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模式

2024-09-14

学校管理模式(精选10篇)

1.学校管理模式 篇一

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务管理制

为了加强义务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总校下发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保运转的前提下,结合我校经济状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加强预算管理,坚持审批制度

1、学校年初要遵循“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做好预算。每月要编制月份计划,报总校审批,方可实施。

2、学校根据总校安排报账时间,及时报账。报账同时,报下月支出计划,经总校批准后方可实施。

3、固定资产购建和日常修理,单价在3000元以上或总造价在1万元以上的支出,在年初预算时要负有专项说明,执行前必须事前提出书面申请

二、加强学校收费管理

1、严禁设立“小金库”,不得将收入作为往来款项进行核算。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2、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学校财产机构不得使用。

3、严禁违反规定,巧设项目向学生收取费用。如统一发动、购买练习册,按人头收取班级活动费,强制保险等。

4、不扣留、挪用各种收费,足额、及时上缴总校。

三、支出管理

1、学校的财务收支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学校的一切重大开支和重要的经济事项的决策,应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做好会议记录备查。

2、财务机构内部分工做到帐、物

分开,报账员不兼任档案管理、财务保管工作。

3、禁止在支出过程中变通、变造现象,保持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有效。

4、因总校取消了小学招待费,需要烟、饮料、水果等招待物品时,及时到总校联系购买,总校不予购买或不批准购买,则任何人来校不特殊招待。否则谁擅自购买谁付账。

5、培训费报销程序及标准:

教育局文件——填培训卡——学区校长签字——会计处核销。

县内培训,车费10元,住宿费20元以下;市内70元以下车费,30元以下住宿费。没有统一伙食安排的,市内每天补助5元,市外每天补助8元。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培训回来及时到总校核销培训费,过月单据不予核销。

6、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学校领导积极向总校反映,申请小额备用金,以保证学校急需的临时性支出需要。

四、财产管理

1、低值易耗品学校建立明细帐,由学校保管员及时记录、存档。

2、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到人,发生人员变更时做好交接手续,详细盘点。物品非正常损坏或丢失,责任人照价赔偿。

3、学校物品一律不许外借,外借不能收回时,保管员、外借人平均折款赔偿。

五、档案管理

1、报账员对文件、制度、报表、预算决算及重要合同,定期归档、审查、整理立卷。

2、档案要有目录,并装订成册,防止丢失或毁坏。

本章链接:

建筑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制度

企业行政专员岗位说明书

院长公开接待日制度

公司办公行为规则

志愿者联合会工作会议制度

城管局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的学习心得

2.学校管理模式 篇二

“学校课程管理”是对“学校课程”的管理, “学校课程”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对象。但由于人们对“学校课程”概念的理解歧义丛生, 因而导致对“学校课程管理”的概念界说也莫衷一是。“学校课程”从语义上看会产生两种内涵不尽相同的理解:一是指各个学校自己开发、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具有学校个性色彩的课程。即将“学校课程”视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校定课程”, 专指“学校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授权自主建构的课程, 主要是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二是指只要是在学校中实施、由学校来管理的课程都属于学校课程。由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都是以“学校”为载体的, 都要通过学校才能付诸实施的, 这就使其外延显著区别于前者。即“学校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管理的对象, 不仅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而且指校定课程、校本课程乃至潜隐课程, 它们都是学校课程管理直接作用的对象。

“学校课程管理”的提出, 意味着学校具有了“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双重权责。理查兹把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区分为“为顺从而管理”、“为成果而管理”、“为建立永续的组织的生态而管理”的三种类型[2]。管理的目的取向不同, 导致学校课程管理的理论构建与实践也会呈现出殊异的意蕴。若“为顺从而管理”, 则学校课程管理因与过往的“学校教学管理”没有异同而近乎成为“纯粹的文字游戏”;若“为成果而管理”, 则学校主体性的发挥纯粹是为了达成上级的评估指标, 也没有走出过往的“教学管理”的视阈;只有“为建立永续的组织的生态而管理”, 学校才真正成为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主体之一, 从而呈现出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态势。

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提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并予以界说。其中, 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混合, 包含是 (is) 和应当 (ouhgt) 两种成分;只有包含“是”和“应当”两种成分, 才是完整的定义。[3]因此, 在界说学校课程管理的概念时, 既要回答“学校课程管理是什么”, 即学校课程管理的实然与必然问题, 又要进一步回答学校课程管理应该是什么, 即学校课程管理的“应然”问题。前者是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后者则是研究的重点与目的。也就是说, 对于学校课程管理的概念界定, 应当综合不同层面和维度立体地去把握学校课程管理的概念。

1. 就管理地位与角色而言, 较之原来的“学校教学管

理”, “学校课程管理”突出强调了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而非上级法定课程的“从属者”与“被动执行者”。在“学校教学管理”的视阈中, 课程实施即教学, 即学校必须忠实实施法定课程计划, 课程实施愈是接近法定课程的意图, 课程实施的效果愈好。而在“学校课程管理”的视阈内, 课程实施即变革, 其蕴涵的基本假设是: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事先规定精确的实施程序, 而应该让不同的实施者自己来决定, 因为只有对实际情况最了解的人, 才有可能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因此, 作为课程实施者,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法定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或“再改造”。不仅如此, 学校还可以自主地研发和管理课程, 学校在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在此得到了合理发挥。

2. 就管理的对象与内容而言, 较之以往的学校教学管

理, “学校课程管理”由只是对上级法定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的管理, 转变为从课程研制、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的全程管理与全面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的视阈内, 学校只是上级法定课程的教学者, 缺乏参与课程研发与评估的权力与责任, “教学管理”的内容与对象因而被局限于对教师和学生执行上级课程活动情况的管理之中, 至于课程的研制与评价的权力则处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掌控中。尽管每个教师对所教课程的理解及对教材的领会都会有一定差异, 而且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课程内容做出不同的“改编”, 但整体而言, 教师的教学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创见性”不仅极其微小, 而且其原初的动机和最终的目的大多也是为了预定课程计划中“外控任务”的完成。究其实质, 仍未跳出“为顺从而管理”或“为成果而管理”的巢穴。而在学校课程管理的视阈内, 学校不仅是上级法定课程的教学者, 而且明确被赋予课程研发、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的主体权责。可见, 学校课程管理的对象与内容大大扩展了。

3. 就管理的价值与功能而言, 较之过去的学校教学管

理, “学校课程管理”不是机械地对上级法定课程的“顺从”, 或仅仅局限于“外控目标”的完成, 而是结合外部的环境条件与自身的具体实际, 积极主动地研制、实施与管理课程,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和课程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在教学管理的视阈内, 教学是一个预设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线性演化过程, 教学及其管理的评估标准是看“教学过程与预设规定”的“吻合程度”, 而学校的具体实际和特点则往往被忽略了, 这不仅造成了“千人一面, 万人一书”的课程格局, 而且也形成了“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行政和管理是从学校上司的外部提供驱动力”的错误观念和陈规陋习。此种意义下的“教学管理”实际上是“防教师的” (teacher-proof) , 这不仅使得教师丧失 (deskilling) 了应有的课程研发技能, 而且使教学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了的课程材料, 可能会带来一些预想不到的负效应。而在学校课程管理的视阈内, 上级颁行的课程计划不仅应当富有弹性, 而且学校自己也会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 在与外在环境与条件的互动中, 制定自身的课程发展战略, 以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

总之, “学校课程管理”, 是指学校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 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 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 考虑社区特性、家长期望和学生需要等相关因素, 对学校的课程设计、决策、实施和评价及其相关因素与条件进行的管理活动。其目的不只是为了预定目标与任务的完成, 而是在与外在环境与条件的互动中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与课程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学校课程管理虽然主要是学校课程组织及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对发生在学校场所或学校层级中的各类课程进行的管理, 但是基于国家、社会、家庭或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等多方的课程权益在这里既矛盾冲突又互融共生的特点, 学校课程管理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仅是对发生在学校里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利益与矛盾的揭示与解释, 实质上也是国家课程行政管理乃至教育与社会问题的折射与反映。

富兰 (M.Fullan) 等课程专家概括出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4]:得过且过 (muddling) 取向;适应或改编 (adaption) 取向;忠实或精确 (fidelity) 实施的取向, 或称程序化 (programmed) 取向。在严格意义上的“忠实、精确或程序化”取向中, 课程材料具体规定了教师必须指导、讲解和要做的每一件事, 以及学生需要作出的各种反应, 学校和教师近乎没有任何改动的余地。教师所做的, 不过是执行他人的目的与计划, 从事他人提出的活动。事实上, 没有什么比失去对工作的支配更容易引起异化和失落感的了。[5]而在“适应与改编”的课程取向中, 学校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 拥有了课程研制、实施与评价的主体权责。事实上, 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和统编教材, 教育工作者往往习惯于思考如何尽可能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并根据教材要求来组织课堂教学。所以, 本文特别强调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主体内容与主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对我国的课程理论建设还是课程改革实践而言, 都是十分必要且极具现实意义的。这有助于转变“把课程管理只视作是政府的事情”, “学校纯粹是上级课程政策的从属与附庸”的观念与行为[6]。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学校课程”的建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84-88.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420.

[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 (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34.

[4]Fullan, M.and Pomfret, A., Research on Curriculum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7, Vol.47, No.3.

[5]阿普尔著.施良方译.2000年的课程:张力与可能性.载瞿葆奎主编, 施良方等选编.教与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3.学校管理模式 篇三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层次

前言

学校的档案是学校成长的历史记录,同时也是对于全校师生工作及学习情况的记载,档案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因此,学校领导必须努力加强措施实现对于档案的良好管理,通过档案管理工作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层次。通过分析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论了学校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希望这些措施可以对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一、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尽管学校每年都会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室,但很多工作依然由办公室来完成,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者,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兼任。

(二)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学校的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机制缺乏的情况,很多档案资料都不能及时归档,更没有按照学生类别的不同划分档案,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档案资料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一旦需要利用档案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大量人力进行查找。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学校档案管理的作用。

二、 规范学校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 强化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为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让学校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了解档案管理对学校工作的作用,尽量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与人力,并在学校集体会议上宣传与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让所有人正确认识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旦档案管理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一定要为档案管理室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经常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学校领导也要联系实际情况,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这样他们就会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创新管理模式。

(三) 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为保证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就需要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工作范畴,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工作情况联系在一起,按照档案的用途确定分类,逐步优化档案管理机制。此外,还要重视信息化管理,妥善保管电子档案资料,经常检查电子档案情况,如发现记录缺失立即重新补充记录,更要做好纸质档案资料的通风工作,防止潮湿。

(四)对档案实行集中统一化管理

学校档案的门类及数量代表着一个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实力和服务潜能,要提高学校档案室藏的实力,就要增加学校档案门类及数量。资料门类齐全、数量多、内容丰富,就能给学校的管理及发展提供完整的、准确的信息资料,就能更好地適应学校的发展。学校档案必须要集中统一管理。为了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出一整套严格的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确立学校档案的主导地位,把学校的基建档案、文书档案、教学档案、学籍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声像档案等由档案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只有这样学校档案才能满足数量足、门类齐、内容全、质量高的学校信息化要求,才有利于档案部门向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及社会提供快捷的服务,有利于领导者对学校规划、建设、管理进行正确的决策。

(五)对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

学校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随着学校建设的迅速发展,学校所保存的原始资料很难满足学校的需要,只有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丰富、补充馆藏,跟随学校发展同步,我们才能拥有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保证档案信息的实效性,更好的、及时的为学校建设提供正确资料。比如:基建档案,随着学校建设的快速发展,学校出现了许多改建、扩建工程,校区的建设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实行动态管理,几年后,我们所保留的原有资料与实地相差太大,这些资料要保证现实的需求,就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供准确的、完整的档案信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广大师生。

结论:

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有效整改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学校的管理层次。

参考文献:

[1]曹晓春. 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学校管理层次[J]. 价值工程,2014,07:244-245.

[2]胡秀娟. 提升学校档案管理层次的思考[A]. 山东省档案学会.创新与发展——山东省档案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档案学会第六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山东省档案学会:,2015:4.

[3]孟凡蕾. 强化档案意识 提升学校档案管理水平[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227.

4.薄弱学校重在学校管理 篇四

南浔区善琏中学王阿胜

善琏中学处于南浔区桐乡县德清县的交界处,是南浔区的边缘学校,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落后,老百姓的观念陈旧落后,尊师重教氛围不浓。由于一直以来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不好,导致家庭好重视子女培养的人,千方百计把自已的子女转到外地学校,使学校好生源大量地流向外地学校,而且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特别是近年来民办学校兴起,且都通过升学选拔考试,选拔优秀学生入学,使得原本薄弱学校的生源更差,我们每年流失的初一新生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小学毕业生中的优秀学生几乎全部流失。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新教师分不进,骨干教师留不住,师资必然不尽人意。学校生源、师资都比较差,面对学校的困难,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改变学校落后面貌,是学校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尝试。

一、建设好学校领导班子是核心。

1、振奋精神,树立信心。

改变学校落后面貌的关键是学校领导班子,薄弱困难学校的领导班子必须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着社会、家长对学校的不信任、埋怨、面对着教师的自卑、叹气,关键在于学校领导要有开拓进取的决心和信心,破难创新的勇气。首先学校领导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具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私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校领导能做到早到校、晚回家,与全体教职工同甘共苦,能做到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为群众带好头。其次,要使社会、家长承认你,必须实实在在做出成绩来,社会对学校评价是一把公正的尺子,只有用真实的成绩才能得到社会对你的信任。学校领导将这一思想向全体教师宣传,使教师接受,形成共识。工作中,团结协作、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补台、互相通气、形成了良好风气。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现在的学校领导班子被教师称为是历年来最团结最有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为改变薄弱学校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2、加强管理、优化校风。

要提高办学效益,必须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而作为学校领导如何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是关键。要尊重教师、相信教师,这是前提。学校每学期召

《薄弱学校重在学校管理》

开教代会,请大家出谋划策,经过努力,学校建立了一套适合本校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整个学校有章可循,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工作量津贴制度》,鼓励教师多干多得,不少教师积极主动争取多上课、超课时,工作中勇挑重担,解决了学生高峰时师资紧缺的困难,四位语文教师都任教了三班语文,其中一位任教了三班初三语文。在学期中途因病有四位教师请假,请假教师的任课都由其他教师挑,其中二位英语教师跨初二与初三年级,任教了四班英语,不少教师能超负荷工作。学校制定的师德要求,教师一日常规要求,各部门岗位职责,质量考核要求,每学期均通过自评自报,组内互评、学校考核小组评定,评出学期工作中的优秀者。教师中逐步形成了业务上积极钻研,质量上精益求精,敬业爱生、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现在“整洁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不断提高的办学效益,”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目标。

3、不断改革,推进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在学校同样是如此,学校要生存必须要改革、发展、提高。在改革上,主要围绕经济分配做文章,打破教师福利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制订了《学科质量奖》和《教学效果奖》,体现了优质优酬,使教师的福利拉开档次,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在班主任管理中,把招流生工作、收费工作、高中段升学率与奖金挂钩,谁干得好谁就多得。改革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这个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走小步,不停步”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用《教师一日常规》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在家长、社会面前逐步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使学校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中段升学率同步提高,二00三年的百分之六十六,二00四年的百分之八十六,二00五年的百分之八十九,二00六年的百分之九十一,一年一个进步,一年一个台阶,中考综合指数连续三年在练市小区名列前矛,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从无到有,获奖学生不断涌现。由于学校做到了不停步,走小步,年年有进步,学校声誉大为提高,凡进入我校的学生不再离开我校,未进入我校、小学毕业后考进民办学校的学生中已经有学生由它校回归我校,甚至有它校的学生转入我校,学生开始由单向流出到有流出,有回归,有转入,生源相对稳定,学校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而对于一所薄弱困难学校来讲,师

资队伍也是薄弱的,由于初中入学高峰的到来,学校师资队伍既缺数量,又缺质量,而要建立一支有一定数量、又有一定质量的师资队伍,唯有靠自身的努力。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要基地,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激励和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对学校集体的奋斗目标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主人翁使命感,使学校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涉及到学校领导者如何用人的问题了。这里,笔者认为,理解、尊重教师是学校领导者用人的关键。因为教师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个体,具有比较强烈的自尊心。他们不仅具有人类一般的生理和安全等方面的需要,而且有更强烈的追求被理解、受尊重的需要,他们可以在某些方面蔑视利益,但绝不允许自己的人格不受尊重;他们渴望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够得到领导和社会的认同与肯定,具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要求被理解和尊重的强烈渴望,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理解和尊重教师,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范畴,它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了解教师的需要,是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基本前提

在一个学校里,由于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和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他们的需要也不可能是单调划一的。男教师具有较强烈的竞争心理和参与意识;女教师更希望自己能得到领导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希望得到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工作或生活遭到挫折的教师渴望得到领导的安慰和帮助。在教师形形色色的需要中,既有正当的、合理的,又有不正当和不合理的,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要深入调查了解,善于体察,并认真分析教师各种需要的正邪当否、轻重缓急。对教师急切的合理的需要,应尽可能予以优先和适当的满足:对于那些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暂时难以满足的需要,领导者应实事求是地向他们说明原因,讲清道理,表示对他们的关心,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谅解。对教师那些不正当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学校领导者不能姑息迁就或盲目怂恿,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否定拒绝,更不能以势压人,而应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认真做好细致的思想说服工作。

2、知人善任,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是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基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对于竞争意识和自尊心很强的教师来说尤为强烈。它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才能的发挥和劳动成果的获得肯定和赞扬。因此,学校领导者应对每一位教师的性格特点、能力状况、工作效果以及其它方面的优劣长短心中有数,做到知人善

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工作安排上要尽可能地寻找出每一位教师能力、兴趣与工作任务的最佳结合点,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教师的每一分聪明才智都有充分的用武之地。对于那些能力出众、工作成绩突出、德才兼备的教师,要大胆推荐、委以重任,甚至应以宽广的胸怀主动让贤。这不仅对于获得信任的教师是一种巨大的鼓舞,而且对于其他教师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对于那些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较差的教师,学校领导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当他们的工作取得哪怕是点滴成绩的时候,应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强化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他们的工作出现困难或挫折时,领导者要及时加以帮助、扶持和鼓励,使他们体会到受关心的温暖,获得一种被理解的愉悦和满足。这样,就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一视同仁、不偏长护短,是尊重教师的基本原则

不患寡,只患不均,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积淀起来的一种民族心理,这种心理体现在具体的利益或情感关系上,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态度应该是公正的,在任何事情的处理上都应一视同仁。学校领导者如何妥善地协调、处理好教师与各方面之间的矛盾和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发挥。因为学校领导者解决学校发生的各种问题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对待教师的态度的间接反映,而对待教师的不同态度归根结底就是对教师的不同理解、信任和尊重。因此,学校领导者在处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各种矛盾,特别是教师较敏感的利益和情感问题上,应不徇私情,以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不应因为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与不同教师情感或利益关系的轻重而偏长护短。以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去处理学校中发生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才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心服口服、心舒气畅,保持健康的群体心理和高涨的工作热情。

4、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尊重教师的根本保证

要正人,必先正己。学校领导者是学校的中心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处于教师的监督之中。因此,学校领导者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对于涉及利益关系的事情,要先人后己;对工作中的过失,要勇于承担责任„„只有这样,学校领导者才能在教师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也只有这样,尊重教师才能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5、让教师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与管理,是对教师信任和尊重的民主作风体

管理心理的研究表明,让每一位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学校各项工作决策与管理,对于树立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改善心理气氛,使学校集体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完善学校的工作目标都具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学校的各项工作方针的决策,都应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请教职员工参与,让他们参加讨论计划、制订方案、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学校领导者应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对教师提出的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应予以采纳。当学校集体取得成绩时,领导者应把成绩归功于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使教师体会到学校是自己的学校、工作是自己的工作,学校集体的一切活动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自己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如果学校的各项决策只有几位领导参与,学校领导又独断专行,不能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教师就会产生一种被冷落、被轻视的感觉,长此以往,教师与学校领导必然形成一种隔阂,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这对于增强学校内部的团结、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6、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是尊重教师人格的体现

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校领导是学校的权威,他们的言行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学校领导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对于学校的大政方针、规章制度,要令出必行、令禁必止,不能朝令夕改。不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轻许诺言,对于说出的话,必须付诸于行动,并要让教师看到一定的结果。对确因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的诺言,应诚恳地向教师说明原因,争取教师的理解和谅解。轻诺寡信、夸海口、“开空头支票”等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不利于自己威信的建立,而且也是一种不尊重教师的表现。长此以往,教师会在情感上产生一种被戏弄的感觉,从而对领导失去信心。

7、宽容大度、不计得失,是理解、尊重教师的风格体现

学校领导者与教师的关系,无时无刻不处于矛盾之中,各种冲突时有发生,如教学工作的安排、经济利益的分配、情感的纠葛等等都可以导致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产生矛盾。有些教师因某些原因与学校领导发生冲突、顶撞甚至辱骂领导,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校领导应首先对自己的言行作实事求是的反省,若错误在于己方,应以较高的姿态主动诚恳地检讨自己,承担责任,并向教师赔礼道歉,以争取教师的理解,这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同时,教师也能体会到学校领导的宽宏与大度。若认为领导向教师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有损于自己的权威和形象,这种观念本身就没有把教师与自己置于平等的地位加以尊重,这样的结果只能使

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倘若错误在于教师一方,作为领导者不能耿耿于怀,更不能想方设法加以报复,要不计得失,并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用教师容易接受的方式向对方作耐心的解释工作,使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体会到自己被谅解和尊重的情感温暖。如果领导者面对教师的顶撞,不冷静加以对待,意气用事,耿耿于怀,并希望用自己的权力去压服甚至报复对方,那是对教师人格的极大蔑视,最终必然导致领导与教师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加深,影响团结,影响学校的工作。

8、坚持原则、严格要求是尊重教师的最高表现

尊重教师并不是对教师的错误言行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现实中,有些学校领导以为坚持原则、对教师严格要求,会得罪教师,因而对有些教师的错误言行睁只眼闭只眼,不敢管、不愿意管,不敢坚持原则,处处以老好人的面孔出现,并以为这就是尊重教师。殊不知,这种不敢坚持原则、对错误思想和行为不敢批评抵制的学校领导,是对自己、对学校工作,更是对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最终必将给教师、学校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在工作中,学校领导要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对教师严格要求,在学校中弘扬正气,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这对于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健康成长,都是十分有利的,这才是尊重和爱护教师的最高表现。

5.学校管理-学校卫生打扫制度 篇五

一、卫生区

1、卫生区卫生要求:

(1)无砖头瓦片;

(2)无杂草树叶;

(3)无纸片果皮;

2、每班每天必须早、中、晚三小扫(早自修上课前15分钟、午饭后及下午自修课后15分钟)按时打扫,不可拖延。

3、卫生检查专人负责,天天检查记录,每周向全校公布

4、对公共卫生包干区打扫不好的班级视情节予以扣分。

二、教室卫生

1、七净:

(1)教室及走廊地面要打扫干净;

(2)黑板要擦干净;

(3)玻璃要擦干净;

(4)墙壁、讲台、窗台、壁砖要擦干净;

(5)垃圾桶或畚箕内的垃圾要到净;

(6)脸盆和水桶内的脏水要倒净。

2、四齐

(1)讲台课桌椅摆放整齐;

(2)标语、画像、图表张贴悬挂整齐;

(3)卫生工具摆放整齐;

6.学校民主管理学校自查报告 篇六

一、党政工职责分开,又统一协调。

学校支部非常重视对教代会的领导,将教代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研究,给以指导,支部书记车明杰分管教代会和工会工作,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工会方针,引导和帮助教代会正确行使职权,拓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积极协调教代会与行政的关系,邀请工会主席参加或列席支部会议。

期工作总结

学校领导和行政职能部门充分尊重工会的法律地位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工会主席参加校会、校办公会,支持和保障教代会先例各项职权,主动接受教代会的检查,评议和监督,认真落实教代会作出的决定和决议,积极为教代会工作的开展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工会切实承担起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负责处理好教代会的日常工作,制定了民主工作计划,并落实,执行,工委一班人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保证教代会工作在围绕学校改革发民和涉及职工权益的高层次上的参与,维护行政领导的管理指挥权威。

我校教代会工作已分别纳入学校、党、政、工领导的工作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并纳入学校工作的督导检查中。

二、将教代会职权落实实处。

教代会听取并审议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财务预决算,讨论审议关系我校建设和教学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并作出相应决议。

审议通过教职工奖惩条例,教书育人条例,定编定员方案,职务聘任制、工资、资金分配方案,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

审议决定涉及教职工住房分配方案,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福利基金,勤工俭学经费的使用原则办法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等,

教代会对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公正客观地评价并形成书面材料向被评议对象转达评议意见,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嘉奖、处分、免职的重要依据加以落实。

教代会围绕学校教学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参政义政,以主人翁精神,认真履行民主管理与监督职权,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加强工会、教代会的组织建设。

我校按照四年一次换届选举产生教代会及工会成员,实行两会结合,本届工会于是5月按有关文件程序选举产生教代会成员及各专门工委。

我校制定了教代会条例实施细则,建立了比较完整结合我校实际的教代会工作职责,制定了教代会提案审议办法,民主评义干部细则,建立了教代委制度,使学校民主管理网络化。

我校工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职工代表进行了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

积极开展我校工运理论调研活动,参加上级工会举办的研讨会,知识竟赛等活动,撰写有实践性的调研文章,

四、严格执行教代会的工作制度。

我校定期召开一年度两次代表大会,会前由党政工共同对会议的中心议题和议程进行研究,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计划、统一行动。

教代会召开前功尽1-5周,工会广泛征集提案,学校党部、行政和工会,将会议有关材料发给各代表,组织代表进行讨论,收集意见,并予以修改补充。

在教代会会议期间,校长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回答代表的质询,答复代表提出的议案及处理意见、结果;教代会期间,学校支部、行政职能部门、工会和教代会各专门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商讨学校有关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我校教代会的召开,由工会承担召集、会务、文书等工作,并建立有比较完整的文书档案;对教代会的大会文件、提案形成决定和重要规章制度,工会负责对其整理分类归档,统一保存。

综上所述,应该说我校的民主管理工作已落实到实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已具成效,我校的民主氛转越来越浓,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完全有理由相信,我校的民主管理会越来越完美,越来越进步。

相关推荐:

粮食局机关党建工作自查报告

厉行节约自查报告

信用社反洗钱自查工作报告

7.浅谈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篇七

一、外控式学校管理体制遭遇的尴尬

20多年来, 基础教育改革从上到下似乎更关注学校的外部改革, 究其实质, 还是没有明确谁是学校的真正主体这个问题。在这种外控式的管理体制下, 学校没有给教师留下多少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使教师的主体性严重丧失, 一切的教育教学行为听命于学校的管理者, 他们无暇关注自身的发展, 也无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外部世界做出适当的反应。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变革现有的学校结构系统和管理模式, 但是他们宁愿选择发牢骚, 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意见提供给学校的决策层。因为他们发现:普通教师的意见领导们难以接受。即使勉强接受了, 也不会付诸实践。

二、变革学校组织管理结构的有效策略

要从根本上要解决教师持续成长和发展的问题, 就必须从变革学校管理模式着手。一般来说, 应采取以下五方面的对策: (1) 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 运用科学的调研手段, 为各项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2) 针对教师的群体和个体差异, 努力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 保障奖惩制度实施的公正、公开、公平, 避免评价的暗箱操作、受益对象集团化, 导致大部分教师处于冷漠和被冷漠的境地。 (3) 切实保障教师的话语权,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议事作用。 (4) 充分营造教师自主自治的管理氛围。 (5) 教师期望的尊重不仅仅来自于校内, 他们更渴望与象牙塔之外的交流。这里面包括对诸如教师与家长或学生冲突事件的处理、教师知名度的校外拓展、教师对跨行业知识的获取、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等。

三、实施校本管理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明智之举

校本管理是指学校决策权威的分散化, 它提供从区域行政中心到个别学校通过分权控制改善学校管理的一种方法。它的实施象征一个基本和系统的组织变革, 增加了四种关键资源的出现:权力、信息、知识与技能以及基于表现的奖励。其核心是实行共同决策, 通过增加教师承担的义务, 确保学校对教师、学生和社会需要有更灵敏的反应, 从而改善教师绩能和学生学习成绩。实行了校本管理, 一方面, 学校成了人力资本开发的有效协调者、拓展者, 就主动为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 教师成了学校的主人、事务的决策者、教育改革的领导者、自身的发展者, 他们的自主发展、自觉行动和合作探索精神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将两者辩证地统一于由共同教育规律支配的发展系统之中, 从追求改进转向追求开发;从对现状的维持转向追求绩效的提高;从外控型管理转向自我管理, 才是唯一的正确的选择。

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基础

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 能否成为教师团队中“平等中的首席”, 能否倡导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能否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 能否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信息反馈与沟通, 实现心灵会晤的融洽, 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教师都有归属需要, 被人喜欢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对学校有用;教师的期望很大程度上在于民主权利, 或者更具体地说, 是对于学校管理的话语权在何种程度上得以体现。如果他们确信学校促进学习和发展的途径, 以一种人道和人性的方式适合自己的成长的需要, 他们往往愿意合作, 能够与学校、处室和小组的目标保持一致。

五、破解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基本出路

8.加强学校管理 创建特色学校 篇八

关键词:教师管理;纪律管理;教育教学

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协调好教职员工之间的各项工作。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管理,严格校纪,狠抓教育教学工作,创建特色学校。

一、重视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是推动一个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也是一个学校展现特色、赢得优势、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要了解教师的生活和教学状况,承担指导教师之责,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方法和策略,明确执教班级的目标和任务,并据此安排一切活动。在日常学校管理中应该让教师明白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自我,以身作则

让教师充满自尊地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所承担的重要任务,教师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是诚实、积极、顽强、活生生的榜样。只有这样,他的工作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教育对象要充满信心

教师要对学生显示出“父亲般的慈爱”,即具有严格意味的爱或恩威并用。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赞扬及忠告、劝诫、谴责都可运用。但是,即使话语严厉,他的本意也应是为了学生好,而不是蓄意压制学生,严禁在教学中施用暴力,应该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否则,如果学生不明白,或不完全相信,“他是会轻视一切纪律,存心反对纪律的。”因此,教师应该使用技巧将印象印在悟性上面,否则,我们的教鞭就不会发生效力。

3.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因材施教

由于许多学生在学习各门功课上能力常有显著差异,故教学一定要顺应学生天性,不应使任何一个学生的智力受到压抑,以致厌恶学习。教师应该知道一些可以使悟性变敏锐的方法,应当熟练地应用。教师如果懂得教学艺术,很容易把学生造就成人。夸美纽斯指出,一个懂得教学艺术的教师“容易把一切事物刻画在人心上”。由于人心没有限度,因此教师“可以不断书写、不断雕镂”,永无止境。他认为,教师只要教育得法,都会有收效的。

二、定好规章制度,加强纪律管理

纪律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维持正常的学校秩序,纪律乃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在学校中,从上至下,无论谁都不得有任何违纪行为。维护学校纪律的办法有监督、谴责、惩罚三种。在对违纪人员处罚时,要做到既严格又温和,以利于错误行为的纠正。但一旦有了过失,则宜根据过失的轻重程度给予惩罚,包括训斥,乃至开除等,严禁在教学中使用暴力、体罚等行为。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科学规范、公正合理的学校规章制度来保证,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事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校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规范性

严格遵循并做到按科学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学校规章制度不能完全凭学校管理制定者的经验或主观意识而定,如此不但违背了制度管理的本质,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到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及制度文化的形成。

2.公正合理性

学校规章制度作为规范、约束师生行为的准则,应从科学合理的角度,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凭借科学的管理依据才行,其形式、内容的公正合理性非常重要。不合理的制度会使被执行者产生情绪化的心态乃至逆反心理,反而会有碍管理。

3.执行的严肃性

学校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必须严格执行,并确保其严肃性,任何人不得擅自违反破坏。作为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及考核者,应该以客观事实说话,公正严肃、公平合理地处理问题。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监督学校各项制度和规章的执行,预防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学校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一旦发现脱离常轨之事,则需及时予以纠正。

三、搞好教育教学,建设特色学校

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按照自然规律办教育。无论是教学改革、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要从大自然中去获得,都要遵循教育规律。我们运用规律不仅是为了服从自然,而且是为了改造自然。

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从教师语言、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办学模式。另外,学校的办学思想、风格、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的体现。特色教育必须符合新课改精神,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好当前国家扶持教育的一些新政策。凭借学校所在地的区域优势、自身经济条件、学校现有规模、教师素质结构、学生现状等因素,依据自身特点,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上形成特色。学校在创建特色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把握住学校独特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模式。

学校管理中教职工是学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因此,在进行学校管理工作时要强调人文的重要性,要全心全意地依靠一线教职员工,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收集征求广大学校教职工的意见,畅通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之间的沟通,调动全体教职工参政、议政制度,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9.学校工作总结:学校图书管理总结 篇九

图书室的工作一部分是图书目录的编辑整理工作,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管理日趋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越来越走向现代化。因此,图书管理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书籍分类,现代的图书管理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体系。针对这种情况,自己在图书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经常加强图书科学管理的知识,科学分类的知识,潜心研究图书管理的方法,使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用于实际的图书管理工作中,使我校的图书管理工作逐渐得到完善。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需要有耐心,非常细致的工作,自己在工作中注意加强业务修养,对待图书管理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时时以图书管理员职责要求自己,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借阅者,并不厌其烦地为他们选取所需的书,使他们高高兴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加强图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全校师生人数多,借阅一次数量多,因而图书有出现借放、破损等情况,自己每天借阅工作结束后,都将当天所涉及的书进行仔细检查,将借放的图书重新归类,将破损、无标签的图书重新粘补,始终保持借出的图书整洁、美观、规范,杜绝了丢失现象,无损坏情况发生。在我们的细心管理,做到了图书室的图书无虫蛀,无受潮,无鼠耗,无溃烂的情况发生,使图书的完好率达100%。图书的管理只是途径,图书借阅从中获取知识才是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开学初,根据图书室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整理、清理,补发了各班的借书证,对上期末新购图书进行分类、整理,贴上书签,上好架,并对学生进行了爱护图书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完善了借阅图书制度,自己总是尽量延长图书借阅时间,尽量使全校师生能在各个时间借阅到图书,从周一到周五都坚持分上下午全天向师生开放三小时以上,甚至周六活动都为师生开放借阅,并尽量将好书、新书推荐给广大师生,这样不仅使他们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陶冶了情操,造就了品格修养和意志,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传知育人作用。

三、做好收集,提高宣传功效。

每学月完后,自己都把一月的借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清理,填入学月报表,并作好笔记。一年来,我校图书室开放450小时,图书借出15923人次,图书借出率为91.6%,达到重庆市教委和县教委的装备工作要求的目标。

自己在本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作出较大努力,使本校图书室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轨道,充分发挥了图书室应有的作用,当然,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会更加努力,使图书管理工作来断向前迈进。

图书管理工作总结为了迎接省“普图”检查,我校于xx年4月成立“普图”工作领导小组,7月起开始进行学校图书室建设,到今年10月底,基本完成,图书室初具规模,并接受了省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一、学校领导重视

一直以来,学校行政一直将“普图”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将此工作列入学校议程,由校长亲自负责,教导处、总务处进行监督和指导;学校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求全校老师都要积极支持此项工作,并在编目期间多次到藏书室询问图书室建设情况。

二、安排了专职人员

10.学校物业管理模式 篇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创一流”的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的后勤工作都是学校办社会的 运作模式,即学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规模不讲求经济效益、不讲求管理 效率,只要学校存在什么劳务需求,就立即设置一个劳动岗位,工资都 是由国家来掏钱。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小社会”,结果是学校办了食堂、木工房、园艺室、水电班,有的学校 甚至还办起了托儿所,这种运作模式非常类似于农业时代的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与现代化发展趋势是完全相违悖的。所以专业型物业管理公 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由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后勤管理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校物业管理模式特点

1、通过分析掌握学校物业的不同之处,针对学校物业的管理特点,确 定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发挥物业管理在学校的后勤保障作用。顾客的需 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在学校物业中尤其突出。按学校对公 共设施、清洁、绿化、人员、车辆、物资的管理要求,量身定制服务。比如按课时安排的时间,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供教室的开门、设 备维护和安全的管理服务等。

2、学校物业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追求简练、精干,降低运作成本。学校物业管理从属于学校整体管理,学校物业如按照商住小区管理处分责设立物管员的多层管理,在成本上是物业公司和学校方面都不能承受 的,学校物业的从属性决定他无需面对众多业主,在多种经营 1

上 发挥的余地不大,也就不需要如小区同样的管理人员配置。

3、重视学校主管领导的领导风格,管理思路,特别是处理好与关键人物 的关系,应加强对该类信息的收集,及时调整方式,及时跟进。确保管 理的一致性。体现学校特点的共管模式。

4、在强调本体内在管理的同时应注重本体外表工作,提高直观感受满意度。学校物业比住宅物业更注重直观感受,这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需 要。比如在学校内设置各类规范的温馨标识、提示性、警示性和说明性 标识,为学校氛围的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校物业在接管项目前,必须对接管原有问题或其他涉及面大、影响大的问题进行评估。在此期间应协调处理好各项关系,并尽量在此期间将重大问题予以明确,包括岗位设置、清洁的范围和频度,管理区域和项目,设施、设备的维护责任范围和处理权限、服务费用、支付方式 及其它费用承担等,规避管理风险。

6、物业管理更注重服务的专业化。可提供办公室内植物的养护和指导、节假日环境氛围营造、组织特色活动、教室管理、电教办公设备维护等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提供行政 后勤等方面业务的保障。

7、技术含量高,注重设备管理及相关人员的配备。学校物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确定了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是素质高,技术上一专多能复合 型人才。

8、顾客意见的调查需关注各个不同层面的意见,还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重要沟通整理成为文件,双方认可,促进管理服务的水平的提高。

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优势

1、后勤社会化在推动学校整体办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学 校后勤社会化后,学校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国家管方针,校长管办学,支部管监督,社会办后勤”,新型社会分工,物业公司在进驻以后,深入、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详尽分析了学校物业与住宅物业的不同,2

并针对学校管理的特点、难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案,以确保专业化物业管理优势能在学校得到充分发挥,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注重保持双方思想一致 性。实行后勤社会化,使学校后勤工作的重心在管理上而不是在提供服 务上,学校无须设立专门分管后勤工作的校级干部,行政环节少,学校 完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向物业公司提出服务要求,其它学校需要通 过召开专门会议或需三令五催才能解决的问题,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妥善的办理。实行后勤社会化,校领导干部不需要在后勤工作花费什么精力,后勤人员与一线教师争待遇或一线教师对后勤人员抱怨不满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教师们都把精力集中在本职工作上。校领导重点 放在狠抓教学质量上,获得了学校、物业公司双赢结果。

2、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管理,有利于增强食品安全,减少后勤人员;有利于学校降低管理成本。节省工程耗费,获取长期利益。物业公 司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方面的特长,积极为学校做好技术参谋,利用自身 多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为学校介绍专业施工公司,确保其最合理的价格,选择施工质量最好的公司来施工,并在工程中进行中全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物业公司对整改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学校的整改方案,为学校节省整修费用。学校获得了高质量的专业 化后勤服务。实现后勤社会化使学校的管理具有活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的同时,学校也获得了较高的后勤服务质量。学校在清洁卫生、环保绿 化、校产保卫、校园周边秩序整治等工作都获得了满意的服务。管理工 作得到社会认可,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

3、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为物业管理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了空间,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管理创新。在学校物业这种独立产权、单 一业主,在物业管理合同和签订中,明确了对各方义务和权利,对各项 服务、责任的界限的划分都写入的合同中,为以后的管理 3

提供法律依据,便于物业公司实施服务和管理。

三、经营理念

物业管理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均建立在——“立足本土,以人为本,真诚服务”。要想成为物业管理界的名牌,首先从本土名牌做起。企业只有真正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发展,才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景,我们物业管理公司更需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理念。才能给予业主有实力、专业踏实的感觉。业主需要的正是我们这些了解他们生活的物业管理公司。

从当初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什么服务给业主,业主就只能得到什么 服务;发展成为业主需要什么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就能提供什么服务,这一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向市场化转变的必然过程。促步追求的一 体化学校后勤管理——承办学校所有的后勤保障、服务,实现地域性的 多所学校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进一步为学校降低管理成本。提供专 业服务,扩大管理规模。作为政府及公共事业项目提供优质物业管理服 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物业管理正为物业公司的业务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将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的探索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农村党建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现代商务礼仪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