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操作规章制度

2024-10-05

化验室操作规章制度(精选7篇)

1.化验室操作规章制度 篇一

第二章:化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一、化验室管理制度

1. 化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事不能上班时,一律向上级领导请假,未履行请假手续的一律按旷工处理。2 当班期间不得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离岗、串岗、睡岗,不得聚众聊天,不得高声喧哗,3.化验室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化验原始记录,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格式规范。

4. 化验室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对自己的化验数据负责,凡出现数据超差的,视情节轻重、影响大小予以处理。

5.化验室人员操作各仪器设备必须先熟悉仪器的使用规程,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凡不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仪器损坏的,视情节轻重,损失大小,追究当事人责任。

6. 化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凡违反规程发生事故的,一律追究当事人责任。

7.化验室人员应维护好自己工作场所及仪器的卫生整洁。凡用过的工具、仪器、一律恢复原状放回原处。8.化验室人员有权制止除本室人员以外的人员进入化验室,以确保化验室安全,防止试剂或贵重物品丢失,当班人员以确保安全为第一。

二、化验人员安全生产规则

1.化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化验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2.使用易挥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药品(如盐酸、硝酸、甲醛等)进行化验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通风厨内操作。

3.化验室的仪器、药品的摆放是根据取用方便及性质合理布置的,取用后必须放回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4.禁止在化验室内吸烟、进食。不得用实验器皿盛放食物。离开化验室前应用肥皂洗手。

5.化验室严禁喧哗打闹,保持化验室次序井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不能穿工作服到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有危险性工作时要佩戴防护用具,如眼镜、手套、口罩等。化验室内不得干别的与化验无关的事。6.每天工作完毕时,应检查电、水、气、窗等后锁门。7.化验人员应具有安全用电,防火防爆灭火,预防中毒及中毒救治等基本安全常识。

2.化验室操作规章制度 篇二

1 沉淀的过滤和洗涤

在过滤操作中,滤纸和漏斗是经常用到的物品。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在质量分析中使用的是定量滤纸,定量滤纸由于经过盐酸和氢氟酸的处理,灼烧后灰分极少,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滤纸盒的封面上都注有每张滤纸灰分的平均质。滤纸由于紧密程度不同,分为快速滤纸、中速滤纸和慢速滤纸。使用时,应按沉淀性质的不同来选用不同的滤纸。通常非晶形沉淀(如Sio2、Fe(OH)3)要选用较为疏松的快速滤纸,防止过滤过慢。晶形沉淀(如MgNH4PO4·6H2),可选用较紧密的中速滤纸。而对于较细的晶形沉淀(如BaSO4),则选用紧密的慢速滤纸,以防沉淀穿透。滤纸的大小根据沉淀量的多少来决定,一般以沉淀的体积不超过滤纸容积的一半为宜。滤纸过大,洗涤时耗费时间多,滤纸太小,沉淀不易洗净。

沉淀过滤常用60°角的长颈漏斗,滤纸直径和漏斗相配,通常把滤纸放入漏斗后,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的边缘低5~10mm。市售的滤纸通常是圆形的,遇到大张的滤纸能裁成合适的形状来使用。折叠滤纸时,先把滤纸沿直径对折,注意不要过分按压滤纸的中心,避免几次折叠后形成小孔穿漏。在二次对折时,要选用干漏斗试一下,使滤纸锥形和漏斗恰好贴合。如未贴合,则要适当改变角度,使滤纸较大或较小的一半展开后,刚好与漏斗贴合。滤纸折好后,要在三层厚的滤纸折角处撕去一只小角,以使滤纸和漏斗贴合紧密。

折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后,要用手指向漏斗颈部轻轻地压紧,再放入少量的蒸馏水润湿滤纸,并用洁净的玻璃棒赶去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使滤纸紧贴在漏斗上,若加水在漏斗中,漏斗颈内要全部充满水而形成水柱。在进行过滤时利用漏斗颈内液柱下附着力来加速过滤。如果不能形成水柱,可用手指堵住漏斗下口,掀起滤纸一边,用洗瓶向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处加水,至漏斗颈及锥体的部分被水充满,再边按紧滤纸边慢慢松开下面堵出口的手指以形成水柱。若还不能形成水柱,一般是漏半颈太大,要更换漏斗。漏斗下面用一个洁净的烧杯接滤液,把漏斗颈出口斜长的一侧贴紧烧杯内壁,调整漏斗位置高低,以漏斗颈的出口在过滤全过程中不接触滤液为宜。过滤洗涤要连续完成,不可间断,尤其是胶状沉淀更应如此,一定要事先计划好时间。

在过滤操作时,要把烧杯移到漏斗上方,轻轻提起玻璃棒,在玻璃棒提出液面后把其下端紧靠一下烧杯壁,再把玻璃棒与烧杯嘴紧贴,玻璃棒直立,下端接近三层滤纸的一边,慢慢倾斜烧杯,使上层清液沿玻璃棒流入漏斗中。漏斗中的液面不可超过滤纸高度的65%或使液面离滤纸边缘约5mm,防止少量沉淀由于毛细管作用超过滤纸上缘。

停止倾注时,要把烧杯嘴紧靠玻璃棒,提直烧杯,等烧杯和玻璃棒平行时,把玻璃棒离开杯嘴迅速提起移入杯中。玻璃棒放回原烧杯时,注意不可把澄清液搅混,既不要靠在烧杯嘴处,也不要放在操作者一边,重复以上操作至清液倾注完以后,用洗瓶沿烧杯内壁四周注入少量洗涤液,每次约10~20mL,充分搅拌、静置。等沉淀沉降后,按以上方法倾注过滤。洗涤沉淀4~5次,每次要尽量把洗涤液倾倒尽。

沉淀用倾斜法过滤后,把少量洗涤液加入杯中,搅拌沉淀倾倒至漏斗中,如此重复2~3次,直至沉淀全部倾倒至漏斗中。沉淀全部转入滤纸后,用洗瓶由滤纸边缘稍下一些地方沿螺旋形方向移动冲洗沉淀,起始点应由滤纸三层处开始。洗涤沉淀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即用同量的洗液,多进行几次洗涤,这样效果更好。每次加的洗液要少些,洗后要尽可能沥干,再进行下一次洗涤直至达到要求的标准为止。

2 沉淀物的烘干和灼烧

干燥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0℃以下,具体的温度要按沉淀物的性质来确定。一次烘干的时间约为2h,移入干燥器冷至室温后,称重,二次可烘45min~1h,再冷却称重。沉淀要反复烘干至恒重,即连续两次称重质量相差不超过0.001dg,就可认为沉淀物中水分和挥发分确已除去。

灼烧的沉淀一般在超过800℃的温度下灼烧,常用瓷坩埚来盛入沉淀。由于样品的测定一般是平行的,因此,坩埚可用蓝墨水编上记号,并在灼烧沉淀的温度下灼烧至恒重。洗涤干净的沉淀物,可用原滤纸四边向中心卷下包成三角锥形,也可从漏斗中取出后折叠成纸包或其他形式放入坩埚。

非晶形沉淀因沉淀体积较大,应采用扁头玻璃棒将滤纸边挑起,向中间折叠,把沉淀全部盖住后,用玻璃棒转移到已知恒重的坩埚中去。包裹沉淀时,不可弄破滤纸,防止沉淀损失。对于含水量过大的沉淀物,在烘干时要避免骤热爆溅,也不要使滤纸着火燃烧,防止沉淀微粒散失。若滤纸着火,要马上关电炉,盖好坩埚盖,让火焰自行熄灭,不可用嘴去吹熄。

摘要:沉淀的生成是煤质化验重量分析中的关键操作,如果沉淀不佳,操作就会失去意义,分析结果也就无法保证。本研究主要阐述了沉淀的过滤和洗涤、沉淀物的烘干和灼烧等技术。

3.化验室操作规章制度 篇三

【关键词】教学实践;滴定操作;仿真实验

一、教材分析

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对溶液酸碱度控制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使学生掌握测定酸碱度的技术,而酸碱中和滴定恰好是最基本的测定方法。

在教材中,重点讨论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中的三个内容:(1)滴定实质(2)滴定计算依据及方法(3)滴定终点判断方法。接着教材以HCl标准液滴定NaOH未知液为例,详细介绍了滴定过程所用仪器、操作步骤、注意点。根据滴定中PH值、HCl溶液体积记录画出“PH值—V(酸)”的曲线图,进而详细讨论曲线变化规律,突变范围出现原因。教材结束虽然没有提出误差分析,但该知识点在高考中有一定参考价值,故老师加入该部分教学内容。

本节课就是利用仿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滴定过程,数据记录、统计、处理、绘制曲线并误差分析。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统计分析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2)理解滴定过程中PH值随标准液加入变化的曲线关系,会初步选用合适的指示剂。

2.过程与方法:用仿真实验法、网络搜索法来培养同学们用“用已知测未知”的实验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网络、多媒体情景调动学习情绪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环保意识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滴定操作中原理、操作步骤及各仪器的使用方法。

2.滴定过程中PH值随标准液加入变化的曲线关系。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幻灯】引起水质污染的四张图片(工业、农业、生活、酸雨)

【师】 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洗菜;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过渡】当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水质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国家也出台了水质检查常见项目的标准。

【幻灯】科学全面地评价水质的优劣需要检测许多项目:水温、酸碱度(PH值)、固体悬浮物等。

【师】水温很容易检测,那溶液的酸碱浓度如何检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是化学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本环节正是从现实环境中的水质污染来源与国家水质检测标准出发创造有效的学习情景,不仅使枯燥无味的滴定实验变的生动具体、饶有兴趣,而且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知识,掌握课堂技能。不仅使教学内容充满丰富的情感,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节二:【师】问题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当酸碱刚好完全反应时,H+与OH-物质的量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2: 有C1mol/L的NaOH溶液V1L,需加入C2mol/L的HCl溶液V2L才能完全中和,则有:C1=  C2=

【生】回答问题,得出酸碱中和滴定启示。

【过渡】我这有一瓶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我们就来滴定它浓度是多少?

【幻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案、实验仪器、信息提示(指示剂变色范围)

【师】介绍酸碱滴定管

【生】网络搜索 酸碱中和滴定视频观看。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网络资源为平台进行教学。鉴于仿真实验平台有一定的局限性(见下文教学反思),故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滴定视频,学习滴定操作过程,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当然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且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节三:【师】开启酸碱中和滴定仿真实验界面,讲解相应仪器属性内容。

【生】进行滴定操作过程及数据处理过程。

[注:v(加HCl酸)、v(加NaOH碱)、v(溶液)、PH值都为可变数据]

【师】PH值—加HCl酸体积的曲线变化规律是什么?

【生】画出PH值—加HCl酸体积的曲线变化。

【师】改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其变化曲线与C(NaOH)又是怎样的?

【生】 锥形瓶属性中改用甲基橙指示剂进行仿真实验操作。

【幻灯】  问题4: 酸碱中和滴定PH值变化曲线规律是什么?

问题5:已知未知液C(NaOH)为0.008mol/L,酸碱中和滴定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但它们在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如何选用合适的指示剂?(用数据说明)

【生】回答,老师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仿真实验平台虚拟学习滴定过程,直观显示V(酸)、V(碱)、PH值的变化,绘制并分析了PH—V(酸)的曲线变化过程,学会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此环节不但显示仿真实验室的优越性,而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环节四【生】反思总结操作过程、计算过程中疑惑点,网络搜索质疑点。

【幻灯】提供搜索参考内容。

搜索:关键词   [酸碱中和滴定 错误操作 酸碱浓度 测定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知识完善滴定操作知识,如误差分析,酸碱测定其它办法等等。整个过程不仅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学生保持独立的探索精神,使整个课堂显的有血有肉,充满丰富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1.化学仿真实验平台的优点

(1)贯彻了绿色化学实验思想

绿色化学实验思想指在化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它要求在设计上优化实验方案,操作上严格控制药品用量,循环使用实验试剂与产物,从根本上消除污染,防止污染对环境的破环。

仿真实验室正是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例如酚酞指示剂用量严格控制到0.001mol,尽可能减少试剂用量,节约实验药品,达到试剂微量化要求。未知液、标准液能精确控制在25ml以下,既节约了试剂,又达到了实验目的,净化了实验环境,达到了试剂定量化要求。在真实实验过程中,往往因为操作错误,导致实验完全失败,结果需要重新配置标准液,重新滴定,而在仿真实验中只要点击重新开始键,这就是对试剂产物的循环利用,实现了绿色化学思想中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2)缩短实验时间,增加实验成功率。

仿真实验室能省去真实实验环境中许多简单的劳动。例如:溶液的配置,实验仪器的准备,实验装置的搭建。如果对实验内容设计为教学软件,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中对实验进行多次模拟训练。

对于那些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实验,同样可以借助于仿真实验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次氯酸见光分解实验,在真实环境中分解速度慢,很难观察到气泡产生和氯水颜色变化,而在虚拟环境中可以调节分解速度,颜色变化,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节省实验时间,集中精力研究实验现象本身的特性与规律,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3)有利于避免真实操作过程中带来各种危险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室更是师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场所。故师生在研究学习化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一些有毒的化学药品,有危险的实验操作。例如:氯气的制取,浓硫酸的稀释。这些实验对师生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调查表明:大多数老师不愿做化学实验的原因也在于此。而仿真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实验环境,让学生感到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性,这样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对安全规范操作的重视,减少有毒药品的泄漏,降低化学事故的发生概率。

(4)数据统计更简单、直接,更具说服力

化学仿真实验室能够用相应的编程软件来代替人眼读取数据,手工记录数据,人脑统计、分析、处理数据,更使学生摆脱了繁琐的计算过程。例如:在CEM文件中编辑了PH=-log10(1000*n1/v3),结果在实验平台中直接显示了PH值变化,也直接显示了“PH值—V(酸)”的数据变化。让学生在每一时刻的瞬间都能看到实验变化情况,而后利用所学知识系统全面分析实验结果,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规律。

实践也证明:大部分学生能够充分相信,完全接受实验中数据统计的结果。例如:滴定过程中突变范围的出现。使用仿真实验平台不仅开阔了学生眼界,改变实验结果处理方案、手段,而且简化了数据处理过程,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了,教学效果更显著。

2.在操作设计与应用中几个需要探讨改进的地方

在操作设计与应用中,可能是自己的制作技术不到位,也有可能是仿真实验室自身有一定缺陷,感觉有几个地方不够完善,显的尤为遗憾。

(1)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要求眼睛注视锥形瓶,右手滴加标准液左手旋摇锥形瓶,但实验平台中没有手摇动作设置。

(2)以盐酸滴定氢氧化钠,酚酞作指示剂为例,滴定到终点时,实验现象为恰好出现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粉红色。实验操作平台这一过程与现实滴定相互比较略有欠缺,平台中不能显示终点前滴加一滴标准液时,由粉红色变为无色,震荡又变为粉红色,再滴加一滴,溶液再由粉红色变为无色,半分钟后不再恢复为粉红色这一关键现象变化。

(3)酸碱滴定管本身就是精确的溶液量取仪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滴定管要求精确读数到0.01ml,可在确定读数时只能到小数点后一位。例如:滴加标准液18.25ml,但读数只能显示18.3ml,显然会增大最终误差,这是任何一位化学工作者所不愿发生的。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应当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误差减为最小。

(4)学生在仿真实验平台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心浮气躁,在标准液滴加到终点时一下子滴加过量,没有观察到颜色与PH值的变化过程,如果在平台中有“退一步”操作键,那必将成为实验一大亮点,使教学更完美,效果更显著!

化学仿真实验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具有再现功能和模拟真实情景功能。正是由于其虚拟性,才使其具备了真实实验中所没有的特殊优势。它可以把因仪器短缺,药品有毒,操作危险等因素而受限制的实验进行模拟再现,也可以节约时间、空间、资金,改善实验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想,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虽然仿真实验室还不能完全取代实验教学,但事实证明:只要运用恰当方法将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必定成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新方案。

课题论文:2014年4月 江苏省实验教学研究第二期课题

课题名称《虚拟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互补整合的策略研究》

4.化验室操作规章制度 篇四

20180618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的安全有序是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根据教育局综合治理管理的要求,特制订《***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这是***园学校关于实验室安全操作和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师生,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的相关制度和要求。

内容包括“安全总则”和“具体工作规程”两部分:

一、安全总则

1、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毒等各项工作。各实验室必须配备相关的消防设备,配备必要的防毒设施和应急药品;工作人员下班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关好门窗,水、电,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做好危险品安全使用与管理工作。特别对氢气、乙炔等危险性气体,需要定期检查是否泄漏,严禁在实验室和管理室吸烟或使用明火;

3、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须建立妥善的保管、领用登记制度;

4、水、电、火源的使用必须按规定进行。每日实验教学结束后,必须关好水龙头,切断电源,防止发生意外;

5、做好师生人身安全防护措施。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时应穿白大褂,戴好手套,按章操作,对有烟异味或腐蚀性气体产生的实验,一定要在通气橱内完成,同时开启室内通风系统;必要时戴好防护面具,防止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溅入眼中,确保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

6、实验室要保持整洁和肃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闹,禁止吸烟、洗衣、烧煮食物,冰箱内部不能存放私人物品。

7、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不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将安全落实到位。

8、实行严格、透明的管理制度。每个实验室要明确具体的管理人员,要求有清晰准确的职责描述,要做到一一对应,责任到人。

9、危险性质药品、仪器由非本学科老师借出需要主任级以上签字同时做好登记(例如:酒精、硫酸等)

二、具体工作规程

(一)防火防电防爆工作规程

1、所有电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严格执行电器安全规程,定期维修,并注意导线绝缘是否符合电压和工作情况的需要。需要用水、用电的实验室应采取防范措施,注意不使水流到导线上。

2、为防止线路超负荷而引起火灾,应保证导线的容量符合用电设备要求。如发生超载,应拆断线路上过多的用电设备,或者根据需要加装导线。

3、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以防产生过热而引起意外。

4、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体将导线与人体分离开后,才能实施抢救。

5、使用易燃易爆物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必须事先熟悉其特性和有关知识。

6、易燃易爆物质要分类贮存,定期检查,防止自燃或其它意外事故。

7、使用氢气、乙炔气等易燃气体进行实验的实验室必须符合有关要求,通风良好。内存氢气、乙炔气的设备和管道必须密闭,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漏检查,以防氢气、乙炔气外逸或空气渗入而发生意外。

8、实验室使用的压缩气体钢瓶,应保持最少的数量。钢瓶必须牢牢固定,以免碰撞摔倒,发生意外。绝不能在靠近暖气,直接日晒等温度可能很快升高的地方使用。压缩气体钢瓶使用时,必须装上合适的控制阀、压力调节器。这些部位绝不允许涂抹油脂和润滑剂。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搬运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小心注意轻搬轻放,避免摔倒撞击。

(二)防毒防菌工作规程

1、实验室的剧毒物品如氰化物、砷化物等,由学院保卫科集中保管。

2、领用剧毒物品准备实验时,领用人必须详细写明用途、领取数量,并经实验管理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领取。实验完毕后,领用的剧毒物品如有剩余时,应及时退还学院保卫科集中管理。

3、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在必须使用有毒物品时应事先了解其性质,做到安全使用。

4、进行有毒气产生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柜内操作,并尽可能密闭化。学生实验产生有害气体时,实验室内要进行良好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5、实验人员严禁非实验场所使用毒物,或在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实验室内存放其它物品,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6、生物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以保持工作环境的洁净,消灭细菌繁衍生长的条件。实验后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7、实验操作时必须细心谨慎,减少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操作完毕,应立即用消毒液等清洗有关器皿。

(三)防腐蚀工作规程

1、腐蚀性物品存放时,注意其容器的密封性。酸性和碱性物质严禁混放,应分类隔离贮存。

2、置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内,严禁存放具有产生腐蚀性挥发气体的物品。

3、使用腐蚀性物品时,要细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通风柜内进行。使用完毕,立即盖好容器。谨防试剂溅出灼伤皮肤,损坏仪器设备和衣物等。酸、碱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4、搬运、使用腐蚀性物品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若不慎将酸或碱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后就医,以免损伤视力。

(四)消防安全规程

1、在实验室内及过道等显眼位置,经常备好适宜的消防器材。

2、电线及电器设备起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机灭火,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绝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机来扑灭燃烧的电线与电器,以免因水或灭火机喷出的药液导电而造成灭火人员的触电事故。

3、化学试剂的着火,除一般非危险品可用通常的灭火方法外,属于危险品的火灾,应根据它们的理化特性,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否则起不到灭火的作用,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火灾或人身事故。

4、如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的衣装着火时,应立即用浸水的物品蒙在着火者身上,使之不能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接触而窒息灭火。切不可慌忙跑动,避免气流流动,使火情增大,造成更大伤害。

5、在实验过程中,小范围起火时,立即用湿抹布扑灭明火,并及时切断电源,关闭可燃性气体阀门。对范围较大的火情立即用消防砂或干粉灭火机扑救,并及时报警。

6、全面负责实验楼的安全工作,定期检查本实验楼的安全工作状况,保证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权制止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一切行为,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7、实验员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后,要确实做到断电、断水、关闭门窗。凡遇节假日,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五)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谈笑。

2、实验室内一切设备在使用时要细心谨慎。

3、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开,不准携带室外。

4、实验室内任何用电设备和电源不准任意摸弄,以防触电危险。

5、任何线路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可接通电源。

6、操作电源开关时,不可两手同时操作,要避免面对开关。

7、任何仪表和电器,在未熟悉其使用方法前不得应用。

(六)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

1、实验准备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3、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4、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连体衣、隔离服或工作服。

5、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后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6、严禁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处理隐形眼镜。

7、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8、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9、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实验室应保存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

10、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评估结果,可能需要准备污水处理系统。

(七)化学药品库安全管理规程

1、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储存室内,并设专人管理。储存室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做好通风工作,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2、药品管理员有审核化学药品采购计划的职责。保证不重复购入化学品。

3、化学药品库应该建立出入帐,化学物品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入库后应当定期检查。存放位置及数量应该有准确记录。

4、购进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核对包装(或容器)上的安全标签,安全标签若脱落或损坏,经核查确认后应补贴。

5、当化学品需要转移或分装到其它容器时,应标明其内容,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

6、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期存放,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在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7、需要使用化学药品的人员需向药品管理人员提出申请,使用后剩余药品应及时交回,已使用完的化学药品应该及时消帐。

(八)实验室中学生安全守则

1、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谈笑。

2、实验室内一切设备在使用时要细心谨慎。

3、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开,不准携带室外。

4、实验室内任何用电设备和电源不准任意摸弄,以防触电危险。

5、任何线路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可接通电源。

6、操作电源开关时,不可两手同时操作,要避免面对开关。

7、如接通电源后,保险丝熔断,必须检查故障原因,在排除障碍后,方可重新接通电源。

5.化验室操作规章制度 篇五

规范员工行为,实现化学品的使用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学分析、水质化验等相关操作。3 操作流程

化学品的使用操作流程按照《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和《化验室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4 风险辨识

4.1使用硝酸汞、水银等有毒化学品时可能发生中毒等其他伤害; 4.2使用无水乙醇等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其他伤害; 4.3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化学品时可能发生灼伤、烫伤等其他伤害。5 防护用品配备使用

5.1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5.2接触热、烫、腐蚀性环境或物质应戴好防护手套。6 安全要点及严禁事项 6.1防止中毒

6.1.1 所有化学试剂、药品要有标签。剧毒药品必须严格保管、按规定领用,有专人负责保管。毒性药品撒落时,应立即全部收拾起来,并把撒落过毒物的桌子或地板洗净。

6.1.2 严禁化学试剂入口,使用移液管时应用橡皮球操作。如须以鼻鉴别试剂或反应时放出的气味时,应将容器离开面部适当的距离,以手轻轻扇动,稍闻气味即可。6.1.3 所有可能产生毒气体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分析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罩。

6.1.4 严禁食具和仪器互相代用。凡使用有毒药品工作后要仔细洗手和漱口。6.1.5 有毒的废液要尽量作无毒处理后,排入地下深处或倒入下水道,器皿要立即洗干净,并立即洗手。

6.1.6 水银撒落在地上时,应尽量清除干净,然后在残迹处撒上硫黄粉,以消除汞滴。6.1.7 取有毒试样时应站在上风处,利用球胆取气分析时,要保证球胆不漏气,用完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页/第1次修订

后要放到室外排空。

6.1.8 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由于吸入煤气或其它有毒气体、蒸气,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情况通知医务所,救护得越早越快,危险性也越小。6.2 防止燃烧和爆炸

6.2.1 挥发性有机药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处所或冰箱铁柜中;氧化性化学药品和还原性化学药品应分开存放;易燃药品不可放在煤气灯、电炉或其它火源的附近。室温过高时,启用易挥发物应首先冷却,并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脸部。

6.2.2 试验过程中,对于易挥发及易燃性有机熔剂,如必须用加热方式排除时,应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

6.2.3 在蒸馏可燃性物质时,首先应将水充入冷凝器中,并确信流水已固定时,再旋开开关加热(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接收器最好置于沙土浴中。在蒸馏过程中人员不能离开,要时刻注视仪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情况,即使在短时间内也不能置之不顾。如需向蒸馏器内补充液体,应先熄火,冷却后再进行。

6.2.4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不得靠近火源,应立即清洗干净。落有氧化剂溶液滴的衣服,稍微加热即可着火,应注意及时清除。

6.2.5 高温物体,如灼热的坩埚、瓷盘或燃烧管等,要放在不会引发火灾的安全地方。6.2.6 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同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在工作中不要使用成份不明的物质,防止反应时产生危险的产物。

6.2.7 爆炸类药品应放在低温处保管,移到或启用时不得激烈振动。易发生爆炸的操作,无关人员不得在室内,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必要时应戴面罩或使用防护挡板。

6.2.8 装有挥发性物质或受热分解会放出气体的药品(如五氯化磷)的瓶子最好不用石蜡封瓶塞,如瓶口因用蜡封住而打不开时,不能把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6.2.9 分析中,有时需要对加热处理的溶液在隔绝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冷却,冷却时不能把容器塞紧,以防冷却时爆炸,可以在塞子上装有碱石灰管。6.2.10 应配备灭火器,分析室及有空调的房间禁止吸烟。6.3 防止化学药品的腐蚀、灼伤、烫伤

6.3.1 取用腐蚀类、刺激性药品时,最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睛。以防药品洒出或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2页/第1次修订

沾到身上,用移液管吸液时必须用橡皮球操作。

6.3.2 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将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免骤然发热使酸溅出,伤害皮肤、眼睛或衣服。

6.3.3 用浓硫酸做加热浴的操作(如测定熔点),眼睛要离开一定距离,火焰不得超过石棉网的石棉芯,搅拌时要小心均匀。

6.3.4 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需先用烧杯夹子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防使用时突然沸腾溅出伤人。

6.3.5 使用酒精灯或喷灯时如有酒精洒出,应先将洒出的酒精擦干净,然后再点燃,不能把灯拿到别的火源上去引火。

6.3.6 开启氨水、无水乙二胺、盐酸、硝酸、硫酸等药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水浸湿后,再开动瓶塞,以防溅出。

6.3.7 在压碎或研磨苛性碱和其它危险物质时,要注意防范小碎片溅散,以免烧伤眼睛、皮肤等。

6.3.8 在使用强碱熔样时,应防止坩埚沾水,以免发生爆炸。7 应急处置措施

7.1火烫伤使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棉花涂擦或浸在冷水中,至不觉疼痛为止。起泡时应用红汞或高锰酸钾溶液(4%)涂抹,不要弄破水泡。

7.2 眼睛或皮肤为酸灼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洗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被碱烧伤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7.3 氢氟酸对皮肤、指甲的伤害力很强,若沾在手上则应立即用水或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药剂(2:1)涂抹包扎好。7.4 被溴烧伤处用氨水酒精混合液(1:10)涂抹。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3页/第1次修订

分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

规范化验室分析组员工行为,实现分析检验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分析岗位安全操作。3 操作流程

分析岗位主要负责进厂原材料、生料、熟料及水泥的化学分析、荧光分析,原煤的工业分析等,具体的操作流程按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等国家标准和《化验室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4 风险辨识

4.1强酸、强碱及有毒化学品使用不当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等其他伤害; 4.2使用用电设备时可能发生触电等其他伤害; 4.3使用高温炉等加热设备时可能发生灼烫等其他伤害;

4.4使用烧杯、瓷坩埚等玻璃仪器和陶瓷仪器时可能造成割伤等其他伤害; 4.5使用煤气时可能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等其他伤害。5 防护用品配备使用

5.1 分析岗位配备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白大褂、橡胶手套、高温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5.2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劳动保护用品。5.3使用强酸、强碱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从加热设备内取放物品时必须戴高温手套。6 安全要点及严禁事项 6.1作业前准备

6.1.1参加班前班后会,做好交接班及班前检查工作。6.1.2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6.2药品配制

6.2.1搬运腐蚀性液体时必须使用车板距地面很低的工具车,严禁人工搬运。取瓶装的腐蚀性液体容器时,必须一只手拿紧瓶子上端,一只手托住瓶子底部,防止脱手打碎容器。

6.2.2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开启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4页/第1次修订

易挥发的试剂,如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必须盖上湿布再打开;稀释浓硫酸溶液时应在搅拌下将硫酸倒入水中;配制硝酸、硫酸、盐酸、氨水溶液时必须在通风触内进行;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药品或就医。6.2.3取出的易燃性化学试剂离热源尽量远一点;配制时易燃化学试剂不要溅到电炉等加热设备上。

6.2.4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触内进行;严禁水杯、餐杯、食品带入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严禁吃东西;严禁使用实验室的器皿、仪器做饮食工具;严禁化学药品入口,严禁带出实验室。

6.2.5工作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要用洗手液洗手。6.3化学分析

6.3.1使用电气设备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电炉、电热板与周围物品距离必须大于30厘米以上;取加热的烧杯时,只能使用烧杯夹。

6.3.2腐蚀性液体试剂的放置高度不准超过80厘米;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药品或就医;易燃化学试剂不准溅到电炉、电热板等加热设备上;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火焰光度计前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损害,使用后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严,防止漏气。

6.3.3使用玻璃器皿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破碎割伤,并注意烫伤。

6.3.4进行钾钠测量时不要靠近燃烧室与烟囱罩,防止烫伤;测量完成后,应先切断电源再清理卫生。

6.3.5测量全硫如遇停电或电磁泵出故障应立即关闭燃烧管和电解池之间的活塞,以防电解液倒入燃烧管产生爆炸。

6.3.6测定烧失量时戴好手套,轻拿轻放,防止坩埚破碎。灼烧样品时戴上手套,用专用坩埚钳夹取坩埚,从高温炉取出来的坩埚要防在石棉垫上。

6.3.7测量水泥组分使用化学试剂时戴上防护眼镜,戴上橡皮手套,对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防止化学试剂飞溅,挥发性的化学试剂,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6.4荧光分析

6.4.1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荧光分析室。荧光仪发生故障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6.4.2更换气瓶前应将气瓶主阀关闭,将气瓶出口始终指向安全方向并戴防护眼镜。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5页/第1次修订

6.4.3气瓶应使用专用小车搬运,搬运过程中应将气瓶系牢,以防止气瓶剧烈碰撞和突然倒下。

6.4.4清洗瓶口和减压阀时,将气瓶出口始终指向安全方向并戴防护眼镜。6.4.5搅拌和取样前应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必须穿长袖工作服。6.5 防止玻璃器皿割伤

6.5.1 使用玻璃仪器前应认真检查不要使用有裂纹的仪器。

6.5.2 装配或拆卸仪器时,要防备玻璃管和其它部分的损坏,以避免受到严重的伤害。6.5.3 切割玻璃管(棒)及塞子钻空时,要用布包住或戴上手套,以防玻璃管破碎后割伤手部。

6.5.4 用酒精灯或喷灯加热烧杯时,下部应垫石棉网,以免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也不能使其过热。

6.5.5 细口瓶容量瓶受热易炸裂,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也不可装入过热的溶液。7 应急处置措施

7.1使用强酸不慎沾到身上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冲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假如眼睛内进入强酸溶液时,立即用洗眼器冲洗,冲洗时要避免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搓眼睛;在大量细水流冲洗后,用30g/L碳酸氢钠溶液淋洗,然后送医院就诊。假如鼻咽喉部进入强酸溶液,应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或漱口,以减轻伤害,再送医院就诊。

7.2使用强碱不慎沾到身上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假如眼睛内进入强碱溶液时,立即用洗眼器冲洗,冲洗时要避免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搓眼睛。在大量细水流冲洗后,用200g/L的硼酸溶液淋洗,然后送医院就诊。假如鼻咽喉部进入强碱溶液,应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或漱口,以减轻伤害,再送医院就诊。7.3触电: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4灼烫:按《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6页/第1次修订

物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

规范化验室物检组员工行为,实现物理检验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物检岗位安全操作。3 操作流程

物检岗位主要负责熟料、水泥的全套物理性能检验,具体的操作流程按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等国家标准和《化验室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4 风险辨识

4.1使用用电设备时可能发生触电等其他伤害;

4.2使用试验小磨等转动设备时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其他伤害; 4.3使用沸煮箱等加热设备时可能发生灼烫等其他伤害; 4.4使用水银等有毒药品时可能发生中毒等其他伤害。5 防护用品配备使用

5.1 物检岗位配备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3M口罩、帆布手套、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

5.2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劳动保护用品。5.3混样时必须戴口罩,打小磨或成型试验时必须戴耳塞。6 安全要点及严禁事项 6.1作业前准备

6.1.1参加班前班后会,做好班前检查工作。

6.1.2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6.2试验小磨与混样

6.2.1工作前检查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完好,关好工作间门窗。6.2.2开动磨机前应拧紧磨门,防止钢球抛出砸伤人。

6.2.3确认磨门已拧紧,盖好隔音罩,然后才可启动机,磨机运转时不要打开磨机隔音罩,小磨停机时,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才可进行其他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7页/第1次修订

6.2.4打扫小磨清理卫生时,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打扫。

6.2.5混样时应戴好口罩,防止粉尘污染;在使用混样机前应检查设备是否良好。6.2.6混样机工作时应离机器30cm以上,人应站在机器侧面,手不准伸入混样机内。6.3试体成型

6.3.1使用温度计时避免温度计破碎,防止水银进入人体引起中毒。6.3.2称样时人与样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吸入粉尘。6.3.3进行搅拌时严禁将手及工具深入锅内。6.3.4成型振实时加隔音防护罩。

6.3.5试模养护和脱模时防止养护箱风扇割伤手,试模滑落砸伤人及砸坏物品。6.3.6搬运试模时防止试模滑落砸伤人及砸坏物品。

6.3.7进行设备卫生清理时候必须切断电源,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打扫。

6.3.8设备维护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维护。电气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维护。6.4试体破型及废料处理

6.4.1放试块时,手指不要伸入夹具内,抗折机工作时不准将手伸入到杠杆下。6.4.2放试块时,手指不要伸入夹具内,进行破型实验时操作员不要正对压力试验机。6.4.3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维护。电气设备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维护。6.4.4收集废料时必须戴好口罩。

6.4.5废料运输过程遇机动车时应主动避让,保持三轮车车况良好。6.4.6进入水泥磨房倒掉废料时应戴好耳塞及口罩。6.5净浆流动度及凝结时间测定

6.5.1称样时人与样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吸入粉尘。

6.5.2搅拌加水在侧面加水,进行搅拌时严禁将手及工具深入锅内。6.5.3测定时防止玻璃板割伤手、试磨滑落,砸伤脚及砸坏物品。6.5.4使用温度计时避免温度计破碎,防止水银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6.5.5进行设备清理时候必须切断电源,必须同时关闭按钮开关和空气隔离开关,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打扫。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8页/第1次修订 应急处置措施

7.1使用水银不慎撒落在地上时,应尽量清除干净,然后在残迹处撒上硫黄粉,以消除汞滴。

7.2机械伤害: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3物体打击:按《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4触电: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5灼烫:按《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9页/第1次修订

质量控制组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实现在生产质量控制、检验过程当中操作标准化,以确保人身安全,无事故发生。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质量控制组在生产运行当中的质量检验、取样、制样及组内检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3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

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腐蚀、中毒、高温灼伤、粉尘污染、噪音污染 4 内容及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4.1.2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2具体工作安全要求及内容:

4.2.1取样前对取样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4.2.2下楼梯时要一手扶住楼梯,防止滑跌。

4.2.3夜间工作时要穿反光工作服,在取样过程中靠右慢行,注意躲避车辆。4.2.4取熟料样品时要注意避免熟料烫伤,注意脚下散落熟料防止摔滑。4.2.5测量比表面积时检查设备是否漏电完好,避免触电。

4.2.6使用玻璃“U”管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压坏玻璃管造成对人体割伤。4.2.7拧取样桶时应扶好扶手,取样前应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必须穿长袖工作服。

4.2.8取散装水泥时,系好安全带,由两人协作取样,取样前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

4.2.9取窑头及窑尾水质进行水化检查时应做好个人高温防护、防止烫伤。4.2.1水化装置所加药品在高浓度下均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进行药品的补充及稀释时必须穿好防酸碱鞋、穿戴好防酸碱防护服,做好安全措施才能进行加药。长期停运时,应将药箱或管道中的积存药液排出,并清洗干净。4.3工作设备安全要求及内容:

4.3.1粉磨样品制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0页/第1次修订

4.3.2使用烘箱时注意检查防护装置完好,避免烫伤、电伤。

4.3.3测定三氧化硫及游离钙时注意化学试剂溅入眼睛、烫伤。进行滴定操作时将滴定管固定好。

4.3.4搅拌溶液时用力要适中。加热纯净水时严禁用湿手插电源插头,手指不要伸到插孔内并戴好线手套。

4.3.5使用玻璃器皿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压坏玻璃管造成对人体割伤。4.3.6使用振动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4.4组内酸、碱使用注意事项:

4.4.1所用试剂必须有标签注明名称、浓度,严禁使用没有标签的试剂。

4.4.2各种溶剂和药品不得敞口存放,凡能产生有刺激、腐蚀性、有毒和恶臭气体的操作必须带防护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许离岗。

4.4.3配制硫酸时,必须将硫酸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绝不能将水注入硫酸中。

4.4.4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试剂,以免发生事故。

4.4.5 启用有毒物品及有挥发性、刺激性类的试剂时,严禁将瓶口对准自己或别人,加热煮沸时如有沸腾现象,应在溶液中加入玻珠、瓷片等避免之。

4.4.6 各种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火源使用。进行易燃试验操作时,必须用水浴、沙浴或电热套加热,不能使用明火加热。

4.4.7 使用强碱、强酸及氧化剂要谨慎,严防烧伤;凡装过强腐蚀性、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容器,使用后操作者应及时清洗干净。

4.4.8蒸馏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容器容量的2/3。

4.4.9 操作结束后必须洗手,试验中的一切药品不得带出室外,用剩的药品如数归还。4.4.10 工作完毕后,及时清洗器皿放好仪器药品。

4.4.11 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统一收集,废液贮存到一定数量后,集中处理,经适当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有毒物品按规定处理。

4.4.12 用于回收的废液的容器应分类盛装,禁止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

4.4.13 沾附有害物质的滤纸、称量纸、药棉等应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处理。4.4.14 检测完毕后,必须清点仪器,摆放整齐,作好清洁工作后才能离开。4.5设备检修与维护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1页/第1次修订

4.5.1 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办理停电签字手续。

4.5.2应保证分析仪器设备的时效性,仪器、设备应规范使用并进行日常维护。4.5.3按周期对分析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进行化验分析,如检定不合格,应立即进行维修,维修后再进行检定,检定仍不合格者,按规范程序进行报废。4.5.4水化检验室内设备开车前:(1)应确认待启动设备上没有人或障碍物、确认安全防护及消防设施完好、到位。(2)应检查转动设备各部位紧固是否牢,泵长期停运后再次运转时,需排放泵入口侧的空气。(3)必须检查装置上各阀门的开闭状态、药箱中的液位及泵体润滑油位,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联系开机。

4.5.6水化检验室内设备开车后:(1)应严格按照化验结果进行药液的稀释、补充作业。(2)当液位在搅拌机叶片上方 300mm以下时,禁止搅拌机运行,以免发生振动或传动轴偏摆造成传动轴永久变形。(3)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加药量来调整加药泵的柱塞行程,避免加药量的错误导致设备的损伤。

4.5.7设备起动后需检查确认泵的旋转方向正常,运行中应对药箱中的液位,进出口压力进行监视,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对泵体进行拆卸、调整。应注意检查药液是否冻结或低温下药液中是否有结晶体析出,若有上述现象,应采取措施。5事故应急措施:

5.1发现事故发生,现场人员立即对周围环境进行判断,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除,如需停机则立即紧急停机。立即通知当班负责人,由当班负责人逐级向上级报告。5.2现场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伤者脱离危险区域,判断伤者的受伤程度与成因,对于身体受轻伤或神智模糊着可采取对伤口止血包扎、呼唤叫醒等简单医疗处置;对于受伤严重的进行紧急止血处理并拨打120急救送往医院。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进行就地抢救,直到医务人员接替抢救,送往医院。

5.3现场负责人执行相应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5.4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5.4.1 药品中毒的处理

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由于吸入煤气或其他毒性气体、蒸气时,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2页/第1次修订 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的情况通知医务部门,救护的越快越好。

5.4.2烧伤、灼伤的处理

若不慎烧伤、灼伤时,因按下列方法临时处理:

a、火烫伤时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棉花涂擦或浸在冷水里,至不觉疼痛为止。起泡时应用红汞或高锰酸钾溶液(4%)涂抹,不要弄破水泡。

b、皮肤被酸灼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冲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被碱烧伤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c、酸对皮肤、指甲的伤害力很强,若沾在手上则应立即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药剂(2:1)涂抹后包扎好。d、被溴烧伤处用氨水酒精混合液(1:10)涂抹。

e、不同的化学物质溅到皮肤上后呈现的颜色和情况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硝酸呈褐黄色;硫酸呈棕褐色或黑色;强碱呈白色;氢氟酸开始不明显,也无不适之感,当稍有疼痛时,说明已到严重程度,不但能腐蚀皮肤、组织和器官,还可以腐蚀至骨骼。酸性物质烧伤具有自限性,腐蚀作用只在当时,经冲洗等处理后,一般不再加重;而碱性化学物质则不同,初期可能不严重,但会逐渐发展,损害渐渐向周围和组织深部蔓延。

5.4.3 触电的处理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要立即用不导电的物体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挪开,同时采取措施切断电源,把触电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通知医务部门。5.4.4 防火

a.如加热试样和实验过程中起火时,应立即先用湿抹布或石棉布熄灭明火,并拔去电源插头,关闭煤气阀、总开关。易燃液体和固体(有机物)着火时不能用水去浇,除小范围可用湿抹布覆盖外,要立即用灭火砂、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则应用四氯化碳灭火。

b.电线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后,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熄灭着火的电线,并及时通知值班电工。不能用水扑灭燃烧的电线。6 记录

6.1《车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帐》 6.2《班前班后会议及隐患检查记录》 6.3《班组周安全活动记录》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3页/第1次修订

6.4《车间班组现场安全隐患整改提案单》 6.5《班组设备及使用工具登记表》 6.6《班组设备工具维修记录表》 6.7《事故及未遂事故记录》 6.8《车间现场检查整改通知单》

6.9《安全隐患及不符合项检查整改台帐》 6.10《安全检修任务单》

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4页/第1次修订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

为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和准确,特制定本规程。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3 操作流程

控制岗位主要负责进厂原燃材料的取样、制样及水分检测,生料、熟料和水泥的取样、留样及单项指标的检验,余热电站制水及水质检测,具体的操作流程按《化验室作业指导书》和《化学水处理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4 风险辨识

4.1使用、维护用电设备时可能发生触电等其他伤害;

4.2使用、维护转动设备时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其他伤害; 4.3使用、维护加热设备时可能发生灼烫等其他伤害。5 防护用品配备使用

5.1按规定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5.2使用试验小磨等高噪声设备时必须戴耳塞。6 安全要点及严禁事项

6.1化验室主任负责组织维护、联系外部检定,各班组长负责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校验的日常工作。

6.2铂、银、镍器皿使用后应存放在保险柜中妥善保存。使用中发生丢失除室内追查责任、赔偿外,由司法部门追究责任。6.2.1铂器皿

6.2.1.1 铂器皿加热时应当在电炉内(若在硅碳棒电炉内,应有必要的通气装置,防止铂的碳化)或煤气灯的氧化焰上灼烧。禁止使用还原性火焰或发烟、发黄光的火焰,亦不准接触蓝色火焰。

6.2.1.2 不得在铂器皿内熔融或加热碱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磷、含碳和大量硫化物的物质,以及含重金属的样品(如铅、锡、锑、砷、汞、铜等)。

6.2.1.3 高温下不准使用大量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作熔剂,灼烧时器皿应放在素烧陶瓷管架或石棉板上,要用带有铂尖的钳子轻轻夹取。

6.2.1.4 铂器皿中不允许处理卤素或分解出卤素的物质,如王水、溴水及盐酸和氧化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5页/第1次修订

剂的混合物。

6.2.1.5 成份不明的物质不要用铂器皿加热或融熔。6.2.1.6 铂器皿的清洗方法:

a 一般清洗时可用稀盐酸(1+5)溶液加热。

b 如器皿上粘有赃物时,可用焦硫酸钾或碳酸钠融熔除去。c 如有轻微腐蚀,可用圆粒细海砂轻轻抹擦腐蚀部分。

6.2.1.7 在使用铂器皿时,要防止其变形,因此不应使灼热的铂器皿骤然投入冷水中冷却。在脱熔块时,不得用硬物在皿内刮取。由高温中取出的铂坩埚要放在干净的石棉垫板上。

6.2.1.8 已变形的铂坩埚或可用形状相吻合的木模进行校正(但已变脆的碳化铂部分要均匀用力校正)。6.2.2 银器皿

6.2.2.1 银的熔点较低,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750℃为宜。6.2.2.2 刚从高温中取出的银坩埚不许立即用水冷却,以防裂纹。

6.2.2.3 应用氧化钠熔剂时,只宜烧结,不宜融熔,所以要严格控制温度。6.2.2.4 含硫化物高的物质不要在银坩埚中融熔。

6.2.2.5 清洗银器皿时,可用微沸的稀盐酸(1+5),但不宜将器皿放在酸内长时间加热。6.2.3 镍坩埚

6.2.3.1 镍坩埚只宜使用碱性熔剂,如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进行融熔,不得应用焦硫酸钾、硫酸氢钾等酸性熔剂。使用温度不得高于700℃,否则带入溶液中的镍盐将大量增加。

6.3 高温炉及其温度控制器

6.3.1 化验室用的高温炉必须配有温度自动控制器,所用热电偶应与控制器表头规定的热电势相符合(可外接电阻调整)。

6.3.2 使用前须接好地线并检查断偶保护是否灵敏。高温炉应安装在牢固的台面上,控制器则尽量远离热源。

6.3.3 热电偶要插入炉膛的中部,并防止偶端与炉壁接触。开启电源前,应首先将控制器的控制指针调到所需温度,开启电源后应注意控制器指针是否反向。

6.3.4 高温炉升至规定温度后,控制器应自动控制并保温,否则应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6页/第1次修订

不得继续使用。

6.3.5 送入或取出灼烧物时,最好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炉膛底部应垫一耐火板(不要将灼烧物品直接放到炉膛底部,防止烧结在一起)。

6.3.6 禁止融熔和灼烧沉淀在同一炉内进行,不得在炉内灰化滤纸。容易飞溅的熔剂,更不能直接放在炉中融熔,要避免热电偶端被飞溅的融熔物玷污。6.3.7 控制器要定期进行检定。6.4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6.4.1 每月应检查一次叶片与锅壁、锅底的间隙。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检查一次。当间隙超过3mm±1mm,又无法调整时,应更换新锅或叶片。6.4.2 首次使用时,一定要检查机器的电器接线是否正确。

6.4.3 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带有电器控制箱的,后盖要盖好,防止灰尘进入。6.4.4 在操作中起落搅拌叶一定要轻起轻放。6.4.5做完试验后必须将锅内和搅拌叶擦拭干净。6.4.6 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6.5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6.5.1 每月应检查振实台的紧固螺丝,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查一次,松紧要适宜,台面要水平。与混凝土基座相连的地脚螺丝要固紧,以免开动后振实台来回移动位置。

6.5.2 做完试验后必须将设备擦拭干净。6.5.3 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6.6压力试验机

6.6.1 压力试验机每年至少请技术监督部门鉴定一次,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每半年与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或对比单位)进行一次破型对比。

6.6.2 压力机用油每年更换一次, 所用的油质应符合压力机说明书上的要求。6.6.3 经常检查储油箱的油量是否正常,油箱管接头有无松动,防止漏油、溢油等情况。

6.6.4 经常注意被动指针的弹性垫圈松紧是否恰当, 加荷过程指针运转是否平稳,如有抖动应检查原因,尤其注意测力摆杆仰程不准超过最大限度,指针旋转亦不准超过一周。

6.6.5 抗压夹具的球座应保持润滑、灵敏,夹具压板长62.5±0.1mm,宽度不小于化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B版/第18-17页/第1次修订

40mm,加压板面必须磨平。

6.6.6 使用完毕要彻底擦拭机器各部位,保持干净,套上罩子。6.7 抗折试验机

6.7.1 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查一次。

6.7.2 抗折试验机要保持水平安放,使用前要检查试验机的灵敏度。6.7.3 每季度应检查抗折夹具的尺寸和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6.7.4 更换夹具时,应先作对比试验。6.7.5 刀口上不准抹油,磨损后应及时更换。6.8 标准筛

6.8.1 更换新筛或筛子使用一定时间后,都要进行修正。一般修正差值在±0.2%范围内可继续使用;在±0.2~±0.5%范围内可采用修正系数的方法调整;差值超过±0.5%时应清洗,清洗后再校验修正;修正系数超出±0.80~±1.20%范围时,应更换新筛。

6.8.2 筛子应经常保持干净。常用的筛子可浸泡于净水中保存,一般在使用20~30次后须用0.3~±0.5mol/l的醋酸或食醋清洗。清洗时用毛刷轻轻由筛底向里按经纬线依次清洗,不得用毛刷由筛内向外刷洗,更不能无规则的任意乱刷,以免损坏筛网。应急处置措施

7.1机械伤害: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2物体打击:按《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3触电: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7.4灼烫:按《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执行。

6.化验员操作规程 篇六

一、须知

1、应熟练掌握化验项目的标准和规程,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2、熟练掌握各种化验仪器、工具、器皿的使用和保养方法,熟悉各种记录的填写和计算方法。

3、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工作前的准备

1、检查计量设备、仪器、器皿的计量合格证。无计量鉴定合格证或超过有效期者不得使用。

2、对控温的加热灼烧设备进行测温点的位置检查,并进行升温测试。掌握升温、控温温度分布及恒温区情况,均符合标准和规程要求时方可使用。

3、清洗玻璃仪器,达到目观无污痕,接触水后器壁不挂水珠。

4、为方便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差错,应将装试样所需的全部玻璃瓶和瓷制器皿预先编号,这些用具不用时应洗净放好。

三、正常操作

(1)使用相应测试项目的原始记录本,各栏目应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称取试样时,应预先在试样瓶内用小匙将试样进行充分搅拌,然后从瓶中分2-3次从不同部位采取,不能只从试样的表面采取,将称重的物料置于天平盘的中心位置上进行称量。

(3)称样时应查对样品标签、包装、样品粒度、数量等,如有不符合规定者应返回上道工序更正。

(4)实验时注意不能将液体漏入各种仪器内部,尤其是带电部分,防止引起火灾或电击。

(5)对电热恒温干燥箱等工作中产生高温的设备,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避免操作过程中被烫伤

(6)化验员进入化验室工作前,必须按有关要求,更换工作服,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7)电子恒温水浴锅应放在固定的平台上,电源电压必须与本产品要求的电压相符,电源插座应采用三孔安全插座,必须安装地线。使用前先将水加入箱内,水位必须高于隔板,切勿无水或水位低于隔板加热,以防损坏加热管。

(8)原始记录本上禁止填写与试验无关内容,更不得撤页,记录者应认真填写各种记录表,不得乱涂乱划,并在记录上签字。如确需修改时审核员必须在修改处盖章认可。

四、操作后应做的工作

1、搞好环境卫生,将化验仪器、器皿清理干净,摆放整齐。

2、按有关规定保存备查样品。

五、安全注意事项

1、试验过程中应严密掌握试验过程的变化情况,不许随意离开岗位。

7.美国实验室认可制度简介 篇七

这些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工作,大体可以包括: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公正、可靠的测量数据,依此作为管理部门制定法律和法规的依据,并以此来规范市场秩序;协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其竞争力;帮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安全性能,实现消费者对商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产品认证提供技术服务;以及为司法机关或行政管理部门在发生贸易纠纷或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时,做出调解或进行法律制裁;在与WTO成员发生贸易纠纷时,可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供有关测量数据,有助于争端的公正解决。当然,这些实验室的作用,只有接受政府或权威机构对其能力认可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其权威作用。

实验室作用日渐明显

当今,实验室认可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集中管理模式,这是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模式。另一类是分散管理模式。我国属于前者。我国实验室认可体系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下的“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统一负责实验室的资格认可和建立全国运作系统。委员会按ISO/IEC导则58《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认可体系-运作和认可的通用要求》建立起全国运作系统。美国实验室认可体系基本上属于分散型的。美国联邦、州、地方或私营企业执行着若干套认可方案。但是,无论采用什么系统形式,ISO/IEC导则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各国实验室认可制度的准则。

美国实验室认可制度分为三个层次

工业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对实施实验室认可计划十分重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美国对实验室认可制度的重视程度。1996年克林顿总统为了制造业中的一件小小的螺丝钉正式签署了一项美国法案,即《美国螺丝质量法案》。美国何以为此而大动干戈出台这一法案?事情正是由于美国民间和军方屡屡因螺丝质量不合格而引起一连串大设备和大建筑物遭到严重损坏,给军事工业和民间工业造成十分危险的后果,出现了意外的庞大开支。订立此法案,本质上是与实验室认可制度密切相关的。法案的第5节中,要求指定螺丝钉测试的实验室,此实验室必须申请“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执行的《美国自愿性实验室认可方案(NVLAP)》的认可,或申请与NVLAP互认机构的认可。这就是说,凡是美国使用的螺丝钉,不管是进口的还是本地生产的,它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决不能含糊。进口到美国的螺丝钉供应商,必须进行各种规定的试验,丝毫不敢懈怠。这是美国法案的严格决定。

众所周知,美国实验室的认可方案的执行方法与大多数国家有所不同。其它国家把这些权力赋予權威的公众组织或政府某种程度参与的机构来执行。可是美国的实验认可方案,则由各级政府和私营机构来共同进行管理。

绝大多数的美国实验室所实施的认可方案,都是为了满足政府和私人公司的特殊需要而进行的,它们实施不同形式的认可方案。评定实验室能力的流程各不相同。基本上分三个层次:

联邦政府实验室认可方案

在美国联邦政府之内,各实验室认可方案有很大不同。美国实验室认可方案由各级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管理。美国所采取的不是集中管理的模式。

《全国自愿性实验室认可方案,NVLAP》是一个综合性的认可方案。此方案列于“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手册150(2001年版本)》中。此方案与ISO/IEC导则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基本内容相一致。NVLAP适用于官方和私营的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包括:商用实验室、工厂内部实验室、大学实验室,以及联邦、州、地方政府实验室。NVLAP对实验室的认可,由颁发两个证书来证明:一是认可证书;二是认可范围说明书。

NVLAP标识语(LOGO)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所办理的联邦注册标志。NIST和联邦政府有权控制使用此标识语。此标识语的使用权利授予已经过NVLAP认可的实验室。实验室在宣布他们认可状况时,以及给出的试验报告和校准报告上,可以有权使用标识语。但是,NIST 保留控制此标识语的使用质量的权利。

除NVLAP外,在美国还有其它认可方案,有的只针对实验室资格进行最小限度的审核,有的只是指定实验室进行最初产品的筛选服务,而其重要的测试数据,还得请联邦政府实验室提供。如美国国防部(DOD)的国防后勤局(DLA),只对有能力测试后勤局所需产品的实验室进行认可。国防部的实验室认可方案只对有能力为政府提供产品的机构开放。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实验室认可方案

大多数情况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要求某些产品,必须通过认可机构(实验室)的检验或测试来管理产品。例如,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建筑材料和电气材料进行管理时,规定这些材料必须通过测试的检查,并加贴已认可的实验室的标志。或者与上面联邦政府管理方案一样,指定一些实验室为产品的符合性试验,作一定的监督和筛选方面的辅助工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实验室,专门负责提供重要的测试数据。

同联邦政府一样,州一级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要求,在不同认可方案中也各有不同。有些方案的认可范围十分全面周到,而另一些方案,只是对实验室能力进行部分认可,过程简单,项目单一。

私营实验室认可方案

美国私营认可团体也管理着实验室认可方案。它协助实验室保持其能力,协助某一行业以承诺自我保证的形式而避免政府进行管制,帮助政府机构执行法规,如从事建筑产品的检测等。美国血库协会(AABB)运作一个血库和输血服务的认可方案,此方案获得许多州政府的认可和采用。又如:美国病理学院(CAP)的方案是对医院和独立医疗实验室进行认可,CAP方案被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VA)用于保证VA医疗设备的质量。美国实验室认可协会(A2LA)所运作的一个认可方案在多个检测领域可对实验室进行认可。

美国致力于实验室认可制度多边合作

现在,美国正积极致力于政府之间签订的双边或多边协议,使测试数据得以互认。这些协议要求任一方接受其它方认可实验室所产生的测试数据。各方认可实验室测试能力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实现这些协议的保障。这种多边协议的例子之一,就是《国际易变质食品运输及其使用特殊设备运输协议(ATP)》。ATP是一个多边协议,它规定了易变质食品运输设备的测试和使用标准。美国农业部(USDA)根据ATP要求,对测试站和实验室进行认证。这些团体可以颁发美国ATP证书,这些证书会得到其它ATP签署国的认可。这些成员国中有:澳大利亚、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摩洛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和南斯拉夫等。

NIST的《全国自愿性实验室认可方案(NVLAP)》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家测试机构协会(NATA)、新西兰的测试实验室注册委员会(TELARC)、加拿大标准委员会(SCC)之间分别签署了双边协议。根据这些协议,其中一方认可实验室所得数据在其它方应予认可。

实验室认可制度是国际上保证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这项制度的推行,在美国得到高度的重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这种措施能保证:可以用认可实验室的可靠测试数据来提高政府主管机关制定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的水平,并以此来规范商品市场的秩序;可以协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实验室认可制度正在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上一篇: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知足,快乐之源下一篇:满山的灯笼火把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