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24-07-16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精选7篇)

1.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篇一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常见问题解答

(2014年春季新生入学教育版)

一、学习方式与缴费注册

1.网上学习采取什么方式?

答:采用“自主学习为主、协作学习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可通过互联网、多媒体光盘等方式学习,同时通过教材和辅导资料,以及实时和非实时的讨论、答疑、作业等远程互动教学环节进行课程学习。

2.如何了解学习过程?

答:为学生提供了“新生指南/学习指南”栏目,包括了学习流程、学习方法、上网操作、课件学习、课程考试、免修免考、学籍变更、统考及学位英语考试等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是每个学生必须要了解、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是每个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最先要查询的栏目。

3.新生如何缴费?

答:新生入学后需预付不少于40学分的学费,其余学费按学年缴纳。学费由所在的校外学习中心统一代收。具体学费标准可咨询所在地的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新生注册时需缴纳一定的教材费。

二、选课和教材

1.如何划分学期?

答:学院学期分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秋季学期为每年7月至11月,春季学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6月。

2.如何选课?

答:选课采取校外学习中心集体选课与学生自主选课相结合的方法,时间约在每学期开课前1.5个月(注意:选课前必须要缴纳足够的学费),具体时间和要求请关注网上农大当期发布的通知。

3.学生重选课的学费标准?

答:学生如果重选通识课、专业教育课、任选课,须缴纳1学分费用;若重选综合实践类课程,则按照3个学分的费用标准收取。4.如何订购和领取教材?

答:学生一般可在选课的同时预订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料,具体可与校外学习中心联系;可根据相关通知到校外学习中心领取教材。

三、课程学习

1.学院提供了哪些学习资源?

答:学院提供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课程、光盘课件、教材和一些辅助学习资料,除网络课程在网上学习外,后三种资源需要学生到校外学习中心订购。

2.网络课件运行环境是什么?

答:对学生软硬件基本要求如下:硬件——任何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软件——Windows 98/NT/2000/XP,IE8.0以上,Windows Media Player9.0以上,Flash播放插件(自适应),acelpacm.exe(插件)。网上课件以音频形式播放。详细操作可到“新生通道/学习指南”下载“网络课件播放使用指南及问题处理”。

3.如何听课?

答:学生凭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我的课堂”,点击“学习/我要学习/在修课程”,选择相应的课程,点击“开始学习”进入网络课程,点击“课程学习”进入课程讲解页面。选择需要学习的章节,并点击“收听音频”的图表,之后点击“播放”即可听课。

4.打不开课件(一片空白)如何处理?

答:可以在单击“课程学习”的同时,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最好取消百度、雅虎、谷歌等系统中的广告拦截`功能,具体操作详见“新生通道/学习指南/网络课件播放使用指南及问题处理”。

5.如何完成在线作业?

答:进入“课程讲解/在线作业”,进入OTS在线考试系统,然后点击“在线作业”,即可以在“进行中的”模块中查看作业列表;选择某套作业,点击“开始考试”进入作业页面;答题完成后点击“全部提交”完成作业。如中途有事需要退出作业系统,可以点击“暂时保存”以便于下次再做(每次最高答题时长为3小时)。

6.作业成绩如何记载?

答:作业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格);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具体比例以当期发布的作业通知执行。

目前,每套在线作业最高答题次数为15次,系统记录已完成的次数,记录每次成绩,取最高成绩作为该套作业的最终成绩。每套作业成绩在补考或重选时都予以保留。学生可以登录“我的课堂”查询。

7.是否安排考前辅导?

答:学院一般在考试月的上中旬安排考前辅导,主要有语音辅导和文字辅导两种形式;语音辅导需要使用E知通系统才能参与和收听,文字辅导资料等都存放在相应课程的“辅导资料”栏目中,可以自行下载。具体课程辅导详见当期发布的通知。

8.与辅导老师交流、沟通的方式?

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辅导老师联系:

①登录“在线问答”栏目,可以就教学教务问题和老师进行交流。

②登录网络课程,点击“课程论坛”或是“课程问题库/提出问题”与课程辅导老师进行沟通。

③学习帮助邮箱:study@cau-edu.net.cn,可以就课程专业问题向老师咨询。

四、课程考试

1.如何查询本学期所开设的课程及考试形式等?

答:可以到“网上农大/学院公告”查看本学期发布的开课计划、考试计划及教学资料信息;也可以到“我的课堂/教务/课程选修/开课考试计划”栏目中查看。

2.课程考核形式包括哪些?

答: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包括上网学习、在线作业、线下作业、在线讨论、实验操作等,终结性考核形式包括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调研报告、实验实习报告等,根据考核要求不同,课程考核采取不同的形式,课程最终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各项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各课程具体的考核形式参见当期发布的开课考试计划。

3.课程考试需要预约吗?

答:本学期选课后系统即默认了该课程的考试预约,如果不能参加当期的课程考试,需要在考试预约规定的时间内取消预约。对于考试未通过需要补考的学生,必须在学院规定的

时间内进行考试预约。

4.课程考试每年安排几次?在哪里进行?

答:学院每年组织两次正考和一次补考。正考时间为:每年6月和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补考时间为:每年3月中旬。具体的考试时间和安排以网上当期发布的通知为准。考试地点在各校外学习中心或指定的考场进行。

5.课程考试成绩何时公布?

答:课程考试成绩一般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左右公布。6.课程成绩不及格怎么办?

答:需要参加补考或重新撰写课程论文。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当期考试预约参加考试或提交论文外,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期的作业。每门课程学院为学生提供4次考试机会,如果4次考试还未通过(包括不及格和缺考)需要重选课程或选修其它课程。具体事宜请与所在的校外学习中心联系。

7.课程论文的题目和要求在哪里查看?

答:进入“我的课堂/学习/做论文”模块可以查看当期需撰写课程论文的课程名称、论文题目、考核要求及提交时间等;或查看学院当期发布的学院公告查看所有课程论文题目及要求。

8.课程论文的提交有何规定?

答:课程论文采取线上提交的形式,必须在当期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入“我的课堂/课程论文/做论文”栏目,查看当期课程论文撰写提交要求和论文题目,完成论文后依照提示填写相应论文信息后完成提交上传,逾期课程论文管理系统将关闭;在提交期限内,同一课程学生可以多次提交,系统将以最后上传的文件自动覆盖之前上传的文件;跨撰写课程论文必须使用新一年的课程论文题目。

9.如何写课程论文?

答:进入具体课程的“课程学习”页面(该课程必须为课程论文考核形式),在“辅导资料”栏目点击“课程论文指导资料”,即可收听课程论文写作指导的全部内容(需安装E知通才能正常播放);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讲解和要求进行写作;撰写课程论文时一定要注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切忌抄袭他人论文;如参考了别人的文献,一定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出处。

五、毕业综合实践

1.学院每年组织几次毕业综合实践?

答:毕业综合实践每年进行两期,每期历时6~7个月。具体要求请关注网上当期发布的通知。

2.本、专科毕业综合实践提交方式有何不同?

答:专科综合实践采用纸质报告的方式提交到校外学习中心,由校外学习中心负责评阅并统一提交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则是由学生本人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系统提交。详见当期毕业论文工作通知。

3.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否可以自拟? 答:可以,但是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4.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系统操作环节有哪些?

答: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系统操作包括毕业论文的申请,选题,提交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初稿、二稿、终稿提交,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交流,实践活动记录提交等环节。

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构成比例?

答:不参加答辩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开题报告成绩,论文终稿成绩,实践活动记录成绩,各占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的10%,80%,10%。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学生成绩,答辩成绩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

6.参加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条件?

答:首先须在学院规定时间内在毕业论文设计系统进行答辩申请;其次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从081批次开始,申请学士学位的本科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7.毕业综合实践不及格可申请补做吗?

答: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考核不及格,可以申请补做1次,如果补做1次后仍不及格,须重新选课;本科层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在及格(含及格)以上的,如果对已获成绩不满意,也可以重新选课。

六、毕业与学位

1.毕业的条件有哪些?

答:毕业的条件:①在籍学生达到最低修学年限;②按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③本科学生通过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

2.满足什么条件可以提交毕业申请?

答:具有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已选课程学分不低于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选修学分要求;正在学习和未通过的课程学分低于30学分;本科层次学生已选统考课程;没有欠费。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登录“我的课堂”提交毕业申请,具体时间详见“学院公告”当期发布的通知

3.申请学位需要哪些条件?

答:要获得学位,首先要达到毕业的要求;第二是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以上;第三是毕业论文成绩良好及以上(从081批次开始,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第四是必须通过北京市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第五是无作弊行为或记过处分。外语未达到学位要求者,在毕业后一年内取得学位英语考试合格证书者,可申请补授学士学位。逾期未申请者,学校不再受理。

4.如何申请学位?

答:学生毕业后,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学院平台提交学位申请,并将学位申请表及相关材料提交至校外学习中心,由校外学习中心汇总后将申请表及有关材料报学院审核。

5.北京市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考试的时间?在哪里参加考试?

答:每年有2次考试,一般在5月和11月进行。学生可以到校外学习中心提出申请,选择就近的考点报名参加考试。①北京生源的学生由北京教育考试院批准的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考区考点具体组织与实施。②非北京生源的学生由北京教育考试院批准的外埠考区考点统一组织和实施。详情请见“网上农大”有关通知。

6、课程进修生可以报考北京市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吗? 答:课程进修生不能报考。7.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如何发放?

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均邮寄到各校外学习中心,学生需到所在的校外学习中心领取。8.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遗失了是否可以补办?

答:不可以,毕业证书遗失后可补办“毕业证明书”或是到所在地的学历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学位证书遗失可补办“学位证明书”。

9.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吗?如何在网上查询、认证?

答:中国农业大学颁发的网络教育毕业证书是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可以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学生服务邮箱:service@cau-edu.net.cn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4年3月

2.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篇二

“纵观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经济发达,教育必然发达,其中,成人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谁重视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谁就能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站稳脚跟”[1]。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和世界竞争新格局,2010 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为落实纲要精神,国家决定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建立试点,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依托广播电视大学,整合各类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建设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和行业特点的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理清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诸多“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关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全面提升远程教育办学能力,开展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条件,促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目的。实行“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建立学分累计和转换制度,搭建终身学习平台,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提高开放大学办学质量。

二、开放大学与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关联性

( 一) 开放大学的内涵

开放大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开放性”,就是对教育对象开放,实行“宽进严出”的注册入学制度,实现学生入学、培养方式、学习地点、教师队伍、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开放,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想学皆可学。“开放性大学追求教育的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大部分人群,特别是无法顺利接受教育的人提供教育服务,尽量保证人群不因收入问题放弃学业”[2]。开放大学需整合各类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打造开放、合作平台,积极推进课程学习资源、平台开放,通过内外部资源双向共享,提高服务的综合效益,向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目标迈进。开放大学的学习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或职业培训项目,同时可以学多个专业,允许学员跨专业学习,职业培训课程与学历教育沟通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只要学员考试成绩合格就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学历教育完全实行学分制,没有学习年限限制,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并且学分终身有效。开放大学需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以电视和互联网为载体,建立终身教育资源库,不断完善数字化媒体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强化开放大学内涵建设。

( 二)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

现代远程教育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学校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与个人自学和自我教育项目来说,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有组织的规划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大力倡导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一个重要建设渠道。现代远程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能使更多人公平地接受教育,为无法进入全日制学习的成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教育与智力支撑方面的重要贡献。随着网络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的获批,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信息技术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得以体现,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比,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双向通信并鼓励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产生知识火花。现代远程教育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并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多样、灵活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习的个别化和自主性,实现多入口、多出口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 三) 开放大学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

2012 年6 月,国家正式批准了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开放大学,这代表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方向,体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价值。开放大学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布局和未来发展方向,根据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整体效用、功能并未完全开发出来,很多明显优势尚停留在理论层面”[3],因此,开放大学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必须转变自身功能定位、结构布局,朝着教育与经济一体化方向进行战略转型,实现不同教育层次和类型之间的纵向衔接以及不同教育形式、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联合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合作办学,实现多元化主体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明确现代远程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有益补充。

1. 开放大学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需扩大教育覆盖面,拓展现代远程教育功能,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开办远程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社会群体接受教育,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缩小因教育差距而带来的不平等,增强其生存和发展能力。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开放大学教育形式下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需以人为本,为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而提供各种服务支持,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提高劳动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开放大学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现代社会对人才标准定义已经发生变化,需要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懂得课本知识的“应试性”人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顺应社会需求变化,通过改革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现代远程教育将为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3. 开放大学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需要构建更为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首先,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弹性教学管理制度; 最后,推进新媒体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开放大学视野下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首先,课程体系与现代远程教育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具体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现代远程教育以培养一线实用型普通工人为培养目标,但其课程却照搬普通本科,与培养实用型人才有较大差距,培养出来的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实用型人才是个综合性概念,关键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是否适应。其次,“教学活动与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现代远程教育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分为真实合作和虚拟合作。远程教育在真实合作方面较为少见,在网上虚拟合作学习也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期末考试前,通过虚拟合作确保考试能够顺利过关”[4]。除此之外,现代远程教育安排面授辅导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进行解答,很少涉及实用型能力培养。再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很少有实用型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信息化技术含量和标准,不符合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最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评价与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现代远程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期末考试中,考核内容与培养目标关联不大,无法体现学生实用型能力。除此之外,现代远程教育先进的教学理念难以落实。现代远程教育倡导学生自学,但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性,特别是习惯了以灌输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个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 二) 各类教育间的协调不够系统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被定性为继续教育性质,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终身教育体系是个系统教育体系,各类教育应当协调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一个覆盖面广,层次丰富、便捷的教育环境系统和协调机制来整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各类资源。但现实问题较为突出,各类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尚未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缺乏协调,使得现代远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跨行业、跨区域就业较为困难,即使在开放大学内部,系统协调问题也较为突出。由于经济利益关系,各地电大倾向于独立发展,与系统外高校合并。因此,开放大学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性和协调性还存在较大问题。

( 三) 现代远程教育对开放教育模式认识不够

开放大学视野下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和学生接受开放性教育模式不够,并且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在开放大学视野下,教师不再是知识体系的呈现者,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由“教师”变为“导师”,但大部分教师尚未完全理解“导师”真正含义,因而引导学生学习也往往流于形式。在开放大学视野下,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现代远程教育机构有大量学习资源,但学习者对教学资源利用不足,只关心考试内容,考试以外的内容基本不去阅读,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运用程度也不高,比如,电大的课程网络发帖,一般是针对不会解答的习题,内容和答案都是相互粘贴,达不到练习效果。

四、开放大学视野下现代远程教育创新发展策略

( 一) 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开放办学理念

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现代远程教育,必须取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增加人们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以开放大学为核心和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多有价值的发展成果,但社会对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政策、理念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还有很多疑虑和偏见,认为开放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如传统大学。当然,开放大学确实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办学定位不清、没有办学自主权,处于高等教育边缘化地位。在开放大学视野下,在国家倡导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应当帮助学习者树立开放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办学理念不仅是针对教育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观念、资源和过程开放,让全社会认同开放的教育理念,促使教育机会公平化。通过开放办学促进教学资源相互共享,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促进教育观念由“知识导向”转为“能力导向”,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 二) 改革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更为弹性的招生制度,实施注册入学。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更为严格和灵活。优化专业结构,丰富办学层次,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或更高层次课程,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开发硕士、博士课程。积极探索职业培训课程,允许同时选修多个专业,实行随时考试、随时毕业,既可转专业,也可以异地就读或考试,给学习者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实施学分银行,建立每位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档案,实施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分互认,在现代远程教育内部,不同层次课程学分也可以互认,与同一地区的其他各类高校实行学分互认,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推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承认学习者以学分积累起来的成果。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注册、选课、考试、提交作业等教学过程在线完成。在发展模式上,以政府为主导,以开放大学为主体,多元化办学,采取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发展建设模式,统筹全社会各种开放式教育资源,激励全社会参与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决策。

( 三) 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明确现代远程教育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的定位决定,现代远程教育对象是成人,因而其主要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普及高等教育,实现时时能学、处处能学的教育型高校,培养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普通工作人员。其次,“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重视通识教育及学生素质的提高”[5]。需根据成人特点来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成人特点千差万别,但其共同特点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的弊端必然在接受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者上体现出来,因而,现代远程教育需注重学生素质提高。再次,科学设计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体现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特殊性。根据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打破传统以传输知识为主的教学局面,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教与学之间有交流和互动,变知识的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过程。最后,形成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模式需与传统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有所区别。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现代远程教育正确的教育理念;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时时能学、处处能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重点,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 四) 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

第一,要有教师资源质量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是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应当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既保证教师的稳定性,又需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并适时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打造一支熟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队伍。第二,完善教学资源服务质量保证。一是信息资源服务,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各种信息及时传递; 二是学习资源服务,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 三是为学习者提供文献资源、电子图书等图书馆资源保障。第三,教学过程质量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教师需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变为“导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并组织学生参与网上讨论。第四,教学设施质量保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各类教育设施,并加大投入,不断更新设备。第五,通过多渠道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确保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过程落到实处。

摘要: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建设开放大学成为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热点,开放大学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分析开放大学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发现其在教学质量、对开放教育模式认识以及各类教育间的协调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为此,从办学理念、教育管理体制、发展模式、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创新构建开放大学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策略。

关键词: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爱国.建立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起点[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18-21.

[2]朱茂琳.开放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2):39-42.

[3]张亚君.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开放大学建设[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1-4.

[4]王雅茹,王祺,李百玲.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兼谈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26-31.

3.通识教育与现代大学 篇三

关键词:大学理念;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体系

一、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的位置

几年前,北京大学的教育改革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讨论。在关注这一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通识教育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语汇,甚至有的论者直接就通过通识教育的讨论来揭示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这一状况似乎表明,通识教育对于树立大学的理念和精神具有根本性意义。

通识教育是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的优秀成果,并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的进行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关于人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哲学家张汝伦认为:“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1] 可见,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的通识教育的指向,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健全发展。

中国大学在实践通识教育方面是走过弯路的。以清华大学为例,冯友兰在回忆清华大学往事时曾说:当时教授会经常讨论而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学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这个分歧如果用比较尖锐的说法来表述,就是大学是应该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解决这一分歧的是1952年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运动。当时政府只从经济建设的短期需要出发,滋生了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大批工科专业技术人员,而与实用技能训练无关的重要系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则被取消,由此摒弃了本科的通识教育,造成了人文精神的流失。

其实,清华大学原是一所有着浓厚人文底蕴、文理工结合的一流综合性大学,上个世纪初在人文与科学方面群英荟萃,璀璨一时。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是十分重视通识教育的教育思想家。他在著名的《大学一解》一文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为什么?“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2] 什么样的教育才可以称为通识教育?他这样阐释:“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曰通识者,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3] 梅贻琦对人才培养模式有系统、全面的思考:“难之者曰,大学而不重专门,则事业人才将焉出?曰,此未作通盘观察之论也,大学虽重要,究不为教育之全部,造就通才虽为大学应有之任务,而造就专才则固别有机构在。一曰大学之研究院……二曰高级之专门学校……三曰社会本身之训练。” [4]

说了中国之典型代表,再看国外之杰出人物。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耶鲁大学的特色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在美国最出色的研究型大学中,耶鲁特别重视本科生的教育。其次,在研究生院、专业学院以及耶鲁学院,我们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 [5] 对耶鲁大学的本科教育,莱文校长作了这样的定位:“本科生经历的核心是通识教育,它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6] 在耶鲁大学丰富的通识教育中,对艺术的欣赏、对文学的品读、对历史的辩识、对哲学的思考、树立科学精神,这些都是本科生需要培养的素养。

爱因斯坦并不是单纯的物理学家,而有着良好的人文修养。科学与人文是承载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科学在运用中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掌控,就会发生倾斜,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爱因斯坦就进行过尖锐的批判。他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有些人还以这样的方法试图伪科学地证明个人竞争这种破坏性经济斗争的必然性。但这是错误的,因为人在生存竞争中的力量全在于他是一个过着社会生活的动物。”[7]

爱因斯坦也主张“通才”教育:“我也要反对认为学校必须直接教授那些在以后生活中要直接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观点。生活所要求的东西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可能允许学校采取这样的专门训练。除开这一点,我还认为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8]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悠久,1973年实施的“核心课程”通识教育体系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的借鉴、参考模式。而从2003年起,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开始深入检讨其本科课程计划体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委员会于当年11月份发表的检讨报告重申通识教育理念对于本科教育意义重大。通识教育改革亦由这一理念出发,改革重点是要令学生掌握更多选课自主权,使他们可以按各自兴趣发展,同时保证学生能够广泛吸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知识。 [9]

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因应大学教育进步的需要,通识教育一定会在本科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通识教育的当下意义

1. 消解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

教育是一个连贯、接续的过程。在当下中国,一个十八岁左右的青年进入大学学习,其大学教育的基础是由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所打造的。虽然政府已经提出施行素质教育等教育国策,但是,在教育的现场,很多教师和家长不仅依然而且变本加厉地奉行应试教育。一个孩子,一个生气勃勃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本来是为了享受自由、快乐的生命,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但是,孩子的生命的蓝天,却竟然被几本教科书给遮黑了。不是为了“存在”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活着”;不是“我要学”(像77届的大学生那样)而是“要我学”;不是为了给生命带来精神的扩充和快乐,而是将生命变成了单纯学习的机器,——这就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的本质。

如果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学习状态低迷是一个事实,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应试教育扼杀了学习的兴趣、乐趣,造成了自我的迷失。要改变这一状况,加强通识教育力度,提高通识教育水平是治本之策之一。因为通过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省思人生,寻找积极的自我,思考生活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不是为文凭学习,而是为发现自我、确立自我、完善自我而学习)。

2. 通识教育是大众教育的必行之事

当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教育”层面。当大学本科教育成为大众教育之时,通识、通才教育更是必行之事,当务之急。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学业与就业不能完全对接是不可避免的状况,所以,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有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愿意学习、会学习、能终身学习的人才,才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的方略。

3. 以通识教育培养信息时代的应对能力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并且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面对扑面而来的大量甚至过剩的信息,人如何成为驾驭信息的弄潮儿,而不被信息所淹没,这是信息时代给教育提出的新的课题和任务。有人提出大学要进行信息教育。所谓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

我认为获得甄别、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依靠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整体性思想和创新性方法,而在培养整体性思想和创新性方法方面,通识教育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对建立通识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

1. 应该把通识教育当作教育教学的一个体系来认识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但是,将上述三个领域里的一些课程组合在一起,未必就称得上形成了通识教育的体系。通识教育,不是这三个领域里的课程的单摆浮搁的随意拼凑和组合,而是具有结构功能的一个教育教学体系。

我认为,要想使通识教育教学具有体系性,至少需要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对人类建设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过程和走向,以及其中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有基本的学术把握。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有效地消弭以往实践过程中发生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分裂,尽力融合这两种文化。提倡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但是要反对唯科学主义;提倡人文精神,但是要反对反科学主义。

第二,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指向,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健全发展,因此,建构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必须了解年轻学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成长、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研究一个健全的社会人的精神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以相关的课程进行应对。比如,自我同一性问题,人与科学、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艺术与人的发展问题,人生价值问题等等,都是通识教育必须给予关注的。

第三,培养具有通才资质的教师。通识教育教学的体系性,不仅表现在整体课程具有结构功能,而且还要求不同课程之间的会通和联系。也就是说,理想的通识课程的教师,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中,除了是其中一个领域里的专家之外,还应该对另两个领域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了解,以使课程具有跨学科性和整体联系性。打造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应该致力于发现和培养这种具有通才资质的教师。

2. 通识课不是降格以求的专业课

通识课程应该有自己的独到的课程标准。比如,课程内容具有广博性和融通性,能够以简驭繁,深入浅出;课程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传授知识细节和技术技巧;理解课程内容不需要学生特别拥有特殊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难易程度等同其他相同学分的大学课程;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欲,养成自学的能力;能够养成分析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能够启发学生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上述内容是否可以成为通识课程的一部分标准呢?

总之,通识课程不是降格以求的专业课,它对教师和教学有不同于专业课的要求。

3. 建设通识教育体系,需要进行科学的组织和规划

由于通识教育内容涉及的领域、学科之广泛,通识教育目标指向之高远,决定了其建设过程不能离开科学的组织和规划。

建立通识教育体系,需要学校对通识教育进行整体性规划、建设,而完成这一体系建设,需要规划、组织者和教师之间,实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良好互动。

既然是组织和规划,就需要进行制度建设,比如,制定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课程标准;比如建立课程招标和审批制度等等。

另外,学校在定岗定编、教学工作量的考核和升职、评优等方面,不仅将通识教学纳入估定、评价系统,而且给予特殊的奖励、激励政策,也是组织、规划中的有力措施,会十分有效地推动高水平通识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汝伦. 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A] . 见:季桂宝编. 思想的声音——文汇每周讲演精粹[C].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 [3] [4] 梅贻琦. 大学一解[A]. 见:刘琅,桂苓主编. 大学的精神[C].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5] [6]理查德·莱文著. 大学的工作[A]. 转引自:张向晨. 耶鲁之为耶鲁:通识教育的作用[J]. 载:大学通识报,2006年5月创刊号。

[7][8]转引自智效民. 清华大学与通才教育[A]. 见:刘琅,桂苓主编. 大学的精神[C].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4.现代大学教育制度 篇四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在解决高校的宏观布局和规模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调整内部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改革并没有真正破除体制性障碍,新的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随着近年来大学精英们要求重塑大学精神的呼声日趋高涨,现代大学理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大学教师和管理者所接受,这为新的大学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但是,高校要真正按照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办学,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一、大学制度是实现大学理想的根本保证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有大学。„„否则,社会所赖以取得新的发明和明智判断的涓细的智慧溪流将会干涸。”也就是说,大学自产生以来,其本质特征就是探索和创新知识,在知识探索和创新中不断接近于真理。而大学制度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保护大学的利益而保护人类的智慧和真理。因此,大学制度具有终极价值意义。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是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的源头。中世纪以来,大学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中之所以能不随社会变迁和政治更替而改变其宗旨并生存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以独立和自由精神为基础的大学制度作保障。为了防止政府、教会以及世俗力量干预大学事务、冲击学者独立地探求真理和管理大学事务,产生了大学自治制度;为了保证学者不受任何外在约束、自由地表达见解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无限接近真理,产生了学术自由制度;为了保证学者地位平等和权力公允以及大学按照大多数学者的意志发展,产生了大学内部的民主管理和学者治校制度。虽然中世纪的大学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当今的大学制度有所差异,但它奠定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规定了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核。正是以学术自由、学术机构自治以及机构内部的民主管理等为主要特点的、具有大学制度意义的制度体系的产生,才保证了大学这种学术机构的延续和发展。

二、大学制度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不断主动调适自己,变革大学制度中不相适应的部分、创新大学制度的内容。这从大学制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

中世纪以后大学的发展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巨大影响。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成为当时大学的主要价值追求。大学理念的变化引起大学制度的变化:一是更加强调大学的绝对自治。由于人文主义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只有确保大学按照自身的价值观去运行,才能有效地维护人文主义理念,因此大学制度要确保大学的行为不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预。二是寄宿制与导师制的建立构筑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天堂,使学者和学生不受干扰地学习人文思想。这种制度的变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带来了大学的第一次大发展。

18世纪至19世纪,德国的大学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在洪堡的大学理念的影响下,将科学研究纳入大学的重要职能,产生了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制度,带来了大学制度的一系列变化。首先是研究机构的设立使大学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机构转变为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并重的机构。其次是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制度,既保证了教师的教学和学术研究

不受校内外各方面的干涉,又保证了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科目、任课教师以及转学。

第三是大学内部管理权更多地集中于基层学术单位,教授在领导研究所、接受资助、设置课程、组织考试等方面拥有较大的权力。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制度创新,带来了大学史上的又一次辉煌。大学职能的扩展促使大学由教学机构向教学研究机构转变、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使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质量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美国大学制度的创新,世界大学的中心逐步转移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校长范·海斯的办学理念影响下,率先将社会服务纳入大学。社会力量的广泛介入和大学对社会的主动适应,带来了大学制度的一系列变革。首先是大学直接服务社会制度。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园区制度的实施,直接推动了以“硅谷”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制度,使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第二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诞生,使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才培养阶段从本科教育中分离出来,使得人才培养方式向更高层次扩展。第三是社会中介制度的建立,既缓解了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矛盾,又加强了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联络沟通,同时也保证了大学竞争的平等性。第四是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的诞生改变了大学的决策机制;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大学运转效率;原来只有教授参加的民主管理的方式改变为所有的权力主体都可以参加;大学的组织结构也由原来的校、系两个层次转变为校、院、系几个层次。美国大学制度的创新,使大学更能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大学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己也发展壮大起来了。

透过大学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到,大学制度对大学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每一次大学制度的重大变革都带来了大学职能的巨大调整、引起了大学自身的发展壮大。可见,制度的进步与创新是大学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

三、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制度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经过多年的积累、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制度建设和创新经验,是现代大学制度内容的主要来源。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大学制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在广泛的竞争机制上建立起来的美国大学制度,以“自治、竞争与对社会需要迅速反应”为突出特点,规定了较为广泛的大学自治权、较为完备的大学竞争制度、具有高度适应性和民主性的大学内部管理制度。德国大学制度以“给予学者充分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权利,为学者提供‘闲逸而好奇’的学术环境”而著称,体现出政府对大学直接控制、大学与社会关系疏离、大学内部管理松散等特点;但近几年则显示出扩大大学自主权、减少政府干预、增强大学与社会联系的发展趋势。英国大学制度体系比较完备,具有大学自治程度高、传统与现代结合较好、内部管理完善等特点。目前,提升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英国大学制度改革的重点。日本大学制度产生历史较短,具有明显的集权化管理和计划运行的特点;当前,要求改革大学制度、减少政府干预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英、德、日四个国家的大学制度分别代表了世界发达国家大学制度的不同模式。尽管模式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大学自治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大学拥有法律赋予的自治权,政府对大学主要起宏观调控和资源支持作用,而中介制度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大学与政府的矛盾、促使大学自治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二是学术自由是当然的事情,任何对学术的干预都被视为是愚蠢的行为。三是大学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更大程度上是以市场机制为纽带,大学以竞争方式获得社会资源,并成为多元市场主体的重要一员。四是大学系统特色鲜明、充满活力。

国立大学、地方大学和社区学院责任清晰、各具特色、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则是各分秋色,大学之间的竞争激烈而有序。五是大学内部管理在强调民主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效率。大学决策民主化程度较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协调;内部资源配置开始采用市场机制,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六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办学的各个环节,师生权利得到保障,大学管理制度越来越人性化。发达国家的大学制度,代表着当今世界大学制度的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四、我国大学制度的创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拨乱反正、恢复重建、结构调整、扩大规模和加快发展的过程。高等教育要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的大学制度建设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建立“若即若离”的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首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是大学与政府之间“离”的根据。政府对大学的主要职责是:实施宏观布局与结构调整、制订大学竞争发展规则、提供物质支持和政策服务、运用市场机制在大学之间配置教育资源等。政府过多过细干预的结果是大学偏离大学规律,因此必须切实落实大学的自主权,用法律的形式有效规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其次,大学公共服务性作用的彰显和政府对大学的有效支持,是大学与政府之间“即”的根据。“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务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的观点来看待。就像战争的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大学的举办者,宏观调控是知识社会的需要。因此,平衡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保持既不过度干预又要有效支持的“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责任。

2、建立紧密联系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在现代信息社会,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一方面,大学是主要的“知识源”。社会对大学的需要从来没有像知识社会这么迫切,离开大学对知识的传播和创造,社会便不能进步,即使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技术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大学或大学培养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需要从社会中汲取能量来发展,离开社会的支持,大学难以为继。因为社会需要是知识的源头,大学是知识的加工厂,知识的商品化既是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大学谋生的手段。即使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公立大学,脱离社会的结果也只能是发展动力的丧失。因此,在现代知识社会,大学要么融人社会、要么自取消亡。大学与社会这种紧密关系的调整与维护,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又一重要内容。

3、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承担起如此繁杂的社会责任。追求办学特色是大学生命力的突出表现,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保证大学的多样性和特色性。其次,大学竞争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使整个大学系统充满活力的必然选择,竞争的游戏规则是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再次,现代科学知识在向深度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综合化,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才能解决,不是一所大学所能完成的。因此,大学合作是现代知识社

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为这种合作提供制度保证。

4、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相对于企业管理已有成熟的制度体系来讲,我国大学内部管理制度还处于探索之中:“激励一所大学是困难的”,其原因是现代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巨型大学”,包括“多元的机构,若干个目标,若干个权力中心,为若干个顾客服务”。因此,合理调整内部结构、制订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内容。从大学管理的历史来看,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管理的人性化是大学内部管理的重要规律。

总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在保障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前提下,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调节、大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大学内部实行民主管理。笔者相信,通过社会、高校、政府各方的努力,我国高校一定能建立起既符合世界大学发展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既体现传统大学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能有效激励大学又能有效规范大学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谈松华解读“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内涵

ZCOM杂志门户 2010-03-02 14:03:35 作者: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纲要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战略专题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回答记者提问。张珏瑛 摄

中国教育新闻网3月2日讯 今天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制工作的有关专家和司局负责同志解读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发会上,人民日报记者问道:在这次规划纲要当中提出了十个改革试点,其中之一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具体内容是哪些?以及目前困扰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利的难点主要在哪里?

谈松华说,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三个层面的问题要处理好:

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因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这个前提之下,所以纲要提出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样一个原则,也是在这个原则下来确保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个原则的含义就是,政府和大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所以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具有办学的自主性。管和办分开也是这个意思,政府是负责宏观管理,办学的权利是属于大学。

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提到有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要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内部治理也要按照章程来实行治理,从这个意思来讲也可以说是依法治校,也就意味着今后我们的大学都要制定章程,来确定内部治理结构。我们的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又强调了教授治学,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大学治理中有一个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关系,那就要在学术领域要充分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

5.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篇五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学生在学期间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 以期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

学生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后 均需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为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特制定此细则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一)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论证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二)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

学生要在各校外学习中心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题目和任务的要求

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日程安排 并按规定的日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三)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 学生要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 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如有抄袭、代写论文等作弊行为 一经发现

毕业论文(设计)无效

在学习期限内须申请重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已评定成绩者

取消成绩;已准予毕业者

宣布毕业证书作废;已授予学位者 宣布学位证书作废

(四)文史艺术类专业的学生 在论文正式开始之前

必须先写出毕业论文的选题报告 经过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审阅后

在当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选题报告的要求写作毕业论文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在选题前要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设计完成后 由指导教师对设计结果进行测试验证 并写出验证说明和评分意见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根据设计方案、计算结果、指导教师的验证说明和相应论文给出成绩

二、学生选作毕业论文(设计)

(一)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申请毕业论文最低学分后 方可登录“论文系统”选作毕业论文(设计)

流程如下:进入论文系统→生成论文订单→到支付中心支付订单→选作结束

(二)每学年

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两次毕业论文(设计)分别在单学期(9月至12月)和双学期(2月至6月)进行 每学年学院组织两次毕业论文答辩 在5月和12月进行

(三)每学年毕业论文(设计)的选作交费期为:2月25日~3月5日选作双学期毕业论文(设计)

9月5日~9月15日选作单学期毕业论文(设计)学生须在选作交费期内提交选题报告

(四)学生须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规定时间在网上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作和交费 学生如果不按期进行选作和交费 则无法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三、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要求 主要工作 完成者 时间安排

双学期 单学期

选作、交费并提交选题报告 学生

2月25日-3月5日 9月5日-9月15日 选题报告审阅 专业教师

3月6日-3月15日 9月16日-9月25日 初稿写作及提交 学生

3月16日-4月5日 9月26日-10月15日 初稿批阅 指导教师

4月6日-4月20日 10月16日-10月30日 终稿写作和提交 答辩申请提交 学生

4月21日-5月5日 11月1日-11月15日 答辩终稿寄送到学院 学习中心 5月10日前 11月20日前

终稿初评、终稿复评 指导教师、专业教师 5月10日-5月30日 11月20日-12月10日 论文答辩

学生、专业教师 5月30日前 12月10日前 成绩公布 学院

6月15日前 12月25日前

四、选题报告提交及要求

(一)选题报告的提交

1.在选作交费期

学生选作交费后须确定选题并提交选题报告

2.学生在提交选题报告前

请浏览网上各专业教师就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和使用工具书、如何展开论文写作及当前学术动态等所做的视频辅导

3.学生可在网上公布的参考选题中选择一个题目

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无论是提交参考选题还是自由选题学生均需按要求撰写选题报告

4.学生选题报告经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网上审阅通过后 可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写作 选题报告未通过的学生

需在当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修改选题或重新选题 修改后的选题或重新确定的选题经指导教师认可后 方可开始初稿写作

(二)选题要求

1.学生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

尽可能选择与实际工作、技术改造和科研任务相结合的题目

2.学生选题要注意题目难易适度 既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又能在规定期限内按时完成

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个题目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3.题目确定后

学生须按要求填写选题报告 并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提交 选题报告字数在300-500字之间

选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论文(设计)题目;准备从哪几个方面研究、论述(设计);完成论文(设计)的基本思路;该选题的目的、意义

五、论文写作要求及格式规定

论文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果之一 论文的写作要求及格式规定如下:

(一)文体

1.鼓励学生写“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

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本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2.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 即对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 缺乏理论深度

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二)文风

1.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立论正确 论据充实可靠 结构层次清晰合理

推理论证讲究逻辑;对资料选用、数据测试、参数计算 力求准确;对方案的分析与论证观点鲜明 结论正确;标点符号要求清楚、准确

3.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 要力求文字精练 语句通顺

(三)格式规定

1.毕业论文应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论文样式

2.毕业论文应包括:(1)封面;(2)中文摘要:对整篇论文的简要说明;(3)关键词: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 一般为3~5个;(4)目录;(5)前言:要说明选题的题目 提出选题的依据

进行题目调查与资料收集的过程 研究该题目的背景 选题状况简介

以及协作人员和其他需说明的问题;(6)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包括对所选题目的理论分析 方案论证

资料运用及结论性意见等;(7)结论:一般包括研究成果和建议 分析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8)注释: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需用注释予以标明;(9)参考文献;(10)致谢;(11)附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 如有与研究相关的重要资料、表格、问卷 或需对一些细节进行解释和说明 可作为附录放在论文之后

它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

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12)答辩成绩表:拟参加答辩的学生需在终稿打印稿中附上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表

3.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应以6000至10000字为宜(包括标点符号)中文摘要以200至300字为佳

4.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1.--用于要点的排列

(1)--用于特征的排列

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5.注释和参考文献须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 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6.参考书目一般不低于4本 参考书的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

7.注释及参考文献统一用尾注 规格为:(著作)作者:《书名》 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 第XX页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 《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 第XX页

8.论文各部分样式设置要求:(1)论文题目:黑体三号字居中

(2)选题及正文:宋体小四号字两端对齐 段落首行空两字 段落间不允许空行

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

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样式;单倍行距

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论文使用表格嵌套;论文中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

(3)尾注用宋体小四号字

六、论文的提交与批阅

(一)论文初稿提交与批阅

1.学生选题报告通过后

就进入了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写作阶段

学生按照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当地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初稿的写作 初稿写作完成后

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提交 选题未通过的学生 提交论文初稿时

须同时提交修改后的论文选题或重新确定的选题

2.各地指导教师须及时在网上对学生提交的论文初稿进行批阅 给出评语

明确提示学生初稿是否还需要修改及如何修改 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 进入终稿写作环节

(二)论文终稿提交与批阅 1.论文终稿提交

(1)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 最后形成终稿

终稿写作完成后必须在规定日期内进行网上提交

所提交论文的格式必须严格遵照管理细则中的“论文格式规定”

终稿提交截止后 论文系统将自动关闭

学生不能继续进行论文提交

未按时在网上提交论文终稿的学生 将被视为放弃当次毕业论文写作 需下一次重新选作毕业论文(设计)

(2)在论文终稿提交截止日(5月5日和11月15日)前 拟参加答辩的学生在完成网上终稿提交的同时

须将论文终稿用A4白纸打印一式三份交到所属校外学习中心 逾期不予受理

(3)学生在网上提交的论文内容须与交到校外学习中心打印稿的内容保持一致 若两者出现差异

答辩评分将以交到校外学习中心的打印稿为准

2.论文终稿批阅

(1)各校外学习中心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及时对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终稿进行初评

给出评语和初评成绩 对已提交答辩申请的学生

各校外学习中心须分别在5月10日和11月20日前将其论文终稿一式三份寄送到学院

(2)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须及时对未提交答辩申请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终稿进行复评

给出复评成绩和评语 已提交答辩申请的学生 将在毕业论文答辩后

由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和论文终稿写作质量综合评定答辩成绩并给出评语

3.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参见附件一

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一)每年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在5月下旬或12月上旬进行

(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采取学生自愿申请的方式

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在提交论文终稿的同时须在网上提交毕业论文答辩申请 逾期不予受理

(三)凡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的学生 均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无故不参加答辩的学生

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为不及格 因故不能按时参加答辩的学生

须在答辩申请提交结束后一星期内向当地学习中心提交缓答辩申请或取消答辩申请 申请缓答辩的学生

将在参加完下一次论文答辩后得到论文终评成绩 申请取消答辩的学生

由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对其论文终稿进行复评

(四)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主要由答辩小组具体负责 答辩小组由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组成

(五)毕业论文答辩采取面对面或网络视频方式进行 具体答辩方式和答辩时间在答辩前一周公布

(六)每名学生答辩时间约15分钟 其中陈述5分钟 回答问题10分钟 首先

学生应对自己所做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意义

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以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进行简单陈述 为使陈述更具有条理性

学生在答辩前可写出书面提纲 陈述时不需脱稿 学生陈述后

须认真回答教师的提问 内容为选题的关键性问题

以及与选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参考标准参见附件二

八、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

1.毕业论文(设计)的终评成绩采用四级计分制:优(85-100分)、良(70-84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

毕业论文(设计)初评成绩、复评成绩、答辩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分

2.按时提交毕业论文答辩申请 并按要求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且初评成绩和答辩成绩均为50分以上者:终评成绩=初评成绩×35%+答辩成绩×65% 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按照“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 初评成绩或答辩成绩低于50分者 终评成绩为“不及格”

3.未提交毕业论文答辩申请或在规定时间内取消答辩申请

且初评成绩和复评成绩均为50分以上者:终评成绩=初评成绩×35%+复评成绩×65% 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按“及格”、“不及格”两级评定 初评成绩或复评成绩低于50分者 终评成绩为“不及格”

(二)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后相关事宜

1.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为“及格”及以上者 获得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学分

拟申请学位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须为“良”及以上

2.在学习期限内

凡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为“不及格”者须补作

补作者须重新选作并按照当次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补作毕业论文(设计)不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补作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按“及格”、“不及格”两级评定

3.补作毕业论文(设计)仍不及格者

须在学习期限内交费重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对毕业论文(设计)终评成绩不满意者也可申请交费重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重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交费用=毕业论文(设计)所占学分×当地校外学习中心当年学分收费标准

重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须重新选作

并按照当次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重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第2条、第3条的规定执行

4.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

因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而未修满学分者 不能毕业

附件一: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

附件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分参考标准

附件一: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

为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坚持统一标准和要求

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

供各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终稿进行初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终稿进行复评时参照执行

1.优秀(85-100分)

(1)按期圆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 选题合适

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科学作风好;

(2)立论正确 结论合理

毕业论文(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理论水平高;

(3)论文条理清楚 论述充分 文字精炼 语句通顺 用语规范 字数符合标准 样式完全符合要求 文内符号一致 编号齐全

2.良好(70-84分)

(1)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选题合适 立论正确 结论合理

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好的科学作风;

(2)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3)论文条理清楚 论述较为充分 文字通顺 用语规范 字数符合标准 样式符合要求

3.及格(60-69分)

(1)在教师指导下

能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仅有一些小的疏忽或遗漏 选题基本符合要求

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 没有大的原则错误 独立工作能力稍差

毕业论文(设计)达到了基本要求;

(2)论文论点、论据基本成立 文理基本通顺

但叙述不够充分或不够恰当

有个别文字、符号错误;论文字数略少 论文样式中缺个别项目

4.不及格(59分以下)

(1)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能掌握

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时出现不应有的错误;选题与所学专业无关;在整个方案论证、分析、论文写作等工作中独立工作能力差;

(2)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和样式未达到最低要求;论文文理不通 质量较差;有原则性错误;

(3)未能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附件二: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分参考标准

为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坚持统一标准和要求

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分参考标准

供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答辩小组为学生评定答辩成绩时参照执行

1.优秀(85-100分)

(1)按期圆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 选题合适

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科学作风好;立论正确 结论合理

毕业论文(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理论水平高;

(2)论文条理清楚 论述充分 文字精炼 语句通顺 用语规范 字数符合标准 样式完全符合要求 文内符号一致 编号齐全;

(3)答辩时

学生对自己所做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意义

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以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内容陈述非常清楚;陈述简明扼要、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态度认真;回答问题思路敏捷、言简意赅、态度认真

2.良好(70-84分)

(1)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选题合适 立论正确 结论合理

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好的科学作风 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毕业论文(设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2)论文条理清楚 论述较为充分 文字通顺 用语规范 字数符合标准 样式符合要求;

(3)答辩时

学生对自己所做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

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以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等内容陈述很清楚;陈述简明扼要、思路清晰 语言比较流畅 条理比较分明

态度认真;回答问题态度认真、语言简洁

3.及格(60-69分)

(1)在教师指导下

能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仅有一些小的疏忽或遗漏;选题基本符合要求 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 没有大的原则错误;独立工作能力稍差 毕业论文(设计)达到了基本要求;

(2)论文论点、论据基本成立 文理基本通顺

但叙述不够充分或不够恰当

有个别文字、符号错误;论文字数略少 论文样式中缺个别项目;

(3)答辩时

学生对自己所做毕业论文(设计)基本内容及主要成果、结论等内容陈述基本清楚;陈述语言基本流畅 思路基本清晰

态度认真;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没有大的原则错误

4.不及格(59分以下)

(1)按期完成了毕业论文(设计)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能掌握

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时出现不应有的错误;选题与所学专业无关;在整个方案论证、分析和论文写作等工作中独立工作能力差;

(2)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和样式未达到最低要求;论文文理不通 质量较差;有原则性错误;

(3)未能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4)答辩时

学生对自己所做毕业论文(设计)基本内容及主要结论等陈述不清楚;思路混乱、条理不清、陈述内容与论文内容不符;回答问题态度不认真

6.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篇六

为了更大范園满足广大职教丨:作者展水研究和教学成果的愿領, 鼓励全国的职教+r作者一同加入到探索中同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路的活动中来, 从2⑴6年一月幵始, 《现代职业教育》编辑部将与丹靑少年 (北京)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丼同举办以“中网职教•中_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如下:

一、 征稿对象:全网所有职业院校 (高职、高G 、巾职、中令) 教职位丁以及在校学生, 包括职业高屮师生撰写的义G

二、征搞内桴:职业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与校企合作探讨;新时期职教学校学生技能坫养的多种选杼;各学科勺时俱进的教学方式、职教学生品德培养新思考$ 等

三、征稿耍求:参加有雙征文的作品须具有新颖的学水观点, 通过A lI提出的观点, 爪研究成果或荇实加以佐证, 做到条观清晰, 濟言流畅《现代职业教育》只刊发n■发作品, 间此, 作者必须阳正为原创作品, pl未在k他报w杂志发a过, 否则, 不予发衣

四、征稿格式:参加有划正文的作品, 如果是纯文字内容, 以3200卞为亿通过、r、ml文捫的方式发送作品如果有图片、阁表、公式的文章, 可参考卞数统计酌减文字内容

五、征稿时间:从2016年11]丨口至2016年6j j 30日在此期间, 作者nj•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作品传送至组委会。同时, 请作者在论义标题后面注明“冇焚征文”卞样, 以方便统计

六、征稿评焚:证文活动结朿后, 组委会将组织知名教育•家和文化学者担当评审, 选择出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焚论文6篇;三等奖论文10篇, 分別给予1000元, 500元和200元焚金并颁发证书, 同时评选出一批优秀论义艾汴颁发id-:书刃外, 绀委会还将迠时安排获芡荇进京参加学水交流活动

“中网职教•中网梦”主题征文顺应中网职业教育发展所需, 旨在职业教育领域营造更好的学术狨阑.U:全国的职教T作者认识到网家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1 大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网梦, 中国职业教育T作者责无旁贷, 让我们携手把“中剛只教•中同梦”主题征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投稿信箱:电子邮筘:<lanqingshannian@vip.sina.cnmv ': 303902335

《现代职业教育》编辑部地址:太原市外州北路3丨号咨间电话:0 W—406丨852 13716898899

7.简述现代大学生理想教育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高校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等学校教育是青年人格与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当代高等学校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新时期国家建设人才的重任,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该立足于时代与国家发展的要求,在注重对大学生知识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塑造与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以及理想信念的形成作为统一的过程,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理想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了理想信念,就像航船没有了方向,容易迷失目标。科学的理念信念是基于人本身对于人生价值和真善美的追求,并在践行此理想信念实现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以及对实践的科学认识。因此,信念本质上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理想见解,并身体力行的状态。崇高的理想可以铸就坚定的信念,信念则是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某种理想坚定不移和践行的状态,信念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过程。革命烈士夏明翰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坚定的誓言充分体现了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追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重要人才支持,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知识的传递,为大学生建构全面的知识结构,将其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在这样的社会中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早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提道,“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而今大学生正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他们强了,才会赢得未来和希望,才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立足之地。树立崇高理想,坚持践行崇高理想,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践行崇高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将价值实现与人格完善相结合,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重要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这种对于新思潮的敏感性,使得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感受力与见解,他们对于知识与成才的渴望使得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從而对知识作为社会推动力的作用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外,他们突破传统知识的限制,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在成才中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这项伟大的建设工程中去。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日趋活跃。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依然强烈地冲击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主动建构崇高理想信念的积极性和积极践行理想信念的意识,从而出现了理想失落、信仰危机、精神支柱倒坍、不能够坚守思想道德信念、在困难面前故步自封、经不起实践的考验等现象。校园里常见的现象包括: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沉迷游戏、高消费、旷课缺课、考试作弊、恶意欠款、轻生、甚至违法犯罪等。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良问题,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腐朽思想的侵蚀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封建残余思想在相当长的时间依然存在着,一些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会死灰复燃,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消极误导作用,极其容易腐蚀尚未形成坚定理想信念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成冲击。

2.市场经济的影响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体制的建立,提升了我国市场资源的活力,但在市场经济下大学生价值表现产生了许多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人的生活方式也从单一的方式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人的生活方式不再局限在同一的模式下;四是大学生就业方式从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着多元化的市场模式转型,市场成为调节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如今的大学生不仅仅只生活在象牙塔里,更受到现在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经济多元化的观念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价值体系,价值取向也逐渐多元化,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3.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心理落差

有人说,理想就是还没有实现的现实,而现实则是实现了的理想。今天的现实是昨天理想的实现,而今天的理想则是还未到来的明天的现实。

有时候,大学生会被现实打败,会尝到痛苦、辛酸的滋味,于是,他们也越来越不坚定自己的理想,害怕再去碰触它,即使连谈及它的勇气都没有。但当过了多少年之后,又会遗憾自己在青春的花样年纪之时,没有鼓起勇气去追逐自己的理想。虽然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4.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政策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成为大学生普遍接触的工具,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提供了猖獗活动的平台。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西方在输入文化的同时,通过价值输出等多种形式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形成,这对我们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威胁。

如果要从学术上来说的话,理想是具有“超前性”的,它不属于这个阶段,因为现在的我们没有能力去完成超前的事。大学生们只能凭自己的能力做好眼前的事,为实现理想打基础。也就是说,理想与现实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我们不能强迫自己去做一些无法完成的事。在实现不了理想,所以就不去奋斗,那么我想说,这样你永远无法实现你心中的那个美梦。孟子说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以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当大学生在追寻理想的路途中遇到的那些些困难,其实是上天再赐予他们礼物,因为这样,大学生们才可以逐渐地成长并且强大。

上一篇:雨巷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确保打赢百日攻坚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