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用13篇)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一
试论自然、人类、科学技术的关系
根据自然、人类、科学技术的性质、作用特点,就自然、人类、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作 者:霍玉枝 HUO Yu-zhi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社科部, 刊 名: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1) 分类号:N05 关键词:自然 科学技术 自然规律 自然物 关系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二
人类来自自然, 自然是人类的母体和赖以为生的家园。对于人类来说, 自然具有科学的认识价值和文学的认识价值两方面。在人类诞生之初, 人类不了解自然, 于是就只好靠臆测想象的方式来编造神话解释自然现象, 如“共公氏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绝地维。故天倾西北, 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 故百川水潦归焉。”这些神话充满了天真与童稚, 带着真实与想象, 寄予了浪漫与情感。在这个时期, 文学与科学, 神秘主义宗教与科学其实是不分家的, 这个时候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是充满依赖与敬畏之情的。后来人们欲望的扩展使人类不再满足于这样的认识自然的方法了, 自然科学的发展走上了与神秘主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道路, 科学认识世界拒绝感情的掺和而提倡理性的认识自然, 以满足人类的功利需要为主, 自然的神秘与神圣都瞬间消失, 人类对自然的感情也不复存在, 自然变成为人类征服与掠夺的对象。而文学仍然按照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维系着人类的精神家园。
二、维系永远的精神家园———文学认识的自然价值
有人会提出来说:科学的认识才有价值, 文学的认识没有价值。从功利角度来看,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因为只有科学才能帮助人们创造实际的财富了。但是, 我们人类除了有理性之外也还须具有情感与心灵的需要。但人们把眼光投射向茫茫宇宙的时候, 我们如果清醒的提醒自己, 宇宙只是一大片冰冷的地狱或者就是烈焰熊熊的炼狱, 毫无生机。那么, 宇宙在我们心里会是多么令人绝望和苍白, 人类也会因缺少激情而对宇宙置之不顾, 宇宙在我们内心也就决不可能具有美感了, 人类一定会陷于空前的孤独和绝望中;而如果我们置自然的审美价值于不顾, 只考虑自然的实用价值, 那么我们对自然的情感和保护也就无从谈起;一个对一切事物只考虑实用而不顾人类既有的价值观、道德观的人只能是一个魔鬼, 而不会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自然不仅是我们人类的物资财富的来源, 更是我们人类精神所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都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而又让人无比羡慕的对自然的依恋的情感。古代人们幻想宇宙中有天堂、神仙, 现在人们幻想宇宙中有智慧和文明超群的外星人类, 其实这都不符合科学的认识原则, 但是人们需要在茫茫宇宙中去寻找具有智慧堪与人类匹敌甚至超越人类的同类, 这与其说是科学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人类的心灵的寄托需要。著名的宇宙学家卡尔·沙根说:“宇宙无边无际, 如果只有我们就太浪费地方了。”当科学无法拿出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终极的解释的时候, 我们人类永远也需要在太空中去为自己寻求心灵和感情的归依。
三、宇宙意识——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诗意质问
有哲人说过“一个只知道低头看地而不会抬头关注天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当古代先民开始关注我们头顶那一片湛蓝的宇宙时, 就一定已被天空宇宙那夺人心魄的美和苍茫的神秘所吸引所感动了。你看, 天空四时变幻、阴晴交替;宇宙浩淼无垠、辽阔壮观;星辰灿烂辉煌, 波澜浩荡。这一切都强烈的吸引着心智初开的先民, 他们在产生赞叹之余, 也一定会产生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强烈感慨;激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激发先民去设想:自然壮丽伟大人类也必须超越平凡走向伟大的想法。激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 展开终极的质问和追寻。
四、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宇宙意识的名篇的探讨
在初唐的时候能产生《春江花月夜》这样的作品似乎并不奇怪, 文学发展的因素我们不用再说.我们只从人们的社会心理来分析一下《春江花月夜》的产生原因。经过长达几百年的战乱, 华夏社会终于获得了一个安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 人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 人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也在走向深入。这是一个大时代的雄壮的序幕, 一切有远见的人们都感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强烈的呼唤之声, 也对这个时代充满着特别的复杂的激情。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清社会的发展趋势, 人们对这个即将到来的大时代是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王勃在对宇宙历史的深沉质问中探讨着人生的本质和意义充满着大时代时期一切积极有为之士的勃勃雄心和身处现实的悲凉。我们对于张若虚了解得并不是很多, 他似乎是历史长河的一片湍急的浪花稍纵即逝, 但是他所发出的奔腾咆哮之声却在历史长河中久久回荡。“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等的气魄浩远, 何等的胸怀宽广涵蕴浩瀚。“江流婉转绕方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何等的宁静悠远, 何等的清幽雅洁。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思索互相结合, 虽然是处在一个伟大时代的壮美的序幕时段, 但是蒙蒙的薄雾仍然徘徊在空林、沙渚之上, 让人们在心怀希望之余仍然怀有惴惴之心, 在王湾的《次北固湾》中, 虽有“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悬帆。海日生残月, 江春入旧年”的雄壮堂皇之声, 但也缠绵的思乡之困苦。希望与徘徊, 明朗与薄雾相互交织, 于是让作者向人生与自然发出了诗意的质问:人生的有限与江月的无限,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带何人, 但见长江送水流。”这是诗意的质问, 是对人生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深沉的追问, 这一追问知道今天仍然在历史与文学的星空里久久回荡, 在激励着人们向社会与自然不断的探索, 激励着我们向更为合理的社会不断努力。
就象爱情的主题是文学的一个永远的主题一样,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通过语文教学, 通过文学去培养学生对自然关爱的深情, 去培育学生丰富美好的心灵, 去呼唤学生潜藏在内心的对人生终极目的的质询, 在每一个人内心种下美好的种子, 这是人文的关爱也是诗意的关怀。
参考文献
[1]常璩[晋].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 2005.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自然界;沙地生态环境;沙漠化
一、研究依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长时间的演化发展中,人和地的关系会逐渐稳定,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或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打破这种平衡状态,使的生态环境处于脆弱状态中,并且不断地向恶化方向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的生态系统出现退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资源和能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当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利益,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生态环境退化是内蒙古自治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研究地区概况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左后旗)地区位于通辽最东南部,以辽宁、吉林等地邻界。科左后旗以东部系辽河冲积平原外,都是沙丘、沙地为特征的地貌。陀甸相间交错,洼地纵横分布,沙丘连绵起伏。地处中温带亚湿润边缘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天气;夏季温热多雨,雨量集中,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至8月份。秋季短暂温凉;冬季漫长,寒冷少雪。1月最冷,7月最热,因为受到季风影响,季风分布不均。作物生长期稳定,农业生产是科左后旗农村牧区主体经济之一。主要生产玉米、大豆、水稻外,种植花生、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成为自治区商品粮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为了自身的利益由于过渡利用自然资源,会忽视自己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科左后旗环境的日益恶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等问题日渐严重。
首先,科左后旗生态环境的自身特征和草地的不合理利用程度加剧土地沙化。由于科左后旗土质粗疏,在风里吹蚀下易发生风蚀沙化,加上不合理的活动如盲目的开垦、过度的放牧、滥挖以及重用轻养和粗放经营等现状。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当地农牧民的“致富”错误的意识,引起更大范围的土地开垦和牲畜头数的盲目追求。这一行为造成科左后旗耕地面积急速增加,同时土地质量的进一步退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日渐严重。
农牧民认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理解上比较片面。农牧民的意识仅限制于秋收和收入能够为一年的人畜消费和第二年开春春耕的基本投入就即可。因而农牧民盲目过度的使用化肥、农药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将会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加剧。忽略了最根本的资源—土地的保养。从而引起耕地质量下降,植物多样性减少。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失调,限制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其次,人口密度和牲畜头数的从自然索求的程度。人口密度和生态压力是正相关关系的。科左后旗土地沙化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人口增长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科左后旗总人口以达到406457人。土地总面积11476平方千米。过度的放牧又是生态环境沙化的原因之一,使草原失去了恢复机会,进而草场退化。
最后,降水量稀少,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尤其近年的连年干旱等自然灾害,导致地下水源下降,发生了生态恢复缓慢。
四、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旦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要明确科左后旗的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选择合理利用资源方式、有效整治生态环境。
第一是采用改变的措施。对农牧民进行培训,了解自身生态环境特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知道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牧民对土地的压力和依赖性,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从而粗放的经济方式中解放出来。
第二是采用生态保护措施。对已经植物多样性减少、草地退化、沙漠化、盐渍化地区的治理,依靠科学技术方法,稳步治理。努力寻找适合科左后旗的方法,对于使用别的地方的经验和方法的时候,先做好科左后旗地区基本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后,再因地制宜的使用,以免走弯路,减轻人类对生产环境的压力。
第三是实施生态补偿,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坚持做好生态保护工程,落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林、粮食补贴等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发现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有少发或不发各种补贴和不实行优惠政策的情况要依法严惩。制定和完善有关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五、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引起的资源耗竭。自然界是提供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依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前提。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如果在不能很好的利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过度开发资源,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剧资源的短缺程度。
其次,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给人类社会一个健康的自然界。在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逐日发达,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了。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应该以污染环境、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自然界是由各种自然条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改造自然环境,实现自然界和人类协调发展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转引万高娃.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中国知网.2011.6.16
[2]刘松涛.访问学者.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重温恩格斯《自然辩证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期.
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四
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方法指导:综合判读、自主学习
知识连接:回忆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自主探究:
一、我国的区域差异
读课本图1-2-8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及东部季风区:
2、我国三大自然分区的划分依据: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地形(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及特点)
水文(属性及名称)
生物(类型及特点)
农业(类型及特点)
人口(数量及分布)
城市(数量及分布)
二、我国三大自然区产生的原因
自我反思:
当堂检测:
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植被b.气候、地形
c.水文、土壤d.植被、水文
2.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阴山
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c.大兴安岭-长城
d.阴山-横断山脉
3.有关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区全部在东部季风区范围内
b.季风区的范围包括东部季风区的全部、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部分
c.非季风区只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d.季风区河流的年际变化比非季风区河流的年际变化要小得多
4.下列省区不在东部季风区的有
a.甘肃b.内蒙古
c.陕西d.新疆
5.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变化b.水分条件的变化
c.降水稀少d.地势高低的变化
6.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地域分界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以水分为基础→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热量为基础→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青藏高寒区→水热组合状况→垂直分异明显
d.东部季风区→以热量为基础→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三大自然区由于自然要素的差异导致人类活动和自然景观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9题:
7.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至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由东至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小
c.由东至西:农业、牧业
d.由东至西:地形由山地到盆地
8.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
9.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北干旱区、北方、南方的农业特点依次是
a.绿洲农业、坝子农业、河谷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b.河谷农业、坝子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c.河谷农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d.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
读下图,完成10~13题。
1o.关于b、g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b、g两处垂直分异更明显的是b
b.b处的畜种有耐寒的滩羊、三河马
c.b、g处适宜发展耕作业的是g
d.b处深受西南季风影响,水热资源丰富
课下练习:
11.关于从e→d→c→h的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红壤→砖红壤→钙质土→黑土
b.植物: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c.农业类型:水田→早地→旱地→水田
d.经济作物:甘蔗→油菜→棉花→甜菜
12.关于g、f、h三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河流流量常年均较大
b.f河为内流河,g、h二河均注入太平洋
c.三河一年中均只有一次汛期
d.三河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是g河
13.关于a、d、f三地的地理事物分别配合正确的是
a.农业:绿洲农业、水田农业、河谷农业
b.资源:光照、地热资源、石油
c.省区:新疆、云南、西藏
d.所在省区的景观:坎儿井、灵渠、布达拉宫
14.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从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15.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变化为基础
1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肃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17.关于我国冬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冬季风影响不明显
②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③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都明显
④位于阴山以北,横断山以西
a.①②b.②③
5.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五
摘 要: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衣、食、住、行离不开物质,任何物质与化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认识和探究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明确人类对化学在农业、食品、能源、材料和医药等方面的有效利用,是更好地驾驭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文化基础。
关键词:化学与人类生活 密切关系 认识和探究
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化学家白春礼院士指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能和转化过程的科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对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认识这些关系,对于人类利用化学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促进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本文仅从一下几个方面认识和探究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化学与农业的关系
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和利用始于农业。两千多年前,人类就能够通过腐殖或燃烧植物获得肥料,通过用石灰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争取粮食的丰产丰收。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合成肥料,而后又创造了各种农药、高效饲料、肥料添加剂。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土壤为基础,以植物营养为中心,以肥料为手段综合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农业化学的出现,将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农业化学分析、作物营养诊断、同位素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化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开辟了农业生产的新天地。无论在任何时候,农业都离不开化学的支持。比如:要使农作物优质高产,就必须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在目前的条件下首选就是使用农药,而研制高效低残毒的农药必须应用化学知识。为了使农作物的果实色泽、大小、品质、风味及抗逆能力符合人们的要求,就必须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施人工调控,而植物生长调控剂的研究也需要化学。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便于人们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更是化学的功劳。
二、化学与食品的关系
食品中的三大主要营养素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糖被氧气氧化后,产生足够的热量,供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脂肪供给人体热量以维持体温;蛋白质是人类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人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除此之外,食品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人体得到均衡发展,增强抵抗力,抵御各种传染病。为了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人们往往要通过化学的手段,达到既定的目的。比如:生柿子含有鞣质,不仅涩口,还对胃肠有刺激。我们就可以把生柿子密闭在一个室内,增加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氧气的浓度。使生柿子在缺氧呼吸的条件下,内部产生乙醛、丙酮等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能将溶解于水的鞣质变成难以溶解于水的物质,于是柿子吃起来没有涩味,又香又甜。在我们的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等的面团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发醇粉进行发酵,使制成的糕点、面包疏松可口。这实质是在食品制做中应用了化学反应。酵母中的酶促进面粉中原含有的微量蔗糖以及新产生的麦芽糖发生水解;发酵粉受热时就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制品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可以说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食品的色香味俱全。
三、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能源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随着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需求持续增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压力,化学则提供了一些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一是通过化学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包括:①提高石油的利用率。西德汉堡大学卡密斯库教授发现的一种新型石油化工催化剂——由钴化物和铝氧烷络合而成的固相钴催化剂,具有活性高、能迅速形成大聚合物链、可将丙烯或高级α—烯烃生成高分子量的无规聚合物、与淀粉或纤维素以及其他填料生成均匀聚烯烃复合材料、寿命长、易长期保存等优点,提高了石油化工装置的经济效益。②带动了新型煤化工。煤的直接液化是煤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该技术是将煤在450 ℃高温和10~30MPa高压下催化加氢,获得液化油,并进一步加工成汽油、柴油及其它化工产品。也可以对煤间接液化。将煤气化并制得合成气(CO、H2),然后通过F-T 合成,得到发动机燃料油和其它化工产品。二是通过化学手段发掘新能源。包括:①燃料电池。将储存于燃料(H2、甲醇等)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开发金属氢化物中以原子形式存储的氢。③研制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系列太阳能电池。
四、化学与材料的关系
材料与粮食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化学是新材料的“源泉”,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件大事,也是化学学科的一件大事。早在2500年前,文明的祖先就开始了金属合金的研究,1965年在湖北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的宝剑和青铜编钟,表明当时的铜合金技术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境界。盛行于唐宋时期的唐三彩体现了化学工艺在陶瓷烧结中的高超造诣。现代工业中的钢铁冶炼技术,应用了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金属防腐技术,运用了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原理。20世纪中期科学家在电子信息材料的基础上实现了电子元件的大型集成化,为电子产品的微型化、智能化、低耗能、高品质创造了条件。21世纪,人类进入了纳米材料时代,比如由4.6%的光肽纤维、40.2%的竹纤维、37%的纳米硒纤维、18.2%的纯棉纤维科学配置成的纳米服饰就是化学在服装领域应用的新成果。这种纳米服饰抗菌、阻挡紫外线,还含有人体必需的、体内不能生成的以纳米硒为主体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保肝护肝、预防多种疾病的功能。化学还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材料的研究,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外层覆盖的蓝膜就是材质为“ETFE”(即“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环保节能透明膜。这种材料耐腐蚀性、保温性俱佳,自清洁能力强,抗压能力强,且能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
五、化学与医药的关系
化学是医药健康的基础。在中国,20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了在发生汞、铂、铬等重金属中毒时,利用牛奶、生鸡蛋白、豆浆等食物中丰富的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作用,减轻人体器官和血液的蛋白质发生沉淀,缓解中毒的毒性(《神农本草》)。现代医药(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的研究几乎都离不开化学,化学遍及与医药相关的所有领域。许多医疗器材的工作原理与化学密切相关,供氧器就是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制氧;大多数医疗习惯与化学有关,最常见的就是用酒精杀毒、灭菌。化学在医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青霉素的发明。当常规消炎药物对葡萄球菌感染束手无策时,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培养这种霉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生物化学家钱恩、弗罗里、瓦尔特深化了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同,并大规模生产出实用的青霉素。青霉素的开发成功,挽救了数以亿计人的生命。因此,弗莱明、钱恩、弗罗里、瓦尔特四人一起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目前,无数的化学家正在为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从事药物化学研究,以化学为武器向癌症、艾滋病等不治之症发起冲锋。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与如何事物一样,化学在人类生活中也表现出其双刃剑的属性。化学发展带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等。这些污染造成的恶果,关系到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化学这门科学,以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安全无害为标准,选用无公害原料,采用无污染工艺,使化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承静 把化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年 第12期
[2]汪家全 浅谈化学知识与生活《成才之路·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03期 [3]白春礼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写在化学年百年纪念《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1
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六
简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的特殊规律,它所解决的是世界的物质秩序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所解决的是人类的活动的秩序问题.它们互相依存,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提高民族理论思维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哲学社会科学还具有自然科学所不具备的思想启迪、思想统一、思想解放的功能.
作 者:王海传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泰安,271018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1)分类号:C05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世界观 理论思维素质 思想解放
7.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七
第一, 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建设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等, 也制约着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面貌之所以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进步, 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因此,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正如邓小平于1980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所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 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 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 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经济战早已展开, 在21世纪里会更加激烈。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不断加深, 尤其是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如何以高新技术带动经济发展成了竞争的核心。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 因此各国都在调整战略, 包括实现科学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经济合作、争夺国际市场等, 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领域表现得十分明显和充分。
第二, 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没有政治建设, 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 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坚定不移加以推进, 取得了重大进展, 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政治建设搞好了, 实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才能有可靠的保证。从实际情况来看, 发展中国家是当今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随着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迅速崛起。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组成的不结盟运动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重要的国际性政治组织,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 发展中国家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3/4, 这就使联合国的面貌大为改观。
第三,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 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 其他建设就没有精神支撑。只有搞好文化建设, 人们拥有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 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面对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明确提出科技和经济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因素, 是推动国际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没文化作为支撑, 任何事情都难以发展。
第四, 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 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建设就像一条纽带, 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具有统合功能和辐射作用,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必将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 使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第五, 生态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没有生态建设, 就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 那么, 经济建设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结果。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幸福生活的基础, 绿色环保等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地区尤其是工业较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 急功近利的发展破坏了生产生活环境, 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有些地区和阶层甚至出现本质上的下降。因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决心, 也是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布局。
关键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规律,认识
参考文献
[1]深刻把握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五论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J].人民日报, 2012年08月06日01版.
[2]邓小平文选:2卷[M].人民出版社, 1994.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4]展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OL].求实理论网, 2012-7-12.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OL].理论网, 2012-02-21.
8.生物学和人类的关系 篇八
[关键字]生物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人类文明
1引言
20世纪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数理科学的广泛而深刻地渗入到生物科学领域以及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研究技术的问世,生物科学已进入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以及生命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生命科学的新时代。由于应用先进技术,生命科学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生命科学的理论成就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被认为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由于生命科学的进步向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技术科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概念和新的研究领域,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的主流科学之一。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人口、食品、健康、环境、资源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深入发展,将有可能从更深层次上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活动以及各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并为医学提供防治策略、途径和方法。“水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开展,对21世纪农业的发展,解决粮食问题,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此看出,当今发展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而发展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造福人类。生命科学要为人类造福转化为生产力,必然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在生产上发挥巨大作用。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命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开辟了生物技术(也叫生物工程)新领域。例如,通过基因重组技术,PCR技术、DNA和蛋白质序列分析技术、分子杂交技术、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核移植技术等等,促进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染色体工程、组织工程、胚胎工程等生物工程的诞生与发展,已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当今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来看,21世纪将是生物学带领人类走向更加辉煌的时代。
2生物学对人类未来科技社会的影响
始于1900年孟德尔学说的重新发现,遗传学向理论(包括生物进化)和实践(主要是植物育种)两个方面深入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物理学、化学和数学对生物学的渗透以及许多新的研究手段的应用,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生物物理、生物数学应运而生。50年代中期,由于沃森和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产生了分子生物学。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以及形态研究的深入,细胞学也进人分子水平,出现了细胞生物学。20世纪蓬勃发展的生态学在生物学中的地位日益增长。它的研究范围从群落扩大到生态系统,以至包括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综合考察和全球性的“生物圈”。它与地质学、环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结合,对生产和社会已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微观方面的研究中,分子遗传学的这些系列重大成就促进了分了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许多蛋白质、核酸的一级结构和立体结构已经阐明,有的已经能人工合成。对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大量研究,揭示了生物的遗传、生长、分化、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免疫等许多生命现象的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并带动生物学的各分支学科向分子水平发展。
近年来,受到物理科学新思潮(非线性、非平衡态动力系统物理学、耗散结构、内组织、浑沌态等新理论和新概念)的影响,特别是胚胎发育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重视。目前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前沿已从原核生物转向高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及其表达调控。由于DNA重组、单克隆抗体、DNA序列快速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在上述领域已经有了不少重大发现,正酝酿着向高层次突破。从分子水平建立遗传、发育和进化的统一理论,并通过分子、细胞和整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综合研究来阐明脑功能活动的机理,将是未来理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在宏观研究方面,随着系统分析、数学模拟、遥感技术等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在生态学中约应用。初步揭示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它们相关进化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对生态系统的研究,阐明了系统结构与物质能量代谢过程及其生态效应、进一步发展了最优化理论,对于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体系的生产力,森林、草原和水体等的科学经营,有害动物(害虫、害鼠等)的控制,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将起巨大的作用。
3生物学对人类未来经济社会的影响
世界人口现已达60亿,并且在未来几十年里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1世纪中期将突破100亿大关,位居世界首位的我国人口已达13亿之多,而耕地面积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由此看来,粮食问题将仍然是长期的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迫问题之一。
近30多年来,生物学的成就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农业方面,1949~1975年世界粮食总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平均年增长率2.8%。超过总体的人口增长率。遗传育种方面的贡献,如墨西哥的良种小麦、菲律宾的矮杆水稻和我国的杂交水稻等,都在为增产粮食的“绿色革命”中起了关键作用。随着“水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开展,对21世纪农业的发展以及解决人口与粮食问题,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民经济区域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都需有生物学参加的综合考查先行一步。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开发和治理也要以“人与生物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农业现代化要走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新路也离不开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并将间接影响GDP走势。
4生物学对人类社会的反面影响
从长远来看,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将带来许多危及人类前途的新问题。生物医学的进步,器官移植、人造器官以及低温生物学和衰老研究的进展将大大延长人的寿命。一些原来要夭折的遗传病患者将得以存活到生殖年龄而留下后代。从而使人类质量受到影响。遗传病防治问题突出起来。生殖生物学的发展也将影响到人类生育的行为和观念。
在体外受精后再植入子宫的“试管婴儿”的成功事例已屡见不鲜,性别控制在不久的将来便能实现,利用细胞核移植进行人的无性繁殖,“复制天才”已不再是科学幻想,在技术上已有可能。这些方面显然将对人类未来产生复杂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生物学方面,而且将改变人类社会的某些伦理、道德观念,家庭和行为。鉴于从50年代避孕药使用以来,已经对欧美社会在性和家庭方面带来很大冲击,上述这些对人类生殖影响更为深刻的措施,如果使用不当,对社会造成的后果将更为堪虑。这是应当引起社会学家扣未来学家及早注意的问题。
总之,20世纪生命科学的辉煌成就、为摆脱目前由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威胁人类生存的重重危机,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出路。但是,生物学的发展也蕴含着一些可能危及人类未来命运的新的不利因素。下一世纪智能技术的发展,既为人类摆脱机器的奴役,获得更大的自由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有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担心的那样,“人类制造了像人一样的机器,却变成了像机器一样的人”,使人类丧失了人性。
5总结与展望
科学对人类是双刃剑。科学对文明的发展既有正面的推动作用,运用不当又可能起副作用。科学从来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自动地为人类造福。因为自然科学所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不能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以及人如何使用科学的问题,后者是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乃致政治和经济的问题。然而,科学对政治和经济也并非无所作为,它也可能对它们产生影响。通过全世界生态科学家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奔走呼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终于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意识正在觉醒。自然、社会和经济必须协调发展的观点已开始被开明的政治家接受,并作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出发点。
9.消费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九
消费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为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当代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突出表现,高消费及消费不足的畸形的消费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之一.改变消费模式,实行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崇尚精神消费是缓解人类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重要举措.
作 者:赵保海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03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7(4)分类号:B82-058关键词:消费 消费模式 人与自然
10.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十
一、黄土高原自然环境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除了一些基岩裸露的山地外,黄土基本上构成连续的盖层,厚度达100~200m,形成非常特殊的地貌。
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3.6~14.3℃,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变化较大。
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1、地貌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2、脆弱的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3、尖锐的人地矛盾:农业垦殖历史悠久,无后备耕地资源;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多。
三、水土流失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④开矿。
后果: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加大,河湖淤积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四、治理措施
1、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3、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1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十一
胡炳清:环境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两大问题。环境和发展密不可分,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至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全球环境问题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等因素,使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颇为严峻。
在当今人们所严重关切的现代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壤遭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生物的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海岸地带污染;空气污染;酸雨,极地臭氧层空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大规模生态破坏。
《语文世界》:既然现在环境问题如此严峻,胡教授,您能否给我们一些建议,中学生应该从那些方面去做才能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
胡炳清: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一旦自身环保意识提高了,还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们。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人们去关心环保。在这里,我想给我们的中学生读者提三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首先,主动接受环保教育,学习环保知识。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环境卫士,就必须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更深层次的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和参与保护环境的意义,激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其次,从我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保护环境并不是单纯的喊口号。关键是自我参与,从生活点滴做起。譬如: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节约用电用水;使用环保纸张;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废旧电池;参与学校组织的拣拾垃圾活动等等。参与保护环境,贵在坚持。我们要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做到终生参与环保。
最后,宣传环保,影响和带动大家,扩大环保的影响面。
环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存在于社会。因此,环保是公益性的,它有很强的社会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朋友不仅要学习环保,参与环保,还要宣传环保,积极倡导绿色、节约型消费方式。使每个人确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激励广大群众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增强在发展中保护环境的信心。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绿。
《语文世界》:胡教授,您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请您介绍一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及其具体内容,好吗?
胡炳清: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就呼吁注重环境保护,并一时成为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4个国家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目前普遍认为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起点。但是“可持续发展”一词第一次作为当代的科学术语,明确地提出并给与系统的阐述是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
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另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是1983年11月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Brundtland)。该组织于1987年7月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内涵,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各国取得合法性并形成全球共识的标志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这次会议要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科学思想的形成。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100多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或内涵解释。布伦特兰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界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其文指出: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决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与鼓励。
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贫穷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在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增长的同时,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
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是指工业化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在经济发展中没有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社会经济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经济增长的粗放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加之过快的人口增长和消费,对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破坏了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统一是指,经济建设与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生活过的幸福和舒适。经济建设离不开人以及资源、环境的支持,高素质的人和资源、环境是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而人的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又都依赖于经济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更是责无旁贷。
《语文世界》:您觉得语文基础对您从事科学研究有怎样的帮助?
胡炳清:语文基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科研的过程中,从最初的查阅大量资料到具体研究直至最后研究成果展示,无时无刻不是以文字为基本载体的。
具体来说,查阅资料需要的是基本的语文阅读与理解能力;书写科研论文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文字写作与表达,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语文素质的体现。这种素质是在我们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一点一滴的逐步积累得到的,也许大部分人并没有觉察出语文学习对自己有多大的帮助,而正是在这种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个人素质提高了。
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础,语文基础的重要地位是不容怀疑的。坚实的语文基本功是我们从事科研及各行各业的基础。
《语文世界》:请您对初中生读者朋友提点学习语文的建议,好吗?
1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十二
艺术的本质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融合。形而下称实体之物, 如画称其为画, 舞蹈成其为肢体的展示, 歌曲, 话剧用声色形体表现人的声带躯干。形而上称为精神领域, 画因有其灵魂而百看不厌, 舞蹈因其触动心弦而活灵生机, 歌曲轻便的催人泪下, 话剧能演绎人生阅历, 精神物质一旦结合了“实体之物”, 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结合一般者, 是为艺术门类中的普遍之大众, 结合上等者, 因为其稀缺伟大而感动世人, 流芳岂止百世。结合上上等, 那是人类历史漫散发展中屈指可数的“孤品”。成为指明星, 一个历史节点的印迹和记载者。艺术的本质首先说明, 它的优劣, 存亡, 统统是被叫作万物灵长的“人类”所赋予的, 感性一点讲, 它是人类自然的孩子。亦不会有离开人类而天然存在的所谓“艺术”。那是自然, 不是艺术。
当我们了解到艺术的本质是“人类思考, 探索, 赋予, 推进, 定义, 发展的”了以后, 我们理应深刻自问艺术如何得以发展?它如何适应了人类社会?它如何成为逆流或者顺势, 并最终影响人类创造历史?
这里, 我们只需要根据老师得出的线索进一步思考。“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换句话说, 只要了解到自我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存在于世的本质属性, 便可以间接窥见一斑艺术的本质了。
人活在世界上, 其大背景是自然居于大, 生灵居于小。古有庄子化鹏成幻, 亦有增广贤文教领处事哲理, 老祖宗从古至今, 是“敬天爱人”的。“敬天”是一个前提, 没有敬畏天地的根源精神, 就没有一切华夏大地艺术的起源。旧石器时代开始, 祭奠仪式一直是庄严的宣告, 如果艺术的本质在那时候就被定义, 理应是在敬天的基础上开始形成第一次部落的集体意识, 转而又生成出集体审美意识, 祭奠的反复发展, 促进了图腾意识萌芽。犬牙串链, 贝类装饰肉体灵魂等一系列看似属于艺术的活动开始兴新。没有自然万物, 艺术连踪迹都没有。
广义的概念的, 再从西方世界来说, 亚当夏娃偷食禁果, 蛇作为邪恶的代名词出现, 并预言到人类新灾难【新纪元】的诞生, 西方世界的艺术审美就开始形成了, 他们相信人类的原罪, 相信上帝的万能, 他们的群体审美意识从诞生之日开始就带有浓重的自我羞愧和等待救赎色彩。伊甸园作为自然神灵交付于人类的第一个, 也是最后一个乐园而存在并消失, 人类最终是在找寻回归的路途上一路艰难跋涉。
综上所述, 艺术本质的先天决定因素其实是自然。
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自然的依托, 东方文明能孕育浩大的艺术本体吗?西方文明能输出可以撼动宇宙的知识体系吗?一切文明的起源都是在自然斗转星移之中沉淀。一切毁灭的战事人祸, 都没有阻挡过艺术本质的萌芽, 创造, 新生。“敬天爱人”依然是古今中外集大成者做人做术之根本。
现在, 让我们从自然的大前题中出来, 略微窥探人类社会的漩涡。
社会, 是人类群居的产物, 一个人不叫社会, 一个家庭不叫社会, 人类数目的反复叠加繁衍形成了社会大空间, 庞大的数目使社会变成适者生存的竞争区间, 但值得我们欣慰的依然是, 在这个可怕的环境中, 人间温情出现了, 善良之辈混杂其中, 艺术本质混迹社会, 使社会变得焕然一新。这个主题很难描述, 或者我们可以说, 这是一个很玄乎的论题, 我们要在人类自身创造的光怪陆离的生存环境中, 用人类独创的一套审美意识评判标准来折射出人类自己。可是, 更为奇特的是, 艺术本质在这样的区间留存了下来, 并将一直爆裂、变种、创新、发展, 它不会被吞噬, 它反而在此间不停改变着自己, 以及它的主人—人类的生活。
值得我思索的一个例子是, 在二战中, 有无数无辜的犹太人民惨死集中营内, 孩童、妇女、老人、伤残人民, 幸存者少之又少。这些悲苦的犹太人民, 本身是被动地构筑了一个社会生存空间, 在集中营里, 他们活着、呼吸着、头脑运作着, 神志不清者除外, 他们心里存在着爱, 他们甚至和亲人朋友关在一起, 通过相互依偎感受着活着这一事实。这足以证明他们正在生存, 虽然暴虐和杀害随时可能将他们销毁。我想表达的是, 难道他们之中就没有艺术本质审美的存在了吗?当他们偶然可以看见悲情的月夜或崭新血红的太阳时, 难道他们心中不会涌起一股审美的冲动, 感叹生命的同时, 赞美世间留念的美景吗?如果连看见世界的权利都没有, 那么至少在他们的记忆中, 有那么一瞬间会记起一个审美场景, 而感触到生命也有其美好的一面, 哪怕他们即刻死亡。那么, 那个审美的一瞬间, 就是艺术本质出现的瞬间, 也是艺术本质即是生活状态的一瞬间。艺术本质, 作为形而上的一部分, 并没有离开过哪怕是囚禁人生这样的生活状态。也从未离开过社会这个区域。
我由此想到更多。即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比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更加深刻一点, 艺术本质是人类赋予的概念, 社会又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就同一例子而言, 当那些犹太人没有权利自由生活的时候, 何以有心思去思考艺术价值, 艺术审美呢?他们只是潜意识地触及到艺术本质平民化的一面, 并没有能力去主动探索, 艺术本质反过来还用其深刻隽永的美好瞬时记忆, 去填充他们枯槁的灵魂, 艺术本质救赎了人类精神, 虽然在肉体上, 人类的苦难还在继续。
那么, 深入来说, 艺术本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无可磨灭的。
从贬义上来说, 艺术本质的诞生, 使得人们有了统一的, 主流的审美意识, 有了对艺术价值的较为一致的评判标准。有了艺术价值以后, 艺术作品开始有了社会价值, 即以货币为流通手段的流通物品。从敦煌石窟佛经外流, 到大英博物馆的各国珍品掠夺集中, 再到火烧圆明园, 红卫兵抄家灭物等等, 艺术物件大量被外来势力销毁, 人类文明破灭残败, 各国均有, 各有轻重, 在历史长河中多不胜数, 成为一个普世定理。艺术审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贪欲, 灾难, 伴随着各个民族的血泪史一路前行到近代, 现代, 当代。在和平环境里, 艺术价值逐步稳定牢固, 并持续着各个民族短暂且片面的安宁。
但从广义褒义上来看, 艺术本质就像扬鞭羊羔的妇人, 她像母亲一样启示人类迁徙, 她像母亲一样艰难抚养后代又百折不饶, 她更有母性伟大的力量:正统、光明、包容一切, 直至人类文明从幼稚走向成熟, 并将其孱弱的性格打磨得独立强大。
当我们仰望紫禁城的瓦檐时, 我们要想到, 那鲜活生活过的人们、那些楼阁闺房、香榭美人, 她们的服饰、头簪、女红、信物, 那些武士的骏马利剑、挂饰、香囊、屠刀, 那些太监宫女贵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统统成为历史审美的一部分留于民族的血脉, 那些遒劲有力的帝皇墨宝和士林佳句, 都属于生活, 亦分离开生活。它们全是艺术的常态, 作为艺术本质被历史接纳吸收, 作为褒义的艺术的功勋价值活跃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以此类推,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大同小异。艺术终究在社会大熔炉中生存发展至今。
探索了艺术本质与自然, 艺术本质与社会的关系后, 我们还要想到艺术本质与自我的关系。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人与人亦不相同, 正因为如此, 人的个体体验, 个体感知, 个体审美都不一样。我们最不了解的往往也是自己, 我们最想定位的最想突破战胜的还是自己而已。
春夏秋冬, 每个人的审美起点审美角度不同, 所喜爱的季节也会不同。没有任何文人骚客可以仅凭自己的喜恶来给四季排个高低。艺术便是这样, 悄然无声地来, 进入你的内心世界, 指挥着你的独特审美, 完成你的审美活动。
这让我想起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他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人类, 从唯性论到精神分析, 从梦境谈到哲学范畴。他的理论对于人类认识自我, 改造自我, 开启了新天地。正是如此, 我们才相信, 从小生活在阴影恐惧中的孩子和从小生活在和睦阳光下的孩子, 他们的审美艺术领域是不同的。一件成熟艺术作品放在面前, 传递出的符号讯息也千差万别。正能量的作品可以找到它们共同的审美起源, 也许它的作者生活优渥, 想表达出对人生的讴歌。 (如西方贵族画匠描绘宫廷富裕生活, 宗教救赎题材等) , 反之, 一些阴霾怪诞的作品则给人以忧郁的悲壮美, (如西方一些穷困潦倒的流浪艺人所作风景画, 以希腊传说创作的历史剧题材等) 。它传递的负面情绪尖酸晦涩, 但这也并不妨碍其打动观者欣赏。艺术在本质上不仅是大众的, 而且是公平的, 真实可靠。
说到真实传递个人审美情绪, 也有例外。
忧郁的梵高可以画出阳光的向日葵, 而快乐的劳特雷克也画忧伤的舞女。就东洋艺术而言, 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笔下的女性都是纤弱无助的, 但这并不影响他—画家本身, 成为一个高创作力, 高热情的画家。相反, 也有一些艺术家在完成强劲生命力的作品之后戛然而止, 消散在其艺术领域之中。这些例子足以证明, 艺术是可以伪装骗哄观众的 (就绘画艺术而言) 。艺术本质传递给人们的第一手资料, 视觉印象, 往往并不是像它表面表明的一样简单。它一方面真实有效地传达出作者的内心潜意识和创作冲动, 另一方面又极力压抑, 伪装自我, 带给观者反面的冲击波。
人生在世, 关键是要活出自我的精彩。有些人穷在闹市, 但只要内心有气势有眼界, 其审美品质便可以鹤立鸡群。有些人生在达官贵人之家, 衣食无忧、前途光明, 但只要没有精气神韵, 其审美品质也不免世俗低下。审美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本应无有高下之分, 但艺术审美, 艺术本质是有美丑善恶之别的, 将丑认美, 以恶为善, 他人也无权指责, 但此种做法伤了自身品味, 伤了艺术审美的大雅, 也只能自食其果。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本质?我相信这个话题是永恒的, 精髓在于它常谈常新, 在原始社会, 人们茹毛饮血的时代它就出现了。在农耕社会, 艺术价值的附属品作为通货手段流行, 在封建社会, 艺术价值作为政统权利的产物被保留, 在阶级社会, 艺术的本质得以不断置换, 自问、自答、自解, 也成为反映现代人类生活境界的明镜。
在当代, 艺术本质已由元初的懵懂发展壮硕, 它伴随人类社会的生灭, 又伴随个体的丰富体验而进步革变, 我们了解了艺术本质, 就是了解我们个人的内心审美需求, 了解我们生活的意义。
最后, 用画家丢勒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
“我年轻时雕刻着变化与新颖, 而我现在老了, 我发现, 单纯才是艺术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邱正论.《艺术美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
1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篇十三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
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解决制度、技术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人的素质,义无反顾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抛弃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化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推荐阅读:
人类对大自然的启发07-21
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作文08-19
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10-10
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10-16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07-06
关爱他人社会自然11-03
人自然社会六年级教案09-23
我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1-05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课件07-12
初中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设计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