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世界通史考研

2024-09-17

中山大学世界通史考研(通用4篇)

1.中山大学世界通史考研 篇一

《世界通史》

教 学 大 纲

《世界通史》教学大纲(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通识类选修课,通过世界通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人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树立历史发展观;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和研究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辅助以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现教学过程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总学时72)

第一章

原始社会(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的基本特点及它的发展过程,掌握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和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条件,认识原始社会在各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人类的起源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难点:人类的婚姻状态与社会组织的演变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知识要点: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生命的起源

从猿到人的过渡

最早的人属

直立人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劳动创造了人的理论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知识要点:旧石器时代

工具的进步

采集和狩猎生活

血缘家族

氏族的产生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 知识要点: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及其意义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第四节 文明的产生 知识要点:金属工具的出现

社会大分工

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

父系氏族的解体

家庭、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 第五节 史前文化

知识要点:宗教的萌芽

史前艺术

科学知识的萌芽

文字的萌芽。思考题:

1、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劳动起了什么作用?

2、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原因是什么? 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原始社会史》,林跃华主编,中华书局。《人类自然史》,吴汝康著,科学出版社。《世界上古史纲》,林志纯主编,人民出版社。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二章

古代埃及(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埃及奴隶制度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并对古代埃及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古代埃及国家的形成和埃及国家政权的特点

难点:埃及中央集权君主制形成的原因;埃及文明结束的原因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埃及国家的产生

知识要点:埃及的自然条件 国家的产生 诺姆

金字塔 第二节 古埃及国家的历史演进 知识要点:早王朝时期

古王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土地制度与阶级结构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金字塔的建造及其后果

古王国的衰落

第一中间期时期的埃及

统一王国的重建

中王国的社会经济及王权的巩固

希克索斯人入侵与中王国的灭亡

新王国时代

埃赫那吞的改革

第三节 古埃及的文化

知识要点:文字

文学

建筑与艺术

科学知识

宗教

四、思考题:

1、尼罗河对于埃及古代历史有何影响?

2、比较古王国与新王国,说明古代埃及政治生活的演变趋势。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埃及古代史》,费克里著,商务印书馆。《埃及古代史》,刘文鹏著,商务印书馆。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三章

古代西亚(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亚一些主要国家,例如:苏美尔、古巴伦、亚述、新巴比伦和波斯等国家的古代奴隶制的主要特点,并对这些国家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杰出贡献有所了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西亚文明的特点;古巴比伦王国的统治;犹太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古代西亚的民族与历史发展进程;西亚的文化成就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古代西亚的地理范围、自然条件及居民 知识要点:自然条件

居民

西亚文明特点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文明国家

知识要点:苏美尔

古巴比伦

亚述

新巴比伦

腓尼基

第三节

古代巴勒斯坦

知识要点:巴勒斯坦

迦南

摩西十戒亚伯拉罕

扫罗 大卫

所罗门

第四节

古代伊朗

知识要点:伊朗高原

米底

波斯人

波斯国家的建立

对外扩张与帝国的形成居鲁士

冈比西斯

大流士一世

薛西斯

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意义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建立

波斯帝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

文明整合希波战争 第五节 古代西亚文化

知识要点:文学

科学

建筑

四、思考题

1、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与历史内容。

2、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城邦政治的主要特点。

3、《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内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吴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东方社会政治形态史论》,刘学灵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施治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四章

古代印度(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印度奴隶制度发展过程,并对早期佛教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让学生掌握古代吠陀时代、列国时代、孔雀时代的基本特点,并对早期印度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主要教义有所了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哈拉巴文明的特征;婆罗门教;种姓制度;原始佛教 难点:种姓制度与奴隶制的关系;佛教兴起的原因及其基本教义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古代印度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

知识要点:南亚次大陆

自然环境

居民

哈拉巴文明

黑暗时代

历史分期 第二节 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

知识要点:吠陀经典

早期吠陀时代

后期吠陀时代

瓦尔那制度

婆罗门教 第三节 从列国分立到统一帝国

知识要点: 工商业的发展和大城市的兴起

兼并形势与摩揭陀称霸

反婆罗门教思潮的兴起

嗜那教 早期佛教的产生

基本教义

乔达摩·悉达多的传教活动

亚历山大的入侵与孔雀帝国的建立

阿育王的统治及宗教政策

孔雀帝国的政治制度

土地制度

奴隶制度

种姓制的发展

评价阿育王

佛教传播路线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第四节 佛教的兴起和发展

知识要点:佛教的兴起

佛教的基本教义

发展和传播

四、思考题:

1、何谓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在古代印度历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产生的?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3、婆罗门教包括哪些经典?婆罗门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邱永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印度教——宗教与社会》朱明宗、尚会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宗教与印度社会》王树英,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五章

古代希腊(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了解“城邦”的概念,掌握斯巴达国家的形成过程及政治经济制度、奴隶制度。掌握雅典国家形成的过程,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及对雅典政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爱琴文明的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斯巴达国家的统治特征;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意义。

难点: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的原因。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爱琴文明

知识要点:自然环境和居民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第二节 荷马时代 知识要点:《荷马史诗》 铁器

第三节 古风时代

知识要点:奴隶制城邦

斯巴达

雅典 公元前8—6世纪希腊的社会经济

城邦的形成及海外殖民斯巴达国家的产生

斯巴达国家的阶级结构

政治制度与社会风尚

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形成雅典国家的萌芽

雅典的部落组织

提修斯改革

平民反贵族的斗争及雅典城邦的形成梭伦改革

皮西特拉图僭主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 第四节 古典时代

知识要点:希波战争 爆发的原因

马拉松战役

萨拉米战役

希腊胜利的原因

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社会经济状况

伯罗奔尼撒战争

战争的起因及性质

主要经过

对希腊社会的影响

公元前4世纪社会经济状况

城邦间的争霸战争

城邦危机 第五节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知识要点: 马其顿地区的自然条件

马其顿国家的形成腓力二世改革

马其顿征服希腊

科林斯会议

亚历山大东侵

帝国的建立和分裂

对亚历山大的评价

托勒密埃及王国的政治与经济制度

亚历山大里亚文化的繁荣

塞琉古王国的兴亡

马其顿王国及其控制下的希腊

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希腊化 第六节 古代希腊的文化

知识要点:神话

文学

奥林匹亚运动

四、思考题:

1、公元前8-6世纪的希腊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

2、公元前8-6世纪希腊海外殖民的背景、范围、性质和影响。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古希腊史》,塞尔格叶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希腊波斯战争史》,希罗多德著,商务印书馆。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六章

古代罗马(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原因、古代罗马历史发展进程,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从而掌握罗马王政时代、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罗马帝国时代、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及古代罗马文化。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罗马共和国前期贵族和贫民的斗争及其结果;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向帝制的转变;罗马帝国的衰落。

难点:平民争取政治权力地斗争;罗马对外扩张的动因;罗马向帝制转变的原因;基督教的兴起和演变。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罗马的王政时代 知识要点:意大利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伊达拉里亚文明

南意大利的希腊城邦

罗马城的起源

王政时代的罗马社会

塞尔维乌斯改革 第二节

罗马共和国 知识要点:共和国的建立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与军事组织

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对意大利的征服及其统治政策

对外扩张胜利的原因

布匿战争

对马其顿的战争

行省制度

包税制

罗马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西西里奴隶起义

格拉古兄弟改革

马略军事改革及其后果

同盟者战争

苏拉独裁统治的建立

斯巴达克起义

前三头同盟与恺撒的独裁

后三头同盟与共和国的覆灭 第三节

罗马帝国 知识要点:元首政治的建立

皇权的加强

早期罗马帝国的内外政策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佛拉维王朝

安敦尼王朝的统治

帝国前期经济的发展

隶农制的发展及对帝国经济的影响

帝国前期的文化

三世纪危机

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演变 第四节 古代罗马文化

知识要点:文学

史学

哲学

建筑

四、思考题:

1、古代罗马世界的地理范围及其特点。

2、罗马共和国前期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的起因、经过与历史后果。

3、罗马人的扩张进程与统治政策。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罗斯托夫采夫著,商务印书馆。

《罗马史》,李维著,商务印书馆。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七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十字军东侵(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1、欧洲各国封建制度确立以后的封建发展史、特点及原因

2、教权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

2、十字军东侵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 城市的兴起(3学时)

一、城市产生的原因

二、城市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和城市自治

三、城市手工业及其行会

四、行会反城市贵族的斗争

五、帮工、学徒反行东的斗争

六、行会的解体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 十字军东侵(3学时)一、十字军东侵的原因。

二、第一次十字军东侵及其所建立的十字军国家

三、第四次十字军东侵和拉丁帝国 四、十字军东侵的后果

五、思考题:

1、西欧封建城市产生的原因经过

2、十字军东侵的原因,后果和影响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的生活与劳动》商务印书馆,1985年。沃尔克《基督教会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八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1、封建制度

2、基督教与早期西欧社会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法兰克王国

2、西欧封建制度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 英王权的加强(2学时)

一、早期历史

二、王权的强化

三、议会君主制

四、瓦特•泰勒起义与中古后期的英国 第二节 法国王权的加强(2学时)

一、早期历史

二、王权的强化

三、议会君主制

四、巴黎起义与扎克雷起义

第三节 英法百年战争和英法农民起义(2学时)

一、战争起因

二、战争进程

三、战争影响

第四节 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2学时)

一、德

国 1封建化进程的缓慢

2、政治进程:

3、对外扩张:

4、教俗之争:

二、意 大 利

1、政治形势

2、使徒兄弟派

3、城市共和国

第五节 西班牙国家的形成(2学时)

1、西哥特时代

2、穆斯林的统治

3、收复失地运动

五、思考题:

1、十字军东征的社会背景、基本过程和历史影响。

2、比较英国与法国的议会君主制,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3、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进程和结局。

六、参考文献: 《十字军东征》,扎波罗夫,三联书店。《英国封建社会研究》,马克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九章 东欧的封建国家(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1基督教对东欧历史的影响 2拜占廷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东欧各国历史特点 2东欧各国封建制度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 拜占廷帝国(2学时)

一、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二、拜占廷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三、拜占廷文化

第二节 波兰(2学时)

一、古波兰建国

二、波兰统一国家形成

三、波兰立陶宛君合国成立 第三节 捷克(2学时)

一、胡司宗教改革

二、胡司战争

第四节 俄罗斯国家(2学时)

一、基辅罗斯

二、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三、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五、思考题:

1、比较5世纪前后的西罗马与东罗马,说明两者在历史道路方面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2、如何评价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的内外政策。

六、参考文献: 《俄国历史概要》,波克罗夫斯基著,人民出版社。《俄国通史简编》,孙成木等著,人民出版社。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章 亚洲的封建国家(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1、阿拉伯国家产生与伊斯兰教的兴起

2、阿拉伯文化发展与贡献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阿拉伯国家发展的历史

2、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1学时)

一、古代中东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传统

二、伊斯兰教产生以前的阿拉伯社会

三、穆罕默德在麦加

四、穆罕默德在麦地那

第二节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与发展(1学时)

一、四大哈里发的扩张

二、倭马亚王朝

三、阿拔斯王朝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和演变(1学时)

一、哈瓦立及派的兴衰

二、什叶派的演变

三、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四、苏非主义

第四节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2学时)

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和扩张

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

2、奥斯曼帝国的继续扩张和君士坦丁堡陷落

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及帝国的衰落

1、帝国的统治制度

2、帝国的衰落

第五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1学时)

一、社会氛围

二、主要成就

五、思考题:

1、古代中东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传统。

2、查希里叶时代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

3、伊斯兰教城市的历史背景。

六、参考文献: 《阿拉伯通史》,希提著,商务印书馆。《阿拉伯通史》,纳忠著,商务印书馆。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一章 16世纪以前的非洲和美洲(共2学时)

一、基本要求:

1、埃及历史演变

2、宗教改革在西欧历史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地理大发现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北非的伊斯兰教诸国(1学时)

一、法蒂玛王朝时期的埃及

二、阿尤布王朝时期的埃及

三、马木路克王朝时期的埃及

四、马格里布的新兴国家 第二节 中南美洲(1学时)

一、马雅人国家

二、阿兹特克人

三、印加人国家

四、印第安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五、思考题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诸多层面的历史运动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参考文献: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古代社会》,摩尔根著,商务印书馆。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二章 欧洲文艺复兴(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⒈人文主义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性质。⒉对人文主义的历史评价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文化

2、人文主义思想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 早期文艺复兴(3学时)

一、文艺复兴的大背景。

二、文艺复兴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

第二节 意大利和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3学时)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二、德、英、法、西等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三、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思考题

1、人文主义的社会性质与时代特征。

2、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六、参考文献: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布克哈特著,商务印书馆。《意大利文艺复兴》,朱龙华著,商务印书馆。

第十三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新航路的发现(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1、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影响

2、宗教改革在西欧历史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地理大发现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 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萌生(2学时)

一、手工行会与手工工场的比较。

1、技术的进步

2、分工的扩大

3、手工工场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2、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二节 地理大发现(2学时)

一、社会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历史影响

四、早期殖民掠夺

五、思考题 1、15-16世纪西欧历史的时代特征。

2、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一般特征的比较。

3、比较手工行会与手工工场,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 同处

六、参考文献: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布克哈特著,商务印书馆。《意大利文艺复兴》,朱龙华著,商务印书馆。《地理大发现》张箭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四章 封建专制时期的英国与法国(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1、英法专制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英法宗教改革的过程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英法两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产生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 英国(2学时)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二、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

三、海外殖民扩张及与西班牙的斗争 第二节 法国(2学时)

一、16世纪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

二、法国的宗教改革与胡格诺战争

三、黎塞留与法国的重商主义

五、思考题

1、英国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意义

2、英法的宗教改革及其后果

六、参考文献: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马克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经济史》,克拉潘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五章

尼德兰革命(共2学时)

一、基本要求:

⒈西班牙统一王国的形成 ⒉尼德兰革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西班牙专制统治的性质

2、尼德兰革命意义

三、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四、讲授内容:

第一节 中古时期的西班牙(2学时)1、16世纪之前的西班牙及西、萄国家的形成

2、中古后期的西班牙及其内外政策 第二节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2学时)

1、西班牙对尼德兰的专制统治

2、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3、独立初期的荷兰

五、思考题

1、西班牙衰落的原因

1、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参考文献:

王助民《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黄邦和等《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六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主要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运行轨迹,美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进程及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背景,法国大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和革命进程,深刻理解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从而深刻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阶级关系和发展规律。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运行轨迹,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知识要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曲折与反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及影响 第二节 美国独立战争

知识要点:北美殖民地时期美国民主产生的独特环境,革命期间进行的民主改革,《联邦宪法》的特点和利弊。第三节 法国大革命

知识要点: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三级会议,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贡献和局限性,“八九年原则”

四、思考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曲折与反复

2、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汤普逊《欧洲中世纪晚期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6 年。《法国通史》,张芝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七章:1848年欧洲大革命

(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主要了解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原因、性质及特点,要求学生掌握这次大革命的爆发与东南欧各被压迫民族解放战争的关系,并了解西、北欧一些国家的革命状况,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1848年欧洲大革命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法国二月革命、德国三月革命和法国六月起义 教学难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特点和历史意义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法国革命

知识要点:法国二月革命背景、经过,六月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德意志革命

知识要点:德国三月革命背景、经过和影响 第三节 东南欧的民族运动

知识要点:奥地利革命和意大利革命的背景、经过及影响 第四节 1848年欧洲革命的意义

知识要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特点和历史意义

四、思考题: 1、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

2、东南欧各被压迫民族解放战争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八章:19世纪的欧美及日本(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主要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是如何通过改革巩固自己的统治的,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历史地位,掌握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俄国农奴制废除的历史背景,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对日本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性质,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性质分析

教学难点:俾斯麦 “铁血政策”的评价,德国和意大利统一的比较分析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英法两国的改革与美国内战

知识要点:英国的宪章运动的背景,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性质,“美国式发展道路” 第二节 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

知识要点: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三次王朝战争,加富尔 第三节 俄国农奴制改革

知识要点:俄国农奴制废除的背景和过程,1861年改革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要点: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的因素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条件,废除封建制度的各项措施

四、思考题:

1、资产阶级是如何通过改革巩固自己的统治的

2、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对日本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远山茂树等著,邹有恒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十九章: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主要了解和掌握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并从理论上认识和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垄断组织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意义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

知识要点:垄断组织的含义及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垄断组织产生的积极消极意义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社会的演变趋势

知识要点:欧美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影响

四、思考题:

1、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影响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六章第五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二十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进程和伟大意义,了解十月革命影响下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分析、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总结 难点:十月革命必然性问题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

知识要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四月提纲,两个政权并存 第二节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和实行

知识要点:四月提纲,两个政权并存,七月事变,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理论和策略,十月革命的经验和历史意义

第三节

革命胜利初期的苏维埃俄国

知识要点: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 第四节

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知识要点:粉碎外国三次武装干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四、思考题:

1、俄国苏维埃政权是如何得到巩固的?

2、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理论和策略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章第二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孙成木:《十月革命史》,三联书店1980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结合战前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发展情况,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了解和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理解和掌握大战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871-1914年国际关系;战争的根源;战争结果及影响。难点:战争的根源;影响战争的主要因素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会议后的国际关系

知识要点:维也纳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的历史地位,神圣同盟 第二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

知识要点:一战前国际关系的变化,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一战

知识要点:一战爆发历史背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一战爆发的根源、性质和影响

四、思考题:

1、巴黎和会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为什么?

2、凡尔赛体系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评价这一体系?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保罗•肯尼迪著,梁于华等译:《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迪罗塞尔著,李仓人等译:《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二十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二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了解一战后世界的基本形势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背景,这一体系建立的过程;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这一体系的实质,评析其作用及崩溃原因。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难点:2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凡尔赛体系 知识要点:战胜国对战后世界“新秩序”所达成的共识, 巴黎和会争论的主要问题,巴黎和会,对德和约, 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

知识要点: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对“凡一华”体系的评价

四、思考题:

1、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评价这一体系?

2、根据国联盟约的内容分析其实质。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二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了解二战的起源、性质、进程及其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开罗宣言与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 难点:二战的起源、性质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大战的全面爆发及其初期阶段

知识要点:德波战争,波兰沦亡的原因,东方战线,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 第二节

战争的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知识要点:法国败降后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动,苏德战争的爆发,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第三节

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转折

知识要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 第四节

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进

知识要点: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的开辟 第五节

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知识要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二战的历史地位

四、思考题:

1、反法西斯联盟是如何建立的,有何意义?

2、开罗宣言与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如何?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六卷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二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势(共3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以及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事件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 点: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难点:两极格局最终解体的标志、原因和影响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 知识要点:“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华约组织成立

第二节 二战后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知识要点:社会主义阵营中的矛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存在的问题,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曲折历程。第三节 二战后的美国

知识要点:美国霸权地位,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复兴计划 和平演变为 第四节 二战后听西欧和日本

知识要点:欧洲煤钢共同体、欧共体、欧洲议会的成立,日本的崛起 第五节 第三世界的崛起

知识要点: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 第六节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知识要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四、思考题:

1、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2、两极格局最终解体的标志、原因和影响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章),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二十五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共2学时)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果。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 难点:哲学成果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

知识要点: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汽车、飞机与V-2火箭,高分子化学的建立和三大合成材料的问世,生物学与医学的新成就,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学艺术

知识要点: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

四、思考题:

1、现代战争对科技进步的催化作用

2、现代西方哲学成就

五、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金重远主编:《20世纪初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上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2.中山大学世界通史考研 篇二

关键词:《全球通史》;反响;批判;创新

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志码:A

大体上可以这么说,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学界一直在学习、运用西方式的史学研究,同时也在回顾传统、比较中西的努力中探寻中国史学自身的现代方式。应该说直到现在,具有中国自身特点的现代中国史学还在探索之中,还没有最后形成。最近期的一系列研究说明了这一点。这就形成了今日中国历史学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我们有一个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自己的史学旧传统,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用现代汉语言方式学习西方学术理路与思想观念而形成的新传统。这个新传统的形成虽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但却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史学研究样式。在这样两个传统以及新的世界史学变革大潮中,中国史学追寻自己的现代方式,从大的方面讲必须是在批判中超越,在综合融通中达到创新。因此对于外国传人的史学思想与著述,不仅要能学习,更要能有所批判,在批判中达到吸收与创造。如果一味地说好,或者总是以学生的心态对待外国的史学,那是不利于我们在学习中创新的。对于外国史学在看到其优长的同时,更要能够提出批评,即从中国的角度提出我们的理解与认识,不断地批判与探索,我们才能由学生变为先生。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史学大量引入,但是用以解释历史甚至批评传统史学的多,对之进行批判尤其深刻系统地分析批判研究的少。这里以《全球通史》的传入及其在汉语言世界的反响为例作一说明。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上卷即《1500年以前的世界》,1988年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并且很快在国内产生反响,销售也不错,译者很快又将下卷即《1500年以后的世界》于1992年译成中文出版。这两本书在中文世界甚是风行,出版社一版再版,销售火爆。可能是这样的行情致使北京大学出版社敢于组织人力译出该书第7版,并且推动它成为畅销书,各种各样的盗版不时见诸街头巷尾的小书摊。本书的英文本在国内销售也不错,很早便是国内高等院校历史系和外语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参考书,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是北京大学等高校历史系本科生首选参考教材之一了。在历史类通史书中(包括中国学者所作的)不知还有哪本能像它一样风行中文世界。可以说《全球通史》在国内读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如说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全球史著作的代表”、“全球史一部奠基性的杰作”、“风靡全球的全球史经典”、“享誉世界数十年”、“为学界确立了一个典范”、“比小说还精彩的历史书”,等等,真可以说是好评有加,无以上之了。有关评论大略分之,又可以归为这样几类:

一是专门的书评,包括中文本的序言。这类书评一般对它评价较高,不少甚至还可以用“极高”来形容。大家在充分肯定本书各方面成就的情况下,文末也顺便指出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张广勇先生写作的《全球通史》中译本导言,长达50页,将《全球通史》放到西方世界史编纂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讨论,充分肯定其“打破西方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旧框框”的成就,誉之为“一部‘救世箴言’,也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可谓极尽赞美之辞。文末作者也不忘指出:“当然,《全球通史》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了,……书中也不可避免地遗有西方中心论和欧美中心论的痕迹。由于作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书在我们看来,当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错误。”至于什么不足与错误,张先生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能加以识别和批判”,因而没有指出来。第七版的中译本有刘德斌、高毅两位教授分别写的序言,文中也尽多赞美之辞,推崇其为全球史的“经典中的经典”。刘文在最后也使用“当然”的套路:“当然,同其他学术作品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作者对该书是否真正打破了西方中心论存有疑虑,认为书中提出的西方何以由落后变为先进的立论基础不够坚实,从而对“整个欧亚大陆诸古典文明历史命运的整体解读因而也就不能说完全站得住脚了”。可能是因为作序有广告推荐词的意思,刘文指出其不足的同时又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见仁见智”;虽然指出了其中并非不严重的问题,而又以轻松的语调转寰折中,一笔点过。刘文最后指出“我们甚至依然在用别人的模式理解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的历史”,显示作者对中国史学没有自己的理论模式的不满与期待。其实刘文若能写成一篇全面介绍其优秀之处,也深刻批判书中存在问题的导读性序论显然更有意义,不仅可以给一般读者理智地阅读本书以指引,也是一次学习与反省西方世界史思想的好机会。比如王国斌为弗兰克《白银资本》中译本写的序,就肯定作者的成功所在,也明确指出其中存在的尖锐问题。无奈广告式的序言本身限制了作者的深刻解读。高文盛赞《全球通史》为“一部奠基性的杰作”之后,分析了斯书前后不同版本体现的作者的乐观与踌躇,虽然不是对其所作的全面的评论,但表达了作者认同斯氏早先提出的“全球性的‘世界文化”’的理念。斯氏把造成“全球性的‘世界文化”’即当代世界文明的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看成是西方文明的独特贡献,而作者则认为这样说“是不恰当地忽略了广大东方民族对欧洲三大革命的诸多重大贡献,因而也就看不到现代文明中实际存在着的大量东方文明因素,结果也就无法深刻体认现代文明本身特有的那种世界性或普世性”,从而将斯氏的说法归于西方中心论的“余毒所致”。了解近数十年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的新成果,不难理解高先生话中应有之意。至于同西方扩张殖民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传布于全世界的“现代文明”是否具有“普世的”或“世界性”的价值,斯塔夫里阿诺斯最后已不那么坚持了,“相关词汇新版本中已完全看不到了”,而高先生则认为它是东西方共同努力造就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全球一统的‘世界文化’”,似乎并非学术界的共识。

3.中山大学世界通史考研 篇三

最初关注考研,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考试的理由,大体是就业压力大,读个研究生或许找工作会更容易一点。于是在某年平安夜,在网上搜索考研信息的时候,注册了考研论坛的账号,这样一个无心之举,却造就了现在和考研论坛3年多的相守相依。

这个帖子并不是要抒情感慨和考研论坛的诸多琐事,亦不是回忆论坛的那些见过和没见过的可爱的人。而是从一年的备考和两年的陪考过程中,对考研的感悟不断加深。以致于在近期和一位考生家长的交流中,觉得有必要写一篇这样的帖子:一篇能理清考研思路的帖子,一篇能统领规划的帖子,一篇让你身处复杂的考研环境中而能破茧成蝶的帖子。

本文提出了“一、三、五”考研复习思路,分别是一个核心,三个准备,五大细节。各位看官请上座,且听我来一一说明。

一、一个核心

无论大家考研的理由是什么,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考上,所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切以能考上为核心】这样一个世界观的形成,就引导了我们之后整个复习过程中的方法论。

有同学说了,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得,大家考研就是为了考上的嘛。但是在如何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如何复习这些问题上,有些同学就容易迷失方向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如何选择学校

在论坛的交流中遇到很多同学,我非名校不上,我非清华、北大这些名校不考。在择校的时候,大家要先充分了解一下这个学校的招生要求。最初翅膀也有想过考北大的地球物理学,也因此复习了2~3个月。后来看招生目录,那边70~80%的保研率,考研名额只有16个,具体到小方向只有2个。所以权衡一下也就放弃北大,而幸运的留在了挚爱的母校。所以说,飞蛾扑火的事咱们不要做,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的情况,而相对胜算大一些的学校,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

2、如何选择专业

这条仅针对跨考的同学。有同学说,我虽然是跨考,但是我对报考的专业有热情,有兴趣,我一定能学好。话分两头说,哪个考研人选择的专业是自己没有兴趣的呢?在同样分数的情况下,你又有什么优势能让导师选择你而不选择非跨考的考生呢?单凭一句我对所报考的专业有兴趣,并不是博得老师欢心的筹码。有些学校的录取规则就比较排斥跨考的同学,尤其是文跨理这种跨度较大的专业。所以,如果要跨考,要先了解清楚该专业是否对跨考有要求。

3、如何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

考研的最大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有总分分数线,还有单科分数线。这也就造就了考研的复习不能和中考、高考一样。在论坛三年,见过总分380+,英语单科不过线的“烈士”们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考研的复习大的思路就是攻击短板,哪门科目弱重点复习哪门。可是见了有些同学专业课都背得滚瓜烂熟,历年真题提笔就能写答案那种的情况下,还在拼命的背专业课,这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二、三个准备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考研理由,有的或许是为了学术,有的或许是逃避就业,有的或许是随波逐流,大家都考我也考。不论是那种理由,总之你选择了,决定了,在路上了。无论是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是在一天天的上课中准备,在早自习、晚自习、六日加班学习中冲刺过来的。纵观从小到大的各类选拔性考试,唯有考研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而尽心竭力的。新祥旭官网http://ki等论文网站下载导师近期的学术论文。大方向了解了之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后,觉得这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你喜欢的,再给导师发邮件。能从网上找到的信息,不要发邮件问导师。这样老师会觉得你搜索能力很差。

在此有三个联系导师的黄金时期,只要抓住这三点,老师会对你的印象深刻的。

1、网上报名开始之前(9月中旬)。邮件内容大体分为这几部分:首先是自己的个人简历及手机号等联系方式,这样让老师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其次是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为什么要考这个学校考这个专业。再次是对需要了解的信息的一些提问,比如今年导师除了保研的同学还能招收几个考研生;或者对导师在研究生期间的培养模式进行一些咨询;如果女生报考如地质类或其他比较艰苦的专业,最好再问下该导师是否接受女生考研的同学。建议有问题最好一次1.2.3.罗列清楚,要不拿邮件当QQ那么聊,太多回合不好。最后要表达一下愿意到老师门下深造的愿望。

此处切记不要问诸如“这个专业考到多少分,才能录取?”的问题。因为在复试结果出来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是比较火的专业,老师不可能会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比如“考到350就没问题了”之类的话。一般根据版友的反馈,老师一般都会说欢迎报考,好好准备初试。

2、考研分数成绩公布之后(2月下旬前后)。尤其是考得还不错的同学,要给老师报告一下自己的成绩,以及正在认真准备复试的状态。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个有准备又自信的考生。另外还可以问一下除了准备复试的科外还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3、复试名单下来之后(3月中下旬)。复试名单下来以后,再去参加复试之前,给老师发邮件说明自己复试准备的情况,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来学校参加复试的一些事宜。最后要委婉的问一下老师的办公室位置,为了到了学校后可以和报考导师见一面。

细节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用书

考研同学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爱买书,看到出来一本新参考书就想买,尤其是名师出的书。甚至有些强迫症,这本书不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就算买来不看也没事,图个心理踏实。考研公共课的复习用书数不胜数,相同类型的书也在伯仲之间。很多同学在选择参考书的时候总想选一本最好的。

在漫长的考研史上依次上演过老陈与二李的数王争霸,任大妈与肖老爷子的一哥之争。在他们最璀璨的年代,考研市场也并非一人一姓之王朝。时至今日,多位名师的异军突起,使某一人、某一本书能独步考研界成为了一种奢望。这也就造就了今日选择的艰难。

就考研本身特性所致,不同的参考书针对的受众面不同。有的书适合复习时间多的同学使用,有的书适合在职考研的同学使用。参考书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了看书的人身上。一味地追求书的数量,而没有把一本书书深入的挖掘,体会其精华,所谓“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考研用书在精不在多。五本书一本看一遍,不如一本书重复看五遍来的效率高一些。

另外看书的时候要多思考,不能完全拘泥于书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多经典的理论在当时可谓红极一时,然而随着岁月的长河,多少经典被推下神坛。殊不知陈大师“不管三七二十一”那一套已经在考研数学中不是万能适用,殊不知may、some等红花绿叶理论已经被出题人破得体无完肤,殊不知政治已经不是那个写满卷子就能高分的时代。不同的书适用不同的人群,挑一本自己善心悦目的书就一直看下去,必有长足的进步。

四、尾声

人常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在考研的世界中,有人把它当做舞台,通过10个月的刻苦地复习、努力地拼搏考到400+的高分,最终金榜题名;也有人把它当做战场,通过3个月合理的时间安排、完美的执行,把时间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最终也顺利录取。这仅仅是个人情况的不同,导致时间安排的迥异,并无好坏之分,更没有高下之别。

多年之后,当我们回顾这一段青葱岁月,那些书叠如山、灯如红豆的日子恍如昨日的画面,不会随时钟的滴答声渐行渐远,而是镌刻在脑海深处。怀念那种纯粹的激情,怀念那份简单的执着。

时光可以改变一切,改变不了的却永远是那些遗失的美好。当掌声响起的时候,一切关于过往的光荣与梦想,灿烂与辉煌,都将融汇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纵时光流逝,历久弥新!

4.中山大学世界通史考研 篇四

2014四川大学研究生(以下资料由至善川大考研网提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推荐

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参考资料

研究方向 01.比较诗学 02.比较文学 03.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 04.英美文学 05.俄国文学 06.东方文学与文论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35文学评论写作 ④914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基础》 阎嘉 四川大学出版社 初试指定书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 赵毅衡 重庆大学出版社 初试指定书

《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卷本)章培恒 复旦大学出版社 初试指定书

《中国文学—先秦两汉卷》(修订版)刘黎明 四川人民出版社初试指定书

《中国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修订版)刘黎明 四川人民出版社初试指定书《中国文学—宋金元卷》(修订版)刘黎明 四川人民出版社 初试指定书

《中国文学—明清卷》(修订版)刘黎明 四川人民出版社 初试指定书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 复旦出版社初试指定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李怡 重庆大学出版社 初试指定书

二、参考资料使用方法(四川大学考研论坛)

1、参考资料使用方法:

(1)目录法:拿到一本书首先是看前言和一本书的目录,然后才能看内容,这样才能系统的明白哪一个章节讲的是什么内容,对学习有什么好处和帮组,同时在了解目录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这本参考书籍的内容。

2、学会做笔记

这个笔记并不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内容抄在笔记本上,而是通过自己的复习,将章节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之后,默写出来的,这样一方面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一方面查漏补缺。千万不要认为这样会影响复习进度,浪费时间,反而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3、学习计划法

上一篇:网络优化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空间个性签名霸气超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