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计划方案

2024-07-15

人才市场计划方案(精选8篇)

1.人才市场计划方案 篇一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支持我县重点加工型企业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促进远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远安县委、远安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应对金融危机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远发[20XX]9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引进的对象

1、引进的人才必须是我县重点加工型企业紧缺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二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以下简称人才)。

二、引进的范围和程序

2、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重点加工型企业可以引进2名、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重点加工型企业可以引进1名,引进的人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3、引进程序:企业申请,县推进“工业立县”战略和企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县人事局审批,县人才交流中心和企业组织招聘。

三、管理办法

4、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重点加工型企业引进的人才首次聘用期为3年,由县财政解决聘用期内的工资。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下的重点加工型企业引进的人才首次聘用期为2年,由县财政解决聘用期内的工资。个人待遇中除纳入财政预算的部分外,其它按政策规定应由用人企业承担的部分,由各用人企业负担。

5、引进的人才统一使用县人才开发服务中心的事业编制,工作在企业。

6、引进的人才由县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其人事档案并进行人事代理。

7、县人才交流中心负责按政策和程序规定,申报办理人才在企业工作期间的工资标准、转正定级、工资晋升、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社会保险等各项手续,负责干部统计工作。

8、县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在企业工作的人才,其培训、奖惩、办理出国(境)手续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由用人企业负责,年度考核由县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和用人企业负责,评签等次意见后按程序报批。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企业解除聘用合同,县人才开发服务中心解除人事关系。

9、县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在企业工作的人才,实行合同制管理,由用人企业与人才签订聘用合同。首次聘用期满后,由县人事部门会同企业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愿意留企业的,其人事关系转入企业;不愿意留企业的由县人事部门择优统筹安排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并鼓励其报考国家公务员和支持自主创业。

四、相关政策

10、县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在企业工作的人才,身份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表现优秀、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的,按规定程序提拔重用。

五、本办法由县人事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2.人才市场计划方案 篇二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油气田应用化学,教学质量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2009年推出的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已列入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1,2]。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 参与高校具体落实“卓越计划”的学校方案应由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构成。学校工作方案是从学校工作层面为成功实施“卓越计划”而制定的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组织机构、专业领域、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政策措施、国际化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计划[3,4]。专业培养方案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主要包括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两方面内容[5]。本文将从专业培养角度提出具体措施。

教育质量是衡量高校专业发展水平好坏的主要标准, 它由主、客体两方共同作用决定, 其中, 主体是学校教育本身, 客体是学生的感知程度, 可见学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因此, 从学生主体角度开展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在目前就显得尤为迫切。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于2013年获得“卓越工程师计划”资助, 并将于2014年开始实施。本文就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对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从学生的角度, 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 探讨合适的培养人才方案。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 对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320份, 回收301份, 有效问卷239份, 运用Excel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 主要是针对学生对专业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看法进行统计。

由调查问卷知:

1.28.2%的学生认为应化专业培养过程中较突出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合理, 58.97%的学生认为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38.5%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单一, 不能产学结合, 66.7%的学生认为是课堂缺乏参与互动, 2.5%的学生认为是教材知识陈旧落后, 10.2%的学生认为是师资缺乏实践经验, 23.1%的学生认为是实习制度不规范, 效果不理想, 10.2%的学生认为是专业设置和实际脱节。

2.对于学校应加强哪些教学内容, 认为应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有10.2%, 认为应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有23.1%, 认为应加强专业课程的有25.6%, 认为应加强实践与实验课程的有76.9%。

3.25.6%的学生认为高校教学方式实施比较欠缺的是案例教学, 7.7%的学生认为是多媒体教学, 58.97%的学生认为是实地实践教学, 48.7%的学生认为是启发式教学, 48.7%的学生认为是讨论或活动教学, 2.5%的学生认为是其他方面。

4.针对高校教师怎样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17.9%的学生认为应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 25.6%的学生认为应加强校内实验环节培养, 33.3%的学生认为应加强企业实地参观, 76.9%的学生认为应增强实践操作锻炼。

5.7.7%的学生认为是理论教学对大学生业务能力提高和发展影响最大, 87.2%的学生认为是实验、实习, 科研训练, 25.6%的学生认为是毕业设计和论文, 58.97%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实践, 12.8%的学生认为是外语教学。

6.对我校应化毕业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35.9%的学生认为是专业理论不扎实, 53.8%的学生认为是学科交叉能力差, 64.1%的学生认为是实际动手能力差, 15.4%的学生认为是不吃苦耐劳, 12.8%的学生认为是责任心较差, 33.3%的学生认为是缺乏专业技能, 61.5%的学生认为是创新能力不足。

7.46.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84.6%的学生认为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 71.8%的学生认为是到对口单位实习, 提高操作技能, 28.2%的学生认为是调整心态, 增强群体交往力, 46.2%的学生认为是进行广泛社会实践, 积累社会经验, 71.8%的学生认为是与企业单位建立产学联盟, 建立实训基地。

8.另外, 还调查了实际工作中最有用的课程, 这对之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总结与对策

从以上调查数据得知, 大多数学生认为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培养过程中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和课堂缺乏参与互动;认为应加强实践与实验课程等教学内容;认为实地实践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或活动教学等教学方式比较欠缺;认为高校教师应增强实践操作锻炼和企业实地参观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认为是实验、实习, 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业务能力提高和发展影响最大;认为我校应化毕业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学科交叉能力差、实际动手能力差;认为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以及到对口单位实习, 提高操作技能, 与企业单位建立产学联盟, 建立实训基地, 其次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进行广泛社会实践, 积累社会经验。

具体采取以下措施整改人才培养方案: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调整。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 结合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及课程安排要求, 制订完善的教学大纲,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与实际工作要求接轨的课程体系, 满足学生日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7]。我校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是以工科化学课程为基础、石油天然气工程为特色, 主修油气田勘探、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化学处理剂的合成研发和性能评价的专业。今后应加强实践与实验课程的教学, 增加课堂互动, 多开设与就业有关的课程。

2.教学方式和方法调整。从灌输式教学方式向研讨式教学和主动式学习方式转变, 培养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重点讲述理论内容, 选用好的油田生产相关实例讲解分析, 让学生自主思考, 启发学生将生产问题转化成理论问题, 根据课堂所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从被动继承性学习走向自主探究发现性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可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师生间的及时互动。在课堂网站上, 建立教师辅导答疑平台, 教师可以是任意在线教师, 以期能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并进行信息沟通。

3.实践教学调整。实验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直接、感官的认识, 对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8]。在实验教学中, 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 为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必修实验后,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其他开放性实验, 也可将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个人想法, 再调研文献结束制定好实验方案后利用开放实验论证[9], 提倡学生课外积极锻炼动手能力。

在实验教学的实施中, 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到油田单位去实地的做实验[10]。让学生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中短期的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油田实际生产工作相结合, 才能对所学应用化学相关专业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受。

参考文献

[1]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1) :15-19.

[2]吴莉莉, 曹晴, 马斌强, 袁超.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科学, 2013, 31 (2) :253-256.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5) :30-36.

[4]康颖安, 卿上乐, 夏平.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1 (1) :102-104.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2) :47-55.

[6]娄玉琴.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2, (5) , 56-59.

[7]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7) :25-29.

[8]马万征, 李忠芳, 邢素芝, 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28 (9) :231-232.

[9]吴朝建.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全开放实验教学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1 (1) :108-111.

3.人才市场计划方案 篇三

关键词:高职;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一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和使用作为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正在逐步推行且渐入佳境。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宏观思考、中观设计和微观实施上全方位的把握,对促进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1. 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义,不同学者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表述不同,但核心内容都是基本相同的。笔者认同的是: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2)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内课外的统筹安排等;(3)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4)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计划性,更侧重系统性和实施措施;(5)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稳定运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制定与实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2. 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与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是指其包含的要素与格式。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可由学制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能力与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毕业标准、教学安排、实施建议、其它说明等九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①学制是指基本修读年限;招生对象指应届及往届普高(中职)毕业生等。②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定,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主要说明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③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专业知识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就业岗位(群)是指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以及拓展或发展目标岗位。④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主要反映在各种类型课程的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课程设置是指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⑤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名称、类别、学时、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考核与评价要求等。⑥毕业标准包括应修读总学分、职业资格证书及其他证书获取情况等要求。⑦教学安排主要包括各学期周数分配表、专业教学周历一览表、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⑧实施建议包括考核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的配备、教学制度保障等。⑨其它说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对专业调研情况、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等相关事项的说明。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关系

用人才培养方案取代教学计划,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变化。两者都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订的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人才培养方案涵盖了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是教学计划的继承和发展,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并使教学计划与其它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两者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思路上。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它除了计划性,更侧重系统性和实施措施。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的学科模式,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侧重教学的计划性规定,缺乏对职业性、学生素质及学生个性培养的设计。

(2)在编写体例上。人才培养方案无论从要素、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基本上指我们通常看到的实施部分。

(3)在教学目的上。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教学计划虽然为人才培养服务,但主要目的是教学。

(4)在教学内容上。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相比,一是增加了突出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二是根据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际情况可进行课程置换或设置单独的课程模块,能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计划则注重对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计划与规定。

(5)在课程体系上。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改变了教学计划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6)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了教学计划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训)室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倡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将企业的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教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7)在教学环节上。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的学时从占总学时的30%增加到一般不低于50%,第六学期原则上全部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根据专业实际还可单独设置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

(8)在教学安排上。一是学制及学期的变化,学制上,由原来的学制三年(二年),根据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可弹性修读为二至五年(二至四年);学期安排上,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情况,每一学年由原来的两个学期可灵活设置成多个学期,将常规的教学时间安排与寒暑假打通、与周末和节假日打通、白天与晚间打通,安排课程、实训实习等教学任务。二是课程学分计算方法的变化,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从原来的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实践课每36学分计1学分,改为除集中实训的项目仍为每周计1学分外,其它不分理论与实践课类型统一为每18学时计1学分,突出了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导向。

三、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注意事项

1. 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的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需要组建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实习实训条件和配套的相关教学制度等。只有厘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避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

2. 依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望,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是培养模式定位的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应有所区别,应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要求不同,这些不同都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3.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能力。

在确定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明确职业岗位(群)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构建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设计要突出职业性,使培养目标不脱离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4. 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

要将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目标确定的标准转化为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宏观上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中观上以工作任务或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微观上以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获得及胜任工作为目标构建具体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性,根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5. 围绕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要注意贴紧企业岗位工作实际,把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6. 注意开放性和规范性。

一方面,要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了解行业企业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及用人单位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企业及职业教育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滚动式修订,这种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过程,可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此外,要按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动员与布置、调研、研讨、起草方案、论证、修改、再论证、完善和定稿的设计流程开展工作。同时,要完善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改革措施,如制订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标准,把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改革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tjk123)]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秦葆等.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J].人才开发,2010,(6).

[2]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4.人才市场计划方案 篇四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新开门店的不断增加,公司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计划,具体如下:

一、目的:人才储备计划旨在为公司发展培养管理人员,同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该计划以内部推荐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方式执行。

二、内部推荐

⑴ 推荐对象:前厅经理、副厨以下所有员工

⑵ 各门店需充分了解员工的情况,将有意向管理层或更高管理层发展的员工向公司推荐。⑶ 各门店推荐人数不限。

⑷ 门店填写《储备干部推荐表》发至公司邮箱,公司将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个人绩效、员工关系、心态等审核,审核通过后即转为储备干部。

⑸ 人才作为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资源,公司培养的同时,门店也将承担重要的培养的责任,在一定时期内,一个门店能否培养出一定人数的管理人员,是门店管理层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门店管理层能否得到晋升的必要条件。

三、外部招聘

⑴ 公司会从社会挑选优秀人员加入公司储备干部行列。

⑵ 外部招聘人员会先到门店试用一个月,转正考核合格后直接参与储备干部培训。

四、储备干部岗位

⑴ 储备领班:从各门店基层员工中选拔,经培养作为门店领班的后备人选。

De Tian catering management co., ltd.⑵ 储备经理/副厨:从各门店领班、主管中选拔,经培养作为门店经理或副厨的后备人选。

五、人才培养

1、公司系统培训

⑴ 公司将对门店推荐并审核合格的储备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具体时间另行通知。⑵ 培训内容侧重:

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角色定位、计划组织能力、学习培训能力、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队建设、顾客管理等。

⑶ 培训结束需进行统一考核,考核合格颁发“德天储备干部证书”并返回门店储备;培训考核不合格,将取消储备干部资格,返回门店原职位工作。

⑷ 培训期间统一安排食宿,培训期间不得请假、不得有违纪行为。

2、门店培养

⑴ 门店管理层需按照公司培养计划一对一对储备管理人员进行指导,把握储备人员心态、提高其能力和素养。

⑵ 培养能力作为管理层基本基本能力之一,不仅要能培养自己的下属,同时要教会下属如何去培养其员工。

⑶ 门店培养计划待公司制定完毕下发各门店。

六、福利待遇

⑴ 员工转为储备干部后,将增加200-1000元不等的津贴。

⑵ 在选拔门店管理人员时,储备干部将予以优先;储备干部在调往其他门店工作时,将优先晋升至相应管理岗位。

De Tian catering management co., ltd.⑶ 公司将定期为储备干部提供系统性管理知识培训。⑷ 其他福利等。

七、管理

⑴ 储备干部作为公司重点培养的储备管理人员,需服从公司的调动。⑵ 对于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能力达不到公司要求的,将取消其资格,降级直至辞退。

⑶ 储备干部参与培训需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

八、储备干部岗位要求

⑴ 热爱餐饮行业,尤其是火锅行业,并愿意通过学习向管理岗位发展的员工。

⑵ 男女不限,22-35岁,初中(含)以上文化水平。⑶ 普通话良好,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⑷ 心态良好,员工关系融洽,能够承受压力,在员工中有一定的带头作用,能为他人着想。

⑸ 连续2个月个人绩效考核达成率在95%(含)以上,工龄在3个月(含)以上(外招除外)。业务技能达考评达到85分以上。⑹ 没有无故旷工,无重大违纪行为。

九、其他要求

⑴ 各门店需于12月20日前,将第一批储备干部名单,报至公司(推荐表统一发到公司邮箱,其他途径拒不接收),公司将安排具体审核工作。

⑵ 公司将择期统一安排培训。

5.安徽省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篇五

(2014—2017年)皖政办〔2014〕17号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全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现就实施全省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大规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技能岗位职工至少接受一次以上技能提升培训,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每年组织各类职业培训100万人次。力争到2017年,培养高技能人才24万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2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0万人,基本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主要模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市场需求,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训实践,提升各类培训平台的培训能力和水平,提高培训效果。广泛开展职工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推动行业企业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每年培养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6000人,培训高级工不少于5.4万人次。

(二)实施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工程。面向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或达到上岗要求,培训后即能就业上岗。鼓励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每年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30万人,创业培训 7万人。

(三)开展企业岗位技能提升行动。适应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需要,组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师学院、高职院校等开发新兴产业领域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能力培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职业培训包”制度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组织企业青年技术骨干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接受技能训练和研修,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面向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开展职工转岗培训,提高职工岗位转换能力。每年实施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0万人。

(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以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面向农民工开展各类职业培训。针对职业发展各阶段特点,对具有进城求职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新录用的农民工开展岗前培训或学徒培训,对具备初级职业技能的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创业愿望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者由临时务工转为稳定就业、由传统农民转为新型市民、由普通工人转为技能人才。坚持面向农民工开展“春潮行动”、“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每年培训30万人次以上。

(五)加强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在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等产业集中度高的城市,建设3—4个以高级技能培训为主的公共职业训练基地,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提供人才服务。在皖北和大别山地区,建设6—8个以初、中级技能培训为主的公共职业训练基地,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就业技能培训。依托技师学院、高职院校和大型骨干企业等建设4—6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我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急需紧缺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发挥企业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创新、技能研修、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每年建设10个以上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定期开展载体建设阶段性评估和工作成果评鉴活动。

(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深化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技工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技工院校内涵、转型与特色发展。进一步扩大技工院校办学自主权,技工院校可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专业设置。逐步放开技工院校学制管理,深化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有关规定,规范技师学院管理。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视同大学专科学历,可报考相应的公务员职位,并纳入我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以及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范围。技工院校面向市场的技工教育培训,学费由学校按照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原则确定。

(七)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办法。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严格规范鉴定行为,实施动态有效监管。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内部技能人才认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办法,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企业优秀技能人才可直接认定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把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情况作为检验职业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申报有关项目的必要条件。根据新兴产业和新技术发展应用需要,开发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

(八)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引导企业完善职工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受聘于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岗位的职工,可比照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给予其相应工资福利待遇。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核心技术领域设立“首席技师”、“技能专家”等,并合理确定相关待遇。企业引进急需紧缺的技师、高级技师,比照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政策。逐步提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技能人才比例。鼓励开展行业性、区域性职业技能竞赛,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健全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发展改革、教育、科技、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农业、扶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工作中的问题,加强对方案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并完善省级引导扶持、市县配套、院校自筹、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融资机制。统筹使用失业保险、就业、扶贫和移民安置等各类资金,逐步提高职业培训资金支出比重。各级人才专项资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将公办技工院校和公共职业训练基地正常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中央对国家级技能人才项目的资金支持。采取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方式,鼓励、引导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和培训机构改善实训条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支出,按规定准予税前扣除。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或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按规定提取并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开展职工培训的,其统筹部分全额返还企业。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审计。

6.人才市场计划方案 篇六

为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整顿和规范我县烟草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烟违法活动,真正履行好烟草专卖保驾护航的职能,结合我县市场动态和交通环境,现将加强对卷烟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安排如下:

一、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部署知道加强卷烟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的全面开展。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安排指导下,全面协调组织安排人员对辖区卷烟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1)、加强农村流动摊点,赶场集市检查和监控;

(2)、对重点经营户,名烟名酒进行监管;

(3)、加强路查路检及车站的监控;

(4)、加大对零售户、消费者的法律法规宣传;

(5)、加强与相关职能协作,了解掌握相关市场信息动态。

二、要求:

1、严格按照《烟草专卖文明执法行为规范》进行执法检查; 2、严格保密纪律;

3、在清理整顿工作中,如发现重要线索及时逐级上报; 4、积极认真、全面到位,完善工作痕迹;

5、工作不认真、不服从安排、泄密者,将作严肃处理。

7.人才市场计划方案 篇七

一、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通常

1. 在制订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 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

通常高职院校各专业每年都需要在上一年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订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当年入学的学生按此方案完成三年的学业。学校在制订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 邀请行业内从业人员参与, 以座谈会或研讨会的形式讨论和分析市场需求。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量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及企业招聘员工时所考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能力, 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2. 通过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修正高职院校对市场需求的认知。

高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优劣的标准。通常认为, 高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得到企业接纳和认可, 说明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符合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了有用的人才, 高职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容易获得的指标, 高职院校学工部门可以及时地统计出毕业生就业率, 高职院校通常以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

二、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 市场需求调研方法缺乏科学性。

高职院校目前对市场需求定位的通常做法中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 对企业的选择没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高职院校邀请的企业并非都是该行业中具备实力或发展快速的企业, 有些学校为完成市场需求调研的任务, 对企业的选择流于形式, 只要是家企业就行, 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以这类企业为样本去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显然不具有代表性, 极易导致对市场需求定位的偏差。其次, 以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市场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状况的直接指标有偏差。原因在于毕业生就业率所反映的仅仅是过去和当前市场的信息, 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周期通常需要三年, 根据历史和当前的数据信息做决策, 容易出现市场调节的盲目性问题, 即当前的市场需求旺盛, 各个学校扩大招生规模, 导致几年后毕业生供给过剩, 不能适销对路。此外, 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存在“掺水”问题。就业率的统计以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为依据。为了提升就业率, 有的学校以推迟学生毕业的手段威胁逼迫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很多学生为了应付, 甚至拿着学校统一制订的就业协议书找亲朋好友开办的公司盖章了事, 最终导致学校统计出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对该校学生的真实需求状况。

2. 市场需求调研工作缺乏专业性。

在高职院校, 市场需求调研工作通常是由专业负责人承担, 专业负责人并非都接受了专业的市场需求调查训练, 对市场需求调查研究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专业的水平, 并且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承担着授课、科研、学生指导甚至行政事务等多重任务, 工作十分繁重, 让其再承担市场需求调研工作, 投入时间和调查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以此调研结果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依据难免万无一失。

3.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特性与

培养方案调整的滞后性之间存在矛盾。市场需求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就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发展变化, 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高职院校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是以企业过去或当前的需求状况来预计行业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人才培养方案。但问题是, 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旦确定就不做调整, 导致培养方案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比如2009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以后, 2009级的学生就按此方案在2009年至2012年完成三年制的学业, 在此期间即使市场需求有明显变化, 也不会调整这批学生的培养方案, 只是调整以后入学学生的培养方案, 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不能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

1. 提高市场需求调研方法的科学性。

以市场为导向, 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为了把握行业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普遍性要求, 可以考虑与当地行业协会和行业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以全面获取各类数据资源和定性资料, 为高职院校市场需求调查分析提供行业的定量和定性材料。为了把握企业对学生某些专业知识的特殊性要求, 需要推进校企合作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第一, 由校方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人事工作负责人和高职院校教学、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人才培养研讨会, 企业向学校提供用人计划及未来三年人才需求预测表, 作为学校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另外, 企业将其所需人才的业务能力、思想素质向高职院校提出具体要求, 并对课程设置、技能训练、素质培养等提出建议, 双方共同讨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第二, 鼓励和支持老师进企业挂职实践, 改变老师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和教学模式, 使老师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状况, 提高自身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师, 把社会和企业运用的新技术和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带进课堂。第三, 促进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使学生能真正学习和掌握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也能直接掌握企业对学生的评价。

2. 设置专门的市场需求调研岗位。

市场需求分析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在企业中专门设立有市场部, 配备专门人员, 负责市场需求调研工作。除此之外, 社会上也已经有许多独立的调查公司, 比如零点调查公司, 配备专门工作人员, 为各行各业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有偿的专业调查研究服务。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要求调查员具备的专业性更强, 除了需要对市场需求调查的知识和方法有扎实掌握, 还需要对所调查的行业有着深刻认识和理解, 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建议高职院校设置专门的市场需求调研岗位, 聘请既与行业保持密切联系又懂教育并且具有市场需求调查研究资质和经验的专职人员, 专门负责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 体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确保市场需求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应该是动态的过程, 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调整、为专业课教师授课以及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3. 突出办学特色,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劳动力市场十分巨大, 需求与供给之间结构性矛盾一直比较突出, 高职院校立足长远发展, 必须突出办学特色, 培养市场急需且具备发展潜力的人才。培养市场急需人才, 需要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克服传统上每一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不能调整的缺陷, 每年根据市场调研和合作企业的反馈信息,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确保培养的毕业生受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另一方面, 高职生不仅要能就业, 也需要在岗位上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 避免职业教育上的短视行为和面向市场调整培养方案过程中的滞后性。因此, 高职院校在立足行业调研的基础上, 依据职业教育规律, 按照适度超前性和保险性原则, 安排好学生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确保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最终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基于学生特点和市场需求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部分成果, 项目编号:2010A061。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8.年度市场计划如何让老板点头? 篇八

年关又到,这是市场部经理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原因只有一个:赶制年度计划。

前两天,一个朋友向我诉苦:从10月开始编制第二年的年度计划到现在,已经改了近10个版本了,可始终看不到老板有一丝罢休的迹象。用他的原话讲:死的心都已经有了,

但话又说回来,年度计划作为指导来年市场运作的纲领性文件,老板多方斟酌、百般挑剔,自然也有他的道理:从成本角度而言,动辄千万元计的费用支出,那可都是老板口袋里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心疼啊?从预期收益来讲,它又关乎企业的市场目标,花一千万挣两千万,那能叫本事么?

对老板负责:一分掰成两半花

市场部经理就是个花钱的主儿?

每个老板都懂得只有花钱才能挣钱的道理,这不用你脸红脖子粗地和他理论,老板并不怕花钱,怕的是市场部经理没有把他的钱当钱在花。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但理儿一点都不拗:该花的,千儿八百万绝不含糊,不该花的,就算千儿八百块,也不签字。老板都这脾气。

说到这里,我们首先要整明白第一个问题:年度预算的钱从哪里来?

钱?明年销售目标额的比例提成啊!我相信90%以上的企业都是这样回答。

再追问一句:明年的销售目标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板和销售部一起拍出来的啊!我依然相信有90%以上的企业,会继续保持高度一致。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老板和销售部商定指标,市场部按照指标比例提取市场费用,这样的预算制订流程,硬生生给市场部扣上了“花钱”的“罪名”。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老板认定了你是手心向上跟他要钱花的主,那市场计划也不能再叫市场计划了,那是花钱计划!花钱嘛,自然要横挑鼻子竖挑眼了,而销售部作为“挣钱”部门,为了好跟经销商、渠道商交代,有时候也会来横插一杠子(多抢些渠道、促销的线下费用)。

于是市场部就像一个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哪还谈得上什么“对市场的前瞻性和预判力”?

所以,市场部经理要想“扬眉吐气”,年度市场计划要想让老板痛快签字,首先就要为自己“正名”,清晰地告诉老板:明年,我能帮你做多少销量!

按预期销售目标的一定比例提取市场费用,这样的预算制定方式简单易行,尤其适合于渠道高速扩张的成长型企业——由终端容量、终端数量,得出单一类型渠道的产出,合计的渠道产出即是某一市场的预期销量。

但市场一旦进入稳定发展期,以渠道为中心的销量预测,由于漠视了消费行为变化,往往带着很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这时,就需要市场部来主导预测市场增长:有效知名度是多少?滲透率是多少?忠诚度是多少?单次购买量和购买频率又是多少?

通过这些市场参数,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出一个市场的销量,而你的市场计划,正是支持实现这些预期销量的最佳途径。

只有这样,才可能改变老板的思维定式——市场部不是一个“花钱,的部门,而是,主导挣钱”的核心部门。

然后,你需要给老板吃颗“定心丸”:为什么你的市场计划可以实现上述市场增长?

“经验是检验策略的第一标准”,大凡老板,都已经在行业里厮混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了,吃过的亏比小經理们吃过的饺子还多,所以,你要有足够的胆量和智慧去挑战老板的经验。

如果你的营销计划太过四平八稳,估计第一稿就被枪毙了:没有创新,市场岂能突破?如果方案的创新性超过了老板的接受范围,估计几轮讨论下来还是逃不出被毙的命运:风险太大,希望再慎重评估一下!

“既要省钱,还要办事”是第一要义

某年,一位老板对笔者说:花钱做市场不算你本事,你要是能够把现有资源整合起来,不花钱也能够做市场,那才真正算你本事!

话音未落,笔者顿觉眼前一黑,如同挨了一记闷棍。

若干年后,挨了无数记闷棍之后,我终于悟透一个道理:老板满意的计划不一定是个好计划,但老板不满意的计划,肯定不是一个好计划。而好计划的标准之一就是:省钱!

大家千万别小看了“省钱”二字,葛大爷都说了:这小实惠里面透着大道理。本来打算投30秒广告的,现在改成15秒,这不叫省钱,为了价格而牺牲路演质量的,那就更不能叫省钱了。

那什么才是老板满意的“省钱”呢?

第一,现有的资源你是否已经充分利用起来了?例如许多企业都有的内刊,以往一直只是在企业客户、会员间赠阅。是否可以再增加些许费用,扩大发行渠道、创新发行方式,以传播品牌?这一点有必要向《方太厨房》好好学习一下。

第二,计划中的营销组合,在经济有效性上,是否已经是最佳选择?例如为提高消费者的渗透率,有广告、路演、终端推广等多种形式。但显然,在品牌知名度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老板肯定更乐意选择终端推广。笔者大胆揣测,舒蕾当年玩的“决胜终端”,十有八九是被“省钱”二字逼出来的。

“中国特色”的年度计划通过守则

笔者在经历了无数次残忍被“毙”的命运后。在无数次和老板的斗智斗勇中,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年度计划通过守则”——市场症结人尽皆知,成功案例有目共睹、市场提升理所当然。

所谓“市场症结人尽皆知”,指的是无论通过SWOT分析,还是TOWS分析得出的市场问题,都必定是能被高层们普遍认同的。真理永远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一个曲高和寡的市场策略,除了证明你的市场洞察力有问题外,唯一的收获就是一堆口水。

而“成功案例有目共睹”,指的是当市场部经理采取一些比较创新的营销推广方式时,最好能够收集一些类似的案例,佐证预期效果。老板属于一类只关注结果的特殊物种,当他对创新举棋不定时,我们尤其需要通过一些类似的成功案例,现身说法以提升他的信心,加快其决策过程。

至于“市场提升理所当然”,更多的则是一种意识引导:市场的短板是客观存在的,解决方向是能够达成普遍共识的,而在具体的营销方式组合上,又能兼顾创新性和实效性,最终从消费者行为数据上,去支撑预期的销量目标。

最后,你还要清晰而无比坚定地向老板传达一个信息:在实现预期市场目标的前提下,目前的营销组合是最经济的选择。

和坤说过这么一句话:要做能臣,必先做弄臣。“年度计划通过守则”便是“做弄臣”——不涉及计划核心,但决定计划的命运。

对市场负责:策略要一针见效

这一节说的则属于能臣部分:如何让营销计划真正对市场产生影响力。

你要弄清楚,市场的增长机会在哪里?

市场增长机会有两大类:一类是渠道纵向和横向增长带来的,另一类是消费者渗透率和忠诚度提高带来的。

其实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列为年度计划中的市场增长点,为什么一定要把渗透率的提高作为增长机会点呢?现有消费者购买频率的提升行不行?忠诚度的提升可不可以?都可以!

而市场部经理要去做的,就是用数据和经验来评判,你选定的机会点,是不是在目前阶段就可以带来销量?这个销量回报是不是能和市场投入成正比?

这就好比女孩子找男朋友,你不能指望一下子就捞着一个“德艺双馨,财色两全”的——那都是琼瑶阿姨小说里的事儿,先挑个可心的潜力股,再慢慢把他培养成为绩优股,这才符合市场规律嘛!

以家纺行业为例,家纺行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国市场三足鼎立,区域市场群雄逐鹿”的市场格局。从消费者行为调查的数据来看,知名度、渗透率、忠诚度这三个决定市场份额的参数,三大品牌各有优劣,而笔者所服务的品牌在知名度和渗透率上略弱,忠诚度则长出竞品一大截。

从传统营销思维看,加大传播投入,建设知名度,大幅提高新消费群渗透率,就能推动销量有效增长——市场是由购买人口和购买力组成的,新消费群在不断增长,而老的消费群又稳定购买,销量岂有不增之理?

但进一步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诱因,我们意外地发现:由于行业特殊性,朋友,亲戚等意见领袖的推荐,在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诱因排序中占据第二顺位,其量化数据甚至和第一因素——广告的影响力不相上下。

也就是说,知名度和渗透串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比例递进关系。如果因为知名度,渗透率偏低,而一味把营销费用砸到知名度建设环节,极有可能换来“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这样的先烈并不少见。

再加上家纺行业门店资源在品牌知名度传播小的强大辅助作用——即终端就是最好的广告,我们毅然决然地把年度市场增长点,直接定位在了消费者渗透率建设上。

你选择的营销组合,必须是最最简捷有效的!

笔者十年市场职涯中,最反感一句话:市场效应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作为市场从业人员,说这样的话一是对自己的市场策略极度缺乏自信,二是对老板的钱袋极度缺乏责任。一个优秀的市场策略,必须像电线杆子上的“老军医广告”一样,立竿见影!

这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羡慕别人:羡慕统一润滑油借助海湾战争的事件营销,羡慕蒙牛借助超女的娱乐营销,羡慕脑白金高举高打的傻瓜营销,羡慕联想借助奥运火炬的公关营销……但这种临渊羡鱼的阿Q式感叹,往往遮盖了这些优秀品牌的营销精髓——即营销策略和市场目标之间的高度统一。大家甚至都没有去考虑,为什么是“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而不是“蒙牛超级女声”?

什么是最简洁有效的营销策略?离消费者最近的,最能产生品牌吸引力的营销活动,LV等奢侈品为什么熱衷于投放高端杂志广告,以及举办发布秀、鉴赏酒会、私人派对什么的?要的就是保持这种品牌尊崇感,以吸引持续不断的“虚荣式消费”——有统计显示,中国是LV全球版图中拥有最年轻消费人群的国度。

再回到笔者目前所服务的家纺行业。

前文讲到我们基本确定了以提高品牌渗透率作为年度的市场增长点,这时可供我们选择的营销策略有很多,譬如口碑营销,数据库营销等等。但考虑到消费者购买家纺产品时,往往是在终端的比较中确定选购方向,品牌对于购买的决定性比重很低,而且意见领袖的建议又会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摒弃了传统的硬广传播模式,大胆启用体验式营销,通过节目、活动、终端特殊视觉等环节,让传播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

譬如将在12月中旬推出的“温暖家纺星光慈善会”,我们邀请了苏有朋、李若彤、吕良伟、黄健翔,赵琳、黄梅冰、桑雪等八位艺人,让明星们为消费者设计了四款爱心产品,井在终端进行慈善义卖,让消费者在终端直接体验品牌的强大号召力。

再譬如作为2008年的重磅炸弹,我们将在年初开播一档量身订制的卫视综艺节目,以明星和普通人进行软装PK的形式,让观众在娱乐中体验选购产品,使用产品的生活乐趣。

……

最后,送所有还在艰难待产中的市场部经理们一句话:使劲憋、第二年舒服一点!

上一篇:青春在平凡中闪耀爱岗敬业演讲稿下一篇: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合同