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环保工作总结

2024-10-02

商务局环保工作总结(精选5篇)

1.商务局环保工作总结 篇一

环保水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今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双年”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丽宝安的目标,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牵引、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克难攻坚,为“两区一中心”建设提供了环保水务支撑。

一、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我区去环保实绩考核排名全市第三,获得“进步奖”;在全市率先编制并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1+5文件”,统筹水、气、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下达175项攻坚任务,编制区、街道两级考核实施方案,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红、黄、绿管理,及时督查督办;19个社区成功创建宜居社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13家单位申报创建“深圳市绿色单位”;我局被评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

(二)河流治理大会战稳步推进。经市政府同意,与市水务局联合印发大会战工作方案,明确了“1·3·8”工作计划,即1年内完成河流调查摸底和管养全覆盖;3年内完成638公里污水支管建设,完成新圳河、西乡河2条重点河流综合治理;8年内完成6条重点河流综合治理。2013-2015年动工实施35个项目,投资估算40亿元。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治河治污的重要抓手,区几套班子领导亲力亲为,各级河长积极上岗履职,区主要领导召开河长制专题会议7次,区分管领导召开指挥部会议9次,协调解决问题30多宗。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总投资16.13亿元的10个治河项目获市发改委批复,年内下达资金计划9200万元,居各区首位。66条大小河涌于10月实现日常管养全覆盖,先后查处涉河违法行为172宗,拆除河道蓝线范围存量违建114宗,面积29650平方米。承担市区政府投资项目70个、总投资59.39亿元,年内累计完成投资7.78亿元,完成茅洲河界河试验段、新圳河口红树林湿地等一批治河工程,新增污水管网48公里,污水处理率提高至78%。

(三)转型服务加速提效。大力开展污染减排,削减cod45698吨、氨氮6515吨,关停企业16家,超额完成市下达减排任务;发挥环境倒逼作用,淘汰低端劣质企业189家;帮助15家拟上市企业完善环保手续,对137个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行政审批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间的三分之一,办理环评审批5869宗;否决建设项目498宗,否决率达到8.1%,从源头限制低端劣质企业落地。

(四)执法监管及时到位。将8宗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公安机关;520家年产废物10吨以上企业完成规范化验收,110家日排放废水100吨以上企业百分百在线监控;完成3家铅蓄电池企业、18台10蒸吨以上的高污染锅炉和30家voc企业污染整治任务;204家重金属排放企业全部完成表3标准的换证工作,并纳入环保诚信分级评定,关停重金属排放企业30家;建立老虎坑和福永污泥填埋场两个环境监督委员会,创新社会监管模式;修订完善有奖举报办法,激发市民参与环境违法监督;下达限期治理任务36宗,下发污染整改通知书942宗,做出行政处罚634宗、罚款4086.6万元,金额全市第一。

(五)城市安全保障有力。调处环境信访事件5921宗,妥善处置4起环境突发事件;积极应对54次暴雨、9次强台风袭击,全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20**年底统计在册的95个易涝点中,54个易涝点整治项目列入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年内完成12个;45个易涝点整治项目列入区政府投资计划,年内下达资金计划15个;安全供水4亿吨;完成193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86,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分别提高至99%、93%、46%。

(六)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领域的规章制度13项,自觉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各项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探索移动执法,将内部审批、执法系统与区监察局进行数据对接,接受在线监督,严格控制审批、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建立绩效考核电子督查系统,落实每周五汇总上报重难点工作机制,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组织环保水务行政执法、河长及助理等专题培训,深入开展环保水务宣传,在各级媒体刊登209篇环保水务新闻报道,其中专版23个。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环境质量提升任务十分艰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薄弱,4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66.5万吨/天,而全区日产污水量达100万吨/天,缺口33.5万吨/天;全区建成污水管1062公里,按十二五目标还需新建1877公里。全区66条河流有64条河流水质为劣ⅴ类,其中茅洲河先后被央视、人民日报曝光。受输入性污染源及施工工地、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压力较大;声环境质量较差,涉声信访投诉急剧上升。二是环保审批监管执法遭遇新问题。新商事登记制度实施后主动申报环保审批的数量大幅减少,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项目给审批带来巨大压力。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技术目前仍不够成熟,整治效果不稳定,治理工作难度大。电镀表三标准执行后,涉刑事的环境违法案件增多。三是环保水务工作难度进一步凸现。污水处理污泥外运问题突出,4座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常出现异常情况,引发连锁问题。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信访投诉及群体性上访大幅提升。全市供水管理体制和原水销售格局改变后,长流陂、罗田水库原水销售量急剧下降、收不抵支,运转出现困难。四是干部队伍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跟年初的计划相比,部分工作进度仍不尽如意,受到市、区相关部门督办。干部队伍的开拓进取精神、主动履职意识、工作落实效率与新形势下环保水务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年工作计划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特区一体化新三年计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区委区政府实施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第一年。明年我局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五届三次会议和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按照“规划落实年”和“群众路线年”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宝安的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河流治理大会战为重点,以审批监管执法为手段,深入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在高水平规划、精细化管理、创造性落实上下功夫、做文章,全面提升环保水务工作水平,不断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努力为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建设提供环境资源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城区环境提升步伐。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以水、气、声为重点,强力推进城区环境质量提升工作。一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机制。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挥棒作用,统筹全区力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党政领导班子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作为考核重要内容及干部任免奖惩重要依据。建立完善区、街道两级生态文明考评机制,对5大类19项考核指标实行红、黄、绿管理,对175项细化任务进行每月评估督办、重点攻坚,争取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二是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落实40项空气环境提升措施,重点对工地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餐馆油烟及工业锅炉等领域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在明年底全区pm2.5年均浓度低于38微克/立方米。三是强化噪声污染重点区域整治。落实20项噪声污染重点区域整治措施,完成50处噪声污染重点区域综合整治。今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双年”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丽宝安的目标,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牵引、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克难攻坚,为“两区一中心”建设提供了环保水务支撑。

一、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我区去环保实绩考核排名全市第三,获得“进步奖”;在全市率先编制并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1+5文件”,统筹水、气、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下达175项攻坚任务,编制区、街道两级考核实施方案,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红、黄、绿管理,及时督查督办;19个社区成功创建宜居社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13家单位申报创建“深圳市绿色单位”;我局被评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

(二)河流治理大会战稳步推进。经市政府同意,与市水务局联合印发大会战工作方案,明确了“1·3·8”工作计划,即1年内完成河流调查摸底和管养全覆盖;3年内完成638公里污水支管建设,完成新圳河、西乡河2条重点河流综合治理;8年内完成6条重点河流综合治理。2013-2015年动工实施35个项目,投资估算40亿元。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治河治污的重要抓手,区几套班子领导亲力亲为,各级河长积极上岗履职,区主要领导召开河长制专题会议7次,区分管领导召开指挥部会议9次,协调解决问题30多宗。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总投资16.13亿元的10个治河项目获市发改委批复,年内下达资金计划9200万元,居各区首位。66条大小河涌于10月实现日常管养全覆盖,先后查处涉河违法行为172宗,拆除河道蓝线范围存量违建114宗,面积29650平方米。承担市区政府投资项目70个、总投资59.39亿元,年内累计完成投资7.78亿元,完成茅洲河界河试验段、新圳河口红树林湿地等一批治河工程,新增污水管网48公里,污水处理率提高至78%。

(三)转型服务加速提效。大力开展污染减排,削减cod45698吨、氨氮6515吨,关停企业16家,超额完成市下达减排任务;发挥环境倒逼作用,淘汰低端劣质企业189家;帮助15家拟上市企业完善环保手续,对137个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行政审批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间的三分之一,办理环评审批5869宗;否决建设项目498宗,否决率达到8.1%,从源头限制低端劣质企业落地。

(四)执法监管及时到位。将8宗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公安机关;520家年产废物10吨以上企业完成规范化验收,110家日排放废水100吨以上企业百分百在线监控;完成3家铅蓄电池企业、18台10蒸吨以上的高污染锅炉和30家voc企业污染整治任务;204家重金属排放企业全部完成表3标准的换证工作,并纳入环保诚信分级评定,关停重金属排放企业30家;建立老虎坑和福永污泥填埋场两个环境监督委员会,创新社会监管模式;修订完善有奖举报办法,激发市民参与环境违法监督;下达限期治理任务36宗,下发污染整改通知书942宗,做出行政处罚634宗、罚款4086.6万元,金额全市第一。

(五)城市安全保障有力。调处环境信访事件5921宗,妥善处置4起环境突发事件;积极应对54次暴雨、9次强台风袭击,全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20**年底统计在册的95个易涝点中,54个易涝点整治项目列入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年内完成12个;45个易涝点整治项目列入区政府投资计划,年内下达资金计划15个;安全供水4亿吨;完成193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86,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分别提高至99%、93%、46%。

(六)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领域的规章制度13项,自觉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各项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探索移动执法,将内部审批、执法系统与区监察局进行数据对接,接受在线监督,严格控制审批、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建立绩效考核电子督查系统,落实每周五汇总上报重难点工作机制,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组织环保水务行政执法、河长及助理等专题培训,深入开展环保水务宣传,在各级媒体刊登209篇环保水务新闻报道,其中专版23个。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环境质量提升任务十分艰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薄弱,4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66.5万吨/天,而全区日产污水量达100万吨/天,缺口33.5万吨/天;全区建成污水管1062公里,按十二五目标还需新建1877公里。全区66条河流有64条河流水质为劣ⅴ类,其中茅洲河先后被央视、人民日报曝光。受输入性污染源及施工工地、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压力较大;声环境质量较差,涉声信访投诉急剧上升。二是环保审批监管执法遭遇新问题。新商事登记制度实施后主动申报环保审批的数量大幅减少,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项目给审批带来巨大压力。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技术目前仍不够成熟,整治效果不稳定,治理工作难度大。电镀表三标准执行后,涉刑事的环境违法案件增多。三是环保水务工作难度进一步凸现。污水处理污泥外运问题突出,4座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常出现异常情况,引发连锁问题。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信访投诉及群体性上访大幅提升。全市供水管理体制和原水销售格局改变后,长流陂、罗田水库原水销售量急剧下降、收不抵支,运转出现困难。四是干部队伍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跟年初的计划相比,部分工作进度仍不尽如意,受到市、区相关部门督办。干部队伍的开拓进取精神、主动履职意识、工作落实效率与新形势下环保水务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年工作计划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特区一体化新三年计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区委区政府实施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第一年。明年我局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五届三次会议和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按照“规划落实年”和“群众路线年”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宝安的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河流治理大会战为重点,以审批监管执法为手段,深入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在高水平规划、精细化管理、创造性落实上下功夫、做文章,全面提升环保水务工作水平,不断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努力为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建设提供环境资源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城区环境提升步伐。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以水、气、声为重点,强力推进城区环境质量提升工作。一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机制。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挥棒作用,统筹全区力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党政领导班子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作为考核重要内容及干部任免奖惩重要依据。建立完善区、街道两级生态文明考评机制,对5大类19项考核指标实行红、黄、绿管理,对175项细化任务进行每月评估督办、重点攻坚,争取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二是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落实40项空气环境提升措施,重点对工地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餐馆油烟及工业锅炉等领域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在明年底全区pm2.5年均浓度低于38微克/立方米。三是强化噪声污染重点区域整治。落实20项噪声污染重点区域整治措施,完成50处噪声污染重点区域综合整治。

(二)以茅洲河整治为重点,强力推进河流治理大会战。加强协调,突出重点,抢抓进度,努力形成科学治河、依法治河、全民爱河的局面。一是加快推进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按照“查、控、治”的整治思路,首先摸清流域入河污染源、排水管网等基础数据,逐步开展河道管理范围违章建筑和流域内非法养殖的清理,强力推进江碧工业区的园区化管理和综合整治,启动示范河流整治工作。二是不断加强工作协调力度。不断加大攻关协调力度,继续派出专人进驻市发改委,全力争取市里的资金、项目和审批支持,重点推进10项水环境治理工程,力争明年有5个泵站、3个污水管网项目动工。三是发挥各级河长作用。落实各级河长、段长职责,用活考核机制,推动各级河长各显神通统筹加快河流治理,每月至少巡河一次,牵头做好治河项目推动、征地拆迁、河流管养等工作。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持续推进新圳河、西乡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5项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力争塘下涌、虾山涌等4座排涝泵站以及上寮河上游段综合整治工程、排涝河截污工程动工,完成21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实施新桥河生态补水,修复完善河道安全防护栏。五是做好河流整治基础性工作。对河流水质实行每月监测,严格规定流域内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常规监测频次;优先实施污水管网接驳工程,发挥现有管网效益,力争减少5%入河污水量,明年6月前移交所有已建管网,完成12个排水达标小区创建任务。严控蓝线范围内违章建筑,推进河道管理范围内存量违章建筑清拆;全面清理违章养殖。

(三)以监管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环境倒逼作用。一是深化环保审批制度改革。以便民提效为宗旨,不断创新和优化审批工作方法,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积极为企业服务。二是严把环保准入关。对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不符合产业导向、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企业,一律不予环境影响审批。对于旧改类项目,引入第三方环境影响预评估,增加审批决策的科学性。三是贯彻落实两高司法解释。加大两高司法解释宣传和环境违法案件媒体曝光力度,健全与司法机关的联动机制,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严查严罚。四是推进电镀行业污染整治。建立重污染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及规范化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表三标准,完成重金属减排任务,强化重金属企业监管,实现电镀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五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对茅洲河流域重污染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线只出不进,严格执行八项环保监管措施,重点打击五类违法排污行为,全年关停15家重污染企业。六是健全有奖举报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发放奖金,努力形成全民大监管的氛围。

(四)以制度落实为保障,不断夯实城市安全基础。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认真做好供水、三防、环境安全应急、信访和在建工程安全工作。一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深入开展保水缸行动,加强水源保护区监管,实施应人石河、九围河综合整治等2项“保水缸”工程;开展全区水资源安全评估及对策措施研究;启动宝安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一期),加快推进空港新城水源及供水工程、铁长支线水源工程及配套设施前期工作;加强工业企业节水管理,确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以上,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至90%以上,完成4个节水型小区创建任务。二是深入细致做好三防工作。按照“五个一”要求不断加强基层三防能力建设;编制完善全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和管理,争取年内完成47个易涝点整治;扎实开展三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做好台风暴雨防御工作。三是保障环境安全应急。加强环境风险排查管理,加大环境隐患问题整改力度;落实“一企业、一预案”制度,严格环境危险品管理,规范工业废物安全处置,坚决防止重大环境安全事故发生。四是认真做好环境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包案处理机制,及时妥善调处整改好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群众的环境权益。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化工作深度广度。一是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总台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课题研究,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和资产负债表,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二是开展环保进社区。每个街道选取1-2个社区开展环保“五进”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对企业承租厂房、环保监管、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基层阵地作用。三是开展环保进企业。建立重点企业环保扶持库,对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总部基地、战略性新兴企业、纳税大户等5类179家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提供一对一特色化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四是探索建立企业环保主任制度。要求辖区纳管污染企业设立一名环保主任,统筹企业环保宣传、监理和污染防治措施等工作。五是实施排水管网管养全覆盖。开展宝安区水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研究,梳理完善排水专项规划;完成污水源头和社区排水管网普查,摸清污染源和社区排水管网底数,修编完善社区排水管网规划,落实社区排水管网管养经费,实现全区排水管网管养全覆盖。六是推进江碧工业区电镀示范园区建设。全面梳理江碧工业区供水、排水系统,实施工业、生活用水水表分离,实现排水管网明渠明管。建设江碧工业区污水集中处理示范工程,实行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废水集中收集排放。

(六)以群众路线教育为主线,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着眼廉洁高效、创新务实,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氛围。通过深入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环保水务工作方针、政策,学习业务理论知识以及业务操作和工作技能,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二是真抓实干,提升执行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摸透实情、找准问题、把握需求、改进服务。落实高水平规划引领要求,全方位推行精细化管理,对重点工作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不断健全完善电子绩效考核机制,落实科室业务难题“一周一报”、街道业务事项“两周一报”制度。三是转变作风,提升公信力。严格遵守廉政建设规定和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党员领导班子带头作用,开展干部工作绩效约谈,加强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增强纪律观念和廉洁自律能力,继续研究探索移动执法、微观反腐,深化工程、执法领域拒腐防变。四是大胆实践,提升创造力。深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以深化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不断创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力促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建立健全多维立体的宣传机制,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河流治理大会战等重点工作的宣讲力度。

2.商务局环保工作总结 篇二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务院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经贸委近期推出的“三绿工程”都对我国饭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 由于我国加入了WTO和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 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 绿色消费已逐渐成为今后消费的主流。

绿色饭店明确要求, 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 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 其核心是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 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饭店的环境状况与饭店产品质量有密切关系, 这是饭店行业与其他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一个较大的差异。饭店的环境, 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水的质量、噪声状况, 绿化状况等直接构成了饭店产品, 是饭店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的饭店首先是一个产品质量管理良好的饭店。

如何管理好饭店的产品质量, 真切做好饭店绿色环保工作?

1 转变观念

安全、节能、绿色、环保, 是新时代对品质的要求。

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最初的坏环境是由局部的环境破坏所致。1987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第一次将环境问题与发展联系在一起。明确指出, 目前严重的环境问题, 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然而, 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是由发展观念决定的。发展观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及对价值的追求, 因此, 发展观是与人类社会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观念密切相关, 它们互相影响, 共同决定着人类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所以环境问题的解决, 根本还在于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包括消费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直到整个世界观的转变。而环境管理却可以通过建设一种环境文化来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服务, 绿色饭店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方法。

2 深化绿色饭店

绿色饭店作为宾馆饭店业的一个经营理念, 其目的是引导社会公众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 倡导“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以及“替代”的绿色消费。倡导同一个客人可以对一次性用品拖鞋、清洁用品等多次使用;同一个客人可以减少床单、被套、茶杯、毛巾等洗涤次数;此外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减少肥皂、口杯等包装、封条;饭店使用无污染的物品或再生物品, 节约资源。

但仅有此是不够的, 饭店在深化创绿上还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首先, 管理体系和经营活动中, 政策和实践, 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担。增强环境因素的识别能力, 特别是在废水、废物排放, 水和能源方面的管理的认真调研和分析。饭店的新建、提升和改建中要导入环境识别系统与环境控制系统, 即要有宏观战略方针, 又要有切实可行的微观战术策略。

环境保护和绿色创建不能等同于简单意义上的省钱。

环保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

其次, 要立足本职。要把环保和绿色当做是人生、是事业、是使命。在日常的管理、经营和服务活动中, 要以安全为前提, 认真做好节能、环保、绿色三件事。要站在经营者的角度考虑我能为客人创造和提供哪些绿色环保项目。除要做好电、水、排放的管理, 还要有绿色服务, 如:提醒客人用餐适度消费避免浪费;多吃蔬菜少吃肉, 更有利健康, 又减少破坏生态平衡;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多穿不用烫仍然得体的衣物, 例如T恤, 可以省电等等。在员工培训方面, 教育员工多走楼梯健康身体, 少乘电梯节约能源;客房温度设置, 冬天南面客房比北面客房调低降低2度, 夏天则北面客房比南面客房调低2度;冬日尽量为客人拉开厚窗帘, 保证充足的日光和取暖 (特殊情况和午睡例外) , 夏日则将外出的OCC房和VAC房主动拉上遮阳的厚窗帘, 积极利用和把握好日光能。客房部和工程部门要积极配合, 计划做好风管的保养、清洗、杀菌, 既能有效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 节能降耗, 又能保障提供安全、清洁的绿色空气;绿化环境;合理安排计划卫生, 减少各类化学清洁剂的使用和排放等等。真正的把环保和创绿当作己责。

第三, 通过建设绿色饭店并把自己的努力与社会公众及时沟通。积极承担公益职责, 采取视觉冲击, 利用多形式, 多载体全方位导入健康的生存理念、节电节水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提高民众对创绿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对于宾客在饭店消费的绿色行为, 要给以回赠褒奖, 明确的告诉客人其环保行为和绿色消费, 支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节约了可贵的资源, 行为高尚和值得尊敬, 并应该给于纪念奖励。利益不能只关乎于一方, 绿色环保是社会、企业、个人利益相容体。此举, 不尽能增进绿色公益行为, 同时还能为饭店在生态旅游者这一日益壮大的市场中赢得极大地竞争优势。

3.环保局环保工作总结 篇三

20**年,我市环保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佛山”为目标,制定计划,落实方案,创新考核、强化监督,全面掀起了新一轮治水治气、促进环境质量提升工作热潮,各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势推进,总量减排、生态市创建、创模复核三大任务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新发展。

一、20**年环保工作主要进展和成效。

(一)大力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和环保工作机制,环保优化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明确提出要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强化环保综合决策、严格环保责任考核和出台有利于了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出台环保责任制考核办法,促进环保重点工作落实有了新举措。为有效地推动我市以治水、治气为重点的环保任务和工程措施的落实,今年我市推出了最严格的环保责任制考核制度,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办法强化环保工作的督办和考核。7月中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佛山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办法》,市环委会印发了《佛山市环境保护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暂行办法》、《佛山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计分方法》、《佛山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指标细则》以及《佛山市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配套文件。从7月起,对五区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实行环保责任制考核。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重视日常与坚持长效相结合,分为季度考核和考核,考核实行经济奖惩和行政问责并重,通过建立环保考核金、环保奖励金和挂牌督办制度等,将考核任务、督办问题的完成情况与经济奖惩责任追究挂钩。近半年来,全市各区按照市的统一部署,成立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确保了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和重点环保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二是健全环委会建设,环保统筹协调和统一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去年8月,我市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整合取代了多年来先后设立的环境保护各领域的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实现了环保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监管。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环委会的建设,明确了专职领导、设立了专门科室,具体负责环委会的日常工作和环保责任制考核的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工作。从8月起由市环委会牵头,组织市委、市政府督查科、市监察局和相关部门每星期四天到各区进行现场督查,并印发督查通报,强化重点工作的督办,促进任务完成。组织召开了环委会专家年会,对近一年来的环保工作进行了诊断把脉,专家们分别对我市水环境整治、大气环境整治、固废治理及生态保护四方面工作出谋献策,总共提出了41项建议,其中市环委会采纳37项,并将建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环保工作机制体制创新。

三是环保引领产业优化,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作用不断显现。一方面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主动服务,严格准入。一年来按照严把源头、控制总量、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审批原则,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引导产业优化发展。同时全力抓好规划环评工作的落实,以规划环评引导项目审批和产业建设。督促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广东佛山高明沧江工业园的规划环评完成,促进佛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佛山新城中德工业服务区的规划环评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以治水治气为抓手,结合新一轮“三旧改造”工作,把村级工业区连片改造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纳入环保责任考核,全力推进。目前全市村级工业园改造示范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禅城区奇槎、鄱阳工业片区、大富印花城等地的连片改造也通过进驻工作组等方式加快推进。

(二)全面动员,出台措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新发展。一是出台治水工作方案,确保治水任务落实。今年初省政府下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召开了广佛跨界区域水污染整治工作现场会,并将广佛交界区域水污染整治列为省挂牌督办项目,为抓好贯彻落实,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佛山市实施工作方案》。整个《工作方案》以“水质稳定改善”为目标,遴选了271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8.64亿元。同时还将水环境整治目标任务、进度要求进行了具体的分解落实,尤其是广佛交界区域水污染整治任务已明确落实到了各区、各镇和具体责任人。

为加强对重点污染河涌整治工作的统筹指导。还组织编制了《佛山市重点河涌“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和《佛山市重点河涌“一河一策”编制大纲》,明确重点河涌整治方案编制的具体要求,并邀请治水专家介绍国内外河涌整治的相关技术和成功案例,为各区镇开展河涌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引,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两个多月的基础调查和分析研究,目前我市第一批共42条重点河涌的“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已完成,整治工作也正式启动,剩下的第二批要求明年3月底完成“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此外,为确保河涌整治工作落实到位,我市还建立了重点河涌涌长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

二是强化检查督促和信息公开,确保治水工作按计划推进。为确保治水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时间进度推进,我市切实加强水污染整治工作的检查督促。一是制定《佛山市环境保护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暂行办法》,对重点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8月初明确了今年市挂牌督办的十大水污染整治重点项目并向媒体公布。二是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问题的督查督办。近半年来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专题督办和开展巡查等方式,全面加强了水污染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实施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从7月开始每月对广佛跨界区域40多条主干内河涌的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推进全市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20**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评估工作,启动三水大塘工业园、高明危废处置中心和南海万顷洋农艺园等6个项目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工作。20**年,我市环保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佛山”为目标,制定计划,落实方案,创新考核、强化监督,全面掀起了新一轮治水治气、促进环境质量提升工作热潮,各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势推进,总量减排、生态市创建、创模复核三大任务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新发展。

一、20**年环保工作主要进展和成效。

(一)大力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和环保工作机制,环保优化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明确提出要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强化环保综合决策、严格环保责任考核和出台有利于了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出台环保责任制考核办法,促进环保重点工作落实有了新举措。为有效地推动我市以治水、治气为重点的环保任务和工程措施的落实,今年我市推出了最严格的环保责任制考核制度,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办法强化环保工作的督办和考核。7月中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佛山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办法》,市环委会印发了《佛山市环境保护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暂行办法》、《佛山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计分方法》、《佛山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指标细则》以及《佛山市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配套文件。从7月起,对五区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实行环保责任制考核。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重视日常与坚持长效相结合,分为季度考核和考核,考核实行经济奖惩和行政问责并重,通过建立环保考核金、环保奖励金和挂牌督办制度等,将考核任务、督办问题的完成情况与经济奖惩责任追究挂钩。近半年来,全市各区按照市的统一部署,成立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确保了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和重点环保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二是健全环委会建设,环保统筹协调和统一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去年8月,我市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整合取代了多年来先后设立的环境保护各领域的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实现了环保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监管。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环委会的建设,明确了专职领导、设立了专门科室,具体负责环委会的日常工作和环保责任制考核的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工作。从8月起由市环委会牵头,组织市委、市政府督查科、市监察局和相关部门每星期四天到各区进行现场督查,并印发督查通报,强化重点工作的督办,促进任务完成。组织召开了环委会专家年会,对近一年来的环保工作进行了诊断把脉,专家们分别对我市水环境整治、大气环境整治、固废治理及生态保护四方面工作出谋献策,总共提出了41项建议,其中市环委会采纳37项,并将建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环保工作机制体制创新。

三是环保引领产业优化,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作用不断显现。一方面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主动服务,严格准入。一年来按照严把源头、控制总量、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审批原则,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引导产业优化发展。同时全力抓好规划环评工作的落实,以规划环评引导项目审批和产业建设。督促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广东佛山高明沧江工业园的规划环评完成,促进佛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佛山新城中德工业服务区的规划环评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以治水治气为抓手,结合新一轮“三旧改造”工作,把村级工业区连片改造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纳入环保责任考核,全力推进。目前全市村级工业园改造示范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禅城区奇槎、鄱阳工业片区、大富印花城等地的连片改造也通过进驻工作组等方式加快推进。

(二)全面动员,出台措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新发展。一是出台治水工作方案,确保治水任务落实。今年初省政府下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召开了广佛跨界区域水污染整治工作现场会,并将广佛交界区域水污染整治列为省挂牌督办项目,为抓好贯彻落实,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佛山市实施工作方案》。整个《工作方案》以“水质稳定改善”为目标,遴选了271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8.64亿元。同时还将水环境整治目标任务、进度要求进行了具体的分解落实,尤其是广佛交界区域水污染整治任务已明确落实到了各区、各镇和具体责任人。

为加强对重点污染河涌整治工作的统筹指导。还组织编制了《佛山市重点河涌“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和《佛山市重点河涌“一河一策”编制大纲》,明确重点河涌整治方案编制的具体要求,并邀请治水专家介绍国内外河涌整治的相关技术和成功案例,为各区镇开展河涌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引,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两个多月的基础调查和分析研究,目前我市第一批共42条重点河涌的“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已完成,整治工作也正式启动,剩下的第二批要求明年3月底完成“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此外,为确保河涌整治工作落实到位,我市还建立了重点河涌涌长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

二是强化检查督促和信息公开,确保治水工作按计划推进。为确保治水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时间进度推进,我市切实加强水污染整治工作的检查督促。一是制定《佛山市环境保护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暂行办法》,对重点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8月初明确了今年市挂牌督办的十大水污染整治重点项目并向媒体公布。二是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问题的督查督办。近半年来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专题督办和开展巡查等方式,全面加强了水污染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实施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从7月开始每月对广佛跨界区域40多条主干内河涌的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推进全市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20**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评估工作,启动三水大塘工业园、高明危废处置中心和南海万顷洋农艺园等6个项目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工作。

(三)多管齐下,强势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形成了齐抓共管新局面。一是以细化分工和制度创新为抓手,全面铺开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市印发了《佛山市天更蓝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并将大气污染重点工作任务纳入《佛山市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区各镇(街)各部门并实施考核。同时,按照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的相关要求,编制了《佛山市关于实施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若干意见》,铺排好大气综合整治工作。

二是以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为基础,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继续推进南海发电一厂降氮脱硝工程,推进工业锅炉燃料结构清洁化。20**年,我市共提前淘汰(改造)了4吨以下和使用8年以上的10吨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小锅炉,共计超过2700多台。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完成全市334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监管企业。加强陶瓷行业污染整治的专题调研,组织编制了《佛山陶瓷行业废气排放及治理情况调研报告》和《佛山陶瓷行业〈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方案》,为企业执行新标准排放要求提供技术指南支撑。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今年全市共有113家企业通过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评估,48家企业通过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验收,并对不按要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开出了全省第一笔罚单,处罚金额达到45万元。

三是以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为突破口,推动移动源污染控制。按计划有序的推进公务类黄标车、公共服务类黄标车、营运类黄标车淘汰工作。20**年,全市累计淘汰黄标车约7.6万辆,淘汰率37.2%。“以奖促治”推进提前淘汰车辆奖励补贴工作,共受理申报奖励资金业务约15451宗,累计发放奖励补贴资金约1.6亿元。继续铁腕整治黑烟车,实施《佛山市公众举报黑烟车奖励暂行办法》,我市整治黑烟车专项行动累计检查车辆9548辆,其中尾气超标2810辆,不达标率为29.4%。受理公众举报黑烟车约712宗。全面推广使用粤ⅳ标准车用汽油及国ⅳ标准车用柴油,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全市推广黄标车“闯禁”实行电子抓拍系统,利用原有电子警察系统,包括电子抓拍摄像装置、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和交警综合执法平台开展工作。通过电子抓拍处罚,推进黄标车淘汰进度。

四是以建筑扬尘控制为重点,遏制扬尘污染。我市出台《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建施工工地和道路与管线施工等扬尘污染防治要求,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将城市扬尘控制纳入全市,各区大气整治环保责任考核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强我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四)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总量减排、生态市创建、创模复核三大任务进展顺利。

一是攻重点,拓领域,确保减排任务完成。我市谋划全局,印发了《佛山市2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铺排20**年总量减排的各项工作,列出来约150个项目为20**年减排的重点工程项目。组织编制《佛山市“十二五”总量减排中期评估报告》,深入剖析了全市及各区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总量减排完成任务。强化督查力度,重点对污水厂及配套管网完善、脱硝工程建设、减排设施运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进展实施督查督办,开展减排预警机制,及时对减排工作滞后、有可能影响全年减排目标完成的地区和单位实施预警。我市20**年纳入减排计划的重点项目全部完成,项目涉及城镇生活污水厂建设及管网完善、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及回用、涉水行业结构关停、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业锅炉窑炉关停和新建脱硝设施、天然气清洁能源替代、火电(含热电联供)企业取消脱硫旁路及新建脱硝设施。二是积极努力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做好生态市、生态区指标资料档案整理的衔接,根据各区的创建进展和成效,推荐条件较好的南海区和顺德区率先申报省级生态区。指导和督促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四区积极开展20**年第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村)的申报工作。今年有9个镇(街道)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镇(街道)申报广东省生态乡镇、11个村(居)申报国家级生态村、40个村(居)申报广东省生态村。推动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委托编制《佛山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实行“以奖促治”,开展佛山市农村环境保护专项奖励资金申请项目审核验收工作。牵头制定《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佛山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和进一步加强相关区域环境管理的意见》,指导各区做好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修订,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完善环境管理。

三是按计划抓好模范城市复核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制度落实。继续抓好完善创模复核的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对五区15个重点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抓好模范城市复核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开展“一企一档”资料整理工作,通过资料审核及现场检查,20**年,我市共完成548家市终审企业资料复审工作,其中关停并转企业64家,已对388家企业开展现场审核,其余96家正进行资料复审工作。

(五)创新环境管理方式,强化环境监察监测,环境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一是创新环保监察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全市全面开展了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市区镇联动的网格化环境执法机制,将辖区内重点监控企业和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统一执法规范,明确监管人员,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进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佛山市作为20**年广东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建设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全市推进执法的信息化能力提升,全面开展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工作。通过创新监察手段,全面提高执法效能。开展打击非法倾倒陶瓷废浆渣联合执法行动、跨市联合对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全市陶瓷行业的专项排查,开展大气环境质量的飞行检查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及环境安全大检查行动20**年,全市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31245人次(数据不包括顺德区,以下类同),现场检查企业18652厂次,立案查处企业317宗,罚款金额1014.87万元,限期整改企业330家。加强环境信访维稳工作。继续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环境信访工作标准,不断完善环境信访工作。畅通信访受理渠道。今年8月我局完成了12369环保热线与佛山市政府12345热线并网衔接工作。

二是推进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出台《佛山市20**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和《佛山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13-2020年),统筹我市重金属及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推进10家含氰镀锌工艺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54家企业电镀废水深度治理工作以及8家企业冶炼废气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将全市300多家重点涉危废企业信息纳入了管理平台。开展医疗废物集中整治和排查工作,建立我市医疗废物监管长效机制。开展了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调查工作,加强对化学品企业的排查整治,及时化解环境风险。

三是深入推进环境监管的市场化。作为我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管理试点城市”,我市委托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开展省控以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地方政府审批项目监测,有效的促进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发展,更好地为我市环境管理服务。今年已有25家检测机构通过组织专家现场考核评审认定,积极参与到我市环境检测工作中来,经统计,就市、区、镇三级环保部门委托开展监测业务共35项次,业务涉及水、空气、噪声及重金属等方面。成立佛山市环保产业协会,打造环保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平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积极支持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聚集区建设成为“环境服务模式、环境服务政策、环境服务产业”三大高地和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工程建设、咨询服务和运营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性环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四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宣传教育上有大行动。制定环境监察和宣传联动机制,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互动,主动曝光违规排污企业。加强对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在我局网站上公布我市国控重点污染源自行监测结果、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结果,落实了公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监督权。以佛山电台“民生直通车”直播节目和“对话民生”节目为契机,开展“绿色未来,美好家园”20**年青少年关爱山川河流环保夏令营、佛山市第一届“天蓝水清”环保摄影比赛等声势浩大、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环境宣传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二、当前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市部分河涌的水质依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加强水环境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任务更加艰巨。二是环境执法能力有待提高。现有环保法律法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环境行政处罚普遍偏轻,处罚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普遍,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长期存在。三是一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三、2014年环保工作思路。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年。2014年,我市环保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环保重点任务,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统揽,以《佛山市建设宜居城市环境行动计划》为落脚点。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各项环保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坚定不移地落实倒逼机制,推动生产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坚定不移落实各项改革创新,推动环保工作上新局面。

(一)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全力推动环保工作再创新局面。一是探索环境监管、环境监测体制创新,推动环境监管方式改革。探索建立环境监察、环境监测职能上收的管理体制,以整合有限的环境监察、环境监测资源,形成大监察大监测机制。创新环境执法监管手段,要围绕突出环境执法与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司法监管相结合要求,建立全方位的环境执法监管制度,要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环境监测预警等领域和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推行大监测体系建设。要整合市、区、镇三级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将全市环境监测工作纳入一体化管理,让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污染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强化督查督办和严格考核,推动环境保护机制创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继续发挥好环委会统筹协调、统一监督和智囊团作用,推动环保优化经济增长。进一步完善《佛山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办法》及其相关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强化环保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提升的作用。建立市级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谁受益、谁补偿,推动地区之间、流域上下游地区、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外实施生态补偿,逐步实现生态补偿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

三是建立完善环境监管、环境监测市场化运行制度,加快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抓紧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排污总量核定和监管、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管理等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试点工作,引导企业自觉减排,促进污染治理。在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开展浓度、总量双控制管理试点,要在全面核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将总量分配到企业,实现“一卡双控”的智能化监管模式,实现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刷卡消费。进一步深化环境检测社会化试点工作,继续按照省的要求,做好环境检测社会化试点工作;发展环保市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环境管理,鼓励环境咨询、环保设施运维服务外包,推动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设施、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地扬尘监管理等实行委托第三方监管。

(二)认真谋划,勇于担当,全力抓各项环保重点工作实施。一是继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落实。继续完善全市250条河涌建立涌长制,全面启动第一批重点河涌“一河一策”整治计划,铺排第二批河涌“一河一策”编制工作。狠抓佛山水道、西南涌、水口水道等污染严重河流综合整治。大力推进供水布局的调整,做好相关水厂的关停工作,新建、扩建一批水厂,到2014年使全市的备用水量达到取水总量的30%以上。

二是继续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新拟定我市的高污染燃料限制区域。加快工业企业的锅炉窑炉的整治工作,推进陶瓷行业达标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整治工作,推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整治,实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审批“减量替代”。全面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实施电子抓拍系统、提前淘汰补贴奖励及推进第五阶段黄标车限行的工作等措施,按计划推行各类黄标车的更新淘汰工作,继续有效打击上路行驶的黑烟车。

(三)强化统筹,攻坚克难,确保完成总量减排、创模复核、生态市创建三大任务。

一是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制定2014年减排计划,按照计划重点做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网完善工作。推动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推动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工作。通过示范工程和以奖促治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完善,全面完成对禁养区的清理。

二是抓好生态市创建工作。继续抓好生态创建细胞工程建设。督促南海、顺德、高明和三水区合理安排好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2014年要确保80%的镇和涉农街道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并合力争取所有的镇和涉农街道均创建成为省级生态乡镇。鼓励条件成熟的区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区,同时做好省级生态市的申报准备。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跟进落实,有目的地打造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亮点项目,带动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提升。

三是推进创模复核工作有序开展。协调解决复核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实施。完成第三批市终审企业终审工作基础上,加大区终审企业抽查力度,强化责任,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各区局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资料建档工作,同时规范一企一档工作并使之常态化,维护企业环境管理档案资料动态更新工作,准确反映重点企业环保动态。

(四)依法行政,执法必严,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一是加强环境执法信息化建设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逐步扩大纳入网格化监管的企业范围,并将该工作的实施情况纳入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办法。建设佛山市环境监察一体化的移动执法系统,随时随地查询企业的环保审批、在线监测的实时数据、视频图像等排污信息,通过信息化提高执法效能。

二是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增强威慑力。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检查力度,形成高压执法态势。完善部门联动、跨界污染联合执法等机制,进一步做好两法衔接,依法移送一批涉嫌环境犯罪案件,落实环境监察与环境宣传联动机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创新演练形式,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区环保局环保大检查工作总结 篇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从3月份起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此项工作,通过采取日常监察和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整治了一批环境违法企业,截至目前共出动人员590人次,车辆305车次,检查企事业单位400余家次,取缔关停企业11家,移送公安机关4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次大检查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针对今年环保大检查工作的重点,我区认真组织,积极谋划,成立了XX区环保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区人民政府区长马文刚同志担任,区环保、公安、发改、监察、司法、城管、工商、安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环保局黄继武局长担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区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并抽调相关科室人员处理日常事务,为大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舆论宣传,加强社会监督

自环保大检查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等大型宣传日活动,采取广播、标语、宣传画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安排部署和大力宣传开展环保大检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提高了公民的环保意识。

三、明确工作重点,抓好落实

按照《XX区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我区今年环保大检查工作主要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查各街镇环境监管情况。按照环保大检查细则的要求,重点检查了各街镇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情况,以及各网格对辖区内排污单位摸底调查情况,通过检查,XX区各街镇网格化管理体系运行正常,各街镇已按照要求对辖区内污染源进行摸底并及时上报。

(二)查全区所有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责任制,充分发挥区与乡、乡与村环保责任状的作用。截至目前已对全区404家企业(三产)进行摸底统计,填报了《XX市XX区2015污染源清单》,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了统计。对417家摸底企业均要求填报《一般污染源基本信息表》,现基本填报完毕,网上已基本录入完毕。

(三)查全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情况。这次对污染源全面摸底的同时,在全区内对家具行业、保温材料行业、石材加工行业、汽车4s店开展了专项整治,要求以上行业内的企业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综合整治,限期补办相关环保手续,逾期未完成整治的将一律上报区政府进行关停,对检查出的石家庄宏远志达商贸有限公司等8家热镀锌非法企业进行了关停取缔。对1998年以前企业要求补办环评手续,对不符合补办手续的企业一律上报区政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关停。

(四)查一级水源地能违规排污口及违法建设项目情况。我区一级水源保护地主要在桃园镇,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区环保局、桃源镇政府已对水源地进行摸底排查经排查,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及小作坊14处,其中一级保护区9家;二级保护区内有5家。此外,一级保护区内还存在1984年投建的河北省体育学院和射击训练基地2家单位以及红旗社区(包括原旧村和2006年建的新村两部分),旧村无下水管网,新村生活污水已排入学府路市政管网。截至目前,一级保护区内9家违章建筑及小作坊已全部关停和搬迁拆除。二级保护区内2个鱼塘、1个养鸡场已关停,1个橱柜加工厂、1个仓库已拆除。

(五)查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清理废除情况。经查我区未有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

(六)查渗坑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继续在全区内深入开展渗坑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区的水坑进行立标管理,已将全部标牌制作发放至各街镇。目前我区未发现渗坑排放情况。

(七)解决群众举报投诉重点案件或长期未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对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案件进行后督察,对频繁举报的手续不全的玛钢热镀锌企业全部予以关停。对辖区内的2家“十五小”、“新六小”企业进行取缔,对新发现的“十五小”、“新六小”企业发现一家、查处一家、取缔一家,坚决杜绝反弹。

二、环保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各镇均存在“十五小”、“新六小”企业反弹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接群众举报,凌透村北、西庄村北有非法小塑料企业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均为几年前取缔后又反弹的“十五小”企业,现已全部取缔。

2、城乡结合部以及滹沱河北岸河滩地(西兆通镇至南村镇段)一些非法企业利用违建、临建进行违规生产。

3、各街镇均存在未批先建、久批不验的企业。

4、个别街镇未能对其辖区内全部水坑实施立标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继续深入开展环保检查行动。各街镇要发挥各自职能,对检查出问题按照具体整改要求督促落实整改,直到符合要求。

2、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大检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各街镇对检查出来的非法企业要及时上报,属于“十五小”、“新六小”的企业按照取缔的标准一律断水、断电、拆除设备。对拒不改正的违法企业通知供电部门进行断电,并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3、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手续。环保局要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不违法、违规、违纪审批项目。对未经环保局审批的新改扩建设项目相关部门不予立项。督促久批不验的企业尽快完成“三同时”验收。抓好老企业环评补办工作,完善提高辖区内企业环评执行率。

4、继续深入开展渗坑专项整治行动。各街镇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渗坑、水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发现的渗坑要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处置,不得随意填埋。对普遍存在的水坑要立标管理,并坚决杜绝工业废水排入水坑内。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xx年环保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1、跟踪落实污染减排计划项目。一是对滞后项目及时通报并上报市政府协调解决。二是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对我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进行检查,加快建设进度。三是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泉荣远东污水处理厂的负荷从年初的4.1万吨/日的处理水量提升到目前的4.5万吨/日,为我市今年减排作出重要贡献。

2、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整治。一是根据省、市两级环保部门挂牌督办要求,严格督促福建省XX市如意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整改整治,目前均已通过复核并解除挂牌督办。二是督促可慕制革集控区和华懋电镀集控区对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进行升级,定期对处理后废水采样送检,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全市60家工艺石企业中,已有55家工艺石企业完成环评审批,4家完成竣工环保验收。四是加强对全市66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监管,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45份,对XX市英林镇裕兴养殖场违法养殖场进行立案查处,目前已有3家规模养猪场自行退出转型,指导农业局对33家养殖场(其中12家属于城建项目征迁范围)进行减排工作,已完成20xx减排任务核查工作。五是全市101家加油站、22家混凝土和25家液氨企业中,目前已超过85%的企业完成环保“三同时”验收。六是督促建陶企业逐步拆除水煤气站,不断巩固陶瓷企业天然气替代成果,今年已拆除煤气发生炉的企业110家,拆除煤气发生炉107台。七是完成工业危险废物转移报批初审83家次,监督转移危险废物216批次,合计2916.68吨。八是通过设立市区禁燃区、停止审批中小燃煤锅炉,逐步推进市区中小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3、做好排污权交易准备工作。一是做好我市排污权储备工作,完成我市排污权储备化学需氧量31xx.42吨,氨氮111.69吨,二氧化硫721.96吨,氮氧化物900.7吨。二是配合泉州做好我市排污权初始核定工作,共上报印染、造纸、制革、热电等行业44家,核定初始排污权。

(二)持续推进水流域污染整治。一是20xx年我市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整治完成投资4.68亿元,完成整治项目27个。二是20xx年晋江石狮跨境整治完成投资1.29亿元,晋江南安跨境整治完成投资0.98亿元,共计完成18个整治项目。三是完成九十九溪上游下灶溪支流4.2公里的河道整治、侯厝溪1.7公里河道清淤、6家养殖场的全过程综合治理或关闭搬迁;落实4家工业企业的整改工作,取缔3家“三无”污染加工点,设置5个环保宣传牌。四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及其上游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对饮用水源地“四库一湖一渠”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及整治,委托专业测绘队对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进行测绘,依法查处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委托编制《20xxXX市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自查报告》。五是开展xx条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整治,建立工业污染源台账和污染源治理销号制度,经查共有287家涉水工业企业,已销号248家。

(三)持续推进生态创建工作。一是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20xx年11月28、29日,国家环保部生态市技术评估组对我市开展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同意我市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待环保部验收及命名。二是推进国家生态镇创建。目前我市紫帽镇已获环保部国家生态镇命名,其余12个镇除池店镇外均已通过省环保厅考核验收,正报送环保部,等待复核并正式命名。三是配合全市“美丽乡村”工作,推进生态村建设。督促指导各镇、村严格按照市级生态村申报材料要求,认真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41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四是起草《XX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xx年-2016年)实施方案》。作为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工作小组牵头兼联络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20xx年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和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重要部署,组织市直相关部门研究、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方针政策,总结了许多利于晋江生态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并起草《XX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xx年-2016年)实施方案》,为晋江生态文明建设各个环节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四)持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2013年11月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联合编制《XX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目前规划已完成编制,送福建省环保厅申请规划评审。

(五)持续推进环境风险防范。①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今年来,累计现场监督检查次数8400余次,下达行政处罚案件文书168份,罚款887万元,入库649万元(含往年案件今年缴交),移送法院强制执行126件,配合法院强制执行185家次,追缴罚款476万元,协调电力公司对xx4家违法排污企业实施断电措施,上报166家环境违法企业作为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依据,责令34家违法排污企业在《泉州晚报》、《晋江经济报》实施“环保登报承诺”,共上缴国库排污费2000.11xx万元,已依法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39起(其中刑事案件36起),目前已有10起13人已被判刑,8起8人被行政拘留,共受理环境举报投诉件xx29件(含一诉多投、时限内反复投诉件),环境信访工作形势总体平稳,无环保群体性事件。②开展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点专项整治。在2013年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20xx年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668次检查,出动执法人员4225人次,累计排查污染环境非法生产点326家,先后开展241场次打击取缔行动,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点326家,捣毁各类生产设备263台,查封电表254个。③推进环境应急工作。抓好18家国控重点企业和10家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的应急预案备案、修订和评估等工作,其中23家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报各级环保部门备案、5家经上级环保部门同意缓编。

(六)持续推进项目把关与服务。①加快审批服务。共受理审批环评材料535件,其中报告书75件、报告表376件、登记表84件,办理土地预审56宗。②严格规范企业环保核查。共办理“上市”、“名牌产品”等守法证明83份。③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规范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工作,共发放排污许可证405份。⑤实施总量控制。充分发挥“控制阀、调节器、杀手锏”的作用,严把总量调剂关,共完成总量调剂xx6家。⑥开展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指导各中队认真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共办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93家。

(七)持续推进环保宣传工作

1、广泛开展“六·五”宣传活动。主要活动包括:一是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活动,成立XX市环保志愿者队伍。二是与环保志愿者一起深入企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三是在《晋江经济报》刊登纪念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公益广告及主要领导的专访,在《晋江侨乡电视台》播放“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公益广告片和环保滚动字幕宣传。四是刊发“六·五”世界环境日《晋江环保》专刊2000份订购环保挂图55套,寄发给企业、学校及相关单位。五是编发环保主题宣传信息4万条。六是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知识讲座。七是与XX市人民法院合作,在安海法庭对环境刑事案件现场开庭并组织企业主、人大代表、相关村委会人员旁听,等等。

2、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一是组织我市主要新闻媒体刊(播)发专题报道。二是在晋江经济报、晋江电视台多次刊(播)《致企业界朋友的一封信》,在局网站内开辟新《环境保护法》专栏。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发表新《环境保护法》解读,掀起宣传高潮。四是开展新《环境保护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规宣传。五是举办培训班,组织全局人员参训。

5.油田环保工作的专业化管理 篇五

据相关资料的调查了解, 到2002 年, 油田在治理工作过程中的污染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已经到了1122亿元左右, 为了对油田当中的污染进行相关的治理, 油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建立相应的能够治理污染的工程来对其中的污染进行治理, 通过这些措施, 各个工程在实际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同时也要看到, 这些污染治理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 实际可以起作用的也就占到了一半左右, 没有达到最开始设计目标的要求。实际工作中也不能达到一种稳定工作的状态, 这样所造成的损失和浪费是非常巨大的。

2 油田治理污染的过程存在的问题

油田在治理日常的污染的过程中, 采取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所看到的结果但是不尽人意的, 究竟是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通过认真的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工程方面的原因, 在工作的过程中, 由于在对相关的工艺技术进行选择的时候,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一些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再加上技术方面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 这样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漏洞。还有就是在对整个的工程就行最初的设计的时候对所面对的污染源的各个方面的性质等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对实际的情况了解不足当然就不会对症下药, 能够拿出一个良好的措施来应对日常的污染治理;在就是对于有些污染物来说, 其在成分方面比较的复杂, 不对其进行相关的取样、试验不能够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 但是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他们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再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工艺以及设备的方面没有严格的把关, 这样就会造成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时候出现一些纰漏, 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标[1]。第二, 管理方面的问题, 油田虽然采取了措施对待日常中的污染, 但是对于这个工程的重视程度是严重不足的, 很简单的例子, 在油田单位工作中, 他们会严格的要求某个产品的工作质量不合格的会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这样就会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对自己的要求比较的高。相反, 在污染治理管理方面的力度相比较而言还是比较的轻, 当出现了问题时, 总是有种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态度, 这样就会让人们慢慢的不在乎这方面的内容, 这样就会造成虽然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但是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国家当中的法律、法规虽然在体系方面都比较的健全但是在执行的方面还是力度不足, 当某些单位、某些人触犯了相关的法律的时候, 有时候在执行的时候都是本着下不为例的态度, 这样就会慢慢的出现一种现象, 那就是国家以及单位在污染治理方面投入的资金会很大, 但是实际工作的效率不会很高, 就会导致工作当中纰漏的出现。

3 油田环保工作专业化管理的模式以及优点

现存的油田环保工作存在着多方面的纰漏, 油田为了更好的发展, 就要施行相应的新的环保工作管理模式, 就是把工程的污染治理推向专业化。当然, 现在来说, 我们国际已经具备了进行对油田环保的工作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条件。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建好, 并且进行了相关的完善, 经济方面的规律已经在社会当中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人们都慢慢认识到环境方面的重要性, 都开始的慢慢接受对环境方面的治理的工作。在油田当中也是同样, 在油田的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有实力的环保企业, 另外还引入了好多这些方面的人才,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良好结合再对其进行好好的利用, 一定能够形成一个专业的环保治理企业, 当然, 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方法, 油田也可以依靠外部的一些环保方面的公司来进行相应的工作, 虽然他们属于公司的外部, 但是这些环保企业都是专业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就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去对油田企业当中的环保工作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油田和环保企业进行合作, 他们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进行市场化的管理, 工作当中的一些管理工作都要和其经济方面进行挂钩, 这样能够调动公司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大大提高环保工作的工作效率, 并且相应的降低相关的成本, 从而实现污染治理的专业化管理。另外, 油田所依靠的专业的环保公司在工作当中和油田的关系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经济关系, 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好污染的治理就行, 其他像是排污的单位就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样就会避免在工作当中造成混乱的可能性, 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油田环保工作专业化管理的优点:这样的管理符合国家的一些政策和要求, 同时这样会享受一些国家的优惠政策;改变完善公司当中的相关环境, 从而达到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的目的;集中相关的技术力量, 提高环保工作的治理水平;通过相关的融资来解决油田内部多年一些都一直存在的环保方面的问题;成立相应的环保方面的公司, 这就帮助社会解决一些剩余劳动力以及下岗的问题, 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最大的利益[2]。

4 结语

油田环保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是油田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模式的管理, 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方面的问题, 但是在施行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障碍, 如果人们在思想认识方面进行一些相应的改变肯定会取得应心的结果, 大力宣传和对人们进行相应的引导就会加快油田环保专业化实施的步伐, 才能够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难题, 提高污染治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怀杰, 王丹昶, 刘勇, 油田环保工作的产业化专业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9) .

上一篇:一年级队形训练教案下一篇:干部工作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