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的传统习俗(精选14篇)
1.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篇一
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资料
霜降已过,秋天也就快过去了,象征着冬天到来的立冬也就快到了,今年立冬是在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三日。
立冬为农历十月,阳历的十一月七日或八日。我国以这一天作为冬季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225°。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是建始;冬,终也,万物收藏。立冬后46天,“中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极”意,俗话说到头儿了,便是冬至了。古人有在立冬看气象、卜冷暖的说法,如“立冬晴,一冬凌(严寒意)”;“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从立冬起,“水始冰,地始冻”。而到了冬至,则阳生,即阳光直射位置向北部移动。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
“烧旗香跳虎神”是十分热闹的祭祖仪式,其中唱、念、做、打俱全,特别是虎神装扮得活龙活现,翻滚跳跃,能者可窜房越脊,在房脊上滚动、翻动,
资料
还有光着脚穿着一层布的虎爪,跑跳着登刀(是在高梯子上一层层绑上铡刀)而上房脊,为此看热闹的人从十里八村纷纷而至,均要一饱眼福。观众不但可以饱观跳虎神的全貌,还可看到摆腰铃、顶水碗、耍鼓绝活,即头顶水碗,两臂上伸支起鼓来团团转,两臂弯曲手腕端平食指各挂一鼓旋转,甩起腰铃鹞子翻身接鼓打在点上。与此同时还能看到霸王鞭的各种翻滚跳蹦,鲤鱼卧莲,一支花棍玩耍于手掌、手背、左肩、右肩、左膝、右膝上,二郎担山、脚踢花棍、轱辘毛就地十八滚、站打四面、卧打八方,这条棍花样繁多,为此亦称花棍。一般三鼓神匠可打三十九节,精悍神匠能打五六十个节数。
满八旗“烧荤香”5—7天,这种烧香遵照“萨满教”原始规矩,庄严肃穆。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在头三天“磕面子”,家庭主妇亲自操作,不擦脂粉,就连雪花膏也不抹,不但不用香皂洗脸,而且连猪胰子都不用,洗脸只用热水,为了将手洗净可用面碱洗手,其他女眷同样如此效仿。淘黄米双膝跪在地上,妯娌接过也是双膝跪接,再传递给晚辈少媳妇送到“哈什”(仓房)顶上,用日光晾晒,此是磕面子用的黄米。再淘二遍黄米后,放到小罐中,用薄羊皮扎罐嘴,富户大家可放到二缸中,制作米酒,亦称“糖黄酒”。此酒得在上供这天开罐,由香主东家打酒装瓶,连斟九碗或九盅上供,再一连供上九盘子饽饽(用粘黄米面做的粘饼),按照顺序摆供。上供齐全,打开莲花香碟,此莲花香碟系木制。中间有一道香槽,滤上达子香粉末(满族名称安素香,满语土名叫迎山红)。这是达子香花(山杜鹃花)的嫩叶或嫩枝尖,晒干碾成的香末。槽底垫上香灰,香火烧不着木碟,如此可防火。最少可烧一个晚上,勤添香末,由此香烟缭绕不断,芳香扑鼻。
“烧荤香”要宰三口猪。第一口猪祭天,第二口猪祭祖,第三口猪祭“歪梨妈妈”。满族宰猪从古至今不用右手持刀。早年是将柞木扦子削成尖放到油锅里炸一下,其锐利无比而用来宰猪。后来恐怕用扦子宰猪的技术差,才用左手持尖刀由“萨满”宰。宰猪时,首先将一盅酒倒在猪耳朵里,猪耳朵一扑楞,即表明列祖列宗已领受此猪。此猪必须是公猪“蹭”子,俗称“净”。如果猪耳朵不动弹,萨满”就着急了,双膝跪下,双手合十念满语祷告,香主带领全家连连磕头,直到猪耳摇动,祖宗领牲了,这才皆大欢喜。一般农家三至五年才能筹办一次“烧荤香”的还愿香。有许多“烧太平香”则是差不多一年一次,大部分不宰猪而以鸡代替,中等家宰二十一只鸡,一般家宰七只鸡,此称为“烧素香”。
2.怕吃饺子与心理的躯体化 篇二
同学说,原先老母亲一直挺爱吃饺子的,自从有一次干完很累的农活回来吃了两大碗肉馅饺子后,胃就特别不舒服,后来再吃饺子,吃完都不舒服,索性与饺子绝缘了。
我接着问,第一次胃难受时除了吃饺子还吃其他东西了吗甲同学的老母亲想了想说,吃了一个甜瓜,个儿这么大呢,边说边用手比画起来。我思忖了一下问,干活时发生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了吗?李大妈快人快语,就是跟丈夫生了一肚子气,他干了一天累活儿非要去打麻将,连饭都不在家吃。我又问,当时吃饺子吃饱了吗甲老人笑着说:吃饱了,生气也得吃,可撑得慌呢,以前我特爱吃饺子。我追问,胃难受之后怎么解决的宁同学插话道:喝了点热水,歇了会儿,还把我爸喊了回来,胃疼就消失了,可是后来我母亲就吃不了饺子了。
我心里有底了,老人当年劳累过后,吃了生、冷的甜瓜,情绪上又有波动,紧接着又进食过饱,胃能舒服才怪呢。其实胃疼的主要原因不是饺子,而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后来由于心理因素作怪,老人就开始怕吃饺子了。
心理因素按发生的先后分为“过分关注、反复强化和自我暗示”三阶段。过分关注就是第一次吃饺子出现胃不舒服的现象,放在别的时候可能很快就忘记了,但当时还在生气呢,就格外关注这种“不舒服”。反复强化则是“不舒服”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甚至把打麻将的老伴都拽回来了,这就把“不舒服”放大了,不过只是在心理上放大了;在这个事件中,自我暗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胃不舒服能得到关心,能让老伴回家,自我感觉“不舒服”非常好,潜意识中希望经常“不舒服”,但是“不舒服”总得有个缘由吧,于是饺子就成了替罪羊,不敢再吃饺子,而且吃了饺子真的会感觉“不舒服”,这就有了神经症的表现,把心理问题躯体化了。
3.冬至习俗为什么要吃饺子 篇三
北方 饺子
饺子,相传是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南方 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滕州 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苏州 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闽南 姜母鸭
在闽南地区,当地人会在冬至享用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全国各地冬至习俗大揭秘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馄饨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捏冻耳朵”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荞麦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菜包 菜包则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篙等物,揉合做成栖,做成半月形,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做环饼(晋代时叫做寒具)。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了“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在从前,祭拜之后还以“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年糕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4.春节的习俗-包饺子作文700字 篇四
中华民族有一个尤其喜气的节日,叫新春佳节。新春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需要吃饺子。饺子,代表着万事如意,也代表着招财纳福。我们家这一天,即使不要吃其他,也务必吃饺子。
依照我国古代计时法,夜里11时到第二天零晨1时为子时。“子”为“子时”,交予饺楷音,有喜气阖家团圆和万事如意的含意。“金票”即新春与旧年交叉的r刻。饺子代表着更岁交子,过年吃饺子是吉祥如意,代表着生活美好。
除夕夜夜里,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这包饺子啊,一个人包就没兴趣,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一堆人包呢,就很有快乐了。大家分成两伙包,各各包的五花八门,尤其有品位。
拿一个薄皮儿,放点饺子馅儿,左一捏右一捏,一个“元宝”就变成。小朋友心思细腻,因此不仅仅包“元宝”,还包各种形状的饺子。我最爱包的是“叶子”,便是把饺子馅儿放进皮里,尾端凹进来,左侧一夹,右侧一夹,不断捏,一直捏到顶部。那样,一个好看的“叶子”就好了。但一开始包的并不顺利,由于馅放多了。把皮儿撑裂了,就包不了。第二次由于一不小心把油弄到皮儿的边儿,就捏不了了,又废止了。不断包,勤能补拙,包的`多了当然便会了。
包的类似时,大家就端着饺子盘来到锅边。“好呀!五花八门的。”大大家都啧啧啧赞扬。大家包的有“太阳光”,“三角”。总之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应接不暇。姥姥她们包的饺子一律是“元宝”,稳稳当当,心旷神怡,漂亮无比。
要煮饺子啦,包的那么多,煮的r间必然不短。尽管并不是很饿,但餐桌上的大家早已啼饥号寒了。“好没好呀?快饿死了!”“迫不及待了,还不行吗?”“快了,快了!”姥姥一说,大家才算停止了一会儿。“煮好啦,开吃喽!”一语未竟,大家便赶忙逐渐夹,惟恐落伍。
5.初一包饺子吃饺子的作文 篇五
早上还如平常一样上课,但我们的心却一直在想下午的包饺子活动。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一个问题,我们班里鸦雀无声,不是因为我们不会,是因为我们都在想着包饺子。
中午我们把桌子排好等待着家长的到来。我的妈妈也来了,她还带了很多的餐具,很厉害吧!等所有的家长都来齐,我们就开始包了。
我不会包饺子,所以妈妈就手把手的教我。妈妈说:“先拿出一块饺子皮,然后在边上放点水要沿着边,然后在放一点菜,记住菜一定要放在中间,还有不要放太多,最后对折一定要对齐。把对折的部分用手捏紧就大功告成了。”接着,我按照妈妈说的顺序包了一个,哎!无语了,包的太丑了。有的同学们还包了一些奇形怪状的饺子,有飞机的,小鱼的,花形的,圆形的……
我也打算包一个怪形饺子。我用了2个饺皮把一个揉成圆,然后把这个圆上放满菜,再用另一个饺皮把它包住,很好看。
下饺子了。一开始,我们想在班级里煮,可是班级里的电太弱了,接受不了这么多的锅,只能搬到车库里煮了。我们组的黄新鹏奶奶竟然带了一个烧酒精的锅,我们去打了点水,把水烧热了。这时,听到刘昊晟大喊:“饺子好了。”哦!车库那里的饺子好了。我们争先恐后的往外面跑,排了一个长长的队,如同一条龙。我们每人吃了很多饺子,很饱。
6.吃饺子了吗? 篇六
如果随机采访几位外国人,问他们心目中最典型的中国食物是什么,可能十有八九会回答“饺子”。很多书籍杂志和电视电影也都不遗余力地配合着宣传,“中国人过年都是要吃饺子的”。我们的春晚主持人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晚会上暗示大家,“中国人过年都吃饺子”。他们很擅长的一句煽情的话“大伙儿今天吃饺子了吗?”长此以往,外国人也纷纷认为,中国人最喜欢吃饺子,中国人过年都吃饺子,饺子就是中国食品的巅峰。以至于到了春节,平时经常一起玩的老美不请我们吃顿饺子,都觉得对不起我们这些中国朋友。
不过,在平常的日子里,我本人对于饺子作为食物的兴趣确实不大。如果你问我,在异国他乡苦闷寂寞的留学岁月,到底有哪一种中国食物,能够像北方同学心中的饺子一样,让我感到快乐和温暖?我的答案是,火锅!而且是红彤彤、亮闪闪、火辣辣、牛油沸腾、热浪翻滚、无辣不欢的重庆火锅!是配着香油和蒜泥,有条件再加点香菜末和葱花混着吃的那种火锅!是可以用辣椒面、花椒面、盐和味精做成干油碟拌着吃的火锅!
住我对面的室友小博是北京人,但他竟带了几包重庆火锅底料来到美国。当我偶然在他的冰箱中发现这个东西的时候,简直是两眼放光,如获至宝。经过我的专业鉴定,他带的这个火锅底料还真的是如假包换、货真价实的重庆火锅底料,红色的火锅底料包装袋上还印着“重庆大学火锅研究中心”监制的字样。
小博虽然带了火锅底料,但却不知道怎么来操作比较正宗的重庆火锅,还跟他的大连室友美达商议,不知道美国能不能买到芝麻酱,哪天去买点芝麻酱来配一下。一听到北方火锅的标志芝麻酱就要被引入,我实在是按捺不住了,“尔等快快闪开,重庆人来也!”并立即吩咐,“速速跟我去买大蒜、香油、香菜和小葱去!”
如果能买到毛肚、鸭肠、腰片、黄喉、脑花这些典型的重庆火锅菜就更好了,当然,我也不要幻想过度,这里毕竟是美国,上面列举的这些菜基本上是买不到的。尤其是像脑花这种对于老外来说基本上就相当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食物。曾经有个美国人跟我抱怨过,他去重庆,一群热情的重庆人请他吃火锅,但竟然有一道菜是“pig’s brain”(我们俗称“脑花”),他真的好为难,实在不敢吃啊,但又不想违背当地朋友的好意,怕被认为不尊重中国文化。他那因为回忆一段痛苦的经历而变得有些扭曲的表情,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们寻遍布鲁明顿的大街小巷,最终买到了牛肉、土豆、藕、午餐肉、金针菇等一干重庆火锅常用食材。买到这些食材后,我就开始动手捣鼓重庆火锅。在国内从未真正自己操刀做过火锅的我,开始一边操作,一边回忆小时候妈妈在家里做火锅时的各种场景:锅底烧热,素油下锅,油熟了以后再加入火锅底料、干红辣椒和花椒。油煎大约一分钟后香气渐渐溢出,此时再倒入清水(鸡汤最好)慢煮。汤烧开后,就可以放各种肉和菜了。北方叫“涮”,巴蜀一带叫“烫”。
于是在这个下午,在这个曾经一直被披萨、汉堡、三明治味道占据的美国小镇的空气中,飘起了重庆火锅的牛油香。
从那以后,我们就经常做火锅吃。不过,小博带来的火锅底料总是有限的,吃完了怎么办?我们将如何撑过在美国的漫漫长夜和萧瑟寒冬?所幸的是,后来我们在布鲁明顿的中国超市里发现了火锅底料,看到这些红色的牛油火锅底料静静地躺在美国超市里等候我们这些从东土大唐远道而来的有缘人,我心中缓缓升起了一种平安喜乐。
7.过年吃饺子的作文 篇七
在北方,过年吃饺子都会在里面塞上糖、花生、麸子、钱币等,这当然不是什么恶作剧,而是有着别样的寓意。
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会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会健康长寿;吃到麸子的人,会越来越幸福;吃到钱币的.人,来年肯定会财源滚滚。
我们家就有这样的习惯。每到大年三十,妈妈就会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而爸爸就会将那圆滚滚、亮晶晶的钱币洗干净,让妈妈和那饺馅一起包进饺子里。饺子快熟时,我和爸爸就会争先恐后的奔向厨房拿着碗筷来等待。妈妈边笑我们父女俩,边无奈的捞着饺子。我一改先前的细嚼慢咽,大口大口吃着饺子。“哎哟!”我惊呼一声,捂着左脸,从嘴里将那枚钱币吐出,“嘿嘿,我吃到钱币啦!”吃到钱币当然比牙痛更让人开心啦!我蹦蹦跳跳的,乐得合不拢嘴。
8.冬至吃饺子的日记 篇八
早晨,一觉醒来,发现爸爸和妈妈已经包好了饺子,爸爸正在煮饺子。我问妈妈:“妈妈,今天为什么吃饺子啊?”妈妈说:“今天是冬至啊。冬至是在每年的12月21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入九的第一天,天气会越来越冷。在中国,冬至这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过去的冬至,和除夕一样都是盛大的节日,就连皇帝也要到天坛祭天的。”
说话间爸爸从厨房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等爸爸动筷子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真香啊!我边吃饺子边问:“爸爸,冬至这天为什么吃饺子啊?”爸爸就给我讲起了饺子的来历:一代名医张仲景是南阳人,有一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冷,它看到在白河两岸居住的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而且面黄肌瘦的。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把几味中药、羊肉和花椒等驱寒的东西混在一起,用面皮包成耳朵状,叫做“娇耳”,包好后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分给大家吃,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热汤后,浑身发热,就连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人们都很感激他,也记住了这个办法。从那以后,人们每当冬天最冷的时节到来之前,就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叫做“饺子”或“扁食”食用,一直流传至今。
我听后对爸爸说:“张仲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名医,我也要学习它为大家服务的精神。”
9.域外吃鸡蛋习俗 篇九
美国:复活节第二天,总统邀请客人们带着孩子到白宫参加“滚彩蛋”的游戏。孩子们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提着绘以彩色、象征兴旺发达、生活幸福的熟鸡蛋,在草坪上滚着玩。全国各地的公园也为孩子们举办“复活节”让孩子们制作彩蛋,开展“滚蛋比赛”与“寻找彩蛋”等娱乐活动。
南斯拉夫:男女青年把鸡蛋看作是神圣、纯洁爱情的象征。每逢复活节到来的第一个星期一,处于热恋中的女青年总要带几个煮熟的鸡蛋,同自己的心上人一起进餐,以此表示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如果男子不吃女子送的鸡蛋,则说明不爱对方或爱情破裂。
尼日利亚:有人认为鸡蛋意味着不会生育,因为蛋的形状为“0”,所以,未生育过孩子的妇女是禁止吃鸡蛋的。
10.春节吃饺子的作文 篇十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三国时就开始的,那时的人们叫它“馄饨”,到了唐朝时代就改名为“饺子”了,和现在我们吃的饺子一模一样的。
吃饺子还有很多传说呢,现在我就讲一个给大家听:相传女娲捏土造人的时候,由于天寒地冻,小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下来,女娲在土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儿,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了。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里面包有馅(线)儿,用嘴咬吃。
我国很多地方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糖,花生,枣或栗子包进馅里,吃到糖的人预示着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健康长寿,吃的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我们家包饺子时,馅儿里会包进去一两个硬币,谁要是能吃到放有硬币的饺子,来年就会一年顺利,并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去年春节时我就吃到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健康快乐,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呢!
11.春节吃饺子的作文 篇十一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把我从床上拽起来,她说中午吃饺子,命令我跟她一起去赶集。虽然我不太想去,但一想到中午有美味的饺子可以吃,只好跟着去了。买了肉和芹菜,回到家我们就开始做馅、和面、擀皮、包饺子。快到中午的时候,饺子终于全都包好了。我累得倒在沙发上,就等着热腾腾的饺子飞进我的嘴里。
午饭时间到了,妈妈先给我盛了一碗,我一下子从沙发里窜了出来,奔到饭桌前,看着满碗的小白胖子,我肚里的馋虫一下子被勾了起来。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就往嘴里送。饺子刚进嘴,我立刻就把饺子吐了出来,捂着嘴哇哇直叫,嘴里像着了火一样,我端起杯子“咕咚咕咚”灌进去几口凉水,一下子感觉好多了。“火”灭了,我又夹起饺子,鼓着嘴轻轻吹了吹,小心地咬了一小口,嗯!不烫!好吃! 我三下五除二就把整个饺子全部塞了进去。就这样,一碗饺子顺利地被我“消灭”了。
饺子太好吃了,这都是妈妈的功劳,没有她,我怎么可能吃到好的饺子。什么时候我也能学会包饺子,让妈妈尝尝我的手艺。
12.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 篇十二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
所以,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朋友,来猜字谜吧,相信你一定能猜出是那种食物
1、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涨三次,一古脑儿赶上坡。
2、一群白鹅,漂水过河,红棍挑起,送到庙里。
3、雪白一群鹅,湖里来游过,嘴家门前过,肚家门前落。
4、白纸包松香,抛在海中央,潮水涨三涨,赶紧把网张。
答案:饺子
13.春节吃饺子的作文 篇十三
晶莹的水饺盛在干净的青花瓷盘里。有人说,雪之所以是白色的,是因为它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颜色。而饺子的白不同,那是吸食了水汽而饱满到几近透明的白,黄金似的玉米粒和饱满的虾米若隐若现,令人垂涎欲滴。
一旁配的小碗里是辣油。鲜红的油里浮起一层光芒,白芝麻在碗里沉沉浮浮,又如出水的白玉美人。碗上用釉彩绘画出了江南水乡,质朴的人民和秀气的建筑仿佛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来到我面前,碗里的红油像是早晨朝阳洒下的红光,似天上人间。
舀起一勺辣油,淋在饺子上,雾气瞬间蒸炽了我的双眼,我好像看到了中华龙君盘旋在天上的身影,好像看到了好大只的黑王尼德霍格遮天蔽日的龙体,好像看到了……
把那饱满的饺子一口咬下去,有玉米的清甜,有虾米的鲜香,猪肉的多汁和辣油的刺激……
14.过年吃饺子的意义 篇十四
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为了过好年,旧时农家一进腊月的门槛,就开始忙年。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的时候起,就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张彩灯、贴对联、打扫庭院,准备迎接远方的亲人,过个团圆年。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
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至迟在明代已经出现。那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这种习俗已经非常广泛,已经把它固定下来。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就把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那么每天开始呢是子时,子时就相当于今天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个时间,那么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时候,那么这就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界限,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搞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那么在这个时候吃饺子,饺子和这个“交子”正好是谐音,而且饺子还有那么丰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义,所以北方中国人才慢慢形成,在春节、在大年初一、在交子这个时刻,吃饺子这么个习俗。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
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有些地方还会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包在饺子里面,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好运不断。
春节吃饺子的由来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起于明代于清代,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盛行的一种过年方式。春节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时(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
与北方人相反,在正月初一这天,南方人则开始吃汤圆。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吃饺子的传统习俗】推荐阅读:
冬至习俗吃饺子、吃汤圆 作文素材11-01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简介」07-07
冬至吃饺子一年级作文08-08
寒衣节为什么吃饺子07-03
春分节气的传统习俗活动10-17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08-04
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2010-13
闽南传统婚礼习俗论文09-19
处暑节气传统习俗2010-07
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