“战略知识分子”概念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陶文昭教授。在他看来,中国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子属于战术性的,局限于解决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即技术性的、对策性的问题,所以中国还要有一批“务虚的、踱方步”的战略知识分子。他们“有鹰一般的宽广视野、鸭一般的敏锐告知、鸡一般的社会关怀”。

战略知识分子横空出世,他们是知识分子中的战斗机,他们的功绩远在战术知识分子之上。上述排比同样充满喜感--以战略眼光看,就是要求战略知识分子能够以禽为师,具备禽界空军的视野与禽界步兵的敏感。

解读:这篇《地图知识分子》在讽刺中有幽默,体现了作者犀利的笔锋。

2、P88《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中的几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动物庄园》、德国电影《隧道》

解读: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实验,研究的是“习得性无助”,作者因此说“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

3、P95《人质为什么爱上绑匪?》

解读:这篇文章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谈起,认为“体制化”与此是同样的,从而提醒人们要防止“被体制化”。下一篇《奖励你,控制你》进一步谈到奖励比惩罚更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奖励你,控制你》中提到了逃狱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逃出亚卡拉》、《巴比龙》、《美丽人生》、《送信到哥本哈根》、《逃狱》。还提到一个警察为了“救赎”妓女的电影《监禁》,还有泰国电影《13骇人游戏》、乔恩.图泰尔泰博执导的影片《本能反应》。

4、P105《不自由的秩序如何杀人?》

解读:这篇文章正如文头所说,是分析奖励以外的对人的控制的方式,即人们如何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套秩序或者规则来杀人。这篇文章用一部杰拉.巴布鲁阿尼编剧并执导的影片《Tzameti》(“13”,格鲁吉亚语,又译《百万杀人游戏》)分析社会之恶,这种社会之恶是通过一个个规则或秩序完成杀人的目的并支付“血酬”的,这社会总是试图通过建立起一 1

系列的规则,让各怀私欲的人们心甘情愿地服从它,然后在集体无意识中一次次兑现杀人或者被杀,在这种极其残酷的规则面前,每个人都开始进入汉娜.阿伦特笔下的那种“庸常的恶”,成为规则的严格执行者与遵守者。

P108当社会秩序建立于彼此剥夺的侥幸之上,任何未得到的幸福都是不确定的,而得到的也是不牢靠的。在这种虚伪的秩序中,没有人能设计好自己的前途,安排好自己的一生,更不可能如贝多芬所言“扼住命运的咽喉”。每个人看似兢兢业业,然而谁也不能掩盖这种秩序的拼凑本质。此时,社会不过是一个通过临时拼凑起来的规则来剥夺生命或转移财富的场所。所谓“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命场”,人们遵守规则,却彼此伤害,社会满盘皆输。“合法伤害权”的背后,没有谁是最后的胜者。对于这种充满劳绩的社会来说,它赚走了穷人的一生,同样赚走富人的一生。

5、P126《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电影《朗读者》中的汉娜.施密特,象汉娜.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优雅、温顺,而且理直气壮,刽子手被还原成一位普通的德国市民,忠于职守,对上级以及既有法令无条件服从。在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审判的真实案件中,法官西奥多.赛德尔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从汉娜.施密特到因格.亨里奇,体制内的作恶者莫不把体制与命令当作其替罪的借口,为自己主权沦陷、良心失守卸责。然而,即使是在黑暗年代,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抬高一厘米”,是人类面对恶政时不忘抵抗与自救,是“人类良心的一刹那”。

P142人生而多艰,当我们被社会抛弃时,必须坚守不被自己第二次抛弃的底线,那是我们所有力量与希望的源泉。

P165《条件即逆境》除了积极生活、不断选择,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让我们超越无穷无尽的逆境?人类的光明前景,并不在于人类长生不死,而在于人不断的超拔于逆境之上。人类加之于自身的真正善良,就在于即使“天塌下来”也要积极生活。这种朴素的“在逆境中求生”,成为人的全部生活与信仰的来源。正是逆境的永恒,造就了人的永恒;正是条件的无常,造就了人的圆满。

解读:这篇文章,是对纪伯伦那首《挫折》诗的注解。

P207《天堂五分钟》关于这种与寻仇相伴的寻欢作乐的激情,或者“快意恩仇”,我在《天堂五分钟》(Five Minutes of Heaven)里找到很好的诠释。这是一部关于宽恕与救赎的英国电影。所谓“天堂五分钟”,指的是在杀死仇敌时所获得的像是上了天堂一般的五分钟甜蜜与快感。

仇恨让我们不自由,让我们看不到生活的美好颜色。而如果你愿意活在生命的高处,终将收复本该属于你的自由。也是因为拥有这块高地缘故,在我的课堂上没有一丝关于仇恨的教育。在这里,有的只是思维的乐趣,那才是我要的“天堂五分钟”。

P213《光荣背叛--从《一九八四》到《窃听风暴》》《窃听风暴》是2006年德国最成功的电影,它在“德国奥斯卡”之称的罗拉奖评选中获得十一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七个重要奖项。这也是继《地下》、《再见,列宁》、《帝国的毁灭》、《百万杀人游戏》之后再次惊动世界的欧洲电影。

《窃听风暴》里没有宏大场面,这个中文译名远不如其原意“别人的生活”那样更能为我们展示该片的内涵。“别人的生活”在这里至少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他人生活的闯入;其二是没有自己的生活。

《辛德勒名单》里有一句话:救了一个人,等于救了全世界!魏斯勒背叛了自己忠于党国的原则,对于他来说,生活并非别无选择--他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P228《自由在高处--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银行家安迪,他之所以能够从肖申克监狱里逃出,正是因为空间禁锢了他,而时间又拯救了他。一天挖不完的隧道,他用十九年来挖;一天做不完的事,他用一生来做。我说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的意义亦在于此--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如果你的一生都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就是自由的。

解读: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题目:挪动算式“101-102=1”中的一个数字,使这个等式成立,只能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一次,不能是数字对调。答案是101-102=1。这个题目让我想起蕾蕾出的题目:有4根木火柴,怎么将它们拼成“田”字。答案是将这4根火柴尾部对齐拿成一簇,火柴尾部的四个方框就可以拼成一个“田”字。这种题目考的是创造性思维,即跳脱惯常思维,换一种角度来解决问题。类似的还有电梯解决方案:一栋写字大楼中的人们抱怨电梯太少太慢,怎么解决?答案是将电梯门装成镜子,让等候的人可以在等候时间里顾影自怜,对镜理妆,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电梯难等了。记得多年前我买过一本《创造性思维》的书,就是讲这个的。

P260《识时务者为俊杰--2005年11月8日在南开大学的演讲》一个书斋演说者应该保有三个独立:

第一,要独立于威权与商业,不能受权柄或钱财的指使作违心之言,甚至颠倒黑白;换句话说,如果我不能行使积极自由,但至少要坚守消极自由的底线。

第二,要独立于自己过去的荣辱,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惩罚过你或对你有所奖赏就在文字上进行报复或网开一面,否则就有损于一个写作者的公正立场;在评论上报恩或复仇,是对自己的轻视,对文字的冒犯。关于这种独立,在1932年胡适和丁文江创办的《独立评论》发刊词上亦有所表述,“我们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的言论来发表我们思考的结果:这就是独立的精神。”其所谓“不迷信任何成见”和我说的“独立于自己过去的荣辱”有相通之处。我们既要防范来自他人或历史的成见,也要防范来自自己的成见。

第三,要独立于民众,做到虽千万人,吾说矣。一个参与时代的书写者,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经历、学识与良心,而不是所谓的人民。事实上,每个人活得都不够纯粹,能够真正代表自己已是上天最丰厚的奖赏,何必贪心代表一切。人--这脆弱的会思想的芦苇,有时更应该像大海一样坚定,不要因为陆地上人多而否定自己的汪洋海水。

P264《日报七年,我的文字心灵》

解读:这篇文章提到了几部伊朗的优秀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芝麻开门》、《水缸》、《樱桃的滋味》、《黑板》,提到了中国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和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提到了《天使爱美丽》的电影。

P272《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人要从旧有的生活方式与仪式之中解放自己。P290《易卜生主义(胡适)》易卜生是聪明人,他知道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仙方,也没有“施诸四海而皆准、推之百世而不悖”的真理。因此他对于社会的种种罪恶污秽,只开脉案,只说病状,却不肯下药。但他虽不肯下药,却告诉我们一个保卫社会健康的卫生良法:多培育有着能向一切病菌开战的白血轮一样精神的个人,须使社会里时时刻刻有着《人民公敌》斯铎曼医生这样的人。

P293《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自由并不复杂,美好之世界,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顺其性情做好分内之事。而我之积极做事,也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尽责与从容而已,我一直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一句非常有禅机、非常朴素庄严的话,即勤勉于当下,努力于今朝,修行于日常。

2.自由在高处 篇二

今年寒假的时候拜读了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透出温暖、向上的力量。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作者讨论了自由为什么在高处的问题,非常有意思。熊先生用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来点明一个道理:只有关注更高的空间位置才能摆脱固有的、常规的思维束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自由。这貌似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可是不无深远的含义。

人们为什么会把高处和自由联系在一起呢?最直接的一点也许可以在物理心理学的范畴中找到解释。人若是想往高处去就需要克服地心引力的束缚,而越能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人就会越觉得自由。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像鸟儿一样飞翔,当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初哀一定也是很大程度上来自对自由的热切渴望。再者,人站在越高的地方,就必然地离俗世越遥远。远离那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客套,就可以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自己。大多的寺庙都修建在高山密林之中,显然和其追求的清静和自由是相得益彰的。如果往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去探讨“自由在高处”的问题,恐怕就和空间位置的高低已没有太多关系。它指的是一种思想的境界,即你若是有很“高”的境界,你便获得了自由。所谓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后者也就是我们常向往的禅的境界。

这最后一层的意思正表明了语义学中“高”的一些象征意义。凡是由“高”组成的词汇总有着非常积极和美好的联想。比如说:高尚、崇高、高贵、高兴、高雅、高端、高科技等等。相反的,“低”在我们的词典里总是代表着不好的意思。比如说,低级,低下,低劣、低端,低俗,等等。那么人们为什么对“高”有着普遍积极、正面的联系,而与“低”相关的总是一种负面的形象呢?首先,“高”,一般来说比较难以获得,需要为之付出努力。太阳和月亮高高在上,难以获及,所以人类要付出一切代价登上月球,建造超高层的建筑,去证明我们的雄心和能耐。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去获得的东西肯定应该是好的,有价值的。所以“高”的事物应该是好的,有价值的。相对而言,“低”,则是不需要努力获得的,随手可及。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的东西,人们就会觉得没什么价值。同样的道理,“高”,因为难以企及,相对于“低”来说是更加未知的,从而显得更加神秘。神秘感为“高”加了分。

另外,“高”相对于“低”来说更加美好,因为高更加靠近太阳、月亮,从而更加接近光明,而低则接近黑暗。生命需要光明,而黑暗是和死亡直接联系在一起的。高代表着洁净光明的天空,低则代表着尘土和很多腐烂的东西,象征着肮脏,象征着危险。所以人们自然会相信上帝是住在天上而撒旦居住在地下;美好的人死后会去天堂,而罪恶的人终将葬身于地狱。

事实上,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确把空间位置和道德修行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在进行词汇判断的任务中,当与神明、圣洁有关的词汇出现在电脑屏幕视线的上方(相对于出现在下方位置)时,人们能够识别这些词汇的反应更加迅速;反之,当与邪恶、罪行等相关的词汇出现在下方位置(相比于出现在上方位置)时,人们的反应更快。一组有趣的实验发现,乘坐电动扶梯往上行的人们比乘扶梯下行的人更乐施行善;坐在较高的位置上的被试比坐在较低位置的被试帮助别人的时间持续更加长久而且表达出更强的同情心。

众多的认知研究还发现高和权力也有紧密的联系。高象征着权力和支配地位,低则代表服从。研究者发现,如果在一个组织的构架图(organization chart)中,领导与下属之间连接的竖线如果划得越长,人们则认为此领导的权力地位越高,反之,如果一个领导的权力大,人们也会在相应的组织构架图中将领导的位置放在更高的空间里。更有趣的是,如果让被试先看到一根长长(相比于短短)的竖线,然后再去评价领导的权力,会出现相同的效应。但是如果用横线就完全没有效果。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研究报告,一些相关性研究表明在美国,领导级人物个子一般偏高。研究者分析了许多企业的CEO的身高,发现显著超出美国男士的平均身高。为什么企业高管大多是高个子的男性呢?是否因为人们对高和权力之间建立的联系形成了一种期望——个儿高就显得有权有势?而身材高大的人已经不自觉地将身高视为一种资本和优势,从而更有驾驭权力的欲望。

如果说人们对“高”和“低”有着这些根深蒂固的联想和象征意义,那么是否呈放在高的空间位置上的物品,相比于放在低位置的物品,会更加吸引人,更加受欢迎呢?这个假设在香港中文大学近期的一项营销研究中得到支持。中大的研究者发现,商品陈列在货架的位置确实可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好坏及受欢迎程度的推断。实验参与者首先观察了摆放在模拟货架上的商品,之后对陈列在高位置或是低位置的商品的质量、价格及受欢迎程度作出了判断。放置在高位置和低位置的商品经过抗衡(Counterbalance)以防止系统偏差。实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可见程度之后,陈列在位置较高的商品普遍被认为价格更高、质量更好、更受消费者欢迎。而陈列在位置较低的产品被认为较少被人问津,价格低,质量也欠好。依据这个发现,让我们设想,如果把珠宝店里的某些主打产品陈放在较高的位置上,比如说,微微高于人们视线水平的位置,想必商家一定可以把这些珠宝卖出更好的价钱。

写到这儿,我想起前两天我的同事show给我他刚收到的一个礼品,是一盒茶叶,茶叶的包装上赫然写着:高人一等的享受。如果高人一等真的可以带来自由的感受,那真是值得享受一番了。

徐菁

3.《自由在高处》读书笔记 篇三

所谓“XX的励志书”,还是大学时的哥们儿刘涛提及的,这类书充满煞有介事的说教,引用些万能的老故事,表达些谁都会讲的观点,而其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剪刀+胶水+编造,号称成功学的什么什么教材,改变命运的什么什么,吹破天的虚,不过凑一帮人十天半个月加工出来而已。

看完《自由在高处》,发现跟看完《越狱》的感觉有些相似,原来,小强真的打不死;原来,所处逆境与麦克和安迪相比来说不算什么。

这本书好读的原因,除了思想积极、鼓舞人心外,还有一点是因为语言流畅而富有激情,那句子是流出来的,而不是憋出来、挤出来的。

为什么有如此的见识,有如此的语言?看看内容就知道了,作者读了多少书,到过多少地方。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不错的。如果难以行万里路,那就先读万卷书吧,不必担心成为“书呆子”,因为读书数量到不了那“骨灰”级别,所读的书也不会全像《九阴真经》或《葵花宝典》那样剑走偏锋。

假设选择的书足够“活”,即使不可能身临书的“自由市场”,起码不会有“计划经济”那么禁锢。今天,始皇大帝终究难以再一声令下“焚书坑儒”,况且网络时代,这个喧嚣的信息大集是一个观看大千世界的好窗口。

自由在高处,书中提到的一道智力题让人印象深刻:101—102=1,怎样在挪动一个数字的情况下,让等式成立?答案是把2作为10的上标,即102。实际上,但从脑筋急转弯来说,做不出这道题并不能证明水平不行,这道题只是用来说明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方式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地解决问题,千方百计地解决好问题,除了乐观、积极,还得要动脑,有积极的行动,不能傻乐呵。

4.《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 篇四

这本书主要以“不自由,毋宁死”的帕特里克观点引出书中“‘不自由,仍可活’”。这本书的前两个部分是由一篇一篇的时事评论文章组成。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或事例,结合主题或事例引出自己的分析,思考以及想法,这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有文化,民主,自由,人权等,阅读起来就像是小时候的通话故事书一般,不枯燥,不乏味,亦不空洞无聊。第三部分,也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有先生的书信,讲稿为主,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个人的思考,想法,以及对文字的严肃与认真。

在第三部分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并不害怕某种极端的观点,而是害怕没有与之相抗衡的理论。当观点使世界倾斜,平衡世界的仍是观点,而不是消灭观点。”就像是对于洪水治理的方法,不是堵,而是疏。这个世界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就像我们有胸怀去接纳五中的多样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阅读完这本书,不说自己是否有所学习,有所得到,但它确实引发我对很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也在不经意间发现这样的事例随时发生在身边,而我们往往以个人狭隘的想法去看待它,如今,这本书仿佛为我开启了另外一扇窗户,让我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咸。

此外,我发现一味接受别人的观点是一个很无聊很无趣的行为。对于很多事情发表意见和评论,首先要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分析与思考在作出评论,这样才有意思。

5.《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篇五

清平小学

赵伟

利用寒假的闲暇时光品读一下自己心仪的好书,确是件十分惬意的大好事。学校也特意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精品书目,通观浏览一番简介,选出了《自由在高处》,原因有二,一是文字容量适中,相比其他大多数大部头的著作,这本压力偏小更便于精读品味思想之精灵;二是所述关于何为“自由”,如何“自由”的话题于己破感兴趣。于是,一段读书的享受之旅开始了。

本书作者熊培云,用清醒、宽容、理性的文字,阐释了人本生而自由,却在社会生活中失去自由,人并非毫无选择,需要获得自由,必须站在高处,这里的“高处”,是精神的“高处”。书不仅告诉读者如何看待自由,也告诉我们如果获取、追求自由的具体方法。

该书大体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面包与玫瑰,主要是写行为的自由。

追求自己无害于他人的行动和审美自由,但不去干涉他人上述的自由,平等地对待身边的家人、子女、学生、同事甚至上级、长辈。

第二部分:自由与自救,主要讨论的是思想自由。

社会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组成,如果我们都能不放下自由的理想和自救的勇气,这个社会必将向着光明一天天前进。

第三部分:演讲与独白,是作者更深刻的思考和情怀。

主题在于阐释个人的努力与群体的民主相结合才能产生社会改良的强大合力。“大环境能够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是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完美生活的自由裁量权。”应对我们的周围的环境,我们只是抱怨,还是能够从小处起扎扎实实做点事情?就像在爆表的雾霾天,你也能够在家里空气过滤器的帮忙下享受清洁的空气。我们都能够选取建立自己的过滤器或者穹顶,当这一个个穹顶相连,阳光下会没有雾霾。

看完这部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字字玑珠的话语一向在激荡着我的内心。

很欣赏其中的某些精彩段落,比如“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那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那才可能是自由的。自由在高处,只有俯瞰,才能知道方向,只有引领,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又如“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这句话用在社会改造和个体成长也是如此吧,是的,它们发展得十分缓慢,简直让人无以忍受,可这种表面上的弯曲何尝不是为照顾更多人的利益呢?从这个角度讲,“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有一份“曲线培育”心态,不宜操之过急,避免拔苗助长。

再如“社会终究是在进步。退一步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即你选择。这些年,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深有感触作者思想之深刻。的确,自由在高处,也在你我平凡的生活里,鲜活的生活滋润着思想,思想又指引着行动向更合适的方向,天赋人权,实际就是强调个体自由,有了个体自由,通过自由实现更多的权利从而走向平等,先有个体的自由,再创造集体的自由。而我们已经失去太多的自由,书中就列举了诸多的社会怪现象,比如许多人的成功是“豪车、名宅”,被物欲绑架,于是我们看到人们的恐惧,为他人的富有自悲自叹,生活只是生存,看似一生追求占有物品,全然不知是物品占有我们,我们忘记了最真实的生活应该是“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再比如一到情人节、圣诞节,看大街上节日气氛浓厚,有些人却对这保持剑拔弩张的姿态,曾有十位博士联署抵制圣诞节。这不过又是卫道者们借传统的名义给人们选择生活的自由加手铐脚镣,文明是公共精神产品,不该有东西方之分,文明的交流应该是叠加而不是消减,至少选择过什么节,是我自己的自由。

书中还有谈到被过度的信息包围。环顾身边所有人,无一不是活在各种信息里,家里、路上、车上,都是低头族,大家都沉浸在手机信息中,走在路上,没有问候的笑容,更难听到一句简单的问候。记得周国平在《妞妞》中说到自己在国外的生活,他住在学校附近,早上傍晚总会带孩子散步,那时的妞妞特别爱笑,因为他们在路上总是会有很多停下来看看这个可爱的中国女孩,跟她打招呼,赠以笑脸。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不知情权,追求不被信息包围的自由。“你即你自由”,许多的不自由是自己施加的,我们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宰,选择自己世界的自由。当我们心中没有那么多被监视,努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我们会比想象中自由,冲破看得见的枷锁,自救,个体自救才会让集体被救。

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当和我的同龄人熊培云先生隔空交流,读完了他五年前的著作《自由在高处》时是一种深深的震撼,他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又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他的文章不是匕首,不是刀剑,更像是春风、春雨,在默默地滋养和灌溉。由于这些年的读书和讨论,我也越来越理解他的观点,我们的民族需要改良而不是革命。茨威格说过“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他发现了,是他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但我也在疑惑,我以前的使命和目标,好像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了。

该书大体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面包与玫瑰,主要是写行为的自由。

“一个人的完整权利,至少就应来自两方面的自治,一是思想自由,二是身体自由,而身体自由同�ㄐ卸杂珊蜕竺雷杂伞!蔽颐窃谧非笞晕业淖杂赏笔紫纫貌蝗ジ缮嫠说南嘤ψ杂伞�

这一部分的二十几篇文章,主要是透过对当年一些热点事件的思考与讨论,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就应有追求完美生活的自由,每个成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生活方式和财产支配有绝对的自由,而不需要别人横加干涉。大学里亲昵的情侣不需要校园“礼貌纠察”来端正姿势;有人要过圣诞节不需要以保护传统文化的幌子来“搜捕圣诞老人”;女大学生前卫大胆的毕业照也不会亵渎她所获得的知识和教育。个人的生活,只要没有主观和故意地干涉了别人的生活,他都有自由支配的权利,个人的财产能够捐献,能够消费,也能够用于安葬他的爱犬。我们可能是正因有连坐、灭九族甚至灭十族的惨痛历史,各种上纲上线的干涉层出不穷,我自己在生活中也不乏被干涉或者干涉别人自由的例子。年少时厌恶别人的干涉,年岁稍长,就开始重蹈覆辙,做自己以前厌恶的事情,我在一向崇尚自由的爱人影响下,在寻求不断地修正自己,熊培云的书也给我更多的思考和点拨。追求自己无害于他人的行动和审美自由,但不去干涉他人上述的自由,平等地对待身边的家人、子女、学生、同事甚至上级、长辈。

第二部分:自由与自救,主要讨论的是思想自由。

最令人意外的是第一篇文章提出的设问“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不知道各位应对这个问题会怎样回答,“让活人变成僵尸的场所”、“孕育仇恨和敌意”“关押被视为死人的人的地方”„„。而本书的作者给出的回答是“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也能够说“集中营是用来摧毁的”、“用来挖地道的”。读过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好处》或者看过2014年热映的电影《归来》(根据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都会清楚的知道,在集中营中选取活下去或者逃离比放下生命困难得多,在纳粹的集中营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全部都是有极强思想意志的人。“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正因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台词)。即使在如集中营一样的极端困难状态下,关得住人的躯体,但关不住向往光明与自由的灵魂,只要有寻求自由的思想,发奋自救的行动,总有一天集中营的高墙会像柏林墙一样坍塌。

“当一个人被一个时代、社会,或被周遭的人抛弃时,他(她)仍然就应具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人生而多艰,当我们被社会抛弃时,务必坚守不被自己第二次抛弃的底线,那是我们所有力量与期望的源泉。”“而中国之真正崛起,也因此决定于个人自救力量的崛起——应对困难与挫折,人人意气风发、生龙活虎,既无懈于自我奋斗,同时又敢于向社会表达自己的不幸与遭际。”社会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组成,如果我们都能不放下自由的理想和自救的勇气,这个社会必将向着光明一天天前进。

思想的自由同样表此刻拒绝奴役上。胡适说过“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作者提到“社会总是试图透过建立起一系列的规则,让各心怀鬼胎的人们心甘情愿地服从它。”有时透过限制自由,让你逐渐习惯被控制和奴役(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有些是透过一些小利的相许,让你欲罢不能,变相控制你。这些都需要人有清晰的、生来自由的信念,知道光明的方向,并笃定向着光明前进,思想上能够独立思考,不被诱惑,不被限制。正因我们有几千年的被限制,被包围在各种各样的纲常中的传统,这些限制可能已经固化成我们精神基因的一部分,并代代相传,因此突破障碍,获取自由可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我们从孩子抓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改良和解放。

思想的自由更要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两德统一后审判当年射杀翻越柏林墙者的东德卫兵时审判长说了以下的话“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的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环境和个人成长等等原因,往往我们无法拥有“说不”的用心自由,但我们能够有“不说”“不做”或者“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消极自由,守得住良心,不仅仅是救别人,也是对自己灵魂的自救,就如中国老话所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应对不公和仇恨,我们也有选取的自由,甘地说过“以眼还眼,只能使全世界的人都变成瞎子”。熊培云说“仇恨让我们不自由,让我们看不到生活的完美颜色。而如果你愿意站在生命的高处,终将收复本该属于你的自由。”放下仇恨,解脱的也是自己,这能让我们更自由的生活和思考。

第三部分:演讲与独白,是作者更深刻的思考和情怀。

1。个体的用心行动:

从这部分,对作者的理想和情怀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不止一次提到“你多一份悲观,环境就多一分悲观,你默许自己一分自由,中国就前进一步。”他一向在用心地思考,用心地做事。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每一天都在改造这因,自然也会收获那果。而今之日我们所不乐见的种种恶果,多不在你我罪错,而在于上几代人甚至更远已经种下的恶因。即使在有生之年看不到一个能够期许的完美社会,但今日能种下善因,我们即已修得善果。

“大环境能够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是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完美生活的自由裁量权。”应对我们的周围的环境,我们只是抱怨,还是能够从小处起扎扎实实做点事情?就像在爆表的雾霾天,你也能够在家里空气过滤器的帮忙下享受清洁的空气。我们都能够选取建立自己的过滤器或者穹顶,当这一个个穹顶相连,阳光下会没有雾霾。这一年来,我看到周围原来越多的行动起来拯救公民思想和行为的人,从年初轰动一时的柴静,到致力于改良和启蒙的熊培云、罗振宇、资中筠„„

2。建立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群体民主

自由比民主还更重要,由一群平等的奴隶选出一个奴隶主的政治,那不是民主政治。

“改良不一样于暴力革命,改良是建立在尚可忍受的痛苦之上,至少是朝着一个可期的好的方向走。当然,改良最重要的是务必坚守已经取得的成绩,步步为营。改良不会完美,但是我们期望它每一天都进步。改良是走向开放社会,同时建立各种联系,使社会从星状体走向网络体。”多数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透过不断的思考和反思,已经认定改良而不是革命才是此刻这个时代最有利的变革方式,我们务必承认,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目前的星状体或者层级结构还没有被打破,我们的思考常常被别人代替,“独立思考是艰难的,但却是最重要的,是它真正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在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上,远没有虚拟的网络中那么自由、平等。互联网的发展其实给予我们很好的借鉴,平等自由的一个个节点网络式的联结迸发出的巨大能量是任何一个实体帝国都无法抗衡的。“从个体而言,人唯有自由,才可能激发潜能、有所创造;从群体而言,唯有走向合作与和解,人类才可能真正拥有一个完美的未来。”以前社会需要的是一个“螺丝钉”是被动的,是静态的,并不能和周围产生信息和能量交换的,而此刻我们都是一个芯片,是灵活的,是能够主动参与分享和贡献能量的,网络上每一个点都焕发了生命和活力,再

彼此协作和呼应,将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场。

留一道思考题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请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动一次,而且不是数字对调。如果您对我上述的文字有所明白或者感悟,我坚信您会很快想出答案。(在页面下端的写留言处参与讨论,我也会告诉您答案。)

6.《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篇六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累积之功,每个人尽一份力——不是为国家,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尽一份力,我们的社会就会向善发展,“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自由在高处》一书是《重新发现社会》的续篇或重要的补充,着力厘清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这本书的主要线索,就是生活自由与思想自由,以及个体如何超拔于一个不尽人意的时代之上,收复我们与生俱来的身心自由,盘活我们已经拥有的自由。

相较十六世纪法国早期民主主义思想家拉波哀西抨击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个正经受着新旧交替的国家,不自由的状态并非人们自愿,而在于适应与沿袭,得过且过。至于如何走出这种日常的甚至为许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状态,既有赖于个人的勇气,也关系到个人对时代与自由的理解,以及时代本身的演变。

一直以来,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动社会多元化建设,倡导左右携手,共为民生谋福祉,用社会的进步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些主张,正融入集体意识,正成为当下最亮色、最理性的声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由,无自由则无边界,则必然失去责任与担当,最终不是与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当一代代人接续这份无奈时,民族的命运就永远无法被改变,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遥遥无期。

“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处》一书后记的题目,熊培云在后记中也阐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没有人能剥夺你的自由,相信„You the 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时代在变,相信中国正在朝着一个自由而开阔的道路上走,没有谁能改变这个大趋势。与此同时,相信人类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不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既是一切共识的基础,也是我信心之来源。”

7.《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篇七

用一句话去概括这本书的内容:自由在高处,欲得需自塑。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这本书所做的其实就是三件事:一、帮你意识到枷锁所在;二、帮你挣脱枷锁,或者如果暂时不可能,至少让你学会带着枷锁舞蹈;三、带你寻求自由思想的愉悦。当然,自由任何时候都不是唾手可得,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

在生活中,也许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束缚你的那些枷锁,但你仍然有思想的自由,更多时候,只要你想到自己在枷锁下仍然能做的那些事,就会感到它的分量已经轻了一半;只要你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你已经给了自己心灵的自由。这就是“不自由,仍可活”的意义,正如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的环境可能不尽人意,也可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能够立足现实,积极面对,打开胸怀,拥抱世界,也会有满满的收获。他的文字,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宽容之精神、乐观之态度、人文之关怀。

8.自由在高处的读书笔记 篇八

书中提供了一种卸掉自己内心枷锁的方法,那就是打破思维定式,换个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书中写圣诞节不过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小样本,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比如火星文并不是对文字规范性的破坏,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比如新闻报道的大部分是负面新闻,但那只是对现实生活的部分取景,我们不能因此而对社会全盘否定书中还以全新的角度对很多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事件重新作了解读。

当我们心中没有那么多的监视者,努力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会惊喜地发现我们比想象中的自由。然后我们尽自己所能去冲破那些看得见的枷锁,对自己进行自救,每个个体的自救才会让整个社会从枷锁中脱离。柏林墙不也是在无数个东德人的自我救赎中倒下了吗。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的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

9.站在高处高中作文 篇九

我喜欢登高,我登高亦好赋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个人的荣辱得失在四海面前变得无所足道,一切都在我的脚下。“长路漫浩浩”,当阳光照射在我身上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宝十四年,这是我生命中**的一年。这年的流水依旧淙淙,像银铃在我的枕边彻夜叮咚,滋润着这山这树,还有我这枯槁的人。西风簌簌吹起,掀动我花白的须发,却使我想起了庄周的大鹏鸟,“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登高而观,兴起而咏,不亦快哉!何况还有这人尽得之而享的明月、清风、山与水。

身在庙堂之下,我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我记挂的朝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君贤则臣安,凤巢堂兮民方乐。萎缩小人安禄山,外托良善,内怀鬼胎,发动了祸国殃民的战乱。世事纷乱,民不聊生,我怎能再在此饮酒?不,这不是我李太白的所作所为。鬓微霜又何妨,长缨在手,宝刀未老,剑该出鞘的时候了。“廉颇未老,尚能饭否”?

时机来了,永王李璘东巡向我做出了邀请的手势,为国效劳的时候到了,入幕成了我的不二之选。我将弃却这清风、明月、山与水,沐着万丈阳光的太阳,上战场,杀敌报国,时局**,志士志在边疆!

一腔碧血空抛却,永王一心篡权,怕不是我梦想的寄托!浔阳狱中我苦苦思索,玄宗、永王都不能使我施展贤才,建国的太宗安在哉!逼仄狱窗中射进来的阳光照射着我蹙锁的.眉头,我想起了逐日的夸父:夸父逐日,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对!我应该做夸父,一个追逐梦想,向往光明,守候梦想的人,即使寒冰阻塞路途,我也要乘长风破万里浪,这才是我李白,大唐的无愧子民!

是乌云就终会散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的命运峰回路转,大赦得归,不亦人生一大快事!江水滔滔东流去,载着我,向着日出的方向。

站在人生的制高点,我无怨无悔。晚年我依旧爱向高山游,每每登高,我忘却了才高命舛的遭际,初日照射在我的身上,我的每一寸筋骨都充满了力量,光明照彻了我思想的每一个角落。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有希望,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有光明。我要再重申一次,我酷爱登高,我要做逐日的夸父,向着有太阳的制高点进发。

恍惚中我看见水中有一轮金灿灿的太阳,触手可及,就是多年的日里夜里我看见的那一轮,我终于可以捉住它了,于是我向水中纵身一跃……

10.作文以自由的高处为标题 篇十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纵使身处的世界只有黑暗与束缚,但只要我们精神不灭,就一定可以抵达自由的高处。

——题记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事实的确如此,人生在世,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磨难与挫折,它们就像冰冷的枷锁,将我们禁锢在生命的泥沼之中。然而,不管我们置身何处,自由的天性总会激励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冲破束缚,一路奔向自己心中的自由之地。

还记得初次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我被其中的一句台词深深地打动:“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影片中的安迪本是一位银行家,却因为错判入狱,不得不在监狱中度过余生。但是,在二十年的漫长牢狱岁月里,他一直坚信着自己终将会获得自由。所以即便监狱的高墙阻绝了他身体与外界的联系,但是永远也阻挡不了他那一颗闪耀着自由光辉的心!

对于安迪来说,人生就像是一场漫长的大逃狱。说是大逃狱,其实就是意味着它是由许许多多的小逃狱组成,但这种逃狱从根本上并不等同于普遍意义上的越狱,它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救赎,抑或说,是忘却肉体所处之地后灵魂所得到的超脱和自由。

所以,片中最后银行家看似突兀的成功越狱,细细想来其实是必然的:当他坐在监狱的屋顶,望着狱友享受阳光、啤酒并露出会心微笑时,当他反锁房门然后让《弗加罗的婚礼》响彻监狱的上空时,其实监狱的高墙已经消散。从那时起,安迪已成为精神上的自由人。引用《悲惨世界》中的一句话来说:“狱墙是挡不住真正的自由人的。”当安迪从下水道逃出并在电光雷雨下张开双臂时,他抵达了自由的高处。

安迪在电影中以他对自由的不懈追求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他的故事使许许多多普通人都为之感动。而在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一些人,对于他们来说,无论肉体被置身于怎样的束缚与禁锢之下,他们的精神却依然可以坚定地前往自由的高处,科学家霍金就是这样的典范。

霍金的`一生完全可以用《哈姆雷特》里的一句台词来概括:“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霍金自己也曾说:“无论处境有多坏,至少生命要努力地登向高处。”他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从此他的生活被禁锢在了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霍金的身体被关在了小小的果壳之中,然而就在这样一枚小小的果壳之中,他的思想却依然一次次自由地遨游于广袤的时空,探索宇宙之迷,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几何之舞”的无边界条件,并因此被誉为“宇宙之王”。

霍金凭借自己的勇敢与顽强达到了灵魂的无拘无束。对他来说,麻木的躯体只是精神暂的居之所,而精神所要前往的,是如宇宙般浩瀚无边的自由,那才是他的心安之处!果壳的坚硬并没有锁住霍金顽强的生命力,反而磨练了他那颗一直前往自由的心,更使他的光辉照亮宇宙,耀眼夺目!

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霍金一样有勇气忘记身体所受的束缚而去追寻精神的自由。在霍金访问香港时,有位青年就因无法忍受意外导致的全身瘫痪希望能以安乐死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在冥冥之中与霍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记者提及此事时,霍金这样回答:“每个人都有权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那将是一个重大的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追求。”

11.《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篇十一

有感于《自由在高处》

我的心事流连于你的眼眶,你不怀好意的收起眼帘,惨无人寰地覆灭我的世界。但我却以泪滴的形式掠走你眼底唯一的温存。亲爱的,你说,最不可理喻、最无法原谅、最不能回绝的正是自己。

我从来未曾怀疑,自由的阳光来不及眷顾自己。做你想做的,这并不是多么由衷的定义。独立行走,这是我苦苦追寻终而不获的姿态。

关于自由呢,过去,是用鲜血铸就的悲情战歌;现在,是由欲望编织的巨硕魔网;未来,是拿人性拼凑的文明碎片。历史的自由是一笔肮脏的交易,以少数人的平等换取多数人的暴政。任何修饰都掩盖不了本质,回溯自由之路开辟的艰辛,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的珍惜和把握。毕竟,我们更倾向于接受身着休闲便装的自由而非身披冰冷铠甲的自由。

不记得是谁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而当你某一天身陷茫茫人海感到无所是从的时候,所有的方向都变得虚无缥缈,这样的你是该多么迫切地渴求攀岩到更高的支点,看清周遭一切拥挤背后的柳暗花明。这时的你才知道,只有站得更高,才不至于把自己的自由拱手相让与那些步履匆忙的脚,然后饱含绝望去拾掇那被践踏一地的累累伤痕。

关于生活,是一个永远为人所津津乐道也永远为人所揣摩不透的话题。像咖啡一样苦涩,像果珍一样酸甜;像白酒一样蛰辣,像开水一样清冽;像牛奶一样黏醇,像可乐一样激情。所有的比喻,或明丽或黯淡,都源于我们对生活从始至终的热爱。

之所以明丽,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自由地生活,如何让生活更自由。之所以黯淡,是因为我们误会了自由是生活的囹圄,生活是自由的牢狱。“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但不能剥夺我对自由不死的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但不能摧毁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是对“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可以改变心情”的另一种诠释。我们心驰神往的幸福能在这里找到最好的注脚。

那种常常对别人的自由生活充满痛感的人,把“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奉为人生信条,在嫉妒与仇恨当中惶惶不可终日。埋葬了自由,扼杀了生活,以充满灵性的血肉之躯欣喜地来到这个世界,曲艺掏空人性的枯骨残骸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

需要我们明白: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别人的自由生活,也没有权利放弃自己的自由生活。

上一篇:运动会比赛下一篇:辽宁省acm竞赛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